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已经悄悄的和你擦肩而过,留着的只有记忆我们会遭遇各种各样的事情,在这些事情中,可以说,写总结是不可避免的了,总结也是对自己的更优秀的自己负责,那么,大家有写过关于总结的范文吗?也许"县工会上半年总结"就是你要找的,希望对你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半年来,我会在市总工会和县委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组织起来,切实维权”的工作重点,着力抓好劳模管理、安全生产、基层组织建设、帮扶困难职工、深入基层服务群众等方面工作,推动工会工作向前发展。
一、学习劳模规范管理
为弘扬劳模精神,促进企业安全生产、经营效益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我会在广大职工中开展“学劳模、争先进”活动,在全社会营造学习劳模、崇尚劳模、劳动光荣的良好社会氛围,收到很好的效果,在全县涌现出一批先进劳模工作者。如浙江隆中机械公司工会主席陈素萍获得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县环山小学的陈凌霄等四位同志被评为浙江省劳动模范;凯凌集团的董西银等十位同志被评为台州市劳动模范。 我会对劳模的管理,逐步向制度化、规范化迈进,积极争取政府出台了劳模优惠政策,把关心、爱护、尊重劳模,作为履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基本职责的重要任务来抓。建立劳模优惠医疗卡,组织劳模进行健康体检,通过多办实事推进劳模规范化管理。这一系列政策和制度的建立,有效地保障了劳模们的政治待遇与生活待遇“两到位”,对于激励劳模更好地发挥作用创造更好的条件。
二、狠抓安全树立典型
深入开展“安康杯”和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活动,在全县7个重点工业镇乡(办事处)中挑选了8家企业开展职工安全卫生试点,评选出董西银等十位十佳开明企业家,确定8家企业为镇乡(办事处)样板企业,受到全总专家、省总和市总领导的肯定,并被省市总推荐参加全国“安康杯”优秀组织奖的评比。
积极组织职工参加6月份在全市举行的职业安全消防知识竞赛,并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团体第一名。协助有关部门开展对重点企业安全执法大检查,及时堵塞漏洞,把安全隐患消除于萌芽状态,促进我县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
三、健全组织强化机制
我会认真贯彻全县工青妇工作会议和全市非公企业工会建设工作会议精神,抓重点、抓基础、抓机制、拓亮点,最大限度地促进基层工会开展工作,提升工会工作的整体水平。
一是围绕增强基层工会活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基层工会作用这一条主线,增强工会的影响力、吸引力和凝聚力,做好服务企业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这两篇文章。二是抓住二个重点,以非公企业基层工会为重点,工作载体以“三级联创”为重点,大力开展“三级联创”活动,巩固提高2008年的创建成果,并开展合格职工之家建设活动。三是夯实三项基础性工作。上半年,工会组建工作在2008年的基础上,挖潜组建、排查组建、跟踪企业开业组建,建立基层工会组织100个,会员达6000余人,确保规模企业建会不留空白,会员数有新的增长。四是进一步健全工会会员会籍管理制度,探索建立工会组建工作的长效机制。五是拓展行业工会建设、会员优惠制、工会代表常任制、基层工会直选、集群职代会五大亮点。
四、帮困救助落实措施
为了加大帮扶力度,年初调整和充实了帮扶中心工作人员,做到接待、受理、处理、落实、反馈直线服务。半年来共接待来人来电来信52人次,受理案件22件,处理率达90%。帮扶困难职工35人,资金4万多元。介绍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人。
GZ85.cOm更多总结延伸阅读
县医院上半年总结
一、20*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今年1-6月份,我院门急诊达304199人次,比20*年上半年增加25192人次,同比增长9%;出院病人16129人次,比20*年上半年增加3727人次,同比增长30.1%;床位使用率为115%;同比增长4.4个百分点;病床周转19.1次,同比加快1.5次,平均住院日10.8天,比20*年上半年缩短0.5天;药品比例占总收入的38.94%,医药收入1.203亿元,比20*年上半年增加3786万元,同比增长45.94%。中央电视台、健康报、新安晚报、*二台二报正面报道293篇(条)。医院被命名为我市唯一的安徽省办事公开示范点,同时被授予安徽省第八届文明单位;市委、市政府命名我院为平安医院;首批被省卫生厅评定为省十家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临床实践基地。上半年我们主要抓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1.全面强化医疗、护理质量,不断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在全方位的医疗环节质量检查中,重点检查了诊疗常规的执行情况、临床管理制度的落实、病案文书的书写,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合理用药和合理输血等。加强了院内感染管理,对全院16129例住院病人进行监控,监控率为100%,医院感染发病率为1.31%(三甲医院 10%),有效地控制了医院感染的发生。加强处方规范化管理工作,加大了医疗督察的力度,启动了*市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工程,为500余例贫困白内障患者实施复明手术。举办全院护理新知识、新技术讲座,选派了一批业务骨干赴北京阜外医院、上海中山医院进修学习。为庆祝5.12国际护士节和《护士条例》的实施,举办了护理操作技能比赛,组织护理人员认真学习《护士条例》,明确护士的权利、义务,规范护士的执业行为。
2.以安医大附属医院为平台,加强医教研工作。
上半年,医院开展新技术、新项目13项,如:心血管内科的先天性心脏病动脉导管封堵术、房缺室缺封堵术、射频消融治疗顽固性心率失常、骨科椎体成形术、泌尿外科半肾切除术、经皮肾镜手术、肿瘤外科乳腺癌保乳术、眼科表面麻醉下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术、耳鼻咽喉科人工听小骨植入治疗慢性中耳炎、耳硬化症手术治疗等。许多新技术正在由依靠外援变为本院独立完成,如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心脏介入手术、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等。在脑外科、血液内科、肿瘤外科,护理部成功开展了pICC置管技术。普外科、神经内科、急诊科、护理部各有一项继续教育项目获省级继教项目立项,皮肤科一项科研成果鉴定为省内领先、国内先进,举办院内学术讲座10余次,完成全院350余名医生的定期考核工作,和同济医科大合办的硕士研究生班继续开课。开设了高压氧治疗中心和风湿病、肿瘤内科两个专科门诊。医院大手术、危重病人明显增多,向外转诊病人明显减少,医院的技术水平明显提高。积极开展了硕士生导师的遴选工作,有9人被聘为硕导。圆满完成了有1739人参加的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考务工作。
4.加快了医院硬件建设步伐。外科病房大楼改、扩建工作正在按施工计划进行中,外科大楼1至4层已搬空,新门诊大楼7至15层已改建成病房,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等8个病区搬到了新门诊大楼,病房条件得到改善。门诊一台医用电梯已投入使用,完成了血透室、64层CT机房、高压氧中心、食堂、后勤综合楼2至6层等的改造工程。医院新购置的64层螺旋CT已投入使用。招标采购了通用型平板探测器数字成影血管造型系统、DR、彩超等一批医疗设备,使DR达到2台,彩超达到5台套,改善更新了我院手术室基础手术器械。完成了医院东院区的合同签定、土地初审、规划选址、环境评价报告等前期工作,完成了向国家开发银行贷款5000万元的前期申报事宜。
5.完善了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处理机制。元月份*地区遭受了几十年不遇的低温强降雪天气,医院成立了抗雪救灾医疗防病领导小组,印发了《关于加强强降温降雪天气临床医疗救治和救灾防病的紧急通知》,组建了抗雪救灾医疗防病救灾小分队,加强了人员培训、药品、抢救设备的储备,加强因雪灾伤病员的救治,特别是冻伤、摔伤及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病员的救治,共治疗病员270多例。加强了对120急救中心的值班和出诊管理,增强了应对雪灾就诊病人的救治能力,畅通了绿色生命通道,克服了道路不畅等诸多困难,120急救中心在原来两个班次的基础上增加了两个班次的医务人员,保证24小时4辆救护车随时待命,共救治病员330多例,树立了120急救中心的良好社会形象,得到社会的广泛好评。作为市区唯一的手足口病定点医院,医院积极做好手足口病的防治工作,成立了防治领导小组、救治专家组和疫情应急小分队,启动了应急处理预案,建立了手足口病留观室,分批对全院职工、保洁公司人员总计1320人次进行了手足口病防治知识培训,加大了疫情监测力度,做好了手足口病每日报告和病例诊治日报制度,截至6月30日,上报手足口病例112人次,收治留观病人85人次。在医院医疗任务繁忙的情况下,医院还派呼吸内科何实医师去亳州支援手足口病救治工作。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8.0级地震,我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毛以成、手术室护师祖丽成为市首批救灾医疗队队员奔赴地震灾区参加救治工作,圆满完成了任务。我院对突发公共事件的救治能力得到提高。
6.以病人为中心,改善了服务态度,改进了服务流程
上半年,院客户服务中心接待投诉53起,妥善处理了3起医闹,完成出院病人满意度调查1280例,建立健全了出院病人随访制度,做到患者出院后定期电话随访,减少患者因服务问题造成的医疗纠纷的发生,营造让患者安全、放心的良好就医环境。在门诊大厅推行一站式服务,导医、分诊、咨询、价格查询、投诉、便民服务、健康教育、发放各种检验报告单等服务项目,方便患者咨询,坚持服务在先,优质为本的服务宗旨,为确保门、急诊医疗质量,坚持门、急诊由主治医师和主任、副主任医师以上坐诊把关的应诊制度。加强并完善专家门诊管理,强调首诊负责制。为方便医保病人住院时可以刷卡支付住院时由个人支付的那部分费用,在住院部安装了pOS机,方便了医保病人刷卡支付医疗费。认真准备,积极应对民工潮,为满足患者需要,门诊增加接诊医护人员,开设普内科病区,应对民工的返流住院高峰,今年第一季度实现了单日门诊量突破3000人次,单日住院病人高达1157人,创造了历史的新高。医院在开发区新设立了口腔门诊,方便病人就近诊治。
7.积极开展院际交流。
对宿松县医院开展对口支援工作,宿松县医院派出三批共30名科主任来我院对应科室学习交流两周,大家共谋发展,互惠双赢,取得良好的效果。接待了岳西县医院、太湖县医院、池州人民医院等兄弟医院来我院参观学习。组织部分职能科长、临床科主任去阜阳、六安市第一人民开展院际交流,就医疗集团、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及手足口病等重大公共事件的应集救治进行了交流。
8.行风建设和治理商业贿赂工作常抓不懈。
始终保持行风建设和抵制商业贿赂工作的高压态势,做到警钟长鸣。组织党员干部、医护人员160余人去市科技馆参观市纪委举办的*市反腐倡廉和预防职务犯罪警示教育展览。召开社会义务监督员座谈会,征求他们对医院工作的建议。制定了高值耗材的管理办法和审批制度,加强了对医用高值耗材的监控,出台了《市立医院药品使用监控实施方案》,将监控品种由原来的前20位改为西药前50位,中成药前10位,有效地控制了药品比例。6月7日是院医德医风警示日,医院邀请市检察院预防职务犯罪处方处长给部分医生上了一堂法制教育课,收到良好的效果。医院在去年对大输液等60余种药品进行二从次招标降价达20%的基础上,4月底又对74种临床常用中、西药品再降价,平均降幅达10%,其中降价的54种西药为每次用量超过20元以上临床常用抗菌药物,20种中成药为医院年使用量前20位的品种,六月份又对全院700个品种的高值、低值耗材进行了第二轮招标,高值耗材比20*年价格下降20%-50%,如钛合金脊柱、人工关节、国产普通CR钢板均降价50%以上,降低了病人费用,真正让利于患者。
9.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和送温暖活动。
举办了首次硕、博士座谈会等一系列迎新春活动。组织部分职工参加了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长跑比赛和庆三八女子趣味运动会,举办了职工卡拉ok大奖赛,丰富职工文化生活。为让职工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得到放松和身心调节,进一步加强院科两级文化建设,医院采取补助经费,各科室利用双休日时间组织职工郊游。护理部精心编排小品《情缘》参加全省5.12国际护士节护理文化汇演并荣获优秀奖。组织全院职工向困难职工送温暖活动,捐款71560元,秋冬衣被1997件。向对口扶贫单位岳西县来榜镇横河村送去慰问金10000元,并就下一步的帮扶工作达成了具体意向。连续25年组织专家去市社会福利院送医送药送温暖,为大观区海口中心学校留守儿童之家捐款6000元。四川汶川地震发生后,医院职工以不同方式多次为灾区捐款累计达38.74万元,特殊党费3800元,其中医院捐款5万元。
10.召开职代会,强化民主管理,积极开展解放思想 科学发展主题实践活动。
4月25日,医院召开二届八次职代会,职工代表、列席代表110多人参加了会议,会议通过了《医院工作报告》、《20*年度财务决算和20*年度财务预算的报告》以及《奖惩条例》修改稿,强化了医院民主管理。医院积极开展解放思想 科学发展主题实践活动,制定了实施方案,召开了动员大会,将主题实践活动与医院管理年活动、治理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安医大附属医院建设、医院集团化发展、特色医院文化建设相结合,抓好人才建设工程、技术装备提升工程、门诊大楼改造工程、外科病房大楼改扩建工作、东院区建设工程、老五楼文物保护工程等工作。在《振风医报》上开辟专栏,刊载临床、医技科室负责人就如何解放思想 加快学科发展的想法、体会和举措。在全院开展四比活动,比谁的学科发展快,比谁的三新项目开展多,比谁的服务环境优,比谁的经营措施多。通过多种形式切实做到医疗工作和医院建设两不误、两促进,以优异的工作业绩检验主题实践活动的效果。
二.下半年工作打算
1、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医院快速发展。
2、继续深入开展解放思想、科学发展主题实践活动,开展医院管理年和诚信医院建设活动,提高医疗护理质量。
3、坚持人才立院,强化人事管理,建立有效的分配激励机制。
4、坚持技术强院,加强学科建设与教学管理,积极开展三新项目,努力提高专业人员技术水平,努力做到让病人少花钱、少跑路,解决自身健康问题。
5、以病人为中心,改善服务态度,改进服务流程。
6、加强核心制度建设,规范医院管理。
7、大力开展民主评议行风和治理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工作。
8、强化民主管理,搭建和谐平台,继续做好院务公开工作。
县上半年农经工作总结
綦江县二○○六年上半年农经工作总结
半年来,我县农经工作在局党组的领导和市业务主管部门的指导下,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按照全国、全市农经工作会议要求,及时研究制定了《綦江县XX年农经工作要点》和《綦江县XX年农经工作考核办法》,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全面推进各项农经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将上半年农经工作总结如下,并提出下半年工作打算。
一、上半年工作情况
(一)充分准备,成功举办农经业务培训班。
为了丰富农经管理和村财务人员业务知识,提高农村经营管理工作和政策水平,我们于5月中旬举办了两期农经综合业务培训班。这次培训,得到了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培训前,就参训人员、讲课老师、培训时间进行了专题研究。讲课的同志精心准备,翻阅了大量的参与资料,编印讲课稿7本,11万余字。培训的内容包括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立法的主要精神和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与规范、《农村土地承包法》和土地承包相关政策、《会计法》、新《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和财务知识、农经综合统计基础知识和报表、财务电算化软件和劳动力资源软件应用等。还邀请了西南大学教授就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理论与实务作了专题讲座。参加培训的有各镇分管镇长、农经负责人、农村土地承包纠纷调解干部,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负责人,新任村财务人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推进村财务人员及民主理财小组组长,共250人次。业务培训结束后,还进行了考试,平均成绩88.2分。
(二)坚持发展与规范并举,加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
1、围绕各项产业,发展合作经济组织。
上半年,我们继续认真贯彻农业部《关于支持和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意见》(农经发〔XX〕5号)和《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意见》(渝府发〔XX〕81号)精神,按照“强化培训、抓好示范、统一指导、稳步发展”的指导思想,坚持发展与规范并举,结合农业产业化和基层农技服务体系改革,积极组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重点围绕我县实施的辣椒、蔬菜、生猪、山羊、农业机械、沼气等农业产业化、机械化重点项目,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半年来,新建合作组织12个。至此,农业部门已指导建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58个,其中专业合作社39个,专业协会17个,专业联合会2个。共有成员5160户,占总农户数2.34%,带动农户3.71万户,占总农户数17.42%。
2、继续抓好示范建设,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今年,我县确定綦江县东溪吉龙辣椒专业合作社、綦江县石壕万隆山羊专业合作社、綦江县三角镇老嬴山蔬菜专业合作社等3个合作社为县级示范单位,市局确定綦江县古南镇春灯花椒产销合作社和綦江县赶水镇洋渡麻竹产销合作社为市级示范合作社。我们继续指导横山优质稻产销合作社部级示范单位开展工作的同时,帮助市、县级合作组织开展示范建设工作,重点是内部管理的进一步规范和申请商标注册、标准化生产。现已扶持3个合作社申请了注册商标,指导4个合作社实施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
3、制定了专业合作组织发展规划,推进新农村建设
为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按照县的要求,我科根据全县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推进村的总体部署,结合各村实际,制定了3个示范村,28个推进村的2010年前合作组织发展规划。3个示范村发展合作组织10个,28个推进村发展56个。
4、认真开展调查,及时报送报表。
按照《重庆市农业局关于建立XX年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季度报表制度的通知》精神,我们对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情况进行了深入调查,基本掌握了专业合作组织的现状、存在问题及运作方式等情况,并于3月底、6月底前分别报送了第一、第二季度报表和半年报表。
5、搭建信息交流平台,创办《綦江农民合作网》。
为了加强农民合作组织之间的联系与合作,搭建公共信息服务网络营销平台,我们与綦江县卓越电脑技术服务部签订了《綦江农民合作网》开发合同。经过一个多月的制作,现已进入试运行阶段。《綦江农民合作网》主要分8个版块,分别是“组织概况”、“政策法规”、“组织建设”、“发展动态”、“典型示范”“合作论坛”、“供求信息”、“会员专区”。首页内容丰富,界面友好,具有创意。
(三)调解与仲裁结合,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处理和流转管理。
1、深入宣传贯彻农村土地承包法律法规。
我们结合农村土地承包纠纷的调解、仲裁,结合当前农村土地承包经营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深入宣传贯彻《农村土地承包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印发宣传资料400余份,解答农民咨询50余人次。
2、制定规范性文件和调解仲裁文书样本。
我县于去年底建立了县、镇两级土地承包管理委员,县级建立了土地承包纠纷仲裁委员会、各镇建立了土地纠纷调解委员会。古南镇还抽调人员组成专门工作班子,负责土地承包管理、纠纷调解工作。为规范调解仲裁工作,今年4月出台了《綦江县农村土地承包纠纷调解仲裁试行办法》,《办法》共5章74条,对调解、仲裁的程序,案件申请与受理、裁决等作了规定。我们还制作了农村土地承包调解文书样本5种和仲裁文书样本33种。对当事人申请调解、仲裁、案件受理、送达调查笔录格式等进行了统一。经培训考试首批聘任了60名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员。
3、认真调解处理农村土地承包纠纷案件。
今年上半年,全县共接待反映土地承包纠纷186件,已调查处理186件。县直接调查处理8件,接待来访60余人次。在直接调查处理的案件中,有一件是县委副书记交办的案件,我们经过调查,对其互换的土地确认了经营权,换发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另有一件现已立案,准备仲裁。还有一件是反映到全国人大后经县信访办转来的,我们帮助其提供法律依据向县人民法院起诉。在维护农民的合法利益和农村的社会稳定中发挥了积极作用,赢得了各级领导对农经部门的信任。
4、依法指导土地流转管理
按照《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的要求,我们积极指导各镇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转包、转让、互换、出租等多种形式的有序流转,提高土地利用率。为规范土地流转管理,全县统一印制下发了规范的各种流转合同样本,包括转包合同、互换合同、出租合同、入股合同等样本。
(四)以债务债权摸底清
查为重点,进一步加强农村集体资产与财务管理。
1、深入开展村社债务债权摸底清查工作。
为了摸清我县农村债务债权状况,分析形成原因,提出化解措施,掌握村社集体收支情况,根据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全国村级债务债权摸底清查的通知》(农办经[XX]1号)和市农业局的要求,我县于4月27日召开了专题会议,部署了全县债务债权摸底清底工作,经过近两个月的艰苦细致工作,全面完成了任务,按农业部《农村村级债务数据上报系统》要求,提前分村上传到了农业部,并形成了专题报告。清理结果是:全县314个行政村,现有村级账面资产总额2865.28万元,2629个村民小组,社级账面资产总额2823.71万元;XX年全县集体总收入2598.88万元,集体总支出2389.05万元,30%的村和70%的社无自主收入,空壳村社十分普遍。全县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有债权4206.73万元。其中村级债权2070.68万元,社级债权2136.05万元。全县XX年新增债务542.79万元,化解债务216.51万元,债务总额为4144.42万元,其中村级债务2668.26万元,社级债务1476.23万元。债务最多的村是扶欢镇石足村,债务总额为155.7万元。村社债权总额中扣除35%的无效债权后,实际是债务大于债权。
2、认真开展财务监督和集体资产审计。
今年上半年,我们进一步加强了对突出的村社“一事一议”筹资、退耕还林、沼气池建设等资金的重点清理。全县共审计710余个单位,查出违纪人员4人,违纪金额5万多元,已退赔4万多元。其中县直接调查审计1件,某镇一村民小组财务混乱,引起群众上访,由农经科牵头,经组建清理小组,通过两个多月的内查、外调、召开群众座谈会等方式,基本弄清了群众反映的问题,维护了集体利益,群众满意地说:我们就知道,农经部门是为我们作主的。
3、认真检查督促村社财务公开。
今年5月下旬我们与民政部门紧密配合,组织开展了村务、财务公开情况的全面检查,并分3组重点对东溪等9个镇18个村的财务公开进行了抽查,抽查结果是多数村是好的或较好的,财务公开的内容、形式、程序、时间都严格按照规定进行。少数村存在做账不及时、公开不规范的现象,对此提出了整改意见。
4、加强财务数据管理。
年初,我们通过网络传输或深入到各镇等方式,及时将全县19个镇XX年的财务数据收集到县,分镇刻录制成光盘,并督促各镇落实专人保管,确保财务数据万无一失。
(五)进一步强化农业、农经统计工作。
1、加强农户收支季度经济形势预测工作。
为了提高数据的准确性,我们进一步加强了基点户队伍建设。在去年已抽60个村600户农户的基础上,新增254个村2286户农户作为常年农户收支调查户。3月底前和6月底前分别对农户收支一季度和半年经济形势进行了预测和分析,并报送了预测表和分析材料。
2、及时报送XX年农经年报和XX年定期报表。
年初,我们对各镇上报的《綦江县XX年农村经济综合统计年报表》进行了汇总分析和综合平衡,及时向市局报送了XX年农业统计年报表和农经统计年报表及分析材料。3月底前按时完成了XX年农业产值、商品产值、农业增加值的计算和上报。6月份,我们对小春农作物播种面积和产量进行了统计并按时上报了市局。
3、认真编制资料卡片。
按照市局要求,我们积极协调县财政局、农机局、经委、统计局等部门进行了资料收集调查,认真编制了XX年度农村基本情况、农业、牧业、渔业以及社会经济基本情况等统计资料卡片,并于6月底前上报了市局市场与信息管理处。
(六)其他相关工作。
1、认真开展效能建设。
按照县、局效能建设工作要求,在全局机关效能建设工作动员大会后,我科召开了专题会议,组织学习县、局有关文件精神,讨论效能建设实施意见,制订了效能建设工作目标和工作措施。在自查清理阶段,我们认真查找了存在的问题,当前主要问题是“四不热心”“四不够”,即对某些工作“不热心”、对学习“不热心”、对群众“不热心”、对同志“不热心”,发挥主见性不够好、深入基层指导工作不够多、撰写调研文章不够勤、工作质量不够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整改措施。在整改中,结合农经岗位实际,我们建立完善了学习制度、来信来访处理接待制度、首问责任制度、一次性告知制度、限时办结制度、服务承诺制度、职工考勤制度、环境卫生制度、ab岗工作制度等9项管理制度,强化了内部管理,为确保各项工作任务的完成提供组织保证。
2、积极开展“巾帼文明岗”创建活动。
为了进一步增强女职工工作责任感、紧迫感和事业心,提高思想素质和文化业务素质,提高办事效率,在公众中树立良好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形象,根据《綦江县关于开展“巾帼文明岗”创建申报工作的通知》精神,我们成立了綦江县农业局农经科(站)“巾帼文明岗”创建小组,制定了创建“巾帼文明岗”工作规划,并积极组织实施。
3、深入调查研究,撰写调研文章
我们结合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农村债权债务的清理、农业农经统计分析、农村土地承包管理等内容,共撰写专题调研报告3篇,起草规范性文件、总结、简讯等信息材料20多篇,其中:《重庆农业信息网》采用农经信息15篇,《今日綦江》刊登5篇。
4、认真收集、整理农经档案资料。
我们组织相关人员对XX年农经各种档案资料进行了收集、整理、装订。包括市、县农经工作各种文件、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材料、农村土地承包管理资料、各镇XX年农村经济综合年报表、大、小春各种统计报表和各镇农经总结等共12盒。
二、下半年工作打算
(一)继续狠抓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
1、新发展合作组织15个。
2、继续指导部级、市级、县级合作组织开展工作。
3、扶持1个合作组织申请注册商标。
4、指导2个合作组织实施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
5、指导全县合作组织完善规章制度、规范运作机制。
6、按时上报合作组织定期报表。
7、组建专业联合社1个。
(二)做好农村土地流转管理,纠纷调解、仲裁。
1、继续搞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的宣传。
2、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指导,按程序办理经营权证变更登记、换证工作。
3、指导各镇搞好农村土地承包纠纷的调解。
4、依法开展农村土地纠纷仲裁工作。
(三)进一步巩固村社会计代理制和电算化管理。
1、进一步巩固农村财务代理制和电算化管理,完善各项财务管理制度、票据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
2、进一步规范财务公开,按季度一次检查督促。
3、搞好触摸屏
(四)组织开展农村劳动力资源数据更新
(五)加强农经统计工作。
1、加强各镇基点户的业务指导,完成农户收支全年预测工作。
2、认真搞好收益分配和农经综合年报统计。
3、开展种植、养殖、营销大户和龙头企业情况的动态调查。
(六)积极参与农民负担监督管理。
(七)完成领导交办的各项临时工作任务。
二○○六年七月三日
县上半年医改工作总结
平安县2012年上半年医改工作总结
2012年上半年,全县卫生系统医改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地区医改领导小组总体部署下,围绕保基础、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以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健全城乡医疗服务体系,实施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推进基本药物制度为重点,细化方案,完善措施,夯实基础,各项医改工作有序推进,现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县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 162所,其中县级医疗卫生机构5所,乡镇卫生院9所,村卫生室110所,省地驻县厂矿医务室4所,个体医疗诊所24所。全县实际开放床位175张,其中县级卫生机构134张,乡镇卫生院41张,平均每千人床位数1.56张。全系统现有职工290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263人(县级152人,乡级111人),大专以上学历212人,占80.6%,中级以上职称103人,占39.2%;全县每千人拥有卫技人员0.97人(按服务人口计算);有乡村医生137人,保健员111人。
二、医改五项重点工作进展情况。
(一)基本医疗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
2012年,全县城镇职工应参保9374人,实际参保8000人,参保率85.34%;城镇居民应参保12300人,实际参保12246人,参保率99%;新农合应参合77861人,实际参合77300人,参合率99.28%。城镇职工、城镇居民、新农合报销比例分别达到85%、76%、76%。新农合省、地(县)、乡四级医疗机构的报销比例分别达到60%、80%、90%;城镇居民医保在三级、二级、一级医疗机构的报销比例达到70%、80%和90%。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政策范围内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分别达到25万元、10万元、10万元。
(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全面落实。
各医疗机构按照《青海省贯彻执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意见》和《平安县医疗机构基本药物使用管理办法》,积极扩大基本药物配备使用范围,全面执行国家306种基本药物、省内203种增补药品及相关医疗报销政策。目前,我县基本药物使用乡村两级医疗机构达到100%,县中医院基本药物配备率达到90%,乡镇卫生院于2010年9月全面实行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全县所有行政村卫生室自2011年7月份开始全面实行基本药物经营零差率销售。基本药物实行了网上招上统一采购配送,并实行药品价格的月监测制度,保证群众享受廉价质优的药品。全县药品集中采购、统一配送后,基本药物价格平均下降15%,并将基本药物全部纳入新农合药品报销目录,且报销比例高于非基本药物。
严格按照国家14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5类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标准,为全县城乡居民建立了统一、规范的健康档案9.01万份,城乡居民平均建档率达74.1%。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补助经费163万元,各医疗机构根据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需求提供相应的基本医疗服务。认真实施了国家免疫规划,进一步完善了健康宣传网络,向辖区居民提供健康教育宣传信息和健康教育咨询平台。目前,高血压患者管理4962人,2型糖尿病患者管理1317人,重性精神病人148人。免费为868个新婚及准备生育的对象发放叶酸片5208瓶。完成了36例贫困白内障患者筛查工作。对545名农村孕产妇全部实行了住院分娩补助,补助金额27.25万元。
(四)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稳步提升。
一是初步建立了全县卫生信息化建设数据中心,为实现县乡村三级卫生信息化建设夯实了基础;二是投资120万元的巴藏沟乡卫生院项目将于近期完工,预计于7月底投入使用;三是投资140万元的卫生监督机构建设项目目前主体完工,预计年底投入使用;四是县急救中心建设项目将于近期施工建设,预计11月投入使用;五是投资150万元的石灰窑、沙沟乡、巴藏沟、三合、古城卫生院公租房(职工宿舍)建设项目,目前古城、三合中心卫生院已竣工,其余三乡镇已在建设中,预计7月底全部竣工并投入使用;六是古城乡卫生院、洪水泉乡卫生院业务用房扩建及环境和污水处理项目已完成可行性研究报告并报省发改委,计划投资360万元(各180万元),目前,已通过专家可研评审;七是今年我县通过争取省地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支持,为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共配备医疗设备(器械)总价值达687万元(其中为县中医院配备了彩超、药物浓度分析仪等价值达520万元,为乡镇卫生院配备了X光机、B超、整体实验室等价值达123万元的医疗设备(器械),为全县村卫生室配备了出诊急救包、病床、微波治疗仪等价值达44万元的医疗设备;八是利用视频教学系统培训乡村医生124名,培训面达90%以上,通过学习培训进一步提升了乡村医生业务素质;九是今年到位乡村医生补助85.07万元。
(五)探索推进公立医院改革。
积极借鉴兄弟县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经验,按照四分开以及两改革的原则,积极探索公立医院改革的新途径、好办法,推行院务公开、病人选择医生、住院一日清单、费用查询、收费公示制等,优化服务流程,规范临床用药等活动,不断提高县中医院服务能力,使县中医院成为县域内医疗卫生中心,带动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共同提高服务水平。具体工作主要有:一是启用综合楼投入510万元用于购置医疗器械;二是到省级医院进修4人,合理使用抗菌素知识培训40人次,通过远程教育参加20人次(2期),护理知识培训班5期290人次,举办优质护理礼仪培训班1期80人次;三是邀请省级医院专家开展心血管疾病诊疗技术讲座1期20余人;四是研究制定适应基本医疗需求的临床路径,选择了单纯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胆汁反流性食管炎、肛漏、输卵管妊娠、小儿麻诊性肺炎等五个临床路径。五是学习民和县人民医院的改革经验,严格实行《平安县中医院绩效工资考核办法》。通过绩效考核办法将住院病人自费药品控制在合理范围,对医院临床检查、诊断、治疗、使用药物行为进一步规范,对医疗、用药行为全过程追踪管制,鼓励医务人员优先使用基本药物和适宜技术。六是积极推行电子病历,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医疗行为管理。
三、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建议
一是基本药物不能完全满足群众医疗需求。基本药物目录和补充目录内容相对较少,不能完全满足群众医疗需求。因此,建议结合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实际需求,适当增加药物品种。
二是县、乡卫生技术人员紧缺,乡村两级卫生队伍整体医疗水平不高,服务能力远不能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卫生服务需求。
三是乡镇卫生院职工生活用房紧缺且危房面积大,挤占了业务用房,影响了卫生院业务开展。
四是县中医院卫生技术人员人员短缺,床位不足,缺乏高层次人才和学科带头人。
五是通过网上采购的药品不能有效配送到位,影响了医疗单位业务的正常开展。
六是由于乡村医生队伍老龄化问题严重。我县共有乡村医生137名,其中:年龄55岁以上的有36人,这些乡村医生按要求将面临取消执业资格,这将严重影响乡村医生队伍建设。
七是由于县城城镇居民数量相对较多,而平安镇卫生院医务人员相对较少,存在县城居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不到位的现象。
八是全县村卫生室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后,川水地区村卫生室的收入急剧降低,财政补助每所村卫生室的8000元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远远低于其原来的药品加成收入,影响了村医工作的积极性,因而基本药物制度及药品零差率在村卫生室进一步推行困难较大。
九是基层医疗机构信息化水平不高。
四、下一步工作措施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地县医改会议确定的主要任务和会议精神,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全力做好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各项工作,努力推动全县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协调发展。继续围绕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这一中心任务,着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继续以实施基本药物制度为重点,稳步推进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 一是进一步规范执行基本药物集中采购、统一配送等各项制度措施,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基层基本药物供应保障体系,保证基本药物质量和供应,使群众真正得到药品价格下降带来的实惠。二是加大基本药物配备使用和药品零差率销售的监管力度,规范基层医务人员用药行为,引导群众转变用药习惯,促进临床首选和合理使用基本药物。三是积极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编制、人事、管理、运行等综合改革,按照保工资、保运转、保发展的原则,落实政府投入,全面推行绩效工资,加快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职能转变,全面建立坚持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充满活力的基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2.继续做好基本医疗保障工作,扩大基本医疗保障覆盖面,提高保障水平。巩固基本医疗保障参保人数,扩大参保覆盖面,提高保障水平。2012年我县所有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全部实行新农合门诊统筹。新农合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达到75%以上。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开展恶性肿瘤、儿童白血病、先天性心脏病等重大疾病医疗保障试点。制定基本医疗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办法,解决农民工等流动就业人员基本医疗保障关系跨地区转移接续问题。积极探索多种形式的付费方式,控制成本费用,最大限度降低群众看病就医的经济负担。
3.健全服务体系,逐步实施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规划。加快建立全科医生的培养制度,有步骤、分阶段完成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岗人员全科医生转岗培训等任务。完善各类对口支援制度,进一步加大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支持力度。一是加强重点学科和学科骨干的选拔、培养,充分调动临床一线人员参与应用性学科研究和先进业务技术的引进。二是加强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认真制定全县卫生系统人才培训计划,开展急诊急救、住院医师、公共卫生、护理知识、医技检查等方面的培训。完成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技术人员、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工作任务。
4.全面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贯彻落实预防为主的方针,推动卫生服务模式向以维护群众健康为中心转变。在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落实和完善十四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稳步推进五类重大公共卫生项目服务工作,实施好艾滋病母婴传播阻断项目,严格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考核办法,进一步提高公共卫生服务的能力和项目实施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