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关于年味儿的作文

发布时间: 2024.01.22

关于年味儿的作文精选7篇。

关于年味儿的作文(篇1)

寒假中的许多时间我都草草地虚度过去,唯有过年那几天我是真真切切度过去。

愈近年关,过年味愈浓。

排在年味之首就是那一阵阵浓郁的鞭炮味。从地上忽然飞向天空就是那一个个花炮,垂直地飞向天空,以一种傲慢的姿态在天空中绽放,闪现出一个一个的“小星星”,转眼间又消失在黛蓝色的天空中。它完美地飞跃,完美地落下,完美地展示给我们看,又一颗接替它,在天空中绽开出一朵巨大、闪烁、晶亮的花朵,仿佛花朵上镶满了水钻,又消失了。吸吸空气,里面有氧气夹杂着那股硝烟味,虽不好闻,但是闻着闻着也习惯了,这股硝烟味还真是随处可闻呢。

年味之二当然要酒香味了。在过年时,许多爱藏酒的人都会纷纷打开自己珍藏多年的好酒,也许只有在这种日

子里,他们才会收敛自己对酒的吝啬。在过年,不管是会不会喝酒的人,都得沾沾酒气,这不,喝着喝着倒也能品出些这酒的好了。

饺子味在年味中也是不可缺少的。我特别爱在过年时吃饺子。那肥中带瘦的馅,加上些料酒,那味儿真是让人口水流下三千尺。再在馅中加入葱、姜、蒜,那滋味无法用语言来形容。蒸煮完后,香味那真是扑鼻而来。一碗醋,一大碗饺子,可能还填不饱肚子哩。吮吮饺子上的醋,一咬开饺子,又会有一股汁混着醋一起流入口腔中。

仔细想想,其实年味很多。都饱含着新年的温馨美好。想象一大家子人围坐在一张大圆桌边吃饭,虽有些挤,但是谁都互相夹菜,这种温馨只有在过年才能得到。

关于年味儿的作文(篇2)

我的家乡在河北省遵化市,一个美丽的小镇。每年春节,我们一家人都会回来这里细细品味“年味”。今年也不例外。除夕下午,家家都要贴春联。贴春联很讲究:春联要从左往右贴,“福”一般倒贴,因为象征福到了,家里贴的对联数要成对,寓意“和而美”。

这时候我奶奶就会用面粉做个糊,我和爸爸就开始在门上贴对联。我的春联都是自己写的。年夜饭也要介绍给大家。一般除夕下午,全家人会在一起包饺子,晚上全家人会聚在一起。人越聚越多,老人就越开心,意思就是“一切都团聚了”。春晚也是“大餐”。年夜饭后,我们一家人站在电视机前,津津有味地看着晚会。放鞭炮是我最喜欢的习俗之一,意思是“快乐吉祥”。零点的钟声一过,村里的鞭炮声甚至变成了一声,无数的烟花升腾起来,洒在大地上,火焰洒得到处都是,大地大放异彩。这时候我也带着我爸,让他带我和我哥去院子里放烟花。我们都玩过超级安全的儿童小烟花。更有必要在大年初一给大家介绍团拜。在我的家乡,孩子们应该早起给长辈磕头拜年。他们见面时,同龄人通常会互相说“新年快乐”。即使遇到陌生的路人,人们通常也会打个招呼。

这时,到处都是和谐喜庆的气氛。偷偷告诉大家,我很喜欢这个习俗,因为我可以“送出”一小笔钱,得到很多压岁钱,其中一部分可以用来买我一直想要的东西,剩下的可以由我妈替我存起来。春节期间,一年的疲惫被忘却,一年的喜悦和对来年的憧憬被收获。春节是最具中国特色的传统节日,也是我最喜欢的节日。

关于年味儿的作文(篇3)

从小年那一天开始,全国各地的人们都以不同的方式开始准备迎接新的一年。新春正张开温暖的怀抱。

城市,人们仍忙碌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吃着微温的便当,两眼发直地盯着电脑。他们没时间休息,没时间放鞭炮,甚至于没时间回家,紧张、疲倦,这是他们的年味儿。

乡村,人们固执地坚守着老祖宗留下的传统,连续十几天鞭炮声不断,从这条山沟一直响到山后面的那条沟里去。

白天,农民们不再出田做农事,全挤在一间陕小的厨房里忙着准备食物。过年时的一切吃喝都是他们准备的,因为他们始终铭记着毛主席的话“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在他们看来,这是再普通不过的传统了。当高粱酒慢慢在坛子里酝酿着香气,腊肉的滋味在烟和火中沉淀时,忙了一天已是傍晚。总有几房人家家中的灯是彻夜不熄,乡里乡亲全都涌到这几户人家中,电视对他们来说不过是家里无用的摆设,在他们眼里甚至还不如一口铁锅实在。因此,电视一年到头没开过几回。乡亲们围坐成几堆,妇女们吃着瓜子,谈论着自己家中备好的年食;老人们不善于谈天说地,各自思念着在外打工的游子,搬着手指数着那已临近的归期;男人们则大碗喝酒,高谈自己的壮志与抱负。

当大年夜那天的黎明到来时,人们少了往日的闹腾,紧锣密鼓地张罗着饭菜,一扇扇窗户里投射出殷切期盼的眼神,齐刷刷地指向村口,那游子回归的地方。团年饭以前,他们是决不能大吃的,顶多喝几碗米酒,吃几个包子垫垫肚。当所有外出的人们像商量好一样一同回到故土时,在外见过世面的他们多多少少给这保守传统的小山村带来现代的工业气息。这时,团圆饭才算开始。

从城里回来的人吆喝着:“开电视,看春晚!”村里的人不明白究竟是怎么回事,只知道这天能从电视上看到不一样的节目(当然,他们其实是没看过平时的节目的)。电视由于长时间没开过,屏幕上有些小水珠,模糊不清。从外归来的年轻人不乐意了,而村里的老人却暗自高兴,因为他们听那些“博识”的人说过:一有电视,孩子们的.心就更欢腾了。

当电视还持续“面瘫”时,饭桌上已经忙开了,敬天、敬地、敬逝者、敬老人……年轻人也都高兴地畅饮着,有谁还在意着那似乎有意与他们玩笑的电视呢?

这样的场景年复一年地重复上演着,总有一群纯朴地农民执著地守着那份传统,守护着家庭的和谐与团结。

这就是家乡的年味儿!

关于年味儿的作文(篇4)

正月十五打社火,闹元宵晴

早晨六点,一阵鞭炮声就把我们惊醒,再睡了个把钟头,鞭炮声越来越大,于是起床。

今天是春节的最后一天,刚到中午,街那边就锣鼓声震天,那定是打社火了!暖洋洋的上午,我们一行去了街上,街上人很多,围着舞狮子的表演者。演员们头上顶着黄布,身上披着金色的大褂,用了一根有亮片装点的布条扎腰,手里拿着大大的花球,而“狮子”则披着长长的,厚厚的皮毛。一阵锣鼓响起,那些人手持花球,一会儿向左,一会儿向右,狮子也随之向左,又向右。他们周旋着,舞动着身体,大汗淋漓,眼睛死死的盯着对方,突然狮子使劲向人们扑去,于是人扭着灵活的身体向右一跃——狮子落空啦!人群欢呼起来……

到了晚上,浓浓的夜空里一颗星星也没有,四面八方如同星星一般的烟花伴着“噼里啪啦”的响声跳进夜色中,又在一瞬间炸响,流星一般的五颜六色的烟火向四边散去,又很快磨灭了。一朵又一朵鲜艳的花儿在夜空中含苞,绽放,凋谢,在这新年里的最后一个晚上……我手里端着热乎乎,圆滚滚,白胖胖的汤圆,咬一口,又咬一口,黑色的甜蜜的芝麻汩汩流出,嘴里满是甜甜的味道,这是浓浓的年味儿……

我想说,春节就像是绽放在中国传统文化夜空中的一朵烟花,停留的时间虽短,那暖暖的浓浓的年味儿,却令人回味无穷!

关于年味儿的作文(篇5)

年的味道,这久违的感觉,在这样的一个偶然的场合,一个不经意的瞬间涌上了心头。眼前的所见夹杂着年关将近、日益迫切地归家的之情,以及一个人长年独自在外生活的种种不易,让我更加迫切的珍惜这份来自于心底最为真实的一份感觉,一份逝去的冲动。

家乡,确切的说是老家山东,那里的年别有一番韵味。似乎家乡的年味每年都来的特别早,一入腊月,我们那里的大家就开始准备过年用的面、油,开始陆续的赶集筹备过年牦肉、包饺子用的调料,炒菜、蒸菜馍豆馍、花糕用的葱、芫荽、粉条、红豆、枣,过油用的鱼等,逢集就去敢,数落着买,生怕落下什么。过了腊月中旬,随着外出打工的亲人挣钱的归来,孩子的放假回来,我们那里的人,家家的妇女就开始蒸菜馍豆馍、花糕,从早蒸到晚,一锅接着一锅,直到把准备的馅子用完为止,外人行走在胡同里就能闻到馍的味,闻味就知道谁家在蒸什么馍,还有那厨房里发出的“亢池、亢池”的风稴声,烟囱上冒着的浓烟,就知道家里的老娘们们在忙碌着蒸这蒸那呢,提早进入年当中,让一年在外打工辛苦的亲人和上学的娃娃提早吃到年的过活,感受一份家的温馨和节日的祥和。这时谁若走亲串门,主人家都会拿出刚蒸好的各种馍,让你吃,让你尝,关系好的临走时还会相送一疙瘩馍;还有我们那里的人除了自己蒸这馍那馍的,还会拿麦子到馍馍店去换几十斤机器馍,以备亲戚来访时,款待客人用,在我的记忆里这种机器馍一直都是小孩子们的最爱。

等菜馍豆馍、花糕等的蒸完,来不得休息,各家就开始过油炸东西了,炸鱼、炸酥肉、咋丸子一直都是我们那的习俗。在这三类里,我唯独对炸红薯丸子情有独钟,记得每年红薯丸子都是排在最前炸,因为稀罕再或是嘴馋的缘故,只要是知道母亲或奶奶要炸丸子了,我那天非得等到吃到红薯丸子了才肯出去玩。按照我们那的习俗,过年了,刚出锅的第一拨丸子需要敬过灶神、财神等后,人才可食用,而我呢,哪里等得了,尾随着母亲敬神的同时,我时不时的捏一个捏一个的,然后把捏到的红薯丸子快速地放进嘴里,烫的嘴直打哈哈,一咬一股热气,当时吃的是那么的硬,且是那么的有滋有味;当然了,我的不守规矩,也不时会遭来母亲的阻止与“抱怨”,说我怎么这么的不懂事,我嬉皮笑脸的,装作没事一样,继续吃呀吃。

炸过东西,过完油,就到了牦肉了,这个是吃肉不香,啃骨头和喝汤香,一家人齐上阵啊!在我印象里,牦肉一般都是在下午或晚上,若是下午的话,晚饭就不用做了,一家人吃些煮好的肉,喝些肉汤就够了。牦肉可不同于蒸馒头,牦肉要用大火一直烧,每逢这时,父亲都会预先劈好木柴,到时只管一个劲地拉风稴和往锅底续劈柴,直烧的锅里“咕嘟、咕嘟地”,散发出扑鼻的肉香味,不过我家里的人都不怎么能吃肉,用母亲的话说就是“我们家的人都不能享福”,煮完的肉,顶多是啃啃骨头,喝喝汤,然后就被母亲把肉捞进了罐子里,放上盐腌了起来,这腌肉能放很长时间不变质,基本等过完年馍、丸子等都吃完了,它还在,那时更是成了小孩子们吃馍的菜、嘴中的福。

最后就到了年关,包饺子,准备除夕的年夜饭。一般饺子都是母亲和嫂子来包,父亲准备柴禾、烧烧锅等的,而哥和我有时也会在母亲、嫂子忙不过来的时候去帮忙轧饺子皮,但大多数时候都是我哥俩贴对联,一个人扶着椅子,一个人站在上面贴对联,早年的时候,家里的对联,包括我们村的很多人家的对联都是爷爷写的,谁家拿红纸上门,爷爷都会一一给写,可惜当时的对联本现在还在,而如今爷爷已不在了,爷爷舞动几杆毛笔半余生,在村里的红白喜事中不知留下了多少墨迹,爷爷,即将过年了,在天国的你可安好!

后来大肆兴起了印刷的春联,爷爷只是偶尔的一年会写写,同时上门找爷爷写对联的人也少之又少了。再后来,我家每到春节开始批发对联、卖对联,爷爷更是不再写了,但爷爷平常练字的习惯没有丢,那些你从公社拿回的老年干部之家的书本上,写满了你的字迹,在你走后,爷爷你知道吗,这些都做为了孙儿我的收藏,保留了下来。本来想着在此写写我六年中卖对联的感受,以及对手写春联逐渐遗失的一些看法,看来不必了。说实在的爷爷,随着你逝去时间的逐步变长,我真的是不常想起你,有的也只是在您的祭日及想起奶奶孤苦伶仃的时候,才会想起你,而今天,在这个临近春节的晚上,在这个我即将回去的异地,我再一次想起了你,等着我,爷爷,腊月二十九下午,我带着纸钱和鞭炮去看你、去看你!

贴完对联,同族的、也就是同一个姥爷爷或姥姥爷爷的晚辈们开始在街上集结,然后一起去地里上坟,以前我不长去,有时也轮不到我去,但现在不同了,只要我在家,别人不叫,我也一定会去,因为有爷爷在了。上坟,和整个喜庆的节日比起来,似乎这一个环节很悲戚,对如我一样甚至是比我小的男孩子来说还好,或许就是跟着去玩,再或是地里坟包里躺着的人,他已经忘了,或压根就不知道,去上坟,无非就是凑凑热闹,放放鞭炮;而对父辈们来说,可就不同了,那座座坟包内躺着的可能就是自己的亲爹亲娘,那人世中最亲最爱的人,不管是往常多坚强的一个人,在这节日里,在这上坟的那一刻,总有一丝情感的弦在牵动着他,让他悲痛的留下眼泪,让他想起已不在人世的亲人。

上完坟回来,一般下午四五点钟了,天还很亮,就有人家开始放鞭炮,下饺子了。在这会,我们那也有一个习俗,那就是向爷爷家送饺子,与叔叔、大爷家互换饺子,进门子间尝尝谁家做的饺子好吃,不过最近几年这种习俗也在慢慢的淡去,有的人家还在送,有的人家已经不在互相送了。早早地吃过除夕饭,大人小孩就到处溜达着玩了,那一长年在外打工,不曾聚在一块的朋友或同龄人,这会难得聚在一块,打打牌、打打麻将等的,娱乐娱乐,或是熬个夜等的,图个大吉大利。而我呢,一般是出去玩会,就回来了,看看春节联欢晚会,看着看着就睡去了。

第二天一大早,不是母亲把我叫醒,就是外边“噼里啪啦”的鞭炮声把我吵醒,天还很黑呢,我就起来了,起来按照习俗先用热水洗洗脸,然后就听母亲在堂屋门前唤唤鸡、唤唤养、唤唤狗等的,寓意一年内六畜兴旺。然后母亲开始挨个在院子里、屋里头、门前等烧香和纸糊的元宝,而我呢,就在院子里放鞭炮、双响,粗心的时候,也有把双响放倒的,一声巨响,直震得树架上的鸡“哥哥咯”的叫,狗躲在墙角不敢吱声。这个大年初一起早的事情很微妙,三言两语我也说不清那份异样的感受,也许只有经历其中的人,才能体会到其中的乐趣吧!

烧完香,放完这刻的鞭炮,我们家里的人陆续都起来了,母亲开始烧水准备下饺子,父亲拿扫帚扫遍整个院子的角角落落。有时还没等我家吃完早晨的饭,大黑天的到我家给我父母磕头的人就来了,于是父亲、母亲放下手中的碗,匆匆出来应对,等磕头的人一走,母亲就开始催促哥和我赶紧吃,好去磕头,很多时候,哥和我也就不再吃了,出门给长辈拜年去了。在大街上遇到辈分高的那可真是“咕登”跪地就磕,磕了主,磕了长辈,基本上天就亮了,想跑的话,就随群到其它家族的主上去磕一圈,不想磕的话,就回家睡觉,而这时,父亲是闲不住的,每逢大年初一,就得去走老亲戚了。

热热闹闹的年就过完了,接下来就是走亲戚和打算外出了,打工的打工,上学的上学,一切似乎又回到了常态,不同的是,我们都又长了一岁,年前年后的一聚一离,一喜一悲皆融入了年的味道当中,一切的一切都烙印在了你、我、他的记忆之中。

关于年味儿的作文(篇6)

新年的钟声敲响了,小朋友最快乐的时光终于在大家的催促下一步步的走来、。

一大早,家人都开始了快乐又繁忙的生活。你瞧,“家伟,你贴歪了”“什么贴歪了,你拿三角尺子量一下,这可是标准的90度。”我和姐姐正在窗前边贴对联边争论。“快点,一会儿还要去打年货呢。”父亲开始催促了。“我知道了,马上就来。”我不耐烦的说。

街上真是人山人海呀,我们在超市左挑右选,瓜子仁、杏仁``````哈哈哈,都是我爱吃的,我抱着一堆零食蹦蹦跳跳的去找父亲母亲了。姐姐也不示弱,她拿着虾仁和牛排不停的往篮子里放。

最受大家喜爱的年夜饭终于开始了,母亲的手艺一向好,老远我们就闻到香味了,看着一桌子的满汉全席,我们口水直下三千尺。哈哈哈,父亲说,等一下再吃,先去放一下鞭炮。随后,我们在烟花中快乐的品尝着美味。

年初一最有趣的就是拜年了。我们一家人拿着礼物,开始奔走。外面四处都是热闹的鞭炮声,人们脸上都是动人的微笑。三叔家到了,一进门便收到三叔的大红包,我乐得笑开了花。便高兴的说:“三叔新年好。”这孩子真是越来越懂事, 三叔笑眯眯的夸我。

来放孔明灯吧,在母亲的帮助下,我点燃了灯笼,用它寄托我新年美好的愿望。新年的味道,真甜美。

关于年味儿的作文(篇7)

时令春节,空气中到处弥漫着春的气息,年的味道。潮来潮往的人群尽情呼吸着年的味道。这些味,带有传统文明的标签,是那一抹传统文化最浓郁的温情;烙有故土乡情的印记,是那一缕悠长乡愁最诗意的皈依;最具生命情感的日子,是那一丝泥土芬芳最清新的味道。

过年了,消防队里飘荡着别样的年味儿,这是五湖四海习俗与当地民俗融汇的混香味,是视驻地为故乡坚定守望的甜香味,是呵护生命财产平安的醇香味,是远程视频语音亲情问候的涩香味,是携女带崽倾巢慰军的馨香味,他们用自己的钟爱的颜色和执着的信念,创造了独特的春节消防文化的味道。

贴春联,粘福字,挂灯笼,过年氛围一样没有少;包饺子,做年糕,蒸年肉,丰盛美食可口不得了;打电话,发微信,连视频,亲情交流祝福停不了;夜检查,勤宣传,备勤务,精彩春晚欢笑听不了……

我们在继续营业的场所开展提示和检查,我们在慢速行驶的消防车上流动执勤,我们全副武装地坐在电视机前看春晚,我们穿着战斗服交替吃着年夜饭……

把营区五颜六色的彩灯亮起来,把家乡的特色菜做出来,把当地的拿手菜端出来,把骄傲的敬业服穿起来,把自编自导的文艺节目唱起来,把现场直播的春节联欢晚会看起来……消防警营的过年的情绪被点燃。

我们边吃、边唱、边看……也在边听,保持高度警惕,只要警铃一响起,我们就像离弦之箭,一触即发,奔赴一线。

时断时续,时懈时怠,时饥时饱,是除夕这天的老常态;

全力以赴,全员战备,全天警戒,是除夕这天的关键词。

因为充实,所以快乐;

因为繁忙,所以回味;

因为竭力,所以无悔。

视频里的爸妈,请擦去眼角隐约的泪花,我已把你教我的美食分享给大家;来警营的妻儿,请你们放慢今天的节奏,千万别让这种温柔的残酷把你传染;辖区里的群众,请你们尽情地玩耍,万家灯火的吉祥是我们的守候。

其实,我也想大声对群众说,用电用油用气虽易,但引发火灾扑救着实不易,请务必且防范且珍惜。一时疏忽,真正发生了灾害事故,就是几十车水,也抚不平不了受灾百姓的忧伤。高兴过年过节,千万不要忘记安全习惯。

其实,我也想大声对家人说,不是任性不回家,不是不想爸和妈,更不愿愧对儿和她,只是穿上这身衣服,职责和使命丢不下,有些话,就它永远冰藏不发芽。高兴过年过节,先把孝顺、温存、温暖放下,用你们的付出,成就我们的伟大。

新的一年里,让我们用微笑的心情,向阳光奔跑;用自信的心情,向浓烟奔跑;用心酸的心情,向幸福奔跑。这是我在给坚守在防灭一线的战友们新年最诚挚地祝福!


"年味儿的作文"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