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道德经读后感

发布时间: 2023.09.04

关于道德经读后感。

寻找好文章“道德经读后感”是不错的选择,当读完作者写的作品后,心中情绪不禁泛起阵阵涟漪。 用笔记录下感触,写作品的读后感时要注意哪些问题?如果您想了解更多相关的信息请不要错过我们的网站!

道德经读后感(篇1)

08级营销系物专二班蔡京培

闲暇中,喜读书,诸书中尤好《道德经》。每读至会心处,辄心悦诚服,啧啧赞叹良久。自是慨叹华夏文化之辉煌灿烂,历代先贤之智慧伟大。除此而外,胸中常涌出些别致感触,写出与大家共谈!

《道德经》,作者为老子,故又称《老子》。老子,春秋末年出生于楚国苦县,是道教的创始人。孔子今年21岁。据传老子无父,因其母李氏,在李树下摘食一李果而怀孕,故姓李;又因其耳大垂肩,加之出生年为“虎”年,当地人称虎为“狸儿”,取其谐音,故叫李耳;因为老子的母亲怀孕9981年,生下来就有白发,所以又叫老子。

老子出生后,聪明才智,学识渊博,曾任**图书馆馆长。孔子也问过他很多次。

春秋末年,老子辞官隐退西游。有一天,函谷关的尹喜看见紫气从东边来,就知道这是吉祥的征兆。估计会有一些圣徒通过。不久,果见老子骑青牛而至,尹喜早知老子大名,遂诚恳的挽留老子,并敬请赐文纪念,于是老子留下来,一展平身所学,仅用五千字写成了八十一章奇文,这就是上至高天,下至大地,中至人律的《道德经》,短短五千言影响了古今中外多少人,更被道教尊为经典,被古人寓为天书。

《道德经》常会被归属为道教学说。其实哲学上的道家,和宗教上的道教,是不能混为一谈的,但《道德经》作为道教基本教义的重要构成之一,被道教视为重要经典,其作者老子也被道教视为至上的三清尊神之一道德天尊的化身,又称太上老君,所以应该说道教吸纳了道家思想,道家思想完善了道教。同时,前面所说的哲学,并不能涵括《道德经》(修身立命、治国安邦、出世入世)的全貌。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对于这一段,历代的人们都把这个“道”解释为宇宙之道、天地之道、自然之道等等,却没有与“德”联系起来。事实上,《道德经》论述的只是两个问题:“道”与“德”,“道”并不是宇宙之道、自然之道,而是个体修行也即修道的方法;“德”不是我们通常以为的道德或德行,而是修道者所应必备的特殊的世界观、方**以及为人处世之方法。

现代人把佛学和道家思想当成神秘文化,是由于他们修道的方法十分特别,并且需要修道者具备特殊的“德”。历代人们修道的多,知道修道需要先修特殊的“德”,而最终明了“道”为何物的人极少。《道德经》总论部分提出了修道的方法,后面极大部分却是论述修道之“德”的,所以只修道不知“德”者难于理解它,不实修只从文字上理解道为宇宙之道者更难于理解它。

唯有修道能明了究竟者,方知“道”与“德”合二为一,道德经三字,提纲挈领,实已把全文的内容都概括无遗。

因此,前人将**分为道家和德经是很有见地的。对于没有实修过或尚未修持到练虚合道的人来说,道经的内容很难理解,或者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往往只是从字意上理解为某种规律的东西,但具体这个规律是什么,谁都说不上来,所以千百年来,《道德经》的译本越来越多,但是经中说些什么人们却越来越争执不下。

同样,德经的内容就被人们说成是为人处世的方法、治家的方法、治国的方法等等,这倒是没有很大出入的,老子的本意,是要教给人一整套个体修道的方法,德是基础,道是德的升华。一个人如果没有德的基础,为人处世,小者治家,大者安邦治国,很可能都失败,那他也就不可能再有能力去修道。所以修“德”一者是为修道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这可能也是人所共需的;另一方面,修道者更需要拥有宁静的心境、超脱的人生,这也缺“德”不可。

噫!老子之苦心几人能解也,竟被人认为甘守柔弱、与世无争、甘居人下,是空谈之唯心大道。殊不知被现代唯我的人们看得一文不值的“德”,却是修道者不可或缺,少了就修不成道的东西。

这一些,如果不是自己亲身去修道体验过,根本是不可能理解的东西。

《道德经》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道当取法于地,究源及道所本之自然。中国的古代圣贤早就提出“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是国泰民安的关键。老子谆谆告诫世人自然法则不可违,也就是说,人必须顺应天道,“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违”!

顺应自然,因势利导,是人类发展的正确方向。

《道德经》为韵文哲理诗体。《庄子天下篇》括其旨曰:以本为精,以物为粗,以有积为不足,澹然独居神明居。

……建之以常无有,主之以太一,以濡弱谦下为表,以空虚不毁万物为实。”其说大体从天人合一之立场出发,穷究作为天地万物本源及宇宙最高理则之“道”,以之为宗极,而发明修身治政等人道。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道当取法于地,究源及道所本之自然。

道之理则,分无、有二面。道常不在,无名,无形。它先于天地鬼神。它是天地万物的开端。道常存,有无穷的用处。道之理则贯穿于万有,表现为万有皆相对而存,极则必反,终必归,根本之规律。

而有之用,常以无为本,“有生于无”。圣人体道之无,法道之自然无为,以之修身,当无欲而静,无心而虚,不自见自是,自伐自矜,为而不持,功成而不居,怀慈尚俭,处实去华,以之治天下,当“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还刀兵,离争斗,不尚贤,不贵难得之货,不见可欲,使民虚心实腹,无知无欲,则无为而治。“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故知道者守雌抱朴,退让谦下,挫锐解纷,和光同尘,以柔弱胜刚强。

道教知道之论与政治观、伦理观,大体不出老氏体系。至若经言“致虚极,守静笃”“专气致柔”、“涤除玄鉴”,抱一处和等修养之道,更为道教守

一、心齐、坐忘、服气、内丹等多种炼养术之所本。而“长生”“死而不亡者专”等说法,道教引为仙学长生说之宗源。“归根”“复命”之说,内丹学则发挥为内炼成真、与道合一之哲学依据。

《道德经》这部被誉为《万经之王》的神奇宝典,对中国古老的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它无论对中华民族的性格的铸成,还是对政治的统一与稳定,都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它的世界意义也日渐显著,越来越多的西方学者不遗余力地探求其中的科学奥秘,寻求人类文明的源头,深究古代智慧的底蕴。

在古文经典中,古圣先贤把思想、理念、精神中的精髓传承给我们,我们颂读经典,能够聆听到圣贤的教诲,对我们是莫大的幸事。学贵力行,圣贤文化的学习,贵在把它落实到自己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去,才能从中得到真实的利益。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我会坚持不断地阅读经典,遵循古圣先贤的教诲,把圣人的教诲贯彻到生活中,落实到一言一行中。

二〇一〇年二月二十日

道德经读后感(篇2)

我常在读书看报时见到这样一句话:“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由此联想到毛泽东同志多次强调的“人贵有自知之明”,于是,便数典查找这句话之出处,一查,方知是春秋时期思想家老子《道德经》第三十三章所言——“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

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意思是说:

认识他人的才能和弱点,以便正确运用,更好地制约和发展他人,这就是智慧;反观自身知道自己能做什么,究竟有多大能力,最易失误的是什么,这称为有自知之明。能够击败对手并超越他人可以证明您的能力;而能够不断地控制自己的欲望和不良习惯,超越自己,达到更高的境界,才是真正的坚强。懂得安于宁静、内心满足、**乐道、祥和自然就是最大的财富。

能够坚持自己的信念,克服重重险难奋勇前进的人才算有志气。无论如何不要忘记自己的根本,不要失去自己,才能长期保存自己。就算躯体毁灭,精神仍源远流长,永世长存。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同志总把自己当作了不起的人物,总是那么的自负,那么的不可一世,根本意识不到“山外有山,天外有天。”把财富当“目标”,把权力当”令剑”,把名利当“抱负”于是乎,自己便认不得自己是谁?当官为了谁?

最后,一不小心,落得个身败名裂,这些惨痛教训,举不胜举,实属悲哉!我认为:作为一名党员干部,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一定要时刻牢记党的根本宗旨,想为民所想,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听党的话,为人民服务,不要居高自傲,以自我为中心。

自己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是人民的公仆,人民群众才是自己真正的衣食父母,一定要讷于言而敏于行,立足岗位,兢兢业业,淡泊名利,无私奉献。

一、别把职务太当回事

职务、职业只是一个人谋生的平台和方式,只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饭碗”。在社会主义大家庭里,每个人的社会地位都是平等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责任范围,职务高的责任相对就大,职务低的责任相对就小,没有职务的,也要完成自己职责范围以内的工作。实际上“职务、职责”是和自己的“能力、饭碗“紧密相连的。

工人工作,商人**,农民农场。犬守夜,鸡司晨。在完成每一项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中,其职务分工只是为了人尽其才、各尽所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工作效率,犁地的和播种的,原则上没有什么质的区别。

一句话: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大家庭里,不管你是做什么工作的,原则上只有分工不同、责任大小,没有尊卑、高低、贵贱之分。事实上,工作只是一种承诺、一种责任、一种压力和一种信任。

当官只是一时一地的事,为人才是一辈子的事。我们的党员干部,尤其是党的领导干部,如果拿自己的官衔或头上拥有的花环当“令箭”,把职责放一边,投机弄权,专横跋扈,营私舞弊,那么,离失去自己的职务也就不远了。毛泽东同志早在**文艺座谈会上就说过:

“只有代表群众才能教育群众,只有做群众的学生才能做群众的先生。如果把自己看做群众的主人,看做高踞于”下等人”头上的贵族,那么,不管他们有多大的才能,也是群众所不需要的,他们的工作是没有前途的。”

道德经读后感(篇3)

读《道德经》有感(一)

兰林涛两千年前,一老者乘青牛西出函谷关,关令见紫气东来,是有圣人至也,遂请圣人作文,圣人留五千言,西去,隐。而今,先贤之言跨越千古传于我耳,恍惚间,窥得几分人生真谛。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我们的生活越来越丰富的同时,我们的追求也越来越多。接下来是一系列的问题。

一些地方为了gdp盲目破坏生态环境;有些人为了钱而腐败。一些民众为了满足口腹之欲,大规模捕杀动物……这些都是现代化生活带给我们**,对于生活中的种种**,”少私寡欲”才是上上之策。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看起来困难的事情,往往是从简单的地方开始的;看起来十分宏大的工程,必然是从很小的地方下手的。我们只要持之以恒,一直去做一个个简单的步骤,不知不觉中,我们也就完成了在当初看来遥不可及的目标了。

海尔总裁张瑞敏说:”什么是不简单?做好每一件简单的事情并不容易;什么是不平凡?

能把每一件平凡的事情都做好,是不平凡的。”罗蒙诺索夫也说过:”不会做小事的人,也做不出大事来。

”只有从小事做起,从细节抓起,才能取得成功。

“知不知,上矣;不知知,病矣”.”知”与”不知”是一个永恒的命题,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形容自己时的名言是:”我只知道一件事,那就是我一无所知。

”孔子亦曾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我们不难看到,古今中外但凡取得了辉煌成就的人,往往能够坦然地承认自己的”无知”,而那些整天自以为是地认为自己无所不知的人,即使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也往往止步于此,难以向前迈进。

要知道,每个人其实都是无知的,而能够坦然面对自己的无知,才能够走向”知”.

“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此则修身养性之诀窍;”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此乃为人处事之要领;”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此为事业成功之前提……

五千言的《道德经》,怀通世之举,聚先贤之智。字字珠玑,句句箴言,吟之有佳,思之感意。人生如逆旅,我与《道德经》,一路为伴。

读《道德经》有感(二)

老子的仙风道骨,被传的神乎其神。让我百思不得其解,如果说世界上没有什么神仙的话,那么老子预知未来从何而起;此外,历史上的诸葛孔明也能做出高明的计算;况且,函谷关、灵宝的尹喜,怎么能看见紫气东来,就断定会有圣人来呢?其他人为什么没有看见?

思索了好久,难道他们真的得了道,成了仙?答案曰:非也!

其实,他们的仙风道骨都源于知识的渊博。他们能把万事万物之间联系上。就像古语所说:

见瓶水之冰而知天下之寒!他们从这几件事情的迹象上,能推断出将要发生的事情。例如,尹喜的紫气是别人看不见的,因为尹喜也是一个高文化的人,知道天气。

要是平常人,没有这些学识的人,见了就和没见一样。有些人的学识也很渊博,但他们往往忽略了事物之间的联系,看待问题不能多角度,多方位,而只是局限于事情的本身,所以学识再多也只是平常人!

最初读《道德经》,感觉老子什么事情都追求自然,不去强求。我总在想,我是年轻人,积极上进非常应该,如果一切顺其自然的话,最终无为。所以它对那种消极的想法很有抵抗力。

但这次诵读,却有了不同感受。虽然早都知道书多读一遍,感受就会增加一层,许是因为它难懂的缘故吧,搁置了许久。现为了学生能懂意思,我查了许多资料,对它的理解又深了一层。

我们回头谈谈老子的思想吧。他的不作为实际上是某种东西。我喜欢他说的例子。车子有轮子,轮子中间是空的,空是无为。

但正是因为是空的,因此可以插上车轴,然后轮子可以滚动,可以在中,可以做人,所以又有为了。这也是他所说的“无所事事,无所事事”。他的无为中,其实包含着顺其自然,不勉强去做的思想,也就是我们常日所说的欲速则不达。

他的丝绸实际上是一个伟大的智慧。没有说不让你不上进,只是在上进时应该遵循规律罢了!

读《道德经》有感(三)

道德经读后感(篇4)

其实,在道家著作之中,我最先接触的是南华经,很是喜欢其中的超凡脱俗之意,沉湎其中,妄图把那些污浊的尘土气洗涮掉:可谓年少不知事,一心向逍遥。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发现因果关系是经,尘缘是纬,经纬编织成网,很久以前就把我束缚住了。

带着锁链跳舞感觉像实在自欺欺人。读了几日道德经,仿佛看到了一条金光大道~逍遥游修心,道德经修身。但资质有限,不能贯通全文,只能取其较易懂者,**所悟。

无为才能无不为

人活在世上,做你该做的事,不做你不该做的事。这件事情该你做,你做了,是最自然不过的。就像你走在街上,一个孩子滑倒在路边,你假装看不见,然后你走过,你能感到安心吗?

这时候,你上去把孩子抱起来是最自然的事。不做才是不自然。家人病得很重,你说我可以放手,不听不闻,这是推卸责任。

那么,什么是不该做的事情呢?

首先,从道德上讲,你不应该这么做。如果你这样做,你会很难过的。有些事,从历史的安排上就不该你做,你硬要做,费了很大的力,还是做不成,这也是不该做的。

人们经常做不该做的事,浪费精力。就像坐公共汽车去上班。交通很拥挤。这时,有人就沉不住气了,长吁短叹,一会儿看看表,一会儿看看窗外,只怕误了自己的事。

其实,你着急也罢,不着急也罢,车该怎样走就怎样走,你着急也是这个速度,不着急也是这个速度。你已经做了该做的事。你按计划上车了。至于汽车是否晚点,你控制不了。这种累,就属于多余支出。

此外,一个人本来数学很好,却非要当作家,这件事不该他做,他硬要做,费了半天劲,做不成还伤了自己。郭晶晶跳水世界第一,但你一定要她去打网球,肯定不适合,也不会出成绩。同样,让李娜练体操也不合适。

这种显而易见的例子一看就很明白。但是生活中的许多人都在犯这样的错误:他们被迫去做他们不应该做和不能做的事情;勉强的结果,事情做不成,自己还要受伤害。

无为是一种高境界,是放下一切执著的境界,并非什么事都不做。新出生的婴儿还是会吃奶哭闹,更别说**了?当你放下一切执著之念,才能做到本心清静,才能真正“有为”。

什么事都不做的境界还要修炼吗?要静下心来想一想,自己的一生有多少事是应该做的,有价值的;有多少事情不应该做是没有意义的。只有认清了哪些是应该做的,哪些是不该做的,才能真正做到“无为”,也才能真正在那些该做的事情上“无不为”。

上善若水

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最完善的人所具备的上等德行就像水一样,水的特点是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争利。

人生本是一种缘分,来到世上是一个偶然,朋友相聚是一个偶然,同事相处也是一个偶然,当你付出多了,你的朋友或你的同事的获得就会更多;而你收获多了,其他人相对就会少一些。上天给人的物品份额是确定的,不会因人的增加而增加,也不会因人需求的暴涨而暴增,就象汽车多了,路就显得小了一样,人如若水,少索取多付出,则是做人的崇高境界。

水温柔,可以适应各种环境;水处于沙漠之怀抱,谓之月亮泉;水处于山拥林抱之中,谓之小溪;水舞蹈于悬崖峭壁,谓之瀑布。水适应各种环境,以各种形式在世界上游泳。” 水有着自己的精神,那就是百折不挠,无论遇到什么样的阻碍,总是辗转迂回继续前进,她谦虚容忍,低头而行,以曲求全。

她从雪山的山顶一路走来,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流入大海。因此,她包容一切,与万物融合,每天虽抱着长江之尾,却拥吻着东海日出之头。

水的清澈是水的灵魂,古人有君子之交淡如水之说,用清澈的灵魂相交于清澈的灵魂,世界永远是清澈的。老子在道德经五千言中多次提及水,人与人的交往,很像水与水的交融,忌妒心、猜疑心、贪心、野心、戒备心都可以将清水搅混,混水中的灵魂也是混浊的,因此在这个世界上,必须坦诚相见,以真诚对待每一个人、每一件事情,正如老子所教诲的那样,言谈要如水一样,循循善诱、平和清静;朋友相处如水,清澈透明,包容。

上善若水,智者乐水,但愿我们的生活也如水一般的真诚、清澈、透明,也如水一般的谦卑、柔静、博爱。

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老子说:"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意思是说,祸患没有大过不知满足的了;过失没有大过贪得无厌的了。所以知道如何满足的人总是感到快乐。从叔本华的角度来看,不满使生活在欲望和失望之间变得悲惨。

简而言之就是知足常乐。一切行为适中、折衷为宜,不能什么也不追求,也不要过分追求,凡事讲究个"度"。简言之,就是对幸福的追求持一种极易满足的态度。

一个人懂得知足,他的心永远是快乐和哲理的,这有利于身心健康。相反,贪得无厌的人总会感到焦虑,甚至痛苦。

知足是一种态度,常乐是一种静谧和解脱的感觉。知足常乐,贵在调节。这是一种人生底色,当我们在忙于追求、拼搏而迷失方向的时候,知足常乐,这种在平凡中渲染的人生底色所孕育的宁静与温馨对于风雨兼程的我们是一个避风的港口。

休憩整理后,毅然前行,**于自身平和的不竭动力。真正做到知足,人生便会多一些从容、多一些达观,从而常乐。

人们应该满足,承认并满足现状是一种自我解放的方式。知足者想问题、做事情能够顺其自然,保持一份淡然的心境,并乐在其中。这并不是削弱人的斗志和进取精神,在知足的乐观和平静中,认真洞察取得的成功,总结经验,而后乐于进取,乐于开拓,为将来取得更大的成功鼓足信心,做好充分的准备。

知足是个体永恒的精神追求。

在前进的道路上,当我们取得一些成绩的时候,如果我们都能知足,就能够保持乐观的心态,在对待生活中的困难时,也会泰然处之。知足和快乐,在烦躁和喧嚣中,会过滤掉抑与和沮丧,沉淀出一种默契和善意。

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不打无准备之仗。预则有,不预则无。讲的都是当一件事还没有发生的时候,我们就要为这件可能要发生的事做好一切可能想到的准备,这样,当事情一旦发生的时候,我们才能沉着以应,正确处理好可能发生的一切事情,不至于措手不及,乱了方寸。

然而这一切做起来比想像可要难多了,只有做过了你才能真正了解。它需要比较全面的知识和尽可能多地阅读别人曾经经历过的各种事件的过程,不只是需要一个正确的处理方法,更需要一个正确和辩正的思想。想到是一回事,做到却是另外一回事。

人生的过程就是不断地用错误和挫折教育我们。“兵马未到,粮草先行”永远是我们做成一件事的最初阶段必须具有的正确的态度。这种态度和方法使我们具有主动权和特权,以便我们能够以正确的方式处理即将发生的事件。

就像考前复习和演出前排练一样,纠正不良习惯中有很多要严格改正的地方。重复的过程可能很乏味,但你改变了自己,让不良变为优良,这种进步对生命的意义是在整个一生中都起着作用,其结果可想而知。

治之于未乱,可能更侧重于教育和政治。当一个小孩的思维还没有形成,当某一团体过激行动还处在酝酿阶段,当一切还在纸上谈兵的时候,我们就应该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只要任其发展,就可能会发生的一切。如此,我们就要下点功夫,用点气力,动点脑子,不要怕麻烦,更不要在最困难的时候失去耐心,那其实是非常可怕的事情,要等到一切都发生了再去收拾,那一定是为时已晚了。

因为一切都乱了,这不是我们想看到的。

总而言之,任何事情在还没有发生之前都应当筹划好,把事故消灭于未发的状态,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慎始慎终,防微杜渐,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天道除此之外,我发现道德经中多次出现天道一词,天道究竟是什么呢,是虚无渺茫的法则呢,还是具体存在的掌控者呢?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天地者,天道也,既然天道看万物和那个丢掉的草狗一样,并没有对人特别好,对其他的万物特别差,那为何又有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天道无情,天道无亲,天道最是残忍了。

天地之间万物生灵,都必须在天道所制定的秩序下发展,背离者消减,服从者生存,顺应者兴旺,但当兴旺发展到一定程度,天道又会打压损之,就比如那王朝兴衰。我个人的感觉,人类的发展历程,先是服从天道以生存,后顺应天道来发展兴旺,最终为了不受打压而毅然挑战天道;想想玛雅文明,亚特兰蒂斯文明,也许是因为未能挑战天道而被摧毁。这些都是纯属白痴的唠叨,希望老师不要见怪不怪,对得笑一笑。

去行道,自然到。

道德经读后感(篇5)

《道德经》的大名自是从小就如雷贯耳,但真的把书买来看,还是在看了电视剧【仙剑奇侠传】之后,在仙剑中,看着那些蜀山大侠每施一个法术就念道一句道德经,就觉得好帅好好玩, 后来在书店看到就买了一本。

我第一次读这本书时,它和我的印象有很大的差距。在印象中,这本道家第一宝典这么着也应该是一本厚好几寸,重十来斤的大部头。拿到手才发现只有薄薄一本,全文加起来一万字都不到,翻开来看,虽然有译文,却还是像天书一般,晦涩难懂。

但虽然一开始看不懂什么,但读起来却有一种美的韵律。就如“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就如“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就如“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总觉得有一股淡定的霸气。

就觉得好像读完一句就能放出一个法术似的。

《道德经》是中国古代哲学著作。又称《老子》,被道教作为重要经典收入道藏。共81章,分上、下篇。

现在通行本上篇言道,下篇言德。其中有不少和生活有关的处世哲理,乍眼一看不觉什么,当真的去结合生活中那些或大或小的经历,才感到哪份如汪洋般的玄奥。

道德经虽不长,却也有很多的方面,哲学、政治、军事及人生诸方面都有不少的论述,自己多少能理解的,能产生感悟的,其实并不多,道德经给我最大得感悟,便是在它的一个“虚”字。就好像数学中的0一样,讲究的是处下,是低调,是一无所有,其实却意味着∞的存在,有句话叫机会只留给那些有准备的人,“虚”便是这样的一种准备状态,手上不固执的占有什么,才能随时拿起什么。当分母为0时,整个公式的结果是∞。

它告诉我们生活要留有空隙,以保持灵动,就像画画留白一样,一幅画的成功,不在于它画出了什么,而在于它没画出什么,在于它隐含了什么,同样,一次人生的珍贵,不再于一个固定的形式,路线,而在于,再于那存在于未来不可琢磨变数,那份能通过自己不断奋斗而产生的改变。。。

若是每天都翻来覆去的看,纵然熟悉,放下,再拿起,才是趣味无穷,小别胜新婚。

道德经读后感(篇6)

道德经的智慧读后感 (一)

读了一本书, 林语堂的《老子的智慧》,对老子的思想更加崇拜。老子的智慧是哲人的智慧,可以净化我们的思想和灵魂,提高我们的道德修养;老子的智慧可以打开我们的智慧,教会人们如何与世界打交道;老子的智慧帮助我们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

感悟一万事定要顺其自然

人生在世,最终的结果是一场死亡,一切都不能强迫,要跟着它自然发展。名利双收转瞬即逝。 如果您追求金钱,就会受到金钱的束缚。追逐功名,就会受功名的束缚。只有舍弃名利,才能脱离各种名利。

平平淡淡才是真。从容面对生活中的一切,您将从平静的心态中感受到生活的美丽。

感悟二万事要坚持中庸,到了就好,不要过

人生就是60年,一切都在一定程度上是好的,不要太多,要求太高。为什么你想让自己这么累,现代人,压力太大,抑郁很多。从懂事那天起,大部分人就要为了生存忙碌奔波,要不然一家人的生活就没有着落。

当一个家庭因为自己的努力而得到整个家庭生活的改善时,你在奋斗的过程中难道不感到幸福吗?在瑞典,就算是最坏的打算,一辈子什么也不干,他的收入也很可观,所以,他们有很多人都会发出这样的感叹,到底上帝要他降临人间是来干什么的。其实生命中奋斗也是一种幸福。

我们往往要感叹事事的不如意,其实我们都是幸福的,家人的平安,孩子的健康,难道不是我们最大的幸福吗? 做人要乐观,要容易满足才好,这样才会幸福!

道德经的智慧读后感 (二)

一本《道德经》,一生做人的智慧。

做一个真实的人。人的一生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有的能说会道,有的不善于言辞。有人愿意说甜言蜜语,也有人沉默不语,但内涵丰富。

说着悦耳动听却不走心的话远远比不过说着逆耳忠言却溢满关怀的语言来的动听。"信言不美,美言不信"正是说明了与其华而不实,不如朴实无华。由衷而出的信言远远好过满嘴奉承的美言。

做一个真实的人,实事求是,实事求是。

做一个善良的人。公道自在人心,善良的人不辩解,以理服人才是他们的追求。花言巧语善辩之人一味辩解,忠厚老实善良之人从不诡辩。

一个人越强调什么越说明他内心缺少什么,越是解释越是掩饰。"善者不辩辩者不善",与其强词夺理,不如以理服人。做一个善良的人,诚实诚实,用理智说服别人。

做一个聪明的人。头脑聪明的人知识不多,因为他们认为智力就是资本。知识渊博的人并不那么聪明,因为他们知道大脑不如心脏聪明。

睿智高于聪明。与其聪明没有内涵,不如有内涵地活的聪明。“明”告诉我们要洞察世界,自觉自己,他,事,礼,生活。

而这其中最重要的还是自明,只有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清楚自己在做什么,为什么这样做,怎样做正确,才能内心明达而自明明他。"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多涉猎多读书,腹有诗书气自华,阅读使人睿智使人聪明使人深刻。做个聪明的人,明明德,明归止。

做一个懂得奉献和付出的人。奉献是一种美德,奉献是一种品质。一味的索取只会让人生之路越走越窄。

虽然奉献可能会失去一些东西,但我们应该始终明白,有时失去是另一种获得的方式。你可能失去了物质,但你赢得了精神。你给予的帮助越多,你得到的满足就越多。当然奉献与付出不是毫无保留地,一味的付出不计回报并不是可取的。

懂得付出和奉献的度,适可而止就好。做一个懂得奉献、乐于助人、温暖他人的人。

做一个为而不争的人,顺其自然,踏踏实实,努力过就好,要明白“越努力越幸运”,但也要懂得非己莫强求。得到了好好珍惜,得不到不去强求,失去了顺其自然,快乐就好……

安静地体验生活的美丽,修身养性,如此安全

道德经的智慧读后感 (三)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儒、释、道文化更是传承千年,堪称中华民族思想之结晶,而《道德经》一书便是道家文化的集中总结。

《道德经》又名《老子》,是老子西出函谷关时所作。全篇5000余言,分为道篇和德篇,其中的好多话语早已广为人知。

道德经读后感(篇7)

道德经虽不长,却也有很多的方面,哲学、政治、军事及人生诸方面都有不少的论述,自己多少能理解的,能产生感悟的,其实并不多,道德经给我最大得感悟,便是在它的一个“虚”字。就好像数学中的0一样,讲究的是处下,是低调,是一无所有,其实却意味着∞的存在,有句话叫机会只留给那些有准备的人,“虚”便是这样的一种准备状态,手上不固执的占有什么,才能随时拿起什么。当分母为0时,整个公式的结果是∞。

它告诉我们生活要留有空隙,以保持灵动,就像画画留白一样,一幅画的成功,不在于它画出了什么,而在于它没画出什么,在于它隐含了什么,同样,一次人生的珍贵,不再于一个固定的形式,路线,而在于,再于那存在于未来不可琢磨变数,那份能通过自己不断奋斗而产生的改变。。。

老子不仅是一位承前启后的伟大思想家,也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哲学家。承前,他与黄帝并称“黄老”;继齐国之后,他是先秦家国思想的奠基人,被誉为道教的领袖。所以学习老子的思想对人们很有帮助。

有人说老子的《道德经》满满的都是讲出世的思想,我暑假读了《道德经》,觉得它恰恰并不是讲出世,而是入世的思想,是与儒家思想同样的道理。《道德经》的思想太多,太深奥,对于我来说只能领路它很少,很浅的思想。

老子是一个伟大的辩证主义者,他的哲学思想无不充满的阴阳,正反,有无的哲理,比如:“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说的就是有与无的关系,天地未形成之前是一片混沌状态,是无名的,但是天地诞生之后,万物产生了,万物有了区别,有了名字,所以说,有名,万物之母。说明有生于无的过程。

所有的时间都遵循这个发展规律。达到国家,小到个人,都是从无到有发展的,比如新中国的发展,以前,我们没有飞机大炮,没有各种各样的物质基础,但是,我们通过自己的努力,我们得到了与其他国家一样的物质条件,说明事物都是人自己创造出来的,是靠我们勤劳的双手和智慧创造出来的,不是就其他国家独特的,只要我们努力我们一样可以创造出来,甚至比其他国家做得更好。

“无”的哲理:辐共一,当其无,有车之用;

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有车,我们可以远行,交通方便,但是车轴的“无”可以让车子运动起来,那么车辆的功能可以实现。有的价值,通过无来实现,所以无是实现目标的唯一途径,老子将辩证用到了极致,人们常常重视“有”而忽略了“无”,这是常见的思维误区,“有”固然重要是体,但是“无”是用。只有用二分法来分析和对待事物,才不必包罗万象。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水是最无私的事物,他哺育万物,却不与万物相争,甘愿停留在人们不喜欢的低洼地方;这不正是无私的精神吗。

当今时代需要的就是像水一样的人,“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不争不怨,默默的为社会做贡献,而不是像当今的一些有钱人,高调的炫富,捐钱。所以我们应该学习水的品质,学习“道”。

老子重视人的无为思想,这是一种心境、一种修养和辩证法。向社会推广无为,有助于国家的稳定,但如果站在历史发展的高度,片面的无为是无助于人类的进步的,所以对于当代的青年人理解古代的无为论应该以辩证的方法,一分为二的看待,站在老子的角度, “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而无为思想用在为人处事的观点上来看,便是对人宽容。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物欲则刚。”对人宽容。“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物欲则刚。

老子曾说过“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可看看现实社会,奢侈品、富翁及排行榜都听得耳朵生茧,现在是污染环境越多、掠夺资源越多、挣的钱越多、得到的头衔和荣誉就越多,只要钱多其它的错误几乎可以不论,即使偶而有批评富翁或“富二代”、“官二代”生活奢靡的,可那口吻却分明是羡慕,巴不得那被批评者就是自己,活生生的一个笑贫不笑娼。在这样的社会里,道德还会被人们铭记吗?

再看教育,现在强调的从小孩开始就要“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然后整个社会向他(她)们灌输的就是竞争、排名、考试,可曾教育过要友爱、团结、互助?就这样,本该像兄弟一样的学生成了激烈的竞争对手。为了排名可以不择手段。

呜呼,这样的“智慧”又有多大意思呢?团结友爱亲情道德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奢侈品

老子认为,如果我们坚持法律,一切都会顺利进行,如果我们不遵守法律,我们将受到自然的惩罚。在第三十九章中,他是这样阐述的:“昔之得一者”古来大凡按规律办事的人,“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天下正。

”这句话承接上句举了很多例证明尊重规律的好处。上天尊重规律可以清澈,大地尊重规律可以安宁,神灵尊重规律可以带来安宁,河流尊重规律可以水满,自然界万事万物尊重规律就可以生生不息,君侯大王尊重规律就可以得到天下。“其致之”推而言之。

“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发;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正,将恐蹶。”说的是天空不清澈就可能会爆裂,大地不安宁就可能会塌陷,神明不显灵就可能会消失,河流没有水就可能枯竭,万事万物不能生长就可能灭亡,君王不能统治天下就可能颠覆。“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

”所以富贵以穷贱作为根本,高贵以低下作为基础。

”对待竞争,我们要敢于去迎接挑战,对待失败和不平等我们要报以一种平常心,用合适的方法去改变或适应,而不去盲目的争鱼死网破。这样,它将有助于拯救自己,并取得最终的成功。只有积累才能繁荣。同样,“无为”用在当代待人处世上就是要对人宽容。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物欲则刚。”

《道德经》是一部中国古代朴素辩证法的启蒙巨著,拉开了从古至今几千年来人类对自然规律进行探索的序幕。辩证地对待它,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对我们的生活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道德经读后感(篇8)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读道德经,开卷第一句话就让自己有很多感悟....

常追寻自己的理想,为自己策划未来.多少美丽的风景在被现实冲破的心烦意乱...现在才知道,自己太固执,太僵硬,为了不存在的轨道而伤心无力.

真正的轨道,真正的未来,不能强求,只能用心去感受,在"常道"中,慢慢体会,慢慢品位,让自己微笑对自己说:原来如此!

曾经可以寻找一个适合自己的名字,抱怨着,苦思着,只不知道自己无时不在变化,为了一个名字绑住自己,我是不是太傻了?

也曾可以追求心中所爱,为她欢喜为她忧,现在才发现自己有多轻率.庆幸的是,我没有鲁莽,去破坏我与她之间的友情.能说出来的爱,也许并非是永恒的,并非是我心中的真爱.

也许有一天,一个女孩静静地站在我身边,从我的眼睛里读出默契,和她一起微笑。哦,当然,也许这也是我的疯狂梦想

说不得,一切都说不得,能够表叙的,正在表叙的,也许都不是真理,不是真实的.年轻而轻狂的自己,向多少人夸耀过自己,而那些曾经让我骄傲的,都惨白无力的衬托出我的无知与空虚.

曾经看很多商界领袖的访谈,相对于那些志得意满侃侃而谈的人,他们大多都言语不多,即使是在主持人一再诱导下,他们也仅仅是点到为止。在道与不道之间,名与可名之中,不失一种坦城,留守一份从容。虽然说话简练,但是很有分量。

坐在那里你能感觉到一种力量。那种力量来自**,我不得而知。但是那种悟道的境界的神气让我惊叹。

道德经的文字不是很生涩,很多字认过一遍就能上口,而且每一篇都不是很长的几句话,非常适合在学习学累了或是在睡觉之前来上那么几句。哈哈,记得我在宿舍看书时,总是不自觉地摇头,节奏自然流露出来。感觉就好象吃火锅就应该光着膀子,吃西餐就该温温尔雅一点,读古文就该读的饱满,这样才有味道。

一开始,每次我看书,宿舍里的兄弟们都说:“唉,又来了。”。不过,读上了那么几次,大家都觉得能听的有点收获。甚至有几次,我都忘了看,他们都提醒我说,嘿,给我们两句话!

 呵呵,虽然这阵子忙着考试好久没读了,不过每当我一个人静下心来得时候,总是不自觉的去想里边的话。

象“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上士闻道 , 勤而行之 ﹔ 中士闻道 , 若存若亡 ﹔下士闻道 , 大笑之 。 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 :明道若昧 ﹔进道若退 ﹔夷道若颣 ﹔上德若谷 ﹔广德若不足 ﹔建德若偷 ﹔质真若渝 ﹔大白若辱 ﹔大方无隅 ﹔大器晚成 ﹔大音希声 ﹔大象无形 ﹔道隐无名 。

夫唯道 , 善贷且成 。"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於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

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於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於朴。

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

"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 ,以其善下之 , 故能为百谷王 。是以圣人欲上民 , 必以言下之 ﹔欲先民 , 必以身后之 。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 , 处前而民不害 。

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 。以其不争 , 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善战者不战,善战者不怒,善胜者不战,善用者不战。它是不争的美德,是用人的力量,是天经地义的极致。"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信言不美 , 美言不信 。善者不辩 , 辩者不善 。知者不博 , 博者不知 。

圣人不积 , 既以为人己愈有 ,既以与人己愈多 。天之道 , 利而不害 ﹔圣人之道 , 为而不争 "。。。。

太多太多的话语让人觉得既明白又不明白,既清醒又糊涂。我觉得很神秘和头晕,但我喜欢这种感觉。

我最喜欢的一句话是:不要争辩,世界不能争辩。

当我读到这句话的时候,我的心有种说不出的舒服,好象被人点化了一样。有点豁然开朗的意思。在我看来,这句话含义是:

很多事情都想得到需要与他人抗争,但最高层次的抗争不是抗争!哈哈,是不是有点炫耀,但我真的这么认为。回顾这几年,我似乎是一个喜欢竞争、敢于竞争的人。

但有时当我参加比赛时,我得到了什么,失去了什么,有时我感到无所适从。很多东西你争到了,但是之后你会发现,不值。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我觉得很多东西没有你的奋斗是得不到的,没有你的奋斗也是得不到的。

而且有时候故意跳出竞争的小圈子来,自己竟突然发现自己处在一个更大的竞争圈子里边,以前的小圈子是那么的可怜。自己的境界竟然高了很多。

有的时候就是这样,当一个人盯着眼前的利益不妨的时候,鼠目寸光的他会觉得很兴奋,可是他争了这点小,却失了身后的大。

我也明白了什么是韬光养晦,当一个人在他成长的过程当中扎扎实实的积蓄能量,很多时候他的成功是水到渠成的。所以我理解了我们国家的对外政策,”中国永远不称霸“ 我不象你美国、日本那样嚣张,我扎扎实实的做我的基本功。当时间这个神奇的魔术师,让他手中的魔杖轻轻一挥的时候。

全世界都会惊讶地发现,中国这个强者,已经不知不觉地站在了世界的顶端。

不争,天下便莫能与吾争!这里边也有辨证的成分在里边,争就是不争,不争就是争。有争就有得,有得就有失。

不争怎么失?所以当一个人在用一种不争的心态来参与竞争的时候,他就不会患得患失,他就会海纳百川,壁立千刃。

书里有很多东西值得我再三玩味,我不是那些研究人员,我读书是为了充实自己,呵呵,所以自己的一些见解感觉只要对自己有启发就可以。《道德经》这本书能够让我浮躁的心多一些沉静,肤浅的心多一份思索。所以我喜欢这本书。

道德经读后感(篇9)

读《道德经》第二章有感

如果没有上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节课,我想我可能永远也不会拿起《道德经》这本书。所谓道德经,就是关于道和德的经。短短的五千字,是老子一生探索智慧的结晶。

并不是熟读了一遍了解他们的意思就算读过,那么这件事本身就没有了意义。看唐僧,一有空就在那里打坐念经。我们是不是也可以在有道德方面的疑惑时靠念《道德经》来解决困惑呢。

翻开《道德经》,第一章是总论。看到第二章,我马上意识到,这不是王老师刚才在马原班上说的话。“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後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大概意思是“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那是由于有丑陋的存在。

我们都知道善是善,因为有恶。所以有和无互相转化,难和易互相形成,长和短互相显现,高和下互相充实,音与声互相谐和,前和后互相接随——这是永恒的。因此圣人用无为的观点对待世事,用不言的方式施行教化:

听任万物自然兴起而不为其创始,有所施为,但不加自己的倾向,功成业就而不自居。正由于不居功,就无所谓失去。”。

这与马原之书第一章、第二节的对立统一规律相同,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这意味着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性质和趋势是不通的、相通的。英雄的想法是一样的!

这么一段来自千年之前的语录却还能令我也产生共鸣,可见思想这种东西是不会因为时间空间的转化有太多变化。没有丑恶的事,我们就不知道什么是美;没有可憎的事,我们就不知道什么是美。

任何的事与物都有两个极限,一边是好,一边是坏。但是好就是好,坏就是坏吗?这是一个值得让人深思的问题。

好的界定不但受时间空间的变化,对于不同的人来说,对好的感受也是不一样的。就好像70年代的舞台明星的造型对于那个时代的人来说绝对是时尚潮流的前沿,但现在我们回头看,七十就是这样,甚至很本土化。这就是“好”在时间上的变化。

中国人大都以米饭为主食,而美国人则认为面包和土豆更好吃,适合当主食,这就是“好”在空间上的变化。或者是我觉得红烧肉很好吃你一定要吃一块,而她却想这么油腻的东西还塞给我真是过分。你觉得是好的东西,别人不一定觉得好。

你觉得友善的行为别人却觉得很奇怪。因此,有时候我们不需要为了追求成为一个好人而走得太远,或者为了做一件好事而拥有一件好事。

既然好与不好可以相互转换,那么我们是不是就不能以自己的观念和准则去判定别人的好与坏。这样未免显得太孤陋寡闻与唯我独尊了。同时,我们也不必对得到的权利和金钱沾沾自喜,因为你会在比你拥有更多权利和金钱的人面前卑躬屈膝,或者在失去金钱权利后心碎。

常读道德经,让思想的真理永远留在我们心中。

"道德经读后感"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