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思想史读后感
中国思想史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中国思想史读后感、中国思想史读后感范文大全等内容,帮助大家对过去的工作进行经验总结,更多中国思想史读后感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
一篇优秀的作品读后感该如何入手去写呢?读完作品后,我受到了启发,总算找到了我一直想找的答案。我们也经常会从其他人的读后感中领略到作品的奥妙!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国近代史》的读后感”,供您参考,并请收藏本页!
《中国近代史》的读后感【篇1】我发现大学里面总是有一些老师特别受欢迎,他们往往有三个特征:第一,能说会道;第二,教的课有新观点;第三,教公选课。这三个特征碰到一起,学生肯定喜欢听。人民大学的张鸣教授或许就是这样的人。《重说中国近代史》此书就是源自他在人民大学的一门很受学生欢迎的课。
张鸣教授研究近代史,之前我也看过他一些博客和书,印象最深的是他讲九一八中的张学良。感觉总是会有新的思维、新的观点撞击你的大脑。此书名叫重说,恰如其分,整本书对于近代中国的若干大事,提出了新的论点,不同于我们从小受到的官方历史教育。今年距离我上大学一年级已经过去十年,阅历自然是在不断增加,早期教育对自己的影响也在慢慢减退,即便如此,仍然感觉十分震撼,有种茅塞顿开的感觉,想一口气读完,由此可以想见,刚刚接受完中学教育,上到大学的小孩,听到这样一门课,会是什么样的感觉。
张鸣教授是此领域的专家,书的内容本身作为非专业人士,好好品读就好了,我想说的是看书过程中想到的一些别的问题。一直以来,我觉得历史应该是一种定论,道理很简单,因为历史上的事情,都已经发生过了,早已尘埃落定,尤其中国的大学前历史教育,以灌输结论为主,更会加深这种印象。但随着我读历史书籍的增多,我发现实际上历史学术界也是存在很多争议的,并且所谓成王败寇,历史总是由胜利者来书写,这又加入了干扰因素。所以历史实际上是异常复杂的。那如何给小孩子们教授历史课?
你可能会说,任何一门学科的前沿都存在争议,但并不影响应用领域。小孩子的课本就用阶段性的研究成果呗。但问题是历史太过沉重,很多人一生又不会主动读太多的历史书籍,这样一来,历史课中学到的东西可能就是所有的历史理解了。再加上官方总会或多或少为了自己的目的,改写历史教材。
今年来,先后看了不少知名历史学者的书,越来越有种感觉,研究历史这门学问真的是需要阅历,甚至不要说研究,就是看懂,也需要。所以想到中学时候小小年纪学那些宏大的历史,真是勉为其难。如果你想学,那么历史是需要用一生来品读的。那么,也许需要更灵活的方式,完成历史启蒙教育。
《中国近代史》的读后感【篇2】《中
查看更多>>2023.01.30 《中国近代史》的读后感
品味完作者写的作品,大家都会有各自的感受,读后感可以很好的帮助我们记录文章重点,加以回顾。读后感是不是就是把每个人对这本书的特殊感受表达出来?工作总结之家特别编辑了“中国近代史的读后感”,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国近代史的读后感(篇1)《中国近代史》读后感1000字:
“近代化的问题关系民族的前途太大了。无论牺牲多大,我们不可顾惜。不近代化,我们这民族是不能继续生存的。”蒋廷黻先生身在历史风云变革的时期,对于中国与西方的近代化进行了仔细的分析,最终得出了这样的结论。
自1840年以来,清政府的闭关锁国被英国的坚船利炮轰开,中华民族进入了一个特殊时期。从以前亚洲世界的领导者变成了世界范围内的“香饽饽”,内部革命斗争此起彼伏,外部列强不断入侵瓜分中国。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华民族不断发生着变化。蒋先生通过1840到19世纪末这段时间的分析得出了中国需要近代化才能生存的结论。
首先看蒋先生对于鸦片战争的分析,主要是以战争的必然性和失败原因的分析。得出的结论是:民族近代化的缺失;之后是对洪秀全的尝试进行评述,得出了农民阶级难以实现现代化的结论;又对洋务运动的尝试进行分析,得出复制西方的一套难以实现中国的近代化的结论;最终表达了对于孙中山先生的革命的期盼。
从蒋先生的结论中我们可以很轻易地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中国必须要进行近代化才能发展,更重要的是需要走中国自己的近代化道路。这是一位身在民国时期的历史学家已经发现了中国真正要走的路。其实在之后的历史我们也都知道,真正符合中国国情的近代化才真正获得了成功。
那么,我们从蒋先生的书中可以学习到什么呢?
我认为真正值得我们去学习的,是那份世界史观。在波澜壮阔的时代浪潮下,用全面的,客观的视角来看待问题,将中国放在整个世界的大背景下进行研究,这种领先于当时并且仍然适用于今日的史观才是这本书最大的财富。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世界逐渐连成一个整体,在当时的世界已经可以进行世界范围的沟通,中国已经进入了世界,所以用世界史观的眼光研究这一时期的历史才可能有真正改变现状的结论。因为身在世界变革的浪潮中是很难独善其身的。而且这份研究的史观在当今更值得我们去学习。拒绝孤立地看问题,将眼光放在全世界,才能在全球化的今天继续我们中华民族的现代化。
“国人不缺乏历史知识,缺乏的是历史观点。”这样看来其实这也是中国近代纷繁复杂历史告诉我们的教训
查看更多>>2023.01.26 中国近代史的读后感
每年回家过年,我都有这样一个感觉:家乡是那么的亲切、和蔼,一点都不夸张的说,在看完《乡土中国》后,我对家乡的认知重新刷新了。不知道你对《乡土中国》的看法是什么呢?我们花时间为你编辑了乡土中国读后感想,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乡土中国读后感想(篇1)看《南北中国》的时候在文献综述部分多次看到《乡土中国》,国庆假期就找来看了看。
要不是里面有些词语现在不大用了(比如西洋),很难想象这是将近一百年前写的书。
书中对于中国乡土社会的分析,甚至可以用来解释当今社会的很多热门问题,比如男女性别对立、少子化。
而对于东西方文化的对比,也能解释为啥我们看西方防疫、俄乌 战争、美国霸权 主义觉得很不可思议,不能理解。
“中国的道德和法律,都因之得看所施的`对象和“自己”的关系而加以程度上的伸缩。我见过不少痛骂贪污的朋友,遇到他的父亲贪污时,不但不骂,而且代他讳隐。更甚的,他还可以向父亲要贪污得来的钱,同时骂别人贪污。等到自己贪污时,还可以“能干”两字来自解。这在差序社会里可以不觉得是矛盾;因为在这种社会中,一切普遍的标准并不发生作用,一定要问清了,对象是谁,和自己是什么关系之后,才能决定拿出什么标准来。
团体格局的社会里,在同一团体的人是“兼善”的,就是“相同”的。孟子最反对的就是那一套。他说:“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子比而同之,是乱天下也。”墨家的“爱无差等”,和儒家的人伦差序,恰恰相反,所以孟子要骂他无父无君了。”
说到墨子的兼爱,这完全不符合中国基于亲属关系形成的社会结构,也难怪墨家的思想传承远远比不上儒家、道家,甚至连法家和兵家都比不上。
“把浮士德式的两性恋爱看成是进入生育关系的手段是不对的。恋爱是一项探险,是对未知的摸索。这和友谊不同,友谊是可以停止在某种程度上的了解,恋爱却是不停止的,是追求。这种企图并不以实用为目的,是生活经验的创造,也可以说是生命意义的创造,但不是经济的生产,不是个事业。恋爱的持续依赖于推陈出新,不断地克服阻碍,也是不断地发现阻碍,要得到的是这一个过程,而不是这过程的结果。从结果说可以是毫无成就的。非但毫无成就,而且使社会关系不能稳定,使依赖于社会关系的事业不能顺利经营。依现代文化来看,男女间感情激动的发达已使生育的事业摇摇欲坠。这事业除非另外设法,由社会来经营,浮士德式的精神的确在破坏这社会上的基本事业。”
想想中国广
查看更多>>在岑寂的时候,书籍使我们欢娱,远离一切的痛苦。我们相信在每个人看完作品后,都会学到更多的知识。我们可以写一篇读后感,记下阅读后的体会和感想,你对读后感这种写作方式了解吗?经过收集并整理,工作总结之家的编辑为你呈上中国通史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本文。
中国通史读后感【篇1】作为一个历史迷来说,非常喜欢看历史题材的纪录片。这部纪录片以前在央视六套上没看完,近几日一直在从头开始补看。总体来说还是制作得相当不错的,呈现了中国历史的大致脉络,从中华文明的起源讲到了封建帝制的覆灭,全面地讲述了整整五千年的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过程。
夏商周、秦,两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辽、金、西夏、两宋、元、明、清。每一个王朝的兴起、经济文化的发展、社会环境的变化、朝代的衰弱更替都是由其自身的发展规律造成的。每看完一集后都会有不一样的感触,感受到古老的文化和古人的智慧。 直到如今,古人的智慧和他们所具备的高尚的品格还依旧有很大的影响,这些早已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融入进了中华文明中,成为了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说:” 一个人如果能身处在历史感悟之中,他就一定是获得真知的人。因为历史的经验是最为丰富的一座智慧之库。”每一个人都可以从无数个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中获得许多的感悟,然后以史为鉴,从而更好地把握现在。这才是历史的留给后人的真正价值,它真正的的意义。
中国通史读后感【篇2】近日,央视电影频道播出的百集纪录片《中国通史》,选取了以三国两晋南北朝为主体作为前7集的故事,从诸葛亮治蜀到隋炀帝亡国。
正史尤其是通史,大多为官方记录,很多时候史实被埋没,成为事件的罗列,毫无情趣可言。令人欣喜的是,近日,央视电影频道播出的百集纪录片《中国通史》,选取了以两晋南北朝为主体作为前7集的故事,从治蜀到隋炀帝亡国。这段介于汉、唐两朝“大治”之间的“大乱”,堪称中国中古史上最丰富也最波折的一段,头绪多、典故多、传奇多。看了试播的前7集,完全改变了我内心对于“正史”的偏见,或者说,终于满足了我内心对于“正史”的需求。正史,可以很有趣;正史,可以很动情;正史,让我们感悟现实。
史学在本质上是一种方法论,对于大众来说,其真正价值不在故事本身,而在铺陈线索。《中国通史》中,背景、事件、人物的彼此关系交待得非常清楚,这就为专家访谈、民风采集、史料呈现、3d动画造景之间的穿
查看更多>>2022.12.29 中国通史读后感
人的思维和想法,总是随着时间不断的改变。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心得也不例外,在日复一日的生活中,大家都对心得体会很是熟悉吧,心得体会重点的是提出自己的看法或意见。想要写心得体会需要从哪方面入手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中国历史的读后感800字,带给大家。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中国是...
2023.01.10 中国历史的读后感
人的想法不一样,能力不一样,眼界不一样,观看了某些作品后产生属于自己的体会叫心得体会,很多人都经历过写心得体会这样的写作训练,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想要写心得体会需要从哪方面入手呢?有请驻留片刻,小编为你推荐《理想国》的读后感,希望你更多关注本网站更新。 暑假期间,我读了...
2023.01.22 《理想国》的读后感
感言就是表达因为某些事情引发出的想法的文字语言,当我们获得各种奖项或者面临毕业的时候。我们都会针对当时的情况发表一下自己的感受,平时生活中我们要掌握学会写感言的方法,所以一篇优秀的感言是怎么样的呢?下面是工作总结之家的编辑精心整理的"中国古代神话读后感想",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2023.02.23 中国古代神话读后感
作品里面有丰富的故事情节和深刻的意义,让人读后感到万分舒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的想法和感悟,可以用来当作写读后感的素材。您是否也疑虑从哪些方面着手去写自己的读后感呢?请阅读由我们为你编辑的《理想国》读后感,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2023.01.28 《理想国》读后感
我们特别编辑了“《三国演义》读后感想”,感谢您的浏览。随着网络的发达,感言可以说是随处可见,当我们见证非常撼动人心灵的时刻时。从这些事情获得了深刻的感触后就可以写篇感言,感言有利于帮助我们更好地发达我们的情感。...
2023.02.19 三国演义读后感
每朵花都没有一样的时候,人也是一样。观看了某些作品后产生属于自己的体会叫心得体会,每一个人在学校的时候都有写心得体会的经历,写心得体会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关于好的心得体会要怎么样去写呢?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中国古代寓言读后感想精选”,欢迎学习和参考,希望对你有帮助。 这个暑假老师...
2023.03.24 中国古代寓言读后感
在阅读作者的作品的过程中,我们有很多自己的思考。你可你可以认真书写一份作品的读后感,再次回味一下书中深刻的内涵。那么你有接触过优质的作品读后感模板吗?下面的内容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感动中国的读后感,欢迎大家参考阅读。...
2023.01.28 感动中国的读后感
面很很多的事情或者文学作品,我们都会油然而生一些体会。基于自己的思考和感悟,我们一般通过心得体会的方式把它呈现出来。很多人都有写心得体会的经历,心得体会能够让人头脑更加清醒,目标更加明确。我们写心得体会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也许下面的“观感动中国读后感8篇”正合你意!在此提醒你收藏本页,以方便阅读!...
2023.03.12 观感动中国读后感
你有接触过优质的作品读后感模板吗?在闲暇时看作者写的作品的时候,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奇的想法,想要记录从书中所得收获可以写读后感,小编收集并整理了“《感动中国》的读后感”,请马上收藏本页,以方便再次阅读!...
2023.01.18 《感动中国》的读后感
书籍是人类最好的老师。在读作品时,内心都会被震撼到,我们可以将心中想要表达的话记录下来。我们该如何做才能写出一篇高质量的读后感呢?工作总结之家编辑推荐你不妨读一下理想国的读后感,感谢您的参阅。...
2023.01.25 理想国的读后感
你有你的想法,我有我的想法,每一个人的想法都不一样,对于阅读或观看过的作品,用自己的话语把它写出来,我们称之为心得体会。无论在生活还是社会里,要用到心得体会的情况还是蛮多的,心得体会比较多地倾向于个人的主观感受和体会,关于好的心得体会要怎么样去写呢?小编收集并整理了“ 《史记故事》读后感其三”,供大...
有些事情解决不了不如换个想法,像数学定理一样,它还有逆定理。如果我们需要发表自己的见解,见解的来源就是自己的心得体会。在日复一日的生活中,大家都对心得体会很是熟悉吧,心得体会比较多地倾向于个人的主观感受和体会,如何写好一份值得称赞的心得体会呢?为此,小编从网络上精心整理了《近代史读后感1500字》,...
2023.01.03 近代史读后感
我们会不经意地忘记对手精辟的观点,就像忘记自己愚蠢的想法一样。如果我们需要发表自己的见解,见解的来源就是自己的心得体会。写心得体会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写作训练,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很好地提升我们的思考水平,心得体会的内容具体要怎样写呢?考虑到你的需求,小编特意整理了“《感动中国》读后感模板”,仅供参考,我...
2023.01.31 《感动中国》读后感
怎样写出不太形式化作品读后感呢?作品总算被我读完了!虽然花了很长时间看完,但我也从中明白了很多道理。写读后感时最好描写自己感触最深的情节与内容,工作总结之家现在推荐你阅读一下《史记》的读后感,供有需要的朋友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2023.01.20 《史记》的读后感
本文为工作总结之家推荐专题“中国名著的读后感”相关内容。工作总结之家的编辑特别为你收集的“中国名著的读后感”。阅读过后我们的脑海中会不由产生自己的思考和感想,在阅读了作者写的作品,使我的内心充满了感动。在写读后感的时候,我们需要思考,需要去回忆、归纳、梳理。希望你能从中找到有用的内容!...
2023.03.06 中国名著的读后感
《中国经济的韧性》是一本由沈建光著作,本书主要讲述了,在世界经济格局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机遇和挑战并存相关内容,在看完后有什么心得体会呢?下面工作总结之家小编对此整理了《中国经济的韧性》读后感,希望大家会有帮助!
2023.02.17 中国经济的韧性读后心得 读中国经济的韧性有感 中国经济的韧性阅读有感
说起文档,大家肯定都很熟悉,范文使用的频率很高的。通过参考范文,可以让我们在写作中避免踩“坑”,编辑经过搜集和处理,为你提供《乡土中国》读后感受,更多相关信息请继续关注本网站!...
2023.03.22 乡土中国读后感
人的思维和想法,总是随着时间不断的改变。体会心得一般分为学习体会,工作体会,教学体会,读后感,观后感。在日常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心得体会吧,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很好地提升我们的思考水平,如何写好一份值得称赞的心得体会呢?小编为大家呈上收集和整理的乡土中国的读后感7篇,请阅读后分享你的朋友!...
2023.01.22 乡土中国的读后感
书籍是生活的调味剂,读了作者写的作品后,文章跌宕起伏,主线分明,引人入胜,读了精彩的作品之后,需要用观后感记录,才可以更好的吸收所感悟的内容你想不想搜寻一些优秀的作品读后感呢?下面是工作总结之家的编辑精心收集整理,为你带来的《史记》读后感分享,有需要的朋友就来看看吧!...
2023.01.24 《史记》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