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已经悄悄的和你擦肩而过,留着的只有记忆我们或多或少会在某些时候有些深刻的故事,自律的人一般会在事情过后,为自己做一份总结,总结就是将一个人的所作所为简单阐述,写好的总结范文需要注意哪些地方呢?小编为此仔细地整理了以下内容《基于flex天地图技术总结》,欢迎阅读,希望对你有帮助。
本页是工作总结之家最新发布的《基于flex天地图技术总结》的详细范文参考文章,感觉写的不错,希望对您有帮助,这里给大家转摘到工作总结之家。
篇一:ArcGIS Flex ApI 调用图和Google地图ArcGIS Flex ApI 调用天地图和Google地图服务
Esri为我们了TiledMapServiceLayer类,这个类正是所有瓦片地图服务都必须继承的类,像ArcGISTiledMapServiceLayer,OpenStreetMapLayer,VETiledLayer等esri提供的瓦片类都是继承了该类的,所以我们要扩展该TiledMapServiceLayer类
一.调用天地图服务(SXGeoTileLayer类)
[plain]
1.import com.esri.ags.SpatialReference;
2.import com.esri.ags.geometry.Extent;
3.import com.esri.ags.geometry.Mappoint;
4.import com.esri.ags.layers.supportClasses.LOD;
5.import com.esri.ags.layers.supportClasses.TileInfo;
6.import com.esri.ags.layers.TiledMapServiceLayer;
7.import com.esri.ags.layers.TiledMapServiceLayer;
8.
9.import flash.geom.point;
10.import flash.net.URLRequest;
11.
12./**
13.* SXGeoTileLayer
14.*/
15.public class SXGeoTileLayer extends TiledMapServiceLayer
16.{
17.//--------------------------------------------------------------------------
18.//
19.// Constructor
20.//
21.//--------------------------------------------------------------------------
22.
23./**
24.* Creates a neap ap doesn't have an extent
72.//----------------------------------
73.
74.override public function get initialExtent():Extent
75.{
76.return neap doesn't have a spatialReference
83.//----------------------------------
84.
85.override public function get spatialReference():SpatialReference
86.{
87.return neap doesn't have it set
102.//----------------------------------
103.
104.override public function get units():String
105.{
106.return esriDecimalDegrees;
107.}
108.
109.//--------------------------------------------------------------------------
110.//
111.// Overridden methods
112.//getTileURL(level:Number,roethods
126.//
127.//--------------------------------------------------------------------------
128.
129.private function buildTileInfo():void
130.{
131._tileInfo.height = 256;
132._tileInfo.appoint(-180,90);
134._tileInfo.spatialReference = neappoint;
4.import com.esri.ags.layers.TiledMapServiceLayer;
5.import com.esri.ags.layers.supportClasses.*;
6.
7.import flash.net.URLRequest;
8.
9.//扩展TiledMapServiceLayer图层实现加载google地图
10.public class GoogleMapLayer extends TiledMapServiceLayer
11.{
12.private var _tileInfo:TileInfo=neapLayer()
16.{
17.super();
18.buildTileInfo();
19.setLoaded(true);
20.}
21.
22.override public function get fullExtent():Extent
23.{
24.return neap、BaiDu地图采用的投影坐标系e)构成,“帧”中包含编译后的ActionScript字节码以及所需的数据,比如图像、声音和视频。Flash player按照“帧”的先后顺序,“试图”以固定的频率执行每一帧中的代码,以显示图形或者播放动画及语音。注意 在本书中,读者会经常看到Flash虚拟机和Flash player这两个词,实际上Flash palyer就是Flash虚拟机,ActionScript代码在Flash player这个虚拟机中运行,以执行客户端逻辑、显示图形、播放动画、声音和视频。
RIA简单的说,就是C/S+B/S的开发部署模式。C/S和B/S大家都很熟悉,C/S的优点在于借助局域网的信息安全和带宽优势,充分利用客户机器的运算能力从而降低服务器压力,缺点就是安装部署更新麻烦。
那么在1998年,互联网风起云涌的时候,B/S逢时而生。B/S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解决C/S安装部署更新的一大难题。通过把业务逻辑处理放在服务器端,然后解析为HTML,利用HTTp协议传输到客户的浏览器上就万事大吉。看起来很美,其实干过就知道也很痛苦。哪儿痛呢,痛的当然是我们这些开发者。安装部署更新倒是省事儿了,装个IE,给个网址就能让客户登录了。但是,基于HTML+JavaScript的技术让人很崩溃。B/S还有一些潜在的缺点。比如,客户端体验简单,不易开发丰富的效果来展示数据(这和当时的网络带宽也有关系);必须联网才能运行,信息安全无法保障;应用程序需要通过其他技术辅助才能操作客户端资源;服务器负载过高而客户机运算能力未充分使用等。
综合来讲,B/S仍然是一个不错的解决方案,它的icrosoft's Silverlight,以及Sun 最近发布的JavaFX这样的计算技术,使得向量图形实质上优于AJAX提供的Dojo或者Yahoo图形实验室(YUI)这种构
以上就是这篇范文的详细内容,主要描述服务、数据、天地、地图、提供、对接、应用、技术,看完如果觉得有用请记得(CTRL+D)收藏。
Gz85.com更多 精选总结阅读
基于工作流的土地审批系统设计与实现技术总结
《基于工作流的土地审批系统设计与实现技术总结》是一篇好的范文,好的范文应该跟大家分享,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
篇一:政府引擎的设计与-毕业论文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题(中、英文)
作者姓学科门指导教师姓名、
摘 要
近几年来工作流技术在很多行业中得到了普遍应用。它将实际的业务逻辑抽象建模,形成计算机可以识别和应用的数据模型,用计算机的智能自动化处理取代或者部分取代人工处理,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工作流引擎是整个工作流技术的核心,工作流引擎通过流程定义,流程规则解析等来实现流程工作的自动化。本文以青岛市政府网上审批项目为背景,研究了电子政务审批业务的实际需求,结合工作流理论和技术,设计并实现了一套针对政府网上审批的工作流引擎。从而实现了网上审批取代传统的人工审批的方式。本文分析了政府审批工作流引擎的体系结构,详细设计了工作流程在运行态的组成元素和工作流引擎中关键对象及模型,介绍了流程定制工具和流程状态控制的设计,给出了政府审批工作流引擎的总体实现。最后通过一个具体的审批实例,验证了政府审批工作流引擎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工作流 工作流引擎 流程定制 电子政务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unicipal Government for approval project on-line,researching the actual requirement of the e-government approval business,combinating the theory and the technology of achine)、数据岛工作流(
态机的工作流。
顺序工作流提供了一系列有组织的步骤,一般情况下,步骤是逐一执行的。可能有的步骤需要等待某些时间的发生才可以继续执行,但通常情况下顺序工作流一般用于无需人工干预的操作。而状态机工作流提供了一系列的状态,工作流从初始状态开始,到终止状态结束。2个状态之间定义行为进行过渡。通常情况下,状态机工作流对事件做出反应,事件的发生将会使状态发生改变[3]。)。这里主要介绍顺序工作流和状
篇三:基于anagement System;petri-net;Workflow Engine
目 录
1绪论................................................................................................................................1
1.1工作流的起源.....................................................................................................1
1.2本文结构安排.....................................................................................................1
2基本理论........................................................................................................................2
2.1工作流.................................................................................................................2
2.2工作流参考模型.................................................................................................3
2.3工作流管理系统.................................................................................................6
2.4工作流管理系统架构.........................................................................................8
2.4.1工作流管理系统组成部分......................................................................8
2.4.2工作流管理系统组件说明......................................................................9
2.5 petri网...............................................................................................................10
2.5.1 petri网的基本元素................................................................................10
2.5.1.1库所.............................................................................................11
2.5.1.2变迁.............................................................................................12
2.5.1.3弧.................................................................................................13
2.5.1.4标记.............................................................................................13
2.5.2 petri网的触发器....................................................................................14
这是篇好范文参考内容,主要描述工作流、请假、系统、引擎、审批、实现、设计、主要,觉得好就请(CTRL+D)收藏下。
地铁施工技术总结
工作总结之家最近发表了一篇名为《地铁施工技术总结》的范文,感觉很有用处,重新编辑了一下发到工作总结之家。
篇一:地铁技术管理工作总结xxxxx股份有限公司
xxx1号线xxxx标项目部xxx分部
施
工
技
术
管
理
工
作
总
结
编 制 人:
编制日期:
xxxx1号线1标施工技术管理工作总结
时间似白驹过隙,眨眼间2012年已经过去,新的一年也即将开始。在这辞旧迎新之际,回顾一年来的工作历程,总结这一年来工作中的经验、教训,有利于在以后的工作中扬长避短,更好的做好技术管理工作,下面从施工技术管理、质量管理、责任成本管理、施工进度与进度计划控制及加强管理人才培养5个方面对一年来的技术管理工作总结。
一 加强施工技术管理,为施工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我部承建的xxxx北站及xxx站位于xxx大道西侧,且西侧分部有较多小区、公园等,造成现场施工场地相当狭窄。车站范围内地下管线、架空线均较多,这些不利因素对车站施工技术管理工作造成了很大的困难,为确保正常顺利开展,加强施工技术管理工作,做好车站施工技术支持就显得尤为重要。
1、施工组织、方案编制与完善
项目的施工组织、施工方案是项目开展正常施工的指导性文件,其编制的好坏直接影响工程的进度、质量、安全、成本等方方面面,但由于车站拆迁的进度不确定性,机场建设过程中道路、施工用地的临时性等,导致车站施工的施工组织存在较大的随机性,因而及时、快速的调整施工组织,施工方案以满足施工需要就显得更加重要。
⑴ 在车站开工之前编制了总体施工组织设计,用于指导车站全局施工管理及组织协调。由于车站拆迁不到位、设计图纸未能及时到位,在前期编制过程中,对分部、分项工程技术参数的说明与现场存在偏差。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及时根据拆迁进度、最新设计图纸要求进行完善施工组织、方案内容,并对重点分部工程进行认真分析,充分调查施工队伍素质及人员储备情况,及时根据施工进展情况进行更新和调整。如基本每月都根据施工条件、环境进行施工组织讨论、调整,以确保现场施工组织处于最优状态。
⑵ 在施工工期安排方面,我部结合成投公司下发的节点工期目标进行细化,并制定周、月、季度计划考核。
⑶ 在编制总体施工方案及分项工程施工方案时,进行充分的方案比选及经济技术比较,选取既能满足施工质量安全,又满足进度、成本控制的方案。在专项施工方案编制时编制多个参考施工方案,对采取的不同施工方案作对比,比较可行性及经济指标等,做到方案优化和完善;深入施工现场,收集施工进度、成本、质量、安全信息,及时进
行方案调整、优化,提高功效。如主体结构施工方案,我部都多次组织讨论、研究,并邀请公司领导及相关专家进行指导,最终确定综合最优的施工方案。
2、施工技术交底
施工技术交底是组织施工技术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技术交底可以确保工程施工人员能准确、及时的领悟设计意图,有效有预见性的组织施工生产,保质、保量的完成施工生产任务。
⑴ 为保证施工技术作业交底详尽,便于接收和理解,我们在编制详细的作业指导书用于指导现场施工时,多采用类似工程图片、照片及表格,并采用ppT方式交底等易于接收的形式进行,且在施工现场再次分小组进行交底,更具针对性,更加形象,易于落到实处。
⑵在交底时,分工种进行分类交底,交底内容更具有针对性,保证工人清楚自己的操作内容及应达到的质量标准并进行签字确认,做好详细的交底记录。
⑶ 采用书面及口头交底相结合的方式。在交底后,在现场认真检查、监督和落实,收集相关施工质量、进度等信息进行技术优化,及时进行技术更新、交流,提高施工技术水平,提高工效,以便能更好、更快的进行施工生产。
3、施工图纸的绘制与规范应用
施工图纸是直接指导施工生产的强制性文件,是整个施工过程的标准性文件。施工图纸一旦不及时、不清晰,将给施工质量、安全造成致命的打击。因此我们在管理过程中必须经过严密复核、审核工作,确保施工图纸准确。
⑴ 熟悉施工设计文件、国家相关技术标准,在施工图纸的绘制时必须严格遵守施工图要求的格式、字体,严格根据已经确定的图纸范本进行施工图绘制,认真落实复核、审核签认制度。
⑵ 认真学习、熟悉新的施工图纸绘制标准及相关技术规范,并及时进行范本的更新,规范施工图纸。
4、施工监测与信息反馈
xxx站及xxxx站的施工聘请了专业监测单位进行全程监测,对基坑安全的稳定性进行跟踪监测,是基坑安全的眼睛。因此,施工监测信息的综合处理和反馈就显得尤为重要。这就要求在施工监测与信息反馈过程中,应及早反映、及早解决,加强落实监督与检查工作,做到信息反馈工作形成闭合。鉴于此,我部要求监测单位严格执行每天将重要监测信息发至工程部,工程部对信息进行判断、形成综合处理意见后,将信息发至项
目主要领导。如监测单位在监测过程中发现异常,须立即电话通知项目总工,项目总工向项目主要领导汇报,进行讨论并制定应急处理措施并立即实施。
5、工程内业管理与改进
工程内业是工程施工的历史文件,施工过程中的所有信息都将以文字、图像等形式予以保留,在开工之初就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办法、措施,并严格实施:
⑴ 建立内业台账,进行分类管理,建立相应的台账。分类进行收发文件记录,并加强下发文件的签认制度,标明文件收发日期、收发份数及收发人姓名等。对不同文件进行标识,标明受控、非受控、保留及作废标志,并建立受控文件清单。因此,我部从一开始就建立了完善的内页台账,并每周进行小台账更新,每月进行总台帐更新。
⑵ 及时收集现场原始数据,并分类装订成册、存档。如各工序检查验收卡等在施工过程中都进行了及时的收集。
⑶ 建立借阅文件的登记表,在征得内业主管同意后进行借阅,并限期归还。在施工班组需要复印相关文件时需征得内业主管同意,并落实签认制度。
二 实施全面质量安全管理,确保车站施工质量安全可控
xxx北站及xxx站的建设需要全面质量安全管理,只有将整体质量安全目标细化到工序目标后,每道工序的质量安全管理才能落到实处,整个车站的施工质量安全也将可控。为此,我们建立健全了相应的质量安全管理办法和制度,并严格执行。以往在进行质量安全管理时,往往流于形式,不能落到实处,因此,我部一开始就坚持《质量安全管理办法》并将其落到实处。每周周例会质量安全部门对一周内的质量安全情况进行总结,表扬好的,批评不好的,并提出整改意见,做到不断改进,提高质量安全管理效果。
1、施工质量管理办法与落实
根据各分项工程施工工艺流程,严格进行施工工序质量验收制度,严格做到上道工序验收不合格,不得进行下道工序。如严格执行桩基过程验收记录、防水施工验收卡、支架搭设质量验收记录卡、主体结构钢筋、模型质量验收记录卡等。现场验收记录卡每周交回工程部归类存档。
2、现场质量控制与改进
现场施工质量控制直接决定了工程实体的施工质量。我部在现场质量控制方面为杜绝落实慢、整改不彻底的问题,在现场发现问题后,要求形成书面文件通知施工班组负责人进行落实整改,严防整改质量打折扣,在整改完成后要进行再次验收,并注明整改
落实情况,使整改的问题形(转载于: 专业研究安全风险管理,安全员的门户网站!)
三、加强安全检查。
安全检查是一项综合性的的安全生产管理措施,是建立良好安全生产环境,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主要手段,也是防止事故发生,减少事故隐患的有效方法。我们计划建立以项目部、工区、班组三级检查体制。安全检查做到项目部每月不少于一次;工区每周不少于一次;作业班组每天不少于一次。主要检查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情况;安全施工人员的思想和施工氛围营造的如何,特种设备的运营情况;有无安全隐患;安全管理人员到位情况等。(根据“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
则,项目部制定,现场班组长为安全兼职管-理-员,并带安全员红袖章,负责本班组现场安全工作。)做到一点不漏,面面俱到,不留死角。以杜绝重大伤亡事故、交通事故、火灾事故、触电事故、治安案件为目标,全面开展加强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工作;采取严格检查制度,按照“四不放过”原则,严肃查处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问题、原因,消除隐患,找出差距,限期整改。确保施工生产顺利进行。
四、执行优奖劣罚,是安全生产的有力措施。
经济杠杆不仅在施工生产上起到激励作用,同样在安全生产方面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项目部制定,《安全生产责任状》和《安全生产奖惩制度》,对安全生产实行优奖劣罚的激励机制。主要目的是提高全体干部员工的安全意识,增强安全责任感。
五、编制应急救援预案。
事故的发生是偶然性和随机性的,无论预防措施制定的再好,安全规章制度管理的再严,事故也有可能发生。为了减少人员伤亡或争取公司财产和利益不受到更大的损失。项目部根据实际情况编制应急救援预案,建立应急救援体系,并责任落实到人。这样可以有效的应对任何突发事件,控制事故的扩大,减少事故的损失。
总之,项目部在业主和公司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指示精神,切实做好安全生产工作。我们地铁项目部将以饱满的热情,高昂的斗志迎接这次新的挑设做贡献!向深圳人民和公司战。为深圳地铁建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010年地铁施工个人工作总结述职报告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 大家好!
我叫李xx,目前在盾构分公司担任安全员职务。
在盾构分公司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在分公司所有员工的大力支持下,本人认真贯彻各工点本年度的工作部署,结合各工点的实际情况,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管理理念,深入开展各项本职工作,为全面完成各项业绩指标做出了应尽的安全职责 现将本人年年度工作情况进行汇报,请予评议。
第一部分 2010年1月至5月所做的主要工作(**地铁二号线十四标) 目标责任工作情况
1、按照《**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安全保证资料教材》,建立了地铁二号线安全生产责任制;
包括十四标项目安全监督体系、各部门及管理人员安全责任制度、责任目标考核等
2、建立健全了安全生产操作规程
建立了钢筋工、电工、电焊工、架子工、混凝土工、临时用电安全操作规程
3、建立安全检查制度(日检、周检、月检)
监督工程部对施工班组进行技术交底、及时进行安全检查并记录,对存在隐患开具整改通知单并督促限时进行整改
4、针对工程计划安排了每月对职工及管理人员的安全教育
建立了安全教育制度,编制安全教育计划并按月实施、敦促作业班组每日安全讲话活动,敦促特殊工种持证上岗 5、完善综合管理
敦促完善了本项目各类证书的归档整理、按时上报企业安全情况报表、坚持安全例会制度、开展了每月安全活动总结、完善现场危险场所标志牌管理
6、完善文明施工各项管理制度
建立了消防责任制度、消防检查记录、动火申请制度,动火证及动火监护记录
7、建立脚手架按拆监护记录
8、现场临时用电哥各项巡查、检查记录
9、督促分公司各工点按时上报安全报表和配合上级开展各种安全活动
篇三:地铁站施工总结
上海市轨道交通10号线6标
南京东路站、豫园路站、老西门站机电安装工程
施 工 总
结
目录
一、工程概况及本次验收的范围
1、工程概况
2、三个车站完成主要工作量
3、本次竣工预验收的主要内容
4、预验收甩项的部位和节点
二、施工中执行法律法规强制性条文规定确保工程创优
1、工程的质量的定位和安排有丰富经验的队伍施工
2、与参建的各兄弟单位沟通协作
3、施工现场执行标准和配备施工规范标准:
4、工程的创优策划提高施工效率
三、材料控制合同履约及节能建材复试情况
1、工程材料的质量控制
2、工程材料采购合同履约情况
3、建筑节能材料的进场复试
4、工程施工中施工队伍的履约情况
四、工程实物质量的控制情况
1、工程创优的指导思想
2、切合实际的工程质量管理措施
3、实物质量和工程款严格挂钩
4、加强信息反馈和信息传递
五、实现的工程质量管理和创优目标
1、工程质量管理目标的实施
2、实现工程创优的目标
六、工程的自评情况
(附工程质量自评表)
上海市轨道交通10号线6标
南京东路站、豫园路站、老西门站机电安装工程
工程竣工预验收施工总结
一、工程概况及本次验收的范围
1、工程概况
上海市轨道交通10号线6标南京东路站位于黄浦区南京东路河南中路交叉口。站中心里程SK19+622.423。车站总长度149m,车站标准宽度22.8m。车站为地下三层双柱三跨岛式车站。地下一层为站厅层,地下二层为设备层,地下三层为站台层。
上海市轨道交通10号线6标豫园路站位于黄浦区人民路河南南路交叉口。站中心里程SK18+425.572。车站总长度138m,车站标准宽度20.6m。车站为地下三层双柱三跨岛式车站。地下一层为站厅层,地下二层为设备层,地下三层为站台层。
上海市轨道交通10号线6标老西门站位于黄浦区西藏南路复兴路交叉口。站中心里程SK17+021.157。车站总长度135.6m,车站标准宽度20.8m。车站为地下三层双柱三跨岛式车站。地下一层为站厅层,地下二层为设备层,地下三层为站台层。
红阳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承揽了工程合同范围内三个车站及相邻区间环控、给排水、动力照明安装工程的全部安装内容。其中包括通风与空调系统空调冷水机组、组合式空调机组、冷冻水、冷却循环水的安装、调试、联调;给排水系统车站生活用水,生产用水,火灾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车站消火栓
系统和区间消防消火栓系统安装。站外给排水与及车站排污水系统,废水系统和雨水系统。电气动力系统为车站内所有动力配电设备施工安装,从降压变电所0.4kV低压侧开关柜出线端至相关专业环控电气控制柜、车站和相邻区间各种配电箱、检修插座箱,车站内装饰工程电气照明系统第一只配电总箱的施工安装以及区间照明系统普通照明灯、应急照明灯的安装。
2、三个车站完成主要工作量
a、南京东路站
南京东路站风水电安装工程完成主要设备及工作量为:
a、环控系统通风与空调工程主要工作量:冷水机组3台,冷冻水循环水泵3台,冷却水循环水泵3台,组合式空调机组8台、风机24台,消声器35台、各种规格风管12810平方米。
b、给排水系统室内给水管道及配件安装、消防火灾自动喷水灭火和消火栓主要工作量:消防消火栓水泵2台、消防喷淋水泵2台、消防稳压水泵2台、出入口潜污水泵22台,敷设各类管道8636米。
c、电气动力及电气照明安装工程主要工作量:各类电气控制柜(箱)207台、电气桥架3020米,各种规格电缆56880米。
b、豫园路站:
豫园路站风水电安装工程完成主要设备及工作量为:
a、环控系统通风与空调工程主要工作量:冷水机组3台,冷冻水循环水泵3台,冷却水循环水泵3台,组合式空调机组8台、风机29台,消声器23台、各种规格风管13940平方米。
b、给排水系统室内给水管道及配件安装、消防火灾自动喷水灭火和消火栓主要工作量:消防消火栓水泵2台、消防喷淋水泵2台、消防稳压水泵2台、出入口潜污水泵16台,敷设各类管道7350米。
c、电气动力及电气照明安装工程主要工作量:各类电气控制柜(箱)178台、电气桥架2700米,各种规格电缆31770米。
b、老西门站:
老西门站风水电安装工程完成主要设备及工作量为:
a、环控系统通风与空调工程主要工作量:冷水机组3台,冷冻水循环水泵3台,冷却水循环水泵3台,组合式空调机组8台、风机27台,消声器29台、各种规格风管8630平方米。
b、给排水系统室内给水管道及配件安装、消防火灾自动喷水灭火和消火栓主要工作量:出入口潜污水泵20台,敷设各类管道6395米。
c、电气动力及电气照明安装工程主要工作量:各类电气控制柜(箱)186台、电气桥架1670米,各种规格电缆23820米。
3、本次竣工预验收的主要内容
本次报请有关质量监督部门验收的范围为上海市轨道交通10号线南京东路站、豫园路站、老西门站风水电安装工程及相邻区间通风与空调分部工程送排风系统、防排烟系统、空调风系统、以及空调水系统的安装,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分部工程给水系统、喷淋给水管道、消火栓给水管道安装,建筑电气工程供电干线、车站动力系统全部金属桥架、电缆的敷设安装。
以上就是这篇范文的详细内容,涉及到施工、安全、进行、工程、车站、安全生产、现场、主要等范文相关内容,希望对网友有用。
地形测量技术总结
本页是工作总结之家最新发布的《地形测量技术总结》的详细范文参考文章,觉得应该跟大家分享,看完如果觉得有帮助请记得(CTRL+D)收藏本页。
篇一:地形总结技术总结
一、一般情况
为准确掌握玉田县亮甲店镇区土地利用现状,全面进行城镇规划设计,促进经济发展,玉田县建委、亮甲店镇政府委托河北理工学院工程测量所完成亮甲店镇1:1000地形图测绘及其数字化,并缩绘1:2000地形图的工作。测区范围包括亮甲店镇建成区内,沿102国道南北约500~800m、东至饮料厂,西至变电站,总面积约2km2。
测区中心位置为东经117°45′、北纬39°53′,隶属于河北省玉田县,位于玉田县城东10 公里,地处平原,102国道东西横贯该镇,公路交通方便。测区内主要以民用建筑、小型工厂、企事业单位、道路和农用耕地等为主。由于通行车辆较多,正值秋季作物生长期,给通视带来一定困难。
由于本区位置与标准分带的中央子午线距较远,为变形量,本次地形图测绘工作平面坐标采用东经118°为中央子午线,投影面采用参考椭球面。平均曲率半径采用6374320米。高程系统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为保证与国家标准坐标系统一,所有I级导线控制点均提供其标准分带(中央子午线117°)的坐标。且地形图经过数字化后,重新按该分带分幅。
本次作业主要的技术依据如下:
1、CJJ8-85《城市测量》,简称《规范》1
2、GB/T 7929-1995《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图式》简称《图式》
3、GB/T 17610-1997 《1:500、1:1000、1:2000地形图数字化规范》,简称《规范》2
4、GB 14912 《大比例尺地形图机助制图规范》,简称规范3
4、ZBA 76002-87《中短程光电测距规范》简称《测距规范》
5、《玉田县亮甲店镇1:1000、1:2000地形测量及数字化成图技术设计书》
测区内及附近原有II等点张唐庄,是1960年由国家测绘局施测,采用1954年北京坐标系(6度带坐标),1956年黄海高程系,其坐标和高程值分别为:
x=4414839.99y=20 574495.70H=16.83
另有由河北测绘局大地测量队施测IV等GpS点邦力公司,其坐标植为:
x=4416338.078 y=20 565997.621
二点标石、觇标保存完好,张唐庄点存在觇标偏心,观测前以标石中心反投到觇标中心。同时,为保证起算数据的可靠性,加测二点的边长,以保证点位使用正确,结果认为以上二点可靠,可作为本次地形测量的起算数据
二、水平控制测量
本测区以5 导线网作为首级控制。其布设:以张唐庄和邦力公司二点为起始点和定向点。沿102国道、政府路和幸福街等主要街道布设Ⅰ级导线点20个,组成4个环、6个结点的网络型导线网,其中最大边长约1100m (与起算点相连),最短边150 m(受道路拐角处通视限制),平均边长314米。最长导线节长1130m。以上指标均符合《规程》要求。导线观测:用Ⅱ级光电测距仪(AGA116)和J2 光学经纬仪分别进行边长和角度测量,采用三联脚架法施测,水平角测两测回,边长对向观测两测回,垂直角中丝法一测回,气象改正直接置在仪器上自行改正。所使用仪器均经过检校,其资料见附件。
导线平差采用大地委员会推荐的全国优秀程序选中的导线平差程序进行严密平差。平差结果为:平差后测角中误差为:±2.5 ,最弱点中误差(I),mx=±3.5 cm,my=±2.2 cm,
m=±4.1cm。以上各项指标数据均足设计要求。
I级导线均为埋石点,且有详实点之记。
三、高程控制测量
测区高程以张唐庄(II级点)的高程值作为高程起算据。首级高程控制采用四等测量的方法。水准点与I级导线点重合,未另行埋设水准标石。水准测量采用DZS3型水准仪,区格式木质水准尺一对(带尺垫)进行观测。
水准测量采用严密平差。平差后度每公里观测高差中误差±0.2mm,满足规程要求。
四、控制加密和地形测量
1、加密控制
在一级导线网基础上直接布设图根导线。图根导线主要沿各主要街道布设,平均边长约100米。共布设5条、38 点。各级图根据导线均从高一级平面控制制点上发展,采用附合、闭合形式布设。
图根导线观测以J2经纬仪测定水平角一测回,边长以AGA116测距仪单向测距,其高程以三角高程进行观测计算。图根导线根据需要埋设了埋石。
图根据导线以简易平差法计算,其中最大方位角闭合差为-69,最大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为 1/20991,满足规程要求。
2、地形图测绘
1:1000地形图以大平板仪直接野外施测,测图中定向方向经过严格检查,且以其它点为方向检核。地物测定最远距离不超过80米,地形点测定最远不超过100米。图幅内容以《规程》要求严格执行。
五、阶段性检查验收
野外测图基本完成以后,各小组进行全面自检,并组织了互检,互检图幅数为6幅,占37%。检查结果如下:
最大点位误差值为0.4毫米,最大间距误差值为0.5毫米,平均点位误差0.1 毫米,平均间距误差0.2毫米。个别误差较大者均证实问题所在后予以改正。
唐山市测绘管理处和玉田县建委于2000年10月14日进行阶段性检查验收,验收通过后,转入内业数字化工作。数字化地形图经玉田县建委验收后,提交全部成果资料。
六、地形图的数字化
1:1000地形图的数字化参照《规范》2、《规范》3和《图示》执行。以检核后野外实测铅笔原图为底图进行扫描,经过严格的纠正后,采用AutoCAD R14二次开发软件SV300进行屏幕数字化。图面内容分层管理。各种符合完全按《图示》制作。
根据《设计》要求,1:2000地形图由1:1000数字图在计算机内直接缩绘而成,未直接测绘或编绘。
七、成果资料的整理和上交
1、本工程《技术设计书》1份、本技术总结1份。
2、平面控制测量的原始记录,控制点网图及点之记、平差计算资料及成果表。
3、水准测量原始记录,计算成果资料。
4、1:1000地形图数字数据及回放聚脂薄膜图(厚度为0.07 mm)一套及其蓝晒图6套。5、1:2000地形图数字数据及回放聚脂薄膜图(厚度为0.07 mm)一套及其蓝晒图6套。
6、地形图分幅接合表一份。
7、所用主要测量仪器的检定资料复印件。
八、存在问题
由于作业期适逢秋季农作物生长期,镇区外围农田部分高程点施测较少,但由于整个测区地势平坦,局部地形变化也较少,故不会影响图面上的高程精度。
河北理工学院工程测量所
2000年10月30日
篇二:500地形测量技术总结
招远市1:500比例尺地形测量项目
技术总结报告
招远市规划管理处
山东海天地理信息工程有限公司
二O一O年六月
招远市1:500比例尺地形测量项目
项目负责人:
技术负责人:
设计编写人:
审 核 人:
招远市规划管理处
山东海天地理信息工程有限公司
2010年6月
目录
第一章 测区概况......................................................................................................................2
第二章 已有成果资料的分析与利用......................................................................................2
一、控制资料.......................................................................................................................................2
二、地形图资料...................................................................................................................................3
第三章 基准..............................................................................................................................3
第四章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3
第五章 作业技术依据及成图方法..........................................................................................3
一、作业的技术依据...........................................................................................................................3
二、地形图规格...................................................................................................................................3
三、成图方法.......................................................................................................................................4
第六章 控制测量......................................................................................................................4
一、一级GpS..........................................................................................................................................4
(一)、一级GpS控制网选点、埋石...........................................................................................4
(二)、一级GpS观测...................................................................................................................5
(三)、一级GpS控制点编号及点之记.......................................................................................5
(四)、观测数据的存储备份.......................................................................................................5
(五)、一级GpS网数据处理.......................................................................................................6
(六)、一级GpS点的高程...........................................................................................................7
二、等外水准测量.................................................................................................................................7
(一)、水准网的布设...................................................................................................................7
(二)、水准观测...........................................................................................................................7
(三)、水准观测记录...................................................................................................................8
(四)、外业数据的检核...............................................................................................................8
(五)、水准网的平差...................................................................................................................8
三、图根控制测量.................................................................................................................................8
第七章 地形图测绘..................................................................................................................9
一、地形图数据采集的方法.................................................................................................................9
二、碎部测量数据采集的内容及表示方法.......................................................................................10
三、地形图的编辑与绘制...................................................................................................................15
第八章 保证措施....................................................................................................................16
一、质量保证措施...............................................................................................................................16
二、安全保证措施...............................................................................................................................18
三、工期保证措施...............................................................................................................................18
第九章 精度统计及质量评价................................................................................................19
一、一级GpS导线..............................................................................................................................19
二、等外水准.......................................................................................................................................20
三、图根导线.......................................................................................................................................20
四、地形图...........................................................................................................................................21
五、质量评价.......................................................................................................................................21
第十章 提交成果资料..........................................................................................................22
附图..........................................................................................................................................22
一、一级GpS控制点展点图..............................................................................................................22
二、等外水准观测路线示意图...........................................................................................................22
第一章 测区概况
为满足招远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发展的需要,加强城市建设的管理,我公司受招远市规划管理处委托,并与招远市规划管理处测量队合作,共同完成了招远市城区东部8平方公里1:500比例尺地形测量任务,本工程于2010年5月4日开始,2010年6月10日结束全部工作,根据作业及检查的具体情况,编写本技术总结。
招远地处胶东半岛,行政隶属烟台市。其东临栖霞市,北临龙口市,南与青岛莱西市接壤,西与莱州市相连。
本工程的作业区(测区)为北至玲珑路,东至矫格庄,南至温泉路,西至龙青公路;总面积8平方公里。
测区内地势比较平坦,东南角为丘陵地带,是地形测量的困难地区。
测区内公路、道路四通八达,交通便利。地处沿海暖温带,夏季湿润,冬季不冷,只有较短的霜雪期。四季分明,气候宜人。年平均气温12℃,年均降雨量约800mm。
第二章 已有成果资料的分析与利用
一、控制资料
山东海天地理信息工程有限公司2008年7月为满足招远市第二次城镇及村庄地籍调查在招远市全境布设了D、E级GpS控制网,选埋D级GpS点共计60个,选埋E级GpS点共计150个;多数D、E级GpS点高程施测了四等水准,未施测四等水准的D、E级GpS点利用山东省似大地水准面精化成果求解了各点正常高。级GpS点42座、E级GpS点
14、一级GpS点1410个。二维约束平差后D级GpS网最弱点点位中误差0.005m,最弱边相对中误差1/654040;E级GpS网最弱点点位中误差0.015m,最弱边相对中误差1/161347。
经踏勘,测区内及周边点位标志保存完好的点有E级GpS与国家二等水准共用点E037,联测了四等水准的D级GpS点D025,E级GpS点E027、E038、E057、E081、E102。平面成果为1980西安坐标系,投影带中央子午线为东经120°,高程系统为1985国家高程基准。已作为一级GpS导线网及四等水准的起算点。
二、地形图资料
测区内现有招远市规划管理处提供的1:10000比例尺地形图一套,该地形图已作为本期工程划定测区范围、确定作业边界、一级GpS选点的工作用图。
第三章 基准
1、平面坐标:1980西安坐标系,中央子午线为东经120°;
2、高程基准:1985国家高程基准。
第四章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1、测设一级GpS点46个,控制面积约15平方公里,按规定埋设了标石;
2、联测国家二等水准点1个,D级GpS点1个,E级GpS点5个,一级GpS点46个,按四等水准的观测精度要求施测等外水准路线长72.362公里;
3、图根控制测量8平方公里,测设图根点746个;
4、地形图数据采集8平方公里、编辑成图147 幅。
第五章 作业技术依据及成图方法
一、作业的技术依据
1、《城市测量规范》(CJJ8-99)以下简称《规范》;
2、《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CJJ73-97),以下简称《GpS规程》;
3、《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2898-2009),以下简称《水准规范》;
4、《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图式》(GB/T20257.1-2007),以下简称《图式》;
5、《大比例尺地形图机助制图规范》(GB14912-94),以下简称《制图规范》;
6、《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CH1002-95),以下简称《验收规定》;`
7、《招远市1:500比例尺地形测量项目技术设计书》(2009..6),以下简称《设计书》。
二、地形图规格
1、地形图的分幅:采用 50cm350cm正方形分幅,1:500图幅线按坐标公里数的0.00、0.25、0.50、0.75、1.00公里划分。
2、图幅编号按图廓西南角坐标公里数编号,X在前,Y在后,并注图名。如:4123.25-486.75,李家庄。
篇三:地形图测量技术总结范本
xxxxxxx地形图测绘
测绘技术工作总结
xxxxxxxxxxx有限公司 二〇一一年三月
xxxxxxxx地形图测绘
测绘技术工作总结
项目负责:xxx
拟 编:xxx
审 核:xxx
总工程师:xxx
xxxxxxxx有限公司 二〇一一年三月
目 录
一 概述
二 作业的技术依据
三 已有测绘资料的利用
四 控制测量
五 1:500比例尺地形图测量
六 成果资料的检查
七 结论与建议
八 成果资料提交
一、概述
受********(以下简称甲方)的委托,我单位承担了******的测量任务,以下为本次测量的技术总结。1、测区概况
测区位于***,交通较为便利。测区内通视条件良好,测量较为方便。2、投入的人员和仪器设备
(1)本工程投入人员共*人,其中测图组*人,控制组*人;其中助理工程师*人,技术员*人。
(2)xxxx全站仪1台套(2″)。(3)xxxx全站仪1台套(2″)。
(4)南方NGS9600GpS静态接收机4台套,平面等级精度为1㎝+1ppm,高程等级精度为2㎝+1ppm。
(5)瑞得R90T双频GpS接收机2台套,平面等级精度为1㎝+1ppm,高程等级精度为2㎝+1ppm。(6)计算机1台,打印机1台。3、完成的任务情况
(1)E级GpS测量
共施测一级GpS网一个,共计6点。(2)导线控制测量 测区共施测量导线****米。(3)图根控制测量
测区利用瑞得R90T移动RTK施测图根控制点。(4)1:500地形图测量,施测地形图约为****平方米。
二、作业的技术依据
1、《城市测量规范》(CJJ8—99);
2、《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GB/T7929—1995);3、《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4、《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CJJ73—97);5、与本工程有关的其它技术规定、协议及合同。
三、已有测绘资料的利用
1、平面控制资料
测区附近有控制GpS点两个(详见下表)。平面坐标系为1954年北京坐标系,平面等级为Ⅳ级,高程系统为1956年黄海高程系,高程等级为四等三角高程。经实地踏勘和检校,点位保持完好无位移,可作为本测区控制起算使用,详见下表:
2、高程控制资料
测区附近有两个已知高程控制点,高程系统为1956黄海高程系。高程等级为四等三角高程。
四、控制测量
系统的采用 1、平面坐标系统
平面坐标系统:1954北京坐标系。
这是篇好范文参考内容,涉及到测量、地形图、水准、控制、规范、导线、技术、一级等方面,希望对网友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