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镇长三年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 2019.08.20

麻丘镇2004年工作总结。

时间已经悄悄的和你擦肩而过,留着的只有记忆我们或多或少会在某些时候有些深刻的故事,总结那一段时间的经过是非常重要的。总结可以让我们自我反省,提升自我。怎么样去写好总结范文呢?下面的内容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麻丘镇2004年工作总结,但愿对您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2004年,在高新区工委、管委会的正确领导下,我镇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中央、省、市、区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富民强镇为目标,团结和带领全镇人民,紧紧围绕增加农民收入,大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不断强化农村基层组织、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三项建设,使全镇农村经济和各项事业稳步发展。

2004年国民生产总值11222万元,较上年的6809万元增长64%;财政总收入1198万元,较上年 580 万元增长106.5%,其中:国税286万元,地税812万元,农业税100万元;决算收入1960万元,较上年 1002万元,增长95.6%;个私经济产值5295万元,较上年增长15.5%;农民人均纯收入3502 元,较上年净增800元,增长29.6%。银行及信用社本年度存款余额1.75亿元。

2004年,被中共南昌市委、市政府评为“文明乡镇”和全市治安工作先进单位、全市人民调解工作先进集体;被市体育局授予南昌市群众体育先进集体。

2004年,我镇较好地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各项工作目标和任务。

一、2004年主要工作

㈠增收减负抓服务工作

一年来,我镇党委、政府认真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以推动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为主线,以促进农民增收减负为主要内容,积极推广农业科学技术,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

1、尽力为农民的增收减负服务。一方面,我们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与政策扶持相结合,以实施中央、省、市一号文件为契机,加大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力度,不断优化农村经济结构,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在稳定原经济作物种植面积的基础上,集中连片开发莲藕、萝卜、大棚蔬菜等农作物。重点推广无公害栽培技术、优质蔬菜种植新技术。大力发展冬季农业生产,油菜种植面积3939亩,红花播种面积28697亩,为农民增收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另一方面,认真做好减轻农民负担工作。我们始终坚持了政务、村务公开,逐家逐户发放了《农民负担监督卡》。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了“一事一议”制度,规范了筹资筹劳报批手续,严格了审批程序。认真清理、审查了各种收费,坚决照章行事,依法办事。

2、尽力为群众的生产生活服务。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一号文件精神,真正让老百姓直接得到实惠。首先,克服了乐温高速公路修建带来的负面影响等种种困难,认真核定了农业种植面积。发放粮食直补资金120.3万元,核发9189个存折,涉及到9000多家农户。其次,按照市政府《通知》精神,对照高新区管委会的工作要求,认真做好第二轮农村土地承包工作。全镇113个村民小组共发放《土地承包经营权证》9189份,发证率100%。再次,通过努力争取,市内226路公交车营运线路正式延伸至麻丘。电话正式并入城市电话网,极大地方便了群众的生产生活。

3、尽力做好弱势群体的帮扶工作。加强了对特困群众和五保户的救助,落实了城镇居民最底生活保障线,组织了机关干部扶贫济困捐赠活动。2004年发

放救济款物20余万元。班子成员每人都有结对帮扶对象,真心实意解决困难群众的实际问题。全年共组织镇机关干部、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开展捐款活动3次,共捐款3万余元。

㈡开源节流抓财政工作

过去的一年,我镇始终积极致力于开源节流抓财政工作,认真审视麻丘镇的比较优势,充分发挥麻丘镇的核心竞争力。一是拓宽渠道,培植财源。特别是在培植新的财源上,动了脑筋,下了功夫,花了精力。二是严格管理,聚集财源。加强了预算外资金的管理,继续实行了零户统管,坚持了收支两条线,政府一支笔审批财政。三是推行改革,节约开支。实行人员分流,减轻财政压力。对调出、离岗、外借、请长假的老师、职工一律停拨工资。四是完善征管,强化稽查。对零星摊点及小商店未达到起征点的全部停征。加强了对重点项目、重点工程及新兴税源的征管。如高速公路基础设施建设、沙石场等。五是强化行风建设,提高人员素质。实行了岗位轮换制,挂牌上岗制,加强对税收征管人员的监督。对税收征管人员实行了专业知识培训,提高了他们的工作技能,增强了他们依法行政的意识。

㈢创新理念抓城建工作

一年来,麻丘镇小城镇建设在原有基础上,转变观念,创新思维,多方筹资,不断加快基础设施和市场建设。

1、理清思路搞好规划。麻丘中学的名气(全省三所农村重点中学之一),昌峡公路的潜在优势(开通之后麻丘的发展瓶颈迅速解除),民间的资金优势(全镇有1万余人在外经商务工,存款余额超亿元),是麻丘镇的资源和核心竞争力。为扬优乘势,筹集建设资金,建设特色城镇,我镇做到了打昌峡牌,发土地财;打农商牌,聚民间财;打麻中牌,引名人财。

2、以人为本优化环境。在城镇建设中坚持以人为本,综合考虑交通、学校、居住、商贸等系列硬件建设,优化投资环境、人居环境。一是道路建设网络化,所有行政村都修通了水泥公路,大部分自然村庄也修了水泥公路,形成了省、区、镇、村、组公路网络。全镇硬化公路总长达25.3公里,没有向群众摊派一分钱。二是城镇美化、亮化、绿化。铺设了彩色人行道板,安装了高架灯,新装了霓虹灯、路灯,栽树5万余棵,对街道、公路两旁进行了绿化。

3、未雨绸缪建设小区。乐温高速公路在麻丘镇境内共3个标段,路长15.88公里,涉及到11个村,36个村民小组,119户,拆迁面积达30000平方米,可以说是线长面广困难多。面对种种困难,我镇党委、政府迎难而上,结合实际情况,采取多种方法,确保如期完成征地拆迁任务。同时,我镇按照高新区的总体规划,本着“无情拆迁顾大局,有情安置顺民心”的思想,采取直接兑付货币安置、租用房屋过渡安置、提供服务就近安置、统一规划建房安置的方法,赢得了拆迁户的理解和支持。同时,还积极考虑和运作建设拆迁户安置小区,使将来麻丘镇的农民能够工作在园区、居住在小区、生活在社区,由农民向市民转变。

㈣与时俱进抓发展工作

乐温高速公路、昌万公路的修建和开通,为麻丘的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我镇党委、政府与时俱进提出了“打造东大门,建设新麻丘,服务高新区,融入大南昌”的发展思路。为了谋求麻丘的大发展,认真抓了以下工作:

1、扬优成势,活跃商贸流通。首先是扬昌峡优势。昌峡路的开通,瑶湖桥通车,给麻丘带来了方便的交通优势,使得客流

量不断增大。市公交公司226路无人售票车已经正式在我镇开通营运。其次是抢乐温机遇。乐温高速公路的修建,给麻丘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我们通过各种方式,为他们提供服务,拉动消费增长。再次是展市场风采。武溪萝卜批发市场和麻丘商贸城为我镇的经济建设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小百货一条街、服装一条街、餐饮一条街,临街新增店面200多家,市场购销两旺。

2、加强培训,广开就业门路。一年来,为了提高农村富余劳力的劳动技能,增加就业机会,我镇先后举办了缝纫技术等一系列就业培训班,培训劳力2000多名。同时,我镇的劳动就业和劳务输出做到了有情安排,有序流动。一是就地转移劳力就业500多人。主要是两个市场和临街店面以及建筑工地用工。二是在上海外冈镇建立了劳力就业基地,已向外冈镇输送劳力人员120余人。三是参加各种就业聘洽淡会,向外推介劳力100多人。

3、严格管理,规范农村建房。在土地管理方面,我们做了大量繁杂而又细致的工作。对全镇农房进行了一次普查,坚决禁止加高加层。冻结审批建房,普查造册登记,逐家逐户丈量。这一系列工作,减少了群众损失,减轻了村组压力,减小了工作麻烦,节省了人力物力。同时,制订了《麻丘镇宅基地管理办法》、《麻丘镇违章建筑长效管理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

4、不遗余力,协调乐温公路。乐温高速公路在我镇境内长达13.5公里,线路长,占田多,工作量大。我镇坚持做到上要对组织负责、确保国家重点工程建设不受阻;下要对群众负责,保证群众的应得利益不受损和社会稳定。因此,一方面,主动与工程项目部、施工单位进行协商,想方设法为群众争得更好、更合理的补偿。另一方面,做到了早宣传、早发动、早布置,深入到群众中,做耐心细致的宣传解释和说服工作,确保了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

㈤防患未然抓稳定工作

按照“一手抓发展,一手抓稳定”的工作要求,构建了社会稳定“安全网络”,深入开展了整治经济发展环境活动,做到守土有责,确保了一方平安。

1、夯实基础,组建维稳队伍。在组建队伍、健全综治网络的基础上,对稳定隐患实行日排查、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及时沟通信息,对重点人员实行一盯一管理。同时,把维稳工作责任层层分解,落实到人。在全镇范围内布上了一张社会稳定的保险网。

2、及时调处,化解矛盾纠纷。我镇高度稳定问题,对任何隐患和苗头坚持做到早发现、早化解、早调处。一是建立排查机制。组织专门力量,对有可能发生上访、闹事的人群进行重点排查,力争从源头上及时发现纠纷隐患。二是分工包户包案。按照“属地管理”、“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镇党政领导、机关干部分工包户,一抓到底。三是制订应急预案。我镇研究制定了纠纷应急预案。一旦发生群体性事件,确保及时依法妥善处理。四是建立信访制度。我镇建立了领导接待日制度。每天有一个镇党政班子成员和3名机关干部轮流值日,做到每访必接,每接必果。

3、严厉打击,确保长治久安。一年来,始终坚持“两手抓”的方针,在抓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同时,对那些扰乱社会秩序,强揽工程,危害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不法分子坚决予以严厉打击。2004年,全镇共调处民间纠纷31起,调解成功率96.7%;查处治安案件18起,破获各类刑事案件10起,捕获犯罪嫌疑人3个,拘捕网上逃犯1人。

㈥坚持不懈抓计生工作

一年来,我镇坚持把计划生育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严格制定年度计划生育工作意见,并把计生工作的考评同干部的政绩考核、职级提升和奖惩挂钩,同文明单位、先进单位的评选挂钩,坚决实行计划生育一票否决制。

一是自我加压。从南昌县划归高新区,有的群众认为计划生育放松了,可以不管了。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自我加压,自我激励,比在南昌县抓得更紧了。年初把计划生育工作的范围和工作任务分解给各村各单位,与各村各单位签订《计划生育工作责任书》,做到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二是优化服务。为育龄妇女提供生殖健康服务,定期开展生殖保健体检。在家人员上门服务,外出人员跟踪服务,办证人员优化服务。简化了领证办证手续。开展了免费健康查治,免费受检达838多人次,开设了免费避孕药具专柜,落实纯女户养老保险306人。

三是创新方法。创建生育宣传一条街;投入12万多元制作灯箱广告宣传,制作大型宣传画牌19幅;新建了计划生育公开宣传墙一块,建大型宣传柜窗27米,开设了计划生育宣传小型广场1个,约150平方米,投资3.5万元。

2003年1月—2004年9月,全镇出生总数528人,出生率为11.9‰,计划生育率达95.6%,落实四大手续719例,综合节育率96.3%。

㈦求真务实抓组织建设

2004年,我镇认真组织学习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狠抓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党的执政能力不断提高,民主政治建设进一步加强。

1、狠抓党委班子自身建设。我们围绕“六个好”的目标,不断强化党委班子领导核心作用。加强了理论学习。镇党委坚持中心组学习制度,侧重学习两个条例和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事迹。通过集中学习与自学,提高领导班子成员的政策水平和理论水平,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坚持了党性教育。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依法办事、依法行政,做到了大事计原则,小事讲风格,既有明确分工,又有团结协作。抓好了廉政建设。做到了“三不”、“四得”、“五过关”。“三不”就是:不法之事不为,不义之财不取,不正之风不染。“四得”就是:顶得住歪理,耐得住清苦,抗得住诱惑,管得住小节。“五关”就是使每个干部,特别党政班成员过好权力关、金钱关、美色关、享乐关和亲朋关。

2、狠抓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开展了机关干部作风整顿,增强了干部竞争意识和责任意识。重新修订了干部管理和考核办法,从镇机关抓起,坚持每月两次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实行上班签到、外出请假,并将考勤情况作为年底评选先进、民主测评的重要依据。不断强化公仆意识,树立勤政务实形象。坚持和完善了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和下村蹲点制度,规定每个机关干部下村工作时间每周不少于3天,一年不少于5个月。真正做到让每个干部都知民意、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使“人人争当爱民公仆、个个争当爱民干部”的亲民思想得到深化。

3、狠抓村级组织班子建设。围绕村级支部“创五好、上等级”的目标,不断强化村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首先,按照村支部“五个好”的要求,大力加强村级班子建设,以党员教育阵地为载体,积极开展了“三级联创”和争创“十面红旗”活动,增强了村级班子的凝聚力。其次,做到“头头抓、抓头头”。支部强不强,关键在“班长。对战斗力不强的班子进行了调整,提高了村级班子的战斗力。再次,我们深入广泛地开展了“三培两带”致富工程,涌现出了一批致

富典型,激发了农村党员干部的创造力。

㈧社会事业抓协调发展

民兵预备役工作取得新成绩,圆满完成上级赋予我镇的民兵、预备役工作任务和征兵工作任务。

民政工作再上新台阶。及时准确查报各类灾情,低保工作实行了规范化、制度化、网络化管理;扎实开展拥军优属,切实为“三定”对象解“三难”。

教育事业成绩喜人。学前教育3—5周岁幼儿入园率达70%。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巩固率达100%。初中教育完成率98%以上。高中段教育发展迅速,初中升高中比例为78%,比上年提高7个百分点。2004年中考,麻丘中学总成绩在高新区排名第一。在2004年高考中,麻丘高级中学考生专科上线率达到90%以上,本科上线率达36%,名列南昌县考区前茅。

文化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在抓好日常群众文化体育活动的基础上,狠抓了文化市场的整顿,严厉打击了非法影像制品,集中整治违规网吧,加强了文化市场综合治管。今年10月,我们组织农村青年、机关干部、中小学教师积极参加高新区第五届运动会,获得拔河、女子乒乓球单打等9个单项比赛第一名,团体第二名,大大激发了同志们的参与热情,增进了健康,为生活增添了乐趣。同时,组织老年人开展健康、文明的活动。重阳节组织镇退休老干部外出学习。

卫生保健工作卓有成效。在继续抓好儿童“计划免疫”、“人禽流感”等防治工作的同时,切实抓好麻疹、风疹等传染病的防治工作。我镇计划免疫接种率一直处于较高水平,卡介苗、糖丸、百白破、乙肝疫苗的基础免疫接种率分别为99.19%、98.48%、98.18%和97.18%;均超过有关规定指标的要求。成立了母婴保健中心,初级卫生保健所,建立完善了镇中心医院和村卫生室。有序开展血吸虫病防治工作,按计划完成了查螺灭螺工作任务。医疗一体化管理正常有序,通过村医培训,药品监督,统一采购,农村医疗卫生质量得到保障。工会、群团、宗教、侨务、档案、保密等工作全面协调发展,经济繁荣,社会稳定,群众安居乐业。

总之,在高新区工委、管委会的领导和关怀下,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全镇干部群众的不懈努力,使我镇各项工作均取得了较大成绩。但也存在着一定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三农问题”仍然突出;二是多数民营企业缺乏活力,市场竞争力不强;三是稳定形势不容乐观;四是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大;五是财政资金压力大。

二、2005年工作思路

2005年是“十五”计划执行的最后一年,也是最关键的一年。根据市、区对我镇提出的总体要求,结合我镇实际,确定2005年工作的总体思路是: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和四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进一步加大农村改革力度,加大对农村投入力度,加大对“三农”工作领导力度,用好、用活国家对农业的扶持政策,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进步,继续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努力实现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奋斗目标是:农村经济实现较快增长。2005年全镇实现国民生产总值12344万元;本级财政收入达到1400万元;个体私营经济产值5972.7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752元。分别比去年增长10%,15.4%,12.8%和7%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深入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健康发展,综合治理、文教卫生、计划生育、民政司法、青年妇女、文明生态村建设等项工作都要有较大进展,各项指标均力争达到并超过上级要求的标准。

围绕上述目标任务,我们工作的主要措施是:

㈠把握市场需求,调整优化农业发展新格局。

一是在稳步推进以金凤萝卜和刘城莲藕为主的经济作物种植结构的基础上,适当扩大水稻及其他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按照发展“三高”农业和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要求,发展精细种植业,发展优质、专用、无公害农产品,优质品种覆盖面积达到98%以上。二是继续推进畜牧养殖基地建设。大力推进奶牛规模化饲养。积极扶持生猪养殖基地的建设,扶持出栏百头以上的大户。积极鼓励合同肉鸡和蛋鸭养殖。积极引导发展新品种水产养殖。鼓励推广肉牛和种猪养殖项目,带动农民多渠道致富。三是大力发展冬季农业生产,消灭冬闲田,杜绝田地撂荒现象。鼓励农民发展第三季农业生产,重新掀起冬种油菜和红花的热潮。

㈡加快二、三产业的发展步伐,多方增加农民收入。

一是要进一步加快发展乡镇企业和个体私营经济,抓紧做好镇属企业改制后的管理工作,盘活乡镇企业资产。开展农业招商引资,千方百计找项目,搞好合资合作,使农村经济资源得到充分开发利用。要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优惠政策,促进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二是鼓励的农民向城镇转移,把城镇作为农产品加工、发展服务业、发展民营经济和转移、消化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战场。三是积极开展劳动就业技能培训。有序组织劳务输出,引导农村劳动力到城镇就业,为农民增收提供广阔的空间。

㈢努力推进农村基层组织、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一是突出抓好薄弱环节,切实加强镇村两级党组织建设。以镇党委“六个好”、村支部“五个好”为目标,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以民主集中制为核心的各项组织制度。重点要通过“两推一选”健全农村党支部班子,特别是选好配强党支部书记。同时,要加大后备干部的培训力度,切实抓好农村党员的发展工作。二是要以全面落实村民的四项民主权利为主要内容,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重点是抓好农村村务、财务公开工作。继续推行“村帐镇管”和会计集中做帐制度,努力减轻农民负担。三是以开展文明家庭、文明村组创建活动为载体,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充分运用宣传文化阵地,加快信息传递,引导农民开阔眼界,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引导农民学会运用市场规则发展经济;加强公共秩序、行为规范管理,大力宣传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使全镇居民养成重秩序、重公德的文明行为,实现由传统农民向现代城镇农民的角色转换。破除陈规陋习,建立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等;开展积极向上的文化、体育活动,丰富农民的精神生活,从而有效地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提高农村整体文明程度,为实现农民增收提供强有力的政治保障。

㈣提高镇村文明程度,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

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加大镇村文化设施投入力度,积极开展各类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探索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文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繁荣文化市场,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实施新一轮教育布局调整,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推进教育优质、均衡、持续发展。加快社会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健全疾病预防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和卫生执法监督机制,构筑高效有序的公共卫生体

系。继续推进武装、工青妇、计生、民政、档案等其他各项社会事业,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

2005年,我们将在高新区工委、管委会的领导下,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争创一流工作,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在困难中求发展,在发展中促稳定,实现全镇经济健康发展,群众安居乐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不懈奋斗。


GZ85.com更多总结扩展阅读

共建“2433”网络维稳工程全员齐创和谐麻丘


共建“2433”网络维稳工程
全员齐创和谐麻丘□
姜卫民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有专家指出,我国社会治安也进入了人民内部矛盾凸显、刑事犯罪高发、对敌斗争复杂的时期。因此,如何做好维护稳定工作,促进建设,已成为摆在各级党委、政府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麻丘镇党委、政府按照“预防为主,治防结合”的原则,强化“两大”机制,构建“四网”工程,实施“三抓”,推进“三化”,确保了全镇社会秩序的稳定。一 、挖掘人力效能,全员参与管理“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影响社会稳定的问题集中在基层,维护稳定工作的重心在基层,难点也在基层。促进基层稳定关键在人,关键在党员干部。为此,麻丘镇党委、政府动员镇村组干部全员参与,强化两大机制,实行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全员参与的网络化管理。(一)强化层级责任机制“社会治安是第一环境”。麻丘镇正处于经济大发展的奋起阶段,镇党委、政府深刻认识到了社会稳定的极端重要性,树立了“抓稳定就是抓经济”的理念,确立了创建平安和谐麻丘的工作目标,把维稳工作渗透于各项工作之中,建立健全了一系列的领导责任制。首先,在全镇实行了“三三领导责任制”,即镇党委书记、村(居)委会党支部书记、党员代表“三级领导责任制”;派出所所长、村(居)委会主任、村民小组组长“三长责任制”;镇维稳办主任、村治保主任、村居小组治安信息员“三级责任制”,把维稳工作纳入了“一把手”工程。其次,在全镇范围内实行维稳工作责任责究制,推进维稳工作措施的落实。一是实行目标考评制,镇与村、村与组层层签订责任状,做到年初有目标、年中有检查、年底有考核。二是实行干部分工责任制。镇党政班子成员分工负责,包户包案,做到“一岗四责”。就是立足岗位,负责所分管部门的维稳工作,负责所蹲点部门的维稳工作,负责所分管项目的维稳工作,负责处理自己所接受的上访问题,并严格按照“一个稳定问题,一名责任领导、一个调处班子、一个调处方案、一个解决期限”的“五个一”责任查究制,追究处理不当的责任,避免推诿、扯皮现象发生,确保问题不上交,矛盾不激化。三是坚决落实综治“一票否决”。对年内发生重大群体事件、重特大要案的,对全镇综治成员单位坚决实行一票否决。通过强化层级责任,全镇的维稳工作出现了“层层落实,级级负责,年终评比,一票否决”的良好格局。(二)强化信访工作机制民意如水,宜疏不宜堵。疏导民意,首先是要畅通群众反映问题的渠道。为此,麻丘镇信访工作坚持做到“六访、六化”。就是通过“六访”的制度规范来实现信访工作的“关口前移化、方法便民化、接访窗口化、交流人情化、承诺诚信化、工作高效化”。一是镇党政主要领导每月不少于4天深入基层了解民情,化解民怨的“领导下访制”,实现信访工作的关口前移化;二是镇职能执法部门(派出所、司法所、民政所、农办、村建所、国土所、综治办、计生办)在镇党政领导带领下的“日接待”制度,实现信访工作的“接访窗口化”;三是镇党政领导带领职能部门负责人到重点地区现场办公,解决实际问题的“重点地区巡访制”,实现信访工作的“方法便民化”;四是镇党政领导每人挂钩联系一个村,一个行业,以密切党群关系,干群关系为要主内容的“挂点恳访制”,实现了信访工作的“工作高效化”;五是镇党政领导每人对社会弱势群体结对帮扶的“包户家访”制,实现信访工作的“交流人情化”;六是镇职能部门负责人及时约见重大问题、重点纷争当事人的“定期约访制”,实现信访工作的“承诺诚信化”。其次,麻丘镇通过强化一个“抓”字,健全完善了信访工作机制;突出一个“治”字,强化了信访工作措施;落实一个“解”字,主动排查矛盾和问题;注重一个“实”字,加大了案件督办力度。一是实行“首问责任”制,对一些突出问题,谁首先接待,则由谁负责,谁处理。二是实行全方位接待制。公开张贴接访人员值班安排表,使上访群众有序上访,让值班人员对口接待,既避免了群众盲目上访,也避免了接访人员因对上访问题情况不熟而处理不当。三是实行零距离接待制。通过信访接待室规范化建设,坚持平等对话勾通,面对面解答来访人的咨询,近距离接待当事人的来访,平等对话,平等交谈,使来访当事人消除心理障碍,体现信访接待人性化。自2004年9月强化信访工作机制以来,麻丘镇信访工作成效显著,无一群众集体越级访和重复访发生,本级接待群众访85余件次,有效化解率达90%以上,大量的不稳定因素解决在了萌芽状态。二、整合网络资源,构筑防范体系近年来,麻丘镇不断探索维稳工作的新途径,建立了社会面、居民区、重点部位和农村的维稳工作体系,以规范化、专业化为目标,形成了点线片面相配套、动态静态相结合的治安防范网络,有效地预防和减少了各类案件的发生,促进了经济发展,维护了社会稳定。(一)推进“四网”工程,促进治安良性循环自麻丘镇划归市区以来,社会治安出现了新的特点和面临着

新的任务。近年来,麻丘镇实施以巡逻看护和基层基础为主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四网”工程,基本实现了“发案少,秩序好,社会稳定,群众满意”的工作目标。1、建立巡逻看护网,严密社会面控制。麻丘镇通过建立“三级巡逻一守护,点线片面相结合的治安防范机制,即“以群众守楼护院在点,巡警巡逻主要干道及治安复杂场所在线、村(居)治安巡逻在片,派出所民警巡逻在面,强化了对全镇社会面的控制。建立巡逻网。一是以派出所为主,加强对党政机关、主要干道、重要设施、重要区域的巡逻网,严防各类违法犯罪和治安灾害事故的发生。工作中,采取公开巡逻与秘密巡逻相结合,着装巡逻与便衣巡逻相结合,车辆巡逻与走步巡逻相结合等形式,提高了对社会面的控制能力。麻丘镇每年通过巡逻抓捕犯罪嫌疑人的案件均在3宗以上,占全年刑事发案率的20%至50%。二是基层组织巡逻网,在城镇以居委会和村庄为依托,组织群众在辖区开展巡逻防范工作。全镇共有治安巡逻队伍18支,共100余人,重点在各个村庄、公共复杂场所、商业网点开展治安巡逻。扩大看护网。一是企事业单位内保队伍看护网:麻丘镇各厂矿企业、机关学校、金融单位都建立了安全保卫组织,接受公安机关的业务指导,加强了要害部位的安全保卫;通过开展安全检查、建立健全,组织普法宣传教育,落实安全技术防范措施;协助公安机关预防,打击各种违法犯罪行为,实现了企事业单位生产经营和全镇社会发展的“双赢”。二是群众性看护网:全镇紧紧依靠基层组织,充分发挥党(团)员、退休干部、职工等治安积极分子的积极性,开展看护工作,使群众性看护在社会治安防控中发挥重要作用。麻丘镇在10个半开放型安全小区全部组建了看楼护院队伍,有效地保障了楼院的安全。2、建立基层基础网,强化组织功能“组织走在工作前”。麻丘镇大力加强政法系统的基层基础建设,不断强化基层在维护社会稳定工作中的组织功能。多年来,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为契机,积小平安为大平安。构建“二办两所”网。麻丘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政法队伍的建设。镇综治委任由镇长担任,维稳办主任由党委副书记担任,信访办主任由党委委员担任,综治办设立两名专职副主任,同时配备2名综治工作人员。镇政府按辖区人口人均0.5元的标准把综治专项事业经费列入预算,以加强综治维稳办、信访办建设。镇政府保障公安经费投入,支持派出所深入开展升级创建活动,从根本上解决了其装备差、基础设施落后的问题。派出所统一配备了微机,联了局域网。在司法所配备了4名专职司法助理员,镇政府提供司法行政经费保障,开展规范化建设,设立了专门的矛盾纠纷调解庭,按法庭模式调解纠纷。正是镇党委、政府的大力关心和扶持下,麻丘司法所每年调处的各类矛盾纠纷在50起以上,调解成功率达95%以上,牢筑了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以“有为”争“有位”,先后2次被司法部授予了“模范人民调委会”光荣称号。构建村(居)委会“两会一队”(治保会、调解委员会、治安巡逻队)网。麻丘镇以创建“标准化调委会、治保会”为目标,按照“五有四落实”标准,全镇16个行政村实现了治保会、调委会有标识牌、有固定办公场所、有印章、有调解纠纷业务登记簿、有资料台帐,确保了组织、制度、工作、报酬“四落实”,各村(居)委会同时建立了专兼职巡逻队伍,加强了邻里间巡逻看护,有力地维护了全镇稳定。(二)落实“三抓”措施,构筑防范长效机制为了攻克长期以来形成的治安难点,彻底治理治安复杂场所和重点部位,麻丘镇通过落实“三抓”措施,构筑了社会治安防范的长效机制。1、坚持抓整治,不断完善维护治安的长效机制实践证明,抓好重点整治是解决治安难点问题的关键。在重点整治工作中,麻丘镇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由镇综治委牵头,着力抓好了六个环节的的措施,一是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切实解决了重点整治工作所需的人财物,并加强了督促检查;二是做到问题搞清,方案周密稳妥,措施确保针对性;三是职责任务明确,镇村各有重点,针对问题组织了联合工作组,沉得下去,住得下来,确保了问题不解决不走,任务不完成不走,群众不满意不走;四是坚持走,把做好宣传发动群众,教育群众的工作贯穿了整治工作的始终;五是注重发挥和依靠了镇党委、政府的作用;六是加强了对村党支部为核心的基层基础建设,坚持“治乱、治穷、治瘫”一起抓,把治安整治、经济发展、加强班子建设,搞好民主法制宣传教育和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有机地结合了起来。仅2004年围绕乐温高速公路建设成立了三个协调小组,及时有效解决信访突出问题和各类群体性事件30余件次,打击和制裁了各类强揽工程的违法犯罪行为,有效地维护了工程的正常施工秩序,使人民群众安全感普遍增强,树立了党委和政府的威望。2、坚持抓调处,不断完善立体化的纠纷调处机制在多年的维稳工作实践中,麻丘镇立足三个网络,五项制度建设,化解了各类不稳定因素。一是民事调解网,在全镇设立了镇村两级调委会25个,其中驻北京和武汉办事处调委会各1个。所有的企事业单位,村(居)委会配备了3人以上的调解员。二是睦邻共建网。在镇村结合部,边界对接部,麻丘镇积极促使毗邻双方签定了睦邻友好协议,如与南昌县泾口乡、塘南镇、幽兰镇等,对边际之间的矛盾纠纷实行联查、联调、联治,定期召开联席会议,互通信息,确保了问题的及时解决,有效地维护了边际安宁。2004年,麻丘镇通过与塘南镇实行联调,妥善处置了2起边界水面权属纠纷,有效避免了可能发生的群体性事件和集体越级上访事件。三是信息情报网,全镇各村、各单位以综治、治保、调委会人员为基础,派出所民警为骨干,以“110”报警和“148”法律援助为中心,建立信息员队伍,形成信息情报网。三年来,共收集了各类信息200余条,特别是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信访突出问题

、邪教组织活动等方面的信息,为镇党委、政府决策提供了参考,使问题解决在了基层,解决在了萌牙状态。在调处工作中,麻丘镇同时把坚持五项制度贯穿其中。一是月报、季报制。坚持各村、各单位向镇治办,镇综治办每月向区综治办报送一次矛盾纠纷调处工作情况;二是要情报告制度。各村、各单位发生影响稳定的重大苗头,重大事件和有影响的刑事案件,必须在24小时内逐级报告,并报处理进展情况。三是交办回报制度。上级交办的矛盾纠纷按照所属地管理和归口处理原则由有关责任单位限期调处,并书面报告相关情况。四是考核督查制度,将矛盾纠纷纳入了综治目标管理考核的内容进行考核,对责任人和相关领导实行责任查究制。2005年上半年,由于制度健全、责任到位,督促具体工作落实,麻丘镇无一群体性械斗事件。3、坚持抓管理,不断完善严格规范的治安管理机制。近三年来,麻丘镇在强化治安管理上做了大量工作。一是强化对“三类群体”(流动人口、“FLG”人员、刑释解教人员)的管理。尤其是在昌万公路贯通以后,乐温高速公路建设期间加强了对外来人口的管理和对“FLG”人员、治安危险分子等的包夹管理,坚决控制了在当地,严防了其外出别人制造事端。对全镇261名流动、暂住人口,采取了村(居)委会协助派出所登记造册管理,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用工,谁负责”的原则,落实了责任,从而做到了底落清,情况明,严而不死,活而有序。对刑释解教人员,采取回归一个,安置一个,帮教一个的办法,自2000年以来,麻丘镇共接收安置释解人员56人,帮助2000年以前的大部分释解人员解除了帮教措施。对“FLG”人员坚持抓反复,反复抓,2004年在镇村两级帮教人员的共心和帮助下,麻丘镇五名原“FLG”人员办理了解脱手续,完全恢复了正常人的生活。二是强化对管制物品的管理。对枪支弹药、管制刀具和爆炸、剧毒等危险物品,在运输、销售、储存的各个环节,麻丘镇始终坚持“三严”,即严格规章制度,严格规范管理,严格落实责任,杜绝了隐患。三是强化对特种行业的管理,对旅馆、印刷刻字、废旧收购,机动车修理等治安问题多发性行业,健全规章制度,责任落实到人,加强了日常检查,适时开展集中清查,防止了问题的发生。四是强化对公共复杂场所管理,对车站、集货市场等人员复杂、人群集散量大的场所,麻丘镇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加强了值勤值班和各部门联防,签订责任制,防患于未然。同时派出所、安委办等部门加强了对公共场所的管理,经常检查督促,有效预防了不安全事故的发生。历年来,麻丘镇均圆满完成了工作“两杜绝、一减少”的任务,受到了上级有关部门的表彰。三、坚持标本兼治,确保长治久安为了切实维护社会稳定,“看好自己的门,管好自己的人”,麻丘镇防微杜渐,居安思危,不断深化“预警在先,苗头问题早消化;教育在先,重点对象早转化;控制在先,敏感时期早防范;调解在先,矛盾纠纷早处理”的“四先四早”工作经验,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方针,标本兼治,推进维稳工作“三化”措施,确保全镇社长治久安。(一)法制宣传经常化为了在全镇树立“法治”观,推进依法治理,麻丘镇以新的理念梳理了法制宣传工作的指导思想,确立了其科学定位。首先,确立了法制宣传工作在提倡以人为本、新理念下的思想定位。在工作中,尊重宣传对象的心理习惯,科学地选择了方法和手段;处理好了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注重机制性和操作性,讲求实效。其次,确立了法制宣传工作在坚持依法执政中的理论定位。麻丘镇清楚地理顺了两者相互之间的关系,辩证地认识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关系。再次,确立了法制宣传工作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的功能定位。在法制宣传工作中以传播法治精神为出发点,大力弘扬了崇尚法治的理念,为构建和谐社会营造了法治文化氛围。具体而言,麻丘镇通过“五结合”实施了“三抓”。“五结合”:一是与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增强普法工作的主动性;二是与群众思想工作相结合,增强普法工作的实效性;三是与阵地建设相结合,增强普法工作的适应性;四是与社会管理相结合,增强普法工作的渗透性;五是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增强普法工作的先进性。“三抓”:一是抓重点对象实施。根据“三五”、“四五”普法规划要求,分别制定出台了全镇领导干部、公务员、企业经管人员、青少年、外出务工人员等开展学法用法和的实施意见,“四五”普法以来,在全镇举办法制课70余期(次),组织镇机关干部、单位负责人、村“两委”干部、青少年等听取法律专家讲座15次和参观上级举办的法制宣传展览100余次,为在武汉、北京等地务工人员编写和发放法律书籍近万册,解决各类纠纷20多起,每年定期组织了全镇100多名村“两委”干部参加了法律知识考试。二是抓重点问题解决。通过围绕镇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坚持法律依据,确保了依法行政和依法办事。在昌万公路、乐温高速及小城镇建设等重点工作中采纳专家学者法律建议17次,确保了约4万平方米面积拆迁工作的顺利完成。三是抓阶段工作来指导。结合“严打”整治斗争、整顿市场经济秩序、征地拆迁、学校周边环境整治等不同的工作阶段及时出台了法制宣传教育和依法治理意见,提高了工作的针对性。“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正是由于普法教育的有力推动,麻丘镇“三种意识”正在逐步树立,一是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民主政治意识;二是维护法律的尊严和统一意识;三是公平诚信意识,确保了政府依法行政,群众依法办事的良好治理局面,10多年来,全镇的刑事犯罪率始终控制在1

‰以下,青少年犯罪率控制在0.25‰以下,全镇社会秩序井然有序。(二)纠纷排查制度化“凡事预则立”。麻丘镇在维护社会稳定工作中为了实现纠纷隐患发现得早,控制得住,处置得好,坚持纠纷排查制度化,做到政策问题普遍排查,个案问题专项排查,潜伏性问题深入排查,苗头性问题提前排查,并按性质和轻重缓急进行登记造册。对排查出的隐患问题,认真疏理,建立台帐,列出重点,及时组织公安、司法、土管、信访等部门,逐一分析原因,研究处理对策,逐个加以解决。同时做到“三个坚持”。一是坚持“零报告”。全镇实行治安纠纷“零报告”制度,各村小组对矛盾纠纷的排查工作,按照“边查边做事,无事不生事,有事不怕事,确保不出事”的指导思想,每日向村委会报告,准确全面地反映客观情况,不误时不误事。二是坚持“周例会”。镇综治办每周召开一次村调解主任和综治信息员会议,汇报本村、本单位一周来的治安情况,及时解决热点、难点问题;分析、排查本村、本单位存在的矛盾纠纷和不安全隐患,研究解决措施,将矛盾解决在萌芽之中。三是坚持“月小结”。公安派出所、司法所、综治办等职能部门每月召开一次维稳工作小结会,分析维稳动态,研究解决方案,如实向镇党委、政府反映情况,为领导了解实情、搞好决策提供服务和依据。正是制度化的排查工作为麻丘镇社会稳定构筑一道坚不可摧的屏障,在2004年“百日行动”中,麻丘镇通过“三坚持”,排查出各类不稳定因素34个,安全隐患11个,全部及时落实了责任人、责任单位、处置方案和处理期限。(三)严打斗争深入化为了进一步稳定农村治安,促进乡村和谐发展,麻丘镇深入开展严打整治斗争。首先,坚持把严打贯穿到日常工作当中,采取严打与严治相结合,从重从快与严格执法相结合,集中行动与日常打击相结合,专门机关与群众路线相结合起来,综合运用打击、防范、管理、建设、教育、改造等手段和方法,对各类刑事犯罪分子形成高压态势,从根本上铲除刑事犯罪高发、恶化的土壤,维护政治稳定和治安稳定。其次,根据农村治安的特点和规律,针对影响公众安全感和群众反映强烈的带有阶段性和区域性特征的多发性犯罪活动,把打击重点对准严重威胁群众安全感的侵财、抢劫犯罪以及危害农业生产、侵害农民合法利益、破坏电力设施、滋扰学校周边治安秩序等违法犯罪活动,增强了群众安全感。对那些横行乡里、无恶不作、欺压群众的流氓恶势力和强买强卖、强揽工程的村霸、路霸坚决打击,毫不手软。再次,在充分调研和总结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努力加强对处置群体性事件、重大刑事案件、重大治安案件的策略研究,制定周密的预案,增强对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一旦发生危急情况,确保在镇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积极协调有关方面,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依法妥善处理。总之,做好新形势下维护社会稳定的工作,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紧紧抓住以人为本、维护公平、规范秩序三个着力点,转变思想观念,创新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法,不断提高维护稳定工作的水平。

镇2004年工作总结



我们**镇党委、政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针,认真贯彻落实县委七届五次、六次全会精神,按照“三步走”发展战略的目标要求,积极实施县委提出的科教兴县、京津市场带动、绿色产业、外向拉动四项战略和一项民心工程,以全面增强全镇的经济实力为目标,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中心任务,团结带领全镇广大干部群众,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圆满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实现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进步。

一、主要经济指标保持快速增长

——国内生产总值完成64157万元,占年初计划的100.2%,比上年增长15.6%。

——工农业总产值完成128828万元,占年初计划的100.4%,比上年增长7.8%。

——农民人均纯收入完成6116元,占年初计划的100.3%,比上年增长8.9%。

——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550万元

,占年初计划的100.9%,比上年增长36.7%。其中,第一产业完成1600万元,占年初计划的100%,比上年增长23.1%;第二产业完成3150万元,占年初计划的101.6%,比上年增长45.8%;第三产业完成800万元,占年初计划的100%,比上年增长33.3%

——招商引资吸引外地投资协议额达到5000万元,占年初计划的100.2%,比上年增长61.3%;到位额达到3100万元,占年初计划的102%,比上年增长61.5%。

——财政收入完成 万元,占年初计划的 %,比上年增长 %。

二、优化农业经济结构,农业产业化进程进一步加快

一年来,全镇农业围绕科技兴民、养殖富民、产粮安民、调整强民的指导思想,以优化推广新品种为切入点,不断加大结构调整力度,使农业产业化进程得到进一步加快。全年农业产值、增加值分别达到20328万元、15077万元,占年初计划的100%、100.5%,同比上年分别增长9.9%和10.2%。

一是抓好粮食生产。按照中央农业和粮食会议要求,积极引导农民种植粮食作物,全镇粮食种植面积达到83380亩。其中:以京9428品种为主种植3万亩优质小麦,规划种植冀玉9号等优质玉米5.2万亩,种植107品种优质水稻700亩,种植高梁、大豆等各类杂粮600亩。

二是

发展高效经济作物。依托本镇盛资食品工贸有限公司等农业龙头企业,在东太河、南赵庄等村新发展“三小”作物等定单农业4000亩;以小苏庄优质简化棉基地为中心,种植推广标计抗虫棉、飞天棉1号优质棉花6000亩。

三是退耕还林工程。按照2003年底的报批计划,全年共完成北石庄、后屯、大杨各庄、薛官庄等10个村的900亩生态造林工程计划,总投资达54万元,使全镇退耕还林总面积达到2991亩。

四是养殖业规模进一步扩大。我镇不断调整优化养殖品种,规范各类养殖小区建设,并且全力抓好禽流感的防治工作。投资40万元新建少林口肉牛养殖小区,占地10亩,目前已存栏肉牛55头。投资180万元对大杨各庄、翟辛庄、大仇庄等10个村的各类养殖小区进行扩建。全镇新增生猪存栏6500头,达到5.9万头;新增蛋鸡存栏3万只,达到46万只;新增肉羊存栏1300只,达到5900只。

五是农村人畜饮水解困工程。按照市县的统一安排部署,今年先后投资13万元,完成了后屯村、永安庄等13个村的计划任务,全镇67个村、利时三年的工程计划已经全部告峻。

六是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以提高农田的排涝和抗旱能力为目标,到目前,全镇各村已投资95万元,完成支渠清淤5000米动土2万方,挖斗渠7000米动土14000方,新打配和整修机井63眼,更好的保障了全镇农业生产需要。

三、围绕技改扩建不断加大投入力度,企业整体效益明显提高

镇党委、政府坚持以骨干企业为重点,围绕技改扩建加大投入力度,积极引导企业进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打造和培育市场前景广阔、科技含量高的拳头产品,企业整体效益不断提高。特别是页岩砖和面粉,已成为我镇工业的两大亮点,有力的拉动了全镇工业的上档升级。到2004年底,镇村工业产值、增加值、利润分别达到108700万元、24120万元、4650万元,分别占年初计划的100.6%、100.5%、101.1%,同比上年分别增长8.2%、21.3%、24%。

一是认真抓好镇骨干企业的管理工作。以澳蒙制衣有限公司和下仓线路器材厂为重点搞好服务,在不干预企业自主经营的前提下,按照新形势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加大宏观监管力度,积极协调企业与各有关部门的关系,努力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澳蒙制衣有限公司全年共完成产值2700万元,创利税150万元;下仓线路器材厂完成产值360万元,创利税30万元。

二是民营工业经济增长势头强劲。我镇积极引导民营企业走规模型、科技型和效益型的路子,不断加大投入力度,投资大项目、新项目,加快企业改造步伐,改善工艺装备水平,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产品竞争能力和市场占有能力。较大项目的完成情况:建华页岩砖制品有限公司,一期工程已经全部完工,总投资达到1500万元,于5月份正式投产,日生产能力达到20万块,目前市场销售势头良好,到年底共实现产值1100万元,创利税150万元。兴盛粮油工贸有限公司,投资150万元建成了一个2500平方米的钢结构支架棚仓储车间,为企业扩大生产创造了有利条件,到年底共实现产值6300万元,创利税500万元。宝良面粉厂投资100万元用于企业技改扩建,极大的增加了生产能力,全年共创产值2000万元,创利税120万元。蓟县金荣面粉厂,在2003年新建面粉厂基础上,为了扩大经营规模,今年又投资135万元,完成了挂面车间和仓储车间的扩建,扩建后全年共创产值1300万元,利税113万元。海诺自行车工贸有限公司属于原下仓不锈钢器皿厂嫁接企业,目前已完成投资270万元用于新建厂房和购置设备,主要生产自行车前钗、支架等零部件,可解决就业人员120人,目前正在培训技术骨干,预计2005年一季度可正式投入生产,全年可实现产值1000万元,创利税155万元。

四、以小城镇建设为载体,第三产业进一步繁荣壮大

以“小城镇、大战略”为指导思想,通过发展小城镇建设,可以搞活商贸流通,加快第三产业发展,进一步促进农民增收。2004年全镇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2000万元,同比增长22.2%。

一是加快商贸基础设施建设。按照2003年重新编制的镇区发展总体规划,本着繁荣津围路、开发杨玉路的发展规划,分步实施公路两侧平房改造工程,大力发展商贸设施。一年来,在津围公路两侧共完成商贸楼建筑5栋,在镇区主街新建商贸用房6家,总建筑面积达到11650平方米,总投资达到864万元。

二是新建农村集贸市场。集贸市场是小城镇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上半年,我镇协调工商、税务等部门,提供优惠政策,在大李各庄村南占地20亩,投资15万元,新建成集贸市场,新发展个体商业摊位140个。目前,全镇农村集贸市场已达到9个。

三是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以王良庄春秋椅、金芦庄木板加工、永安庄沙发等专业村为示范重点,鼓励农民发展个体私营经济。今年新发展运输、加工、餐饮等个体工商户68家,累计达到891家。

五、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招商引资工作成果丰硕

镇党委、政府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扩大对外开放、加快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树立无外商不富、无外资不活的新观念,建立了专门的招商引资领导组织机构,按照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突出一个“争”字,争取到的外埠资金投资下仓镇。采

取以商招商、以厂招商、以友招商等多种引资方式,动员全镇各方面的力量,广泛招商引资,全年共引进外地资金3100万元。

其中较大的项目有:1.新建私营企业天津市建华页岩砖制品有限公司,由北京市新兴建筑材料有限公司引资1490万元,用于合作新建。2.蓟县旭日机械制造厂,由北京市旭日机械有限公司引资150万元,用于合作扩建。3.天津市兴盛粮油工贸有限公司,由内蒙古益佳粮油工贸有限公司引资150万元,用于合作扩建。4.天津市澳蒙制衣有限公司,由天津市中化服装公司引资130万元,用于合作技改。5.天津市宏茂工艺品有限公司,由内蒙古进出口有限公司引资159万元,用于合作扩建。6.金世纪苗木示范中心,由北京市绿化园林公司引资130万元,用于独资扩建。7.京渔水产品养殖中心,由北京特种水产品销售有限公司引资150万元,用于合作扩建。8.天津海诺自行车工贸有限公司,由天津市武清区王庆坨镇引资270万元,用于独资新建。9.华新渔业制品有限公司,由北京渔业制品外贸公司引资110万元,用于合作扩建。

通过大力度、大范围的招商引资,使我镇对外开放步伐进一步加快,为全镇经济的快速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六、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各项社会事业得到全面协调发展

镇党委、政府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加大教育、文化、卫生等各方面的工作力度和资金投入,推动了各项事业的全面进步。

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不断加大教育资金的投入力度,加快小学校布局调整和学校信息化建设步伐,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2004年是农村小学布局调整工作享受市级补贴的最后一年。因此,我镇牢牢抓住这一机遇,先后启动了大杨中心小学、大仇中心小学教学楼建设工程,总投资需280万元,建筑面积4200多平方米。目前大杨中小教学楼基础工程已经完工,计划在明年2月交付使用,大仇中小教学楼工程已经过半,计划于明年9月交付使用。投资12万元在四所初级中学和下

仓中心小学改善了电教室,购买了大屏幕教学设备,有力的推动和加快了学校信息化建设步伐。

切实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认真贯彻中央《决定》精神,按照年初签定责任书的要求,针对我镇工作实际,全力抓好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严格依法行政,完善组织网络和工作载体,不断提高协会工作质量和水平,搞好优质服务。实施计划生育综合治理与改革,不断加强计生干部队伍的教育和管理。一年来,全镇共出生人口254人,其中内一孩191人,内二孩60人,计划外二孩3人,人口出生率控制在5.32‰以内,计划生育率达到98.82%,一孩率75.19%。

农村居民健康体检工作圆满完成。按照市县的统一安排部署,于今年4月5日在全镇正式拉开了农民免费体检工作的序幕。针对我镇农业人口多、体检任务量大的实际情况,镇党委、政府加强组织领导,镇村两级干部全力配合,积极协调做好车辆、伙食、人员的充分准备,通过广泛宣传发动,协调卫生部门组成三支体检队,不辞辛苦,走村入户为农民群众进行体检。利时两个半月时间,于6月23日,全镇67个村体检工作全部结束,共计查体35444人,体检率达到81.4%,达到了市县的相关要求。

农村户厕改造工作取得了显着进展。按照市县的统一安排部署,自2003年以来,我镇以创建卫生镇、卫生村工作为契机,以改善农民生活环境、提高广大群众健康水平为目的,迅速掀起了农村改厕活动高潮。通过全镇上下的广泛宣传发动,加上各村实施不同的鼓励政策,在2003年完成343座的基础上,今年共发放厕具2110个,改造完工1448个,使此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农村义务献血工作圆满完成。按照县政府下达的任务指标,全镇全年分两次共完成260个人的献血指标。期间,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先后召开镇村两级干部会议进行动员部署,将任务指标及时分解到各村,积极引导各村采取适当补贴的办法,广泛号召农民群众参加义务献血活动,通过镇村两级干部周密的组织领导,加之适当的鼓励政策,我镇按规定时间圆满完成了县政府下达的献血任务。

有线电视工作进展顺利。特别是在2003年全县有线电视工

作推动会上,镇主要领导作了典型发言,对全镇有线电视的快速发展起到了很大推动作用。再加上镇村两级干部积极配合、多方协调、广泛宣传,把有线电视入户作为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丰富农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具体行动。一年来,新突破了刘厂庄、野王庄等6个白点村,新发展有线电视用户650户,全镇共计达到2760户,并且不断加强安装后的维护工作,受到了广大群众的普遍好评。

粮食直补工作圆满完成。按照市县的相关要求,为确保粮食直补资金顺利发放到农民群众手中,维护农村稳定,鼓励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在发放前,镇村两级干部认真细致地做好粮食面积的核定工作,并充分做好张榜公示,及时修改登记中出现的错报和漏报,提前让农民群众明明白白,为确保粮补资金的顺利发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全镇分夏秋两季共发放粮食直补资金250.14万元,其中小麦30000亩共发放90万元,玉米等秋粮作物53380亩共发放160.14万元。

七、健全落实各项制度措施,农村稳定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

稳定是一个地区、一个部门顺利开展各项工作的重要前提。没有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其它一切工作都难以正常开展。为此,镇党委、政府把稳定工作摆到了重要位置,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措施,规范各项管理制度,使农村稳定工作得到明显加强。

村级财务管理进一步规范。农村财务一直是广大群众观注的焦点问题。很多村诱发上访等不稳定问题,大多是由于村内财务问题引起的。为此,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严格落实村级财务“双代管”的各项规定,认真落实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按时深入到各村做好财务公开工作,极大的减少了各村由此引发的上访问题。并且,在镇财政资金非常紧张的情况下,挤出资金7万元,为农经站配备了6台电脑和触摸屏,建立了档案室、微机室,建立了内部局域网络,安装了最新的农村财务管理软件,实现了村级财务全程电算化管理,使农经管理工作更加科学规范。为此,6月中旬在我镇召开了全县农经管理现场推动会,把我镇作为示范典型,在全县进行推广。

加强农村信访问题的查办力度。认真做好群众来信来访接待和查办案件工作。今

年以来,全镇共受理来信来访和电话举报25件。涉及到15个村,绝大多数是反映村级财务及土地承包问题。镇党委、政府对每件来访都高度重视,由镇纪检、组织等部门牵头,责成包片包村干部组成工作组,给予及时受理和解决。对确有问题的村班子和干部,严格按规定进行处理。一年来,通过进行深入调查,对干群关系紧张、上访突出的干八里、王府庄、赵各庄、南石庄、少林口、福里庄、翟辛庄、王指挥、何各庄等9个村,按规定对村党支部或村委会进行了果断调整,有效的维护了农村稳定。

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涉及的范围广、面积大。在年初,镇党委、政府与全镇67个村和27个企事业单位的第一责任人,逐一签订了目标责任书,签约率达到100%。一年来,通过不断加大普法宣传力度,广泛普及法律知识,深入开展“扫黄打非”和“严打”整治斗争,坚持不懈地开展安全大检查和禁毒等专项治理工作,加强对流动人口和刑释解教人员的管理,完善村级治保会、调委会等综治组织网络,及时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并且以点带面,广泛开展创安活动,有效地促进了全镇社会稳定。一年来,市县综治委把我镇作为先进典型,先后进行了两次专项检查,并且受到了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

八、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党的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

完成全镇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项任务,关键在党,关键靠党组织的正确领导。为此,镇党委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新时期党的建设的基本方针,全面加强党的思想、组织和作风建设。一年来,镇村两级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明显增强。

一是通过学习培训,全镇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明显提高。一年来,镇党委先后组织四次培训班近1150人次,以“三会一课”为主要载体,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教育摆到重要位置,农村基层干部和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明显提高。并且下大力量抓好国家针对农村的法律法规、经济政策等宣传培训工作,镇村两级干部的执政水平进一步提高,带领群众加快发展的能力进一步增强。

二是加强组织建设,增强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大力开展“三级联创”活动,全年共创建“五个好”村党支部22个,总数达到3

7个;新发展党员45名,总数达到2275名,创建大仇庄、西太河村等红旗党支部4个,总数达到27个;创建九王庄、干八里、丰富村、刘总兵村等市级宽裕型小康村4个,总数达到38个;转化李四前、王府庄后进村两个。镇党委以“三强四带五个好”实施活动为总抓手,在全镇评选出大李各庄党支部书记陈江等三位同志为“三强”党支部书记,评选出大杨各庄村主任于建华等四位同志为“四带”优秀党员,评选出后屯等三个村为“五个好”先进党组织,并且在全县受到了通报表彰。

三是强化作风建设,增强镇村党员干部的宗旨意识。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把作风建设摆上重要位置。认真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镇村两级干部全力实施说服教育、征求意见、典型示范的工作方法;认真坚持廉洁奉公、严格执法的工作作风。充分发挥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多为农民办好事、办实事。在镇“七一”大会上,镇党委对全镇105名优秀党员和20个先进党支部进行了通报表彰,进一步调动了全镇党员干部改进作风的积极性。

回顾过去一年,成绩是有目共睹的,我们深感来之不易。这是全镇广大干部群众无私奉献、辛勤工作的结果,是税务、工商、金融、公安等镇直部门和各企事业单位团结配合、大力支持的结果。

但是,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了存在的差距和问题:全镇农业结构调整的规模还比较小,工业企业运行质量还不高,第三产业发展还有较大空间,经济外向化水平和利用外资与先进地区相比差距仍然较大,一些部门和单位办事效率低、服务意识差,依法行政和执法水平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对这些差距和问题,我们要积极采取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镇团委2004年工作总结



2004年镇团委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县团委的大力支持下,沿着镇党委总体工作发展思路,与时俱进,开拓进取,认真实践“三个代表”,在团建工作、扶贫帮困工作、再就业工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使今后的工作能再上一个新台阶,现将2004年工作总结
一、基本情况
***镇团委在县团委的大力支持和镇党委的直接领导下,克服种种困难,认真做好团工作。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团建工作,并把团建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按照县团委年初制定的工作目标,制定了各项规章制度,并认真学习贯彻执行。在团干部队伍建设上配备齐全,配备得力,重视学习,加强班子的思想作风和制度建设,做到了有档案、有成果。在团员队伍建设方面重视发展团员工作,重视团员意识教育,做到工作制度化、经常化、规范化,为党推荐优秀青年干部。
镇团委积极组织各社区支部,结合社区工作树立下岗再就业榜样,以榜样的现身说法,努力在全镇营造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新择业观的浓厚氛围。通过大力宣传事迹比较突出,且有说服力的典型,使待业、下岗青年从思想深处明白,从事有收入的劳动就是就业,为引导待业、下岗青年转变就业观念,重塑就业之路指引了方向。镇团委还将以旅游大开发的契机,积极为青年找岗位,发挥服务青年、服务社会、服务大局的桥梁作用。
二、精神文明建设
为活跃广大团员的文化生活,镇团委继续组织并参加了百日广场文化活动。同时把每月第四周周日定为活动日,活动内容有医疗服务、理发、修理、修鞋等几十种,参加义务活动团员共90余人,来咨询的群众共计近百人。镇团委在6个社区支部组织了6支青年志愿者服务队伍,夜间在各辖区进行巡逻,保护人民的财产安全。共青团青年志愿者还为城镇五保户、残疾人员定期做饭、洗衣、买米,买面,截止目前,做好人好事百余次。
三、再就业工作取得显着成果
为积极响应镇党委扶贫帮困号召,充分发挥团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求真务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作贡献。镇团委还制定了“一帮一”帮困活动,深入基层了解民情、民意,共帮扶贫困户一百余户,为他们捐款捐物,扎扎实实办实事、办好事,急民之所急、想民这所想,使他们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针对目前我镇下岗人员多,就业难,城镇存在大量的弱势群体。今年在桦林休闲园共建设8余座毡房,共解决企业下岗、失业、待业人员30余人,其中党员3人,下岗职工11人,待业青年20余人,桦林休闲园以餐饮、娱乐、烧烤、休闲为一体,进一步转变城镇下岗、失业、待业人员就业观念,为实现再就业起到了积极的示范作用,有力的促进了我县的经济发展和社会政治稳定,并将更进一步的推动我县旅游业的大发展。
四、存在的问题
一是流动团员多不能按时上交团费,在需要解决问题时发生不能上下及时沟通现象,很难有效地按团委的组织要求顺利开展工作,达到预期的目的。
二是团委经费来源困难,影响了团委一些重要活动的正常开展,团委是广大团员青年之间沟通的桥梁和纽带,而这种关系需要通过开展各种活动来达到,这些都离不开资金支持,由于我镇缺少经济收入来源,对团委的投入相应受到制约,全面开展团工作也因此受到影响。
五、今后的打算
一、把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要充分认识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的热潮,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来构筑起当代青年强大的精神支柱。
二、要按照王乐泉书记“团要管用”的要求,坚持“双带一创”即:“党建带团建”、“强县带乡促村”、“创建五四红旗团委”这一总的思路,努力加强团的组织建设,班干部队伍建设和团员队伍建设。
三、要深化“创建五四红旗团委”创建活动,开展争创“自治区团建先进镇工作。
四、要进一步加强团干部队伍建设和团员队伍建设。重点加强团干部的作风建设,要求各支部团干部深入实际,深入团员青年,自觉地实践“三个代表“,形成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的良好工作作风。
五、积极做好各类青年典型的选拔工作。充分发挥青年典型的示范带头导向作用,并联合媒体就各行各业涌现出来的青年先进典型进行及时的宣传报道。
六、积极参与“科技兴布”战略。镇团委将进一步完善“才库”建设,加强青年科技人才的培养和管理。


"镇残联工作总结"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