成长的记叙文作文。
成长的记叙文作文 篇1
成长,对我们来说,是一个熟悉而又陌生的词。从出生到现在,我们的心理和生理无时无刻不在渐渐地成长着。我们已经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种种富有挑战的经历,他人的信任与误解等等。但是我们也还将在自己未走过的道路上继续成长,继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事情,因此,无论是谁,都时刻渴望着成长,时刻准备遇到新一轮的挑战。
我,渴望成长,经常幻想着自己的将来,幻想等我长大以后的幸福生活,因此这一切的幻想都化为了我渴望成长的动力。
小时候,初步接触到“新新人类”一词时,自己不理解,于是便问姐姐这词的意思,姐姐指着马路上的一群穿着打扮都十分时髦的人,告诉我那就是“新新人类”。“啊!他们多漂亮啊!”幼稚的我这样想。我告诉姐姐我也要当“新新人类”,可她对我说:“你还太小,等到你十五六岁的时候再说吧!”于是我日日夜夜地渴望成长,幻想长大以后自己也可以当一个“新新人类”。
然而转眼间我已经真的十五岁了,但是我也对姐姐解释的那个“新新人类”的意思产生了质疑。因为当我把自己打扮成了以前每天幻想的那个样子时,觉得站在镜子里的那个人看上去并不是那么自然、协调。于是,我也对“新新人类”一词有了自己的解释:自然、洒脱、正直、优秀。当我再次问姐姐什么时候能成为这样的人时,她说:“以你现在的水平,怕是达不到这个标准,等你再长大一点吧,可是还要继续努力啊!”
我细细地体会着姐姐的意思,终于明白过来了:无论是谁,如果渴望成长为自己幻想的那个样子,只是干等着长大是不行的,还应该在自己成长的道路上努力地创造,拼搏出一些什么来。这样,等你长大了以后才有可能达到你以前幻想的那个目标。
我,仍旧渴望成长,与此同时自己也在不断地努力,努力把自己变成我幻想中的那个自然、洒脱、正直、优秀的人!
成长如同一杯咖啡,芳香扑鼻,有时还带有一丝苦涩,更多的是细细品味后的甜蜜;成长好似一缸成年老酒,需要时间的酝酿,越久越浓,百般滋味让人回味。而我成长的快乐正是这咖啡中的淡淡甜蜜,美酒中难忘的滋味。
当我呱呱落地,就是家人莫大的快乐,因为我是在天使的守护下,希望的包裹中,幸福地降临到这个世界上的。而后的生活更多的是浸没在母爱的滋润中,一点一滴地成长。
等到我能够在妈妈的怀抱中手足舞蹈的时候,便顽皮的离开妈妈的怀抱,走到毫无遮拦的天空下,寻找起飞的开端点,毫无顾忌地嬉戏玩耍。因为正如鲁迅先生说的:“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我便疯了般游玩,或是捉迷藏。 老鹰捉小鸡。丢沙包……玩久了便会喜新厌旧,钻研另一种游戏。偶尔,也会因不小心摔得皮开肉绽,大哭大闹,撅着小嘴又躲进妈妈的怀抱。在妈妈的百般讨好下,便又破鼻而笑。
渐渐地,时光飞逝,岁月将我点缀成了一个正正经经的初中生,抛下童年时的面具,正真坚强的离开母亲的呵护。声音不再稚嫩,不再玩耍,而是一头扎进知识的海洋,遨游在故事的情节里,倾听书本的心声,书写梦想的进行曲,快乐随之而来。因为内心中有一颗理想的种子,所以生活多了一份动力去奋斗,去努力。我要用汗水来浇灌它,用情感来修饰它,也因此多了一份期待,渴望它的开花结果。有时,也会为了一点收获而沾沾自喜;有时,也会为了多次失败而垂头丧气。但是生命不会为了一朵花的绽放,一片枯叶的凋零而失去色彩,只能靠自己再接再厉。
今年我已经11岁了,大树多了一圈年轮,花朵又结束了一次青春,石块多了一条皱纹,小树又长高了一节……而我又多了一分成长的快乐。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在成长的道路上最能让人获得进步的,相信就是竞争了。
在我还是个小学生的时候,在北京动物园里看到了至今难忘的一幕。动物园里有一个虎场,里面有七八只老虎。我们过去时,恰巧赶上给老虎喂食的时间。老虎的食物是一头小牛,我原本以为会有幸看到一个“群虎争食”的场景,不料却看到了“小牛逗虎”的奇观。
俗话说得好:“初生牛犊不怕虎。”我想,我今天终于更深一层地了解这句话的含义了。
当时只见从草丛后面走出七八只老虎,它们缓缓地向小牛走去。一只老虎首先对自己的食物发起攻击,只见它腾空一跃,将小牛扑倒在地。本想小牛就要一命呜呼了,谁知小牛突然用头一顶,老虎却松开了利爪,反而退后了两步,其余的几只也仅仅是傻乎乎地在一旁观战。小牛却继续向那只老虎进攻且更加勇敢。
不一会儿,那只被小牛追逐的森林之王怯懦地哼叫着向同伙求救。一只不行,一起上!老虎们围着小牛不停地转,但一次次的攻击都以失败告终。它们不得不灰溜溜地躲到草丛后面。
此时很多人哄堂大笑。我想这笑声中有两种意思:一是“初生牛犊不怕虎”,敢于跟兽中之王决斗,为小牛喝彩,它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二是说动物园每天都按时给老虎送食物,老虎慢慢地变懒了,失去了自己本应有的野性,丧失了觅食的能力,不再适应竞争激烈的现实了。
在21世纪的今天,如果想比别人优秀,比别人的贡献更突出,就必须努力。因为竞争是残酷的,如果你不努力,那你将成为那动物园中的老虎,慢慢地丧失自己的锐利及搏杀能力。
所以我想说:“成长需要竞争,只有竞争,我们才会取得更大的进步!”
洁白的夜来香绽放在草间,清新的芳香飘散在我的心田。我漫步于小道上,感受着令人陶醉的花香,
心里感到一丝惆怅。我惆怅,这样美好的日子会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会如白驹过隙一般迅速,这就是成长的岁月。
十几年来,这难以忘怀的快乐:父母细心的呵护,老师谆谆的教诲,同学热情的帮助,朋友温情的关怀?
从小,父母的爱就一直萦绕在我身边,无论春夏,还是秋冬,难以忘记爸爸顶着风,冒着雨开着到学校接我的情景;难以忘记那天夜里,妈妈把发烧的我送去医院,彻夜守候的情节。父母的爱,让我学会了做人的道理,让我学会了感恩,还让我学会了乐观面对挫折。
记得那次考试,我因为没复习好,所以考得不是很理想,为此我十分懊恼,父母见状,不是一味的责备,取而代之的是真心地安慰与鼓励,让我走出了挫折的阴影。到了下次考试,我倍加努力,终于考出了好成绩。
那天,屋内的空气几乎凝固,连小虫子都躲在一边——我和妈妈吵架了。妈妈的手高高举起,仿佛随时都有可能打下来,终于——“啪”的一声,打在了我的身上,叛逆的我用不羁的眼光与妈妈对视,充满了火药味。
不知何时,我变得多愁善感,因为别人的一句话,甚至书上的一个情节,都会莫名的惆怅。
成长的快乐与烦恼,生命的花季与雨季,在我们这个年龄,一切都是那样的复杂,又那样简单。
花香又一次飘散在心田,心中不禁释然,花谢,还会开,春去,还会来,我们终会成长!
不知道要怎么理解,所谓的成熟,成长。总有一些声音,一直萦绕在我们耳边;总有一些声音,一直在提醒着我们什么;总有一些声音,告诉我们该长大了。
我们在思量着,人为什么总是在很艰难的得到一些东西后,很轻易的放弃掉?为什么,人们总在说,失去后才懂得珍惜?既然那么珍贵,为什么毫不犹豫地转身离开?
善良的人,单纯的人,正直的人,可爱的人…那么那么那么多的人,为什么……
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
一直不明白,一直在等待,那么奢侈。
你给了我一刀,我的心在滴血,可你看到的我是笑着的,所以,你就认为我是开心的,可你看不到,我在你看不到的地方,偷偷的舔伤口,之后,你和她笑着离开,然后理所当然。
我们就是这样,一边舔着伤口,一边长大,这,就是成熟。
即使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可我依然不肯低头,不想在你面前那么狼狈,输得一无所有,然后,在转身的那一刻,眼泪如瀑布。
或许,我们早就长大了,只是,责任让我们一直在逃避现实,不愿意面对,伤痕累累。或许,偶然想起某个电影镜头,偶然想起某个人,突然的一瞬间,眼泪止不住的流,过一会儿,擦干眼泪,孤单的背影。或许,有一首很喜欢很喜欢的歌曲,突然,在某一个咖啡店里播放着,然后,像个孩子一样蹲在马路口嚎啕大哭,然后,拍拍自己胸口,这没什么大不了,然后,头也不回。
我开始明白,对我而言,坏孩子就是我…骨子里的我,不愿将就,不肯屈服,即使,输得一败涂地…也不愿…这样的自己,刚刚好。
我最爱的永远是家人,看到他们辛苦,会哭;看到他们不开心,会哭;看到他们受委屈,会哭。原谅我吧!这样爱哭的我,深爱着你们的我,一个爱哭的,坏小孩。
成长的记叙文作文 篇2
(一)、记叙文阅读
一、词语:答题时一定要在文段句词的前后找答案或找解答的依据。
(1)能理解词语的表面意义,以及深层含义和言外之意,并能理解其表达的效果 ;
(2)能确定词语指代的内容:一般出现在上文,找出后代入原文,看是否通顺合理。
二、文章概括:
内容概括(一句话概括故事情节):人物和事件(A、谁干什么B什么怎么样)
主题概括:“本文通过某人做某事反映了什么意义(人物性格、作者感情、人生哲理)。”
主旨句的作用:结构上贯穿全文,内容上点明中心。
三、记叙线索及作用?
线索:(1)核心人物(2)核心事物(3)核心事件(4)时间(5)地点(6)作者的情感。
作用:贯穿全文,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
五、记叙顺序及作用?
(1) 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作用:叙事有头尾,条理清晰,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2) 倒叙:造成了……的悬念,使故事情节更曲折,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
(3) 插叙作用:补充交代了……使人物形象更丰富,使中心更突出。
记叙文中穿插议论的作用:结构上承上启下;内容上画龙点睛.
六、文章段落语句的主要作用有:(必须从内容、结构两个方面来进行做答)
1、结构上:承接上文、开启下文、总领下文(引出下文)、承上启下(过渡)、照应前文(开头)首尾呼应。
2、内容上:开篇点题 、抒发情感、点明中心,深化主题、画龙点睛
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记叙文、小说),埋下伏笔(记叙文、小说),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3、文末:点明中心(记叙文、小说);深化主题(记叙文、小说);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文、小说)
3、写法上:气氛渲染 、托物言志、以小见大、设置悬念、埋下伏笔、为后文作铺垫、欲扬先抑、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等。
象征、托物言志作用:使表达委婉含蓄、深沉感人.
环境描写的作用:交代时间地点,揭示时代背景;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展示人物的性格、推动情节的发展等等。
在回答时必须结合当时当地的时代背景,指出文段中环境描写的相关语句揭示了什么样的社会现实。以《孔乙己》为例,开篇关于咸亨酒店格局及人物的介绍便属于社会环境描写,它揭示了当时社会等级森严,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冷酷势利,为主人公的出场做了铺垫。
环境描写的作用。可以从以下六种情况判断:是否烘托了人物的心情,是否渲染了气氛,是否设置了背景,是否烘托了人物形象,是否深化了主题,是否推动情节的发展。
七、评价感悟类
评价:“是不是”、“同意不同意”、“好不好”?感悟:结合主旨、个人生活体验,提出对问题的看法。
启示从原文引出;评价表明态度及理由。特别注意是否让举例或结合实际,把题目中所要求的全部答出。
感想启迪类答题方法:
1.抓住文段的中心,理解文段的含义,联系中心作答
2.联系自己或社会实际情况,引发感悟
3.遣词造句,讲究三美:运用古诗文、名言警句;恰当运用对比比喻排比等修辞;运用成语。
4.偷梁换柱法:把作者在该文章中的体验、观点用自己的话重新演绎一遍。
词句品味类答题方法:
词语品味答题方法:
A.了解词性感情色彩,揣摩词语所表达的喜怒哀乐。
B.分析修辞,体会词语的形象含蓄
句子品味答题方法:
A.看句子是否富有哲理:如果富有哲理,可以从它带给你的启迪去体会。
B.看句式结构(句式不同,表达的效果也不同):陈述句语气平稳,不温不火;疑问句能吸引读者好奇心,能制造悬念;反问句能加强语气;感叹句能抒发强烈的感情;排比句层层深入,显得气势磅礴;
C.从修辞的角度分析:比喻使意思浅显易懂,具体形象;夸张能突出事物的特征;拟人能使事物生动形象;对比给人鲜明印象;反语显得幽默风趣,讽刺意味强烈。
★答题方式:我认为……美在……它表现了……
八、懂得常用的描写人物的方法,并理解其作用。
方法有:①正面描写:语言、动作、心理、神态、外貌②侧面(间接)描写:其他的人或事③细节描写④环境衬托人物心情等。⑤用词的感情倾向.褒贬色彩
作用是:揭示人物性格,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和精神风貌
非主人公在文中的作用:对比烘托,使主人公性格特征更加鲜明突出.
★答题方式:本段运用了… …的描写手法, 塑造了(如果是侧面描写用衬托)……形象,表现了……性格,体现了……精神品质等。
九、记叙文语言风格:亲切自然口语化、幽默讽刺、热情奔放、冷峻辛辣等
十、人称作用:
第一人称: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和感染力。
第二人称:便于作者与文中的人物或读者感情交流,显得特别亲切、感人。
十一、指示代词指代对象的判断类考试类型及答题方法:(适用于其他文体)
1、常考的指代词有:这、那、这些、那些、其他、以上、如此、此……;
2、一般是往前找;
3、找到之后,将找到的内容放在指代词所在句中读一读,看是否适当通顺。
十二、赏析表达技巧
抒情:引起读者的共鸣,深化中心,画龙点睛。
说明:明白事情的来龙去脉
描写:身临其境,栩栩如生
记叙文中的议论:点明中心,升华主题
记叙:要结合具体语言环境来分析(例:《最后一课》中小弗郎士上学路上看到“锯木厂后边草地上,普鲁士兵正在操练”一句交代了时代背景。)
★答题方式:本段采用了… …的表达方式,表达了作者的… …感情,起到使读者……的作用。
(二)、议论文阅读
举例论证、通过……事例,有力地证明了……(观点),使论述更真实可信,更有说服力,有力的论证论点道理论证(引证法):引用……名言来证明……(观点),使说理更充分、更深刻,更具有权威性,有力的论证论点
比喻论证:用……来比喻 ……,把……这一深奥的道理,说得讲得通俗易懂,语言生动形象,容易被人接受。有力的论证论点
对比论证:把……和……放在一切比较对照,正确错误分明,是非曲直明确,显得论证严密,说服力强,给人印象深刻。有力的论证论点
★答题方式:这一段(一句)运用了…. 论证方法,论证了……(论点),显得……(好处)
四、议论文的论证方式:一般有立论、驳论两种。反驳方法有三个:①驳论点②驳论证③驳论据
五、议论文的段落作用:结构加内容
开头作用:①提出论题或论述的内容,为下文的论述做铺垫②提出论点。
结尾作用有:①总结全文,得出或深化论点②发出号召,提出希望、展望。
六、议论文语言的最基本特点:准确、严密。
常见考点:修饰、限制、强调等词语的严密性、准确性的理解;重要语句含义的理解
(三)、说明文阅读
三、理清说明顺序。①时间顺序②空间顺序③逻辑顺序(A、总—分;B、总—分—总;C、分—总)
四、说明文开头作用有:①引出说明对象②引出说明的内容③提出说明的问题。
结尾作用有:①总结全文②提出一些希望、展望、预测等。
五、掌握说明方法。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模式:方法+效果+特征
“运用了……的说明方法,……说明了(说明对象)的……(特点)。”
1分类别:把……分别加以说明,显得条理清楚
2引用:引用……,突出了……既增强了说服力,也增强了趣味性
3打比方:生动形象说明了…… 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4作诠释: 对……进一步解释说明,让读者对……有进一步的认识.
5举例子:具体说明……的特点,从而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6下定义:准确而简明地揭示了……的本质特点,使说明更加严密。
7作比较:把……和……相互比较, 突出强调了……的特点.
8列数字: 用具体的数据……加以说明,使说明更准确更有说服力。
9.列图表:具体说明了……特点, 使说明更简明更直观.
10.摹状貌:具体生动形象地说明了……显得生动活泼.
六、感悟说明语言。
修饰性、限制性词语(如:基本上、大约、比较、一般、极个别、、大多数、更、也许、常常、在当时、绝大部分、主要、几乎……)能否删除或替换,为什么?
语言准确类答题方法:
1.“××”词好在哪里?
★答题方式:用了“××”词,生动地(准确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能够激发读者的兴趣(符合实际情况,具有科学性)。
2.文中加点的词语能否删去:这样的题目分四步:
A:判断,一般是不能删
B:解释这个词语在这句话中的含义,在程度.状态.性质.范围等方面加以限制.
C.比较:即比较删掉这个词语与没有删掉以前的区别,一定要结合具体的句子进行分析,意思变为“…“,与实际不符,不符合原意等
D结尾一定要有这样的句子: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严密性、准确性与科学性。
★答题模式:不能删。因为“××”词表示……,删掉后句子的意思就变成了…,这与事实不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严密性、准确性与科学性。
成长的记叙文作文 篇3
今天我在整理房间的时候,不经意地看到了一辆蓝色车身黄色车箱的小卡车。我情不自禁地回想起四岁时候的我。那时我独自一人坐在地板上,嘴里“呜呜”地叫着,边叫边推动着这辆形影不离陪伴我的小车。
转眼间八年过去了,那时满脸灰尘的我现在已是一个五年级的小大人了,这八年我尝到了童年的滋味,酸甜苦辣一应俱全。
五岁那年,爸爸妈妈连哄带骗地把我送进了城厢幼儿园,我却不领情,哭着喊着硬不肯进去。好不容易把我拉到了教室门口,我见到好多人跟我一样在哭闹着,就更有信心了,把分贝又提高了许多,尽管我使出了杀手锏,但还是动摇不了爸爸妈妈的心,把我一个人扔在那里走了,任由你哭爹喊娘……
渐渐地,我们小朋友之间熟悉了,也有了自己几个最要好的玩伴,于是乎就觉得还是幼儿园好,有小朋友跟自己玩,一个人在家独自玩着一成不变的玩具多没意思呀!
基本上每天早上我们都到下面玩。有一回,我和我的几个朋友在爬铁梯。周皓楠先上,一步一步地爬上了最顶峰,接下来该我了,我嘴里说着这有什么大不了的,心里去害怕得要命,生怕掉下来摔死。我慢腾腾地走到铁梯前,爬一步,停一停,爬一步,停一停,爬到一半的时候发现也没什么好怕的,就加快了速度,爬下来时,我终于松了口气,虽然没周皓楠动作快,但我还是做到了,不是吗?
三年的幼儿园生活在我们的欢声笑语中成为了历史,我背上了妈妈给我准备的书包走进了现在的体育路小学。这对我来说又是一个新的开始,又有了自己新的朋友。
我总是幻想着自己能成为一个德智体皆优的好学生,看着别人令人骄傲的成绩我羡慕极了。终于在一年级下半期的期末考试中我得了双百分,还拿了张双百分的奖状,那滋味啊真是甭提多高兴了,一回家就迫不及待地打电话向妈妈报告了喜讯。
随着时间的消逝,我从一年级的小弟弟变成了高年级的大哥哥,学习也越来越紧张了,越来越难了,当考试成绩不理想的时候,我的心里就特失落。
看来,在人生成长的道路中不是事事顺利的,快乐与忧愁是并存的,这成长的滋味真是说不清道不明啊!
成长的记叙文作文 篇4
在鼓浪屿的海涛声中,悠扬的琴声从封闭的音乐厅中传出,使夜里安详的鼓浪屿更多了几分幽寂。两个男孩坐在椅子上,双手转抚着琴键。琴声缓缓回荡着。其中的一个男孩就是我。但让人意料不到的是,就在三天前,我正向父母闹着不去表演。
“我不想出丑!”我大声对父母吼道。不论父母怎样劝慰我,我仍然执拗地不肯去。父母想尽了办法,但却对我无可奈何。无奈之下,只好请出我的小伙伴来“镇”我。
我知道他不想失去这次上台的机会。“看他会出什么花招!”我已经准备好了接收一切劝慰的话语。这时,电话响了!是他打来的。我拿起了电话。但出乎意料的是,他并没有说任何劝慰我的话,反而邀请我第二天一起去沙滩。
“什么?”我怀疑自己听错了。但天性贪玩的我还是下意识地答应了。“反正我决不去演出!”我嘀咕着。
时光转瞬即逝,我们来到了沙滩。我们来到了靠近海浪的地方,堆了一座沙堡。
突然,一股大浪冲上了沙滩。我的脚清晣地感受到了它的雄浑力量。沙堡瞬间被冲倒了,我无奈地摇了摇头。
“你看那儿——”他转过头,指向了一块礁石,“刚才的大浪摧毁了沙堡,但礁石却无恙。海浪冲不倒它,只能使他更光洁,太阳蒸发不了他,只能使他更加坚硬。”
他把目光转向了另一块石头。“像他,只敢停留在内陆,不敢去迎接大海的洗礼。当真正的大浪来临时,它只会四分五裂。”
我愣了愣,又看了看那两块石头,不自觉握紧了拳头。
几天之后,我和他一起来到了音乐厅,但我已没有半分恐惧。我轻轻抚摸着琴键,弹奏着悠扬的旋律。我的心中好像听到了海浪的声音,但我明白,只有经过了小的海浪,才能抵抗大的海浪,才能让自己真正成长。
怀着这份信念,我继续弹奏成长的乐章,继续迎接新的海浪。
成长的记叙文作文 篇5
我今年10岁了,在我的成长过程中,我遇到过很多困难,最后都一一被我克服了。其中,有几件事我一直着。
有一次暑假,爸爸妈妈带我去西部玩,看雅丹地貌。雅丹地貌是一个个高高低低的土坡,高的有几十米高,低的二十米都不到。有的土坡陡峭,有的土坡平坦,泥土都是土黄的,长期在劲风的作用下形成了各种各样的怪模样,晚上或者是阴天,一阵风吹过会发出呜--呜--的类似哭泣的声音,所以也叫魔鬼城。
我们去的时候阳光很好,风也不大,尽管如此,一看到这个魔鬼城还是感觉很荒凉,很辽阔。在地平面上游玩了一会儿后,我们决定征服一座土坡,爸爸选了最高的一座。这一座下面比较平坦,但是到山腰的时候突然就变得很陡峭。我们先慢慢地爬到半山腰,虽然比平坦,但是在这海拔3500米的高原爬山,走几步就累得气喘吁吁了。我们在半山腰一边休息一边吸着氧气,我抬头看看高不可攀的陡峭的山顶,疲劳、恐惧等等怪念头一下涌上心头。我说爸爸,我累了!而且这里已经能看到很远了,风景也很好。爸爸一下就看穿了我的心思,但是很柔和地说:这里的风景真的是很好啊!但是山顶的风景更好呢!我的眼睛看着山脚下的黄土不说话,妈妈说:小安奇,当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首先要面对他,静下心来,然后找克服困难的办法,而不是逃避。
鼓足勇气,我们又开始向上爬了,累就不用说了,还很危险,我手脚并用,突然,我踩到了一块松了的石头,一下子滑了下去,我惊慌失措,想抓边上的石头,但是下滑太快了,没抓住,幸亏下面有个小平台接住了我。我手脚都软了,死活不肯再向上爬半步。爸爸爬到我身边,说:来,再试一次,你能行,只要脚下踩实了就好了。我浑身发抖,拼命摇头:我不敢!爸爸向上爬了一点然后伸出手来说:我拉你,安奇,不要害怕,战胜心里的恐惧,我保护你。最后在爸爸的鼓励下,我终于小心翼翼,战战兢兢地爬上了坡顶。我向下一看,想:我刚才还在半山坡不敢上来,现在我已经在山顶了,风景确实独好,更重要的是我克服了困难,战胜了恐惧
这就是我成长的点点滴滴,每当我克服困难,我就成长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