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援疆支教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 2019.08.19

援疆支教工作总结。

时间匆匆流逝了,走得那么无影无踪,在某一段时间之中,我们经历了很多的事,很有必要给自己写一份总结,一份给自己的总结,总结就是过去时间做的事的总检查、总评价,写好的总结范文需要注意哪些地方呢?小编特别从网络上整理了援疆支教工作总结,欢迎收藏本网站,继续关注我们的更新!


去新疆支边两年,去之前,我是个默默无闻的老师,回来后——刚回来没有多久——仍然是个默默无闻的老师,依然在中学做教师,从初一开始教起,就像他两年来并不曾离开过一步,那些风沙磨砺的日子似乎在他转身之际就消失了,留下的只是比从前粗糙了的肌肤和更加无语的沉默——

了响应党中央西部大开发教育对口支援的伟大号召,2002年8月,我放弃了滨州博兴优越的工作条件,带着领导的重托,带着父老乡亲的厚望,怀着为祖国边疆教育事业献身的决心,来到了祖国的西部边陲——新疆伊犁。在那里的两年时间内,我用自己辛勤的汗水,实现着自己的奋斗目标。

一、强化学习,提高素质

无疑,新疆是个自然环境优美的好地方,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这里的经济并不发达,甚至可以说非常落后,经济的落后直接导致教育的落后。因此,选择到新疆援教,就等于选择了坎坷和困难,就等于选择了吃苦和受累。

对此,我已经在心理上做好了准备,正如临行前领导们所说的:多民族地区情况非常复杂,在那里工作,必须靠自己成熟的政治素质,过硬的业务水平和高尚的道德风范,才能赢得当地群众的信任,工作才能做好。这就需要大家不断地努力学习,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素质。

为了不负领导的重托,为了不让家乡人民失望,人还没到新疆,我就没日没夜的认真研究起了国家的民族政策、宗教法规,民族历史、宗教历史,用知识来武装自己的头脑,为使自己在最短的时间内融合到新疆人民当中,争取早日成为他们中心贴心的一员做着准备。

另一方面,我马不停蹄地走访有经验的老教师,向他们吸取教学经验,并且将自己近二十年来摸索出的点点滴滴都整理出来,记录到小本子上。此外,我又跑到书店自费买来大量教育教学书籍、材料,潜心研究,认真钻研,深入思考,从理论和实践上做着充分的入疆准备。

通过紧张的学习和总结,我的业务水平有了突飞猛进的提高,业务素质也大大地加强了。这在我以后的工作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使我能够如鱼得水。在新疆条件最艰苦的特克斯县二中,我能够做出一番成绩,与自己不断努力学习,积累经验,提高自身素质是分不开的。

二、脚踏实地,教书育人

1、迅速了解情况,及时进入角色

尽管在临行前已经做好了吃苦的打算,可是,进入新疆之后,我还是有些茫然不知所措了。

面对着巍峨的雪山,辽阔的戈壁滩,茫茫的大草原,洁白的羊群,奔驰的俊马,我那兴奋的心情渐渐冷却。在这块美丽的热土上,生长的并不是富饶,而是让人心痛的贫穷和落后。由于地广人稀,交通不便,许多地区,尤其是边远的民族地区,与内地简直不能同日而语。

我所在的特克斯二中,位于天山北麓的特克斯大草原上,属于新疆最偏远的县区之一,那里气候的严寒是我根本没有想到的。学校基础设施、办学条件、师资力量、教学管理等方面的落后,更是让我吃惊。

困难明显比想象中要大的多,怎么办呢?在困难面前,我没有退缩,而是采取了积极的态度。我用最短的时间,迅速地摸清了这个贫困县的教育现状,及时地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进入了角色。

特克斯县共有人口14多万,其中汉民族人口5万,其他民族人口9万。该县以农牧业为主,经济相当不发达,全县年财政收入仅仅有1000多万元,每年刚性支出就高达5000万元,其80%靠国家财政拨款,是伊犁地区最贫困的县。

该县共有哈、维、蒙、柯、汉等五处完全中学,其中我所在的二中是特克斯县唯一的一所用汉语教学的完全中学,全校师生不足2000人,却有包括汉族在内的13个民族的学生在校就读,少数民族学生占全校总人数的30%以上,而且呈明显的递增趋势。由于该县经济的不发达,导致对教育的投资非常少。因此,教师流失的情况时有发生,并且日益严重,教育水平与其他学校相比,有着明显的差距,而且出现不平衡的现象。许多教师的教学水平急需提高。

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的学习情况已经可想而知了。由于少数民族学生数目逐年增加,也导致了学生之间的基础水平差别越来越大,甚至有的少数民族学生连汉语都说不流利,汉字也写不好,最基本的汉字和常用的汉字不认识。这样一来就造成了老师授课时的困难,从而也导致了老师不安心工作的状况。

了解了这些情况之后,我的心里有底了。

2、踏踏实实教书,全心全意育人

情况了解透了,接下来的工作就是脚踏实地,一个一个的解决困难了。

第一学期学校安排我带高三两个毕业班和高二一个班的化学课。刚一接到任务的时候,正赶上高三年级搞单元测试。成绩下来之后,我立刻傻了眼:高三·二班学生70名,及格的只有3人!最高分是67分!全班平均成绩为27分!高三·一班情况稍微好一点,学生62名,及格7人,平均分46分。这是我教学近十年来见到的最差的成绩。而那里本地的老师却说,这两个班的成绩虽然不是很好,但与其他班相比,还是不错的!听着本地老师的介绍,看到那一排鲜红的分数,我在感到惊讶的同时,也深深地感受到了肩上担子的沉重。

晚上躺在异地的宿舍里,我的眼前交替出现着原单位那些孩子和特克斯二中那些孩子的面孔,他们都是一样活泼可爱的祖国的花朵呀,他们应该享受到同等的教育权利啊。是什么造成这样巨大的差别呢?有历史的原因,有现实的原因,也有地理位置的原因。新疆的教育和内地的教育有着很大的差别,首先是社会对教育的不够重视,对学校、对教师存在着这样那样的偏见和误解造成的,他们认为教育投入是一种经济负担。其次,这里长期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和外界缺少联系和沟通,人民的生活仍然处于相对落后和封闭的状态,从而导致其观念陈旧,对学生的学习持漠不关心的态度。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没有任何压力和动力,完全放任自流。再加上民族之间的差异性,要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谈何容易!

但是,我想,既然来了,就要尽自己最大的力量去做。于是,我开始利用课余时间和课外活动时间组织学生们听演讲报告,跟学生个别谈心、交流,给他们讲科学家的故事,讨论科学与人类的关系,给他们讲述外面世界的精彩,告诉他们落后的主要原因在于教育的落后,使他们在思想上先与内地学生接轨,树立起远大的学习目标,认识到文化知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然后,我开始从最基本的课堂常规抓起,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切入点,严格要求,把学生上课时的坐、立、起、行以及如何回答问题等等内容做了严格的规定,改变了他们原来的懒散和精力不集中等坏习惯,使他们在极短的时间内做到了课前有准备,上课有精神,听课能专心,思考会用心,回答问题条理清楚等。

几个星期之后,学生们就形成了良好的上课习惯和学习习惯,精神面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学生的思想和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了,我初步尝到了成功的喜悦。但是我没有满足于现状,又开始思考如何进一步提高学生们的学习成绩。根据本地学生的状况,我在反复研究教育教学理论,钻研教学方法的同时,大胆地进行了教学改革实验工作。我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探索出了一条适合特克斯学生的新教学路子:低起点、小循环、多反馈、高要求。根据这一思路,我在教学中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教案,研究安排好典型、适合学生认知规律的实例、练习、习题,并反复推敲改进的方法,大胆的实践,努力在课堂上保质保量地完成教学任务,在不增加学生负担的情况下,在提高学生的能力和成绩上下功夫,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所发展,有所进步。

一学期下来,我所到的三个班物理成绩明显提高,高三·二班平均成绩由原来的46分提高到66分,高三·一班的物理成绩由原来的27分提高到61分,高二·五班的物理成绩由原来的34分提高到了62分,列同年级第一。第二学期、第三学期、第四学期,我所教的那三个班,始终保持着同年级第一的成绩。中考结束后,返回成绩仍然是全校第一名。

我用实践证实了这条思路的可行性。2001年11月,该教学思路做为经验在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的教师培训中做了推广,同时也在特克斯县得到推行。

三、爱岗敬业,奉献青春

2001年3月,学校成立了教学研究室,特克斯县教育局任命我为二中教研室主任,负责学校的教学研究工作。

学校教研室成立伊始,几乎没有任何教研条件,困难再一次摆在了我的面前。一切从零开始,对在教学上已经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的我来说,不能不说是一个新的挑战。加上一周十四节课的教学任务,要想再坐下来潜心研究教育教学理论,几乎做不到了。于是,我就化整为零,将时间一块一块切割开来,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记录、摘抄、总结,听课、讲课、评课。一天下来,往往已经是腰酸背痛,两腿抽筋,到了精疲力竭的地步。但是,我没有退缩,我选择了拼命往前冲的做法,每天都要工作到深夜,编写材料,安排活动,批改作业。

两年来,我编写的《关于说课》、《怎样上好一堂课》、《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关于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讨论》等材料成为全县教师必备的教学材料,我撰写的《低起点、小循环、多反馈、高要求》、《课堂教学效率要素分析》《化学课堂教学模式》等多篇论文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除了把先进的教学理念源源不断地输送给特克斯的老师们之外,我还积极推行课堂教学改革实践。从2002年9月到12月,我先后组织教师进行了三轮听课。通过听、评课活动,使新、老教师们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经验得到了很好的交流,达到了优势互补。我还组织进行了学校骨干教师的献课活动,和全校教师达标活动,每人讲一节观摩课,然后评选出教学能手。本次活动,参与的人数达650人次,评出讲课能手11人。2002年8月到2003年元旦,教研室又组织教师把说课、集体备课纳入教师的日常工作之中,由学科组听说课——评说课——集体备课——再讲观摩课的活动,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运用大家的智慧,形成了良好的教研氛围,提高了老师们的授课水平。这次活动共有640人参加,平均每人达9次之多。参与讲课、评课的人达到610人次,平均每人8次。学校领导在总结大会上说:这样的教研活动在本校还是第一次。

在积极进行教学研究活动之余,我还发现,加强对毕业生的研究与管理也是很关键的。于是,我根据教育部、厅、自治州教研室关于高考的《考试说明》一文,以及3+X考试的理论培训,进行了如何上好复习课的专题研究,并进行了大规模的讨论,采取了行之有效的方式和措施,努力使毕业班的教学、复习适应升学考试的要求,提高复习质量,避免了复习课上放羊式的教学,并总结印发了《关于毕业班考试前的复习意见》一文,规范了老师们的复习计划,使复习课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我还组织进行了严格规范的模拟中考、高考考试,锻炼了学生们应考的心理素质。2001年的高考中,本科录取人数由2002年的11人上升到55人,占毕业生总人数的49%,2004年又录取40人,占毕业生总人数的70%,实现了历史上高考本科录取的最好记录。

2004年初,特克斯县委组织部经过细致的考察,经县委、县府公示后,我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本着建立一个符合学校实际情况的管理机制和考评办法,来充分调动老师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热情,发挥他们主人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学校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通过广泛的听取意见和建议,反复讨论,仔细研究、推敲,制订了《特克斯县二中教职工量化考核实施细则》,规范了老师们的日常行为,使学校的管理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

此外,我还发挥自身优势,将自己在原单位时掌握的先进教学方法和教学经验带到新疆去,先后在学校举行大型观摩课4节,公开课18节,示范课16节,全校教师90%以上都听过我的课,跟我探讨过教学上的有关问题。

在跟老师和学生的交往过程中,我自身的能力和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为进一步搞好教育教学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四、促进交流,当好使者

做为一名援教人员,我深深知道,单纯搞好一个学校,并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我们的使命是促进东、西部的进一步交流,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尽自己绵薄之力。在三年的支教生活中,我始终牢记自己的这一使命,积极创造条件,为建立“手拉手”学校,架起教育交流之桥而努力着。我每次从老家回到特克斯,都要自费为那里的老师门带去大量的书籍、资料和材料等,此外,我每次回原单位,都要搜集大量的学生复习、练习资料,先后为特克斯的毕业班无偿提供15套高质量的复习资料,并亲自牵线搭桥,使特克斯二中的两位教师有机会到百花中学免费学习半年。两地教育局的领导们在我的努力下也不断的相互交流,共同提高。

五、援疆支教,无怨无悔

“选择了援疆就选择了吃苦,选择了新疆就选择了奉献。”这是临行前领导们意味深长的话。三年来,它成了我的座右铭,无时无刻不激励着我克服重重困难,圆满完成祖国交给我的任务。

特克斯的气候寒冷、干燥,这对于一直在沿海长大的我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考验。刚到新疆的时候,嘴唇裂口,鼻子出血,眼睛睁不开、流泪不止的想象时有发生,弄得我焦头烂额,痛苦难言。更有半夜被寒风冻醒的情景,围被而坐,不仅思念起家乡的亲人,思念起远在家乡为我孝敬父母、抚养女儿的妻子。

2003年暑假,在我即将返回新疆的时候,我的女儿突然因严重感冒住进了医院。面对生病的幼小孩子和瘦弱的妻子,我多么想留下来为她们撑起一方晴朗的天空!可是,那远在千里之外的一双双苛求知识的眼睛,让我怎么也不能滞留在家中。我为妻子擦干泪水,握着女儿无力的小手,说:“爸爸明天就要走了,不能照顾你了,你恨爸爸吗?”

女儿翕动着干裂的嘴唇,艰难地微笑着。我知道她还不能与我交流,无法跟我说些什么。可是,从她那懂事的眼睛里,我读出来了依恋和渴望。我知道她不想让我走。她出生的时候,我就没能在她和妈妈身边照顾,我却只在暑假的时候与她相处了三十多天。面对幼小的孩子,我除了流泪,还能说什么呢?

在我左右为难的时候,瘦弱的妻子隐藏起泪水,坚定地对我说:“你走吧,她不会有什么事的。再说,不是还有我吗?我会照顾她的。”望着善解人意的妻子,我一个大男人,都忍不住哭出声来。

第二天,我义无反顾地踏上了返回的路途。回来后因为工作太忙,一直没顾得上给家里打电话。等到工作有了头绪之后,我才想起临走时病重的女儿不知怎样了。我颤抖着手拨通了电话,话筒里传来妻子有气无力的浓浓的鼻音。我吃了一惊,详细询问之后才知道,女儿病好之后,没白没黑忙活的妻子却一下子又病倒了。孩子病了有母亲照顾,母亲病了谁人来照顾她呢?我辛酸的眼泪再一次顺颊而下。

两年来,坚强的妻子成为我努力工作的坚强后盾。我知道,我所做出的每一点成绩,无不包含着妻子的泪水和汗水,正如歌中唱到的:军功章里,有我的一半,也有你的一半。

正是因为亲人们无私的奉献,才让我能够安心在祖国的边疆上努力工作,也正是亲人们宽广的胸怀,才使我在荣誉面前选择工作。2003年9月,我被推选为伊犁自治州优秀援疆教师,但是为了工作,我把荣誉让给了同去援疆的另外一个同事。

长期坚持在高寒地区工作,使我患上了腰椎风湿病,上楼下楼,都要忍受巨大的病痛折磨。有时候上课实在无法坚持站着上,我就坐在椅子上给同学们讲课,一节课下来,腿脚麻木的往往要学生们扶起来才能行动。即使这样,我也从没请过一天的假,没给学生耽误过一节课。我用顽强的毅力克服着一个又一个困难,全身心地投身于西部教育事业,时刻以孔繁森同志为榜样,牢记自己的使命和责任。

两年来,我用我微薄的工资收入共资助困难学生三十多人,抢救急症病人四人,捐款累计8000多元,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援疆教师的风范和情操,塑造着山东援疆教师爱岗敬业,不怕吃苦,勇于奉献,献身教育的新形象,圆满地完成了国家交给的支教学任务。

但是,我也深深地知道,我所做的这一切,对于艰难的边疆教育,无疑是杯水车薪。我想,众人拾柴火焰高,只有大家都来关心边疆教育,都以实际行动为祖国东西部的进一步沟通和发展做出一份努力,西部教育的辉煌明天就会离我们越来越近!

支教生活是清苦的,寂寞的,单调的,可是,看看西部那些在贫困线上挣扎的孩子们,看看西部教育那种举步维艰的状况,听听西部地区做教师的工作一年所得到的微薄收入,我们还有什么可说的吗?能为西部人民做出一点贡献不正是我们这些平凡的人的最大愿望吗?能够投身于祖国西部大开发的队伍中,正是我一生的荣幸啊。何况,在那些艰苦的日子里,我自己的阅历也丰富了不少,能力提高了许多,对祖国和人民的感情更深了,对教育事业的赤诚更浓了。回顾所来径,苍苍横翠薇啊。

回顾两年来的工作历程,它是我人生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在这两年中,在两地领导的关心爱护下,在两地同事朋友的帮助下,我在教学各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成绩只代表过去。瞻望未来,我将继续响应党和人民的号召,将自己有限的生命融入无限的工作当中去,用自己的一腔热血再次谱写光辉的教育篇章。


援疆支教总结

Gz85.Com更多总结小编推荐

援疆干部援疆三年工作总结


自2002年7月到新疆以来,本人积极履行职责,按照援疆工作的具体要求,在派出单位和当地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开展工作,无论在锻炼自己,提高境界,丰富阅历,还是发挥作用等方面都有很大收获,基本实现了援疆中心组提出的让家乡人民放心、让新疆人民满意的工作目标,较好地完成了援疆工作的各项任务。下面,我就三年来的工作总结

一、援疆的主要工作

(一)不辱使命树形象

三年的援疆是人生非同寻常的一段经历,不算太长,也不算太短,远离家乡,只身在外,能否经受住考验,能否在一个全新的环境中开展工作并力争做出成绩,关键是要经得起考验,抗得住风浪,树立好形象。在这方面,我除了不断加强学习,努力适应环境之外,特别注重了三点

1、尊重当地干部。我始终认为谦虚是一种美德,如果说我们是新援疆干部,那么在新疆有不少是献了青春献子孙的老援疆干部,他们大都政策观念强,个人素质高,具有很强的奉献精神。因此,我始终注意找准位置,以甘当小学生的思想,与当地干部合作交流,以当地干部在艰苦的环境中无私奉献的精神为动力,自觉做到到位不越位、参与不干预、干事不添事。抱着锻炼自己、提高自己的思想,在班子中积极工作,既主动给主要领导当参谋当助手,又独挡一面,较好地完成了县委、政府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

2、注重民族团结。促进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也是援疆工作的重要内容。在援疆工作中,我一方面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旗帜鲜明地反对民族分裂主义和非法宗教活动;一方面特别注重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自觉做到不利于团结的话不说,不利于团结的事不做,千方百计为边疆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以实际行动促进民族团结。

3、做到廉洁自律。在新疆的两年多里,我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苦乐观,时常提醒自己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受得住艰苦,自觉遵守县委关于廉洁勤政的多项规定和《山东省援疆干部管理制度》,时刻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从不向组织提任何个人要求,从而树立了援疆干部勤奋好学务实高效的好形象。

(二)牵线搭桥办实事

我充分发挥援疆干部联系面广的优势,当好新疆和山东两地的宣传员、联络员和服务员,主动牵线搭桥,组织双方人员考察互访,千方百计为新疆争取资金、项目,为当地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在这方面,我主要做了三件事

1、大力招商。一年多来,直接组织大的招商活动10余次,组织两地人员60余人次,其中既有党政考察团,也有企业考察团,还有科技文教考察团,形成较大的协议项目3个,协议金额4000万元,其中落实项目2个,到位资金800万元。

2、积极引资。一年来,直接从新泰市引进资金45万元,并同泰安市、东平县一起完成了塔孜洪乡中心卫生院65万元的新建改建项目。为**县的抗震救灾、卫生、教育、畜牧小区建设都实实在在办了大量实事,这些实事都办在老百姓的心坎上,得到了各族干部群众交口称赞。

3、促进合作。一年来,先后促成了新泰市与**县、**市与**#县友好县市的建设,促成了新疆与内地在经济、文化、教育以及党建方面的合作。特别是促成了两地棉麻企业、酿酒企业等多家企业间的合作,一方面促成了双方企业经营效益,另一方面也为一些破产企业注入了新的生机。

(三)发挥作用做贡献

援疆工作总结


响应党中央、国务院的支援西部大开发的号召,来到喀什二中执教。一年来,在内地和边疆领导的支持下,我克服了生活和工作中的困难,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发挥主观能动性,援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特对本阶段工作总结

一年来,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江总书记的“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认真学习党的国家的方针政策和教育理论,在教学工作,积极实践“三个代表”辛勤忘我的工作,为喀什二中的发展尽自己的微薄之力。一年来,出色地完成了学校安排的工作。

去年新学期开始,我多方面认真调查学生的情况,针对学生的实际,迅速调整教学方法,因材施教,有的放矢的认真搞好备课,备课中认真钻研教材,探索新教法,研究学生情况,明确教学目标,抓好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的地方,针对学校的实际选择和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让学生动手,动脑积极思考问题,给学生提供学习的条件和机会,帮助学生学会主动参与,主动学习,启发学生提出问题,然后指导和帮助学生分析、解决问题,使学生能做到举一反三,以灵活多变、生动形象的授课方式,用多种方法培养同一个学生。抓住学生巩固基础不放松,坚持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并举,基础和能力同步提高的策略。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一学年下来,学生不仅喜欢地理,对地理感兴趣,还掌握了一些学习方法,学会了学习,主动学习,地理成绩明显提高。

在上好每堂课的同时,注意作业的批改和布置,我认真地分析学情,精选习题,针对不同对象布置不同程度和不同数量的作业,及时批阅反馈,并抽样精批和面批。单元检测、期中、期末考试,严把检测题质量关,考试后认真讲评,对学生试卷认真诊断、评价,让学生发现进步,激励他们继续努力。并帮助他们找差距,明确目标和努力方向。同时及时点评,充分发挥讲评课的、总结、深化、激励功能。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找准薄弱环节,查缺补漏、并搞好跟踪练习。是本单元的知识点得到了落实,掌握;是基本能力得到提高。这样做,学生即获得地理知识,又能运用其理论技能服务于喀什的发展实践。

一年来,我深刻地认识到,培养学生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与当地教师相互交流,共商教学大计,搞好教研活动。我每周坚持听二至三节课,与同组的老师探讨教法、学法,并向他们学习,坚持用“研究的态

度来工作”,和把“工作当作研究任务”来做的精神,积极参加地理教学工作研究和各种教研活动。并通过互联网与北大附中名校交流,与名师对话,不断提高自己人生追求的品味和档次,形成不懈追求探索的人生境界和献身教育事业的人格力量。

一年来,既教书又育人,各个班的学生差别很大,如何组织教学才能“让每一个学生和谐愉快健康地发展”?我们在不同的班加大分层教学的力度,对于学习能力素质发展好的学生,要想法设法提供他们发展的空间,创造有利于他们发展的环境。我与学科组的老师,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认识特点,实施有差异的教育,实施有差异的发展。针对学情,分类指导,特殊问题个别谈话、家访等,使所教几个班集体间合作学习,分层要求,取得了良好效果。平常做到关爱每一个学生,无论是优秀生、差生、民族生,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有心理问题的,促膝谈心,学习差的,给与补课。尤其对学生进行学习辅导,不分八小时内外,不知花费了自己多少时间和心血。

一年来,抛妻别儿女,独身一人在这里工作,其困难可想而知,一想到自己的使命,一走上神圣的殿堂,面对求知的学生,我就把这些统统地抛在脑后,展现在领导、老师、同学们面前的,永远是一个乐观向上,不知疲倦,踏实工作的援疆教师形象。展望未来,我更加不遗余力地为边疆的教育事业的发展,为西部的繁荣昌盛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按“三个代表”的要求严格要求自己,做一名优秀的支边干部,做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做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援疆工作总结》来源于免费公文网,阅读援疆工作总结。

新疆农业大学对口支援工作总结


对口支援是在教育部的指导下,在西部院校与内地校之间建立的一种稳定的帮扶关系;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缩小教育发展地区差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也是继续深入贯彻和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促进西部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

自教育部实施“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计划”和“援疆学科建设计划”以来,南京农业大学在对口支援我校工作中,以学科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科学研究、学校管理制度与运行建设为重点,积极发挥南京农业大学的学科、人才和管理优势,两校积极沟通,共同合作,采取多种方式,开展了多方位的对口支援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006年6月,教育部启动“援疆学科建设计划”,我校先后新疆农业大学与包括南京农业大学在内的等五所内地支援高校积极联系,主动协商,在制定学科建设规划、学科队伍、科研合作、学科建设条件、学术交流、图书馆建设、研究生培养等诸多援建方面达成一系列协议,援受双方积极沟通,共同合作,采取多种方式,开展了多方位的对口支援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对口支援和援疆学科建设计划开展的情况

(一)高度重视,明确目标,确保障援建工作顺利进行

南京农业大学与我校有着长期的来往和合作关系,两校领导高度重视对口支援工作。2002年教育部实施“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计划”后,两校的对口支援关系得到明确,我校将支援工作作为重点议题列入了学校的重要议事日程,校党委常委会和校长办公会多次专题讨论对口支援工作,确定由学校主要领导亲自过问亲自抓,成为学校的一项“一把手工程”。为使对口支援各项工作开展得更为顺利,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校办、组织部、人事处、教务处、科研处、研究生处等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南京农业大学对口支援新疆农业大学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对口支援工作的协调、落实对口支援工作的部署和安排,明确了相关部门和学院职责,形成了良好的对口支援格局;建立援受双方之间高校领导和教师互访机制,两校主要领导每年进行一次会晤和交流,专项研究和协调支援工作。双方校领导、对口部门与院系领导以及学科教师互访50余人次,交流办学思想与经验,具体落实教学、科研、学科建设、管理干部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对口支援工作。两校及时总结对口支援工作经验,不断发扬成绩,先后签订校级对口支援协议3份,院级对口支援协议3份,进一步明确了以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科学研究、学科建设、学校管理为主的受援目标。每年召开数次领导小组例会,听取、研究、落实和检查我校在对口支援实施过程中的工作情况,并形成会议纪要。此外,还编印了对口支援的专题简报,并拨出专项经费,列入年度预算,用于实施对口支援工作。

与此同时,为了使援教教师安心工作,解决援教教师的后顾之忧,学校有关部门相互配合,为援教教师提供良好的学习和生活条件。落实专人负责援教课程计划、教学安排及有关对口支援工作,并在教工宿舍区为援教教师安排了两居室住房,购置了家具、电器、卧具、餐具等日常生活用品。各有关学院为援教教师安排专人负责反映和解决援教教师碰到的工作及生活问题,协助做好援教教师上课的各项准备工作。并积极采取激励措施,实行政策倾斜,为援教教师和干部提供施展才华的平台和空间,保证了支援工作得以长期顺利开展。

实施援疆学科建设计划后,与南京农业大学对口支援我校的工作便与援疆学科建设工作结合进行。

承担援疆学科建设计划的内地五所高校——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河海大学、江南大学都与我校有着长期的来往与合作关系,双方领导都高度重视援建工作。2006年教育部实施“援疆学科建设计划”后,我校将此项工作也作为学校的一项“一把手工程”。雒秋江校长为此专门召集与援疆学科建设工作有关的部门和全校各学院领导,传达教育厅动员会议精神和刘怡副主席的讲话,并且布置了如下工作:学校成立“援疆学科建设计划”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校学位办;各一级学科所在学院的院长为对口支援负责人,负责对口支援项目的实施,各学科应指定具体办事人员负责联系工作;做好协议书的起草工作,各一级学科在协议书范本的基础上,根据《教育部关于实施“援疆学科建设计划”的通知》的要求,结合本学科的具体情况,认真研究,对协议书进行充实和修改;在计划执行过程中涉及的各职能部门都应认真负责地做好协调和服务工作,确保计划的顺利实施,同时要及时将计划实施的情况在校报和相关媒体进行宣传报道;各受援一级学科应高度重视计划的贯彻落实,积极主动与支援方联系协调,特别要注意将此计划的实施和师资队伍建设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对口支援学校的学科优势,培养我们自己的师资队伍,利用支援方的资源,提高本学科的研究生教育和本科教育水平;各受援学科应提出具体的实施方案,以5年为一周期。各项措施要具体且可操作,切忌宽泛空洞;没有列入对口支援的其他学科应主动寻找切入点,参与援疆学科建设计划。随后,校党委常委会议专题讨论援疆学科建设计划的落实工作,校党委书记李宝城要求将此事当作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来抓。党委常委会决定由雒秋江校长担任援疆学科建设计划工作领导小组组长,陈彤副校长和阿不来提副校长任副组长,并落实了办公室的工作经费。在此情况下,援受双方先后签订校级对口支援协议5份,备忘录3份,学院级援建协议多份,进一步明确了以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科学研究、学科建设、学校管理为主的受援目标。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制定下发的援疆学科建设计划,中国农大在教育部召开实施“援疆学科建设计划”工作会议之前,于2006年6月1日和2日,由副校长谭向勇率领的8人考察组来到我校,就两校在生物学、畜牧学、农业资源利用、农业工程等学科的建设和对口支援事宜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协商,达成了全面具体的合作共识。在两天的考察中,中国农业大学“长江学者”、973计划首席科学家武卫华等专家为我校师生举行了5场精彩的学术报告,并深入到对口学院进行广泛的交流和协商,专家们务实的作风得到我校师生的高度赞誉。6月2日下午,中国农业大学与新疆农业大学学科建设对口支援备忘录签字仪式在新疆农业大学举行。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刘怡、自治区教育厅副厅长孙也刚、中国农业大学副校长谭向勇及考察组7名专家、我校党政领导李宝城、雒秋江、阿不来提、张建华以及学校对口受援的相关学院的党政领导参加了签字仪式。签字仪式上,雒秋江校长介绍了两校在对口支援学科建设的协商、洽谈情况。中国农业大学副校长谭向勇说:援疆学科建设计划从前期筹备到具体实施,得到了双方领导的高度重视,此次达成了许多具体事宜,并都一一落到了实处,使每个环节都更具可操作性。这次对口支援是双方今后在更多领域进行实质性合作的良好开端。

十月上旬,我校党委书记李宝城、校长雒秋江、副校长陈彤、王涛等带领研究生处和我校援疆学科建设计划受援学科所在的学院领导赴五所支援学校进行回访,回访期间同支援学校就可能的支援项目和支援方式进行了认真探讨,并与支援学校签订了回访备忘录。

(二)突出重点,讲求实效,援建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1、援教工作按计划实施。支援高校派教师到我校支教是对口支援和援疆学科计划的一项重要工作,2004年以来,南京农业大学先后分5批派出14名优秀教师、2名优秀管理干部到我校援教和挂职援助,帮助开出新课和急需课程40门次,涉及农、理、经、管、工、法六大学科领域,直接授课1500余课时,保证了我校急需课程的顺利开设;援疆学科建设计划实施后,中国农业大学和北京林业大学也根据双方的协议,派出了教师和领导干部到我校挂职和支教;南京农业大学向我校开放了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等实验场所,优先安排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并派出南京农业大学知名专家学者到我校进行学术访问和开展系列学术报告,对我校学科建设和学位点申报工作进行了指导和帮助;南京农业大学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张天真教授等应邀到我校访问,陈彤副校长、王涛副校长会见了张天真教授,我校农学院领导与张天真教授就共同在我校建立棉花分子育种实验室的问题达成初步意向。9月6日至7日,陈彤副校长、王涛副校长和研究生处领导及学位办工作人员等先后走访了我校九个学院,就在学科建设工作中如何更好地发挥“援疆学科建设”的作用等议题,分别与各学院领导、学科带头人、学术骨干、教研室主任等进行了座谈,听取了大家的意见。大家普遍认为:日元贷款和省部共建等项目为各学院提供的仪器设备,部分地解决了各学院在实验室建设方面一直以来存在的困难。有了设备,当前最急需解决的就是人才的问题。希望通过“援疆学科建设”,对口支援的五所内地重点院校能在师资培养、科研等方面切实为十个援建学科解决这些根本问题。我校党委书记、校长带队走访了五所内地支援高校,进一步就援建事项达成协议。对口的学校、学院领导或学科带头人先后来访11人次,了解我校情况,安排讲学、讲座、培训、指导等活动,促进了双方友谊。

2、开展师资委培、挂职锻炼及学生的联合培养工作。2002年以来,我校充分挖掘南京农业大学援教教师专业特长,通过“传、帮、带”,先后为我校培养了许多名专业课教师,我校受援院系的教师教学、科研水平得到了相应的提高;双方互聘研究生指导教师,交流研究生教育经验,共同开展研究生培养工作。南京农业大学已招收我校11名博士研究生和2名硕士研究生,其中定向培养博士学位教师2名;指导30多名本科生毕业论文。援疆学科建设计划实施后,这一工作在五所支援学校展开,内地五所高校接收我校11人进修或攻读学位。

3、推进学术交流工作的开展。随着对口支援和援疆学科建设计划的实施,支援学校和我校间的学术活动及管理经验交流日益增多。来疆援教教师除了搞好课堂教学工作,还围绕交流科研成果、介绍学科前沿等内容,程度不同、各有侧重地开展了学术交流或专题报告活动,为本科生和研究生举办学术讲座、专题报告40余场。

2006年9月2日,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副院长、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棉花育种专家张天真教授访问我校,对农学院的学科建设和发展提出了指导建议,就共同在我校建立棉花分子育种实验室的事宜达成初步意见,并为共同开发新疆丰富的野生植物资源,就我校拟与南京农业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成立“新疆野生植物资源保护与利用研究所”事宜进行了认真磋商。2006年5月10日,南京农业大学副校长、土地资源管理专家曲福田教授访问我校,作了题为《中国土地非农化政策分析:政府与市场的作用》和《我国公共管理学科建设》的学术报告,与我校经济管理学院的教职工进行了座谈,就我国公共管理的学科建设与发展,以及南京农业大学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作了专题讲座,并就相关问题与我校经管学院领导和教师进行了探讨和交流,使该院师生很受到极大启发。

2006年7月23日,南京农业大学原经济管理学院院长、经济学专家钟甫宁教授应邀到我校经济管理学院,为学院的博士、硕士研究生作了题为《应用经济学必须强调实证分析》和《应用经济学研究中的方法论问题》的学术报告。其务实的学风、扎实的理论功底和渊博的学识再一次给经管学院师生留下了深刻印象。

2006年8月中旬,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欧名豪教授、院党委书记吴群教授和郭贯成教授应邀前往我校经济管理学院对学科建设进行指导,并参观了学院在哈密的实习基地,对学生的实习工作给予了具体建议。

2006年8月20日,南京农业大学研究生院培养处宋华明处长一行6人访问我校,就学科援建的有关组织和落实工作与我校研究生处进行了商讨。

北京林业大学援疆教师戴伟在我校资环学院工作期间,积极牵线搭桥,促成了资环学院在林业总局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监测研究站(新疆南山林场)建成了教学实习基地,该基地已挂牌。同时他还积极联系,促成我校资环学院和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利用德国专门基金,计划今年下半年在新疆合作召开中德生物多样性国际研讨会。戴伟援疆期满回京时,资环学院还专门给北京林业大学人事部门写了感谢信。

援疆干部、中国农业大学王涛教授来我校任副校长后,十分关心学科建设的问题。他力促在我校农学院与南京农业大学作物遗传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合作建立“棉花分子育种实验室”,双方已签订协议(等新疆农大中心实验楼盖好后即可进入实施阶段)。他还积极地为我校申报第十批博士点、硕士点出谋划策,为申报成功出了不少力。

4、加强在科研和学科建设方面的合作。

援疆学科建设计划实施后,援受双方联合申报课题6项,目前正在实施阶段。

南京农业大学援疆教师麻浩教授,在我校工作期间,利用自己丰富的经验,亲自主持写本子,负责申报成功二项课题:一是教育厅创新群体的课题(作物遗传育种)20万,一是教育厅重大项目(鹰嘴豆)10万。麻浩教授还亲自参与这些课题的研究,在回到原单位南农后,仍然利用与新疆农大的工作关系,为我校农学院与南农作物遗传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牵线,双方计划作为援疆学科建设计划,每年由南农方面给我校农学院一个开放课题,提供经费支持。

我校动科学院的来自南京农业大学援疆教师韩兆玉,协助动科学院成功申报了伊犁奶牛高效生产技术研究的课题,经费8万元。同时他还积极下到地方上,利用动科学院与地方合作办班的机会,为地方技术人员提供培训支持。

我校经管学院来自南京农业大学支教教师吴未和梁亚荣二位博士,讲课方式得到学院领导和老师、学生的肯定和欢迎,他们制作的课件,都无偿提供给了支教学院。

我校林学院李霞老师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成功后,主动邀请北京林业大学援疆教师高述民博士参与研究,提供了8万元经费支持。

由中国农业大学李保国教授和新疆农业大学蒋平安教授联合主持的有关罗布泊地区土壤的研究工作,进展顺利,中国农业大学在考察活动经费、仪器设备与人力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

我校经管学院蒲春玲教授,在申报国家课题时,得到南京农业大学曲福田教授、吴群教授的指导,他们也积极作为课题组成员参与研究工作。南京农业大学钟甫宁教授来疆进行有关兵团保险的课题调研时,我校经管学院在人力、物力上提供了大量的支持和帮助。同时我校经管学院在进行课程体系建设、研究生课程安排等方面得到了南京农业大学许多专家的咨询和建议。

5、协助我校不断提高教学管理、服务水平。

南京农业大学1999年即通过了教育部组织的本科教学工作优秀学校评估,在本科教学管理方面具有优良的传统和扎实的基础。应我校迎接2007年9月份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评估的需要,南京农业大学将投入10多万元开发并经过长期实践和完善的一整套教学管理系统无偿移植到我校,实现了成绩网上管理、教师网上报送成绩和学生网上选课,师生开展网上教学质量评价的系统也进入调试阶段,即将投入使用,这一系列的工作促成了教学管理从手工操作到信息化管理的变革,极大地提高了教学管理效率和水平,在我校教学管理改革和本科教学迎评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为我校节省了约15万元的市场开发费用。另外,我校为借鉴南京农业大学评估经验,寻求帮助,先后由我校党委书记和副校长带队到南京农业大学参观交流,并在评估建设、图书馆建设和管理方面达成了援助协议。

北京林业大学和中国农业大学经王涛副校长联系,也表达了意向让我校研究生管理人员去到中国农大学习研究生管理软件,并提供软件,以提高我校研究生教育管理水平。

6、支援方给予我校物质支持。

援建关系确立后,已不仅局限于学科之间。近日,河海大学图书馆利用工作人员个人捐款向我校图书馆赠送了4台计算机,南京农业大学图书馆向我校图书馆赠送了15台电视机和DVD机,这种援建活动对于改善新疆农大图书馆的硬件条件起到了积极作用。中国农业大学资环学院向我校资环学院赠送了1套电动取土机用于科研工作。

二、工作体会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是做好援建工作的前提。提高认识的基础在于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有关文件精神。学校多次组织召开专门会议,贯彻有关文件精神,要求各级部门从实践三个代表和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的高度,从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深刻认识援建工作的重要性。学校广泛开展了援建工作的宣传工作,确保认识上的“三个到位”,即学校党政领导的认识到位、各级部门的认识到位、教师的认识到位。在实际工作中,学校各级领导多次利用各种机会到对口援建的学校进行交流学习,并邀请对方领导、教师到我校指导帮助,把援建工作作为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同时,为加强对援建工作的领导,学校要求各学院相应成立了管理机构,负责该项计划的实施。在工作中,凡是部门不能解决的事情,都提交领导小组讨论并得到落实,从而增强了学校受援工作的组织领导力度。

2、明确目标,突出重点是做好援建工作的关键。援建工作涉及到学科建设、师资培训,研究生培养,合作科研,学术交流等多项内容,如何使这一工作更有针对性,突出重点,这需要在广泛调研,相互了解,相互沟通的基础上确定。我校党政领导多次召集相关部门和学院落实受援项目,带领职能部门和学院学科负责人到五所内地高校实地考察,就援疆学科建设问题与五所高校反复磋商,最后确定以学科建设为中心,培养师资,定点培养研究生为重点,广泛进行合作科研,促进学科建设尽快上水平、上台阶。由于我校在援建工作中明确了工作中心,人员交流、援教教师支援建设重点课程等工作都配合这一中心,因而也实现了一定程度上的“重心下移”,由两校相关学院之间签订合作协议,落实具体合作内容,从而充分调动学院一级在援建工作上的积极性,确保援建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3、加强宣传,是做好对口支援工作的重要条件。新疆农业大学成立了“新疆农业大学援疆学科建设计划和对口支援新疆高等学校计划宣传信息交流领导小组”,由主管校领导任正、副组长,相关职能部门和学院领导任成员,以进一步宣传计划实施情况,加强校际间交流,及时将工作进展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向教育主管部门反映。援受双方充分利用各种媒体手段如宣传橱窗、校报、网页、简报等加强相互宣传,互派教师和学生到对方学校举办形式多样的交流活动等,对营造全校性的对口支援氛围,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今后工作方向

通过对口支援和援疆学科建设计划的实施,我们深刻体会到,这两项工作是教育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举措,对西部地区特别是新疆高校的可持续发展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我们决定在十一五期间将把这两项工作当作为重要工作来抓。

1、继续围绕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中心任务,开展更为广泛和有效的工作。我校已召开专门会议,研究“十一五”期间援疆学科建设工作的主要内容,确定了以项目为依托的基本原则,特别是在科学研究上,要以新疆特色项目为依托,争取与支援高校合作申报国家课题。另外,要进一步推动对口支援和援疆学科建设工作的开展,进一步拓展援建工作内容,落实好教师援教和双向干部挂职工作,落实好我校在职教师攻读博士、硕士学位的委托培养和专业课教师的进修培训工作,发挥两校优势,落实好科技合作,不断加强实验室开放、学术交流和信息、资源共享等工作,努力使我校的办学水平再上台阶,为其长远发展奠定更好的基础。

2、成立组织机构,将援建计划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我校计划于2007年6月上旬在乌鲁木齐召开“对口支援及援疆学科建设计划新疆农业大学工作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并已经起草了工作委员会的章程,工作委员会将实行轮值主席制度,每年召开一次年会,总结研讨工作,成立这一工作委员会,是为了加强协调机制,是援建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更好地促进援建工作的开展。

3、建立对口支援工作的互动机制。我校将在学术交流方面积极邀请五所高校的优秀专家、教学名师到我校讲学,不断转变我校师生教学、管理观念;在提高学生培养质量方面,开展形式多样的交流活动,继续做好互访工作;在培养师资、锻炼干部、开展国内访问学者研究、共同举办学术会议等方面,争取做好经费配套工作,为援建工作提供充分的保障,保证这一工作长久、顺利地开展。

对口支援和援疆学科建设工作已经使我校初步收益,使我们对教育部的这两项工作的意义有了切身的体会,我们将一如既往地做好这两项工作,同时将两项工作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援建,促进我校的学科建设和全面发展。

"支教工作总结"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