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近代史观后感

发布时间: 2024.01.25

最新近代史观后感。

我们不用去强求别人的想法跟我们一样,心得体会就是将自己的感想和思考整理出来的文字。相信每一个人在小学和中学都写过不少心得体会,心得体会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知道怎么写具体的心得体会内容吗?于是,小编为你收集整理了最新近代史观后感。希望你能从中找到有用的内容!

近代史观后感 篇1

这个暑假,我翻开了《中国近代史》,一览这段血泪斑斑的历史。

其中有一个故事烙印在了我的心头:“亚罗”号事件。晚清政府腐朽无能,实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所谓“亚罗”号事件只不过是英国为了侵略中国而打出的一个幌子。中国水师在中国船上查捕海岛,完全是中国的内政,与英国一点关系也没有,可英国的领事巴夏礼竟夸大事实,弄虚作假,激起英国首相向中国开战的欲望。这件事就是一把钥匙,开启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开启了西方侵略者对中国无休止的战争。圆明园被烧毁,中国被迫签约,土地被迫割让,中国已深陷“半殖民地”的标签。还有“马桶阵”“叶名琛事件”读着这本书,仿佛心已落入万丈深渊,屈辱带来的懊恼,叩击着心里的一潭死水。果然如大家所说的,中国的近代史就是一段屈辱的历史。这一段历史,更是让我明白“落后就挨打”的道理

但人生就得向前看,一个国家的进程也是如此。被镣铐所牵制,并不代表一生都无法挣脱牢笼。被迷雾遮住了眼,并不昭示永远处于迷茫之中。正像大家所说的,中国这头雄狮正以惊人的速度觉醒、咆哮、飞奔,直奔向世界之巅。港澳回归,昭示中华民族正一点一点夺回自己的位置;中国GDP超10万亿美元,宣告中国的经济正在飞速发展;北京奥运精彩绝伦,中国女排东山再起,打破外界对于“东亚病夫”的成见;两弹一星、中国天眼、嫦娥工程,对于科学的追求引领国民奋发向上;而在20XX全球新冠疫情中,中国对疫情的控制,对病毒的平息的速度更是惊人的,不可思议的。隔离病毒,但不隔离人与人之间的团结,人与人之间相连的爱。

这就是现在的中国,崛起的雄狮,一鸣惊人的飞鸟,无一处不展现着他活力跳动的脉搏,蓬勃发展的生命力。或许历史是不忍回首的,过去是惨不忍睹的。但只要以史为鉴,勇于改过。触底反弹也是如此伟大。

近代史观后感 篇2

近期,于闲暇时,我翻阅了《通往立宪之路,告别晚清的近代史》一书。观其前后,纵览全书,从中领会到些许作者所要传达给我们的思想和精神。翻阅过程中,我体会到作者**及李冬君他们的观点,他们对于中国近代史的独特认知,他们对于晚清,对于近代的解读。

也许,我所了解到的是,作者的初衷与他真正想表达的并不相似,或者说只有千分之一。但我觉得这无伤大雅,毕竟,“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认知角度不同,所体会的思想、观念便会有所偏差。

于我个人而言,该书是一本体现个体性的近代史书籍,与其他我们所阅读过的近代史书籍所不同的是:该书体现的是作者个性化解读的“近代”,而非呈现中国遗留的史书中所记载的“近代”。这本书的作者是基于热爱中国的思想,他们对中国近代史的长期研究和他们的价值观。

在笔者看来,受辱的不是人民,不是中国,而是晚清。作者写的这本书不像以前那样是一本爱国主义教科书,也不像以前那样充满了屈辱。在我看来,作者不希望中华民族的后代生活在屈辱之中,让他们觉的子己的祖先非常卑微。

因此,作者所写的现代史并不是这样一部屈辱的历史,而是现代的、进步的历史。

细品全书时,会发现在这部书中体现着作者对于近代中国前行道路——通往立宪之路的解释,他们认为近代中国主流沿袭着文化江山这一脉,必然走向自由民主,必然从文化走向政治,这是通往立宪之路,这是中国的必由之路。在这本书中所强调的立宪,是主体化的,是自我的,也是个体的,而非我们通常认知的体制化,并不是在体制之内解决问题。看来,即使是一个女性,一个社会底层的人,也能抵御八国集团联军的侵略,为中国做出自己的努力。

这便是一个个个体的觉悟,一个个个体的自觉。而这也是作者写下这部书所想告诉我们的,当一个个个体都能够担当好自己,能够为通往立宪之路作出贡献,那么中国的近代史便绝不是屈辱,那么中国必然走向自由,走向立宪。

阅读这本书,不难发现,在这本书中作者并没有依傍任何“主义”,而是自觉地把思想与“主义”分开,全新解读以科学与民主而非以王朝王权为标志的“近代”。与此同时,作者还将晚清与近代分开,他们认为“王朝走向没落是晚清史,中国走向民主与科学是近代史”,这是文化中国与王朝中国在近代史上的划分。在作者看来,我们有一个****,一个是文化中国,另一个是朝代中国。

在这部书中,就****的关系来说,除去上述,作者是如此认为的:文化中国“以自然形态言之,它为‘江山’;以社会形态言之,它是‘民间’;以文化形态言之,它是‘历史’。历代王朝,便是从这历史的本体里生长起来的,它不但是诞生王朝的产床,同时也是埋葬王朝的墓地,王朝史只是它的一部分”(摘自《通往立宪之路,告别晚清的近代史》)。

因此,在作者看来,“文化中国”是源始的,基础性的,活的文化生命体,而“王朝中国”,如唐宋元明清等王朝历史,只是“文化中国”的一次经历或一种存在方式而已。作者将民主与科学(即近代性)看作文化中国在近代的发展,并且,在作者看来晚清的灭亡则是王朝中国衰落的必然。在作者看来,只要民主和科学(即现代性)继续和前进,现代就不会结束。

纵观全书,在作者的笔下,晚清史是仅仅属于王朝中国的,而走向民主与科学的近代史,却不仅仅属于文化中国,它同样属于世界。中国近代化,不仅仅是要走出王朝中国的天下,要走向民族国家的世界,更要以文化中国的发展来共同构建一个东西方一体化的民主与科学的世界。据我们所知,文化中国早在17世纪就以自己的方式参与了民主和科学的全球化。

可以说,没有文化中国的参与,世界就不能称之为世界。世界应该包含地球上所有的国家;可以说,没有文化中国的参与,一切普世价值都会有缺陷,一切努力都无法获得同样的价值。这样,作者就可以看到中国的近代史。他们对访问中国的命运印象深刻。屈辱属于晚清,荣耀属于近代。

回首古今,贯彻东西,我们不难发现,一个文明要想几千年不倒,那么在它所经历的每个时代必有其“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在这本书中,作者便是以其独特的视角来考量中国近代史,创造性地提出“以江山立国体,以个人立自由”的历史价值观,向我们展示了“通往立宪之路”的多元化的历史样式及其发展道路。

在当今社会,关于现代史的研究和理论不计其数。人们对于近代史起始点的理解也不尽相同,在有的观点中,认为中国的近代史应以1552年沙忽略登上上川岛为起点,但在该书中,作者否认了这一起点,在作者看来,沙忽略只是单向度的传教,并不能够体现“文化中国”的独立性。此外,作者在本书中创造性地提出了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两条起跑线:

学者之路:从徐光启到徐继畲;另一条来自民间海权的路线:郑成功到孙中山。

同时,作者以“近代性”(科学与民主)为依据,提出近代史开始于明中叶,并突出强调了“传统书院”和“民间海权”在近代史的位置。在笔者看来,朝代与民间是两股独立的力量。有时王朝可以代表中国,有时却不能完全代表中国。当面临挑战,而王朝不能代表中国时,人民就会奋起抗争。

这时,就会有许多有识之士将目光转向民间,到民间去。中华民族之所以能生存几千年,是因为它深厚的民间力量。在四千年的舞台上,朝代就像跑龙套,而民间却永远闪耀着光芒!

不同的作者对于书写有不同的写法,不同的作者对于历史有着不同的理解。在《通往立宪之路,告别晚清的近代史》一书中作者采用挥洒自如的散文化写作手法来写,注重挖掘人性深处的光辉与阴暗面,使读者在重读中国近代史的同时,能够进一步体察被时代大潮所裹挟的历史人物的所思、所感、所为。并且,在你阅读这本书时,不难发现这部书它不是教科书,没有多余的条条框框,笔到之处,思之所在。

作者以中国近代史的历史走向为脉络,将晚清至民初的重要历史人物一一安排出场,以一段段鲜活的故事组织结构,使历史读来不再枯燥。而在人物的安排上也和其他作者不同,他们没有局限于描写例如像康有为,严复等这些传统近代史写作中的常见人物,而是将严修,赛金花等人物放大。

《通往立宪之路,告别晚清的近代史》这本书共分13个部分,包括了:导论、近代史与近代性、**流失的天下、走向世界的思想者、大用之人曾国藩、天国的堕落、汉人收复国权运动、国权与王权之争、皇帝的救赎、女子与小人的故事、立宪运动一分子、在党权与国权之间、文化个体性自觉,每辑之下按各自的侧重,细分篇目。

读这本书,我们可以从这本书的字里行间知道作者写的这本书的核心是什么。作者认为文化中国的精神即为“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而这也是作者书写这篇文章的核心所在。作者把握了“文化中国”的精神象征,彰显了文化思想的交流对话在历史中的作用。(gz85.COm 工作总结之家)

而作者更是以中国文化思想史上的第三次思想交流对话,即利玛窦与徐光启的合作,以中西会通之科学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当论及“自由”这个人类永恒的话题时,作者则是列举了齐天大圣——孙悟空的例子:在我们所熟知的《西游记》中,我们可以看到孙悟空从开始的恣意妄为,自由无拘束到成长自觉保护唐僧西天取经的战士,而他在完成了西天取经后,仍会回到那个自由的王国——花果山,仍会过回他的自由生活。

在我们的认识中,花果山是孙悟空的必然归宿。中国近代史上那些杰出人物的代表不是孙悟空吗?他们的思想绝无干涸,他们的斗志何其坚强,为了理想中充满大爱的自由江山,他们走上了同一条遍布荆棘的路。

而后他们将回归个体,安身于文化的江山。

在这本书中,作者是这样描述曾国藩的:他是在“刺马案”中小试牛刀,就已使朝廷心惊胆战的曾国藩,他却也是不愿把“圣人子弟兵”带入军队国家化,从而给中国近代史留下个莫大的遗憾的曾国藩。在这部书中,我们能体会的李鸿章是这样的,敢在老佛爷面前自称“康党”;创立了北洋“军事—工业复合体”,却在皇榻之下被“去李鸿章化”;拒做**,只因是个保皇党。

当我们看整本书时,可以看到徐继畬就是这样一个用古代汉语讲新世界的人。在他所书写的《瀛环志略》里,没有**架子,没有华夷对立,枯燥的世界地理在他笔下顿时生动鲜活起来。本书所描绘的胡雪岩,是唯一一个有商业战争意识的红顶商人。他用自己的力量同帝国主义作斗争,把生死置于危险之中。

既知有君臣大义,又知朝廷外尚有国家利益,仅其一人而已。在作者的认知中,“千古一帝”光绪,是家天下的逆子,却是中国人民的儿子;他是君主制的叛徒,是祖国的忠实仆人。在这部书中,作者给予严修的定义是以教育独立的新思维,创私立新式小学及女学,亦是近代**的“第一推动者”。

在作者的书中,蔡锷是普天下少有的主张军队国家化军阀,他率先喊出“国权至上”,他的南方军魂,为江山而立国体。在作者的书中有着这样一位地位卑微,却人格高贵的**女子——赛金花,这个小女子的柔弱之躯,可以抵挡住八国联军的野蛮,却抵挡不住**臣民的践踏······

《通往立宪之路——告别晚清的近代史》是一部具有世界史意义的学术论著,是值得我们一读的好书。书中的观点和论证,我们或可反对和另作他解,或可赞同和从中领会,学习。作者的这本书将引导我们一步一步地重新发现现代史,让我们重新学习现代史。

它是一部英雄的赞歌,带着壮烈,带着激情。它也是对于近代史解说开辟出新道路的见证,它将影响一部分文人对于近代史的看法,也将影响我们对于近代史的认知,影响我们对于祖先的看法。它让我们明白,现代史不是我们的屈辱史,而是晚清的历史,不是人民的历史。

近代史观后感 篇3

读后感是对一本著作的一个总结及心得体会,一篇好的读后感能让让一个读者对未知的著作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最重要的内容和一览著作的好奇心,同时,读后感也是表达个人对作品的理解能力,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融合在一起,悲伤和幸福的文字产生更加激烈的碰撞,读后感思想和文学在对著作进行一个美好的文化传达的同时,也表达着个人内心的呼吁。所以,在读完李侃版的《中国近代史》后,我便将自己的所思所想写了下来。

1840年,成为头号资本主义强国的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中国近代史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从此,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历史也以鸦片战争为标志进入近代史,这是中华民族一段屈辱的历史,也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抗争的历史,是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寻求富民强国之路的探索史。

这是一本很值得思考的书,我大概了解了: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百余年时间里,在中国的土地上,经历了侵略和反侵略、奴役和反奴役、压迫和反压迫的历史事件,它们如实地记载了外国列强和本国封建统治者对中国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如实地记载了革命和进步力量与反动势力的殊死较量;如实地记载了中国共产党人领导全国人民进行民族民主革命并取得最终胜利的辉煌历史。

这是一部灾难深重的屈辱史。

中国近代史是灾难深重的历史,是中华民族的屈辱的历史,中国人民饱尝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欺凌。在中国近代史上,大大小小的帝国主义国家争相侵略我,中国被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有几百个,中国人民在西方的侵略战争中一次又一次被打败。这些条约给中国人带来了野蛮和屈辱。

一系列的侵华战争和大批的不平等条约,把中国推向灾难屈辱的深渊,造成了近代中国的贫穷和落后,加重了人民的负担,严重的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完整和领土完整,因此我要牢记中国近代屈辱的历史,铭记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勿忘过去,面向未来!用我的勤勉与奋斗去开创一个全新的未来!

这是一部不屈不挠的抗争史。

在西方列强野蛮侵略中国的同时,伟大的中华民族和不屈的华夏子孙,进行了一系列的抗争,有来自社会底层,也有来自清政府内部,有的是有组织的,有的是群众自发的。 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尽管有一些民族败类,但是清政府和广大爱国官兵也进行了一些英勇的战斗,涌现出像林则徐、邓廷桢、裕谦、海龄、关天培、陈化成等大批爱国将领;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也出现了前仆后继抗争的壮烈场面;在中法战争中,冯子材无所畏惧,领导取得了镇南关大捷,刘永福领导黑旗军威镇敌胆,爱国海军在马尾海战中表现出了临危不惧、英勇战斗的精神;在中日甲午战争中,左宝贵、邓士昌、林永升、刘丁汝昌等人以身殉职,上演了可歌可泣的英勇事迹,各地民众自发抗日,都体现出了中华民族顽强不屈的爱国抗争精神。

除了清政府及爱国官兵的抗争外,广大人民群众从未放弃斗争,帝国主义侵略到那里,就在那里受到抵抗。尤其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广州三元里民众的自发的抗英斗争,显示了中国人民的反抗精神;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还出现了大量的反洋教斗争。

在中国近代史上,还有两次大规模农民运动给帝国主义主义势力以沉重打击。第一次是太平天国运动:这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规模巨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革命运动,在打击中国封建统治的同时,还承担起反对外来侵略的任务,给外国侵略者以沉重打击,打破了西方侵略者迅速把中国殖民化的企图。第二次是义和团运动:1900年爆发的震惊中外的义和团运动,是一次以农民为主体的人民群众为捍卫民族独立而展开的反帝爱国运动。虽然它失败了,但表现出的中华民族的不畏强暴、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使帝国主义认识到中华民族的不可征服性。

最后,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为维护国家主权,1919年爆发了五四爱国运动,波及全国,工人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创造了条件。

这是中国人民的一部探索史。

在近代中国的特殊时期,中国的根本任务是维护民族独立和主权完整,促进经济发展,实现政治进步。在为了完成这些任务的过程中,在伴随中国艰难的近代化历程中,先进的中国人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既有政府运动,又有新生阶级代表,既有地方大员,又有思想精英。

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先进的中国人初步认识到西方的现代化,以林则徐、魏源等人以经世务实的态度,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承认落后和不足,注目世界,探索新知,寻求强国御辱之道,产生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

清政府作为中国的合法政府,在历经浩劫后,也进行了一些探索和改革。在19世纪五六十年代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中,一批务实且有政治经验的权力重臣,开始了一场"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在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前提下,倡导富国强兵运动,创办军事、民用工业,筹划海军,设立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尽管甲午战争的失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但是洋务运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加剧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甲午战争后又兴起了"戊戌变法"运动,可最终还是失败了。戊戌变法的失败证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改良主义道路不能救中国。此后,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登上了历史的舞台,经过一系列的武装起义和革命斗争,终于在1911年取得了辛亥革命的胜利,使中国走向民主共和道路,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但是辛亥革命并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中国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1919年中华民族又爆发了爱国的五四运动,以后随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革命的面目焕然一新,中国人民找到了探索的正确方向,终于在1949年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领土、主权完整,并不断开创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局面。 历史已经证明也永远昭示,中华民族是伟大的民族,中国人民是勇于探索和进取的人民,中国必将屹立在世界强国之林。

勿忘过去,面向未来!我要继承并发扬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使中国永屹立在世界强国之林!

近代史观后感 篇4

1840年,成为首号资本主义强国的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中国近代史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从此,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历史也以鸦片战争为标志进入近代史,这是中华民族一段屈辱的历史,也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抗争的历史,是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寻求富民强国之路的探索史。

一、一部灾难深重的屈辱史

中国近代史是灾难深重的历史,是中华民族的屈辱的历史,中国人民饱尝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欺凌。在中国近代史上,大大小小的帝国主义国家争相侵略我们,中国被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有几百个,中国人民在西方的侵略战争中一次又一次被打败。

1840年,英国为了打开中国的大门,悍然发动了鸦片战争,古老的、落后的中国在西方坚船利炮面前战败了,1842年签订了中国近代史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此后又签订了中英《五口通商章程》、中英《虎门条约》、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等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批不平等条约,被迫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和外国协定关税,外国取得了在中国的领事裁判权和在通商口岸传教等特权。这些条约给中国人民带来野蛮和屈辱。

1856年,英法等国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的大门,又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清政府在抵抗失败后被迫和英法俄美四国签订了《天津条约》,和英法俄又被迫签订《北京条约》。中国丧失了大片领土和主权,尤其是沙俄掠夺了中国15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外国侵略势力伸向中国内地,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了。

1885年,法国又发动侵略中国的中法战争,清政府又签订了《中法新约》,列强取得了在中国修筑铁路的权利。1894年中国又在甲午战争中失败,被迫和日本签订《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赔款达到两亿两白银,帝国主义强国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然而帝国主义为了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进一步控制中国,19--年八国联军又共同反动了侵华战争,清政府被迫签订了《辛丑条约》,赔款本息超过10亿两白银,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了。

一系列的侵华战争和大批的不平等条约,把中国推向灾难屈辱的深渊,造成了近代中国的贫穷和落后,加重

近代史观后感 篇5

学习了《中国近代史》后,我觉得自己的眼界开阔了。中国近代史使我受益匪浅。中国近代史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跌宕起伏的一段历史,我们中国人民永远不能忘记的一段历史,并且这是一段屈辱史,中国几千年来的耻辱便凝聚在这一百多年中。

中国虽然经历了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推翻了长期封建统治的清王朝,但是中国仍然面临着外国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面临着国内封建主义势力的继续存在。总结近代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经验,历史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学习中国近代史,使我深深体会到今天的辛福生活来之不易,更激发出我强烈的爱国热情。

中国近代史从1840年开始到1949年结束。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是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从1919年到“五四”运动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是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整个中国近代史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当我们站在世纪之交的门槛上,回顾近百年来中国人的奋斗历史的时候,我们可以清楚的发现,中国历史上几乎没有任何一个时期可以与这一时间相比较。

中国是近代史,是中国人民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和人民群众为救亡图存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英勇奋斗、艰苦探索的历史;尤其是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伟大艰苦的斗争,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

近代史观后感 篇6

同治十一年五月,李鸿章在《复议制造轮船未可裁撤折》中说:“臣窃惟欧洲诸国,百十年来,由印度而南洋,由南洋而中国,闯入边界腹地,凡前史所未载,亘古所末通,无不款关而求互市。我皇上如天之度,概与立约通商,以牢笼之,合地球东西南朔九万里之遥,胥聚于中国,此三千余年一大变局也。”对于中国近代史的图景,笔者认为,李鸿章的“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一词是对其最好的概括。而蒋廷黻先生便是对着“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忠实纪录者,他的《中国近代史》也正是在讨论一个主题,那便是近代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究竟应该怎么走,对此他提出的主要方案是:近代化。

当时的中国史学界认为中国近代史尚未到著书立说的时候,这本被蒋廷黻称为“初步报告”的著作,篇幅虽小,学术含量却很高。中国近代历史虽仅百年,历时不长但内容极为复杂丰富,全书从鸦片战争写到抗日战争前夕,是他对中国近代史整体思考的集中体现。

“近百年的中华民族根本只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中国人能近代化吗?能赶上西洋人吗?能利用科学和机械吗?能废除我们家族和家乡观念而组织一个近代的民族国家吗?能的话我们民族的前途是光明的;不能的话,我们这个民族是没有前途的。因为在世界上,一切的国家能接受近代文化者必致富强,不能者必遭惨败,毫无例外。”这本书是最早提出中国的强国之道在于“近代化”。哪个国家率先“近代化”,哪个国家便占据了主动。书中说,英国领先全世界率先“近代化”,从而变成了第一强国。他还举出土耳其、日本、俄国、土耳的`例子,讨论“近代化”对于国家发展的突出意义。

书中多次提到“近代化”这词,由此可以认为,他是以这个独特视角来解读中国近代史乃至世界近代史的。他曾无数次的号召,中国人民走向“近代化”的路程。若说对其评价很高,笔者想这个观点一定是有值得肯定的地方,但是,“近代化”真的是理解中国历史的唯一途径吗?“近代化”的理论真的毫无缺陷吗?

这里笔者不单独论述“现代化”范式下中国近代史的编写态度,在这里,笔者以蒋廷黻“洋弟子”费正清的“冲击-反应”原理来讨论“近代化”理论的弊端。80年代后中国近代史研究的范式之争,即革命史范式和现代化范式的争论。而“冲击-反应”理论正是现代化范式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现代化范式是什么?它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将中国近代史的发展过程总结为传统农业国家到现代工业国家转型的过程。“冲击-反应”理论也正是如此。但问题在于:“冲击-反应”是社会进化论学说和国家有机体学说,将人类的生老病死用于国家与社会的发展之中,国家也因此生老病死的特征。那么,由此延展出来的从少年到青年到中年到老年的过程,是一个单线程不可逆的过程,那以此推断,这个国家走的是什么发展过程呢?显然是一个走向现代工业国家的过程,一个西方化的发展过程。用一个常见的词就是“西方中心主义”或者叫“欧洲中心论”,暗含的意思就是中国也应当并且必须按照欧洲的道路走。在这个体系下,显然列强是冲击,中国是反应。这里面包含两层意思,第一个,冲击的文明是一个不断发展进步的动态的文明,反应的文明是一个静止落后的静态的文明。第二个,这个静止落后的文明只有在发展进步的文明的触动下才会发生改变。第二点用赫德的话来说就是“恐怕中国今日离真正的变革还很远。这个硕大无朋的巨人,有时候忽然跳起,呵欠伸腰,我们以为他醒了,准备看他做一番伟大的事业,但是过了一阵,却看见他又坐了下来,喝一口茶,燃起烟袋,打个呵欠,又朦胧地睡着了”。这里可以看出冲击回应将传统和现代对立,将传统看作落后,将现代看作先进,又走上了西方路线唯一的道路。第二点是显而易见的西方中心主义,忽视了中国传统社会在中国近代史发展的主体作用。

社会的发展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经济发展或者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国两半社会的独特性质决定了中国社会发展的艰巨性和复杂性,没有实现国家的独立和自由,谈不上社会转型的成功。“冲击-反应”理论简单的把中国近代史的发展历程总结为转型的过程,是非常片面不合理的。而“近代化”也正是“西方中心论”思想下的产物,是单纯的“西洋化”,而非通俗意义上理解的“现代社会的特征,它是社会在工业推动下发生全面变革而形成的一种属性”。在今天我们重新学习和研究的时候,更应当注意这个理论对于本书的影响与我们现实思考时的角度问题。

但具有“西方中心论”观点的《中国近代史》是否就不具有可取性呢?答案当时是否定的,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一书的总论中明确指出,写作此书的目的就是“找出中国近代史的教训”,为抗战建国提供借鉴。而我们正应当把握其创作的时代背景,在内忧外患的社会条件限制下,他不得不寻找发展的捷径,而学习西方正是合理的选择,所以我们应当站在多重立场上考虑他对于“近代化”问题的解读与看法,不能只站在现在或当时的视角下给予片面的评定。

另外一个问题便是“内外”问题。蒋廷黻先生作为中国近代著名外交家,对于国际形势的把握切中肯綮,但令笔者觉得出乎意料的是,这本书的阐述角度却始终以“内”为主。1938年蒋廷黻用两个月时间写就了这本《中国近代史》,当时中国正处于日本侵略的危机之中,同时也是中国开始现代化改革的百年之机。“外交虽紧要,内政究竟是决定国家强弱的根本要素。”他的这本著作即是从外交内政的关系入手,重点论述了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为抵御外敌入侵而改革内政的各种方案,体现了他寻求救亡之道的使命感。正如他在全书的《总论》中说到此书的写作宗旨是:“现在我们研究我们的近代史,我们要注意帝国主义如何压迫我们,我们要研究每一个时期内的抵抗方案。我们尤其要分析每一个方案成败的程度和原因,我们如果能找出我国近代史的教训,我们对于抗战建国就更能有所贡献了。”但我们也可以体悟到贯穿始终的外交线索对于作者行文思路的影响。

最后笔者要讨论的问题便是书中对于人物新颖独特的评价问题,相对于其他学者的中国近代史著作,蒋廷黻先生的《中国近代史》最打动笔者的地方便是别出心裁的人物评价,以林则徐为例:

提及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一著名诗句可谓耳熟能详。他在世人心目中的形象便是:百战百胜、忠君爱国。历史对其的评价也多是褒奖。而在作者看来,林则徐“让国家日趋衰弱,而不肯牺牲自己的名誉去与时人奋斗。……以为自己的名誉比国事重要,因为他当时觉悟到中国较之与西洋的落后而不敢公开提倡。”晚清士大夫最忌惮清流指摘,林则徐在海疆一线,深知中国器物不如西方,必须改革,可是林则徐不敢说。因为在北京朝廷的清流们,对西方器物一无所知,如果林则徐提出改革,势必会说他扬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倘若失了名誉,当官就难了。

由此不得不联系到书中另外一个见解:中国社会的守旧势力太大,一个人提倡维新,有十个人反对。在晚清士大夫群体中,能够发现维新才能救国的远不足十分之一,而能够公然提倡维新并身体力行的,更是少之又少,毕竟提出者总要遭到社会舆论的激烈反对。郭嵩焘就是个很好的例子――他在西欧时,努力研究西方的政治、经济、社会,认为不仅仅是器物,就是西洋的政治制度和文化也值得中国学习。他的这些超时代言论自然是引起全国士大夫的谩骂,说他是个汉奸,“有二心于英国”……故而旧时的中国官场造就了一大批如林则徐、李鸿章这样的政治两面人:一方面,公开场合上坚持维护政治正确,不敢说朝廷一个不字;另一方面,私下里洞悉中国不如西方,必须加紧变革。

所以,作者认为“林则徐实在有两个,一个是士大夫心目中的林则徐,一个是真正的林则徐。……真的林则徐,他不要别人知道。”其实纵观中国历朝历代的官场,无论在哪个时代,总有少数人看事颇有远见,但是他们都怕清议的指摘,默而不言。林则徐也只是其中一个例子罢了。也正因如此,在他笔下的林则徐由此形象鲜明同时极具代表性,这也反映出历史人物的多面性特点。

综合上述讨论,笔者认为,蒋廷黻先生的《中国近代史》便是一次追寻近代中国的复兴之路的拓荒,他的历史研究观对于后世学者的近代史研究有着奠基作用,对于近代史的阐释也符合当时对于近代中国复兴的求索,开拓了近代史研究的“荒原”,不仅如此,“墙里开花墙外香”,在近代中国历史的国内外研究领域都有着不可小觑的重要影响。

近代史观后感 篇7

信管一班

之前一直想要了解下中国源远流长的历史,但是总是因为没有时间而无暇看书,后来历史课的作业,让我有了一个契机来搜寻关于中国近代史的图书,我在图书馆找到了这么一本吸引我的书——《直击辛亥革命》。

这本书主要是伦敦《泰晤士报》驻华首席记者莫理循在辛亥革命时期的报道。因为莫理循是外国人,且他把一生主要精力放在中国,关心中国的政治和社会,他几乎走遍中国,所以他对中国的历史具有客观、真实的认识与见解,从他的报道中我可以全方位地审视辛亥革命这段历史。他关于百年前中国巨变的通讯报道是研究辛亥革命史和中国近代史较有价值的历史资料,有助于我们从一个新的角度认识百年前中国的革命,所以我选择了这本书。

全书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莫理循与辛亥革命的研究型**,以期使读者更加清楚地理解莫理循的报道和当时的活动。第二部分,选取了莫理循在《泰晤士报》刊发的有关辛亥革命的报道。

第三部分,选取了与辛亥革命有关的一些书信。第四部分,是“莫理循小传”,让读者能全面地理解莫理循与近代中国的关系。

我只把重点放在书的前三部分,最后一部分只是粗略地看一看。因为我想从很多方面了解辛亥革命。我只知道莫理森和辛亥革命的关系。众所周知,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它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政治和思想解放。民主共和的思想在革命中深入人心。反帝反封建斗争都是以辛亥革命为起点,更加深入、更加大规模地开展起来的。

尽管民主共和并没有在辛亥革命后得到广泛的、真正的实施,辛亥革命仍然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据着不可磨灭的重要地位。

在本书的第二部分莫理循在《泰晤士报》上的报道选择,从1909年1月当时的中国及其内部事务开始至1912年7月的中国新总理诞生,直击了辛亥革命前后整个过程。在辛亥革命前,莫理循撰写了中国内部事务、张之洞之死、袁凯的地位、开发蒙古、各省议会、中国的鼠疫、铁路政策等等报道,通过这一切的真实报道,我认识到了中国那时候的形势正慢慢趋向爆发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的导火索是四川省道路保护运动的爆发和升级。三位烈士牺牲了,武汉革命党的情绪也随之高涨。

清**混乱捉拿革命党人更是令人人心惶惶。立刻,武昌爆发大起义,根据莫理循的报道“骚乱的一个特点是金融混乱,接下来省库被毁是不可避免的。人口稠密的武汉三镇——武昌、汉口和汉阳形成了华中的大都会,其主要货币是湖北军**发行的货币,已发行了不知有几百万”表明事态已经严重了。

随后,汉阳和汉口分别于10月11日和10月12日被抓获。起义军掌控武汉三镇后,湖北军**成立,黎元洪被推举为都督,改国号为中华**。清军与革命军相持,在汉口展开了10余天的“汉口争夺战”。

袁世凯出山、南北议和与中华**临时**成立,武昌起义胜利后的短短两个月内,湖南、广东等十五个省纷纷宣布脱离清**并宣布独立。1912年2月12日,清朝颁布了退位诏书。至此,帝制历史告终结。

1911年的辛亥革命向世人展示了中国几千年前所未有的变局:与历次农民起义完全不同的是,它不改朝换代,起义者不仅要推翻满族统治者建立的清王朝,完成民族革命;他还要求皇帝退位,建立共和**,完成政治革命。

初中高中的历史课以来,我学习到了不少关于辛亥革命以及那段时光的历史政治,但是从小到大,我所了解的仅仅是从国人教科书般的角度看待这段历史。这一本一个外国记者常年驻华的报道著作而成的《直击辛亥革命》给了我一个机会,从一个不一样的角度、从一个不局限于“自己看自己”的角度来看待辛亥革命。辛亥革命带来的巨大变化震惊了世界,欧美报纸的记者都致力于辛亥革命的报道,其中莫理森最为突出。

他作为一名外国记者,不仅实时报道了中国的革命,而且以亲历者和参与者的身份成为辛亥革命时期的重要人物袁世凯所依赖的外国人之一。

莫理森的革命报道及其与袁世凯的交往,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甚至影响了革命的发展。之所以莫理循相比于其他记者能在事情发生的第一时间获得最准确的报道,是因为袁世凯、蔡廷干等人也将他作为一颗棋子。从莫理循的角度来看,他与蔡延干等人的交往,使得他得到了许多独家新闻,进一步为《泰晤士报》、也为自己赢得了名声。

但从袁世凯的角度来说,莫理循是袁世凯宣传自己、寻找更多支持的重要棋子,再加上莫理循对袁世凯的大力支持,他可以影响美、日外交官在辛亥革命中的站位。因此,莫理森似乎收到了这么多信息。事实上,他也被袁世凯和蔡廷根利用。

莫理循在南北议和中支持袁世凯已是不争的事实,涉及袁世凯在辛亥革命中与列强和在华外国人的关系时,他是个绕不开的人物。他在南北和谈时期的作用和对袁世凯的支持程度确实值得一提。从总体上说,辛亥革命爆发后,各国采取的态度是观望,随后则是根据自己的在华利益采取不同程度和方式的干涉。

作为一个在华英国人,莫理循首先表现了对辛亥革命的欢迎态度,他迅速向世界报道了中国的事态,这说明中国本身有能力建立自己的新国家。他通过支持袁世凯的一系列报道和活动来证明他的这一信念,由于他的认识不同,他的报道呈现出阶段性的差异,最终由于他对袁世凯的支持,导致他失去了自己所尊崇的公正的记者立场,片面地以袁世凯为中心加以报道,向全世界声明袁世凯是中国唯一的希望,增强了帝国主义列强支持袁世凯的依据。

尽管有帝国主义、日本**坚定地站在清**这一边,但是全国人民对满清王朝彻底失望,人们在斗争的失败中看到了革命是唯一的出路,再加上革命有着孙中山先生提出的正确的指导思想并且革命有了一定的群众基础,革命党人坚持不懈努力,民主革命思想广泛传播。最后,清朝皇帝退位,袁世凯上台,当选中国领导人。辛亥革命既成功又失败。

结束了清王朝,废除了君主**制度,冲破了封建思想的牢笼,解放了人民的思想,在人民心中扎下了民主思想的根,除旧布新、经济发展,这一切都是辛亥革命的功绩;从另一方面看,它也失败在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它预期的目标,资产阶级把革命目标只限于反对清朝皇帝,没有真正实施民主共和。我想,或许在当时,辛亥革命的领导者能发动广大人民群众,并且连外交,把像莫理循这样的记者稳定在朝向群众的位置上,以至把他支持人民群众的思想传播出去,或许这场革命还能获得更多的佳绩。

不管怎么说,但它确实在中外都有较高的评价,辛亥革命推翻了二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大大促进了中国历史发展,不仅如此,更多细节还值得我们去**。以历史为镜,我们可以知道兴衰。我要学习辛亥革命和历史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近代史观后感 篇8

《中国近代史》这本书由蒋廷黻先生编写,是中国史学的经典之作,是史学界公认的近代史研究开山之作。本书于上个世纪上半叶出版,至今仍然在继续出版。

这些天俄罗斯乌克兰在打仗,国内很多人支持俄罗斯,是俄罗斯的粉丝,认为俄罗斯是中国的伙伴,因为有历史上苏联与中国的那段关系,所以现在虽然中俄没结盟但是胜似结盟。有这种想法的人不在少数,实际上这是一种危险的想法,因为每个国家在国际上所下的每个决定都是基于本国的利益,而没有什么所谓的“兄弟情义”。人与人之间是有兄弟情谊的,中国人与外国人(微观具体尺度上的人)是有兄弟情谊的(我认为奥运会就是这种美好关系的延续),但是国家与国家之间(实际上是一种宏观的区域与政府角度)是只有利益关系的。我们在面对俄罗斯问题的时候要保持冷静,尤其是在看了已经作古的蒋廷黻先生在上个世纪写的这本《中国近代史》之后。

这本书放在今天来看也不过时,而且很新,我觉得它新是因为这本书的角度和我们平时看到的有关历史科普的节目上的角度不一样,不是单纯的从宏观的角度上去描写历史事件,也不是从微观的角度去埋怨或者夸大某一个历史人物历史事件,而是宏观与中观相结合并运用唯物史观去讲述和分析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些重大的事件,充满了理性。

关于历史人物:林则徐在我心中的形象一直都是一个很正面很正派的形象,只不过因为当时的社会配不上他才导致了失败;李鸿章的洋务运动只学西方技术而不学政治和文化是因为洋务派的眼光不够;古代很多士大夫充满了气节,这是我们需要学习的。不得不说以上的这些观点是我在没看这本书之前的想法,我相信很多人的观点和我上述的观点一致。但是看完这本书后会发现上述的观点是极其片面的,林则徐虽然正直但是也有不为人知的“自傲”,并且他的正直来自于“天朝上国”自大的思想(他在中英产生矛盾的时候,看到中国的武器打不赢外国的武器时,竟然觉得西洋人喜欢中国的红茶和丝绸,所以只要停止向国外出口红茶和丝绸外国人就会冷死和饿死然后自然而然的投降示弱),以至于后期的他在看清楚了一些世界的局势以及中国的出路后,因为怕说出真相损害自己的口碑于是依旧保持赞同“传统”文化。李鸿章的洋务运动不是他不想学习西方的政治和民主自由的思想,而是当的社会环境不允许他这样做,李鸿章在当时确实站得高,但是在人生的后期翻了机会主义和投机的错误,差点把中国东北以官方的形式送给了俄国。士大夫们虽然文笔口才很好,但是没有才干,只会空喊口号(封建主义和天朝上国的理想主义),不切实际且误国,甚至在我国东南沿海被西方列强全面入侵准备瓜分的时候士大夫们还在喊口号要去征服和争夺管控我们的藩属国(但是藩属国在士大夫们心中的定位是用来守护中国边疆的,并不是用来做生意的,越南守卫中国西南、琉球守卫中国东南、高丽守卫中国东北、蒙古守卫西北)。

关于历史事件:清王朝禁烟按照以前的说法是鸦片危害人的心智,所以政府有义务去禁烟,而清王朝的角度更多的是因为中国人买烟导致本国的大量的金银流失海外,对本国的经济不利于是禁烟,清政府的禁烟并不是一个从人文主义角度出发的禁烟。并且清政府是中国历史上最不会搞外交和做做生意的朝代,几乎是零外交。(当然,这是传统封建思想发展到高潮的必然――我们是天朝上国,其他国家不配与我们平等外交和做生意)洋人当时在中国仅可以在广州“十三行”与中国人做生意,且广东省还要在中央4%税收基础上额外多征收20%且不固定无依据随心所欲的税,并且受封建的传统文化影响,无论中国收到了怎样的打击士大夫依旧看不起外国人并且试图羞辱外国人,闭关锁国的思想加上贸易上的冲突导致了战争。社会底层的民众就更不用说了,更不可能意识到现代化的重要性了,太平天国表面上想要推翻清政府但实际上确实想要建立自己的王朝自己当皇帝。义和团更是盲目排外,甚至到了后期的义和团还去给慈禧太后打气向世界各个帝国宣战,最后引来了八国联军侵华。

豺狼一般的帝国:帝国列强在我国近代的各种掠夺和瓜分中国的行径不必多说,但是我想强调一下俄国,俄国是最会欺骗中国的国家,很多人只知道日本曾经占领了我国东三省,但是不知道俄国也眼红东三省,霸占过东三省的领土,在东三省修筑铁路,甚至与日本在东三省打仗(日俄战争)抢夺地盘。俄国政府官员利用中国人在甲午战争后恨日的情绪,在李鸿章面前表达自己也烦日本,愿与中国一道抗击日本,但是希望清政府能分给俄国东三省的土地,李鸿章差点就签字了,差点东三省就被清政府以官方的名义赠与了俄国(那样东三省就回不来了,哪怕新中国成立后也拿不回来了,因为是官方赠与的地不是帝国抢夺的地),还好后来因李鸿章的死亡这个协议就没签成。

读了近代史后我有这样一个感受:正是因为内有传统封建文化的影响,外有帝国列强的侵入才导致了中国近代史上一连串屈辱的事件发生,因此我们要以史为鉴。毫无疑问,帝国主义至今仍然活跃在国际上的每个角落需要我们去防范,但是中国内部的传统封建文化的思想已经消除了吗?我认为是没有的,我们依旧要警惕“天朝上国”这样的思想以及文化自负,爱护自己身处世界各地的同胞,时时刻刻以史为鉴,不要像清朝的士大夫与民众一样,他们在那样的文化土壤上共同做出了无数个不切实际、空谈误国和随意指点的外交决策,最终写成了一本屈辱的中国近代史。

"近代史观后感"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