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化学方程式课件

发布时间: 2024.02.23

化学方程式课件推荐15篇。

经过仔细挑选我们认为“化学方程式课件”是最具价值的文章,经过阅读本页你的认识会更加全面。教案课件是每个老师在开学前需要准备的东西,每个老师都要认真写教案课件。写好教案,才能营造完整课堂教学。

化学方程式课件 篇1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案(500字)

《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教学设计

银川市兴庆区大新中学 王冰

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银川市兴庆区大新中学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正确掌握计算的格式和步骤。

2、在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基础上,进行简单的计算。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化学方程式中物质间质量比,初步理解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质

和量的关系。培养学生按照化学特点去进行思维的良好习惯和熟练的计算技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定量研究对于化学科学发展的重大作用。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学习态度和科学精神。

【学前分析】

本节课在学习了质量守恒定律、化学方程式、相对原子质量、化学式计算等知识的基础上,对化学知识进行定量分析。知识本身并不难,关键是使学生自己思考、探索由定性到定量的这一途径,并使之了解化学计算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在计算过程中,对解题格式、步骤严格要求,培养他们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教学难点】

1、物质间量的关系;

2、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要领及关键。【教学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学会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正确掌握计算的格式和步骤。第二课时:反馈练习,熟练掌握,并能达到综合运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目的。

王冰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1、书写化学方程式要遵循的两个原则是什么?

(1)必须以客观事实为基础,绝不能凭空臆想、臆造事实上不存在的物质和化学反应;(2)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等号两边各原子的种类与数目必须相等。

2、书写并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1)硫的燃烧S + O22(2)磷的燃烧 4P + 5O22O5(3)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2KMnO42MnO4 + MnO2 +O2↑(4)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氧气 2H2O22O + O2↑

MnO [创设情境] 在生产生活中,我们通常要计算用一定量的原料最多可以生产出多少产品?或者制备一定量的产品最少需要多少原料?下面请大家思考一下:

32g的硫粉完全燃烧可以生成多少克有毒的二氧化硫气体? [学生讨论] 可能得到的结果:

1、无从下手。

2、根据化学式计算,求出二氧化硫的质量。

3、利用化学方程式解题。等。[教师点拨]

1、若学生根据化学式计算,应给予肯定。

困惑:若某种元素没有全部转化为某种物质,求该物质的质量怎么办呢?

2、若利用化学方程式解题。引导学生说出解题思路,引导回忆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引导回忆] 化学方程式的意义?(以硫燃烧的反应为例)

1、表示硫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硫。

2、表示每32份质量的硫与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64份质量的二氧化硫。[试一试] 思路2:利用化学方程式来计算。

学生试着计算(由学生自己做的目的是:在清楚解题思路的基础上,自己先探讨解题格式)。

[学生讨论] 由利用化学方程式得出正确答案的同学说出解题过程。

板书展示解题过程,使学生初步学会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书写格式。

[强调格式]从头看一边步骤。

[总结步骤]

1、设未知量(未知数后不加单位);

2、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注意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要完整、准确,指出若不配平,直接影响计算结果);

3、计算相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4、标出已知量、未知量;

5、列出比例式;

6、解比例式(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7、简明地写出答语。

[课堂练习1] 加热分解6g高锰酸钾,可以得到多少g氧气?

学生与老师一起完成。

1、设未知数。

2、请一位学生在黑板上写出并配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计算高锰酸钾的相对分子质量;

4、标出高锰酸钾和氧气的相对分子质量,提醒学生注意方程式中高锰酸钾前有系数2,在写高锰酸钾的相对分子质量是要乘以2,否则就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所表达的含义了;

5、标出已知的高锰酸钾的质量6g,并在氧气的下面写x;

6、列出比例式并计算;

7、简答。

(以上步骤分别请不同的学生回答,以检验其对解题过程的掌握程度。同时为了让学生更清楚地知道下一步要做什么,可以解题过程对应在刚才的例题旁边。)

[课堂练习2] 工业上,高温煅烧石灰石可制得生石灰和二氧化碳。如果要制取10t氧化钙,需要碳酸钙多少吨?

学生独立完成并将答题过程写在黑板上 [课堂练习3]书中第100页的课堂练习

要求学生在书上完成并请一位同学将答题过程写在黑板上 [课堂练习4]课后习题1、2、3 [小结]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进行计算的步骤及方法。

[作业]:

1、6.2g磷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消耗氧气的质量是多少克?生成多少克五氧化二磷?

2、在实验室中,可以利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二氧化锰做催化剂),生成氯化钾和氧气。要制得3.2g氧气,需氯酸钾多少克?

[课后反思] 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是化学计算中的一项重要的计算方法,它所涉及的化学内容也较为丰富,如: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化学方程式的配平;物质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数

学的列比例式和一元一次方程式的解答等内容,考查了学生较为全面的技能。因此,在初次接触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时我就再复习方程式的写法后举了一个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的例子,因为它书写出来的方程式是不带系数的,计算时只是单纯的使用其相对分子质量,只要步骤正确就不容易产生错误,而后的例题则是物质前带系数的,这样逐步增加难度,对学生来说也是顺理成章能够接受的,最后给几道练习,由老师带着一起做到独立完成,逐步放手让学生完成题目,这样的设计确实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从作业中也反映出绝大部分学生已经掌握的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计算的方法。

荐上教版

荐人教版初中化学教案(很实用)荐化学

荐中学化学教学设计、案例与反思(3000字)荐初三化学教案

化学方程式课件 篇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从教材体系上看,《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这个课题是对上一单元所学的元素符号化学式等知识的延伸和扩展,它是联系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计算的“中介”,是进行化学计算的基础,也是整个初中化学教学的重点之一。

二、教学目标

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结合教材和课标,我设立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

(2)掌握书写步骤,初步学会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比较讨论,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思维的有序性和严密性,及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三、教学重难点

根据教材内容设置及本节课对今后教学的影响,我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难点是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四、教学过程 情境引入

〔议一议〕 出示一则广告词:“将水变成汽油柴油,经济收入惊人,技术转让,请有识之士加盟”,假如你是老板,你愿意加盟吗?请谈谈你的看法。学生讨论后,我进行总结说明一个化学反应不是随随便便发生的,而是以客观事实为基础,绝不能凭空想象。从而引出今天学习的内容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我同时进行板书。

〔板书出示〕 课题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引导讨论,分析原则:

1、(找一找)〔展示〕首先我会用多媒体展示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C+O

2CO2然后问同学们这是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吗?这个化学方程式等号两边的原子种类和数目都相等吗? 〔学生回答〕学生回答:该化学方程式等号两边的原子种类和数目都相等,遵守质量守恒定律,这个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

〔过渡〕接着我总结:化学方程式是用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应遵守一定的原则。那么我们在书写化学方程式时应遵守哪些原则呢?学生看书自学,然后让同学回答归纳总结的内容。根据学生的回答我同时板书。

〔板书〕

一、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 1.以客观事实为基础;

2.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过渡〕接着我进行总结:只有满足了这两个原则,才能书写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但并不是所有的化学方程式都这么简单。接着我展示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当然这个化学方程式没有配平)问同学们这是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吗? H2+O2H2O,这个化学方程式等号两边的原子数目都相等吗?

〔学生回答〕同学们会回答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一样,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这个化学方程式写错了,〔教师提问〕接着我进行引导提问:我们应做怎样的修改呢? 〔学生观看多媒体〕让学生观看多媒体进行讨论。

〔学生回答〕几分钟后让学生进行回答有的说可以把角标改一下,有的说这样不行这样就违背了客观事实。

(过渡)根据学生的回答我进行总结:若改动角标就违背了客观事实。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了。随后我把这个化学方程式配平展示出来(2H2+O2平了。

〔教师提问〕接着我提问:配平的目的是什么呢? 〔学生回答〕学生回答为使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一样。

〔过渡〕接着我进行总结:那给出一个化学反应,按什么步骤来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呢?从而引出下一个教学内容:化学方程式的写法。教师引导,探讨写法:

〔学生活动〕 对于这个知识点我首先让学生阅读课本,引导学生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进行总结。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板书。

2H2)让同学们再看这样行吗?同学们说行,因为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一样了,也就是配〔板书〕

二、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

(1)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

(2)配平,将短线改为等号

(3)标反应的条件、生成物的状态

〔教师活动〕接着我出示4个练习题让学生根据上面的书写步骤试着把这些反应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出来。

〔屏幕展示〕(1)硫在氧气中燃烧

(2)红磷在空气中燃烧

〔试一试〕

对这项内容我将全班分成3组,第一组负责(1)、(2);第二组负责(3);第三组负责(4)。我们看哪组同学完成的最好,每小组选代表板演展示在黑板上,对没有配平和没有标注生成物状态的一会儿选代表试着上去补充。〔过渡〕根据学生的展示我进行总结:在上面的练习中对于没有配平的用什么方法能配平呢?对于没有标注生成物状态的怎么标注?

从而引出下一个教学内容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生成物状态的标注方法。

小组合作,探讨方法:

1、讲解用最小公倍数法配平化学方程式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是本节内容的难点,让学生学会配平常见的化学方程式的方法是本节课的重中之重。在教学最小公倍数法时,我采用四人一个小组探讨如何配平“P+O2—P2O5”,而后让学生交流归纳出配平方法。

为使学生及时巩固该方法,我随后安排了三个小题的练习,对新知进行了及时巩固。

此过程中,通过学生的小组合作交流、讨论,自己归纳出常用的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用最小公倍数法,使他们体验到了化学学习的乐趣,并且较好的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然而单一的“最小公倍数法”并不能解决所有的化学问题,为避免给学生形成思维定势,我告诉学生: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很多,如:“观察法”、“奇数配偶法”等,不管哪种方法,只要你认为好用,简单,能配平化学方程式,就是好方法,但一定要在不断的练习中才能掌握和熟练。使学生明白了“学有方法,学无定法”的道理。

2、探究如何标注生成物的状态

(教师提问)在上面的练习题中对于没标注生成物的状态的如何标注生成物的状态?

〔教师活动〕接着我用多媒体出示问题①箭头都标在了哪一方?②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一样吗?让学生带着问题自主学习课本100页内容,标注生成物状态的方法。

〔学生总结〕学生自主学习完后我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从而得出上面两个问题的答案。

〔教师提问〕接着我问同学们:向下的箭头,表示什么含义呢?

〔教师活动〕接着我播放向澄清石灰水中吹气的录像,并告诉学生:二氧化碳和澄清石灰水(有效成分为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

〔学生活动〕学生观看录像,由实验现象加深理解“↓”符号的含义,即表示溶液中有固体沉淀生成,并同时书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归纳小结,强调方法:

①在本节课我会提问你学到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和不足?

〔学生活动〕:让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与同学交流彼此的体会。接着让学生回答老师进行补充。

及时练习,巩固所学(利用适量习题对重点知识进行考察,了解学生对学习对目标的掌握程度。)然而及时的练习可以使所学知识得到巩固通过上面的讲解学生已对新知识有了深入的了解于是我出示了几个练习题(这几道练习题都是有错误的化学方程式)对于这一部分我让学生先独立解题,组间互批,随后老师总结,实现多数学生当堂达标。

1、指出并改正下列化学方程式中的错误

①Mg+O2 ③C+O2↑ MgO

2②H2O2

H2+O2↑

CO2↑

④2KClO3+MnO2=2KCl+3O2↑

五、课堂收获

一、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1.“写” 2.“配” 3.“注” 4.“等”

化学方程式课件 篇3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在理解化学方程式的基础上,使学生掌握有关反应物、生成物质量的计算;

通过有关化学反应的计算,使学生从定量角度理解化学反应,并掌握解题格式。

能力目标 通过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培养学生学以致用、联系实际的学风,同时培养学生认识到定性和定量研究物质及其变化规律是相辅相成、质和量是辨证统一的观点。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对初学者来说应严格按照课本中的五个步骤方法和书写格式来进行计算。即①设未知量;②根据题意写出配平的化学方程式;③写出有关物质的式量,已知量和未知量;④列比例,求解;⑤答题。这样做可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解这种题要求对化学计算题里有关化学知识有一个清晰的理解,那就是依题意能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如果化学方程式中某个物质的化学式写错了,或者没有配平,尽管数学计算得很准确,也不会得到正确的结果。可见正确书写并配平化学方程式是顺利解答化学方程式计算题的关键要素。

化学计算题是以化学知识为基础,数学为工具多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它不仅要有化学学科的思维方法,还应有扎实的数学功底。

解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题,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要求什么,设未知量才不至于盲目。第二是将题目中给出的化学变化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出来。依题意找出已知量。然后按解题步骤进行。同时要服心理上的不良因素,不要惧怕化学计算,要相信自己。基础不好的同学要先做些简单的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题,逐渐体会将数学的计算方法与化学知识有机结合的过程。然后再做较难的题目。基础好的同学应具有解一定难度题目的能力。在初中阶段有关化学方程式计算题,较易的题目是运用数学的列比例式,解一元一次方程的知识,即设一个未知量,一个等式关系。中等偏难的题,往往要用到解二元一次方程,解三元一次方程的知识。计算过程难度并未增加多少,只是步骤多,稍微麻烦些。难度主要体现在如何设好多个未知数以及找出这些未知数之间"量"的关系式。总之,要根据自己的化学知识和数学知识水平,加强化学计算的训练,以求达到熟练掌握解化学计算题的思路和方法。

教法建议 本节只要求学生学习有关纯物质的计算,且不涉及到单位的换算。计算是建立在学生理解化学方程式含义的基础上的,包括用一定量的反应物最多可得到多少生成物;以及含义的基础上的,要制取一定量生成物最少需要多少反应物。所以在教学中要将化学方程式的含义与计算结合起来。

化学计算包括化学和数学两个因素,其中化学知识是化学计算的基础,数学是化学计算的工具。要求学生对涉及的有关化学方程式一定要掌握,如:化学方程式的正确书写及配平问题,在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作解题格式的示范,通过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加深理解化学方程式的含义,培养学生按照化学特点进行思维的良好习惯,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分析能力和计算能力,同时使学生认识到定量和定性研究物质及变化规律是相辅相成的,质和量是统一的辨证观点。本节课可采用讲练结合、以练为主的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由易到难的题组和一题多解的训练,开阔思路,提高解题技巧,培养思维能力,加深对化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设计方案

重、难点:由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求生成物(或反应物)的质量

教学过程:

引入:化学方程式可以表示为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变化和质量关系。那么,化工,农业生产和实际生活中,如何通过质量关系来计算产品和原料的质量,充分利用,节约能源呢?本节课将要学习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就是从量的方面来研究物质变化的一种方法。

投影:例一 写出硫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叙述出各物质之间质量比的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32g硫足量氧气中完全燃烧可生成__________二氧化硫。1.6硫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可生成__________________二氧化硫,同时消耗氧气的质量是__________。

讨论完成:

S + O2 点燃 SO2

32 32 64

每32份硫与32 份氧气完全反应,必生成64份二氧化硫。

32 64

1.6 3.2

学生练习1:写出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计算出各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_____________。现有31白磷完全燃烧,需要氧气__________ ,生成五氧化二磷 _________ 。

小结:根据化学方程式,可以求出各物质间的质量比;根据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又可由已知物质的质量,计算求出未知物质的质量,此过程就为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板书:第三节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投影:例2 加热分解11.6氯酸钾,可以得到多少氧气?

板书:解:(1)根据题意设未知量;设可得到氧气质量为x

(2)写出化学方程式; 2KClO3Δ2KCl+3O2↑

(3)列出有关物质的式量和已知量;未知量 245 96

11.6 x

(4)列比例式,求未知量 245/11.6=96/x

x=96 ×11.6/245=4.6

(5)答: 答:可以得到4.6氧气.

学生练习,一名同学到黑板上板演

投影:

学生练习2:实验室要得到3.2氧气需高锰酸钾多少?同时生成二氧化锰多少?

练习3 用氢气还原氧化铜,要得到铜1.6,需氧化铜多少?

分析讨论、归纳总结:

讨论:1.化学方程式不配平,对计算结果是否会产生影响?

2.化学方程式计算中,不纯的已知量能带进化学方程式中计算吗?

投影:例三 12.25氯酸钾和3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完全反应后生成多少氧气?反应后剩余固体是多少?

学生练习:同桌互相出题,交换解答,讨论,教师检查。

出题类型(1)已知反应物的质量求生成物的质量

(2)已知生成物的质量求反应物的质量

小结: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要求

化学方程式要配平

需将纯量代方程

关系式对关系量

计算单位不能忘

关系量间成比例

解设比答要牢记

板书设计:

第三节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例2.加热分解11.6氯酸钾,可以得到多少氧气?

解:(1)根据题意设未知量;设可得到氧气质量为x

(2)写出化学方程式; 2KClO3Δ2KCl+3O2↑

(3)列出有关物质的式量和已知量;未知量 245 96 11.6 x

(4)列比例式,求未知量 245/11.6=96/x x=96 ×11.6/245=4.6

(5)答:可以得到4.6氧气.

小结: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要求

化学方程式要配平

需将纯量代方程

关系式对关系量

计算单位不能忘

关系量间成比例

解设比答要牢记

化学方程式课件 篇4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教学反思

渠岸中学 王刚朝

化学方程式是初中化学入门的重要化学用语,在教学中让学生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对以后学习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物质的化学性质、物质的制法、物质的用途等起着关键作用。

为了使学生掌握好本节内容,我认真研究新教材,引导学生从日常的生产、生活入手,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学会用化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在学生已有知识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的基础上,设问:水能变汽油吗?引发学生思考进而提出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应该遵循的原则。

在新课改的形势下,我加强了新课程观念和的学习,不断转变教育,在教学中重视和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加强化学用语的教学,扎扎实实打好基础。在课堂上,给学生一定的阅读时间。把新课程标准理念贯穿于教学中。为此,有关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采用了探究教学,让学生自己总结得出其书写步骤并逐一讲解。接下来就是实战练习,逐一纠正。针对不同的学生设计不同的题目,有意识地去锻炼他们思维应变、组织表达的能力。尽量让大多数的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多让他们在黑板上写板书,发表自己的观点,动手操作。这样既突出重点难点,也帮助学生解决了自身的易错点,教学效果显著。

不足之处在于:我没有主动与一些老师进行交流与学习,扩大资料来源,充分发挥信息互动,取其之长补己之短,致使有些过渡比较生硬。

2015年12月4日

化学方程式课件 篇5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教学设计

拉麻中学

教学目标

1.理解书写化学方程式要遵守的两条原则。

2.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并能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3.学会化学方程式简单的配平方法。教学重点

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教学难点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配合阅读。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1.什么是质量守恒定律?

2.为什么在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是相等的呢?(用原子、分子的观点说明。)

【引言】一切化学反应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那么在化学上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化学反应,化学方程式是一个等式,体现质量守恒定律。

【多媒体投影】木炭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完成学案

一、知识准备)

C + O2

= CO

2C原子个数 1 1 O原子个数 2 2 原子总个数: 3 3 试按上述方法分析水通电时的化学反应: 【多媒体播放Flash】 H2O —— H2+O2 【组织讨论】为什么不平衡呢?这个式子能称为化学方程式吗?为什么?怎样才能把上式改为化学方程式呢?

【讲授新课】 §5-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提问】书写化学方程式必须遵守哪些原则?

【阅读】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P96有关内容,然后指定学生回答问题。【投影】 一.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完成学案

二、探究新知、1)

1、必须以客观事实为基础。

2、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等号两边各原子的种类与数目必须相等)

【提问】书写化学方程式具体的书写步骤是怎样的?

【阅读讨论】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P98有关内容,以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的反应为例,说明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具体步骤。小组交流,互相讲解。并请学生总结归纳步骤。(完成学案

二、探究新知、2)

【投影】 1. 写 根据实验事实写出反应物及生成物的化学式,中间用短线连接

P+O2——P2O5

2. 配 配平化学方程式 用最小公倍数法确定系数。并将短线或箭头改为等号。

4P+5O2 = 2P2O5 3. 注

注明反应发生的条件。

4P+5O2点燃2P2O5 4.标 标出生成物中的气体或沉淀符号。(生成物中有气体,就要标

(明“↑”,生成物中有固体,就要标明“↓”。)

4P+5O2点燃2P2O5 【讲解】常见反应条件的有:点燃、加热(△)、高温、催化剂等。【提出问题】 P2O5、O2需标“↑”、“↓”符号吗? 【阅读讨论】让学生阅读P98“↑”“↓”号的使用范围: 【课堂练习】比比看谁写得有快有准(完成学案

三、学以致用、1)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2.点燃镁条作信号弹

3.高锰酸钾加热制去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投影】(完成学案

三、学以致用、2)

1、P + O2

PO2

2、Fe↓

+ CuSO

4=

Cu

+

FeSO4

3、S + O2 ↑ =

SO2↑

【讨论】 让学生分组讨论,找出化学方程式中的毛病,并加以改正。

【 评一评】 指出化学方程式书写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并介绍化学方程式评分标准:每个化学方程式2分

1.化学式书写错误不得分;

2.化学方程式未配平,漏写、错写反应条件扣1分; 3.漏标、错标 “↑”、“↓”等符号的每个扣0.5分。【小结】1.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 2.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

左反右生一横线,(写)配平以后加一线;(配)等号上下注条件,(注)箭头标气或沉淀。(标)

化学方程式课件 篇6

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霸州十八中 何宝柱

本课题内容虽是计算,但这种计算对数学方面的知识要求并不高,只要能正确列出比例式并求解就可以了。但是,学生对化学计算常常进行得并不顺利,这往往是由于在有关化学计算的教学中,学生对化学的特点认识不足造成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力争从以下几方面对薄弱环节进行突破。

1.使学生对化学计算题里的有关化学知识有一个清晰的理解。2.强调化学方程式一定要写正确并且配平。

3.练习中严格要求学生按照一定的书写格式来解题。

4.培养学生按照化学特点去进行思维的良好习惯和熟练的计算技能。[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在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基础上,进行简单的计算。(2)认识定量研究对于化学科学发展的重大作用。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多练习的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通过由易到难的题组和一题多解的训练,开阔思路,提高解题技巧,培养思维能力,加深对化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按照化学特点进行思维及审题、分析、计算能力。

(2)通过有关化学方程式的含义的分析及计算,培养学生学以致用,联系实际的学风。(3)认识到定量和定性研究物质及变化规律是相辅相成的,质和量是统一的辩证观点。[教学重点] 1.由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求生成物(或反应物)的质量。2.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书写格式要规范化。[教学难点] 训练和培养学生按照化学特点去思维的科学方法。[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1、复习提问:复习提问

以镁在空气中燃烧为例说明化学方程式的涵义之一。镁在空气中燃烧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 2Mg + O2 ====== 2 Mg O 2×24 :16×2 :(24+16)×2 48 : 32 : 80 若: 48克 :()克 :()克 若:()克 :()克 : 4 0 克

[引入新课]

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成正比例关系。因此,利用正比例关系根据化学方程式和已知的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可求生成物(反应物)。那么在化学上,我们是如何进行计算的呢?下面,用实例来说明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步骤和方法。[板书]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教师]前面我们学过根据化学式的简单计算,今天我们进一步学习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如何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呢?计算时有哪些步骤和方法呢?请看例题1。[例题1]加热分解6 g高锰酸钾,可以得到多少克氧气? [分析]这道题是已知反应物的质量来求生成物的质量,即已知原料的质量求产品的质量。我们一起来看课本中的解题步骤。[师生共同阅读、讨论] [讲解并板书] 解:设加热分解6 g高锰酸钾,可以得到氧气的质量为x。

2KMnO4K2MnO4+MnO2+O2↑

2×158 32 6g x

x==0.6 g。

答:加热分解6 g高锰酸钾,可以得到0.6 g氧气。

[思考]根据刚才对例题1的阅读和讲解说出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解题步骤分为几步? [学生思考、讨论并回答] [教师总结并板书]1.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解题步骤(1)设未知量;

(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配平;(3)写出相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和已知量、未知量;(4)列出比例式,求解;(5)简明地写出答案。

[讲解并补充]刚才同学们总结出了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和方法,接下来我就一些问题进行补充。

(1)设未知量时一定要注意质量单位,已知量和未知量单位不一致的,一定要进行单位换算。单位必须一致才能计算。

(2)写出方程式一定要注意配平,而且要注意方程式的完整,反应条件、气体和沉淀的符号要注意标明,不完整的方程式计算时是要扣分的。

(3)相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写在相应化学式的下面,一定要注意用相对分子质量乘以化学式前面的系数,已知量和未知量写在相应相对分子质量的下边。

(4)比例式有两种列法,可以横列也可以纵列。例题1中采用的是纵列,即;

还可以采用横列,即2×158:32=6 g:x。一般情况下采用纵列比较好,因为有时题中所给的质量数字会和相对分子质量有某种关系,从而使得计算简单。如用158 g高锰酸钾加热分解,可以制得多少克氧气?采用纵列法得

计算非常简便。

计算结果的小数位保留按题中要求进行,若题中没有要求,又得不到整数时,一般保留一位小数,如例题1中就是。

[教师]在实际运算过程中,我们往往需要把过程再简化些,具体格式可以参照下面的例题2。

[例题2]工业上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3)可制得生石灰(CaO)和二氧化碳,如果要制取10 t氧化钙,需要碳酸钙多少吨? 解:设需要碳酸钙的质量为x。CaCO3CaO+CO2↑

56 x 10 t

x==18 t。

答:需要碳酸钙18 t。[教师]根据上述两例可知,已知反应物的质量可以求生成物的质量,已知生成物的质量也可求出反应物的质量,那么,假如已知一种反应物的质量可不可以求另一种反应物的质量,或者已知一种生成物的质量可不可以求另一种生成物的质量呢? 我们一起来看P100的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气体,燃烧100 g氢气需要氯气多少克?生成氯化氢气体多少克? [提问]题中是已知什么求什么?(反应物或者生成物)[学生分析、讨论] [回答]已知一种反应物的质量求另一种反应物的质量和生成物的质量。[追问]此计算题该如何进行呢?请同学们先试着做一做。(学生练习,教师巡视,发现步骤和格式上的错误及时纠正)[选择学生板演并讲解自己的计算过程及结果] [板演] 解:设需要氯气的质量为x,生成氯化氢气体的质量为y。H2+Cl22HCl 2 71 73 100gx y。

答:需要氯气3550 g,生成氯化氢气体3650 g。

[总结]由此可知,已知一种反应物的质量可以计算另一种反应物的质量,同理,已知一种生成物的质量也可以计算另一种生成物的质量。

[提问]通过前面例题的讲解,大家总结一下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要领是什么?关键是什么? [学生思考] [教师总结并板书] 3.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三个要领和三个关键。

三个要领:①步骤要完整;②格式要规范;③得数要准确。

三个关键:①准确书写化学式;②化学方程式要配平;③准确计算相对分子质量。[教师]根据前面的例题和理论知识,请同学们进行练习。

[练习]1.用氢气还原氧化铜,要得到6.4 g铜,需要多少克氧化铜? 2.5.6 g铁跟足量的稀硫酸起反应,可制得氢气多少克?(Fe+H2SO4====FeSO4+H2↑)[学生练习] [小结]通过本节内容学习,我们知道了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过程、步骤、方法,同时也懂得了化学计算题是从“量”的方面来反映物质及其变化的规律,它与侧重于从性质角度去研究和理解物质及其变化规律是相辅相成的。所以说化学计算题包括化学和数学两个因素,两个因素同时考虑,才能得到正确的答案。[布置作业]习题5、6、7、8 板书设计

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1.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解题步骤: ①根据题意设未知数; ②写出化学方程式;

③求有关物质质量比,写出已知量、未知量; ④列比例式,求解; ④简明写出答案。

教学反思: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是学生学了“化学方程式”后,具体感受到它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和作用的重要一课。本节课的设计体现了这一特点:

要充分利用书上的例题,让学生体验化学计算题的一般步骤和方法,使例题成为解题格式的示范。在学习过程中,要提供时间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教师要及时发现问题,及时予以反馈纠正。注重学生学习知识的层次性和发展性。在导学案的设计中采用了自主学习为主、合作学习为辅的设计,让学生先观察例题的计算步骤,然后自己动手实践,再展示交流,将感知上升为理论。

亮点:

1、利用导学案循序渐进的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总结出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的步骤及格式

2、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的例题,并联系已有的数学知识做详细探讨学习,让学生对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解题步骤清楚认识,然后再让学生深入的掌握计算中的注意事项。

3、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相互讨论学习,并在黑板板演,由学生自已找出每一位同学错误之处。学生做得很好,整个课堂很活跃,学生的思维达到了最高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不足:

1、导入直接但是没有过于清晰的引入课题,如果像李老师用视频引入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时间安排不是很佳,导致本节课有习题没有完成;

3、讲解语言不够简捷,语速过快,有些问题可能没有阐述清楚。

4、学生展示时没有全员参与,参与度不高。

5、本节课学生只能初步了解并不能掌握利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在重点难点上没有完全体现,只强调了化学计算总设和答的单位,没有给出其他的指引。

6、对于学生列比例问题没有给出明确的说明和指导。

改进措施:

今后教学语言简捷精准方面多加努力提升,增加练习量,还要让每位同学都主动参与学习。

化学方程式课件 篇7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在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基础上,进行简单的计算。

(2)认识定量研究对于化学科学发展的重大作用。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多练习的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通过由易到难的题组和一题多解的训练,开阔思路,提高解题技巧,培养思维能力,加深对化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按照化学特点进行思维及审题、分析、计算能力。

(2)通过有关化学方程式的含义的分析及计算,培养学生学以致用,联系实际的学风。

(3)认识到定量和定性研究物质及变化规律是相辅相成的,质和量是统一的辩证观点。

二、教学重点

1.由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求生成物(或反应物)的质量。

2.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书写格式要规范化。

三、教学难点:

训练和培养学生按照化学特点去思维的科学方法。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五、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根据化学方程式所表示的含义,可以知道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存在数量关系。而研究物质的化学变化常涉及到量的计算,例如,用一定量的原料最多可以生产出多少产品?制备一定量的产品最少需要多少原料?等等。通过这些计算,可以加强生产的计划性。并有利于合理地利用资源,而这些计算的进行都需要根据化学方程式。本节就是从“量”的角度来研究化学方程式的汁算的。

[板书]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教师]前面我们学过根据化学式的简单计算,今天我们进步学习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如何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呢?计算时有哪些步骤和方法呢?请看例题1。

[投影]展示例题1

[例题1]加热分解6 g高锰酸钾,可以得到多少克氧气?

[分析]这道题是已知反应物的质量来求生成物的质量,即已知原料的质量求产品的质量。我们一起来看课本中的解题步骤。

[讲解并板书]

解:设加热分解6 g高锰酸钾,可以得到氧气的质量为x。

2KMnO4 K2MnO4+MnO2+O2↑

2×158 32,

x= =0.6 g。

答:加热分解6 g高锰酸钾,可以得到0.6 g氧气。

[思考]根据刚才对例题1的阅读和讲解说出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解题步骤分为几步?

[教师总结并板书]

1.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解题步骤

(1)设未知量;

(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配平;

(3)写出相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和已知量、未知量;

(4)列出比例式,求解;

(5)简明地写出答案。

[讲解并补充]刚才同学们总结出了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和方法,接下来我就一些问题进行补充。

(1)设未知量时一定要注意质量单位,已知量和未知量单位不一致的,一定要进行单位换算。单位必须一致才能计算。

[追问]此计算题该如何进行呢?请同学们先试着做一做。

(学生练习,教师巡视,发现步骤和格式上的错误及时纠正)

解:设需要氯气的质量为x,生成氯化氢气体的质量为y。

(2)写出方程式一定要注意配平,而且要注意方程式的.完整,反应条件、气体和沉淀的符号要注意标明,不完整的方程式计算时是要扣分的。

(3)相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写在相应化学式的下面,一定要注意用相对分子质量乘以化

学式前面的系数,已知量和未知量写在相应相对分子质量的下边。

(4)比例式有两种列法,可以横列也可以纵列。例题1中采用的是纵列,即;

还可以采用横列,即2×158:32=6 g:x。一般情况下采用纵列比较好,因为有时题中所给的质量数字会和相对分子质量有某种关系,从而使得计算简单。如用158 g高锰酸钾加热分解,可以制得多少克氧气?采用纵列法得计算非常简便。

计算结果的小数位保留按题中要求进行,若题中没有要求,又得不到整数时,一般保留一位小数,如例题1中就是。

[教师]在实际运算过程中,我们往往需要把过程再简化些,具体格式可以参照下面的例题2。

[例题2]工业上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3)可制得生石灰(CaO)和二氧化碳,如果要制取10 t氧化钙,需要碳酸钙多少吨?

解:设需要碳酸钙的质量为x。

CaCO3 CaO+CO2↑

100 56

x 10 t

x= =18 t。

答:需要碳酸钙18 t。

[教师]根据上述两例可知,已知反应物的质量可以求生成物的质量,已知生成物的质量也可求出反应物的质量,那么,假如已知一种反应物的质量可不可以求另一种反应物的质量,或者已知一种生成物的质量可不可以求另一种生成物的质量呢?

我们一起来看P100的课堂练习。

[投影]展示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气体,燃烧100 g氢气需要氯气多少克?生成

氯化氢气体多少克?

[提问]题中是已知什么求什么?(反应物或者生成物)

[学生分析、讨论]

[回答]已知一种反应物的质量求另一种反应物的质量和生成物的质量。

H2+Cl2 2HCl

2 71 73

100g x y。

答:需要氯气3550 g,生成氯化氢气体3650 g。

[讲解](1)因为此题有两问,所以一个未知数设为x,另一个未知数设为y。

(2)仍和前面例题一样,写出并配平化学方程式,列出有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已知量、未知量,并写在相应化学式的下面。

(3)不管有几个未知数,列比例式和前面例题一样。根据已知量求出一个未知量,另一个未知量可以根据已知量求出,也可以根据求出的未知量来求。如此题中氯化氢气体的质量也可以这样求出:=

代入x=3550 g,

=,

解得y=3650 g。

[总结]由此可知,已知一种反应物的质量可以计算另一种反应物的质量,同理,已知一种生成物的质量也可以计算另一种生成物的质量。可见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共有四种类型。

[板书]2.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四种类型:

①已知反应物的质量求生成物的质量;

②已知生成物的质量求反应物的质量;

③已知一种反应物的质量求另一种反应物的质量;

④已知一种生成物的质量求另一种生成物的质量。

[提问]通过前面例题的讲解,大家总结一下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要领是什么?关键是什么?

[学生思考]

[教师总结并板书]

3.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三个要领和三个关键。

三个要领:①步骤要完整;

②格式要规范;

③得数要准确。

三个关键:①准确书写化学式;

②化学方程式要配平;

③准确计算相对分子质量。

[教师]根据前面的例题和理论知识,请同学们进行练习。

[投影]展示下列练习

[练习]1.用氢气还原氧化铜,要得到6.4 g铜,需要多少克氧化铜?

2.5.6 g铁跟足量的稀硫酸起反应,可制得氢气多少克?(Fe+H2SO4====FeSO4+H2↑)

3.12 g镁与足量稀盐酸起反应,可制得氯化镁和氢气各多少克?(Mg+2HCl====MgCl2+H2↑)

[学生练习]

[注意事项]

①化学方程式反映的是纯物质问的质量关系,因此遇到不纯物,要先把不纯的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换算成纯物质的质量,才能代入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②计算中注意单位统一(必须是质量单位,如果是体积,须根据密度换算)。

[小结]通过本节内容学习,我们知道了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过程、步骤、方法,同时也懂得了化学计算题是从“量”的方面来反映物质及其变化的规律,它与侧重于从性质角度去研究和理解物质及其变化规律是相辅相成的。所以说化学计算题包括化学和数学两个因素,两个因素同时考虑,才能得到正确的答案。

[布置作业]习题5、6、7、8

板书设计

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1.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解题步骤:

①根据题意设未知数;

②写出化学方程式;

③求有关物质质量比,写出已知量、未知量;

③列比例式,求解;

④简明写出答案。

2.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四种类型:

①已知反应物的质量求生成物的质量;

②已知生成物的质量求反应物的质量;

③已知一种反应物的质量求另一种反应物的质量;

④已知一种生成物的质量求另一种生成物的质量。

3.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三个要领和三个关键

三个要领:①步骤要完整;②格式要规范;③得数要准确。

三个关键:①准确书写化学式;②化学方程式要配平;③准确计算相对分子质量。

考题回顾

1.(20xx年天津市中考题)已知在反应3A+2B====2C+D中,反应物A、B的质量比为

3:4,当反应生成C和D的质量共140 g时,消耗B的质量为__________g。

2.(20xx年四川省中考题)煅烧含碳酸钙80%的石灰石100 t,生成二氧化碳多少吨?若石灰石中的杂质全部进入生石灰中,可得到这样的生石灰多少吨?

化学方程式课件 篇8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学生理解化学方程式在“质”和“量”两个方面的涵义,理解书写化学方程式必须遵守的两个原则;

通过练习、讨论,初步学会配平化学方程式的一种方法——最小公倍数法;

能正确书写简单的化学方程式。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勇于探究及合作精神。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1.化学方程式是用化学式来描述化学反应的式子。其含义有二,其一可以表明反应物、生成物是什么,其二表示各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书写化学方程式必须依据的原则:

①客观性原则—以客观事实为基础,绝不能凭空设想、随意臆造事实上不存在的物质和化学反应。

②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书写化学方程式应遵循一定的顺序,才能保证正确。其顺序一般为:“反应物”→“—” →“反应条件” →“生成物” →“↑或↓” →“配平” →“=”。

2.配平是书写化学方程式的难点,配平是通过在化学式前加系数来使化学方程式等号两边各元素的原子个数相等,以确保遵守质量守恒定律。配平的方法有多种,如奇偶法、观察法、最小公倍数法。

3.书写化学方程式为了能顺利地写出反应物或生成物,应力求结合化学方程式所表示的化学反应现象来记忆。例如,镁在空气中燃烧。实验现象为,银白色的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强光,生成白色粉末。白色粉末为氧化镁(),反应条件为点燃。因此,此反应的反应式为

有些化学方程式可以借助于反应规律来书写、记忆。例如,酸、碱、盐之间的反应,因为有规律可循,所以根据反应规律书写比较容易。例如酸与碱发生复分解反应,两两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盐和水。以硫酸跟氢氧化钠反应为例。反应方程式为:

教法建议

学生在学习了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反应的实质,知道了一些化学反应和它们的文字表达式后,结合上一节学到的质量守恒定律,已经具备了学习化学方程式的基础。

本节教学可结合实际对课本内容和顺序做一些调整和改进。注意引导学生发现问题,通过独立思考和相互讨论去分析、解决问题,创设生动活泼、民主宽松又紧张有序的学习气氛。

教学时要围绕重点,突破难点,突出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双为主”作用。具体设计如下:

1、复习。旧知识是学习新知识的基础,培养学生建立新旧知识间联系的'意识。其中质量守恒定律及质量守恒的微观解释是最为重要的:化学方程式体现出质量守恒,而其微观解释又是配平的依据。

2、概念和涵义,以最简单的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的反应为例,学生写:碳+氧气―→二氧化碳,老师写出C + O2 — CO2,引导学生通过与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比较而得出概念。为加深理解,又以 S + O 2 — SO2的反应强化,引导学生从特殊→一般,概括出化学方程式的涵义。

3、书写原则和配平(书写原则:1. 依据客观事实;2. 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学生常抛开原则写出错误的化学方程式,为强化二者关系,可采用练习、自学→发现问题―→探讨分析提出解决方法―→上升到理论―→实践练习的模式。

4、书写步骤。在学生探索、练习的基础上,以学生熟悉的用氯酸钾制氧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书写为练习,巩固配平方法,使学生体会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通过练习发现问题,提出改进,并由学生总结步骤。教师板书时再次强化必须遵守的两个原则。

5、小结在学生思考后进行,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使知识系统化。

6、检查学习效果,进行检测练习。由学生相互评判、分析,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发散思维、求异思维,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布置作业后,教师再“画龙点睛”式的强调重点,并引出本课知识与下节课知识的关系,为学新知识做好铺垫,使学生再次体会新旧知识的密切联系,巩固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设计方案

重点:化学方程式的涵义及写法

难点: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化学方程式课件 篇9

教学目标:

知识:在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基础上,进行简单的计算。

能力:培养学生按照化学特点去进行思维的良好习惯和熟练的计算技能。

情感:认识定量研究对于化学科学发展的重大作用。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态度。

学前分析:

本节课在学习了质量守恒定律、化学方程式、相对原子质量、化学式计算等知识的基础上,对化学知识进行定量分析。知识本身并不难,关键是使学生自己思考、探索由定性到定量的这一途径,并使之了解化学计算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在计算过程中,对解题格式、步骤严格要求,培养他们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书写下列化学方程式:

1、硫的燃烧

2、磷的燃烧

3、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

4、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氧气

[创设情境]

实验室欲通过电解水的方法得到64g氧气,需电解多少g水?

[学生讨论]

可能得到的结果:

1、无从下手。

2、根据化学式计算,求出水的质量。

3、利用化学方程式解题。等。

[教师点拨]

1、若学生根据化学式计算,应给予肯定。但叮嘱他们在使用此法解题时,应说明所得氧气中氧元素即为水中氧元素。

2、若利用化学方程式解题。学生可能出现未配平而算错数,或格式步骤不对等问题。点出,但可以先不展开讲。关键引导学生说出解题思路,引导回忆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引导回忆]

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1、表示反应物、生成物、条件。

2、表示各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及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

[练一练]

1、求碳在氧气中燃烧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

2、求磷在氧气中燃烧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

[试一试]

实验室欲通过电解水的方法得到64g氧气,需电解多少g水?

由利用化学方程式得出正确答案的同学2名上黑板写出解题过程。

[学生讨论]

参照课本第99页例题1的解题过程,对照[试一试]“电解水”的解题过程,指出缺漏。由学生自己做的目的是:在清楚解题思路的基础上,自己先探讨解题格式。

[强调格式]

1、设未知量,未知数后不加单位

2、根据题意写出化学方程式,注意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要完整、准确。指出若不配平,直接影响计算结果

3、写出相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和已知量、未知量

4、列出比例式,求解

5、简明地写出答案

[例题]

由学生和老师共同写出正确解题步骤。

工业上,高温煅烧石灰石可制得生石灰和二氧化碳。如果要制取10t氧化钙,需要碳酸钙多少吨?

化学方程式课件 篇10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

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哈三十七中学 范丽艳

1、知识与技能:

(1)在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理解其涵义的基础上,使学生能正确计算出有关反应物、生成物的质量;认识到化学方程式是化学计算的基础。

(2)掌握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规范的解题格式,培养良好的解题习惯,形成一定的计算技能。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师生互动,学生练习、讨论交流等形式找出利用方程式计算的规范格式及注意事项,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锻炼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到定量研究对于化学实验、生产实践的重大作用,感悟化学学习的重要性;并在解题过程中相互帮助,体会成功的快乐,激发学习的热情。

教学重点: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及格式的规范化。教学难点:解题格式的规范化。教学方法:师生互动、讨论交流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评价表(课前发给学生)

学生分组:每4人一组-----------。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课题。【教师活动】1:

由天气转冷快送暖气,提问热电厂用什么燃料供暖?并让学生写出化学方程式同时从量的角度说出它表示的涵义。

【学生活动】1:回答,写化学方程式同时从量的角度说出它表示的涵义。

【教师活动】2:表示对同学们的发言非常满意,举例说明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质量关系可由一种物质的质量求出其它物质的质量,引入课题。

板书: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学生活动】2:仔细聆听。

二、师生互动,合作交流。

互动1 阅读例题1,了解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步骤和格式 【教师活动】3:用简洁的语言,让学生阅读例题1,并思考几个问题(课件):

1.涉及到了哪个反应?

2.已知的物质和未知的物质各是什么?

3.已知的物质属于反应物还是生成物?未知的物质属于反应物还是生成物? 4.解题步骤分哪几步? 【学生活动】3:带着问题阅读例题1。

【教师活动】4:采用问答的形式说出思考的问题的答案,并得出本题的题型。

板书:

一、由反应物质量求生成物质量。步骤:

1、设未知量

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写出相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和已知量、未知量

4、列出比例式,求解

5、简答

【学生活动】4:回答。

【教师活动】5:总结书写格式并明确需注意的事项。

步骤:

1、设未知量(指明设的是所求的物质的质量,未知数不带单位;)

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指明所写的化学方程式必须是本题涉及的,并注意配平、条件及↑或↓)

3、写出相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和已知量、未知量(指明已知的物质和未知的物质才是相关的物质,本题中高锰酸钾和氧气是相关物质。先写出高锰酸钾和氧气的相对分子质量和化学计量数的乘积,再在下方写出各自的质量且已知的质量要带单位;有关高锰酸钾的量要写在高锰酸钾的正下 方,有关氧气的量要写在氧气的正下方,位置要对应。)

4、列出比例式,求解

(指明已知物质的质量要写单位,计算要准确,求出的未知数要带单位。)

5、简答

【学生活动】5:仔细听讲解。

【教师活动】6:过渡:实际解题时按屏幕上的格式做就可以了。下面请同学们做评价表上的课堂练习,试试能否做对。

互动2 课堂练习,展示错例,交流 【学生活动】6:做评价表上的课堂练习

【教师活动】7:指导,然后简单分析练习中涉及的反应、已知物和未知物,并指出氧气是生成物,氯酸钾是反应物,得出本题的题型。

板书:

二、由生成物质量求反应物质量。

再课件显示一些做法,让学生纠错,课件--归纳常犯的错误,显示正确的做法,让学生给自己打分并写出失分的原因然后再改正。【学生活动】7:

打分,失分的原因,改正。

三、课堂小结,巩固知识

四、收获反思,表达观点。

【教师活动】8: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获得了哪些知识?有什么收获 吗? 【学生活动】8:学生交流,表达观点。作业处理:

1、比比看:

仿照例题1的形式,每小组编一道有关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题并解答。

2、请你算一算:

31克的磷完全燃烧可产生多少克五氧化二磷?(有关的相对原子质量:P—31;O--16)

板书设计

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一、已知反应物质量求生成物质量 步骤: 1.设未知量

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写出相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和已知量、未知量 4.列比例式,求解 5.简答

二、已知生成物质量求反应物质量

化学方程式课件 篇11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已知反应物的质量求生成物的质量;

2、已知生成物的质量求反应物的质量;

3、已知一种反应物的质量求另一种反应物的质量;

4、已知一种生成物的质量求另一种生成物的质量。

(二)能力训练点

通过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加深理解化学方程式的含义,培养学生按照化学进行思维的良好习惯,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分析能力和计算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通过有关化学方程式含义的分析及其计算,培养学生学以致用,联系实际风。同时认识到定量和定性研究物质及变化规律是相辅相成的,质和量是的辩证观点。

二、教学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

由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求生成物(或反应物)的质量。

2、难点

训练生培养学生按照化学特点去思维的科学方法。

3、疑点

为什么说化学知识是化学计算的基础,化学方程式是化学计算的依据?

4、解决办法

采用讲练结合、以练为主的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由易到难的习题和一题多解的训练,开阔思路,提高解题技巧,培养思维能力,加深对化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三、课时安排

2课时

四、教具准备

幻灯

五、学生活动设计

1、教师提问

(1)什么是化学方程式?

点燃

(2)说出此化学方程式:4P+5O2========== 2P205表示的意义。

[目的]使学生熟悉明确化学方程式的概念、含义。

2、教师分析课本第74页[例题1],并提问。

根据[例题1)你能说出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解题步骤可分为哪几步?

[目的]结合实例、给予点拨、启迪学生思维,启发学生按化学特点去思维的良好习惯。

3、教师提问,学生自学课本第74页[例题2)。

根据例题进一步总结归纳出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一般步骤和方法。

然后相邻座位学生互相讨论,在教师引导下得出结论。

[目的]要求学生严格按照一定的格式来解题,培养学生审题能力和分析能力。

4、教师给出两道练习题,学生练习并组织讨论指出错误。

(1)归纳出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类型。

(2)根据练习你认为什么是化学计算的基础?什么是化学计算的工具?什么是化学计算的依据?

[目的]加深理解,培养归纳和概括能力。

5、教师给出由易到难的题组和一题多解进行练习,并分组讨论。

(1)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三个要领是什么?

(2)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三个关键是什么?

化学方程式课件 篇12

第二课时

[复习提问]解关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问题的一般步骤有哪些?解过量计算问题的基本特点有哪些? 解过量计算问题的一般步骤是什么?

[生]回忆并回答(回答内容略)

[导入新课]在实际生产或科学实验中,不仅存在所投物料是否过量的问题,而且往往从原料到最终产物,一般都不是一步完成的,中间需经过多个连续的反应过程,像这样的连续反应,我们称之为多步反应。工业上如制硫酸、硝酸、乙醇(酒精)等许多过程都是经多步反应实现的,本节课讨论的主要话题就是关于多步反应的计算。

[板书]三、多步反应计算

[师]和解决过量计算问题类似,我们还是通过典型例题的分析来总结解多步反应计算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投影显示][例3] 用CO还原5.0 g某赤铁矿石(主要成分为Fe2O3,杂质不参加反应)样品,生成的CO2再跟过量的石灰水反应,得到6.8 g沉淀,求赤铁矿石中Fe2O3的质量分数。

[生]阅读题目,思考如何下手解决问题。

[引导]很显然,这是一个多步反应问题,要想求出赤铁矿中Fe2O3的质量分数,应先搞清楚整个过程都发生了哪些反应。

[生]思考,写出所涉及的两个化学反应方程式。

Fe2O3+3CO=====2Fe+3CO2

CO2+Ca(OH)2====CaCO3↓+H2O

[师]下面我们分成四个小组进行讨论,把你们讨论的解决方案总结出来。

[生]进行分组讨论,最后基本上得到两种方案,分别由两个学生代表陈述。

方案之一:逆推法

设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的CO2的质量为x,则由方程式:

CO2+Ca(OH)2====CaCO3↓+H2O

44 100

x 6.8

得 解得x=2.992 g

再设被CO还原的Fe2O3的质量为y,则由方程式

Fe2O3+3CO======2Fe+3CO2

160 3×44

y 2.992 g

得 解得y=3.6 g

所以w(Fe2O3)= =72%

方案之二:根据两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用CO2作“中介”得出下列关系:

Fe2O3——3CO2——3CaCO3

即Fe2O3——3CaCO3

160 3×100

m(Fe2O3) 6.8 g

所以m(Fe2O3)= =3.6 g

则w(Fe2O3)= ×100%=72%

[师]评讲讨论结果,大家不难看出两种方案中第一种计算起来比较麻烦,而第二种方案则简单明了,充分利用反应过程中各物质之间的量的关系,实现了从已知量和待求量之间的直接对话,这就叫关系式法,它是解决多步反应计算的一种好方法。下边就请同学们尤其是刚才用方案一思考的同学们把例题3用关系式法规范地解在练习本上,并从中体会并总结解多步反应计算题的一般步骤。

[生]在练习本上规范地练习,并归纳总结用关系式法解多步反应的一般步骤,一位同学举手回答(内容见板书)

[师]从学生的回答中整理板书内容

[板书]用关系式法解多步反应计算的一般步骤:

1. 写出各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 根据化学方程式找出可以作为中介的物质,并确定最初反应物、中介物质、最终生成物之间的量的关系;

3. 确定最初反应物和最终生成物之间的量的关系;

4. 根据所确定的最初反应物和最终生成物之间的量的关系和已知条件进行计算。

[提示]利用关系式法解多步反应的关键是正确建立已知量、未知量之间的物质的量或质量的比例关系。

[投影显示]例4. 工业上制硫酸的主要反应如下:

4FeS2+11O2====2Fe2O3+8SO2

2SO2+O2===========2SO3

SO3+H2O==== H2SO4

煅烧2.5 t含85% FeS2的黄铁矿石(杂质不参加反应)时,FeS2中的S有5.0%损失而混入炉渣,计算可制得98%硫酸的质量。

[师]这里提醒大家一点,FeS2中的S有5.0%损失也就相当于FeS2有5.0%损失。下边大家还是分小组讨论,开动脑筋,想一想如何利用关系式法来解决这一工业问题。

[生]展开热烈的讨论,各抒己见,最后大致还是得到两种方案。

方案之一,先找关系式,根据题意列化学方程式,可得如下关系

FeS2——2SO2——2SO3——2H2SO4

即FeS2 ~ 2H2SO4

120 2×98

2.5 t×85%×95% m(98% H2SO4)98%

得m(98%H2SO4)=

故可制得98%硫酸3.4 t。

方案之二在找关系式时,根据S元素在反应前后是守恒的,即由FeS2 2H2SO4可以直接变为㏒——H2SO4

由于有5.0%的S损失,2.5 t含85%FeS2的黄铁矿石中参加反应的S的质量为

m(S)=m(FeS2) w(S)

=2.5 t×85%× ×95%

=1.08 t

则由S ~ H2SO4

32 98

1.08 t m(98% H2SO4)98%

得m(98% H2SO4)= =3.4 t

故可制得98%硫酸3.4 t。

[师]评价两种方案:两种方案都能比较方便地找到最初反应物和最终生成物之间的直接关系,从而使问题简单地得到解决,我们还是要求同学们在下边练习时注意解题格式的规范化。

[补充说明]在进行多步反应计算时,往往还需要搞清楚以下几个关系:

1. 原料的利用率(或转化率)(%)

=

2. 产物产率(%)=

3. 已知中间产物的损耗量(或转化率、利用率)都可归为起始原料的损耗量(或转化率、利用率)

4. 元素的损失率====该化合物的损失率

[投影练习]某合成氨厂,日生产能力为30吨,现以NH3为原料生产NH4NO3,若硝酸车间的原料转化率为92%,氨被吸收为NH4NO3的吸收率为98%,则硝酸车间日生产能力应为多少吨才合理?

[解析]设日产HNO3的质量为x,NH3用于生产HNO3的质量为35 t-y

由各步反应方程式得氨氧化制HNO3的关系为:

NH3~NO~NO2~HNO3

17 63

y92% x

y=

用于被HNO3吸收的NH3的质量为

30 t-y=30 t-

由NH3+HNO3===== NH4NO3

17 63

(30 t- )×98% x

得[30 t-17x/(63×92%)]98%=

解之得x=52.76 t

[答案]硝酸车间日生产能力为52.76 t才合理。

[本节小结]本节课我们重点讨论的是关于多步反应的计算,通过讨论和比较,得出关系式法是解决多步反应计算的一种较好的方法。具体地在找关系式时,一方面可以根据各步反应中反映出的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或质量的关系,如例3;也可以根据某元素原子的物质的量守恒规律,找出起始物与终态物的关系,如例4。

[布置作业]P26二、4、5

●板书设计

三、多步反应计算

用关系式法解多步反应计算的一般步骤

1. 写出各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 根据化学方程式找出可以作为中介的物质,并确定最初反应物、中介物质、最终生成物之间的量的关系;

3. 确定最初反应物和最终生成物之间的量的关系;

4. 根据所确定的最初反应物和最终生成物之间的量的关系和已知条件进行计算。

●教学说明

多步反应计算的基本解法就是关系式法,为了得出这种方法以及展示这种方法的优越性,在教学中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充分发挥同学们的想象力、创造力,然后得出两种比较典型的方案,将这两种方案进行比较,自然地得出结论:还是利用关系式法解决简单。既解决了问题,又增强了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

参考练习

1.用黄铁矿制取硫酸,再用硫酸制取化肥硫酸铵。燃烧含FeS2为80%的黄铁矿75 t,生产出79.2 t硫酸铵。若在制取硫酸铵时硫酸的利用率为90%。则用黄铁矿制取硫酸时FeS2的利用率是多少?

2.向溶解了90 g Nal的溶液中加入40 g Br2,再向溶液中通人适量的C12,充分反应后,反应过程中被还原的C12的质量是多少?

答案:21.3 g

3.C02和NO的混合气体30 mL,反复缓缓通过足量的Na2O2后,发生化学反应(假设不生成N2O4):

2CO2+2Na2O2======2Na2CO3+02

反应后气体体积变为15 mL(温度、压强相同),则原混合气体中CO2和NO的体积比可能是( )

①l:l ②2:l ③2:3 ④5:4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备课资料

在有关矿石的计算中,常出现这样三个概念:矿石的损失率、矿石中化合物的损失率、矿石中某元素的损失率,三者的涵义不完全相同,但它们有着本质的、必然的定量关系.下面通过汁算说明它们的关系:

题目:某黄铁矿含FeS2 x%,在反应中损失硫y%,试求:FeS2的损失率、矿石的损失率各是多少?

解:设矿石的质量为m t,则FeS2的质量为mx%,硫的质量为m ×x%= mx%t。

损失硫的质量= ×m×x%×y%t;

损失FeS2的质量= =

损失矿石的质量= my%t。

因此有:FeS2的损失率=[(mx%y%)/(mx%)]×100%=y%;

矿石的损失率=(my%)/m=y%。

从上述计算中可知:矿石的损失率、矿石中化合物的损失率、矿石中某元素的损失率三者的数值是相等的,在计算中完全可以代换。

综合能力训练

1.在一定条件下,将m体积NO和n体积O2同时通人倒立于水中且盛满水的容器内。充分反应后,容器内残留m/2体积的气体,该气体与空气接触后变为红棕色。则m与n的比( )

A.3:2 B.2: 3 C.8:3 D.3:8

答案:C

2.为消除NO、NO2对大气污染,常用碱液吸收其混合气。a mol NO2和b mol NO组成的混合气体,用NaOH溶液使其完全吸收,无气体剩余。现有浓度为c molL-1 NaOH溶液,则需此NaOH溶液的体积是( )

A.a/c L B.2a/c L. C.2(a+b)/3c L D.(a+b)/c L

答案:D

3.200 t含FeS2 75%的黄铁矿煅烧时损失FeS2 lO%,S02转化为S03的转化率为96%, S03的吸收率为95%,可生产98%的硫酸多少吨?

解法一:关系式法:

FeS2 ~ 2H2S04

120 t 196 t

200 t×75%×(1—10%)×96%×95% 98%x

解得x=205.2 t。

解法二:守恒法

设生成98%的硫酸x吨,由硫元素守恒得;

200 t×75%×(1一l0%)×96%×95%× =98%x× ,

x=205.2 t。

答案:205.2

化学方程式课件 篇13

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一、质量守恒定律

1、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2、质量守恒的原因: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变化,所以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

二、化学方程式

1、书写化学方程式的两个原则:①要以客观事实为基础,不能臆造不存在的事实和反应;②必须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2、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及反应条件;配平化学方程式;最后完成化学方程式并检查气体、沉淀符号的缺漏。

3、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最小公倍数法;

4、化学方程式的反应条件;“+”“=”的使用;气体、沉淀符号的使用规则。

三、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1、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步骤:(1)设未知量,求什么设什么;(2)正确完整的写出化学方程式;(3)根据化学式,写出各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总和,标在相应的化学是下面;(4)把题中以自知的条件和带球的未知量写在相应的相对分支质量总和下面;(5)列比例求解;(6)写出答案,作答。

2、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注意事项:认真审题,搞清楚题目给的已知条件是什么,求的是什么(注意反应物过剩的问题);化学好似书写要正确,相对分支质量计算要正确;单位要统一;设未知数时不带单位;区别“适量”、“恰好反应”、“完全反应”——所有反应物全部反应完了,没有剩余。“足量”、“充分反应”、“反应完全”——一种反应物反应完了,另外的反应物可能反应完了也可能有剩余。“过量”——一种反应物反应完了,有一种或多种反应物有剩余。

3、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基本题型:

已知反应物(生成物)质量,求生成物(反应物)质量; 含有体积、密度与质量之间换算的计算; 有关含杂质的物质质量的计算

例题一:留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若使16g硫反应完全,能生成多少克二氧化硫? 例题二:某工厂需要10t氧气作为原料,这些氧气用电解水地方法获得,问要消耗多少水?同时生成多少吨氢气?

例题三:某农田需要80立方二氧化碳促进作物光合作用,如果用煅烧石灰石的方法要用多少石灰石?(标准状况下二氧化碳密度为1.977g/l)

例题四:我国铁矿石资源比较丰富。2000年,钢铁年总产值达到了1.27亿吨,成为世界钢铁大国。某钢铁厂日产3%杂质的生铁2240吨则需要80%的氧化铁赤铁矿多少吨?

化学方程式课件 篇14

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学习目标】

1、在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基础上,进行简单的计算。

2、培养学生按照化学特点进行思维及审题、分析、计算能力。

3、认识定量研究对于化学科学发展的重大作用。【学习重点】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及书写格式要规范化 【课前预习】

一、温故知新

1、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有氧气参加反应或有氧气生成的化学方程式

(2)有氢气参加反应或有氢气生成的化学方程式

2、在4P+5O22P2O5的反应中,份质量的磷跟 份质量的氧气起反应,生成 份质量的五氧化二磷。

3、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以及该反应你能得到的信息。

二、阅读教材102页

1、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可以解决哪些问题?

2、阅读并计算例1和例2,学习并总结计算的步骤。【课堂探究】

根据化学方程式所表示的含义,可以知道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存在质量关系。而研究物质的化学变化常涉及到量的计算,例如,用一定量的原料最多可以生产出多少产品?制备一定量的产品最少需要多少原料?等等。通过这些计算,可以加强生产的计划性。并有利于合理地利用资源,而这些计算的进行都需要根据化学方程式。本节就是从“量”的角度来研究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的。[例题1]加热分解6.3 g高锰酸钾,可以得到多少克氧气?(按要求书写步骤)

[思考]根据刚才对例题1的阅读和讲解说出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解题步骤分为几步? [例题2]工业上煅烧石灰石(CaCO3)可制得生石灰(CaO)和二氧化碳,如果要制取5.6t氧化钙,需要碳酸钙多少吨?

编题比赛:教师帮助总结出题应出示哪些已知条件,并用已知有氢气2克,结合课前预习(有氢气参加反应或有氢气生成的化学方程式)出几道例题。学生用(1)有氧气参加反应或有氧气生成的化学方程式(2)氧气32克出题,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竞赛。

【课堂小结】

1、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依据是。

2、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方法和步骤:

(1);(2);(3);(4);(5)。【课后反思】

化学方程式课件 篇15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说课材料

保康县寺坪中心学校

李克用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和作用 从教材体系上看,《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这个课题是继上一单元里所学的元素符号、化学式等知识的延伸和扩展,并与元素符号、化学式构成了九年级化学三个重要的化学用语。它在本单元中是联系质量守恒定律和进行化学计算的“中介”,是进行化学计算的基础,也是整个初中化学教学的重点之一。是学生学好化学的前提和保证,更是解决化学问题的最重要的工具。

2、教学目标分析 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结合教材和课标,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⑴知识与技能

①理解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

②掌握化学方程式书写步骤,初步学会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⑵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比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通过讨论,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知识的能力;通过活动与探究,培养学生学习应用化学知识和化学工具的习惯和能力;通过游戏与练习,增强对所学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巩固和掌握。

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学习化学,探索化学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思维的有序性和严密性,以及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教学重难点及关键

根据教学大纲,教材内容设置及对今后教学的影响,本节的教学重点为,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难点是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教学关键是创设恰当的情景,组织好活动与探究,突出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二、【教法分析】

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和能力水平,结合教材,考虑到学生在书写化学方程式可能会出现的错误(如化学式写错、没配平、未标条件、箭头使用不当或遗漏等)。本节课主要采用的方法是:以教师引导下的学生活动探究为主线,通过教师设疑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思考、讨论、归纳,通过教师的讲解、介绍与引导学生小组合作交流讨论,及结合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想一想,试一试,练一练,议一议,做一做”的教学流程中不知不觉地获取新知识,并充分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课堂效率。

三、【学法指导】 教学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学生的学,学是中心、会学是目的。教会学生如何学,是教师的职责,是培养能力的关键。本节课我充分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让他们自己去观察、讨论、分析,适时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探讨归纳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和勇于探索、创新的精神。这样做增加了学生参与机会,增强了参与意识,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思考问题的方法,让学生产生一种成功感,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四、【教学程序】

第一步:复习设疑,导入新课:(质量守恒定律是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基础,因此,在教学开始我设计了如下的问题引导学生回顾)

1、质量守恒定律是化学反应普遍遵循的规律,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是什么?

2、为什么在化学反应中会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3、化学方程式使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我们《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呢?

第二步:引导讨论,分析原则:(为了使学生对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有比较清楚地认识,我设计了这样两个问题)

1、中国古代有很多能人具有点石(CaCO3)成金(Au)的本事,可信吗?

2、“H2O——H2+O2”是化学方程式吗?为什么? 通过引导学生讨论分析,很自然的推导出了书写化学方程式的两个原则。然后通过两个例子的分析,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书写化学方程式的两个原则的理解。

在引导学生讨论分析归纳总结出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的同时,对学生进行尊重客观事实,遵从客观规律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

第三步:教师引导,探讨写法:

因为学生在此之前已经学习了许多化学反应,了解了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和符号表达式,而化学方程式只不过是符号表达式的进一步深化和完善。因此,我引导学生由“电解水” 入手探讨化学方程式的写法。在通过引导学生完善“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的过程中,逐步渗透书写步骤,归纳书写步骤,同时渗透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接着,通过几个问题的讨论,使学生对化学方程式中的条件及状态符号的作用和用法有了比较明晰的认识。同时也使学生明白了完善化学方程式的重要性。随后,通过引导回顾化学反应由“文字表达式—符号表达式—化学方程式” 逐步演化、完善的过程,一方面加深了同旧知的联系,另一方面也是学生明白了事物是逐步发展和完善的。

第四步:小组合作,探讨方法: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是本节内容的难点,让学生学会配平常见的化学方程式的方法是本节课的重中之重。“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教学最小公倍数法时,我采用四人一个小组探讨如何配平“P+O2—P2O5”,而后交流归纳出配平方法。为使学生及时巩固该方法,我随后安排了三个小题的练习,对新知进行了及时巩固。

此过程中,通过学生的小组合作交流、讨论,自己归纳出常用的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用最小公倍数法,使他们体验到了化学学习的乐趣,并且较好的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第五步:教师介绍,开阔视野:

单一的“最小公倍数法”并不能解决所有的化学问题,为了增强学生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我向学生介绍了另一种万能方法——归一法。通过一个例题讲解,三个小题的巩固训练,是学生基本掌握了这种方法。并且在后来的学习过程中此方法成为了许多学生的首选方法。

为避免给学生形成思维定势,我告诉学生: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很多,如:“观察法”、“奇数变偶法”等,不管哪种方法,只要你认为好用,简单,能配平化学方程式,就是好方法,但一定要在不断的练习中才能掌握和熟练。是学生明白了“学有方法,学无定法”的道理。

第六步:归纳小结,强调方法:

为了使学生对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有比较清晰的认识,我以“氯酸钾制氧气为例”用四句话概括了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方法:“左反右生一横线,配平以后加一线,等号上下写条件,箭头标气或沉淀”。这四句话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化学方程式的写法及步骤的理解和掌握。

第七步:及时练习,巩固所学: 为使学生切实掌握本节课的所学,最后用十一个小题的练习加深了学生的所学。培养了学生运用所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板书设计】

该板书设计简洁明了,条理清楚,较好的展示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给学生比较清晰的认识。

六、【教后反思】

本节课我采用教师引导与学生分组合作探究的方式,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化学反应中微观粒子守衡等,较好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和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有效地突出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突破了教学难点。通过新知出现后的及时有针对性的练习,较好的巩固了所学。

通过后来的联系发现,学生对化学方程式中的状态符号的标注存在一定的难度。在以后的教学中,应该通过展示一系列的相关化学方程式,引导学生讨论分析出状态符号的标注原则,真正的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切实体验到化学学习的乐趣。

Gz85.Com小编推荐

笔画课件推荐15篇


教师的一部分职责是制作自己的教案课件,所以我们的老师需要认真对待。在设计教案时,需要注重个性化和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栏目小编强烈建议您不要错过这篇名为“笔画课件”的文章,它非常值得一读。请将本文保存下来,方便随时参考!

笔画课件(篇1)

绘画目的:

知道十二生肖,学习画龙。

绘画年龄:

中班幼儿。

绘画过程:

一、谜语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腾云驾雾非等闲,

施恩布雨在人间,

家有珠宝寻常事,

统领兵将皆海鲜。(龙)

教师提示:打一生肖。

二、出示范画。

教师讲解要求。

三、绘画步骤图。

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第四步

十二生肖中的辰龙就画好了。

网站温馨提示:

幼儿天生爱涂涂画画,对幼儿实施美术教育符合幼儿天性,能满足幼儿的需要。

笔画课件(篇2)

简笔画课件是一种教学工具,用于教授简单而有趣的绘画技巧。它由许多不同主题的绘画项目组成,旨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这篇文章将详细介绍简笔画课件的设计和使用方法,并提供一些实用的建议。


设计简笔画课件需要考虑目标受众的年龄和能力水平。对于小学生来说,简单的形状和线条练习是理想的起点。可以选择一些常见的动物、植物或物体作为主题,并以简化的形式呈现。例如,可以画一只小鸟、一朵花或一个苹果。利用基本形状,如圆、三角形和长方形,引导学生逐步完成整个作品。


在每个绘画项目之前,先简要介绍主题的特点和绘画技巧。例如,如果主题是狮子,可以解释狮子的特征,如鬃毛、瞪眼和嘴巴。然后,提示学生如何使用不同的线条和颜色来描绘这些特征。可以使用投影仪或白板来显示示范,以便学生更清楚地了解绘画过程。


在绘画过程中,老师应该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度和鼓励。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创造力和表达方式,应该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力,并尝试不同的绘画技巧。同时,老师也可以提供一些实用的技巧和建议,如如何用简单的弧形和直线来画出表情,如何给作品增加质感和层次感等。这些技巧将帮助学生提高绘画的水平,并培养他们观察和表达的能力。


除了教授绘画技巧,简笔画课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每个绘画项目都可以配备一些引导性的问题,鼓励学生观察和思考主题的各个方面。例如,如果主题是海洋生物,可以问学生为什么鱼有鳞片,为什么螃蟹有钳子等。这种互动式的学习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在简笔画课件的设计中,也可以考虑与其他学科的整合。绘画是一种综合艺术形式,可以与数学、科学、社会科学等学科相结合。例如,在绘画一个花园的主题时,可以引导学生使用几何图形和比例尺来设计不同的植物和建筑物。这种跨学科的教学方法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小编认为,简笔画课件是一种生动而有效的教学工具,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审美能力和观察力。通过设计有趣的绘画项目,教师能够引导学生逐步掌握绘画技巧,并与其他学科进行有益的整合。简笔画课件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绘画水平,还能激发他们对艺术的兴趣和热情。希望本文的介绍和建议能够对设计和使用简笔画课件的教师有所帮助。

笔画课件(篇3)

一、比比谁的红旗多?(3分钟)

分发画笔,并宣布上课纪律,表现好的小组奖励红旗(画的),看哪个组红旗多,如果全班表现好,完成教学任务,就奖励一个小故事。

二、猜猜我是谁?(5分钟)

在正式上课之前,列出一些有趣的猜小动物谜语,让大家猜:(随堂而定,猜5个左右)

1.一位游泳家,说话呱呱呱,小时有尾没有脚,大时有脚没尾巴。(青蛙)

2.头小颈长四脚短,硬壳壳里把身安,别看胆小又怕事,要论寿命大边。(乌龟)

3.耳朵像蒲扇,身子像小山,鼻子长又长,帮人把活干。 (大象)

4.嘴像小铲子,脚像小扇子,走路左右摆,水上划船子。(小鸭子)。

5.年纪并不大,胡子一大把,不论遇见谁,总爱喊妈妈。(山羊)

6. 头戴大红花,身穿什锦衣,好象当家人,一早催人起。(公鸡)

7.名字叫做牛,不会拉犁头, 说它力气小,背着房子走。(蜗牛)

8.身穿黑缎袍,尾巴象剪刀,冬天去南方,春天又来到(燕子)

三、跟我学画画(20分钟)

1、开始教学生画小动物,从简单的教起。(如蜻蜓和鱼)

2、教学生画三种不同的小动物,画第三种(如蜜蜂)时用不同画法。

四、我手画我心(10分钟)

1、引导孩子们自己画出自己喜爱的小动物,鼓励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和对动物平时的印象创作新的形象。

2、画完之后,展示作品,如果台下的同学说得出那是什么动物,就给予表扬,画的不好的给予鼓励。

3、挑选优秀作品贴在墙上。

五、作业布置(1分钟)

下一次课,请同学们自己回去观察并画一种蔬菜或水果.

六、轻松一刻(剩下时间)

根据课堂表现,时间充足高年级讲故事,低年级讲小故事或者教儿歌。(如纪昀妙对惊乾隆、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

七、教学总结:

基于农村小学的孩子们可能比较没有美术基础的考虑,开始的时候比较多是一笔一划示范,教会他们怎么画画,力争在轻松有趣的课堂气氛中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参与到课堂绘画中来,让上课不但有益而且有趣。在后面阶段可以引导(尤其是高年级的同学)孩子们自己作画,学会去观察生活,去发现美好,同时在辅助的教学活动(如猜谜、讲故事)中也能增长知识。

笔画课件(篇4)

一、组织教学

导出本课的教学内容板书课题

二、简笔画基础知识:

(一)、什么是简笔画

简笔画就是用最简练的线条和平面图形概括表现出物体的基本形状和主要特征,亦可以称为减笔画。

简笔画注重图形体现的象征性。简笔画看起来简单,然而是对物象特征的概括和提炼。

(二)、简笔画的特点:

平面化、几何化、概括化、简略化

(三)、简笔画的绘画要素:

点、线、面

(四)、简笔画的造型原理:

无论多么复杂的结构、繁琐的细节,都可以归纳为几种简单的基本形。用方形、三角形、圆形、线形和组合形表现物体形象,具有可行性和简便性。简笔画就是运用这一形体构成的基本原理,创造出平面化、几何化、概括化、简略化的一切形象。

1、方形:

家具、房屋、车辆等由垂直线和水平线构成外框轮廓的物体,都可以直接用正或长方形画出它们的形象。边缘凸凹不平或外形不规则的`物体,同样可以概括其形象特点用各种方形或梯形、菱形、平行四边形等变异方形概括地表现它们的形象。

2、三角形:

由三条主要连线构成外框轮廓的物体,应根据其外形特点分别用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或锐角三角形简略地画出它们的形象。

3、圆形:

圆有正圆、椭圆、半圆等不同形态。太阳、球类应画成正圆形,禽兽、瓜果可用椭圆形概括,月亮,拱桥等物体形象则可画成半圆形。

4、线形:

凡是能感知为线形的物体都可以用线条来表现,如树枝、须发等,动物、人物出可以依据其骨骼结构,用单线画出不同动态或静态。

5、组合形:

结构复杂的物体,须根据各主要部分的形象特点,分别用方形、三角形、圆形和线形组合成完整形象。

三、人物的画法:

(一)、人体的结构与比例

1、人体分为四大部分:头、身子、上肢、下肢。在简笔画中则用一个圆圈、和、几条直线便概括了。在简笔画中男女的区别主要在头发和衣服。

2、人体的比例(注意:同时画几种姿势要注意相互间的比例。)

(1)成年人比例。

一般以头为标准,把全身的高度和头做比较,全身约为七个半头高;躯干约为三个头。上肢共三个头长;下肢共四个头长:大腿二个头长,小腿二个头长。

两臂左右平伸时,两手指尖距离等于全身高度。

手臂下垂体旁时,手指到大腿中段。

人坐在椅子上的高度约为五个半头长。

席地而坐约为四个头长。

(2)小孩的比例。

小孩的头略大,四肢、躯干均缩短,两三岁为四个头高,四五岁为五个头高。

(二)、人物直立的画法

注意:直立人物正面、侧面、背面各具特点,

要细心观察、刻画。

正面——五官、四肢、衣领、衣袋

侧面——发型、足尖、鼻尖

背面——发型、服饰、足

(三)、人物动态的画法

1、动态的规律:

人体动态千变万化,在这些复杂的变化中,要掌握它的规律,要抓住两点:

(1)运动局限:人有颈椎关节、腰椎关节、肩、肘、腕、髋、膝、足等关节,活动的关键在于这些大关节。人的动作姿态受到这些关节的限制,这就是运

动局限。

(2)运动方向。

2、运动的类型

画人物动态要注意重心,人的运动是在平衡与不平衡中进行的,走路时甩手的动作时头、身、手、脚的姿势都起平衡中心作用。

重心——重量中心(脐下)

重心线——通过人体重心向地面引的垂线

支撑面——支撑人体的面积

注意:人体的平衡与失重,是重心与支撑面的关系,重心线在支撑面内,重心平衡,在支撑面外,就失重。

四、大动态人物的画法

抓住动作的大形大势,捕捉最强烈的第一印象,运用动态线画好人物动态。

1、动态线

体现动态特征的轮廓与结构的线条。一般指头颈、躯干、有力的腿所形成的动态主线。

2、几种常见的动态特征

坐——静态动作,关键部位在头与手的变化。

走——单、双支撑交替进行,手脚摆动方向相反,重心重复变化,步距和手摆动幅度大小与速度有关。

跑——单支撑状态,重心向前,身体向前,速度越快,步距越大,手摆动幅度越大。

五、课堂练习

六、小结

笔画课件(篇5)

教学目标:

1、巩固握笔姿势、调整坐姿,掌握横的书写要领。

2、激发练字的兴趣,培养先观察后书写的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横画书写要领,巩固握笔姿势。

教学难点:

掌握横画的书写要领,并且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展示老师书法作品,激发学生写字兴趣

2、展示老师自己制作的小书签,宣布:在这节课中,谁观察仔细,谁发言积极,谁写得漂亮,我就把书签送给他。

3、直接导出课题:横画的写法(板书)

二、研习横画书写的要领

1、在写长横的时候我们要注意些什么呢?(根据学生回答看情况出示:逆锋起笔, 收笔要回锋,左低右高,横画中间偏细。)长横与短横有何差别?(短横露锋上仰)

2、练习横画(短横和长横)

师范写,写之前温习握笔姿势及坐姿,一边写一边说书写的要领 生练写,师巡视指导

3、评议,学生先议,老师再评

4、调整后学生再次练写

学生自评:写得不好再写几个

5、再次评议,表扬好的同学,在问题比较大的同学作品上直接用红颜料修改

三、研习横画组合字的写法

1、师范写“二”的写法,讲清要注意的书写要领

2、学生练习,要求学生注意观察比较

3、教师巡视指导,调整学生握笔姿势及坐姿

4、幻灯片展示,习作点评,教师小结。

四、总评小节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长横与短横的写法,写长横的时候要注意左低右高,中间偏细,短横要注意要露锋起笔,成上仰之势。俗话说“字如其人”,希望我们大家能写好字,做好人。

笔画课件(篇6)

活动名称:简单划水教学机器人猫

活动对象:3~5年级小学生

活动目标:

1. 掌握机器猫的形象的头身比例,以及形象特点和形状构成。

2大胆运用圆、弧等来刻画机器猫,且色彩简洁。

活动准备:课件***、范画若干张

活动过程:

一、 激趣引入

**多啦a梦动画**,激发兴趣。

二、 观察提问

1课件**机器人猫**,请观察。

2问:从**的角度来看,机器猫的头和身体的比例是多少?机器猫主要由形状组成?你觉得应该先画那个部分?

小结:机器猫的头体比约为1:2。主体主要有圆和弧组成。画的顺序是从大到小,从上到下。

三、示范

*****,根据**解示演示画的顺序。

四、幼儿绘画,教师巡回指导

五、点评分享

老师对每个孩子的作品给予简单的点评和集体的欣赏。

六、延伸活动

在机器猫的形象中发挥想象力,自由添加。

活动名称:简笔画教学——大雄

活动对象:3~5年级小学生

活动目标:

1. 掌握大雄的形象的头身比例,以及形象特点。

2大胆使用线条和图形来绘制字符和颜色。

活动准备:课件***、范画若干张

活动过程:

一、 激趣引入

**多啦a梦动画**,激发兴趣。

二、 观察提问

1课件**大雄的各种动态**,请观察。

2问:从**的角度来看,男性的头和身体的比例是多少?大雄主要由形状组成?

你觉得应该先画那个部分?

小结:男性的头体比约为1:3。头部扁圆形,身体和腿部类似圆角和正方形。画的顺序是:从大到小,从上到下,先画左右,再画细部。

三、示范

*****,根据**解示演示画的顺序。

四、幼儿绘画,教师巡回指导

五、点评分享

老师对每个孩子的作品给予简单的点评和集体的欣赏。

六、复习活动

在小叮丁、龙猫和小猪的页面上,选择两幅画,就可以自由地处理故事了。

笔画课件(篇7)

初学写字的孩子们虽然能把笔画写得平直,但那些“横”和“竖”总是像一根根小木棍,头尾一样粗,显得很生硬,缺少“提”和“按”的粗细变化。开始,我给学生讲写字时要注意提和按,同时不断地示范。可是几节课下来,我发现虽然我讲得很卖力,收效却不大。学生对我的讲解似懂非懂,听的兴趣也不大。这让我很是苦恼了一段时间。 偶然的机会,我有幸聆听了一节音乐课。在课上,我看到一位老师在教学生念拍子时,并不是单纯地让学生念大-大-大。而是用跑和走来代替。如“×-×-×××”,就是“走-走-跑跑跑”,仿佛是在做游戏,形象生动,同时突出了节拍的长短快慢的变化。学生边念边记,学得兴趣盎然,记忆效果也很好。我从中得到启发,我也可以让学生一边念,一边写生字啊。

又一节写字课上,我指导孩子们写字时,就把提按改成了停和走。写横时,就教小朋友念:停停走停停回。因为学生刚写“按笔”时,总是谨小慎微,按得比较轻。因此,我在口诀中用了两个“停”进行强调。而“回”就是回锋收笔。然后,我叫小朋友一边念,一边写。这一招,效果很明显,学生觉得新奇有趣,写字的兴趣高涨。教室里一片停停走走声。很多学生写了一遍又一遍,笔画的`提按也开始鲜明。而后,我又让学生观察撇的写法,自编撇的口诀。学生编的是停停走。

我对走的念法进行了变化,由强变弱,以此来体现“撇”先重后轻的行笔变化。其他笔画的口诀,我让学生依次类推加以变化。学生“自编自念自写”,书写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

笔画课件(篇8)

绘画和儿童应该算是一种自然的技能,儿童的.一个兴趣即为画画。一笔笔优美多姿的五的色彩,能无限提升宝宝们的思维能力。

绘画动物简介:

蝙蝠呈世界性分布。热带和亚热带蝙蝠最多。大部分蝙蝠都是白天憩息,夜间觅食。用波来判断前方是否有障碍物,用此来改变飞行道路。

绘画目的:

认识了解蝙蝠。

绘画年龄:

小班幼儿。

绘画步骤:

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第四步

第五步

第六步

第七步

12

第八步

第九步

第十步

第十一步

第十二步

第十三步

第十四步

第十五步

第十六步

第十七步

第十八步

第十九步

end

笔画课件(篇9)

1、让学生学会不用画笔,利用排水法、对印法、粘贴法、喷刷法、化水法、吹法等制作方法来创作图案。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现无笔画的乐趣,体验肌理产生的美感,激发对美的追求欲望。

(给学生演示一个小魔术):先拿出一张白纸,用蘸满深色的大刷在纸上刷一遍后,白色的纸上就会出现一张漂亮的图案。(在白色的纸上,老师事先用白色的蜡笔或白色的油画棒画上了漂亮的图案)。 师:除了上述两种制作技法外,还有许多不用画笔来制作的技法,今天,我们就与同学们一起来学习这些技法。

师:现在,我们就一起来看看有那些不用画笔制作图案的技法。

1.排水法:利用水与蜡不相溶的原理,用蜡笔画纹样,再用颜料涂在纸上。

2.对印法:用颜料在对折的纸上印、拖、拉,产生出各种机理。

3.粘贴法:用胶水画出纹样,并在其上撒上染了色的纸屑或沙子等材料

5.化水法:用颜色点在湿润的深色画面,造成柔和或渐变的渗化效果。

7、刮画:在自制的蜡纸上,用工具在纸上进行刮蜡创作。

学生总结:制作中,不用画笔,应用不同的工具材料也可以产生出许多不同的艺术效果。

三、课堂练习: 要求:不用画笔,参考以上图案的制作方法,或根据自己的工具材料,创作一张漂亮的图案。

1、谈谈你的设计意图。

2、你认为最好的作品是哪幅?为什么?

笔画课件(篇10)

绘画意图:

通过绘画让幼儿扮演不同角色,模仿不同的动作,使学习活动变得丰富、有趣,调动幼儿参与绘画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此次活动非常符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

绘画目的:

学习直线与曲线的画法。

绘画年龄:

大班幼儿。

绘画步骤图:

1、画法如上图

2、画法如上图

3、画法如上图

一个敬礼的小男孩简笔画画完了。

你们学会了吗?

幼儿绘画:

教师巡回指导。

教师小结:

小朋友你们画的真好。让幼儿大胆说出自己活动的想法。

活动延伸:

学习敬礼。

温馨提示:

人物简笔画的特点就是既简单又形象。

笔画课件(篇11)

问:《三个儿子》(二年级下册第23课)一文中有个要求会书写的拎字,第七笔是横撇还是横折?另:发的第一笔是竖折还是撇折?

答:许多读者来信询问类似的笔画名称问题,如,飞的第一笔、风的第二笔、热的第五笔是横折弯钩还是横斜钩等。这些问题所涉及的都是有关折笔笔画的内容,主要是横钩和横撇、撇折和竖折、横折弯钩和横斜钩这三组容易混淆的折笔笔画的区别。下面以教育部、国家语委于20xx年发布的《GB13000.1字符集汉字折笔规范》为依据,分别予以解答。

1.横钩(乛)──横撇(フ、乛):买、宝、皮、饭等字的相关笔画都是横钩;了、令、之等字的相关笔画都是横撇。

2.撇折(ㄥ、厶)──竖折(、∟、ㄥ、):公、云、车、东、离等字的相关笔画都是撇折;母、互、乐、发等字的相关笔画都是竖折。

3.横折弯钩(、乙)──横斜钩():几、九、丸、艺等字的相关笔画都是横折弯钩;飞、风、执、帆等字的相关笔画都是横斜钩。

笔画课件(篇12)

第二步

第三步

第四步

第五步

一只快乐的小松鼠就画好了。

小朋友你们学会了吗?

幼儿作画:

教师巡回指导。

作品展示:

展示幼儿作品,教师讲评,

活动结束:

学唱儿歌《小松鼠》在歌声中结束活动。

附儿歌:

《小松鼠》

我是一只小松鼠,

咿呀咿呀哟,

我有一条大尾巴,

咿呀咿呀哟,

我这样跳,

我那样跳,

跳跳跳跳跳跳跳,

我是一只小松鼠,

咿呀咿呀哟。

网站温馨提示:

在美术活动中要从培养幼儿兴趣入手,让幼儿成为活动的主人,以发展幼儿的创造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为主要目的。

笔画课件(篇13)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水彩笔勾画积木的轮廓线,并能用各色线条装饰积木娃娃。

2、鼓励幼儿大胆想象,给积木娃娃添画手、脚和五官。

活动准备:

1、新村背景图一张,各种形状的贴绒积木娃娃。

2、水彩笔、作画用纸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课题,激发兴趣。美丽的佳佳新村里,来了几位特殊的小客人,它们是谁呀?(积木娃娃)它们在干什么呢?让我来问一问!(教师把耳朵贴近黑板,作倾听状)原来它们在找自己的小伙伴呢!

二、教师示范。逐一示范圆形积木、方形积木和不规则积木这三种有代表性的积木,给积木娃娃添上手、脚,并用各种线条装饰积木。

三、幼儿作画。

1、鼓励幼儿展开想象,把所见过、所玩过的积木形状大胆地画出来。

2、鼓励幼儿用不同的线条来装饰积木,提醒幼儿运用各种颜色。

笔画课件(篇14)

1、认识“横折”的形态特点和书写方法,包括起笔、行笔。

2、掌握“横折”的书写要领,掌握折笔处的动作技巧。

3、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品质,规范书写的习惯,先读帖,再临帖,后评品。

教学重点:认识“横折”,掌握“横”与“竖”连接处的书写。

教学难点:掌握“横折”书写要领,写好本课笔画和例字。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横”、“竖”两种基本笔画的书写,谁能说说这两种基本笔画的运笔过程。

2、今天,我们再次走进书法的世界,来继续探究和学习“横折”的写法。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新授。

(一)了解“横折”的基本形态,学写“横折”。

1、请同学们看字,这两个基本笔画的名字是什么?(横画、竖画)它们的写法谁还记得?

2、用毛笔在黑板上用水书写,学生跟着用手指书空,边写边说运笔过程。

3、今天我们来学习“横折”的写法。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横折”有什么特点?

4、(出示比画课件)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笔画形态特点:(分小组讨论)

5、再次范写,让学生说说自己看到的“横折”的行笔特点。

6、教师分析讲解:

(1)书写每一个笔画都要有起笔、行笔、收笔,不能平拖或平划;要有轻重变化,不能写得像个火柴棒。

(2)详细讲解:下笔从左到右写横,到折处稍顿笔再折笔向下写竖。注意横要平,竖要直,折要一笔写成,中间不可间断。折处不能写成“尖角”,也不能顿笔过大,形成“两个角”。

小学一年级写字:

7、师领生写,边写边说要点。评议。

1、设置情景:

[横折门诊]——用实物投影展示学生的作品。

让学生做医生给书写的“横折”挑一挑毛病。

(三)学习书写带“横折”的字。

2、指名认读。

3、指名说笔顺,书空。

4、带领学生分析书写要领。

6、学生先观察字的结构,然后练习书写,教师行间巡视。

7、谁愿意把你的作品展示给大家。

生展示。相互评议。

三、小结。

其实“横折”这个笔画比较难写,尤其是折角不易写好,原因在于笔锋转换方向时提按不得法。因此在转角处必须提足再按下去,然后折锋而下,下行应注意中锋行笔,对书写中注意竖画向内倾斜的学生予以表扬,肯定他们是学习的有心人,只有做有心人,写字才能有长足进步。

笔画课件(篇15)

幼儿园认识笔画撇捺教案

导语:幼儿期是孩子认知发展的关键时期,通过有趣、生动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引导孩子了解并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是幼儿园的一项重要任务。本篇文章将结合标题给出一份幼儿园的教案,详细、具体地介绍如何在教学中引导幼儿认识笔画撇和捺。

一、教学目标:

1.能够准确地称呼、写出笔画撇和捺。

2.了解笔画撇和捺的形状和基本特点。

3.通过练习,掌握笔画撇和捺的正确书写方法。

二、教学准备:

1.教学材料:黑板、粉笔、汉字书写教具。

2.教学活动:观看幻灯片、示范、游戏。

3.教学环境:整洁明亮的教室,让孩子感到舒适和安全。

三、教学过程:

1.导入(5分钟)

老师可运用一些与撇捺相关的游戏或动画片来引起孩子们的兴趣,例如跳绳游戏中的「飞溅」动作,或播放喜爱的动画片中的主人公「蹦蹦」手臂的动作。然后,老师可以问孩子们,他们都会做些什么有向上的动作呢?教师引导孩子们说出动作并进行简单的模仿。

2.呈现(10分钟)

老师现场示范并观看幻灯片,向孩子们介绍笔画撇和捺的形状和基本特点。对于撇的特点,老师可以说:「撇就像一个向右倾斜的小树苗,上面稍微弯曲起来了。」对于捺的特点,老师可以说:「捺就像一个向下倾斜的小树苗,下面稍微弯曲起来了。」老师可以在板上用粉笔画出撇和捺的样子,并要求孩子们模仿,尝试跟随老师一起画。

3.练习(20分钟)

a. 听写游戏:通过听写方式,让孩子们辨认和书写撇捺。老师在黑板上列出几个带有撇捺的字,让孩子们逐个写在纸上。同时,能够帮助孩子训练注意力、记忆力和向上集中精力的能力。

b. 拼图游戏:老师准备一些拼图,将汉字的撇捺与下面的部首进行拼接,让孩子们辨认并拼出正确的字形。通过拼图游戏,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和形状分辨能力。

c. 模仿练习:让孩子们用教具或铅笔纸进行练习,逐渐掌握撇捺的书写方法和正确顺序。老师可以给予每个孩子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

4.巩固(10分钟)

组织游戏「找撇捺」,老师事先在墙上或黑板上贴上几个贴纸,上面分别写着带有撇捺的汉字。然后,老师鼓励孩子们找到这些贴纸,称呼出字形,并可以让孩子们模仿书写这些字形。

5.总结(5分钟)

教师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再次强调撇捺的形状和基本特点。同时,提醒孩子们可以多在日常生活中观察、练习笔画撇捺,例如在写字/画画时注意手部的动作。

四、教学评估:

1.观察幼儿在听写、拼图及练习中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2.观察幼儿对撇捺的认识程度和书写准确性。

五、延伸活动:

1.编写拓展教案,引导孩子学习其他笔画的形状和书写方法。

2.开展涂鸦活动,让孩子们用彩笔纸创作出具有撇捺笔画特点的图画。

3.以课外阅读的方式,让孩子们认识更多带有撇捺的汉字,并进行书写练习。

六、教学心得: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孩子们在对撇捺的基本形状及书写方法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教学过程中的吸引和互动环节,增加了孩子们对这一学习内容的兴趣和主动性。通过游戏和实践练习,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热情,提高了他们对汉字的认知能力和书写技巧。通过幼儿园的教案指导,幼儿们可以在轻松的氛围下,增加对汉字的了解,培养正确的书写习惯,为未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年级解方程课件(推荐八篇)


教学辅助材料是教师日常教学不可或缺的工具。老师每日都必须有责任心地准备好各类教学资料。这些资料与学生的学习反馈密切相关。工作总结之家依照您的需求,精心梳理了以下的"五年级解方程课件"供您参考。为了您不错过任何重要资讯,希望您收藏本页链接!

五年级解方程课件(篇1)

教学内容

解方程:教材P69例4、例5。

教学目标

1.巩固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的知识,学会解ax±b=c与a(x±b)=c类型的方程。

2.进一步掌握解方程的书写格式和写法。

3.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感受方程的思想方法,发展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在解方程过程中,把一个式子看作一个整体。

教学难点

理解解方程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上节课学习了解方程,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

二、新课教学

1.教学例4。

师:(出示教材第69页例4情境图)你看到了什么?

生:有3盒铅笔和4只铅笔,一盒铅笔盒中有x支铅笔。

师:你能根据图列一个方程吗?

生:3x+4=40。

师:你是怎么想的?

生:一盒铅笔盒有x支铅笔,3盒铅笔盒就有3x支铅笔。据此,可列出方程。

师:说得好,你能解这个方程吗?

学生在尝试解方程时,可能会遇到困难,要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困惑。学生可能会疑惑:方程的左边是个二级运算不知识如何解。也有学生可能会想到,把3个未知的铅笔盒看作一部分,先求出这部分有多少支,再求一盒多少支。(如果没有,教师可提示学生这样思考。)

师:假如知道一盒铅笔盒有几支,要求一共有多少支铅笔,你会怎么算?

生:先算出3个铅笔盒一共多少支,再加上外面的4支。

师:在这里,我们也是先把3个铅笔盒的支数看成了一个整体,先求这部分有多少支。解方程时,也就是先把谁看成一个整体?我们可以先把“3x”看成一个整体。

让学生尝试继续解答,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解题过程。也可以让学生同桌之间再说一说解方程的过程。

2.教学例5。

师:(出示教材第69页例5)你能够解这个方程吗?

生1:我们可以参照例4的方法,先把x-16看作一个整体。

学生解方程得x=20。

生2:我们也可以用运算定律来解。

师:2x-32=8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生:运用了乘法分配律。然后把2x

看作一个整体。

学生解方程得x=20。

师:你的解法正确吗?你如何检验方程是否正确?

生:可以把方程的解代入方程中计算,看看方程左右两边是否相等。

三、巩固练习

教材第69页“做一做”第1、2题。

第1题的形式、内容都与例4基本相同。第2题的4个方程在两道例题的基础上略有变化,使学生学会举一反三。

这两道练习要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可提醒学生解一题,代入检验一题,以促进检验习惯的养成。

四、课堂小结

1.在解较复杂的方程时,可以把一个式子看作一个整体来解。

2.在解方程时,可以运用运算定律来解。

五、布置作业

教材第71页“练习十五”第6、8、9.题。

五年级解方程课件(篇2)

西师大版五年级下册《解方程》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等式的基本性质一,并能较熟练地运用它解形如x+a=b的方程。

2、能较为熟练地运用形如x+a=b的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初步理解方程的解、解方程的含义,会检验给出的未知数的值是不是某方程的解。

4、培养学生规范书写和自觉检验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1、对等式的基本性质一的理解和运用。

2、掌握解形如x+a=b的方程的依据、步骤和书写格式。

3、能较为熟练地运用形如x+a=b的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1、掌握解形如x+a=b的方程的依据、步骤和书写格式。

2、较为熟练地运用形如x+a=b的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教学时由复习方程的意义入手,在出示情境图后提出问题,学生最先想到的是算术方法,此时引导:你能列方程解决这一问题吗?在列出方程600+x=860

后,怎样求x呢?在学生渴望解决这一问题的内在需求的驱使下,展开合作探索活动。

在教学等式的基本性质时,可利用实物演示,通过提问:怎样变换,能使天平仍然保持平衡呢?,以引导学生思考,启发学生把两组图的内容归纳成一句话。这样,及时引导学生超脱实例的具体性,实现必要的抽象概括。

这时就可以让学生自己思考、探索x的值的求法,然后在小组讨论后汇报。学生在陈述自己的想法时,不仅要说出自己是怎样推算的,还要请学生说出这样推算的理由。在这一过程中,要特别强调解方程的每一步得到的都是等式,而不是递等式。

教学中还要重视对学生书写的要求,初学时,可要求学生等号对齐。方程两边同时减去一个数的计算过程,开始练习时也要求学生写出来,待熟练之后再简写。无论是解方程还是检验,都要从一开始就强化书写规范,以发挥首次感知先入为主的强势效应,促进良好的书写习惯的形成。

最后引出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概念时,要强调:方程的解是一个数,而解方程是一个过程,帮助学生理解、区别这两个概念。

模式方法:观察――实验――讨论――交流――概括结论

作业设计:自主练习1-3题。

讨论要点

1、教学时,要充分利用天平,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讨论、交流,帮助学生理解等式的基本性质一。

2、教学时,要关注学生的算术思维向方程思维的转变。

3、在检验的问题上,要注重引导学生由算术法的验算向方程法的检验转变。

4、教学时,要加大引领力度,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一要做好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的引领,进一步拓宽学生解决问题的渠道,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对解方程以及列方程解决问题的思路、步骤及格式的引领。

活动总结

本次教研活动,使老师们更加清楚地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较为准确地把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设计较为实际的教学环节,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同时也为教师在教学中围绕重点、突破难点指明了方向。

五年级解方程课件(篇3)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前面,我们学习了等式保持不变的规律,等式在哪些情况下变换仍然保持不变呢?等式这些规律在方程中同样适用吗?完全可以,因为方程就是等式,今天我们将学习如何利用等式保持不变的规律来解方程。板书:解方程。

二、新知学习

(一)教学例1

出示例1,从图中可以获取哪些信息?图中表示了什么样的等量关系?盒子中的皮球与外面的3皮个球加起来共有9个,方程怎么列?得到x+3=9

要求盒子中一共有多少个皮球,也就是求x等于什么,我们该怎么利用等式保持不变的规律来求出方程的解呢?

抽答。

方程两边同时减去一个3,左右两边仍然相等。板书:x+3-3=9-3

化简,即得:x=6

这就是方程的解,谁再来回顾一下我们是怎样解方程的?

左右两边同时减去的为什么是3,而不是其它数呢?因为,两边减去3以后,左边刚好剩下一个x,这样,右边就刚好是x的值。因此,解方程说得实际一点就是通过等式的变换,如何使方程的一边只剩下一个x即可。

追问:x=6带不带单位呢?让学生明白x在这里只代表一个数值,因此不带单位。

要检验x=6是不是正确的答案,还需要验算。怎么验算呢?可抽学生回答。

板书:方程左边=x+3

=6+3

=9

=方程右边

所以,x=6是方程的解。

小结:通过刚才解方程的过程,我们知道了在方程的左右两边同时减去一个相同的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在书写的过程中写的都是等式,而不是递等式。

(二)教学例2

利用等式不变的规律,我们再来解一个方程。

出示方程:3x=18,怎样才能求到1个x是多少呢?同桌的同学互相讨论,如有问题,可以出示书上的示意图帮助分析。

抽答,在方程两边同时除以3即可。为什么两边同时除以的是3,而不是其它数呢?刚好把左边变成1个x。让学生打开书59页,把例2中的解题过程补充完整。

展示、订正。

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在方程的两边同时减去一个相同的数或同时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这是我们解方程常用的两种方法,想不想用它们来试一试呢?

(三)反馈练习

1、完成做一做的第1题,先找到等量关系,再列方程,解方程。集体评讲。

2、思考想一想:如果方程两边同时加上或乘上一个数,左右两边还相等吗?依据是什么?等式保持不变的规律。

试着解方程:x-2.4=6x9=0.7(强调验算)

(四)课堂作业:做一做第2题。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讨论:什么时候应该在方程的两边加,什么时候该减,什么时候该乘,什么时候该除呢?

四、作业:练习十一57题。

教学内容:数学书P58-P59及做一做,练习十一第5-7题。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图例,根据等式不变的规律会解方程。

2、掌握解方程的格式和写法。

3、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迁移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掌握解方程的方法。

五年级解方程课件(篇4)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67页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通过演示操作理解天平平衡的原理。

2、初步理解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含义。

3、会检验一个具体的值是不是方程的解,掌握检验的格式。

能力目标:

1、提高学生的比较、分析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的意识。

情感目标:

1、感受方程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2、愿意与别人合作交流。

教学重点:

理解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含义,会检验方程的解。

教学难点:

利用天平平衡的原理来检验方程的解。

关键:

天平与方程的联系。

教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游戏铺垫,引出课题(出示课件)

师:明明周末在超市玩起了称糖果的称,我们一起合作使称保持平衡!

师:同学们反映真敏捷,能通过观察马上想出使天平保持平衡的策略。

生:从中你有什么想说的?或者你联想到了什么?

生:只要两边都拿掉或增加相同数量的糖果,就能保持平衡;让我想到了等式的性质(全班一起口答:等式两边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左右两边任然相等;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部位0的数,左右两边任然相等)(板书“等式性质”)

师过渡:是的,知识就是这样被有心人所发现的。

二、探究新知

师:这里有个纸箱里面装着一些足球,你猜会有几个呢?(课件逐步出示)

再给你点信息,这幅图谁能用一个方程来表示。

生列方程,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1、解方程

师:在这个方程中,x的值是多少呢?(学生思考,小范围交流)

汇报预设:①因为9-3=6②因为6+3=9所以x的值为6所以x的值为6(多少)

师引导:当然,我知道这么简单的问题是难不住大家的,但是我们的思考不能停止,从今天开始我们将学习怎样利用天平保持平衡的原理来寻求x的值,这种思考的方法到初中遇上更加复杂的方程时仍然会用到。

师:现在我们就将X+3=9这个方程转换到天平上来?(黑板贴图)

师:球在天平不好摆,我们可以用方块来代替它。

自主尝试:看着天平,如何去寻求x的值?

请用笔记录下你的想法。

组织好语言上台汇报你的想法。

教师统一书写:

师介绍:求解x的过程我们在最前面写“解”字。(板书写“解”字)

追问:两边都拿掉3个,天平还能平衡吗,两边还相等吗?(贴图展示)

为什么要减3个?(可以方程的一边只剩x,就可以知道x=?)(再叫2-3个)

生活动:我们看着板书来说说是怎么成功得到x的值,每一步的依据是什么。(2-3个)

你学会了吗?赶紧和你的同桌说一说方法。

2、强调格式:

师:这个求解的过程和以前递等式有什么区别或相同的地方?

生:等号对齐;等号两边都要写;最前面要写解字

3、练习一:

师:按照大家借助天平运用等式性质的想法,就是说当我们遇到方程33+x=65你也能求解?解:33+x○()=65○()

x=()那么x-4.5=10呢?(学生独立尝试,一个学生板演)

生完成填空和独立节解方程。(课件中校对)

4、介绍概念:像这些(课件中圈出来),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

叫“方程的解”;举例:x=3是方程x+3=9的解??

而求方程的解的过程,我们叫“解方程”(板书)

这些知识在数中有介绍,我们找到划一划读一

读。(看书)

两个词都有解字,有什么区别呢?(“方程的解”中的“解”是名词,它指能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是一个数值;“解方程”中的“解”是动词,它指求方程解的过程,是一个演算的过程.)

5、验算:

师:刚才我们解出来x的`值是不是正确的答案呢?你打算怎么检验?

生:放进去计算一下。

师:大家心里都有了想法,但方程的检验也是有一定格式的,下面我们到书本中来学习一下。生自学书本后回答:根据等式性质,把x=6代入方程,看方程左右两边是否相等。生活动:尝试验算一个方程的解,另一个放心里代入验算。

6、小结

师:你学会了吗?你会解怎样的方程了?(含加法或减法)

解方程的步骤?(结合板书和课件)

生:解方程的步骤:

a)先写“解:”。

b)方程左右两边同时加或减一个相同的数,使方程左边只剩X,方程左右两边相等。 c)求出X的值。

d)验算。

四、巩固练习

练习二:解方程比赛(书P67)

(1)100+x=250(2)x+12=31※(3) x -63=36

练习三:我是小法官:1.X=10是方程5+x=15的解()。

2.X=10是方程x-5=15的解()。

3. X=3是方程5x=15的解()。

4.下面两位同学谁对谁错?

X-1.2=4 X+2.4=4.6

解:X-1.2+1.2=4-1.2=4.6-2.4

X=2.8 =2.2

师:谈谈你觉得解方程过程中有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的?

生:注意等式性质的正确运用!注意解方程时的格式!

练习四:看图列方程并求解

五、课堂总结

师:我们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和大家来分享下!

板书设计:

解方程(含有加法或减法)等式性质解:X+3-3 =9-解方程(过程)学生板演天平贴图

X=6 ?解(值)检验:方程左边=x+3

=6+3

=9

=方程右边

所以,x=6是方程的解。

五年级解方程课件(篇5)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五年级数学上册解方程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55—57页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演示操作理解天平平衡的原理。

2、初步理解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含义。

3、会检验一个具体的值是不是方程的解,掌握检验的格式。

4、、提高学生的比较、分析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含义,会检验方程的解。

教学难点:利用天平平衡的原理来检验方程的解。

关键:天平与方程的联系。

教具 : 图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回顾旧知,引出课题(出示课件)

1、实物演示:天平平衡的实验。

师:老师在天平的左边放了一杯水,杯重100克,水重X克,一杯水重多少?

生:(100+X)克

师:在天平的右边放了多少砝码,天平保持平衡呢?(教师边讲边操作100克、200克、250克)

师:请你根据图意列一个方程。

生:100+X=250(课件显示:100+X=250)

2、这个方程怎么解呢?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解方程。(板书课题:解方程)

二、探究新知

1.认识“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两个概念

师:(出示课件)那你猜一猜这个方程X的值是多少?并说出理由。

生1:我有办法,可以用250-100=150,所以X=150.

生2:我有办法,因为100+150=250,所以X=150

生3: 老师我也有办法,我是这样想的,假如方程的两边同时减去100,就能得出X=150

师:XXX同学的想法太棒了!我们一起探索验证一下。请看屏幕,怎样操作才使天平左边只剩X克水,而天平保持平衡。

生:我在天平的左边拿走一个重100克空杯子,在天平的右边拿走100克的砝码,天平保持平衡。

师:你能根据操作过程说出等式吗?

生:100+X-100=250-100

师:这时天平表示未知数X的值是多少?

生:X=150

师:是的,XXX同学的想法是正确的,方程左右两边同时减100,就能得出X=150。我们表扬他。

师:根据刚才的实验,我们来认识两个新的概念———“方程的解”和“解方程”。

师:指着方程100+X=250说:“X=150是这个方程的解。(课件显示:方程的解)

师:

100+X=250

100+X-100=250-100

指着方框说:“这是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解方程。

师:在解方程的开头写上“解:”,表示解方程的全过程。

师:同时还要注意“=”对齐。

师:都认识了吗?请打开课本第57页将概念读一次,并标上重点字、词。

师:你们怎么理解这两个概念的?

(学生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交流。)

师:谁来说说你想法?

生1:“解方程”是指演算过程

生2:“方程的解”是指未知数的值,这个值有一个前提条件必须使这个方程左右两边相等。

师:“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两个解有什么不同?

生:“方程的解”的解,它是一个数值。“解方程”的解,它是一个演变过程。

[设计意图:通过自主学习、组内交流、合作,达到培养学生自主、互助的精神。]

2.教学例1。

师:要是老师出一个方程,你会求这个方程的解吗?

生:会。

师:请自学第58页的例1的有关内容。

[学生独立学习例1的有关内容,设计意图:给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学习,让学生发现]

师:四人小组讨论方程左右两边为什么同时减3?

[学生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交流。]

师:(出示例1)左边有X个,右边有3个,一共用9个。根据图意列一个方程。

生:X+3=9(板书:X+3=9)

师:X+3=9这个方程怎么解?我们可以利用天平保持平衡的道理帮助理解,请看屏幕。

师:球在天平不好摆,老师在天平上用方块来代替它。怎样操作才使天平的左边只剩X,而天平保持平衡。

生:天平左右两边同时拿走3个方块,使天平左边只剩X,天平保持平衡。师:根据操作过程说出等式?

生:X+3-3=9-3(板书:X+3-3=9-3)

师:这时天平表示X的值是多少?

生:X=6(板书:X=6)

师:方程左右两边为什么同时减3?

生1:使方程左右两边只剩X。

生2:方程左右两边同时减3,使方程左边只剩X,方程左右两边相等。

师:“方程左右两边同时减3,使方程左边只剩X,方程左右两边相等。”就是解这个方程的方法。

师:这个方程会解。我们怎么知道X=6一定是这个方程的解呢?

生:验算。

师:对了,验算方法是什么?

生:将X=6代入原方程,看方程的左边是否等于方程的右边。

(板书:

验算:方程的左边=6+3=9

方程的右边=9

方程的左边=方程的右边

所以,X=6是方程的解。)

师:以后解方程时,要求检验的,要写出检验过程;没有要求检验的,要进行口头检验,要养成口头检验的习惯。力求计算准确。

[设计的意图:自学思考汇报交流既有利于每个学生的自主探索,保证个性发展,也有利于教师考察学生思维的合理性和灵活性,考察学生是否能用清晰的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

三、巩固练习

师:现在老师看看同学们对于解方程掌握得怎么样。(课件展示)。

四、课堂小结:解含有加法方程的步骤。(出示课件)

师:谁能说说解含有加法和减法的方程的步骤?(随着学生,显示全过程。)

生:解方程的步骤:

a)先写“解:”。

b)方程左右两边同时加或减一个相同的数,使方程左边只剩X,方程左右两边相等。

c)求出X的值。

d)验算。

五年级解方程课件(篇6)

五年级数学《解方程》教学教案

十东小学

授课教师:徐国

(一)教学内容

教材第57页内容。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⑴初步理解方程的解与解方程的含义。⑵会检验一个具体的值是不是方程的解。过程与方法

经历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认识过程,提高学生比较、分析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验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培养检验学习习惯。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含义。突破方法:通过比较理解二者的区别。难点:会检验方程的解。

突破方法:小组讨论,练习体验。

(四)教法与学法

教法:设置设置问题,引导学生。

学法:观察理解,讨论交流,练习体验。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⑴在上节课的学习活动中,我们探究了哪些规律。

在小组中组织相互交流,说一说:①什么是方程,②如何判断方程,③方程的性质是什么?

⑵学生回顾天平平衡的规律,结合天平的平衡规律对我们学习方程有什么作用?这节课我们开始学习如何解方程。

上一节课我加了一些水在天平里,添加了砝码,让天平平衡,同时得到方程100+X=250,但到现在我们都还不知道那些水的质量到底是多少?那我们今天就来解决这个问题,看看水到底是重。这就是我们今天将要学习的——解方程。

[板书课题:解方程。]

二、研究新知

⑴投影出示昨天所做的课题教材P57天平称一标水的画面。学生回忆昨天教学时的情景画面,交流。

师根据学生汇报板书:方程100+X=250。⑵教师:你知道方程100+X=250中的未知数X等于多少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组织学生讨论,交流,然后汇报。可能出现以下几种方法:

*根据数感经验得到X=150 *利用算式100+150=250,得到X=150。

*利用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得到X=150。

*利用天平平衡规律,两边同时减少100,得到X=150。

„„

师:同学们非常聪明,想到了这么多的方法求出了X=150,(同时,也可能没有学生能说出来,教师相机点拨,引出解方程所要运用的规律。)

⑶引导学生检验方程的解的方法,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当X=150时,方程左边=100+150

=250

=方程右边

⑷认识、区别方程的解和解方程。教师: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刚才,X=150就是方程的解100+X=250的解。而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刚才同学们想出办法求出X=150的过程就是解方程。

教师边讲解边板书: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就叫解方程。

②方程的解与解方程有什么不同呢?组织学生议一议,使学生明确:

方程的解是一个数值,而解方程是求方程解的过程。刚才我们把X=150代入方程中,得到方程左边=右边,说明X=150是方程100+X=250的解。(板书:所以,X=150是方程的解)

三、巩固练习

⑴教材P57页“做一做”。

教师:怎样判断X=3是不是方程的解呢?X=2呢?

组织学生将X=3代入方程中进行检验。教师指名一名学生板演。⑵教材P63练习十一第4题。

组织学生先独立完成,再在小组中相互交流。

四、课堂小结

教师:通过这节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什么叫方程的解,什么叫解方程。学会了检验一个未知数的值是不是方程的解。学生畅谈。

板书设计 100+X=250 X=150 当X=150时,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

方程左边=100+150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250 =方程右边 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所以,X=150是方程的解。课时作业: 一判断。

⑴含有未知数的式子叫方程。()⑵X=36是方程X3=12的解。()

二、X=15是方程42-X=28的解吗?X=14呢?

三、X=12是下列哪些方程的解?把这些方程标出来。

X+18=30 4X=50 X÷3=5 72÷X=6 64-X=5 2X-9=5

五年级解方程课件(篇7)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图例,根据等式不变的规律会解方程。

2、掌握解方程的格式和写法。

3、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迁移的能力。

知识重点

掌握解方程的方法

教学过程

教学方法和手段

引入

前面,我们学习了等式保持不变的规律,等式在哪些情况下变换仍然保持不变呢?等式这些规律在方程中同样适用吗?完全可以,因为方程就是等式,今天我们将学习如何利用等式保持不变的规律来解方程。板书:解方程。

教学过程

新知学习

(一)教学例1

出示例1,从图中可以获取哪些信息?图中表示了什么样的等量关系?盒子中的皮球与外面的3皮个球加起来共有9个,方程怎么列?得到x+3=9

要求盒子中一共有多少个皮球,也就是求x等于什么,我们该怎么利用等式保持不变的规律来求出方程的解呢?

抽答。

方程两边同时减去一个3,左右两边仍然相等。板书:x+3-3=9-3

化简,得到x=6

这就是方程的解,谁再来回顾一下我们是怎样解方程的?

左右两边同时减去的为什么是3,而不是其它数呢?因为,两边减去3以后,左边刚好剩下一个x,这样,右边就刚好是x的值。因此,解方程说得实际一点就是通过等式的变换,如何使方程的一边只剩下一个x即可。

追问:x=6带不带单位呢?让学生明白x在这里只代表一个数值,因此不带单位。

要检验x=6是不是正确的答案,还需要验算。怎么验算呢?可抽学生回答。

板书:方程左边=x+3

=6+3

=9

=方程右边

所以,x=6是方程的解。

小结:通过刚才解方程的过程,我们知道了在方程的左右两边同时减去一个相同的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在书写的过程中写的都是等式,而不是递等式。

(二)教学例2

利用等式不变的规律,我们再来解一个方程。

出示方程:3x=18,怎样才能求到1个x是多少呢?同桌的同学互相讨论,如有问题,可以出示书上的示意图帮助分析。

抽答,在方程两边同时除以3即可。为什么两边同时除以的是3,而不是其它数呢?刚好把左边变成1个x。让学生打开书59页,把例2中的解题过程补充完整。

展示、订正。

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在方程的两边同时减去一个相同的数或同时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这是我们解方程常用的两种方法,想不想用它们来试一试呢?

课堂练习

1、完成做一做的第1题,先找到等量关系,再列方程,解方程。集体评讲。

2、思考想一想:如果方程两边同时加上或乘上一个数,左右两边还相等吗?依据是什么?等式保持不变的规律。

试着解方程:x-2.4=6x9=0.7(强调验算)

小结与作业

课堂小结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讨论:什么时候应该在方程的两边加,什么时候该减,什么时候该乘,什么时候该除呢?

课后追记

如果X前面是加号,方程两边就减去另外一个数,如果X前面是乘号,方程两边就除以乘号前面的数。

五年级解方程课件(篇8)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页第7-12题

教学目标:1、进一步理解并熟练应用等式的这一性质解简单的方程。

2、理解解方程过程的简化书写,并且解题时适当运用简化书写。

3、培养良好的作业习惯,自觉进行检验。

教学重点:理解并熟练应用等式的这一性质解简单的方程

教学难点:理解并熟练应用等式的这一性质解简单的方程

教学过程:

一、基础练习

1、说出下面的式子哪些是方程,哪些不是,为什么?

20+17=3712-Y=4a+12=35

21-b<14x=14+2316+a=27+b

2、解方程

X+125=370520+X=710X-4.9=6.4

120-X=257.8+X=2.5X+8.5=12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学生板演。

选3题让学生说说想的过程。

集体订正,帮有错的同学分析错误原因,使其明白。

二、完成第6页的7~12题。

第7题:

(1)学生独立完成后指名回答,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

(2)这里的方程与前面所学解方程的过程比较有什么不同?

省略了什么?

这样写有什么优点?

在解方程时,先在头脑中想好方程两边应同时加上或减去什么数,但书写时可以省略。同学们在解方程时可以照这种方法解。

使学生明白:根据等式的性质让含有未知数的一边只剩下未知数,就能很快知道

最后的结果。

第9题:

先由学生独立完成。

指名学生说:错在哪里,帮他分析一下,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怎样改正,我

们在做题时要注意一些什么?

第8题:

(1)学生独立完成,要按照上一题的方法适当省略,简化过程。

教师要特别关注前面解题还有错的学生,争取人人过关。

指名板演。

(2)集体订正,说说自己的解题思路。分析错误原因。

第10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在小组中交流,每人选择一题说思考方法。

(3)错误汇报。

说说错误的原因与正确方法。

第11题:

1、学生看图列式。

提问:什么是等式?什么是方程?

2、解出上述方程。

学生板演,并说明怎么解?

3、教学解方程的简化书写。

X10+10、X3.5+3.5结果是多少?

介绍解方程的简化书写,并板书。

学生试做,板演,讲评。

第12题:

学生读题后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小组内交流。

全班交流,只要学生说出的方法是有道理的,教师都要给于肯定。

也可以提示:两人用去的钱同样多什么意思?

你能用一种方法来表示题中的相等关系吗?

(1本练习本+3枝铅笔=7枝铅笔)

你看出了什么?(1本练习本相当于4枝铅笔)

三、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练习,你有什么收获?

你认为解决数学问题时,方程用处大吗?

习题超市:

一、数学小诊所

1、2.8+X=9.5改正:

解:X=9.5+2.8

X=12.3()

2、X-43=156改正:

解:X=156+43

X=199()

二、当x=18时,是下面哪几个方程的解。

18+x=1818-x=0x+15=33

X-10=8x-18=18x+3=18+3

三、解方程并检验

X+350=600150+X=725X-60=950

7.8+X=12.30.8+X=7.6X-3.5=6.4

教材简析:

帮助学生逐渐掌握解方程的方法并形成相应的技能,是教材编写时认真思考的问题。用好教材设计的两道题,能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另一处是第6页第7题,简化解方程过程的书写,浓缩思路,是在基本掌握解方程的方法以后安排的。如解方程x-20=30,在方程的两边都加20这一步,省写了虚线框里的内容:

x-20+20=30+20,直接写出x=30+20。这样做能使解方程的思考流畅、书写简便,从而提升解方程的能力。教学时要让学生体会简化的过程,重点讨论圆圈里填什么符号、方框里填什么数以及为什么。

泥工课件(推荐15篇)


资料一般指生产、生活中阅读,学习,参考必需的东西。不管我们是学习,还是工作中,都需要寻找一些资料。参考资料我们接下来的学习工作才会更加好!那么,你知道我国有哪些资料种类吗?考虑到你的需要,小编特地编辑了“泥工课件(推荐15篇)”,仅供你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泥工课件 篇1

制作目的:

学习手工工具和材料的基本使用方法。

制作对象:

八爪鱼

制作准备:

红色、白色、黑色橡皮泥、剪刀。

制作过程:

1.取一坨红色的橡皮泥;

2.将这坨红色的橡皮泥搓成一个圆;

3.将这个红色的橡皮泥球,压扁,做成饼状;

5.再用白色和黑色橡皮泥做成八爪鱼的眼睛,给八爪鱼安装上吧,这样八爪鱼就做好了。

结束语:

以上就是八爪鱼的橡皮泥手工制作方法,根据上面的这些提示,孩子们一起进行手工制作吧,看看谁做得最好。

泥工课件 篇2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建设部颁发的《建设施工操作规则规定》、《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生产条例》文件的有关规定及强化建筑工程施工中的质量和安全生产管理,明确施工过程中管理方面,甲乙双方的责任和义务,甲方现将 ______________________工程模版工程发包给乙方。经双方协商一致,签订本合同,并严肃履行。

本工程协议签订后,未经甲方同意,乙方不得将工程转包或分包他人施工,如有转包或分包的情况甲方有权将本工程施工人员清理出场,并终止合同及之前发生的工程款拒付。

一、乙方进入现场的施工人员必须服从工地管理人员指挥,接受建设单位工程部及监理公司人员的监督,不得发生不友好行为,确保工期,在项目部的统一安排必须完成每天的生产计划,不得擅自停工、找任何借口拖延时间,使工期达不到要求,如发生此类情况甲方有权罚款___元/次,情况恶劣甲方可将乙方清出工地并拒付工资。

乙方确保工程质量要求,严格按照混凝土结构施工规范进行施工,混凝土浇筑密实,砌墙垂直度、平整度、砂浆泡满度、墙体咬口留槎、挤砌必须在七天后补砌、不允许梁底下方有裂缝,内粉刷平整度、垂直度、阴阳角,外粉刷必须在垂直及水平方向上拉通线,上述工序必须满足验收合格,争创优良工程。若因乙方原因出现的'质量问题,甲方有权对乙方进行处罚。

安全生产是工程建设的关键,乙方必须严格按照国家安全生产规定及甲方安全技术交底进行现场施工,乙方进入现场必须带好安全帽,对所用的走架都必须搭设牢固,所用的机械设备的接线要由甲方专人搭接,不得私自乱搭乱接,搅拌机、升降机要有专业人员负责操作,并要有上岗操作证方能上岗、上班不许喝酒。如在施工中乙方违反上述要求所引起的一切安全事故由乙方负责,甲方不负任何费用及责任。

砌墙、内外粉刷、浇筑砼、零星结构浇筑和地面、屋面找平、屋面铺设保温砖、楼地面清理、混凝土养护及图纸规定和规范要求所有泥工工作范围都包括在内(除外墙砖粘贴外),其中还包括浇水用的软管。由本合同班组完成,项目部不另请其他班组,也另外点工。根据施工需要随时配合施工员定位放线,并要求技术比较懂的人员配合。

按最新国家建筑面积计算规范计算(其中楼板空洞不计算面积、阳台计算一半面积、二层内楼梯不做计算面积。)

工程款总价以_____元/m计算。(其中浇筑砼为____元/m计算,砌体工程为_____元/m计算,内粉刷、屋面地面找平及零星结构浇筑_____元/m计算,外粉刷为_____元/m计算。)上述单价是按图纸定价,如因建设单位变更增减工程量,上述分项单价甲乙双方协商增减。付款方式按每种工序的进度付款,三层屋面浇筑完成10天内付分项工程进度额的______,以后按每月分项工程进度款的______付款,主体验收合格后10天内付总工程款______,竣工验收合格后付总进度款的______余款在三个月内全部付清。

进入施工场地进行施工时不得浪费水泥,砂浆要及时清理干净,半砖全部用掉(若发现有半砖按0.5元/块罚款)。

杜绝在工地、斗殴现象,不得盗窃工地的建筑材料及物品,如果发生其中有盗窃材料及物品的,对乙方给予罚款1000元,将其盗窃者清除出工地,严重者送公安机关处理。

甲方提供升降机、搅拌机、平板及振捣棒、斗车。上述工具乙方负责保管及合理使用,待工程完工后乙方全数交还。小型机械由乙方负责修理,修理零部件由甲方提供。大型机械设备由甲方负责修理,升降机甲方派专职人员上岗并付工资,如开升降机人员请假,乙方有责任代替开几天。小型工具乙方自理(如泥刀、灰踏、石灰桶、铝合金、软管、安全帽、雨具等)。

本合同一式二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自双方签字之日起生效,工程完工并在工程款付清后合同自动失效,未尽事宜另作补充。

泥工课件 篇3

活动目标

1、能自由设计画面,创作出有生活情景的下雪天堆雪人的场景。

2、能根据需要自由地选择绘画材料进行作画,体验快乐的情感。

3、尝试通过动作和色彩来感知美、创造美。

4、大胆尝试绘画,并用对称的方法进行装饰。

5、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活动准备

1、图片—堆雪人,雪人,打雪仗。

2、各种颜色、大小不同的绘画纸。

3、水彩笔、油画棒、勾线笔。

活动过程

一、教师与幼儿愉快地玩音乐游戏——《堆雪人》

1、在创设的雪景氛围中导入课题。

2、音乐游戏——《堆雪人》

启发幼儿用夸张的表情表现雪人的情绪。

同时启发幼儿用优美的姿态表现下雪天堆雪人、玩雪仗的场景。

二、教师示范画,引导幼儿相互讨论。

1、教师:“冬天来了,小雪花悄悄地飘落下来。

小朋友,在下雪天里你最喜欢什么玩什么游戏?”

幼儿讨论并回答。

教师:堆雪人,这个主意不错,可是我们这没有雪该怎么办呢?

引导幼儿说出用绘画的形式表现。

2、教师引导幼儿描述雪人形象,并示范画一种雪人的形象。

那我先来堆一个大雪人,大雪人是什么样子的?

大雪人看到那么多的小雪花来和它做游戏,心情怎么样?

我们一起来做一个开心的表情。

教师根据幼儿口述的雪人形象,绘画自己心目中的雪人。

三、交代要,引发幼儿作画的欲望。

1、教师:瞧,老师画的大雪人孤零零地站在雪地里,它觉得有些寂寞,

你们有什么好主意来帮帮它?

幼儿相互交流并回答。

2、引导幼儿绘画出自己心目中所想要堆的雪人模样,并根据自己的已有经验进行添画,

如冬天的房子,很多小朋友一起游戏等。

四、幼儿自由选择绘画的纸和笔进行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五、幼儿相互介绍自己的作品。

六、音乐游戏——用舞蹈的形式表现自己或他人的作品。

1、鼓励幼儿用动作语言来表现自己喜爱的作品,可以是自己的作品,也可以是同伴的作品。

2、鼓励幼儿主动邀请客人老师一起来用肢体语言表现自己绘画的作品内容。记录,这样,孩子们的印象会更深刻。

泥工课件 篇4

学习用橡皮泥制作巧克力饼干,发展幼儿捏、搓、揉的技能。

泥工是孩子们特别喜欢的一项桌面游戏。平时我们就是把橡皮泥分给孩子们,让他们随便地搓捏揉。孩子们玩多了也不觉得特别新奇了。如果在泥工活动中创设一定的'情境,孩子们会更加受益匪浅。看!今天的泥工活动可有点和往常不一样哦!我们要开一家饼干店,孩子们要通过自己的双手,自己动手做各种各样的饼干。在早上喝豆浆的时候,我先让幼儿认识一下饼干的形状及其花纹,为下午的泥工可做好了基础准备。在活动中,很多幼儿都能自己动手,先将橡皮泥搓成圆,然后压成扁扁的饼,再在“饼干”上印上漂亮的花纹,再用力压一压,最后饼干就做好了。令我想不到的是,孩子们不仅做出了各种各样形状的饼干,还做出了不同口味的饼干。在这次活动中,孩子们手的灵活性和与他人的交往能力都得到了提高。看~~他们玩得可开心了。

泥工课件 篇5

设计思路:

通过聆听和表演,感受音乐,让同学们体验快乐,以“快乐”为主线,将愉悦,欢快的气氛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中。

教学目标:

1、聆听《堆雪人》,让同学们走进音乐的世界,享受音乐带来的快乐!

2、学唱《堆雪人》,感受三拍子韵律的美感。

3、律动:三拍子舞步

教学重点难点:

1、感受三拍子韵律,让同学们对歌曲进行综合性,创造性的表演。

2、通过聆听和表演,感受歌曲的音乐情感。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泡沫地垫雪人图片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情景定向——导入学习

1、师:同学们,你们喜欢下雪吗?生:喜欢

2、师:老师想知道下雪天里你们最喜欢做的事情是什么呀?

生:堆雪人,打雪仗

3、师:今天呀,老师想和同学们一起来学唱一首《堆雪人》的歌曲,你们喜欢吗?生:喜欢。

三、歌曲教学:

1、初听《堆雪人》,感受音乐所带来的情景。

师:歌曲好听吗?(好听,那咱们再听一遍)

2、复听歌曲,感受歌曲三拍子的韵律。(在歌曲中你们一定也听出强弱弱这种韵律)

3、那咱们再听一遍,请小朋友们竖起我们的小耳朵仔细听。(师播放)小朋友们听得真认真,下面跟老师一起读歌词,你们一定堵得很棒!

2、师带同学们读歌词。(师读歌词就体现出强弱弱)

3、学唱歌曲,师带唱(注意提醒同学们三拍子节奏的特点)数遍。

4、同学们跟原唱学唱歌曲。

5、感受三拍子韵律,强弱弱,小朋友亲自动手做一做。

四、律动:

1、基本熟练歌曲后,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做律动(三拍子舞步)。二人一组跳舞,把地垫放在地上,幼儿随着老师的口令,在地垫两边左右走,注意不要踩到地垫。

2、请一组女生上台表演,其他同学伴唱,加上拍手动作。

3、小朋友们也可以自由创编动作,来表达活泼,欢快的情绪。(小朋友们表演的真棒,老师也很激动,咱们一起堆个雪人好不好?生:好)

五、活动延伸

师生一起边听歌曲边堆雪人,8人一组,全体同学动手做起来。

六、小结:

这节课,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感受了《堆雪人》的快乐,李老师也希望同学们能象小雪花一样,永远健康,美丽,活泼,快乐,自由自在的成长。让我们在愉快的歌声中结束这堂课吧。(学生边唱歌曲边离开教室)

教学反思:

抓住幼儿好奇、好动,模仿能力强的特点,我在教学中就设计了表演以及律动等环节。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气氛活跃,以“快乐”为主线,将愉悦、欢快的气氛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中。通过音乐实践活动,培养了幼儿爱好音乐的情趣,突出幼儿在音乐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泥工课件 篇6

一、说教材

蜗牛是孩子们喜爱的小动物形象,亲切可爱,很适合幼儿的学习,既来源于生活又回归到生活中去,在经过几乎一个学期的泥工活动之后,我们班的孩子对于泥工的一些基本的技能技巧已经能够掌握,所以这样的一个泥工活动对于孩子们来说难度并不大,就是很多泥工技巧的结合,让孩子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去体验泥工活动的乐趣,同时也去体验爱护小动物的情感,符合《指南》中艺术领域目标要求,注重艺术活动中的情感教育,也适合在小班年龄段开展。

二、说活动目标

活动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作用,根据教材内容,纲要精神及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从知识、技能、情感等方面制定了此次活动的目标:

1.学习运用捏、团、搓、卷等技能用橡皮泥做蜗牛;

2.初步了解蜗牛的外型特点,感受泥工活动的乐趣,产生喜欢、爱护小动物的情感。

活动重点、难点:运用捏、团、搓、卷等技能来制作蜗牛。

活动准备是为具体的目标服务的,同时幼儿是通过与环境材料的相互作用来获得发展的,因此,活动准备必须与目标、活动主体的能力、兴趣、需要等相适应,为此我做好了如下准备:

橡皮泥、火柴若干、音乐《蜗牛与黄鹂鸟》、课件。

三、说教学法

教师是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在活动中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因此我除了以爆满的精神来感染幼儿之外,还主要采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讲解示范法、操作法、启发提问法等教学法。

四、说活动过程

(一)、欣赏蜗牛图片,了解蜗牛外形特点

1、师:“宝宝,今天蜗牛宝宝来到了我们班里,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蜗牛宝宝长的什么样的?”

2、播放多媒体课件,师作简单解说。(蜗牛在散步、在睡觉、在说悄悄话等)

3、讨论蜗牛的外形特征。

“宝宝,刚才我们看了好多蜗牛宝宝,它们长什么样的呢?”(引导幼儿说出蜗牛有头、颈、身体、尾巴、触角、眼睛、还有象小房子一样的贝壳。)

4、师:不过,今天老师还带来了一只特别的蜗牛,一起来看一看,它是用什么做的呀?那是怎么做的呢?一起来看老师做一做吧!

设计意图:以可爱的蜗牛宝宝的形象导入,引起孩子们的兴趣,以课件中生动的图片供幼儿观察,并结合具体情境,让幼儿在看一看、听一听的过程中去直接感知和观察到蜗牛的外部形象,为下一环节的制作蜗牛做铺垫。

(二)、教师示范讲解

1、展示活动工具:橡皮泥、火柴。

“这是我们做蜗牛要用到的工具,橡皮泥和火柴,小眼睛要看仔细,小耳朵要听仔细哦。”

2、师示范讲解

(1)“我们先选一种颜色的彩泥,橡皮泥呀真漂亮,小朋友来捏一捏,团一团呀团成球,搓一搓呀搓成条,一头粗来一头细,蜗牛身体长又长。”(提醒幼儿蜗牛的身体一头大一头小)。

(2)再选另一种颜色的彩泥,团一团呀团成球,搓一搓呀搓成条,搓成条后卷一卷,卷成蜗牛小贝壳,最后在头上可以用火柴插小蜗牛的触角。(要卷得紧一点)。

(3)我这只小蜗牛很想找朋友,我们来帮他做更多的小伙伴好吗?

设计意图:以特别的蜗牛引起幼儿制作的兴趣,并通过求助的方式,向幼儿提出帮助,这样更加能够激发起幼儿制作的兴趣和愿望,在示范制作的过程中通过琅琅上口的儿歌的方式帮助幼儿更好地记忆制作的步骤,符合幼儿学习的方式和特点。

(三)、幼儿操作,教师辅导(播放音乐《蜗牛与黄鹂鸟》)

1、教师提出明确的要求:提醒小朋友橡皮泥、火柴不能吃,不能往地上扔,不和别人争抢彩泥,每个小朋友只拿两根火柴就够了,不要多拿。

2、教师巡回指导,注意用口诀引导幼儿,及时表扬和鼓励幼儿。

3、重点帮助能力较弱的幼儿。

设计意图:在制作前提出制作的要求,这样可以避免自主动手操作过程中的一些不必要的小麻烦发生,在制作的过程中进行个别地指导,重点帮助能力较弱的幼儿,因为幼儿的个体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性,这样就有所侧重,帮助不同层次的幼儿。并播放符合情境的音乐,更营造了自由宽松的活动氛围。

(四)、展示、讲评幼儿的作品

1.幼儿送蜗牛宝宝回家,渗透幼儿保护动物的情感

师:“这里是蜗牛的温馨小家,请幼儿将做好的蜗牛搬到小家里来。大家一起来欣赏小朋友们制作的蜗牛吧!(个别评价幼儿的作品)。”

2.师:小蜗牛悄悄告诉我一个小秘密,小蜗牛说他们最喜欢喜欢阴暗、潮湿的环境,特别喜欢在晚上或下雨的时候出来玩,最怕太阳晒了。所以,小朋友在外面看见蜗牛时,能把它放在太阳底下跟它一起玩吗?能踩它,欺负它吗?对,我们要爱护小蜗牛。

设计意图:在送蜗牛宝宝回家,欣赏同伴的作品及讲述的过程中,让幼儿产生关爱小动物的情感,同时也在自我评价和评价他人的过程中,知道自己的不足,看到别人的长处,有一个取长补短的过程,同时也获得了成功的体验,最后在介绍蜗牛小秘密的过程中,进一步产生保护小动物的情感。

泥工课件 篇7

为了使工程顺利安全进展,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在平等、自愿、互惠的基础上,经双方协商一致,就本工程承包事项达成如下协议:

一、承包方式及内容:清包工。施工图纸所包括的全部土建装饰工程(含基础、主体、内外粉、楼地面找平、屋面、散水等)

二、承包价格:按照施工图纸建筑面积计算,单价/M2,一次包清。

三、材料、机械工具的供应及使用:

1、所用材料、机械、工具由甲方供应。其它施工用的附属工具(砖刀、抹子、线绳、线锤、等)、生活用品、由乙方自行解决。

2、乙方有义务妥善保管使用机械、工具、架材。日常保养、维修的人工费用由乙方承担。不用的工具应保质保量如数交还。无故损坏,乙方负责赔偿。

3、乙方应合理使用材料,现场日日清、日日净,给甲方造成浪费的,将视情节轻重给予处罚。

4、乙方所需材料、机械、工具、架材,必须提前三天书面通知甲方,否则造成工期延误,停工、窝工,后果有乙方自负。

四、工程质量:

1、必须达到施工图纸及国家现行验收规范、地方质量验收标准的要求。 否则,应重新返工,直至达到合格为止,因返工造成的材料浪费经甲、乙双方共同核定,折价从承包款中扣除。土建工程主体部分争创优质主体。

2、乙方应组织技术过硬、实力强的施工班组,科学合理的有组织安排施工。

本工期非日历工期,雨天或非乙方原因造成的材料供应不及时,造成停工停产的,

工期相应顺延,以施工日记为准。

工期每提前一天奖励500元,拖延一天罚款500元。

六、工程款拨付:

主体工程结束拨付至工程款50%,装饰工程结束拨付40%,余款除扣留3%的质量维修金外,工程验收合格后,一个月内付清。

七、工程款拨付条件:

1、分部分项工程按施工进度计划完成,并经甲方验收达到合同标准要求。

2、文明施工、工完料清、施工场地整洁有序。

八、安全施工要求:

乙方应提高安全意识,加强工人安全教育。施工期间所发生的一切责任安全事故,花费在500元以内者,均由乙方自行承担,甲方不负任何责任。花费在500元以上者,由甲乙双方共同承担。

九、其它约定事项:

1、班组长每天早上7:30及下午6:30到项目部签字报道,有事提前书面请假。迟到超过5分钟者,每分钟罚1元,超过30分钟者视为无故不到,无故不到工地者,一次罚50元。

2、开工后,乙方技术员必须到位,跟班现场作业。

3、领取生活费及工程款,必须先由主管技术员签字。

4、乙方应尊重甲方,服从甲方领导。

5、乙方有义务保持生活区房屋的清洁卫生,不得损坏房屋的设施及邻居的财产,所造成的损失及邻里纠纷由乙方自行解决。

6、乙方应做好自己的工程成品保护工作,因未保护好而造成破损的自行修补。

(一)十不准:

1、非施工人员不准进入施工现场。

2、施工现场不准乱堆放建筑材料、架材。

3、施工人员不戴安全帽,没有安全防护措施不准施工。

4、不准聚众赌博。

5、不准酗酒、行凶、打架、斗殴。

6、不准随意更改配合比。

7、砖渣、灰渣不准混合,能使用的砖头不准下楼。

8、检查出的问题不返工或整改不彻底,不准进入下道工序。

9、图纸设计意图表达不明,理解不清不准施工。

10、不准在施工现场住宿,不准在施工现场大小便。

>>>下一页更多精彩“泥工承包合同样本”

泥工课件 篇8

活动目标:

学习用彩泥制作蝴蝶酥,巩固团圆、搓长等技能。

积极参与泥工活动,体验泥工的乐趣。

活动准备:

课件、橡皮泥、泥工板人手一份、甜点盒一组一个。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师:小朋友们,这是谁呀?听听小猪佩琪要对小朋友说什么呢?

师:小朋友们,你们好!我妈妈开了一家好吃的蝴蝶酥点心店,你们想不想和我一起去参观呢?

师:哇,店门口怎么样呀?可真热闹~这么多的小朋友都在排队买蝴蝶酥呢~

师:我们一起跟着小猪佩琪去店里参观吧~咦?猪妈妈怎么了?原来是猪妈妈的生意太好了!小朋友们,你们愿意帮帮猪妈妈吗?

二、学做蝴蝶酥

播放制作视频

师:让我们一起来学学怎么样做蝴蝶酥吧~

幼儿观看教师的操作视频。

出示制作步骤图

师:小朋友们,你们看仔细了吗?先怎么样?再怎么样?

儿歌:

捏一捏,团团圆,搓搓搓,搓长条

头对头,折一折,卷卷卷,往里卷

卷卷卷,变蝴蝶。

师:小朋友们,你们学会怎么做蝴蝶酥了吗?

师:下面老师为你们准备好了橡皮泥,请你们一定记住要把橡皮泥用心地搓得长长的,这样慢慢往里卷做出来的蝴蝶酥才特别美味~那就请你们来帮猪妈妈的忙,做蝴蝶酥吧~

三、幼儿制作蝴蝶酥,教师在旁指导

1.出示操作步骤图并播放音乐,让孩子在一个轻松愉悦的环境下进行泥工活动。

2.教师在旁及时指导遇到困难的幼儿,提醒孩子一定要耐心地操作。

四、展示作品

师:小朋友们,猪妈妈为我们的蝴蝶酥准备好了外带盒子呢,让我们把做好的蝴蝶酥放进去卖给外面排队的小客人吧~他们有点迫不及待想尝尝了呢~

泥工课件 篇9

活动目标:

1.在游戏情景中指导幼儿学习使用剪刀,培养幼儿对纸工活动的兴趣。

2.引导幼儿按颜色将纸条进行分类,发展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

彩色纸条,剪刀,篮子每人一份,图片

活动过程:

1、出示纸条,吸引幼儿.

(1)教师一手抓一把纸条抖动

师:看,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呀?(彩色纸条)这象什么呢?

好,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它的声音.

(2)师:这个纸条可调皮了,它还会跳呢?你们看,它跳呀跳呀跳到哪里了?

对,它跳到老师的头上,象什么?(头发)

纸条又飞呀飞呀飞到胸前,象什么?(胡子)

飞到腰里象什么?(裙子)

2、学习使用剪刀.

(1)出示剪刀.师:看,这是什么?你们会用剪刀吗?你们的本领真大。

师:手变成手枪,(我们一起来做做)插到剪刀里,另一只手拿纸条,张开咔嚓,纸条剪断了。

谁来试试看?

(2)师:剪刀还想告诉你们一件事情,剪好后要把剪刀闭拢,不然它会很累的。

3、幼儿剪纸条。

你们都想试试吗?把彩色纸条剪到自己的小篮子里。(放点音乐)

4、游戏:

(1)师:剪刀说太累了,它想休息了,把剪刀放到篮子里,把纸片倒入老师的篮子中来。(强调越来越多)

(2)玩游戏:捡花瓣

师:这一张一张的纸片象什么呀?(春天的小花瓣)春风吹来了,小花瓣掉下来了。(教师把幼儿剪好的纸片撒向天空)

师:看一看找一找,红色花瓣在哪里?幼:红色花瓣在这里。

游戏3次,红、黄同时进行,蓝色时再撒一次花瓣。

5、花儿贴纸片。

师:小花怎么了?(小花哭了)

它说旁边的花儿多漂亮,我没有漂亮的颜色。你们能把它变成黄色的花吗?(幼儿找黄色的纸片贴在小花上)我们一起来安慰安慰小花吧“小花小花请别哭,我来帮助你。”

6、结束活动:

将多余的纸片送到相应的颜色的家里。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达到预期效果,我通过游戏的情境,引导幼儿学习使用剪刀,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发展其动手的能力。在学会用剪刀的同时,也了解使用时必须注意的一些安全事项,使幼儿在活动中体验到成就感,并能愉快又安全的活动。

泥工课件 篇10

活动目标:

1.幼儿对美术活动及操作有浓厚的兴趣,体验、分享活动的快乐。

2.幼儿初步掌握操作程序,会自己动手剪、撕、粘贴制作拖鞋。

3.通过幼儿使用不同的材料及动手操作发展幼儿的创造力,制作出各种不同样式的拖鞋。

活动准备:

认识准备:认识欣赏《幼儿园活动整合课程》幼儿用书中儿歌《蜘蛛买鞋》上的鞋子

材料准备:实物:三双不同的漂亮拖鞋、剪刀、双面胶、糨糊、篮子、各色皱纹纸、各色蜡光纸、每人两块剪好的鞋形硬纸块、硬纸片、一双制作好的拖鞋、蜡笔。磁带、收音机

1.幼儿一起念《蜘蛛买鞋》。

2.教师提问:

(1)“小朋友见到过什么鞋子?”

(2)“你们喜欢什么鞋子?为什么?”

二、出示拖鞋,请幼儿欣赏并讨论。

引出活动设计主题--拖鞋。

教师提问:

1.“这些鞋子叫什么名字?”

2.“你们还看到过什么不一样的拖鞋?”

三、教师示范、讲解。

1.教师选择蜡笔装饰鞋板和鞋面做示范,讲解。

(1)选择蜡笔先装饰好鞋板,再剪下鞋面进行装饰。

(2)用双面胶把鞋面与鞋板粘贴起来。

2.教师讲述操作程序:

先装饰好鞋板与鞋面再用双面胶进行粘贴,皱纹纸、蜡光纸的粘贴用糨糊。鞋面需要用硬纸片,用各种材料和方法装饰鞋面和鞋板3.鼓励幼儿运用各种材料装饰制作,可几种结合,也可单用一种。一双拖鞋可以制作成不一样的样式。

四、幼儿制作拖鞋。

1.放优美的钢琴曲,幼儿制作拖鞋。

2.教师巡回指导。

五、幼儿欣赏作品、游乐分享。

活动成果:

1.幼儿在愉快的氛围中用各种材料制作出各种各样的拖鞋,有些动手能力稍弱的幼儿在同伴的积极帮助下也完成了作品,促进了幼儿之间的交往。

2.幼儿运用自己喜欢的材料、自己喜欢的拖鞋样式制作出了样式各异的拖鞋,发展了幼儿的创造力及动手能力。

3.让幼儿找朋友交换拖鞋穿着玩是幼儿最高兴的时候,不仅让幼儿以游戏的方式高兴地玩耍,幼儿还欣赏到了同伴的作品。

活动延伸:

1.幼儿与家长一起参观鞋店,认识更多不同类型的鞋子与各种漂亮的拖鞋。

2.在日常游戏活动时又请幼儿穿制作好的拖鞋玩并与幼儿进行交往、分享快乐。

泥工课件 篇11

活动目标:

1.能够大胆制作糖果,体验手工活动的乐趣。

2.丰富泥塑技能经验,掌握制作糖果的方法。

3.观察糖果的外形,尝试用橡皮泥制作糖果。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糖果罐、橡皮泥、泥工板等

知识准备:幼儿见过试管糖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带你们去一个地方,你们看!猜猜这是哪儿?”

师幼共同欣赏各种各样的试管糖,激发幼儿的制作兴趣。

师:“有谁吃过这种糖吗?这些糖果都是什么样子的?你见过什么样子的糖果?”

二、教师出示各种颜色的试管糖,请幼儿通过颜色、形状仔细观察。

1.请个别幼儿大胆讲述自己观察到的结果。

2.教师小结

师:“这种糖叫作试管糖,糖果各种颜色的搭配都有。”

三、教师介绍制作糖果方法。

1.教师设置情景

师:“今天,糖果店生意太好了,把货架上的糖果全都卖完了!这可怎么办呀?老板急坏了,外面还有客人在排队呢!”

2.师:“糖果店的老板想请我们小一班的小朋友帮忙做糖果,你们愿意吗?”

3.教师介绍制作材料:出示各种颜色的橡皮泥制作糖果,介绍玩橡皮泥的方法。

师:“我们在捏橡皮泥的时候,泥团不能很大?我们要把橡皮泥搓成一长条。那究竟怎么制作糖果呢?制作方法:先拿一小块泥团放在手心里,两手并拢把泥团在手心里搓一搓,搓成长长的一条,再换个颜色的橡皮泥搓出一条后将它压扁,将压扁的泥包裹住搓成条的泥,然后再将它们一起搓一搓,最后用泥工板将泥条切成一段一段的,放入试管里,一管糖果就做好了。”

4.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并激发幼儿创造的积极性。

四、幼儿制作,教师指导。

1.鼓励幼儿大胆制作各色的糖果,并将做好的糖果放进试管里。

2.提醒幼儿根据自己意愿制作和同伴不一样的糖果。

五、作品展示

请个别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

师:有了这么多的糖果,糖果店一定生意兴隆。大家记得来买糖果哦!

活动延伸:

组织幼儿回教室玩糖果屋的游戏。

泥工课件 篇12

活动目标:

1.会运用彩泥制作汤圆、花卷、饼干等早餐,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2.了解汤圆、花卷、饼干、饺子等都是早餐。

活动准备:

彩色橡皮泥、范作、ppT。

活动过程:

一、出示各种早餐的图片,激发幼儿对制作早餐的兴趣。

师:小朋友每天爸爸妈妈都要为我们准备各种各样的早餐,你早餐吃了什么?(幼儿回答)

二、示范做早点,带幼儿回顾做元宵、花卷、饼干的做法。

1.师:今天老师带来了好多好吃的早餐,我们想不想来看看有哪些早餐吗?(幼儿观看ppT)有鸡蛋、

花卷、饼干、汤圆、饺子、面条等等。这么多好吃的早餐,我看的都饿了,娃娃家的宝宝也饿了,想请

我们帮忙做早餐好吗?那我们现在一起做早餐吧!

师:看这是什么?(汤圆)那汤圆是怎么做的呀?(幼儿观察回答)先将彩泥捏软,再放在两只小手中

间慢慢搓圆,汤圆就做好了。(饼干)那饼干又是怎么做的呀?和做汤圆的步骤是一样的,等到搓圆了

再压扁,然后再用印花模具压出,或借助牙签制作饼干。(花卷)你们看看吴老师是在怎么做的?(幼

儿观察回答)先将彩泥捏软,再搓圆、压扁,然后再将它卷起来就成了花卷。(饺子)那饺子又是怎样

做的呢?饺子前面的步骤和汤圆一样的,但是在饺子之前我们先在泥团上捏下一点做肉馅,其余的搓成

圆形再压扁做成饺子皮,然后将肉馅放在饺子皮内再包起来做成饺子。

2.教师交代要求,幼儿操作,教师进行巡回指导。(播放音乐)

三、幼儿创作,教师提醒幼儿要先把橡皮泥揉软了,再进行制作早餐。

师:你们想来自己动手做美味的早餐吗?(想)那就动动你们的小手做出美味的早餐吧!

四、欣赏评价。

展示幼儿作品,教师与幼儿一起进行评价。

泥工课件 篇13

活动目标

1.练习用搓粗细相当的泥条组合成彩虹。

2.认识彩虹的七种颜色,初步学习构图。

活动准备

1.七色的太空泥、A4纸。

2.彩虹图片及教学范画一张。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彩虹引起宝贝活动兴趣,与彩虹打招呼,观察彩虹。

引导幼儿观察彩虹糖的颜色和形状。

2.教师示范。

(1)出示橡皮泥。

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太空泥,并说出太空泥的颜色。

(2)教师演示制作方法。

取出少量的太空泥,把它在手中揉一揉、团一团,并轻轻的按一下。引导幼儿和老师一起模仿揉搓的动作。

3.幼儿操作。

教师提醒幼儿一次取少量的太空泥进行制作,剩下的放回盒子里。

4.教师巡回指导。

5.作品欣赏。

泥工课件 篇14

活动目标:

1.能够结合搓、捏、压、团的方式来制作串串,并学会组合,训练双手的协调配合能力。

2.激发幼儿对泥工造型的创作欲望。

活动准备:

幼儿人手一份彩泥(橡皮泥),一根竹签,一组一个碗,视频转换仪等。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

教师播放课件。

师:“贝贝看到现在的串串店啊生意可好了,于是它也想开一家串串店,心想肯定能受大家欢迎,可是,串串怎么做呢?你会吗?”

师:“请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二、请幼儿观看视频里制作串串的过程。(微课)

三、教师和幼儿一起制作诱人的串串。

教师再次提示幼儿制作步骤:

1.取出彩泥,揪下一块,然后双手可以团成圆形、可以搓成长条、可以捏出方块、也可以压得扁扁的。每个幼儿做3—4个即可。

2.把做好的形状按顺序整齐地串在竹签上,当心不要扎到小手。

3.小朋友们把自己做好的串串放入碗中,一起送到贝贝的串串店。

四、大家一起欣赏美味的串串。

师:“有了大家的帮忙,贝贝的串串店现在生意可红火了!我们回去告诉我们的好朋友们,让大家都来贝贝串串店吃串串好吗?”

泥工课件 篇15

活动目标:

1.对泥塑活动感兴趣,体验塑造活动的快乐。

2.运用已有的经验、技能大胆塑造。

3.学习从多角度观察的方法,表现自己对狗的瞬间动作与姿态的感受。、

活动准备:

1.在泥工区开设一面小墙饰---幼儿搜集的狗的图片、照片等关于狗的内容。

2.各种材质的玩具狗(绒毛狗、布狗、石膏狗、塑胶狗)

3.将活动室两个大窗台作为陈列泥工作品狗和玩具狗的场地,供幼儿在自由活动时欣赏评价、抚摸感受。

4.帮助幼儿完成作品所需的不同的胶泥,软硬的电线、小木棍、豆子。

活动过程:

一、活动前,在种类繁多的狗中确定下要塑造的两种体态特征表现明显的狗---大狼狗和京叭狗。

二、谈话导入

你喜欢哪种狗?喜欢它的哪种样子?请幼儿表演一下狗的姿态,重点帮助幼儿整理当时狗的身体动态和头部、嘴部的特征,分析大狼狗与京叭狗的凶狠和温顺表现最明显的部位,如:大狼狗遇到生人两耳竖立,瞪着眼睛,张开大嘴,吐着舌头很凶狠,它跑起来身体细长,骨架明显。小京巴狗圆滚滚的身体,圆圆的小脑袋,短短的小腿很可爱。

三、幼儿按意愿塑造

四、教师巡回指导

教师观察幼儿在塑造过程中的表现,如遇到技能表现的问题,以平行游戏的方式影响或示范;姿态表现上的问题,可播放录象或抚摸感受玩具狗或辅助工具来帮助幼儿完成作品。

五、相互欣赏、评价。

"化学方程式课件"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