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音乐教案

发布时间: 2023.12.12

音乐教案汇总15篇。

资料通常是指书籍、报刊、图表、图片等。在我们的平时工作生活中,会经常需要参考资料。参考相关资料会让我们的学习工作效率更高。那么,你知道优秀的资料是怎样的呢?为满足你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音乐教案汇总15篇”,供你参考,希望能帮到你。

音乐教案(篇1)

一、说教材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音乐与电影电视》,本课位于高中音乐欣赏(全一册)第三单元《音乐与姊妹艺术结合》中的第二十课,这节课在整个教材和单元的地位非常重要,同时也非常新颖和适合学生。具体体现在:

1、音乐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形态和载体从来都是与其他文化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而音乐与电影电视的联系较之其它学科要更加紧密,因为他们有着相同的艺术特征即(艺术的形象性和情感性)。

2、动人的电影画面和优美的音乐相结合,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材中也是非常新颖的。

3、音乐知识与电影电视知识相结合是符合高中学生的文化修养和知识结构建立在多学科基础上这一特点的。

二、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提供给教学的大体内容和主要活动方式,结合自身条件和学生情况我制定了以下三点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电影音乐及其作用。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审美能力,调动学生的求知欲。

3、德育目标:珍惜生命呼唤真爱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三、教学方法:

采用多种方法相结合:讲授法,欣赏法,互动法,启发法,对比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

四、学法和教法

在学法和教法上我根据高中学生对音乐知识了解的层次不一,两极分化,但学生的思维活跃有音乐欣赏经验的特点,从两个方面来指导学生。1以情为主,教师创设一种融视,听,感,触为一体的环境氛围,以激发感染学生。2设计欣赏和创编活动以学生为主,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深刻体验,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和合作意识。

五、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

在教室墙壁张贴《泰》电影海报,营造影院气氛,教师弹奏其主题音乐《我心永恒》,学生回答出处引出课题《音乐与电影电视》。我的设计意图是:改变教室环境,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能很快进入角色,从多维度全方位地感受电影中的场景和氛围,《泰》电影音乐学生大部分都比较熟悉,能保证教师顺利引出课题。

2、从学生感兴趣的音乐入手,请他们谈谈自己喜欢的电影音乐,想想音乐一般都出现在电影的什么位置

以此激发学习兴趣,使他们感到音乐亲切易懂,并很自然的总结出电影音乐的形式,如主题歌插曲片头音乐片尾音乐情景音乐等。

3、欣赏

《泰》电影中的两段音乐。第一段是《我心永恒》主题音乐在捷克和露丝两人初见相爱分离时的变化。在这个环节我提示学生注意节奏旋律快慢配器等音乐语言的变化,帮助学生理解音乐对贯穿主题推动故事情节发展,揭示人物内心世界等方面起到的作用。第二段是沉船时乐手在夹板上演奏的音乐。第一遍无声欣赏电影画面,第二遍加入声音,通过对比让学生深刻体会有音乐与无音乐的差别,进而总结出什么是电影音乐及其作用。

4、创编活动

请学生设想如果捷克没死他同露丝的未来会怎样?并为想象的情节配乐。在这里我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并派代表表演或演唱演奏,这样既发挥了学生的集体智慧又能培养个人多方面的才能,同时让学生进入电影情景进行想象创造,有利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引发学习探索兴趣,加强对电影音乐的理解和感悟。

5、小结

教师采访学生说出对这节课的心得体会。目的是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理念。最后如果有时间,请结合历史谈谈对1912年《泰》号沉船事件的看法。

音乐教案(篇2)

一、说教材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音乐与电影电视》,本课位于高中音乐欣赏(全一册)第三单元《音乐与姊妹艺术结合》中的第二十课,这节课在整个教材和单元的地位非常重要,同时也非常新颖和适合学生。具体体现在:

1、音乐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形态和载体从来都是与其他文化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而音乐与电影电视的联系较之其它学科要更加紧密,因为他们有着相同的艺术特征即(艺术的形象性和情感性)。

2、动人的电影画面和优美的音乐相结合,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材中也是非常新颖的。

3、音乐知识与电影电视知识相结合是符合高中学生的文化修养和知识结构建立在多学科基础上这一特点的。

二、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提供给教学的大体内容和主要活动方式,结合自身条件和学生情况我制定了以下三点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电影音乐及其作用。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审美能力,调动学生的求知欲。

3、德育目标:珍惜生命呼唤真爱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三、教学方法:

采用多种方法相结合:讲授法,欣赏法,互动法,启发法,对比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

四、学法和教法

在学法和教法上我根据高中学生对音乐知识了解的层次不一,两极分化,但学生的思维活跃有音乐欣赏经验的特点,从两个方面来指导学生。1以情为主,教师创设一种融视,听,感,触为一体的环境氛围,以激发感染学生。2设计欣赏和创编活动以学生为主,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深刻体验,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和合作意识。

五、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

在教室墙壁张贴《泰》电影海报,营造影院气氛,教师弹奏其主题音乐《我心永恒》,学生回答出处引出课题《音乐与电影电视》。我的设计意图是:改变教室环境,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能很快进入角色,从多维度全方位地感受电影中的场景和氛围,《泰》电影音乐学生大部分都比较熟悉,能保证教师顺利引出课题。

2、从学生感兴趣的音乐入手,请他们谈谈自己喜欢的电影音乐,想想音乐一般都出现在电影的什么位置

以此激发学习兴趣,使他们感到音乐亲切易懂,并很自然的总结出电影音乐的形式,如主题歌插曲片头音乐片尾音乐情景音乐等。

3、欣赏

《泰》电影中的`两段音乐。第一段是《我心永恒》主题音乐在捷克和露丝两人初见相爱分离时的变化。在这个环节我提示学生注意节奏旋律快慢配器等音乐语言的变化,帮助学生理解音乐对贯穿主题推动故事情节发展,揭示人物内心世界等方面起到的作用。第二段是沉船时乐手在夹板上演奏的音乐。第一遍无声欣赏电影画面,第二遍加入声音,通过对比让学生深刻体会有音乐与无音乐的差别,进而总结出什么是电影音乐及其作用。

4、创编活动

请学生设想如果捷克没死他同露丝的未来会怎样?并为想象的情节配乐。在这里我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并派代表表演或演唱演奏,这样既发挥了学生的集体智慧又能培养个人多方面的才能,同时让学生进入电影情景进行想象创造,有利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引发学习探索兴趣,加强对电影音乐的理解和感悟。

5、小结

教师采访学生说出对这节课的心得体会。目的是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理念。最后如果有时间,请结合历史谈谈对1912年《泰》号沉船事件的看法。

音乐教案(篇3)

说教材

这是一首人教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音乐欣赏课,音乐充满了灵气。亲切动人,仿佛呼吸到了最清新的空气,模仿鸟的叫声充满童趣,也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动写照。

说目标

1. 感受乐曲中A B C 三个音乐主题的变化, 听辨各段主题曲调的出现顺序,提高音乐记忆能力。

2. 听辨每段旋律的主奏乐器,区别三种乐器的音色和演奏方法, 启发学生想象各自代表的音乐形象。

说重点

1. 听辨三段旋律出现的顺序。

2. 感受三种乐器(笛子、小提琴、吉他)不同的音色

说难点

乐曲中三段旋律的主奏乐器依次出现的顺序

教具准备

钢琴、课件、吉他、小提琴、笛子、录音机、卡片若干

说教法学法:本课主要运用教法是:师生互动法,情景感化法,趣味节奏法

本课主要运用的学法是:自主体验法

说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课前反复播放乐曲)

师生音乐问好(播放森林图片)

情景感化法 自主体验法

在美丽的宝岛台湾南部的热带雨林中,树木茂盛,气候湿润,森林中有各种各样的动物,如树蛙、飞鼠、猫头鹰等,更有经常出现的风声、雨声和终年不断的流水声。如果能让我们亲身感受大森林的神奇,亲身聆听来自大自然的音响的话,那该有多好啊!可是我想我们当中大多数人包括老师在内这样的机会都不多,那今天为了弥补这个小小的遗憾呢,老师特地为大家准备了一首乐曲,希望这首乐曲能给大家带来一种深处大森林的神奇感受!

1.师问:让我们一起进入这美妙的大森林。(播放音乐)

有谁能告诉老师,你听到了什么动物的叫声?

生:青蛙、蟋蟀、蝉、鸟、猫头鹰等

师:同学们的小耳朵非常的灵敏,刚才我们听到的这首乐曲就是我们所要学习的器乐合奏曲《森林的歌声》。(出示课题)

二、讲授新课

1.下面请同学们看看大屏幕,李老师这里有三段乐谱,让我们一起来开一场森林音乐会吧!(出示A段)

趣味节奏法:有节奏的模仿小动物的叫声。

① 第一次用“啦”唱

② 第二次用“咕”唱,尾声加上“呱呱”

男女生分组练习,女生用布谷鸟的声音唱,男生模仿青蛙。

师生接龙唱谱。

2.下面我们来听一首乐曲,刚才的那三段旋律在乐曲中反复出现,请你仔细听, 它们是按什么顺序出现的?

请你来填一填

自主体验法

3. 全班分成三个组, 分别代表A B C 三个旋律, 当旋律A

出现的时候,请 A组的同学把纸板高高的举起来, 依次进行。

4.学生活动

请学生听辨三段旋律出现的顺序, 当每个旋律出现的时候, 请各小

组派一名同学拿着纸板上台展示.

5.师:在美丽的大森林里,各种动物在无忧无虑地生活着,它们在愉快的歌唱,在举行森林音乐会呢!你听到乐曲中有哪些乐器在演奏呢?

生:笛子,钢琴......

师:看来大家都有一双音乐的耳朵,你们听出来这么多乐器,其实这个乐曲只有三个主奏乐器,笛子、小提琴、吉他。(课件出示乐器音色)

乐器 乐器音色 代表形象

笛子 明亮活泼、清脆悦耳 小鸟

小提琴 柔和优美 小鹿、小羊、燕子

吉他 低沉、浑厚 爬行的.小动物

6、学生活动

a.听辨A B C三段旋律的主奏乐器,请学生模仿其演奏姿势。

b.再次欣赏乐曲,每组发一小提板,请学生边听辨边依次贴出每段旋律的乐器名称。

A B A B C A

笛子 笛子 笛子 小提琴 小提琴 笛子

A B A B C A

笛子 吉他 笛子 小提琴 笛子 笛子

7.完整欣赏最后一遍

请学生欣赏乐曲,创编表演,随音乐自由表现。

三.总结,同学们,你们都是热爱生活,热爱音乐的孩子们,我们还可以自己想办法运用各种简单的小乐器(铃鼓、串铃、响板)加入到乐曲当中,为乐曲伴奏,丰富乐曲。

四.伴随音乐下课欣赏《森林狂想曲》

音乐教案(篇4)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下午好:

又到了鸟语花香,桃红柳绿的季节,春姑娘如期的和我们相约,小草探出脑袋,花儿散发芳香,小鸟枝头歌唱,还有,你听,沙沙沙,沙沙沙《春雨蒙蒙的下》这就是我今天 说课的课题《春雨蒙蒙的下》。

新课程标准指出,音乐作为人类文化的一种重要的形态和载体,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伴随人类历史的发展,对音乐的感悟、表现、创造,是人类基本素质和能力的一种反映。下面我就《春雨蒙蒙的下》一课与大家共同探讨现代思想与教学策略。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歌曲《春雨蒙蒙的下》为第十册第六课,教时安排在了正值诗情画意生机勃勃的春天,是一首歌词简洁隽美,曲调抒情形象的童声合唱曲。使人由衷赞美春雨,热爱春天,对春天充满希望。

2、教学对象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认知领域进一步扩展,体验感受与探索创新的活动能力增强,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大胆表现,展示个人魅力。

3、目标的确定与分析

①知识目标:指导学生用连贯,平稳的气息唱出优美舒展的旋律,注重二声部的合唱技巧,做到音准和谐、音量均衡、音色统一。

②技能目标:充分发挥学生的艺术想象和创造力,培养音乐感受与鉴赏的能力,通过积极参与各种不同的音乐活动,保持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③情感目标:使学生由衷的赞美春雨,热爱春天,珍惜春天的大好时光。

4、重难点的确定与分析

①重点:正确且有感情的表达歌曲并通过各种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能力,使他们更加热爱春天。

②难点:歌曲的处理及二声部的合唱技巧。

5、教时安排

我将本课设为三课时,本课时为第二课时,学生在初步感受和学习歌曲旋律的基础上,正确且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并通过各种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激发他们喜爱、赞美春天的情绪。

6、课前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钢琴 情境创设

学生:自制模仿雨声的乐器 同一首歌节目表演

表演春天的头饰、道具

二、说教法、学法

音乐教育不是为了培养专门的音乐人才,而是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的音乐潜能得到开发,并使他从中受益,所以教学活动的设计应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音乐活动的参与放在重要的位置。所以我根据学生年龄特点选择了以下教法和学法。

(一)说教法

1、情景设置法——设置春天,春雨的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讨论法——通过自制乐器、处理歌曲、讨论表演等音乐活动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3、才能展示法——通过同一首歌这种特别的形成给学生足够空间,把他的才能展示给大家,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积极性。

4、多媒体展示法——通过MTV、录像、Flash动画等形成,丰富学生的视野,获得多种体验。

(二)说学法

1、体验法——让学生置身于音乐表演中,使他们获得愉悦的感受和体验。

2、模仿法——用人声模仿大自然的声音,并配合表现出来,创造意境。

3、创造法——自己创编舞蹈,制作乐器等形式不仅让学生动起来,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他们的创造能力。

4、合作法——分组讨论合作,让每个学生互动脑筋,团结协作。

三、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受体验

导语:春天来了,她的使 者——春雨也悄悄来了

你听“沙沙沙”“沙沙沙”春雨快活的下,让我们在雨中歌唱舞蹈,尽情的欢笑

活动:学生随音乐自由的律动,创设情境,教师轻吟诗歌《春雨沙沙》

意图:学生充分的置身其中,感受和体验春雨的美,从而引导学生情随意走,达到审美教育中寓教于乐的目的,获得身心的愉悦,大大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学习歌曲,合作探究

1、导语:“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绵绵的春雨让春天更加诗情画意。

活动: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进入情境

教师范唱歌曲

意图:体现了新课标中学生对音曲的整体感受和审美体验,在美的情境中,学生情不自禁的想要学唱歌曲。

2、活动:学生用LU 来体会歌曲的韵律

意图:学生既熟悉了旋律,又发现歌曲中的难点

3、讨论:怎样才能正确的表达歌曲,让歌曲更富有魅力

活动:学生分组讨论,边总结边实践体验

总结方案如下:

①整首歌曲应用连贯平稳的气息唱出优美舒展的旋律,注意连音与非连音的对比;

②注重二声部的歌唱技巧,做到音量均衡,音色统一,音准和谐;

③在合唱部分加上MP-P-PP的力度记号,在“绿了河边的杨柳,红了村前的杏花”加上渐强再渐弱的记号;

④注意弱起小节的演唱和首句中“下”字应唱三拍半,换气敏捷。

意图:新课标分析中高年级学生参与意识,合作探索的能力更强。让学生自己体验总结,并在实践活动中感悟,不但增强了学生音乐表现的自信心而且培养了良好的合作意识,并把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鉴赏放在了重要位置。

4、导语:这首歌不但旋律动听,歌词更是简洁隽美。“绿了河边的杨柳,红了村前的杏花”句式对称整齐,色彩丰富。

让我们随着音乐有感情的朗读歌词

5、完整的演唱歌曲

意图:在多媒体的辅助下,面向全体,通过朗读歌词的形式来体验音乐的韵味,学生再来完整的演唱歌曲,体会旋律和歌词共同赋予的美,充分体现“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理念,体验合作的愉快和激情,进一步启发学生赞美春雨,热爱春天的感情。

三、表现歌曲,参与创作

活动:学生用自制的乐器(装沙的袋子、装沙的罐子、揉搓袋子的声音)来模仿雨的声音,为歌曲配上简易动听的节奏。部分学生穿上准备好的服装和头饰道具装扮花草、柳枝、燕子、小鸟等等表现被雨水滋润的万物。大家共同歌唱演泽一段“春天的交响曲”。

意图:新课标指出,表现是实践性很强的音乐学习领域,是培养学生音乐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这一教学过程充分挖掘了学生的表演潜能及创造性潜能,使学生能用音乐的形成表达个人的情感,享受到美的愉悦。

四、拓展延伸 才艺展示

走进春天同一首歌校园联欢会

导演 策划:全体师生

节目单:

1、同一首歌(全体师生)

2、歌舞表演《春雨蒙蒙的下》(学生)

3、配示诗朗诵《春》(师生)

4、合唱《春雨蒙蒙的下》

(学生)

5、诗词串联《春天里的古诗》(学生)

春雨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

春江 白居易《忆江南》

春花 杜甫《绝句》

春风 罗洪先《后园咏》

6、舞蹈《雀之灵》(教师)

7、器乐联奏(学生)

古筝《春江花月夜》

笛子《早春》

手风琴《杜鹃圆舞曲》

8、歌舞《小鸟小鸟》 (学生)

9、春天的寄语(师生)

10、同一首歌 (全体师生)

意图:这是一台联欢会,一台属于学生自己创作的联欢会,它以学生熟悉感兴趣的同一首歌为背景,以极具审美体验的春天为主题,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共同参与。学生在吟诗、诵文、唱歌、舞蹈、演奏、作品展等一系列的实践活动中,通过自己的想象与创造,全面的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使课堂呈现勃勃生机,充分反映了课程改革的新理念。

五、教学启示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具备人本思想的教育理念,自由活泼的教学方式,为我们教师开启了一片教育新天地。本课整个教学过程是新课程教学理念的渗透和运用的过程,教学中我努力让学生自己去探索,自己去实践,力求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着眼于学生的主动发展,致力于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的研究,通过充分的音乐实践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音乐素养,使学生在充满趣味和情感的情境中轻松愉快地接受美的熏陶,提高审美能力。作为一名专职音乐教师,我将朝着这个方向继续努力,不当之处,希望得到各位评委和同行的指导、帮助。谢谢大家!

音乐教案(篇5)

一、说教材:

本课选自人音版七年级教材第十四册第三单元《长江两岸》,本单元主要是学习长江两岸的民歌,这是第一课时唱歌课。聆听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知道其主要种类、风格《课程标准》从音乐学习的角度入手,将课程内容划分为四个领域,即感受与鉴赏、表现、创造、音乐与相关文化。表现是实践性很强的音乐学习领域,是学习音乐的基础性内容,是培养学生音乐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表现包括演奏和演唱两方面,其中对于演唱的的要求是:能主动地参与各种演唱活动,养成良好的唱歌习惯。能够自信地、有表情地演唱歌曲。积极参与齐唱、轮唱及合唱,并对指挥的起、止、表情等作出正确的反应。能够简单分析歌曲的特点与风格,表现歌曲的音乐情绪和意境。能对自己、他人、集体的演唱作简单评价。聆听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知道其主要种类、风格也是我们音乐探求的目的。 七年级学生已经具有初步的音乐审美感知能力,他们特别喜欢唱歌,愿意合作交流,能够大声的演唱歌曲,对音乐的学习表现出极大的探索热情。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以及对学生的了解,本人将该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认知、能力目标:能够用深情怀念的情绪演唱《十送红军》; 情感态度价值观:喜欢我国江南地区的民歌级民间音乐,乐于主动了解江南地区的音乐文化。

引导学生聆听和感受音乐,是本节课的重点;难点是歌曲演唱情绪的理解、把握。为了达到本节课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二、教法和学法:

(一)教法。在一节课中采用的方法很多,我主要用以下几种方法:

1、范唱法:范唱,能调动学生学习歌曲的积极性,引起学生的共鸣。教师以饱满的热情唱出歌曲所要表达的情感,能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使学生在听觉上保持对音乐的热情,对学生的情感投入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作为一个音乐教育老师,在唱歌课教学中应力求通过范唱这一鲜明的艺术形象诱发学生兴趣,引起美感,产生共鸣,使学生感受美、体验美、鉴赏美,在审美的过程中既学到知识,又提高素质。因此,在导入环节中,我先范唱歌曲,激发学生兴趣。在学唱歌曲时,再欣赏歌唱家的演唱,使学生置身其中,聆听并感受音乐,并在此基础上学唱歌曲,表现音乐。同时,在学唱歌曲的过程中,我会走进学生中间与他们一起学唱,解决问题;2、启发、讨论法:对本节课的难点--歌曲情感的理解,采取教师启发,师生讨论法,加深学生对于歌曲情感的理解,提高学生的演唱能力。

(二)学法指导:体验式音乐学习:是指在从“体验”中实行对“音乐知识”的学习。音乐教学过程是一个在教师启发引导下,学生参与体验音乐的过程。没有学生主体参与体验,就难有真正的音乐教学。只有当学生参与到音乐活动之中,自己亲身主动地去体验、领悟、探寻,与音乐融为一体,才能对音乐知识、技能技巧真正理解和掌握,才能实行对音乐的欣赏与创造。

最后,我来具体说说教学过程。在这一部分,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一、创设情境,引人入胜;二、学唱歌曲,演绎音乐;三、查找音乐,拓展延伸

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人入胜导入环节,我将直接演唱歌曲《十送红军》。既给学生直观感受,又能激发学生学唱歌曲的兴趣。然后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讨论:这是那个地区的音乐?你知道歌名吗?随之,结合地理知识,了解长江两岸的省份。 导出课题《长江两岸》。

(二)学唱歌曲,演绎音乐:1、完整欣赏全曲,引导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意境。

欣赏过程中,要求学生随音乐哼鸣,这样既完成简单的发声练习,又让学生熟悉了旋律。欣赏完后回答问题:这首民歌的情绪是怎样的?这首歌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学生们可能会说出一些比较相符的答案)在此,我给予学生肯定与可观的评价,并激发鼓励学生学会这首歌。

2、学唱歌曲。学生只有在熟唱歌时才能更好地理解歌曲的风格特点。

读歌词,品意味。 歌词教学也是本课中不能忽视的一个环节。我采取了让学生朗诵歌词--加方言朗诵,增加学生朗诵歌词的趣味性,并体会江西民歌的方言特色。

看歌词,听范唱,学歌词,唱旋律。 在这个环节中,我将采取教师范唱、学生轻声吟唱,全体学生合唱,分组练唱等方式来达到熟唱歌词的目的。这样能更好地培养学生对于歌曲的感受和分辨能力。在学生分组练习过程中,我将在学生中间进行单独指导,适当的提问个别学生,询问他们认为的难点并和学生一起解决。在唱熟练歌词的情况下,我会和学生一起唱旋律,并分析讨论旋律的特点。然后,以组为单位进行演唱评比,提高学生的演唱激情。

3、体会情感,用情歌唱:好的一堂课除了将知识传授给学生,还要注意学生能力的培养。为了完成教学难点,也为了培养他们表现的意识和能力,我向学生介绍歌曲地创作背景(※),并引导学生分析歌曲,探讨比较适合的演唱情绪。为了更好的加深对歌曲情感的理解,师生共同赏析宋祖英的演唱,增加感性认识。 最后,我们师生有感情的共同合作演绎《十送红军》。

(三)、搜集音乐,拓展延伸:最后,我将总结全课,推荐湖北、江西的其他民歌让学生欣赏,同时要求学生课下搜集长江两岸其他省份的民歌,下周课上学习交流。通过课后延伸,再次启发和调动学生继续求知的欲望,提高学生的探究学习的能力,也使得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得到了无限的延伸。

音乐教案(篇6)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鉴赏》第五单元第十一节《非洲歌舞音乐》。

我说课的内容分为四个部分: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

一、说教材

本课的教学内容是第五单元《亚非音乐神韵》这一章节中非常重要的一课。

非洲音乐是指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黑人传统音乐。在非洲音乐中,节奏具有特殊的重要性,是非洲音乐的灵魂。而非洲鼓在乐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整个乐队的灵魂。绝大多数情况下,非洲的音乐和舞蹈是紧密结合的。

《非洲赞歌》是一首加纳民歌,歌曲乐句短小,曲调音域窄,类似于说白,伴有喊叫声。伴奏乐器是马林巴琴

《鼓舞》是由布隆迪圣鼓演奏,节奏鲜明而强烈,与舞蹈结合紧密。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

(1)了解非洲音乐中丰富多彩鼓乐和歌舞,以积极的态度参加于音乐实践活动,开阔音乐视野。

(2)体验非洲音乐中复杂多变的节奏特点,感受非洲民间音乐的风格特点及其丰富的感染力。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感受体验作品的音乐内涵及其艺术价值。

教学难点是:了解、掌握非洲民间音乐的风格特点,体验非洲音乐中复杂多变的节奏。

教具:为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我选用的教具是鼓、多媒体播放器、教学光盘、自制的多媒体课件。

二、说教法

我认为要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去感知、体验、理解、鉴赏音乐,就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发挥他们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为此,我精心设计了以下教法:

1、情境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创设音画情境,使学生在视觉和听觉双重感受下,体验到音乐表现的情绪,从而提高学生对音乐的鉴赏能力,更加有助于学生了解非洲歌舞音乐。

2、采用感知、体验、实践、探究,欣赏教学法,并结合“情境法”,使学生感受音乐表达的情感,积极参与探究实践活动,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欣赏能力,又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

三、说学法

欣赏音乐是一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为此我用以下方法指导学生学习。

1、自主欣赏。通过自主聆听,感受音乐,使每一位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并表达自己的感受。

2、情感体验。学生通过丰富的音响资料,充分感受音乐形象,能用正确的审美观、科学的方法进行适当的审美评价。

3、探索表现。鼓励学生参与创造表现,锻炼了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及音乐想像力。

四、说教学程序

在这一部分,我设计了以下五个环节: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层层深入,欣赏感受;探索表现,积极创新;拓展延伸,审美升华;完美结课。

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首先,教师播放课件:电影片断《我是谁》。通过欣赏电影《我是谁》,创设情境,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顺势引入新课,为新课学习做下良好的铺垫。

2、层层深入,欣赏感受。

首先,欣赏《非洲赞歌》

(1)、自主聆听,直观感受:

先让我们一起来欣赏非洲歌唱家卡拉巴罗比演唱的加纳民歌《非洲赞歌》,让同学们在欣赏中感受非洲音乐的特点(课件播放《非洲赞歌》音乐的音频视频)

欣赏完后,请同学们谈谈感受。

2、理性展开、情感体验:

欣赏完后出示课件的乐谱讲解音乐特点。

教师示范演唱简谱,师生总结音乐特点:

特点:乐句短小,反复演唱,曲调音域窄,类似于说白,伴有喊叫声

引导学生了解乐曲的主奏乐器(讲解马林巴琴,并播放马林巴琴的简介图片音频)

(点击课件让学生们欣赏马林巴琴的音色)

第二,欣赏《鼓舞》

(1)、欣赏感受

我们来一起感受布隆迪圣鼓,看看这段音乐能给同学们什么样的感受。(播放《鼓舞》音像。)

(2)、简介非洲鼓

非洲人偏爱打击乐器,尤其是鼓。鼓在非洲用途非常广泛,除了用于音乐、娱乐,还是部落民族的象征和传递信息的工具。鼓在非洲人民生活中的重要地位是任何乐器也无法代替的。

通过欣赏,问同学们鼓舞有什么样的音乐特点,节奏鲜明强烈。在非洲音乐中,节奏占有重要地位,是非洲音乐的灵魂,他所独有的活力和强烈的感染力,让每一个听到的人都能深切的感受到他的震撼力。

在这首《鼓舞》里面除了有鼓的表演还有什么表演形式?歌唱、舞蹈。舞蹈也是非洲黑人最古老最普遍最重要的艺术形式。他的舞蹈动作简单,突出了头得甩动和胯部的旋转摆动。从这可以看出在非洲音乐里歌、鼓、舞是一个结合紧密的统一体。从而我们又总结出两个特点。

特点:节奏鲜明而强烈与舞蹈结合紧密。

通过让学生自主聆听乐曲,使学生对音乐作品有一个初步的印象。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使每位学生找到自己的感受点,积极的参与欣赏活动中去。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音乐作品的旋律、情绪、表现手段,总结非洲音乐的特点,使学生进一步的体验音乐作品所要表达的情感,提高了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丰富审美体验。

3、探索表现、积极创新。

出示非洲音乐的节奏,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模仿,如:军鼓或用手敲击桌面、铅笔盒或拍手等方式进行模仿练习。

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形式表现音乐,使学生处于一个载歌载舞非洲音乐的氛围中感受非洲鼓,使学生在探索表现中,亲身体验、感受其形式美、内容美,并达到创造美。

4、拓展延伸、审美升华。

联想非洲音乐对现实中的那些音乐有影响?

(1)爵士乐

教师讲解为什么会对这些音乐影响?

(2)还有世界其他一些地区的音乐也都从非洲音乐中获得了丰富营养和启示。

踢踏舞和中国现代鼓,并欣赏片断。(点击课件)

通过师生共同探讨非洲音乐对世界音乐的影响,并让学生欣赏踢踏舞和中国现代鼓舞,拓展、升华了本课的内容,开阔了学生的音乐视野。

5、完美结课

(1)、师生共同总结非洲音乐的特点:

节奏鲜明而强烈,是非洲音乐的灵魂。音乐与舞蹈结合紧密。歌舞中伴有叫喊叫,以抒发感情,增加音乐气氛。

打击乐器--鼓在音乐中占有重要地位。

(2)、最后把黑人歌星---郝歌演唱的送给大家。

(教师根据时间以及歌曲的情绪,适时示意学生伴随着音乐走出教室,结束本课。)

师生共同总结非洲音乐的特点,并欣赏与本课相关的课外音乐。这样的结课,学生久久沉浸在音乐美的享受之中,令人回味无穷。

音乐教案(篇7)

一、说教材

歌曲《夏天的雷雨》是中班音乐领域的内容,《指南》中明确指出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这个活动就来源于生活,为幼儿所熟悉。其歌词生动、形象,采用了问答形式描述夏天雷雨的特征.歌词中的拟声词“一闪闪”、“轰隆隆”、“哗啦啦”可以让幼儿体验到雷雨在音乐中的震撼。我认为选择这一活动就如《纲要》中所说:“既符合幼儿的兴趣和现有经验,又有助于形成教育目标的新经验;既贴近幼儿的生活,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

二、说学情

中班的幼儿喜欢倾听各种好听的声音,愿意参加歌唱、律动、舞蹈、表演等活动。歌曲《夏天的雷雨》旋律活泼欢快,内容形象生动,歌词浅显易懂,音区和难度都非常适合中班的小朋友演唱。中班幼儿的思维方式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对音乐形象与情绪的感知必须借助多种感官进行感知,因此本次活动中,我采用多感官感知,情境对唱等方式,引导幼儿熟悉歌曲旋律,理解歌词内容,感受歌曲情绪,激发幼儿参与歌唱活动。同时,在情感方面中班幼儿的表现欲可能还不足,活动中我更多地让他们尝试并喜欢上在集体面前自信的再现,这点我充分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点,符合《指南》中所要求的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年龄特点这一要求。

三、说活动目标

目标是活动的起点和归宿。根据《纲要》艺术领域总目标,结合《指南》中指引的方向以及中班幼儿的已有学习经验与年龄特点,确立本次目标为:

(1)理解歌词内容,学会演唱歌曲。

(2)能用一问一答的形式接唱歌曲,体验合作演唱的兴趣。

(3)了解雷雨的自然现象,知道如何进行自我保护。

从活动目标出发,我把活动的重点定位在:理解歌曲内容,学会演唱歌曲。活动的难点在:能用一问一答的形式接唱歌曲,体验合作演唱的乐趣。为使活动呈现趣味性、综合性,寓教育于音乐活动和游戏活动之中。为此,我作了如下准备:

四、说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让幼儿在课前熟悉雷雨天气的特征。

物质准备:场地布置(将教室的一角布置成户外的草地一样的情境,让幼儿亲身体验。)教师制作的ppt课件。

五、说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

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活动开始时,我创设一个游戏情境,(我是这样和孩子说的:小朋友我们来玩个游戏吧!听音乐模仿小动物!)。随着音乐的变化当出现闪电打雷的声音时。我将会和孩子一起做惊吓害怕的表情和动作。(这时我会和孩子说:宝贝,别怕跟着老师找个安全的地方。)安定好幼儿情绪后。谈话交流。(我会这么问孩子:“刚刚听到了什么声音”?“我们什么时候会听到这些声音呢”“又打雷又闪电,夏天的雷雨快来了”。)这些有效的提问和引导,使幼儿自然而然的进入夏季雷雨的情景中。通过情境游戏和音乐的变化结合,以对话形式有效地进行引导。激发幼儿的好奇心,为下一个环节的学习铺垫。

(二)帮助幼儿理解歌词,教唱歌曲

(1)第一环节是歌词教学,在这一环节中,我运用了视听法、语言指导法。我以问答形式让幼儿对歌词有个初步的印象。通过提问“天空中,轰隆隆,什么光发亮”?引导幼儿答出“一闪闪、一闪闪,闪电光发亮”……同时以PPT的形式将答案及时地展现在孩子面前,通过这种一问一答的方式和PPT的有效结合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学习句式。根据幼儿的具体形象思维占主要地位的特点,以视听法引导幼儿在观察生动形象的图片,充分刺激幼儿的视觉,用语言帮助他们轻松理解歌曲内容,熟悉歌曲旋律,为下一环节活动重点的突出做好准备,同时为难点的突破打下基础,孩子们通过体验、多感官参与,对活动的感觉和内容的印象则更为深刻。

(2)第二环节,教唱歌

在这一环节我采用示范法,我利用自己声音柔美的特点自弹自唱,让幼儿感受歌曲旋律的优美,使幼儿更直接的了解整首歌曲的内容。

避免孩子一味地单纯、枯燥地跟唱、学唱。紧接着我采用了游戏法、互动法进行教学,突出孩子学习的主体地位和老师的引导作用。(我是这么和孩子说的:“一个人唱真没意思,我们来玩个游戏吧。”老师来问幼儿答)。第一遍的演唱只是让幼儿初次的尝试,让幼儿对这种演唱形式感兴趣。紧接着我会将这种一问一答的对唱方式交代给孩子们。幼儿自己来决定,和谁对唱,怎样唱。幼儿的学习积极性也会很高。通过多种游戏演唱方式提升活动质量,同时突破重难点。

(三)表演歌曲

请幼儿分角色演唱歌曲,男生组唱提问部分,女生组唱回答部分,然后互换角色继续表演歌曲。通过这一环节,幼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对歌曲进行巩固和表演,本节活动的目标就轻松的完成了。

六、说活动延伸

好的活动不仅仅局限于某一次活动当中,我会让幼儿将今天所学歌曲回家唱给父母听,告知父母,夏天雷雨天要小心,注意安全。

音乐教案(篇8)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下午好:

又到了鸟语花香,桃红柳绿的季节,春姑娘如期的和我们相约,小草探出脑袋,花儿散发芳香,小鸟枝头歌唱,还有,你听,沙沙沙,沙沙沙《春雨蒙蒙的下》这就是我今天 说课的课题《春雨蒙蒙的下》。

新课程标准指出,音乐作为人类文化的一种重要的形态和载体,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伴随人类历史的发展,对音乐的感悟、表现、创造,是人类基本素质和能力的一种反映。下面我就《春雨蒙蒙的下》一课与大家共同探讨现代思想与教学策略。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歌曲《春雨蒙蒙的下》为第十册第六课,教时安排在了正值诗情画意生机勃勃的春天,是一首歌词简洁隽美,曲调抒情形象的童声合唱曲。使人由衷赞美春雨,热爱春天,对春天充满希望。

2、教学对象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认知领域进一步扩展,体验感受与探索创新的活动能力增强,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大胆表现,展示个人魅力。

3、目标的确定与分析

①知识目标:指导学生用连贯,平稳的气息唱出优美舒展的旋律,注重二声部的合唱技巧,做到音准和谐、音量均衡、音色统一。

②技能目标:充分发挥学生的艺术想象和创造力,培养音乐感受与鉴赏的能力,通过积极参与各种不同的音乐活动,保持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③情感目标:使学生由衷的赞美春雨,热爱春天,珍惜春天的大好时光。

4、重难点的确定与分析

①重点:正确且有感情的表达歌曲并通过各种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能力,使他们更加热爱春天。

②难点:歌曲的处理及二声部的合唱技巧。

5、教时安排

我将本课设为三课时,本课时为第二课时,学生在初步感受和学习歌曲旋律的基础上,正确且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并通过各种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激发他们喜爱、赞美春天的情绪。

6、课前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钢琴 情境创设

学生:自制模仿雨声的乐器 同一首歌节目表演

表演春天的头饰、道具

二、说教法、学法

音乐教育不是为了培养专门的音乐人才,而是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的音乐潜能得到开发,并使他从中受益,所以教学活动的设计应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音乐活动的参与放在重要的位置。所以我根据学生年龄特点选择了以下教法和学法。

(一)说教法

1、情景设置法——设置春天,春雨的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讨论法——通过自制乐器、处理歌曲、讨论表演等音乐活动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3、才能展示法——通过同一首歌这种特别的形成给学生足够空间,把他的才能展示给大家,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积极性。

4、多媒体展示法——通过MTV、录像、Flash动画等形成,丰富学生的视野,获得多种体验。

(二)说学法

1、体验法——让学生置身于音乐表演中,使他们获得愉悦的感受和体验。

2、模仿法——用人声模仿大自然的声音,并配合表现出来,创造意境。

3、创造法——自己创编舞蹈,制作乐器等形式不仅让学生动起来,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他们的创造能力。

4、合作法——分组讨论合作,让每个学生互动脑筋,团结协作。

三、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受体验

导语:春天来了,她的使 者——春雨也悄悄来了

你听“沙沙沙”“沙沙沙”春雨快活的下,让我们在雨中歌唱舞蹈,尽情的欢笑

活动:学生随音乐自由的律动,创设情境,教师轻吟诗歌《春雨沙沙》

意图:学生充分的置身其中,感受和体验春雨的美,从而引导学生情随意走,达到审美教育中寓教于乐的目的,获得身心的愉悦,大大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学习歌曲,合作探究

1、导语:“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绵绵的春雨让春天更加诗情画意。

活动: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进入情境

教师范唱歌曲

意图:体现了新课标中学生对音曲的整体感受和审美体验,在美的情境中,学生情不自禁的想要学唱歌曲。

2、活动:学生用LU 来体会歌曲的韵律

意图:学生既熟悉了旋律,又发现歌曲中的难点

3、讨论:怎样才能正确的表达歌曲,让歌曲更富有魅力

活动:学生分组讨论,边总结边实践体验

总结方案如下:

①整首歌曲应用连贯平稳的气息唱出优美舒展的旋律,注意连音与非连音的对比;

②注重二声部的歌唱技巧,做到音量均衡,音色统一,音准和谐;

③在合唱部分加上MP-P-PP的力度记号,在“绿了河边的杨柳,红了村前的杏花”加上渐强再渐弱的记号;

④注意弱起小节的演唱和首句中“下”字应唱三拍半,换气敏捷。

意图:新课标分析中高年级学生参与意识,合作探索的能力更强。让学生自己体验总结,并在实践活动中感悟,不但增强了学生音乐表现的自信心而且培养了良好的合作意识,并把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鉴赏放在了重要位置。

4、导语:这首歌不但旋律动听,歌词更是简洁隽美。“绿了河边的杨柳,红了村前的杏花”句式对称整齐,色彩丰富。

让我们随着音乐有感情的朗读歌词

5、完整的演唱歌曲

意图:在多媒体的辅助下,面向全体,通过朗读歌词的形式来体验音乐的韵味,学生再来完整的演唱歌曲,体会旋律和歌词共同赋予的美,充分体现“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理念,体验合作的愉快和激情,进一步启发学生赞美春雨,热爱春天的感情。

三、表现歌曲,参与创作

活动:学生用自制的乐器(装沙的袋子、装沙的罐子、揉搓袋子的声音)来模仿雨的声音,为歌曲配上简易动听的节奏。部分学生穿上准备好的服装和头饰道具装扮花草、柳枝、燕子、小鸟等等表现被雨水滋润的万物。大家共同歌唱演泽一段“春天的交响曲”。

意图:新课标指出,表现是实践性很强的音乐学习领域,是培养学生音乐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这一教学过程充分挖掘了学生的表演潜能及创造性潜能,使学生能用音乐的形成表达个人的情感,享受到美的愉悦。

四、拓展延伸 才艺展示

走进春天同一首歌校园联欢会

导演 策划:全体师生

节目单:

1、同一首歌(全体师生)

2、歌舞表演《春雨蒙蒙的下》(学生)

3、配示诗朗诵《春》(师生)

4、合唱《春雨蒙蒙的下》

(学生)

5、诗词串联《春天里的古诗》(学生)

春雨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

春江 白居易《忆江南》

春花 杜甫《绝句》

春风 罗洪先《后园咏》

6、舞蹈《雀之灵》(教师)

7、器乐联奏(学生)

古筝《春江花月夜》(工作计划之家 fz76.CoM)

笛子《早春》

手风琴《杜鹃圆舞曲》

8、歌舞《小鸟小鸟》 (学生)

9、春天的寄语(师生)

10、同一首歌 (全体师生)

意图:这是一台联欢会,一台属于学生自己创作的联欢会,它以学生熟悉感兴趣的同一首歌为背景,以极具审美体验的春天为主题,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共同参与。学生在吟诗、诵文、唱歌、舞蹈、演奏、作品展等一系列的实践活动中,通过自己的想象与创造,全面的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使课堂呈现勃勃生机,充分反映了课程改革的新理念。

五、教学启示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具备人本思想的教育理念,自由活泼的教学方式,为我们教师开启了一片教育新天地。本课整个教学过程是新课程教学理念的渗透和运用的过程,教学中我努力让学生自己去探索,自己去实践,力求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着眼于学生的主动发展,致力于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的研究,通过充分的音乐实践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音乐素养,使学生在充满趣味和情感的情境中轻松愉快地接受美的熏陶,提高审美能力。作为一名专职音乐教师,我将朝着这个方向继续努力,不当之处,希望得到各位评委和同行的指导、帮助。谢谢大家!

音乐教案(篇9)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欣赏歌曲《北京的孩子逛北京》。

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这首歌曲,使学生感受北京的生活气息,培养学生热爱北京的情感。

教学过程

1、导入:学生在《北京的孩子逛北京》的音乐声中走进教室。

2、初听歌曲,启发学生介绍自己对作品的感受,并归纳出歌曲中描绘了哪些北京景观。

3、再次聆听歌曲,引导学生关注歌曲中不同段落旋律的不同特点。

4、播放录音,让学生跟着录音哼唱第一段旋律并朗读第二、三段歌词。

5、组织简短的讨论,让学生谈谈“自己印象最深的部分”“自己认为最好听的部分”或者是“自己认为最有特色的部分”,并说出原因,教师总结。

6、请学生跟着录音进行歌表演,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美丽的家乡》。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2、演唱二声部时能做到音准到位,声音和谐。

教学过程

1、播放歌曲录音,导入教学。可让学生谈谈自己对这首作品的感受。

2、教师介绍歌曲的出处。简要介绍歌剧《傲蕾一兰》的主要内容,并播放歌剧片段,让学生深刻感受歌曲的意境。

3、播放范唱录音或教师范唱。

4、让学生跟着录音或在钢琴伴奏下轻声哼唱第一段歌谱,要注意唱准附点音符、十六分音符以及重音的位置。

5、唱熟第一段曲谱后,填词演唱。

6、教师教唱第二段曲谱,依次学习两个声部,唱熟后,可用钢琴弹一个声部唱一个声部。

7、教师可将全班分为两个部分,分别演唱两个声部并互换声部练习。练习时要注意音准以及声音的和谐。

8、教师伴奏,请学生完整地演唱歌曲。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欣赏《驯鹿》《冬猎》。

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这两首作品,了解月琴、柳琴的音色、演奏特点、表现手法以及乐曲所描绘的北方少数民族多姿多彩的生活。

教学过程

1、播放北方少数民族生活的录像片段,导入教学。

2、介绍这两首作品的出处、作者。

3、欣赏《驯鹿》

(1)播放录音,让学生谈谈乐曲描绘了怎样的情景以及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2)展示月琴的乐器图片或实物,向学生介绍月琴的音色、演奏方式以及表现手法。

(3)再次播放录音,并播放鄂温克族人的生活片段,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会音乐。

(4)请学生拍手或拍腿,用× ×× × × │ × ×× 0× × │的节奏为A段音乐伴奏。

4、欣赏《冬猎》

(1)播放录音,让学生谈谈乐曲描绘了怎样的情景以及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2)展示柳琴的乐器图片或实物,向学生介绍柳琴的音色、演奏方式以及表现手法。

(3)再次播放录音,并播放鄂伦春人的生活片段,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会音乐。

(4)让学生谈谈书上所列两段主题分别是以什么样的速度、情绪演奏的,分别表现了怎样的情景。

5、将这两首作品连起来欣赏,请学生谈谈这两首作品有何异同,并比较月琴与柳琴的演奏方式有何不同。

6、请学生自选一首作品创编舞蹈动作进行表演,并作评价。

音乐教案(篇10)

教学内容:

各位老师好,我说课的内容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与戏剧表演》第四单元《音乐剧》,本节的内容包括欣赏音乐剧《演艺船》选曲《老人河》,《音乐之声》选曲《雪绒花》,《猫》选曲《回忆》以及《芳草心》主题歌《小草》。

教材分析:

我对教材是这样认识的,通过欣赏《音乐之声》选曲《孤独的牧羊人》片段和《演艺船》选曲《老人河》来了解音乐剧的定义起源,而选用《音乐之声》选曲《雪绒花》和《猫》选曲《回忆》以及《芳草心》主题歌《小草》来展开对音乐剧发展的了解及艺术特征的感受和体验。

教学目标:

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目标:第一是知识目标:通过欣赏、了解音乐剧的定义起源和发展;第二能力目标:结合欣赏,多层次的了解音乐剧的艺术特征;第三情感目标:感受体验音乐剧独特的艺术魅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

我认为本课的重点是了解音乐剧的定义、起源和发展;而感受、体验音乐剧的艺术特征则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鉴于对教学内容的分析和对学生的了解,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创设情景、互动探究、讨论,自主创编等方法进行教学,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更好的突破本课的重难点。

教学过程:

我重点说一下教学过程:这节课我设计了这样几个环节:

启发引导——知识新授——感受经典——拓展与巩固——课堂小结。

一、启发引导

课前播放超级女生张靓颖演唱的《阿根廷别为我哭泣》,这首歌是音乐剧《艾维塔》的主题歌,尤其是超女张靓颖的演唱能很好的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来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并由此导入新课学习。

二、知识新授

首先了解什么是音乐剧?我并未直接告诉学生而是选用了综合歌唱、舞蹈、剧情和表演有机结合的音乐剧选曲《孤独的牧羊人》片段让学生欣赏,观察思考几种音乐元素在音乐剧中完美自然的结合,然后通过交流总结出音乐剧的定义,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突出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思想。

掌握音乐剧的定义后,结合欣赏音乐剧《演艺船》选曲《老人河》,了解音乐剧的起源于发展。这样学生会在本环节的学习中感觉自然贴切。

三、感受经典

欣赏美国音乐剧全盛时期代表作《音乐之声》选曲《雪绒花》和音乐剧《猫》的经典名曲《回忆》感受、体验音乐剧的艺术特征。

在《雪绒花》的教学中我首先在屏幕上显示文字,让学生阅读,接着播放《雪绒花》的影像资料并让学生随唱,欣赏后让学生总结影像资料中的演唱形式有哪几种?在出示答案之后,再一次播放资料让学生随唱,之后我和学生进行简单的合唱排演。通过以上实践活动,学生了解了音乐剧中的音乐是声乐和器乐的混合,声乐有独唱、重唱、合唱等几种形式,同时,他们也深刻体会到音乐剧的艺术魅力。这环节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又拉近了师生距离,营造了愉悦和谐的音乐情境,达到了高中新课标的要求。

对音乐剧《猫》经典名曲《回忆》的欣赏是本节课鉴赏的升华,因为歌曲完美地表现了剧中人物内心世界复杂的变化。首先我让学生静静地完整地欣赏《回忆》,感受音乐形象并用语言表达对作品的理解。通过口述《猫》的故事梗概及《回忆》的创作背景,复听《回忆》让学生体验音乐剧中歌唱、舞蹈、剧情与表演的完美结合。

以上两个曲目都体现了音乐剧的艺术特征,让学生结合欣赏讨论概括出音乐剧的艺术特征共有三个,通过屏幕显示加深学生的印象。

四、拓展与巩固

巩固本节内容时,我播放歌曲《小草》。因为这首歌学生都很熟悉,但很少有人知道它是我国早期音乐剧《芳草心》的主题歌,放在这里欣赏既可以让学生重新认识这首《小草》,而更主要的是让学生在熟悉的旋律中加深对音乐剧艺术特征的理解。

五、课堂小结

我们中国的音乐剧作品并不是很多,通过本节对音乐剧的欣赏,希望同学们以后更多的关注音乐剧,关注中国音乐剧,期待大家乘着音乐的翅膀充分展现自我!

我的说课就到这里,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谢谢!

音乐教案(篇11)

一、教学前端分析:

1教材分析:《沃尔塔瓦河》是捷克作曲家斯美塔纳于1874年11月20日至12月8日在布拉格完成的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中的第二首。全部套曲共六首花了五年时间完成。和贝多芬创作第九交响曲一样,他也是在全聋的情况下凭顽强的毅力写完了这部史诗之作。《沃尔塔瓦河》是一部风格奇特、构思新颖、近似音画的标题性交响诗。它运用了情节性连续发展的手法,近似回旋曲的形式。它以象征捷克民族摇篮的沃尔塔瓦河主题为乐曲基本主线,贯穿其它生活画面,描绘了大河从发源地舒马瓦山流向易北河出口的全过程,表达了对祖国、对人民深厚的爱。

2学生情况分析:学生聆听古典音乐作品容易失去耐心,这首《沃尔塔瓦河》比较长。所以要让学生像听故事一样来聆听音乐,他们已有一定的欣赏水平,能够辨别乐曲中主奏乐器的音色,并且能够随着音乐的变化来展开丰富的联想,教师应当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积极性,鼓励他们将自己的看法和理解说出来。

二、教学目标:

1感受和体验《沃尔塔瓦河》音乐中所表达的丰富情感,联想音乐中所蕴含的美好意境,从而对爱国题材的音乐感兴趣,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感。

2能够从旋律、节奏、力度、速度、音色等音乐要素的角度去感受、分析理解作品,初步了解交响诗这一音乐体裁。

三、教学方法:

1通过对比、歌唱、律动、舞蹈等不同形式进一步感受音乐作品。

2通过分组讨论,提高学生形象思维的能力,培养集体协作意识。

四、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学生在蔡依林的《布拉格广场》音乐中走入教室,教师提问曲名以及布拉格是哪个民族的?从而引出捷克,再过渡到捷克民族的母亲河——沃尔塔瓦河上。(设计意图:由学生熟悉并感兴趣的音乐入手,拉近学生与课题的距离,对之后的学习内容有所期待,能够以一个良好的精神状态进入新课教学。)

2新课教学:

(以音乐审美为核心,遵循感受——体验——再感受原则进行)

初步聆听音乐:播放《沃尔塔瓦河》,鼓励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描述音乐作品形象。提问学生:为什么听到音乐会联想出这样的音乐形象来?是什么刺激你的想象?(设计意图:为学生提供一个丰富的想象空间,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深入欣赏音乐,分析探索各乐段的音乐形象,理解寓意:

①引子:播放引子音乐片段,提问:由什么乐器奏出?它代表着什么音乐形象?引导学生辨别引子中的“冷泉、热泉”。(设计意图:分辨乐器音色展开丰富想象,从对比中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②《沃尔塔瓦河》主题:播放《沃尔塔瓦河》主题音乐,引导学生总结主题旋律特点,并指导学生深情地模唱《沃尔塔瓦河》主题旋律。(设计意图:体会旋律的舒展开阔性,体会乐曲本身的寓意)

③林中狩猎:播放《林中狩猎》音乐片段,提问:与前两段相比,这段音乐有什么变化?是什么主奏乐器造成音色、音乐情绪的转变?根据音乐联想河水正流经哪里?(设计意图:顺着前面的线索,进一步展开联想,使音乐与音乐要素挂钩,引导学生归纳音乐语言的基本要素)

④乡村婚礼:播放《乡村婚礼》音乐片段,让学生根据音乐猜测河岸旁正在进行什么活动?引出波尔卡舞曲这一舞蹈类型,并按节奏特点演示基本舞步,教师随机请学生一同跳舞,其他同学随音乐节奏拍手,激发学生的表演欲望。(设计意图:活跃课堂,给学生一个自我展示的舞台,搭建师生和谐的课堂气氛)

⑤月光、水仙女的舞蹈:播放《月光、水仙女的舞蹈》的音乐片段,观察学生的情绪变化,根据音乐力度、速度及音乐情绪的转变判断现在可能处于哪个时段?并引导学生说明理由。(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用音乐语汇进行表述的能力)

⑥《沃尔塔瓦河》主题再现:播放《沃尔塔瓦河》主题再现音乐片段,画出简单的旋律起伏线。分组讨论:这段音乐情绪变化了几次,都分别描述了怎样的音乐形象? (设计意图:探究式学习方法的体现,让学生在探讨研究的过程中体会乐曲旋律的起伏变化)

⑦简单归纳交响诗定义。(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自己的归纳总结往往能更好的记住结论)

3课堂小结:

再次感受音乐:结合作者经历及作品的创作背景进行爱国情感的渗透,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播放《沃尔塔瓦河》主题音乐作为背景音乐。(设计意图:加深对主题旋律的印象,在更好的理解作品本身的同时,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音乐教案(篇12)

导读:教给幼儿一些简单的唱歌技能是音乐教育的任务之一。我们不能一味追求单纯的技能技巧。我们进行唱歌教学的目的是为了给幼儿提供享受美的机会,使幼儿获得快乐的源泉,掌握表达感情的工具,养成良好的唱歌习惯,使幼儿能在快乐的唱歌活动中得到身心全面健康的发展。

一、设计意图

教给幼儿一些简单的唱歌技能是音乐教育的任务之一。我们不能一味追求单纯的技能技巧。我们进行唱歌教学的目的是为了给幼儿提供享受美的机会,使幼儿获得快乐的源泉,掌握表达感情的工具,养成良好的唱歌习惯,使幼儿能在快乐的唱歌活动中得到身心全面健康的发展。根据以上的指导思想,我设计以下活动。

二、说教学目标

1、在活动中能享受唱歌的乐趣,并初步知道歌曲的名称,理解歌曲的内容。

2、学习用歌声表达歌曲的幽默、风趣。

3、教唱歌曲《颠倒歌》,并能跟唱整首歌曲。

三、说教材

《颠倒歌》这首歌曲旋律有个性,歌曲形象、生动,歌词幽默、风趣,词曲结合得比较好,唱起来上口,它十分真实地描述诙谐逗乐的动物场面。幼儿对这些描述既新奇又熟悉,所以很容易理解、掌握,使幼儿在唱歌时感到十分愉快,有利于形成他们乐观、开朗的性格。

《颠倒歌》音域为6度(1=d)最高音b,歌曲的旋律主要在儿童最感舒适的音域内进行,比较合适幼儿唱,速度为中速,节拍为2/4拍,节奏平稳,幼儿易于掌握。

《颠倒歌》的重点在于在活动中能享受唱歌的乐趣。因为我们进行唱歌教学的目的是为了给幼儿提供享受美的机会,使幼儿获得快乐的源泉。使幼儿能在快乐的唱歌活动中得到身心全面健康的发展。

难点在于学习用歌声表达歌曲的幽默、风趣。要求唱歌时有表情,这种情意的产生应出自幼儿的内心,表现在幼儿的歌声中。这就要求幼儿不仅要理解歌词,掌握歌曲,还要根据自己的理解发自内心的表现出来。这对幼儿有一定的难度。

四、说教法、学法

教歌曲的方法不能公式化,方法要为目标服务,因此根据歌曲的特点及幼儿的具体情况,运用了游戏法和直观法,最终达到教学目的,培养了幼儿音乐感受力,音乐想象力,音乐记忆力。

游戏法在幼儿学习中起着重要的动力作用。让幼儿在学中玩、玩中学,则不会使幼儿感到枯燥无味,同时让幼儿体验在集体活动中的乐趣。老师通过设置疑问,配以色彩鲜艳的图片,把幼儿带入一个诙谐有趣的场景中;视听的结合,有助于幼儿理解歌曲的内容,老师的整体教学法及分段教学法加深了幼儿对歌曲的印象,进一步学唱整首歌曲,而在表演歌曲中,老师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及感受力,让幼儿通过自己的理解来表现歌曲的风趣,同时也提供给幼儿一个自我表现的机会。

五、说学具准备

贴绒教具:狮子、老鼠、大象、蚂蚁、小鸟、小鱼、公鸡、母鸡。老师出示了颠倒的图片,使幼儿马上形成鲜明的对比。图片直观形象,提高了幼儿的兴趣。

六、说教学程序

根据大班幼儿学习音乐活动的特点和本活动的目标要求,我设计了以下环节:

1、导语、引起兴趣(复习律动)兴趣是人们从事任何活动的强有力的动力之一,尤其是幼儿兴趣可以吸引幼儿去参加各种活动,积极学习各种知识,从而发展各种能力,为了激发幼儿的兴趣,开始部分主要是要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引发他的兴趣,为以下的学习提供良好的基础。老师导语:“今天森林里发生了一件大事,有好多动物都来参加森林大会,看,第一个跑来参加的是小马。”幼儿听音乐做骑马动作进教室。老师:“谁第二个来了?”幼儿学做小猴子动作。

音乐教案(篇13)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音乐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音乐中的故事》第一课时《歌唱二小放牛郎》。

下面我从五个方面作简要说明:

一、领悟课标,把握重点——说教材

《歌唱二小放牛郎》是一首以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的真实故事为题材而创作的叙事歌曲,歌曲浓郁的民歌风格的旋律,像阵阵清风传送着一个动人的故事,放牛娃王二小以自己的勇敢和机智,把日本侵略军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使我们的老乡和干部得到了安全,敌人受到了惩罚,而我们的小英雄却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这种叙事歌曲是在民间分节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运用了起承转合的四句体单乐段结构,以一个精心锤炼,富于概括力的曲调配以多段歌词,曲调优美动听,又略带悲凉的色彩,感情容量较大,充分寄托着人们对抗日小英雄的哀思。

教材的编写意图是激发和发展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丰富情感体验。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对学情的把握,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确立为:

1、通过欣赏歌曲,了解王二小的英雄事迹,了解歌曲的时代背景。

2、能看着歌词完整而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3、以情带声,用较连贯的气息和自然而委婉的声音表现自己对音乐的感受。

教学重点:感受、欣赏并演唱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理解歌曲表达的思想感情,并从中受到相应的思想教育。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连贯演唱歌曲。

二、彰显主体,自悟探究——说学法

音乐新课标认为:音乐教育应该是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音乐课的全部教学活动都应以学生为主体。因此在学法的指导时,我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坚持以学生自悟探究、自主练习、自信表演等学习方式,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注重发展学生的能力。

三、精选教法,激趣乐学——说教法

美国教育家杜威说:“老师在教学中只是协助学习活动的助手作用,让学生在创作的活动中学习”。因此在本课教学中,我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利用了激趣诱导,引导感受,体验学习等方法,让学生在“观看——聆听——演唱”等一系列活动中,促进音乐感知、情感体验和审美情趣的培养,养成共同参与群体意识和互相尊重的合作精神。

四、参与活动,丰富体验——说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感情

一堂好课必须有一个良好的导入作为前奏,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上课伊始,我播放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学生静静地听了一段后,我问学生可曾听过这首歌,许多学生摇头,但表示好听,我把音量调小,用低沉的声音向学生介绍歌词大意,并揭题:今天我们要认识一位比我们大三、四岁的哥哥,他就是王二小,在徐缓的音乐声中,我用多媒体课件出示王二小肖像图片并播放电影《王二小》片断,向学生介绍王二小的英雄故事,由此来营造特定氛围,激发学生的感情,引起学生的议论,从而引入本课内容,力求达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效果。

(二)感受音乐,学唱歌曲

新课标提出,音乐是听觉的艺术,音乐教学首先应该解决的问题是使学生会听,引导学生养成聆听的习惯,逐步拥有音乐的耳朵,是我们音乐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1、初听全曲,整体感知

在这个环节中,我让学生从歌词和音调两个方面来感受歌曲的风格特点。

2、深入聆听,体会情感

在这一环节中,我通过组织朗读歌词,展开简短讨论,概述歌曲所表达的故事,说说最让自己感动的段落或句子,启发学生体会情感。

3、琴声引导,学唱歌曲

在这一环节中,我利用键盘,让学生随琴声轻声分句唱词,并给予必要的提示及指导,最后随着琴声完整地初唱全曲。

(三)加强体验,演唱处理

由于本课歌曲段落较多,当学生们都能完整地演唱后,我采用多种形式的练唱,如领唱与齐唱的结合,老师唱与学生齐唱的结合,学生分组接唱等,这样既使学生的嗓音在不至于疲劳的情况下,增强演唱的熟练性,又逐步深化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情感体验,在练习过程中,我始终把握歌曲塑造的特定情景,将呼吸、吐字、咬字及力度变化等表现手段有机渗透于演唱的指导中去。

五、拓展延伸,说写碑文

这一环节教学旨在进一步深化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在学生熟悉了本课歌曲后,多媒体出示王二小放哨图片和王二小纪念碑,我对学生说:王二小就这样一边放牛、一边放哨,勇敢、机智地把敌人带进了我军的包围圈,结果被敌人杀害了,后来,人们在他牺牲的地方立了一块碑,上面写着“抗日少年英雄王二小”,如果让你在这碑上写几个字,你打算写什么呢?

有了前面情感的铺垫,学生情动辞发,各抒己见,言语中充满了对英雄的敬慕。

六、多元评价激励唤醒——说评价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呼唤和鼓舞。”因此,我在教学中采用了多元评价:有表情的鼓励评价,如一个赞许的微笑,惊喜的眼神;也有肢体语言鼓励评价,风趣地竖起大拇指或轻拍一下学生的肩膀;还有对学生个别差异灵活评价,针对学生个别特长、强项评价,使各个层面的学生都能轻松愉快地接受,树立学习的信心。

以上是我对本课教材内容的分析,设计及安排,有不当之处,恳请各位领导、专家、老师给予指正。

音乐教案(篇14)

一、说教材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音乐与电影电视》,本课位于高中音乐欣赏(全一册)第三单元《音乐与姊妹艺术结合》中的第二十课,这节课在整个教材和单元的地位非常重要,同时也非常新颖和适合学生。具体体现在:

1、音乐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形态和载体从来都是与其他文化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而音乐与电影电视的联系较之其它学科要更加紧密,因为他们有着相同的艺术特征即(艺术的形象性和情感性)。

2、动人的电影画面和优美的音乐相结合,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材中也是非常新颖的。

3、音乐知识与电影电视知识相结合是符合高中学生的文化修养和知识结构建立在多学科基础上这一特点的。

二、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提供给教学的大体内容和主要活动方式,结合自身条件和学生情况我制定了以下三点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电影音乐及其作用。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审美能力,调动学生的求知欲。

3、德育目标:珍惜生命呼唤真爱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三、教学方法:

采用多种方法相结合:讲授法,欣赏法,互动法,启发法,对比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

四、学法和教法

在学法和教法上我根据高中学生对音乐知识了解的层次不一,两极分化,但学生的思维活跃有音乐欣赏经验的特点,从两个方面来指导学生。1以情为主,教师创设一种融视,听,感,触为一体的环境氛围,以激发感染学生。2设计欣赏和创编活动以学生为主,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深刻体验,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和合作意识。

五、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

在教室墙壁张贴《泰》电影海报,营造影院气氛,教师弹奏其主题音乐《我心永恒》,学生回答出处引出课题《音乐与电影电视》。我的设计意图是:改变教室环境,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能很快进入角色,从多维度全方位地感受电影中的场景和氛围,《泰》电影音乐学生大部分都比较熟悉,能保证教师顺利引出课题。

2、从学生感兴趣的音乐入手,请他们谈谈自己喜欢的.电影音乐,想想音乐一般都出现在电影的什么位置

以此激发学习兴趣,使他们感到音乐亲切易懂,并很自然的总结出电影音乐的形式,如主题歌插曲片头音乐片尾音乐情景音乐等。

3、欣赏

《泰》电影中的两段音乐。第一段是《我心永恒》主题音乐在捷克和露丝两人初见相爱分离时的变化。在这个环节我提示学生注意节奏旋律快慢配器等音乐语言的变化,帮助学生理解音乐对贯穿主题推动故事情节发展,揭示人物内心世界等方面起到的作用。第二段是沉船时乐手在夹板上演奏的音乐。第一遍无声欣赏电影画面,第二遍加入声音,通过对比让学生深刻体会有音乐与无音乐的差别,进而总结出什么是电影音乐及其作用。

4、创编活动

请学生设想如果捷克没死他同露丝的未来会怎样?并为想象的情节配乐。在这里我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并派代表表演或演唱演奏,这样既发挥了学生的集体智慧又能培养个人多方面的才能,同时让学生进入电影情景进行想象创造,有利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引发学习探索兴趣,加强对电影音乐的理解和感悟。

5、小结

教师采访学生说出对这节课的心得体会。目的是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理念。最后如果有时间,请结合历史谈谈对1912年《泰》号沉船事件的看法。

音乐教案(篇15)

一、设计意图

小小班幼儿的思维正处于直觉行动思维向具体形象思维过度的时期,他们情感外露,不稳定,带有很大的情绪性。他们学习、或殴打能够的特点是只关心活动的过程,不关心活动结果,因此,小小班的教学活动应更注意游戏化、情景化,强调让幼儿在愉快、轻松、自由的游戏中自娱自乐、玩中学、玩中获发展。

《小小鸡》是一首外国歌曲创编而来的一首幼儿歌曲,小小班幼儿思维的特点决定了他们喜欢在动作模仿和游戏情景中学习。因此,我所选择的音乐将情景性和趣味性放在首位,节奏鲜明,形象性强的音乐引起幼儿活动的愿望,另外,活动设计小小鸡到草地上玩和允许自己喜欢的小小鸡,在唱唱玩玩中,反复感受音乐的旋律和歌词。从看小鸡,做小鸡,一直到唱小鸡的整个过程中,幼儿自然地产生了爱小小鸡、爱鸡妈妈的情感。幼儿始终保持活泼,愉快的积极情绪,真正做到玩中学,学中乐。

二、教学目标的制定

1、乐意用动作、歌曲、表情,表达对小小鸡和鸡妈妈的喜爱之情。

音乐学习心理学告诉我们:多种感知通道参与,特别是大肌肉运动的参与,能有效地提高儿童对音乐的感知兴趣和感知音乐的效果。新《纲要》中强调:“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呕吐能够的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目标1是本次活动的重点。

2、在唱唱玩玩中学习做音乐游戏《小小鸡》。

皮亚杰指出:在前运算时期(幼儿时期)要发展智慧,关键是让幼儿做各种各样的游戏,从娱乐中学、从玩耍中学,脱班幼儿很喜欢一边哼唱一边做模仿动作,小动物是幼儿最亲密的朋友,幼儿对小动物的叫声及感兴趣,并好模仿动物的动作,因此对这首歌有强烈的兴趣成了游戏的基础,目标2是目标1的基础上进行,又是目标1的突破口,而遵守游戏的规则幽将是成为本次活动的难点。

三、活动准备

为了引起幼儿的兴趣,调动对音乐的积极性以及帮助他们对歌词内容的理解,加强节奏感等,我适当地使用了一些能活动的教具,本次活动我作了以下准备:

1、情景课件。

2、区域活动中,幼儿自由听赏过歌曲的旋律。

3、创设在游戏中学习的氛围。

4、准备鸡妈妈头饰一只,音带,录音机。

四、活动流程

一、引出课题:听小鸡叫,问“谁来了?”幼儿回答,打开课件引出小鸡及音乐。

二、看小鸡、听节奏、做动作。

1、引导幼儿看小鸡,模仿学做各种小鸡的动作,激发幼儿的兴趣。

2、引导幼儿欣赏音乐,并学做小小鸡。

托班幼儿正处在听觉感官发展时期,听觉的发展比其他感官快而需求多,因此对音乐能表示出明显的情绪反应,这一环节是幼儿的听觉感受及动作感受,使幼儿对音乐有初步的印象。

五、听歌曲,讲解游戏规则。

1、教师听音乐,表演小小鸡,让幼儿模仿。

2、引出鸡妈妈。教师表演鸡妈妈找小鸡。(初步感知游戏规则)

3、告诉幼儿这是一个音乐游戏,游戏是有规则的。(幼儿表演小小鸡在草地上玩耍,做各种动作,鸡妈妈来找小鸡,按音乐旋律进行游戏)

六、幼儿游戏

1、边听音乐,边哼唱歌曲进行游戏,再次激发幼儿爱小鸡的情感,强化游戏规则,以此来突破本次活动的重难点。

2、在游戏中结束本次活动。

反思

今天,我组织了小班音乐游戏《小小鸡》。在活动前,我认真的揣摩教材,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精心的设计了教学环节,并为此次活动做了教具以及各方面的准备工作。所以本次活动进行的很顺利,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下面我就说说本节课的收获和感受。

一、目标的完成

本节课主要是引导幼儿与同伴愉悦的玩音乐游戏,体验游戏的快乐和美,培养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这个目标顺利完成。

二、教学亮点

本节课我利用课件的形式激发幼儿的兴趣,我和幼儿在看课件的过程中让他们想各种办法学习不同动作的小鸡,并想办法藏起来。通过这一环节,充分的发挥了幼儿的想象力及创造力。并且幼儿对动物的模仿非常感兴趣,所以本环节对之后的学习游戏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本首歌曲的第三乐句是让幼儿把自己藏起来,通过课件及教师的引导,幼儿能想象到不同的办法进行躲藏。

三、教学启示

1.带孩子听音乐,做律动入场。我利用《小鸡走》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为下边的活动做准备。

2.看课件,学习“小小鸡”歌词,这是本节活动的重点。因为课件的形象直观,幼儿对这个活动的特点特别感兴趣。并积极的参与模仿小鸡的不同动作。

3.让幼儿根据图谱学唱歌曲。我首先以清唱并拍打节奏的形式让幼儿熟悉歌曲旋律,然后和幼儿一起边拍边唱歌,加深幼儿的记忆。在本环节中重点引导幼儿边唱最后一句边回到座位上,在这里给幼儿提出明确的要求,加上了游戏规则,这样就为突破难点,也为下一环节的游戏进行做了充分的准备。

4.交待游戏规则,学习完整的做游戏,因为小班的控制能力差,所以我觉得这个环节是此次活动的难点。应该怎么来解决这个难点,我就抓住了孩子比较好动,喜欢做游戏的特点,告诉幼儿:“你们藏起来的时候能不能说话?”幼儿回答:“不能”“为什么?”“说话会被抓到!”这样的谈话形式让幼儿自己讲出游戏规则。所以在进行的时候大部分幼儿都能遵守游戏规则,也会在最后一句时边唱边回到座位上。

5.活动结束的时候,在音乐《小鸡走》中带领幼儿走出活动室。选择的这个音乐又与本次活动的主题相呼应。

四、活动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本次的教学展示是我第一次参加,在说课的时候因为紧张而说的不够完整。之后就是在活动过程中各个环节的时间把握上有点欠缺,到最后的玩游戏时结束的有点仓促。

五、参观完整个活动后的个人感想

通过本次活动,我认为要想上好一节活动课,之前的各项准备都很重要。要提前了解幼儿的各项特点,有针对性的设计课程环节,设计出有趣的情景。让孩子快速的融入活动中去,充分的调动幼儿的积极性。这样才能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而孩子们也更加喜欢这样的活动设计,更加喜欢这样的幼儿教师!

"音乐教案"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