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荏苒,时光如电一般的飞驰,在忙碌又充实中结束了上一阶段的工作,就需要我们对近期的工作进行总结,总结促使我们对工作和学习中的经验和教训进行了解。写工作总结时我们应该注意什么?我们的小编特意搜集并整理了2020年“千干万民手拉手,落实文件促增收”工作总结,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本文。
为了切实搞好“三农”服务,增强干部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本领,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根据县委办、政府办《关于开展“千干万民手拉手,落实文件促增收”活动的通知》(x党办发〔20xx〕x号)精神,我局于20xx年x月x日组建驻村帮乡工作队,抽派主要领导担任工作队队长,抽派素质好,有吃苦耐劳精神,善于开拓创新,具有一定政策理论水平、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身体健康、能办实事的干部进驻我局挂帮乡——xx乡xx村,认真落实“八条措施”,实现“八项目标”。一、广泛开展宣传
工作队的同志利用科技培训时间、开会时间、田间地头广泛向群众宣传中央1号文件精神,宣传党的农业发展政策、计划生育政策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提高群众对各种政策的知晓率,提高群众的守法意识。
二、开展科学养殖技术培训
工作队通过深入群众生活,了解到当地群众缺乏科学养殖知识,受传统观念的束缚,饲养方式落后,且在上一年发展养殖生产中暴露出一些问题。根据这一现状,为切实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该村的科学养殖技术整体水平,提高畜产品质量,工作队积极向本单位为该村争取了xxxx元培训经费,分别于“五一”黄金周期间和11月份开展科学养殖技术培训两期,培训乡行政领导、畜牧兽医站技术干部及群众xxx人次,发放培训资料xxxx多份。在培训的方式上,改变以往不切合实际、照抄照搬的死板方法,在培训内容上具有针对性,让群众听得进,易于汲收知识。主要从减少引进猪应缴反应实用方法、外二元母猪的饲养管理、仔猪培育、商品猪饲养管理,猪常见病的防治、饲料的选择、调制及加工、优质牧草栽培等方面开展培训。通过培训,群众的科学养殖技术水平和养殖积极性大大提高,增强了农民发展畜牧养殖业的信心和决心。群众评价这样的培训班效果好,今后应多办。
三、协助群众抓好生产、搞好养殖规划、寻找致富门路
工作队深入农户,调查了解群众的生活、生产情况,帮助群众搞好春耕、秋种、烤烟、畜牧生产。同时根据该村实际,积极为群众寻找致富门路。特别是了解到该村群众对池塘、稻田养鱼有较高的积极性后,帮助他们认真搞好养鱼规划,并及时向局领导汇报,为当地群众争取了xxx元的养鱼经费,无偿向群众提供xxx多尾鱼苗,将鱼苗分送到各户,实地向群众开展养鱼技术培训进行指导,积极引导其他群众发展畜牧业。该村已高标准建成外二元母猪基地xx个,全年引进外二元母猪x头。
四、协助抓好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工作
按照要求,工作队每季度对该村的计划生育工作进行一次调研,并写出调研报告及上报县“人领办”。该村计划生育情况:全村总人口xxxx人,总户数xxx户,今年共出生xx人,作手术xx例,计生率达xx%,二孩率达xx%,计外多孩率xx%。总之,该村计划生育常抓不懈的工作机制已经形成,基础工作得到加强,村民自治全面启动。
五、协助抓好帮建“示范村”、“四在农家”活动创建工作
工作队通过深入调研,与乡村两级班子座谈,结合该村实际,制定了《县xx局20xx年挂帮示范村帮建实施方案》、《县xx局20xx年“xxxx”活动创建方案》,积极为该村“xxxx”点争取了2吨水泥,扶持群众修建水泥路面硬化连户路,同时,积极发动群众自筹资金修路。将单位党员捐款xxxxx元,分别送到贫困群众、贫困党员、计生户、贫困儿童手中,解决他们在生活、生产上的燃眉之急,送去了党的温暖。为纪念党的生日,在建党85周年之际,工作队与该村党员、群众座谈、畅谈我党近年来取得的成就,我县经济发展现状及该村党建工作现状,搭建城乡支部手拉手桥梁,帮助该村党员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仰,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充满信心。
六、做到“工作”与“先教学习”两不误、双促进
工作队的党员同志下乡走到哪儿,就把学习资料带到哪儿,坚持集中学习和自学,在因下乡不能参加局党支部集中学习的情况下,其他同志对他进行补课,学完了规定的必学和自选篇目,认真记好了读书笔记,写出心得体会。做到了“工作、学习”两不误、双促进。
工作队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学习为契机,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努力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学习效果标准,增强了宗旨意识,提高了服务本领,真正体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达到了“干部受教育,群众得实惠”的目的。
GZ85.com更多工作总结范文扩展阅读
2020年农民增收工作总结范文
20xx年以来,在县委、县当局的正确领导下,我乡对农民增收工作高度看重,切实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增强和谐,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全乡农民收入获得较快进步。现将工作自查总结如下:
一、农民增收基础环境
20xx年全乡农民人均纯收入12833元,至20xx年底,全乡农民人均纯收入14116元,与20xx同比增长10%。
二、主要做法
20xx年,我乡重点环抱农民务工工资性收入、第三财产成长等方面,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农民收入较快进步。
(一)抓好生态林业扶植匆匆增收。重点抓好退耕还林、经济林改造等生态工程扶植。20xx年以来,全乡天然商品林集体和个人禁伐补助12万亩,每亩4.5元,农民从中增加收入54万元,实现农民年人均纯增收207元;
(二)抓好劳务收入匆匆增收。增强农民转产转业技巧培训,引导农村子富余劳动力向非农财产、重点工程和城乡转移,拓宽农民就业门路。20xx年,全乡累计务工人员500余人,劳务收入年增加10万元以上,农民年人均增加收入39元以上。
(三)抓好旅游财产匆匆增收。做好我乡旅游财产成长,20xx年我乡农家乐共计32户,总收入为312万,人均收入1197元。
(四)落实惠农减负政策匆匆增收。20xx年,我乡全面耕地地力掩护补贴、农机购置等各种补贴支农政策,通过减负匆匆增收。
三、存在问题及原因阐发
20xx年,我乡的农民增收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仍存在必然的制约因素,主要表现有如下方面:一是农民思想认识较低,对旅游成长认识不到位,旅游投资大奏效慢,相关设施配备不齐全,导致农民增收速度迟钝;二是我乡属于退耕还林全退乡,在农业成长上相对滞后。三是我乡养蜂技巧不敷成熟,加之今年气候影响导致养蜂收入大大削减。
四、下一步工作步伐
(一)切实增强领导。进一步落实好农民增收的工作领导工作机制,增强部门之间的联动协作,完善农民增收步伐,增强督匆匆反省,确保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
(二)合理结构,做好筹划。在强力推进旅游扶植的同时,预留成长优势特色旅游财产的空间,对接做好成长特色旅游财产的区域结构筹划,以项目实施来推动特色旅游财产扶植。
(三)完善机制,加大资金投入。树立和完善成长机制,采取当局推动、市场引导、金融支持、科技支撑、企业和农民投入的方法,逐步形成多元化的投入新机制,为财产成长提供资金支持。对从事养蜂的专业互助经济组织,在政策、资金等方面予以倾斜扶持投入。
(四)调剂布局,建设成长优势主导财产。重点打造林下中药材种植示范;加快林业体制革新,调剂林业财产布局,鼎力成长林下经济扶植;抓好旅游业,多种道路增加农民收入。
(五)增强农民培训及转移就业。要赓续地对农民进行技巧培训,加大劳务输出力度,加快第三财产的成长,进一步量化分化农村子富余劳动力转移的目标任务,多道路地有组织的引导农民外出务工,切实维护其正当权益,赓续扩张农民的就业和增收空间,积极为农民增收创造有利条件。尤其是安山企业在XX关脚基坪,我乡要增强与企业和谐,就近务工,增加农民收入。
敬老院小手拉大手的活动总结
10月30日,在红古区教育局领导下,我们红古区职教中心参加了“小手拉大手”志愿者爱心助老志愿服务活动,这次活动不仅丰富了我们的生活,让同学们了解了敬老院中老人们的生活,而且给老人们送爱心,送温暖;就此次活动作以下简单总结。
本次活动总体而言,举行的是比较成功的,整个活动流程和工作分工比较明确,在去敬老院的路途中有相关工作负责人负责队伍的次序和提醒大家注意安全,在敬老院里活动有条不紊的开展,比较流畅自然,同时活动有严格的纪律,次序较安稳,没有出现大声喧哗,打闹的现象;活动的内容丰富多彩,有给老人们表演节目,整理内务,剪指甲,梳头,陪老人聊天等。
一、活动好的方面:
1、前期的宣传通知工作以及联系敬老院负责人反面比较到位。
2、参与人员的着装准备比较正式,统一发放志愿者徽章。
3、去往的途中唱歌活跃气氛。
4、在敬老院内开展活动时,所有人员都各自遵守了敬老院的一些相关制度,积极帮助老人们。
5、活动结束后,大家各自都有与爷爷奶奶们合影,留照。
二、活动中存在的不足:
1、在去往的途中队伍不够整齐,组织性不是非常严谨。
2、在敬老院内开展活动准备不够,没能提前去场地看看,影响了表演的流畅性。
3、存在个人不服从组织安排的现象,没按要求去积极开展活动。
这次活动最终还是圆满结束,通过这次活动不仅加强了我们队社会老年群体的关注,与丰富了自己的周末生活,收获了精神物质上的财富,我们将继续做好好的一面,认真吸取这次活动中的不足和教训,通过不断努力将这些不足得到改善,争取下次活动能做的更加完美。
农民增收工作总结
农民增收工作总结
按照***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倍增计划的总体部署和工作要求,在县委、县政府的组织和领导下,全县各单位认真贯彻市委十大增收工程和县委县政府的八大助农增收工程,全面完成了农民增收的各项工作任务,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完成6357元,增长16%,完成年初计划的105.13%。现将一年来农民增收工作总结如下:
一、八大增收工程指标完成情况
1、甘蔗扩种提单产工程。全县完成新扩种面积2.45万亩,完成新扩种计划任务2万亩的123%, 20xx年全县甘蔗种植有收面积稳定在11.69万亩,各乡镇都能完成目标任务。全县完成高产示范样板点建设1038亩,完成任务850亩的122%,全县预计进厂原料蔗达到44.5万吨,完成任务数40万吨的111.25%。预计全县甘蔗实现产值20470万元。(每吨460元)
2、中草药种植促增收工程。全县种植有罗汉果、山药、葛根、沙姜、草珊瑚、青蒿、瓜蒌等十多个中药材品种,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2.2万亩,其中完成青蒿种植11688亩,完成任务10000亩的116.88%。全县完成毛竹林下套种草珊瑚1174亩,完成任务1000亩的117.4% ,建立毛竹林下套种草珊瑚示范基地296亩,完成任务60亩的493%。预计全年中草药可实现社会总产值6586.88万元。
3、特色养殖促增收工程
全县养殖业预计总产值67753万元,同比增长5.52%;其中畜牧业产值62183万元,同比增长5.2 %;渔业产值 5570万元,同比增长 9 %。预计养殖业纯收入22490万元,同比增长17.27%;预计养殖业农民人均纯收入852元,同比增长17.27%。
预计全县年末生猪存栏9.62万头,肉猪、肉牛、肉羊及家禽出栏量分别15.08万头、1.84万头、4.36万只和390.72万羽,分别比同期增长5.31%、3.37%、6.86%和5.60%。完成肉类总产量20868吨,同比增长5.32%;水产品产量5495吨,同比增长9.01%;禽蛋产量668吨,同比增长4.38%;全县能繁母猪存栏0.71万头,比上年末增长0.07万头,存栏同比增长3.37%。
全县完成新建猪场14个,其引进二元杂母猪694头,分别完成全年任务的140%128.52%;完成发展林下土鸡养殖户93户,饲养土鸡360650羽,完成年初任务的164%;完成发展竹鼠养殖6667对,完成年初任务的222.2%;完成池塘养鳖25亩,放鳖苗2.8万尾,网箱名特优水产品养殖1180平方米,其它名特优水产养殖基地134亩。
4、林产业促增收工程
全县完成造林总任务6.5万亩;按计划完成油茶造林10000亩,是计划的100%;油茶低改15000亩,占任务的100%;木材战备储备杉木人工造林6000亩,是任务的100%;杉木中幼林抚育30000亩,完成任务的100%;毛竹造林2000亩,是任务的100%;毛竹低改完成13000亩,完成任务的100%;已采伐木材166000立方米,完成任务的104%。
5、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及农民创业促增收工程。
20xx年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班51期,共培训农村劳动力1959人(为十大农业工程数据,不包括城镇失业人员),合格率达90%以上。开展创业培训10期,共289人。全县已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8347人,完成20xx年***市下达7850人任务的106.33%。其中,向区外转移就业5085人,跨县转移就业3262人。
6、金桔优果增效工程。全县金桔总面积达8.0万亩,其中完成金桔新种2727亩,完成计划任务的136.35%。全县金桔投产面积5.5万亩,全县建立了5000亩金桔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建立金桔示范基地19个。预计全县金桔产量6.0万吨,预计可实现产值24000万元。(每公斤4元计算)
7、新兴产业促增收工程。全县葡萄总面积0.4万亩,其中全县完成葡萄新种面积2180亩,完成2000亩任务的109%,全县在泗顶和大良建立了双季葡萄示范基地1000亩。全县葡萄投产面积0.2万亩,预计产量0.23万吨,实现产值1380万元(每公斤6元计算)。
8、蔬菜产业促增收工程。全年完成蔬菜种植20.1万亩,其中无公害蔬菜14.2万亩;完成5个蔬菜示范样板点建设,示范面积达3000亩。年产蔬菜预计22.8万吨,其中无公害蔬菜16.3万吨。预计可实现蔬菜总产值41040万元。(按每公斤1.8元计算)。
二、主要工作措施
(一)领导高度重视,科学谋划,合理布局。从去年底起,县委、县政府就开始谋划今年的农民增收工作,县委兰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县农业组领导多次开会研究农业和农民增收工作。韦宁副书记和农业组领导亲自带队分赴全县12个乡镇深入调查研究,最后确定了我县农民增收“八大工程”,并及时将任务指标分解下达到各乡镇和县直相关部门。
(二)加大扶持力度,强化支农投入。今年县财政部门投入农业生产性资金1800万元。各部门通过积极向上级争取项目,通过项目资金投入我县农业产业发展和农业保障设施建设。
(三)抓好示范样板点的建设,带动农民增收工作。目前,全县已建立三个新农村建设万元示范村屯和八个农民增收重点示范村屯。分别在浮石、大将等乡镇建立了蔬菜、水果、甘蔗等农民增收示范样板点。充分发挥示范点的辐射作用,带动全县农业和农村发展,培育壮大优势特色产业。
(四)贯彻强农惠农政策,落实各种补贴增加农民收入。
1、粮食直补政策。全县共51962农户申报农作物良种补贴,面积总合计307470.3亩。应发放补贴资金4438737.14元;其中早稻申报补贴面积为93047.6亩,申报良种补贴资金为1395714.00元;中稻(一季稻)申报补贴面积为100017.64亩,申报良种补贴资金为1500264.59元;晚稻申报补贴面积为78891.28亩,申报良种补贴资金为1183369.20元;玉米申报面积34663.56 亩,申报良种补贴资金346635.60元;棉花申报面积850.25 亩,申报良种补贴资金12753.75元。
2、落实惠农政策,实施能繁母猪补贴和保险。
今年我县继续加大对规模猪场推广力度,目前已有9户养殖户得到了贴息贷款,贷款金额达到62多万元。落实能繁母猪补贴政策。截止9月25日,全县能繁母猪(指产过一胎仔猪、能继续繁殖仔猪的母猪,又称成年母猪或基础母猪)存栏数为7125头,涉及养殖户2739户,需发放补贴经费71.25万元;向渔民共计发放燃油补贴款94.11余万元。参保能繁母猪数为5343头,全县母猪参保率达到75%以上。截止10月底共发生参保母猪死亡理陪案件126起,均得到保险公司及时赔付,农民实实在在地享受到国家的惠农政策。
(五)积极推广各种农民增收典型做法。在全县大力推广各种特色种养业,重点在蔬菜种植区推广冬瓜+冬瓜+甜玉米(白菜)等一年三熟种植模式。在北部乡镇发展金桔、毛竹、杉木林下套种百合、野菊花、草珊瑚等中药材模式;在北部乡镇采用“基地+农户”的合作模式林下养殖土鸡,由合作社在养殖基地里负责鸡苗保温阶段养殖,将鸡苗饲养至50天之后再提供给社员(农户),以确保社员养殖成功。
(六)加强宣传。加强对中央、自治区、市县四级政府的支农、强农政策的宣传力度,宣传部门对农民增收工作的重点进行报道,并由***县农民增收工作领导小组主办《***县农民增收工作简报》,深入挖掘了***县农民增收工作的重点亮点,及时系统的反映全县农业发展现状,为推进农民增收工作营造了良好氛围,为领导决策做出了一个好参谋。
三、存在的问题。
(一)农业基础薄弱,农田水利设施落后,抵抗自然灾害能力较差。
(二)农业产业化水平低,制约着农民增收。缺乏产业化“龙头”的带动,农产品销售基本处于一种自然发展的状态,主要靠零散的运销户分销,没有形成农户与市场的有效对接,更谈不上以契约为基础的紧密产业体系。农户几乎承担着全部的市场风险,却无法分享加工、运销过程中产生的丰厚利润。当市场风险增大时,农民的利益往往受损。
四、20xx工作计划
(一)继续抓好八大农民增收工作。以八大增收产业为总抓手,加快农民倍增计划工作目标的实现。
(二)抓好示范村屯和示范点的建设,实现以点带面,通过示范样板点的辐射带动农民增收工作。
(三)积极申报项目工作,以项目带动全县农民增收工作。
(四)抓好农产品流通、打造农产品品牌工作,促进农产品销售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五)加强支农惠农政策宣传工作,营造农民增收氛围。重点宣传支农、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和我县农民增收工作中的典型,为农民增收营造良好氛围。
***县农民增收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一二年十二月二十五日
2020年镇2020年农业增产增收工作总结
我镇20xx年在市委农办的指导支持下,镇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狠抓了20xx年各项经济指标的完成,提出了目标任务,并制定了方案和目标考核,通过各级努力,现就20xx 年农业增产增收完成情况总结如下:
一.20xx年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我镇在20xx年主要经济指标完成了生产总值10017万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260000万元,农业增加值589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810元,比上年人均纯收入5922元增加888元。
二.20xx 年农业产业发展
20xx年新建沼气2160口,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整治渠道100公里,山坪塘10个,水土保持3平方公里,生猪出栏3万头,小家禽兔出栏35万头,完成了机耕5.0519万亩,机收1.92万亩,新增提灌设备5台。
以省科技厅为主导,通过指导和投入,新发展农村专合组织一个(蔬菜协会),新发展了农业产业化基地建设一个(绵竹棚花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建立弥猴桃基地300亩,蔬菜20亩,全镇发展蔬菜5021亩,獭兔养殖公司加农户2万只,芦笋330亩,食用菌比去年增加60万袋,花卉苗木比去年增加43亩, 新发展葡萄基地50亩, 促进农村规模化、产业化的发展实施。
一. 招商引资工作
省科技厅在我镇进行了农业科技示范投入,建立了弥猴桃基地和蔬菜基地、花卉苗木基地、芦笋基地、獭兔养殖基地,总面积为750亩,总投入1000万元,带动了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人均350元左右。
引进了XX市XX区玉泉园林有限责任公司在棚花村投入252万元,利用1900亩山林转让权进行花卉苗木培育基地和营造高品质的桥木林。
二. 增产措施
20xx 年在抓灾后重建的同时,镇党委政府不忘农业,把老百姓增产增收放在首位,年初制定农业任务考核目标,及时进行灾后重建土地整理,水利基础设施的修复,机沉井的配套,经济作物的试点和粮种补贴等,开展多种形势的农业技术培训,大力宣传推广农业科学化、品种示范化、产业集中化,特别规范了农村专合组,以协会为主体带动老百姓增产增收。
三. 存在的问题
1.由于灾后重建工作量大,老百姓忙于重建,对农业种植不够认真,种植初放,投入不到位。
2.受5.12地震影响,水库加固一些沟渠未及时修得,导致水源缺乏影响了大春栽插。
3.一些农户未按时进行粮食作物施肥防病治虫,导致个别田块未达到增产目标。
六.20xx年农业增产增收工作计划
按照“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特色基地,极大提高农业产业化”的工作思路,以产业结构调整为方向,从而增加农民收入,实现灾后新遵道。
1. 计划以棚花村产业发展为龙头,增蔬菜基地扩展100亩;
2. 双土村葡萄基地扩展 150亩;食用菌增加80万袋;
3. 新增秦家坎村叶烟种植基地面积300亩;
4. 棚花村花卉基地扩展110亩。
以上总结在 20xx年中按照市委农办下达的各项指标,认真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并取得了一定成绩,对20xx年并提出了新的规划和新的发展计划,通过因地制宜,分类规划,形成“产业基地化、经营产业化、销售品牌化”的现代农业新格局,为农民增收致富提供有力支撑,确保农业增产增收,为遵道农业创造新局面。转贴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