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死水微澜读后感

发布时间: 2023.11.24

死水微澜读后感。

阅读是一种乐趣,也是一种智慧的积累。无论我们什么时候开始阅读,我们都不应该对自己感到遗憾。晚点开始阅读,总比永远不开始要好。通过阅读,我们可以得到许多有价值的收获和体悟。老师布置写读后感的作业,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培养我们阅读思考的习惯。我在这篇文章中将对“死水微澜读后感”进行深入探讨和分析,感谢您的支持和关注,希望我能够为您解答疑惑。

死水微澜读后感(篇1)

外有侵略者的虎视眈眈,内有军阀的混战,这样的旧中国,是使人极度失望的。他深爱着自己的祖国,可是半殖民半封建的中国内忧外患,犹如一潭死水,痛苦而绝望。闻一多的这篇诗歌《死水》就是在那样的时期写的,表达出诗人的痛苦和爱国的赤诚。

闻一多描写的是一个臭沟渠形象生动,表面是写这潭死水,其实描写的是腐朽黑暗的社会,对这样的社会是不可能抱有希望的。清风吹不起任何涟漪,丢一些破铜烂铁,残羹冷炙,让它更加腐败,诗人用病态的“美”的描述告诉人们,不要对这样的旧社会心存幻想。因为这样的“死水”已经无可救药,不打碎它,不重新开垦它,是无法改变现状的。这需要推导旧规则,重新塑造一个全新的中国,这成为改变中国的可能。

闻一多作为爱国诗人,在《死水》的描写出了让人印象极其深刻,让人感受到他的愤慨。如今的强大中国有着这些前辈们的奉献,有他们的功劳。为自由,民主,自强奋斗终身,最后也死在了反动派的枪口这下,我们要永远记住他,记住像他一样的爱国文人们。

死水微澜读后感(篇2)

《死水微澜》是一本深具启示性和思考性的小说,读后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本小说的主题是人类生存和尊严的探寻。

小说通过叙述一个小村庄里的居民,揭示了人类面对困难时的真正本质,同时也发掘了人性中最黑暗的部分。

小说的主人公是一个年轻的医生,他被派往一间被大雪封掉的村庄,帮助当地居民。在那里,他遇到了一个叫做“村庄守卫”的人,他掌管着村子的秩序和安全。这个村庄守卫极其残酷和残忍,他会为了维护秩序,残忍杀害那些不遵守规矩的居民。

小说的情节发展很慢,但是这种小心翼翼的处理方式却让人感到心灵上的震撼。小说逐渐揭示了那些居民的生活状态,同时为人们在这种环境下如何生存提供了极具参考价值的思考。

小说中的人们生活在一个非常恶劣的环境中,他们面对着困难和贫穷,但是他们并没有放弃生活的勇气。他们一起合作,尽最大努力去改善自己的生活环境。在这个小村庄里,大家虽然生活条件艰苦,但是他们之间的互相帮助与支持,却让整个村庄都充满了人情味和暖意。

小说通过这些描述向我们展示了人类在一线希望消失的时候,仍然能够坚守着自己的生命尊严。尽管面临着艰苦困苦的生活环境,但是人心中的那份温情和善良,仍然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

小说的结局如同死水微澜一般,没有流淌出太多动人心弦的声响,但却将主题表达得非常到位。小说给人留下的微妙感觉,像是一缕微风悄然而来,令人心旷神怡。

总之,《死水微澜》是一部写实主义小说,描绘了人类在最恶劣环境下的生存状态,这个小村庄里的居民展现出了人类最勇敢,最坚定的品质。这本小说不仅让我们加深了对生存意义的的思考,同时也引发了我们对于人类尊严和温情的思考。

死水微澜读后感(篇3)

《死水微澜》读后感

在本书中,作者以一种妙趣横生的方式展现出生命与死亡、爱与离别这些具有永恒主题的人生课题。在他笔下的故事中,死并不仅仅是结束,而是蕴含着更多的意义,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深刻思考生命本身以及它所带来的价值。

从标题可以看出,死水微澜,这是一个静止的状态,也是一个充满生命力的状态。在小说第一篇《塔罗牌》中,我们便能体验到这样一种状态,故事的主人公——一个失落的画家,以塔罗牌为媒介,得到了挚友的灵魂召唤。在阅读中,我们既能感受到塔罗牌的神秘力量,又能感受到生命的延续和重生,让读者深深陶醉其中。

在第二篇《死水微澜》中,作者又以细腻、真实的笔触将癌症患者的人生展开在我们的面前。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患有癌症的女性,她在临终之前回到了自己的故乡,重拾过往的岁月。在剧情的安排中,作者巧妙地交错了女主角的回忆与当下的现实,表现出一个人在面临死亡之前所面对的各种思想、情感、变化。也因此,故事的尾声显得那么扣人心弦,让人们对生命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

正所谓“一盏明灯照亮整个房间”,在小说中,每个人物都闪耀着自己的光芒,散发着生命的气息。每个故事都有着不同的主题,但人生的精髓则在整个小说中得以完美的呈现。作者的文笔恰如其分地调动了读者的感官,让人们在阅读过程中无时无刻不沉浸在自己书中所体验到的故事之中。

对于每一个读者而言,《死水微澜》都是一份令人感动的礼物。它或许不会是我们的“经典之作”,但它却是一部真正温暖人心的作品,让我们在嘈杂喧嚣的世界中寻找到一份宁静,进而思考生命的意义。正如作者所说:“这世上最美的东西就是生命,而人间最寂寥的事情就是与自己分手。”希望我们都能珍惜生命,拥抱每一个难忘的时刻。

死水微澜读后感(篇4)

《死水微澜》是李劼人先生写的一部反映1900年左右四川乡土风情的小说,也是他最受推崇的一部小说。小说描写了甲午战争到辛丑条约签订的几年间成都郊区天回镇袍哥和洋教两股力量的起落消长,以及古城死水微荡的历史波澜。

作为一名四川成都的文学家来说,李劼人先生的这部作品以故乡四川为背景,作品具有浓郁的时代气氛和地方色彩。

比如:小说中对于妇女的描写就非常有特色。当时巴蜀地区道德文化积淀相对浅薄,贞操观念的淡薄为四川女性的种种出轨创造了社会环境,形成了女子们的川辣子。独特的生存环境和文化因子,使得川妹子既叛逆又现实。在蔡大嫂生活的天回镇,就有很多同样不守规矩的小掌柜娘,她们也并未遭到过多的道德谴责。蔡大嫂当然不是什么新女性,她只是一个为生活所累的女人,在她身上自然谈不上个性解放、妇女独立的命题,但是,正因为有了蔡大嫂这样的大胆叛逆的女子,才能在这沉寂的川西坝搅出波澜,正因为有了这反抗的气魂,才能有打破死水的希望《死水微澜》读后感3篇作文。

又比如:小说在环境的勾画上,具有浓烈的地方风味,里面描绘的赶尝东大街花灯火炮、赶青羊宫等,都是蜀地鲜活的民俗风情的写照,方言、行话的使用,更给小说增添了几分活的生命力,但是,这种浓郁的地域性特点,并没有影响到小说宽广的时代视野。

死水微澜读后感(篇5)

合上《死水微澜》这本书,静静看着泛黄的书页,我仿佛看到天回镇里发生的一幕又一幕,那样精彩,那样悲怆。读完后总感觉自己还沉浸在作品里,那么丰富逼真的人物,那么浓郁的地方色彩,那么深邃的内涵寓意让人忍不住一样一样去细细品味。

《死水微澜》是李劼人先生写的一部反映1900年左右四川乡土人情的**。**描写了从甲午战争到辛丑条约签订的几年间成都郊区天回镇袍哥和洋教两股力量的起落消长,以及古城死水微荡的历史波澜。

说到这部电影,我不得不提到性格鲜明的人物。不用说,主角蔡嫂有一个最让人印象深刻的配角:顾天成的死妻。那个女人真是那个时代的代表。

那个时代,颓废落后,社会观念落后,女人只是男人的附属品,没有权利。男勇女卑的腐朽思想早已深深刻进了她们的骨髓,几乎一辈子都得对男人们言听计从,毫无反抗的权利。每个女人年轻的时候,只能在自己的房间里学习女人应该学的东西,比如刺绣。

在她们心中极其期待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一贯规定下能嫁个好人家,而往往这个也不能如愿。出嫁从夫,以夫为纲的思想使得她处处对丈夫言听计从。有了孩子以后,一心扑在照顾,教育孩子身上……就这样过来一辈子。

女人这一辈子都在男人的指挥中麻木前行。最能拍到的是,当时的女性还没有觉醒,她们仍然坚信这是理所当然的是,千百年的颓废思想已经深深扎根在他们的心中!哎,这是多么可悲啊!

读了许多文学作品,我们不知道那个时代的妇女地位,但没想到妇女地位如此卑微。面对丈夫的赌博等行为,她不能有一丝怨言,还要和丈夫达成一致。读来让人错愕,可笑而又无奈。

与之相反,本节的主人公“蔡大嫂”却是那个年代的另类,她的大胆叛逆,成为打破这一汪“死水”的希望。少女时代的蔡大嫂,姿色出众、任性、要强、向往都市。对于大城市的痴迷程度之深竟让她甘愿去做大户人家的姨太太。

后来嫁给了乡镇上的掌柜蔡傻子。其实,我觉得这对她来说是个好家,可惜蔡嫂不满意。蔡大嫂始终无法爱上蔡傻子。

所以这段婚姻对他们俩都是折磨,也束缚了蔡阿姨的天性。

当袍哥罗歪嘴、妓女刘三金突然闯进蔡大嫂平静如水的生活后,她的思想情感便泛起了层层“微澜”。她的内心渴望自由,追求幸福。她对刘三金说:

“像你这样的人,也比我强!你们终究还是去了一些地方,见了些世面,。虽说人不合意,总能快活起来,总也得到一些人的情爱……”这些话竟出自一个本应本分的妇女之口,真实大逆不道啊!

然而真些话却字字出自蔡大嫂的内心。她渴望爱情,渴望幸福。然而她不仅说“惊世骇俗”之言,还做“惊世骇俗”之事。

她爱上了罗歪嘴,并且不惜成为他的情人。她爱得情深,爱得投入,爱得大胆,爱得疯狂!她不看世人的看法,和罗歪嘴在大庭广众之下秀恩爱,甚至将她和罗歪嘴的恋情委实告诉丈夫!

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时期,丈夫被关进监狱,情人被迫越狱。蔡大嫂再一次做出惊愕的决定——改嫁改嫁得势富人顾天成!我不清楚蔡大嫂的改嫁是为了救出丈夫,照顾幼子,还是只是私心去过富贵日子。

无论是什么我都不择按成她的做法。蔡大嫂是独特的,叛逆的,不安于现状的,她不能接受妇女的三从四德,三纲五常,任劳任怨的憋屈命运。正是因为她的反叛,我们才能在这座寂静的川西大坝上激起波澜,这值得我们现代女性的借鉴和学习。

但是,生活中的现实不禁让我叹气。《非诚勿扰》节目中的马诺曾说过:“我宁愿坐在宝马里哭,与不愿坐在单车上笑。

”很明显,他想要的是富裕的生活,并不在意他枕边的人是否爱她。从这个角度看,他和蔡阿姨多少有些相似。愿意不惜一切代价过上富裕而满足的生活。

现代的人大多数是现实的。这一点我并不反对,没有经济的爱情是空洞的,“贫贱夫妻百事哀”是一点不错的。但是并不意味着只追求物质生活。

人是一种裙带关系的动物。我们需要沟通和关心。没有爱的生活比没有钱的生活更悲伤。一种是外在的悲哀,另一种是内心的悲哀。每个人对这两种生活都有各自的选择。

而我宁愿选择前者。在我看来,没有钱并不重要。毕竟,钱不是万能的,对吧。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比金钱更重要的事情:家庭,友谊和爱情。

因此我不赞同蔡大嫂最后的选择。

这部**除了对妇女的描写非常出色外,对于环境的勾画上也具有浓烈的地方风味。里面描写的赶场,东人街火炮,赶青羊宫等都是蜀地鲜活的民俗风情的写照。方言和行话的使用给这部**增添了活力。

另外,我们不得不说,**丰富生动的细节,有力地反映了清末内陆最封闭角落的社会状况,使我们对它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生活有了更透明的认识!

死水微澜读后感(篇6)

《死水微澜》是李劼人先生写的一部反映1900年左右四川乡土风情的小说,也是他最受推崇的一部小说。小说描写了甲午战争到辛丑条约签订的几年间成都郊区天回镇袍哥和洋教两股力量的起落消长,以及古城死水微荡的历史波澜。作为一名四川成都的文学家来说,李劼人先生的这部作品以故乡四川为背景,作品具有浓郁的时代气氛和地方色彩。比如:小说中对于妇女的描写就非常有特色。当时巴蜀地区道德文化积淀相对浅薄,贞操观念的淡薄为四川女性的种种“出轨”创造了社会环境,形成了女子们的“川辣子”气。独特的生存环境和文化因子,使得川妹子既叛逆又现实。在蔡大嫂生活的天回镇,就有很多同样不守规矩的小掌柜娘,她们也并未遭到过多的道德谴责。

蔡大嫂当然不是什么新女性,她只是一个为生活所累的女人,在她身上自然谈不上个性解放、妇女独立的命题,但是,正因为有了蔡大嫂这样的大胆叛逆的女子,才能在这沉寂的川西坝搅出波澜,正因为有了这反抗的气魂,才能有打破“死水”的希望。又比如:小说在环境的勾画上,具有浓烈的地方风味,里面描绘的赶尝东大街花灯火炮、赶青羊宫等,都是蜀地鲜活的民俗风情的写照,方言、行话的使用,更给小说增添了几分活的生命力,但是,这种浓郁的地域性特点,并没有影响到小说宽广的时代视野。从这些细节中,我们不难看出李先生对于四川的文化是非常了解,有研究的。

而这一切又说明李先生非常热爱自己的故乡——成都。作为一名以李先生的故居“菱窠”来命名学校的老师,我觉得首先就应该培养孩子们这种热爱家乡的情感。比如那次世界文化遗产日,我带着孩子们去参观了李劼人爷爷的故居——菱窠博物馆。

孩子们如饥似渴的仔细阅读着李劼人爷爷的资料,并不时地做着笔记。有孩子在回来后的作文中写道:“李劼人爷爷真是太厉害了,他不仅是咱们成都人的骄傲,更是咱们中国人的骄傲。

以后我一定要以劼人爷爷为榜样,努力学习,将来为成都争光,为中国争光!”因此,作为一名成都的教师,我们有责任要引导孩子去了解成都,培养他们对本土文化的热爱之情,让他们成为新时代具有较高文化素养的成都人。许多人提到《死水微澜》,一般都说是反映义和团运动前后当时的四川社会的“袍哥”和“教民”之间的摩擦,其实那只是故事的外部结构。作家花大力气描写的,乃是辛亥革命之前完整的晚清社会各阶层众生相,他们共同的特点就是沉溺在各自的尘俗生活与欲望中,没有一点宗教超越的因素——一般人,比如贪恋男欢女爱而乐不思蜀的罗歪嘴与邓幺姑固然没有宗教信仰,而小地主顾天成之所以“奉洋教”,也只是想借洋教“曾师母”的力量报复曾经在赌场设局坑害过他的仇人罗歪嘴,但是恩典慈爱何曾降临到他头上。

这实在是一潭未曾被外界新鲜空气吹拂过的“死水”,一个卡莱尔在同情的意义上所说的“异教世界”。这个世界没有自己的神,信仰的基础却根深蒂固,只是那些民间的信仰不仅早已丧失了和本源的联系,变得不伦不类,而且始终处在晦暗状态,经不起一再的追问。罗歪嘴不知道从哪里搞来的某位乡绅名流关于“为什么该打教堂?”的文白夹杂的长篇大论,便是一个有力的证据——那里面几乎集中了当时不少中国人对基-督教的误解和因为误解而产生的仇恨。

邓幺姑自幼长在乡间,一听别人在闲谈中说到自己其实从未接触过的“洋教”如何跋扈,就怒从心起,责问罗歪嘴们为什么不敢把它灭掉,这一段情节虽然是他们男女调情必有的内容,却也生动描写出一个普通的中国内地无知无识的女子对于“洋教”似乎与生俱来的仇恨,其中混杂着原始而暧昧的爱国主义、民族主义和世俗伦理,实在值得细细品味与研究。邓幺姑为什么对“洋教”有如此激烈的态度?作者只是当一种现象闲闲地写出来,似乎并无深意,却因此留下空白,耐人寻味。

Gz85.coM编辑推荐

娱乐至死读后感15篇


有些事情解决不了不如换个想法,像数学定理一样,它还有逆定理。对于自己阅读过的书籍或文章的内容,然后写出自己的意见或感想,我们称之为心得。写心得体会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写作训练,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那么如何写好我们需要的心得体会呢?经过搜索和整理,小编为大家呈上娱乐至死读后感15篇,更多信息请继续关注我们的网站。

娱乐至死读后感 篇1

二十世纪后半叶后印刷媒介没落,电视被大肆欢迎着进入各个领域,政治,宗教,媒体,教育,印证了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的预测,世界没有向奥威尔预测的那样被监视着,控制过去就能控制现在,没有时刻盯着你的“老大哥”,而现实是根本无需这些手段,表面温和的现代技术给民众提供一种瞬间快乐和安慰疗法,就能让历史消失,因为“电视”只在当下,它不允许你思考,它不阐述不深刻,它刺激你的感官当下的快乐最重要。

波兹曼先阐述媒介即认识论,文化的积累传播从发明文字到印刷术的出现有了两次大突破,在深受印刷术统治下的1819世纪的美国的人们被训练的优秀代表是冷静/理智/崇尚逻辑/憎恶自相矛盾,那时候的能引起万人空巷去欢迎围观的是大文豪。而电视的横空出世,占据主流媒介,不得不改变着人们的认识论,娱乐至上,产品是迎合而不是引领。

最后波兹曼提出的建议是从学校的教育做起,帮助学生解读文化中的象征,去辨别不同的信息形式的利弊,甚至需要专门设置一门课程。

虽然写的是20世纪电视时代,但目前网络时代是电视的延伸,具备更快捷的速度和巨量的信息,去思考去深刻“复兴”铅字时代。

娱乐至死读后感 篇2

《娱乐至死》读后感2000字:

从经验上来讲,我一直对外国人写的书持谨慎态度——除非读英文原版且英文水平够格,否则每每拿起译本看都陷入云山雾海、过目即忘的痛苦境地。所以,即便媒介传播学的老师在课上几次提起此书,我都没有动心,因为觉得自己看也看不懂。当另外一门课“艺术理论与批评”的老师也推荐这本书时,我认为自己有必要买来看看。第三次,当“导演的空间处理研究”的老师在课堂上再次提及此书时,我摸了摸刚拆开的崭新封皮,觉得一定要仔细、认真地读完这本书。可能正因为心里对难度有所预判,所以才能屡次鼓舞自己坚持读完。

真心建议读之前先看看我这篇读后感,应该可以帮你降低一点难度,抑或是提高你的放弃阈值。

英文名《Amusing Ourse lvesto Death》通用译名《娱乐至死》,我觉得翻译成《自娱致死》可能更确切,虽然有点危言耸听。这本书是媒介文化大师尼尔·波兹曼二十年的经典畅销作品(经典确是经典,但“畅销”不知真正的意义有几何?个人感觉可能有相当一部分作品被购买后因无法坚持读完而被束之高阁)。此书初版于1985年,作者深刻地分析了三十几年前,电视蒸蒸日上风靡全美的时代,电视改变了公众话语的内容和意义,政治、宗教、教育、体育、商业和任何其他公共领域的内容都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人类心甘情愿地、不求进取地甘愿成为娱乐的附庸。他严肃地警醒大家:长此以往,我们终将毁于娱乐。

三十年前在美国发生的历史,今时今日正在我们的生活中惊人相似地重复上演,横行的不是电视,而变成手机。但其本质是一样的,都是承载着动态影像的屏幕。

此时此刻,如果你闭上眼睛回想一下,我们每天不就是被各种屏幕占满吗?不管是相对整块的时间抑或是碎片化的时间,不就是被各种形态的娱乐内容占满吗?电视剧是故事性的娱乐;电影是情感性的娱乐;除了老牌的综艺节目健在,比如《快乐大本营》、《天天向上》、《非诚勿扰》之类,各种娱乐节目,比如《跑男》、《爸爸去哪儿》、《花儿与少年》、《妻子的浪漫旅行》、《演员的诞生》、《奇葩说》、《吐槽大会》等等,都雨后春笋一般一波又一波地冒出来,其实都是访谈节目的变体,都需要披上更具娱乐性的外衣,甚至连读书都成为娱乐节目。视所能及之处,越来越让人“轻松”了,也就是说,越来越不需要思考了。看过之后,你除了能记住一些情绪、一些散乱的笑点,啥也想不起来了。

是,你可能会说,我们现在是读图时代啊,大家都通过图像来获取信息啊,这没什么大不了的。

所以作者在本书一开始就想用很大篇幅、很充足的事例,来说明媒介形态对文化的巨大影响,简言之:在印刷机统治下的美国,话语清晰易懂、严肃而有理性;而在电视(图像)统治之下,话语变得无能而荒唐。只有口头语言的人在智力上不及有书面文字的人,而“屏幕文化”里的人比前两者都表现得智力低下。屏幕创造出的认识论不仅劣于以铅字为基础的认识论,而且是危险和荒诞的。

相对于图像而言,书面文字算是作者深思熟虑、反复修改的结果,甚至还经过了专家和编辑的检查,它可以被留存和再翻阅。而图像无法提供给我们关于这个世界的观点和概念,除非我们自己用语言把图像转换成观点。看图像只需要能“辨认”,而看文字却需要能“理解”。

图像化的世界,是一个碎片化的世界。一会儿这个、一会儿那个突然进入你的视线,然后又很快消失。这是一个没有连续性、没有意义的世界,一个不要求我们也不允许我们做任何事的世界。

我们的问题不在于屏幕为我们展示具有娱乐性的内容,而在于所有内容都要以娱乐的方式表现出来,让人们看到有动感的画面——稍纵即逝却斑斓夺目,不需要观众思考,因为那样在画面上就得是空白的,根本不符合屏幕所需要的表演艺术的要求。所以,屏幕本身的这种性质决定了它必须舍弃思想,来迎合人们对视觉快感的需求,适应娱乐业的发展。从此,人们不再彼此交谈,人们彼此娱乐,人们不交流思想,而是交流图像。

最后再来说说教育行业,一个关系到我们未来的行业,一个也即将成为屏幕侵袭重灾区的行业。教育哲学家们认为:获得知识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因为其中必须有约束、重复、枯燥等等,他们认为学习是要付出代价的,耐力和汗水必不可少。而现在,屏幕每天向我们宣称的就是娱乐教学,让你的孩子在所有科目都能“在乐趣中学习”,甚至是“边玩边学”、“轻松成学霸”!以过来人的经验扪心自问,你信吗?

作者在结尾时的忧虑虽言重,但也该足够警醒我们:如果一个民族分心于繁杂琐事,如果文化生活被重新定义为娱乐的周而复始,如果严肃的公众对话变成了幼稚的婴儿语言,如果人民蜕化为被动的受众,那么这个民族就会发现自己危在旦夕,文化灭亡的命运在劫难逃。

我热爱文字、我敬仰文字、我喜欢阅读,也愿意思考。也许很多人已经对文字失去耐心,甚至认为(文字)大势已去,(图像)大势所趋,但我仍然相信自己的判断。

“他们用笑声代替了思考,他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笑以及为什么不再思考”。——我不想成为“他们”中的一个。

相关:娱乐至死读后感1000字

娱乐至死读后感 篇3

3.5星书

可能是看的时候总有那么一些抵触,总觉得作者所述(也许是针对他所在的美国的情况,但中国现在也有些视频垄断娱乐的感觉)有那么一些狭隘,偏激,通篇下来,不能完全认同。

作者主要观点,也就是胥赫里(也许不是这三个字[捂脸],反正就是那个人嘛,大家知道就好)的观点:也就是电视以娱乐的方式改变了人们的认知和思维能力,使得思考过程减少(论点)。

诚然,美国的农民或许以前是可以田间地头以看书为休闲,以讨论和听演讲为锻炼思维能力的一种方式。所以电视的出现,迅速改变了他们的认知方式,甚至转变为肤浅浅陋的娱乐。

可是我国不是这样的。到现在恐怕我国仍然有一些农民是不识字的,是向往上学的(所以,寄希望于子孙上学)。目前,电视还没有来的及完全改变人民的思维方式。这是因为,一些人原本就不是通过铅字开形成缜密的思维的(反驳点1)。

Plus:甚至可能由于电视的出现,原本信息闭塞的小山村农民得以了解到外面世界的广阔。某种程度上,还开阔了视野。

2:电视的存在的确无论人们看不看都在进行,无人可以阻挡。

反驳2:可是,遥控器是在我们手中啊。我们随时有主动权去关掉电视,站起来去读书,散步。而在一天工作,学习之余打开电视:或综艺、或新闻、或微博,放松一下,劳逸结合。而我也是这么做的。

作者还讲到电视里只有正在发生的事情,没有历史(分论点)

所有现在正在发生的,组合起来,回看不就是历史重现嘛?况且,历史也是可以制作出来去播出的,提醒人们记住。

个人认为:

电视娱乐更多地还是取决于个人,取决于个人的需求。需要是整天趴在电视上的,自然也就是作者所说的那一类娱乐电视摧毁了思考能力的人,可是这一类人,即使没有电视娱乐的存在,恐怕你也不能指望他们整天看书学习,支撑起一个民族的思考方式,没有电视,可能还有别的娱乐方式。而那些原本就喜欢看书的,可能有了电视,依然可以自如呆在图书馆学习。

Plus:更值得注意和引导地,是小孩子。小孩子没有很强的自控能力和辨别能力,甚至也没有形成很多的爱好。可能他们更倾向于电视娱乐,这就值得我们去引导。

餐厅里有几个小学生,每天一放学先把作业写完,有不会的就问一些自习的大学生(我也是辅导他们做作业的人之一[跳跳])很多时候,作业做完了,他们就坐我们身边,看我们写作业。我就问他们怎么不出去玩,他们就说,也没什么好玩的。

想想也是悲哀,这些小孩子的娱乐方式真是少的可怜和我们小时候相比(我们那时候可是到了半夜大人都喊不回家睡觉觉呢[怄火],怀念[嘘])。

而如果这时候他们有个手机,女孩子就看视频,男孩就可能打游戏。还真是被束缚在电视里的童年。

所以,更值得注意地,是电视娱乐对小孩子的影响。而如果所有的小孩子的课外时间都依赖于视频和手机,那他们长大以后,才真的是作者描述的那个被电视娱乐垄断的世界。

[憨笑][憨笑][憨笑]完结

娱乐至死读后感 篇4

印刷机电报相机电视机

作者分别从四个媒介讨论了,

为什么人们刚开始学习氛围很融洽然后一步步的堕落到以娱乐为主?

为什么娱乐为主会让我们毁灭?

我们应该如何避免这样的事情发生?

首先回答第一个问题,

印刷机的诞生为什么会导致人们开始学习,是因为印刷的纸张具有天然阅读的优势。

阅读文字意味着要跟随一条思路,这需要读者具有相当强的分类、推理和判断能力。读者要能够发现谎言,明察作者笔头流露的迷惑,分清过于笼统的概括,找出滥用逻辑和常识的地方。同时,读者还要具有评判能力,要对不同的观点进行对比,并且能够举一反三。为了做到这些,读者必须和文字保持一定距离,这是由文本自身不受情感影响的特征所决定的。这就是为什么一个好的读者不会因为发现了什么警句妙语而欣喜若狂或情不自禁地鼓掌——一个忙于分析的读者恐怕无暇顾及这些。

阅读为他们和外部世界的联系提供了纽带,同时也帮助他们形成了对于世界的认识。书本一行一行、一页一页地把这个世界展示出来。在书本里,这个世界是严肃的,人们依据理性生活,通过富有逻辑的批评和其他方式不断地完善自己。

而电报之所以失效是因为

电报使脱离语境的信息合法化,也就是说,信息的价值不再取决于其在社会和政治对策和行动中所起的作用,而是取决于它是否新奇有趣。电报把信息变成了一种商品,一种可以置用处或意义于不顾而进行买卖的东西。

照片是因为它只能展示静态的一刻,所以会丧失事情发生的背景。照片中没有句法,这使它无法同这个世界理论。作为某时某地的“客观”片断,照片可以证明某个人在那里或发生了某事,但这样的证明却无法提供任何意见——无法提供“本来应该怎样”或者“本来可能怎样”。照片表现的是事实,而不是关于这些事实的讨论或从这些事实中得出的结论。

电视节目在意的是聚集用户的目光,其他的都不在意。所以催生出一系列娱乐为主的节目,那怕新闻,教会节目也如此。因为不娱乐没人看。思考无法在电视上得到很好的表现,这一点电视导演们很早以前就发现了。在思考过程中,观众没有东西可看。思考不是表演艺术,而电视需要的是表演艺术。

掩藏在电视新闻节目超现实外壳下的是反交流的理论,这种理论以一种抛弃逻辑、理性和秩序的话语为特点。在美学中,这种理论被称为“达达主义”;在哲学中,它被称为“虚无主义”;在精神病学中,它被称为“精神分裂症”;如果用舞台术语来说,它可以被称为“杂耍”。

新闻节目是一种娱乐形式,而不是为了教育、反思或净化灵魂,并且我们还不能过于指责那些将新闻节目做此定位的人。他们播报的新闻不是为了让人读,也不是为了让人听,他们的新闻是让人看的,这是电视自身所指引的方向,他们必须遵循。这里没有阴谋,没有智力欠缺,只有坦白的观点:“好电视”同用于陈述的语言或其他口头交流形式无关,重要的是图像要吸引人。

第二个问题

娱乐会让我们丧失思考。

首先娱乐是那种快餐的信息流过,丢失这些信息并不会影响我的生活,其次那怕有一定的知识,可因为知识是由电视机传输的,失去了那种学习的氛围,其次因为收视率不可能做的多么的严厉,甚至还会参杂娱乐的性质在里面,甚至内容也不好掌握。

第三个问题

只有深刻而持久地意识到信息的结构和效应,消除对媒介的神秘感,我们才有可能对电视,或电脑,或任何其他媒介获得某种程度的控制。

作者提出二种方法

电视节目

但电视节目最终还是要为电视服务创作一种新型的电视节目,其目的是告诉人们应该怎样看电视,向人们展示电视怎样重新定义和改变我们对新闻、政治辩论和宗教思想等方面的看法,而不是让人们停止看电视。我想,这样的展示应该模仿《周六夜现场》这样的形式,其结果是让全国人民在一片大笑中认识到电视对公众话语的控制。但是,很自然,笑到最后的还是电视。为了争取到足够的观众,这些模仿节目也必须具有很强的娱乐性,也就是说,对于电视的批评最后还是要依赖电视自身的力量。那些节目中的模仿者可能会成为名人,会出现在电影里,最后再回到电视上效力于商业广告。

学校

警示抖音,快手,今日头条,游戏。

人们感到痛苦的不是他们用笑声代替了思考,而是他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笑以及为什么不再思考。

娱乐至死读后感 篇5

《娱乐至死》读后感400字!

娱乐至死的时代,细思极恐。

当下,更别提是多么像个娱乐至死的年代,淘宝的千人千面,资讯、短视频app的个性化推荐,让眼前呈现的只有我们感兴趣的。

作者的核心思想:在娱乐至死的时代,我们不假思索地接受经过包装的内容。

有人可能会说,技术的发展有利有弊,我表赞同。电视,手机的出现,让很多人可以足不出户的见识外面的世界。

但是糟糕的一面,我们所看到的内容不是最真实的,都是经过包装的,并且丝毫未留给我们思考的时间。

比如《奇葩说》看似能够得知很多道理,其实瞬间即逝。得知的知识也是非常碎片,不具备推论性,我们都知道思考的时候会结合以往经验和储备知识来想问题,而在看电视过程中是做不到的。

以为知道了很多事实,却离事实的真相越来越远。

也正是在信息化时代,让我们更容易跳过复杂问题,因为创作者知道如何取悦观众。难理解的,需要阐述的,观众不会喜欢,观众喜欢的是故事,是偶像。越是简单,越是有视觉刺激,越能提高收视率和点击率。

要解决冲突,我们能做的就是多问为什么。切记,不要用笑声代替了思考,更可怕的是不知道为什么要笑以及为什么要思考。

娱乐至死读后感 篇6

浙江省新昌中学越新文学社俞圣杰

令人们感到痛苦的不是他们用笑声代替了思考,而是他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笑以及为什么不再思考。

——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

这是一本写给电视时代的图书,但是其所蕴含的道理与关怀在网络时代也毫不过时。每天,我们打开电视机,打开电脑,那些花边新闻如洪水般涌入,即使是严肃的新闻,也多配以噱头的标题和血腥的图片,或干脆用戏说的形式。久而久之,我们习惯了用眼睛来消化所得,我们的感官感受更甚于我们头脑的追求,而电视这些媒体终将通过控制人们的时间、注意力和认知习惯而使人们失去印刷时代时所具有的品质。我们的文化终将因为大笑过度而体力衰竭。这是我们大家不想看到的,作者为了把这种不易察觉的文化伤害以及对人自我意识的彻底剥夺表达出来,在本书中一步步地向我们解释、举例、引用。

作者一直强调一个观点“媒介即信息”。他认为,深入一种文化的最有效途径是了解这种文化中用于会话的工具。把握了传播的把柄,就会把握传播信息的主动权。在书里,波兹曼又有一种更为深入的认识——媒介即隐喻,用一种隐蔽但有力的暗示来定义现实世界。而媒介的独特之处在于,虽然它指导着我们看待和了解事物的方式,但它的这种介入却往往不为人所注意。因此,媒介就好比是一剂精神鸦片,它让你在不知不觉中对其产生依赖,当完全上瘾后,你明知痛苦与自由的丧失,但却无法采取任何措施进行补救,因为这剂鸦片已经深入你的灵魂和骨髓了。

波兹曼举了一个很有趣的例子,他说“我们并不一定是为了看时间而去看表”因为“有部分人只是好奇于表示时间的方式”。当传媒的作用不仅仅是实用,而只是满足当代人浮躁的社会心理与挑剔的口味,那么娱乐业就应运而生了。在印刷时代,印刷品的出版与读者意见的反馈是有时间差的。因此,当我们发现只有报纸与杂志才能达到承载海量信息的功能时,一定程度上变成了读者去适应印刷品的品味乃至排版要求。这时就需要人们思考,选择汲取知识,所以在纯印刷年代,娱乐对于传媒的影响很小。

但是,电视时代的到来,宣布了“娱乐”概念的汹涌澎湃也同时到来。电视作为一种新媒体,具有反馈快、形式多、内容大等特点,因此对于观众口味的转变,电视制作部门往往能获得第一手资料,这除了与信息时代到来有关外,与一个重要指标也是息息相关的。

我们都知道,评价一个电视节目是否受欢迎的指标就是收视率,你只需动动鼠标,就可以知道你的以及其他竞争对手的节目在群众中的被认可程度。所以这说明了为什么每当一档节目走红后,会有无数的跟风者一拥而上,如《非诚勿扰》《中国达人秀》。

而赚取足够的收视率又有另外一个好处,那就是广告收入的增长。电视台的主要收入来源就是那些形形色色的广告,我们常常听说什么格莱美、《中国好声音》拍出破纪录天价广告费。这样一来就可以理解电视台为什么那么热衷于追求收视率了,虽然收视率本身并不会赚钱,但是它会带来源源不断的经济收入。所以当经济命脉也变得商业化时,节目的商业化也不可避免,为了满足社会浮躁心理带来的对快餐文化的渴求,电视节目愈来愈往戏说、炒作等方面发展。比如看《非诚勿扰》,看《快乐大本营》,我们张大嘴巴肆元忌惮地笑,但是等节目结束,我们往往是捧着有些酸痛的面颊,然后头脑空空地再次投入生活斗争的苦海之中。

如果只是普通老百姓对娱乐文化有疯狂的追求,这可以理解。可是,当一个社会的精英阶层也倾向于用娱乐化的方式来表达自己观点时,我只能用疯狂二字来表达我内心的感受了。

某次竞选失败,气急败坏的尼克松拒绝检讨自己,反倒跟自己的化妆师大发脾气,一口咬定该次失手,原因全在于化妆师蓄意破坏……如你所知,这样的茶余饭后的笑点其含义已经和八卦没有什么太大区别了。至少,它让我们在听说当下任何一位政客在如火如荼的竞选热浪中亦不忘为自己特聘“笑话”参谋这样的新闻时,不再惊诧……“政治”正演变为一种娱乐——尽管刘晓庆的脸、周杰伦的女友等其实无关政治。

但在这个“娱乐至死”的年代里,一切都可以成为可能。记住,这不仅仅是玩文字搭配的游戏,是我们的新闻、体育、教育和商业在消费年代里都心甘情愿地成为了娱乐的附庸。

如果以上我所说的还让你觉得将信将疑,那么我来举一个你肯定熟悉的例子:一直都很受欢迎的让学术与明星联姻的电视节目《百家讲坛》。固然,用电视做文化普及很好,很不错。但是一旦需要与电视的表现形式相适应,就会慢慢偏离我们初始设定的目标。以《百家讲坛》为例,它的确让我们记住了于丹,记住了钱文忠,他们或许风格迥异,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戏说形式:戏说三国,戏说明史,戏说红楼以至戏说《弟子规》。个中引起的争议,我想大家应该知道很多了。当学术成为了“戏术”,当一个社会的学者和知识分子,也开始向娱乐献媚,我想这只能引用孔老夫子的一句话来抒发我的心痛:觚不觚,觚哉!觚哉!

柏拉图有一个非常有名的洞穴理论。他说人类一直被困在一个洞穴中,只能看见被火光投射在墙上的影子,便执着地以为这些影子就是一切。现代人类也处在一个大洞穴中,只不过这些洞穴是由强大的传媒、信息网络构建的,我们只有拥有一件现代的电子产品,才能保证自己还活着,保证娱乐还存在着。在这种可怜的依赖感中,我们还能找到心中最初的童话吗?

(指导教师:何文魁)

娱乐至死读后感 篇7

《娱乐至死》读后感800字:

当我翻开这本书的时候,一句特别醒目的一句话吸引了我的注意力——人类是死于压迫还是死于娱乐。暴政的危害人人可见,而娱乐的危害却潜移默化。而这本书所要叙说的就是人类终归会毁灭于自己所热爱的东西。

至于作者为什么这样说呢?那就请大家跟一起我进入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美国吧!在那个时期美国电视行业急速兴起。人们的注意力逐渐从注意力转移到了电视上。这些由声音和图像组成的方盒子逐渐把政治,教育,宗教等一系列严肃文化变成了娱乐的附庸。作者敏锐的察觉了人们从书中获得的丰富的语言能力和思辨能力正在丧失。作者正是由于这样的担心才写下来这一本书。

本书首先介绍了媒介的隐喻作用,继而接下来从美国的印刷时代到图像时代将美国的社会剖析的淋漓尽致,最后作者给出了警告:人们感到痛苦的不是他们用笑声代替了思考,而是他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笑以及为什么不在思考。

美国印刷时代曾有一个独特的集会方式——肖陶扩,在这个集会上,教育家,艺术家,文学家各自交流自己的想法。而到了图像时代,这个方法便成为了历史,却时以电视为新媒介的时代信息的传播快了很多,这种方式也是时候落伍了。但作者长篇论证到:传播方式的变化必定影响传播内容效果的变化,而这种以图像和声音为主的传播方式又是怎么样影响我们的呢?

首先人们看文字需要理解,而看图像却只要辨认。这就表明了在图像时代人的认知能力会大幅度的下降。其次电视是一种连续的信息传播工具,一个节目播放完后会马上插入下一个信息,就算你获得了值得思考的问题却也没有时间思考,这时总不会有人看完一段视频会把电视关了想想再看下一个吧。

电视还让人们开始变得拒绝记忆。在图像时代,人的思维方式也开始转变,他们很难记得一些重大的历史事件,破碎的信息也很难形成一个整体。而这一切并不是人们觉得这些历史不值得记忆,而是他们被改造的不会记忆了。

温水煮青蛙,可谓是一种最温柔却最残忍的谋杀,它让人们在安慰疗法中逐渐走向灭亡,而这也正是作者担心的事情,人们为了适应这些科技而逐渐改变自己,殊不知在这条路上已经慢慢丢失了曾经最珍贵的品质。

反观当今社会,图像时代并没有消失,反而愈演愈烈,从电视走向了网络。庞大的信息和碎片化的阅读使得我们甚至还不如电视时代,但人们却并没有走向衰亡。读后感·我们在娱乐时代里笙歌燕舞地生活着,逐渐生出了更多种娱乐形式,我们改造自己以适应这个社会,渐渐不再能够独立思考,注意力不再集中,连阅读一本书都变得困难,变成冷漠的低头族……

人们从来都无法预料自己的文化会在怎样一种形式下灭亡,而人类的发展过程无不证明着技术会改造人类,从而改写文化,图像时代赋予我们更多的娱乐,但却让严肃逐渐走向没落。怀旧是人的本能,印刷品时代的人们怀念口头传授知识时那种无法用文字去形容的哲思,电视时代的人们怀念书籍给我们带来的逻辑以及思维上的深刻影响,网络时代的人们怀念一家人团坐在电视机前那种其乐融融的场景,恐惧的不是娱乐会不会致死,恐惧的使我们对未知的未来的种种黑暗猜测。

但,即便如此,作者在书中的一句话却让我印象深刻,那句话是“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们摆脱现实的奴役,而现在的年轻人正竭力做着相反的努力——为了适应现实而改变自己”。

娱乐至死读后感 篇8

因书名具有一定的迷惑性而差点错过了一本好书。娱乐本身是一种文化,没有对错,我们每个人都有追求快乐的权利,特别是在媒体高度发达的今天,我们能够不断地去追求更大的快乐。然而媒体应当成为拓宽我们认识世界的途径,而不是扭曲和异化人本身,剥夺我们思考的能力,将我们的灵魂变成机器媒介冰冷的附属品。

书中前言部分提到:奥威尔害怕的是那些强行禁书的人,赫胥黎担心的是失去任何禁书的理由,因为再也没有人愿意读书;奥威尔害怕的是那些剥夺我们信息的人,赫胥黎担心的是人们在汪洋如海的信息中日益变得被动和自私;奥威尔害怕的是真理被隐瞒,赫胥黎担心的是真理被淹没在无聊烦琐的世事中;奥威尔害怕的是我们的文化成为受制文化,赫胥黎担心的是我们的文化成为充满感官刺激、欲望和无规则游戏的庸俗文化。奥威尔担心我们憎恨的东西会毁掉我们,而赫胥黎担心的是,我们将毁于我们热爱的东西。这是一种预言,更是一种警示。

人的认识要借助于媒介,文化的传播也需要依托媒介。媒介指导着我们看待和了解事物的方式,同时也影响着我们的思维。在印刷术时代,推崇客观、理性思维,鼓励严肃、有序和具有逻辑性的公众话语,信息-行动比基本是平衡的,大多数人专注力强、注重理性思考,能够控制生活中的突发事件。电报时代的来临,使人们逐渐失去了行动的能力,被淹没在海量信息里不容你思考。摄影的兴起,使照片像电报一样,把世界再现为一系列支离破碎的事件,只需要被动接受就可以。然而摄影术和电报并不是一锤定音击倒了印刷术文化的大厦,电视为电报和摄影提供了最有力的表现形式,把图像和瞬息时刻的结合发挥到了危险的完美境界,而且电视的广泛普及迅速进入千家万户,电视成为了挚友和亲密的伙伴,以一种巧妙的方式充当这指挥中心。

以印刷品为基础的文化和以电视为基础的文化,其特征有明显区别。电视的思维方式和印刷术的思维方式是格格不入的;电视对话助长语无伦次和无聊琐碎;电视只有一种不变的声音——娱乐的声音。更为可怕的问题是,不在于电视所展示的具有娱乐性的内容,而在于所有内容都以娱乐性的方式展现出来,娱乐是电视话语一种超意识的形态。

在当今这个娱乐的世界,我们的政治、宗教、新闻、体育、教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毫无怨言,甚至无声无息,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但这个世界我们也需要会思考的灵魂,学会思考,我们的灵魂也不会衣衫褴褛。适时地放下手机、离开屏幕,别让媒体控制了大脑、娱乐了灵魂!

娱乐至死读后感 篇9

娱乐至死的读后感,来自京东网的网友:这本书的题目起得有点俗,像是一个不入流的作家写的随笔,然后为了卖座,为了吸引眼球而起的。看了以后才发现,原来是一本非常精彩的哲学书,20岁的时候我非常喜欢看哲学,很多哲学名著都买回了家,不过多数哲学经典都很难读,很晦涩,本来哲学就不是为了给普通人看的,何况经典了。不用说隔着语言和时代的两座大山,就是当代中国的哲学家的书,又有几本能够读懂读通呢。不过有一些哲学家,同时文学功底相当好,甚至本身就是文学大师,所以他们的作品还是能读的。不过很多哲学家关注的东西很少能够引起我的共鸣,不过是了解一下,看看哲学家都在想什么。不过这本书还是不错的,提出的问题都很尖锐,我们一直都在文字的世界中,这个世界是被印刷品主宰的,我们天天在提倡阅读,反对电视。可是作者指出在印刷术发明以后,树立了个体的现代意识,却毁灭了中世纪的集体感和统一感;印刷术创造了散文,却把诗歌变成了一种奇异的表达形式;印刷术使现代科学成为可能,却把宗教变成了迷信……是啊文字有优点,同样有缺点。我们接受了它就必须把缺点一起接受。电视也是一样,虽然电视和图象是非思考的,非理性的,但是我们却无法拒绝它们的力量,我现在看书,要是没有插图,就根本不会买了。图象的世界迟早会到来的……

娱乐至死读后感 篇10

在这里,一切公众话语都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我们的政治、宗教、新闻、体育、教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毫无怨言,甚至无声无息,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尼尔波兹曼

当人们密切关注奥威尔关于1984年的预言没有成为现实的时候,在欢笑与兴奋的背后,人们忽略了赫胥黎的关于人类社会更为恐惧的预言,他说人们是由于享乐失去了自由,我们将毁于我们热爱的东西。很多人会对这样的宣判不以为然,因为大多数人感到现在的我们是幸福的,生活是很迅捷与便利的,我们可以坐在家里遨游世界,我们的大脑可以更快地被四面八方的消息填充,我们可以实现坐一隅而观天下的绝妙优势。然而,我们都不知道,正是这汪洋如海的信息,我们会变得被动和自私。

今天,我们坐在这里,必须感谢尼尔波兹曼这位伟大的媒体文化研究者和批评家,是这样一位和蔼可亲的老人甘于将自己多年来的研究经验精华着书成册,他用自己谦虚的智慧试图警醒我们,我们的投入与沉浸已经超乎了本该有的限度。

马歇尔麦克卢汉有一句着名的话语:媒介即信息。他认为,深入一种文化的最有效途径是了解这种文化中用于会话的工具。把握了传播的把柄,就会把握传播信息的主动权。不过,波兹曼有着更为深入的认识媒介即隐喻,用一种隐蔽但有力的暗示来定义现实世界。媒介的独特之处在于,虽然它指导者我们看待和了解事物的方式,但它的这种介入却往往不为人所注意。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媒介更像是一种慢性毒药,它让你在不知不觉中对其产生依赖,当完全上瘾后,你明知痛苦与自由的丧失,但却无法采取任何措施进行补救,因为它已深入你的灵魂和骨髓。

在环保观念蔓延的社会里,或许有人对过多的纸张性产品的出现不屑一顾,高打着节约资源的口号将目光投向更多的电视与网络媒介。印刷机生产的垃圾可以让大峡谷满的溢出来,电视产生的垃圾无足轻重。不过,我现在必须做一下观念的调整,从客观上,我们看到了印刷机排放的垃圾,更可悲的是,我们正在经历着思想和灵魂的垃圾污染与侵蚀。从这一点上,我们应该多多借鉴以前的社会形态模式,印刷统治下的美国所造就的印刷统治下的思想是多么的富有时代造就力和认识力。路易斯芒福德写道:印刷书籍比任何其他方式都更有效地把人们从现时现地的统治中解放出来铅字比实际发生的事实更有威力存在就是存在于铅字之中:其他的一切都将渐渐地成为虚无。所谓学习就是书本的学习。这是一个阅读蔚然成风的时代。所以,18世纪中期,报纸数量大增,詹姆士富兰克林也在《纽约时报》上庆祝自己和其他报纸的成功:这是事实,报纸是知识的源泉,是现代人每一次对话的灵感来源。所以,聆听林肯和道格拉斯的辩论时,听众可以津津有味地听取7个小时而不露厌烦之色,他们的演讲充满着浓郁的书卷气,那种强烈的共鸣感使人们看到用耳朵加工复杂的信息产生令人叹服的力量。

当信息发展到用电视和网络进行传播时,我们更多的是在追求什么?紧跟时代的步伐,我们被流行语占据。张柏芝、周迅等一线明星的照片出现在阴间结婚证上,她们被冥婚了;一位激进的言论者韩寒因为发表过多的被政府认为不当之辞,博客文章几番被和谐;还有人被审判所以,我也紧跟时代这样说,信息的浪潮中,我们真真正正地被娱乐了。

波兹曼谈论到的娱乐媒介都是以电视作为依托的,因为在他生活的那个年代网络并没有像电视成为如此普及的事物。但是,这两者的信息传播都是相通的,电视的隐性娱乐化存在也是网络的一种折射。

塔夫脱,美国第27届总统,体重200磅,满脸赘肉,或许他应庆幸自己生长在那个年代而成为领导人。如果是现在,他若能成为总统简直是天方夜谭。因为更多的人关注的会是那些体型匀称,富有魅力的家伙。

现在,即使是最优秀的政治家也要在提高自己的演讲水平时更醉心于表现自己的最佳形象,谁不想让自己的形象好一点呢?如果不想让自己的形象讨人喜欢,那他一定有问题。但是,电视和网络的存在的确损坏了形象的名声,因为在上面,政治家们给观众的并不主要是自己的形象,而是观众想要的形象。我们生活的时代里,政治知识意味着图像而不是文字,可想而知,当政治这样严肃而理性的东西都要极力去跟图像、脸面挂钩时,其他的非严肃内容得去寻找多么荒诞的形式来娱乐我们的观念。

于是,当《新闻联播》节目依旧以它每年不变的呆板模式出现时,很多人会在晚上7:00的时候避开CCTV1频道转去看CCTV3的《动物世界》或是看齐鲁电视台的电视连续剧;当各地都在争夺收视率的时候,更多的娱乐节目纷纷出台,主持人东一拉西一扯,南辕北辙的话好像说的句句是味,谁的造型雷人,谁更能吸引眼球。再者,一堆堆的娱乐节目层出不穷,可是最后归类,换汤不换药的东西,有时候觉得那些人也真是辛苦,想要娱乐他人先要踏踏实实、彻彻底底地娱乐掉自己。

有时候,网路和电视是同步的,有时候网络的信息比电视更具有灵活性,鼠标轻轻一点随处就是链接,我们无法去过滤,因为被吸引,所以被埋没。就这样,我们坐在了这些高信息流量的器材面前,任凭他们呼噜呼噜地将东西倾倒给我们的大脑,我们看到了娱乐,感到好笑。那就笑吧,笑声中,头脑就被冲刷了,变得麻木了。

我们更关注赫胥黎的警告,当文化成为一种滑稽戏后,我们就会面临着文化精神的枯萎,或许有一天我们面临的是笑容这个无形的杀手给我们造就的死亡案例。人们偶尔会感到痛苦,不是他们用笑声代替了思考,而是他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笑以及为什么不再思考。

今天,我们在这里,还是要再次感谢波兹曼这位老人留给我们的一卷精神财富,当我们在察觉即将成为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时,就该多找个途径去塑造我们这个物种的本来应有的高等面目,我们应是媒介的主宰,而不是让媒介主宰我们。

娱乐至死读后感 篇11

人们感到痛苦的不是他们用笑声代替了思考,而是他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笑以及为什么不再思考。

——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

这是一本写给电视时代的图书,但是其所蕴含的道理在网络时代也毫不过时。每天,我们打开电视机,打开网络,那些花边新闻如洪水猛兽般涌入,即使是严肃类新闻,很多或是配以噱头的标题和血腥的图片,或干脆以戏说的形式出现。久而久之,我们习惯了用眼睛消化所得,感官感受更甚于头脑的追求,慢慢地失去思考,而电视这些媒体终将通过控制人们的时间、注意力和认知习惯而使人们失去印刷时代所具有的品质。我们的文化终将因为大笑过度而体力衰竭,这是我们不想看到的。作者为了把这种不易被发现的文化伤害及其对人自我意识的彻底剥夺表达出来,在书中一步步地解释、举例、引用。

作者一直强调一个观点——“媒介即信息”。他认为,深入一种文化的最有效途径是了解这种文化中用于会话的工具。把握了传播的把柄,就会把握传播信息的主动权。在书里,波兹曼还有一种更为深入的认识——媒介即隐喻,用一种隐蔽但有力的暗示来定义现实世界。而媒介的独特之处在于,虽然它主导着我们看待和了解事物的方式,但这种介入往往不为人所注意。因此,媒介就好比精神鸦片,让你在不知不觉中对其产生依赖,完全上瘾后,你明知痛苦与自由丧失,却无法采取任何措施进行补救,因为其已经深入你的灵魂和骨髓了。

波兹曼举了一个很有趣的例子,他说“我们并不一定是为了看时间而去看表”,因为“有部分人只是好奇于表示时间的方式”。当传媒的作用不仅仅是实用,而只是满足当代人浮躁的社会心理与挑剔的口味,那么娱乐业就应运而生了。在印刷时代,印刷品的出版与读者意见的反映是有时间差的。因此,当我们发现只有报纸与杂志才能达到承载海量信息的功能时,一定程度上变成了读者去适应印刷品的回味乃至排版要求。这就需要思考,选择汲取知识,所以在纯印刷年代,娱乐对于传媒的影响很小。

我们都知道,评价电视节目是否受欢迎的指标就是收视率,只需动动鼠标,你就可以知道你的以及其他竞争对手的节目在群众中的被认可程度。所以这也就是为什么每当一档节目走红后,会有无数的跟风者一拥而上,如“非诚勿扰”“中国达人秀”。

而赚取足够的收视率又有另外一个好处,就是广告收入的增长,电视台的主要收入来源就是形形色色的广告,常常听说什么“格莱美”“中国好声音”拍出天价广告费,由此就可以理解电视台为什么那么热衷于追求收视率,因为收视率虽不直接赚钱,但是它会带来源源不断的广告收入。为了满足社会浮躁心理带来的对快餐文化的渴求,电视节目愈来愈往戏说、炒作等方面发展。比如看《非诚勿扰》,看《快乐大本营》,我们张大嘴巴肆无忌惮地笑,节目结束,我们往往是捧着有些酸痛的面颊,然后头脑空空地再次投入生活斗争的苦海之中。顺便提一下,有西方学者对中国节目出现低俗倾向非常好奇,因为在一个有着浩瀚发展史与文明礼仪史的东方古国,民众竟然对那些袒胸露乳、逗笑戏谑的低俗节目有着浓厚的兴趣。我想这就是传媒这一精神鸦片的作用,它几乎是在无形与无声中慢慢侵蚀着中国的民族文化,由此可见“娱乐至死”的担忧并非杞人忧天。

如果只是普通老百姓、市民阶层对娱乐文化疯狂追求,还可以理解,当一个社会的精英阶层也倾向于用娱乐化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观点时,我只能用“疯狂”二字来表达内心的感受了。

当年竞选失败,气急败坏的尼克松拒绝检讨自己,反倒跟自己的化妆师大发脾气,一口咬定,原因全在于化妆师蓄意破坏;刘晓庆的整容不仅仅只是为了留住青春……

如你所知,这些茶余饭后的谈资已经和八卦没有太大区别了。至少,它让我们在听说当下任何一位政客在如火如荼的竞选热浪中亦不忘为自己特聘“笑话”参谋这样的新闻时,不再惊诧。“政治”正演变为一种娱乐——尽管刘晓庆的脸、周杰伦的女友等其实无关政治。

“政治作秀”成为当今一大趋势不免让人诧异,因为“政治”与“作秀”这两个事物实在是几百杆子也打不到一起的,但在这个“娱乐至死”的年代里,一切都成为可能。这不仅仅是玩文字搭配的游戏,是我们的新闻、体育、教育和商业在消费年代里都心甘情愿地成了娱乐的附庸。

如果以上所陈述的还让你觉得将信将疑,那么我再举一个你肯定熟悉的例子——我们一直爱戴的学术与明星联姻的电视节目《百家讲坛》,固然,用电视做科普很好,但是学术一旦需要与电视的表现形式相适应,则会慢慢偏离初始设定的科普目标。以《百家讲坛》来讲,它的确让我们记住了于丹,记住了钱文忠,他们或许风格迥异,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戏说:戏说三国、戏说明史、戏说红楼以至戏说《弟子规》。由此引起的争议,我想大家应该知道很多了。当学术成了“戏术”,当社会精英阶层中的知识分子们,也开始向娱乐献媚,我想只能引用孔老夫子的一句话来抒发我的心痛:觚不觚,觚哉!觚哉!

柏拉图有个非常有名的洞穴理论。他说人类一直困在洞穴中,只能看见木偶被火光投射在墙上的影子,于是便执著地以为这些影子就是一切。现代人也处在一个大洞穴中,只不过这些洞穴是由强大的传媒、信息网络构建的,我们只有手里拥有一件现代的电子产品,才能保证自己还活着,保证娱乐还存在着。固然这一切只是虚幻的美好。

可这只是一个童话吗?

娱乐至死读后感 篇12

《娱乐至死》读后感800字!

这本书看了非常非常久,主要原因是我实在太懒,次要原因是这确实是一本很有启发性的书籍,我回头看了一下,自己的笔记竟然有53个。

这本书的逻辑非常强,可以说是完美的议论文结构。我想在这里复述一下作者的逻辑。

印刷术——以文字为中心——阐释时代,即信息是有用的,充满逻辑和理智的,新闻是有语境的,对生活具有指导意义。这个时代的宗教,政治都是以书面语为中心,大众对于严肃的语言结构习以为常,从而锻炼出了严谨的逻辑性和条理性。

摄影术——以图像为中心——电视时代,即信息是琐碎的,非连贯性的,无意义的,对生活无指导意义的,趣味性消解了一切严肃的语境,感官加强,思维退化。举例来说,娱乐对政治,宗教,教育的颠覆是全面性的,娱乐不是手段,而变成了目的。

作者在最后提出了赫胥黎的警告,“如果一个民族分心于繁杂琐事,如果文化生活被重新定义为娱乐的周而复始,如果严肃的公众对话变成了幼稚的婴儿语言,总而言之,如果人民蜕化为被动的受众,而一切公共事务形同杂耍,那么这个民族就会发现自己危在旦夕,文化灭亡的命运就在劫难逃。”并且认为唯一的解决方式是在教育中让学生了解这种媒介的危险性,并有意识远离它。

说两点碎片式的过程感受:

1.互联网时代的新闻,把“割裂语境”和“拿着放大镜找矛盾”已经发挥到极致,甚至曲解原意杜撰事实,无他,不过是追求大家都喜欢“戏剧性”。万事皆可娱乐化,连火神山的叉车都有了超话和拟人形象。不是说这件事本身娱乐化弊大于利,而是,遇到任何事件,我们的第一反应就是用娱乐幽默的态度去消解它。严肃认真在这个时代简直是原罪,用一句过时的流行语就是“认真你就输了”。

2.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们摆脱现实的奴役,而现在的年轻人正竭力做着相反的努力——为了适应现实而改变自己。知识的获得只是教育的一部分,但现在,实用性知识的获得变成了大家竞相追捧的全部。但现实是,生存的压力让人无法不以功利性作为教育的目的,而这种功利性又进一步摧毁了教育的本质。频频翻车的网课应该让人清醒了,本次疫情各地的网课频频翻车也证明了,图像对于学习是没有正面帮助的,缺乏连贯性,讨论,质疑甚至是阐释,图像不可能比书本更有利于知识的传播。

娱乐至死读后感 篇13

今天终于读完了《娱乐至死》。

久仰大名,听闻了很多争议,就像《乌合之众》一样常常成为知乎上的热点问题。

看完觉得很过瘾,可能教科书读多了,再读这样的书也是一种放松吧,用波兹曼的话来说,就是“妄想在娱乐中学习”。但讽刺的是,这恰好是他所坚定地批判的。

所以恕我无法认同他的观点。不知道他如果现在还活着,感受了互联网时代十倍速的生活,千倍速变化的媒介形式,万倍速流动的冗杂信息,会不会觉得赫胥黎的末日就到,或者已经要到来了?

但还是很敬重他,作为一个学者和先天下之忧而忧的批评家。他的很多赤裸裸的讽刺和批评也让这两年读书渐少的我着实觉得羞愧难当,也揭露了一些我其实原本就已知道但假装自己还不知道的事实。光从这一点来说,我就已经叹服了——他站在大众角度的会话竟然让我觉得自己被对话了。

当然,他“媒介即隐喻”的看法其实我也有点认同,新媒介的确不只是过往媒介的延伸,要证明这一点的论据简直不胜枚举。我们每天都关心国家大事并为之发声,但依旧在娱乐的外衣之下将其作为谈资或者是人设的工具;我们摄入大量信息,并尝试消化进而让自己变的博学,但依旧无法摆脱娱乐的桎梏沦为一个庸人。教育是为了让我们摆脱现实的奴役,而我们却正竭力做着相反的努力——为了适应现实而改变自己。

我反对他,理由却也不够纯粹,可能也是因为我无法摆脱这一切,所以产生了歪曲和抗拒的心理。我还是不得不承认浮躁在蔓延,无知被当作知识在炫耀,技术披着中性的外衣改变着我们认识社会和读解文化的方式。

我试图用辩证理性的思维去看他的观点,但显然很难做到。

不过也不必着急,意识到了这些问题,就还有改变的余地。

波兹曼说过,要想获得出色的思辨能力对于年轻人来说绝非易事,而是一场艰苦卓绝的斗争。

娱乐至死读后感 篇14

想看这本书很久了,果然没有让我失望。

作者讲述的是电报和电视,现在的手机在互联网的加持下,全民娱乐的现象的愈加明显。

这两天频繁上热搜的奇葩说,我一直有疑惑,为什么我不喜欢看这样的电视节目?结合作者所说的,他并不是一个交给你思考的节目,而是一个娱乐节目。每一个人说完他的观点之后,没有时间留给我去思考,他说什么我就得接受什么,正方反方都一样,我有一种被填鸭的感觉,不舒服的感觉。偶尔看短视频的时候会看到一些精彩节选,但你还没开始思考她的观点时,软件已经自动为你播放下个视频了。

也引发了我开始思考自己前段时间想自学画画的经历,我在网络上寻找自学教程。每次都要花很长时间,如果是一个简单完整的简笔画教程,点击量很高,我画完之后却不觉得自己有什么进步。如果是某个人分享的一系列的课程,学每一个片段的时候,会觉得很辛苦,而且当天画完之后,因为是半成品,觉得不是很有成就感,就没有坚持下去。

现在回想来看,那些系列教程都是前几集播放量高,后面的没人看还是有道理的,他们不是“优秀”的视频,不符合以下特点:各自成片,不需要前提,夸张或好笑的点。

但是若真是按照那个教程,一步步学下来,应该会有提高吧。不过,下一次再继续学画画的时候,我打算买本入门的书,跟着一页页去练习。

娱乐至死读后感 篇15

读书之《娱乐至死》读后感800字:

常常听人说,现在从电视和网络上就能获取很多知识,事实确实如此。但正如书中所言,我们从这当中所获得的知识包含了太多的娱乐性。电视节目需要收视率,需要盈利,没有收视率,绝大部分的节目都办不下去。换言之,娱乐性是电视节目生存的必要手段。为了达到娱乐性,电视上呈现的节目效果,大多是剪辑后的成果。在这个前提下,我们需要警惕的是,我们从中获取的知识,看到的画面,是片面的,仅仅是碎片。比如对名著的翻拍,要做到完全尊重历史、还原作品,这是不可能做到的。

我认为,要获取实在、完整的知识,还是要多看书。就像公司这次“青年读书会”活动,就是要帮助青年开拓视野、实践历练、知行合一,不断提升综合素养。

在这里,我要引用上面徐友渔讲的那句话。这是他对这本书的评价,但也是在我们读书时该有的做法。我们要明白,放在我们面前的书,并不每本都是好书,其中肯定有残次品。尤其是读议论性强的作品时,尤其要保持清醒。因为往往作者说什么,我们就认为是什么,容易被作者带跑。

如何去甄别书的好坏,仁者见仁。只是在书的选择上,我倒是有这么几点建议:一是选择好的出版社。毕竟这些出版社,有口皆碑,出错率低;二是选择好的译者。这点适用于读古代作品和外国作品时,因为我们大多数人看的都是译文,是第二手资料,是以译者的读后感为基准所形成的,谁知道译者期间杀死了多少个哈姆雷特,又创造了多少个哈姆雷特呢?换言之,还要学会比较,就是要看好几本不同版本的《堂吉诃德》,选择其中最好的译品;三是尽量多读史书,少看小说,各种小说。

而对于书本上学不到的,需要言传身教的,一个人生导师就有其存在的必要性了。以前听故事,听成功人士讲他们的奋斗史,似乎都会提到一点:我遇到“贵人”了。尤其是公司最近举办了师带徒的拜师仪式,多位师徒结对成功,更让我觉得公司似乎就在创造一个为我们找到“贵人”的机遇。

水手读后感


你一定能感受到作者创作作品所传达的精神,如果你花些时间即可为自己创作一篇读后感。将阅读书本中领悟的道理整理成文,我们经过积极的收集和整理,现在呈现给你 “水手读后感”。阅读完这篇文章后,相信你一定能有所收获!

水手读后感 篇1

读了《护士长日记》这本感人肺腑的手册,我百感交集,思绪万千,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一股为人民尽职尽责的医生、护士们的敬意,在我心底油然而生。

《护士长日记》一书介绍了羊年的开始,在我们毫无防范之际,一种传染性较强的病毒――非典型肺炎在广东地区流行病发,一个个无辜的生命被无情地夺走。与此同时,一场与非典型肺炎决斗的生死之战展开了,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了这项光荣而又艰苦的任务,在医院兴建临时病区。张积慧护士长担任这个“非典”病区的护士长,就是她用朴实、平凡的语句记下了抗击非典期间的46个日日夜夜发生的点点滴滴,写下了真实感人的《护士长日记》。

抗击非典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一场不同寻常的战役,面对疫情的挑战,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灾害,在临时病区的“白衣战士”们始终站在第一线,把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和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不屈不挠,誓死保护好病人,与“非典”疫魔展开了殊死的较量。在救治中,医生和护士们穿着工作服、隔离衣等几层衣服,戴着口罩,在病房来回穿梭,不一会儿衣服全被汗水浸透了。可是他们并没有在意,依然手脚不停地忙着,生怕稍有疏忽,自己护理的病人会出现意外,以至病情加重,带来严重的后果……这种可歌可泣的先进人物和事迹都体现了医护人员的高度责任感与际世仁怀。作为中华儿女,谁都会感到无限的自豪和骄傲。

在战争中,曾经有多少位医务人员不幸被感染,甚至有的医务人员倒在第一线,而且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范信德、邓练贤医生和叶欣护士等就是在这次战争中英勇牺牲的。非典型肺炎多么可怕啊,令人听了胆战心惊。可是临时病区的医务人员并没有畏惧困难,逃避战斗,背叛自己的职业。在《护士长日记》中记着:一位护士长没有按大夫要求辞职,瞒着家人毅然到临时病区去,还交待病区的同事,如果家人打电话找她,就说她刚刚走开或做治疗去了。她是多么用心良苦啊!为了病人宁愿牺牲自己幸福的家庭,冒着生命危险也在所不辞。其实,所有在临时病区的医务人员还不是一样?就连平时特别爱美、注重仪表的护士姑娘竟然双手也起了血泡,娇嫩的皮肤划出了一道道血痕……

当非典得到有效治疗,病区里的病人大多都可以出院时,医院的王主任准备调一部分工作人员到第二线,竟然没有一个愿意退下来,谁都舍不得离开这个建立了深厚情谊的集体。最后王主任含泪读出离开人员的名单,未读到名字的医生心里像放下一块大石头,露出了满足的笑容,可是“不幸运”被读到的却流出了眼泪。因为他们心里都很舍不得大家,在“临时病区”的日子以来,他们都朝夕相对,彼此建立了真挚的友谊,仿如生死与共的患难知己,怎会舍得离开呢?

读了这短短的一本书,我深受教育,“白衣战士”的无私奉献、舍己为人的精神和不畏死亡、履行职责的优秀品质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我们要以他们为榜样,做一个为国家、为社会、为人民坚守岗位无私无畏的民族英雄。

水手读后感 篇2

一天的时间即将结束了,我们一定有不少所感触的事情吧,让我们一起认真地写一篇日记吧。日记写什么内容才新颖、丰富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女水手日记读后感650字,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20xx年开始了,我趁着寒假读了一本书,名叫《女水手日记》,这本书非常非常厚,共有238页,是美国艾菲写的,非常精彩,故事是真实的,具有吸引力,而且作者思路严谨,描写也很详细。

这本《女水手日记》的主要内容是,在1832年的夏天,当来自上层社会的十三岁少女陶雪洛独自登上驶往美国的海鹰号时,还不知道等待她的将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横跨大西洋之旅。航行途中,水手们一直在暗中谋划叛变。起初,雪洛站在尊贵优雅的谢克利船长一边,但渐渐地,在她了解到她残忍的本性后,便毅然加入水手们的行列。很快,她被卷入了一场离奇的'谋杀案,受到审判,并且被宣判死刑,但她凭自己的勇敢和机智,逃过劫难。最后,当海鹰号抵达目的地时,她已成为统帅全体船员的一船之长。然而,当她回到父母身边时,却发现自己与原本的世界格格不入了。

读了这本书后,我的感悟很深。但我觉得此书最有哲理的话是:“水手至安全的港湾出航,他选择他需要的风,可是风却有风的意志!”我的理解是,艾菲的写作哲学恰恰暗示了他通过本书要传达给我们的信条。勇敢的去选择我们要的风吧,让它带着我们,奔向自己心中理想的彼岸。

《女水手日记》如果说:当水手,只是她对自己所犯下无知之错的一点补偿,那么航行结束后,她已经与原本深深信仰的秩序与规则彻底决裂。她放弃了温暖舒适的家,自由去追寻她想要的风。

我还要补充一点,19世纪是一个推崇阶级与礼教的时代,几乎从一出生开始,雪洛的人生就本安排好。不难想象,她孤身一人来到海鹰号这个蛮荒世界,秉持心中纯粹的良知,分辨出真正的善与恶,让自己的正义感战胜恐惧,最终扬弃根深蒂固的观念,做出改变自己命运的重大决定,这需要多么大的决心与勇气啊!

水手读后感 篇3

《女水手日记》是一本小说,里面讲述了一位十三岁的少女,在航海的旅程中经历了被控谋杀、遭受审判,并被谋害后宣判有罪的故事。主人公淘雪洛刚出场时是一位婀娜多姿的“淑女”,等航船快靠岸时,她已经蜕变成了勇敢的女水手兼船长。看完了这本惊心动魄的小说,让我觉得——勇敢,就是一次历险。

《女水手日记》开始就介绍了那可怕的船——“海鹰号”与那可怕的船长——谢克利船长。为什么说他们“可怕”呢?文中描述了两个搬运工闻风而逃的滑稽场面——第一个人听到船长的名字吓得落荒而逃,另一个人则是看到了“海鹰号”,吓得一溜烟跑没影了。而船上的水手留下来的唯一目的都是为了报复谢克利船长。

我们的主人公——十三岁的少女淘雪洛不知道内情。她不仅对船长信任有加,却把老查的忠告当成水手们编的谣言,置之不理。当淘雪洛知道船长的真面目后,却被船长告上法庭,说是她杀了哈林先生。可恶的船长一次又一次地陷害她!所幸,淘雪洛渐渐地变勇敢了!一次又一次险象环生的历险让淘雪洛的内心不断变得强大了起来,勇敢地直面一切险境。最后,在船长要杀淘雪洛时,“海鹰号”晃了晃,谢克利船长跌下了船,掉入了海中。

面对困境,她逆境求生;面对困难,她迎难而上;面对危险,她履险如夷。这就是我们的女水手淘雪洛,一个勇敢无比的淘雪洛!一个不屈不挠的淘雪洛!更是一个敢于历险的淘雪洛!

看完这本小说,我掩卷沉思。我不禁想起一次历险,虽然是孩童间的游戏,可也算是一次“困境求生”的历险吧!

我和朋友们把这个游戏叫做“迷途返航”,我是第一位“迷途”的人。好朋友婷婷要我蒙上双眼,带我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我们都知道,这边离我们自己的家有十万八千里远!这里还是个十字路口,四个朋友把我和“迷途者”们分别拉向了四个不同的方向。走了好久,终于到了目的地,婷婷叫我转50圈再走回去。我就这样,转啊转啊,像一个高速运转的陀螺,大概转了27圈吧,我就晕趴下了。好不容易转好了50圈,但是那是我已经晕头转向,别说分清东南西北了,就连站我都站不住了,我甚至想放弃回到集合点!

我到底是等待朋友来找我还是勇敢地“返航”呢?我在两个艰难的抉择中不断犹豫着。就在这时,我的脑海中浮现出淘雪洛的身影,她在历险时不抛弃、不放弃,他在困难面前不屈不挠、勇敢向前。她面对困境是如此坦然,可我……

我想好了!我决定独自一人返回集合点。我不断回想着婷婷领我走过的路、店面、街道……一路询问着过路的行人,凭着仅有的一点来时的印象,我竟然回到了集合点!我简直不敢相信,我还是第二名!经过那次历险后,我变得比以前更加勇敢了。

虽然我的历险很平凡,也许不像《女水手日记》里淘雪洛的历险那样惊心动魄。但谁不想超越自己呢?勇敢,就是一次历险。

水手读后感 篇4

你听说过一位十余岁的女孩子乘船航行二个月,上船是船员,而靠岸却成了船长吗?你听说过这位女孩同时在船上经历了一场杀人犯的审判吗?你想知道这位女孩乘船航行的故事吗?《女水手日记》给了我最好的解答!

下面让我来为大家讲述这个故事:主人公名字叫陶雪洛,属于上层社会,享有贵公主有的高贵服侍。可到了脏乱、阴森的“海鹰号”船上,准备经过两个月航程到美国的她却不知道自己面临的处境。她对大大咧咧、脏兮兮的水手嗤之以鼻,接近了高贵的谢克利船长。但通过水手们的邀请,她渐渐地接近了水手,并知道了他们策划的一场叛变。她不知道哪边是正义,便横下心,降低身份,和水手们待遇一样。经历了许多事情后,她了解到优雅的谢克利船长竟是一个残忍粗暴的虐待狂,而肮脏粗鲁的水手们恰巧有一颗善良的心。知道了这个真相之后,她毅然真正成为一名水手。可谢克利船长也注意到了陶雪洛,自己杀了一名水手再嫁祸到了陶雪洛身上,要她接受审判,并予以处决。机智的陶雪洛凭着勇敢、机智躲过劫难,并让谢克利船长自作自受,掉入大海淹死了。经过水手们的选举,到达目的地时,她已是一船之长。在家里住过几日后,她仍不忘水手朋友,未经允许独自登上了离港的“海鹰号”,见到了故友,又开始了‘旅行’……

读了这个故事,我的感触颇多。我真心佩服主人公。她勇于分清善恶,勇于辨别是非,有了勇气和智慧,才使得她结识了这么多伙伴,懂得了人生中的一个重要的道理。如果她不去追求事情的得失、对错,没有勇气揭开真相,那么等她受害时,后悔也晚了。如果她不及时在这次航行中勇于击碎谢克利船长虐待水手的梦,那谢克利船长在以后将危害更多的人,会造成更多的人受伤害,可见,勇于尝试,敢于探究多么重要。

在生活中也有许多例子,如:我经常做奥数题。有时遇到了难题,我就退缩不前。于是,父母就鼓励我,在父母的鼓励下,我勇敢地尝试着去思考、解决,没想到问题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难,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和计算后,看似困难的问题迎刃而解了。科学家做实验也是这样,有勇气去做,敢于努力探究真相,科学实验才有可能成功,就像诺贝尔冒着生命危险发明炸药一样。

通过《女水手日记》我懂得了一个道理:遇到困难时不能退缩,要勇于尝试,敢于探究,我会永远铭记它并努力做到!

水手读后感 篇5

这个暑假,我读了许多曹文轩的书,让我记忆最深刻的是《丁丁当当》中俩个傻子兄弟的故事。哥哥叫做丁丁,弟弟叫当当,当当无比的依赖丁丁,在他的眼里,丁丁如同天神一般,俩兄弟的感情很好,好到让人羡慕,他们沉静在自己的世界里,那么快乐,无忧无虑,他们彼此信任,那么天真,但命运似乎是故意与他们作对,让当当被人贩子拐走,丁丁为了找到当当背井离乡。

对,他们是傻,但他们傻得快乐,他们经历了一件有一件事,但却从不放弃,他们流浪他乡,俩兄弟分离,却依旧执着的向前方走去,他们从未因流浪他乡而放弃快乐,他们从未因俩兄弟分离而难过,他们照样无忧无虑,似乎就算是天神也减不掉他们的快乐。有时我会问:他们傻吗?如果傻,为何懂得感恩,在照顾过丁丁的老人死后,丁丁哭了,而那位老人的儿子却连回来都没回来;他们感染了许多人,他们的快乐,他们的天真,让我敬佩更让我羡慕。究竟谁才是傻子?我疑惑了,我们考虑了太多太多,双眼被许多东西蒙蔽了,我们为何总想着成为人上人,那样又快乐吗?我们只需成为一个普普通通的快乐使者就好了,人生短短几十年,那么在这几十年里我们因该做什么?做自己觉得有意思的事不就行了吗?向着我们的梦想出发。

《丁丁当当》真的十分感人,文中的每一个故事里有着人心的善恶,有好人更有坏人。刚开始读时,我常常为这俩兄弟的傻感到不公,但在看到后面时我开始羡慕起这种傻,这种傻,不会烦劳,这种傻,无忧无虑,这种傻,执着认真,这种傻,不轻言放弃,这种傻,有着许多我们做不到的东西,但这种傻,却让他们的心灵没有一丝脏,这种傻,给了他们快乐,这种傻,赐予了他们神仙般的善良,这种傻,让他们有恩不报有仇忘却,这种傻,如同磁盘一般吸走了他们的难过。这种傻,算傻吗?

水手读后感 篇6

1832年夏天,当来自社会的十三岁少女陶雪洛独自登上驶往美国的“海鹰号”时,还不知道等待她的是一场惊心动魄、惊险无比的大西洋之旅。

航行为本书的主要内容,次要:则是回家后的格格不入!

航行途中,陶雪洛虽被家人贯为淑女、公主等,可在后来的旅行中,渐渐变成水手,和船员们一起疯狂。

起初,雪洛“站”在尊贵优雅的谢克利船长一边,但逐渐加入到水手们的行列,原因是她在后来毅然了解了船长的残忍本性。但很快,她被卷入了一场离奇的谋杀案,受到审判,并且被宣判死刑——吊死!她却凭着自己的勇敢和机智,逃过劫难。在和船长言行争执后,船长被海水又卷到不见人影。最后,在“海鹰号”抵达目的地——普洛维顿斯——她的家乡时,她成为了统率全体船员的一船之长。

这让我不得不回想起上个星期四晚上的事情,觉得我和陶雪洛勇敢相比有多么大的差距。当时爸爸妈妈都没回家,妈妈让我自己看书、洗澡,自己上床睡觉。

天很冷,“恐怕”的时候来了,我全身发抖地拿了洗澡用品,吭吭呛呛地走下楼,跌跌蹲蹲地走进浴房,准备好了一切,开水笼头。“哇!”好冷啊!我尖叫着穿着衣服出来,我打热了一点火,又接着腿缩了回去。不对?还很冷!我心想:“妈妈!怎么还不回来啊!你帮帮我吧!”我还是坚持着,跑出去又开大了一点火,冷嗖嗖地回来。“啊!还太冷了!”我再一次出去打大了火。不行!还是太冷了,随后,我痛苦并且大哭了一场,嘴里念着:“妈妈!太冷了!你回来吧!帮帮我开一下吧!回来吧……!”

在回头来想想,我这件事对雪洛与众人的生活是相差甚远啊?与她的那般艰苦生活相比,对我来说可是微不足道啊!雪洛是多么勇敢地面对陌生的处境呀!我们要向她学习,对生活的热爱的激情,面对困难的勇敢和顽强,最后战胜自己!

由这个故事,我想到了!人类在名义上是英雄、公主,就象雪洛一样,可是这个世界很大,我们追寻的目的地不一样,未来也不一样,我们见到的也不一样,正如雪洛,她上“海鹰号”,和那些男人水手在一起过惊险,可怕的生活,在那些时间她渐渐习惯水手们的生活,甚至主动和他们说话。名义上的战斗是公平的,但船长的做法是不对的,我们应该向雪洛学习,学习她勇敢、励志的精神!

这是一本非常好的书籍,教育了我们名义,又带给了我们神奇的探险故事,让人耳闻目睹、“看了又想看”!

读后,我仿佛还沉浸在故事当中,每个人物,让我难以忘记,故事情节非常诱人,我满怀希望地看完这本书,对人生的启示,对雪洛的称赞,书里带给我们无限的乐趣与惊险。她的故事是冒险故事书里一颗洁白而璀璨的明珠。在汪洋大海上不断地交战与博斗,情节紧张,叙述清楚,令人实在难以忘怀!

一粒沙粒成为一颗明珠,背后有多少风雨,多少失败,让我们为名义与博斗合为和平而骄傲。这便是我的真实读后感言!

水手读后感 篇7

一个不幸的男人,在意大利一个小渔村罗卡遇到了一个美丽的女人。他决定抛弃女友和工作,跟这女人走。女人有一艘游艇,她的全部生活就是走遍世界寻找她爱过的直布罗陀水手。他上了船,他要帮她找到她的心上人。然而,爱情在这个想改变生活的男人和这个追寻旧爱的女人之间产生了。从欧洲到非洲,从地中海到大西洋,他们的海上旅行在他们微妙的感情交流中度过。如果他们找到直布罗陀水手,那将是他们爱情的结束……

这是百度百科上关于《直布罗陀水手》的内容简介,然而我读《直布罗陀水手》时,感受最多的,却是“被围困的灵魂和传说一样的永恒爱情”。

之所以这样被打动,大约正是自己的处境。男主人公在殖民地的登记部干了八年,其实干了两年之后他就想要离开了,但因为不知道离开后能干什么而留了下来。甚至想要假意骚扰新来的女同事,以借此被开除,却阴差阳错地和那个女人成了恋人,从此在自己不喜欢的工作和不喜欢的恋人中挣扎生活,逆来顺受,不抱任何希望的过着日子——哎,那样的日子,不正是我们大多数人过着的日子么?

那个走遍世界寻找她爱过的直布罗陀水手的女人,似乎坚信着永恒的爱情,其实到了最后,连她自己也觉得自己活在自己编来的故事中。爱情或许能浪漫,至于永恒,直到最后,我们也没有答案。

《生死场》读后感(精选5篇)


工作总结之家内容专辑推荐:“《生死场》读后感”,敬请浏览。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读一本书,我们的心中肯定是有一些感触的,对于阅读过程中的所思所感,需要用读后感记录下来。您掌握了正确写作品读后感的技巧吗?以下是工作总结之家收集整理的“《生死场》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你能喜欢!

《生死场》读后感【篇1】

《生死场》读后感心得体会1000字:

读完整本书,尤其是其中呼兰河传这一部分时,忽然发现原来是老早就与作家萧红见过面的,呼兰河传中的几章选入过我们的课文,至于是哪一年级,不记得了。

首先不得不说不愧是鲁迅先生的门徒,萧红笔下透着的也是那冷眼观世界的文风。记得第一章是王阿嫂之死,形容最贴切的一段说,王阿嫂和那些妇女们向麦苗一样,风一到伏下去了,地主一走,又直起头聊起来了。王阿嫂总归是死了,但也只是生死场里不起眼的一例而已,这样的死亡司空见惯,萧红看似平淡的描述里似乎要告诉我们这个道理。

再接着是看风筝,刘成仍是这大生死场里的一位过客,他死了,却是为了革命而死,“我”是在看风筝的路上看到他的,亦如我在牛车上听闻那赶车人和路人的辛酸,我不是讲述者,“我”也和你们一样,是位看客,也同我们一样冷漠和后知后觉。

在接着是主篇生死场,这回是一个大的村庄的生死,三户人不同的辛酸和生死印证了生死场这三个字,孩子一个个生着,大人怀着各自的苦难和不幸死着,谁都不记得谁,谁都那么渺小,生着有其欢乐和苦难在前方,而死者也不是永久的解脱,他们还在东桥下呐喊哭泣,似乎永久得不到安宁。

“我”有二伯死了,歪脖子磨倌的老婆死了,团圆媳妇也死了,每分每刻都有人死,而“我”只是他们生命中的一个过客,不悲亦不喜,这大的生死场,他带走了“我”可爱的祖父,可恨的祖母,然而“我”只是看着。

团圆媳妇死的那一段让我记忆犹新,开头我还骂着那胡老太太的假仁慈,后来我才发现了莫大的悲,不是那老太太,是所有人,是所有人的麻木和冷漠,是所有人的假仁慈害死了团圆媳妇,我和他们一样是看客,也是把她按进滚烫热水的一份子,我没有阻止,我即有份,团圆媳妇呢,她也有罪,她像是在看别人一样看自己:“看着吧,一会有人要洗澡了”,团圆媳妇眼睛大大的,笑呵呵的说(摘自原文),这是一个人人不自知的生死场,人们冷漠到连对自己都是那般冷漠,这是封建社会最大的悲。祖父理应是很善良可亲的,但他也只是说二月份要让他们搬走,哪有这样虐待孩子的;抽贴的理应是个有良知的,但他也只是受了一百吊钱走了,谁来救团圆媳妇呢,连团圆媳妇自己都不想救自己。

打梆子的人还在彻夜的打着梆子,“我”有二伯还在叫嚷着上吊,他是怕死的吗,不是吧,不是吗?“我”只是客观的存在和记录者,“我”不说对错,亦如我们一样叹着可悲却也只是叹着。

《生死场》读后感【篇2】

我一点也不看高自己的阅读能力,便是从这本萧红的书中得到肯定。萧红何人?我不知,就像钱钟书先生对于那些因为《围城》上门拜访的人说:如果你觉得一个鸡蛋好吃,何必认识那只会下蛋的母鸡呢?何等慷概之态度才能说出这番话,如今凡是立人设稍起作用的角色便马不停蹄得给自己增添着色的分量。

要想了解一个活生生的人不容易,因其怀揣着无知的、不可泄的秘密;想了解一个故去之人亦非容易,曾经的秘密谁来验明正身。照此来说,不存在“不能说的秘密”,活着之时只有对自己有益处的“可说之秘密”,身后有的是些许无增益的“不可说”。这名被誉为“民国四大才女之一”的女作家,文豪鲁迅先生器重为“中国最有前途的女作家”,在读了文章后我才略微体会到其才芒。

实在话,这种文笔乍看得我进不去脑子,因其潜在的跳跃意识,快节奏的叙事、独立故事的串联,都是在我耐着性子下体会到的滋味。那种读到最后依旧难以理解、却有种莫名情愫在心间吐露的感觉才让人知道是自己水平不够。我连人物关系都不怎么理得清就感在这大放厥词,不过是在自己的文字土地上,谁管荒芜或肥沃。

我读到的是乡村女性地位的低下。从文中几位被当作男人性欲发泄却不能得到柔情蜜语、被当作生育工具却在分娩时得不到温柔相待只有痛骂可鄙、被当作毫无用处的附属品活活饿着身体溃烂蠕虫遍布的的女人,被父亲吵架发疯似的一股脑摔死的婴孩,一举一动被当作嘲笑的傻呆跛脚老妇,为避免落入鬼子手中遭践踏进入城市挣扎却无可奈何走上变相卖淫的年轻女孩。

女人、小孩、女孩,在那年代里所谓的人权?置于何处。所谓的男女平等?水中泡影。话又说回来,那时的人皆非人,何来人权一说,那时的男女都难自保,哪来平等。在这落伍的、封建的、自私的、充斥荒唐行为的、提不起仁义道德的乡村里,能让人体会到的不是简单的愤怒、恨铁不成钢、逃离,而是沉重的叩问,叩问一切发生的原因和解决之道,然则一切无回应、一切无声响。底层生活的人之所以是底层,脱离不开柴米油盐的烟尘气息,那种斤斤计较的自私性在这种气息的被引导着到处皆是、到处令人反感。但个体的悲哀绝非个体之痛,更有群体的无视不处理、冷眼看结果的纵容,每个跟不上队伍的人被那么无情的抛弃在道路上,被唾弃的连自戕的勇气都自我怀疑。

再来读到的是民族性压倒一切后,丑陋人性下被压榨出的光亮。无论是为反抗日寇侵占一次次茫然组织革命队伍的男人,生活不再有意义不愿三岁孩子长大被日寇凌辱双双上吊自杀的奶孙俩,想要出家当尼姑的女人,舍掉山羊依靠、决心加入革命队伍的男人。

我为他们这种做法默然,这是种说不上来倾佩、但绝不是平视或俯视的对待。为众人的无可奈何而呐喊,为众人的呐喊而无可奈何,站在上帝视角看着书里一切发生的自己真的能做什么呢?不忍静看却无法,想要插手却不知。

这片土地上的小老百姓们,有着充分的、就快要溢满出来的自私相貌,做着欠妥的、就快没人要指摘的市侩行为,咀嚼着他人苦涩的马尿、眼擦着他人干净的屁股,是我们这种投身于人情世故规则里、整日将道德伦理挂在嘴边、对行布施倍感怜惜的人能训诫开导的吗?

我们追求的自由,是思想的枷锁。

我们给予的平等,是同情的怜悯。

这所有的一切,并非一两个人能解决,也并非一群人所有人能解决,因为没有人能对别人百分百的了解,甚至连自己对自己都是那么的陌生,那么我们怎么能奢望陌生的我们去关爱同样陌生的别人,陌生下的关爱除了虚假,我想不出是什么。

《生死场》读后感【篇3】

在季节性情绪失控的影响下,我在燠热的夏天傍晚翻开萧红的《生死场》。

这本书的内容是相当沉重的,而作者的文风言语则是相当洗练的,没有过分的抒情。对于那些残酷现实当中的生存与死亡,作者常常只是用几行文字一笔带过。读这本书很难一目十行,这是因为文字过于精简,以至于每行字都可能有很大的信息量,如果用跳跃式的读法,那么就会错过很多信息。

作者笔下的农人们将物质摆在一个至高无上的地位,甚至不乏辛辣与讽刺地写下他们只有物质、没有灵魂这样的句子。但是看到他们生存的困境,谁又忍得苛责那些可怜的生灵。母亲一向是这样,很爱护女儿,可是当女儿败坏了菜棵,母亲便去爱护菜棵了。农家无论是菜棵,或是一株茅草也要超过人的价值。记得曾经的我也遇到过类似这样的事情,在朋友来找我玩的时候,因为我囊中羞涩,根本没有办法招待他,只好告诉他。带他充分领略当地的旅游景点。我知道这样的行为对于两个人之间的友谊是一种伤害,我当时也是于心不忍,可是我实在没有足够的金钱来满足两个人的娱乐需求。

乱坟岗子是地主施舍给贫苦农民们死后的住宅。但活着的农民,常常被地主们驱逐,使他们提着包袱,提着小孩,从破房子再走进更破的房子去。这就是作者笔下在封建势力压迫之下生存的人们。一贫如洗的农民们没有办法奢求灵魂与精神生活,他们光是为了生存就已经竭尽全力。卖鸡笼的农民赵三一开始以为自己找到了一丝商机,能够让家里的经济状况变得好起来,但是好景不长,由于市场的方向变了,他又失去了原本赚钱的途径,只好把孩子送去当学徒小工。

在经济非常不景气的情况下,地主依旧要收更高的地租,这就引起了人民的反抗,但是人们迫于生存压力,反抗终究是不彻底的,所以最终也没有产生出能够推翻封建统治的力量。

女人在男权世界里卑微而无助地生活,最终走向死亡。王婆服毒了,丈夫没有多少触动,只是麻木地为她寻一片坟地。后来她死里逃生,仿佛象征着在旧社会与男权的压迫下,普通的女性只能过着生不如死的生活。

不知这本书之外的世界里,还有多少生存的沉重。

《生死场》读后感【篇4】

这几天在百忙之中我抽空粗略的看了一下萧红的《生死场》,看过之后,我最大的感触就是人与人之间的感情还比不上人与动物之间的感情,也许这脱离了作者写作的本意,但《生死场》中最让我感动的就是人与动物之间的那种情感!无论是二里半与他的老山羊,还是老王婆与她那匹瘦弱的老马!

二里半与老山羊的感情可以说是贯穿全文的。小说一开始就写二里半去寻找丢失了的山羊,为了找回山羊,他不惜被人追打,丢了那顶常年跟随他的草帽。后来日本侵略村子的时候,村里组织的民兵因找不到公鸡祭旗,就打着那只老山羊的主意,二里半也同意了,可是当就要杀它时,他不知道从哪里找来一只鸡换下了那只可怜的老山羊。再后来,二里半的老伴死了,家里只剩下他与老山羊了,这时,这只和他一样年老的山羊就是他的“老伴”了,当最后二里半移动着他那双腿一瘸一拐的参加革命军时,那只老羊还跟随他身后,而他将老羊托付给了赵三,自己拿着一小撮羊毛,流着泪离开了。

小说在描写王婆与那匹老马时,是选取了几个场景,在去屠宰场的路上和在屠宰场里。为了耕种,老马瘦的只剩下骨架了,而这时它却不得不被送进屠宰场里,位的只是那张马皮。即使王婆有万般的不舍,那也没有办法,为了生活,她必须那么做。当王婆拿过钱准备回家时,那匹老马却跟在她的身后,而那些人却将它抬了回去,最终倒在地上了。王婆是哭着回家的,两只袖子完全湿透了。当看到这个场景时,我想起了小时候我家的那头老牛,那头牛和这匹老马的命运是一样的,我还清楚的记得老牛在被送走的那天早上,它的眼里是流着泪的,妈妈说老牛跟着我们家这么多年,是有人性的!

小说中的动物是有人性的,而人的人性却很单薄。文中的月英本是村里最美的姑娘,在出嫁后瘫痪了,而她的丈夫却不闻不问,最后身上都腐烂了,惨死在一间散发着死人气息的房间里,葬礼极其简单。还有,王婆在喝毒药后,还没有断气,人们就将棺材准备好了,等了很久发现她还没有断气,就极其残忍的用扁担去用力的压她,还没有断气就将她装进棺材里了,幸亏王婆最后就出了声,不然的话王婆就死在了人们的“黑手”之下!金枝也是一个受害者,当她将出卖自己的身体换得一块大洋给她母亲时,本想得到母亲的安慰,没想到母亲叫她赶紧休息明天接着进城去赚钱!就连自己的母亲,在面对亲情与金钱时,还是选择了金钱!不禁让我们想起那是怎样的一种社会?

在一个缺乏人性关怀的年代,人们就会去寻找另一种精神寄托,而动物无疑是一种很好的选择!

《生死场》读后感【篇5】

小说《生死场》是萧红的成名作。它描写的是“九。一八”事变前后东北乡村的生活。鲁迅和胡风分别为《生死场》的第一版写了序言和后记。北方人民的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却往往已经力透纸背;女性作者的细致的观察和越轨的笔致,又增加了不少明丽和新鲜。--鲁迅我们才能够真切地看见了被抢去的土地上的被讨伐的人民,用了心的激动更紧地和他们拥合。--胡风

《生死场》是一部浸透着“悲凉”的小说,这种悲凉来自于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社会现实的灾难性和艰巨性,更来自于人们对现实的沉重的心里反应。在黄土地里,贫苦无靠的农民身受地主阶级的残酷压榨,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每天都是背向蓝天,脸朝黄土,辛勤操劳,累弯了腰,累跛了腿,还是得不到温饱,受着饥饿和疾病的煎熬,在这种牛马不如的生活中,连生下来的孩子也是畸形的。“九一八”事变后,宣称“王道”的日本军队的铁蹄,踏进了这个小小的村庄。受着地主阶级残酷压榨的广大农民身上,又直接地压上了一座帝国主义的大山。亲人被枪杀了,他们的邻人被掳走了,连鸡都抢得不剩一只了,村中的寡妇多起来了。就是这些受苦受难的农民,他们白天看着宣称“王道”的破旗,夜里秘密地组织起来。多灾多难的王婆倔强地站起来了,她在窗外给秘密团体站岗放哨。赵三成了义勇军的秘密宣传员,白天黑夜地走门串户。东村的一个寡妇把孩子送回娘家投奔义勇军去了。就连那个胆小怕事、一辈子守着一只心爱的山羊过日子的跛足二里半,也告别了老山羊,跟着头领参加了义勇军。人民宣誓的日子,用悲怆的气氛,烘托出人民要求抗战到底的决心。正是在这一大背景下,萧红在心灵的一隅,用生命贴近现实,以先觉者的悲凉笔触抒写人生苦难命运,展示人生的荒凉感。

《生死场》用了散文化的结构章法,书中写了季节的更换,年代的轮回,但时间的自然流转却没有提供为情节发展所需的因果关系,因而,那里的生活只是一个个各自相对独立的场景之间的空间组合。第一章“麦场”主要写二里半找羊,第二章“菜圃”写金枝与成业的恋爱,第三章“荒山”写月英的死和“镰刀会”。整个小说没有组织完整的故事情节,它采用的是一种散点空间单元,并通过时间转换的节奏把其连缀了起来。这种看似无组织的组织,无结构的结构,正是中国散文美学形散而神聚的精髓之所在。

"死水微澜读后感"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