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教育局个人小结

发布时间: 2019.08.12

XXX县区教育局学前教育工作小结。

天波易谢,寸暑难留。回想起来,我们会遭遇各种各样的事情,在这些事情中,总结那一段时间的经过是非常重要的。总结的作用是用于客观的发现自我。你知道有哪些总结范文呢?小编陆续为大家整理了XXX县区教育局学前教育工作小结,可能你会喜欢,欢迎分享。

儿园,建立面向大众、收费较低的普惠性学前教育网络。理顺管理体制,构建从县到乡到村的层级管理网络,进一步提高学前三年幼儿园入园率,全面提高保教质量。

2、强化管理,提升学前教育质量。各幼儿园切实做好保育保健工作,制订各项工作计划,落实各项工作指标,基本配齐幼儿教师和保育员,努力提升幼儿园保育保健工作水平。与卫生局、食品药品监督局配合,每学期开学、期中和期末对民办幼儿园进行拉网式检查,委托市教育评估所实施年检,发现问题立即整改,不合格幼儿园依法取缔。加强对村级幼儿园(班)的管理,规范办园行为,严格办园条件和标准,严格按程序新园登记注册“准入制”的管理。年终开展幼儿园年审,实行幼儿园登记注册年审制,实施长效管理。

3、充分利用小学布局调整后的空闲房舍,建立村级成型园,不断改善村办幼儿园(班)的办园条件。今年共新建和改扩建9所中心幼儿园,规划建设面积23990平方米,规划投资6522万元。2011年的目标任务规划完成2所,建筑面积5450平方米,规划投资1090万元。而实际上级只下达一所新建中心幼儿园的建设资金200万元,到现在为止,还没下达另外一所的指标,只有60万元资金计划。另一所改扩建幼儿园没有安排资金,改扩建正在进行,此工程是民生工程,力争年底完成。

2、2010年全县2所公办幼儿园学前教育经费投,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134.68万元,占财政性教育经费的0.36%。今年投入情况正在统计之中。

六、叙永县

全县按省、市要求,在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中,规则2011年建设幼儿园2所(向林乡中心幼儿园和水尾镇中心幼儿园),新建校舍 3400平方米 ,将两园建成规范化的标准幼作园。在当地乡镇党委、政府的重视下,目前已经新征用地 6000平方米 ,资金总投入579万元,两项目“三通一平”施工作业基本完成,12月底能完成基础施工工作。

2011年有5所民办幼儿园通过审查,获得办园资格,全面完成预定的民办园的发展目标任务,民办教育的发展不断规范。

七、古蔺县

(一)认真研制发展规划,科学决策学前教育。我县高度重视学前教育工作,把发展学前教育作为政府一项重要职责,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按照重大民生工程予以推进,制定了《古蔺县普及

2011年XXX县区教育局学前教育工作小结

一、江阳区

1.编制三年行动计划

根据《四川省教育厅关于编报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精神,我区积极制定了《泸州市江阳区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行动计划》中蓝田中心幼儿园,由泸州市江阳区蓝田街道办事处为建设业主,该项目已经正式启动。

2.发展民办幼儿教育

2011年我区新发展民办幼儿园2所,其中泸州市江阳区启航幼儿园已正式开展招生办学,已招生161人,另一所曙光幼儿园正在处于新征土地阶段,预计投资上四千万元新建一所高规格民办幼儿园。

3.加强幼儿师资队伍建设

2011年我区新招幼儿教师12名,补充到乡镇中心幼儿园任教。组织开展了系列幼儿教师培训项目,其中,开展幼儿园中青年骨干教师置换脱产研修培训4人;农村幼儿园“转岗教师”培训15人;农村幼儿教师培训者集中培训1人;农村幼儿园骨干教师短期集中培训18人;农村幼儿园园长短期集中培训12人。

4.加强幼儿园管理

严格按照标准和条件审批民办幼儿园,开展民办学校年检工作,指导民办幼儿园管理。即将开展两年一度的幼儿园保教质量评估工作,实行公民办幼儿园互评,相互学习观摩,共同提高,对获奖幼儿园给予经费奖励,做到公、民办幼儿园一视同仁。

二、龙马潭区

全区学前教育事业在“十一五”取得较快发展的基础上,在未来三年,将按照“加快发展、科学发展、更好更快发展”的要求,必须坚持公益性和普惠性,采取多种形式办园,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积极鼓励和大力支持企事业单位及社会力量举办幼儿园,形成以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民办并举的学前教育体系。根据预测未来三年幼儿增加数为3760人(其中城区新增2660人,乡镇新增1100人),应增设班级125个班(其中城区新增89个班,乡镇新增36个班)。按照学前教育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的要求,计划:

城区:(1)新建公办幼儿园2所(每所25个班),改扩建1所;(2)民办幼儿园2所(每所15个班),改扩建5所(共10个班);乡镇:新建乡镇中心幼儿园2所(每所10个班),改扩建乡镇中心幼儿园5所;计划投资9000万元。

学前三年教育发展规划》,各乡镇也相应地制定规划和实施意见。县教育局制定了《古蔺县幼儿园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幼儿教育管理,有效地促进了公民办幼儿园协调发展。2011年,一年幼儿教育入班率为86.31%,三年学前教育率为66.93%。

(二)加强幼教项目建设,不断完善硬件设施。2011年,我县被列为四川省农村学前教育推进工程试点县后,结合全县学前教育实际,按照“科学规划、标准建设”的原则,制定了《古蔺县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报市教育局。2011年,总投入1150万元,新建和改扩建9所幼儿园。其中,投入200万元,完成了古蔺镇一幼、古蔺镇二幼、双沙镇中心幼儿园等三所幼儿园的提升;投入350万元,高标准的完成了古蔺镇第三幼儿园、鱼化乡中心幼儿园的改建工作;中央省级投入学前教育试点县建设资金600万元,全县各乡镇人民政府无偿划拨幼儿园建设土地,目前,正在按规划实施护家、龙山、观文、桂花等4所乡镇中心幼儿园标准化新建工作。

(三)多方挖掘教育资源,积极储备幼教师资。我县被确定为四川省学前教育试点县后,根据新改建的古蔺镇三幼、鱼化乡中心幼儿园、双沙镇中心幼儿园等幼儿园的师资需要,今年率先面向社会公开招考、录用了10名幼儿教师。同时,整合现有教育资源,把部分中小学富余教师通过专门的业务培训并经考核合格后,转入学前教育,充实了幼教师资队伍。另外,采取委托培训等方式,积极储备幼教师资,古蔺职高与隆昌幼师达成合作协议,三年内每年为古蔺培养100名幼教师资,为我县学前教育快速发展奠定基础。

新建或扩建城区幼儿园3所,计划投资2300万元。新建或改建乡镇中心幼儿园7所,计划投资3800万元。新建或改扩建村级幼儿园14所,计划投资2000万元。

(二)民办幼儿园建设

2011—2013年,民办幼儿园拟新建或改扩建9所,建筑面积6840平方米。计划投资900.8万元之间(不含土地和配套设施费)。新建或改扩建城区园4所,计划投资597.6万元。新建或改扩建乡镇园2所,计划投资255.6万元。2013年新建或改扩建村级幼儿园3所(石洞镇阳嘴村、特兴镇罗沙村、双加镇踩断山村),建筑面积420平方米,计划投资54.6万元。

(三)加大公办幼儿园教师补充力度。2011—2013年,计划补充公办幼儿园教师180名(拟每年新招60名)。

(四)提高入园率

努力办好现有公办园和乡镇中心园,发挥示范带动作用。要特别重视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实行灵活的办园体制和办园形式,让更多的幼儿接受学前教育,使学前三年入园率达94.2%以上。

(五)创建优质幼儿园

争取创建1-2所省级示范园,2—3所市级示范性幼儿园(鱼塘中心幼儿园、石洞中心幼儿园、石洞宇昂幼儿园等)。

三、纳溪区

1、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今年我区拟建2所幼儿园,一是丰乐镇中心幼儿园项目,建设规模6个班180人,投资200万元。目前,该工程已完成。二是河东幼儿园迁建项目,建设规模9个班270人,计划投资450万元。目前,该项目用地已落实,正抓紧工程设计工作。到2013年将完成大渡口镇、护国镇、合面镇、白节镇等镇中心园的建设,在“十二、五”期间将完成全区十二个乡镇幼儿园的建设工作。

2、坚持学前教育例会制度,每两月召开一次民办幼儿园例会。对民办幼儿园加强规范办园行为管理,努力提高办园质量。

3、对全区公民办幼儿园实行年度目标管理评估考核,每年给予奖励表彰。

4、开展创建区级示范性民办幼儿园活动,泸天化幼稚园今年创建为区级示范幼儿园。

5、下功夫纠正幼儿园“小学化”教育倾向,努力 实施幼儿素质教育。

四、泸县

1、成立泸县学前教育工作领导协调组,加强对学前教育发展的调控;建立发展学前教育责任制,落实责任目标、责任部门和责任人;

2、建立督促检查和考核奖惩机制,把政策是否到位、措施是否有力、能否有效解决入园难,作为检验各镇人民政府和相关部门工作实绩的一项重要指标纳入考核范围;

3、完善学前教育的各种规章制度,规范管理;今年公招38名合格幼儿教师,培训150名临聘幼儿教师和小学富余教师,充实学前教育师资队伍;

4、建立“县-片区-村”三级学前教育教科研网络,教科研参与面达80%;新建或扩建3个镇中心幼儿园和6个片区幼儿园,利用村级小学富余的资源改建全县10%的村级幼儿园;

5、在9月份,对全县民办幼儿园就全县民办幼儿园的总所数、总人数、教师情况,1-6周岁幼儿入园情况进行了调查,全县学前一年毛入园率达90%以上,学前二年毛入园率达88.5%以上,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80%以上;

6、40%的镇中心幼儿园创建为县级示范幼儿园。加大了对民办幼儿园的管理力度,严格执行了幼儿园的审批年检制度,对非法办园和不合格幼儿园予以坚决取缔。继续加强了对各级示范幼儿园的创建工作,不断提升幼儿园的办园质量。

五、合江县

(一)基本情况和取得成绩

学前教育规模迅速扩大,取得可喜的成绩。学前三年在园幼儿31473人,723个教学班,入园率68%,其中学前一年幼儿入园12943人,227个教学班,入园率81.59%,较好地实现了基本普及学前三年教育目标。幼儿园布局日趋合理。全县所有小学校点都设置幼儿园(班),民办幼儿园发展态势好,初步形成以政府办园和社会力量办园相结合的多元化办学体制,基本解决幼儿“入园难”问题。已创建省级示范园1所,市级示范性乡镇中心幼儿园5所,县级示范园7所,合格乡镇中心幼儿园5所。形成以公办幼儿园引领,各级示范幼儿园为骨干和示范,布局基本合理,辐射全县的学前教育网络。

(二)实施三年行动计划

1、认真落实符合县情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积极推动学前教育健康发展。力争每个乡镇建好一所公办合格乡镇中心幼儿园,并大力发展民办幼

Gz85.com更多 精选总结阅读

XXX县区教育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小结


童2.3万多人。为进一步巩固“两基”成果,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促进教育均衡、和谐发展,县政府成立了“古蔺县农村发展寄宿制学校的领导小组”,制定了《义务教育阶段寄宿制学校建设的实施方案》,县教育局下发了《关于切实做好返乡农民工随返子女入学工作的通知》、《关于实施农村留守学生工作的意见》、《关于调整留守学生关爱行动领导小组的通知》等文件,各乡镇、学校根据本地实际制定了抓好这项工作的具体措施,创建了一批示范性“留守儿童之家”,县关工委、团县委、县妇联等部门深入学校看望留守儿童,全县上下形成了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共同关心、教育和管理留守学生的机制。通过设立助学金、减免费用、“两免一补”等方式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农民工子女顺利完成学业,保障了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3、整合资源,合理调整学校布局。开展学校布局结构调整工作,是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教育资源使用效益的重要途径。一是宣传先行,自上而下进行思想发动,统一思想。把国家政策现实困难和布局调整后的好处明明白白的摆在人民群众面前。在实施布局调整前,将调整方案向当地群众公示,充分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要认真做好解释工作并及时修改、完善方案,不能强行撤并。二是加强乡镇学校布局调整工作指导,开展调查研究,积极推广先进经验,制定有效的政策措施,及时解决出现的新问题,保障农村义务教育健康发展。三是在学校布局调整的方式方法上,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考虑到学校、教师、学生和家长的实际问题。通过合理调整布局,大力改善了全县乡镇中小学校的办学条件,优化了教育结构,提高了教育质量。

4、加大投入,改善学校办学条件。2011年,全县共投入资金1.83亿元用于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其中,县本级财政投入6011万元,上争资金5301.56万元,乡镇政府补助286.28万元,社会资助628.12万元,学校自筹6046.79万元。全县办学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学校面貌焕然一新。一是校舍建设成效显著,全县生均校舍建筑面积小学为 4.84平方米 、初中为 7.04平方米 、高中为 11.79平方米 、中职学校为 8.29平方米 。建成了黄荆郎酒学校—泸州市较好乡镇寄宿制学校,鱼化中心幼儿园—泸州市较漂亮乡镇中心幼儿园,古蔺职高—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等一大批校舍完善的学校,黄荆乡、马 嘶乡、鱼化乡顺利通过泸州市“义务教育示范乡镇”的验收。二是教育技术装备水平领先,2011年,投入教育技术装备5380.84万元,全县生均图书册数、教学仪器设备配齐率、现代远程教育覆盖率均达到省定标准。成功打造出现代教育装备较完善的古蔺二小等一大批亮点学校。三是学校场地建设后来居上,2011年,投入学校场地建设2301.64万元。建成了泸州市乡镇中学唯一的 400米 6跑道标准田径运动场—鱼化中学田径运动场,古蔺一小等14个学校铺设了塑胶跑道,如此众多的学校场地建设在四县三区都是唯一的。

 

 

2011年XXX县区教育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小结

一、江阳区

1.从管理、机制、硬件建设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高屋建瓴,完成“十二·五”教育规划方案;完善机制,促进全区教育事业的发展,一是成立区教育改革发展领导组。定期研究有关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加大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力度。二是成立了区政府教育督导室,落实专、兼职督学。对乡镇、街道履行办学责任和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情况进行督导,贯彻落实教育政策法规。三是理顺区、乡共管体制,加强对乡镇学校建设和管理力度;加大投入,大力推进教育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全面完成2011年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2011年共投入1186万元,改造18所中小学 16546平方米 的危房(其中D级危房 1729平方米 ),新建校舍 3895平方米 ,维修校舍12651平方米,二是加快重点项目建设,2011年共启动6个重点项目,完成投入4360万元。到12月底,青少年活动中心及泸南中学校园改造工程完成基础建设,蓝田镇中心幼儿园新建工程、特殊教育学校新建工程、江阳职高迁建、江南小学迁建完成前期所有工作,进场动工。泸州七中城西学校完成前期工作,投资人已确定,即将开工。

2.规范招生

坚持义务教育公办学校就近免试入学,全面禁止了学校以考试的方式录取新生,坚持做到了所有城区小学在计划内招生完成后进行计划外招生。全区完成2011年小学招生9529人、初中招生6939人、区属职高招生3001人、区属普高招收662人。完成“双拥”任务,解决驻泸部队副团及以上干部子女13人按志愿入中小学,协调解决22名非团职部队子女入学联系工作。继续推进进城务工子女就读工作。今年,全区共有12899名(小学6973名,初中5926名)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在我区中小学就读。

3.强化控辍保学工作

以泸江教发【2011】1号文件下发了《关于义务教育控辍保学的工作意见》,进一步明确了控辍保学的具体工作举措和工作要求;下达了初三年级控辍保学目标任务,开展了2011级巩固率完成情况核查,并将控辍保学任务完成情况作为素质教育质量评估一票否决的指标;为加强初中生毕业会考后学生的管理,不让学生流失,切实保证学生的安全,下发了《关于初中毕业会考后学生管理的通知》 。通过全区上下共同努力,2011级学生三年辍学率控制在国家规定的比例范围内,参考率全市第一。

4.调查研究,统筹规划

积极开展城区学校办学情况调查研究,形成了江阳区城区中小学办学规模调研报告,对现状、问题出现的原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提出了推进均衡发展解决城区中小学超规模大班额问题的办法,并进行了风险评估。确定了江阳区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目标(2015年),制定了泸州市江阳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规划。

5.关爱留守儿童

为加强对留守儿童工作的管理和关爱工作,各校基本上都成立了关爱留守儿童领导小组,形成了以校长亲自挂帅,副校长负责对留守儿童的安全法制教育,团委及大队辅导员负责对留守儿童的思想教育,班主任负责对留守儿童的学习教育及生活教育等;确保关爱留守儿童活动顺利开展;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加强学校与学生家长及其他监护人的联系,共同形成了以留守儿童为中心的关爱网络;成立留守儿童之家,使其成为儿童学习活动的乐园;建立健全家校联系;要求班主任老师期初、期中、期末与留守儿童进行家访,知晓他们的生活和身心健康状况,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等形式的活动,定期或不定期地对留守儿童的监护人进行科学育儿、科学监护孩子的教育,提高他们教育孩子的水平;实施教职工结对帮扶留守儿童,在每班留守学生中确立重点帮扶对象并配备帮扶教师,关心生活、指导学习,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各学校还尽可能帮扶留守儿童,象实验小学还设立“爱心基金”,每期支助的学生大约在11—15人之间,再比如江南小学,茜草青年企业家胡芳芳到校开展“暖冬行动”,慰问了学校的留守儿童,给每个留守儿童送上了新书包和一套新衣服。继续推进“两免一补”工作。今年,全区37073名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学生免交学杂费,38209名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学生免交学杂费和课本费。补助贫困住校生生活费263万元,补助贫困住校生5337人。

二、龙马潭区

1、以“两基”迎检为契机,深入扎实地开展了义务教育巩固提高工作。在春期全区基教例会上和有关会议上重点强调普及程度是一票否决指标,强化了各学校对普及程度指标重要性的认识。区教育局教育股强化了对各乡镇、街道、学校普及程度指标的督查,根据全局的工作安排,分别对特兴、红星等乡镇街两基普及程度进行了督 查,秋期,对填报今年普及程度指标工作进行了布置,经统计汇总,2011年全区小学入学率100%,毕业率100%,15周岁完成率99.9%;初中入学率96.4%(毛入学率120%),辍学率0.3%,毕业率99.7%,17周岁完成率99.1%,“三残”儿童入学率93.3%,各项指标达到国家规定标准。

2、统筹推进质量提升。教育均衡的目标是教育质量均衡。强力推行学校内涵发展。实施教育课程和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方法,今年全区聘任20名兼职督学和学科兼职教研员,组建了由260余名教研员、名师、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组成的32个学科教研联组,集中教研联组力量,定期到薄弱学校或薄弱学科开展联合教学研究,对学校教学工作进行解剖式、跟进式指导。严格课程“三开”,落实学生“减负”,开展“五项规范达标”活动,实施教学精细化管理。坚持送教下乡活动,组织学科名师、骨干教师到有关学校特别是较边远学校、薄弱学科上课,有力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近年来,我区基础教育质量不断攀升,中考成绩全市领跑,在整体成绩和优尖生方面展现出“两大优势”。高考成绩稳中有升,超额完成市预测目标任务,在“本科上线人数、优尖生上人线数和重本上线人数”上取得“三大突破”。

三、纳溪区

(一)强力控辍保学。区政府与镇政府、镇政府与村,教育局与学校,学校与老师层层签订控辍目标责任书,严格控制学生辍学。

(二)按区政府要求,打造合面教育文化强镇,编制规划,组织实施,提炼合面中学的管理经验,在全区推广。

(三)实行中小学素质教育综合评估考核问责制度,设立中小学素质教育综合评估考核等级奖。区政府的奖励经费20万。

(四)很抓艺术、体育教学,把艺、体教育列入目标管理评估考核,认真督查学校是否把学生每日一小时阳光体育活动落到实处。

(五)对城区初中、小学招生工作的调控,强力控制大班额现象。

(六)整治校园校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和“两基”迎国检做好准备工作。

(七)推广大渡中学“班班通”经验,在大渡中学召开全区现场会,在大渡小学开展 “电子白板”数字化教学试点,提高教学科技水平。

(八)认真抓好了经典诵读进课堂工作。

(九)开展青少年健康状况调研,加强青少年健康教育。关爱留守儿童,今年又创建三所“留守儿童之家。”

(十)认真组织初中会考和中考工作,确保中考和高中招生顺利进行。

四、泸县

1、修改制定和完善了2011年小学、初中、高中教育教学督导评估方案,同时制定了相应的小学、初中、高中“教育质量评估细则”,使方案真正起到了规范,引导教育的作用,切实提高教育质量,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初中获得市教育局综合评估一等奖。2011年全县招收小学一年的学生16019人,七年级学生13038人,完成了招生任务。在2010年控辍的基础上,2011年各学校把控辍学生流失作为了一个重要的工作来抓,进一步加大控辍力度,增添了控辍措施,2011年小学辍学率为0,初中辍学率为0.58%,完成了年初制定的目标。

2、认真贯彻执行市教育局下发的中考方案,周密组织了2011年中考工作,同时做好了初三毕业生基础性发展目标评价工作。认真组织了初中、小学的抽考工作。组织召开初中质量现场分析会,提高初中毕业班的教育质量。初中三年级实行了毕业会考再进行职业教育招生,努力完成了市教育局下达的招生计划,让普职比例靠近5:5。

3、积极创牌,提高学校办学品位,各学校按照市县的创牌要求,积极创造条件,争创牌子,今年有得胜中学、海潮学校、云龙学校、加明学校获得了“泸县校风示范学校”的荣誉称号,云龙学校、自强学校获得了“县德育示范学校”的荣誉称号,云锦中学、海潮学校、潮河学校、得胜中学、马溪学校、宝藏学校获得了“泸县教育名校”荣誉称号。玄滩镇、海潮镇获得泸州市”义务教育示范镇”荣誉称号。加强了中小学英语教学,特别是小学解决了中心校和村校之间的英语教学水平的差距,让每个学生都得到了同步发展。教育局、各镇、各学校按照县政府的文件要求,认真做好“两基”普九迎国检工作,按时上报各种报表数据。

4、特色学校点上打造初见成效。一是各学校根据师资、办学条件等资源优势选定了特色项目,制订了切实可行的创建工作规划,创建工作全面启动。二是起步较早、基础较好的学校凸显较好发展势头和较强的发展后劲。梁才小学着力打造以“美习银行”为特色的德育特色、以陶艺为主的艺术课程特色、以双语教学为主的文化课程特色、以寄宿制服务为主的人文关怀 特色。玄滩小学结合课改推进,实施了以骨干教师沙龙、青年教师论坛、文化校园为导向的校本培训校园文化特色;云锦小学推行以学校阳光管理、教师阳光从教、学生阳光成才为特色的阳光教育;百和中学的书法教育;太伏中学的“成才”教育;海潮学校的学生社会实践教育;嘉明中学的爱国主义教育等校园特色初步形成。

五、合江县

1、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有计划推进县域内基本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切实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结合实际制定《合江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规划》(2011-2020年),2012年全县义务教育阶段的城区和乡镇中心校基本达到省定办学条件标准,基本消除起始年级的大班额现象;2015年,全县完全小学校以上学校基本达到省定办学条件标准,城区学校基本消除大班额现象,基本均衡率达到20%;2020年,全部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基本均衡率达到100%。

2、已创建榕山镇、先市镇、大桥镇、二里乡4个乡镇为“泸州市义务教育示范乡镇”。特别是榕山镇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面建立长效机制,实施标准化建设,制定了危房改造、校舍改造、扩建方案,并逐年实施,今年共投资400多万元,全面消除D级危房和新建三幢综合楼和一个厕所。

3、加强义务教育阶段控辍保学工作,特别是针对初中控辍保学任务艰巨问题,各学校采取包干到人的措施落实责任,入学率100%,毕业率小学100%,初中99.88%,小学升初中100%,初等完成率98.35%,辍学率小学0.01%,初中0.42%,均达到或超过规定标准。

4、开展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关爱帮护活动。完善教管理机制,建立管理档案,通过留守儿童之家等形式,在学习、生活上给予关心和爱护,班主任要做“留守儿童”的摸底工作,将其在校各方面表现记入档案,及时向监护人和外出务工的家长通报留守儿童的成长情况,形成学校、家庭共同教育的局面。开设 “亲情热线”、 “师长热线”,让家长随时与班主任联系。开展有助于留守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各类活动,如,主题班会、联谊会、道德法制讲座活动等,让留守学生充分感受到来自学校大家庭的温暖。加强寄宿制学校的建设和管理,增强集体归属感和安全感,保证学生健康成长,让家长放心。目前,全县留守儿童中小学住校生1314人,初中住校生12677 人。

六、叙永县

1、是努力促进办学条件的基本均衡,加大薄弱学校改造力度。设立薄弱学校建设专项资金,做到薄弱学校建设资金优先安排、重点保证,确保农村中小学进一步发展所需的校舍所需经费的足额安排。

2、不断完善学校教学仪器、电教设备和图书资料建设,明确教育技术装备经费占中小学公用经费的比例,保证教育技术装备的配备和补充完善。

3、改善边远学校办学条件,争取项目资金的支持,在生活条件艰苦的边远村完小学校修建必要的教师周转房,稳定教师队伍。努力缩小义务教育学校之间的差距,使义务教育学校的办学条件大体相当,在办学条件上体现教育的均衡。

4、加强队伍建设,提高管理水平和教学业务水平,促进我县教育教学质量上台阶。在全县开展了教师教学技能竞赛,对教龄在6年以下的教师,统一参加县教育局组织的教材教法考试,促进教师队伍业务素质的提高,缩小校际之间的师资差异,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育的公平。

5、建立控辍保学制度,将学额巩固情况纳入学校的年度考核评估,确保适龄儿童受教育,将“四率”指标控制在规定范围内。

6、关爱留守儿童,让每一名留守儿童在学校都能感受到家的关爱和亲情,在“六、一”期间进行了高规格的全县优秀留守儿童表彰活动,县委、县府主要领导在会上对全县留守儿童的教育提出了要求,优秀留守儿童代表获得了表彰和奖励,在全县进一步营造关爱留守儿童的氛围。

七、古蔺县

1、突出重点,狠抓初中“控辍保学”。根据“控辍保学”工作的重点在初中的具体实际,制定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控辍保学”工作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乡镇政府和部门工作职责。新学期伊始,县教育局把“控辍保学”工作作为重点检查内容,各乡镇人民政府也将区域内的“控辍保学”列入议事日程。2011年,全县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小学生年辍学率0.05%,小学毕业班学生毕业率99.98%,15周岁人口初等教育完成率99.95%,初中阶段入学率105.46%,初中学生年辍学率1.10%,初中毕业班学生毕业率99.82%,17周岁人口初级中等教育完成率98.69%。

2、真情关爱,情系山区“留守儿童”。我县属劳务输出大县,全县义务教育阶段有留守儿

XXX县区教育局推进教学改革工作总结


关中学组织全校教师学习新绛经验,并积极开展课堂改革试点,发挥龙头学校的带头作用。

3、在白鹿镇中学召开全县初中工作会,推广课改经验,得到市教育局领导和市教科所专家的高度赞赏。

六、叙永县

随着新一轮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通过新课程培训,各级各类学校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已经发生明显变化。为促进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我县组织开展了《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努力探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途径的和方法。认真开展校本课程研究,各校根据学校实际情况,确立校本科研课题,通过校本科研促进学科教师的专业成长,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提高课堂效益,提高教学质量。

七、古蔺县

(一)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推进素质教育保驾护航,印发了《规范办学行为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意见》、《对乡镇政府实施素质教育工作目标考核评估办法》,切实加强中小学体育、卫生、艺术教育,结合每年节庆日、纪念日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运动会、卫生知识竞赛、校园文化艺术节、国学经典进校园等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推进基础教育改革,切实加强教育科研。高度重视教育科研工作,县教育局认真落实“科研兴教”战略,下发了《古蔺县中小学校本教研实施意见》、《古蔺县教育科学研究课题管理办法》、《普教科研资助金项目管理办法》、《古蔺县教育科研工作管理实施意见》、《古蔺县教育科研管理办法》、《古蔺县教育科研成果奖励办法》、《古蔺县教育科研五年发展规划》、《关于开展“教育科研示范校”评选活动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开展了“古蔺县2011教育科研年”系列活动,有效地指导和管理全县教育科研,促进教育科研工作纵深发展。组织开展教育科研专题讲座80余次,在全县教师中基本普及教育科研基础知识,提高了教师参与教育科研工作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全县现有在研立项国家级课题1个,省级课题5个、市级课题20个、县级课题100个、微型课题近1423项。教育科研先后获得泸州市课程改革教学成果奖56项,获市人民政府教学成果奖励5项,获市基础教育成果奖励13项。其中,《农村初中生特长发展训练研究》获泸州市第四届普教教学成果二等奖,《古蔺县村小教师专业化发展策略研究》获泸州市第十四次优秀教育科研成果二

2011年XXX县区教育局推进教学改革工作总结

一、江阳区

密切关注,积极支持,加强培训,积极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向课堂教学改革要质量。

在2011年江阳区教育工作会场,我们拉出的标语是“落实三开减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开展课堂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付区长关于江阳区教育工作的重要讲话,抓住了江阳教育的特点,分析了江阳教育面临的压力与挑战,提出了江阳教育的任务,特别是“坚持以教育管理为重心,坚持以教学活动为中心,坚持以教学质量为核心”深得全区教育系统干部认可。

为进一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江阳区第八届“江阳教育论坛” 的主题是:管理机制·教学改革。活动分三个层面,一是初中校长座谈会,发言内容紧密围绕付区长“三心”,重点是如何提高学校、全区教育教学质量;二是全区全区教育系统干部参加的市教育局刘涛局长《当前中小学教育改革的首要任务》的专题报告;三是洋思中学副校长曹伟林做学术报告与经验交流。

实验中学、忠山小学、西路学校、泸州十五中、蓝田中学纷纷开展课堂教学改革实践,蓝田中学、西路学校被确定为市级试点学校。来年我区将加强领导,建立组织系统,采取工作推进会,现场研讨会,阶段总结表彰等手段,强力推进全区课堂教学改革的较大面积的实施。

二、龙马潭区

1、泸化中学率先推进学案导学模式,在09、10、11届高三复习阶段,新课改年级全面实施“学案导学”。提出了学案编写的基本思路和形式,要求各备课组首先对一个单元的知识结构能力要求考试要求做系统的分析研究,然后由组长安排一人先根据课标、教材内容、年级学生的基本情况、能力达标要求编写学案,然后再开备课组会进行讨论、修改、完善,这个方案称为通案,备课组各位教师得到通案后,再根据自己所教班的具体情况,做适当的修改,主要是在能力要求,习题训练上进一步调整,以实现不同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较好地掌握相关的学习内容和方法,并在此过程中学习能力思维品质得到锻炼和提高。

2、 10月29日 —— 11月4日 ,区教研室、十二中、泸化中学参加了市教育局组织的中学课堂教学改革考察团赴山西考察,获得了大量鲜活、真实、毫不做作的第一手资料。

3、 11月15日 等奖,省重点课题成果集《口语交际与学生发展》获四川省第十四次优秀教育科研成果二等奖。在泸州市优秀论文评选中,共获一等奖15 篇、二等奖80 篇、三等奖210篇;在四川省教育厅组织的优秀论文评选中,有30多位教师获奖。

(三)创新教学督查视导模式,深入开展教学视导工作。通过扩充视导队伍、通报整改完善、二次视导复检等措施,提高了教学视导的效果,充分发挥了教学视导督查、指导、交流的功能,较好地促进了全县教学管理的规范化进程。一年来,县教育局制订了《古蔺县教育局关于进一步规范教学视导行为的管理意见》,成立了教学督查视导工作领导组,组织专兼职教研员210人次,前往全县60余所学校进行教学督查视导,深入课堂听课300余节,查阅教师备课资料、教学计划、教育科研等资料3200余份,发放学生问卷调查1500余份,召开师生座谈会50余次,编印《教学督查视导通报》53期,督查了包括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职高、特殊学校等所有类型的学校,规范办学行为,促进了校风、教风、学风的根本好转。

(四)完善检测监控体系,规范中小学检测管理。加强中小学检测工作的有效监控,规范中小学检测管理,采取随机抽取样本年级和样本学校的方式,集中阅卷和登统,进一步规范了办学行为。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制定了《中小学评价与考试的制度改革意见》、《古蔺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学生基础性发展目标评价实施方案》,形成了“用发展的观点评价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核心,科学的、可操作性强的学生考试评价体系。

 

4、泸州十二中作为泸州市区域性课堂教学改革试点校之一,于 12月7日 ,举行了 “113自主高效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市教育科研所、龙马潭区教育局、龙马潭区进修校的领导和专家深入学校,通过听课、座谈等形式,给该校实施的自主高效课堂教学改革把“脉”会“诊”。该校的新课堂教学改革推进工作目前已进入准备与试行阶段,教务处、科研室正逐步完善学案、教案、课堂评价的标准和考核细则,教师们系统地编写2012年春期学案,明年2月份,泸州市二中将在全校全面实施“113自主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5、除市教育局规划的课堂教学改革试点学校外,区教育局根据小学、初中、高中圈学段覆盖,农村学校、城区学校都参加的原则规划了泸州市城北学校、石洞中心学校、下大街小学、特兴中心校等为区级课堂教学改革试点学校,预计明年春期,通过观摩学习的方式,结合学校实际,让学案导学在全区更多学校得以推广。

三、纳溪区

(一)我区已成立了全区教学改进试点领导组,由教育局局长任组长,加强对教学改进试工作的领导。我区确定了护国中学、大渡镇中学、白节镇中学、丰乐镇中学和棉花坡镇中学等五所中学为区级课堂教学改革试点校,并要求试点校要制定方案,从2012年春期起全面启动教学改革试点工作。纳溪中学作为市级教学改革试点校,已在全校所有初中班实施以“ 352” 生本课堂教学模式改革试点,并先后派三批教师到山东昌乐二中和新绛中学考察学习。合面中学作为市级试点校,已在全校开展了教学改革试点教师培训,已制定出试点方案,将从下期起在全校推行教学改革试点工作。

(二)召开了课堂教学改革动员大会。

(三)到纳溪中学、合面中学检查指导了课堂教学改革的情况。

四、泸县

1.思想统一,全面部署。一年来,全县统一思想,要求所有学校提倡实验“主体探究”的教学模式,按照学校、教研组两个级别,分层次实施计划,有条不紊的参与、开展课课堂教学改革实验;对学校教师的教后记提出了具体要求,要求教师把教学过程中或课前课后所产生的感想随时的记录下来,教务处从数量到质量,按一定标准,定期检查,使其成为推动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环节,使课堂教学改革更具有基础和内容。

2.学习培训,更新观念。组织多种形式、不同层次的学习,是提高全体干部,教师对课堂教学改革的认识,增强其自觉性、主动性、积极性的重要途径。我县分批分次派出各学校骨干教师参加省、市、县培训,并结合校内继续教育组织了各种校本培训,对老师思想观念更新,教育理论的充电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3.资源整合,促进课改。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极大的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经过大力宣传和严厉要求,全县学校的大部分任课教师基本上都能运用网络学习和进行媒体教学,为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打下了基础,促进了全县的课堂教学改革的顺利实施。

4.突出重点,引领课改。为了深化课堂改革,在教育局、教研室的引导下,全县多数学校积极探索减负妙招,大胆尝试新的教学方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与教师的讲解示范有机结合,课堂不再是教师一人的天下,师生在新的课堂中共同进步、共同发展:泸县二中外国语实验学校开展“框架式教学”公开课活动,优秀教师与新教师纷纷参与;太伏中学和嘉明中学“学案导学”教学初见成效;城北学校的初三总复习导学案已全面使用,收到较好的效果;全县初中学校校长在城北中学上“减负高质”公开示范课,为教师作好示范。

五、合江县

1、全县规划7所课堂教学改革示范校,城关中学、泸高分校是市级示范校,白鹿镇中学、白米乡中学、马街中学、凤鸣中学、虎头乡中学是县级示范校。

2、白鹿镇中学借鉴杜郎口经验转变教学方式,学生主体性得到充分调动,学习效率较高,教师掌控课堂能力较强,教学效果良好;虎头乡中学就近学习白鹿镇中学经验,在学生中开展了小组自学、讨论等活动,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城

XXX县教育局工作总结


2011年XXX县教育局工作总结




三个“点”上发力 打造全程德育

——XXX县实施“校家同创”工程的几点做法

近年来,我县深入贯彻落实“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工作方针,不断创新“校家同创”工作机制,从三个“点”上发力,打造全程德育,形成“无缝隙”对接,获得了较好的效果。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强化保障点,建立三支队伍

加强领导和提升执行力,是实施“校家同创”工程的前提与保障。为强化这一保障,我们建立了三支队伍:

1、领导队伍。近几年来,我局注重加强对“校家同创”工作的领导,从两个层面“强龙头”建制。一是教育局成立了“校家同创活动领导小组”,由局长亲自担任组长,分管副局长任副组长,并制定了工作实施方案,落实了工作责任,把“校家同创”工作纳入学校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二是各学校建立了相应的“校家同创”领导小组,由“一把手”亲自抓。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对新形势下如何做好“校家同创”工作进行分阶段部署,从而形成了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2、教师队伍。只有首先使教师群体成为充满活力的生命主体,他们才能成为指引学生创造精神生命的“领路人”。基于这种认识,我们在全县各中小学建立了一支责任心强、熟悉德育工作的教师队伍,并对他们进行了“地毯式”培训,不断强化“师德、师表、师爱形象、师说本领”建设,努力打造一支师德高尚、师艺精湛的教师队伍。

3、家长队伍。家长在教育孩子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搭建“校家同创”平台,我县在各学校都成立了家长委员会,创办了“家长学校”。到目前止,全县共创办家长学校37所,并组建了家庭教育讲师团,定期对家长进行“引导培训”,至今累计已培训学生家长12500余人(次),从而建立起一支敢教、会教的家长队伍。

二、抓住对接点,构建“三多”载体

在“校家同创”活动中,我们以学校为核心,营造德育同心圆。这个圆的核心是学校,中间是家庭,外围则是社会,而轴心是孩子。围绕轴心,我们抓住对接点,着力构建“三多”载体:

1、多形式,活动体验式教育。在开展“校家同创”活动中,我们突破“高、大、空”说教式灌输,采取“课堂教学、活动体验、文化娱乐”等多种形式,让德育走进学生心灵,孕育情感,激活潜能……一是确立主题开展活动,如在全县中小学中广泛开展的“祖国情、亲子情、师生情、友伴情”的“四情”教育活动,让学生学会知恩、感恩、友爱互助、忠诚奉献,并转化为学习成长的动力。县二中把“八荣八耻”编成朗朗上口的歌谣,寓教于乐。河上中学开展了“忠心献祖国、诚心献他人、信心留自己、雄心立壮志、恒心泰山移、勤心成大业、虚心长见识、专心定成败”的“十心”文化教育活动,并把“十心”内容融入“每周寄语”,融入学生每天的学习生活。县实验小学以“热爱祖国,尊敬国旗”为主题的“五个一”教育活动颇具特色,“五个一”就是学生第一堂课讲解国旗知识,第一堂美术课画国旗,第一堂音乐课教国歌,第一次主题班会进行国旗教育,第一个晨会训练升国旗仪式要领。二是通过组织“唱红歌”,讲红色故事,组织家长和学生拜访革命圣地,到革命烈士纪念碑前现场讲述革命故事,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

2、多层面,细水长流式培养。德育不是一件一阵风、一时热的事情,而是一个潜移默化的漫长过程。因此,在开展“校家同创”活动中,我们着重从三个层面进行细水长流式培养。

(1)学校育心。就是对学生进行灵魂的塑造。我们在学校广泛开展了“心育”,引领每个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信仰、习惯、道德和行为,并使之渗透到学校生活、德育活动、教育活动和校园文化建设之中,做到以情动情,促进德育活动和过程情感化,实现师生互动,情知和谐,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格品质,增强学习、人际、生活适应能力。县三中每月一次的健康教育主题班会成为德育的固定内容;三山小学还设立了信箱、辅导室、热线电话,多方倾听学生心声,关注学生健康。县二中建立了教育中心,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发展性辅导,包括人际交往、学习、亲子关系、生活适应性和青春期辅导,帮助学生缓解精神压力、释放不良情绪、解决困惑……

(2)家庭育情。学生从学校回到家庭,需要亲情和温暖,更需要教育与引导。许多家长通过参加培训,成了孩子“习惯导航”的老师。他们在家庭要求孩子自己整理床铺和房间,教育孩子安排自己衣着,学会洗涤自己的衣物,准备自己的学习用品、收拾书包……并通过言传身教,引导孩子养成“自学总结、合理饮食、生活自理、按时计划做事、参与家务劳动”等10个生活习惯;教育孩子养成“文明礼貌、自信乐观、大气勇敢、诚信负责、友善合作”等10个交往习惯。家长的这种习惯导航,有效培养了孩子的亲情和基本道德素质,形成了一种孕育精神生命成长的基础力量。

(3)社会育德。我们在鼓励学生走向社会,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学习做人,接受人文教育的同时,还注意拓宽社会关爱面,为“校家同创”搭建起活动平台。全县各中小学定期设立开放日、开放周,打开校门,请家长参加学校各项活动,如邀请家长参加“六·一”儿童节、读书展示会、家庭趣味运动会、故事竞赛、开放课堂以及教师、家长、学生三方共同参与的“亲情会”、“交流会”等,让家长与孩子同乐,并通过参加活动了解子女在校学习生活情况,听取家长对学校管理的意见,使校家合作创造育人最大值。各部门也都齐心协力,共填“德育鸿沟”。县委宣传部把推进“校家同创”作为文明创建的重点;县综治委把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作为社会综合治理的重要举措;县关工委注意在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方面加大亮度;县总工会、县妇联、团县委等部门把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作为重要的社会责任;各街道、社区也都建立了教育网络,对学生的德育活动给予大力配合……这种多层面的教育,使学生始终处于德育的氛围之中,从而形成了一种无缝隙对接。

3、多角度,“非均衡”式实施。在开展“校家同创”活动中,我们打破了“上下一致”的教育定势,注意针对每所学校的特点和每个学生的个性、性别、年龄、爱好以及家庭状况,从多角度实施“非均衡”教育,做到“一校一策、一班一策、一人一策”,不断拓展、丰富德育内容。如县一中的班级文化建设,就是以年级设计的:高一的适应性教育,高二的励志教育,高三的思想与前途教育,这种设计都是有针对性的。马安中学把学生自理能力,劳动能力和实践能力作为德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放手让学生自己管理学校,切实把理想与劳动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县二中建立了法制教育基地,开设了青少年模拟法庭,引导学生知法、守法、用法,树立良好的法律意识。

三、找准切入点,实现“三个效应”

在开展“校家同创”活动中,我县注意找准切入点,不断形成德育共振,实现“三个效应”:

1、时间上不留空隙。我们除在校内、家庭把德育对学生的要求内化为习惯,把习惯升华为素质外,还组织开展了学生路途校家共同关注等活动,建立了路队护送制度,将学校、老师的关怀送至学生家中。河上小学高度关注学生路途安全和教育,坚持护送制度,在护送中与学生交流、谈心,进行渗透性教育。

2、内容上不留空白。德育,是一种人文教育,博雅教育,其目标就是培养具有广博知识和高尚品德的人。因此在教育内容上,我们由单一化向多样化转变,既有革命传统教育、道德教育、警示教育、荣辱观教育、法制教育,也有诚信教育、养成教育、自主教育、亲情教育、教育和文学艺术教育等等,让学生在内容丰富的教育中自觉培养文明习惯和良好品行。

3、对象上不留空档。教育必须关注人的本质发展。在开展“校家同创”活动中,我们十分注意教育对象的广泛性和特殊性,努力做到“不让一个班级落后,不让一次教育偏斜,不让一个学生掉队”。“留守儿童”是个特殊的群体,也是个容易被人忽视的弱势群体,为了把关爱送到每个“留守儿童”心坎,我们主动与各乡镇、共青团、妇联、工会、关工委等部门联系,共同探讨关心“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问题。县里成立了“留守儿童俱乐部”,在俱乐部里创办了“感恩栏”、“爱心留言栏”等,并制订了“一对一”帮扶制度,县里77名无党派知识分子与77名留守儿童结成了帮扶对子,通过电话、书信、网络和不定期约见、家访等途径,随时掌握“留守儿童”的思想动态,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使之成为“生活自理、学习自主、行为自力、健康自强”的社会有用之才。


"教育局舆情工作总结"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