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阴似箭催人老,光阴如骏赶少年。在某一段时间之中,我们经历了很多的事,总结那一段时间的经过是非常重要的。总结的目的在于让我们知道自己,认识自己。那么,大家有写过关于总结的范文吗?相信你应该喜欢小编整理的县卫生监督所开展打击非医学需要鉴定胎儿性别和选择性别人工终止妊娠行为专项活动工作总结,供有需要的朋友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为加强我县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工作,深入打击非医学需要鉴定胎儿性别和选择性别人工终止妊娠行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划生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等法律规定要求,县卫生监督所在县卫生局和县打击两非办公室统一领导和部署下,2012年在全县范围内开展打击非医学需要鉴定胎儿性别和选择性别人工终止妊娠行为专项监督检查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现将专项活动情况汇报如下:
一、领导重视,组成监督检查小组
为了在全县范围内做好打击非医学需要鉴定胎儿性别和选择性别人工终止妊娠检查监督工作,县卫生监督所在县卫生局的统一部署下,进行了周密安排,成立了以SDA所长为组长,WER副所长和ASD副所长为副组长,各科科长为成员的开展打击非医学需要鉴定胎儿性别和选择性别人工终止妊娠检查监督工作领导小组。集中全所力量,组织全体卫生监督员,抽调人员组成监督检查小组,由所领导和所领导班子带队,对全县开展打击非医学需要鉴定胎儿性别和选择性别人工终止妊娠情况进行了监督检查。
二、开展关爱女孩打击两非集中宣传日活动
根据县委、县政府办公室统一安排,WW县卫生监督所于2012年8月3日上午开展了开展关爱女孩打击两非集中宣传日活动。主要通过悬挂宣传横额,在单位门前街道设点宣传,发放宣传材料等形式开展宣传。这次关爱女孩打击两非集中宣传日活动,共出动人员16人次,其中所领导出动3人次,卫生监督员出动13人次,出动车辆2车次,悬挂横额2幅,发放打击非医学需要鉴定胎儿性别和选择性别人工终止妊娠相关法律法规宣传材料1860份,通过宣传日活动活动,增强了我县人民群众打击非医学需要鉴定胎儿性别和选择性别人工终止妊娠行为意识。
三、召开重点妇科诊所、民营医院负责人会议
2012年8月1日,WW县卫生监督所举办部分医疗机构负责人培训会议。各相关重点个体诊所、民营医院负责人14个单位15人参加了会议。会议主要内容是学习《广西壮族自治区禁止非医学需要鉴定胎儿性别和选择性别人工终止妊娠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等法律法规,通报我县2011至2012年以来打击两非工作情况,布置今后的打击两非工作重点,会议取得了预期效果。
四、认真开展打击非医学需要鉴定胎儿性别和选择性别人工终止妊娠执法检查工作
今年来,县卫生监督所开展打击非医学需要鉴定胎儿性别和选择性别人工终止妊娠一系列专项执法检查活动,对全县所有医疗机构进行监督检查,重点检查县级三大医院、市九医院、各乡镇卫生院、民营医院(门诊部)和个体诊所,并把监督检查侧重点放在设置有产科科目个体诊所以及非医学需要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人工终止妊娠可疑医疗机构。共出动卫生监督人员433人次,共检查全县医疗机构865家次,检查医疗卫生机构635家,其中二级以上医疗机构4家、乡镇卫生院20家、监狱医疗1家、营利性私立医院(门诊部)6家、厂矿卫生室5家、个体诊所194家,农村卫生所405家。检查各单位B超室打击两非制度落实情况、妇产科终止妊娠制度落实情况等。
WW县卫生监督所把打击非医学需要鉴定胎儿性别和选择性别人工终止妊娠行为作为我们的重要工作。今年来,WW县卫生监督所积极开展两非案件督查工作,协助县两非办对XX镇RR卫生院涉及两非案件、TT乡卫生院涉及两非案件、LT镇XXX违法犯罪案件、县人民医院退休医生CCC违法开展终止妊娠案件等进行了调查。对WW县藊TT镇HH村委会HT自然村分所、WW县LTN诊所超范围行医涉及两非违法案件进行了查处,给予WW县DF镇FD村委会FF自然村分所吊销《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罚款人民币12700元处罚;给予WW县LTTYH诊所警告,罚款人民币3000元处罚,有力打击两非行为。
六、积极协助县两非办开展打击非医学需要鉴定胎儿性别和选择性别人工终止妊娠专项活动
WW县卫生监督所有针对性地在全县开展打击非医学需要鉴定胎儿性别和选择性别人工终止妊娠督查工作,1月13日,县卫生局带领县卫生监督所卫生监督员参加由县打击两非领导小组组织的打击两非专项督查行动。督查行动共分成两个检查小组,分别对XX和LT等镇进行督查,在督查工作中发现FF镇RT卫生所存在超范围行医和任用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医学诊疗活动的违法行为,已对该卫生所进行立案查处。
2月21日,配合县打击两非办公室对县直医疗单位的县妇幼保健院、县中医院和县人民医院以及NN市第J人民医院等4家二级甲等医院,对LT镇卫生院等3家卫生院和1家个体诊所进行专项检查,检查结果未发现被检查单位有两非行为。
2月21日至22日根据县打击两非领导小组办公室指示要求,对TT、DD、TO等镇打击两非工作进行了督查,检查未发现上述3个卫生院有两非违法行为。并检查OOO诊所,检查未发现有妇科和产科项目、无B超检查设备,未发现有两非的行为。
今年来,县卫生监督所开展打击非医学需要鉴定胎儿性别和选择性别人工终止妊娠行为专项监督检查活动取得一定成绩,但今后打击非医学需要鉴定胎儿性别和选择性别人工终止妊娠工作还任重道远,我们将继续加大对打击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非法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监督检查力度,将打击两非工作列入日常监督检查日程,加强对医疗机构监督检查,以便完成最终目标任务。
WW县卫生监督所
二○一二年十月十七日
gz85.COM更多总结编辑推荐
县卫生监督所打击“两非”专项行动工作总结
为综合治理我县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我所把打击非医学需要开展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手术行为(以下简称两非)作为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的重要内容,狠抓日常监督和岗位责任制的落实,加强内部管理,采取了集中打击与经常性监督相结合,明查暗访与群众举报相结合,行政执法与司法打击相结合的办法,不断扩大侦察线索,加大打击力度,形成了卫生监督部门主抓打击两非,多部门协作的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的工作机制。现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周密部署,明确工作职责
非法进行胎儿性别鉴定和非法开展人流引产,是目前导致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的两个重要原因,是违反《母婴保健法》的行为。为此,我所和各医疗机构都旗帜鲜明、态度坚决,重视打击两非工作。2006年至今县政府曾多次组织召开有关部门专门会议,部署打击行动,研究治理措施,层层成立了打击专项行动小组,加强领导;制定了《2007年打击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的工作方案》,印发了《2007年度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指标》和《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指标考核细则》,并以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局、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联合下发了《关于禁止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的规定》,同时与各医疗单位和诊所签订了目标管理责任书,明确了对违法违规开展性别鉴定和计划生育手术要治理整顿的职责。
二、加大宣传教育,扩大监督面,营造打击两非氛围
通过利用报纸、广播、电视大众媒体和印制、张贴宣传标语等方式,大力宣传《执业医师法》、《母婴保健法》、《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治理两非的法律法规。用半年的时间在《今日石阡报》上刊登、在石阡电视新闻栏目上滚动播放了《严禁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手术的公告》,并在各医疗单位B超室、妇产科门口和登记有妇产科诊疗科目社会办医、个体诊所显目处张贴了107张警示标语,公开承诺对举报核实者给予5000元的奖励。从而起到了教育广大群众,震慑违法分子,初步形成了全社会参与整治出生人口性别比的浓厚氛围。
三、部门联动,落实工作职责,加大打击力度
在县政府的领导下,卫生、计生、药监、公安等部门既按分工,各司其职,相互密切合作。一是卫生监督作为打击行动的前头单位,经常主动与计生、药监、公安等部门沟通,采取多部门联合与经常性打击相结合的办法,从今年6月10日至7月20日,由县政府牵头组织了一次多部门联合打击行动,出动检查人员260多人次,对我县城区和乡镇医疗机构进行了拉网式的大检查,共检查各类医疗机构390户次。二是加强对各医疗机构的监督,对登记执业范围有妇科科目的社会办医单位和个体诊所增加监督频次,并采取形式多样的明察暗访,盯死重点监管对象,形成了部门之间、系统上下的两非打击网。三是突出抓好重点环节。严格查处利用B超机开展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产科医生不履行凭证引产制度、随意为孕妇实施终止妊娠手术及其他违法行为。
为进一步加强对B超机、终止妊娠药品和引产手术的管理,按照县卫生局与计生局、药监局联合会签的《关于禁止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的规定》和县卫生局印发《2007年打击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的工作方案》的要求,严格推行孕妇B超检查、引产和分娩实名制。强调医务人员在为孕妇胎儿B超检查或施行引产手术前及入院待产时,都要查验孕妇身份证明,并认真、完整、准确分别在统一制作的《孕妇门诊就诊信息登记簿》、《产妇住院信息登记簿》、《孕妇B超登记簿》、《分娩登记簿》、《医学需要人工终止妊娠手术登记簿》上如实填写,不得马虎潦草和漏项。严格执行在为孕妇胎儿检查B超时,必须有2名医务人员在场,实行双人开机、双人检查、双人登记制度和凭市计生局证明施行非医学需要的人工引产术;凭3名医生会诊意见书(有三名医生、科主任、分管领导签名)施行医学需要的人工引产术的制度,并按要求妥善做好病历归案处理,随时接受卫生、计生部门的监督检查。同时严格终止妊娠药品管理,要求终止妊娠药品仅限于在获准施行终止妊娠手术的医疗保健机构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使用,在检查中如果发现无资质单位购买、贮存终止妊娠药品的,一律按使用处理,对责任人进行问责或按规定处理。据统计,去年10月份至今,曾组织两次大检查,共出动检查人员256人次,采取突袭的方式对被检单位进行现场查看、查阅资料档案和个别询问。各医疗单位都明确规定禁止利用B超开展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手术行为。在开展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工作中严格按管理程序和技术规范执行,认真做好孕、产妇的信息登记工作,坚持凭证引产、凭证取环制度。未发现违法违规行为。
五、专项检查结果
此次行动,由县政府组织采取卫生监督部门为主,多部门联合为辅的检查方式,分两个检查组共出动检查人员260多人次,共出动车辆58台次,对我县城区和乡镇医疗机构进行了拉网式的大检查,共检查各类医疗机构390户次。在检查过程中,发现1户村级卫生室违规销售终止妊娠药品(含珠停两盒),2户村级卫生室违规设置妇科诊疗室,该妇科诊疗室配有产床一张,妇科手术刀包一个。还发现1户个体诊所非法持有一台手提式B超,对此我所均作好了检查笔录,并分别对其负责人进行了询问笔录,对其违规使用的医疗器械分别下达了《证据先行登记保存决定书》作异地保存的处理,此类案目前未结案,将作进一步的调查处理。
县卫生局卫生监督所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工作总结
为认真贯彻省、市卫生监督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开展蓝盾行动放射诊疗专项整治活动,2011年我们把打击非法行医,保护人民群众就医安全作为卫生监督工作重点,进一步加大了整顿规范医疗服务市场秩序工作力度,通过稳步开展,扎实推进,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现将主要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确保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顺利开展
我们高度重视打击非法行医工作,成立了以所长为组长的打击非法行医领导小组,副组长由副所长担任,成员由各科室及乡镇卫生监督站负责人组成,明确任务,责任到人。同时,召开了绛县打击非法行医和放射诊疗专项整治动员会,全县各医院和个体诊所负责人参加了会议。会上对本项专项整治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一是要提高认识,扎实履行职责,严格监督管理,增强打非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二是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不同措施,分类整治,务求工作实效;三是要加强与公安、工商等部门的横向联系,形成监管合力;四是要上下联动,充分发挥监督职能,进一步加大案件查处力度;五是要严格责任追究,医疗机构负责人是规范执业的第一责任人,对违规执业、不认真履行职责等行为,要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二、强化培训,提高卫生监督执法人员的业务水平
打击非法行医工作是卫生监督工作一项重要任务任务,为了保障打击非法行医工作的顺利开展,提高全体执法人员的业务水平,我们加强了一线执法监督人员的培训工作力度,采取了自学和集中培训相结合的形式,提高执法人员的工作水平,针对打击非法行医工作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及时组织学习探讨打击非法行医工作的法律适用条款和工作方法等问题。先后5次对120余人次进行了培训,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放射诊疗管理规定》、《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办法》和《山西省放射诊疗许可证发放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为重点,对开展放射诊疗医疗卫生机构的放射诊疗许可、防护工作制度、放射诊疗安全质量保证等进行了培训,并结合具体工作实际讲解了打击非法行医法律适用,使监督员掌握了打击非法行医工作要点和法律依据,为打击非法行医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人员保证。
三、畅通渠道,认真受理群众投诉举报
我们设立了24小时投诉举报电话,凡接到投诉举报,立即进行调查处理,做到有报必查,有查必果,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将结果反馈给举报人,对一经核实的案件,决不姑息,坚决予以取缔和处罚,赢得了群众对卫生执法部门的信任,进而使非法行医活动没有立足之地,达到了净化医疗市场的目的。
为使打击非法行(工作总结之家:;卫生资讯网:)医工作不留死角,摸清我县医疗机构的底数,我们抽调专门人力、物力对医疗机构的诊疗科目、服务对象、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期限以及是否出租、承包科室,在岗医务人员执业资质情况进行了全面的调查,为有的放矢搞好专项行动提供了第一手资料。今年以来,我们先后共出动卫生监督执法人员480余人次,出动车辆120余台次,共监督户数289户次,监督覆盖率达100%,共没收药品器械25台(件),收缴罚款2.2万元。
为摸清辖区的医疗机构和个体诊所的执业情况,我们对医疗机构的诊疗科目、服务对象、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期限和科室承包(出租)以及在岗医务人员执业资质情况进行了全面的监督检查,并下达了《医疗市场整顿通知书》。对检查中发现的医疗机构聘用无资质卫生技术人员、出租承包科室、超范围执业、违规处置医疗废物等违法行为,我们下达了卫生监督意见书,并要求写出书面整改报告,对落实不力的,我们立案查处,从重处罚,净化了医疗市场。
五、现场监测,积极开展蓝盾行动
根据运城市蓝盾行动放射诊疗专项整治工作方案要求,绛县卫生监督所自5月9日起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放射诊疗专项整治工作。对我县放射卫生诊疗单位放射诊疗许可、放射诊疗场所和配套放射防护设施、放射诊疗工作人员持有放射诊疗工作证、建立及落实放射卫生防护制度、个人剂量监测、放射性标识、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监护、教育培训、档案管理,等情况进行了监督检查。目前,我县共有放射诊疗单位25家,其中有CT的7家,共有12家单位办理了放射诊疗许可证。
在这次专项检查中,所长亲自带队,对所有涉及放射卫生的单位逐家逐户进行认真详细检查。从检查情况看,大部分放射诊疗工作人员做到了持放射诊疗工作证上岗,配有放射诊疗工作人员防护设施和放射性标识。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有的单位对受检者防护设施配备不全;有的单位放射卫生防护制度及落实情况、个人剂量监测、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监护、教育培训、档案管理还不规范,放射诊疗工作场所没有进行相应的防护以及设置电离辐射警告标志和工作指示灯;没有给受查者配备防护用品;乡镇一级的医疗机构还存在不具备资质的人员从事放射诊疗工作现象。针对上述问题,我们现场指导放射诊疗单位填写申报资料,提出了整改意见,要求医疗卫生机构停止放射诊疗工作限期进行整改。
同时,我们特邀请市卫生监督所放射科陈志芳科长等两人对辖区内23家医疗机构放射诊疗情况进行了监督监测。针对这次发现的问题,我们采取了三项措施:一是加强对我县放射诊疗机构的监督检查力度;二是加大对放射防护设施的投资,确保放射诊疗活动的正常开展;三是对全县放射诊疗工作人员进行业务知识、安全防护知识等进行培训。
六、广泛宣传,积极营造社会监督的舆论氛围
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人人自觉抵制非法行医行为,才能使医疗市场得到净化,为动员全社会积极参与到打击非法行医活动中来,震慑不法行为和不法分子。专项整治行动期间,我们加大了打击非法行医工作的宣传力度。一是利用电视、报纸等形式宣传,今年以来,发放宣传单1万余份;在电视台播放新闻6次,编发卫生监督信息29期,扩大了宣传声势,保持了高压整治的舆论氛围。
打击非法行医是一件长期而艰巨的工作任务,我们在今后将继续加大打击非法行医工作力度,建立并完善长效工作机制,坚持深入持久,同时要继续加强打击非法行医工作的宣传,提高群众对非法行医危害的认识,自觉抵制非法行医行为,为保障人民群众的就医安全,净化医疗市场,规范医疗经营秩序做好我们应尽的职责。
县卫生监督所整顿医疗秩序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集中整治阶段工作总结
为进一步带整顿医疗秩序,严厉打击非法行医违法行为,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权益,根据全国打击非法行医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和NN市卫生局等六部门《关于印发NN市进一步带整顿医疗秩序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南卫监督63号)要求,我县从2013年11月-12月在全县范围内开展整顿医疗秩序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集中整治阶段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现将专项行动集中整治阶段工作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制订方案,职责明确
县卫生局对整顿医疗秩序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十分重视,及时成立了整顿医疗秩序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制订了《QQ县进一步整顿医疗秩序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确定了工作内容和重点,明确了部门职责和分工,公布了举报电话。进一步严厉打击损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黑诊所、医托等违法犯罪行为,查处医疗机构违法违规行为,促进医疗机构依法执业,整顿和规范医疗秩序。
二、加强宣传,营造良好的打非氛围
QQ县整顿医疗秩序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集中整治阶段工作,紧紧围绕打击非法行医,保障健康权益,构建和谐医疗秩序任务,制定了宣传活动计划,动员全体卫生监督员积极参与宣传活动。普及了群众法律法规知识,使广大人民群众对打击非法行医活动有进一步认识,同时对非法行医者也起到了震慑作用。
三、集中行动,打击无证行医行为
我县把严厉打击损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黑诊所、医托等违法犯罪行为作为此次专项打击活动重点。集中整治阶段保持高压态势,充分发挥乡镇卫生院、卫生监督协管站基层前哨作用,将非法行医监督哨点移至乡镇卫生院、村卫生所和社区服务机构等基层一线。全面摸排,不留死角,形成横到边,纵到底监督检查,在全县进行了拉网式清查。同时,并从群众投诉举报信息中获取信息,对全县无照行医进行摸排踩点并进行详细记录,摸清底数。对城中村、城乡结合部等流动人口聚集地进行检查,打击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擅自开展诊疗活动的黑诊所。对以农贸市场、集市、大型建筑工地等人员密集场所为重点,打击坑害群众利益的游医、假医。对以生活美容机构进行检查,查处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擅自从事医疗美容诊疗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对零售药店进行检查,查处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擅自聘用医师或非医师坐堂行医的行为以及查处以养生保健、医疗气功、按摩推拿为名或以疾病研究院(所)为幌子非法开展诊疗活动等。截至目前,共出动人员56人次、执法车辆18台(次),检查各种单位(场所)174家(个)。对检查中发现存在问题提出意见责令改正10家,查处取缔无证行医案件1件,罚款0.49万元,震慑了非法行医活动的猖獗势头,净化了医疗服务市场。
1、非法行医的隐蔽性强,流动性大,增加执法难度。
2、容易出现死灰复燃的现象。由于非法行医经营场所的设施简陋,执法人员对其进行查封取缔后,容易出现转换地点后重新开张的情况。
3、卫生监督执法力量薄弱,卫生监督执法人员编制严重不足,日常监管事项多,以致对非法行医的整治力度和频率都还不足够。
五、下一步工作安排
1、进一步加大卫生执法力度,并组织开展联合执法,重点打击,彻底清除违法违规行医行为,特别对在打击过程中死灰复燃的黑诊所一查到底,坚决予以取缔。
2、继续加大宣传力度。通过电视、电台、报纸等媒体,以及举办大型咨询活动、派发宣传单、宣传栏等多种形式宣传相关医疗法律法规。
3、进一步加强卫生监督队伍建设,建立健全长效监督管理机制。
4、完善举报制度。设立举报电话、举报信箱并向社会公布,及时处理和解决群众的投诉。各成员单位定期举行联席会议,加强信息互通。
非法行医危害人民生命健康,后患无穷。作为医疗机构监督管理部门,我们将始终保持打击非法行医的高压态势,发现苗头就给以重拳打击,持之以恒地整顿医疗市场秩序、规范医疗执业行为,彻底铲除非法诊所,为广大人民创造一个健康、安全、放心的就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