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制造课件

发布时间: 2023.06.21

制造课件汇集7篇。

本栏目小编经过苦思冥想,打磨出了令您绝对满意的“制造课件”作品。对于每一位教师来说,教案课件都是不可或缺的必备工具,所以老师们应该尽心尽力地编写每一个教案课件。只有通过学生的反馈才能得出教学目标是否得以实现的结论。相信本文对您会有所帮助,欢迎阅读!

制造课件【篇1】

活动目标:

1、感受用常见物品制造声音的乐趣。

2、发现通过碰撞、敲击、摇动物品可以发出不同的声音。

3、敢于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在活动中的感受和发现。

4、学习使用"摇"、"敲"、"碰"等动词。

5、初步了解其特性。

6、发展动手观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简单的实验记录方法。

活动准备:故事《熊宝宝的宝盒》,勺子、木珠、塑料盒、瓶子、豆子、积木若干。

活动过程:

一、听故事

1、教师讲述故事《熊宝宝的宝盒》,引发幼儿好奇与探索的愿望。

2、提问:"你们喜欢熊宝宝的宝盒吗?为什么";"熊宝宝的宝盒都有什么?为什么会发出声音?";"你们想不想也有这样一个宝盒呢?"

二、制造声音

1、观察材料,提问幼儿材料的名称。

"老师也有宝盒,看看一看里面都有什么东西?"

2、引导幼儿探究"用他们怎样制造出好听的声音?"

3、幼儿动手操作,教师观察、指导"用两件物品怎样才能发出好听的声音?""你是用什么方法让它发出声音的?""试一试其他东西看看能不能发出好听的声音?"

三、分享与交流

1、教师请小朋友演示他们的发现。

"你们真能干,制造出了那么多好听的声音,哪个小朋友给大家表现一下,你是怎样制造出好听的声音的?"

2、引导幼儿归纳:用敲一敲、摇一摇的方法,可以制造出好听的声音。听的声音一二一

活动反思:

整节课下来,孩子对活动的兴趣很浓,活动中也体验到了成功,体验到了快乐。我也和孩子们一起分享了他们的成功。但我发现自己许多方面还做的不足,通过反思会在以后的教学中改正,争取做的更好。如:有的幼儿对所准备的材料很感兴趣而忽略了我对活动的讲解;在活动过程中我也没能关注每个孩子,有个孩子老是说生日吃蛋糕,我没能做出相应的回应,以至使这孩子注意不集中。还有我想在以后的科学活动中,要随时注意观察孩子的兴趣点,结合活动目的有机地在活动中对幼儿进行必要的常规教育,让活动进行的深入、透彻。

制造课件【篇2】

“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是七年级《生物学》中继“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水循环”之后和“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之前的一个学习内容,在教材编写及知识结构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也是这一章的重点内容。通过对这一节内容的学习为以后学习绿色植物对有机物的利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课标对本节的要求是:通过探究实验阐明绿色植物是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绿色植物是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

2、实验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3、阐明光合作用的概念。

4、尝试设计实验方案,掌握操作技能。

能力目标:

通过实验,让学生积极参与探索知识的发生过程,认识绿叶在光下制造的有机物是淀粉,理解光合作用发生的场所和产物的判定方法及其原理,从中归纳出光合作用的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实验探索,明确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物的情感。

三、重点和难点:

1、探索绿叶在光下能否制造淀粉。

2、对实验的目的,过程和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四、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法;实验法;探究法;

五、教学步骤

第一部分:导入新课

活动:请同学列举出昨天晚餐的主要食物,分析这些食物与绿色植物的关系。学生发现,人们的食物都直接或间接来自于绿色植物。置疑:“植物体由一棵小苗长成参天大树的过程中自身营养物质的积累从何而来?”“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是什么?如何检验呢?”“绿叶制造有机物需要什么条件吗?怎样证明?”以此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引导学生联想小学自然课的内容,自己找出答案:植物体内有机物来源于植物体的光合作用

第二部分:

1、讲解探究实验的目的,方法和步骤——探究课题,引导学生说出探究实验的变量,怎样设置对照实验。然后,提出自己的探究方案。最后,对照课本上的方法步骤,分析每一步操作的原因。

2、播放实验视频:(主要是6个步骤)要重点观看和讲解。

3、分析试验结果:1、同样是天竺葵,叶片见光部分变蓝了,说明了叶片的见光部分产生了一种使碘液变蓝的有机物——淀粉2、遮光部分未变蓝,说明绿叶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是——光。

第三部分归纳总结

1、从实验题目中体会光合作用的三个重要因素——绿叶、光、有机物

2、总结光合作用的概念。

第四部分布置相关练习和作业

制造课件【篇3】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继续了解过程的作用。

2.学习编写主过程。

3.能调用子过程。

4.感悟过程调用的某些技巧。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三)德育目标:

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培养从小学科学、爱科学的积极性。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体会子过程与主过程的关系,并会灵活地在主过程中调用子过程。

教学难点:

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完成其它类型积木块的绘制与累积。

三、教学策略:

教法:任务驱动法本课内容对于刚接触logo语言的学生来说确实较难,因为宝塔的复杂性决定了学生会以一种惯性的思维来考虑图形的绘制,即运用命令一笔一划的绘制出宝塔。为了让学生走出这一误区,教师首先应该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运用观察法,认真仔细的分析要画的图形,并将图形进行剖析,使之简单化。即将复杂的宝塔分解为一行行的积木块,再将一行行的积木块分解为一个个大小相同的正方形。用图片或动画等多媒体手段展现这一过程,使学生领悟到原来宝塔就是由许多相同大小的正方形积木块搭建起来的。学法:教师在学生现有的知识层面上给予恰当的引导,使学生能够从这一过程中通过自身的参与,观察与思索,切实体会到难题被逐步分解成自己能力范围内的小问题,从而增加自己解决问题的信心。学生可以小组或个人为单位交流讨论、上机尝试,找出解决问题的方向或方法。教师对认真研究问题的小组或个人予以奖励,同时给予具有建设性的引导,帮助学生扫除难关。

四、教学环境:

网络教室(每台电脑均安装logo语言程序)

五、教学过程:

(一)巩固旧知定向引导

1.在上节课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了在logo的世界里如何制作积木块,可是由于老师最近太忙,对于如何制作象正方形这样的积木块已经忘记了,有谁能帮帮老师呢?(调动学生积极回顾编写、定义、执行过程的相关知识,同时为今天的学习内容做好铺垫)

2.大家都会指挥小海龟制作积木块,真不错!那今天就请各位小建筑师们利用积木块做个游戏--巧用积木块搭建物体。看哪位建筑师能高效和优质的完成这一任务。出示宝塔图,请学生观察,从图中获取以下信息:

(1)宝塔共有几层?(9层)

(2)每层木块的数目与层数的关系是怎样的?(相等)

(3)每层木块的大小形状都怎么样?(一样)可以采用什么好的方法画呢?(调用过程)

(4)你准备怎样搭建这座宝塔?将你的打算写下来。

(二)探索发现感悟新知

1.学生参照和尝试书中小明、小东、小青的做法,比比看谁的方法最简捷。教师引导学生交流讨论,得出结论:小青的做法最简捷。因为计算机有记忆功能,只要教一次,小海龟就记住了。可以避免人们许多重复工作。

2.学生尝试指挥小海龟调用正方形过程单独绘制宝塔的第1层、第2层、第3层,体会绘制过程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都是主过程中调用相同的子过程zfx。

3不同点:调用次数不通,但次数与层号是一致。尝试并思考:要想将第1层和第2层连起来绘制,小海龟每画完一层后,应该停留在何处最合适?参照书中小东的做法:先将积木组合成行,共组合9行。观察小海龟绘制不同层时起止位置的变化,尝试用何种语句解决这一问题。

4.尝试组合每一行,搭建出宝塔。小组交流讨论,找出解决方法,并将自己的困难记录下来。

5.讨论并修正子过程d9h,为了保证宝塔的完整性应该除去d9h中的bk9*:20+10lt90语句。总之,无论绘制多少层的宝塔,最后一层的语句中都应除去bkn*:20+10lt90(n为层数)

(三)拓展思维发展创新

1.观察主过程中的语句,找出可以简化的部分。

2.请各位建筑师运用今天学到的知识指挥小海龟绘制出如下图形:

第一行:tod1hzfxrt90fd20bk1*:20+10lt90end

第二行:tod2hzfxrt90fd20zfxrt90fd20bk2*:20+10lt90end

第三行:tod3hzfxrt90fd20zfxrt90fd20zfxrt90fd20bk3*:20+10lt90end第九行d1hbk20d2hbk20d9h

3.小建筑师们还能利用今天学到的知识指挥小海龟设计或搭建出其他的图形吗?

(四)评价激励师生小结

1.完成课后的评价表,进行自我评价。

2.投票选出优秀建筑师,颁发小奖品。

3.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收获:

(1)会编写主程序,并在其中合理调用子程序。

(2)遇到复杂的问题,不要气馁,要多观察多思考,学会将复杂的问题分解为简单的问题加以解决。

制造课件【篇4】

本学期在院、系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教研室全体老师共同努力下,较好地完成各项教学任务。模具设计与制造教研室在教学改革、学生技能培养、实践教学等多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适应社会发展,认真制定本专业的教学计划

我们教研室召开专题讨论,就以前的教学计划进行分析,对发现的新问题加以调整和解决。本学期,结合院领导提出的加强专业建设并结合本专业特点,适时的对各年级教学计划进行调整,如10级模具专业选修课程数量将比06模具专业大幅增加,涉及PLC、电机拖动、专业英语、橡胶工艺等方面;08级以后,《数控技术》理论部分从原先的两个学期更改为一个学期,减少了理论课学时;为提高学生行业软件的应用能力,加大和增加了计算机辅助课程;为提高学生基础,为后续课程做好准备,把《电子电工技术》安排在第一学期。可以看出,新的教学计划与以往的教学计划相比,课程安排更为合理,符合教学规律,可以为学生打下结实的专业基础,有利于保持学生专业学习的兴趣,发挥其主体思考和创造性。

二、认真落实教学任务,尤为注重实践环节

本学期,教研室能严格按照教学计划的要求,落实完成教学任务。

1、在本学期初,就对每位老师所上课程的教学计划进行认真检查,防止出现各种差错。对于一些基础课程,也要加强学生能力的培养,增加本课程的课程设计内容;

2、在08级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实践方面,教研室也积极工作,保质保量地完成教学任务;

3、为使同学们了解机床各种设备及其机加工方法与工艺,在11月上旬组织09级模具专业学生前往西江机械厂参观学习;

4、10级实践教学环节占总学时58.9%,比06级大幅增加了14.9个百分点,更突显出高职教育的特点;

5、为使08级学生进一步掌握模具结构,在12月组织学生进行模具拆装实训,并到XX模具制造有限公司现场学习模具生产及应用;

6、在实训中心的配合下,模具专业三个年级学生的金工车间实训也顺利完成。

7、组织学生参加手绘图比赛,模具专业学生取得好成绩;

8、组织08级学生参加全国3D动力大赛,08模具XXX、YYY、ZZZ同学获得广东赛区“二等奖”。

三、切实开展教研活动,积极进行教改研究

教研室能够按照院部学期工作计划,积极开展教研活动。教研活动的内容主要涉及:教师之间的教学交流、多媒体课件交流学习、听课、评课、专业课程体系和结构的讨论等。通过教研室老师的`相互交流和讨论,教学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通过教研教改,建立起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坚持“育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完善了课程体系,推进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采用了“基础课程模块+专业课模块+实践课模块+厂企实习”的人才培养方案;专业课打破理论与实践课程分离式的教学模式,切实提高实践教学的学时比例,强化工作过程中的职业能力的培养,提倡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

四、做好迎评整改工作,保证迎评整改顺利通过

本学期,我院的头等大事就是迎评整改。为做好迎评整改工作,我们教研室首先要使教师们充分理解和认识到迎评整改工作的重要性。从而在思想上高度认识到迎评整改就是对我们整体工作的再次全面考核,它关系着学院今后的生存和发展,也关系着每一位老师的切身利益。其次,要求教师自身做起,严格按照学院规定做好本职工作,查找工作中存在的差距,细化和完善教学的各环节,使教学和管理工作日趋规范化、制度化。并积极配合系、教务处等部门做好迎评整改工作。

总结经验展望未来,为进一步做好教研室的各项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现对教研室下学期的工作计划部署如下:

一、做好上课准备:教材查对、教师授课计划、教学进度表审核(第1周、第2周)

二、组织09级、10级金工实训按计划开展(自第1周开始,贯穿整个学期)

三、组织机械设计创新比赛(第2周第9周)

四、组织09级考证工作(钳工、车工、AutoCAD)(考证中心安排)

五、教师教学进度期中检查(第8周第9周)

六、组织09级参加顶岗实训活动(第12周第15周)

七、组织08级学生毕业答辩(根据教务处安排)

八、期末考试试卷命题(根据教务处安排)

九、组织机加工技能比赛活动(第16周第18周)

制造课件【篇5】

专业名称:机械设计与制造

专业代码:580101

专业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计算机辅助设计能力,从事机械设计制造、设备的生产、维护调试和管理,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专业核心能力:机械设计与制造,高精密机械设备的操作、调试、维护和管理。专业核心课程与主要实践环节:机械制图、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工艺与装备、电工电子技术、液压与气动、数控加工技术、现代机械制造技术、模具设计、数控编程、计算机辅助设计与辅助工艺管理、制图测绘、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工艺和夹具课程设计、机加工实习、现代机械制造技术综合实训、毕业实习(设计)等,以及各校的主要特色课程和实践环节。

可设置的专业方向: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

就业面向:在机械制造领域,从事CAD/CAM设计、制造,设备管理工作。

其他:本专业可获取英国伦敦城市行业协会机械加工二、三级国际职业技能资格证书。

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介绍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能在机械工程领域的企事业单位从事机械产品制造、计算机辅助设计,能够进行设备改造、维护、调试和管理工作的高技能人才。

二、主要课程:

机械制图、工程力学、工程材料及热加工、机械设计基础、C语言、液压传动、互换性与测量技术、机床电气控制、PRO/E、数控机床故障诊断及维修、数控编程与操作、机械制造技术等。相应的实践性环节有金工实习、机械制图(手工测绘/CAD绘图)实训、电子电工实训、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机床电气控制实训、数控机床故障诊断及维修实训、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生产性实习、顶岗实习等。

三、专业特色:

本专业是我校的省级教改试点专业,它以先进的机械制造业为专业背景,加强机械设计制造与计算机控制技术的交叉渗透,将传授知识、实干能力培养与素质教育紧密结合、培养掌握现代化机械设计与制造基础理论知识,从事现代机械加工设备的设计制造、控制与技术管理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四、就业前景:

⑴毕业生主要面向机械制造行业,从事普通机械加工、数控机床的操作。⑵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数控加工编程工作。⑶机械设备的安装、调试、维护与管理,机电设备的技术服务与销售工作。

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介绍

------------------

专业介绍

一、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现代科技观念、掌握现代制造技术和良好的人文科学修养的从事机械设计与制造的应用型人才。

二、专业核心课程与主要实践环节

机械制图、计算机基础、计算机绘图(AutoCAD)、工程力学、金属材料及热处理、机械设计基础、电工学及工业电子学、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金属切削机床、夹具设计、金属切削原理及刀具、机械制造工艺学、数控加工技术、数控原理及编程、CAD/CAM应用、特种加工、工业企业管理、制图测绘、计算机操作实训、AutoCAD实训、金工实习、专业课程设计、机加工实训、数控机床操作技能实训、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

三、专业核心能力

机械制造工艺设计和实施,工装设计制造与调试,机床安装、调试、使用、维护、改装及维修,机械加工质量分析与控制,计算机辅助绘图及设计,数控设备的编程、调试及操作,车间运行及企业管理。

四、学习形式及学制

全日制普通专科三年制及五年一贯制。

五、就业面向

面向机械、电子、轻工、纺织、食品、化工、建筑等行业从事机械设计与制造,设备的安装、调试、操作、维护及生产管理。

六、其它

本专业可获取劳动部颁发的中、高级职业技术证书

制造课件【篇6】

【摘要】本文结合当代大学生教育的特点及特征,详细的分析了“机械制造装备设计”专业课在面向机械工程学科培养进行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指出了传统教学模式导致了理论与实践相脱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得不到有效锻炼,很难培养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弊端等;并针对这些问题阐述了课程案例化课堂教学改革研究在“机械制造装备设计”课程中应用的可行性,给出一系列教学改革方法,并分析了其改革中的关键问题及主要特色,为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奠定基础。

【关键词】传统教学;案例化;课堂教学;关键问题

1“机械制造装备设计”课程教学现状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是一门历史发展悠久的专业课程,是机械类专业一门重要理论实践专业课程,主要是教授学生机械制造装备设计方法、金属切削机床设计,典型部件设计,工业机器人设计、机床夹具设计以及物流系统设计和机械加工生产线总体设计等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为学生从事制造业工作打下基础,现已成为众多高等学校机械工程学科本科教学中量大面广的重要的一门专业课。其包含知识面广、专业性强、实践性高等特点,使得学生在学习时难度较大,教师的教学效果不太理想。目前,由于本课程书本上的繁琐理论使学生无法理论联系实践,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极大的冲击,逐渐对机械缺乏感性认知,便造成了以下弊端:1)教学模式相对单一或不足,在对其讲述中仍旧采用的是传统教学过程,即教师通过系统细致的讲解,使学生掌握大量知识的教学方法,形式比较单一,学生只是一味地接收教师的知识灌输;2)课堂气氛不活跃,目前由于网络的发达,很多学生处于老师在上面讲,学生在课堂上玩手机、睡觉等的现象比较多,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的机会太少,学生创新性思维难于得到有效培养;3)学生的学习效果及考核方式比较单一,考试只注重书中基础理论的考察,而较少注重学生的设计分析能力的考察;4)实践环节太少,导致学生没有实践经验和动手能力差,甚至有些高校所开的实验课与课堂重要的结构原理方面的相关联程度太少,从而影响力学生对相关理论知识的充分理解,甚至使培养的学生与社会需求脱节。可见,现今的传统教学模式很难兼顾到这两个方面,在一定程度上,这种教学模式导致了理论与实践相脱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得不到有效锻炼,这就很难培养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随着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及互联网的普及,“翻转式课堂教学”在全国各所学校逐步慢慢推广,其教学模式逐渐变得可行和现实,可以将专业课程进行案例化、专题化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加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完善大学生实践平台,为进一步深入地进行工科专业课程体制改革,以及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奠定基础。

2教学方法改革研究

针对上述问题的存在,该课程改革的总体理念与思路就是将通过翻转式教学将实践、理论和设计三者相互融合,交叉进行,使得三个方面能够相辅相成,并相互促进,从而能够实现对该课程知识体系的完全理解与把握。具体说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基于翻转式教学的“机械制造装备设计”课程混合式教学设计研究。基于翻转式课堂教学就要综合考虑教学目标、教学环节、教学内容、知识点难易等方面的因素,通过对课程体系进行优化重组,明确指出哪些内容需要使用传统教学方法,哪些内容需要以案例化为载体的翻转式教学,哪些内容是需要让学生进行深入讨论的部分,最后在教学活动中以传统教学和“微课-讨论-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为主线,对整门课程进行混合式教学设计。2.2“机械制造装备设计”课程案例化、专题化研究。对“机械制造装备设计”课程混合式教学中需要以微课为载体的翻转式教学和需要让学生进行深入讨论的部分,考虑实践以及实习现场或者是实验室的相关设备和实物分析图,或者用用三维软件对某些难以理解的结构进行三位运动装配模拟仿真,对相关知识点进行重构组合,结合理论讲授部分,将其相关部分以制作短小视频的方式制作成案例、专题,可以利用相关的平台让学生提前进行观看预习或者以点播式的方式先在课堂上让学生自主学习,而后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灵活性。2.3基于网络平台的实践环节加强研究。通过大学生科技竞赛、技能培训基地和校企合作研究,以及设置开放性、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项目,打造学生真正的实践环节平台。在对课堂上没讨论完或没讨论彻底的问题或者课后遇到新的难题留在结合相关的实践环节在网络平台上进行探讨,以便进行充分的探讨达到更深层次的认知。教师可将课堂上问题与解决方案,甚至精彩的讨论环节进行资源整合并上传网络,学生们永久可以下载保留。利用互联网将实践过程中的经验体会结合案例化和专题化内容整理成微视频,通过论坛,微信以及微博、云空间等平台发布共享,让更多的人进来讨论,批评改正,优化提升。2.4教学改革课程考核方法改进研究。通过尝试改变以往课程考核集中在期末,一卷定成绩的古老方法。在学习评价方法上可以做如下考虑:增加课堂提问环节10分、课堂分组讨论环节10分、实践与试验环节20分、基础知识理论考试50分、附加分制10分(学生根据自己学习的程度,选择一个与课程相关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带有自己的思考的设计或解决方案来)

3改革方法分析

3.1改革目标。通过对“机械制造装备设计”专业课程进行案例化、专题化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提高大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完善相关教学实践平台。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并加强了学生们学习时自主规划能力与探索能力,让学生们的思维得到更灵活的运用,尤其是工科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明显提升。从而为郑州轻工业学院作进一步深入地进行工科专业课程体制体制改革,以及推进我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奠定良好基础。3.2改革中的关键问题。3.2.1“机械制造装备设计”混合式教学体系设计及评价问题一方面,“机械制造装备设计”课程强调理论的`讲解,但要与案例分析和软件工具紧密结合,最后要落实到专业技能的提高上来。另一方面,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学生不仅要掌握软件操作,更要掌握一些其它深层次知识,如何建立具有可操作性、可评价性的混合式课程体系是本课题的关键性问题。3.2.2“机械制造装备设计”课程案例化、专题化课堂模块设计问题在对“机械制造装备设计”课程相关知识点进行案例化、专题化的过程中,如何结合交叉学科知识把短小精悍的视频设计的生动易懂,使学生把应该掌握的必要知识及能力融入。而课堂活动模块设计翻转课堂的课堂教学环节,实际上是帮助学生进行知识内化的环节。教师课堂活动模块的设计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在“机械制造装备设计”课程案例化、专题化课程教学中,如何进行课堂活动模块设计是本课题的关键问题。3.3主要特色。3.3.1构建新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实现在互联网新时代下对创新实践型人才的培养;突出“以基于翻转式教学的交互式教学模式、强化实践环节、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专业课程核心教学理念。3.3.2打破传统教学过程中的“以老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采取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授课,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的学习过程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思考。3.3.3通过整合优化教学内容,极构建网络教学平台,进而加强实践环节建设,体现课程的先进性和实用性。

4结语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的案例化是一种新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的教学改革,虽然看起来过程繁琐,但是本课程的专业学科知识点明确,每一章一个侧重点,可以按章节来编排制作案例化素材,也可以侧重于一类结构、一类设计方案、一类方法的应用。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把一些重要的,较难理解的知识点将它们案例化、专题化后展现给学生(可通过视频或动画),以有效的提高课堂效率,帮助学生高效地完成课堂学习任务,提供学生进行学科专业学习的平台和渠道,积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切实提高教学质量。相信这种教育方式可以加强学生们学习时自主规划能力与探索能力;通过这种混合式和探究式的教育方法,由于让学生们参与其中,可以使其思维得到更灵活的运用,尤其是工科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李永春.关于机械制造装备设计课程教学的改革研讨[J].现代企业教育,2014(20):355-356.

[2]危卫华,连小莹,等.机械制造装备设计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探讨[J].价值工程,2013(27):258-259.

[3]丁江民,魏延刚.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机械制造装备设计”专业课的教学改革[J].教育教学论坛,2013(18):21-23.

[4]杨建锋.“机械制造装备设计”多元化课程教学模式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14(23):53-54.

[5]肖曙红,等.“机械制造装备设计”课程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8):92-94.

制造课件【篇7】

一、教学目的

1. 感受生活中各种常见的漩涡,了解这些漩涡的共同特性。

2. 尝试运用手工或绘画的形式表现自己看到的漩涡。

3. 在操作活动中,培养幼儿的探索欲望。

二、教学准备

1.资源准备教师演示包:

(1)漩涡图片

(2)实物:彩色纸、剪刀、橡皮泥、毛线、水彩笔、筷子、勺子、竹签、大小、高度不同的容器、长短不同的搅拌器皿

(3)记录活动表格幼儿资源包:

(1)实物:彩色纸、剪刀、橡皮泥、毛线、水彩笔、筷子、勺子、竹签、大小、高度不同的容器、长短不同的搅拌器皿

(2)记录活动表格亲子活动包:

(1)容器、搅拌器皿、沙。

自行准备:

(1)课桌。

(2)示频仪、电源插座。

(3)黑板。

2.经验准备教 师:需要了解漩涡的形成。

幼儿:幼儿收集各种不同的搅拌器皿以及容器,会填写简单的表格。

3.环境准备在科学区准备各种不同的搅拌器皿以及容器。

三、科学词汇漩涡:水流急转所激起的螺旋形。

四、方法词汇观察:观察怎样制造漩涡。

操作:用不同的物体制造漩涡。

记录:哪个物体能制造出又大又漂亮的漩涡。

五、教学建议

1.导入活动律动导入:让幼儿跳转圈舞,感受漩的动作。

2.引导幼儿讨论幼儿已经认识了漩涡,请幼儿说说在哪儿见过漩涡?你看见的漩涡是什么样的?你觉得漩涡像什么?

3. 幼儿作业组织幼儿用各种材料直观的表现出自己看到的漩涡。

1.画密密麻麻的螺旋线,拿剪刀顺着螺旋线剪,剪一个漂亮的漩涡。

2.用毛线摆螺旋线。

3.把橡皮泥搓成长条,把长条摆成螺旋线。

水中做漩涡。先问幼儿会在水中制造漩涡吗?然后请幼儿讨论用什么方法制造漩涡?

(1)用手搅。

(2)用嘴吹一吹。

(3)用筷子搅水。然后用老师准备的材料,尝试制造出一个又大又漂亮的漩涡,把结果记录在表格内。

4.过程关注。

在幼儿进行制造漩涡时,教师要关注幼儿在操作时不把水弄到衣服和地面。

5.教师小结。

原来用长而细的搅拌器皿在大而深的容器中能制造出又大又漂亮的漩涡。

6.教学延伸

(1)区域延伸在科学区提供一根葱和有色的水:运用漩涡的知识看看葱在漩涡中会怎样。

(2)家庭亲子活动延伸水中的散沙如何成堆:水中有很多沙子,怎样把它们捞出来?

"制造课件"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