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调整方案

发布时间: 2024.04.23

调整方案(汇编9篇)。

当我们不知所措时。通常我们需要先写多份工作方案以便领导参考决策,你了解怎么写好一个方案吗?我们为您提供这份“调整方案”非常自豪,建议您将此页面加入收藏以便复习!

调整方案(篇1)

全国政协委员邵一鸣告诉记者,由于工作原因他经常去农村调研,看到乡村医生普遍面临的一些困境,令他揪心不已,多次在提案中呼吁提高乡村医生待遇,帮助他们提高医疗技术。“尤其在一些偏僻山村,老乡们很难走上几十里地去镇上看病,主要依靠村医。但由于养老保障不足,年轻乡村医生无法安心扎根农村而流失严重,年老乡村医生因无生活保障而不愿退出,退岗乡村医生则面临生活无着落的境况。”

邵一鸣说,乡村医生目前面临两大问题,一是整体待遇低、缺乏吸引力;二是自身水平不高、有待进一步提高。他认为,乡村医生的问题是“医改强基层”中比较重要的一环,公共卫生的网络不能有漏洞:“生命的价值都是一样的,谁都希望得到好的照顾,而这种‘好’不是所谓的‘333模式’,花3天时间到大城市,排队3个小时看病,看3分钟的病又回去了。”

邵一鸣强调,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应该提高乡村医生的待遇,让他们在有保障的情况下,为农民服务。另一方面要对乡村医生进行系统的在岗再培训,建议建立上下垂直的医疗管理体系,使医院之间形成上下帮扶机制,有效解决乡村医生医疗技术提高和医疗技能规范化的问题。

此外,邵一鸣还强调,随着新农合保障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民会在农村接受医疗服务。如果乡村医生的医疗水平没有提升,那么农民还是会往城市里的大医院跑。而且,如果规范化不足,会造成一些医源性传染病的传播。所以要通过政策倾斜,增加基层医疗岗位的吸引力。

不过,令人欣喜的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xx年中国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标准由35元提高到40元,增量全部用于支付村医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方便几亿农民就地就近看病就医。“这说明国家已经关注到这个群体,相信问题会逐步得到解决。”

事实上,早在今年1月19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就再次表示,要千方百计提高乡村医生的待遇,让有能力的村医乐意留在乡村,更好的保障农村居民身体健康。”

调整方案(篇2)

近日,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河北省财政厅印发《关于2023年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有关问题的通知》,决定从2023年1月1日起,调整2022年12月31日前已按规定办理退休退职手续并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的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退职人员基本养老金。按照原工资100%享受基本养老金的离退休人员不参加调整。

调整增加的养老金包括三部分

一是定额调整。退休退职人员每人每月增加40元。

二是挂钩调整。退休退职人员按照本人缴费年限每满一年每月增加1元;按照本人2022年12月发放的月基本养老金的1.4%每月再增加基本养老金。

三是倾斜调整。对高龄退休人员,1948年1月1日至1952年12月31日出生的,每人每月增加20元;1943年1月1日至1947年12月31日出生的,每人每月增加30元;1942年12月31日及以前出生的每人每月增加40元。对艰苦边远地区人员,一类地区每人每月增加15元,二类地区每人每月增加20元,三类地区每人每月增加25元。驻省外艰苦边远地区的退休退职人员,当地艰苦边远地区类别高于我省艰苦边远地区类别的,每人每月增加30元。

企业退休军转干部本次调整后其基本养老金达不到当地当年企业退休人员平均养老金水平的,补足到当地企业退休人员平均基本养老金水平。

调整增加的基本养老金将于7月31日前发放到位。

通知全文如下

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河北省财政厅关于2023年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有关问题的通知

各市(含定州、辛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财政局,雄安新区公共服务局、改革发展局,省本级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单位:

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财政部关于2023年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通知》(人社部发〔2023〕28号)规定,经省政府同意,现就2023年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调整范围和执行时间

2022年12月31日前已按规定办理退休退职手续的企业、机关事业单位的退休退职人员,从2023年1月1日起调整增加基本养老金。其中:机关事业单位按照国务院国发〔1986〕26号、厅发〔1985〕67号、厅发〔1986〕340号、劳人薪〔1985〕22号和劳人险〔1983〕3号等文件规定,企业按照劳人险〔1983〕3号文件规定,按照原工资100%享受基本养老金(离退休费)的离退休人员不参加调整。

二、调整办法和标准

(一)退休退职人员每人每月增加40元。

(二)退休退职人员按照本人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每满一年每月增加1元(不满一年按一年计算);按照本人2022年12月发放的月基本养老金的1.4%每月再增加基本养老金。

(三)截止2022年12月31日,退休退职人员1948年1月1日至1952年12月31日出生的,每人每月增加20元;1943年1月1日至1947年12月31日出生的,每人每月增加30元;1942年12月31日及以前出生的每人每月增加40元。

(四)符合冀劳社〔2009〕3号和冀劳社办〔2009〕19号文件规定范围的艰苦边远地区的退休退职人员,按照所在地艰苦边远地区类别增加基本养老金,一类地区每人每月增加15元,二类地区每人每月增加20元,三类地区每人每月增加25元。驻省外艰苦边远地区的退休退职人员,当地艰苦边远地区类别高于我省艰苦边远地区类别的,每人每月增加30元;与我省艰苦边远地区类别相同的,按照我省艰苦边远地区类别对应的调整标准增加基本养老金。

(五)企业退休军转干部本次调整后其基本养老金达不到当地当年企业退休人员平均基本养老金水平的,按照国家及我省有关规定补足到当地企业退休人员平均基本养老金水平。

三、资金渠道

调整基本养老金所需资金,按照参保人员退休时的个人账户养老金和基础养老金各占基本养老金的比例,分别从其个人账户余额和统筹基金中列支;个人账户余额为零时,全部从统筹基金中列支。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从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列支,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基本养老保险的从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列支。未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调整所需资金由原渠道解决。

四、基本养老金发放

纳入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统筹的退休退职人员调整增加的基本养老金,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发放。未纳入机关事业养老保险统筹的机关事业单位退休退职人员增加的基本养老金,由原渠道发放。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试点的退休人员,暂参照本办法调整基本养老金,待试点规范到位后,再进行调整,多退少补。

五、工作要求

各地要按照国家和省总体部署,结合当地实际,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落实调整方案,调整信息系统,搞好经办服务,强化监督检查,确保7月31日前退休人员增加的基本养老金全部发放到位。

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河北省财政厅

2023年7月11日

调整方案(篇3)

2016年企养老金调整方案

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13日发布2016年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调整方案。调整后,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每月人均增加305元,平均养老金水平将提高到每月3355元。

据介绍,此次调整采取挂钩调整、定额调整与适当倾斜相结合的办法。挂钩调整体现多缴多得原则,增加的额度与缴费年限挂钩。根据规定,缴费年限满10年及以上的退休人员,缴费年限每满1年,每月增加3.5元;缴费年限不满10年的退休人员,每人每月一次性增加35元;对于缴费年限不满15年的建设征地农转工退休人员,每人每月一次性增加52.5元。

定额调整即按绝对额普遍增加,同时向低收入者适当倾斜。北京市将退休人员2016年年底前的基本养老金由高到低划分四档,分别是4550元(含)以上的每人每月增加100元;3550元(含)至4550元之间的每人每月增加120元;3050元(含)至3550元之间的每人每月增加140元;3050元以下每人每月增加160元。为了兼顾公平,针对少数退休人员按绝对额调整养老金后低于下一档的,还将进行差额补足。

适当倾斜主要针对特殊人群:一是适当提高高龄退休人员调整水平。原工商业者、高级专业技术人员调整后不低于全市养老金的平均水平。

据介绍,北京市自1994年建立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调整制度以来,这是第23次连续调整企业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将惠及228万企业退休人员。

一、调整基本养老金的人员范围和时间

2015年12月31日前已按规定办理退休(职)手续的企业退休(职)人员(包括已纳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的“五七家属工”,不含符合劳人险[1983]3号文件规定范围内的建国前参军的退休老工人),从2015年1月1日起调整基本养老金。

二、调整办法和标准

(一)退休(职)人员符合国家、省规定的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不含特殊工种折算年限,下同)每满1年(不足1年按1年计算,下同),每人每月增加基本养老金2元。其中缴费年限超过15年的部分,每满1年,每人每月再增加基本养老金1元。

(二)退休(职)人员每人每月以本人2015年12月份应领取的统筹项目内基本养老金为基数,按0.5%的比例增加基本养老金。

(三)退休(职)人员符合下列条件的`,分别按以下标准增加基本养老金:

1、符合劳人险[1983]3号文件规定的建国前参加工作的退休老工人,每人每月增加130元。

2、1949年1月1日至9月30日参加工作的退休人员,每人每月增加125元。

3、1949年10月1日至1953年12月31日参加工作的退休人员,每人每月增加120元。

2013年12月31日前退休的人员,每人每月增加118元。退职人员每人每月增加110元。

5、2015年1月1日至12月31日退休的人员,每人每月增加35元。退职人员每人每月增加30元。

2、1949年1月1日至9月30日参加工作的退休人员,每人每月增加125元。

3、1949年10月1日至1953年12月31日参加工作的退休人员,每人每月增加120元。

2013年12月31日前退休的人员,每人每月增加118元。退职人员每人每月增加110元。

5、2015年1月1日至12月31日退休的人员,每人每月增加35元。退职人员每人每月增加30元。

调整方案(篇4)

昨日,记者从湖南省常德市工伤保险处获悉,工伤保险基准费率调整后,行业风险分类由三类改为八类,其中一直执行特殊政策的重点血吸虫防治区的工伤保险费率也随之有了相应的调整。

市工伤保险处相关负责人介绍,根据《关于调整工伤保险基准费率的通知》常人社发[2012]15号文件精神,从2012年6月1日起,重点血防区(汉寿县、安乡县、澧县、津市市、临澧县、鼎城区、西湖管理区)行业工伤保险费率在基准费率上增加0.3,即一类行业为1.3%,二类行业为2.3%,三类行业为3.3%。时隔4年多,按照市人社局、市财政局近日联合下发的《关于调整工伤保险费率的通知》,从2017年1月1日起,重点血吸虫防治区(汉寿县、安乡县、澧县、津市市、临澧县、鼎城区、西湖管理区)的工伤保险费率在基准费率上增加0.3%的政策不变,一类至八类行业的工伤保险费率分别调整为该行业用人单位职工工资总额的1.2%、1.3%、1.8%、2.0%、2.1%、2.7%、2.8%、3%。

拓展阅读:

常德市工伤保险处坚持“四注重”

继续推进“同舟计划”

推动建筑企业参保扩面。对《社会保险法》、《工伤保险条例》、《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市建筑施工企业参加工伤保险工作的通知》(常人社发〔2015〕33号)文件的主要内容,全市通过多种形式的集中宣传,增强了用人单位参保积极性,推动了建筑企业参保扩面工作。截止6月底,全市建筑施工项目参保273家,参保人数2.79万人,征缴工伤保险费1906.1万元。

开展调研,推动交通、水利建设工程参保扩面。

按照年初工作部署,市工伤保险处分别到市水利局、市交通局和水利、交通建设企业开展走访调研,拟定参保扩面办法。

推进补充工伤保险工作

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在两家保险公司的协助下,市本级补充工伤保险稳步扎实地开展工作。截止目前,已享受补充工伤保险待遇16人,支付待遇8万余元,并指导武陵区启动了补充工伤保险工作。

合理调整缴费费率

按照中央、省市精神,切实降低用人单位负担,年初下发了《关于调整部分行业工伤保险基准费率的通知》常人社函[2016-2]号,对全市二、三类行业缴费费率下调20%,减轻用人单位经济负担4000万元。同时按照省厅部署,依照新的行业风险分类进行全面测算,并拟定新的费率调整文件,将于2017年开始执行。

调整方案(篇5)

——深化落实规划管理共同责任。建立耕地保护和节约集约用地责任考核体系,把严格保护耕地、节约集约用地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和干部政绩考核指标。区乡级政府要将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保护面积、补充耕地数量和质量、节约集约用地等指标作为规划实施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政府主要负责人要对本行政辖区内的耕地保护和节约集约用地负总责,政府各相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密切协作,落实土地规划管理共同责任。

——深化多规融合相互协调衔接。积极探索完善有利于各类空间性规划协调衔接的工作路径、协作机制,以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镇总体规划为基础,加快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和生态保护红线,推进“多规合一”。区乡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编制城乡建设、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等相关规划,应当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必须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和保护耕地、节约集约用地要求,必须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用地规模和总体布局安排。严格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从严审查各类规划的用地规模和标准,切实落实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凡不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安排的,必须及时调整和修改,核减用地规模。

——加强规划实施管理制度建设。强化规划实施管理,严格执行土地利用计划管理、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管理、土地用途管制、建设用地空间管制、节约集约用地管理等规划实施管理制度,切实发挥规划对土地利用的统筹管控作用。建立规划修改评价机制,修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必须提交规划实施评估报告,经认定后方可开展规划修改;严禁通过擅自修改下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扩大建设用地规模和改变建设用地布局,降低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符合法定条件,确需改变和占用永久基本农田的,必须报国务院批准。

——完善耕地保护政策和机制。健全耕地保护补偿制度,实行保护责任与财政补贴相挂钩,充分调动农民保护耕地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加强和改进耕地占补平衡,拓宽“补改结合”等耕地占补平衡新途径,探索将通过农用地整理增加的耕地作为占补平衡补充耕地的指标。综合运用多种政策平台,多措并举,严格落实耕地占一补一、先补后占、占优补优、占水田补水田,强化耕地占补平衡实施监管,确保补充数量质量双到位。以提高耕地产能为目标,完善配套政策措施,全面推进建设占用耕地耕作层土壤剥离再利用。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加强耕地内在质量建设,实现“藏粮于地”。要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实施县级土地整治规划,大力推进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

——健全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机制。加强建设用地总量控制,降低经济社会发展对土地资源的依赖,单位地区生产总值建设用地使用面积降低 20%以上。逐步健全闲置和低效用地的利用调节机制,充分运用价格杠杆抑制多占、滥占和浪费土地现象。全面实行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规模与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数量相挂钩的政策。建立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激励机制,规范推进低丘缓坡地建设开发利用,严禁随意侵占或破坏林地、草地等生态用地。

——加大土地生态建设保护力度。各项建设要避让优质耕地、河道滩涂、优质林地,严格保护水体、山峦等自然生态用地。实施建设用地减量化管理,把节约放在优先位置,进一步严格土地用途管制和城乡建设用地空间管制,控制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等转为建设用地,以最少的土地资源消耗支撑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按照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总要求,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统筹协调城乡结构和空间布局,继续推进退耕还林还草还湿和天然林保护,加快实施土地综合整治,统筹管护和利用山水林田,全面推进生态保护和修复,促进各类自然生态系统安全稳定。 

调整方案(篇6)

今年以来,市烟草专卖局(公司)在推动点、融合点、创新点上下功夫,促进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

找准推动点,把党的思想政治优势转化为企业的发展优势。按照党建与业务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的要求,市烟草专卖局(公司)健全完善各项党建规章制度,牢固树立了市局(公司)党委对党建工作“负总责、把总关”的大原则,在重大问题上把关定向,掌舵护航。本着“便于党员活动、便于加强管理、便于发挥作用”的原则,根据部门职能科学合理调整基层组织架构,进一步确立了“一把手总揽,分管领导主抓,支部书记第一责任人”的工作机制,形成了“党员、党小组、党支部”全员参与的总体格局。

深挖融合点,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稳步推进党组织标准化建设,把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作用发挥转化为企业的竞争优势。把思想教育作为首要任务,突出政治学习和教育功能,认真落实党的组织生活制度,扎实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和“评先树优”等活动,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推动党内组织生活进一步严起来、实起来。大力推行党建+绩效考核运行机制,切实从传统考核向绩效评估方式转变,将党建考核纳入到绩效考核,按季兑现,建立季度党建项目化考核、不定期督查督办考核、年度集中评议考核体系,将主营业务融入党建工作重心,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实现了对党建工作的计划分解、实施、检查、考核、归档、公开等闭环管理。

聚焦创新点,积极落实市局(公司)党委全面从严治党责任,把党建的创新优势转化为企业科学发展优势。创建“三联三帮三提升”的党建+业务工作模式,扎实开展党员“三联三帮三提升”活动,激发全体党员在“全员营销”“全员专卖”中的潜能,提升党员服务基层、服务卷烟零售户、服务弱势群体的能力,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争做“合格共产党员”;创建党建+业务评价模式,探索进行党员积分制管理,开展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的积分制研究,探索建立党员业绩指标评价机制,使党建评价和业务工作相互作用、相互促进,探索建立党员创新参与率评价机制,不断强化党员干部创新意识,使党员干部在创新工作中起到表率作用。

调整方案(篇7)

经_批准,从20xx年1月1日起调整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以下简称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调整范围。

20xx年12月31日前已按规定办理退休手续并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的退休人员。

二、调整水平。

总体调整水平按照20xx年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的左右确定。

三、调整办法。

此次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要兼顾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按照调整办法大体统一的'原则,采取定额调整、挂钩调整与适当倾斜相结合的办法。定额调整要体现公平原则;挂钩调整要体现“多工作、多缴费、多得养老金”的激励机制,可与退休人员本人缴费年限(或工作年限)、基本养老金水平等因素挂钩;对高龄退休人员、艰苦边远地区企业退休人员,可适当提高调整水平。继续确保企业退休军转干部基本养老金不低于当地企业退休人员平均水平。要合理确定定额调整、挂钩调整与适当倾斜三部分比重,增强调整办法的激励性导向。

调整方案(篇8)

因11月21日起学校操场封闭进行建筑施工,故调整大课间活动方案:

活动时间:9:10—9:40

1、9:10—9:25初一在成长大道,各班排一路纵队站队,初二在剩余塑胶场地,各班排两路纵队做广播体操,初三在成长大道,各班一路纵队绕教学楼跑步。

2、9:25—9:35星期二初一跳绳,初二踢毽子,星期三初三跳绳,星期四初一踢毽子,初二跳绳,星期五初三踢毽子。

3、9:35—9:40集中整队退场,学生休息准备上下一节课。

4、初一在成长大道,郑伟、刘恋、高辛叔、李瑞芳老师负责指导,初二在塑胶场地,孟小祥、王琦、金恬老师负责指导,初三在成长大道,石萍、练小军、孙爱民、陆杰老师负责指导。

5所有体育教师对学生的活动进行现场监督,班主任对本班学生的安全和活动负责。

泰州市海军中学

2011年11月19日

调整方案(篇9)

为贯彻落实区十七届人大二次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快我区产业转型升级与绿色发展,提升产业整体实力和经济综合竞争力,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根据省、市产业转型升级的重大决策部署及区委、区政府作出的关于2018年在全区开展产业升级攻坚年活动的决定,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精神,以及区十七届人大二次会议精神,牢牢把握中央和省、市决策部署,认真落实新发展理念,统筹推进“五位一体”发展战略,坚持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五大发展行动计划为抓手,以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为目标,推进产业结构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迈进,产业结构更加优化,更加融合,实现现代农业特色发展、新兴产业规模发展、服务业跨越发展,着力打造XX区产业升级版,为奋力开创新时代XX美好幸福新局面奠定坚实的产业基础。

二、总体目标

到2018年底,我区产业转型升级取得明显成效:

1.综合实力有新提升。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0家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农业生产总值增长3.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5%以上;服务业增加值较上年增长8.5%以上,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较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

2.经济效益有新提升。实现工业总产值450亿元,规上工业企业利税同比增长20%以上。

3.创新动能有新提升。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3个,新认定“三品一标”产品10个,农产品专利20件;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10%以上;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5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长10%以上;建设特色电商小镇1个、电商示范村2个;2018年新增领军人才3名、市级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3个,新增2个博士后工作站。

4.绿色发展有新提升。规上工业企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大力实施清洁生产,减少各类污染物排放量,完成年度节能减排目标任务;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1%以上;新增国家级2A以上景区5至8家,省级优秀旅游乡镇1-2家。

三、重点任务

(一)推进制造强区建设,加快工业转型升级主动跟进“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坚持扩大增量和优化存量并举,加快发展主导产业,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动工业经济加速转型升级。

1.发展壮大主导产业。依托龙头企业带动,加快铜基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电子信息产业等三大主导产业,推动产业规模扩张和结构升级,形成产业集群竞争优势。力争到2018年底,三大主导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达75%。

一是编制出台三大主导产业发展规划。分别确定牵头负责区领导和相关责任部门,强力推进三大产业规划的组织实施。

二是推动铜基新材料产业集群发展。充分发挥铜冠铜材等铜基新材料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加快铜基新材料产业链延伸,持续拓展延伸铜基新材料区域特色高技术产业链,打造一系列上下游关联、横向间支撑的企业集群,重点实施有色阳极泥资源综合利用项目、九星控股铜材加工项目、旭晶粉体技术改造项目、卓翔热解熔析技术年处理2万吨废漆包线及覆铜板粉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力争到2018年底,产值规模达300亿元。

三是推动先进装备制造业集聚发展。坚持以高端制造、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精品制造、服务型制造为引领,推动先进装备制造业集聚发展。依托日飞轴承新能源汽车轮毂轴承、汇宇实业机车空调系统产业化、爱阀科技年研发组装20万台(套)阀门等项目,培育发展汽车发动机及关键零部件、阀门及水处理设备、轨道交通设备、智能装备及工业机器人等产品群体,力争到2018年底,产值规模达15亿元。

四是推动电子信息产业高端化发展。优化电子信息产业结构,补齐产业核心基础环节短板,培育发展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推动电子信息产业高端化发展,打造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加快推进国展电子LED电路光源一体化模组、江威精密表面处理产业园、牡东通讯室内光缆、三诺电子智能式物料配送测控装备等项目建设,力争到2018年底,产值规模达20亿元。

2.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坚持起点高、规模大、技术强、产品优、环保好的发展导向,有效推进传统产业走高端化、品牌化、生态化发展之路,促进化工、钢铁、建材传统产业链的纵向延伸和横向拓展。

一是加快重点项目改造提升。扎实开展新一轮技改行动,重点实施圣奥化学橡胶防老剂6PPD和中间体RT培司生产线,安固工业废弃物水渣、钢渣、煤渣、高炉煤气资源综合利用,旋力特钢烧结余热、尾气综合利用,金马锂电池、神虹化工硫化钠绿色生产热溶工艺等一批节能技术改造项目,2018年完成工业技改投资100亿元。

二是扩大新型绿色建材规模。严格控制水泥熟料产能,重点发展高标号水泥、功能性专用水泥和特种水泥;瞄准建筑产业发展方向,推进节能新型墙材研发,促进建材产业与钢铁产业融合;充分利用工矿固废资源,大力发展绿色建材工业。

三是加快淘汰落后产能。采取政府引导与市场倒逼、经济手段与依法治理相结合,完善企业退出机制,淘汰一批能耗、环保、安全技术达不到标准和相关产品质量达不到强制性标准及使用落后产能的设备和工艺;持续加强矿山综合治理,依法关闭整合8座矿山。

3. 培育发展新型产业。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加快新能源和生物科技产业发展,培育我区新的经济增长点。

一是培育发展新能源产业。重点实施皖江生物质新能源年产20万吨成型燃料、铜陵国电节能环保技改、上峰水泥和旋力特钢的余热发电及尾气综合利用等项目建设,力争到2018年底,产值规模达20亿元。

二是促进生物科技产业发展。重点实施禾田药业中药材基地、同仁堂年产500吨食用油脂生产线技术改造、荣京凤丹生物科技凤丹深加工、和平姜业姜参茶保健品等项目,力争到2018年底,生物科技产业产值规模达10亿元。

推进工业园区转型升级。加强规划引导和资源整合,加快拓展新园区,改造提升老园区,促进金桥开发区升级转型。

一是完善园区发展规划。以滨江经济循环园、东联工业园、牡东工业区等园区整体并入金桥开发区为总体框架,启动金桥经济开发区新规划修订,进一步理顺金桥经济开发区的行政体制和运行机制,依法依规扩区升级;逐步推动金山工业园及原有园区外工业项目向工业园区搬迁,引导产业园区朝创新型、集约型、生态型方向发展。

二是深化园区“二次创业”。加快拓展新园区,大力推进金桥高端装备产业园等特色产业园区开发建设。全面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加大闲置用地和厂房清理盘活力度,提高工业用地集约节约水平和产出效益,坚定稳妥处置“僵尸企业”。加快完善园区生活配套、污水管网等公用设施建设,积极争创循环化改造、两化融合等试点示范园区,提升园区承载能力。

三是优化园区发展软环境。优化体制和机制改革,加快推进“去行政化”,精简社会事务负担,实施市场化薪酬制度和全员聘用制度。逐步完善园区商业居住、教育医疗、文体娱乐等公共服务配套,支持园区开展科技企业孵化器和创新平台建设,设立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小微企业创业基地,为入园企业创业提供全方位、专业化服务。进一步优化投资审批流程,为企业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四是强化双招双引。坚持“以平台为核心,以产业化为主导,以企业为主体,以创新为动力”,强化 “双招双引”,充分发挥各部门职能优势,切实将招商引资、招才引智与调整产业结构、促进转型升级结合起来,积极开展项目谋划,主动与世界500强、大型央企及知名民企对接招商,招引一批项目落地转化、投产达效。

五是推进项目建设。坚持项目在转型升级中的支撑和带动作用,严格落实重点项目建设“四督四保”工作机制。各职能部门要在抓项目建设、项目储备、项目服务上共同发力,建立策划生成一批、招商储备一批、前期推进一批、开工建设一批、建成投产一批“五个一批”的转型升级项目储备库,实现重大产业项目建设的重大突破。

六是强化为企服务。深化开展“四送一服”活动,常态化推进“暖企行动”,充分发挥“过桥资金”和产业基金的作用,切实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创新政策服务,实行差别化政策,扶持一些重点企业,优势产品,培育新的增长点。强化信息和技术服务,鼓励第三方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和信息开发服务。强化政策落实,认真落实好中央关于清费减负的政策规定,减轻中小企业负担,加大政策扶持和服务力度。

(二)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业转型升级

依托铜陵国家科技园区、铜陵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核心区,着力发展特色农业、全力提升现代农业、大力推进生态农业,推进农业转型升级。

1.着力发展特色农业。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产业布局,大力发展铜陵凤丹、铜陵白姜、蔬菜、水产畜禽、优质稻等主导产业。加快铜陵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新桥高科技示范园标准果园建设,提升水果质量、安全、效益水平。加强农产品品牌创建,加大白姜、凤丹等获得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的营销推介力度,形成一批有影响力的特色农业和企业品牌。2018年,力争获批“三品一标”农产品10个,农产品专利20件,安徽名牌产品、省著名商标2个。

2.全力提升现代农业。积极创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试点县,争创省级示范农业产业化联合体2家。打造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甲级队”,重点支持区内龙头企业进行农产品精深加工,开发营养均衡、养生保健、食药同源的加工食品,2018年实现农产品加工产值达28亿元以上。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30个,家庭农场20家。建立教育培训、规范管理和政策扶持“三位一体”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努力培养一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

3.大力推进生态农业。大力推广示范稻渔综合种养、稻鸭综合种养、水稻和马铃薯连作高效栽培等技术模式,实现亩产千斤粮、亩增千元钱的“双千效应”。探索关闭农贸市场活禽交易,开展家禽集中屠宰建设试点工作。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创建省级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点1个、十佳休闲农庄1个,三星级以上农家乐10家,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年收入达到12亿元以上。

(三)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服务业转型升级

依托五松镇中心城区,以东部城区和金桥开发区发展为平台,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加快提升生活性服务业,积极培育新兴服务业,实现服务业转型升级。

1.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以三次产业转型升级需求为导向,以产业服务能力提升为核心,全力推动生产性服务业,构建与产业转型升级相适应的现代服务体系,为经济持续平稳健康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一是推进现代物流业发展。发挥铜陵“长三角经济圈”与“武汉经济圈”两点合一的独特区位优势,依托丰富的长江深水岸线资源以及东部交通枢纽地位,围绕新亚星港务、旋力特钢等大企业积极发展配套物流;依托徽风物流、永冠物流等本土物流企业发展多式联运、城乡快递等现代物流。加快编制我区中长期物流规划,推进顺安河航道整治二期工程和港城国贸码头等项目建设,构建现代物流产业格局,实现物流主营业务收入15亿元。

二是拓宽金融服务业渠道。继续深化政银企合作,建立长效工作机制,落实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考核奖励办法。大力推广“税融通”业务,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服务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加大银担合作,推进“暖企”行动,让更多企业享受“过桥资金”政策。支持服务业企业上市(挂牌)融资,鼓励通过发行企业债、公司债等债务融资工具进行融资。积极创造条件,引进更多金融机构在我区落户。

2.加快提升生活性服务业。重点推进文化旅游、现代商贸、房地产等贴近人民群众生活、需求潜力大、带动作用强的生活性服务业发展,推动生活消费方式由生存型、传统型、物质型向发展型、现代型、服务型转变。

一是形成文化旅游业品牌优势。贯彻落实《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发展规划纲要》精神,实施旅游精品战略,重点开发建设天井小镇文化旅游区、凤凰山景区、永泉旅游度假区、十里长冲、梧桐花谷、九华湖、明塘文化艺术村等一批重点项目,以项目建设增强景区竞争力,确保天井小镇文化旅游区成功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的目标迈进,力争新增国家级2A以上景区5至8家,省级优秀旅游乡镇1-2家,实现年游客接待人次达到300万人次以上,旅游收入17.5亿元。

二是加强现代商贸业体系建设。加快东部城区商业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打造三月三城、汇森商业文化广场为新的商贸区;提升意大利风情街街区活力,建设现代商贸服务集聚区;加快各类专业市场建设,发展连锁经营、集中配送、仓储式超市、电子商务、网上交易等新型流通业态;完善城区商业中心和餐饮文化功能,推动住宿餐饮规范发展;促进商贸市场改造升级,盘活利用优质闲置资源,提升城市商贸服务品质;实施“农超对接”、“新网工程”,建设特色服务网络体系,拉动服务消费。力争全年底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亿元以上,同比增长10%。

三是保障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完善房地产服务体系,鼓励物业服务企业规模化发展。完善房地产中介服务体系,构建包含物业服务、房地产经纪、房地产评估、房地产咨询等在内的关联服务网络。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实行棚户区改造1500户、农村危房改造200户,完善保障性住房供应方式,通过多种方式满足住房需求。

3.积极培育新兴服务业。紧紧围绕互联网产业与产业融合发展这一主线,加强工业、农业产品的网络推广和销售,加大对相关企业触网转型、电子商务园区建设、农村电子商务示范区打造和特色网商品牌培育等重点领域的扶持,大力推进新兴服务业发展。

夯实电子商务业发展基础。在电子商务进农村及实现电商农村网点全覆盖的基础上,立足区域特色资源优势,大力培育电商群体;建立适度规模的电商集聚区(电商园、一条街),培育较强带动力的电商龙头企业,推进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加强平台建设,建立一定规模的电商培训、宣传展示、产品展销、公共服务、物流快递等场地、场所,提升电商公共服务保障能力;积极创建全省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区,建设特色电商小镇1个、电商示范村2个,力争电子商务交易额突破12亿元。

(四)推动产城一体发展,促进产业融合升级

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产城深度融合为导向,按照“以产兴城、以城聚产、产城联动、融合发展”的工作思路,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城乡融合发展体系和社会服务体系,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探索并走出一条空间布局科学、产业活力强劲、发展成果共享的产城融合发展新路子。

1.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坚持以工业强区为主导,加快工业集聚化、产业化进程,做强工业。推进以金桥开发区核心,建立“一核三区”的产业布局,推进工业园区整合共建,把园区打造成“特色化、集聚化、高端化、创新化”的产业集聚发展和转型升级的主要平台。以农兴工,加快一、二产业融合发展,加速现代农业产业化进程,做优农业;加快推进以农业示范园为核心,发展现代农业,接二产连三产,推动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以东部城区为核心,加快顺安、钟鸣、东联一体化进程,提升城市载体功能,做大服务业。

2.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坚持“产业和城市共生、生态与人居和谐”的原则,全面落实产业集聚、工业提升、农业转型、服务升级发展举措,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结合东部城区产城一体融合发展战略,促进园区融产业功能、城市功能、生态功能为一体,形成产城融合的互动机制。以产城互动、调整、提升区域功能定位,通过搭建平台、聚集人才,推动产业、城市融合发展。

3.推进产业互联互通。利用互联网的开放、平等、互动等特性,以重组运营流程、优化资源配置、重构商业模式等手段完成转型升级,提高创新力和生产力,着力提升效益效率和竞争力。实施“智能制造提升工程”,打造智能化工厂和数字化车间,推动传统产业智能化改造升级,促进传统产业向智能化、高端化、绿色化发展而转型升级。

4.推进大众创新创业。发挥大众智慧和创造力,加快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打造发展新引擎,增强发展新动力。坚持把发展民营经济和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紧密结合起来,推动更多社会成员兴办经济实体。培育各类创业创新主体,鼓励科技人员创业创新,支持创新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等再创业,鼓励其为内部员工和外部创业者提供资金、技术和平台。支持大学生、农民工返乡创业,支持农村劳动力就地创业等。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成立“XX区2018年产业升级攻坚年”活动领导小组,由区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为组长,各乡镇、园区和有关单位负责同志为成员,统筹推进各项工作任务。区经信委、区农业局、区商务局等各牵头单位和配合责任单位要加大工作推进进度,确保分解目标落实到位。

(二)明确工作职责。细化分解“工业产业升级攻坚年”活动的具体工作任务,压实乡镇、园区和相关部门工作责任。各相关单位要把“产业升级攻坚年”活动列入本单位年度重点工作,建立起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部门分工抓落实的协调落实机制。

(三)严格考核督查。对照年度任务分解目标,各牵头单位和配合责任单位要加大工作推进进度,确保分解目标落实到位。区政府督查室不定期开展工作督查,督查结果纳入年度重点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

(四)加强宣传引导。各有关部门认真做好工业产业升级攻坚年宣传引导工作,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平面媒体、公交广告及互联网等渠道宣传我区产业转型升级的新进展、新举措和新成效,及时发现典型、提升典型和推广典型,引导和汇聚各界力量共同推动全区产业升级。

"调整方案"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