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脱贫攻坚月度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 2019.08.12

脱贫攻坚工作总结十二篇。

在平时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们有时候还是会使用到总结的。写总结也是为了让自己变得优秀、更有能力!每次写总结,我们的大脑都会形成回路,有些东西豁然明朗了:人是拥有无限潜能的生物,不到最后一刻没有什么不可能。那么我们书写总结时怎么样才能出彩呢?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脱贫攻坚工作总结十二篇”,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本页是工作总结之家最新发布的《脱贫攻坚工作总结十二篇》的详细范文参考文章,感觉很有用处,希望对网友有用。

攻坚总结十二篇

(篇一)

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办的指导下,**市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尤其是视察安徽重要讲话,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聚焦精准,查找不足,按照《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要求,努力做到真扶贫、扶真贫、真脱贫,力争超额完成全年脱贫攻坚目标任务。

一、**年工作举措

(一)精准识别对象

1.扶贫对象识别关口前移。采取“农户申请、四邻签字、组级评议公示、村级评议公示、乡镇审核公示、县级复审公告”的方式开展扶贫对象识别工作,做到了程序更加规范、结果更加精准,有效解决了“群众公认”的问题。

2.开展“回头看”。全市统一安排“回头看”,由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亲自带队,市委、市政府督查室、市效能办、市扶贫办成立联合督查组,于2月5日、16日,两次开展

“回头看”大督查;4月中旬,按照省扶贫办统一部署,开展了建档立卡精准核查月活动,进行了再次”回头看”。共计剔除一般农户人员5.1万人,补充人口5.4万人,目前全市贫困人口5.3万户13.2万人,实现了贫困人口基本精准。

(二)精准脱贫目标

我市现有123个贫困村、13.2万贫困人口,我们双眼紧盯50个贫困村出列、4.5万贫困人口脱贫的年度目标任务,共计安排55个贫困村预出列、4.8万贫困人口预脱贫的年度计划,预留了10%机动空间。

(三)精准技术扶持

1.精准指导。市、县两级均抽调专业技术人员,组成行业专家“智囊团”,指导“四项清单”编制,解决一般干部入户后帮扶措施拿不准问题;解决贫困村“一村一品”产业项目选不准问题。市农委制定《**市特色种养业脱贫行动方案》、“一村一品”实施方案,成立9个工作组,9位党组成员任组长,分片包保,对全市123个贫困村进行到村指导。各县也都抽调人员组成专家“智囊团”,分赴各镇、村落实精准指导。

2.分类施策。各地根据贫困人口的属性和实际情况,编制“四项清单”,对全市5.3万户、13.2万贫困人口中,拟开展产业扶贫户、就业扶贫户、健康扶贫户、教育扶贫户、危房改造户、建户用光伏电站户、通自来水户、政策兜底户进行分类汇总,制定帮扶方案;对贫困村“一村一品”项目、光伏电站项目、道路畅通工程、八小水利、农电改造、基层组织建设进行梳理,挂图作战,逐个销号。

(四)精准项目帮扶

1.实施产业脱贫工程

一是帮助贫困村确立主导产业。全市共安排“一村一品”产业项目61个,对55个预出列贫困村全覆盖,已经全部完成并进行生产。市扶贫办在5个有扶贫开发任务的县轮流召开产业扶贫现场推进会,每月1次,通过现场会倒逼产业发展,既带动贫困户脱贫,又增加村集体收入,部分贫困村既有主导产业,又有特色产业。

二是产业帮扶贫困户。全市2.2万贫困户发展产业,其中,今年预脱贫户发展特色种养产业10171户,产业覆盖贫困人口4.9万人,确保今年预脱贫贫困户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稳定超过国家贫困线标准。

三是发展光伏扶贫。全市123个贫困村实现光伏电站建设全覆盖,为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提供保障,同时,采取集中建设,统一管理的方式,建设了3026个户用光伏电站,稳定增加贫困户家庭收入。

四是发展乡村旅游扶贫。坚持“宜游则游”的原则,凤阳县、全椒县、定远县、来*、明光市各确定了3个村为旅游扶贫工程重点村,各地分别按年度完成1个村目标。推荐上报来*张山乡仰山村、明光市张八岭镇柴郢村、定远县藕塘镇回民村3个村为全省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举办“中国·**桃文化旅游节”、“**·章广红色文化旅游节(桃花篇)”等节庆活动近20场次,吸引长三角周边及本地游客超过150万人次,带来旅游收入约5亿元。凤阳小岗村被省旅游局列为十大乡村旅游推荐线路改革探源之旅,明光八岭湖生态旅游区、**神山-皇甫山休闲区等被评为合肥都市圈“十佳休闲线路”,给一产与三产的深度融合提供了切实可行的途径,有力地推动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仅明光八岭湖旅游区就吸纳36位贫困人口到景区工作,实现就业脱贫。

五是探索资产受益扶贫。定远县定西村、凤阳县余湾村、明光市柴郢村、来*仰山村、全椒县复兴村成立合作社,贫困户抱团入股,利用扶贫资金集中建设连片大棚,进行蔬菜种植、食用菌生产等,贫困户可以选择自种或者委托合作社种植,委托合作社种植的贫困户干活挣工资,另外领取保底分红。

2.实施就业脱贫工程

发挥就业扶贫在脱贫攻坚中的重要作用,建立劳务培训基地13个,通过240个镇村户外电子显示屏,发布企业用工信息2.3万条。举办各类招聘会和劳务对接会65场,累计发布转移就业岗位1.2万个,实现转移就业7332人。完成贫困劳动者就业技能培训278人,组织贫困人口创业培训151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65名,创业带动就业139人,开发公益性辅助岗位129个,吸纳贫困劳动者就业67人,通过就业扶贫,实现就业一人,脱贫一户。

3.实施生态保护脱贫工程

贫困户或其他造林主体流转贫困户土地造林的,每亩按500元标准一次性给予补助。今年全市17.94万亩造林中,贫困村造林3.19万亩,补助资金达1600万元。创建47个省级森林村庄(其中贫困村9个),建成24家“森林旅游人家”。安排贫困人口从事管护、保洁、保安、绿化、服务员等相关工作,已落实贫困户就业317人;聘用护林员、森林防火专业队员110人,月均收入1200元。

4.实施智力脱贫工程

一是教育扶贫。出台了《关于教育扶贫的实施方案》,实施教育扶贫结对帮扶行动计划,构建教育精准脱贫体系。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学生实施资助,为1633名建档立卡的贫困家庭在园幼儿发放资助金156.65万元;6487名建档立卡贫困家庭的义务教育阶段寄宿学生补助生活费676.03万元;1634名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普通高中学生发放助学金及免学杂费补助547.31万元;491名建档立卡贫困家庭的中职学生发放助学金、免学杂费及就业补助165.87万;2180名建档立卡贫困家庭的普通高校本专科(含技师学院高级工班、预备技师班)在校学生提供国家助学金646.05万元;982名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大学生提供生源地助学贷款7*.8万元。全市未发生因贫辍学现象。

二是科技扶贫。制定了《**市科技特派员扶贫工作实施方案》,开展农业实用技术普及培训。截至11月底,我市55名科技扶贫特派员共开展实用技术培训6447人次,解决实际科技需求113个,服务带动贫困户275户,通过开展实用技术培训,有效地提高贫困户劳动力致富技能。

5.实施社会保障兜底脱贫工程

一是提高保障标准。低保和扶贫工作有效衔接,数据共享,全市农村低保保障标准由每人每年2640元提高到每人每年3240元,增长22.7%,实现了低保线高于贫困线。

二是加强对特殊人员的关爱服务。制定儿童发展规划,加强对儿童福利院、救助机构、特困人员供养机构、残疾人康复机构建设,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监护,加快推进残疾人小康进程。建立贫困残疾人生活补贴制度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对重点救助对象提高救助水平,确保基本生活。

6.实施健康脱贫工程

一是加大医疗救助。我市贫困人口全部参加新农合,并且免交新农合保险费用,各地都出台了健康扶贫实施方案,建立了因病致贫数据库,确认20022户因病致贫,患病人口28883人,开展了贫困人口签约服务。从“先诊疗后付费、降低住院门槛、免交住院押金、设立住院报销封顶标准、大病救助、大病保险、临时救助和政策兜底”等方面给予保障。

二是加强卫生计生服务。实施对口帮扶,全面实施对新生儿疾病免费筛查、妇女“两癌”免费筛查、孕前优生健康免费检查等公共卫生项目。

7.实施基础设施建设脱贫工程

一是道路建设。开工建设农村道路畅通工程1376个3291 公里,其中:县级公路畅通工程21个187.7公里;乡级公路畅通工程81个895公里;老村级道路加宽改造工程408个1042公里;撤并建制村路面硬化工程568个843公里;贫困村内较大自然村道路硬化工程298个322公里,目前全部完工。

二是八小水利与安全饮水。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巩固提升工程,解决24266个贫困人口安全饮水问题,“八小水利”向贫困村倾斜,完成贫困村“八小水利”工程1126处。

三是危房改造。符合标准且自愿申请危房改造建档立卡贫困户共计4220户,已全部完成。现正在针对建档立卡贫困户提前安排、实施**年危房改造计划,并且出台特惠政策,对贫困户增加补助资金,解决危房改造资金缺口问题。比如,来*对贫困户危房改造维修户再补4000—6000元,对新建户再补10000—15000元。

四是电力设施改造升级。实施了农村电力基础设施改造升级,基本解决了农村电网“卡脖子”、“低电压”等突出问题,满足生产生活用电需求和光伏发电接入电网需求。

8.实施金融支持脱贫工程

一是加大对县、村、企业贷款支持力度。对定远县农村商业银行发放扶贫再贷款7100万元,支持扩大扶贫信贷投放;建立贫困村金融扶贫主办行制度,主办行对贫困村的主导产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贫困户金融需求进行摸底、评级和授信;创新“银行+帮扶企业+贫困户”的金融扶贫模式,发放企业产业扶贫贷款17960万元。

二是加强扶贫小额贷款工作。为贫困户评级授信,提供“两免”贷款,对贫困户发展产业提供融资支持。全市共授信贫困户19519户,已为3594户发放贷款1.24亿元。

三是开展政策保险。发展扶贫小额信贷保证保险,对贫困户保证保险费给予补贴,共计为3470户贫困户购买保险,保险费用13.6万元。

9.实施社会帮扶脱贫工程

一是建立“单位包村、干部包户”和驻村工作队制度。123个贫困村都有包村单位和驻村工作队长,全市共派出17134名干部开展结对帮扶工作,实现“县、乡、村、户”包保帮扶四个全覆盖。

二是建立“1112”定点联系帮扶制度。1名市级领导联系1个乡镇、1个贫困村、包保2个贫困户,39名市级领导落实了包保制度。

三是解放军参与脱贫攻坚

5个县(市)的人武部全部参与所在地脱贫攻坚行动,**市军分区、东营房、南营房包保全椒县西王镇夏集村、来*半塔镇高山村、定远县藕塘镇冉周村,领导干部带头包户,全程参与脱贫攻坚,帮助地方发展产业,多次组织送医下乡、慰问、组织企业帮村,其中,军分区潘晓政委一次性带领12家企业,为夏集村捐资12万元,帮助建设光伏电站;南营房资助冉周村15万元,解决基础设施问题;东营房资助高山村20多万,帮助村里建设基础设施和贫困户危房改造。部队各单位直接出资102万元,帮扶物资折算人民币126万元。

四是副科级以上干部帮扶联系贫困户。全市1866名副科级以上干部(不含39名市级领导),每人结对联系1个贫困户,帮助贫困户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困难,每人每年入户不低于2次。

五是百企帮百村。开展百企帮百村活动,全市146家企业结对帮扶116个村(其中贫困村103个),帮扶到位资金5426万。

六是扶贫日活动。10月17日上午7:20—8:00,在**市广播电视台开辟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政风行风热线》扶贫日专栏,通过政策解读,群众热线电话现场咨询,向全市人民传递更多精准扶贫方面的知识;移动、联通、电信公司免费向全市手机用户发送扶贫日公益宣传短信400余万条;在公交车及出租车电子显示屏发布“全国扶贫日”宣传标语;10.17日当天,各地在城市中心区广场,组织机关单位进行扶贫展板、政策宣传、现场咨询及义诊、公益募捐等活动,全市共募集捐款、捐物折合人民币总额2084.3万元,现场发放扶贫宣传资料5万余份,接受咨询8000余人次,认领扶贫项目162个。

(五)精准措施保障

1.政策支持。我市已经出台1+18个脱贫攻坚文件,为完成脱贫攻坚任务提供政策保障。

2.队伍建设。市扶贫办,配备3名县级专职副主任,从相关单位抽调了8名同志,机构单设、集中办公。各县(市、区)全部独立设置了扶贫办,均由1名县级领导任主任,人员5-15人;有扶贫开发任务的县,所有乡镇都设立了扶贫工作站,配备4—6人,由乡镇科级领导兼任站长,全市846个村全部配备了扶贫专干。

3.加强培训。2月28日至29日,**市召开市级领导干部、相关市直单位主要负责人、各县市区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扶贫办主任等400人参加的扶贫工作培训会,邀请省政府副秘书长、省扶贫办主任刘永春、安徽农业大学教授授课;各县市区也先后多次对县直单位主要负责人、乡镇、村干部进行了业务培训;市扶贫办会同市委组织部对全体驻村扶贫工作队长进行了脱贫攻坚和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培训。

4.资金支持。一是财政专项资金。省市县共计安排财政专项资金3.6亿元,其中,省级9157万元、市级7421万元、县级1.98亿元。二是整合涉农项目资金。全市共计整合涉农项目资金2.8亿元,其中,市级5000万元、县级2.3亿元。三是小额信贷。为贫困户评级授信,对发展产业的3594户贫困户发放“两免”贷款1.24亿元。

5.压实责任。市、县、乡、村逐层签订脱贫攻坚责任状,四级书记抓扶贫,一级抓一级,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是本区域脱贫攻坚第一责任人。实行“双包”制度,贫困村不出列,帮扶单位不脱钩,贫困户不脱贫帮扶干部不脱钩,扶贫开发工作实行“一票否决”。

6.督查调度。建立扶贫工作季调度制度,每季度召开一次由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和各县市区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参加的脱贫攻坚调度会;市扶贫办会同市纪委、市效能办、十大工程牵头单位定期对扶贫阶段性工作和重点工作进行督查,并下发督查通报,立行立改。

7.强化考核。制定考核办法,发挥考核的指挥棒作用,加强对县市区党政领导和班子成员的考核,对县域经济考核,对市直相关单位扶贫工作的考核,对县市区日常扶贫工作考核和年终考核。

8.评先评优。开展“十佳脱贫村”、“十佳脱贫村干”、“十佳脱贫户”、“十佳驻村扶贫工作队长”、“十佳帮扶单位”评选活动。对连续两年被评为“十佳脱贫村干”的择优提拔到乡镇任职;对连续两年被评为“十佳驻村扶贫工作队长”的优先提拔任用。

9.加大宣传。在政府网设立**市扶贫网站,在**日报、电视台开辟扶贫宣传专栏,在国、省干道设立扶贫宣传高炮,在醒目位置悬挂粉刷标语,现场宣传发放资料,在各级新闻媒体投稿,共在省级以上媒体刊登报道扶贫工作信息680余条,其中国家级197篇。省电视台于4月27日专题采访凤阳县余湾村、东陵村产业扶贫经验做法,市电视台和报社5次对产业发展、小额信贷、旅游带动等典型进行了专访。大力营造脱贫攻坚人人愿为、人人可为、人人能为的浓厚舆论氛围。

二、工作成效

(一)整体工作

1.评定程序规范。经过上半年建档立卡“回头看”和精准核查月活动,各地均履行了“三公示一公告”评定程序,抽查精准识别贫困户申请和评议情况,规范率100%。

2.档案资料齐全。各县市均建立了一户一档,分类管理,各村均留存了申请、会议、评议、帮扶等文字、照片资料,做到了识别、帮扶、脱贫有据可查。对档案资料进行精细化、规范化管理。

3.结对帮扶到位。各地均落实了联系帮扶制度,每个贫困户都有帮扶责任人,帮助贫困户解决实际困难,3月份以来,全市帮扶责任人入户平均达15次,做到每月上门帮扶在1次以上。

4.群众满意度高。从抽查情况看,贫困户均得到了一项或几项帮扶,对帮扶干部的工作比较认可,满意度100%。

(二)贫困户

1.增加了贫困户收入。通过发展产业扶贫、就业扶贫、社会扶贫等,增加了贫困户收入,4.8万预脱贫贫困人口年人均纯收入全部高于3100元,解决了不愁吃不愁穿问题。

2.解决了三保障问题。通过实施教育扶贫、健康扶贫、危房改造、安全饮水工程,解决了今年预脱贫贫困户的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安全住房、安全饮水问题,实现了三保障。

(三)贫困村

1.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通过建设“一村一品”、每村1—2个村级光伏电站、盘活村集体资产等手段,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全市55个预出列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超过5万元,其中,收入超过20万元的村1个,超过10万元的村11个。

2.确立了村级主导产业。55个预出列贫困村全部建设了“一村一品”,有一个主导产业,部分村有特色产业。

3.改善了基础设施。通过实施道路畅通工程、水利工程、危房改造、农村电力设施改造升级、基层组织建设,55个预出列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得到了明显改善。

4.降低了贫困发生率。55个预出列贫困村贫困发生率全部低于2%。

我市4.8万贫困人口符合脱贫条件,55个预出列贫困村符合出列标准,今年能够完成4.5万贫困人口脱贫、50个贫困村出列的年度目标任务。

三、存在问题

(一)帮扶措施落实不到位

贫困户的四项清单中,发展产业补助均已落实,但就业培训、健康扶贫等措施有的还没有兑现。健康扶贫的方案虽然制定了,但还没有具体实施,大多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贫困户还没有得到实实在在的政策实惠。危房改造工程由于部分地方没有出台额外补助政策,部分有危房改造需要的贫困户因为资金缺口而放弃危房改造申请。部分帮扶干部没有帮扶措施,以上门走访慰问替代帮扶工作。

(二)部分贫困户等靠要思想严重

因为在实行干部包户时,明确规定:“贫困户不脱贫,包保干部不脱钩;在奔小康的征程上,贫困人口一个不落”。导致部分贫困户躺在温暖政策的怀抱中,什么都不做,等着天上掉馅饼,反正他不脱贫,干部不脱钩。

(三)贫困户产业规模较小

目前广泛开展的产业帮扶,大部分还是贫困户在单打独斗,抗风险能力较弱,容易出现返贫现象,需要企业和大户带动。

四、**年工作计划

(一)大力推进产业扶贫

加大“一村一品”建设力度,建设45个左右贫困村“一村一品”产业项目,加快推进贫困村特色产业发展,以村级特色产业带动贫困户的产业发展。建立健全利益联结机制,采取合作社带动、大户带动、贫困户捆绑入股、自我使用、委托生产、劳务用工、坐地分红等方式,增加贫困户、贫困村收入。在产业发展的基础上,拓展生产加工、饮食服务和贸易流通等,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让贫困户更多分享农业全产业链和价值链增值收益。

(二)大力推进就业扶贫

大力发挥就业扶贫在脱贫攻坚中的重要作用,利用13个劳务培训基地,开展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和第三产业技能培训;利用240个镇村户外电子显示屏,广泛发布企业用工信息;举办贫困劳动者招聘会和劳务对接会,发布转移就业岗位信息;开展贫困人口创业培训,发放创业担保贷款,促进创业就业;开发公益性辅助岗位,吸纳贫困劳动者就业,通过就地就近转移就业,实现就业一人,脱贫一户。

(三)大力推进健康脱贫

进一步完善基础资料,完善贫困人口健康档案,加大对贫困人口签约服务,力争实现贫困人口建立健康档案和签约服务率100%,进一步细化各项配套政策、方案,有效执行贫困人口合规医疗费用3、5、10制度,切实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

(四)扎实开展教育扶贫

认真执行《关于教育扶贫的实施方案》,实施教育扶贫结对帮扶行动计划,进一步构建教育精准脱贫体系。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所有学生进行助学,力争让贫困户家庭所有子女都能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消灭因贫辍学现象,杜绝贫困户家庭子女教育输在起跑线上,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五)全力提供资金保障

按照扶贫专项资金配备4、2、1、5的原则,足额安排扶贫专项资金,并且,提前谋划,一季度就下拨产业扶贫专项资金,便于各地产业扶贫项目早实施、早见效。同时,严格按照《安徽省财政扶贫资金管理办法》要求,规范各地的扶贫资金管理和使用。

(六)进一步压实各方责任

强化十大工程牵头单位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的主体责任,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对照“五个一批”和“六个精准”的要求,在扶贫对象动态管理、十大工程项目落实、“双包”工作措施成效、驻村扶贫工作队履职尽责、项目资金管理使用、档案资料整理归档、年度计划制定落实等方面,根据阶段性重点工作安排情况,加强督查,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七)严格相关单位部门考核

严格按照考核办法,突出精准、突出实干、突出脱贫成效,加强对县市区党政领导和班子成员、县域经济、市直相关单位扶贫工作的考核,加强对县市区日常扶贫工作考核和年终考核。

(八)加大舆论宣传力度

通过各种媒体和现场宣传,提高宣传频次,深入细致开展贫困群众的思想工作,通过发生在群众身边实实在在的事例,让贫困群众知道可致富、能致富、必致富。扶贫先扶志,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摆脱思想贫困、意识贫困,去除等、靠、要思想,树立自力更生、脱贫光荣的正确观念。弘扬正气,传递社会正能量,营造浓厚的社会大扶贫氛围。

(篇二)

**年,**县紧紧围绕“人脱贫、村出列”目标,按照“六个精准”、“五个一批”、“不落一户一人”的总体要求,扎实抓好精准识别、精准施策、精准帮扶、精准脱贫,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扎实成效。现将**年度脱贫攻坚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一、总体情况

**年,**县共审批扶贫项目95个,实施扶贫项目95个,其中已实施项目70个,已完工项目47个;拨付财政专项扶贫资金2507.6万元,其中拨付到户扶贫项目补 贴资金568.925万元;整合部门涉农资金6870.95万元,落实社会帮扶资金106.16万元,发放扶贫贴息贷款223.2万元;制定到村到户扶贫项目清单74项,并分项确定补贴标准或实施计划。实现了12个贫困村出列、2*9名贫困人口脱贫年度目标任务。

二、主要成效

(一)健全责任体系。成立了由县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为组长的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和八个脱贫攻坚专项行动小组,共召开脱贫攻坚专题会议31次,县四大班子领导赴贫困村调研160余次,尤其是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对全县26个贫困村和贫困户进行了全覆盖密集走访,深入调研贫困村发展集体经济、贫困户精准脱贫措施的推进落实情况,强力推动脱贫攻坚工作,形成了靠前指挥、一线作战的组织领导体系。创新脱贫攻坚工作机制,确定由乡镇党政正职任26支驻村扶贫工作队指导员,强化对贫困村脱贫攻坚的组织领导,向55个非贫困村派出由乡镇党政班子成员担任队长的扶贫工作队,切实抓好贫困户脱贫帮扶工作。与11个乡镇签订了年度脱贫攻坚责任书,建立了精准脱贫四项清单制度,明确县、乡、村三级脱贫攻坚路线图、时间表和责任人。制发了《**县乡镇、县直单位党政领导班子和主要负责同志脱贫攻坚工作成效考核办法》《**县脱贫攻坚工作问责办法》、《**县县直单位包保帮扶贫困村、县直单位干部包保帮扶贫困户考核暂行办法》,健全完善了脱贫攻坚考核、问责工作机制,全年开展脱贫攻坚专项督查13次,有力保障了各项工作任务落实。

(二)抓实精准措施。在脱贫攻坚建档立卡、精准识别的基础上,出台了提前实现整体脱贫目标实施方案和农业产业化等八个专项脱贫行动方案,确定以发展生产脱贫770户1981 人、发展教育脱贫61户186 人、易地扶贫搬迁脱贫38户70人、社会保障兜底603户1039人的“五个一批”脱贫途径,确保1472户、3276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精准帮扶措施到户到人。通过农村“三变”改革脱贫,兵坑村等5个村以扶贫资金、村集体资产入股兵坑源漂流、石斑鱼养殖等合作社和企业等形式,促进了村集体和贫困人口“双增收”;通过壮大村集体产业脱贫,上胡家村等14个村大力发展村级光伏电站、村集体农业产业种植和特色农产品加工、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产业,实现村集体经济和贫困户稳定增收;通过“合作社+农户”脱贫,中巧食用菌、中大蔬菜、金绿源**黑猪养殖等合作社结对帮扶346户贫困户,带动贫困户通过自身发展实现脱贫;通过“3+*”到户精准产业脱贫,制定到村到户扶贫项目清单和补助标准,依托光伏电站和小黄牛、黑猪、特色种养殖进行产业帮扶,对1472户贫困户实现全覆盖;通过“乡村旅游+再就业”脱贫,开展贫困对象技能培训、创业培训,鼓励贫困户参与农家乐经营、卫生环境管理和进城务工等方式,实现贫困人口就业创业221人;通过易地搬迁脱贫,实现38户、70名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同步完成已脱贫16户、34名贫困人口易地扶贫搬迁任务。

(三)强化包保帮扶。扎实推进驻村帮扶和“单位包村、干部包户”定点帮扶,出台了《**县驻村扶贫工作队管理办法》、《关于建立“单位包村、干部包户”定点帮扶制度的实施意见》、《关于开展“百名干部联百村”活动实施方案》《关于调整县直单位干部包保帮扶贫困户的通知》《关于切实加强干部走访帮扶贫困户的通知》《关于印发**县干部包户工作职责及任务清单的通知》等文件,严格执行驻村扶贫工作队和“单位包村、干部包户”工作制度。全县11个乡镇均成立扶贫工作站,镇、村两级扶贫专干106人,驻村扶贫工作队26个、113人,投入帮扶资金327.28万元,协调引进项目资金2565.4万元。调整充实了县直单位科级以上干部包保贫困户制度,进一步完善“双包”定点帮扶工作,做到所有贫困村都有包村单位,所有贫困户都有包户干部,全县共明确包户干部1055人,共走访7277人次,落实帮扶措施9715条、帮扶资金23.16万元,确保包保责任全覆盖、成效考核全覆盖。

(四)落实投入保障。严格落实财政扶贫专项资金计划,共安排财政专项扶贫资金2507.6万元,其中到位中央、省、市扶贫资金1992.6万元,到位县级财政扶贫资金515万元。对上争取和整合部门涉农资金6870.95万元,重点支持贫困村产业扶持、基础设施建设和贫困户技能培训、就业扶持、改善居住条件等。落实县财政增量收入的10%以上增列扶贫资金政策规定,安排预算资金515万元;安排到村集体经济项目资金759.8万元,促进贫困村集体经济实现稳定增收;设立1000万元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专项基金,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新增年度债券资金340万元,重点用于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安排到户发展项目资金568.925万元,确保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稳定超过国家扶贫标准;县财政先行安排专项资金426万元,确保完成易地扶贫搬迁年度任务;落实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代缴资金49.14万元,确保3276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享受健康脱贫政策。同时,落实社会帮扶资金106.16万元,扶贫贴息贷款资金223.2万元,贫困家庭在校学生教育资助资金44.6475万元。

三、具体做法

全县将脱贫攻坚工作摆在了压倒一切的中心位置,作为党委、政府的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工作的基础,抓实抓细抓有成效。

(一)实施农业产业化脱贫行动。结合农业产业发展实际和产业扶贫情况,确定了粮油、蔬菜、畜牧等7大主导产业,编制完成特色种养业“菜单式”扶贫参考手册。动员中大蔬菜合作社、中巧食用菌合作社、上庄金山时雨茶叶合作社、金绿源**黑猪养殖合作社等农业龙头企业结对帮扶贫困户167户、2*人,增强贫困户造血功能。组织农业、林业部门101名农技人员进村入户开展扶贫结对活动,走访贫困户1377人次,发放技术资料1500余份,确保技术指导、结对帮扶到位。组建脱贫攻坚农技讲师团,集中开展科技扶贫、产业扶贫实用技术、休闲农业与电子商务等培训班28期,参训贫困户894户(人)。

(二)实施光伏发电脱贫行动。确定在8个今年出列贫困村、103户贫困户实施光伏脱贫行动。8个村级光伏电站总建设规模480千瓦,全部完成工程建设并实现与国家电网并网发电,预计实现村集体经济年稳定增收6万元以上;103户建设规模319千瓦的户用光伏电站全部建成并网,预计实现贫困户年稳定增收3000元以上。

(三)实施乡村旅游脱贫行动。积极构建“农家乐+景区”精准脱贫产业发展模式,贫困村家朋乡尚村结合当地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和自然风光,将贫困户200多亩土地集中起来,通过种植高山梯田阶梯式荷花、葵花种植项目,吸引游客观光体验;成立尚村景区开发公司,列入市级3A级景区重点创建单位,将尚村打造成“农家乐+景区”精准脱贫发展模式。成立**农家乐协会,围绕“五统一”(即统一品牌、统一标准、统一营销、统一价格、统一管理)加强行业自律,破解散、小、弱、乱、差等突出问题,实现产业发展提档升级。继续推行旅游奖励政策,对农家乐创建、乡村旅游开发进行奖励扶持。依托森林旅游资源积极推进森林旅游人家创建工作,全县贫困地区共有6家农家乐被授予省级森林旅游人家,实现稳定增收。

(四)实施促进就业脱贫行动。推出以“搭建供需平台,推进精准扶贫”为主题的“春风行动”系列招聘会,根据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就业和培训需求,组织企业

针对性招聘,累计提供岗位2059个,帮助500多名贫困人口达成就业意向,发放各类就业岗位信息宣传单页*00余份,就业创业扶持政策宣传材料5000余份。引导热心公益企业主动参与扶贫,4家企业申报市级就业扶贫基地,县级就业扶贫基地1家、居家就业扶贫基地15家,30多名贫困劳动者与企业签订就业协议。引导贫困劳动者参加订单式培训,提升针对性和实用性,全年贫困劳动者创业培训9人、技能培训29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27人、就业脱贫专项培训41人;发放劳动力转移一次性交通补贴150人、4.55万元,居家就业一次性就业补助30人、9万元,开发农村公益性岗位41个,月工资报酬5.125万元,户均月增收1250元。

(五)实施教育助学脱贫行动。完成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在校学生教育资助工作,共发放资助资金44.6475万元、助学贷款3.7万元,受助学生463人次。其中,贫困幼儿27人次、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学生319人次、普通高中贫困学生49人次、中职教育贫困学生17人次,雨露计划补助贫困学生46人、10.6万元,落实在校贫困大学生生源地助学贷款5人、3.7万元。

(六)实施易地搬迁脱贫行动。压实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任务,全面完成54户、104人易地扶贫搬迁任务,其中今年脱贫户38户、70人。板桥头乡、家朋乡、金沙镇3个集中安置点全面建成,搬迁17户、38人;10个乡镇37户、66人采取易地新建住房、购置空置房和投亲靠友等方式完成分散安置工作。通过鼓励发展生产、实施光伏项目、进城就业等方式,多措并举落实易地扶贫搬迁贫困户稳定增收措施,确保搬得出、能脱贫、稳得住。

(七)实施生态补偿脱贫行动。用好生态补偿项目资金。优先安排26个贫困村退耕还林项目资金、国家级公益林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省级公益林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森林抚育资金、现代农业发展资金油茶产业项目410.74万元。开展林业实用技术推广,在长安镇、伏岭镇、家朋乡等油茶、山核桃主产区,举办多场油茶栽培技术、山核桃病虫害防治培训班,对贫困户实施“一对一”技能培训,切实提高贫困户劳动力致富技能。整合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资金799万元,促进贫困村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

(八)实施政府兜底脱贫行动。全面推行扶贫线和低保线“两线合一”,建立健全分类施保、动态管理长效工作机制。**年10月至**年9月,全县共落实政府保障资金404.812万元,其中,保障农村低保贫困户617户895人、244.44万元,五保贫困户供养95人、40.22万元,落实贫困残疾人护理补贴187户218人、8.96万元,医疗救助105人、13.85万元,临时救助24户41人、5.41万元,自然灾害救助452户737人、15.18万元,发放重点优抚贫困对象抚恤补助13户14人、8.82万元,发放计划生育特别扶助政策条件的184人共发放扶助资金67.932万元。全面落实健康脱贫各项政策,为贫困对象全额代缴个人参合缴费资金49.14万元,发放健康脱贫医疗服务证1472户,确保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纳入健康脱贫政策保障范围。

切实加强贫困户危房改造,完成农村贫困户危房改造193户,占年度计划任务103.2%。加大投资倾斜力度,整合投入资金4934.6万元,优先改善贫困村基础设施,投入资金2074.6万元,完成119个村级农村畅通工程,改造升级村级道路188.6千米;投入资金2860万元,贫困村11处饮水改造工程、2座小型泵站改造、16条河沟整治、23座塘坝清淤整治、25.81平方千米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和年度农田水利设施工程全面完工。投入资金5285.83万元,完成62个农村电网升级和中心村电网改造任务。

扎实推进金融扶贫小额贷款,完成评级1472户、授信1*户,发放“两免”扶贫小额贷款138户、223.2万元;投入24.69万元,为4938名贫困劳动力购买意外伤害保险,最高可赔付5万元。深入开展“百企帮百村”精准扶贫,确定51家企业定点帮扶26个贫困村,通过产业结对、解决就业、捐资助学等活动帮扶贫困村发展、贫困户脱贫。推动电商精准扶贫,依托上街去网络科技公司,建成15个贫困村电商服务点,贫困户山核桃、菊花等农副产业累计线上线下销售额近8000万元;支持牛栏坪、淘食壹号新农人等电商企业通过网销角豆、黑猪养殖网销价回购、红薯种植市场价回购等扶助手段,为贫困家庭实现年增收*元左右。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年,全县脱贫攻坚的的总体目标是,巩固提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稳定增收稳定脱贫水平,实现14个贫困村全部出列,稳定实现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实现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省平均水平,贫困村年集体经济收入达到5万元以上。

1.继续实施到村到户精准脱贫产业项目,确保中央、省、市、省年度扶贫专项资金项目的确定、实施工作,完善到户项目清单及补助标准,巩固提升贫困户稳定增收稳定脱贫水平。

2.强化八大脱贫攻坚行动,严格按照县委、县政府的脱贫攻坚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要求,确保八大脱贫攻坚行动到户措施精准,工作富有成效,精准脱贫不返贫。

3.加大金融扶贫支持力度,向符合条件的贫困户提供免抵押、免担保的扶贫小额贷款,切实解决贫困户发展特色种养业、光伏发电等产业扶贫项目资金短缺问题,落实贫困户财政小额贷款贴息工作。

4.切实加强社会扶贫工作,广泛动员和凝聚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提升雨露计划覆盖水平,形成政府、市场、社会互为支撑,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的大扶贫格局。

(篇三)

今年以来,**全面深入贯彻中央、省、市脱贫攻坚决策部署,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政治任务抓紧抓实,以“念兹在兹、唯此为大”的责任担当,举全区之力向贫困宣战,全力实现**年完成19个贫困村摘帽、9438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发生率降至2.3%。

一、脱贫攻坚工作做法及成效

(一)强化工作保障,最大限度凝聚脱贫攻坚合力。为确保我区2018年成功创建全省脱贫攻坚先行示范区,在制定出台了“十大举措”基础上强化组织保障。创新拓展“八加一”帮扶机制,即:每个贫困村落实1名区级领导、1个帮扶部门、1个驻村工作组、1名驻村“第一书记”、1名专业技术人员、1个结对帮扶城市社区、1家结对帮扶民营企业和1名财政供养人员结对帮扶1个贫困户,外加1名法律工作者驻村服务。大力构建“1部2片25组45队”的扶贫攻坚方阵,“1部”就是成立全区脱贫攻坚指挥部,区委、政府主要领导担纲,“四大家”领导齐上阵合力攻坚;“2片”就是将全区23个乡镇办委划分为南部和北部两大片区精准施策分类建设;“25组”就是25名区级领导担责分别挂包联系1-2个贫困村,牵总统筹贫困村的帮扶资源和力量,实现村村均有强有力的扶贫工作组;“45队”就是由区级部门作主体组建45个贫困村驻村帮扶工作队,全区9713户贫困户均有财政供养人员结对帮扶。25名区级领导以上率下,多次带队深入所联系的贫困村展开专项蹲点调研督导,查找问题共计13个大类、98个小项,经细化梳理后严格落实相关责任部门抓紧解决,区级部门主要负责人奔赴脱贫联系点分条块开展蹲点帮扶,切实帮助贫困村解决实际困难,全区广大干部职工全员蹲点,与帮扶对象结对认亲,累计捐款捐物达300余万元,通过层层传导压力、层层夯实责任,推动形成了整体联动、合力攻坚的大扶贫工作格局。强化多元投入如机制,优化财政支出结构,重点向脱贫攻坚倾斜,全年安排区级财政资金0.5亿元,整合项目资金12亿元,形成以财政资金撬动金融、社会、群众多远投入格局。强化项目推进机制,建立脱贫项目绿色审批通道,采取“一事一议”、应急工程、优先垫付资金等方式加快实施,扶贫项目进度达到*%以上,12月底可全面竣工。强化痕迹管理,对贫困户精准识别、帮扶规划、项目实施、政策到位等实行痕迹管理,每一环节都可追溯、可查询、可评估、可问责,确保脱贫摘帽真实性和公认度。

(二)深化“17个专项扶贫计划”,全面推动扶贫政策落地落实。逐一分析全区建档立卡贫困户致贫原因,按照扶贫专项方案的对象范围、目标任务、时间安排、政策措施和责任落实,因地制宜出台《**区十大扶贫专项行动》和《**区17个扶贫专项工作计划》。在基础设施建设扶贫方面:新开工交通项目12个,建设里程达57.7公里;投资5530万元,整治山坪塘130口、整修渠道35公里、新建蓄水池50口,新增有效灌面3000亩,新增节水灌面4000亩,解决5000人的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改造110KV线路19公里、低压线路65.36公里,新建10KV线路53.64公里;投资1000万元开展广电宽带乡村“村村通”服务,完成44个未通宽带行政村(包含19个**年摘帽贫困村)宽带覆盖。在农业产业扶贫方面:建成现代农业产业基地8.12万亩,年出栏生猪41.13万头、肉羊4.5万只、肉牛2.71万头、家禽285万只,增加水产养殖面积225亩,增加产量180吨,创建省级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社6个、市级示范家庭农场7个。在工业产业扶贫方面:通过加大企业培育力度、强化农产品加工重点企业帮扶、帮助企业开拓市场,确保工业增加值增速达到7.2%,推动对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带动作用较强的工业产业突破发展。在旅游扶贫方面:积极申办四川省乡村文化旅游节、达州市旅游发展大会,创建3个省级旅游扶贫示范村、20户民俗旅游达标户。在商务扶贫方面:规划建设乡镇电商配送点5个,村级农村电商终端服务站点20个,建设1个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在农村土地整治专项扶贫方面:完成北山镇立马村、梓桐镇两河村、双龙镇重石村等16个省、市、区级财政投资的土地整理项目。在科技扶贫方面:打造区级科技扶贫服务平台,建成区域综合性农业科技信息服务平台、科技培训中心和科技扶贫产业示范基地。在新村建设扶贫方面:完成危房改造1335户,启动19个贫困村扶贫新村建设和6个新村聚居点建设。在教育扶贫方面:推动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学前三年毛入园率和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均达*%以上。在贫困家庭技能培训和就业促进方面:开展技能培训700人,品牌培训100人,贫困家庭新增就业500人以上。在生态建设扶贫方面:建成现代林业产业基地1.4万亩,完成规划的30%以上地质灾害隐患治理和搬迁避让工程。在易地扶贫搬迁方面:实施易地扶贫搬迁1057人。在医疗卫生计生扶贫方面:构建全区贫困人口疾病数据库和贫困人口就医数据库,对贫困人口实行精准医疗救助服务,对贫困人口实行“八免五补助”和先诊疗后结算制度。在文化惠民扶贫方面:高标准建设19个摘帽贫困村文化活动室、电子阅报栏、农民健身工程和10个文化院坝。在社会保障扶贫方面:低保标准低线达到300元/月;特困人员集中供养率达到75%;政策内医疗救助比例达到70%;困难家庭失能人员、高龄老人居家养老服务全覆盖;居民养老参保覆盖率达到93%。在社会扶贫方面:大力开展“万企帮万村”、“关爱留守学生”、“残疾人服务外包培训就业”等行动,评选表扬“十佳扶贫先进单位”、“十大扶贫好人”、“十佳帮扶企业”、“十佳扶贫社团组织”。在财政金融扶贫方面:**年安排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500万元,今后每年递增50%。对今年摘帽的19个贫困村安排不低于200万元的专项资金。与达州市农商银行建立2500万元的产业扶贫风险补偿基金,与达州市商业银行签订金融扶贫开发合作协议,承诺3年内支持**扶贫开发资金不低于15亿元。落实异地扶贫搬迁风险分散基金1630万元,相继建立产业发展基金、担保基金、教育救助基金、理疗救助基金、中小微企业发展基金以及风险基金,开展农村产权抵押融资试点,有力解决扶贫工作长效投入的难题。

(三)紧扣“两不愁、三保障、四好五有”目标,全力保障贫困村和贫困对象如期脱贫。一是全面落实“四好五有”,严格确保贫困村按期摘帽。紧扣全年19个贫困村脱贫摘帽目标任务,以“交通三年攻坚” 和“教育三年振兴”为抓手,突出抓好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投入4800万元,在19个贫困村发展农业产业33项、其他产业24项,19个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已达到人均6元以上;投入3530万元,在19个贫困村建成通村公路100公里,建设入户道路120公里;投入48.3万元,建成19个达标村级卫生室;投入95万元,建设19个达标村级文化室;投入109万元,完成19个贫困村宽带建设,21个“村村通”建设;投入1048万元,为4119户农村群众解决安全用水;投入3631万元,改造用电线路3743户。投入资金2.36亿元,建成标准中心校19所、达标卫生院18所、乡镇便民服务中心23个。截止目前,**年我区计划退出的19个贫困村均达到“一低五有”标准。二是全面落实“两不愁、三保障”,严格确保贫困对象如期脱贫。大力推进“八大行动”,实现精准发力、精准脱贫。大力推进生产和就业扶贫行动。对8688名有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实施特色产业、庭院经济、利益联结和劳务经济“四大增收计划”。突出“一村一品”,在贫困村培育专业合作社37家、家庭农场33个,引进聚家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在金石镇建立红阳猕猴桃基地核心示范园800亩,引进屈氏金园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在金石镇建立肉羊养殖核心基地。积极引导贫困户发展特色产业,规模发展标准化畜牧养殖小区24个,培育规模养殖户197户。扶持带动823户贫困户通过发展产业脱贫致富,推荐贫困户就业1380人。规模发展油用牡丹、牛奶草莓等现代农业产业园,加快打造金石梯田、千口岭森林公园等旅游景点,培育乡村农家乐25家。突出抓好农业示范园区建设,依托磐石都市农业体验区引进产业项目6个,积极发展体验农业和创意农业,培育龙头企业4家,专合组织50个、专业大户200户,发展特色果蔬5.5万亩、食用菌5885亩、中药材1800亩、花卉苗木1.4万亩,畜牧养殖5.8万头(只),预计实现效益11.2亿元。坚持长短结合,因地制宜发展小养殖、小种植,人平增收500元以上。深化农村改革,贫困户通过土地入股、二次返利等实现增收。着力能力提升,1365名贫困群众实现就地就业。大力推进住房大全行动。按照异地扶贫搬迁要求,启动总投资0.83亿元、346户的易地扶贫搬迁工程,金石、新村、磐石、龙滩、江陵等地已开工建设。对今年脱贫村19个摘帽村所有C、D级危房改造全部完成,贫困户“四改三建”578户。大力推进政策兜底行动。我区7月起已实现农村低保线和国家贫困线“两线并轨”,9105名贫困人口实现低保兜底,贫困低保户保障水平高于3100元。深化教育扶贫,全面保障2628名贫困户子女受教育权,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大力推进救助扶持行动。针对因贫因残致贫贫困户占40%的实际,建立大病救助体系等“多位一体”救助体系,实现对6032名贫困人口实行“八免五补助”、新农合、大病救助、住院门槛费免除、先诊疗后结算五个100%全覆盖。大力推进集体经济培育行动。建立完善村集体利益分配机制,通过资源开发、土地流转等方式,实现22个贫困村有稳定的集体经济收入来源,年内实现19个脱贫村均有1个专合社或农业企业与村集体形成利益分配机制。大力推进社会帮扶行动。积极争取省、市相关部门的帮扶支持,省、市相关部门为我区贫困村争取、捐助帮扶物资资金达340.5万余元。全力促成北京、深圳、云南、成都、重庆等26家企业和44家本土企业对口支援贫困村,69个城乡社区先后为帮扶村、贫困户捐赠物资资金达400余万元。全面动员、鼓励、引导非公经济、社会组织以及在外务工人员积极参与脱贫攻坚,社会扶贫投入达2.7亿元。大力开展扶贫扶志行动。建立互评管理机制,常态整治脏乱差,引导贫困户自觉养成文明、礼貌、卫生良好习惯。开展荣辱感恩教育,克服“贫困光荣”、“等靠要”等不良心态,形成感恩党、感恩社会、奋发有为的良好氛围。大力开展脱贫攻坚创新争优行动。深入开展走基层活动,以贫困村退出实际成果检验“两学一做”成效,严格落实“八加一”帮扶机制和创新开展脱贫攻坚现场评比机制,形成“比、学、赶、超”,竞相追赶跨越的浓厚氛围。

(四)持续强化工作机制,全力以赴打赢脱贫攻坚战。一是强化脱贫攻坚目标绩效管理机制。逐级签订脱贫攻坚年度目标责任书,对脱贫攻坚工作实行目标绩效管理,对未完成年度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的,目标绩效考核实行“一票否决”,对有关乡镇党委主要负责人,先免职再查处,对涉及到的挂包区级部门党组主要负责人,先停职再查处,由区级领导干部担任部门主要负责人的,对分管领导先停职再查处。二是强化脱贫攻坚现场评比推进机制。每两月召开召开脱贫攻坚现场推进会,进行现场观摩、综合评比排名,排名末位村所在乡镇党委书记及帮扶部门主要负责人向区脱贫攻坚领导小组作出书面整改方案,并在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全体会上报告整改落实情况,相关乡镇和帮扶部门竞位争先的意识更加强烈。三是强化分类实施“三标配”工作机制。针对“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的贫困对象,实行激励政策标配。针对“易地扶贫搬迁一批、低保政策兜底一批、医疗救助扶持一批、灾后重建一批、教育资助解困一批”的贫困对象,实行特殊政策标配,到户到人全覆盖。针对贫困村摘帽刚性需求,在“壮大集体经济、通村(组)硬化道路、安全用电、安全用水、文化室、卫生站、广播电视、宽带网络、村级活动阵地”等方面,实行基础建设标配。四是强化财政专项扶贫项目管理机制。制定《**区财政专项扶贫项目管理办法》,进一步加强财政专项扶贫项目的管理,提高项目建设质量和效益,严格对扶贫项目申报、管理、验收予以规范。五是强化脱贫攻坚工作督查巡查机制。区脱贫攻坚督查巡查组采取定期督查巡查和随机暗访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区级相关部门开展针对性督查巡查,重点督查巡查**年度减贫任务落实情况、“六个一批”落实情况、“八加一”驻村帮扶情况、“17个扶贫专项年度计划”对接落实情况、区域内扶贫项目实施情况、其他脱贫攻坚工作推进情况、党员干部在脱贫攻坚中的履职尽责情况、财政专项扶贫项目资金管理使用情况。六是强化脱贫攻坚“四个一律”问责机制。凡是帮扶对象不脱贫的,帮扶人员一律不脱钩;凡是年度扶贫工作没有走在前列的,当年一律不得评优、晋升和提拔;凡是在结对帮扶过程中弄虚作假、消极应付的,有关干部一律进行严肃处理;凡是没有完成脱贫任务的乡镇和帮扶单位,有关领导一律进行组织调整。

二、强化整合,超前谋划,坚决打赢**年省定贫困县摘帽攻坚战

**年以来,我区脱贫攻坚成效显著,但依然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长远规划与推动发展承接不足。产业发展上虽注重了“长短结合、种养结合、产销结合”,但在“区域优势把握、发展布局推进、能人带动示范”上还需加强;基础设施上虽注重了“村组道路、农田水利”的建设和整合,但在“入户户间道、户有安全用水、住房要安全”上还需加强。

二是致贫原因与帮扶举措衔接不够。对贫困户致贫原因及针对性帮扶措施研究不够,对贫困户的帮扶存在均等化现象,侧重对贫困户外部帮扶,忽略和放松了对贫困户“内生动力”的引导和激励,形成新的“大水漫灌”现象。政策性“兜底”对贫困群众来说是解决燃眉之急的有效措施,但同时也带来一些负面效应,使贫困群众依赖性增强,存在“等、靠、要”思想,出现盲目攀比的现象和贫困群众要钱给钱热,让出力出汗自力更生冷的现象,导致获得感不强,无感恩情怀。

三是氛围营造与形象展示衔接不深。脱贫攻坚宣传氛围尚不浓厚,到村到户宣传面不广、程度不深,群众政策知晓率不高;环境整治与村容村貌的提升、村民自治与群众主动作为的结合需进一步加强。

四是基础支撑与示范要求衔接不够。基层基础工作有待进一步夯实,例如“六本台账”的基层支撑要进一步加强;推进帮扶、指导的广度有待进一步加深,例如地方党委政府的主题作用、村三委的主抓作用、单位部门的帮扶作用要进一步到位;试点探索与示范引领要进一步突破,例如承接大产业,在强化干线建设、产业布局的同时,可多加强入户道路建设探索;在强化能人带动,促进产业发展的同时,可多破解产业周转金使用和金融杠杆撬动作用,科学构建利益联结机制的放大效应。

下一步,我们将深入总结**年扶贫经验成效,用以正确指导**年26个贫困村的脱贫攻坚工作,。

(一)强力推进产业扶贫。积极争取省市扶持项目和资金,夯实贫困村产业基础,确保建成一个项目,形成一个产业,脱贫一批贫困户,安排一批贫困人口就业,努力提高贫困村经济实力。根据贫困村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农民组织化程度,大力发展比较优势产业,扩大巴山脆李、安云红辣椒等品牌种植规模和知名度,积极培育优质水稻、万亩核桃、高洞柚等脱贫产业示范基地,扶持带动2300户以上农户脱贫致富。大力扶持贫困农民自主创业形成的各类经济合作组织、生产专业户、家庭农场,利用达州农产品加工集中区,提高农产品加工转化率和附加值,推行“互联网+农业”产销模式,提高其“造血”功能。

(二)强力推进生态扶贫。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依托农村绿水青山、田园风光、乡土文化等资源,加快打造千口岭森林公园、金石云顶野生动物世界等旅游景点,深入推进秦巴植物博览园“牡丹、紫荆、桃花”三大花卉园区建设,大力培育一批特色星级乡村农家乐。积极发展体验农业和创意农业,着力加快磐石都市农业体验区建设,升级打造草莓采摘园、生态蔬菜园和台湾精品水果园,建成农耕文化博览园、帝森智能生态温室、磐石海洋馆,力促月湖生态观光园争创国家AAA级景区,积极申办**年全省乡村文化旅游节和全市旅游发展大会。精心研究制定“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易地扶贫搬迁计划,引导自然条件恶劣、脱贫条件差、不具备产业覆盖条件的贫困户向中心村镇转移,现“保护”与“开发”并重、生态和经济协调发展。

(三)强力推进基础扶贫。大力实施“交通三年攻坚计划”,全面提升农村公路通达能力,确保完成新(改)建农村公路75公里,有效解决贫困和偏远村社群众行路难题。抓好新村聚居点、幸福美丽新村、农村危房改造和廉租房建设,确保贫困群众“住上好房子”。把农建综合示范区建设与脱贫攻坚工作深度融合,增强贫困地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全面完成“教育三年振兴计划”,大力推进偏远乡镇中心校重建和改扩建,加大贫困乡镇和贫困村学校师资配备力度,努力让每个乡村孩子都能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着力健全“区、乡、村”三级基本医疗服务体系,扩大救助覆盖范围,切实解决农村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等问题。

(四)强力推进智力扶贫。以村(社区)换届为契机,把最有群众情怀的优秀同志选派到村支部书记、村主任岗位上,把贫困村和后进村“两委”班子配优配强,有力促进“第一书记”更好履职,进一步凸显基层党组织带头人在脱贫攻坚中的核心引领作用。充分调动农村能人的积极性,出台系列优惠政策,吸引农民工返乡创业,充分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引进洋专家,用好土专家,务实开展实用技术、职业技能和就业教育培训,提升贫困人口社会就业、科技致富、外出务工能力,促进其自力更生、脱贫奔康。

(篇四)

**年以来,我乡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区委、区政府的安排部署,进一步理清思路、强化责任,增添举措,切实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上努力下功夫,扶贫攻坚工作扎实稳步推进。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乡基本情况

**全乡幅员面积36平方公里,辖5个行政村16000余人,丘区占45%。有建档立卡贫困户372户1083人,市级贫困村4个。**年、**年减少贫困人口218户672人,贫困村摘帽2个。现有贫困人口154户411人未脱贫,喻沟和岐山两个市级贫困村没有“摘帽”。

二、脱贫攻坚工作开展情况

(一)强化宣传,营造氛围

全乡脱贫攻坚动员大会之后,我们乡村两级采取会议、资料、公开栏等形式,广泛宣传扶贫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营造全社会关注扶贫、支持扶贫、参与扶贫的浓厚氛围。全乡机关干部、帮扶单位、驻村组和第一书记进村入户,层层摸底,宣传中央政策,明确脱贫任务,制定脱贫措施,同时引导群众正确看待扶贫工作,及时疏导群众的情绪,做到不出现矛盾、不出现纠纷、不出现上访,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夯实基础。

(二)落实责任,制定规划

乡党委、政府坚持以扶贫开发总揽农村工作全局,成立以区级领导为书记的扶贫党总支和以“第一书记”为书记的扶贫党支部,充分发挥党委在扶贫攻坚工作中的领头作用,充分调动“五个一”人员主动型,实行部门包村,干部包户,将帮扶单位、乡村干部同贫困村、贫困户绑紧捆实,抱团发力。帮扶单位和责任人结合联系村的实际情况,实事求是的需要什么规划什么,同村“两委”一道制定全村精准扶贫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通过五看(一看房、二看粮、三看劳动能力强不强、四看家中有没有读书郎、五看有无病残卧在床)弄清致贫原因,确定贫困户是因病、因残、因学还是因缺少劳动力导致的贫困;根据致贫原因制定每户的脱贫计划,需要低保兜底的安排低保兜底,需要学生资助的通过资助方式,需要移民搬迁的做好搬迁工作,可以发展产业的扶持其产业发展。

(三)细化措施、苦干实干

根据脱贫的目标与时间要求,倒排时间表,细化每个月要完成的任务,对贫困户按照贫困程度划分类施策,确保当年完成脱贫。由于扶贫对象的基本情况、发展诉求千差万别。因此,我们按照“一户一策”的要求,从贫困村、贫困户的实际出发,针对不同的致贫原因,研究制定差别扶持的具体办法,实现扶贫工作效率最**和资源利用最优化,帮助扶贫对象脱贫致富。

1.抓基础设施,打造优美人居环境。近年来,整合各类项目资金2600余万元,加大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生活条件,达到脱贫标准。实施“村村通”工程,拓宽硬化村级道路36.8公里;实施五小水利和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整治灌溉沟渠45.64千米,整治山坪塘20座,新建蓄水池68口;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铺装自来水管道20千米;实施百村绿色家园工程,修建8000平方米猕猴桃文化广场,绿化义路、矿山路4.6公里,提升老百姓居住品质。实施危旧房屋改善,解决贫困户基本生活需求。投入100万元,对260多户农户房屋进行风貌改造,实施房屋拆除重建18户,房屋维修加固91间,新建地坝810平方米,改厨改厕21个,新建厕所9个。

2.抓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依托各村自然优势,挖掘潜力,发挥特色,通过流转土地1*余亩,大力实施“一村一品”,发展以猕猴桃、柑橘、水稻制种和中药材为代表的现代特色农业14000亩,帮助86户贫困户流转462亩土地,带动27户贫困发展特色产业120.8亩,增加贫困户造血功能;扎实开展农民实用技术和农民技能培训,举办技能培训6场580人次,引导200多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在就近园区务工,拓宽致富渠道,人均年增收5600元;同时,对有劳动力的贫困户实施种养殖帮扶,提供价值28万元的鸡、鸭、猪、羊等牲畜幼苗8200余头(只),并提供养殖技术培训,帮助贫困户找到发展致富道路。

3.抓政策落实,完善社会保障。高度重视各项惠农政策的落实,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全面落实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制度,参保率达到100%。严格落实低保兜底,确保贫困户家庭每户至少有一人享受低保兜底政策。义务教育覆盖率达到100%。

4.抓惠民项目宣传,协调项目进村入户。积极与区级部门衔接,了解上级各类惠民项目情况,召开专题会议宣传,让惠民项目家喻户晓。创新采取公司+农户结对帮扶模式,先后为50余户贫困户争取扶贫小额贴息贷款78.3万元。

(四)监督项目,管好资金

根据区委关于集中力量决战扶贫攻坚率先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决定,按照市委“两年奋战攻坚,一年巩固提升”的部署要求,脱贫攻坚是将三年的任务缩短为两年内完成,时间紧、任务重,涉及到的项目多,资金也多。我们乡制定了扶贫资金监督管理办法,各驻村领导作为总责任人,在扶贫项目实施过程中实行全程监督,确保各项工程保质保量完成,项目资金使用到位,督促村委会做好村务公开与项目公示。

(五)完善机制,巩固成果

一是算好收入帐,按照扶贫手册的内容,每户建立收入台账,随时掌握好增收动态,为年度脱贫做到心中有数。二是算好考核帐,乡上与各村签订目标责任书,实行单项考核,建立健全情况定期通报报告制度,对扶贫工作进行全程动态监管,并与对村年终目标考核挂钩。三是要求各村要在扶贫过程中体现特色,在脱贫过程中创造经验。挖掘“不等不靠、脱贫致富”的先进典型,以及“人穷志不穷”“穷则思变”的典型案例,并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表现出来,增强贫困群众立足自身脱贫致富的信心,激发贫困群众自强自立、自我发展的决心和热情。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实施项目,改善基础设施

我们将紧紧围绕四城建设战略目标,抢抓新农村建设机遇,加快融入对接,大力实施农村饮水工程、通社水泥路建设等一批项目。围绕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加强环境整治,增强群众的卫生意识,引导农民转变落后的生活方式,达到村容村貌和生态环境美化优化目的。

(二)优化产业,提升发展水平

围绕猕猴桃产业,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凭借“中国长寿之乡”的文化优势,高标准定位,打好养生养老品牌,打造优质猕猴桃产业。同时,充分发挥现有猕猴桃专合组织的作用,积极寻求市场突破口,提前找好“婆家”,与国内大市场、大公司建立营销关系,解决农户和业主最关心的问题。延长产业链,引进初加工、深加工企业,未雨绸缪,让产业发展更加稳固。

(三)培养能人,辐射带动发展

以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切实加强全乡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将能人培养成为党员,将党员培养成为能人。紧紧围绕服务群众这个重点,充分发挥能人带动和示范作用,带动贫困户增收致富;充分发挥基层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使基层组织更加坚强有力、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密切、乡村经济更加发展壮大。

(篇五)

**年是“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全国脱贫攻坚年、乡镇换届之年。在上半年的时间里我乡党委在县委县政府和县委组织部的正确领导下,在县级联系领导和各包村单位的大力支持、帮扶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抓好精准扶贫攻坚工作作为党委当前首要政治任务,扎实做好精准扶贫各项工作。自觉把党建工作同小康社会建设、彝家新寨建设,惠民行动等各项工作紧密结合,现将坪坝乡**年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精准扶贫工作

我乡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为组长,乡长和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的精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对全乡精准扶贫工作的组织领导。截止目前,已完成建卡贫困户清退、更正、新增和“六有”以及子系统录入工作,全乡还有贫困户347户1332人,今年预计脱贫79户280人。

一是指导各村启动精准扶贫党员示范工程和集体经济产业发展项目,为全乡脱贫摘帽打下有利基础。二是结合实际拟定坪坝乡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管理办法,探索建立“公司+合作社+贫困户”、“村集体+合作社+贫困户”产业发展模式,确保各级扶持资金长期使用并发挥“滚雪球”作用;三是强化组织保障,加强驻村第一书记管理,助推精准脱贫工作。每月组织召开第一书记例会1次,专题研判全乡精准扶持和精准脱贫工作。四是带头移风易俗,革除陈规陋习,指导各村制定村规民约,进一步遏制高价彩礼婚姻,倡导厚养薄葬,推进健康文明新生活运动。二是全面启动实施坪坝村、瑶厂村41户的易地移民搬迁工作,预计年底全面竣工;三是启动实施坪坝、窑厂村51户的危房改造建设;四是加快松树等七个村的通村公路建设,预计年底完工并验收;五是完成我乡十二个普查区,1920户普查对象的农业普查工作;六是大力推进我乡农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做好我乡“四个好”家庭创建工作。努力实现我乡群众“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的目标。

经济增长显著,居民收入不断提高。**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700万元,农业总产值达1230万元,粮食总产量达4330吨,人均纯收入达5020元。

二、基础建设和产业扶持方面

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步伐,生态环境保护加强力度,目前易地扶贫搬迁房建工程坪坝村完成80%,窑厂村完成85%。启动实施农村D级危房改造,其中坪坝村33户、窑厂村18户,目前已完成地脚、圈梁、构造柱、房屋主体建设的60%。

(1)、用活用好两笔资金,我乡财政扶贫资金分别用于蔬菜种植和生猪养殖产业发展;财政扶贫周转金采取入股合作社年底分红模式,坪坝村村集体经济收入6000元,窑厂村村集体经济收入1*元。坪坝村、窑厂村村“七有”都已达标。

(2)、解决了林子村、黄水塘村、三十户村通讯难的问题。

(3)、投入“一事一议”资金126万元,分别完成了坪坝村、巴洛村、瑶厂村、双马槽村、石十儿村、磨子沟村的民俗活动场所、机耕道、便民桥及黄水塘村至磨子沟村的通村公路建设。

(4)、解决了林子村、三十户村、巴洛村、瑶厂村、石十儿村、扎地村的人畜饮水工程。

(5)、积极配合县教育局完成了我乡7个幼教点的建设任务。

(6)、每年投入资金2.2万元对海坪公路进行维护。

(7)、高度重视石十儿村等8个村土地增减挂钩工作。

(8)、投入财政资金19万元维修乡政府综合办公大楼,积极争取县政府支持修建乡公租房12套。

基本公共服务逐年改善,扶贫开发取得突破,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覆盖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形成,医疗服务保障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明显改善,居民主要健康指标大幅提升。

三、社会事业方面

一是扎实开展计划生育工作。我乡细化了各项目标任务,狠抓计生指标的综合管理,计划生育率96%,**年新出生人数59人,死亡22人,人口自然增长率9.00‰以内,二是深入开展民政救助工作。加强农村低保动态管理,及时发放民政资金,**年共民政救助 200人(棉衣、棉被、临时困难救助等),我乡共有低保户250户518人。全年按时足额的进行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金的发放。三是教育事业长足发展。全乡建成7个幼教点,进一步加大控辍保学工作,对非法组织未成年人外出务工人员的打击力度,劝返未成年人返校就读72人。义务教育入学率达100%,职业技术教育稳步推进。四是完善公共卫生医疗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保障机制,进一步加强重点疾病防治和禁毒防艾工作,加大对艾滋病、甲型H1N1流感等重点疾病的防控工作力度。**年新农合参保人数达3956人,参合率达100%。切实加强食品卫生监督检查,深入开展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五是狠抓安全生产工作。建立健全应急机制,层层分解落实责任,与各责任单位签订目标责任书。召开专题会议,制定对策。加大对安全隐患点、道路交通(包括:客运车辆、农机车辆、摩托车等)、重点项目建设、食品安全、农电安全、防汛防洪等进行排查和整治。开展应急演练16次。严格执行值班制度和领导带班值班制度,确保24小时信息畅通。全年无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六是深入开展城乡环境治理工作。加强村组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督导,切实推进全乡环境综合治理,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和创业环境,使村容村貌和人居环境大为改观。七是切实加强武装工作。加强对武装工作的宣传力度,增强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年群休的国防意识。组织民兵应急分队开展抢险救灾预演,做到挥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年来我乡报送新兵1人。八是有序开展社保工作。积极做好宣传、动员新农保和惠农保的参保工作。**年续保1475人、新增领取人员19人。九是平安建设成果明显。强力推进“双平安”建设,积极开展依法治理活动,大力推进“六五”普法工作,夯实巩固乡、村、组、户和家族带头人五级联动禁毒防艾工作机制,加强信访维稳和涉藏稳慰工作。一年来,无治安刑事案件发生,调解处理案件5件,化解信访积案1件。创造了在坪坝辖区内无安全事故发生和无交通事故发生的成效。十是信访维稳工作扎实开展。建立健全“维稳工作制度”、“维稳工作应急预案”、“维稳值班带班工作制度”等,做好接待群众来信来访工作,做到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

四、主要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1、贫困村基础设施落后,严重制约当地经济发展。贫困村建设中基础设施建设材料、群众生产生活物资运输成本高,加重了群众的经济负担,增加了脱贫解困的难度。

2、我乡因病、孤寡、残疾、老弱贫困人口比例较高,需要相应配套的政策体系来进行支撑和兜底,对此类贫困人口的精准扶贫工作开展起来较为困难。

3、贫困户自身发展动力不足,规划项目难以实施。贫困户等、靠、要思想严重,缺乏自觉改变落后面貌、摆脱贫困的积极性主动性,致使扶贫攻坚工作“两头热一头冷”。

五、**年工作安排

1、加大“五个一”帮扶力度

为贫困户建立增收的长效机制,变“输血式”帮扶为“造血式”帮扶。

2、充分发挥村组干部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的作用

(1)、进一步增强村组干部对脱贫攻坚工作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2)、加强对脱贫攻坚政策、项目、资金的公示公告力度。不但在村务公开栏公开,还要通过院坝会、走访贫困户等方式,向贫困户公开,提高贫困户对脱贫攻坚的知晓度。

(3)、督促村组干部在执行扶贫政策时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对吃拿卡要、优亲厚友的行为坚决予以纠正,对违纪违法行为进行严肃查处。

3、进一步加大扶贫政策的宣传力度。加强对乡、村干部扶贫政策的培训学习,促使乡村干部全面熟悉、掌握扶贫政策,更好地向贫困户宣传扶贫政策。

4、大力推进易地扶贫搬迁。为保障下一步施工顺利开展,确保施工进度,我乡已开展前期筹备工作,对**年计划脱贫的三十户村、扎地村贫困户进行摸底调查,对自愿搬迁的贫困户确定申报(三十户村32户116人,扎地村13户34人)。对两个村的集中安置点进行初步规划设计,同时编制《坪坝乡**年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建设实施方案》在12月10日前上报。我乡将严格按照相关程序要求,做好三通一平、房屋建筑安装工程、公共基础设施等建设,确保在**年6月前完成搬迁安置任务。同时计划实施农村D级危房改造30户(其中扎地村13户、三十户村17户)。

5、小额信贷。加强与农商行的沟通协调,加大宣传力度,鼓励贫困户发展产业脱贫,确保完成贷款任务。

6、产业扶持。我乡将进一步增争取项目资金的支持,把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作为扶贫攻坚的重点,加快推进交通、水利、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立足优势,按照“一村一品”,因户施策,三十户村规划发展规模养殖绵羊,扎地村发展规模种植花椒、脆红李、芍药等。

7、电子商务。争取明年完成我乡农村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同时加强电子商务业主培训,计划安排2期200人培训,进一步提高我乡电商发展水平。

8、规范档案管理、查漏补缺。做到脱贫攻坚档案收集齐全完整,分类科学合理,整理规范简明,经得起各级的检验和群众的认可,进一步建立健全贫困村贫困户收支台账,逐月入户登记如实记录,为明年脱贫攻坚考核做好准备工作。

9、进一步强化工作措施,灵活方式,确保扶贫工作取得实效。采取“抓典型、树样板、搞示范,以点带面,全面推进”的方式,抓住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基础设施建设和劳动力转移不放松,进一步健全完善扶贫长效机制,切实增强贫困群众的自身“造血”功能。不断深化和创新扶贫工作的新方法、新举措,千方百计地帮助贫困群众实现脱贫致富,确保圆满完成脱贫攻坚各项目标任务。

“十三五”期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未来五年全乡经济社会发展既面临着各方面的严峻挑战,同时又有国家高度重视解决“三农”问题、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和构建和谐社会等宏观调控政策的良好机遇。只要全乡上下保持现在的良好发展势头,抢抓机遇,顺势而上,积极进取,就一定能够在“十三五”期间大有可为,把全乡经济与社会事业发展推上一个新台阶。

(篇六)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国务院和自治区、来宾市、**区有关文件及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五山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始终将精准扶贫作为当前工作重点来抓,多措并举将扶贫、脱贫向纵深推进。现将我乡目前扶贫工作进展具体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五山乡下辖9个行政村,66个自然村屯,共有9308户,34092人,全乡耕地面积3.1万亩(水田1.3万亩,旱地1.8万亩)。有6个行政村是贫困村,有426户贫困户,贫困人口1784人。**年脱贫摘帽行政村的有联兴、周罗、**三个村委,全乡脱贫111户,494人,其中第一批63户273人,第二批48户,221人

二、**年脱贫摘帽村情况

(一)“十一有一低”完成情况

我乡**年脱贫摘帽的联兴、周罗、**三个村“十一有”脱贫摘帽标准单项指标都已达标,三个村现均已通水泥路;已解决饮水问题;已全部用上电;已通广播电视;已有网络宽带;已有篮球场或文化图书室等村级服务设施;已配齐村两委班子,三个村委通过集体土地租赁或铺面租出或光伏发电已有集体经济收入;有住房:联兴村有稳固住房占全村户数比例99.7%;**村有稳固住房占全村户数比例99.9%;周罗村有稳固住房占全村户数比例99.5%。医疗保障:联兴村委参加新农合率95.65%;**村委参加新农合率99.55%;周罗村委参加新农合率95.25%。**特色产业:一是成立牧丰种养专业合作社,养殖土鸭25000多只、黑山羊300多头、生猪400头、土鸡6600只。二是种植甘蔗1300多亩,除无劳动能力和外出务工的19户贫困户以外,其余44户都有甘蔗种植产业。周罗特色产业:一是成立来宾市**区圣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高质生态水稻800多亩。二是成立来宾市**区五山乡绿草缘农民专业合作社养殖土鹅1000多只、黑山羊800多头、生猪*0头、土鸡8600只。二是种植甘蔗1000余亩。联兴特色产业:一是成立来宾市**区古村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种植葡萄350亩,红心柚300亩。二是种植甘蔗1500余亩,除无劳动能力和外出务工的16户贫困户以外,其余42户都有甘蔗种植产业。“十一有”脱贫摘帽标准单项指标都已达标。

(二)“一低”情况

**村贫困现贫困发生率2.01%;周罗村贫困发生率2.18%;联兴村贫困发生率“一低”1.99%,“一低”脱贫摘帽标准单项指标达标。

三、我乡扶贫工作进展

(一)具体对象具体帮扶,体现精准。

1.建档立卡确保到位。对接贫困村(贫困户)帮扶领导、帮扶单位和具体帮扶责任人,共计装订帮扶卡426张,填写帮扶手册852本、“一户一策一表”精准脱贫方案426张,完成 “一档”工作426户,做到“一村一档”、“一户一册一卡一策一档”。

2.我乡于10月20日上午召开了第二批脱贫“双认定”业务培训会,总结第一批脱贫“双认定”工作中的经验教训,部署第二批脱贫“双认定”工作任务。会上向每个帮扶人分发了第二批脱贫“双认定”工作流程,对开展第二批脱贫“双认定”业务进行了培训,并对工作中要注意的事项进行强调。目前我乡完成了第二批48户,221人的脱贫“双认定”工作。全乡今年共完成111户494人脱贫“双认定”验收工作。

3.开启 “短、平、快”土鸡、生猪养殖产业发展模式。充分利用“一帮一”每户1000元共计11.7万专项帮扶资金,统一购买10000多只鸡苗发放给贫困农户。

(二)贯彻落实扶贫政策,践行精准

1.有效衔接低保政策。我乡已完成50分以下贫困户107户420人的低保办理工作。

2.大力宣传扶贫小额信贷。组织贫困村第一书记、乡扶贫工作队、村干部和帮扶联系人进村入户开展宣传工作,发放小额信贷宣传单*多张,发放小额扶贫贷款43户211万元,帮助贫困农户解决产业生产资金紧缺的问题。

3.大力宣传雨露计划扶贫培训政策。我乡深入开展**年雨露计划扶贫培训政策宣传月活动,在初中、高中毕业生中查找贫困家庭子女,开展“四个一”活动。**年五山乡贫困户子女本科学历资助11人,职业教育20人。

4.以奖代补扶贫产业开发项目早宣传、早动员、早布置。目前累计完成300户以奖代补扶贫产业开发项目验收工作,奖补金额73.22万元完成任务75万元的97.6%。

(三)整合社会各界资源,聚力扶贫。

1.举办“送温暖 献爱心”扶贫帮困暨来宾市**区“百企助百村”精准扶贫款物捐赠活动,联系企业捐赠鸡苗10000只、猪仔40头,联系帮扶单位捐款为群众购买饲料16吨,覆盖面达1*户。

2.开展脱贫攻坚暨教育扶贫捐资助学活动,募集捐款共计3.75万元,资助贫困学子32人。

3.邀请来宾智诚培训中心到五山乡周罗村、马则村、**村对贫困户劳动力进行养殖技能培训3个班150多人;开展家政“大篷车”进村活动,组织100多名贫困妇女参加家政就业技能培训,通过转移就业增加经济收入。

(四)夯实基础设施建设,铺平扶贫“道路”。

1.实施道路硬化,积极争取资金为贫困村罗利村等13个自然村屯巷道硬化18公里,为来贵村等3个自然村屯进村道路硬化15公里。

2.推进“双高”糖料蔗基地建设,完成红线图勾绘8780亩,就位测量5240亩。其中土地平整267亩,深耕深松种植250亩,修筑机耕路2700米、水沟500米。

3.启动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涉及五山乡贫困村黄埠村的闭村、内村、新村、外村、茶子和元华及华岭的南容、岜汉和外高岭等9个自然村,共受益2859人。

4.启动各社村“宜居乡村”建设项目,积极筹措资金开展各社村塘净湖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规划打造成为民族特色公园、群众休闲健身广场、民族文化展览馆等。

5.协助自治区水利厅规划修建2500万集中供水工程,解决贫困村**村和施村两个行政村的灌溉和饮用水问题。

6.向上级各部门争取到重建止马桥工程,由区交运局负责施工事宜,目前已进去施工前设计和筹备阶段;同时正积极争取止马-谷塘路段下排泄洪口改建工程,消除安全隐患,畅通贫困村交通出行。

(五)创新产业多元发展,增强扶贫“造血”。

1.发展生态农业,将古村葡萄园打造成乡级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目前正在完善园区路网建设,完成园区2.1公里路面硬化;完善园区灌排体系配套建设,完成200立方米灌溉水池建设,完成葡萄园滴灌设施面积500亩;整合各个农业项目资金,建设简易大棚500亩,园区实现避雨栽培全覆盖。

2.协助广西畅正生态农牧科技有限公司推进生态养殖基地建设,大力发展养殖业;引进来宾市**区五山乡金扶梯生态肉牛养殖基地项目,将公共构建“基础党建+合作联社+公司+合作社+基地”的发展模式。并以发展养殖业为契机计划于3个**年“摘帽”贫困村委范围内建设肉牛、肉猪、肉鸡、肉鸭养殖小区成立养殖专业合作社,建设养殖小区。**年在谷塘、黄埠和马则建设养殖小区,实现全乡养殖产业全覆盖。

3.立足三利水库资源优势,积极配合申报国家级湿地公园。成立了生态农产品专业合作社,通过原生态方式种植稻谷,扶助广西五关公司打造“北回桂稻”富硒品牌,走上高端大米市场。同时启动了

“贫困村农家饭·票”电商旅游扶贫项目。逐步把三利水库周边打造成集休闲垂钓、观光旅游、生态农业为一体的乡村旅游示范区。

4.引进光伏发电助力贫困户增收

(一)11月3日,我乡在联兴村委召开光伏发电产业扶贫项目试点现场工作会,邀请五山乡64个自然屯村长到场观摩光伏发电扶贫项目试点,开启了我乡“中、长、远”光伏产业发展的工作新篇章。

(二)11月16、17日,我乡召开光伏发电产业扶贫工作部署会,确定了光伏发电产业扶贫工作方案,进行了光伏发电产业扶贫具体工作部署,预计12月下旬完成100户贫困户光伏发电安装工作。帮助贫困户持续增收,打造**区光伏发电产业扶贫精品示范点。

(三)11月21日晚,广西民能能源有限公司到新兴村召开群众会议,解答光伏发电的安装、经济效益等问题。初步统计目前意愿安装光伏发电有42户。

(四)五山乡各单位安装光伏发电项目面积11741.5平米。

四、帮扶单位扎实开展扶贫工作

(一)**村后盾单位来宾市妇联、**区粮食局扎实开展扶贫工作

**年10月以来,来宾市妇联派出1名科级干部陈金菊同志蹲点驻村开展工作。一年来,赴定点扶贫村进行考察的处级干部达15人次以上;单位直接投入3.098万元,其中:资金2.566万元,物资折款 0.532万元,实施帮扶项目 2个,帮助建档立卡贫困户14户61人实现“双认定”脱贫摘帽;整合社会资源,帮助引进各类资金5.926万元,帮助引进项目3个,受益建档立卡贫困户20户86人 ,举办培训班1期,培训人员50人,帮扶贫困户实现劳务就业5人次,实现劳务收入2.5万元。

**年3月以来,**区粮食局派出1名副局长吴学成同志蹲点驻村开展工作。一年来,赴定点扶贫村进村调研的干部达30人次以上;单位直接投入2.51万元,其中:资金2.36万元,帮助建档立卡贫困户66户263人,实现“双认定”脱贫摘帽31户;整合社会资源,帮助引进各类资金8.26万元,举办培训班1期,培训人员50人,帮扶贫困户实现劳务就业50人次。

(二)联兴村后盾单位市残联、**区农业局扎实开展扶贫工作

市残联积极深入扶贫点,直接投入资金和物资5.1万元,实施帮扶项目5个,举办培训班3期,共培训各类人员67人,组织劳务输出30人,实现劳动收入67.5万元。3月17日与村民清理水利300米,清扫村屯清洁卫生。为了方便有残疾村民的生活劳动和出行,共发放了轮椅6台、坐便椅2张、助行器2个、腋拐3付,送医送药下乡3次。市残联干部还与20户贫困村民一对一结对子,共同谋划脱贫致富方法。市残联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还抽出5000元支持村委添加办公设备。

**区农业局向定点扶贫结对帮扶联系点五山乡联兴村赠送价值*0元的超级稻种子780斤;赠送价值1.6万元的鸡饲料;组织联兴村委20名群众参加水果栽培技术培训班;免费为农户种植的500亩葡萄园安装7台太阳能诱虫灯;建立蔬菜高产栽培技术示范点3亩,免费发放价值2.5万元的蔬菜种子、肥料、农药和基础设施建设,并派3个技术指导员对示范点进行技术指导;开展“发放扶贫农资”活动,助力精准扶贫。为贫困户发放2.4吨价值为7600元的化肥。

(三)周罗村后盾单位团市委扎实开展扶贫工作

一是开展了“让温暖一起回家”系列主题活动,活动共慰问了扶贫联系点的10家贫困户,同时通过“一个阅览室·一支小牙刷”、“捐一本好书,圆一个梦想”等公益活动为扶贫点募集助学扶贫资金2万元,为扶贫点的青少年提供帮扶和关爱。二是联合爱心团队及市远志爱心助学会到扶贫联系点开展关爱留守儿童活动,活动共筹集到善款约1.6万元,为10名贫困学生及30名孤寡贫困老人送去爱心物资,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及老人安享晚年贡献青春力量。三是到扶贫点开展后盾联系单位“送温暖

献爱心”扶贫帮困暨“百企驻百村”精准扶贫款物现场发放仪式。在发放仪式上,后盾单位及爱心企业家共捐赠小鸡50只/户,饲料400元/户,其中团市委帮扶23户,捐赠饲料9200元。四是开展爱心助学活动。我委联合爱心企业扶持该村3名大学生上学,为他们每人捐赠助学金1000元,同时还慰问两户贫困留守儿童,为他们每人送去助学慰问金1000元。

(四)马则村后盾单位市民政局认真落实帮扶工作措施

1、利用部门优势,开展宣传民政政策进村活动。市民政局在马则村组织一场党员学习党课活动,开展“三万三进”

活动,赠送科技书籍材料,丰富村民业余生活,满足他们对农业科技的需求。

2、做好结对村文体基础设施援建工作。今年,市民政局为马则村委拨款10万元人民用于围墙的建设和大门建设,并拨款1.6万元对马则村的教学点进行校园建设,拨款10元给五山乡人民政府作为扶贫工作经费。

3、针对贫困村的实际,积极开展干部职工募捐活动。利用扶贫日捐款3835元支持乡里的扶贫工作。

4、坚持既扶贫,又扶志。不仅从物质上给予帮助,更从思想上进行帮扶。帮助他们转变落后的思想观念,树立自强、自立意识,利用“三万三进”开展的机会,带领贫困户代表到市工业园区和桥巩的陆村进行参观。

5、利用元旦、“七一”等节庆日,组织局领导班子成员到贫困户以及贫困党员家中进行慰问,广泛开展为贫困户、贫困党员“献爱心、送温暖、座谈会”活动,捐赠的物品折合人民币1.2万元。

(五)黄埠村后盾单位区教育局认真落实帮扶工作措施

(一)发挥教育扶贫的作用

为了减轻黄埠村委贫困户家庭的经济困难,发挥教育扶贫的作用,我们调查了贫困户家庭子女在校就读的信息,利用国家对在校贫困家庭子女的资助政策,做到贫困户子女就读优先享受国家及社会资助。**年,黄埠村贫困户子女在校受助情况为:高中助学金4人共14000元;学前教育入园补助4人共4000元,农村义教寄宿生生活补助44人(小学26人、初中18人)共48500元。对黄埠村委小学投入共17*0元,用于改扩建大门,场地平整,校园文化建设,水电维修等等。改善黄埠村办学条件,拟建1所幼儿园:240万元和建一栋 6套教师公租房:46万元。

(二)积极开展“送温暖”活动

有帮扶任务的同志和帮扶学校领导多次到五山乡黄埠村委贫困户家走访、调研和开展送温暖活动,帮扶的贫困户都收到了一定物品或资金,体现了我单位对贫困群体的关爱。**年,在全体干部职工积极参与,踊跃捐献,后援学校的大力帮扶下,共捐款5500元,捐赠物资价值21341元,全都送到贫困户手中,解决贫困户家庭部分所需,及时完成了上交任务。

(六)谷塘村后盾单位市农机局积极主动为贫困村办好事、实事

1.**年2月春节期间,潘浩江局长、莫仁良副局长到村委慰问10户生活困难的贫困户,并赠送慰问金*元及价值600元的慰问品。

2.**年3月12日,莫仁良副局长率队到村委开展植树造林活动,并送给村民5个品种果苗120棵,价值1000元。

3.**年6月1日,潘浩江局长率局班子成员、中层干部及二层单位领导,到谷塘村小学教学点、幼儿园慰问所有在校学生和儿童,给他们送上学习用品及体育用品一批,价值1200元。

4.**年6月1日,潘浩江局长率局班子成员、中层干部及二层单位领导,到所有结对帮扶贫困户家里走访,深入了解贫困户的困难和想法,给贫困户提建议、想办法、找路子。同时开展捐资助学活动,给有在校小学生的贫困户送上新书包8个,给有在中学就读学生的贫困户送上慰问金200元/人,8人共1600元。

5.**年6月29日,潘浩江局长率局班子成员、中层干部及二层单位领导到村委开展支部共建活动,给全村党员上党课,与村党员重温入党宣誓,并慰问了7个贫困党员,送上慰问金200元/人,共1400元和每位贫困党员面条10斤。

6.**年8月26日,开展了党员“一对一”结对帮扶贫困残疾人的活动,局班子成员与联系点9户有残疾人的贫困户都安排有党员进行帮扶。

7.**年9月,对有6户生产条件的贫困户申请5万三年无息贷款,分别用于养牛、种植甘蔗、种植果树。

8.**年9月10日,优先贫困户利用危改指标进行建房,有2户贫困户各获得1.8万补助。

9.**年10月,配合乡府扶贫办填报以奖代补政策,共有11户贫困户参加,共获奖补资金(养肉牛一头奖1500元;养鸡一只奖20元;种植果树一亩奖500元;一户最高奖3000元)。

10.**年10月,协调乡府民政办给贫困户办理低保,新申请并获得低保帮助贫困户10户,加上已经获得低保的3户。全村委将有13户贫困户共65人获得低保帮助,占全部贫困人口的95%。

11.落实教育支助贫困户在校大、中、职校政策,有2户贫困户的小孩得到帮助。

五、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一)资金紧缺,帮扶工作严重受阻。正在积极筹划成立养殖专业联社,无法解决建设9个养殖小区每个50万元,共计450万的资金缺口问题。“宜居乡村”建设项目资金也存在较大资金缺口问题。

(二)自身发展能力有限,扶贫政策局促。五山乡由于地理位置偏僻,产业生产种类少、规模小、实力弱,自身带动贫困农户发展产业能力有限。部分贫困农户从银行要到扶贫小额贷款没有找到发展的项目,没有找到可以信赖的公司入股分红。

(三)贫困村可耕土地面积严重不足,防涝抗旱能力比较差,缺粮问题比较突出。我乡主要以农业生产为主,主要种植水稻、玉米、甘蔗等。贫困村山多田少,人均耕地不足1亩,属半石山区,是**区人均耕地最少的乡镇。水田大部分属中低产田,甚至是望天田,群众自主生产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薄弱。

(四)贫困人口缺乏文化技能,脱贫积极性受挫。贫困群众缺乏种植、养殖专业文化技能,因此种植、养殖的品种较单一,经济效益不佳,严重地挫败了群众勤劳致富发积极性。小部分贫困群众还存在着严重的“等、靠、要”思想,缺乏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勇于致富的劲头。

(五)帮扶责任人提交的“一户一册一卡”材料有优有劣,部分帮扶责任人在填写的贫困户信息比较认真,但却有部分帮扶责任人填写的信息却比较马虎潦草,搜集到的贫困户信息也不够全面具体,帮扶责任人自身对帮扶对象的情况掌握的不够。

(六)部分帮扶责任人在帮扶贫困户中,有将自身材料搜集任务推给村委干部或者别的干部的情况,部分后盾单位帮扶责任人在材料的搜集、发放等任务下达后,不愿意下来,直接将之推给村委干部或者其他干部帮助完成,不愿意亲自进家,不愿意亲自入户。

六、下一步工作思路

(一)查缺补漏,对帮扶人“一户一册一卡”材料重新审核完善,落实各村挂点领导为第一责任人,对各自挂点村贫困户“一户一册一卡”材料进行自纠自查,查缺补漏,完善相关信息,将责任落实到位。

(二)依靠脱贫攻坚工作和双高基地建设工作的有力契机,争取上级加大对我乡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为农村产业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三)我乡将依托肉牛养殖项目,发展以基地为示范,以农户分散养殖为基础的“小群体、大规模”的肉牛养殖产业,大力发展牧草、玉米等青饲料种植业,延长农业产业链,实现农业经济发展、农民致富增收。在肉牛养殖形成规模以后,将引进牛肉深加工企业,促进我乡工业经济持续发展,带动贫困户、贫困村产业脱贫。

(四)借鉴发达地区信用评级相关经验,积极与金融部门对接,对我乡企业、合作社施行信用评级制度,对我乡企业、合作社开展信用评级相关工作,减少金融部门放贷顾虑,减轻合作社融资贷款难度。

(篇七)

一、基本情况

**乡幅员250平方公里,全乡辖贡考、夺呷、翁穷、虾雄、火然、果然6个行政村,人口914户3993人。草场面积215万亩,其中可利用草场面积203万亩。**年,**乡农村经济总收入1*86540元,人均纯收入4780元。截止目前,现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86户1207人(贡考村235人,夺呷村177人,翁穷村180人,虾雄村225人,火然村184人,果然村206人),其中纳入医疗救助1127人,其余80人未上户;易地搬迁636人;低保兜底503人;产业扶持540人。其中**年脱贫324人,**年脱贫172人,**年脱贫100人,**年脱贫231人(翁穷村33户104人、果然村25户93人、夺呷村5户34人),2018年预计脱贫271人。贫困村3个,**年果然村摘帽、2018年贡考村摘帽、2019年虾雄村摘帽。

二、扶贫工作开展情况

(一)农村危房改造工作

为了让贫困群众住上好房子。我乡召开了全乡农村危房改造动员会,对轻钢结构房屋进行推广宣传,截止目前,我乡286户贫困户中,93户纳入易地搬迁(虾雄村37户,火然村28户,果然村33户),根据施工方进度报表,今年底全部能够改造完毕。非建档立卡贫困户加固提升改造25户,已于7月30日前改造完毕,全部验收合格。

(二)产业扶贫工作

为了让贫困群众过上好日子。我乡因地制宜,大力抓好产业扶贫工作。

1.果然村(**年摘帽村)产业经济发展情况

(1)太阳湖便民超市 面积52平方米,共计投入23万元,截至11月初,经核算,超市三季度销售额达3.5万元,季度利润*00元,力争年利润达到3万元以上。10月底,果然村集体经济收入分红2600元。将利润部分按平均分红到25家贫困户93人,促进贫困户增收。

(2)果然村科学化畜牧养殖基地 首先新建牦牛暖棚1270平方米;围栏疫苗注射区400平方米;杂物房50平方米,牧场管理人员生活用房70多平方米的养殖场所。再次投资产业扶持周转金20万元,购买50头待孕母畜(牦牛),促进母畜繁育滚动,增加牦牛出栏率,逐步转向小牧场牦牛商品化发展,实现“养—销—养”盈利模式。按持股方式聘请村里牦牛养殖能人负责牦牛存栏、出栏、酥油、鲜奶、疾病防治、拓展市场销路等经营管理。截至10月底,牦牛科学化养殖牧场零售牛奶达1.56万元。然后人工种草1000多亩,主要种植燕麦和披肩草,将该草料专门用于蒙沙三村牦牛标准化养殖牧场牦牛饲料,作为牧场的饲草种植草场。

(3)蔬菜大棚 一是敢于创新,投入2.122万元,引进种植3000只平菇菌棒种植于多鹏大棚点,15天生长周期内长出平菇,第一生长周期全部菌棒产量1200多斤,价值约8000余元。采摘完成后继续生长,进入第二生长周期,销售*多元。但因为石渠县城市场规模小,有效需求不足,牧民传统思想根深蒂固,文化知识浅,造成平菇收益未达到预期估算价值。二是牧户投工投劳与农办扶持资金12万元新建翁穷沟蔬菜大棚,种植白菜、萝卜、土豆和香菜,蔬菜长势较好,成熟的蔬菜,前后采摘几次,估算价值预计25000元左右,全部分给47户贫困户自食。

2.虾雄村(2019年摘帽村)产业经济发展情况

投资31.6万,新建蔬菜大棚220平方米,种植蔬菜估算收益1200元左右;投资100万,新建太阳湖旅游接待点,构建买传统手工艺术帐篷7个,黑牦牛绒编制25组帐篷1个,游牧生活工艺品,提供本地牧民游牧生活体验。覆盖全村村53户贫困户,现已全面完工,已经试营业。营业收入已达8000元左右。

3.贡考村(**年示范村、2018年摘帽村)产业经济发展情况

充分利用农办帮扶1万元村集体经济扶持金、组织部帮扶2万党员精准扶贫扶贫示范金、产业周转7万元,共计10万元在乡附近建设粮油销售店,粮油店预计11月中旬开业,保障村集体收入,保障贫困党员分红,解决牧民群众购物困难问题;二是用周转金5万元与牧民群众自筹资金2350元,投资入股**乡太阳湖接待点,充分发挥地方旅游特设,帮助牧民群众增收;三是,通过与果然村的交流学习,通过本村村“两委”商议决定,拟定投资30万元左右,购买代孕母畜,组建贡考村科学畜牧养殖基地,从事农副产品加工,增加牦牛出栏率,提高农牧民收入。

(三)教育扶贫工作

解决好子女上学问题,确保本乡贫困户子女无辍学情况,目前我乡贫困户子女233人,其中大专一年级1人,中专高中7人。一是通过县文教局申请教育扶贫基金,预计申请金额23.5万元。二是帮助在读大中专生在线申请,现全部在审核当中。

(四)医疗卫生扶贫工作

为完善对贫困群众医疗保障服务,乡政府安排卫生院医生进村入户做好贫困户的免费健康体检和建立贫困户健康档案,从4月开始,乡卫生院3名医务人员分别对3个贫困村的贫困户进行免费健康检查,特别是包虫病防治方面,乡卫生院医务人员,陪同乡包虫病专干及6个行政村月月开展驱虫工作,截止目前已经走访 人次。所有建档立卡人员实现医疗保险全覆盖。完成果然村村级卫生室建设工作。

(五)文体惠民扶贫工作

实施了“广播村村响”。目前,我乡的3个贫困村实现广播全覆盖,远程教育设备全覆盖。

(六)基础设施扶贫工作

完成贡考村通村硬化路18.2公里修建,完成果然村通村公路3条,其中支路三 公里,支路四 公里,支路五

公里,新建柳根沟通村公路 公里。使用村维修运行费15万元,改造翁穷沟河道,改造时间长达1个多月,改造长度3公里左右,减轻下游牧民因水灾致贫。修建6月洪水冲毁便道500米,解决牧民群众出行难问题。

(七)精准保障复核工作

通过六月份精准识别回头帮、回头看工作,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确保扶持对象精准,通过此次工作,全乡清退不符合条件贫困户2人,整户新增1户8人。非整户识别300人,其中新生儿80人。完成死亡与户口迁移动态管理减少32人。

三、存在的问题

一是由于牧民群众等、靠、要思想比较严重,已经根深蒂固,积极性不高,乡党委已经通过思想宣传多次,正在逐一改变。二是由于以上产业成立时间较短,在管理和运营方面还存在较多的短板,造成产品在上市或销售方面较为缓慢。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强化工作责任。把扶贫工作放在突出重要的位置,做好调查研究,熟悉各方面的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超前谋划,为我乡贫困村摘帽工作做准备;二是要求每名包村领导、干部深入贫困户家中了解贫困户生产生活情况及家庭收支状况,让贫困户能够说清楚、算清楚;三是严格按照甘孜州脱贫攻坚业务基础知识明白册善内业资料。四是加大合作社管理和运营方面的培训,扩大畜产品销售渠道,力争2018年度贫困户分红翻一番。五是加大抓党建促进脱贫工作。

(篇八)

**年,固始县统计局精准扶贫攻坚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中央、省、县关于精准扶贫工作有关精神,把脱贫攻坚工作摆在重要议事日程,全局一心,克难攻坚,充分发挥部门职能作用,为如期实现段集镇下楼村脱贫摘帽目标不懈努力。现将我局一年来的脱贫攻坚工作总结如下:

一、脱贫攻坚主要做法

(一)领导垂范,组织有力。我局自去年下半年接到扶贫攻坚任务以来,制定脱贫计划、组建驻村工作队、开展“一对一”“一对多”结对帮扶活动,全局上下营造脱贫攻坚人人有责的浓厚氛围。一是坚持扶贫日巡查制度,每周一赵瑜局长带领班子成员到下楼村开展脱贫辅导已成常态化,第一时间掌握贫困户的脱贫动态。二是驻村工作队有效开展工作,局成立了以副局长吴忠为队长,能源科股长童俊杰、核算科股长胡国春、办公室工作人员王骏为队员的驻村工作队,常驻段集镇下楼村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为了更好的服务贫困农户,先后制作了《统计局驻段集镇下楼村扶贫工作队联心卡》和《段集镇下楼村贫困户扶贫帮扶明白卡》,将每一户家庭成员信息、致贫原因、帮扶措施及成效等九项逐一分类填入明白卡,用A3红纸张贴在每个贫困户家中,实现“一户一卡”、“一户一策”。三是帮扶责任到人,县局以正式文件下发了《固始县统计局关于党员干部开展“一对一”、“一对多”结对帮扶工作的通知》,明确每位党员干部帮扶的责任和所包贫困户,凝聚全局力量共同脱贫攻坚。

(二)精准识别,有效帮扶。准确识别贫困人口是精准扶贫的关键。在贫困户识别中,我们始终坚守:统一标准,严格程序,公开透明,不带丝毫含糊。统一标准,即根据《贫困户识别“七优先十不准”细则》的扶贫标准,严禁暗箱操作、拆户合户,不符合标准的坚决排除在外,符合标准的一律纳入,确保不漏一户、不落一人;严格程序,即严格按照“两公示一公告”程序,严把农户申请关、入户调查关、民主评议关、公示公告关,该走的步骤一步不少,应有的环节一项不落;公开透明,即邀请镇村纪检监察人员全程参与监督,严把民主评议和公示两个环节,做到公平、公正。

通过精准识别,找到了“穷根”、“贫因”。穷在“四缺”,即缺资金、缺劳动力、缺技术、缺增收项目;致贫返贫有“六因”,即因耕地少、自然生存条件差,因长期患病或突患疾病、重病,因赡养老人,因残疾,因抚养未成年人,因供子女读书致贫返贫。为此,我们开展了成效显著的帮扶。如3月28日深夜下楼村李湾组贫困户张贵干家中失火,将他家中唯一有价值的一头耕牛烧死,赵瑜局长于29日上午带领工作队即赶赴贫困户家中慰问,并送去500元慰问金,树立了党和政府关心贫困户的良好形象,让贫困户有了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三)产业支撑,成效精准。利用现有资源,引导传统产业,延伸致富链条,稳定的产业支撑为精准脱贫奠定坚实的基础。通过帮扶招商,产值超过*万的天山石材厂和大千石材厂落户下楼,**年吸纳当地贫困户务工累计达50多户,近100人,人均年收入在*0元以上,实现了一人在家务工全家脱贫的产业带动效果。为鼓励农户扩大中药材栀子花的种植,局里出资*0元免费提供栀子花苗,发展栀子花基地两处,新种栀子花近100亩。村里已规划建设栀子花基地500亩,按目前的产量,每亩产值初步估算可达2600元,利润为产值的30%,500亩黄栀子可创造130万元的产值,利润达39万元,仅此一项带动全村81%的贫困人口脱贫,100多人实现持续增收。引导村里酿酒大户联合成立“下楼老字号”米酒合作社;发动村民种植花卉80亩、油茶150亩、茶叶200亩;鼓励有条件的农户发展生态养殖业。

产业扶贫与项目实施同推进,确保扶贫效果精准有力。与美丽乡村建设项目相结合,工作队整修了村部及公厕,翻修当家塘两口,整修大堰两座,兴修通往矿山长500米、宽3.5米的水泥路基一条,预计投入60000元兴修下楼至银水寺循环路1公里路基已破土动工。项目实施与民生改善有机结合,增强了贫困农民增收致富的后劲,提高了贫困农户的幸福指数,极大地鼓舞了困难户脱贫致富的信心和斗志。

(四)扶贫宣传,成果丰硕。精准脱贫是一项举世无双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动员全社会各种力量共同参与、共谋发展,因此脱贫攻坚的广泛宣传必不可少。驻村伊始,赵瑜局长就安排驻村队员童俊杰负责脱贫攻坚的宣传报道,注意收集脱贫攻坚过程中鲜活的人与事,因此大量的扶贫信息、脱贫纪实不断在各种报纸、网络、专报上发表,扶贫宣传取得了丰硕成果。今年4月撰写的《县统计局精准帮扶成效显》在《固始早报》扶贫专栏发表;5月在国家统计局主办的《中国信息报》发表的《在希望的田野上--固始局精准帮扶工作侧记》荣获“中国信息报**年度好新闻评选一等奖”;4月和6月分别在固始县扶贫开发攻坚指挥部办公室举办的《固始扶贫》上全文转发《县统计局多措并举推进精准脱贫工作》(第九期)和《栀子花开产业香--县统计局产业扶贫纪实》(第十五期);在*省统计局内网《市县动态》专栏发表扶贫信息4篇,在县统计局《统计快讯》上发表扶贫专题分析1篇。

二、**年脱贫进展情况

经过反复甄选和识别,**年下楼村确定贫困户为66户,194人。经初步核算,**年脱贫40户,105人,贫困户脱贫率达60.61%。

三、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建议

(一)存在的问题。一是村集体经济发展基础依然薄弱。下楼村自身没有经济实体,还主要依赖政府过日子,不但拿不出资金引领经济发展、用于社会事业的投入,有时连正常工作运转也存在困难。二是下楼村基础设施建设依然滞后。农田水利设施老化严重,严重影响了老百姓的生产生活用水。村内有大大小小水塘50口,尚缺水塘20个,很多水塘因年久失修,淤泥很多。三是农村实用人才依然匮乏。在家居民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缺乏接受新事物、学习使用新科技的能力;由于经济条件落后,人力资源水平较为落后,剩余劳动力没有经过相应技能培训,层次低,具有一技之长的人较少,导致种地只能粗放经营不能集约经营,打工则只能卖苦力打粗放工,严重制约了农民的增收;有农业科技知识、管理知识和经营知识的人才不愿来,来了也留不住。即便是本地人才(尤其是具备一定文化水平的村民),也基本上是离开下楼村,外出闯荡,很难留在本地就近创业。

(二)解决问题的建议。一是各级政府持续加大对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投入,包括政策倾斜、人财物投入,增强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后劲,夯实党执政的基石。二是针对农村现有基础设施状况做一次全面的专项调查,摸清底数,有计划、有步骤、有针对性的出台一系列短中长期相结合的农田水利政策和措施,尽快弥补历史欠账,扭转农村基础设施薄弱的状况。三是培训职业农民迫在眉睫,现代高效农业需要高素质的职业农民,当前应加大各种专业技术的指导和培训,建议将培训课堂开在乡村的田间地头,鼓励有能力的家乡人在农业上“挖金矿”,引导我县的农业龙头企业深入乡村农户,培养骨干、树立典型、示范带动,实现整体脱贫。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进一步加强“村两委”活动阵地建设。村部是传达党的方针政策、村民议事的主活动阵地,下一步优先引导投资兴建100平米的文化活动中心、1000平米的文化广场。不仅要解决贫困户腰包“鼓”的物质问题,还要解决脱贫户精神“富”的难题,力争把下楼村建成一个富裕文明的和谐村。

(二)进一步加强全村基础设施建设。针对村组基础设施建设较差的问题,多方筹资,争取各方支持,解决实际问题。计划修通村村路2.5公里,村组路2公里;投资35万元架设桥梁一座,建20米长拦水坝5座;整修大塘10口,新建大塘3口,整治河道护岸600米。

(三)进一步做好各项优惠政策的落实。继续推进各项脱贫产业和惠民项目政策的落实;结合美丽乡村建设,落实好环境卫生整治、危房改造、扶贫搬迁工程;针对病残等弱势群体,落实好医疗、社保等政府兜底服务项目;摸排部分贫困户“看不起病、上不起学、返贫”的新问题,积极与有关部门对接,确保享受到各项惠农政策落实到户,确保脱贫路上不漏一户、不落一人,使之共同脱贫,共赴小康。

(篇九)

**年,**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扶贫开发工作的指示精神和有关要求,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盯目标、发挥优势、补足短板,持续推进精准扶贫各项政策措施落实落地,积极构建稳定脱贫长效机制,脱贫成果得到进一步巩固提升。

一、**年主要工作

(一)坚持统筹谋划,压实精准扶贫工作责任

一是调整充实领导力量。根据工作需要和人员变动情况,对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组成人员进行了调整,切实加强对扶贫开发工作的组织领导。定期召开区委常委会、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会议和脱贫攻坚推进会等会议,研究推进工作,解决实际问题。继续强化扶贫工作力量,进一步充实区、镇两级扶贫办工作人员,确保镇街扶贫办至少3名工作人员,专职专用。

二是健全责任落实机制。根据各农业镇街扶贫工作实际和各自责任,区委与各镇(街道)党(工)委签订了《**区**年脱贫攻坚责任书》,明确年度工作目标和5项主要任务。各镇街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各成员单位按照职责分工,从严从实履职尽责。

三是压紧压实包保责任。结合新一轮驻村帮扶工作,按照抓党建促脱贫要求,选派149名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员,把精准扶贫作为第一使命,制定第一书记抓扶贫方案措施75件,覆盖精准扶贫户216户,协调各类帮扶资金260余万元,帮助申请助残项目55个,为困难群体免费查体1700余人次。同时,印发了《关于进一步落实精准扶贫包保任务的通知》,区级领导干部包保5户贫困户,副科级以上干部每人包保3户贫困户,重大节日各级包保干部集中走访慰问贫困户,为贫困户送去各类生活物品和慰问金共计113.5万元。

(二)坚持强基固本,夯实精准扶贫工作基础

一是加强扶贫脱贫动态管理。做好建档立卡扶贫对象数据核对工作,对扶贫对象建档立卡进行动态调整,对原有贫困户信息进行了更新,自然退出贫困户50户,212人,无新识别和返贫情况。加强与行业部门的数据比对和信息互联共享,确保数据的一致性,提高建档立卡数据精准度。加强档案管理工作,瞄准查改信息、完善档案、分村分类存放等关键环节,精心部署、深入整改,规范贫困户进入、退出程序档案,认真记录并完善《贫困户档案》,严格执行《精准扶贫档案管理办法》,实现精准扶贫档案管理工作规范化、标准化,确保档案真实、完整、系统和安全。

二是政策保障进一步完善。扎实推进“精准扶贫+”系列行动计划,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标准,在行业扶贫措施上提质增效,拓宽政策在扶贫工作中的保障能力。建立了社会救助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将农村低保线提高到每人每月375元;开通“精准扶贫”就业直通车,组织精准扶贫专场招聘会3场,将122人纳入就业扶贫台账,促进扶贫对象就业36人,对118名扶贫对象进行就业技能培训,每人每天发放50元的交通补贴和误餐补助;开通扶贫对象就医“绿色通道”,在4家区直医疗机构和7家镇街卫生院建立扶贫对象就医“绿色通道”,累计服务扶贫对象1100余人次,推进贫困孕产妇住院分娩全免费,免除费用2万余元;对 1382 名扶贫对象进行了慢性病备案,享受慢性病门诊待遇8135人次,总费用633.43万元,报销费用534.92万元,基金支付率84.45%,享受住院待遇3840人次,总费用2836.62万元,报销费用2233.88万元,实际住院报销比为78.75%;对农村贫困家庭学生实施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资助全覆盖,全年共资助困难学生2501人次,发放各类救助金和减免各类费用共计177.56万元;提高危房改造补助标准,在上级奖补资金的基础上,改造所需资金不足部分由区财政兜底,总计每户最高可补助6万元,全年共实施了125户农村贫困家庭危房改造工程,共补助资金630万元。

(三)紧盯关键环节,构建稳定脱贫长效机制

一是产业扶贫项目持续带动增收。强化**年度产业扶贫项目的运营管理,严格按照项目实施方案和《帮扶协议》落实效益分配,持续带动贫困户增加收入,通过效益分配受益51户,户均年增收800元以上。积极打造**年产业扶贫项目,共投入资金343万元,通过效益分配受益602户1257人,项目收益率达到了10%,户均年增收500元以上。继续推广“庭院经济”项目,带动20户贫困户开展居家食用菌养植,实现足不出户年增收3000元以上。

二是加大金融扶贫工作力度。创新小额扶贫信贷担保方式,在与省农担合作的基础上,探索“政府+银行”的担保模式,加快贷款投放。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发放小额扶贫信贷宣传彩页5000余份,全面摸排贫困户、扶贫生产经营主体融资需求,加快贷款投放,风险补偿金放大倍数达到12.2倍,共发放“富民生产贷”1500万元,带动300户贫困户,户均年增收1500元,发放“富民农户贷”23万元,扶持6户贫困户创业。

三是扎实推进扶贫特惠保。为切实保障贫困群众的人身财产安全,减少因病、因灾和因突发事件致贫返贫现象的发生,使贫困人口稳定脱贫,扎实推进扶贫保险工作。利用市级资金 51万元,区级配套74.7万元,为全区贫困人口全部购买了以医疗商业补充保险、意外伤害保险、家庭财产保险等3大险种为主的“扶贫特惠保”,为贫困人口再加一层“保护网”。加强扶贫保险政策宣传,邀请保险公司业务骨干对各镇街扶贫干部进行业务培训,印发“扶贫特惠保”明白纸3600份。截至目前,商业医疗理赔52人次、理赔金额34.9万元,意外伤害理赔23人次、理赔金额 12.77万元,家庭财产理赔1人次、理赔金额 0.25万元。

四是激发内生动力。做好扶贫同扶志、扶智结合文章,全力打好宣传、思想、文化组合拳,为巩固提升脱贫成效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宣传部门组织义工团,组成文化小分队进村入户,以贴近贫困群众生产生活实际,精心创作扶贫文艺作品,开展“送戏到乡村、扶贫到农家”活动,累计观看人数8500余人。突出抓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把移风易俗工作融入脱贫攻坚全过程,促进乡风民风进一步好转;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实现农村文化广场全覆盖,确保每个村都有1处文化活动场所。为确保贫困家庭都能看上数字电视,投入 840万元开展“荧屏入户”文化扶贫工程,实现了贫困户数字电视全免费全覆盖。

(四)坚持问题导向,严督重考促进问题整改

一是严格督导考核。进一步完善扶贫开发成效考核体系,修订了“两个考核办法”,严格落实《**区脱贫攻坚督查巡查工作办法》,区扶贫办加强日常督查,分成3个督导组定期对7个农业镇街进行重点工作督查。加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视察评议扶贫工作,区政协二届四次常委会议听取了区扶贫办的工作报告,并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现场民主评议。通过严格考核,层层落实责任。

二是积极整改补齐短板。针对市级督查考核反馈的问题和区级督查中发现的薄弱环节,拉出问题清单,明确责任主体,分解量化到岗到人,推动问题及时有效解决。针对上半年的考核中反馈的金融扶贫和扶贫宣传方面的问题均制定了专项的整改方案,如扶贫宣传上,在《大众日报》开办**扶贫专版2期,举办了全区精准扶贫摄影展,持续营造脱贫攻坚的良好舆论氛围。

三是强化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制定了《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检查督导工作方案》,成立7个督导检查组,开展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督导检查,共核查问题线索9个,整改落实问题9个,为开展精准扶贫工作提供了坚强的纪律保障。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贫困人口内生动力不足。我区扶贫对象中80%以上为老弱病残、重大疾病患者等特殊群体,基本没有劳动能力,自身“造血”能力较弱。

二是贫困人口持续增收的基础还不牢。受各方面因素制约,扶贫产业项目的带动作用依然不强,多以受益分红为主。在就业扶贫方面,通过公益岗位、庭院经济等方式为具备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基本解决了就业问题,但是大多数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依然以政策兜底保障为主。

三是扶贫工作群众满意度有待提高。在第三方评估或上级核查脱贫成效时,有的贫困户不配合或故意隐瞒收入,担心收入高了影响到自身享受的救助政策,一定程度上影响到脱贫成效考核验收。

三、2018年工作打算

一是深化实施“精准扶贫+”系列行动计划。积极探索行业扶贫、分类救助长效机制,继续完善充实“精准扶贫+”帮扶行动计划的实施方案,在行业扶贫措施上提质增效,拓宽政策在扶贫工作中的保障能力。积极探索新的路径和方式方法,一方面扩面提标,另一方面,进一步调动行业部门的积极性,挖掘行业部门的优势,把行业发展和扶贫工作有机结合起来。

二是继续着力增加收入。坚持分类分户施策,为贫困户量身精准制定增收计划。对具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着力抓好就业扶贫,增加工资性收入,解决贫困居民长期稳定,就近就业的问题。对有一定创业经验、创业意愿的贫困户,依托农业龙头企业和都市型农业园区,鼓励扶持其发展庭院经济、来料加工,增加居民的经营性收入。对于“老弱病残”等无劳动能力的特殊群体,兑现落实好各级扶贫政策。

三是加大专项扶贫工作力度。加大产业扶贫项目投入,充分挖掘产业特色,筛选、论证好2018年产业扶贫项目,做好项目储备、论证、评审、建设等工作,确保扶贫项目早见效、早受益;全面抓好贫困户“扶贫特惠保”、就业培训及岗位推荐、低保动态比对调整和小额扶贫信贷“绿色通道”等政策的落实,确保贫困人口各项惠民政策应享尽享。

四是加强对特殊群体的民生兜底保障。加大资金投入,提高农村低保标准,做到应保尽保,确保资金及时足额发放到位;切实保障贫困户住房安全,定期对贫困户住房进行排查,结合贫困群众实际情况和需求,应改尽改、应建尽建,确保贫困户住房“零危房”;实行动态救助,对因各种情况新发生的贫困和返贫人口,及时落实各项救助政策,同时发挥好社会救助、慈善救助在扶贫中的作用,及时开展好慈善救助。

(篇十)

**年,**市委、市政府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统筹谋划、精心运作,突出精准、周密部署,创新机制、强化措施,努力构建全党重视、全社会参与的“大扶贫”格局,积极探索**特色精准脱贫新路径,脱贫攻坚各项工作扎实深入、成效明显,**年度减贫目标任务顺利完成。

一、基本情况及主要工作

**市委、市政府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从**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出发,确定了“五年任务、两年完成,**年现有贫困人口、贫困村全面脱贫,2018年巩固提高” 的工作目标。全市上下围绕这一目标,深入农户调查摸底,采集信息精准识别,建立平台动态管理,确保“帮扶谁”的“精准”;重组机构,充实队伍,确定帮扶责任人,落实工作责任,明确“谁来扶”的责任;加大投入筹集资金,围绕产业实施项目,完善“五全”保障机制,探索“怎么扶”的路径。各项工作紧张有序、扎实深入健康推进。

(一)强化领导,完善脱贫攻坚推进机制。中央和全省扶贫开发会议召开后,市、县、乡各级立即召开了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层层制定了《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实施意见》、调整充实了党政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双组长”制领导小组,层层签订脱贫责任书,形成了市、县、乡、村四级书记抓扶贫的工作格局。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主要精力靠在扶贫上。市政府将脱贫攻坚工作列入十大民生工程,定期调度,大力推动。市委常委开展“联村为民”活动,驻村蹲点,亲力亲为抓扶贫。市委、市政府和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先后召开6次高规格工作会议和现场推进会议、2次电视电话会议,组织召开各类现场会、调度会、专题会57次。5月下旬和11月上旬,全市两次科学发展大观摩都把扶贫开发作为重要内容,对各县区扶贫项目进行评比打分,对脱贫攻坚进行重点部署。市人大、市政协分别对脱贫攻坚进行了视察和专题议政活动。各级高度重视扶贫队伍建设,组建了归口党委系统的扶贫开发工作机构,在机构编制、办公条件等方面特事特办,在人员选调班子配备方面选优选强,保障扶贫开发工作尽快健康运转。强化扶贫业务培训,举办各类培训班12期,培训各级扶贫干部1250余人次。目前,市、县区、乡镇(街道)三级专职扶贫人员615人,各级选派的帮扶责任人6200余人。

(二)精准识别,夯实脱贫攻坚工作基础。精准识别是精准脱贫的基础。在这方面,主要抓了四项工作:一是进村入户摸清底数。3月份在全市所有行政村普遍开展 “大调研大走访”精准识别“回头看”活动,发动全市3.5万名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进村入户,村不漏户、户不漏人,填写调研手册78万份,对应退出和新识别的贫困人口,严格程序建档立卡,规范操作退出或录入,**年度在国家扶贫信息平台上建档立卡贫困人口88430人,再加上邹平县提高贫困标准线自我认定的1289人,全市贫困人口89719人。二是建立完善贫困户档案。对精准识别的贫困群体,从基本信息到帮扶措施、脱贫进展等情况,记录在案,一户一档,全部建立了档案;每个的帮扶措施和脱贫进展情况有帮扶责任人随时填写,实行动态管理。三是建立“电子扶贫地图”。利用大数据技术研发运用了全市精准扶贫综合信息系统,集信息汇集、数据分析、过程监控、供需对接、政策发布、监督问效等多功能于一体,市县镇各级党政领导和扶贫干部都能在互联网或手机客户端上,方便快捷地查阅、调度、监督各项扶贫工作的进展情况,实现了脱贫信息“一屏清”。同时,开发了**扶贫网站和微信公众号,设置了“爱心捐助”和贫困户对接“供需平台”,营造全社会关注扶贫氛围,拓宽社会扶贫参与渠道。这一做法,人民日报、新华社山东分社等媒体给予报道。四是**年度贫困户信息采集和动态调整。按照国家和省统一部署,12月份对建档立卡以来所有贫困人口、贫困村进行了信息采集动态调整。为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和动态调整的精准性,市里组织了10个督导组到县区跟踪督导检查,各乡镇进村入户反复采集核查。**年,我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净减少7.2万人左右、213个扶贫重点贫困村脱贫退出;**年底全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为1.7万人左右、148个扶贫重点贫困村。下一步,各级正在调研探索相对贫困人口的长效动态帮扶管理机制。

(三)加大投入,为脱贫攻坚提供资金支撑。一是在财政专项资金投入上:今年市财政投入专项资金5500万元,比去年增加4.5倍,各县区财政投入8627万元,加上中央、省下达的扶贫资金,总额达到了2.74亿元。市财政资金不断向脱贫攻坚倾斜,市政府设立每年4500万元的扶贫公益基金,专门用于脱贫攻坚。认真实施了涉农资金整合工作,上级切块下达和本级安排的涉农资金共向扶贫倾斜资金2.23亿元,占涉农资金的31.6%。二是在资金使用管理上:对各级财政资金以贫困人口为主要因素精准分配、高效拨付,杜绝资金滞留财政账户、违规挪用的问题;市扶贫、财政、审计等部门联合对镇村使用扶贫资金情况进行了两次绩效考评和督导检查,并根据检查情况建立镇级档案,严格及时监管,确保资金使用规范、提高使用效益。三是在金融扶贫上:市委、市政府领导召集金融部门研究破解贫困户“贷款难”的瓶颈,制定《关于进一步做好金融扶贫工作的通知》等多个文件,力求金融脱贫实现突破;加大风险补偿金和贴息资金筹措力度,拨付各县区风险补偿金和贴息资金2*0多万元。惠民阳信无棣沾化四个金融扶贫重点县,已分别安排了 1000万元风险补偿金专款;针对光伏扶贫项目特点,放宽贷款期限和还款宽限期,设计了“光伏农户贷”。目前,全市争取扶贫再贷款6.32亿元;发放小额扶贫贷款2.675亿元,带动4400多贫困人口,发放“富民农户贷”(光伏农户贷)协议3750万元(其中1700万正在办理手续),发放“富民生产贷”2.3亿元。

(四)突出效益,狠抓扶贫项目建设。统筹各类扶贫和涉农资金,用好富民惠农政策,把扶贫项目纳入产业发展体系,与当地资源禀赋“精准”对接,集中实施一批有效益、可持续的扶贫项目。一是督促**年产业扶贫项目落地竣工。对去年实施的543个产业扶贫项目,下发了《关于做好**年度扶贫产业发展项目竣工验收的通知》,实施了月调度制度,督促县镇加快项目施工进度,严格验收程序,6月底,**年项目全部竣工。二是抓好**年度产业扶贫项目实施。依托专项扶贫资金和扶贫贷款,今年在626个村(包括596个重点贫困村)组织实施了大棚种植、特色养殖、光伏发电、电商、乡村旅游等扶贫项目878个。其中,种养加项目281个、光伏项目473个、旅游和电商项目39个,节水灌溉等其它项目85个。目前,各类产业扶贫项目进展顺利,已开工建设806个,已完工571个,将扶持带动3.28万贫困户、7.29万贫困人口。三是注重项目效益。各地在扶贫项目选择和建设管理上,立足本地资源禀赋和产业特色,坚持市场导向和效益原则,确保项目较好的收益预期。同时,加强典型带动抓示范,培植了一批收益好可持续的项目典型。在新兴产业项目发展上,重点抓光伏扶贫项目,光伏扶贫方面,全市已建成光伏扶贫项目3.9兆瓦、年收益544万元,在建13.2兆瓦/年收益1835万元。在特色种养加项目方面,重点采取财政专项资金或扶贫贷款注入或入股企业等经营主体,实行

“项目+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的经营主体带动模式。如惠民县将扶贫资金和扶贫贷款注入天禧公司,实行“企业+移动鸡舍+农户”的扶贫产业发展模式,利用贫困户闲置院子散养 “黄金鸡”,一般户均年收入达6000元以上,目前已吸收204户、669名贫困人口。沾化罗场村与雅士享公司共建养鸡场,以扶贫资金和土地入股,每只鸡按0.45元固定分红,每年红利40多万元。

(五)统筹资源,凝聚脱贫攻坚社会合力。一是行业扶贫机制不断完善。制定了全市脱贫攻坚实施意见和责任分工方案,各成员单位和行业部门编制了专项扶贫方案,形成了

“1+N”精准扶贫政策体系。围绕各项政策落实和部门职能发挥,针对不同致贫原因,市委市政府提出了“有劳动能力全就业、无劳动能力全兜底、有创业项目全支持、子女就学培训全保障、大病重病医疗全救助”“五全”精准施策举措,贫困群体在医保、大病救助、贫困户子女入托就学、就业援助等各项政策都得到了及时落实。社会保障方面,全市农村低保线提高到3780元,农村五保集中和分散供养标准分别达到每人每年6180元和4180元,居民基础养老金提高到100元。教育扶贫方面,出台了《**市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资助暂行办法》,下达学生资助资金1530万元,资助各学段贫困学生9460人,全市结成122对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帮扶对子。危房改造方面,出台了《**市建档立卡贫困户危房改造暂行办法》,为4086户贫困户建设新房,为7110户贫困户进行旱厕改造。健康扶贫方面,出台了《**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基本医疗保障暂行办法》,12月底前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现全面参保;财政列支1200余万元为贫困人口参加大病商业补充保险。劳动力培训方面,培训贫困人口2620人,转移就业1208人,扶贫车间安置就业1080人,公益性就业岗位813人。在农村基础设施方面,修建贫困村公路168.4公里,324个贫困村实施节水灌溉项目。二是社会扶贫氛围日益浓厚。慈心一日捐、统一战线同心扶贫行动、脱贫攻坚青春建功行动、巾帼脱贫、助学行动等各项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武警**支队分别与54名贫困家庭学生签订结对资助计划书。第12届“朝阳助学”、泛海助学行动资助贫困学生161人。积极探索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引入社会公益组织,星火义工等公益类社会组织探索第三方公益捐赠工作,“聚焦精准扶贫,社工在行动”社会工作服务项目正在规划中。三是“企业扶贫行动”扎实深入。组织实施工业反哺农业为基本思路、帮助农村设施和产业项目建设为主要内容、企业与贫困村结对帮扶为主要形式的“企业扶贫行动”,746家企业与596个贫困村签订了帮扶协议,企业在安置就业、带动产业、共建项目等方面帮扶成效明显,围绕产业发展和精准脱贫,探索了土地流转增收、土地和资金入股、订单农业、金融+光伏扶贫、扶贫车间和加工+电商扶贫六种模式。京博集团计划投资30亿元对吕艺镇41个村和乔庄镇的部分村实施整建制合村并居,建设容纳农村人口6—8万新型小城镇。目前6个村已整体搬迁,2600余户、8500余人受益;大力推动公益扶贫,形成了系统化的帮扶模式,带动*余人脱贫,数万名老人和儿童得到救助和资助。四是积极对接扶贫协作。组织了与淄博市扶贫协作联席会议,签署了战略框架协议;淄博市张店区、桓台县、临淄区与我市惠民县、阳信县、无棣县开展了扶贫协作活动,并互派6名挂职干部;两市的农业、人社部门分别进行了工作对接,达成了初步协作协议。gZ85.COM

(六)严格督导,确保脱贫攻坚任务目标落到实处。市委、市政府将脱贫攻坚作为科学发展综合考核的重要内容,列为四大专项考核之一。制定了脱贫攻坚考核办法和实施细则,建立了定期督查调度、明察暗访、派发黄色督办单、红色督办单制度。今年以来,围绕脱贫攻坚重点工作、关键节点先后实施了10次实地督导检查,每次督导考核都列出具体项目,细化考核内容,既查档案,又看项目现场,还要入户调查,提出问题,反馈整改,并记录成绩,有力督促和推动了脱贫攻坚扎实深入。

(七)加强宣传,营造了浓厚社会氛围。市委宣传部、市扶贫办联合制定《脱贫攻坚宣传工作实施意见》,对扶贫宣传做出部署。在**日报、鲁北晚报、**电视台党建频道开辟了专题栏目;扶贫办创办了《**脱贫攻坚》工作简报,目前印发46期;在省级以上媒体发表稿件95篇,其中,《人民日报》刊发了《绘制扶贫地图,同步脱贫进度》和张光峰书记署名文章《切莫“扶了好、松就倒”》;新华社山东分社《要情动态》刊发了《开对“药方子”才能拔掉“穷根子》、《扶贫何以“精准发力”久久为功》—从“**样本”透视新常态下精准扶贫之道(上、下),专送省委省政府领导,得到了省扶贫办主要领导批示;中新社发表了《企业与贫困村共建互利

探索精准扶贫的“**模式”》、大众日报刊发专版《**:扶贫攻坚战正酣》等。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扶贫资金使用机制有待完善。中央、省投入我市的专项扶贫资金都是针对550个省定重点贫困村,市县扶贫资金也多数配套于重点村。要达到精准覆盖全部贫困人口,既需要上级资金使用政策的调整,也需要市县进一步加大专项扶贫资金投入。二是金融扶贫有待突破。特别是在操作小额扶贫贷工作中,金融机构资信条件与贫困人口构成不相适应,一个几千名贫困人口的乡镇符合扶贫农户贷条件的不过几十户。三是有的行业部门特别是条条部门扶贫社会责任有待进一步增强。在对待具体扶贫政策落实上,有的行业部门“口惠而不实”,还存在一些行业规定与扶贫政策衔接错位的问题,导致有些扶贫项目特别是光伏项目落地难、接入难、放款难、见效慢。四是部分县乡对精准扶贫重视程度有待提高、工作措施有待加强。有的县区对扶贫办机构、人员编制等问题还没有理顺;有些镇村“一户一策”帮扶机制不健全,到人到户的帮扶工作方案不具体;“五全”措施的落实上,在县区与乡镇这一环节上衔接不紧密,在到村到户这个环节上落实不及时。

三、下步工作打算

明年是我市脱贫攻坚战的“收官战”,我们将按照省委、省政府和省扶贫办的部署安排,着眼**年整体脱贫工作目标,进一步振奋精神,鼓足干劲,创新求实,扎实工作,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做出应有贡献。**年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持续做好贫困人口动态管理。抓好剩余1.7万贫困人口、148个贫困村的脱贫工作,确保精准脱贫,并把所有信息全部更新,认真规范记入档案,录入平台;对8.9万贫困人口实施动态管理,确保符合贫困人口条件的及时纳入、达到脱贫标准的精准退出;充分运用和发挥市扶贫信息综合平台的功能作用,特别是在供需对接上取得突破,逐步建立完善平台长效运行机制,实现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信息与市直有关部门信息无缝隙对接,成为服务贫困人口的综合平台。围绕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后巩固帮扶成果,积极探索长久脱贫的长效机制。

(二)全力抓好专项扶贫工作。一是加大专项扶贫资金投入力度。专项扶贫资金增幅高于财政增速,重点县投入要有更大增长;加大涉农资金整合力度,对20项中央资金、24项省级资金、15项市级资金纳入整合范围,一般县区整合幅度要达到20%以上用于扶贫开发,重点县要100%整合用于扶贫开发。二是加强扶贫产业项目建设与管理。抓好现有扶贫产业项目管理和收益分配,确保贫困人口精准受益、稳定增收。强化专项扶贫资金管理和使用效益,抓好扶贫项目后续管理,探索扶贫资金持续积累、资源资产保值增值和扶贫产业项目有效益可持续的长效管理运行机制。探索利用财政专项资金、产业基金和金融资金入股龙头企业、合作社合作建设扶贫项目的模式。围绕各地主导产业、特色产业,建好项目库,实现所有非重点贫困村项目全覆盖。三是全力抓好光伏扶贫项目。对未完成前期手续、未完工和未并网发电的,力争在国家能源局规定的时间备案、完工、并网发电;对已经并网发电的,建立完善运营、维护管理的长效机制,保障贫困村和贫困人口长期获得稳定可靠收益。根据光伏扶贫补贴政策变化,及时对**年光伏扶贫项目做出相应调整。

(三)继续加大社会和行业扶贫力度。一是继续抓好“1+N”脱贫攻坚责任体系的完善与落实。制定完善**年度脱贫攻坚工作实施方案,落实市委、市政府“五全”精准施策思路和《**市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资助暂行办法》《**市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基本医疗保障暂行办法》《**市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危房改造暂行办法》等贫困人口医疗、教育、住房、培训就业等各项保障兜底措施。按照“扶贫先扶志”的要求,在加大开发性扶贫力度和完善保障性扶贫措施的同时,注重精神方面的帮扶,教育引导贫困群众树立自力更生“弱鸟先飞”的信心和勇气。二是加强帮扶责任人队伍管理。配合组织部门抓好“第一书记”“抓党建促脱贫”工作。严格落实帮扶责任人制度,确保每一个贫困户都有一名机关干部精准对接帮扶,定期调度帮扶工作队、帮扶责任人的帮扶工作,确保帮扶方案具体,措施到位。三是探索社会扶贫工作机制。认真研究投资、金融、土地等政策,创新政府购买服务、企业和社会组织帮扶新机制,加快推广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引导社会组织参与脱贫攻坚与慈善、义工等社会组织密切配合,积极探索政府购买社工组织服务项目,做好对特殊贫困群体的重点帮扶工作。四是深化企业扶贫行动。进一步健全完善、落实企业扶贫相关政策,搭建企业帮扶平台,充分调动企业帮扶的积极性,继续做好结对帮扶工作的深入推进,积极探索健全长效机制,确保贫困群众长期受益。围绕农业龙头企业、区域特色产业,积极探索企业帮扶形式和内容的创新,特别是在产业政策与扶贫政策结合上,产业发展升级与群众脱贫致富上,探索**特色企业扶贫新路子。

(四)充分发挥金融扶贫作用。加大小额扶贫信贷工作力度,吸引更多龙头企业参与脱贫攻坚,为企业提供可行的融资渠道,提高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加大信贷贴息和风险补偿金投入力度,力争年内实现“富民生产贷”和“富民农户贷”投放额度达到5亿元以上,扶贫再贷款争取额度达到6亿元以上。巩固金融扶贫“百日攻坚”活动和“包干服务”成果,继续搞好征信工作,搭建好金融扶贫信息共享平台,完善金融扶贫工作机制,确保小额扶贫信贷政策落地生效。加大“光伏扶贫贷”推进力度,积极协调发改、电力、金融部门,搭建管理服务平台,破解贫困户发展光伏扶贫项目“贷款难”问题。

(五)抓好扶贫协作。抓住淄博市对接帮扶我市这一机遇,主动加强联系,在市一级搭建好对接平台、搞好对接的基础上,根据扶贫协作战略框架协议,重点做好惠民、阳信、无棣与淄博市的张店、桓台、临淄之间的“一对一”帮扶工作,找准具体协作项目,深入开展扶贫协作,真正把协作成效精准落实到每一名贫困群众身上。

(篇十一)

我市现有**、**、**、**、**5个大别山连片特困地区县,以及*、怀宁、宜秀3个有扶贫开发任务的县(市、区)。**年底全市有375个贫困村,40.6863万贫困人口,贫困发生率9.19%。

**年以来,我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最大民生工程,聚焦“六个精准”,扎实推进“六看六确保”,圆满完成省下达的127个村出列、13.343万人脱贫的目标任务,实现了首战告捷。现将我市**年脱贫攻坚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及成效

(一)坚持从源头抓起,确保扶贫对象精准识别。

**年初,以“清家底、清原因、清需求”为重点,组织3万余人的队伍,深入开展建档立卡“回头看”,全面核实14.3万贫困户、40.7万贫困人口,认定8.1万户、17.3万特困人口,找准了脱贫攻坚的“硬骨头”。4月份,按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要求,再次对建档立卡数据进行精准核查、精准校对,确保建档立卡精准化、规范化。在遭受历史罕见的洪涝灾害后,我市迅速开展贫困人口受灾核查,摸清有8.1万户、25.6万贫困人口受灾,并适时对**年拟出列的3个村、拟脱贫的3100名贫困人口作了调整。认真开展信息系统更新录入工作,层层建立台账,扶贫对象、脱贫对象都精准到人,坚决防止“两该两不该”现象发生。

(二)坚持全过程控制,确保帮扶措施落地见效。

一是抓产业发展。组织615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双向选择,帮扶375个贫困村发展特色种养和农产品加工产业,创建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3.7万亩,贫困村耕地、林地流转率分别达到42%和18.2%。大规模推进光伏扶贫,建成229个村级电站、1.7万个户用电站。积极开展电商扶贫,与淘宝网和苏宁易购等平台合作,建成278个电商服务站,网上销售额2167万元。为71个贫困村编制乡村旅游扶贫规划,形成一批民宿旅游示范点。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形成资产经营、资源开发、产业带动、服务创收等发展模式,共消除“空壳村”265个。强化金融支持,信贷支持产业扶贫项目55个,新增贷款5.12亿元;完成贫困户评级12.6万户,授信8.97万户,累计发放扶贫小额贷款3.06亿元。抢抓贫困县企业上市绿色通道机遇,集友新材料即将上市。

二是抓就业帮扶。通过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为贫困户提供了1万余个工作岗位。在375个贫困村安排381名职业经纪人,发布转移就业岗位3.5万个,转移就业3.2万人。加大贫困劳动力培训力度,实施就业培训1.7万人,岗位就业1.1万人。通过提供环卫、护林等公益性岗位,帮助一批贫困人口实现就业。

三是抓基础设施改善。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抓,科学安排计划,严控项目进度,确保工程质量,规划的170个集中安置点已完成建设,春节前可以入住,实际搬迁9793人。实施农村道路畅通工程,新建改造贫困村道路3282公里。实施饮水安全提升工程,解决5.57万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大力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完成10574户贫困家庭危房改造任务。对135个贫困村实施电网升级改造。

四是抓健康扶贫。全面落实健康扶贫“351”政策,实施“两免两降四提一兜底”,建成农村贫困人口综合医疗保障“一站式”结算信息系统,确保贫困患者出院时按“351”线支付个人自付费用。目前已有7.48万就医的贫困患者享受综合医保待遇,减少个人医药费支出4575万元。积极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因病致贫返贫户6.48万户,签约率89%。全面推进分级诊疗,贫困人口县域内就诊率达*%。

五是抓社保兜底。提高城乡低保和特困人员供养标准,农村五保分散供养标准从平均每人每月220元提高至300元,农村低保标准从200元提高到260元以上,实现农村低保、五保分散供养和扶贫“三线合一”。“五保”集中供养机构达到122家,实现乡镇全覆盖。对6万名贫困家庭子女实施教育帮扶,发放助学资金5400万元。

六是抓资金保障。市县两级安排财政专项扶贫资金3.3亿元,整合各类资金29.7亿元。其中市本级在当年地方财政收入增量中,增列专项扶贫预算1.4亿元,在清理收回的存量资金中统筹安排4千万元,在支持现代农业和服务业发展政策中切块安排3千万元。完善扶贫资金使用、监管和审计检查等制度,资金运行做到了精准规范。

(三)坚持全方位监督,确保脱贫成效经得起检验。

一是开展定期督查调度。市脱贫攻坚指挥部实行“日报告、周例会、月通报、季督查”制度,实行定点督查与随机点调相结合、领导进村入户督查与工作组明察暗访相结合,及时发现和解决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市委常委扩大会议每月在调度经济运行的同时,通报脱贫攻坚工作进展,对开展不力的单位专题督办。

二是全面开展大走访活动。省委书记李锦斌在**县驻村调研后,我们迅速组织学习贯彻,在**县召开全市脱贫攻坚工作现场会,对全市脱贫攻坚工作进行再部署、再加压、再推进。在12月份集中开展“精准脱贫结对帮扶”大走访活动,实行“四看”:看政策宣传是否到位、看帮扶措施是否落实、看脱贫成效是否显现、看群众有哪些意见建议;核好“四账”:逐项与贫困户对账,算好各项收入账,记好收支明细账,贫困户签字认账,做到**年出列村、脱贫户全覆盖。

三是开展模拟评估验收。由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协领导带队,对8个县(市、区)开展模拟评估,及时发现问题、纠正偏差。配合做好省监测评估有关工作,确保顺利完成监测评估任务。近段时间以来,指导**县全力做好迎接国家第三方评估工作,确保不出问题、不影响全省大局。

(四)坚持责任上压实,确保纪律严明执行到位。

一是全面落实责任主体。市县乡村层层签订责任书,逐级立下军令状,形成“四级书记抓扶贫”格局。市四大班子主要负责人和市委副书记每人联系一个重点贫困县,市级领导干部每人帮扶每人联系1个乡镇、帮扶1-5个贫困村,每个贫困村实行县级领导联系、市县直单位结对帮扶和选派第一书记全覆盖。

二是实施脱贫攻坚先锋行动。全市810个机关单位党组织、所属1800个支部、3万多名在职党员干部,分别结对帮扶贫困村、村民组和贫困户,不脱贫不脱钩。

三是完善考核问责办法。将脱贫攻坚纳入目标绩效综合考核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实行专项考核加分和综合考核扣分,并实行“一票否决”。出台《脱贫攻坚工作问责暂行规定》,明确了“数字脱贫”“数字致贫”等10种问责情形和通报批评等7种问责方式,对组织领导不力、工作落实飘浮、不能按要求完成任务的,对搞数字脱贫、表格脱贫、弄虚作假的,一律实行最严厉的问责。已对53名履责不力的第一书记实施调整,对8名要求不严的第一书记公开通报批评。市纪委已梳理违纪问题线索175件,将根据调查核实结果严肃处理。

(五)创新扶贫模式,力争经验做法能复制推广。

一是期权扶贫模式。**县冶溪镇大山村围绕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发展特色产业,将部分帮扶资金量化到没有发展能力或发展能力不足的贫困户,作为股权加入到当地龙头企业。此模式被《安徽日报》率先报道,随后被国家网信办作为“治国理政新实践”专题在全国各大网站选推。

二是教育扶贫模式。省重点中学、省示范高中安庆一中和省示范高中**县野寨中学分别设立“诚毅书院珍珠班”,面向各地自主招收“家庭特困、成绩特优”初中毕业生40名和50名,实行费用全免和生活费资助政策。

三是法律援助模式。出台《关于做好法律援助民生工程与脱贫攻坚工作衔接联动的意见》,将全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全部纳入法律援助范围并开辟绿色通道,无需层层开具证明,只凭一本扶贫手册,建档立卡贫困户即可享受便捷、优质的法律援助服务。

二、存在的问题

尽管我市脱贫攻坚开局良好,但工作中也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

一是产业扶贫的路子还不够宽。当前,贫困村产业基础还很薄弱,除光伏项目外,能够带动增收的特色产业比较缺乏,金融支持也是一个短板。

二是基层干部能力素质有待提高。突出表现为,对密集出台的中央和省市脱贫攻坚政策,了解不及时、研究不深入、把握不透彻,在政策宣传上口径不一,在项目落地上进展不快,可能引发干群矛盾,影响脱贫攻坚大局。

三是“等靠要”思想依然存在。极少数贫困村和贫困户依赖心理较重,把扶贫等同于送钱送物,自我发展的主动性不足。随着扶贫政策含金量提升,极少数达到脱贫标准但不愿脱贫的现象也有发生。

三、**年工作安排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省委书记李锦斌重要指示,继续落实“四个严”要求,在**年首战告捷的基础上,在**年开展精准脱贫“全面攻坚年”行动,横下一条心,啃下硬骨头,确保完成14.08万贫困人口脱贫、123个贫困村出列的目标任务,**县在全省率先实现整县脱贫。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是在产业脱贫上打硬仗。积极引进和培育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推进规模化、品牌化生产。发挥资源优势,引入专业化公司开发运作,在乡村旅游上力争突破。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扩大“三变”试点,推广**“期权”模式,为“三无”家庭增加财产性收入。

二是在防止返贫上见成效。高度关注“一人生病、全家致贫”问题,建立健全快速反应机制,及时发现、有效施救,解决他们的心头之患。充分发挥保险经济补偿、风险转嫁等功能,完善灾害救助力度,加大对贫困户因灾损失补贴力度,防止因自然灾害导致返贫。

三是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增投入。紧盯贫困群众关注的路、水、电、房等难点问题,加大投入力度,让老百姓得到更多实惠。把握国家政策机遇,加快谋划推进一批重大工程、重大项目,切实改善贫困地区发展条件。

四是在乡风文明建设上闯新路。总结推广一批脱贫典型,引导基层干部群众转变思想观念、提升精神境界,形成好学求知、勤俭节约、自立自强等价值观。加强文化体育设施建设,引导群众参与文体活动,形成健康生活方式。

(篇十二)

**年是全面落实南充“155发展战略”和阆中“145发展思路”的关键之年,也是决战完胜脱贫攻坚的关键之年。一年来,我局以创新机制发展特色蚕业为主线,以突出精准发力助推脱贫攻坚为要务,对接工业和旅游,全力抓好全市现代蚕桑产业的发展。全年发种9.45万张,产茧近280万公斤,新培育蚕桑业主大户31户,新栽桑园0.3万亩,改建桑园0.4万亩。局定点帮扶的省定贫困村——金垭镇羊还山村的脱贫攻坚工作持续、稳步推进,为来年脱贫摘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以农旅结合为突破,做亮柏垭果桑融合发展示范园。近年来通过持续育栽,我局在柏垭镇铺垭村建成果桑采摘观光体验园1000亩。**年,我局采取“部门搭台,专合唱戏”的方式以合作社为主体成功举办了第一届桑椹采摘节。今年结合南充现代农业千亿产业集群建设,精心打造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要求,我局采取“企业+专合+农户”模式,在阆中市观音寺景区(园区)由合作社与四川阆州圣果酒业有限公司,联合举办了以“采养生桑椹、品圣果红酒、登黑风**、赢红包大奖”为主题的第三届桑椹采摘节,接待游客3.2万多人次,销售鲜桑椹310多吨,加上桑园土鸡、桑枝大球盖菇干菌和农家乐等收入,园区综合收入近400万元。

二、以专合组织为载体,夯实省现代蚕业万亩示范区。水观宝马等四个乡镇是省农业厅*年命名的现代蚕业万亩示范区。今年按照南充打造“千亿丝纺服装产业”的要求,我局以卓尚丝绸为龙头,以黄龙滩、宝马两个蚕桑专业合作社为纽带,以培育蚕桑业主大户为重点,采取技术规范化、生产标准化、收购仪评化等举措,对接精准扶贫,带动12个省定贫困村和一般贫困村新栽桑园3000多亩,新流转桑园2500多亩,示范区基础明显夯实,发种产茧实现双增长。

三、以科技推广为抓手,让蚕业在助农增收中精准发力。一是在新发展的村大力推广夏栽一步成园技术,做到当年育苗、当年栽植、当年嫁接、当年见效。新栽的3000亩桑园今秋增养秋蚕310多张,增加收入30万元以上。二是在宝马合作社选择8个养蚕大户进行多批次养蚕试验示范,全年养蚕批次由常年4次增加到6次,发种由去年1*张增加到280张,收入由21.8万元增加到32万元,实现了养蚕批次、发种数量和蚕农收入三增加。三是建立健全技术服务长效机制,采取领导包片、技术人员“1+10” (1个技术干部联系10个养蚕大户)方式对养蚕大户提供零距离、点对点的技术服务,切实解决技术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为助农持续增收奠定坚实基础。

四、以脱贫攻坚为要务,全面推进联系村定点帮扶工作。一是着眼精准,做到对象措施两落实。年初,组织全局帮扶干部多次进村入户开展调研,根据村情民意制定了《羊还山村脱贫攻坚计划》和《阆中市蚕桑局**年度帮扶工作计划》。同时按照“四个一律”、“八个比对”的政策要求,重新开展贫困人口的复核、校正,在“回头看、回头帮”过程中对不符合贫困户条件的坚决取缔,做到了对象识别精准,帮扶措施精准。二是长短结合,积极抓好奔康园建设。协助村两委引进四川常乐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与全村86户、246人的贫困人口共同打造奔康园。园内栽种藤椒110亩,约2万株,育核桃苗150万株。同时建立了“公司+村委会+农户”的产业模式,确立了三者的利益联结机制,确保贫困人口收入能持续稳定地增长。三是全面推动,多措并举合力抓帮扶。对标贫困人口退出“一超六有”、村摘帽“一低六有”目标,在协助村两委抓好村社道路、人饮工程、**整治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先后筹资20多万元,开展“走基层送温暖活动”,支持该村产业园建设、农民夜校培训及村级阵地建设。进一步完善“五个一”帮扶软件资料和贫困户明白卡、痕迹管理台账等,做到了明白卡、帮扶手册和实际帮扶措施相统一。

这是篇好范文参考内容,涉及到贫困、扶贫、脱贫、帮扶、工作、精准、人口、攻坚等范文相关内容,希望网友能有所收获。

Gz85.Com更多总结小编推荐

脱贫攻坚工作总结


【文章导读】帮扶过程,要抓住重点,培养典型,总结经验,及时推广;档案齐全, 以下关于 脱贫攻坚工作总结,供您参考和借鉴。

【篇一】脱贫攻坚工作总结20xx年,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紧紧抓住市、县委主要领导的讲话精神,在各相关单位的关心、支持、帮助下,实施“集团帮扶,整村推进”,以农民增收为重点,以全面脱贫摘帽为目标,团结和带领全村广大人民群众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奋力拼搏,安口镇吴坪村精准扶贫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围绕精准扶贫工作要求和省、市、县精准扶贫会议精神,我们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和举措,制定最强有力的措施,实行挂图作战,下大力打好这张扶贫“精准牌”。

一、摸“准”扶贫对象,确保精准扶贫“靶向定位”。

按照国家和省、市、县对贫困户、贫困村进行识别和建档立卡的工作要求,我们严格执行识别标准,把最贫困的户纳入帮扶范围,科学合理制定帮扶计划。分社逐户建立了基本情况数据库,并按照“规划到社、帮扶到户、责任到人”的总体思路,精心编制了吴坪村精准扶贫实施方案,确立了贫困户主导产业,填写发放了贫困户登记表、扶贫手册,制定了贫困户脱贫计划,真正做到“有卡、有簿、有册、有档”,对贫困人口、贫困家庭实行信息化管理。并对识别出来的贫

困户制定帮扶措施,通过分析致贫原因,对扶贫对象逐户确立帮扶项目,建立脱贫规划明白卡、台账,明确帮扶责任单位、帮扶人员。具体采取扶贫项目拉动、合作社捆绑发展、就近务工等扶贫模式,集中力量予以扶持。

二、创“优”工作机制,确保精准扶贫“阳光普照”。

深入开展大走访、大调研,认真倾听贫困群众诉求,耐心询问每户家庭情况,深挖致贫根源,逐户走访建档,与贫困户交心谈心、算账对比,制定帮扶计划,谋划布局产业项目,推进精准扶贫。切实把村民组织起来,把致富能手培育起来,把大学生村官、驻村工作队合理利用起来,摸清贫困底数,分析致贫原因,制定帮扶计划,把产业培育起来,把土地流转起来,把群众带动起来,把医疗体系完善起来,把发展环境优化起来,把村社两级干部积极性调动起来,着力推动贫困户的经济和产业健康发展起来。

三、吹“响”攻坚的号角,精准整合资源,打好连片脱贫攻坚战。

按照精准扶贫的要求,抓好双联行动与精准扶贫攻坚行动确定的目标任务对接工作,强化各双联单位和领导干部的主体责任,组织引导他们共同担负起扶贫攻坚任务,动员更多的非公企业、个体工商户等社会力量参与,深化拓展定点帮扶、社会帮扶等帮扶模式。同时加强扶贫项目和相关涉农项目资金的整合力度,统筹安排整合资金。集中向重点产业、

重点项目、扶贫重点倾斜,激发群众发展活力,着力解决资金分散、重点不突出、效果不明显的问题,使有限的资金、项目和政策能够进村入户精准实施。

一、加强领导。为了抓好落实精准扶贫工作,我们成立了精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重点要求要把全村贫困人口核实好,在核实贫困人口工作中,要把民政部门的低保人口衔接起来,通过认真相对比较,做好贫困农户的识别工作。

1、根据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实施方案,认真按照贫困农户建档立卡的工作方法和步骤,做好贫困农户的统计工作。

2、召开村民代表大会,评议和初选出本村贫困农户名单。并且通过村级公示初选贫困农户名单。

3、做好精准扶贫“四法”工作

一是明晰“一条路径”,即力量法。按照省委、市的要求,增强减贫脱贫的内生力量;创新城乡互动发展机制,增强减贫脱贫的拉动力量;创新基础设施建设机制,增强减贫脱贫的支撑力量;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增强减贫脱贫的保障力量;创新扶贫开发工作机制,增强减贫脱贫的领导力量”的要求,以改革统揽、开发扶贫、拔掉穷根为总攻方向,以“五个机制撬动五个力量”为总攻路线,以脱贫致富奔小康为总攻目标,以“往前冲”的精神、“敢探路”的勇气、“一起上”的格局、“认真抓”的劲头为总攻要求来贯彻落实省委、市、县的要求。

二是构建“一套机制”,即十子法。探索构建“十子”机制,推进精准扶贫。具体是瞄靶子,建识别机制。梳辫子,建分类机制。结对子,建驻村机制。理路子,建规划机制。想法子,建帮扶机制。甩膀子,建动力机制。强班子,建引领机制。凑份子,建联动机制。造册子,建管理机制。

三是突出“一个抓手”,即抓手法。围绕目标具体、措施具体、进度具体、责任具体“四个具体”。

四是实现“一个突破”,即产业链法。要在产业链上发展,依靠市场激发内生动力上突破。通过产业链生成和发展要素的主动链接,链动农户、合作社、企业、基地核心要素和科技、教育培训、融资、特色品牌4个保障性要素,有效整合产业扶贫的资源和力量,促进农民尤其贫困农民持续增收,实现稳定脱贫。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要整合资金和项目,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推进小康路、小康水、小康房、小康电、小康讯、小康寨“六项行动”创建工作,大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美化亮化农村环境。要结合贫困户的具体情况,着眼市场需求、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承受力,按照“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游则游”和“一村一策、一户一法”的要求,找准产业发展和增收路子,制定和完善村级产业发展规划,做到“规划到村、辐射到户、带动到人”。实施好当前的项目,同时要积极争取各类项目资金的投入,做到项目到村到户,资金到村到户,进一步做好精准扶贫“四法”工作。

【篇二】脱贫攻坚工作总结20**年以来,根据县委政府的安排及有关文件要求,我局创新工作思路,强化措施,积极动员全局干部职工深入帮扶乡镇,多举措开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

一、领导高度重视,建立健全责任机制

认真学习贯彻中央、省、市、县关于脱贫攻坚决策部署及有关会议和文件精神,结合我局实际,制定精准扶贫工作方案,成立脱贫攻坚领导小组,明确分管领导和工作人员,设立脱贫攻坚办公室,层层签订责任状,把任务细化到每个干部身上。认真落实“五主”、“五包”责任,加强驻村干部队伍建设,确保精准扶贫工作顺利推进。

二、主要措施及做法

(一)精准识别,保障进村入户结队帮扶落地

今年以来,我局按照县委政府要求,深入帮扶乡镇**乡开展了遍访、再识别、回访等工作。我局结对帮扶职工共计83人,帮扶户数共计158户。在帮扶过程中,我局干部职工深入农户家中,了解其家庭基本情况、致贫原因,分析其脱贫方式,并结合我局工作内容加大对就业创业、社会保险等政策宣传,鼓励其创业就业、参加社会保险等。20**年1月,我局干部职工按照要求开展了遍访贫困户工作,3月开展了第一轮回访工作,4月开展了精准识别“回头看”工作,7月开展“遍访贫困户第一次回访”工作,全面完成县委政府安排的工作任务。

(二)认真开展结对帮扶,确保扶贫脱贫工作精准发力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县扶贫攻坚工作会议精神,按照“654321”任务规定,明确结对帮扶贫困户,将责任明确到人。制定脱贫计划,将扶贫措施落实到位。选派了3位干部分别到帮扶乡镇**乡**村、**村、**村任第一书记。充分发挥派驻第一书记的作用,大力推进精准扶贫帮扶工作,确保贫困村和贫困户按期脱贫,与全县同步实现小康。

(三)大力开展就业培训,提升贫困户就业技能

依托就业培训中心,根据贫困家庭劳动力意愿和当地企业用工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提升贫困家庭就业创业能力,促进贫困劳动力和易地扶贫搬迁劳动力通过就业创业实现脱贫。半年来,针对贫困户和易地扶贫搬迁户开展了就业技能培训,共培训282人。

(四)送岗位上门,引导贫困家庭劳动力转移就业

我局利用“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和民营企业招聘周等活动,收集了25家企业用工信息,提供就业岗位2700个,将适合农村贫困家庭劳动力就业的岗位送到贫困家庭,动员其转移就业,增加家庭经济收入。根据服务行业带动就业效率高的特点,积极引导贫困家庭劳动力转向家庭服务业就业,组织其就近参加服务培训,掌握服务业上岗基本技能,同时,加大对家庭服务业的扶持力度,发展和培育一批有一定规模的家庭服务企业,对吸纳贫困家庭劳动力就业的家庭服务企业按规定落实社保补贴、岗位补贴等扶持政策。

(五)完善政策,确保精准扶贫

按照《精准帮扶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家庭劳动力返乡就业工作方案》和《关于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就业工作的通知》精神,认真做好调查,摸清返乡人员和搬迁人员的就业创业情况,积极采取措施,大力促进其就业。通过公益性岗位对困难就业人员进行过渡性安置并给予岗位补贴,激励贫困高校毕业生积极到企业和基层单位就业等有关政策。积极宣传社会保险政策,为全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56339人办理了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领取人数17557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参保率99.73%。

(六)加强政策宣传,提升干部职工的思想觉悟

为确保精准扶贫工作落实到位,全局干部职工能够按照要求进村入户,做到“精准、精确、精细”,我局组织全局干部职工认真学习“1+10”配套政策文件,利用宣传栏等形式宣传脱贫攻坚工作,使干部职工了解“33668”、“654321”、“四个切实”、“六个精准”、“五个一批”等政策,为推动精准扶贫工作奠定思想基础。

三、存在不足及下步打算

虽然我局在精准扶贫工作方面取得一定成绩,但离县委政府要求有一定差距,还存在以下不足:

一是针对贫困人口的就业创业工作推进缓慢;二是社会保险政策宣传不到位,很多贫困人口对社会保险政策不了解;三是存在部分干部职工帮扶贫困户只是为了完成任务,没有详细了解贫困户基本情况、制定有效帮扶措施。

在下一步工作中,我局将严格按照县委政府有关要求,结合我局帮扶计划,认真开展帮扶工作,加强对帮扶措施的监督,确保精准扶贫帮扶措施落实到位。严格按照“33668”脱贫攻坚划、“1+10”配套政策文件和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十项行动”要求,加强精准扶贫政策宣传教育,进一步提高干部职工的思想意识,强化责任落实。加大对社会保险、就业创业等政策的宣传力度,提高贫困群众对社会保险、就业创业等政策的认识,鼓励贫困群众积极创业就业、参加社会保险。大力推进针对贫困人口的就业创业工作。加大对贫困人口和易地扶贫搬迁户就业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就业技能。大力推进就业创业和社会保障工作,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为全县同步小康贡献力量。

脱贫攻坚工作总结1500字


当工作进行到一定阶段或告一段落时,需要回过头来对所做的工作认真地分析研究一下,肯定成绩,找出问题,归纳出经验教训,提高认识,明确方向,以便进一步做好工作,并把这些用文字表述出来,就叫做工作总结。工作总结之家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

20**年以来,我镇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按照中央、省、市、县关于扶贫开发工作相关要求,抓实脱贫攻坚工作,现就20**年上半年脱贫攻坚工作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中和镇位于岳池县东南边陲,距县城约50公里,地理位置偏僻,共有20个行政村,常住人口约6000余户,20000多人,贫困户共456户,1473人,其中14年脱贫176户468人,15年无脱贫人口,16年预计脱贫82户303人,摘帽贫困村金顶山村,金顶山村是2015年省定建档立卡贫困村。17、18年预计全面脱贫。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养殖和闲时务工为主。辖区属丘陵地带,无优势自然资源。中和镇党委政府全面创新脱贫攻坚机制体制,巩固提升扶贫攻坚成效。建立完善帮扶责任“一对一”,帮扶措施“3+N”,帮扶成效“四个好”,帮扶资金“五条腿”(基础建设财政兜、环境改善个人筹、产业发展企业帮、公益事业集体补、爱心帮扶社会捐)等工作机制,强化攻坚保障,提升脱贫实效,形成全员参与脱贫攻坚,共同奔康圆梦的生动画卷。

(一)贫困户危房改造情况

全镇20**年计划实施建档立卡贫困户危房改造10户,目前正在筹备,预计今年年底完成。全镇规划异地扶贫搬迁户36户、71人,2016年计划实施5户、22人,目前已搞好规划选址和户型设计等前期工作开始开工建设,预计12月底前完成。

(二)“五个一”驻村帮扶情况

按照上级相关要求,县级联系干部、各村帮扶单位、驻村工作组、第一书记及农技员,切实履职尽责,扎实开展帮扶工作。坚持到岗到位,和村两委成员一道,研究制定完善全村发展规划,协调解决全村在发展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各村选派的第一书记,结合岗位实际,建立了工作台帐和民情日志,制定了工作日程和计划。坚守工作岗位,坚持深入基层走访调研,切实做到情况清、底数明。全力谋划全村发展,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和政策,主动协调解决在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乡镇对第一书记的到岗情况进行严格考核,各村第一书记下村时间每个月到达了2/3以上,较好的履行了工作职责。

(三)贫困村规划情况

一是对今年摘帽的贫困村进行了项目规划,编制了贫困村十三五规划方案,重点围绕道路建设、农网改造、水利设施、通讯设施、电子商务、种养业、农户环境建设、农户能力提升、社会事业等,规划投资1100万元左右。通过规划项目的实施,达到项目区基础设施明显改善、社会事业同步发展,民主管理不断完善,乡风文明程度不断提升,主导产业规模发展,使全村贫困人口年人均纯收入达到3000元以上,力争达到5000元。非贫困人口实现年均纯收入达5000元以上,力争达到8000元。二是按照贫困村摘帽要求,按照“一低七有”标准,重点就发展集体经济、道路建设、安全饮水、生活用电、卫生室、文化室、宽带网等,制订规划措施,确保完成贫困村摘帽任务。

二、存在的问题

(一)基础设施建设有待改善。由于我镇地处偏远,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农村基础设施较差,表现为群众分散居住、交通不便、水利、文化、卫生设施建设滞后、公共服务不到位等,严重影响群众生产生活和当地经济发展。

(二)发展集体经济难度大。主要原因:一是干部思想不解放,对发展集体经济存在畏难情绪。二是土地流转存在困难。个别群众对产业发展持怀疑态度,不愿意将土地进行流转。三是区位优势不明显。因中和处偏远乡镇,很多业主不愿意前来投资兴业。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农户自筹、社会捐助,以及向上争取项目资金补助等方式,筹集建设资金,改善贫困村道路、水利、电力、文化、卫生等基础设施。

(二)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因地制宜,利用各村资源优势,加快土地流转,动员在外知名乡友回乡创业,或引进业主来乡投资兴业,切实增加集体经济收入。

(三)创新扶贫思路,完善扶贫机制。做好结队帮扶工作,发挥好驻村工作队和第一书记作用,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和参与度,引导资金、技术等各种资源向贫困村倾斜,形成输血与造血、帮扶与协助的扶贫工作机制,加快推进贫困村发展,实现贫困脱贫奔康。

农村脱贫攻坚工作总结


篇一:农村脱贫攻坚工作总结
根据市委组织部的统一安排,市政协负责凌源市四官营子镇大老爷庙村驻村帮扶任务,时间为期三年。为更好地完成帮扶任务,机关党委分期分批地安排政协机关干部到定点扶贫村工作。在四官营子镇和大老爷庙村的协调下,租用一户当地村民的房子作为驻村干部宿舍,从9月22日正式驻村,至今年11月末,我们驻村工作队实际驻村时间达165天,全体队员精诚团结、扎实工作,严格执行政协制定的各项工作纪律,勤俭节约、高效务实,较好地完成了第一阶段驻村帮扶工作任务。完成了调查摸底工作,制定了三年帮扶规划,充分利用政协组织优势,发挥个人潜能,积极争取协调资金,截至目前,共争取项目资金50.3万元,体育健身器材一套(14件),价值约5万元。实施工程项目4个,开工建设1个,另3个项目在做开工准备工作。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领导重视,措施得力。

市政协高度重视驻村扶贫工作,把这项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当作重要任务来完成。一是大力宣传新时期扶贫工作的重要性和重要意义,把扶贫工作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和“三严三实”教育紧密结合,把扶贫村打造成政协领导干部联系群众的联系点,机关干部的教育基地,政协委员发挥作用的舞台。二是在选派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人员上下功夫,超规格安排实职副县级领导干部任扶贫村第一书记,为完成扶贫帮困工作提供了人力保障。三是为驻村工作队配备一台专车,购置日常生活用品和用具,全力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二、围绕帮扶任务,扎实做好调查摸底。

围绕驻村工作队的职责任务,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对大老爷庙村基本情况、存在问题、等展开调查摸底。利用20天的时间,通过下棚入户,走访部分村民,多次与四官营子镇主要领导和大老爷庙村两委班子成员进行深度交流沟通,10月10日召开了党小组长和村民组长会议,听取了村干部和党小组长、村民组长对老爷庙村今后发展的意见和建议,基本摸清大老爷庙村人口情况、土地情况、设施农业大棚发展情况、养殖业发展情况、村两委班子人员构成情况、党组织建设情况、村债权债务情况、村部建设情况、困难群体情况、村村通自来水情况、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新农合)和养老保险(新农保)情况。在摸清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又多次组织召开支委会和村干部会议,分析研究致贫致困的原因,提出下一步帮扶建议,形成了调研报告,为开展扶贫帮扶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三、研究发展思路,制定帮扶规划。

(一)、认真谋划发展思路。经过反复研究讨论,一致认为:要想早日实现脱贫致富,一是村必须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恢复村集体经济造血功能;二是多措并举增加贫困户收入,力争达到家家都有致富项目。根据当地自然条件,结合当地实际确立了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和村民致富同时迈进的发展思路。

1、在壮大村集体经济方面,成立以蔬菜种植和畜牧养殖为主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围绕当地蔬菜大棚产业所需器材设备,建一个综合加工厂,主要以加工棚用棉被为主,附带其它一些大棚用品,争取达到村集体经济年收入2万元以上标准。

2、在推动农民致富方面,依托当地蔬菜大棚产业基地优势,加大旧棚升级改造扶持力度,鼓励村民扩大新棚建设面积,在大棚提质增效方面下功夫,向阳光要效益,向科技要效益,加快带动村民致富。发展养殖畜牧业,以养羊为重点突破口,帮助协调贷款资金,鼓励农民增加新的致富门路。

(二)、科学制定帮扶规划。

我们遵照国家实施精准扶贫的战略方针,以改善当地生产生活条件和完善基础设施,增加贫困户收入为目标,突出项目建设,科学合理地制定帮扶规划,力争在三年内当地人均收入达到1万1千元以上,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1、规划突出项目建设。规划设计了村部建设、村民文化活动广场建设、道路硬化3段(4.5公里)、修建防洪堤坝一处、打2眼百米以上抗旱深水井、大田土壤改造、村内主要道路亮化工程等10个项目。

2、规划注重全面均衡发展。从抓好班子带队伍入手,抓好村“两委”班子建设,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提高党员政治素质,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同时帮助培养一批后备干部和新生力量,保障老爷庙村发展有持持续动力和后劲。

在扶植村产业发展方面,一是抓好设施农业发展,在大棚提质增效方面下功夫,实现设施的持续稳定生产和提质增效。二是促进养殖畜牧业发展,帮助村民提高发展养殖畜牧业的技术水平。三是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建村办加工企业。

在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一是修建村部,改善办公条件。二是修建文化广场,满足村民的文化娱乐需求。三是帮助解决村民出行难的问题。村组内主干路实现水泥混凝土硬化。四是修建一段防洪堤坝。

在帮助困难群体方面,针对因病、因残致贫的贫困户、特困户,同镇领导、村干部一起同心协力,对一些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提供一定的技术指导和项目支持,帮助他们实现从根本上摆脱贫困现状。

四、争取资金和项目实施进展情况。

20XX年以来,驻村工作队在市政协领导的帮助指导下,发挥政协组织优势,充分挖掘个人潜能,积极向有关部门争取资金和物资,截至目前,共争取项目资金50.3万元,体育健身器材(14件)一套,价值约5万元。实施工程项目4个,开工建设1个,另3个项目在做开工准备工作。

1、村部建设项目进展情况。今年初,根据凌源市委组织部的统一安排,村部建设要按照“七站一室”不低于233平方米的标准实施。市政协领导在市委组织部争取到10万元组织经费,仅靠这点钱建村部无法完成任务。村党支部经过多次反复研究,最终采取了吸引民间资金参与村部建设的方案,村部设计为两层带地下室共计699平方米,一层和地下室由当地村民白雪年出资建,使用权30年,且每年向村委会交2000元租金,产权归村委会所有。白雪年用一层和地下室建厂经营,雇佣当地农民工50人,既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又帮助农民提高收入,可谓是两全其美、互惠互利。村委会出资建第2层加楼梯共计285平米,按每平米1200元计算,需资金342000元,经多方努力,四官营子镇给10万元建设经费,凌源市组织部给8万,资金缺口62000元,所用资金全部由白雪年垫付。目前,该工程已完工并正式投入使用,10月份市政协出资1、3万元为村部会议室配备了桌椅、书橱、液晶电视,使其会议室达到了标准。

2、村内道路硬化项目进展情况。大老爷庙村片多面广,全村由7个自然屯组成,间隔跨度较大,街道弯曲狭窄,村民出行路和大田作业路都是泥土路,我们采取了分期、分段硬化泥土路的方法,规划设计了连接大庙组和小庙组之间泥土路硬化项目。村委会组织路基筹资筹劳,驻村工作队多次往返市县两级财政部门,积极争取“一事一议”奖补资金,最后争取到1.12公里奖补资金23.3万元。该项目现已实施完成。

3、修建防洪堤坝项目进展情况。大庙组南大渠防洪坝为河滩地改造时修筑的泥土坝,经多年雨水冲刷后成为险工险段,直接威胁近300亩农田,规划用石头水泥砌成防洪堤坝200延长米。驻村工作队在四官营子镇水利站的配合下,向凌源市水利局、财政局提出书面申请报告,又督促凌源市水利局、财政局向朝阳市水利局、财政局上报申请报告。经不懈努力争取到市水利农水资金15万元,资金指标已下达,待凌源市水利局勘验核准后,即可操作施工。

4、村民文化活动广场项目进展情况。由于村集体无任何土地,要想建文化广场,必须从村民手中征地,那样势必增加成本。经村委会研究讨论后,决定该工程与村部建设同步进行,在村部院子里按照不低于1000平方米的要求,建设文化活动广场,硬化路面并铺彩砖,安装体育健身器材,建成功能完备的服务村民、保障村民健身娱乐的场所。目前,该项目在做工程预算,需建设资金10万元,经与市财政有关部门协商后,可向凌源市财政局打报告申请。市体育局已安排体育健身器材一套,待广场硬化后即可安装使用。

五、雪中送炭,用“心”帮扶。

自去年9月22日正式驻村以来,政协领导带队走访慰问困难群众,为遭受火灾的村民王金华申请救助资金,送科技下乡,做到了村里的事就是我们政协机关的事,村民的事当做自己家的事来办,真正用“心”来帮扶,密切了干群关系,同时,也解决了领导干部联系群众最后1公里问题。

1、送温暖、献爱心,慰问困难群体。春节前夕,政协领导带队深入到特困户家中走访慰问,分别为2户特困户送上1000元慰问金和米、面、油等生活用品,另为8户困难户送去1袋米、1袋面和1桶油,9月份工作队和村委班子一起通过走访,确定了48户贫困户,作为市政协党员干部的帮扶对子。最近市政协机关党委还组织职工为贫困村捐赠衣物200余件,让困难群众真切地感受到了党的温暖,政府的关怀。

2、动真情、伸援手,救助受灾群众。3月13日,村民王金华家中发生火灾,所有财产全部烧光,王金华被严重烧伤住院,十分悲惨,老婆孩子暂时寄宿在亲戚家中。驻村工作队得知消息后马上与村干部研究具体帮扶措施,组织临时救助,并及时向政协领导汇报情况,并向市民政部门提出帮助请求。市民政局给予大力支持,3月23日下午即解决2万元救济款,工作队连夜送往王金华手中,当接过救济款时王金华泪如雨下,连说谢谢党,谢谢政府。

3、送知识、送文化,提高农民科技素质。针对当地农民普遍存在缺乏农业科技知识的现象,市政协科教文卫体委组织市科协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5月18日,科教文卫体委协调市科协,挑选了农业种植专家、畜牧养殖专家,携带蔬菜种植、花卉种植、畜牧养殖等专业科技图书600本,深入到大老爷庙村免费发放,专家面对面解答蔬菜种植、畜牧养殖中遇到的各种疑难问题,受到当地群众的热烈欢迎,农民学习科技知识的的热情空前高涨,600本图书一发而空。

六、严格要求自己,树立良好的驻村干部形象。

1、制定严格的驻村工作纪律,树立良好的驻村干部形象。我们制了严格的驻村工作纪律:不准参与地方赌博、不准单独与年轻女性来往、不准到老百姓家吃喝、不准拿群众东西、不准单独到驻村地点、不准向群众借钱、不准大吃大喝、不准擅自离开工作岗位。在村内工作和平时在单位一样的作息时间,第一书记带头执行驻村工作纪律,自觉接受驻村队员和群众的监督,没有任何违反纪律的现象发生。

2、攻坚克南,坚守岗位,脚踏实地开展工作。我们克服了农村生活艰苦单调的不利因素,自己烧炕,自己做饭,发扬我党吃苦耐劳、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底线,坚守在扶贫工作第一线。我们克服了没有扶贫经验,在没有任何基础的情况下,搞调研、做规划、跑项目,较好地打开了工作局面。驻村以来,往返朝阳100多次,行程2万多公里,安全无事故。

七、存在问题及下一步工作建议

(一)、存在问题

1、有些调查研究工作有死角,有些工作还没做到位,需要下一步完善。

2、吃苦耐劳、扎根农村的思想意志有波动,有时有畏难情绪。

(二)、下一步工作建议

1、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社注册步伐,在省扶贫资金到位后,即可实施畜牧养殖或其它生产项目,力争明年初见成效。

2、加大对项目的监督管理。一是加大对项目招标的管理力度,尽快成立以四官营子镇主要领导为组长,村干部和驻村工作人员为成员的招标领导小组,防止权力过于集中出现违法违纪现象。

篇二:农村脱贫攻坚工作总结
20XX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扶贫移民局的正确指导下,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我市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出发点,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和市委关于推进扶贫帮扶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坚持把驻村帮扶工作与当前正在开展的“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走基层”活动紧密结合,引导干部真正下沉到村、扶持到户,扎实开展相关工作,驻村帮扶工作取得了明显实效。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高度重视,思想统一。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驻村帮扶工作,多次组织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于*广安市第四届委员会第九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广安市委关于集中力量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确保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广委发〔20XX〕13号),根据此文件和省委组织部关于干部驻村相关文件精神,庚即先后制发了《关于印发〈选派机关优秀干部到村担任第一书记工作方案〉的通知》(广组通〔20XX〕70号)、《关于进一步加强选派到村任职第一书记管理考核的通知》(广组通〔20XX〕92号)、《关于印发〈广安市干部驻村帮扶工作考核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广直委发〔20XX〕10号)和《关于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十届六次、七次全会精神、市委四届九次全会精神进一步深化干部驻村帮扶工作的实施意见》(广直委发〔20XX〕17号)等文件。建立市级领导和市级部门驻村工作制度,我市38名市级领导、132个市级部门和区市县572家单位结对帮扶820个贫困村,近10000名干部职工与建档立卡贫困户结亲结对,全市每个贫困村实现1名联系领导、1个驻村工作组、1-3个帮扶单位、1名“第一书记”,每个贫困户都有1名帮扶责任人的“五个一”包村包户全覆盖。今年8月,各部门(单位)准确把握省、市对干部驻村帮扶工作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把干部驻村帮扶工作作为我市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和“三严三实”要求的重大实践,全市所有驻村干部全部按要求脱产到岗履职,在全市形成领导力量统筹、部门力量整合、干部力量集中的扶贫攻坚强大合力。

(二)立足民生,倾情帮扶。按照省市的总体部署,坚持水、电、路、田、房“五位一体”同步攻坚,全力夯实贫困村基础条件。一是大力实施“安居工程”。就地解决和改建农户住房1122户,异地搬迁贫困农户466户;二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新建、改建山坪塘、蓄水池289口,新修和修引水灌溉68.18千米,新建垃圾处理房(池)200余个,自来水入户2105户;三是加强交通建设。今年新建、改建村级公路、便民路579.5公里;新建、改建桥梁32座;改善了农村交通条件。四是强化农民技能培训。实用技术培训4.5万人次,增强了农民致富能力。五是实施教育扶贫,救助贫困学生65466名,有效解决农村上学难的问题。各级帮扶单位(部门)共为贫困村累计投入帮扶资金21807.59万元。六是修建村级公共服务场所。修建维修村卫生室5个、村文化活动室13个、村级活动场所27处,有力改善了贫困村等村基础设施,改善了群众生产生活环境,为提高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水平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

1.落实扶贫帮扶机制。建立完善定期走访、帮扶协调、长效管理等一系列扶贫帮扶机制制度。市县两级领导、机关干部参与帮扶的每个月至少定期走访两次帮扶贫困户,深入村、户,了解实际情况,认真细致地搞好调查摸底,及时掌握贫困村、贫困户致贫原因、帮扶需求等,做好基础性服务工作。帮扶干部在全面了解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帮助贫困户认真分析贫困主要原因,理清扶贫帮扶工作思路,根据实际及时采取扶贫帮困措施,改变以往单一的阶段性或节日性捐助形式,由“输血型”向“造血型”转变,引导和帮助帮扶对象逐步提高生产自救能力。一是在思想上帮扶。与被帮扶的贫困户多次谈心交心,帮助他们克服“等靠要”的消极思想,引导梳理勤劳致富观念。二是在生活上帮扶。帮扶责任人根据当地资源、自然条件、劳动力情况和发展意愿等实际情况,制定发展规划,重点解决“饮水难、读书难、住房难、看病难”等实际问题,协助贫困户引进项目、发展产业,提高自身发展能力。同时协调、跟踪有关部门落实相关帮扶措施,联系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帮扶。三是在培训上帮扶。帮扶责任人积极联系有关部门,加强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实用技术方面的培训;对缺乏劳动力的贫困户实施智力扶贫,主要推进其子女免费就读技工学校或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熟悉掌握1-2门职业技能,为今后脱贫打好基础。四是在生产上帮扶。在贫困村建立“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帮扶模式,帮助贫困户发展种植业、养殖业等特色产业,更好地建立贫困户长效脱贫机制,促进贫困户增收脱贫致富。五是在就业上帮扶。协助有就业意愿和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与用人单位、企业的沟通联系,配合人社局为其提供劳务、就业信息,积极引导劳动力转移就业,增加贫困户的经济收入。

2.落实产业项目精细规划。在深入分析贫困村和贫困户的致贫原因,第一书记带领村级干部,按照先“差”后“好”、先难后易、先远后近的原则,由所在乡镇、驻村工作队、帮扶责任人、扶贫对象,根据贫困原因和帮扶需求逐村逐户制定扶贫规划和脱贫计划,使建档立卡工作与各项扶贫政策相衔接,扶贫措施与贫困现状相对应,做到了村村有规划、户户有计划,并发展壮大村级产业,以期实现贫困村如期全部脱。

3.夯实基层组织建设。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组按照建设“五个好”村党组织要求,重点帮助联系村抓好高素质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高素质党员队伍建设、加强村级民主管理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四项工作”,着力夯实基层基础,增强了村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各帮扶部门党组织通过与村党组织援建活动阵地、共过组织生活、重温入党誓词等活动,引导村级党组织和广大农村党员干部积极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协调帮助820个村选好配强村“两委”班子;举办各级培训班1060期,培训各级干部群众23100人次。

4.密切干部群众联系。各联系单位和驻村干部把“双联”和干部驻村帮扶工作作为践行“三严三实”要求的重要载体,把专题教育作为“双联”和干部驻村帮扶工作的有力保障,不断强化群众观念,组织广大联村联户干部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中经受锻炼、增长才干,让人民群众在了解政策、提升技能中开阔眼界、脱贫致富,让干部和群众在结对帮扶、共促发展中密切关系、双向受益。全市干部职工和第一书记们深入农户家中,奔赴田间地头,感知百姓冷暖,共谋致富之策,收集村民反映民意11460条,化解矛盾纠纷9642起,帮办各类实事28226件次,解决各类急难事1749件,开展义诊15124人次,捐送棉衣、大米、面粉、食用油、书籍、化肥等折合资金2654.8万元。各驻村干部在进村入户开展帮扶中,接地气、受教育、炼意志、提本领,真正使“双联”和干部驻村帮扶工作成为机关作风转变的形象提升工程、教育培养干部的能力锻造工程、造福人民群众的德政民心工程。

(三)完善督查考核机制。切实加强驻村帮扶下派干部的日常管理,市委、市政府将“双联”、干部驻村帮扶工作纳入年度目标管理实行单项考核。市委组织部、市直机关工委、市“双联”办、市委农办、市扶贫移民局等单位认真履行职责,结合重点工作推进,采取“查、看、问、核”等方式重点督查。同时,注重发挥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组职责,强化日常督导、跟踪问效。按照考核细则的要求,从“职责要求、吃住要求、走访要求、纪律要求”等方面对“第一书记”的管理和对驻村工作组及成员“工作职责、到村时间、帮扶要求”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规定。目前,全市所有下派干部都能做到沉下身子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与群众认亲戚、结对子,切实帮助贫困村理清发展思路、制定发展规划,宣传惠农政策,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等,卓有成效地推动了当地产业发展,贫困户年均收入明显提高。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20XX年,我市驻村帮扶工作在全市单位(部门)和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赢得了广大群众的拥护和欢迎。但与省上的要求和群众的期盼相比,还存在差距和不足。一是工作进展不够平衡。个别单位和联户干部对干部驻村帮扶工作重视不够,认识还不到位,积极性、主动性不强,工作推进节奏慢,进展不平衡,措施落实不到位,帮扶成效不够明显。二是跟踪服务不够到位。个别单位和干部对村情户情整体把握不够全面,制定的帮扶规划和方案针对性、实效性不强,发展定位还不够准确,在产业跟踪服务上,缺乏长效性、连贯性、持续性。三是协调配合不够紧密。个别牵头单位作用发挥不明显,沟通、协调等制度落实不够有力,统筹协调不够,沟通衔接不及时,配合落实还不到位,缺乏整体推进工作的强大合力,联村与联户不协调。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我们将很抓扶贫帮扶工作管理薄弱环节,创新工作方法,理顺各方关系,推动驻村帮扶工作提档升级。

一是整合各方资源,切实增强工作合力。在政策、资金、人力等方面多向贫困村倾斜,帮助解决新农村建设中面临的各种难题。进一步明确派出部门是驻村工作组、第一书记管理服务的责任主体,对驻村工作组既要从严要求、从严管理,更要在政治上、生活中主动关心爱护,帮助解决资金投入、物资帮扶、项目信息等问题。

二是强化教育培训和帮带指导,着力提升驻村干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强对帮扶干部的任职培训,采取组织观看电教片、邀请农村干部授课、组织帮扶干部交流讨论等方式,丰富帮扶干部农村工作技巧、涉农政策和法律法规等方面的知识,帮助他们了解基层情况、规律和特点,掌握基层工作的方式方法,增强抓党建、保稳定、促发展的能力。建立帮带制度,引导乡镇党委选派农村工作经验丰富、熟悉派驻村情况的包村干部,带领帮扶干部开展工作,教授基层工作经验。

三是健全工作制度,做好管理,突破重点难点,干好帮扶工作。建立健全定期督查、工作例会、日常管理、考核奖惩等制度,加强对选派工作的管理和考核,确保驻村干部全身心投入工作。要求各驻村工作组到村任职后,尽快开展走访调研,尽快拿出工作的思路,突出抓好扶贫攻坚、组织建设、经济发展、和谐稳定等重点工作。

"脱贫攻坚工作总结"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