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财务管理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 2019.08.20

2014年5月财务管理工作总结。

在我们的学习或者工作中,总少不了要写总结。写总结也是为了让自己变得优秀、更有能力!每写一次总结,就是在不断进步与学习:不管是在学习还是在工作上,我们唯有尽心、努力,才可以创造价值。那么我们如何动笔写一篇总结报告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2014年5月财务管理工作总结”,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精心整理了《2014年5月财务管理工作总结》,望给大家带来帮助!

财务部紧紧围绕集团公司的发展方向,在为全公司提供服务的同时,认真组织会计核算,规范各项财务基础工作。站在财务管理和战略管理的角度,以成本为中心、资金为纽带,不断提高财务服务质量。在2010年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

一、严格

遵守财务管理制度和税收法规,认真履行职责,组织会计核算

财务部的主要职责是做好财务核算,进行会计监督。财务部全体人员一直严格遵守国家财务会计制度、税收法规、集团总公司的财务制度及国家其他财经法律法规,认真履行财务部的工作职责。从收费到出纳各项原始收支的操作;从地磅到统计各项基础数据的录入、统计报表的编制;从审核原始凭证、会计记账凭证的录入,到编制财务会计报表;从各项税费的计提到纳税申报、上缴;从资金计划的安排,到各项资金的统一调拨、支付等等,每位财务人员都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努力做好本职工作,认真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实现了会计信息收集、处理和传递的及时性、准确性。

二、以实施ERp软件为契机,规范各项财务基础工作用

在经过两个月的ERp项目的筹建和准备工作后,财务部按新企业会计制度的要求、结合集团公司实际情况着手进行了ERp项目销售管理、采购管理、合同管理、库存管理各模块的初始化工作。对供应商、客户、存货、部门等基础资料的设置均根据实际的业务流程,并针对平时统计和销售时发现的问题和不足进行了改进和完善。如:设置“存货调价单”,使油品的销售价格按照即定的流程规范操作;设置普通采购订单和特殊采购订单,规范普通采购业务和特殊采购业务的操作流程;在配合资产部实物管理部门对所有实物资产进行全面清理的基础上,将各项实物资产分为9大类,并在此基础上,完成了ERp系统库存管理模块的初始化工作。在8月初正式运行ERp系统,并于10月初结束了原统计软件同时运行的局面。目前已将财务会计模块升级到ERp系统中并且运行良好。

三、制订财务成本核算体系,严格控制成本费用

根据集团年初下达的企业经济责任指标,财务部对相关经济责任指标进行了分解,制订了成本核算方案,合理确认各项收入额,统一了成本和费用支出的核算标准,进行了医院的科室成本核算工作,对科室进行了绩效考核。在财务执行过程中,严格控制费用。财务部每月度汇总收入、成本与费用的执行情况,每月中旬到各责任单位分析经营情况和指标的完成情况,协助各责任单位负责人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四、资金调控有序,合理控制集团总体资金规模

由于原材料市场的价格不稳定,销售市场也变化不定,在油品生产与销售方面需要占用大量的资金。为此,财务部一方面及时与客户对账,加强销售货款的及时回笼,在资金安排上,做到公正、透明,先急后缓;另一方面,根据集团公司经营方针与计划,合理地配合资金部安排融资进度与额度,通过以资金为纽带的综合调控,促进了整个集团生产经营发展的有序进行。

五、加强财务管理制度建设,提高财务信息质量

财务部根据公司原制定的《财务收支管理细则》的实际执行情况,为进一步规范本集团的财务工作、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财务部比较全面的制定了财务管理制度体系,包括:财务部组织机构和岗位职责、财务核算制度、内部控制制度、ERp管理制度、预算管理制度。通过对财务人员的职责分工,对各公司的会计核算到会计报表从报送时间及时性、数据准确性、报表格式规范化、完整性等方面做了比较系统的规定,从而逐步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为领导决策和管理者进行财务分析提供了可靠、有用的信息。平时财务部通过开展定期或不定期的交流会,解决前期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布置后期的主要工作,逐步规范各项财务行为,使财务工作的各个环节按一定的财务规则、程序有效地运行和控制。

六、开展了以涉税业务和执行企业会计制度、会计法及其他财经法律、法规的自查活动

为了规范财务行为,配合年终与明年年初的汇算清缴的稽查与审计工作,财务部组织了在本集团公司内的2009年年终财务决算的财务自查活动,在年终决算之前清理了关联企业的往来款项,检查在建工程未作处理的项目,对已支付的财务利息费用及时追踪开具了发票等等一系列的财务自查活动。骋请了税务师事务所对07年的帐务处理做了预审,对审计和自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地进行了整改,降低了涉税风险。

七、组织财务人员培训,提高团队凝聚力

财务部组织了两批财务人员培训与经验交流会,对整个财务系统做了工作总结和预期的工作计划展望,将财务人员分成会计、出纳和统计、收费两组进行了分组讨论,及时解决实际工作中存的问题。通过南峰会计师事务所对内部控制和税务风险的专题讲座,丰富了财务人员税务知识。邀请了审计部、资金部、资产部和财务人员做了深入的交流。增强了整个财务链各部门工作的协作性,强化了各岗位会计人员的责任感,促进了各岗位的交流、合作与团结。

八、提出了全面预算管理方案,建立集团公司全面预算管理模式

根据2009年经营目标和各项成本核算指标的实现情况,财务部提出了全面预算管理的方案,全面预算管理按照企业制定的经营目标、发展目标,层层分解于企业各个经济责任单位,以一系列预算、控制、协调、考核为内容建立起一整套科学完整的指标管理控制系统。在2009年数据和以前年度各项经营数据的基础上制定了2009年度各单位的成本费用预算、销售额预算、人员预算、目标利润预算等一系列预算指标,希望通过“分散权力,集中监督”来有效配置企业资源,提高管理效果,实现企业目标。

2011年,为实现本集团公司的全面预算管理和总体发展目标,财务部的工作任重而道远。为此,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继续做好工作:

1、做好上半年和第一季度的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合理地降低各项税务风险。

2、根据全面预算管理制度和预算管理指标跟踪预算的执行情况,监控预算费用的执行和超预算费用的初步审核,按月准确及时地提供预算执行情况的汇总分析,为实现本集团和各单位的预算指标提出可行性措施或建议。

GZ85.cOm更多总结延伸阅读

2014年5月财务主管年度工作总结


精心整理了《2014年5月财务主管年度工作总结》,望给大家带来帮助!

一、 从基础入手,着力于人员素质培养,保障支行的稳健经营。

1. 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奠定会计出纳工作的基础。今年我根据业务发展变化和管理的要求,对责任、制度修旧补新,明确责任、目标,并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补充建立了上些新的制度,对支行强化内控、防范风险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特别是针对七、八月差错率高居不下,及时组织、制订、出台了“”,有效地遏制了风险的蔓延。

2. 加强监督检查,做好会计出纳工作的保证。年内一方面加强考核,实行工效挂钩的机制,按月考核差错率,并督促整改问题,及时消除事故隐患,解决问题。另一方面,加大检查力度,改变会计检查方式,采取定期、不定期,常规与专项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及时发现工作中的难点、重点,再对症下药,解决问题,有效地防范了经营风险。

3. 以人为本,加强会计、出纳专业人员的素质培训,进一步实现了会计、出纳工作的规范化管理。年内主要做了以下七点工作:1.主动、积极地抓好服务工作,坚持不懈地搞好优质文明服务,树立服务意识;2.坚持业务学习制度,统一学习新文件,从实际操作出发,将遇到的问题及难点列举出来,通过研究讨论,寻求解决途径;3.坚持考核与经济效益指标挂钩。

4.成立了以骨干为主的结算小组;

5.积极地组织柜员上岗考试。

6培养一线员工自觉养成对传票审查的习惯。

7开展不定期的技能比武、知识竞赛,加强对员工综合能力的培养,提高结算工作质量和效率。

二、 做好财务工作计划,强化成本意识,规范财务管理,努力提高经济效益。

1、更好的完成年度财务工作,我严格按照财务制度和《》等规定,认真编制财务收支计划,及时完整准确的进行各项财务资料的报送,并于每季、年末进行详细地财务分析;在资产购置上做到了先审批后购置,在固定费用上,全年准确的计算计提并上缴了职工福利费、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养老保险金、医药保险金、失业保险金、住房公积金、固定资产折旧、长期待摊资产的摊销、应付利息等,并按照营业费用子目规范列支。

2、 费用支出实行了专户、专项管理,在临时存款科目中设置了营业费用专户,专门核算营业费用支出,建立了相应的手工台账,实行了一支笔审批制度,严格区分了业务经营支出资金和费用支出资金。在费用使用上压缩了不必要的开支,厉行节约,用最少的资金获得最大利润。2002年开支费用总额为万元,较上年增加了万元,增幅为%;实现收入万元,较上年增加万元,增幅为%。从以上的数据可知,收入的增长速度是费用增长速度的2倍。在费用的管理上,根据下发的《》等文件精神,严格费用指标控制,认真执行审批制度,做好日常的账务处理,并将费用使用情况及财务制度中规定比例列支的费用项目进行说明,以便行领导掌握费用开支去向。全年按总部费用率的考核标准,支行实际费用率为%,节约费用5个百分点,费用总额没有突破下达的年度费用控制指标。

三、 恪尽职守,切实加强自身建设。我在抓好管理的同时,切实注重加强自身建设,增强驾驭工作能力。一是加强学习,不断增强工作的原则性和预见性。二是坚持实事求是的作风,坚持抵制和反对腐败消极现象,在实际工作中,积极帮助解决问题,靠老老实实的做人态度,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推动各项工作的开展。三是加强团结合作,不搞个 人主义。

四、 明年的工作构想及要点:

1、 挖掘人力资源,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立足在现有人员的基础上,根据目前人员的知识结构、素质况状确定培训重点,丰富培训形式,加大培训力度,特别是对业务骨干的专项培训。

2、降低成本费用,促进效益的稳步增长。一是加强成本管理,减少成本性资金流失。二是加强结算管理,最大限度地增加可用资金。三是合理调配资金,提高资金利用率;认真匡算资金流量,尽可能地压缩无效资金和低效资金占用,力求收益最大化。四是降低费用开支,增强盈利水平。五是准确做好各项财务测算,为行领导的决策提供依据。

3、充分发挥职能部门的“职能”,加强管理,加快工作的效率。

回顾一年的工作,在平凡而繁细的工作中,付出了许多艰辛与努力,有了一些收获与喜悦,重要的是丰富与锻炼了自己,虽然我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有许多不足,仍需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地加以完善,面对日益变幻的金融经济形势,金融工作任重而道远,成绩永远属于过去,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不断完善提高工作水平,在新的一年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做好2010年个人工作计划,争取将各项工作开展得更好。

2014年4月财务管理工作总结


精心整理了《2014年4月财务管理工作总结》,望给大家带来帮助!

目前财务报告受到最多和最猛烈批评之处,是它的相关性。现行财务报告只关注过去不注意未来,只重视货币性信息忽视非货币性信息,只反映企业经济活动结果不能反映企业经济活动对社会的影响等等方面的弊端,正日益深刻地影响着财务报告的相关性。而财务报告存在的基础之一就是决策有用性,即为与企业有利害关系的利益集团提供有用的信息。如果财务报告无法为这些信息使用者提供有用的信息,那么,财务报表存在的合理性就必然受到质疑。

根据现行经济环境及其未来发展趋势,笔者认为目前的财务报告内容主要存在着如下八个方面的问题。

一、应重视对衍生金融工具所产生的收益和风险信息的披露

随着金融创新,诸如期货、期权之类没有实际交易而仅是未来经济利益的权利或义务的衍生金融工具种类日益繁杂,这类衍生金融工具可能会引起企业未来财务状况、盈利能力的剧烈变化。如不对这类衍生金融工具的风险加以披露,极有可能导致财务报告使用者在投资和信贷方面的决策失误。虽然我国现阶段资本市场尚不成熟,衍生金融工具尚不多见,对企业的影响还不大,但我们也应该及早着手进行这方面的研究,以配合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和完善。

二、应注重对人力资源信息的披露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逐步来临,把信息披露重点放在存货、机器设备等实物资产上的现行财务报告的局限性已日益显示出来,这主要表现在实物性资产价值量的大小与企业创造未来现金流量的能力之间的相关性减弱,甚至与企业现行市场价值之间的相关性也减少。在现行会计体制下,投资于人力方面的支出,不管金额多大,一律作为当期费用,这就使人力资产被大大低估,而费用则大幅度提高。这也是现行财务报告受到越来越多批评的主要原因之一。解决对人力资源信息的披露,除了需要深入研究人力资源计量的理论和方法,还进一步涉及到人力资本的确认问题,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利益分配等问题,具有很大的难度,应作为会计学科的一个重要课题来研究。

三、应当披露股东权益稀释方面的信息

随着股份公司成为企业组织形式的主流和证券市场的发展,特别是由金融创新所引起的权益交换性证券品种的增多及其普及化,使股东经济利益的来源并不局限于公司利润,而更多地来自于股份的市价差异。这就使股东十分关心股份的市场价值。由于公司股票的账面值往往与股票的市场价值存在着较大差异,且多是股票市价高于股票账面值(这种情况在我国的A股市场上特别明显),这就给公司经营者提供了通过权益交换方式来增加利润的机会。比如公司发行可转换债券,可以通过降低转换价格的方式来降低债券利息,因利息率降低而减少的利息费用就转化为了企业利润,使企业利润增加,而因转换价格低于股票市价的差额则会导致原股东权益稀释,使原股东蒙受损失。因此,可以说,公司这种利润增加是建立在原股东权益稀释基础上的。这种利润增加究竟是对公司原股东有利还是无利,在现行财务会计中并没有反映。它所反映的只是因利息费用减少而增加的利润,而将原股东权益稀释的核算排除在外。将这种信息对外披露,必然会误导投资者对公司发行可转换债券的行为加以肯定,从而容易作出有损自身经济利益的决策。因此,财务报告在这方面也有必要加以改进,提供股东权益的稀释信息。

四、应重视企业全面收益信息的披露

现行财务报告中的收益是建立在币值不变假定基础之上的,这在经济活动相对简单,币值变化不大的情况下,该收益与全面收益差异不大,财务报告的使用者,用这种收益也可作出较为正确的决策。但随着经济活动的复杂化,市值变化频繁化,这种传统会计收益与企业真实的全面收益差异日益扩大。这样,如用传统的会计收益作为基础进行决策,就有可能作出错误的决策。

全面收益除了包括在现行损益表中已实现并确认的损益之外,还包括未实现的利得或损失,如未实现的财产重估价盈余,未实现商业投资利得/损失,净投资上外币折算差异。

在我国,企业披露全面收益,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因为:第一,我国市值变化大,一些企业,特别是老企业,持有资产的现实价值与会计账面资产价值相差甚为悬殊,这种差异必然是一种预期损益,将它揭示出来可以更全面真实地反映企业的收益状况,有利于投资者和信贷人的决策。第二,可以有效遏制企业操纵利润或粉饰业绩。将未确认的利得或损失通过诸如资产置换等方法转变为本期损益是最常见的操纵利润的方法,如果采用了全面收益报告,就从根本上杜绝了用这种方法操纵利润的可能性,从而使会计信息更真实。正因为如此,我国应加紧这方面的研究,及早制订出全面收益信息披露的规则。

五、应重视对公司未来价值趋势预测信息的披露

按一般观念,财务报告的相关性具有重要意义。传统财务报告本身的设计也试图做到这一点。在经济环境变化不显著的情况下,人们可以简单地用反映企业过去经营结果以及行为的因果联系的财务报告去推论企业的未来,但在经济环境剧烈变化的条件下,人们已不可能直接用过去的财务报告去推论企业未来。这就导致财务报告的相关性降低。解决这一问题的思路是向财务报告的使用者提供企业未来价值趋势的预测信息。

如何披露预测信息,目前有不同的认识和做法。从理论上讲,最佳的披露形式是完整的预测财务报告,但从实际上来看要编制准确完整的预测财务报告难度很大,可行性差。从实践上看,世界上许多国家仅要求上市公司提供每股收益的预测数据。笔者认为,编制完整的预测财务报告不但从技术上存在困难,更重要的是没有使用价值。因为,不同人从自身利益角度去考察一家公司,必然会因其对收益和风险的态度不同而得出不同的价值。既然如此,企业也就不必要编制全面的预测财务报告。披露企业未来价值趋势信息,应是在表外尽可能详细地披露与预测企业未来价值相关的一些信息,诸如企业投资、产品市场占有率、材料成本升降、新产品开发等等方面的企业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信息,为财务报告使用者预测企业未来价值趋势提供有用的信息服务。

六、应编制增值表,反映企业对社会的贡献及其贡献额的分配

现行企业财务报告的服务主体主要是投资者和债权人,所披露的内容主要是与投资者和债权人的投资和信贷决策相关的盈利能力与财务状况,在这些报表中不能反映企业对社会的真实贡献额,即企业所提供的增值额或增加值,更不能反映贡献额的分配状况。在政治经济日趋民主化的今天,传统财务报告在这方面的不足之处,日益凸现。第一,货币资本的支配力逐渐减弱,人力、知识资本的贡献比例却日趋增长,这就要求财务报告要为这些信息使用者服务;第二,政治经济民主化的趋势要求货币资本的支配者公布企业对社会的贡献额以及贡献额的分配,以利于社会对企业的监督;第三,公布企业对社会的真实贡献额及其分配状况,有利于协调劳资双方、各种资本供应者,以及企业与社会、国家政府的关系,从而在化解利益分配中的矛盾,增加利益创造中的合力等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第四,国家了解企业对社会的真实贡献,有利于国家科学地制订宏观调控措施,促进经济的发展。正因为如此,英国才于1975年发布的《公司报告》中增加了增值表,并将它作为继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之后的第四会计报表。继英国之后,诸如荷兰、西德、丹麦、法国、意大利、挪威、瑞士、瑞典、澳大利亚、新西兰、新加坡等许多国家也开始编制该表,有的还向社会公布该表。

既然“增值表”有如此多的作用,又有如此多的国家编制该表,那么我国又有什么理由不将它作为我国企业财务报告的主要报表之一呢?笔者认为,在我国应抓紧研究“增值表”的理论及其编制方法,出台相关准则,尽早将“增值表”纳入我国财务报告体系之内。

七、应重视企业对环境影响的信息披露

企业既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又是环境的主要污染者,它与环境存在着密切的关系。环境对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影响可从如下两个方面来考察:一是环境本身对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影响;二是因环境而引起的社会原因对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影响。了解环境对企业生存和发展影响状况的信息对投资者、债权人、管理者和其他与企业相关的利益集团来讲均有着重要意义。首先,生存这是关系到一个企业能否持续经营的问题,如一个企业不能持续经营,那么,基于持续经营基础上的会计信息就毫无意义;其次,了解因环境因素而产生的或有负债、治理污染的成本、资产价值的贬值和其他环境风险损失等影响企业发展方面的信息,有利于投资者、债权人、管理者等做出正确的决策。现行财务会计忽视了对这方面信息的披露,已不适应环保要求日益提高,措施日益严格的社会经济形势的要求。因此,披露企业环境影响方面的信息应作为改进财务报告的内容之一。

我国目前是世界上污染严重的国家之一,在这种情况下,建立企业对环境影响的信息披露方法和体系,对我国控制污染、改善环境有着重要的作用。

八、应揭示企业消耗自然资源的情况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深化,对自然资源的有限性有了更充分的理解,相应地对财富的认识也有了提高,即将财富的范围从人造财富扩大到人造财富和自然财富之和。企业是人造财富的生产者,又是自然财富的最大消耗者,一个企业究竟对社会财富的增长有无贡献,要看它所创造的人造财富能否弥补所消耗的自然财富。显然,现有只计算投资者投入资本盈亏的财务报告并不能提供这方面的信息。因此,有必要对它进行改进。

2014年10月财务管理工作总结


以下是工作总结之家为大家整理的关于2014年10月财务管理工作总结的文章,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目前财务报告受到最多和最猛烈批评之处,是它的相关性。现行财务报告只关注过去不注意未来,只重视货币性信息忽视非货币性信息,只反映企业经济活动结果不能反映企业经济活动对社会的影响等等方面的弊端,正日益深刻地影响着财务报告的相关性。而财务报告存在的基础之一就是决策有用性,即为与企业有利害关系的利益集团提供有用的信息。如果财务报告无法为这些信息使用者提供有用的信息,那么,财务报表存在的合理性就必然受到质疑。

根据现行经济环境及其未来发展趋势,笔者认为目前的财务报告内容主要存在着如下八个方面的问题。

一、应重视对衍生金融工具所产生的收益和风险信息的披露

随着金融创新,诸如期货、期权之类没有实际交易而仅是未来经济利益的权利或义务的衍生金融工具种类日益繁杂,这类衍生金融工具可能会引起企业未来财务状况、盈利能力的剧烈变化。如不对这类衍生金融工具的风险加以披露,极有可能导致财务报告使用者在投资和信贷方面的决策失误。虽然我国现阶段资本市场尚不成熟,衍生金融工具尚不多见,对企业的影响还不大,但我们也应该及早着手进行这方面的研究,以配合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和完善。

二、应注重对人力资源信息的披露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逐步来临,把信息披露重点放在存货、机器设备等实物资产上的现行财务报告的局限性已日益显示出来,这主要表现在实物性资产价值量的大小与企业创造未来现金流量的能力之间的相关性减弱,甚至与企业现行市场价值之间的相关性也减少。在现行会计体制下,投资于人力方面的支出,不管金额多大,一律作为当期费用,这就使人力资产被大大低估,而费用则大幅度提高。这也是现行财务报告受到越来越多批评的主要原因之一。解决对人力资源信息的披露,除了需要深入研究人力资源计量的理论和方法,还进一步涉及到人力资本的确认问题,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利益分配等问题,具有很大的难度,应作为会计学科的一个重要课题来研究。

三、应当披露股东权益稀释方面的信息

随着股份公司成为企业组织形式的主流和证券市场的发展,特别是由金融创新所引起的权益交换性证券品种的增多及其普及化,使股东经济利益的来源并不局限于公司利润,而更多地来自于股份的市价差异。这就使股东十分关心股份的市场价值。由于公司股票的账面值往往与股票的市场价值存在着较大差异,且多是股票市价高于股票账面值(这种情况在我国的A股市场上特别明显),这就给公司经营者提供了通过权益交换方式来增加利润的机会。比如公司发行可转换债券,可以通过降低转换价格的方式来降低债券利息,因利息率降低而减少的利息费用就转化为了企业利润,使企业利润增加,而因转换价格低于股票市价的差额则会导致原股东权益稀释,使原股东蒙受损失。因此,可以说,公司这种利润增加是建立在原股东权益稀释基础上的。这种利润增加究竟是对公司原股东有利还是无利,在现行财务会计中并没有反映。它所反映的只是因利息费用减少而增加的利润,而将原股东权益稀释的核算排除在外。将这种信息对外披露,必然会误导投资者对公司发行可转换债券的行为加以肯定,从而容易作出有损自身经济利益的决策。因此,财务报告在这方面也有必要加以改进,提供股东权益的稀释信息。

四、应重视企业全面收益信息的披露

现行财务报告中的收益是建立在币值不变假定基础之上的,这在经济活动相对简单,币值变化不大的情况下,该收益与全面收益差异不大,财务报告的使用者,用这种收益也可作出较为正确的决策。但随着经济活动的复杂化,市值变化频繁化,这种传统会计收益与企业真实的全面收益差异日益扩大。这样,如用传统的会计收益作为基础进行决策,就有可能作出错误的决策。

全面收益除了包括在现行损益表中已实现并确认的损益之外,还包括未实现的利得或损失,如未实现的财产重估价盈余,未实现商业投资利得/损失,净投资上外币折算差异。

在我国,企业披露全面收益,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因为:第一,我国市值变化大,一些企业,特别是老企业,持有资产的现实价值与会计账面资产价值相差甚为悬殊,这种差异必然是一种预期损益,将它揭示出来可以更全面真实地反映企业的收益状况,有利于投资者和信贷人的决策。第二,可以有效遏制企业操纵利润或粉饰业绩。将未确认的利得或损失通过诸如资产置换等方法转变为本期损益是最常见的操纵利润的方法,如果采用了全面收益报告,就从根本上杜绝了用这种方法操纵利润的可能性,从而使会计信息更真实。正因为如此,我国应加紧这方面的研究,及早制订出全面收益信息披露的规则。

五、应重视对公司未来价值趋势预测信息的披露

按一般观念,财务报告的相关性具有重要意义。传统财务报告本身的设计也试图做到这一点。在经济环境变化不显著的情况下,人们可以简单地用反映企业过去经营结果以及行为的因果联系的财务报告去推论企业的未来,但在经济环境剧烈变化的条件下,人们已不可能直接用过去的财务报告去推论企业未来。这就导致财务报告的相关性降低。解决这一问题的思路是向财务报告的使用者提供企业未来价值趋势的预测信息。

如何披露预测信息,目前有不同的认识和做法。从理论上讲,的披露形式是完整的预测财务报告,但从实际上来看要编制准确完整的预测财务报告难度很大,可行性差。从实践上看,世界上许多国家仅要求上市公司提供每股收益的预测数据。笔者认为,编制完整的预测财务报告不但从技术上存在困难,更重要的是没有使用价值。因为,不同人从自身利益角度去考察一家公司,必然会因其对收益和风险的态度不同而得出不同的价值。既然如此,企业也就不必要编制全面的预测财务报告。披露企业未来价值趋势信息,应是在表外尽可能详细地披露与预测企业未来价值相关的一些信息,诸如企业投资、产品市场占有率、材料成本升降、新产品开发等等方面的企业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信息,为财务报告使用者预测企业未来价值趋势提供有用的信息服务。

六、应编制增值表,反映企业对社会的贡献及其贡献额的分配

现行企业财务报告的服务主体主要是投资者和债权人,所披露的内容主要是与投资者和债权人的投资和信贷决策相关的盈利能力与财务状况,在这些报表中不能反映企业对社会的真实贡献额,即企业所提供的增值额或增加值,更不能反映贡献额的分配状况。在政治经济日趋民主化的今天,传统财务报告在这方面的不足之处,日益凸现。第一,货币资本的支配力逐渐减弱,人力、知识资本的贡献比例却日趋增长,这就要求财务报告要为这些信息使用者服务;第二,政治经济民主化的趋势要求货币资本的支配者公布企业对社会的贡献额以及贡献额的分配,以利于社会对企业的监督;第三,公布企业对社会的真实贡献额及其分配状况,有利于协调劳资双方、各种资本供应者,以及企业与社会、国家政府的关系,从而在化解利益分配中的矛盾,增加利益创造中的合力等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第四,国家了解企业对社会的真实贡献,有利于国家科学地制订宏观调控措施,促进经济的发展。正因为如此,英国才于1975年发布的《公司报告》中增加了增值表,并将它作为继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之后的第四会计报表。继英国之后,诸如荷兰、西德、丹麦、法国、意大利、挪威、瑞士、瑞典、澳大利亚、新西兰、新加坡等许多国家也开始编制该表,有的还向社会公布该表。

既然“增值表”有如此多的作用,又有如此多的国家编制该表,那么我国又有什么理由不将它作为我国企业财务报告的主要报表之一呢?笔者认为,在我国应抓紧研究“增值表”的理论及其编制方法,出台相关准则,尽早将“增值表”纳入我国财务报告体系之内。

七、应重视企业对环境影响的信息披露

企业既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又是环境的主要污染者,它与环境存在着密切的关系。环境对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影响可从如下两个方面来考察:一是环境本身对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影响;二是因环境而引起的社会原因对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影响。了解环境对企业生存和发展影响状况的信息对投资者、债权人、管理者和其他与企业相关的利益集团来讲均有着重要意义。首先,生存这是关系到一个企业能否持续经营的问题,如一个企业不能持续经营,那么,基于持续经营基础上的会计信息就毫无意义;其次,了解因环境因素而产生的或有负债、治理污染的成本、资产价值的贬值和其他环境风险损失等影响企业发展方面的信息,有利于投资者、债权人、管理者等做出正确的决策。现行财务会计忽视了对这方面信息的披露,已不适应环保要求日益提高,措施日益严格的社会经济形势的要求。因此,披露企业环境影响方面的信息应作为改进财务报告的内容之一。

我国目前是世界上污染严重的国家之一,在这种情况下,建立企业对环境影响的信息披露方法和体系,对我国控制污染、改善环境有着重要的作用。

八、应揭示企业消耗自然资源的情况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深化,对自然资源的有限性有了更充分的理解,相应地对财富的认识也有了提高,即将财富的范围从人造财富扩大到人造财富和自然财富之和。企业是人造财富的生产者,又是自然财富的消耗者,一个企业究竟对社会财富的增长有无贡献,要看它所创造的人造财富能否弥补所消耗的自然财富。显然,现有只计算投资者投入资本盈亏的财务报告并不能提供这方面的信息。因此,有必要对它进行改进。

"银行财务管理工作总结"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