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中班夏天音乐教案

发布时间: 2023.09.12

中班夏天音乐教案。

资料所覆盖的面比较广,可以指学习资料。当我们的学习任务遇到困难时,往往都需要参考资料。资料可以作为参考给我们一些学习工作灵感。所以,你有哪些值得推荐的资料内容呢?你也许需要"中班夏天音乐教案"这样的内容,更多相关信息请继续关注本网站。

中班夏天音乐教案 篇1

目标

1、感受三拍子歌曲的强弱节奏,学会用愉快的情绪演唱歌曲并初步学习对唱。

2、进一步感知夏天的有关特征,懂得夏季卫生的重要。

3、激发幼儿积极参与歌唱活动,体验歌唱活动的快乐。

4、随歌曲旋律唱出来。

5、感知多媒体画面的动感,体验活动的快乐。

重难点

理解歌曲的性质和主要内容,学会用愉快的情绪演唱歌曲。

能倾听同伴的歌声、协调一致地对唱。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开展《快乐的夏天》主题活动,了解夏天的主要特征。

2、物质准备:关于歌曲的图片、歌曲磁带。

教法学法

新的《幼儿园教育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活动中应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因此,活动中除了以积极饱满的情绪影响孩子外,我精选了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1、根据幼儿的具体形象思维占主要地位的特点和幼儿语言发展的特点,我采用视听唱法,引导幼儿在观察生动形象的图片,充分地刺激幼儿的视觉,用语言和音乐熏陶帮助他们轻松地理解歌曲内容,熟悉歌曲旋律。

2、根据“先行组织者理论”,采用难点前置的方法,引导幼儿感知歌曲的强弱节奏,并分段学唱。从幼儿熟悉的雷声、蛙声入手,引导幼儿感受三拍子的强弱节奏,同时熟悉歌曲旋律,学唱歌曲。

3、根据幼儿活泼好动的年龄特点,采用游戏对唱的方式,引导幼儿倾听同伴的歌声,学习协调一致地进行演唱。

教学活动是老师和幼儿共同表演的舞台,而幼儿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的“表演”以及活动中所呈现的一切都必须为孩子自然的学习服务。因此,我在本次活动中注重幼儿自身的学习和体验,采用体验学习法和多种感官参与法,引导幼儿在体验中学习,通过想一想、说一说、看一看、听一听、学一学、唱一唱等多种感官的活动,学习演唱歌曲。

教学过程

(一)引入活动,激发兴趣。

出示课件一,引导幼儿谈话。(图片内容:夏天的风景──雷雨过后,青蛙呱呱叫)教师:什么季节到了?

幼儿:夏天到了。

教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师幼互动的关键是为幼儿提供宽松和谐的环境,激发幼儿积极回应老师的提问,开放性的问题有助于拓展幼儿的思维,主动回忆日常生活中积累的有关夏天的知识。在这个问题中,隐含了前半段歌词的内容,巧妙地借助图片所展示的图像,帮助幼儿理解并熟悉前半段歌词。同时,也为幼儿熟悉歌曲节奏做了铺垫,自然地引出了本活动的重点内容:通过模仿雷声和蛙声感知三拍子的节奏强弱。

(二)欣赏感知歌曲前半段

1、教师以清唱的方式提问:“夏天到了怎么知道?”(即歌曲第一句)展示雷声和蛙声的节奏图谱,鼓励幼儿按图示有节奏地念出后半句歌词,并用动作区分强弱的节奏。

2、欣赏歌曲前半段,教师清唱提问:夏天到了,你心里觉得怎么样?

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的思维方式和感受都有所不同,回答可能多种多样。如何提升幼儿对夏天的认识,使他们的学习变得主动而且有意义,需要老师灵活机智的引导。歌曲的前半段与后半段节奏相同,但歌词内容、歌曲旋律有明显的区别,所以我先让幼儿熟悉前半段。

提问:你最喜欢歌曲中的哪一句?请你来唱一唱。

一首歌曲一下子学会有点困难,但让孩子在熟悉音乐后,唱出自己最喜欢的一句并不难。并且,中班的孩子已有一定的表现欲望了,让他们当个小老师,他们会争先恐后,使以往枯燥的学唱环节生动起来。当然,孩子如果唱得不是很准确,教师要及时引导,并努力引导他们有感情地演唱歌曲。《纲要》中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关注个别差异,促进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此环节要特别注意面向全体,尤其是能力较差、胆子较小的幼儿更应给予积极的鼓励和机会。

3、教师与幼儿用问答的方式练习歌曲前半段

(三)整体学唱歌曲

1、教师清唱歌曲后半段,提问:歌曲里还唱了些什么?

出示图片,提示幼儿学念后半段歌词。后半段歌词比较多,幼儿记忆时相对要困难一些,因此,除了图片的提示之外,我还采用教师语言暗示、动作暗示等方式帮助幼儿熟记。

2、用几种不同的演唱方式激发幼儿学唱的兴趣。如:教师领唱幼儿用单音字哼唱旋律;教师和幼儿互相接唱;边做动作边唱等等。孩子对一种表现方式的兴趣不是非常持久,所以我们可以尝试让孩子用不同唱的形式来学唱歌曲。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这样变化的方式很受孩子欢迎。同时,幼儿在学习前半段歌曲的基础上,对歌曲的旋律和节奏已经有一定的感知,很快就能跟上老师的领唱。

3、分组对唱歌曲(问答式对唱前半段、集体合唱后半段)问答式的前半段歌曲非常适合孩子们进行对唱。在这环节中,我先采用老师与幼儿问答对唱的方式,再请幼儿自由分组进行对唱,随后请个别幼儿与集体对唱……尽可能多地为幼儿提供表现的机会,让幼儿在不同的演唱过程中体验歌曲愉快的情绪,以及三拍子的强弱节奏。

?纲要》中指出,老师要培养幼儿大胆的表现自己情感和体验的能力、鼓励幼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所以我采用多种对唱的方式鼓励幼儿表演歌曲,这是孩子领会歌曲的一种升华,也是孩子们喜欢的一种学习方式。

(三)活动延伸夏天到了,小朋友们特别高兴,因为夏天有许多与春天不一样的地方,我们去找找看,把夏天的这些特别的地方编进歌词里,唱给大家听。

活动的延伸

为了孩子再一次巩固所学到的本领,并给每个孩子都有表现表达的机会,让他们充分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孩子们在夏天的主题活动中积累了很多有关夏天的知识,也一定能够创编出很多新的歌词,我鼓励他们相互做小老师,学学别人编的新词,既满足了幼儿充分表现自己的需要,也为孩子们巩固歌曲旋律、节奏提供了反复的练习机会。

中班夏天音乐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知道切分音,学习切分音的唱法,并掌握节奏。

2、能记忆歌词内容,基本掌握歌曲。

3、喜欢歌唱活动,能用动作大胆表现歌曲内容。

活动准备:

1、已录好的音乐《夏天的雷雨》。

2、歌曲内容图谱一份(每句一张,共8张),问答标志两个(?及口)。

3、雷雨示意图一份,切分音节奏型图谱一张。

活动过程:

1、直观教具出示,吸引注意力,导入活动。

师:"小朋友们看,这是什么呀?"(引导幼儿猜想闪电、下雨、乌云等等)"我们一起来听一首歌曲,看看能不能从歌曲里找到答案。""认真听,等等请你们告诉我都听到了什么?"(导入下一个环节)

2、师示范唱,引导幼儿记忆歌词。

3、出示图谱,帮助理解记忆歌词内容。

4、分析讨论,演唱歌曲。

(2)分组演唱,一问一答,表现歌曲特点。

师:"我们请男生来问,女生来答。"

5、创编动作,表演歌曲。

(1)分析闪电、打雷、落雨的特点,通过不同的动作加以表现师:"闪电要一闪闪,可以怎么做?打雷轰隆隆地响呢?大雨落下来可以怎么表示落呢?"(引导幼儿创编,发现好的请其上前示范,没有的时候师示范动作,并引导幼儿跟着练习)"老师发现某某小朋友做得很棒,我们跟他一起来一遍。""你们看,老师的这个动作怎么样?像不像闪电在发光?"

(2)幼儿表演,体验愉快师:"我们一起跟着音乐动起来!"

总结:

经验迁移今天我们学习了一首歌曲,叫什么?(夏天的雷雨)还学了一个什么节奏?(切分音)雷雨在夏天最常见,可是不一定夏天才有。雷雨的时间虽然短,面积也不大,可是雨量很大。庄稼最喜欢它。在咱们闷热得喘不过气来的时候,田里的庄稼它们又热又渴,都垂下了脑袋,希望痛痛快快冲一回凉,喝一个够。但雷雨的雨量过于集中,在山区和河谷地带,雷雨会造成山洪暴发,冲毁公路、铁路、桥梁、农田、村庄,甚至淹死人畜。闪电有时会击毙人畜,引起火灾。下雷雨时,小朋友们要特别注意安全。

活动延伸:

探索实践,经验交流。

1、引导幼儿用各种材料来表现闪电、雷声、雨声的特征。

2、鼓励幼儿大胆讲述自己的选择是否合适?为什么?

附:雷雨是怎样形成的?

在闷热的夏天,贴近地面的空气因为温度增高,水蒸气很快就达到饱和了,地面上的水不再继续蒸发,在这闷热的当儿没有一丝儿风,贴近地面的空气正在猛烈地往上升。温度增高,水蒸气增多,使得空气的密度减小,变轻了的空气就得往上升。可是高空中并不像地面上那样热,原来贴近地面的比较热的空气一边往上升,一边渐渐凉下来,就包容不了原先那么多的水蒸气了,一部分水蒸气凝结成小水点。我们在地面上看,天空里起云了,我们叫积雨云。别瞧积云像高高的山峰似的,模样儿挺宁静,它里面却在剧烈地翻腾。小水点并成了比较大的水滴开始往下落,从地面上升的空气还一个劲儿地向上冲,两者猛烈地摩擦,于是都带上了电:上升的空气带着负电,下降的水滴带着正电。渐渐地,积云的顶部,负电越积越多;底部,正电越积越多。地面受了积云底部的正电的感应,也带上了负电。雷雨就是这样形成的。

中班夏天音乐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欢快的情绪及鼓声强与弱的力度变化。

2、会听随鼓声的大小做相应动作,表现鼓声的强与弱。

1、引导幼儿跟随音乐节奏做动作。

2、引导小朋友辨听和模仿火车开来(由弱变强)和火车开走(由强变弱)的声音。

3、扩散练习:鼓励幼儿大胆模仿各种小动物来了和走了的声音(如小鸡、小鸭、小猫、小狗等),注意声音的由弱变强和由强变弱。

(1)指导语:你们觉得刚刚的`音乐怎么样?(引导幼儿说出开心,快乐)这首好听的音乐还可以用来跳舞呢。

(2)播放歌曲第一段,教师随乐舞蹈。

(3)引导幼儿随第一段舞蹈,用动作感受歌曲。

2、欣赏第二段,用身体动作表现鼓声。

(1)感受鼓声强弱。

指导语:来了好多小鼓手,请小朋友闭上眼睛仔细听,他们是怎么敲鼓的?

引导幼儿认真倾听,感受鼓声强弱。

引导幼儿用拍手和嘴巴发出的声音表示鼓声强弱。

完整欣赏歌曲一遍,找出歌曲中的鼓声特点。

引导幼儿用身体动作表现鼓声由弱到强。

鼓励幼儿创编舞蹈动作表现鼓声的最强音,鼓励幼儿相互学习、模仿,并进一步创编。

活动反思:

1.为了激发孩子的活动热情,老师启发幼儿大胆地表达内心感受,体会肢体动作带来的乐趣。让孩子们与同伴一起寻找客人老师的游戏,是孩子们尽情分享、交流的时刻,满足了幼儿与老师近距离接触的心理需求。

2.在活动中,孩子们可以自由发挥想象,然后与同伴交流,产生灵感,大胆有创意的表达。

3.老师尊重每位幼儿的想法与创造,只要他们动脑筋想到的,都值得欣赏。让他们在宽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游戏。

中班夏天音乐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知道切分音,学习切分音的唱法,并掌握节奏。

2.能记忆歌词内容,基本掌握歌曲。

3.喜欢歌唱活动,能用动作大胆表现歌曲内容。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1.音乐《夏天的雷雨》;

2.歌曲内容图谱一份;

3.有关雷雨视频一段。

活动过程:

一、出示打雷时的场景,吸引注意力,导入活动

师:发生什么事了

(引导幼儿观察闪电、下雨、乌云等等)

师:我们一起来听一首歌曲,看看能不能从歌曲里找到答案。认真听,等等请你们告诉我都听到了什么

二、师示范唱,引导幼儿记忆歌词。

1.师有感情地唱一遍歌曲,并提问。

师:你们刚才听到了什么

三、出示图谱,帮助理解记忆歌词内容

1.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此句歌词的图谱,并解释图标代表含义。

师:你们还听到了什么

2.播放音乐,再次记忆歌词师:有没有什么新发现

3.幼儿再次听音乐,重组图谱顺序,帮助记忆歌词顺序。

师:你们有没有发现一个秘密

4.看图谱演唱歌曲,巩固记忆歌词顺序。

四、分析讨论,演唱歌曲

1.出示节奏型图谱,认识切分音。

师:是什么样的节奏

2.分组演唱,一问一答,表现歌曲特点。师:我们请男生来问,女生来答。

五、创编动作,表演歌曲

1.分析闪电、打雷、落雨的特点,通过不同的动作加以表现。

师:闪电要一闪闪,可以怎么做

2.幼儿表演,体验愉快师:我们一起跟着音乐动起来!

教后反思:

今天我开展了一节音乐活动《夏天的雷雨》。在前一天,我便仔细的看了教案,并进行了修改。我将目标重点定位在演唱歌曲上,让幼儿体会歌曲一问一答的形式。

活动开始了,我先情境导入,播放了雷声和雨声让幼儿倾听,提出问题:你们刚才听到了什么声音

整个活动结束后,我拿出目标想:我有没有达成预设目标呢

其实,在此之前,我一直是准备图谱或图片来进行音乐活动,而此次音乐活动我想尝试不用图谱开展音乐教学,想换一种形式开展,在活动中原本让孩子在解答第一段的问题时尝试创编第二段歌词,可是我却高估了中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孩子们还是乐于在图谱的提示下学习歌曲,在歌曲演唱有趣形象的图谱对中班孩子的吸引力比较大,并且图谱能够有效地让孩子们掌握歌曲的内容。他们喜欢看着生动的图谱进行音乐活动,所以图谱在中班音乐教学中的作用还是很重要的。

通过这次活动,我更加体会到了图谱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并且更进一步地认识到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虽然这是一次失败的音乐活动,可我也在这次失败中获得了很多。

中班夏天音乐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熟悉歌曲旋律,尝试用问答的方式演唱歌曲。

2、初步了解夏天的气候特征和一些避雷的方法,积累相关的生活经验。

活动准备:

雷雨、闪电的图片、声音。

活动过程:

一、听——感知夏天天气的多变,雷电交加的季节特征。

1、播放有雷、闪电、雨声的声音,让幼儿说说都听到了哪些声音?

2、幼儿观察图片:夏天的天气经常突然变化,看怎么啦?(乌云、要下了,闪电,打雷)

3、引导幼儿用语言描述闪电和打雷时的情景。可丰富相关词汇,如倾盆大。

雨、电闪雷鸣、乌云密布等。

二、唱——熟悉旋律、理解歌词,尝试对唱

1、教师用歌词与幼儿进行问答游戏,帮助幼儿熟悉、理解歌词:

一闪闪一闪闪,什么光发亮?

轰隆隆轰隆隆,什么声音响?

2、幼儿欣赏歌曲

尝试跟着音乐唱唱。

3、练习对唱,积累感受对唱的乐趣。

三、说——交流经验,积累避雷的相关生活经验

打雷、闪电会有危险,打雷闪电的时候我们该怎么办呢?

中班夏天音乐教案 篇6

设计意图:

歌曲《夏天到》旋律活泼欢快、内容形象生动,问答式的歌词描绘了一幅极富童趣的夏天场景。歌词内容浅显易懂,音乐情绪活泼欢快,非常适合中班的小朋友演唱。

活动目标:

1.感受三拍子歌曲的强弱节奏,学会用愉快的情绪演唱歌曲并初步学习对唱。

2.进一步感知夏天的有关特征,懂得夏季卫生的重要。

3.激发幼儿积极参与歌唱活动,体验歌唱活动的快乐。

4.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理解歌曲的性质和主要内容,学会用愉快的情绪演唱歌曲。

活动难点:能倾听同伴的歌声、协调一致地对唱。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开展《快乐的夏天》主题活动,了解夏天的主要特征。

2.物质准备:关于歌曲的图片、歌曲磁带。

教学方法:

1.根据幼儿的具体形象思维占主要地位的特点和幼儿语言发展的特点,我采用视听唱法,引导幼儿在观察生动形象的图片,充分地刺激幼儿的视觉,用语言和音乐熏陶帮助他们轻松地理解歌曲内容,熟悉歌曲旋律。

2.根据先行组织者理论,采用难点前置的方法,引导幼儿感知歌曲的强弱节奏,并分段学唱。.本文来源:幼儿园教案网从幼儿熟悉的雷声、蛙声入手,引导幼儿感受三拍子的强弱节奏,同时熟悉歌曲旋律,学唱歌曲。

3.根据幼儿活泼好动的年龄特点,采用游戏对唱的方式,引导幼儿倾听同伴的歌声,学习协调一致地进行演唱。

教学活动是老师和幼儿共同表演的舞台,而幼儿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的表演以及活动中所呈现的一切都必须为孩子自然的学习服务。因此,我在本次活动中注重幼儿自身的学习和体验,采用体验学习法和多种感官参与法,引导幼儿在体验中学习,通过想一想、说一说、看一看、听一听、学一学、唱一唱等多种感官的活动,学习演唱歌曲。

教学过程

(一)引入活动,激发兴趣。

出示课件一,引导幼儿谈话。(图片内容:夏天的风景──雷雨过后,青蛙呱呱叫)教师:什么季节到了?

幼儿:夏天到了。

教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师幼互动的关键是为幼儿提供宽松和谐的环境,激发幼儿积极回应老师的提问,开放性的问题有助于拓展幼儿的思维,主动回忆日常生活中积累的有关夏天的知识。在这个问题中,隐含了前半段歌词的内容,巧妙地借助图片所展示的图像,帮助幼儿理解并熟悉前半段歌词。同时,也为幼儿熟悉歌曲节奏做了铺垫,自然地引出了本活动的重点内容:通过模仿雷声和蛙声感知三拍子的节奏强弱。

(二)欣赏感知歌曲前半段

1.教师以清唱的方式提问:夏天到了怎么知道?(即歌曲第一句)展示雷声和蛙声的节奏图谱,鼓励幼儿按图示有节奏地念出后半句歌词,并用动作区分强弱的节奏。

2.欣赏歌曲前半段,教师清唱提问:夏天到了,你心里觉得怎么样?

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的思维方式和感受都有所不同,回答可能多种多样。如何提升幼儿对夏天的认识,使他们的学习变得主动而且有意义,需要老师灵活机智的引导。歌曲的前半段与后半段节奏相同,但歌词内容、歌曲旋律有明显的区别,所以我先让幼儿熟悉前半段。

提问:你最喜欢歌曲中的哪一句?请你来唱一唱。

一首歌曲一下子学会有点困难,但让孩子在熟悉音乐后,唱出自己最喜欢的一句并不难。并且,中班的孩子已有一定的表现欲望了,让他们当个小老师,他们会争先恐后,使以往枯燥的学唱环节生动起来。当然,孩子如果唱得不是很准确,教师要及时引导,并努力引导他们有感情地演唱歌曲。《纲要》中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关注个别差异,促进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此环节要特别注意面向全体,尤其是能力较差、胆子较小的幼儿更应给予积极的鼓励和机会。

3.教师与幼儿用问答的方式练习歌曲前半段

(三)整体学唱歌曲

1.教师清唱歌曲后半段,提问:歌曲里还唱了些什么?

出示图片,提示幼儿学念后半段歌词。后半段歌词比较多,幼儿记忆时相对要困难一些,因此,除了图片的提示之外,我还采用教师语言暗示、动作暗示等方式帮助幼儿熟记。

2.用几种不同的演唱方式激发幼儿学唱的兴趣。如:教师领唱幼儿用单音字哼唱旋律;教师和幼儿互相接唱;边做动作边唱等等。孩子对一种表现方式的兴趣不是非常持久,所以我们可以尝试让孩子用不同唱的形式来学唱歌曲。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这样变化的方式很受孩子欢迎。同时,幼儿在学习前半段歌曲的基础上,对歌曲的旋律和节奏已经有一定的感知,很快就能跟上老师的领唱。

3.分组对唱歌曲(问答式对唱前半段、集体合唱后半段)问答式的前半段歌曲非常适合孩子们进行对唱。在这环节中,我先采用老师与幼儿问答对唱的方式,再请幼儿自由分组进行对唱,随后请个别幼儿与集体对唱尽可能多地为幼儿提供表现的机会,让幼儿在不同的演唱过程中体验歌曲愉快的情绪,以及三拍子的强弱节奏。《纲要》中指出,老师要培养幼儿大胆的表现自己情感和体验的能力、鼓励幼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所以我采用多种对唱的方式鼓励幼儿表演歌曲,这是孩子领会歌曲的一种升华,也是孩子们喜欢的一种学习方式。

(四)活动延伸

夏天到了,小朋友们特别高兴,因为夏天有许多与春天不一样的地方,我们去找找看,把夏天的这些特别的地方编进歌词里,唱给大家听。

活动的延伸是为了孩子再一次巩固所学到的本领,并给每个孩子都有表现表达的机会,让他们充分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孩子们在夏天的主题活动中积累了很多有关夏天的知识,也一定能够创编出很多新的歌词,我鼓励他们相互做小老师,学学别人编的新词,既满足了幼儿充分表现自己的需要,也为孩子们巩固歌曲旋律、节奏提供了反复的练习机会。

活动反思:

在新《纲要》中提出,教师是幼儿活动的支持者,引导者,观察者。而事实上老师常常是将自己预先设计好的东西去教授给幼儿,幼儿会了就算达成目标了。就像刚开始我只一味的要求幼儿学唱歌,而忽视了幼儿是不是对这首歌感不感兴趣,忽视了唱歌的形式幼儿是不是感兴趣。此次活动,我能调整自己的教育行为,充分的发挥了观察者的作用,当我发现幼儿对单一的唱歌不感兴趣时,我就及时调整,通过音乐游戏,调动孩子的运动觉,让孩子们在感兴趣的形式中,在动作的过程中自然的学唱歌。结果孩子不但很快掌握了这首歌,而且唱歌的时候还特别开心。

中班夏天音乐教案 篇7

动作建议

1.“夏天的歌”:双手张开放嘴的两面,做出唱歌的状态。

2.“知了”:曲臂在侧,同时上下煽动。

3.“热的慌”:双手在脸颊旁快速振动表示很热。

4.“撑开”:双手向上张开。

游戏玩法及建议

一位幼儿扮演大树,并摆出不同的造型,另一位幼儿在唱到知了时摆知了乘凉的造型。造型的多样与丰富程度决定着该游戏的难度。

活动目标

1.初步学唱歌曲,理解歌曲中“知了”、“热得慌”、“撑开”、“凉爽”等词。

2.在教师多次范唱下形成稳定的旋律,使用图谱帮助理解歌词,并在不确定歌词时可以利用图谱帮助自己。通过反思评价歌唱中的困难与不足,逐渐形成自我监控学习进度、自我评价学习效果的品质。

3.双角色游戏,并在“大树撑开树叶伞”和“知了伞下好凉爽”中做出相应的反应,体验游戏的快乐。

4.借助图谱、动作、游戏情景理解记忆歌词并学唱歌曲。

5.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及肢体的表现能力。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

1.黑板

2.歌曲的图谱

3.绿树宝宝和黄树宝宝、小知了和大树头饰。

经验准备:幼儿要有表现各种事物造型的经验。

活动过程

1.故事:你们知道“知了”是什么吗?夏天到了,天气可真热呀,知了和鱼儿都很热,他们去干什么了呢?请仔细听一听。

2.范唱1-6:通过教师范唱、图谱等方式

3.唱7:T一T情境表演游戏

执教老师当大树遮阳,配班老师当知了乘凉。(唱到“知了伞下好凉爽”时躲到大树下面)。

4.唱8:T-TS1情境表演游戏

5.唱9-11:T-S1S2TS1-S1S2S1S2-S1S2情境表演游戏

6.挑战1:唱“大树撑开树叶伞”时,绿树宝宝到圆心撑开树叶伞。

7.挑战2:黄树撑伞表演

8.全体幼儿表演唱。

教学反思:

语言活动《夏天的歌》以美妙的小动物的声音为主线,以日常生活中的小动物以及代表夏天的物件为主角,来呈现夏天的景象。在活动中,幼儿通过小动物们的声音来猜猜是什么小动物,大大地激发了他们的兴趣,同时也学会了诗歌中动物的叫声。

中班夏天音乐教案 篇8

一、设计意图

歌曲《夏天到》旋律活泼欢快、内容形象生动,问答式的歌词描绘了一幅极富童趣的夏天场景。歌词内容浅显易懂,音乐情绪活泼欢快,非常适合中班的小朋友演唱。

中班幼儿的思维方式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对音乐形象与情绪的感知必须借助于多种感官进行感知,因此,本次活动我采用多通道感知、情境对唱等方式,引导幼儿熟悉歌曲旋律,理解歌曲内容,感受歌曲情绪,激发幼儿积极参与歌唱活动,并能够倾听同伴的歌声、协调一致地演唱。

二、目标定位

从中班幼儿的已有学习经验与年龄特点出发,本次教学活动目标确定如下:

1.感受三拍子歌曲的强弱节奏,学会用愉快的情绪演唱歌曲并初步学习对唱。

2.进一步感知夏天的有关特征,懂得夏季卫生的重要。

3.激发幼儿积极参与歌唱活动,体验歌唱活动的快乐。

从活动目标出发,我把活动重点定位于:理解歌曲的性质和主要内容,学会用愉快的情绪演唱歌曲。活动的难点是:能倾听同伴的歌声、协调一致地对唱。

为使活动呈现趣味性、综合性、活动性,寓教育于情境游戏之中,我作如下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开展《快乐的夏天》主题活动,了解夏天的主要特征。

2.物质准备:关于歌曲的图片、歌曲磁带。

三、教法学法

新的《幼儿园教育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活动中应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因此,活动中除了以积极饱满的情绪影响孩子外,我精选了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1.根据幼儿的具体形象思维占主要地位的特点和幼儿语言发展的特点,我采用视听唱法,引导幼儿在观察生动形象的图片,充分地刺激幼儿的视觉,用语言和音乐熏陶帮助他们轻松地理解歌曲内容,熟悉歌曲旋律。

2.根据“先行组织者理论”,采用难点前置的方法,引导幼儿感知歌曲的强弱节奏,并分段学唱。从幼儿熟悉的雷声、蛙声入手,引导幼儿感受三拍子的强弱节奏,同时熟悉歌曲旋律,学唱歌曲。

3.根据幼儿活泼好动的年龄特点,采用游戏对唱的方式,引导幼儿倾听同伴的歌声,学习协调一致地进行演唱。

教学活动是老师和幼儿共同表演的舞台,而幼儿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的“表演”以及活动中所呈现的一切都必须为孩子自然的学习服务。因此,我在本次活动中注重幼儿自身的学习和体验,采用体验学习法和多种感官参与法,引导幼儿在体验中学习,通过想一想、说一说、看一看、听一听、学一学、唱一唱等多种感官的活动,学习演唱歌曲。

四、教学过程

(一)引入活动,激发兴趣。

出示课件一,引导幼儿谈话。(图片内容:夏天的风景──雷雨过后,青蛙呱呱叫)

教师:什么季节到了?

幼儿:夏天到了。

教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师幼互动的关键是为幼儿提供宽松和谐的环境,激发幼儿积极回应老师的提问,开放性的问题有助于拓展幼儿的思维,主动回忆日常生活中积累的有关夏天的知识。在这个问题中,隐含了前半段歌词的内容,巧妙地借助图片所展示的图像,帮助幼儿理解并熟悉前半段歌词。同时,也为幼儿熟悉歌曲节奏做了铺垫,自然地引出了本活动的重点内容:通过模仿雷声和蛙声感知三拍子的节奏强弱。

(二)欣赏感知歌曲前半段

1、教师以清唱的方式提问:“夏天到了怎么知道?”(即歌曲第一句)展示雷声和蛙声的节奏图谱,鼓励幼儿按图示有节奏地念出后半句歌词,并用动作区分强弱的节奏。

2、欣赏歌曲前半段,教师清唱

提问:夏天到了,你心里觉得怎么样?

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的思维方式和感受都有所不同,回答可能多种多样。如何提升幼儿对夏天的认识,使他们的学习变得主动而且有意义,需要老师灵活机智的引导。歌曲的前半段与后半段节奏相同,但歌词内容、歌曲旋律有明显的区别,所以我先让幼儿熟悉前半段。提问:你最喜欢歌曲中的哪一句?请你来唱一唱。

一首歌曲一下子学会有点困难,但让孩子在熟悉音乐后,唱出自己最喜欢的一句并不难。并且,中班的孩子已有一定的表现欲望了,让他们当个小老师,他们会争先恐后,使以往枯燥的学唱环节生动起来。当然,孩子如果唱得不是很准确,教师要及时引导,并努力引导他们有感情地演唱歌曲。《纲要》中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关注个别差异,促进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此环节要特别注意面向全体,尤其是能力较差、胆子较小的幼儿更应给予积极的鼓励和机会。

3.教师与幼儿用问答的方式练习歌曲前半段。

中班夏天音乐教案 篇9

活动目的:

1、辨别几种不同的声音,使幼儿对声音产生探究的欲望。

2、培养幼儿的操作兴趣、发展观察力、注意力以及对科学活动的喜爱。

活动重点:

知道不同的物体能发出不同的声音。

活动难点:

将相同声音的响罐配对。

活动准备:

1、装饰成各种卡通娃娃的空八宝粥罐子、盘装沙子、黄豆、小石子、小铁片等若干。

2、按人数将幼儿分成3—4组。

3、录音机、舞曲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直观教具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1、出示罐宝宝──介绍给幼儿的新朋友。

2、出示并认识罐宝宝的“食物”──沙子、黄豆、小石子、小铁片。

二、基本部分:操作活动引发幼儿探究。

1、喂一喂──指导幼儿随意给每个罐宝宝喂一样食物并提醒幼儿盖严盖子。

2、跳一跳──引导幼儿上下左右摇一摇罐宝宝,让他们自由地跳起来。

3、找一找──启发幼儿相互猜测罐宝宝吃的是什么,并将相同声音的罐宝宝配对成舞伴,在舞曲中快乐地舞蹈。(幼儿亦可共同跳舞)

三、结束部分:

帮罐宝宝到户外去找更多的食物,找更多的朋友。

将幼儿制作的罐宝宝摆放到“科学操作区”,让幼儿自由摆弄、玩耍。

中班夏天音乐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感受夏季动物特有的鸣叫声的和谐美。

2.体验模仿声音的乐趣,尝试仿编歌曲。

3.乐意与同伴交流自己收集的信息。

活动准备:

1.在户外活动,外出活动或郊游里,引导幼儿聆听附近虫儿的鸣叫声。

2.请家长协助幼儿丰富幼儿有关夏天昆虫的知识。

3.准备录有青蛙,蟋蟀等夏天会叫的动物图片布置成展板。

4.准备森林大背景图。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聆听青蛙,蟋蟀,蝉的鸣叫声,并让幼儿猜一猜它们是什么动物?

1.老师请小朋友听几种声音的录音,小朋友猜一猜它们是谁的叫声?

2.教师将幼儿猜到的相应动图片贴在森林的背景图上。

二.引导幼儿欣赏夏天会鸣叫的动物的图片展板。

1.鼓励幼儿互相交流图片展板中自己知道的动物的名称。

2.引导幼儿模拟图片上发声动物的形态和声音,如:蝉儿知了知了地叫,青蛙呱呱呱地叫……

三.学习歌曲《夏天来到了》。

1.请幼儿安静倾听歌曲,听一听歌曲里唱了些什么?

2.鼓励幼儿运用青蛙,蟋蟀等动物的叫声来仿编歌曲。如:小蝉儿知了知了,夏天来到了;小蟋蟀国国国,国,夏天来到了。

四.幼儿表演歌曲〈夏天来到了〉。

1.启发幼儿说一说并模仿各种小动的行进方式。

2.鼓励幼儿边唱歌边根据歌曲中不同动物的形态进行表演。

中班夏天音乐教案 篇11

设计思路

随着轰隆隆的雷声,夏天的脚步渐渐朝我们走来。虽然夏天是炎热的,但对孩子们来说,一切是那样的惬意,那样的令人惊叹不已。为此我们开展了夏天真有趣的主题活动,让幼儿从自己的亲身体验中感知、欣赏夏天里的一切,让他们过一个快乐的夏天,从中激发幼儿对生活的热爱。

活动目标

1.理解歌曲内容,学会演唱歌曲,并唱好切分音。

2.能用一问一答的形式两两结伴演唱。

3.了解夏天的雷雨和闪电。

活动准备

1.录有闪电、雷、雨声的视频课件,音乐《夏天的雷雨》。

2.在活动前引导幼儿观察雷雨前后的自然现象。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一)播放雷、闪电、雨声,引起幼儿对夏天雷雨的回忆。

(二)提问:这是什么声音?发生了什么事?

(三)请幼儿根据自己的经验说一说看到过的雷雨现象。

(帮助幼儿回忆再现夏天雷雨的现象,为下面学习歌词做好铺垫。)

二、欣赏、熟悉歌曲

(一)播放歌曲《夏天的雷雨》Mp3,幼儿欣赏歌曲。

(二)再次播放音乐后,教师用问一问,幼儿答一答的句式,帮助幼儿熟悉歌词。(教案.出自:教案网)如:教师问:天空中一闪闪,什么光发亮?幼儿答:一闪闪,一闪闪,闪电光发亮。

(三)幼儿以问答方式朗诵歌词。

三、演唱歌曲

(一)教师跟随音乐朗诵歌词,并示范演唱。

(二)播放歌曲《夏天的雷雨》Mp3,幼儿跟唱,进一步感受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注意:1.唱一闪闪哗啦啦时,用响亮的跳音。

2.唱轰隆隆时,声音要大而有力。

3.幼儿演唱歌曲2-3遍。

四、表演歌曲

(一)请幼儿尝试在演唱的过程中根据歌词内容创编简单的闪电、打雷、下雨的动作。

(二)幼儿尝试两两结伴,用一问一答的形式演唱。

(三)引导幼儿有表情地演唱。

两两结伴演唱,有表情地演唱,用自己的身体动作创造性地根据歌词内容表现夏天的雷雨,使每个孩子有表现表达的机会,让他们充分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中班夏天音乐教案 篇12

(一)活动目标

1.感受三拍子歌曲的强弱节奏,学会用愉快的情绪演唱歌曲并初步学习对唱。

2.进一步感知夏天的有关特征,懂得夏季卫生的重要。

3.激发幼儿积极参与歌唱活动,体验歌唱活动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1.开展《快乐的夏天》主题活动,了解夏天的主要特征。

2.关于歌曲的图片、歌曲磁带。

(三)活动过程

引入活动,激发兴趣。

1.出示课件一,引导幼儿谈话。(图片内容:夏天的风景──雷雨过后,青蛙呱呱叫)

教师:什么季节到了?

幼儿:夏天到了。

教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2.整体感知歌曲

提问:在这首歌里,你听到了什么?

3.欣赏感知歌曲前半段

(1)教师以清唱的方式提问:"夏天到了怎么知道?"(即歌曲第一句)展示雷声和蛙声的节奏图谱,鼓励幼儿按图示有节奏地念出后半句歌词,并用动作区分强弱的节奏。

(2)欣赏歌曲前半段,教师清唱

提问:夏天到了,你心里觉得怎么样?

提问:你最喜欢歌曲中的哪一句?请你来唱一唱。

(3)教师与幼儿用问答的方式练习歌曲前半段

4.整体学唱歌曲

(1)教师清唱歌曲后半段,提问:歌曲里还唱了些什么?

出示图片,提示幼儿学念后半段歌词。后半段歌词比较多,幼儿记忆时相对要困难一些,因此,除了图片的提示之外,我还采用教师语言暗示、动作暗示等方式帮助幼儿熟记。

(2)用几种不同的演唱方式激发幼儿学唱的兴趣。如:教师领唱幼儿用单音字哼唱旋律;教师和幼儿互相接唱;边做动作边唱等等。

(3)分组对唱歌曲(问答式对唱前半段、集体合唱后半段)

(四)活动延伸

夏天到了,小朋友们特别高兴,因为夏天有许多与春天不一样的地方,我们去找找看,把夏天的这些特别的地方编进歌词里,唱给大家听。

活动的延伸是为了孩子再一次巩固所学到的本领,并给每个孩子都有表现表达的机会,让他们充分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孩子们在夏天的主题活动中积累了很多有关夏天的知识,也一定能够创编出很多新的歌词,我鼓励他们相互做小老师,学学别人编的新词,既满足了幼儿充分表现自己的需要,也为孩子们巩固歌曲旋律、节奏提供了反复的练习机会。

"中班教案"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