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开展机关服务年活动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 2019.08.12

岁月流逝,流出一缕清泉,流出一阵芳香,我们在某些事情中会有很多的收获,一般来说,我们最需要的就是对这件事情的总结,总结就是过去时间做的事的总检查、总评价,我们该如何去写一份优秀的总结范文呢?经过搜索整理,小编为你呈现“开展机关服务年活动工作总结”,供你阅读参考,并请收藏本页面!

中新镇根据开展机关服务年活动的有关要求,把机关服务年活动摆在重要位置,按照市委的统一部署,认真组织开展以“勤政、务实、清廉、热诚、高效”为主题、以“服务企业、服务农村、服务基层、服务群众”为主要内容的机关服务年活动。

一是领导重视,带头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活动。

按照《关于开展机关服务年活动的实施意见》的各项任务和要求,我镇于今年4月初召开了机关服务年活动动员会议,部署开展机关服务年活动的各项工作。我们首先是组织召开了全镇工作人员动员会,传达贯彻落实市机关服务年活动动员大会的有关精神,集中观看广东省机关作风建设暗访专题片。其次是迅速制定下发机关服务年活动实施方案,让全镇工作人员知道开展机关服务年活动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推动做好各项工作。

我们还从群众反映较多的工作不负责任、脱离基层、敷衍了事、推诿扯皮、效率低下、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不良风气入手,由领导带头,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活动。镇党委、政府领导以身作则,带头做好表率,纠正了平时领导个别干部职工作风不正问题,使全镇机关服务意识明显提升、机关效能明显增强、工作作风明显转变、办事效率明显提高。

二是精心组织,切实抓好“七项活动”。

我镇按照《关于开展机关服务年活动的实施意见》的各项任务和要求,围绕“服务基层、服务企业、服务农村、服务群众”这一主题,扎实组织好“七项活动”的落实,制订活动工作方案,细化工作措施,做到责任到人、责任到职能部门,在活动中边学习边整改,将活动进一步深入开展。

为了切实做好为民办十件实事,努力把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大事办实办好,我镇在全镇党员干部中大力提倡“从我做起,向我看齐”,人人争做勤政廉政的表率、务实为民的楷模,全面推行政务公开、办事公开,党务公开,增强党政机关政务服务工作的公开性和透明度,增强党政机关的公信力。我们还加大了落实广州市“惠民66条”和17条补充意见以及我市“惠民100条”的工作力度,积极开展“三联六帮”城乡共建行动。

三是健全机制,坚持不懈推进机关作风建设。

通过开展机关服务年活动,使我镇全体工作人员深深地认识到开展机关服务年活动,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延伸和深化,是应对挑战保增长的现实需要,是解决干部队伍突出作风问题的必然要求,是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举措。为此我镇全体工作人员积极响应市机关服务年活动的要求,积极参与机关服务年活动,切实转变机关作风,提高机关服务效能,为我市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当好参谋、做好助手,热情服务企业、服务农村、服务基层、服务群众。

我们通过把机关服务年活动与完善机关作风建设长效机制紧密结合起来,不断完善明查暗访、干部问责等制度,促进机关作风建设持久化、制度化、长效化。明确提出实施首问责任制,要求各职能部门认真履行职能,对来办事人员热情有礼,提高办事效率,属本部门负责的要尽职尽责,不属本部门负责的要热情引领来办事人员到相关职能部门办理有关业务。

我们还把平时作风建设与各项工作紧密联系起来,与绩效考核挂钩,确保每一项需要落实的工作任务有领导分工负责、有承担责任部门、有完成任务目标、有具体工作措施、有明确时间进度、有检查督办和责任追究的落实工作机制。通过健全机制,使我镇全体工作人员不断提高机关服务质量和工作效能,进一步增强了服务意识和党性修养,树立起以人为本、顾全大局、群众至上的政绩观和依法行政等观念,弘扬了为公为民、求真务实、争先创优、艰苦创业和敢想敢干等五种精神,全面提高了机关作风建设水平,切实推动机关服务转型升级,确保今年各项工作的落实、为推动我镇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提供了更好的作风保证。

GZ85.cOm更多总结延伸阅读

开展企业服务年活动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我县认真按照市政府和市企业服务年活动办公室的要求,把组织开展好企业服务年活动作为政府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围绕落实政策、减轻负担、要素保障、开拓市场、项目建设、扩大就业等关键环节,不断创造发展条件,优化发展环境,促进企业平稳较快发展,为全面完成今年各项目标任务,开好了头、起好了步,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现总结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成立机构,加强领导。成立了县长为组长、常务副县长为常务副组长、相关县领导为副组长、各相关单位为成员的企业服务年活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企业服务局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全县企业服务年活动日常工作。各乡镇、县直各单位相应成立企业服务年活动工作机构,下设办公室,开展日常工作。
(二)广泛宣传,营造氛围。4月22日下午,全县经济运行工作暨企业服务年会议在召开,标志着我县企业服务年活动正式开展。会上县政府专门下发了县政府《关于成立新县企业服务年活动领导小组的通知》、《关于在全县开展企业服务年活动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的实施意见》等系列文件。通过这次会议,全县上下统一了思想,充分认识到开展企业服务年活动是实施工业兴县战略的重要举措,是扶持企业加快发展的迫切需要,是转变作风改进服务的一项具体行动。
(三)服务企业,排忧解难。
1、广泛调研。组织了5个工作组深入企业调研,掌握一手情况。服务年办公室,在充分讨论酝酿的基础上,为把各项工作做实做细,组成了分别由1名副科级实职领导干部带队的工作调研组,分赴县内重点企业、重点建设项目进行调研,研究确定了今年县内重点扶持的30户重点企业(项目)和15户高成长型企业(项目)名单,作为下一步服务和扶持的重点。
2、明确了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的6项工作制度。即联席会议制度、受理办理反馈制度、重点问题协调解决制度、信息整理报送制度、督查督办落实制度,定期通报制度等,围绕6项制度,会同相关单位,调整充实了办公室的人员力量,强化了办公室日常工作。
3、继续实行县处级领导干部联系重点项目和重点企业责任制,负责所联系企业在生产经营、项目建设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为企业服务和项目建设提供周到的服务。
4、加大县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支持企业的力度。对在调研中了解的急需流动资金支持的部分重点企业,及时提交县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审贷委员会的研究通过,目前已经有8户信用良好、材料齐全、生产经营情况好的企业获准提供贷款担保支持,正在逐个办理贷款担保手续,目前已为三户企业担保贷款190万元。
5、进一步发挥行政审批服务中心职能。清理县内审批事项,并在网站上对社会予以公示;印制行政审批服务告知单在各窗口免费发放,还充分利用网站、电子显示屏、触摸屏等现代化的办公系统,对行政审批服务项目的设立依据、办事程序、收费标准以及中心的服务范围等进行多渠道的公开,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政策咨询;积极实施项目联审代办,建立投资项目服务绿色通道。
6、解决企业实际问题。针对新林公司春茶收购季节需大量流动资金问题,企业服务年活动领导小组牵头组织企业互助,协调企业间借款100万元;对新开工的建设的招商引资项目,确定每个项目两名工作人员系统服务,坚持现场调解,重点为福新特钢、高晶硅、欧洲湾服饰和宾利皮业几个开工项目服务,创造条件解决配套水、电、路等问题。对不断出现的群众阻工或纠纷干扰事宜,现场直面群众,做细致工作,及时排除阻碍;对一些无理取闹的,全力劝阻;目前几个项目建设总体顺利。到目前为止企业反映的32条意见已解决19条,其余13条已按职能分配到各相关单位加紧解决。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通过企业服务年活动,我们了解到企业对政府的工作作风和服务给予了极大的认可和赞赏,但是,同时,我们也发现政府的服务和作风还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一)服务企业的意识有待增强。服务年活动期间,大部分单位对服务年活动进行延伸和扩展,服务意识有了很大的增强,确保了服务年活动的顺利推进。但是同时,还有不少单位和个人存在着服务意识不强,重视不够的问题,部分操作人员在行使职能的时候,仍然存在着缺少事前指导,缺乏和企业的有效沟通和思想交流,工作作风有待进一步转变的问题。
(二)政策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通过座谈会和调研可以发现,不少企业都呼吁,希望政府在对企业的政策扶持上给予更大的力度。进一步做好省、市政策的配套,加强对企业的扶持力度,加强对企业改制和创新上的投入。在政策的落实上,希望政府加大对政策的宣传力度,强化政策落实,确保政策落实过程不打折扣。
(三)工业园区基础设施配套有待进一步完善。工业园区的基础设施配套依旧是企业关心的热点问题。主要是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不足,基础设施配套滞后,影响了企业建设和生产经营。
三、下步工作意见和建议
(一)进一步统一思想,转变作风,主动为企业服务。
下一步,各单位要进一步转变观念,摆正位置,正确认识企业和政府之间的鱼水相容的关系,想企业所想,急企业所急,给企业所需,加强对企业的主动服务意识,深刻认识服务就是抓机遇,服务就是促发展,积极为企业服务。加强对企业的调研,开展经常性的企业座谈,加深政府和企业之间的沟通和了解,创建企业发展的良好软环境。
(二)完善政策、加强引导,激发企业发展活力。针对今年的经济形势和企业发展碰到的共同困难,要进一步加强政策聚焦,做好省、市政策的对接工作,细化政策落实,在政策上扶企业一把,助企业一程。要注重发挥政策的导向和辐射作用,加大对中小企业融资的担保力度,简化融资担保的程序。要积极做好政策的配套工作,在企业创立品牌、加大技术含量上给予更多的资金扶持,积极帮助企业实施产业、技术升级。
(三)完善设施,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硬环境。
在园区的建设中,要加大投入,进一步完善企业的生产、生活配套,包括解决交通设施,解决企业发展后顾之忧。

学生工作总结 2012年开展机关干部公共服务竞赛活动总结


根据“我与胶南共发展”活动有关要求,为了更好地实践“三个代表”,切实提高政府的公共服务水平,发挥全镇机关干部队伍的作用,优化经济发展软环境,我镇认真组织开展了机关干部公共服务竞赛活动。
一、主要做法

1、领导重视,认识统一,确保了活动顺利进行。开展公共服务竞赛活动,是内强素质、外塑形象的的一个重要载体。我镇根据通知要求,随即召开全体机关干部会议传达贯彻,把活动的指导思想、内容和要求等迅速传达到全体机关干部,增强了大家对活动重要性的认识。镇党委专门成立了以主要领导为组长的活动领导小组,制订活动计划,下发实施意见,确保活动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

2、优化服务环境,增强了服务意识,提高了办事效率。活动中,建立了为民办事的“绿色通道”制度,实行了镇村联动的为民服务代理制;各服务中心、站所都从自身实际出发,不断加大对服务的软硬件建设,完善便民利民措施。实行了首问负责制、二问终结制、责任追究制、服务承诺制以及群众评议等制度,进一步改进了工作作风,促进了政府工作全面提速;通过实行零距离、无障碍服务,企业“开单”、政府“跑腿”,打造低成本经营环境,增强了吸引外资的竞争力。

3、建立充满活力的工作机制,强化为民奉献意识。活动中,号召全体机关干部始终把服务基层、服务企业、服务群众作为基本职责,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尽力解难题,坚持不懈做好事。通过推行AB角责任制,实施公共服务无缺位活动,进一步提高了全镇机关的公共服务水平,提高了群众的满意度。为适应农村工作的新形势、新任务,突破机关干部包管区的传统做法,建立了机关干部包村的“扁平化无边界”工作模式;要求机关干部“一竿子插到底”,围绕维护稳定、发展经济出主意、找信息,当好“八员”,即政策法规的宣传员、转变作风的示范员、“三级联创”的督导员、科技教育的辅导员、排忧解难的办事员、沟通民意的信息员、矛盾纠纷的调解员、精神文明的推广员。通过建立发展和保障“两条线”的工作模式,实行目标管理和责任“无缝覆盖”,集中力量抓推进、抓落实、抓成效,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二、取得的一些成效

一是机关干部思想观念发生了明显转变。在开展活动过程中,我们因势利导,在机关干部中倡导“提高素质、转变作风、心系百姓、无私奉献”的精神,通过强化教育和自身努力,全体机关干部牢固树立了公仆意识,视群众为衣食父母,把群众当作上帝,从思想上实现了由群众求我办事变我要为群众服务的良好局面。干部心里想着的是百姓,嘴里谈的是工作,出现了可喜的“四多四少”现象,即安心工作的多了,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少了;深入农户的多了,坐而论道的少了;主动工作的多了,推委扯皮的少了;为群众办好事实事的多了,虚以应付的少了,全体机关干部整体素质明显提高。

二是干部的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有了明显转变。开展活动以来,镇机关干部把群众的事情当作自己的事情来办,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群众来了,干部热情接待,有地方坐,有茶水喝,听的是文明用语,要找什么人,办什么事,有专人联系,群众在政府受到了礼遇,事情能够及时准确办理。“七·一”期间,机关干部严格按照规定,冒着大雨,将慰问金及时发放到全镇181名建国前老党员手中,做到了不漏发,不错发,深得群众好评。同时,镇机关干部立足于办好事、办实事,还着力解决了群众反映强烈的法律服务、治安防范等热点、难点问题,群众满意率明显提高。

三是对外形象明显转变。活动开展以来,政府职能的转变,审批事项和办事程序的简化,干部的一张张笑脸,为我镇招商引资和其他工作创造了良好的行政服务环境。如客户来考察、上级领导来调研一下车就看到政府工作人员着装整齐,热情大方,礼貌待客,认真引导考察人员和各级领导到有关部门和单位,并详细介绍基本情况和有关事项,既扩大了我镇的知名度,又使得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受到了外来人员的普遍赞誉,树立了我镇良好的对外形象。

四是党群、干群关系明显转变。活动开展以来,机关干部带感情深入农户家中,谈农家事,访贫问苦,解疑释惑,使群众认可了兄弟姐妹般的政府干部,干群关系明显好转,群众气顺了,干部的话也能够听进去了,有事也愿意找干部帮助解决了,群众对政府的号召和决策也积极响应了。同时,镇直单位也积极开展创建群众满意服务站所等活动,涌现出了镇经管服务中心、经委服务中心、计生服务中心、镇村建设服务中心、农业服务中心、社会事业服务中心、财政所等一批群众满意站所。

公共服务竞赛活动开展以来,我镇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下一步,我镇将严格按照有关要求,以新的思路、新的观念和新的举措,坚持开展好“我与胶南共发展”活动。

开展机关干部公共服务竞赛工作总结


根据“我与胶南共发展”活动有关要求,为了更好地实践“”,切实提高政府的公共服务水平,发挥全镇机关干部队伍的作用,优化经济发展软环境,我镇认真组织开展了机关干部公共服务竞赛活动。一、主要做法1、领导重视,认识统一,确保了活动顺利进行。开展公共服务竞赛活动,是内强素质、外塑形象的的一个重要载体。我镇根据通知要求,随即召开全体机关干部会议传达贯彻,把活动的指导思想、内容和要求等迅速传达到全体机关干部,增强了大家对活动重要性的认识。镇党委专门成立了以主要领导为组长的活动领导小组,制订活动计划,下发实施意见,确保活动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2、优化服务环境,增强了服务意识,提高了办事效率。活动中,建立了为民办事的“绿色通道”制度,实行了镇村联动的为民服务代理制;各服务中心、站所都从自身实际出发,不断加大对服务的软硬件建设,完善便民利民措施。实行了首问负责制、二问终结制、责任追究制、服务承诺制以及群众评议等制度,进一步改进了工作作风,促进了政府工作全面提速;通过实行零距离、无障碍服务,企业“开单”、政府“跑腿”,打造低成本经营环境,增强了吸引外资的竞争力。3、建立充满活力的工作机制,强化为民奉献意识。活动中,号召全体机关干部始终把服务基层、服务企业、服务群众作为基本职责,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尽力解难题,坚持不懈做好事。通过推行AB角责任制,实施公共服务无缺位活动,进一步提高了全镇机关的公共服务水平,提高了群众的满意度。为适应农村工作的新形势、新任务,突破机关干部包管区的传统做法,建立了机关干部包村的“扁平化无边界”工作模式;要求机关干部“一竿子插到底”,围绕维护稳定、发展经济出主意、找信息,当好“八员”,即政策法规的宣传员、转变作风的示范员、“三级联创”的督导员、科技教育的辅导员、排忧解难的办事员、沟通民意的信息员、矛盾纠纷的调解员、精神文明的推广员。通过建立发展和保障“两条线”的工作模式,实行目标管理和责任“无缝覆盖”,集中力量抓推进、抓落实、抓成效,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和支持。二、取得的一些成效一是机关干部思想观念发生了明显转变。在开展活动过程中,我们因势利导,在机关干部中倡导“提高素质、转变作风、心系百姓、无私奉献”的精神,通过强化教育和自身努力,全体机关干部牢固树立了公仆意识,视群众为衣食父母,把群众当作上帝,从思想上实现了由群众求我办事变我要为群众服务的良好局面。干部心里想着的是百姓,嘴里谈的是工作,出现了可喜的“四多四少”现象,即安心工作的多了,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少了;深入农户的多了,坐而论道的少了;主动工作的多了,推委扯皮的少了;为群众办好事实事的多了,虚以应付的少了,全体机关干部整体素质明显提高。二是干部的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有了明显转变。开展活动以来,镇机关干部把群众的事情当作自己的事情来办,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群众来了,干部热情接待,有地方坐,有茶水喝,听的是文明用语,要找什么人,办什么事,有专人联系,群众在政府受到了礼遇,事情能够及时准确办理。“七·一”期间,机关干部严格按照规定,冒着大雨,将金及时发放到全镇181名建国前老党员手中,做到了不漏发,不错发,深得群众好评。同时,镇机关干部立足于办好事、办实事,还着力解决了群众反映强烈的法律服务、治安防范等热点、难点问题,群众满意率明显提高。三是对外形象明显转变。活动开展以来,政府职能的转变,审批事项和办事程序的简化,干部的一张张笑脸,为我镇招商引资和其他工作创造了良好的行政服务环境。如客户来考察、上级领导来调研一下车就看到政府工作人员着装整齐,热情大方,礼貌待客,认真引导考察人员和各级领导到有关部门和单位,并详细介绍基本情况和有关事项,既扩大了我镇的知名度,又使得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受到了外来人员的普遍赞誉,树立了我镇良好的对外形象。四是党群、干群关系明显转变。活动开展以来,机关干部带感情深入农户家中,谈农家事,访贫问苦,解疑释惑,使群众认可了兄弟姐妹般的政府干部,干群关系明显好转,群众气顺了,干部的话也能够听进去了,有事也愿意找干部帮助解决了,群众对政府的号召和决策也积极响应了。同时,镇直单位也积极开展创建群众满意服务站所等活动,涌现出了镇经管服务中心、经委服务中心、计生服务中心、镇村建设服务中心、农业服务中心、社会事业服务中心、财政所等一批群众满意站所。公共服务竞赛活动开展以来,我镇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下一步,我镇将严格按照有关要求,以新的思路、新的观念和新的举措,坚持开展好“我与胶南共发展”活动。

"开展宣传活动工作总结"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