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财政局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 2019.08.14

财政局扶贫工作总结。

时间匆匆流逝了,走得那么无影无踪,我们总会经历很多各式各样的事情,很有必要给自己写一份总结,一份给自己的总结,总结就是将一个人的所作所为简单阐述,我们该如何去写一份优秀的总结范文呢?下面的内容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财政局扶贫工作总结,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第一篇】:2011年财政扶贫资金使用情况总结报告,财政局扶贫工作总结

财政扶贫资金使用情况总结报告2011 年, 在自治区党委、 政府的正确领导下, 按照国务院扶贫办的 工作部署,我办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扶贫工作会议精神,以科学 发展观为指导,围绕新阶段扶贫开发新任务,不断完善政策体系、创新 工作机制、狠抓工作落实,全年扶持了近 102 万贫困人口,稳定解决了 33.4 万人的温饱问题,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效。

一、财政扶贫资金使用情况 2011 年,中央和自治区各级用于扶贫开发的投入总计 16.72 亿 元,其中中央财政扶贫资金 10.96 亿元,自治区财政本级配套 1.93 亿元,盟(市)旗(县)级配套 3.83 亿元。

(一)整村推进项目安排资金 29820 万元。启动新一轮整村推进 工程,安排 29820 万元财政扶贫资金,在全区 366 个重点贫困嘎查村启 动实施了新一轮整村推进项目,提高了投入水平。项目受益总户数 10 万户、20 万贫困人口,人均增加收入 600 元,有力的推动了贫困地 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二) 产业化扶贫基地建设项目资金 15739 万元。

坚持政府主导, 创新产业化项目分配方式,探索产业化扶贫新形式,坚持项目到村到 户,重点支持现代设施农牧业、扶贫龙头企业基地建设和经济合作组 织发展,扶持贫困地区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引导贫困地区调整产业结 构,转变增长方式,促进贫困农牧户增产增收。通过项目评审,重点 在国家和自治区扶贫开发重点旗县、少数民族聚居区、边境牧区及革 命老区安排产业化扶贫资金 15739 万元,落实项目 202 个。项目全部 落实到贫困嘎查村,极大的促进和带动了贫困嘎查村产业的发展,有 效地提高了农牧民的收入。

(三)连片开发项目投入资金 8500 万元。围绕我区社会主义新 农村新牧区建设的实际,以改善连片特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为突破 口,编制下发了《内蒙古自治区县为单位、整合资金、整村推进、 连片开发试点项目考核验收办法(暂行)》,2011 年安排 7500 万 元财政扶贫资金继续组织实施 2010 年已经启动的 15 个集中连片开发 试点项目,并进行了阶段性检查,根据检查情况下达了《2010 年连 片开发试点项目 2011 年实施计划》。对兴安盟乌兰浩特市葛根庙 镇集中连片试点项目和通辽市科左中旗集中连片试点项目进行 了实地考察调研和评审,确定安排了兴安盟连片开发项目资金 1000 万元。通过政策倾斜、机制创新,进一步探索财政扶贫资金与盟市、 旗县级部门涉农涉牧资金集中整合使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的新路子, 探索特困片区经济发展与扶贫攻坚的新途径, 促进特殊困难地区经济 发展和贫困人口稳定增收脱贫。 (四)科技扶贫项目投入资金 2200 万元。国务院扶贫办下达我 区科技扶贫试点项目二个,安排资金 200 万元。此外,我办还与自治 区财政厅联合下发了《关于做好 2011 年财政科技扶贫项目遴选工作 的通知》,对科技扶贫项目的申报进行了明确要求,并下达了申报指 标数。之后聘请专家又进行了严格的评审论证,最终确定了 39 个科 技扶贫项目,安排资金 2000 万元。

(五)贫困嘎查村互助资金试点项目安排资金 4435 万元。2011 年共投入 4435 万元,其中中央资金 2135 万元,自治区财政配套资金 2300 万元。在 42 个试点旗县(新增试点旗县 32 个,试点村 238 个) 实施开展贫困村互助资金项目。截止 2010 年,全区共发展贫困村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 试点旗县 20 个,其中中央试点旗县 18 个,自 治区试点旗县 2 个,在 155 个贫困嘎查村实施了互助资金试点项目。

(六)扶贫贷款贴息 2000 万元。组织认定了第三批自治区扶贫 龙头企业共 6 5 家,使我区的国家级和自治区级扶贫龙头企业达到了 1 5 9 家,积极发挥扶贫龙头企业在带动贫困地区经济结构调整和贫 困农牧民增加收入中的作用。今年中央下达我区扶贫贷款贴息 2000 万元,自治区安排扶贫龙头企业贴息 1000 万元,扶持了 36 个龙头企 业,扶贫到户贴息 1000 万元。 (七)移民扩镇扶贫 11000 万元。年初我办与自治区财政厅农财 处联合下发了《关于上报第七期扶贫开发移民扩镇项目建议书的通 知》,经过各盟市初步审查,于 3 月 15 日,涉及 12 个盟市及满洲里 市,共报来项目建议书 65 个。经与财政厅农财处协商,确定实施移 民扩镇项目点 55 个,每个项目点由原来投资 200 万元提高到 300 万 元,分两年投入,即 2011 年投入 200 万元,2012 年投 100 万元,今 年启动的项目点 55 个,先按照 200 万元投入,共投入资金 11000 万 元,增加的 100 万元在 2012 年补齐,需投入 5500 万元。

(八) 雨露计划、劳动力转移培训和贫困地区干部培训 3320 万元。其中安排 2000 万元用于劳动力转移培训,全年完成 2 万人的 培训任务,安排 1120 万元用于雨露计划试点补助资金,安排 200 万 元用于贫困地区干部适用技术培训。2011 年劳动力转移培训资金, 全区对盟市进行分类,共分三类,资金按类别分别为 220 万元、160 万元、80 万元进行分配。考虑到三个少少民族旗县和 19 个边境牧区 旗县的因素,每个旗县增加 10 万.

(九)革命老区扶贫项目 3000 万元。2011 年安排革命老区建设 资金 3000 万元,其中革命老区重点区域整乡推进试点项目资金 900 万元,革命老区扶贫项目资金 2100 万元,专项用于支持革命老区农 牧业生产水平,提高当地农牧民收入。 (十) 灾后恢复生产建设项目 500 万元。

根据我区各地自然灾害 造成的因灾返贫致贫情况, 从新增加资金中安排 500 万元重点用于受 灾地区灾后恢复生产建设项目, 减少贫困人口因自然灾害造成的生产 性损失。

(十一)绩效考评和扶贫开发工作多因素量化考评资金 2000 万 元。根据国家和自治区有关扶贫开发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扶贫资金的管 理办法,结合我区的实际,对全区 12 个盟市的扶贫工作进行考评检查, 按照全面自查和重点抽查的结果实行奖惩。

二、财政扶贫资金管理及机制创新情况 自治区将 2011 年确定为扶贫项目科学管理推进年。为确保扶贫 项目做实,扶贫资金用好,我区在扶贫资金、项目管理中主要采取了 以下措施。

(一) 坚持创造性地贯彻落实中央扶贫开发政策。

从自治区实际 出发制定推出了一系列创新性的重大举措。

1、建立稳定、规范的扶贫标准调整机制。确定我区农区扶贫标 准为农民人均纯收入 2600 元、牧区扶贫标准为牧民人均纯收入 3100 元, 全区贫困人口总数 266.58 万人, 占全区农牧业人口的比重为 20%。

并建立了五年一调整的扶贫标准动态管理机制。 2、建立对国家和自治区扶贫工作重点县的动态管理机制。确定 了 31 个国家扶贫工作重点旗县和 26 个自治区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旗 县。为下一步科学布局扶贫工作重点地区,制定全方位、有针对性、 差别化的倾斜政策,鼓励重点县积极脱贫创造了有利条件。

3、建立稳定增长的扶贫资金投入机制。2011 年,自治区本级财 政投入 1.932 亿元,比上年增加 7320 万元。从 2012 年起,自治区财政 每年拿出 10 亿元以上资金,专项用于扶贫开发。各盟市、旗县也将扶 贫开发资金列入各级财政预算,并作为一项制度固定下来,扶贫投入不 断增加。

(二)坚持开发式扶贫工作方针。把增强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自 我发展能力作为实现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在产业布局、项目安排、 生态和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发展等方面,加大对贫困地区的倾斜 力度,为贫困地区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实施兴边富民行动,带动了边 境贫困地区的发展。大力推进整村推进、异地搬迁、连片开发等重点 工程,有效改善了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

(三)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扶贫,进一步构建了专项扶贫、行 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的大扶贫工作格局。各地行业扶贫和 社会扶贫工作不断深入,重点嘎查村单位包扶和干部联系制度基本建 立。积极推动中直机关、企业定点帮扶工作扩大规模、加大力度。自治 区直属机关继续定点帮扶兴安盟和呼伦贝尔市人口较少民族工作。鄂尔 多斯市对口帮扶兴安盟和京蒙对口扶贫协作工作也取得阶段性成果。组 织动员社会各界进村入户开展结对帮扶。积极探索民营企业、非政府组 织等参与扶贫开发的途径和方式。

(四) 加大对特殊类型贫困地区的投入, 稳步推进扶贫开发重点 工程。一是加快推进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的扶贫攻坚。自治区确定 将贫困面较大、贫困程度较深、贫困发生率较高的兴安盟、赤峰、通 辽、乌兰察布和锡林郭勒盟西南部、大青山(阴山南北麓)地区和三 个人口较少民族自治旗作为新一轮的扶贫攻坚主战场。这些区域,覆 盖了我区全部 31 个国贫县和 26 个区贫县中的 21 个,共有贫困人口 222.2 万人,占全区贫困人口的 83.3%。二是对具备发展条件的扶贫 对象,重点实施整村推进工程,结合新农村新牧区建设以促进增收为 核心,根据具体情况和贫困户意愿,本着缺什么扶什么的原则,因地 制宜制订发展规划,明确目标任务,逐村逐户落实扶持措施,提高了 自我发展能力。三是异地移民搬迁扶贫开发工程。对生存条件恶劣、 自然灾害频发和生态保护重点区域的贫困人口, 重点实施了易地移民 搬迁。四是扶持发展特色产业,以传统产业为基础,积极推广一村一 品、一乡一业的规模化生产模式,大力培育和集中扶持一批了具有地 方特色、具有较强辐射带动能力的扶贫支柱产业。 (五)进一步完善项目管理办法。落实扶贫项目责任人制度。要 求项目乡镇村首先落实项目责任人,做到每个项目都有专人负责,即 项目花钱有人管,项目建设有人问,事前事后有人监督。坚持村民广 泛参与制度。在编制规划、确定项目、规划区域时都积极主动动员群 众酝酿讨论,充分听取项目村群众意见。项目实施、评估论证、检查 验收和项目后续管理都让群众充分参与,实行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和 民主决策,充分发挥农牧民群众参与扶贫开发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 造性。全面推行扶贫资金项目公告公示制度。增强了项目建设和资金 使用透明度,在确定扶贫项目、实施项目建设、下达资金指标等各个 环节,都进行为期 7 天的公告、公示。同时实行扶贫项目逐级验收报 账制度、 项目评审制度、 大宗物资实行政府采购或集体询价采购制度、 建立和完善项目检查和绩效考评制度。通过完善各项项目管理制度, 从源头防范和杜绝了项目申报、审批程序暗箱操作现象的发生, 确保了项目管理目标的实现。

三、扶贫贴息贷款改革后的运行基本情况 2008 年扶贫贴息贷款改革以来,我区实施扶贫到户贷款贴息项 目和扶贫龙头企业项目贷款的范围进一步扩大。2011 年度为 46 个旗 县安排扶贫到户贷款贴息财政资金 1000 万元,协调解决银行贷款 20000 万元,覆盖贫困嘎查村 655 个,覆盖贫困户 28900 户,户平均 贷款额 20000 元。2011 年度为 33 个扶贫龙头企业安排项目贴息财政 资金 1000 万元,共协调解决银行贷款 55628.85 万元,该项目资金当 年已拨付到旗县财政专户,目前正在审核报账中。

(一)扶贫到户贷款贴息项目主要做法 1、明确扶贫贴息贷款发放范围。主要用于支持能够带动低收入 贫困人口增加收入的种养业和劳动密集型农副产品加工业。

2、规范扶贫贴息贷款项目申报。严格坚持农牧户贷款前调查、 贷款时审查、贷款后检查的三查制度,由项目户提出贷款申请并 填写《扶贫到户贷款贴息申请表》,经乡镇苏木政府和旗县扶贫办审 核后,提供给信贷部门,为信贷部门办理贷款手续提供基础材料。

3、做好扶贫贴息贷款项目确认。按照自愿的原则,由农牧户第 三方担保、财产抵押方式向农村信用合作社提出贷款申请,信用合作 社按信贷条件汇总贷款农牧户名单及项目内容后,报旗县扶贫、财政 部门确认; 信用合作社将年度扶贫贴息贷款利息补贴结算表和扶贫贴 息贷款计划执行情况明细表书面送旗县扶贫办、财政局审核,审核后 由旗县扶贫办、 财政局在扶贫贴息贷款利息补贴结算表上签章予以确 认,按当年扶贫贴息贷款实际发放额度予以贴息。

4、加强项目管理。信用社在每月结束后及时向扶贫部门提供该 月发放的贫困农牧户贷款清册,以利于掌握贷款进度。旗县扶贫办建 立了动态监测制度,每月对获贷贫困农牧户进行抽查监测,年终进行 检查验收。

5、做好跟踪服务。苏木乡镇政府及时了解农牧户在发展生产中 遇到的实际问题,为他们提供相关服务,如新实用技术的培训,产品 供求信息反馈,优质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和传统产品的更新改造等, 使项目顺利实施,带动贫困农牧民脱贫致富。

(二)项目贴息贷款的主要做法 1、承贷银行选择 由企业自主选择承贷的金融机构。

2、放贷程序 扶贫贴息贷款由贷款企业提出项目建设内容、贷款额度、并提供 贷款抵押物,承贷银行对贷款抵押物进行评估,贷款抵押物评估价值 达到承贷银行要求后,承贷银行才对企业贷款要求进行审批,最后发 放贷款。

3、贴息方式 扶贫贴息贷款由贷款企业提出贴息申请, 经盟市扶贫办报自治区 扶贫办和财政厅,由自治区扶贫办组织有关专家进行项目评审,重点 考核企业的扶贫效益。

然后由自治区扶贫办和财政厅下达贴息资金计 划。扶贫贴息贷款期限为 1 年,财政按年利率 3%的标准,给予贴息。 4、贷款管理 扶贫贴息资金直接由旗县扶贫和财政部门对企业的贷款贴息项 目进行审核后,重点考察扶贫协议的落实情况,由财政部门将贴息资 金拨付至贷款企业或金融机构。

(三)主要经验 1、加强扶贫贴息贷款的监督管理力度。①各旗县扶贫贴息贷款 领导小组除扶贫办、财政局、信用合作社为成员外,还把监察局、审 计局也一并纳入成员单位; ②规定各苏木乡镇扶贫贴息贷款发放对象 的确定工作必须实行阳光操作,由嘎查村委员会讨论决定,并将 扶贫贴息贷款及贴息执行情况进行公示, 同时要求各乡镇苏木必须向 农牧户作好贷款诚信教育, 督促借款农牧户按期结息, 到期主动还贷; ③旗县扶贫办、财政局对扶贫贴息贷款的发放对象、使用范围、项目 进度、质量、贷款到位时农牧户缴息情况等随时检查验收;④信用社 坚持做好贷后检查,凡转移用途、弄虚作假者要提前收回本金,对挪 用扶贫贴息贷款,骗取国家贴息项目资金等行为,要追究责任人和单 位负责人责任, 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通过做好以上工作, 保证了扶贫贴息贷款按对象、 范围及时发放到位, 并发挥了积极作用。

2、以促进农牧民增收为主线,努力提高贴息资金使用效益。为 充分发挥扶贫贴息贷款的引导、放大作用,我区各按照贷得出、收 得回、有效益的原则,把扶贫贷款贴息工作与优化产业结构、扩大 产业规模,提高产业层次相结合,向整村推进扶贫工程、产业化项目 和计划生育户、妇女脱贫项目倾斜,帮助农牧户由传统种养业逐步走 上产业化脱贫致富之路进行了尝试。

①结合整村推进扶贫项目和产业 化项目,扩大项目建设规模,将整村推进、产业化项目资金与到户贴 息贷款捆绑使用,使项目户增收明显,还贷能力增强,提高了扶贫资 金的使用效益; ②将扶贫龙头企业项目贴息与到户贴息两个项目整合 实施,发挥了扶贫龙头企业的龙头作用,解决了贫困农牧户贷款难的 问题;③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对能够带动贫困户致富的能人大户和农 村经济合作组织适当给予支持,采取合作组织(能人大户)+农户 的形式,依托合作组织(能人大户)的管理经验及资金、技术、销售 等优势,吸纳周边群众,带动贫困户,形成主导优势产业或特色优势 产业。

四、互助资金试点运行情况总结 近几年来, 自治区扶贫系统把贫困嘎查村互助资金试点作为扶贫 创新工作方式的一项重要探索,加大投入,精心组织,在财政等相关 部门的支持、指导下取得了明显成效。截止到目前,已在全区的 12 个盟市 62 个旗县区中 393 个贫困嘎查村开展了互助资金试点工作。

资金总规模累计 6985.13 万元,其中:中央扶贫资金 2203.65 万元, 自治区级扶贫资金 4781.48 万元,农牧户缴纳互助金 153.18 万元。已 有 32507 户农牧户加入了互助组织。累计发放借款 2804.5 万元,累 计还款 2354.18 万元,到期还款率达到 91%。实践证明,在贫困嘎查 村中建立互助资金组织,促进贫困农牧户自我管理、自我经营、自我 发展,对于强化扶贫工作瞄准性,有效缓解贫困农牧户发展生产资金 短缺状况,创新扶贫资金使用管理机制,提高贫困农牧户组织化程度 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增强贫困地区基层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推进 基层民主化建设和政府扶贫工作方式的转变,具有重要作用。

(一)主要工作措施 1、建立组织机构,强化领导机制。在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统一领 导下,由扶贫、财政等部门牵头负责,抓好互助资金组织发展的综合 协调、工作指导、督查落实等工作,形成工作合力。有的旗县还在原 有的业务股室上新增互助资金管理股,明确了工作职责,全程参 与到各试点村互助协会组建、建章立制、监督管理项目运行中;各苏 木乡镇主要负责同志亲自抓、负总责,并落实专人负责,严格按照工 作要求,深入调查研究,制定实施方案,抓好宣传发动、组织实施工 作。各试点村也成立了相应的委员会和监督委员会,形成自上而下完 整的组织网络。 2、制定管理办法,规范项目运行。按照国家和自治区的文件精 神编制了《贫困嘎查村发展互助资金试点项目财务管理办法》,并汇 同财政局编制了 《贫困嘎查村发展互助资金试点项目财务管理办法》 , 为规范各贫困村互助资金试点项目实施提供了制度保证。

各试点村都制定了本村的《扶贫互助协会章程》、《互助资金财 务管理办法》等系列工作制度,并且公告公示,增加工作透明度,让 村民了解互助资金政策、办事程序、借款对象、扶持项目、借款条件 和使用要求等,用制度规范扶贫互助资金试点项目运行。

3、发展互助并行,拓宽项目覆盖面。在项目运行上始终坚持瞄 准贫困群体、一次投入、滚动发展、确保扶贫效益的原则,逐步探索 出了一条资金投向明确、运作方便快捷、重点扶持符合会员意愿的 种养业主导产业、民管民用民受益、可持续发展的村级互助资金运 作新路子。并做到四个结合,即与扶贫开发工作相结合,与产业 结构调整布局相结合,与基层组织建设相结合,与农民提高自我发展 能力相结合,保证了贫困户发展资金短缺的难题,也拓宽了扶贫资金 的覆盖面。

4、注重全体农牧户参与,体现项目的扶持发展重点。

通过多种形式,加大互助资金的宣传力度,确保农户的知情权、 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印发了七问七答的《贫困嘎查村扶贫互助 资金试点项目宣传单》 宣传互助资金试点的目的、 , 意义和操作方法, 做到家喻户晓,激发贫困农户参与试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其主 体作用。在确定的试点项目村中发展的主导产业、入股农户的确定须 经村两委班子初步讨论议定,提交村民大会讨论通过,并在本村公示 后确定。明确规定互助资金的使用只能用于增收的生产性项目,试点 村入股村民均可使用互助资金,但必须优先保证贫困户受益。按 照这个要求各试点村坚持以发展当地扶贫主导产业为依托, 通过互助 资金引导试点村当地优势产业建设,拓宽增收渠道。

5、多种方式培训,强化能力建设。2011 年 10 月 1826 日,自 治区扶贫办在四川省旺苍县举办了全区贫困嘎查村互助资金管理培 训工作会议, 会议邀请了国务院扶贫办有关领导和专家对互助资金的 管理和使用进行讲授, 通过多种形式对试点嘎查村业务骨干和管理人 员进行培训和现场观摩,让受训人员熟悉和掌握互助资金的政策措 施、操作程序、资金使用和管理办法,提高互助资金的管理的水平和 能力。

(二)主要工作经验 1、公开择优选村,着力创新和完善竞争机制 互助资金是在政府的引导和推动下开展起来的,如何将这种外 生性转变为内生性,充分调动嘎查村农牧民的主人翁意识和主 观能动性,是试点成败的关键。各地在试点嘎查村的确定上,按照公 开、公平、择优的原则,广泛引入竞争机制,真正把要我干变为 我要干。通过公开竞争定村,变政府安排项目为贫困嘎查村争取 项目,有效调动了贫困嘎查村参与的积极性,激发了广大贫困农牧户 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

2、组建互助组织,着力创新和完善运行机制 互助组织是互助资金运行的平台和基础。各地按照《操作手册》 的要求,在行政嘎查村建立扶贫互助社或扶贫互助协会。宣 传动员激发嘎查村民参与的积极性, 提高嘎查村民特别是贫困户的入 社率,民主选举产生互助社管理机构和人员,嘎查村民参与制定互助 社章程和管理制度, 将互助社作为非营利性合作组织在民政部门登记 注册。一些地方为了解决好互助社注册、开户、运行等问题,加强了 与民政、财政、金融等部门的协调,有力地促进了试点工作的开展。

3、覆盖贫困户,着力创新和完善瞄准机制 互助资金试点,是推进扶贫到户的一种制度性安排,也是扶贫与 低保两项制度衔接后, 对识别出的贫困农牧户进行直接扶持的有效措 施。它不同于过去项目覆盖、能人带动等间接到户方式,更加强调资 金直接到户,尊重贫困户自主权利,依靠提高自身能力脱贫。因此, 对象的瞄准问题尤为重要。几年来,各地按照贫困户入社免交或少交 会员费等要求,鼓励贫困农牧户加入互助组织;借鉴小额信贷自动瞄 准穷人的借还款机制,确保贫困农牧户优先获得资金和技术支持。同 时,还将两项制度衔接试点与互助资金试点进行对接。

4、完善相关制度,着力创新和完善监管机制 进一步完善了规章制度。各级扶贫部门积极协调财政部门制定 《互助社章程》、《互助资金操作规程》、《互助社机构设臵及岗位 职责》、《互助社管理人员选举办法》等规章制度。同时建立专门机 构,强化资金监管。按照盟市抓旗县、旗县抓基层、工作到村到户的 要求,试点盟市、旗县都要成立专门机构,安排专人专抓。

(三)主要工作方法 随着试点规模的进一步扩大, 需要我们深化思想认识, 遵循规律、 把握原则、抓住重点、规范运作,通过处理好以下方法,推动试点工 作持续健康发展。

1、在发展规模上,处理好巩固与发展的关系 互助资金能不能持续发展, 最根本取决于互助资金的管理能力和 水平,取决于扶贫部门,特别是旗县级扶贫部门的监管能力和水平。

首先做好已启动项目的巩固、规范工作,认真总结、推广成功的模式 和经验做法,同时加强检查指导,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试点一 个、成功一个。在今后试点项目安排上一定要与盟市、旗县、乡镇苏 木和嘎查村四级的组织能力、监管能力相适应,与当地实际需求相适 应,稳步扩大规模。

2、在扶持对象上,处理好支持一般户与贫困户的关系 互助资金的本金来源主要财政扶贫资金, 必须充分体现其扶贫的 宗旨。我们在检查调研中发现,有的互助社门槛过高,贫困户无法入 社;有的不分贫富,主要为大户、富裕户提供大额资金等,这些都是 在对象瞄准上出现了问题,背离了扶贫本质。纠正偏差,必须正确处 理好支持富裕户与贫困户的关系, 始终坚持贫困户优先, 在借款限额、 还款期限、占用费率等制度设计上,要突出贫困户的利益,保证让更 多的贫困户从中受益。

3、在资金投入上,处理好扶持规模与农牧户需求的关系 很多地方反映,嘎查村级互助资金总量过小,不能满足当地农牧 户的借款需求,应该适当扩大。从我区的实际看,农牧户对资金需求 的规模比内地要大,因此,我们计划从明年对每个嘎查村的投入由平 均 15 万元增加到 20 万元。

由于试点工作也存在互助社资金周转速度 过慢的问题。资金没有最大限度的发挥作用。在扩大资金量的同时, 更要在提高管理能力和资金使用效益上下功夫, 使资金规模与目前贫 困嘎查村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与贫困嘎查村管理人员能力相适 应,把管理能力的提高作为扩大资金规模的前提条件。 4、在制度建设上,处理好内部管理与外部监督的关系 互助资金是在贫困嘎查村建立的民有、民用、民管、民享、周转 使用的生产发展资金,其所有权属于贫困嘎查村所有农牧户,互助社 具有使用、管理互助资金的职能。一方面,通过内部管理制度的完善 与落实,形成内生动力,提高贫困嘎查村组织和民主管理水平;另一 方面,通过建立外部监管制度,及时发挥指导、服务、监督和纠偏的 作用。

当前, 要在建立完善互助社章程, 互助资金运作管理的制度上, 重点要加强三个方面的制度建设

一是尽快完善互助资金运行报表制 度。尽快推广互助资金管理软件,及时了解互助社运行情况,提供第 一手材料;二是建立统一的财务管理和核算制度。下大力气解决目前 财务管理混乱的问题。要统一会计科目、统一记账凭证、统一核算方 式,建立总账、明细账、日记账和台账四本账。变手工记账为电脑记 账。三是完善互助社民主监督制度。

5、在项目资金上,处理好农牧民收益与资金非营利性的关系 去年以来,国务院扶贫办进一步加强了互助资金试点工作,按照 国家有关部门的要求,明确提出了互助资金试点工作规范运行的四 项原则和不能逾越的四条红线。四项原则是:设立自愿、 合作互助、运作规范、风险自担;四条红线是:不吸收存款,只 吸收成员股金;不对外放贷,只对成员发放贷款;不对成员支付固定 回报;不跨区经营和超规模发展。这就要求互助资金一方面解决农牧 民生产资金短缺, 另一方面互助资金是具有合作性质的非盈利性的政 策资金,它和商业银行的小额贷款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四)加强检查考核,注重绩效评估 开展经常性的检查和考核,是确保试点顺利开展的有效方式方 法。检查考核要围绕互助社组建、运行、监管等关键环节开展。在互 助社组建阶段,重点考核贫困村选择、农牧户知晓率、入社率尤其是 贫困户入社率、互助联保机制、章程制定、注册登记、工作经费安排 等。在互助社运行阶段,重点考核贫困户借款率、资金周转率、风险 防范措施、管理制度、数据上报、公告公示等。在互助社监管阶段, 重点考核内外部监管机制的建立、监管的方式和频率,以及监管效果 等。同时,在考核的基础上,建立绩效评价机制。

五、整村推进工作任务总体进展情况 今年按照国务院扶贫办的要求,组织各盟市、旗县对十二五 整村推进进行了全面的规划, 按照贫困地区的需求采用参与式的方法 规划到村扶贫项目,每一个嘎查村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和现状分析,对 贫困户一户一户摸底,安排有针对性的扶持措施并落实了项目资金。

以村为单位,明确项目目标、任务、建设内容、进度和扶持的贫困人 口,制定科学合理规划。以提升贫困农户自我发展能力、改善贫困群 众生产生活条件、培育特色优势产业、提高农民劳动力素质为重点, 统筹规划,通过水、路、电、气、房、教、卫、文、就、保、林 全面治理,促进贫困村发展和农牧民的脱贫致富。

(一)扶贫项目取得的成效。

2011 年在全区 366 个重点贫困嘎查村启动实施了新一轮整村推 进项目。紧紧围绕自治区确定的优化农牧业结构、推进产业化进程,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提高农牧民收入水平的工作重点, 适时调整思路, 主动适应形势,把发展增收致富产业与基础设施建设和新农村、新牧 区建设结合起来,提质增效,增收富民。以改善贫困嘎查村的基本生 产生活条件为重点,加大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新打机电井 1747 眼、 大口井 316 眼、小管井 1103 眼,新增节水灌溉面积 53 万亩,其中新 增管灌面积 23 万亩、新增滴灌面积 14 万亩、新增喷灌面积 1000 亩、 新增节水灌溉饲草料地 16 万亩。积极推广优质高效的种植产业,新 建温室、大棚 5800 亩,马铃薯等高效作物种植 3 万亩。节水灌溉技 术的大力发展,促进了种植结构的调整,使优质高效粮、油、菜等种 植面积不断扩大,土地的产出率,商品率大为提高,农牧民收入成倍 增加。牧区以生态保护和草畜平衡为前提,结合设施畜牧业建设,改 良、优化牲畜品种。全年新增牛 3 万头、羊 18 万只,圈舍 73 万平方 米, 青贮窖 13 万立方米。

有较好水源条件和土壤环境的牧区畜均 0.1 亩灌溉饲草料基地,种植的青储玉米平均亩产 4000 公斤,每年可为 畜牧业生产提供 6.4 亿公斤优质饲草料,有效地解决了畜草矛盾。按 照新农村、新牧区的建设标准进一步加大了基础设施建设,新修改扩 建道路 2000 公里,改造房舍 12 万平方米,新建卫生室、文化室 3 万 平方米。架设供电线路 1500 公里,新打水源井 200 眼。整村推进共 投入项目资金 10 亿元,其中财政扶贫资金 3 亿元,项目受益总户数 10 万户,扶持 20 万贫困人口,人均增加收入 600 元,有力的推动了 贫困地区的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二)积极推进扶贫项目建设 1、探讨了整合资金,集中突破的新模式。2011 年在全区安排了 14 个加强扶贫资金整合管理试点项目,每个贫困嘎查村投入财政扶 贫资金 230 万元,以整村推进为基础、以扶持壮大优势主导产业、增 加农牧民收入为重点,将各类扶贫资金及其他资金整合使用,促进扶 贫资金发挥整体效益,努力探索总结出适合我区实际、科学规范、高 效运行的扶贫新模式。

试点项目覆盖区贫困人口受益率达到 90%以上, 每个项目嘎查村建成 1 个有比较优势和特色的农畜产品主导产业, 80%以上贫困农牧户加入互助资金组织,项目户总收入中,生产性收 入占到 70%以上,实现稳定和可持续发展能力。项目覆盖区农牧业基 础设施建设得到明显改善,社会化服务功能得到进一步加强,农牧民 健康水平、综合素质和自我发展能力明显增强,生态环境、乡风文明 和基层组织建设明显提升。

2、以调整产业结构为重点,加大产业化扶贫力度。2011 年安排 产业化扶贫资金 15739 万元,落实项目 202 个。产业化扶贫坚持政府 主导,创新产业化项目分配方式,探索产业化扶贫新形式,坚持项目 到村到户,重点支持现代设施农牧业、扶贫龙头企业基地建设和经济 合作组织发展,通过支持贫困地区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引导贫困地区 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促进贫困农牧户增产增收。在项目安 排上体现了让贫困群众直接受益的原则,按照地区特点确定到村到 户、对贫困户有较强带动作用的种养加、特色产业和扶贫龙头企业带 动的产业化扶贫基地建设项目。在资金投向上,重点支持了贫困嘎查 村规模化种养加项目、 国家和自治区产业化扶贫龙头企业以及农牧民 专业合作社产业化基地建设项目。在项目选择和产业定位上立足实 际,将有当地资源优势和市场潜力、带动贫困户增加收入强的产业和 项目作为当地产业化扶贫的重点,同时以龙头企业、农牧民专业合作 社等中介组织为依托,大力发展产业化扶贫基地建设,安排扶贫项目 贷款贴息 1000 万元, 36 家从事农牧业开发的龙头企业进行了贷款 对 贴息。

101 个农牧民专业合作组织和村嘎查组织的种养业项目的农 对 牧民贷款贴息 1000 万元。进而在推进产业升级的同时,进一步带动 贫困农牧民增产增收,达到双赢的目的。

3、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和民主权利的 基础上,在制定扶贫开发规划中,组织贫困村群众参与规划的设计制 定,民主公选贫困户和脱贫项目;在扶贫项目建设中,广泛动员群众 出工出劳, 让群众参与干。

极大的调动了群众在扶贫开发中的积极性, 主动性,不但保证了工程质量,而且项目全部按期完成。

4、大力推进工作责任落实。为把扶贫开发工作推向深入,我区 制定并建立了省负总责,旗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各旗市(区) 普遍 建立了扶贫开发工作目标责任制,明确了责任领导和责任单位,落实 了扶贫开发的责任和任务。

5、建立贫困地区农牧民专业合作组织。在实施整村推进项目 过程中,针对采取扶贫到户方式进行一家一户的扶持,有相当部分贫 困户由于缺乏技术和管理能力,使扶持的种养业项目效益低下,甚至 造成资金浪费的状况, 我区积极探索财政扶贫资金支持贫困地区农民 专业合作组织的建设制度,从 2008 年起,依托各类农牧民专业合作 社组织,以此为平台,实施扶贫项目。有力促进贫困地区农业产业结 构调整,带动贫困户增收,使财政扶贫资金发挥较好的效益。 6、加大科技扶贫力度,提高整村扶贫开发成效。整村扶贫开发 工程效益的提高关键在于科技。在项目实施中,我区农牧业科技人员 经常深入重点村, 组织农牧民群众特别是村干部学习技术, 转变观念; 推广配方施肥、良种繁育、畜牧改良、科学养殖等技术,充分发挥农 牧业新技术的示范带动作用。根据项目建设需要,科技扶贫进一步突 出针对性和实效性,结合不同农时季节,从解决制约贫困群众发展生 产的关键问题入手,采取送科技下乡、现场操作示范与宣传培训班相 结合的方式,贫困户都能够掌握 12 门农业实用技术,提高了贫困 户的自我发展能力,思想观念得到很大转变,增强了脱贫致富的创造 力。

7、大力培植典型,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在整村扶贫开发工程项 目实施过程中, 我区注重选树、 推广典型。

在重点贫困村培植了奶牛、 肉羊、蔬菜大棚等不同类型的种养业示范户和示范村,使贫困群众能 看得见、学得到,通过典型带动,促进了贫困农牧民脱贫致富进程, 探索出了项目扶持到户和重点村整体脱贫的有效办法和实现途径, 为 全区整村推进工程实施积累了宝贵经验。

8、加强资金和项目管理。严格执行《扶贫资金管理办法》和《内 蒙古自治区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工作 20082010 年实施方案》等有关 规定, 切实加强扶贫资金项目管理。

坚持民主公选贫困户和实施项目, 坚持实施的项目一律公开公示,建设项目实行招议标,广泛接受群众 和社会监督。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资金投入总量不足、资金缺口大。一是财政扶贫资金投入不 足。二是整村推进村项目投资规模小。我区现有的贫困村人口大多在 千人以上,7 0 万元的投资只能实施一些基础性建设项目,到户的稳 定增收项目由于资金量过小而无力安排。

2、探讨部门间合作力度不够。整合扶贫资源,捆绑各类扶贫资 金,形成合力,还需要加强与有关部门的组织协调,整合资金的投资 力度不强,这是全区各地普遍反映的问题。

3、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和经营能力较低,项目效益不理想。由于 贫困人口科技素质低,安全求稳意识浓厚,风险意识缺乏,进取意识 不强,对一些增收产业和适用农业新技术经营困难较大。

4、基础条件滞后的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彻底解决。通过项 目的实施,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生存发展条件,但由于大部分村 条件差,国家投入的资金有限,加之群众的底子薄承受能力有限,一 些急需解决的困难还没有解决。

有些贫困户建棚买不起畜或买畜建不 起棚,出现有棚无畜和有畜无棚的现象,暖棚养畜的作用没有真正发 挥出来。 (四)增强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可持续性的对策建议 1、滚动发展,扩大效益,是整村推进项目可持续发展的源泉。

项目内凡是有效益的增收项目,要试行滚动发展,扩大扶持面。如养 殖项目:应实行投牛还犊、投羊还羔的办法,力争三五年内 使项目嘎查村的贫困人口全部得到扶持。

加大积累, 努力扩大再生产。

项目嘎查村要在已定项目充分发挥效益的基础上,引导群众加大积 累,不断投资新的项目,扩大再生产。

2、加快改变基础设施条件,培育有利于促使农牧民增收的新型 产业。实践证明,建设和改变基础设施条件对农牧业生产和农牧民增 收具有重要作用。项目嘎查村通过实施养殖业、节水灌溉、修路、打 井等基本设施建设项目,有效地推动了本地农牧业生产基本条件、生 态环境的改善。与此同时,各地还结合项目实施与本地实情确定了当 地的支柱产业、特色产业,通过支持、引导促进了支柱产业的发展壮 大,带动贫困农户脱贫致富。

3、建立和培养农民自我发展组织,形成农民群众全程参与扶贫 开发的内在机制建立、培养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农民组 织,让群众全程参与,是整村推进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 是整村推进扶贫开发效益发挥和可持续关键环节。

参与式 整村推进 扶贫方式让群众选择、让群众管理、让群众监督、让群众受益,能充 分调动农牧民自我解放、 自我发展的积极性, 改变了农牧民传统的 等 靠要、封闭自守、小富即安的思想,树立崇尚科学、文明进步、勤 劳致富的新观念,同时农牧户通过联合,成立引导农牧民致富的自我 管理组织,对农牧户进行必要的管理、提供必要的信息,能激发农牧 户改变自身贫困面貌的积极性与斗志,也促进了嘎查村容村貌的变 化。

4、制定和完善工作程序,建立高效的工作系统制定和完善扶贫 开发的工作程序和整村推进项目资金管理方法是整村推进扶贫开 发效益发挥和实现可持续性的重要保障。

5、以提高村民素质为目的,大力加强能力培训,增强嘎查村民 发展能力。扶贫开发的关键在于不断增强农牧民自我发展能力。为增 强贫困农牧民的自我发展能力,使其更有能力、更有意愿参与整村推 进扶贫活动,在整村推进扶贫开发的实践中,扶贫人员通过阐述经济 发展与整村推进的意义、程序、方法等方式,逐步唤醒群众的自我发 展意识,调动其参与实施项目的积极性、主动性;通过让农户参与决 策、项目管理、项目监管来推进农户能力建设;通过组织农户学习、 交流、参观掌握了暖棚养畜等实用技术,增强了农户自我脱贫、快速 致富能力。

六、2011 年扶贫开发移民扩镇项目实施情况 2011 年我区投入财政扶贫资金 11000 万元,在 53 个项目旗县里搬 迁出 5500 户,22000 人。

(一)移民扩镇实施情况 1、调整了扶贫开发移民扩镇计划。

根据自治区党委、 政府的总体部署和加大我区扶贫开发移民扩镇 工作力度的要求,今年,在原来每年 6000 万元投入的基础上,由自 治区政府主席办公会议决定再增加 5000 万元,共计 11000 万元。经 与财政厅农财处协商决定, 每个项目点由原来的投资 200 万元提高到 投资 300 万元,分两年投入,即 2011 年投 200 万元,2012 年投 100 万元,2011 年启动了 55 个点,投资 11000 万元,2012 年在补齐 2011 年不足的 5500 万元后,启动第八期扶贫开发移民扩镇工程。

2、考察、筛选了第七期扶贫开发移民扩镇项目。

年初我们与财政厅农财处联合下发了 《关于上报第七期扶贫开发 移民扩镇项目建议书的通知》,经过各盟市初步审查,于 3 月 15 日, 涉及 12 个盟市及满洲里市,共报来项目建议书 65 个。经分管领导的 同意,按照办主要领导的指示,本着重点向乌兰察布市以东盟市倾斜 的原则,于 4 月初会同财政厅分东西两个调研组对 53 个项目建议书 申报旗县开展了实地考察 (有两个旗市单元为 200 户即

乌兰浩特市、 阿拉善左旗)。其中,西部组考察了 21 个旗县,东部组考察了 32 个 旗县。考察的方式是,在自治区对盟市指标总量控制的前提下,由各 盟市确定考察所旗县名单。在考察的过程中,对项目旗县存在的一些 问题,考察组实地进行了纠正,并责成在上报项目《可研》时,予以 修改和完善。

3、启动了第七期扶贫开发移民扩镇项目。

考察结束后,我们几经与财政厅农财处协商,共同形成了下发 55 个点, 涉及 53 个旗县的第七期扶贫开发移民扩镇项目计划的通知, 在各盟市组织专家评审论证的基础上由财政厅评审中心对各项目进 行合格审定。移民处于 5 月 25-26 日两天,召开了项目旗县汇报会, 重点有三项内容:一是迁出迁入区的选定和搬迁对象的审核,严把准 入关,把不属于我们扶持的对象,一律剔除出去。二是配套资金的落 实情况,在总概算中,除自治区投资 300 万元以外,相关配套资金要 求全部足额及时落实到位,并把出资单位的承诺书附在《可研》上, 农牧民的自筹部分严格控制在总概算的 20%以内; 三是主导产业定位 与落实情况。

主导产业的定位一定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

宜种则种, 宜养则养,不牵强模仿,不搞一刀切和整齐划一。无土安臵的一定要 与企业和用工单位对接,形成用工意向,签订用工合同,保障移民迁 入后,及时上岗就业。

(二)移民扩镇项目实施的成效 1、迁出区生态恢复效果明显。经过项目的实施,在农区,移民迁 出后,不仅缓解了迁出区的人口压力,还退出了大量的耕地和草场,生 态恢复效果非常明显,项目所在地实现了治理和植被恢复速度超过沙化 速度。实现了人和环境的双赢。

2、拉动了城镇经济建设。试点项目的建设,使城镇规模得以不同 程度的扩大, 增加了城镇劳动力和商业人口。

移民区已形成了劳务市场, 完成了与城镇工业化的对接;有的农牧民直接进厂成为产业工人。移民 从事的种养业生产,既为城镇提供了一部分消费品,同时也增加了城镇 消费,从而推动了小城镇建设步伐。

3、提高了贫困人口的素质。移民搬迁入住城镇后,生产生活方式 的改变,外部环境的影响,使移民逐步地更新了观念;通过播放有线电 视、集中培训、参观学习等培训措施,80%的劳动力掌握了生产急需的 实用技术,素质和生活质量不断提高,适龄儿童全部入学,教学质量普 遍提高,对移民的长远发展和下一代素质的提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产业结构得到了优化调整。移民从粗放的种植、传统原始的养 殖方式,一步调整为集约开发及经济作物种植,高科技的饲养方式,发 展高效农牧业以及开商店、办工厂、搞运输、劳务输出等第三产业,完 成了产业结构向适应市场经济运作方向大幅调整。 5、从根本上解决了极端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项目实施后,通 过有效的服务和管理,使移民尽快适应了新环境,提高了综合素质, 增强了使用新技术的能力,从而不断提高了移民从事各项生产的本 领,增加了收入。从根本上达到了脱贫致富的目的。

(三)存在的困难和建议 通过十年多的扶贫开发移民扩镇项目实施, 困扰我们的困难和问 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资金投入不足。从 2000 年开始实施扶贫开发移民扩镇项目 以来,我区投入财政扶贫资金 35038 万元,搬迁了 70175 人。虽然卓 有成效,但规模过小,到 2010 年我区仍有贫困人口 150 万人,其中 近 40 万人需要通过移民搬迁的形式来解决贫困问题,而这些贫困人 口大多数分布在边疆、少数民族聚集区。无论是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 社会角度来看,还是扶持边疆少数民族发展的政策讲,都需要中央设 立专项资金,增加资金投入。

二是理顺管理渠道,实行归口管理。近几年来在我区实施的移民 项目分别有扶贫开发移民扩镇、易地扶贫移民、京津沙源治理移民和 生态移民以及库区和国家重点项目移民。由于国家资金管理渠道不 同,自治区也分别由扶贫办和发改委两家实施,管理方式和实施效果 也各不相同。

为更有效地实现 《中国扶贫开发十年纲要》 确定的目标, 建议中央协调各有关部门,坚持以人为本的观点,紧紧围绕着从根本 上解决贫困农牧民温饱乃至贫困问题这一中心,理顺管理渠道,实行 项目、资金的统一归口管理。

三是移民方式相对单一。目前,我区组织的扶贫移民主要以移民 扩镇为主,即迁入区主要是建制镇,全部为旗内移民。安臵方式分为 有土的种植、养殖、种养结合和无土的直接进入工矿、企业、三产打 工等形式。今后应使移民方式更加多样化,迁入区向城镇周围各种园 区扩展。安臵方式从有土、无土扩展到农工结合、牧工结合,并尝试 插花安臵、补贴自行安臵等各种形式,以适合当前移民实际需求的多 样化。

(四)移民工程实施的主要政策措施 我区部分贫困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农牧业立地条件较差,帮助这 些地区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必须在移民工程上寻找出路。且移民扶贫 开发符合国家关于重点抓好中西部少数民族地区、革命老区、边疆地 区和特困地区扶贫工作的要求,推进贫困人口转移政府是主导,农牧 民是主体,必须尊重农牧民的意愿,制定鼓励优惠政策,创造条件和 环境,引导农牧民自觉主动转移。转移农牧民在农村牧区的各类权益 和各项惠农惠牧政策都要保留不变,同时积极推进土地、草牧场以出 租、转包、入股、臵换等形式流转,同时积极探索土地和草牧场承包 经营权的多种有效实现方式,多渠道增加转移农牧民收入。并从政策 上,妥善解决好转移进城农牧民的就业、住房、医疗、子女上学、社 会保障等现实问题和长远生计,确保他们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 可致富,更好融入城市生活。

【第二篇】:(定稿)2014年县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汇报,财政局扶贫工作总结

14 年度财政专项扶贫资金 监管使用情况工作汇报市审计组:2014 年,我县扶贫开发工作在省市扶贫办的关心支持和县 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省委提出的 1236总体 要求,坚持区域发展带动扶贫开发、扶贫开发促进区域发展 的大扶贫工作思路,瞄准贫困村、贫困户,强化领导,完 善措施,狠抓落实。确保了各类项目顺利进行,提高了扶贫开 发工作的质量和效益,取得了显著成效,现报告如下

一、财政扶贫资金使用情况 2014 年,我县共争取各类财政扶贫项目资金 3512 万元,重 点包括整村推进项目资金 2084 万元,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资金 715 万元, 产业开发项目资金 420 万元, 古象奶业等龙头企业贴 息资金 80 万元,贫困户两后生培训 102 万元,其他面上资 金 111 万元,资金运行正常。

一是整村推进项目。启动实施老城镇庙庄村、牧家沟村、 寺儿塬村、板桥镇锦坪村、板桥村、吉岘乡九顷湾村、西华池 镇唐旗村、何家畔乡赵楼子村、肖咀乡肖咀村、太白镇葫芦河 村、安子坪村,蒿咀铺乡陈家河村,太莪乡邢家坪村等13个整 村推进项目,完成投资2084万元,占计划的100%。

二是种养业基地建设项目。扶持贫困户790户,购羊3950只, 完成投资300万元, 占计划的100%。

其中

吉岘乡九顷湾村40户、 郝家庄村50户;肖咀乡卓堡50户、寨子村50户;太莪乡太莪村 40户、邢家坪村120户;板桥乡刘家庄村100户、柳沟150户;蒿 咀铺乡九站村50户、张举塬村30户;老城镇东关村30户、水沟 村30户;西华池镇黎庄子50户。在固城乡董家寺村、板桥镇瑶 子头村新建钢架大棚55座,完成投资50万元,占计划的100%。

新栽核桃树900亩,其中:吉岘乡黄寨子村300亩、段家集乡化 沟村200亩、西华池镇唐旗村200亩、蒿咀铺乡张举塬村200亩, 完成投资45万元,占计划的100%。新建果窖50座,其中:板桥 镇曹家塬村30座、 马洼村20座, 完成投资25万元, 占计划的100%。

三是贫困村村组砂石路建设和漫水桥建设项目。新修建村 组砂石道路35.5公里, 压涵管4道, 修边沟1公里。

完成投资328.3 万元, 占计划的100%。

其中

吉岘乡郝家庄村新修砂石路4公里, 压涵管3道,修边沟1公里;段家集乡化沟村新修砂石路2条3.8 公里,压涵管7处;西华池镇严沟圈村新修砂石路2条5公里;板 桥镇刘家庄村新修砂石路2公里, 司家峁村新修砂石路7.5公里, 柳沟村新修砂石路0.7公里,压涵管1道;蒿咀铺乡蒿咀铺村新 修砂石路4.5公里;何家畔乡何家畔村新修砂石路2.8公里;肖 咀乡老庄村新修砂石路2.2公里、卓堡村新修砂石路3公里。新 建漫水桥5座,完成投资219.3万元,占计划100%,其中:吉岘 乡丑家川韩渠建漫水桥1座;蒿咀铺乡李渠新建漫水桥1座;固 城乡固城村新建漫水桥1座;蒿咀铺乡陈家河村建漫水桥1座; 太莪乡邢家坪村新建漫水桥1座。-2- 四是贫困村人引工程建设项目。新打机井1眼,建水塔4座, 压设输水管道28.6公里,安装变压器2台,低压线路0.2公里。

完成投资167.4万元,占计划的100%。其中:吉岘乡吉岘村新打 机井1眼,建水塔1座,安装变压器1台,输水管道0.5公里,低 压线路0.2公里,宫合村建水塔1座;西华池镇师家庄村建水塔1 座,杨沟崂村压设输水管道6公里;何家畔乡姚坑崂村建水塔1 座,何家畔村安装变压器1台,压设输水管道3.5公里;板桥乡 马洼村压设输水管道3公里; 老城镇赵家塬村压设输水管道15.6 公里。

五是产业化扶贫项目贷款贴息。扶持龙头企业贷款贴 息,年贴率3%,完成投资80万元,占计划的100%。其中:**县 蓓蕾金菜有限责任公司20万元,**县振海塑业有限责任公司20 万元,**县古象奶业有限责任公司20万元,**县永丰养殖场10 万元,**县天顺果品有限责任公司10万元。

六是贫困户 两后生 培训项目。

2014年共培训贫困户 两 后生680人,完成投资102万元,占计划的100%。其中:2013 年第二学年在县职中培训140人,陇东学院培训一村一名大学 生40名;2014年第一学年在全国各高职大专,中专中技培训 500人,每学年每人补助1500元。

七是其他项目。完成投资111万元,占计划的100%。

二、以工代赈、易地扶贫搬迁专项扶贫资金使用情况 (一)2014 年易地扶贫搬迁项目-3- 经 ** 市发改 [2014]511 号文件下达投资计划、 ** 市发改 [2014]440 号文件批复共涉及 8 个乡镇, 新建 8 个安臵点, 计划 新建道路 12.4 公里, 压供水管道 7753 米, 压排水管道 9918 米, 建住房 252 户 15940 平方米,架设农电线路 16.49 公里,架设 太阳能热水器 252 座。工程总投资 2326 万元。其中:国家易地 扶贫搬迁专项资金 906 万元,省级配套资金 302 万元,整合农 村危旧房改造资金 290 万元,县级配套 71 万元,群众自筹 757 万元。至目前已完成 188 套住宅,新建道路 9.3 公里,压供水 管道 5814 米,压排水管道 7438 米,架设农电线路 12 公里,架 设太阳能热水器 189 座,累计完成投资 1745 万元。分别是

1、**乡西沟村东峁组 34 户 204 人,集中搬迁到肖咀乡西 沟村路东安臵区,总投资 313 万元,国家易地扶贫搬迁专项资 金 122.4 万元,省级财政配套资金 40.8 万元,整合农村危房改 造资金 39.1 万元,县级配套 9.4 万元,群众自筹 101.3 万元, 至目前,已完成 23 户住宅工程,剩余任务正在进行建设; 2、**乡北头村李塬组 30 户 180 人,集中搬迁到段家集乡 北头村南头安臵区,总投资 278 万元,国家易地扶贫搬迁专项 资金 108 万元,省级财政配套资金 36 万元,整合农村危房改造 资金 34.5 万元,县级配套 8.5 万元,群众自筹 97 万元,至目 前,已完成住宅工程,正在完善配套设施; 3、**镇寺塬村梁洼组 30 户 179 人,集中搬迁到老城镇寺 塬村东咀安臵区,总投资 278 万元,国家易地扶贫搬迁专项资-4- 金 107.4 万元,省级财政配套资金 35.8 万元,整合农村危房改 造资金 34.5 万元,县级配套 8.8 万元,群众自筹 91.6 万元, 至目前,已完成 23 户住宅工程,剩余任务正在进行建设; 4、**乡高台村丈八寺组 35 户 206 人,集中搬迁到固城乡 高台村坡底安臵区,总投资 321 万元,国家易地扶贫搬迁专项 资金 123.6 万元,省级财政配套资金 41.2 万元,整合农村危房 改造资金 40.3 万元,县级配套 10 万元,群众自筹 105.9 万元, 至目前,已完成住宅工程,正在完善配套设施; 5、**乡显头村赵洼组 33 户 202 人,集中搬迁到何家畔乡 何家畔村北头安臵区,总投资 304 万元,国家易地扶贫搬迁专 项资金 121.2 万元,省级财政配套资金 40.4 万元,整合农村危 房改造资金 38 万元,县级配套 9.2 万元,群众自筹 95.2 万元, 至目前,已完成住宅工程,正在完善配套设施; 6、**乡锦坪村孟桥组共 30 户 183 人,集中搬迁板桥乡锦 坪村锦坪安臵区,总投资 278 万元,国家易地扶贫搬迁专项资 金 109.8 万元,省级财政配套资金 36.6 万元,整合农村危房改 造资金 34.5 万元,县级配套 8.7 万元,群众自筹 88.5 万元, 至目前,已完成 7 户住宅主工程,剩余任务正在进行建设; 7、**乡连家庄村李家咀组 30 户 175 人,集中搬迁到店子 乡连家庄村连庄安臵区,总投资 277 万元,国家易地扶贫搬迁 专项资金 105 万元,省级财政配套资金 35 万元,整合农村危房 改造资金 34.5 万元,县级配套 8.1 万元,群众自筹 94.5 万元,-5- 至目前,已完成住宅工程,正在完善配套设施; 8、**镇黎庄子村当庄组 30 户 181 人,集中搬迁到西华池 镇黎庄子村营房子安臵区,总投资 277 万元,国家易地扶贫搬 迁专项资金 108.6 万元,省级财政配套资金 36.2 万元,整合农 村危房改造资金 34.5 万元, 县级配套 8.9 万元, 群众自筹 88.8 万元,由于该安臵点位于县城郊区,施工土地协调难度大,至 今未能开工。

(二)2014 年以工代赈项目 共实施以工代赈项目 8 个,项目总投资 435 万元,以工代 赈资金 337 万元,自筹 98 万元。至目前,已全部竣工,完成水 泥路面 7 公里,砂石路面 24.2 公里,修建漫水桥一座 9.02 延 米,完成投资 435 万元。其中

1、以工代赈骨干项目 以工代赈骨干项目 1 个(九站至张举塬公路改建工程) ,总 投资 167 万元,其中:以工代赈资金 144 万元,自筹 23 万元。

2、以工代赈小型项目 以工代赈小型项目 7 个,项目总投资 268 万元,其中:以 工代赈资金 193 万元,自筹 75 万元。分别是:蒿咀铺乡王咀子 至宋家沟英雄山、肖咀乡底坳至北沟、店子乡娄子底至刘家峁、 太莪乡党庄至邢家坪、老城镇南咀至小塬子、段家集乡塔岘至 杜畔砂石路建设工程和太白镇苗沟桥梁工程。

三、资金管理措施-6- (一)建章立制,严要求。一是在扶贫项目的管理中,我县 都能严格按照《国家财政扶贫资金管理办法》和《甘肃省扶贫 项目管理细则》的规定办事,遵循资金跟着项目走,实行先 规划、再实施,先启动、再拨付,先自验、再报帐的程序, 严格把关,杜绝了截留挪用的现象发生。二是扶贫资金都实行 了专款、专户、专账、专人管理;减少了中间环节,实行了县 级报账制,将扶贫资金直接兑付到项目实施单位;建立了公示 制度,向群众公开扶贫资金的使用范围、补助标准、补助金额 以及资金使用和兑付情况,接受各方面的监督,堵塞了漏洞, 提高了效益。

(二)公证透明,重管理。为了管好用好财政扶贫资金,使 其发挥最大效益,使更多的贫困群众走上脱贫致富道路,县上 多年来坚持封闭运行,专户管理的原则,严格资金预付标准和 拨付程序,保证扶贫资金专款专用、及时到位。扶贫专项资金 的管理由县财政局农财股设立专门账户运行,并按照工程的形 象进度分期分批拨款, 验收合格后留下 10%左右的资金作为质量 保证金,待一年后工程没有问题,再拨完工程款。工程类项目 实行项目实施单位报账制, 实物补助类项目实行政府统一采购, 到户类项目实行一折统 。尤其对到户类种养业项目,由农户 申请、乡村审核后,农户根据签订的协议要求实施,待村、乡、 县依次验收合格后,县扶贫办、财政局将项目资金直接拨付到 农户。-7- (三)跟踪检查,求实效。扶贫资金是国家用于帮助贫困地 区发展生产,增加困难群众收入的专项资金,我县在扶贫项目 实施中,始终坚持项目资金监督审计制、项目公示制、工程招 投标制、监理制、多部门参与验收制和落实回访调查制度,在 项目报账结束后,及时与审计部门联系,对项目进行审计和监 督,确保扶贫资金的使用安全,力求扶贫结果,力求扶贫效益。

四、存在困难和问题 一是项目资金到位迟缓。财政扶贫资金项目一般是年初申 报,逐级上报,省级批复。由于过程多,环节多,批复时间较 晚,导致季节性很强的种植项目难以按时实施。建议上级部门 缩短对项目审批下达的时限,确保项目当年申报、当年实施。

二是地方财政困难配套资金落实不足。

由于地方财政困难, 无力拿出足够的配套资金,大多数项目实际只是靠中央、省上 下拨的项目资金完成的,由于资金短缺,导致一些项目无法按 原设计划实施,影响了项目的使用效益。

三是安排到县财政的扶贫资金数量少且调控余地小。

省扶 贫领导小组在安排财政扶贫资金时, 到县资金少且多数都是 戴 帽下达,县内自主安排项目较少,地方政府没有调控余地, 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扶贫问题。

四是扶贫项目管理资金投入不足。县财政扶贫项目资金投 入虽然逐年增加,但项目实施点多面广,随着市场物价上扬, 项目单价不断增高,而上级未及时作出相应调整,导致项目管-8- 理运行成本和项目实施难度不断增大。

五是探讨部门间合作力度不够。

整合扶贫资源,捆绑各类 扶贫资金,形成合力,还需要加强与有关部门的组织协调,整 合资金的投资力度不强。

五、下一步工作打算 今后,我们将继续以项目为依托,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力 度,积极主动向省市申请更多的财政扶贫资金,确保对贫困乡 村的资金投入稳定可持续。同时加大特色产业培育力度,确保 贫困农民稳定增收。此外,加强审计监督,实行单项工程决算 审计,整体项目验收审计,年度资金收支审计。对专项扶贫资 金定期或不定期进行督查,确保项目资金专款专用。**县扶贫开发办公室 2015 年 5 月 9 日-9-

【第三篇】:县财政局年度工作总结_图文,财政局扶贫工作总结

度工作总结(财政工作总结范文)公开选拔领导考试 推荐给好友 收藏本页 2007/9/3 保存本文一年来,我局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在上级财政部门的指导下,以邓小平 理论为指导, 以党的****全会精神为指针, 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经济工作和财政工作会议精 神和我县制定的各项有关政策,加强财源建设,进一步深化和完善财税体制改革,积极组织 收入,严格控制支出,加大财政监督力度,各项财政工作均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财政收入创 历史最高水平。全年财政收入完成 14474 万元(不含基金收入),完成年初预算 12651 万元 的 114.41%,同比增收 1795 万元,增长 12.04%,其中:一般预算收入 9632 万元,完成年 初预算 8198 万元的 117.9%,同比增收 1402 万元,增长 14.56%。

上划两税收入 4842 万元,完成 年初预算 4453 万元的 108.74%。同比增收 393 万元,增长 8.83%。财政支出完成 13976 万 元(不含基金支出),完成预算调整数 13976 万元的 100%,同比减支出 1036 万元,下降 6.

9%,其中:一般预算支出 1283 万元,完成预算调整数 12837 万元的 100%,同比减支 1402 万元,下降 9.79%;上解支出 1139 万元,完成预算调整数 1139 万元的 100%同比增支 97 万 元,增长 9.31%。现将一年来的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狠抓队伍建设,为完成各项财政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一年来,本局党政领导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把精神文明建设及财政队伍建设 摆在与物质文明建设同等重要的位置, 不断提高财政干部队伍的政治和业务素质, 造就了一 批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工作需要的干部队伍, 为各项财政任务的圆满完成提供了强有力 的保证。

(一)强化思想政治教育、提高财政队伍的政治素质。为使财政工作顺利开展,更好地完 成县委、县政府下达的财政工作目标任务,局党政领导狠抓了思想政治教育。制定了全年学 习计划和每周集中学习制度,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学习邓小平理论、党中央有关文件、宪法和 法律法规、及《新时代风纪》为主的党刊党报刊登的重要文章、江总书记关?三个代表的 重要论述及在为《领导干部财政知识读本》题写书名时的重要批语,学习柳州市优秀共产党 员、支部书记韦耀坤同志和全国劳模郭之龙同志的先进事迹。利用胡长清、成克杰等重大典 型案例开展警示教育活动;积极开展三讲专题学习教育活动;积极开展创建文明单位和 争先创优活动。通过一系列的学习和开展活动,提高了干部职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 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思想上与党中央一致,从而推动了财政工作的顺 利开展。

(二)加大培训和知识更新力度,提高干部职工业务素质。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 形势下财政工作的需要,我局狠抓了干部职工的知识更新。根据当前财政工作的特点,采取 了办班培训,以会代训,函授和自学等形式对干部职工进行了系统的业务培训,重点学习新 理论、新制度、新法规、新政策,先后对干部职工进行了《公务员计算机知识》岗位培训、 新《会计法》培训;组织干部职工参加?三五普法考试,动员和支持年青干部参加《公务 员外语》考试和县公开选拔副科级领导干部的考试。9 月 29 日在全局举行了一次《财经写 作测评》考试。同时还鼓励支持干部职工参加各种函授学习,大专以上在读的有 10 名,今 年大专以上毕业 4 人。通过业务培训和知识更新,提高了财政队伍的业务素质,为做好新形 势下的财政工作创造了条件。

(三) 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加强队伍的廉政建设。

为进一步加强我局机关作风建设, 实现三高一满意的目标,建立和完善了干部管理制度,明确了各股室岗位责任制,党风廉 政建设责任制,并将各业务股室的工作职责、工作守则、职业道德规范、业务办理程序流程 图公布上墙,将廉政监督岗、工作人员去向牌等局务公开栏挂在办公楼明显的位置。还先后 制定了首问责任制、办事时限制、学习制、请假销假制、上班签到制、公务接待管理办法、 车辆使用管理规定等十多个内部管理制度和规定。建立内部监督机制、设立了监督股、加强 了自我约束,规范行为,各项业务实行阳光操作,机关作风和廉政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建 造了一支高效廉洁的干部队伍。

(四)开展有益的文体活动,增加干部职工集体荣誉感和团结拼搏的凝聚力。今年的元 旦、五一、五四、七一和国庆等节日以及每周五下午下班后,均组织干部职工举行篮 球、乒乓球、投球接力、拔河、丢圈、扑克赛等文体活动,在庆祝建党七十周年的活动中, 开展了以江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论述和党的基本知识为主要内容的知识竞赛活动。

以活动 为载体、把精神文明建设落实到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中,寓教于乐、潜移默化、陶冶情操、 启迪智慧、激发干部职工的工作热情,增强集体凝聚力和战斗力。

二、狠抓财源建设,提高生财、聚财能力。

财源建设是财政增收的关键。我县是一个农业大县,农村经济是县乡财源的基础,是财政 收入和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

加大财政支农力度是我县实现农业强县的基础措施。

在财源建 设上, 一是狠抓了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实施。

今年上半年主要进行古砦万亩优质稻基地建设 和种子产业化工程的实施。两项目总投资 690 万元。万亩优质稻基地工程建设,共完成了衬 砌渠道 6.5 公里,9 米宽向阳机耕道 1.82 公里,4 条支机耕路 1.48 公里。使项目区初步形成 了田成方、渠相连、路相通、树成行、旱可灌、涝可排的现代化农业示范区,为高产优质稻 生产打下了良好的基矗在实施好以上两个项目的同时,还积极做好 2000 年农发项目《大龙黄冲万亩田优质稻良种良法示范基地》和《安乐水库灌区万亩优质稻高产增效示范基地》的 编制和申报工作。

经努力争取, 该两项目已获国家、 区农发办批复, 两项目总投资 601 万元, 目前上级资金基本到位,项目区工程勘测设计已完成,正在进行委托招标工作。二是加强农 业事业的投入。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积极开辟支农资金来源渠道,积极争取区市对我 县支农资金的投入,今年共争取上级支农资金 907 万元,并加大了支农资金的管理力度。有 效地保证了我县农业生产的发展。由于去年我县甘蔗受霜冻灾害,部分蔗农需外购蔗种,但 资金缺乏。我局积极与有关部门协调,共协调甘蔗调种贷款 834 万元,并发放到 14 个乡镇, 确保了全县甘蔗的种植面积,从而使今年的财政支柱-原料蔗的税源有所增长。三是管好用 好扶贫资金,认真做好扶贫工作。2000 年是实现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的最后一年,上级下 达我县扶贫资金计划 155.8 万元,已到位 115.8 万元。为管好扶贫资金,实行了财政扶贫资 金报帐制、专人管理、封闭运行,并及时拨付到位,还进行跟踪检查监督。四是加强防洪保 安费的征收管理,确保水库除险加固和水利渠道硬化任务的完成。

三、加强预算管理、严格控制支出,确保财政收支平衡。 今年我县实行划分收支、核定基数、定额上解(或定额补助)超收按比例分成、超支不 补、结余留用、自求平衡、一定三年的县乡财政管理体制,调整和完善了我县乡(镇)级 税种的划分和调整财力的分配关系。依据《预算法》认真做好 2000 年度财政预算编制工作, 并及时把各项预算指标分解落实到各乡镇和有关单位。

认真执行财政预算方案, 深挖潜力组 织收入,成立组织抓收入小组,分别到各乡镇、糖业集团、厂、场等单位组织收入。还积极 配合县有关部门,为设立乡(镇)金库做了大量的调查、论证等前期工作,当好县委、县政 府领导的参谋,使全县 14 个乡镇从 6 月 1 日起顺利地设立了乡镇级金库,调动了乡镇政府 当家理财的积极性,各乡镇领导、财税干部深入村屯从税收的最源头积极组织收入。在预算 支出方面,坚持做到量入为出、量力而行、保证重点、统筹兼顾、合理安排、严格贯彻适度 从紧,先保吃饭、后搞建设的财政管理原则。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妥善安排和合理调度财政 资金,重点支出。强化工资发放管理,较好地保证了工资发放和县级机关的正常运转。为进 一步加强人员编制管理和经费管理,控制人员不合理增长,净化单位经费支出内容,规范财 政分配秩序,确保行政事业单位职工工资按时发放,从 10 月份开始,对县直行政事业单位 实行财政统一发放工资。

四、狠抓农业四税的征管工作。

农业四税的征收管理是财政工作的重要职责。一年来具体抓了如下几项具体工作

(一)积极追收税款,缓解财政资金调度。我局在追收税款方面,认真分析研究、制订措 施,先易后难先近后远,经常深入涉农企业如柳州凤山糖业集团、露塘糖厂、六塘糖厂、桂 中糖厂进行追收税款。

对农林场应交税款也积极追收入库。

还经常深入各乡镇进行农税征收 业务指导和检查督促。

在夏粮入库时, 我局还制定了十四个股室与十四个乡镇分别挂钩完成 农业税收的工作责任制,乡镇的农业税收完成情况直接作为股室的年终岗位责任考核的依 据。由于采取的措施得力,使今年粮食入库的任务完成比较快。在农业税减免方面,严格执 行农税减免政策。认真抓好农税减免申报工作,对申报减免的对象认真核实,严把手续关。

(二)狠抓农业税法的宣传,提高公民的纳税意识。为完成全年税收目标任务,加大了农 业税法的宣传力度,尽管财政困难,还是安排了几万元作宣传经费,进行了多种形式的税法 宣传活动,举行税法知识抢答赛,写宣传标语 1000 多条,出墙报板报 30 多版,培训协税护 税员 160 人次,给中小学生上税法知识课,听课学生 700 多人,发放宣传资料 1600 多份。

在 6 月份,委托县文工团排练农税专题节目到各乡镇巡回演出,共演出十七场次。通过税收 政策、知识宣传,提高群众的纳税意识,为税收任务的完成奠定了基矗 (三)完善农税征管制度,确保四税任务完成。针对农业税的分布广,分散难收的状况, 通过调查研究,积极探索,从 6 月份开始实行了农税村级网络征收,形成了农税工作县、乡 (镇)、村级网络征收,形成了农税工作县、乡(镇)、村三级齐抓共管,使税源控制在源 头上,减少流失。

(四)坚持依法税收,处罚抗粮抗税钉子户。社冲乡东盘龙屯全 户,多年欠交公粮累 计 429.5 公斤,征收人员多次到他家催缴并下达限期纳税通知书,仍拒交,9 月 7 日我局会 同有关执法部门组成农税执法组, 对该抗税钉子户依法进行清缴和处罚。

并通过大幅标语、 广播电台、柳城报等进行宣传,促进了夏粮入库的完成。如马山琵琶屯兰 ,肯洛村念屯 韦 十多年不交公粮,通过以上事例的宣传后,就即时交纳完成任务数。

五、进一步加强了预算外资金的管理。

为了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实行预算外资金收支两条线管理,在四月份,配合县纪委、监 察、人行、物价、审计等部门组成联合小组,对县直各有关执收执罚单位在银行开户情况进 行检查清理,并按规定保留或取消执收单位在银行开设的资金帐户,共清理检查县直单位 2 21 个帐户,原有帐户 416 个,按有关规定保留 140 个单位 225 个帐户,取消了 191 个帐户。

在清理了银行帐户的同时, 加强了票据管理, 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没收入票据使用中央和省 财政部门统一印制的收费票据,购置票据时,必须验旧换新。当月收入缴入财政专户及政府 调剂基金户, 使我县行政事业性收费以及其他预算外资金纳入专户管理。

提高了预算外资金 收入财政专户储存率,有较地缓解了县财政预算内资 六、加强财政监督,加大财务稽查力度。

根据柳城政发[2000]3 号《关于彻底清理检查小金库的通知》文精神,重点对 5 个单位 进行检查,共查出违纪金额 670 万元,实际入库 614 万元,追缴以前年度违纪金额入库 11 万元。还对我县预算外资金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的检查,对 4 个单位进行了重点检查,共查 出违纪金额 31.2 万元,其中坐支预算外资金 29.4 万元,截留预算外资金 1.8 万元,已追缴 入专户 31.2 万元。

七、认真抓好国有资产管理工作。

认真贯彻执行《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 ,完成国有企业、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 产权登记年检工作, 并做好行政事业单位非经营性资产占用费的统计和收取工作。

核实得国 有资产租赁月收入共 13 万元,收取非转经占用费 4 万元。抓好国有企业、行政事业单位资 产的处置(包括无偿转让、出售、报废、报损等)工作,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积极配合我 县的企业改制工作,做好国有资产的评估立项、确认工作。

八、认真抓好全县会计基础管理工作。

加强对企业财务和会计工作的指导和监督、 不断完善会计基础工作和内部管理制度, 规范 会计基础工作。

主要做了全县持证会计人员基本情况调查统计工作和财会人员职称考试; 做 好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考核验收。修订后的《会计法》于今年 7 月 1 日起施行,按照财政部的 统一部署,从 4 月至 7 月,对全县财务人员和单位负责人进行分期分批轮训,培训会计人员 1065 人、单位负责人 216 人,从而使修订后的《会计法》在我县顺利施行。

九、财政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我县经济是以种蔗产糖为主,财政结构单一,财源基础脆弱,抗风险能力较差。由 于财政历年赤字、财政负债仍居高不下。财政可用财力偏低,财政资金运作较困难,供需矛 盾表面化,事业发展与吃饭问题矛盾越来越突出。

(二)新的县乡财政体制,对各乡镇积极组织收入,充分调动乡镇政府当家理财起到了积 极的作用,但在运行中也出现一些问题:1、县、乡财政收入范围划得大,乡固定收入太少, 不利于调动乡镇抓收入的积极性。2、机糖税不直接入乡镇金库、不能及时反映各乡镇财政 的实际收入数,不利于各乡镇自主使用本级财政资金。3、乡镇虽设立金库,但本级财政资 金的使用还是由县财政局预算统一调拨, 资金使用没有多大自主权, 不利于调动乡镇一级政 府当家理财的积极性。

(三)财政周转金到期回收率低。财政周转金用于扶持和培育财源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 效,但由于诸多的因素影响,造成资金沉淀。虽然今年以来加大了催收力度,也运用了法律 手段,但回收率还是不大,将造成极大的财政风险。

(四) 预算外资金管理上,由于实行了财政专户储存,资金回拨的手续繁杂, 回拨速度慢, 影响了单位的积极性。

(五)农税村级网络征收的实行,利于从源头上控制税源,但各乡镇所聘用的协税员不致 相同,有的是原财政所助征员、有的是村干部担任协税员,更由于在文化、业务素差不齐, 税收收业务培训时间较少。因此开展税收业务不是很理想。

(六)财政信息和课题研究工作抓得不够扎实,各股室没有选出信息员,因而今年没有完 成上级下达的信息稿件。财政课题研究由于缺乏深入调查了解、细致的分析,因而没有达到 要求。

十、2001 年工作计划要点

2001 年踏入新世纪的伊始之年,是实施十五计划的第一年,也是实现我国现代化建设 第三步战略目标的第一年, 因此做好财政工作意义十分重大。

为将我县财政工作推上新的台 阶,2001 年的财政工作总的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党的十五大精神为指针, 以江总书记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自治区经济工作 会议及财政工作会议的精神,拓开思路,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培植新的财源增长点,强化税 收征管,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强化财政监督,坚决落实比例适当,集散有度,收支合理, 使用得?quot;的十六字方针构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公共财政框架,促进国民经济 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据此,今年财政要着重抓好以下工作

(一)积极主动参与和支持经济结构调整,推动全县经济发展。

经济结构调整是我县当前经济工作的重点, 作为政府的主要经济管理部门, 财政应充分发 挥自身的职能作用,主动为县委、县政府出点子,想办法,支持经济结构的调整。立足于农 民和财政双增收的目标,进一步加大财政支农投入,加强农业综合开发的实施,切实加强 财政扶贫工作。

(二)切实加强收支管理 1、加强税收征管,提高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1)继续认真贯彻加强征管、 堵塞漏洞、惩治腐败、清缴欠税的十六字方针,严格依法治税、依率计征、切实做到应收 尽收。

(2)进一步完善农业税收征管办法,完善农业税县村乡征收网络,加强村级协税员的 业务培训。

(3)加强防洪保安费的征收管理。

(4)进一步加强和完善预算外资金管理。

2、严格控制支出规模,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实现收支平衡。一是服务大局、统筹安排 财政资金,保稳定、保重点。重点保证工资发放和国家政权机关的政党运转,保证农业、教 育、科技支出按法定的比例增长;二是按照公共财政原理,调整支出结构;三是严格支出管 理,勤俭办一切事业。

(三)不断深化财政体制改革,构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公共财政框架。

1、改革预算编制方法,进一步细化财政预算编制,实现零基预算和部门预算。把各部门 的预算外资金纳入预算安排中,统一管理,实行综合预算。

2、试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强化收入和支出的管理。

3、积极推行政府采购制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4、加快税费改革步伐,做好农村税费改革的前期工作。

5、加快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社会保障体系。

(四)加强财政监督检查,规范财政运行秩序。

一是进一步完善财政监督体系,健全财政监督机制。对收入征收机关、执法部门、金融机 构等的监督, 逐步健全企业财务监督社会化体系; 加强预算资金使用的监督, 建立财政部门、 主管部门、资金使用单位、审计部门相互制约的预算执行监督体系。二是要认真贯彻《会计 法》 ,完善会计制度,加强会计基础工作,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严厉打击假凭证、假帐、假 审计等违法行为。三是要建立追踪问效和反馈机制。四是进一步加强财政内部监督。在内部 形成预算编制、执行相分离、寓监督于预算管理全过程的预算运行机制,从制度上保证内部 监督检查的经常化、规范化。

(五)继续加强财政周转金的回收清理工作。

(六)切实加强财政信息和课题研究工作。

(七)深入开展三讲活动,搞好党风廉政建设,努力建设一支思想过硬、作风正派、业 务素质高的财政干部队伍。

一年来,财政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上级的要求尚有一定的差距,存在的问题有 待于今后的工作中加强和完善。为打开新世纪的好头,在 2001 年,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 下,在人大的监督和指导下,我们财政干部将齐心协力,团结拼搏,严格依法治税、依法理 财、科学理财,以务实创新的精神,开创新世纪财政新局面。

Gz85.com更多 精选总结阅读

民政局扶贫工作总结范文


热爱本职工作,事业心强,是做好工作的前提,也是搞好总结的基础。以下是为大家准备的民政局扶贫工作总结范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篇一:


一年来,我局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上级党委政府和省、市民政厅局工作部署,紧紧围绕改革、创新、法治、发展主题,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继续坚持做牢基础、做实工作、做优特色、做响品牌的工作思路,深化民政领域改革,着力提高基本民生保障水平,提升社会治理能力,优化民政公共服务,服务国防军队建设,促进全县民政事业转型升级,全面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取得了较好成绩。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一)加大社会救助力度,强化民生保障


1.城乡低保标准不断提高。将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提高到370元/月和190元/月,月人均补助标准分别提高到2**元和1**元。定期开展低保清理复查,1-12月共取消不符合条件的低保对象5**人,并及时将符合低保条件的475人纳了城乡低保。城市低保累计月人均补助226.9元,完成目标任务2**元的103.1%;农村低保累计月人均补助122.6元,完成目标任务1**元的102.2%。农村五保供养集中供养率达到90.4%;建立五保供养标准自然增长机制,我县农村五保供养标准提高到了每人每月300元。入冬以来积极开展群众温暖过冬工作,下拨冬令资金**0万元,全年下拨临时救助资金**3万元,棉被1004床,棉衣(裤)1218套。为散居五保、低保户、精准扶贫户、特困户等困难群众送去棉衣被、粮食、慰问金。


2.城乡医疗救助不断完善。继续执行城乡医疗救助制度,一般医疗救助年封顶线救助8000元,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年封顶线救??**000元。1-12月,累计住院救助城乡困难群众**604人次,累计支出医疗救助资金878.9万元,救助比例达到70%。


3.敬老院管理不断规范。指导县中心敬老院在省级标准化敬老院的基础上创建标准化敬老院,目前各项准备工作已基本完成,正迎接检查。指导西龙中心敬老院和县中心敬老院开展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建设,目前各项工作已完成。


(二)加快救灾体系建设,提升应急能力


1.扎实推进基层基础建设,强化灾害信息员队伍建设,县、乡、村(社区)建立健全灾害应急预案。全面规范救灾资金使用管理,做到了专款专用。


2.制定汛期应急预案,汛期期间坚持24小时值班。做好受灾群众紧急救助安置、临时生活救助、冬春救助,确保了灾后群众的日常生活。


3.抓好救灾应急指挥系统管理,参加省、市两级主管部门组织的救灾应急指挥体系培训。今年试点建设了5个应急示范村(社区)避难场所和应急物资储备点,提高基层的应急救灾能力,尽能力在灾害发生时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4.认真开展全国防灾减灾日、国际减灾日主题宣传活动,通过印发宣传资料、组织宣传车、全股人员上街宣传等各种形式开展宣传活动,提升了全民防灾避险整体水平。


(三)加大养老基础建设,健全服务体系


1.完成社会福利院和敬老院床位改造100张,新建公办养老床位1**张,民办床位**0张,社区日间照料中心3个,农村幸福院9个。通过整合社会资源,在全市率先开展居家养老服务体系构建,已开通免费公益性服务热线12349,组建专业的服务队伍,全天候为6940名老年人提供日常照料、家政服务、康复护理、精神慰藉、法律维权等服务。


2.对全县**名孤儿和22名三无老人按标准进行了保障。对全县74名事实上无人抚养儿童按每人每月310元进行了保障。开展扶贫济困、爱心助学、助孤扶残、帮困助疾等一系列深得民心的慈善活动,一年来,共发放各项救助资金86万元。


3.完成了福利企业青神县万森木业有限公司的年检工作。积极配合市福彩中心在我局进行了2次福利彩票相关培训,截至12月底,已完成福利彩票销售846万元,完成率102.8%,已超额完成市局下达的823万目标任务。积极开展了福康工程、脑瘫儿童康复等福利项目。


(四)全面落实优抚政策,服务国防建设


1.优抚政策落实到位。规范抚恤补助制诗歌赏析度,及时按月足额发放抚恤对象抚恤补助金和自然增长补助金1104.2万余元。为25名原国民党抗战老兵发放一次性生活补助12.5万元。建立了重点优抚对象一站式报销医疗保障体系,确保重点优抚对象医疗难问题得到真正解决。为1296名优抚对象解决医疗、临时生活困难补助55万余元。加强烈士纪念建筑物建设管理,清明节、烈士纪念日等重大节日组织烈士墓祭扫、慰问烈属等活动。


2.****年冬季退役士兵安置到位。共兑现自主就业退役士兵地方经济补助金共192万余元,为5名符合安排工作条件的转业士官落实了工作岗位。创新开展退役士兵职业技能培训,培训率达95%。


3.双拥工作。成立县双拥办专门机构和双拥工作领导小组,指导督促全县双拥工作的开展。****年6月24日,被省双拥工作领导小组正式命名为第十届四川省双拥先进县。义务兵优待金实行城乡一体化,全年发放义务兵优待金及立功受奖励金共计**0.2万余元。元旦、春节、八一,机关企事业、乡村拥军优属活动人人参与,一年来,共走访慰问军烈属、复员退伍军人、残疾军人、参战退役人员**0余人,送去慰问金人民币**万余元。帮助解决生产、生活、治病、住房等困难2**人,资金25万余元。


4.涉军维稳工作。做好复员退伍军人和重点人员的思想疏导和教育转化工作,认真落实首问负责制,做好每一位优抚对象的信访、来访接待工作,做到热情、耐心,有问必答,不推诿,不塞责。按照要求及时报送全县复退军人情况,接待群众来信来访267人次,做好上访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


(五)强化社会事务管理,提升服务质量


1.殡葬改革。年初与各乡镇签订****年度殡葬管理工作目标责任书,明确责任和任务。继续贯彻落实全面免除城乡居民基本丧葬费的实施意见,全年共计减免**22人,基本丧葬费112.338万元。以4月殡葬宣传月为契机,利用多种形式宣传殡葬法律法规。倡导文明、节俭办丧事,促进我县殡葬事业健康有序地发展。启动并完成了瑞峰公益性公墓工作,截至目前,我县有2个乡镇完成公益性公墓建设。


2.婚姻登记。全年办理结婚登记**27对,离婚登记775对,补领结婚登记证722对,补领离婚登记证60个,出具婚姻证明**28份,补录婚姻数据4万多条,办理2件收养登记。


3.社会组织规范化建设。对全县78家社会团体和44家民办非企业单位进行了年检,依法做好社会团体的成立、注销、换证等工作。为6家旧证到期的社会团体和7?揖芍さ狡诘拿癜旆瞧笠蹈涣诵轮な?;截止12月份新成立了2家社会团体和1家民办非企业。


4.流浪乞讨救助。全年共接待救助人员112人次(其中未成年人36人),对符合救助条件的112人给予救助,受助人员都得到了妥善安置,救助率达100%。圆满的完成全年救助工作,未发生一起责任事故。


(六)加大社会治理力度,推进基层民主


1.村民自治工作。抓好村规民约的完善和落实工作,对5个村改居社区居民公约进行了修定,村容村貌、村民行为习惯上有明显改观。进一抓好村务公开工作,制发了《青神县民政局关于进一步规范村务公开工作的通知》,结合我县实际细化为33项,并对乡镇的村务公开工作和各项制度公开进行了两次督查。


2.社区建设工作。新建凤阳社区服务站1个,目前已经开工建设,预计明年7月份完工。目前,全县18个社区除凤阳在建和南城镇竹艺街社区外都建立了社区综合服务设施,覆盖率达到了90%以上。指导青城镇和南城镇开展了村改居社区的社工招聘工作,为5新改社区招聘10名专职社区工作者。指导文林社区创建省级法治示范社区,10月26日,四川省依法治省领导小组办公室、省委组织部、省民政厅、省司法厅联合下发通知,我县文林社区正式被命名为省级依法治村(社区)示范社区,是眉山市获此殊荣的社区。开展法律进社区活动,开展依法治县.法在身边集中宣传月进社区活动。一年来,集中学习法律法规6次、开展文艺宣传**次,受教育居民达到7300余人次。投入**万元把麒麟广场打造成法治文化广场。加强社会治理工作,划拨**0万低保结余资金,用于低保精神病人的救助。


3.区划地名工作。开展青神县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制发《关于认真做好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的通知》,明确各年度普查内容、工作目标、工作要求。广泛开展地名普查宣传,制发宣传海报500余张、悬挂地名普查标语90余副,并借助电视台、报纸报刊、qq群等媒体,密集进行地名普查宣传活动,提高广大群众对地名普查知晓率。采取竞争性谈判的方式完成了普查服务的外包采购工作,目前中标公司已组织力量入驻青神,普查工作已进入资料收集阶段。配合东坡区完成了东青线联检工作,牵头开展了仁青线的联检工作。规范地名命名更名管理,开展了工业集中区新建道路的冠名权公开拍卖工作,今年新命名街道1条,更名2条,调整1条。


(七)加快发展老龄事业,促进社会和谐


1.从****年起,对全县60岁以上农村老年人,按每人10元发放活动经费,对80至89岁老年人发放每年240元高龄津贴,90岁以上老人每月发放100元,100岁以上老人每月发放500元高龄津贴,全年累计兑现高龄补贴253万元,安排老年活动经费40万元。为全县老年人免费办理老年优待证950本,并热情讲解有关政策;全面推行银龄安康意外保险,全县共有54**名老年人参加了意外伤害保险,缴纳保险费约270650元。实行县内政府举办的景区对60岁以上老人实行半票,70岁以上老人全免。采用老协座谈会、基层老协规范化建设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对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进行宣传。10月**日上午,县政协主席李志国带领政协委员对全县老龄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视察。对全县老龄工作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并对全县居家养老、老龄经费管理等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2.对全县**2个基层老协进行培训,认真做好了第二届敬老文明号申报情况和创建,目前,上报市命名10个,全县上下形成了为老服务的新格局。认真做好了第四轮敬老模范乡镇的创建,目前,经市政府命名表彰了黑龙镇、青城镇、瑞峰镇、南城镇、高台乡5个乡镇人民政府为敬老模范乡镇。加强老年组织的建设和管理,指导开展有益活动,确保了协会的健康运行与适度发展,指导县老协和老体协组织第五届农村老年人文艺调演,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八)抓党建直联扶贫攻坚,促民政惠民生


以党建标准化,民政济苍生为统揽,以创建五党组织为目标,突出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推进党组织标准化建设。制定单位年度直接联系服务群众工作计划,建立民生、稳定、困难群众三本台账,不仅对联系社区进行物资帮扶,还对联系社区进行思想帮扶。组织本单位干部职工集体开展联系服务群众工作5次,其中主要领导带队到社区4次,落实直联工作经费2.5万元。据统计,我局干部职工平均深入建华社区、宝镜村为联系户开展服务在10次以上。为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密切联系群众,更好地服务基层,我局按照要求成立了党员先锋服务队,今年以来到社区(村)开展活动4次,服务群众**0人次。制定低保扶贫措施,将不能通过产业扶贫等措施脱贫的重度精神病人、重度残疾人、老龄贫困人员等特殊对象,通过城乡低保申报程序,及时纳入最低生活保障,充分发挥低保兜底一批的作用。目前,已新增低保433户475人。


二、亮点工作


通过全局职工共同努力,我局先后被县委、县政府授予突出贡献奖;县民政局党支部被?牢冉愕匙橹⒌吃毕确娑颖黄牢?十佳党员先锋服务队,受县委表彰;获四川省平安家庭创建工作先进集体、继续保持市级文明单位称号、被市民政局和县委县政府评为****年度殡葬工作先进单位、大力推进殡葬改革获选县****年度十大创新工作、****年度依法治县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1.试点建设了5个应急示范村(社区)避难场所和应急物资储备点,进一步提高了一线基层的应急救灾能力,尽能力在灾害发生时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2.成立县双拥办专门机构和双拥工作领导小组,指导督促全县双拥工作的开展。****年6月24日,被省双拥工作领导小组正式命名为第十届四川省双拥先进县。


3.按照《青神县农村公益性公墓管理办法(试行)》,今年,启动并完成了瑞峰公益性公墓工作,截至目前,我县共有2个乡镇完成公益性公墓建设。


4.进一步推进我县依法治村(社区),指导文林社区成功创建全市省级法治示范社区,建一个法制文化广场。


5.全年累计兑现高龄补贴253.**6万元,安排老年活动经费40万元。落实老年优待政策,实行县内政府举办的景区对60岁以上老人实行半票,70岁以上老人全免。黑龙镇等5个乡镇被市政府命名为敬老模范乡镇。创建市级敬老文明号10个,县级敬老文明号21个。


6.居家养老工作。通过整合社会资源,在全市率先铺开居家养老服务体系构建,开通免费公益性服务热线12349,组建了专业的服务队伍,全天候为老年人提供日常照料、家政服务、康复护理、精神慰藉、法律维权等信息咨询和电话转接等服务。(互联网养老眉山青神推出居家养老新模式中国农村网、央视网、和讯网、中国网、中国创新网、搜狐、今日头条等先后进行了报道)


7.4.**芦山灾后重建工作。在4.**芦山地震发生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全局干部查灾、核灾,安置受灾群众,全面完成农房分散自建273户,统规统建**78户,加固维修4500户。被县委、县政府授予县民政局突出贡献奖。


8.党建标准化工作。党建标准化民政济苍生创五党组织工作经验在全县会议上交流。


三、下一步打算


****年民政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距离上级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年,我局将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十八大精神,紧紧围绕县委、政府的中心工作,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深化社会救助工作,保障民生,助推扶贫攻坚工作。将城市低保累计月人均补助达到260元,农村低保累计月人均补助达到**0元;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办法,提高重特大疾病救助比例及封顶线,救助比例达70%,年封顶线30000元。继续实施惠民殡葬,减免困难群众丧葬费790元/具;根据五保自然增长机制,将农村五保供养对象供养标准散居达到每人每月360元,集中供养达460元;


(二)继续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新增民办养老床位100张;新建城乡社区日间照料中心4个;维修改造公办养老机构床位**0张;为困难家庭失能老人、独居老人和80周岁以上老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6940人。


(三)继续开展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做好实地踏勘,查清地名名称、位置及相关属性信息;标准化处理地名、设置地名标志等工作,做好地名普查工作总结、资料收集归档,确保通过检查验收。


(四)开展第十届村(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加强领导,做好换届选举宣传工作,做到家喻户晓;制定好实施方案和工作步骤;深入乡镇,依法指导;加强县乡和部门配合,相互沟通,确保第十届村(居)委会换届选举的成功。


(五)继续落实老年优待政策。按时发放高龄津贴,推动70岁以上老年人免费公交实施和村老协规范化建设。


(六)**规划。认真做好**期间养老服务体系专项规划和民政防灾体系应急避难场所、物资储备库建设规划。


篇二:


为全面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实施方案》)精神,大力实施保障扶贫,切实解决我县贫困群众脱贫致富问题,我县拟定了《XX县强化社会保障服务推进精准扶贫工作实施方案》,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保障扶贫工作正在有序开展。


一、基本情况


(一)完善了最低生活保障帮扶


1.最低生活保障“应保尽保”。逐步提高低保补助标准,不断扩大低保覆盖面,对家庭没有劳动能力符合农村低保的农村生活困难户,坚持公平、公开、公正,给予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扶持,并实行“动态管理”,“分类施保”,切实做到“应保尽保”。


2.农村五保供养覆盖到位。逐步提高五保补助标准,对符合条件的农村三无人员,根据《XX县农村五保供养实施细则》,全部纳入五保供养。加强社会敬老院建设,提高管理服务水平。逐步完善养老机构基础设施,确保对农村五保等贫困人口实行托底保障。


(二)开展了养老保险帮扶


倾斜养老保险政策。为重度残疾人和农村二女结扎夫妇代缴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资金。


(三)完善了医疗保障帮扶


1.推进贫困村卫生所规范化建设,改善基层医疗卫生条件,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使贫困对象实现“小病不出村、常见病多发病不出乡镇、大病不出县”。


2.农村低保户、五保户、优抚对象等贫困人员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其个人缴交部分由政府出资缴纳。


3.农村低保对象、五保供养对象在县内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可报费用不设起付线,直接按比例补偿。


4.农村二女结扎户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其个人缴费部分由县人口和计生委代缴。


5.农村低保户、五保户参加新农村合作医疗,新农合大病保险起付线可较一般参合对象下降50。


6.提高医疗救助水平。对农村低保、五保供养等重点对象,实行医疗救助全覆盖。将符合医疗救助条件的低收入家庭重病患者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定的其他特殊困难群众纳入救助范围,逐步提高救助水平。做好重大疾病医疗救助制度与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制度的衔接。推进医疗救助“一站式”网上即时结算服务,实现不同医疗保障制度间贫困患者医疗费用同步结算。对尿毒症、重性精神病、“儿童两病”、“妇女两癌”等8种重大疾病实施免费救治,对耐多药肺结核、肺癌等15种重大疾病实施大病救助,减少因病致贫返贫的发生。


(四)健全了临时救助帮扶


1.积极推进“救急难”试点工作。坚持“托底线、救急难、可持续、促公平”的原则,在“救急难”试点中积极探索建立“一门受理、协同办理”的运行机制,依托镇(街)便民服务中心,统一开设“社会救助受理窗口”,开通了12349救助热线,使突遇不测、因病因灾陷入生存困境的困难群众得到有效救助。


2.健全临时救助制度。修订完善《XX县城乡低保困难群众临时救助实施方案》,落实县临时救助配套资金。统筹和整合社会各类救助资源,引导社会力量加大扶持救助力度,更好地帮助困难群众渡过难关。


(五)加强了灾害应急救助帮扶


争取上级救灾资金,积极开展应急救助、过渡性生活救助、自然灾害临时生活困难救助、冬春临时生活困难救助等灾害应急救助,不断提高困难群众的防灾减灾能力,减少因灾返贫现象发生。


(六)开展了慈善救助帮扶


1.加大福利彩票发行力度,积极开展“中福在线”和中国福利彩票“苏区荣光”即开型彩票的发行活动。增设电脑福利彩票投注站,所募集的公益金县留存部分主要用于扶贫济困,对扶贫对象给予专项资助,帮助解决其生产生活问题。


2.大力开展慈善救助活动。对困难群众积极开展慈善救助,争取中华儿慈会到我县开展“光明行动”,切实帮助贫困家庭解决生活、教育、医疗等方面的困难。争取社会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对农村流浪乞讨人员、残疾人、孤儿等人群实施帮扶救助。


(七)积极探索开展社会扶贫帮扶


1.引导社会组织开展扶贫。探索建立社会组织帮扶贫困村工作机制,引导各级社会组织积极在贫困村开展慈善公益活动。


2.开展人才智力扶贫活动。引导有关社会工作机构重点为贫困村留守儿童、老年人、妇女、残疾人等困难群众提供服务,引导志愿者积极开展帮困济困、就业指导、产业发展等服务活动。


培育发展本地化的社会工作服务模式。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随着我县五保对象失能、半失能患者的增多,给敬老院管理带来新问题,特别是缺乏专业用房及护理设施和人员。二是随着大病医疗救助的深入宣传和“救急难”工作的全面铺开,临时救助资金和大病医疗救助资金尤其显得不足。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1.进一步加大《社会救助暂行办法》宣传力度。通过电视、报纸、手机报和宣传车、宣传栏等,进一步加大《社会救助暂行办法》的宣传力度,使之人人皆知。


2.进一步完善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制建设。紧扣“一个协调机制、一套工作制度、一个核对机构、一个核对平台”的要求,进一步完善核对机制建设。


3.筹集资金兴建县社会敬老院失能半失能老人养护大楼。针对县社会敬老院失能半失能老人的实际困难,兴建一栋养护大楼,并争取在我县开展失能半失能老人护理服务试点。


4.进一步推进“救急难”工作。推进社会救助“受理窗口”标准化建设,在乡镇(街道)全面建设规范统一的“社会救助受理窗口”。进一步加强“一门受理、协同办理”和“主动发现、快速响应”机制建设,畅通救助热线,加强资金保障,确保有人受理,转介迅速,救助及时。


局工会扶贫工作总结


以下是为大家精心整理的《2017年局工会扶贫工作总结》,供您查阅。


20xx年,我局工会在市总工会、市局工会和桥北林业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局行政的大力支持下,根据年初工作安排及开展“交友帮扶”活动的通知要求,深入基层摸实情,结合实际定措施,真情帮扶促和谐,全心全意抓民生,将扶贫帮困、扶贫帮医、扶贫帮学活动搞的有声有色,开创了我局扶贫帮困工作的新局面。


一、帮扶方式


1、“一对一“”包扶:一名科级领导干部包扶一名困难职工。


2、项目帮扶:对有必须劳动技能申请创办第二产业的困难职工,发放必须数额的扶贫帮困周转金。


3、一次性救助:对因天灾人祸、子女上大学等特殊原因致困的特困职工给予扶贫帮困基金一次性救助。


二、主要帮扶措施


1、制定了我局扶贫帮困工作制度,建立了帮扶长效机制。


2、设立了桥北林业局扶贫帮困基金,成立了扶贫帮困基金领导小组,出台了帮扶基金审批、使用、管理办法。


3、深入调研,摸清底数。对全局分流职工基本状况、职工子女待业状况、困难职工子女入学状况、特困职工致困原因等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摸底调查,建立了困难职工、职工待业子女、职工子女就学状况电子档案,做到了困难职工人数清、致困原因清、困难程度清;技能特长清、就业需求清。


4、认真分析,理清思路。透过对全局困难职工致困原因、困难程度、技能特长、就业需求等的分析研究,分别制定出了不一样的帮扶方案,因人制宜采取不一样方式进行帮扶。


5、实行“交友帮扶”活动奖惩制度。对“交友帮扶”活动成效显著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奖励。凡“交友帮扶”活动整体工作开展状况良好,能够在全局发挥榜样示范作用的单位,奖给班子成员正职现金1000元,副职现金各500元。凡被包扶对象率先脱贫,年自营纯收入达万元以上的奖励帮扶人现金1000元。反之,进行通报批评。包扶困难职工工作两年不见成效,包扶领导不得被评为先进,应继续帮扶直至收到明显成效或彻底脱贫。


6.加大了扶贫帮困信息反馈工作,要求各级工会随时掌握和上报困难职工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真实上报年度困难职工脱贫状况。


三、帮扶资料


1、帮思想。即真心与困难职工交朋友,倾真情了解困难职工的思想状况,帮忙困难职工更新观念,转变思想,提高认识,树立搞好本职工作、克服困难的坚定信念和决心。


2、帮创收。即帮忙困难职工在圆满完成工作任务的前提下,利用林区的有利条件搞产业开发,或者透过其它合法途径增加自营收入,走勤劳致富之路。


3、帮信息和技术。用心热情主动地向困难职工带给脱贫致富的信息和技术帮忙,竭诚为他们排扰解难。


4、帮资金。当困难职工在产业开发或生活中遇到困难时,要伸出热情之手,千方百计帮忙他们解决资金难题,使其渡过难关。


5、帮子女入学与就业。在困难职工子女入学遇到困难时,要想法设法帮忙其解决子女入学上的困难,保证困难职工子女能按时入学。同时要及时收集就业信息,多方寻找就业门路用心帮忙困难职工解决子女就业问题。


6、帮就医。即在困难职工及其家庭成员就医遇到突出困难时,要尽努力给予帮忙,以便使其病有所医。


四、帮扶成效


1、拓宽了帮扶渠道,建立了我局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机制,使100名困难职工及其亲属年享受低保金额达28万多元,解决了大部分困难职工的温饱问题,使我局困难职工到达了应保尽保。


2、多方筹措资金,使各项帮扶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从市总工会为杨志清、郭晓芹等7名特困职工争取到一次性救助金7000元,为李万军,温建强等三名困难职工发放扶贫帮困金2500元,为张志才、王佐东、刘亚莉等6名大病职工发放大病慰问金5500元。从市总工会为雷百林,曹改花等10名困难职工子女上大学争取到助学金XX0元,又从市民政局为赵霞云,雷百林,刘定海三名低保户子女上大学争取到助学金6000元,奖励考上大学本科以上的职工家庭8900元,为减少女职工妇科病多发的风险,减轻女职工肩负工作与家庭双重压力,在“三八”期间为女工进行了妇女病普查。


3、制定了“三必访”制度,即遇婚丧嫁娶必访、职工生病住院必访、家庭出现矛盾纠纷必访。半年来看望生病职工20多人、解决家,庭纷争5起,成立婚丧事理事会12个,帮忙职工解决婚丧嫁娶中的具体事宜。使职工切实感受到了党的关怀和温暖,增强了工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4、为全局914名在册职工(包括离退休职工)进行了一次全面的健康体检,建立了全局职工健康状况电子档案。


5、广泛开展了“送招工信息、送专业技能、送就业岗位”等活动,结成“一对一”帮扶对子42对,为困难职工过“双节”捐款1518元。春节期间走访、慰问困难职工50多人,发放慰问金17500元,寄发慰问信200多份。选送了一名困难职工子女进行了驾驶技能培训。为263名职工兴办了职工互助合作保险,筑起了抵御风险的第二防线。


6、不断提高困难职工的劳动技能,实现分流职工的再就业。协助有关科室进行了各项劳动技能培训,累计举办各类培训班20期次,参加培训人员累计达400多人次,使238名分流职工中有112人从事二、三产业,8人一次性安置,118人投身于养殖业、种植业中。项目帮扶分流职工37名,发放帮扶周转金累计达82500多元,帮扶脱贫率到达40%以上。


虽然我局扶贫帮困工作取了必须的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扶贫帮困的力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扶贫的具体措施、方法还需进一步完善。相信在我局党委、行政的正确领导下,我局的扶贫帮困工作必须会取得新的提高与突破。


招商局扶贫工作总结


XX年,我单位扶贫工作在县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在县扶贫办的正确领导下,根据“工作到村、扶贫到户”的要求,认真落实“五个到位”,即“扶贫负责到位、扶贫任务到位、扶贫项目到位、扶贫考核到位、扶贫措施到位”,把领导重视、部门配合、社会帮扶作为扶贫工作的重要形式,使县、乡(镇)、村三级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确保了扶贫工作的顺利开展和落实,推动了扶贫工作的开展。一年以来,我单位扶贫工作开展顺利,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XX年扶贫工作总结如下:

一、组织有力,措施到位

面对新时期扶贫开发的新形势和新任务,我单位切实转变扶贫开发工作思路,进一步充实了由主任(局长)方荣先任组长的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明确了一名副局长专管,每个干部职工联系一户贫困户,落实了单位一把手负总责和“农民不脱贫、帮扶不脱钩”的定点扶贫责任制。同时,进一步严格了对口帮扶的制度,形成了良好合力。

二、深入调研,理顺思路

我单位的扶贫挂钩点为兴泉镇黑山村,在对黑山村具体情况作了详细调查了解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由局领导带队,多次深入到挂钩点入户进行调研,深入走访调研,制定落实黑山村发展规划,进一步找准能使农民增收脱贫的路子,理顺发展思路,增强贫困户发展信心。在产业开发扶贫过程中,我们以养殖业扶贫为突破口,采取发展养殖基地、加强技术培训的办法,壮大产业规模,拉长增收链条,利用黑山村有大片荒山、荒坡和适宜种植花椒的气候优势,发动人民群众大力发展花椒等经济林果种植。加大对农业产业化建设的投入,多渠道加大对扶贫开发的投入,积极扶持贫困农户发展养殖种植。鼓励外出打工增加收入,为当地村民积极建言献策,提出很多结合当地实际的可行建议。

三、改善环境,倾情帮扶

基础设施落后,成为制约黑山村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针对这一情况,我局着力改善黑山村基础设施落后状况,经常与交通局、扶贫办联系,争取把交通、人畜饮水等列入扶贫项目,争取资金对通往挂钩点的公路进行改扩建,大力改善了村组的交通条件及生活条件。一年来,管委会(招商局)召开专题研究扶贫开发工作会议5次,听取扶贫工作专题汇报3次。干部职工到黑山村了解群众生产生活情况、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工作2次10天20人次,为结对户办实事4次。参与帮扶党员干部11人,被帮扶农户11户,单位及干部职工捐款、捐物折价共计1XX余元;同时按时按量完成捐资助学任务,11人共捐资2200元。

通过扶贫工作,全体干部职工与贫困户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取得了明显成效。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一如既往做好挂钩结对扶贫工作,为促进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帮助贫困户尽快脱贫做出应有的贡献。

"财政局就业工作总结"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