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党校教师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 2019.08.21

党校系统工作总结及工作要点。

当学习或者工作结束时,我们通常会使用到总结报告。总结是对过去的事情的简单概括,也是提升自己的关键因素之一。每次写总结,我们的大脑都会形成回路,有些东西豁然明朗了:我们的价值就是为自己同时也为他们产生价值。那么如何着手动笔撰写总结报告呢?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党校系统工作总结及工作要点”,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党校系统2006年及2007年工作要点

2006年,我校坚持以“”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工作大局,突出全县大规模干部教育工作重点,认真开展“践行‘三个代表’,争创一流党校”主题实践活动,坚持以教学为中心,科研为基础,后勤为保障,进一步深化改革,圆满完成了全年工作任务。
一、精心组织,措施落实,先进性教育取得明显成效
按照县委的总体部署,我校先进性教育活动于今年1月正式启动, 6月30日结束,历时6个月。由于准备充分,措施落实,成效显著。一是在学习培训阶段,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通读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读本》、精读了党的十六大报告、新《党章》等必学篇目,制定和落实了《集中学习制度》、《学习点名考勤制度》、《请假补课制度》、《学习情况抽查制度》、《读书笔记制度》和《考核测试制度》,通过领导班子“带”,固定时间“管”,调取笔记“查”,下发试卷“考”,组织评比“引”,切实把集中学习培训覆盖到每个党员。二是在分析评议阶段,按照《党章》规定的党员标准,结合单位的岗位职责,提出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具体要求;同时,认真做好征求党内外群众的意见、党员民主评议工作。每位党员对照先进性的具体要求,认真写好材料,重点查找出自己存在的突出问题,剖析思想根源,明确自己今后的努力方向,并在全体党员民主评议会上,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党支部根据和民主评议,对每一个党员认真进行评定。三是在整改提高阶段,建立健全了先进性教育长效机制,认真落实党支部和个人整改措施,提高党员素质,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通过群众满意度测评,总体评价满意率达96.2%,集中学习阶段工作满意率达100%,分析评议阶段工作满意率达96.2%,基本达到了“党员受教育,群众得利益”,各项工作得到整体推进的目的。四是结合一、二、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对象和特点,组织骨干教师编写先进性教育活动宣讲提纲和“4+1”专题讲义,成立由12名骨干教师组成的“理论学习讲师团”,分为4个小组,深入镇乡街道及县级部门,通过集中举办形势报告会、上党课、组织“4+1”专题学习等形式开展巡回宣讲。全年已5次参加县委中心学习组学习辅导工作,到林业局、建委等42个部门单位和25个镇乡街道的163个基层党组织集中宣讲312场次,参加学习人数达6308人次,受到县委领导的好评。
二、领导重视,工作扎实,圆满完成全年干训任务
2006年,举办科级领导干部进修班、中层干部培训班、一般干部培训班、《》骨干培训班、农村社区支部书记、主任培训班、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高中初级职称计算机培训班、等24期,培训各级各类干部5166人次。一是创新教学内容。在主体班次中开设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必须坚持的指导思想》、《基本问题》、《十六届四中全会辅导》、《十六届五中全会辅导》等专题,把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培训干部的首要内容。同时,围绕党员干部的培训目标,贴近县情、部门工作的实际进行需求培训。帮助党员干部掌握推进新型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产业化急需的知识和技能,根据学员实际,分层分类安排培训内容,实现培训内容的与时俱进。今年先后开设了《开县社会经济发展概况》、《开县人才发展战略的几个问题》、《城镇化建设与县域经济发展》、《弘扬刘帅精神,建设帅乡文化》、《开县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等专题,加大对本县社会经济发展的学习研究力度。二是创新教学方法。今年先后在科级领导干部培训班、中层干部培训班、一般干部培训班中运用研究式、互动式、案例式、“2+1”等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形成教学相长、学学相长的教学格局,提高了教学质量。同时,认真搞好函授的组织管理和教学工作,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上好“一村一大”等函授辅导课,教学效果较好,确保函授工作健康发展。
三、健全制度,从严管理,教学秩序有条不紊
一是完善了教学质量评估制度。在指标设置上,按照干部教育培训对授课教师的不同要求,科学设置评教指标。在程序运作上,通过采集评教信息,整理评教资料,对照标准复查等方式逐项进行评估打分,得出评估意见。在评估结果的运用上,对评为优秀等次的授课教师,在评先评优、工资晋级、专业技术职

称晋升等方面予以优先。二是完善了我校干部教育培训长效机制。进一步建立健全了《学员管理制度》、《学员请销假制度》、《学员定位座牌制度》、《学员会客制度》,保证学员在培训期间不受各种事务干扰,确保了学习时间。建立健全了《学员考试考核制度》、《学员结业论文评审制度》,增强学员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确保了学习效果。建立健全了《教师学习进修制度》、《教学效果分析制度》、《教学质量评估制度》,促使教师不断学习理论知识,丰富实践经验,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艺术,确保了教学质量。三是加强了学员的党性锻炼和修养。今年先后在主体班开展了 “缅怀革命先烈,重温入党誓词”、 “革命歌曲大家唱”等主题班会活动,陶冶了学员情操,突出了党校姓“党”的特征。
四、突出特色,深入调研,科研工作跃上新台阶
一是突出党校科研特点。在研究对象上,重点研究基层党建理论;在研究目的上,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发挥“智囊团”作用;在研究力量的组织上,依靠教员和学员两大资源开展科研,更好地发挥党校科研的服务功能。今年来,先后开展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循环经济发展等专题调研,我校教师撰写的《关于开县循环经济发展问题的思考》、《开县农村劳动动转移问题研究》专题符合开县实际,思路明晰,措施具体,被《开县信息调研》采用,为县委县政府决策提供了参考。全年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求实》、综合性经济类权威期刊《中国乡镇经济论坛》、建设部优秀期刊《小城镇建设》等刊物发表调研文章38篇,科研档次有新提高。二是认真搞好各类课题研究工作。根据县委、县政府确立的工作重点来制定科研计划,确立科研目标和重点,做到科学选题。《开县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列入县级科研课题,《贫困地区乡镇党委执政规律初探》列入市级科研课题,填补了我校无市级课题的空白。参与了《三峡移民精神探源》(三峡出版社)中第五章《舍已为公的奉献精神》的撰写工作。常务副校长李亚军主编了《乡镇党委执政能力建设研究》(三峡出版社)、《农村工作研究》(远方出版社)两部专著,填补了近年来我校无专著的空白。李亚军同志撰写的《乡镇债务问题研究》荣获重庆市科委专业学术委员会一等奖,填补了我县参加全市科委系统优秀论文评选无一等奖的空白。三是深入开展调研活动。在调研工作中注意把握政策性、针对性、应用性、超前性、操作性和时效性等特点,围绕一些重大现实和战略问题,紧扣教学中的重点、热点和难点问题,展开深入细致的调研,尽量掌握第一手资料,提出具有前瞻性、战略性、对策性的意见和建议。同时,鼓励骨干教师参加县里心工作,有7人次参加全县先进性教育活动、镇乡街道县级部门届中回访考察工作、移民、贫困帮扶工作等。四是采取 “奖、资、促”等措施,促进科研上水平、上档次。
五、创新载体,悉心组织,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加强
一是实行 “三同时”制度,即校党委一班人把精神文明建设列入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在校党委会、办公会上定期研究,与业务工作同时布置,同时检查,同时奖惩。二是扎实有效地开展 “三项活动”,即开展 “满意在窗口”活动,进一步建立健全了《后勤管理制度》、《学员食堂管理制度》、《卫生管理制度》、《门卫管理制度》,增强了教职工的宗旨意识和服务意识,行政后勤工作质量得到明显提高;开展 “文明家庭”、“文明职工”创建活动,家庭和睦,邻里友好;开展学法守法活动,全年无“六害”和违反计划生育等情况发生。三是完善了“六公开”制度,即做到办事程序、收费标准、办事内容、办事时限、办事结果、重大事项公开。今年来,先后向全体教职工通报了机关经费、人事安排、新城迁建方案、教学综合楼、教工住宅设计等重大事项。四是认真开展帮扶活动。深入开展 “党员进万家”、“送温暖献爱心”活动,全校党员干部与丰乐黄陵村140户帮扶对象实行“1+5”结对帮扶,与白泉上华村22户帮扶对象实行“一帮一”活动,向白泉白里村校捐赠木床50架。通过资金扶助、智力帮扶、协助就业、应急救助等有效方式切实为困难党员群众排忧解难。党校从有限的经费中挤出5000元,支持丰乐黄陵村整修村级公路,每位党员干部捐资400元给“一帮一”贫困户,帮助贫困户解决生产资金紧缺的问题;充分利用自身优势或通过协调,为帮扶户参加技能培训和劳务输出提供帮助。积极参加“托起明天的太阳”募捐活动,全体党员捐资1500元给我县失学少年儿童,以实际行动奉献爱心,树立了党校机关党员的形象。全校教职工积极行动,伸出友爱之手,为本校身患重病的青年教师李忠勇捐资3000多元,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全体教职工全年累计捐款1.9万元,捐赠衣物280件套。扎实开展“情系群众,走进大山” 活动。选派10党员带着科技知识、带着政策法律、带着学习资料、带着深厚感情,向河堰镇花木村群众送法制、送科技,为他们排忧解难、为他们搞好生产,理清思路,找准发展项目,尽早脱贫致富。同时积极协助丰乐滴水村开展移民外迁和后靠工作。五是机关党支部、工会、退休职工等活动制度化、经常化。2005年,校级班子被县委命名为“好班子”,机关党支部被县委命名为“基层先进党组织”。
我们虽然取得了以上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移
民迁校工作进展缓慢,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不够紧密等。

2007年我校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办学工作制度化、办学程序规范化、办学

管理科学化、教学设备现代化”的要求,强化教研立校的办学思想,坚持“教学、科研、后勤”并举,加快新城党校建设步伐,全面推进党校建设和发展,充分发挥党校在全县大规模干部教育培训方面的阵地、熔炉和主渠道作用,为建设全市经济强县做出新贡献。
一、加强干部培训,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
抓好主体班培训工作,全年计划举办各类主体班28班次,累计培训各类干部 3500人次。举办县管正职领导干部培训班3期155人,县级部门副职领导干部进修班1期65人,县级部门和镇乡街道中层干部、一般干部培训班4期240人,农村(社区)文书、计生专干培训班6期1016人,公务员初任培训班4期400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培训班6期1380人,高中级专业技术人员培训班2期100人,移民扶贫干部专题培训班2期150人。强化党校函授教育管理工作,巩固现有办学规模;继续深化教学改革,根据培训对象的实际需要,科学安排教学内容,做到“要精要管用”;进一步完善集体备课制度、新课试讲制度、教学质量评估制度,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式,如案例式、体验式教学,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二、加大科研改革力度,提高科研工作水平
积极推行教学科研一体化,把提高教学质量的重点转移到提高科研质量上来,使科研成果成为教学内容的主角;加大科研考核力度,对完不成科研工作任务的教职工,当年不得晋升职称,不得评选先进;加大市县级课题的申报工作力度,争取参加1—3个市县级课题的研究工作;要根据工作实际,确定调研重点,组织教研人员联合攻关,写出有较高参考价值的调研报告;提高《学习与思考》办刊质量;努力办好校园网站,充分利用中央党校远程教育、重庆市网络党校和宽带网的资源共享作用;进一步开发图书资料的信息服务功能,充分发挥图书资料在教学科研工作中的基础作用。
三、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教职工队伍整体素质
按照“政治坚强,业务内行,作风端正”的要求,进一步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创造宽松环境,大力培养学科带头人;进一步加强教职工队伍建设,采取多渠道培训形式,提高教职工的政治业务素质;完善岗位目标考核制度,健全管理机制;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技能和办事效率,促进管理和服务水平的整体提高。
四、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为教学和工作创造良好环境
加大新城党校建设力度。按照“教学现代化、环境园林化、管理科学化、住宿宾馆化”的要求,积极争取县委、县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的支持,力争2006年6月前进场施工。以远程教学网和党校信息化建设为重点,加快党校办学条件的现代化步伐。加强远程教学B级站、电子阅览室的日常管护工作,提高使用效率。抓好教学、科研软件建设工作,确保各项工作高效、有序运行。
五、加强基层党组织和精神文明建设,为全面完成各项任务提供动力支撑
要进一步加强机关党支部自身建设,要深入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建立保持先进性的长效机制;要有计划地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宗旨廉洁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维护和发扬良好的校风;要进一步加强机关工会建设,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要加大后勤服务工作力度,提高学员满意度;要进一步搞好安全、计生、综治、信访、保密等工作,为全面完成各项任务提供动力支撑.
中国共产党**县委党校
**行政学校
2006年11月28日

GZ85.com更多总结扩展阅读

党校系统XX年工作总结及XX年工作要点


党校系统XX年工作总结及XX年年工作要点

XX年,我校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工作大局,突出全县大规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重点,认真开展“践行‘三个代表’,争创一流党校”主题实践活动,坚持以教学为中心,科研为基础,后勤为保障,进一步深化改革,圆满完成了全年工作任务。
一、精心组织,措施落实,先进性教育取得明显成效
按照县委的总体部署,我校先进性教育活动于今年1月正式启动, 6月30日结束,历时6个月。由于准备充分,措施落实,成效显著。一是在学习培训阶段,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通读了《保持*员先进性教育读本》、精读了党的十六大报告、新《党章》等必学篇目,制定和落实了《集中学习制度》、《学习点名考勤制度》、《请假补课制度》、《学习情况抽查制度》、《读书笔记制度》和《考核测试制度》,通过领导班子“带”,固定时间“管”,调取笔记“查”,下发试卷“考”,组织评比“引”,切实把集中学习培训覆盖到每个党员。二是在分析评议阶段,按照《党章》规定的党员标准,结合单位的岗位职责,提出了保持*员先进性的具体要求;同时,认真做好征求党内外群众的意见、党员民主评议工作。每位党员对照先进性的具体要求,认真写好党性分析材料,重点查找出自己存在的突出问题,剖析思想根源,明确自己今后的努力方向,并在全体党员民主评议会上,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党支部根据个人总结和民主评议,对每一个党员认真进行评定。三是在整改提高阶段,建立健全了先进性教育长效机制,认真落实党支部和个人整改措施,提高党员素质,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通过群众满意度测评,总体评价满意率达96.2%,集中学习阶段工作满意率达100%,分析评议阶段工作满意率达96.2%,基本达到了“党员受教育,群众得利益”,各项工作得到整体推进的目的。四是结合一、二、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对象和特点,组织骨干教师编写先进性教育活动宣讲提纲和“4+1”专题讲义,成立由12名骨干教师组成的“理论学习讲师团”,分为4个小组,深入镇乡街道及县级部门,通过集中举办形势报告会、上党课、组织“4+1”专题学习等形式开展巡回宣讲。全年已5次参加县委中心学习组学习辅导工作,到林业局、建委等42个部门单位和25个镇乡街道的163个基层党组织集中宣讲312场次,参加学习人数达6308人次,受到县委领导的好评。
二、领导重视,工作扎实,圆满完成全年干训任务
XX年,举办科级领导干部进修班、中层干部培训班、一般干部培训班、《公务员法》骨干培训班、农村社区支部书记、主任培训班、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高中初级职称计算机培训班、等24期,培训各级各类干部5166人次。一是创新教学内容。在主体班次中开设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必须坚持的指导思想》、《*理论基本问题》、《十六届四中全会辅导》、《十六届五中全会辅导》等专题,把*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培训干部的首要内容。同时,围绕党员干部的培训目标,贴近县情、部门工作的实际进行需求培训。帮助党员干部掌握推进新型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产业化急需的知识和技能,根据学员实际,分层分类安排培训内容,实现培训内容的与时俱进。今年先后开设了《开县社会经济发展概况》、《开县人才发展战略的几个问题》、《城镇化建设与县域经济发展》、《弘扬刘帅精神,建设帅乡文化》、《开县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等专题,加大对本县社会经济发展的学习研究力度。二是创新教学方法。今年先后在科级领导干部培训班、中层干部培训班、一般干部培训班中运用研究式、互动式、案例式、“2+1”等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形成教学相长、学学相长的教学格局,提高了教学质量。同时,认真搞好函授的组织管理和教学工作,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上好“一村一大”等函授辅导课,教学效果较好,确保函授工作健康发展。
三、健全制度,从严管理,教学秩序有条不紊
一是完善了教学质量评估制度。在指标设置上,按照干部教育培训对授课教师的不同要求,科学设置评教指标。在程序运作上,通过采集评教信息,整理评教资料,对照标准复查等方式逐项进行评估打分,得出评估意见。在评估结果的运用上,对评为优秀等次的授课教师,在评先评优、工资晋级、专业技术职称晋升等方面予以优先。二是完善了我校干部教育培训长效机制。进一步建立健全了《学员管理制度》、《学员请销假制度》、《学员定位座牌制度》、《学员会客制度》,保证学员在培训期间不受各种事务干扰,确保了学习时间。建立健全了《学员考试考核制度》、《学员结业论文评审制度》,增强学员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确保了学习效果。建立健全了《教师学习进修制度》、《教学效果分析制度》、《教学质量评估制度》,促使教师不断学习理论知识,丰富实践经验,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艺术,确保了教学质量。三是加强了学员的党性锻炼和修养。今年先后在主体班开展了 “缅怀革命先烈,重温入党誓词”、 “革命歌曲大家唱”等主题班会活动,陶冶了学员情操,突出了党校姓“党”的特征。页123


四、突出特色,深入调研,科研工作跃上新台阶
一是突出党校科研特点。在研究对象上,重点研究基层党建理论;在研究目的上,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发挥“智囊团”作用;在研究力量的组织上,依靠教员和学员两大资源开展科研,更好地发挥党校科研的服务功能。今年来,先后开展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循环经济发展等专题调研,我校教师撰写的《关于开县循环经济发展问题的思考》、《开县农村劳动动转移问题研究》专题调研报告符合开县实际,思路明晰,措施具体,被《开县信息调研》采用,为县委县政府决策提供了参考。全年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求实》、综合性经济类期刊《中国乡镇经济论坛》、建设部优秀期刊《小城镇建设》等刊物发表调研文章38篇,科研档次有新提高。二是认真搞好各类课题研究工作。根据县委、县政府确立的工作重点来制定科研计划,确立科研目标和重点,做到科学选题。《开县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列入县级科研课题,《贫困地区乡镇党委执政规律初探》列入市级科研课题,填补了我校无市级课题的空白。参与了《三峡移民精神探源》(三峡出版社)中第五章《舍已为公的奉献精神》的撰写工作。常务副校长

李亚军主编了《乡镇党委执政能力建设研究》(三峡出版社)、《农村工作研究》(远方出版社)两部专著,填补了近年来我校无专著的空白。李亚军同志撰写的《乡镇债务问题研究》荣获重庆市科委专业学术委员会一等奖,填补了我县参加全市科委系统优秀论文评选无一等奖的空白。三是深入开展调研活动。在调研工作中注意把握政策性、针对性、应用性、超前性、操作性和时效性等特点,围绕一些重大现实和战略问题,紧扣教学中的重点、热点和难点问题,展开深入细致的调研,尽量掌握第一手资料,提出具有前瞻性、战略性、对策性的意见和建议。同时,鼓励骨干教师参加县里心工作,有7人次参加全县先进性教育活动、镇乡街道县级部门届中回访考察工作、移民、贫困帮扶工作等。四是采取 “奖、资、促”等措施,促进科研上水平、上档次。
五、创新载体,悉心组织,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加强
一是实行 “三同时”制度,即校党委一班人把精神文明建设列入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在校党委会、办公会上定期研究,与业务工作同时布置,同时检查,同时奖惩。二是扎实有效地开展 “三项活动”,即开展 “满意在窗口”活动,进一步建立健全了《后勤管理制度》、《学员食堂管理制度》、《卫生管理制度》、《门卫管理制度》,增强了教职工的宗旨意识和服务意识,行政后勤工作质量得到明显提高;开展 “文明家庭”、“文明职工”创建活动,家庭和睦,邻里友好;开展学法守法活动,全年无“六害”和违反计划生育等情况发生。三是完善了“六公开”制度,即做到办事程序、收费标准、办事内容、办事时限、办事结果、重大事项公开。今年来,先后向全体教职工通报了机关经费、人事安排、新城迁建方案、教学综合楼、教工住宅设计等重大事项。四是认真开展帮扶活动。深入开展 “党员进万家”、“送温暖献爱心”活动,全校党员干部与丰乐黄陵村140户帮扶对象实行“1+5”结对帮扶,与白泉上华村22户帮扶对象实行“一帮一”活动,向白泉白里村校捐赠木床50架。通过资金扶助、智力帮扶、协助就业、应急救助等有效方式切实为困难党员群众排忧解难。党校从有限的经费中挤出5000元,支持丰乐黄陵村整修村级公路,每位党员干部捐资400元给“一帮一”贫困户,帮助贫困户解决生产资金紧缺的问题;充分利用自身优势或通过协调,为帮扶户参加技能培训和劳务输出提供帮助。积极参加“托起明天的太阳”募捐活动,全体党员捐资1500元给我县失学少年儿童,以实际行动奉献爱心,树立了党校机关党员的形象。全校教职工积极行动,伸出友爱之手,为本校身患重病的青年教师李忠勇捐资3000多元,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全体教职工全年累计捐款1.9万元,捐赠衣物280件套。扎实开展“情系群众,走进大山” 活动。选派10党员带着科技知识、带着政策法律、带着学习资料、带着深厚感情,向河堰镇花木村群众送法制、送科技,为他们排忧解难、为他们搞好生产,理清思路,找准发展项目,尽早脱贫致富。同时积极协助丰乐滴水村开展移民外迁和后靠工作。五是机关党支部、工会、退休职工等活动制度化、经常化。XX年,校级班子被县委命名为“好班子”,机关党支部被县委命名为“基层先进党组织”。
我们虽然取得了以上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移
民迁校工作进展缓慢,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不够紧密等。

XX年年我校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办学工作制度化、办学程序规范化、办学管理科学化、教学设备现代化”的要求,强化教研立校的办学思想,坚持“教学、科研、后勤”并举,加快新城党校建设步伐,全面推进党校建设和发展,充分发挥党校在全县大规模干部教育培训方面的阵地、熔炉和主渠道作用,为建设全市经济强县做出新贡献。


一、加强干部培训,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
抓好主体班培训工作,全年计划举办各类主体班28班次,累计培训各类干部 3500人次。举办县管正职领导干部培训班3期155人,县级部门副职领导干部进修班1期65人,县级部门和镇乡街道中层干部、一般干部培训班4期240人,农村(社区)文书、计生专干培训班6期1016人,公务员初任培训班4期400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培训班6期1380人,高中级专业技术人员培训班2期100人,移民扶贫干部专题培训班2期150人。强化党校函授教育管理工作,巩固现有办学规模;继续深化教学改革,根据培训对象的实际需要,科学安排教学内容,做到“要精要管用”;进一步完善集体备课制度、新课试讲制度、教学质量评估制度,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式,如案例式、体验式教学,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二、加大科研改革力度,提高科研工作水平
积极推行教学科研一体化,把提高教学质量的重点转移到提高科研质量上来,使科研成果成为教学内容的主角;加大科研考核力度,对完不成科研工作任务的教职工,当年不得晋升职称,不得评选先进;加大市县级课题的申报工作力度,争取参加1—3个市县级课题的研究工作;要根据工作实际,确定调研重点,组织教研人员联合攻关,写出有较高参考价值的调研报告;提高《学习与思考》办刊质量;努力办好校园网站,充分利用中央党校远程教育、重庆市网络党校和宽带网的资源共享作用;进一步开发图书资料的信息服务功能,充分发挥图书资料在教学科研工作中的基础作用。
三、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教职工队伍整体素质
按照“政治坚强,业务内行,作风端正”的要求,进一步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创造宽松环境,大力培养学科带头人;进一步加强教职工队伍建设,采取多渠道培训形式,提高教职工的政治业务素质;完善岗位目标考核制度,健全管理机制;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技能和办事效率,促进管理和服务水平的整体提高。
四、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为教学和工作创造良好环境
加大新城党校建设力度。按照“教学现代化、环境园林化、管理科学化、住宿宾馆化”的要求,积极争取县委、县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的支持,力争2006年6月前进场施工。以远程教学网和党校信息化建设为重点,加快党校办学条件的现代化步伐。加强远程教学B级站、电子阅览室的日常管护工作,提高使用效率。抓好教学、科研软件建设工作,确保各项工作高效、有序运行。
五、加强基层党组织和精神文明建设,为全面完成各项任务提供动力支撑
要进一步加强机关党支

部自身建设,要深入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建立保持先进性的长效机制;要有计划地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宗旨廉洁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维护和发扬良好的校风;要进一步加强机关工会建设,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要加大后勤服务工作力度,提高学员满意度;要进一步搞好安全、计生、综治、信访、保密等工作,为全面完成各项任务提供动力支撑.
***县委党校
**行政学校
XX年11月28日

财监系统工作要点


财监系统2006年工作要点s0100
2006年是“十一·五”计划的开局之年。做好2006年工作,对于我市实现“十一·五”计划目标起好步、开好局,为我市跻身全国县级两百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06年财监系统的工作思路是:以和“”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努力构建和跻身全国县级两百强目标,牢固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理念,牢固树立和落实,发扬争先创优精神,积极服务经济建设,努力缓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进一步推进经济社会健康、协调、快速发展。
一、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发挥民政调谐作用,和谐社会群体间的关系
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促进社会不同阶层和群体之间的关系和谐融洽。自然规律运行和经济社会的发展,使社会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一些弱势群体;老年群体也在不断壮大,成为社会中的一个重要群体;军队行使着保家卫国、保驾护航的职能,是社会中的一个特殊群体。民政要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充分发挥调谐作用,努力提高三类群体在社会中的和谐度。
1、救助困难群众。要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构建好以最低生活保障和灾民救助制度为基础,以医疗、教育、住房、司法等专项救助为辅助,以优惠政策相配套,以社会互助为补充,运转协调、资金到位、管理规范、网络健全,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覆盖城乡的社会救助体系,切实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一是进一步健全灾害应急体系。健全部门间应急灾害的联动工作机制,形成灾害管理预案体系;全面加强灾情信息系统建设,提高灾情的监测、预警、预报水平;灾后恢复重建要纳入规范的项目管理并逐步形成规范的工作体系。二是切实提升低保规范化操作水平。完善乡镇、街道劳动社会保障与社会救助服务中心机构建设,构建“一口上下”的救助管理模式,切实提高社会救助管理水平。进一步做好分类施保工作,实现合理、科学救助。努力探索解决低保边缘户生活困难问题。健全社会监督办法,加大低保核查力度,实现“动态管理,应保尽保”目标。三是确保农村五保老人集中供养长效发展。妥善解决好经济空壳村的五保老人供养经费负担问题,确保五保供养经费、实物足额筹措,巩固提高五保集中供养率。大力推行民主化、规范化管理,提高服务水平,促进敬老院稳定有序运作。大力发展以农副业生产为核心的院办经济,实现以副补院。四是规范落实城乡医疗救助制度。严格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广泛接受社会监督,规范做好医疗救助审批工作,确保医疗救助政策落到实处。整合社会资源,拓宽筹资渠道,落实救助经费,推动医疗救助长效运转。五是完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制度。制订城市生活无着乞讨人员救助政策文件,构建“政府主导、部门配合、民政实施,区域合作”的工作运行模式。坚持“自愿受助,无偿救助”原则,积极创新工作方式,提高救助时效。六是大力推进慈善事业建设。创新慈善资金募集方式,广泛整合市内外资源,大力募集慈善基金。坚持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原则,有计划有重点地实施救助活动,充分发挥慈善救助的应急作用。
2、关注老年群体。进一步健全市、乡镇(街道)、社区(行政村)三级老龄工作体系。完善落实老年人优待政策,建好老年人法律援助中心,深入推行农村老年人协议养老方法,切实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完善老年人服务设施,坚持政府倡导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多元化投入、市场化管理的路子,逐步增加对老年服务设施的投入。市老年教育活动中心、老年大学、老年电大分校和老年公寓要做到设施齐全、活动正常,街道、社区要建好、管好老年活动中心(室)、老年学校。进一步建立健全社区养老保障、医疗保障、生活照料、文化教育和权益维护网络,建好社区老年协会和为老服务志愿者队伍,按照“3587工程”的要求,深化社区老龄工作规范化建设。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健全老年体协和老年文艺团体等群众组织,经常开展基层老年文体活动。加强老年教育,做到经常化、制度化,力争老年人注册就读率和受教育率达到老年人总数的5%以上。
3、深入拥军活动。建立完善抚恤、优待、补助、褒扬相结合的多层次优抚制度和服务体系。根据重点优抚对象生活补助标准自然增机制管理办法,适时调整重点优抚对象生活费补助标准,改善他们的基本生活。进一步深化安置工作改革,稳妥做好货币化安置工作。继续完善落实退伍安置配套制度,突出抓好退役军人自谋职业技能与就业推荐工作,为其就业创造条件,解决

后顾之忧。建成上下协调、运转高效、服务多方位的双拥工作体系,深化军地共建工作,多方位多角度地支持部队建设,努力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
二、坚持效益公平并重,发挥财税调控作用,和谐经济社会发展速度
把握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关系,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所在。财税作为政府宏观调控的一个重要手段,要依照职能职责,坚持效益与公平并重,科学发挥调控作用,和谐经济社会发展速度。
1、坚持依法治税。围绕财政总收入亿元,增长%,其中地方财政收入亿元,国税收入亿元的预期目标,坚持依法征管,做到应收尽收,不收过头税,做好组织收入工作。一是推进税收征管改革。对工业园区及部分控制行业税收优惠政策开展专项执法检查,推行税收一级核算,采取强有力措施清理欠税。进一步推进个体税收“三等九级”征管办法。进一步做好公开工作,理顺税收征管秩序。加强纳税户籍管理,严格发票管理。以税收征管的理念抓好社保费的征缴工作,实现税费“同申报、同征管、同稽查”。二是完善税收管理。探索资源税由收购单位(水泥企业)、乡镇实行代扣代缴管理办法。对竹、木材行业实行查账、核定、双定相结合的多元化管理模式。进一步推进个人所得税全员管理工作,强化对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和连年亏损企业的管理。三是提高税收稽查水平。开展纳税评估工作,强化税收稽查,完善《责成自查制度》和《税务稽查约谈制度》,建立《案件特性分析制度》,打击各种抗税欠税行为,营造公平竞争的税收环境。四是进一步推进税收征管社会化。建立完善信息共享机制,规范委托代征管理,堵塞税收漏洞。
2、科学安排支出。按照“量入为出、量力而行、收支平衡、不留缺口”的原则,区分轻重缓急,合理安排各项资金。一是保障培植财源支出,做大做强“财政蛋糕”。进一步加强对企业技改项目财政贴息资金申报和管理,加大支持科技型、环保型、劳动密集型等企业工业技改贴息支持力度。完善落实支持工业经济发展和外贸出口的各项政策,结合实际,对相关的财政支出政策进行调整,大力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做大、做强、做优六六产业。及时兑现市政府鼓励发展各项财政贴补政策,促进经济健康快速发展。二是保障“三农”建设支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重点抓好“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农业工业化”政策落实、山区农民下山脱贫、经济薄弱村办公用房建设、农村垃圾集中收集处理等资金的落实,以及各类农业示范基地建设、农民培训、农村税费改革后续工作落实。三是保障社会事业发展支出,加大教育、文化、公共卫生、社会保障投入,把有限的财力更多的用在关心社会弱势群体,维护社会稳定、加大社会保障、社会公共需求等急需和必需支出上。
3、加强财政监管。深化预算管理体制改革,完善部门预算和综合预算管理,硬化预算约束。按公共财政和市场化运作的要求,加快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将不属于政府办理的职能分离出来,减轻财政压力。继续抓好乡镇财政管理,根据乡镇区划调整情况,关注乡镇财政运行状况,适时进行调整完善,支持乡镇做大做强,加强乡镇财政。推进财政管理制度化、规范化、信息化,完善财政监督体系。建立健全资金分配、拨付等管理制度,规范管理程序,以法律、法规、规章为手段来规范财政资金的使用、分配,在制度上体现财政管理的公平、公正、透明。按公共财政的要求,进一步完善财政收支监督机制,内部监督机制、会计监督机制和资金使用跟踪检查制度,提高资金运行效率和资金使用效益,防范财政资金运行风险。
三、坚持服务经济职能,发挥金融推进作用,和谐金融地方发展步伐
金融是地方经济发展的血液,地方经济是金融发展的平台,两者必须和谐发展,才能实现互惠共赢的目的。金融要始终坚持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职能,充分发挥推进器的作用,地方要加大信用环境建设,改善金融发展环境,相互促进发展步伐和谐共进。
1、努力拓宽融资渠道。金融机构要发挥融资主渠道作用,千方百计吸收存款。要加强对各项存款的来源与分流渠道及变化,特别是对资金外流情况进行调查,研究组织存款的相应对策措施,提高对策措施的针对性和方向性;对性的资金外流,要掌握动向,引导和督促资金回流。要加强金融宣传,增加居民金融知识,改变金融观念,减少现金交易和现金在民间的置留量。要不断推出金融产品,进一步改善金融服务,加大金融存款的吸引力度。要争取上级行信贷支持,加强与省内外金融机构的合作,努力引进异地金融信贷资金。政府要发挥组织引导作用,进一步落实鼓励引资的政策措施,结合实际包装好项目,积极争取国债项目资金和各渠道的补助资金,继续组织投融资项目洽谈会,引进各方资金。要充分发挥国资公司“非转经”资产作用,努力盘活行政事业单位闲置资产,拓宽政府融资平台。要推进信用担保机构发展,促进担保机构的规范发展,增

强为企业融资的担保实力。企业要顺应投融资体制变化的趋势,加强经营管理,练好内功,主动扩大直接融资,拓宽融资渠道。
2、优化信贷支持措施。在投向上,要按照优化信贷结构的要求,围绕地方经济发展重点和趋向,保障政府重点项目、重点工程信贷投入,加大“六六产业”、转变增长方式的传统支柱型产业和成长型、科技型、环保型、劳动密集型以及信用型企业的信贷投入。在利率上,要按照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对“三农”信贷资金继续实行利率优惠政策。在运行上,要争取上级行对我市的授信额度,用足用活各项金融政策,积极使用和用好票据融资等金融工具,适度下放基层经营机构自主经营权和审贷权,主动指导企业灵活信贷,提供良好的信贷服务。政府要研究有关扶持政策措施,在法律框架内,努力减少企业信贷融资成本,促进金融机构盘活信贷资产,增加信贷可用资金;要扩大中小企业担保中心担保规模,增强政府性担保机构的担保实力,努力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难。
3、改善金融生态环境。要积极打造“信用我市”,加强社会诚信教育,加大对不讲信用的惩戒力度,建立维护公平竞争的信用环境,营造良好的金融社会大环境。要继续加大“信用村、信用户、信用乡(镇)”、“重合同、守信用企业”建设,继续加强“银企、银政、银司”协作,完善和发挥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功能,制止和打击各种逃废债行为,杜绝失信、赖帐行为的发生。要积极运用科技手段,搭建信息共享平台,及时掌握货币信贷政策、金融监管和经济金融运行信息,快速分析判断可能出现的金融风险状况,完善信贷风险预警机制,提高及时处置重大金融突发事件的能力。
四、坚持整顿规范并举,发挥市场监管作用,和谐市场经济秩序
市场经济秩序的安全有序,关系着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领域。市场监管部门,要切实履行好市场监管职能,坚持整顿和规范并举,加强互相协作,进一步促进市场经济秩序的和谐安全。
1、重抓食品安全保障。加强食品生产源头监管,严格控制食品生产安全各个环节的标准和要求。对于经过帮扶不能达到要求和标准的企业和业主,指令退出食品行业。明确企业法人是食品安全的第一责任人,企业内部要设置专职的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加强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周围的环境治理,有效防止食品的环境污染。落实已定的扶持政策,深入实施“千镇连锁超市、万村放心店”工程,年内全面完成上级下达的目标任务,完善农村现代食品流通网,规范食品市场经营行为。加强食品安全知识宣传,增强消费者食品安全意识,提高消费者食品安全防范意识和鉴别能力。完善食品安全监管机制,形成多位一体的监管体系。企业层面,成立食品行业协会,加强行业自律。政府层面,巩固和完善食品安全监督网络,层层签订食品安全责任书,顺应乡镇行政区划调整,调整和完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站管理,提高工作站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水平。开展食品安全应急预案的应急演练,提高应急能力。社会层面,完善消费者举报、投诉接收系统,保证消费者和社会舆论监督渠道畅通,充分发挥社会力量的监督作用。
2、加强市场日常监管。坚持日常整治和专项整治相结合,分段整治和联合整治相结合,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商品行为。继续把食品药品安全作为整规工作的重中之重,食品整治以农村、城乡结合部和城市社区为重点区域,以街头早点、夜市摊群、路边饮食摊贩、学校和建筑工地食堂为重点部位,加大工作力度,确保人民群众饮食安全。药品整治针对薄弱环节、薄弱领域和看病难、看病贵等突出问题,全面整治制售假劣药品、医疗器械的违法行为,进一步加强药品经销网建设,保障人民群众用药安全,努力遏制药品价格虚高。抓好农资打假专项行动。围绕农作物杂交种子、肥料、农药、农机具等重点产品,抓住农资批发市场和农资经销单位,严厉打击生产销售假劣、国家禁用、未经登记(审定)农资产品的违法行为。开展保护知识产权专项行动,加大保护知识产权宣传力度,完善保护知识产权工作制度,提高保护知识产权的能力和水平。严厉打击商业欺诈行为,重点整治虚假违法广告,打击非法行医、虚假专利评奖和商贸活动中的欺诈行为。搞好建筑材料、烟草等其它专项治理。
3、强化特种设备安全。建立特种设备动态管理机制,完善安全监察网络建设和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检验信息网络建设。加大监察力度,严肃查处特种设备的违法制造、安装和使用行为。实施重点监察、现场监察,开展食用菌杀菌“土锅炉”、中小学校微压锅炉、重点化工企业、液化石油气钢瓶超期使用专项整治活动,重点监察特种设备重点监控单位,对设备多、情况复杂的单位实施高标准严要求的重点监控,确保特种设备不发生重、特大安全事故,安全运行。积极提供设备管理和技术培训服务,进一步提高特种设备操作工的持证上岗率和操作水平。
五、坚持品牌兴市战略,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和谐经济发展的量质推力经济发展的推力包括两方面,即数量的扩张和质量的提升。经济发展走过初始化阶段,要实现持续健康发展,必须要从重数量的扩张转变到重质量的提升,这也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题中之义。实现这一点,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政府要牢固树立质量兴市意识,加大引导和扶持力度,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和谐数量扩张和质量提升两者对经济发展的推进力量。
1、制定完善品牌战略计划。围绕我市“十一.五”计划,结合我市经济发展趋势和区域特色,制定我市“十一.五”品牌战略计划,把对已有的著名商标、名牌产品和企业进行扶持,对潜在的优势产品和企业进行培育,作为“十一.五”品牌战略的核心内容。要坚持有所

为、有所不为,梯度培育的原则,选准品牌扶持重点,增强政府对品牌产品的选育力度。选育要突出三个重点:一是突出具有区域经济“优势”的行业,如水泥、变压器、化工、木材、消防器材等具有传统特色的产品等。二是突出具有地方“特色”的产品,如蜂产品、白菇、猕猴桃等农产品。三是突出优势品牌的提升,从已有的品牌中筛选出优势品牌,帮助其升级。同时,对政府重点培育品牌的企业,要指导帮助制定企业实施品牌战略详细计划,加强企业自身创牌的针对性、方向性、操作性。
2、加大品牌战略推进力度。要以振兴我市质量为目标,切实把创建品牌作为一项推进企业质量提高、推进产业层次和区域经济提升的系统工程来抓,努力形成“企业为主、政府推动、全社会参与”的创品牌工作格局。要加强品牌宣传力度,树立品牌强企、品牌兴市理念,严厉打击冒牌行为,营造良好的创牌氛围。要专项制定创牌扶持政策,特别对培育品牌的重点企业,在政策、资金、技术、宣传上要给予重点倾斜,加大扶持力度,调动企业争创品牌的积极性。要把工作重点从名牌产品的认定转到培育品牌、提升品牌上来,认真做好品牌的争创、保护工作。
3、认真实施产品质量帮扶。要以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为目标,用先进标准覆盖产业,鼓励企业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实行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自我声明制度;鼓励企业制定具有竞争力、高于现行国家标准的企业内控标准,提高标准水平,严格实施市场准入制、产品标准备案、产品标识、标注等相关制度,促进产业层次的提升。要加强对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及其他经济管理人员的质量管理知识和法律、法规知识的培训,引导、帮助企业建立相应的科学、规范的质量管理体系。要利用各种信息资源和数据开展质量指数分析评价,实行产品质量安全预警,防范区域性产品质量问题的发生。

财监系统2012年工作要点


**年是“十一·五”计划的开局之年。做好2007年工作,对于我市实现“十一·五”计划目标起好步、开好局,为我市跻身全国县级两百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07年财监系统的工作思路是:以*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努力构建和谐社会和跻身全国县级两百强目标,牢固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理念,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发扬争先创优精神,积极服务经济建设,努力缓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进一步推进经济社会健康、协调、快速发展。

一、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发挥民政调谐作用,和谐社会群体间的关系

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促进社会不同阶层和群体之间的关系和谐融洽。自然规律运行和经济社会的发展,使社会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一些弱势群体;老年群体也在不断壮大,成为社会中的一个重要群体;军队行使着保家卫国、保驾护航的职能,是社会中的一个特殊群体。民政要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充分发挥调谐作用,努力提高三类群体在社会中的和谐度。

1、救助困难群众。要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构建好以最低生活保障和灾民救助制度为基础,以医疗、教育、住房、司法等专项救助为辅助,以优惠政策相配套,以社会互助为补充,运转协调、资金到位、管理规范、网络健全,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覆盖城乡的社会救助体系,切实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一是进一步健全灾害应急体系。健全部门间应急灾害的联动工作机制,形成灾害管理预案体系;全面加强灾情信息系统建设,提高灾情的监测、预警、预报水平;灾后恢复重建要纳入规范的项目管理并逐步形成规范的工作体系。二是切实提升低保规范化操作水平。完善乡镇、街道劳动社会保障与社会救助服务中心机构建设,构建“一口上下”的救助管理模式,切实提高社会救助管理水平。进一步做好分类施保工作,实现合理、科学救助。努力探索解决低保边缘户生活困难问题。健全社会监督办法,加大低保核查力度,实现“动态管理,应保尽保”目标。三是确保农村五保老人集中供养长效发展。妥善解决好经济空壳村的五保老人供养经费负担问题,确保五保供养经费、实物足额筹措,巩固提高五保集中供养率。大力推行民主化、规范化管理,提高服务水平,促进敬老院稳定有序运作。大力发展以农副业生产为核心的院办经济,实现以副补院。四是规范落实城乡医疗救助制度。严格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广泛接受社会监督,规范做好医疗救助审批工作,确保医疗救助政策落到实处。整合社会资源,拓宽筹资渠道,落实救助经费,推动医疗救助长效运转。五是完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制度。制订城市生活无着乞讨人员救助政策文件,构建“政府主导、部门配合、民政实施,区域合作”的工作运行模式。坚持“自愿受助,无偿救助”原则,积极创新工作方式,提高救助时效。六是大力推进慈善事业建设。创新慈善资金募集方式,广泛整合市内外资源,大力募集慈善基金。坚持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原则,有计划有重点地实施救助活动,充分发挥慈善救助的应急作用。

2、关注老年群体。进一步健全市、乡镇(街道)、社区(行政村)三级老龄工作体系。完善落实老年人优待政策,建好老年人法律援助中心,深入推行农村老年人协议养老方法,切实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完善老年人服务设施,坚持政府倡导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多元化投入、市场化管理的路子,逐步增加对老年服务设施的投入。市老年教育活动中心、老年大学、老年电大分校和老年公寓要做到设施齐全、活动正常,街道、社区要建好、管好老年活动中心(室)、老年学校。进一步建立健全社区养老保障、医疗保障、生活照料、文化教育和权益维护网络,建好社区老年协会和为老服务志愿者队伍,按照“3587工程”的要求,深化社区老龄工作规范化建设。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健全老年体协和老年文艺团体等群众组织,经常开展基层老年文体活动。加强老年教育,做到经常化、制度化,力争老年人注册就读率和受教育率达到老年人总数的5%以上。

3、深入拥军活动。建立完善抚恤、优待、补助、褒扬相结合的多层次优抚制度和服务体系。根据重点优抚对象生活补助标准自然增机制管理办法,适时调整重点优抚对象生活费补助标准,改善他们的基本生活。进一步深化安置工作改革,稳妥做好货币化安置工作。继续完善落实退伍安置配套制度,突出抓好退役军人自谋职业技能培训与就业推荐工作,为其就业创造条件,解决后顾之忧。建成上下协调、运转高效、服务多方位的双拥工作体系,深化军地共建工作,多方位多角度地支持部队建设,努力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

二、坚持效益公平并重,发挥财税调控作用,和谐经济社会发展速度

把握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关系,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所在。财税作为政府宏观调控的一个重要手段,要依照职能职责,坚持效益与公平并重,科学发挥调控作用,和谐经济社会发展速度。

1、坚持依法治税。围绕财政总收入亿元,增长%,其中地方财政收入亿元,国税收入亿元的预期目标,坚持依法征管,做到应收尽收,不收过头税,做好组织收入工作。一是推进税收征管改革。对工业园区及部分控制行业税收优惠政策开展专项执法检查,推行税收会计一级核算,采取强有力措施清理欠税。进一步推进个体税收“三等九级”征管办法。进一步做好税务公开工作,理顺税收征管秩序。加强纳税户籍管理,严格发票管理。以税收征管的理念抓好社保费的征缴工作,实现税费“同申报、同征管、同稽查”。二是完善税收管理。探索资源税由收购单位(水泥企业)、乡镇实行代扣代缴管理办法。对竹、木材行业实行查账、核定、双定相结合的多元化管理模式。进一步推进个人所得税全员管理工作,强化对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和连年亏损企业的管理。三是提高税收稽查水平。开展纳税评估工作,强化税收稽查,完善《责成自查制度》和《税务稽查约谈制度》,建立《案件特性分析制度》,打击各种抗税欠税行为,营造公平竞争的税收环境。四是进一步推进税收征管社会化。建立完善信息共享机制,规范委托代征管理,堵塞税收漏洞。

2、科学安排支出。按照“量入为出、量力而行、收支平衡、不留缺口”的原则,区分轻重缓急,合理安排各项资金。一是保障培植财源支出,做大做强“财政蛋糕”。进一步加强对企业技改项目财政贴息资金申报和管理,加大支持科技型、环保型、劳动密集型等企业工业技改贴息支持力度。完善落实支持工业经济发展和外贸出口的各项政策,结合实际,对相关的财政支出政策进行调整,大力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做大、做强、做优六六产业。及时兑现市政府鼓励发展各项财政贴补政策,促进经济健康快速发展。二是保障“三农”建设支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重点抓好“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农业工业化”政策落实、山区农民下山脱贫、经济薄弱村办公用房建设、农村垃圾集中收集处理等资金的落实,以及各类农业示范基地建设、农民培训、农村税费改革后续工作落实。三是保障社会事业发展支出,加大教育、文化、公共卫生、社会保障投入,把有限的财力更多的用在关心社会弱势群体,维护社会稳定、加大社会保障、社会公共需求等急需和必需支出上。

3、加强财政监管。深化预算管理体制改革,完善部门预算和综合预算管理,硬化预算约束。按公共财政和市场化运作的要求,加快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将不属于政府办理的职能分离出来,减轻财政压力。继续抓好乡镇财政管理,根据乡镇区划调整情况,关注乡镇财政运行状况,适时进行调整完善,支持乡镇做大做强,加强乡镇财政财务管理。推进财政管理制度化、规范化、信息化,完善财政监督体系。建立健全资金分配、拨付等管理制度,规范管理程序,以法律、法规、规章为手段来规范财政资金的使用、分配,在制度上体现财政管理的公平、公正、透明。按公共财政的要求,进一步完善财政收支监督机制,内部监督机制、会计监督机制和资金使用跟踪检查制度,提高资金运行效率和资金使用效益,防范财政资金运行风险。

三、坚持服务经济职能,发挥金融推进作用,和谐金融地方发展步伐

金融是地方经济发展的血液,地方经济是金融发展的平台,两者必须和谐发展,才能实现互惠共赢的目的。金融要始终坚持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职能,充分发挥推进器的作用,地方要加大信用环境建设,改善金融发展环境,相互促进发展步伐和谐共进。

1、努力拓宽融资渠道。金融机构要发挥融资主渠道作用,千方百计吸收存款。要加强对各项存款的来源与分流渠道及变化,特别是对资金外流情况进行调查,研究组织存款的相应对策措施,提高对策措施的针对性和方向性;对投资性的资金外流,要掌握动向,引导和督促资金回流。要加强金融宣传,增加居民金融知识,改变金融观念,减少现金交易和现金在民间的置留量。要不断推出金融产品,进一步改善金融服务,加大金融存款的吸引力度。要争取上级行信贷支持,加强与省内外金融机构的合作,努力引进异地金融信贷资金。政府要发挥组织引导作用,进一步落实鼓励引资的政策措施,结合实际包装好项目,积极争取国债项目资金和各渠道的补助资金,继续组织投融资项目洽谈会,引进各方资金。要充分发挥国资公司“非转经”资产作用,努力盘活行政事业单位闲置资产,拓宽政府融资平台。要推进信用担保机构发展,促进担保机构的规范发展,增强为企业融资的担保实力。企业要顺应投融资体制变化的趋势,加强经营管理,练好内功,主动扩大直接融资,拓宽融资渠道。

2、优化信贷支持措施。在投向上,要按照优化信贷结构的要求,围绕地方经济发展重点和趋向,保障政府重点项目、重点工程信贷投入,加大“六六产业”、转变增长方式的传统支柱型产业和成长型、科技型、环保型、劳动密集型以及信用型企业的信贷投入。在利率上,要按照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对“三农”信贷资金继续实行利率优惠政策。在运行上,要争取上级行对我市的授信额度,用足用活各项金融政策,积极使用和用好票据融资等金融工具,适度下放基层经营机构自主经营权和审贷权,主动指导企业灵活信贷,提供良好的信贷服务。政府要研究有关扶持政策措施,在法律框架内,努力减少企业信贷融资成本,促进金融机构盘活信贷资产,增加信贷可用资金;要扩大中小企业担保中心担保规模,增强政府性担保机构的担保实力,努力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难。

3、改善金融生态环境。要积极打造“信用我市”,加强社会诚信教育,加大对不讲信用的惩戒力度,建立维护公平竞争的信用环境,营造良好的金融社会大环境。要继续加大“信用村、信用户、信用乡(镇)”、“重合同、守信用企业”建设,继续加强“银企、银政、银司”协作,完善和发挥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功能,制止和打击各种逃废债行为,杜绝失信、赖帐行为的发生。要积极运用科技手段,搭建信息共享平台,及时掌握货币信贷政策、金融监管和经济金融运行信息,快速分析判断可能出现的金融风险状况,完善信贷风险预警机制,提高及时处置重大金融突发事件的能力。

四、坚持整顿规范并举,发挥市场监管作用,和谐市场经济秩序

市场经济秩序的安全有序,关系着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领域。市场监管部门,要切实履行好市场监管职能,坚持整顿和规范并举,加强互相协作,进一步促进市场经济秩序的和谐安全。

1、重抓食品安全保障。加强食品生产源头监管,严格控制食品生产安全各个环节的标准和要求。对于经过帮扶不能达到要求和标准的企业和业主,指令退出食品行业。明确企业法人是食品安全的第一责任人,企业内部要设置专职的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加强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周围的环境治理,有效防止食品的环境污染。落实已定的扶持政策,深入实施“千镇连锁超市、万村放心店”工程,年内全面完成上级下达的目标任务,完善农村现代食品流通网,规范食品市场经营行为。加强食品安全知识宣传,增强消费者食品安全意识,提高消费者食品安全防范意识和鉴别能力。完善食品安全监管机制,形成多位一体的监管体系。企业层面,成立食品行业协会,加强行业自律。政府层面,巩固和完善食品安全监督网络,层层签订食品安全责任书,顺应乡镇行政区划调整,调整和完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站管理,提高工作站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水平。开展食品安全应急预案的应急演练,提高应急能力。社会层面,完善消费者举报、投诉接收系统,保证消费者和社会舆论监督渠道畅通,充分发挥社会力量的监督作用。

2、加强市场日常监管。坚持日常整治和专项整治相结合,分段整治和联合整治相结合,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商品行为。继续把食品药品安全作为整规工作的重中之重,食品整治以农村、城乡结合部和城市社区为重点区域,以街头早点、夜市摊群、路边饮食摊贩、学校和建筑工地食堂为重点部位,加大工作力度,确保人民群众饮食安全。药品整治针对薄弱环节、薄弱领域和看病难、看病贵等突出问题,全面整治制售假劣药品、医疗器械的违法行为,进一步加强药品经销网建设,保障人民群众用药安全,努力遏制药品价格虚高。抓好农资打假专项行动。围绕农作物杂交种子、肥料、农药、农机具等重点产品,抓住农资批发市场和农资经销单位,严厉打击生产销售假劣、国家禁用、未经登记(审定)农资产品的违法行为。开展保护知识产权专项行动,加大保护知识产权宣传力度,完善保护知识产权工作制度,提高保护知识产权的能力和水平。严厉打击商业欺诈行为,重点整治虚假违法广告,打击非法行医、虚假专利评奖和商贸活动中的欺诈行为。搞好建筑材料、烟草等其它专项治理。

3、强化特种设备安全。建立特种设备动态管理机制,完善安全监察网络建设和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检验信息网络建设。加大监察力度,严肃查处特种设备的违法制造、安装和使用行为。实施重点监察、现场监察,开展食用菌杀菌“土锅炉”、中小学校微压锅炉、重点化工企业、液化石油气钢瓶超期使用专项整治活动,重点监察特种设备重点监控单位,对设备多、情况复杂的单位实施高标准严要求的重点监控,确保特种设备不发生重、特大安全事故,安全运行。积极提供设备管理和技术培训服务,进一步提高特种设备操作工的持证上岗率和操作水平。

五、坚持品牌兴市战略,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和谐经济发展的量质推力经济发展的推力包括两方面,即数量的扩张和质量的提升。经济发展走过初始化阶段,要实现持续健康发展,必须要从重数量的扩张转变到重质量的提升,这也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题中之义。实现这一点,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政府要牢固树立质量兴市意识,加大引导和扶持力度,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和谐数量扩张和质量提升两者对经济发展的推进力量。

1、制定完善品牌战略计划。围绕我市“十一.五”计划,结合我市经济发展趋势和区域特色,制定我市“十一.五”品牌战略计划,把对已有的商标、产品和企业进行扶持,对潜在的优势产品和企业进行培育,作为“十一.五”品牌战略的核心内容。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梯度培育的原则,选准品牌扶持重点,增强政府对品牌产品的选育力度。选育要突出三个重点:一是突出具有区域经济“优势”的行业,如水泥、变压器、化工、木材、消防器材等具有传统特色的产品等。二是突出具有地方“特色”的产品,如蜂产品、白菇、猕猴桃等农产品。三是突出优势品牌的提升,从已有的品牌中筛选出优势品牌,帮助其升级。同时,对政府重点培育品牌的企业,要指导帮助制定企业实施品牌战略详细计划,加强企业自身创牌的针对性、方向性、操作性。

2、加大品牌战略推进力度。要以振兴我市质量为目标,切实把创建品牌作为一项推进企业质量提高、推进产业层次和区域经济提升的系统工程来抓,努力形成“企业为主、政府推动、全社会参与”的创品牌工作格局。要加强品牌宣传力度,树立品牌强企、品牌兴市理念,严厉打击冒牌行为,营造良好的创牌氛围。要专项制定创牌扶持政策,特别对培育品牌的重点企业,在政策、资金、技术、宣传上要给予重点倾斜,加大扶持力度,调动企业争创品牌的积极性。要把工作重点从产品的认定转到培育品牌、提升品牌上来,认真做好品牌的争创、保护工作。

3、认真实施产品质量帮扶。要以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为目标,用先进标准覆盖产业,鼓励企业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实行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自我声明制度;鼓励企业制定具有竞争力、高于现行国家标准的企业内控标准,提高标准水平,严格实施市场准入制、产品标准备案、产品标识、标注等相关制度,促进产业层次的提升。要加强对企业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及其他经济管理人员的质量管理知识和法律、法规知识的培训,引导、帮助企业建立相应的科学、规范的质量管理体系。要利用各种信息资源和数据开展质量指数分析评价,实行产品质量安全预警,防范区域性产品质量问题的发生。

"党校年终工作总结"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