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课件

发布时间: 2024.03.13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课件。

教学过程中教案课件是基本部分,每天老师都需要写自己的教案课件。课堂教学教案的编写需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大家好今天工作总结之家的编辑要为大家介绍一下“人教版六年级数学课件”的相关知识,为便再次阅读请将本文加入收藏!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课件【篇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正比例的意义,会正确判断成正比例的量。

2、使学生了解表示成正比例的量的图像特征,并能根据图像解决有关简单问题。

【教学重点】正比例的意义。

【教学难点】正确判断两个量是否成正比例的关系。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自学内容】见预习作业

【教学预设】

一、自学反馈

1、揭题

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成正比例的量。板书:成正比例的量

2、通过自学,你能说说什么叫做成正比例的量

3、你是怎样理解成正比例的量的含义的

4、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遇到两种相关联的量的变化情况,其中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你以举出一些这样的例子吗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会举出一些简单的例子,如:

(1)班级人数多了,课桌椅的数量也变多了;人数少了,课桌椅也少了。

(2)送来的牛奶包数多了,牛奶的总质量也多了;包数少了,总质量也少了。

(3)上学时,去的速度快了,时间用少了;速度慢了,时间用多了。

(4)排队时,每行人数少了,行数就多了;每行人数多了。行数就少了。

5、你是怎样判断两个量是否成正比例关系的

二、关键点拨

1、正比例的意义

(1)出示表格。

高度/㎝24681012

体积/㎝350100150200250300

底面积/㎝2

问: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不难发现:杯子的底面积不变,是25平方厘米。

板书:

教师:体积与高度的比值一定。

(2)说明正比例的意义。

因为杯子的底面积一定,所以水的体积随着高度的变化而变化。水的高度增加,体积也相应增加,水的高度降低,体积也相应减少,而且水的体积和高度的比值一定。

板书出示:像这样,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子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一定,这两种理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

(3)用字母表示。

如果用字母X和Y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表示它们的比值(一定),比例关系可以用正的式子表示:

2、判断正比例关系

(1)学生读一读,说一说你是怎么理解正比例关系的

要求学生把握三个要素:两种相关联的量;其中一个量增加,另一个量也增加;一个量减少,另一个量也减少;两个量的比值一定。

(2)试一试:下面哪些是成正比例的两个量

长方形的宽一定,面积和长成正比例。

每袋牛奶质量一定,牛奶袋数和总质量成正比例。

衣服的单价一不定期,购买衣服的数量和应付钱数成正比例。

地砖的面积一定,教室地板面积和地砖块数成正比例。

三、巩固练习

1、学生独立完成例2后反馈交流。

(1)从图中你发现了什么

这些点都在同一条直线上。

(2)看图回答问题。

①如果杯中水的高度是7㎝,那么水的体积是多少

生:175㎝3。

②体积是225㎝3的水,杯里水面高度是多少

生:9㎝。

③杯中水的高度是14㎝,那么水的体积是多少描出这一对应的点是否在直线上

生:水的体积是350㎝3,相对应的点一定在这条直线上。

(3)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有什么体会

通过交流使学生了解成正比例量的图像特往。

2、做一做。

过程要求:

(1)读一读表中的数据,写出几组路程和时间的比,说一说比值表示什么

比值表示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速度)。

(2)表中的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吗为什么

成正比例。理由:

①路程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②时间增加,路程也增加,时间减少,路程也随着减少;

③种程和时间的比值(速度)一定。

(3)在图中描出表示路程和时间的点,并连接起来。有什么发现所描的点在一条直线上。

(4)行驶120KM大约要用多少时间

(5)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3、独立完成第44页练习七第1、2题。

4、判断并说明理由。

(1)圆的周长和直径成正比例。

(2)圆的周长和半径成正比例。

(3)圆的面积和半径成正比例。

四、分享收获畅谈感想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听课随想

反思与体会: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课件【篇2】

以下是番文网小编分享的六年级数学第二册教案——1.负数19-个人教育版(个人教育版小学数学第二卷负数教案),为了您的赞赏。

负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对负数有一个初步的认识,能够正确读写正负数;

知道0既不是正也不是负。

2.让学生初步学会用负数来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结合负数历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情感和数学态度。 [出处:Z+xx+] 重难教学:

负数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教授新知识 1. 表示反义的量。

(1) 举例说明。

聊:如果你沿着刚才的话题继续“聊”,自然会进入数学。让我们看几个例子(在课件中展示)。 [来源:薛 |主题 |网】①六年级上学期转学6人,本学期转学6人。

②张阿姨做生意,2月份盈利1500元,3月份亏损200元。

③与标准体重相比,小明重了公斤,小华轻了公斤。

④ 水库的水位在夏天上升几米,冬天下降几米。

指出:这些相反的词与特定的量结合起来,形成一组“意义相反的量”。 (补充板书:反义的数量。)

(2) 尝试。

如何在数学上表示这些相反的量?让学生选择一个例子,并尝试写出表达方法……? (3) 展示沟通。 ……? 2. 识别正数和负数。

(1)引入正数和负数。

谈话:刚才有同学在6前面写“+”表示6人被调,加“-”表示6人被调(黑板上:+6 ? -6)。这种表达方式在数学上是完全一样的。

简介:像“-6”这样的数字称为负数(板书:负数);

这个数字读作负六。

“-”在这里有了新的含义和作用,叫做“减号”。 “+”是一个正号。

像“+6”是一个正数,读作:正六。我们可以在6前面加“+”,也可以省略(板书:6)。事实上,我们过去知道的许多数字都是正数。

(2) 试一试。

请用正数和负数来表示其他意义相反的量组。

写完后,沟通检查。

3. 联系现实,加深理解。

(1) 存折上的数字是什么意思? (教学实例2。)

(2) 结合现实生活,举出一组意义相反的量,用正数和负数表示。

①同桌交流。

②全班交流。据学生在黑板上讲。 【来源:Science & Science & Network】这样的正数和负数能写出来吗? (板书:……???……)

强调一下:正如我们过去所熟悉的,这些整数、小数、分数等都是正数,也叫正数整数、正小数和正小数;

在它们前面加一个负号,变成负整数、负小数、负分数,统称为负数。

4. 进一步了解“0”。

(1) 看一看,读一读。

谈话:接下来,我们一起看屏幕:这是去年12月某天某城市的气温(课件中显示)。

哈尔滨:?? -15 ℃~-3 ℃ ?北京: ??? -5 ℃~5 ℃ ??深圳: ??? 12℃~23℃?读出。

(2) 找到并谈论它。

我们看当天首都北京的气温,“-5℃”读作:“负五摄氏度”或“负五度”,即负5度;

5℃什么意思?你能在温度计上找到这两个温度的刻度吗? (课件显示的是没有刻度的温度计)为什么?现在你能快速发现吗? (给出温度计上的刻度数,并指向前面。)

告诉我,你是怎么这么快就找到的? (带演示的课件:首先查找 0°C,低于 -5°C,高于 5°C。)

你能快速找到 12°C 和 -3°C 吗? (3) 提高认识。

请学生看温度计并告诉我他们发现了什么?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强调以0℃为分界点,零以上的温度用正数表示,零以下的温度用负数表示。 (或者负数都代表零以下的温度,正数都代表零以上的温度。)

“0”是正数还是负数?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强调“0”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点,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4) 总结。

如果我们过去知道的数字只分为正数和0,那么今天我们可以重新分类“数字”: ? (完美的黑板上书写。)

5. 练习。

阅读并填写。(练习1,问题1。)

3.练习应用 如今,负数在我们的生产和生活中仍然被广泛使用。让我们一起走进生活,感受数字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4.总结与延伸【来源:学科网ZXXK】 1.学生交流收获。

2. 总结。

简要具体地评价学生的收获,强调:关于负数,在生活中有更广泛的应用;

输入负数,还有更多的知识等着我们去探索,相信同学们在以后的生活和学习中会收获更多。 [来源:]

六年级数学教案-1,负数(个人教育版)

六年级数学教案-1,负数(个人教育版)(3 )

六年级数学教案-1,负数(个人教育版)(2)

六年级数学教案-,分数乘法分数,人教版,(1 )

2018-2019学年小学数学教育版六年级第二卷1负数同步练习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课件【篇3】

整个教学是成功的,具体表现在:学生始终以积极的态度投入每一个环节的学习中,在主动进行探究的过程中,对“÷2”的算法有了具体的认识,并且分析思考出分数除以整数的一般性计算法则。

(1)、学习内容来自于生活。

这节课中,选择了生活中打毛衣用的红毛线,用它作为研究问题的着眼点,让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猜测和思考,创设了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景。

(2)、解题方法来自于学生。

面对新知识的学习,不是教师去讲解,而是让学生自主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学习空间,学生的思维是发散的,学生的方法是多样的。学习活动中,学生自己去思考、去经历、去交流,对“÷2”的研究确实很到位,想出了画图的方法和计算的方法,而且计算的方法不是唯一的。从研究的结果看,说明学生有很强的求知欲,有去经历学习过程、探索过程的强烈热情,这是学生个体的需要,也是张扬学生个性的过程。这一过程恰恰体现了学生们具有学习的主动性和主体意识。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这样一段话:如果使学生习惯于简单地接受和被动地工作,任何方法都是坏的;如果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任何方法都是好的。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认为这节课教学的成功之处有以下几方面:

(1)、教学内容“生活化”

纵观整节课的教学,从引入、新课、巩固等环节的取材都是来自于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

(2)、在课堂教学当中,要努力实现师生关系的民主与平等,改变单纯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注入式”教学模式,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纵观整个教学过程,教师所说的话并不多,除了“你是怎么想的?”“还有其他的方法吗?”“说说看”等激励和引导以外,教师没有任何过多的讲解,有学生讲不清楚,教师也是用商量的口吻说:“谁愿意帮他讲清楚?”当一次讲不明白,需要再讲一遍时,教师也只是用肢体语言(用手势指导学生看图)引导学生在自己观察与思考的基础上明白了算理。学生能思考的,教师决不暗示;学生能说出的,教师决不讲解;学生能解决的,教师决不插手。由于教师在课堂上适时的“隐”与“引”,为学生提供了施展才华的舞台,使他们真正成为科学知识的探索者与发现者,而不是简单的被动的接受知识的容器。

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选准重点和难点展开有效的教学活动,重点、难点一突破,对于后续的学习会有推波助澜的效果。

例如:我在教学《稍复杂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人教版第十一册第二单元解决问题例3)一课时,我就确定本课的重点与难点是正确分析关键句子,从中找出标准量和比较量。所以,在教学中当学生读完题后,让他们从中找出关键句子:婴儿每分钟心跳的次数比青少年多4/5,提出你是怎样分析理解这句话的?一开始,很多学生都不能正确分析理解这句话的意思,于是我就让同学们反复多次的读这个句子,并引导他们把这句补充为谁是谁的几分之几这种句式,最终让学生真正明白题目中的标准量(即:单位1)是青少年的心跳的次数,比较量是婴儿每分钟心跳比青少年多的次数。在这个基础上,我又让学生根据对这句话的理解画出线段图,从而让学生对题中的数量关系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之后,通过观察线段图让学生沟通本课知识与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应用题的内在联系。真正达到了对知识的沟通、联系与深刻理解。在本课的教学中,虽然在分析关键句子时花掉了许多时间,但我认为---值得。

(1)、预设的学习结果是教学的最基本目标,一堂课能否得到丰富的“预设中的知识达成”决定着一堂课的成败。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有目标意识,时刻注意围绕目标的实现展开教学活动,及时关注预设目标的达成情况,不断调整教学进程,引导课堂向着预期的目标进行。

(2)、教学中预设之外的生成是不可避免的。教师应根据生成的内容是否有利于达成教学目标,是否对学生的发展有价值等来灵活处理。抓住师生不期而至的、有价值的问题和观点,丰富教学目标。

(3)、一节好课的形成,往往考验了一名教师多方面的素质,尤其是他的课堂灵活调控能力,是否能将课堂上的突发事件巧妙灵活的调节,以收到好的教学效果,而又不影响正常的教学进程。

“比的应用”一课,是按比例分配应用题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通过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的全过程来获取知识,从而操作、表达、探索、类推、合作、概括、创新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1)、教学模式和方法力求体现应用性。

由于按比例分配计算应用较广,学生有很多应用机会,因此,课前让每一个学生到生活中调查生活中的比,并且说一说你是怎么获得这些比的。以此引人新课,使学生感受到按比例分配的计算就来源于自己的生活实际。通过从生活实际引人按比例分配的计算,并应用所学知识解决了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数学来源于生活,充分体现了应用题教学的应用性。

(2)、注重学生的独立探究与合作交流的有机结合。

课堂中,每名学生为达到“帮助他人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的去探究、去发现、去创造,使每一名学生都有一块属于自己思维开拓的区域,每位同学不但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思维方法及过程,而且通过互相讨论分析,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并在交流中学会了互相帮助、学习互补、增强合作意识、提高了交往能力。

今年,我教学六年级数学课,而且第一次使用新教材。根据新课标的教学理念,我力求使教学结构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注意促进学生的学习迁移,培养创新意识,更注重在实践活动中,使学生体验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教学的改革主要体现在课堂及课余时间上,在课堂上我注重加强能力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而课余时间则注重让学生“学以致用”,让学生将数学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根据班级学生的数学学习特点,我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一、加强口算的学习。通过课前的3分钟的口算练习,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通过他们自己喜爱的方式来练习,还不定期的举行“速算手”比赛,激发他们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口算技能,对于笔算也进行了提高和帮助。

二、加强四则运算的练习。由于学生计算能力较差,且又粗心马虎,我在原有知识及对法则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多加强巩固练习,防止学生因粗心大意而计算出错。在教学之外,我让学生天天练几道计算题。计算题中还包括简便计算,经过一段时间的强化练习,学生的四则计算能力有了明显提高。

三、应用题一直以来都是学生学习的一大难点,对于这个班的情况,更是特别,绝大部分学生的应用题的理解能力都差。针对这一情况,我让学生多练、多想、多问,多说、从量到质,逐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学生再也不像以前那样惧怕应用题了。

四、增加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体会数学,应用数学的意识。设计一些与学生生活联系比较紧密又蕴涵着数学问题的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解决问题,感受、体验、理解数学,又有利于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

五、为了贯彻面向全体学生和因材施教相结合的原则,我还设计了一些带有一定的难度的练习题,供学有余力的学生选做,以便更好地发挥他们的特长,培养他们数学能力。

通过以上方法措施的实施,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得到了提高,但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我还发现了学生在学习数学方面存在很多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根据学生特点,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努力提高教学成绩。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课件【篇4】

本班共有学生29人,大学生对数学有上进心;有些学生的学习还需端正;有学生自觉性,上课留意力不;作业等;还有学生(胡志强、裴玉琴、陈建宏)基础知识,学习数学有。在新的学期里,在端正学生学习的,应培养的学习数学的能力,的学习,使学生在中人人,各抒己见,相互启发, 找出解决题目的方法,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

五、教学方法:

1、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激起学生学习的爱好。提倡学法的多样性,关注学生的个人体验。

2、在集体备课基础上,还应同年级老师交换听课,反思,真正领会教学设计意图,驾御课堂的能力。教师应转变观念,采用鼓励性、自主性、性教学策略,以题目为线索,恰当应用教材、媒体、现实材料、难点,变多讲多练,为精讲精练,真正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从而调动学生学习,教与学的效益。

3、不增减课程和课时,不要求,不购买温习资料,不留机械、重复、惩罚性作业和作业总量不超过规定,课堂练习的多样化,一题多解,从不同角度解决题目。

4、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好基础知识。本学期要以新的教学理念,为学生的延续发展的教学资源和空间。要教材的上风,在教学进程中,密切数学与生活的,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创设愉悦、开放式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愉悦、开放式的教学情境中个性化学习需求,从而基础知识技能,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目的。

5、在教学中留意采用开放式教学,培养学生情境选择方法解决题目的意识。如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问、一题多编等途径,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沟通知识之间的内在,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

6、练习的安排,要由浅入深,体现层次性。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和练习,对优生、学困生都要体现。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熟悉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关系,使学生感到生活中时时处处有数学,用数学的意义来引发和培养学生酷爱数学的情感。

7、对家庭教育的。家长遵守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科学育人。学生对待与失败,英勇克服学习和生活中的,做学习和生活的强者。

本班共有34名学生,男生居多,从上学期学习情况来看,总体上说比较爱学、会学,对一些基础的知识大部分学生能扎实的掌握,并且能灵活地运用,特别是班内许珺、潘悦等同学基础扎实,思维活跃,数学基础知识、计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比较强,掌握了一定的数学学习的方法。学生的组织纪律强,班集体有一定的凝聚力,给数学教学创造了极为有利的内部环境和良好的学习氛围。但是由天本班两极分化较大,有个别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相对较弱,学习基础又不扎实,从而导致学习成绩不理想,如王成、王洁等同学成绩太偏低,比较粗心,马虎,而且学习态度较差,对提高全班整体成绩有比较大的难度。

下面针对本班实际情况,作具体分析。

1、从家庭教育方面来看。本班学生都来自于农村,近几年农村经济的滑坡,大学、高中教育学费的高涨,极大地挫伤了家长们送子女上大学深造的积极性,完成九年制义务教育后送子女外出打工挣钱,成了大多数农村家长们的心愿。另外,如今年轻的家长们为了养家糊口,外出打工的人数急剧上升,将子女交给父母、岳父母看管的比比皆是。家庭教育几乎成了一片空白。这样,给学校教育增加了不少难度。除了要上好课,更应做好学生理想前途教育,将德育渗透到各学科中,及时走访,加强老师与家长们的联系,让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2、从学生的学习品质来看。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强,课堂作业家庭作业都能按时完成,课堂气氛也较为活跃。但学生缺少一种锐意进取的精神,独立思考、刻苦钻研的精神不够,小组合作学习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因此,本学期教学,应进一步加强“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方式的推广,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团结协作的能力。

1、使学生在经历观察、操作等活动的过程中认识圆柱和圆锥的特征,能正确地判断圆柱和圆锥,理解、掌握圆柱的表面积、圆柱和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会正确地进行计算。

2、使学生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初步学会用复式折线统计图表示统计的数据,会对复式折线统计图进行简单的分析和判断。

3、使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认识比例尺,会看比例尺,会进行比例尺的有关计算;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理解用比例关系解应用题的方法,学会用比例知识解答比较容易的应用题。

4、使学生通过系统的复习,巩固和加深理解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更好地培养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并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1、理解比例的意义和性质,会解比例。

2、使学生能够应用比例的知识,求出平面图的比例尺。

3、使学生掌握圆柱、圆锥的特征,理解求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会计算。

4、使学生理解求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会运用公式计算体积、容积,解决实际问题。

5、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统计的意义和作用,并学会制作一些含有百分数的简单统计表。

6、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有关整数、小数、分数、比和比例,简单方程等基础知识,具有进行四则混合运算的能力。

1、使学生理解正、反比例的意义,能够正确判断成正、反比例的量,会用比例知识解答比较容易的应用题。

2、使学生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学会制作一些简单的统计图。

3、使学生会用学过的简便算法,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

4、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所学的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和应用题的解答方法,能够较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

1、走进新课程,决胜新课程。认真搞好课堂教学研究工作,找课堂要质量。

2、教学相长,多阅读与教学有关的书籍,报刊、杂志,多学习新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提高。

3、多与家长联系,多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及时反馈信息。

4、放下架子,与学生交流,尊重学生民主权力,做到师生互动,教学做到因材施教。

5、采用“一帮一”互助活动,成立学习小组,让小组之间互相交流。小组与小组之间互相评比,培养优生,鼓励学困生。

6、重视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中学习和理解教学。

7、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8、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9、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

10、改进教学评价方法。

11、认真落实作业辅导这一环节,及时做好作业情况记载。并对问题学生及时提醒,限时改正,逐步提高。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课件【篇5】

1、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说出某一物体的位置。

2、会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

3、发展空间观念,初步体会到数形结合的思想。

4、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提高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使学生经历确定位置的全过程,从而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

情境教学法,创设找图书管理员的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感知确定位置的方法。

积极参与法,在学习过程中积极思考,理解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并积极参与动手操作活动,提高看图能力。

1、师生谈话。

学校让我们班推荐一位同学到学校图书室做图书管理员,老师已经选好了,那么你们想不想知道这位同学是谁吗?

这位同学在班级中的位置是第三组的。你们知道这位同学是谁吗?他可能是哪几位同学?如果要找到这位同学,还要知道什么条件?

这位同学的座位是在第3排,大家知道这位同学是谁吗?

2、导入新课。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确定位置的方法。

1、教学例1。

(1)出示例题1教学图。

让学生观察图,说说张亮同学坐在第几列?第几行。

(2)张亮同学坐在第2列,第3行。用数对来表示(2,3)。

(3)让学生用数对表示王艳和赵强的位置。

(4)小结。

2、完成第3页的“做一做”。

课件出示电影院和电影票的图片。出示题目:举出生活中确定位置的例子,并说一说确定位置的方法。

(电影院用电影票来确定位置,电影票一般都写着“几排几号”,“排”表示行,“号”表示列。比如“3排7号”用数对表示是(7,3)。

3、教学例2。

(1)认识方格图。

出示动物园示意图。

指导学生观察图。

这幅动物园示意图与以前见过的示意图有以下几点不同:一是动物园的各场馆都画成一个点,只反映各场馆的位置,不反映其他内容;二是表示各场馆位置的那些点都分散在方格纸竖线和横线的交点上;三是方格纸的竖线从左到右依次标注了0,1,2,…,6;横线从下往上依次标注了0,1,2,…,6,其中的“0”既是列的起始,也是行的起始。

(2)用数对表示图中各场馆的位置。

提问1:我用了数对(3,0)来表示大门的位置,你们知道我是怎样想的吗?

你们能用数对表示其他场馆所在的位置吗?

在图上标出下面场馆的位置:飞禽馆(1,1)、猩猩馆(0,3)、狮虎山(4,3)。

老师说出一组数对,相应的同学要在3秒内起立。

这节课我们学习如何用数对来确定位置,用数对确定位置时,数对中的前一个数表示第几列,后一个数是表示第几行。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课件【篇6】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搜集诗歌,为自己搜集到的诗歌配插图,增强阅读诗歌的兴趣,提高审美水平。

2、在搜集到的诗歌中选择自己喜欢的,进行个性化鉴赏。初步了解闻一多的诗歌美学主张。

3、练写诗歌,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感受诗歌的魅力。

二、教学重难点:

1、初步了解闻一多的诗歌美学主张。

师:同学们,你们看过周星驰导演的电影《喜剧之王》吗?在这部电影里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个周星驰在还没有成名之前,他最大的家当就是一本书--《青年演员的必修课程》,他把这本书放在一个月饼盒里,时不时拿出来看看,实在珍爱有加。正是这本书,使他走上演艺生涯。我想,这可能是每个人都会有的体验吧!我记得当我还是一个16岁的中学生的时候,在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见到了一本书《新诗格律研究》,我现在回想起来,这本书又薄又破,但是它使我认识了徐志摩、舒婷、余光中等诸大名家,我突然发现,在广阔的文学土壤里还孕育着这么瑰丽的文学作品。我一下子被诗歌精美的语言、独特的文学体裁深深折服,为之痴狂。那本书,我也珍藏了很多年。在一个重要的时期,一本书可能引领着我们走向一个更为广阔的天地。今天的你们,可以通过那些方式去认识这些文学大师呢?

师:今天就让我们再一次叩响诗歌的大门,与大诗人交朋友,与诗同行,进一步提高我们鉴赏诗歌的能力。(板书:与诗同行)

师:同学们,我知道你们搜集了很多诗歌,有些同学甚至还把自己搜集到的诗歌背了下来,这种学习热情真令人感动。那么,在你搜集到的诗歌中,你最喜欢哪一首呢?能给大家介绍介绍吗?(生自由答)

师:评价一首诗歌的标准很多,今天老师给大家介绍其中一种审美标准,就是: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作家、民主革命战士闻一多先生提出的三美主张。闻一多认为一首真正的好诗应该具备三美: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首先,我们来看看一首诗怎么体现出音乐美的呢?

师:诗歌,谱上曲便是一首歌,它具有一定的押韵、优美的节奏,读起来琅琅上口。现在,在小组里交换读一读你搜集到的诗歌,你觉得哪一首诗在节奏、押韵方面处理得很好?(小组交换读,自由谈)

师:今天,老师要向大家推荐的是20世纪30年代的一位著名诗人徐志摩,他曾经于1924年5月陪泰戈尔到日本访问时写过一首诗,这首诗写的是日本的友人与诗人送别的情景,诗人用几句话,抓住最富有日本女性特点的温柔娇羞的神态来描画,表现了对日本女郎的由衷赞美。大家一起读一读这首诗。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恰似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道一声珍重,

道一声珍重,

那一声珍重里有甜蜜的忧愁,

2、这首诗的用词非常讲究,娇羞与忧愁就是很巧妙的押韵,同时“道一声珍重”在诗中出现了几次,达到了反复吟咏的效果。在歌曲中,我们也常常唱到某一句歌词,反复唱几次,以表达内心的情感。

3、 这么优美这么浪漫的诗,我们要怎么读呢?自己先试试,读出他的音乐美。

4、 我要听出“反复叮咛,一遍又一遍的向诗人道珍重”读出依依不舍。

师:闻一多先生认为诗歌所以能激发情感,完全在它的节奏。除了音乐美,诗歌这种体裁与其他文学体裁最大的不同之处是什么呢?对,它的断句分行,所以诗歌也被称为“长短句”。这也就是指诗歌的建筑美。

师: 一首好诗,会在一个恰当的地方分行断句,在你搜集到的诗歌中,读一读,哪一

师:有很多诗人,喜欢追求新奇巧妙,把诗设计成不同的形式,老师这里就有一首宝塔诗,你能读懂吗?试着登山的方法读,就像沿着小路蜿蜒而上。

其实,不管建筑美也好,音乐美也好,一首真正的好诗,应该具有优美的意境,这也是闻一多先生所说的“绘画美”。他认为,一首诗的辞藻最重要,要有色彩感,美感。昨天同学们都给自己喜欢的诗歌配上了插图,现在你能说说,那首诗能把你带到诗情画意的境界里?(生答)

师:一首优美的诗歌,无论多少年过去,当你再一次读起它的时候,你都会被它的魅力折服。就像诗人海子用美好的想像给我们带来的幸福的感受。海子,中国80年代的著名田园诗人。谁来读一读?

师:老师也很喜欢海子的这首诗歌,所以读着读着,也忍不住画了一幅画,尤其是这两句: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读这些优美的诗歌,真是一种精神的享受啊!

我们一起把这首诗读一遍好吗?

小结:今天,我们交流了很多诗歌,认识了不少诗人,同时更认识了诗歌的一种审美角度,闻一多的三美主张。如果今后大家还有兴趣,读更多的诗,你们也会形成自己的审美标准。

生活中,有很多美好的事物,只要我们带着一颗诗心,一双慧眼,就可以发现生活中点滴的美。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你是否发现,我们一些很有民族特色的事物呢?比如---(取出墨汁,演示墨的变化)你看到它,觉得它象什么?(生答)

看到它,你联想到什么?

我们也可以象大诗人一样,用细腻的语言描绘我们看到的这一切,用诗歌这种文学体裁表达心中的情感现在,就让我们拿起手中的笔,当一回小诗人吧!你可以看视频,写一写“墨”给你来来的想象,也可以写大自然的一阵风,一场雨,一棵树,一朵花。开始动笔吧!(播放墨韵视频,在音乐中练笔)

10分钟练笔。

写完先在小组交流。选出一首较好的,集体评议,提醒学生以三美主张这个角度评。

今天我们上完了这节课,课后你想做什么?或者说想给自己布置一道怎样的作业呢?(生答)激发学生编辑诗集。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课件【篇7】

导学目标

1、了解图形放大与缩小的意义,能在方格纸上按一定的比例画出放大与缩小的图形;通过图形的放大与缩小体会图形的相似。

2、通过观察、理解、动手操作等数学活动来体验图形放大与缩小的过程,掌握图形放大与缩小的方法。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求知欲,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成功的喜悦。

导学重点:理解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导学难点:会把图形按一定的比例放大或缩小。

导学案

看课本图片,你见过下面这些现象吗这些现象中,哪些是把物体放大哪些是把物体缩小

像照像、用放大镜看书、投影仪放大图表、人和影子都是生活中放大与缩小的现象。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些图形是怎样放大或缩小的。

(把板书补充完整: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学习例4

按2:1画出下面三个图形放大后的图形。

①审题:从图中你获得什么信息

②小组讨论:按2∶1放大是什么意思

③画一画。

请同学们在练习纸上画出放大后的图形。画完后小组里面比较一下,你们画的是不是一样,交流一下你们各是怎样画的(下面是学生的练习纸)

学生展示交流各自的画法。

重点评讲三角形的画法:

按2∶1放大就是把图形的各边放大2倍,刚才同学们只把底和高放大2倍,斜边呢(用尺子量一量)

那你为什么不先画斜边(斜边很难确定它的倾斜度。)

小结:也就说按2∶1放大三角形,应先确定底和高,再画斜边。

请同学们观察一下放大后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相比,你有什么发现

(图形的大小变了,形状没变。)

你是怎么知道图形的大小没变的

如果把放大后的三个图形的各边按1:3缩小,图形又发生了什么变化画画看。

比一比,再发现:请同学们观察一下,这三组图形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三组图形的大小不同,但形状相同。)

下面请同学们打开书本57和58页,认真看看,你还想提出什么问题

通过刚才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课堂检测

把三角形按4∶1放大;把梯形按1∶4缩小。

学生独立练习,在方格纸上作图。

汇报画法。

课后拓展

李师傅把它制作的零件按一定的比画在图纸上,你能帮它标上比例尺吗你是怎样想的

板书设计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例4按2:1画出下面三个图形放大后的图形。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课件【篇8】

一、教学内容:

1、根据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

2、根据方向和距离,在图上绘出物体的距离。

3、体会位置关系的相对性。

4、描述并绘制简单的路线图。

二、教学目标:

1.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体会确定位置在生活中的应用,了解确定位置的方法。

2.使学生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并能描述、绘制简单的路线图。

三、教学重点:

1、体会位置关系的相对性。

2、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并在图上绘出物体的距离。

四、课时安排:

1、根据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1课时

2、根据方向和距离,在图上绘出物体的距离。1课时

教学内容:根据任意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的活动,认识方向与距离对确定位置的作用。

2、能根据任意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3、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

1、能根据任意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2、对任意角度具体方向的准确描述。

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景:

如果你是赛手,你将从大本营向什么方向行进?你是怎样确定方向的?

小组讨论:运用以前学过的知识得到大致方向。

1、训练加方向标的意识:加个方向标有什么好处?

2、突出以大本营为观测点:为什么把方向标画在大本营?

探究任意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质疑:

1、知道吐鲁番在大本营的东北方向就可以出发了吗?

2、如果这时就出发可能会发生什么情况?

小组讨论:

沿什么方向走就能保证赛手更准确、更快的找到目的地。

研究时,可以用上你手头的工具。

吐鲁番在大本营东偏北30度

练一练:你说我摆,为小动物安家。

(课前剪好小图片,课上动手操作。)

例:我把熊猫的家安在偏,的方向上。

例:我把熊猫的家安在西偏北30度的方向上,熊猫摆在哪?讨论:为什么猴子的家在西偏南30度,而小兔家在南偏西30度的方向?

解决问题,寻找得出距离的方法。

如果你的赛车每小时行进200千米,你要走几小时能到达考察地?

图上没有直接标距离,你有什么办法解决它呢?

仔细观察地图,你发现了什么?小组试一试解决。

二、练习:

1、以雷达站为观测点,填一填。

护卫舰的位置是偏度,距离雷达站千米。巡洋舰的位置是偏度,距离雷达站千米。鱼雷艇的位置是偏度,距离雷达站千米。

2、以电视塔为观测点,按要求填空。

文化广场在电视塔西偏南45度的方向;体育场在电视塔东偏南30度的方向;博物馆在电视塔东偏南60度的方向;动物园在电视塔北偏西40度的方向。

三、课后延伸:

游乐场要新建两个游乐项目:一个在观览车西偏北40o方向

上,约200米处新添一个“登月舱”,另一个“天外来客”在观览车南偏东20o方向上,约150米处。请你在平面图上标出这个新项目的位置。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课件【篇9】

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负数教案

单元章节内容分析:

本单元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自然数、分数和小数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初步认识负数。以往负数的教学安排在中学阶段,现在安排在本单元主要是考虑到负数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接触到了一些负数,有了初步认识负数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初步认识负数,能进一步丰富学生对数概念的认识,有利于中小学数学的衔接,为第三学段进一步理解有理数的意义和运算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实际生活中存在很多相反意义的量,比如,气温的零上和零下,存折上现金的存入和支取,水位高度的上长升和下降,海拔高度的高于海平面和低于海平面,等等。为了表示这样两种相反意义的量,还用学生原有的数概念知识就不够了,这样就自然引入了负数的认识。教材首先通过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如气温、存折中蕴含的具有两种相反意义的量来体会引入负数的必要性,初步理解负数的含义,接下来通过用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加深对负数意义的理解。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在直线上表示出正数和负数,初步建立数轴的模型,形成数的比较完整的认知结构,然后借助数轴对气温进行排序让学生初步辨别正数、0和负数之间的大小关系。教学目标:

1、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的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能借助数轴初步学会比较正数、0和负数之间的大小。教学重点:

理解负数的意义,体会数轴上正、负数的排列规律。教学难点:

会在数轴上比较正数、0和负数的大小。教学用具:温度计、课件 总课时数:2课时 教 学 设 计

教 材

分 析 本节课通过选取学生比较熟悉和感兴趣的素材,使他们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正负数。通过6个城市同一天的温度和存折收支的对比,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生活中用正负数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例,引导学生初步理解正、负数可以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

2、通过生活中的实例,理解负数产生的意义。

3、明白数学知识与生活密不可分,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1、初步理解负数的含义。

2、体会负数的重要性。

难点 体会负数的重要性。理解负数的含义法制教育渗透知识点 教学用具 温度计、课件 教法、学法 引导交流,合作探究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及内容 师生互动(具体教、学设计)

一、情景导入

1、出示主题图。

2、揭示课题。

1、教师利用课件向学生展示教材第2页主题图。

2、引导学生观察图片,说出图中内容。(教师:观察上图,你能发现什么?0℃代表什么意思?-3℃ 和 3℃ 各代表什么意思?)引出课题并板书:负数的初步认识

二、新课讲授

1、教学例1。

2、学生讨论合作,交流反馈。

3、教学例2。

4、归纳正数和负数。

1、教学例1。

(1)教师板书关键数据:0℃。

(2)教师讲解0℃的意思: 0℃表示淡水开始结冰的温度。比0℃低的温度叫零下温度,通常在数字前加“-”(负号):如-3℃表示零下3摄氏度,读作:负三摄氏度。

比0℃高的温度叫零上温度,在数字前加“+”(正号),一般情况下可省略不写:如+3℃表示零上3摄氏度,读作:正三摄氏度,也可以写成3℃,读作:三摄氏度。

(3)我们来看一下课本上的图,你知道北京的气温吗?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都是多少呢?随机点同学回答。

(4)了解了北京的气温,下面我想请同学告诉我哈尔滨的气温,它与上海气温比较又怎样呢?用手势告诉大家好吗?

2、学生讨论合作,交流反馈。

(1)请同学们把图上其它各地的温度都写出来,并读一读。(2)教师展示学生不同的表示方法。(3)小结:

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用“+”和“-”就能准确地表示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

3、教学例2。

(1)教师出示存折明细示意图。(教材第3页的主题图)教师:同学们能说说“支出(-)或(+)”这一栏的数各表示什么意义吗?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交流,然后指名汇报。(2)引导学生归纳总结:

像2000,500这样的数表示的是存入的钱数;而前面有“-”号的数,像-500,-132这样的数表示的是支出的钱数。(3)教师:上述数据中500和-500意义相同吗?(500和-500意义相反,一个是存入,一个是支出)。

你能用刚才的方法快速而又准确地表示出向东走100m和向西走200m、前进20步和后退25步吗?说说你是怎么表示的? 师把学生的表示结果一一板书在黑板上。

4、归纳正数和负数。

(1)你能把黑板上板书的这些数进行分类吗?小组讨论交流。(2)教师展示分类的结果,适时讲解。

像+8,+4,+2000,+500,+100,+20这样的数,我们把它们叫做正数,前面的+号也可以省略不写。

像-8,-4,-500,-20这样的数,我们把它叫做负数。(3)那么0应该归为哪一类呢? 组织学生讨论,相互发表意见。

(4)归纳: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它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点。(5)你在什么地方见过负数?

鼓励学生注意联系实际举出更多的例子。

三、巩固练习X

1、完成教材第4页的“做一做”第1题。组织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回答。

2、完成教材第4页的“做一做”第2题。组织学生动手填一填,在小组中交流检查。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 书设 计 负数的认识 ℃: 淡水开始结冰的温度。-3℃: 零下3摄氏度 3℃(+3℃): 零上3摄氏度 正数: 负数: +2000-500 +500-132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作业布置

1、先读一读,在把这些数填入相应的括号内。-8 +23 17-41 0 正数:()负数:()

2、完成教材练习一第1~3题。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课件【篇10】

1.能用红蓝双色片摆出数(10以内)的各种,能根据摆的结果用数字进行记录。

2.会对投掷结果的各种情况进行猜测,初步感知投掷结果的可能性(随机性)。

掷双色片,统计出红蓝圆形片的数目,用阿拉伯数字纪录。

学生通过对随机结果的初步认识,感知数学的奥妙,激发学习数学的欲望。

教学重点:

能用红蓝双色片摆出数(10以内)的各种分拆,并能根据摆的结果用数字进行记录。

教学难点:

掷双色片,并统计出红蓝圆形片的数目,并用阿拉伯数字纪录。

这里有两个双色片,它们的一面是蓝色,一面是红色,现在把这两个双色片放到杯子里去掷一下,你们猜猜看,掷出的结果会是怎样的?

师:那么请你们拿出两个双色片放在杯子里掷一掷,看看结果是不是这样。

1.知道数的分拆,并能用数字记录;

(1)○●

(2)○○

师:通过双色片我们知道了把2分拆有三种不同的情况。那么你能用双色片摆一

摆3的分拆吗?

师:你们真了不起,不仅会用双色片摆出3的分拆,还能自己进行记录。现在书上有6种数的分拆,你能根据红蓝片的个数进行记录吗?

也可以说红片几个,蓝片几个,几和几是几。

师:刚才我们通过掷双色片和双色片的摆放知道了数的不同分拆。现在每个人拿出5个双色片,放在杯子里掷一掷,看看会出现哪些情况。

生完成书上的练习2。

师:刚才我们自己动手掷了5个双色片,知道可以掷出6种不同的结果,那么哪些结果经常出现,那些结果很少出现呢?请你们自己再掷几次,然后把掷的结果记在书上。

同一种颜色出现的较少,而两种颜色都有的情况比较多。

问:那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这个问题等你们以后长大就会知道,如果你有兴趣,也可以回去后和爸爸、妈妈一起讨论。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课件【篇11】

导学目标:

1、在熟悉的生活环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的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能借助数轴初步学会比较正数、0和负数之间的大小。

导学重难点:负数的意义。

预习学案:

在实际生活中存在很多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比如:

1、气温的零上和零下

2、存折上现金的存入和支取

3、水位高度的上升和下降

4、海拔高度的高于海平面和低于海平面

你还知道哪些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导学案

1、交流总结生活中常见的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1)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西方落下

(2)公交车的站点有人上车和下车

(3)六年级上学期转来6人,本学期转走6人。

(4)张阿姨做生意,二月份盈利1500元,三月份亏损200元。

怎样用数学方式来表示这些相反意义的量呢

请同学们选择一例,试着写出表示方法。

同学们展示交流。

2、认识正负数

(1)引入正、负数。

谈话:刚才,有同学在6的前面写上+表示转来6人,添上-表示转走6人(板书:+6-6),这种表示方法和数学上是完全一致的。

介绍:像-6这样的数叫负数(板书:负数);这个数读作:负六。

-,在这里有了新的意义和作用,叫负号。+是正号。

像+6是一个正数,读作:正六。我们可以在6的前面加上+,也可以省略不写(板书:6)。其实,过去我们认识的很多数都是正数。

(2)试一试。

请你用正、负数来表示出其它几组相反意义的量。

写完后,交流、检查。

3.联系实际,加深认识。

(1)说一说存折上的数各表示什么(例2。)

(2)联系生活实际举出一组相反意义的量,并用正、负数来表示。

①同桌交流。

②全班交流。根据学生发言板书。

这样的正、负数能写完吗(板书:)

强调指出:像过去我们熟悉的这些整数、小数、分数等都是正数,也叫正整数、正小数、正分数;在它们的前面添上负号,就成了负整数、负小数、负分数,统称负数。

4.进一步认识0。

(1)自学例1,回答问题。

1.你能看出那一天三个城市的气温各是多少吗

哈尔滨:-15℃~-3北京:-5℃~5℃深圳:12℃~23℃

温度中有正数也有负数,请把负数读出来。

2.上海的气温和南京比怎么样北京的气温和南京的比怎么样

3.上海和北京的气温一样吗不一样在哪里

(2)提升认识。

请学生观察温度计,说一说有什么发现

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强调:以0℃为分界点,零上温度都用正数来表示,零下温度都用负数来表示。(或负数都表示零下温度,正数都表示零上温度。)

0是正数,还是负数呢

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强调:0作为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点,它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4)总结归纳。

如果过去我们所认识的数只分为正数和0的话,那么今天我们可以对数进行重新分类:

(完善板书。)

5.练一练。

1、读一读,填一填。(练习一第1题。)

2、练一练,把这些数填入相应的圈内。

-5,+26,8,-40,-120,+103

正数负数

课堂检测

一、填一填

1、在0.5,-3,+1/5,0,-0.2,-1/3,+6这些数中,自然数有(),正数有(),负数有(),其中最大的数是(),最小的数是()。

2、在○里填上﹥﹤或=

-1○-20○-93.25○+3.25-3/5○-0.2-1/3○-2/3-1/8○+1/10-15○-15.5-3.0○-3-1.25○-1/4

二、写一写。

1、+1350m表示高于海平面1350m.低于海平面200m,记作:。

2、如果零上3℃记作+3℃,那么零下4℃,记作。

3、如果向西走30km记作-30km,那么向东走40km记作:。

4、如果上升10cm记作+10cm,那么下降12cm,记作:。

5、如果向南走10m记作+10m,那么-20m表示。

课外拓展

某品牌家用冰箱的冷冻室的温度是零下18℃,冷藏室比冷冻室的温度高22℃,则冷藏室的温度是多少

板书设计

正数:16,2000,38,6.3

负数-16,-500,-38,-0.4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课件"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