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司法行政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 2019.08.19

2002年南京市司法行政工作报告工作总结。

在我们的学习或者工作中,总少不了要写总结。总结和心得体会相似,但是比较客观一点。每多写一次总结,我们就越明白自己在做什么:每多做一份事,就可以在这件事上学习到新知识、新技能。那么我们在写总结的时候要特别注意什么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02年南京市司法行政工作报告工作总结”,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我们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贯彻全国司法厅(局)长会议、全省司法行政工作会议、全市政法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工作,明确新形势下司法行政工作的指导思想、发展方向和主要任务,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努力做好今年的工作。

一、2002年全市司法行政工作情况回顾

2002年是南京综合实力提高最快,城市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年份之一,也是全市司法行政系统开拓创新、拼搏奋进的一年。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和上级司法行政部门的指导下,全市司法行政系统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围绕“富民强市、加快发展”目标,充分发挥各项职能作用,法律保障和法律服务的水平不断提高,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

(一)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工作指导思想和发展方向进一步明确

全市司法行政系统按照“富民强市、加快发展” 的要求,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和“作风转变年”、“调查研究年”的各项措施,主动适应新形势需要,从更新观念、明确发展方向入手,多次进行解放思想动员,广泛开展调查研究活动,深入开展了新时期司法行政工作理念研讨,制定了转变作风和为改善投资环境服务的具体措施,编制了今后五年全市司法行政工作安排,激发了广大干警和法律服务人员的创新意识,进一步明确了开创司法行政工作新局面的指导思想和发展方向,明确了全市系统实现快速持续发展的目标和要求。在学习江泽民“5·31”讲话和党的十六大精神的热潮中,全市系统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交流活动,加深了对党的十六大精神实质的理解,思想更加统一,发展方向更加明确,工作精神更加振奋,为实现司法行政工作的跨跃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振奋精神,与时俱进,司法行政的各项事业得到长足发展

去年是我市司法行政各项事业快速发展、成绩喜人的一年。法律服务业快速发展。律师业实施品牌战略,规模化、专业化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有多家律师事务所实现联合重组,其中法德永衡律师事务所成为全省律师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的律师事务所。振泽、圣典、知识、天之权、三法和刘洪等一批律师事务所形成了各自的专业化特色。公证业务呈现全面增长的良好势头,全年办证量突破17万件,同比增长33%;区县公证处业务量平均增长42%,形成了市做大、区县做强的良好格局。市公证处启用的公证业务管理集成系统,使办证效率和办证质量明显提高,处于全国先进水平。在今年人大、政协换届中,有20名律师、公证员分别当选省、市、区县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体现社会各界对法律服务业的信任和肯定。司法所规范化建设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市基层司法所都落实了专项编制,增配了人员,办公条件和硬件装备普遍改善,工作趋于规范,有58个司法所经验收合格达到了司法部规定的规范化标准,占全市总数的46%。劳教所教育改造秩序井然。在大连山劳教所由市直管的半年多时间里,先后完成了办公、监管设施等方面的改造,新建了习艺性劳动场所,高起点、高标准地编制了扩建建设规划方案,为提升市管劳教工作水平打下了良好的物质基础。窗口单位的硬件建设和机关办公条件得到较大改善。市法律援助中心、司法考试办公室和法学培训中心搬进新的业务用房,以崭新的形象开展工作。下关、雨花台、江宁、溧水、高淳等区县局搬进了新的办公地点或者进行了装修出新,办公条件明显改善。市属公证处业务用房在副省级市中处于较好水平,区县公证处条件正在逐步改善。一些律师事务所业务用房已达到1000平方米以上,展现良好窗口形象。司法行政工作领域进一步得到拓展。成功地组织了首次国家司法考试,全市共有617人取得了法律职业资格,通过率为18%,比全国平均通过率高出11个百分点。启动了司法鉴定管理工作,对全市各类鉴定机构进行了调查摸底,成立了第一家面向社会服务的司法鉴定机构“亲子司法鉴定所”。应对“入世”工作取得成效。制定实施了我市法律服务业应对“入世”的10条措施,加强了对法律服务工作的引导、培育,拓展了法律服务领域,在涉外仲裁、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形成了服务特色,提升了涉外法律事务的服务层次。法律援助工作收到良好的社会效果。全市共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179件,同比增长181%。法律服务专线“12348”缩号后,咨询量直线上升,同比增长79%。积极为社会弱势群体提供法律援助,法律拥军成为“双拥”工作的新亮点,法律助残、济贫扶老等特色工作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三)围绕中心,改善投资环境,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法律保障服务

全市司法行政系统围绕“富民强市、加快发展”的总体目标,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和服务意识,努力为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提供法律保障和法律服务。“四五”普法工作深入开展。突出了应对“入世”、投资创业、老城环境整治等方面的法制宣传,成立了“百人普法讲师团”,与有关部门联合出台了领导干部、公务员、和青少年等重点对象的学法用法制度和措施。法制宣传月期间,组织司法、行政执法人员进行执法宣誓,并开展了法制文艺汇演、送法进社区、送法下乡等形式多样的系列宣传活动。依法治理工作向前推进。制定并实施了《南京市2002年依法治市工作目标》,成立了法学专家咨询组,开通了“WTO与法治论坛”和依法治市网站,网站日平均访问量2600人次。行业依法治理和民主法制示范村建设取得较好成效。努力为加快发展提供司法保障。市局及六城区司法局积极参与老城环境整治,坚持到一线宣传政策法规、排查调处矛盾纠纷、提供法律服务,保障了7721工程的顺利实施。公证机构和律师积极为仙林大学城、奥体中心等重点工程建设提供法律服务。积极为改善投资软环境服务。市、区县局分别制定了为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服务的措施,主动宣传与投资有关的法律法规、建立与招商引资配套的法律咨询服务网络、代理服务投资和商务活动、调处与投资有关的各类矛盾纠纷,促进投资环境的进一步改善。

(四)强化基础,构筑防线,维护社会稳定工作扎实有效

全市司法行政机关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的方针,切实增强政治责任感,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做了大量认真细致的工作。调解组织建设得到加强。全市基层司法所和人民调解组织认真开展矛盾纠纷的预防调处工作,调处各类民间纠纷2.2万多起。新型人民调解组织得到巩固和发展,加强了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调解组织建设。市局与市中级法院联合召开了全市人民调解工作会议,推动人民调解工作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参与处理重大突发事件的能力经受了检验。“9·14”重大投毒案件发生后,江宁区局机关及司法所人员全部出动,参与各工作小组的工作,市局组织部分律师为事件的善后处理提供法律服务,锻炼了基层队伍参与处理重大突发事件的能力。劳教场所实现了“四无”。劳动教养管理工作树立场所安全第一的思想,狠抓场所安全稳定,优化管教手段,提高矫治质量,2002年实现了第三个无劳教人员逃跑、无非正常死亡、无所内案件、无重大生产事故的“四无年”目标。安置帮教工作更加扎实。全市各级安置帮教工作组织认真落实帮教措施,市局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管理软件的开发应用,有效提高了管控和帮教水平。2002年登记接收刑释解教人员xxxx人,继续把重新犯罪率控制在较低水平。律师参与涉法信访接待制度化。组织律师坚持定期参与涉法信访接待,免费解答群众的涉法问题,依法疏导上访群众,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五)适应形势,开拓创新,司法行政的各项改革得以顺利推进

从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出发,积极稳妥地推进司法行政的各项改革。区县局机构改革基本完成。市局加强对区县局机构改革的指导,积极做好协调工作。目前,区县司法局机构改革已经完成,明确了领导班子,完成了中层干部竞争上岗。基层法律服务所全部脱钩改制。重新审批年检基层法律服务所78个,注册执业人员450名,通过对基层法律服务所名称、人员构成、服务范围等方面的规范,引导其把工作重点放到社区法律服务中去。公证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公证工作方式得到优化。按照“积极稳妥、分类指导”的方针,公证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内部运行机制完善公证方式得到优化,公证行为更加规范。“法律进社区”工作全面启动。制定了法律进社区实施意见,工作机制初步建立,各项职能优化整合,促进了社区精神文明建设。

(六)依法行政,健全规范,司法行政法制工作取得较大进展

落实机构,加强培训,法制工作受到普遍重视。在做好本系统、本部门法制工作的同时,积极参与政府的立法改革论证,对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提出修改意见,一些建议、意见被立法部门采纳。清理规章制度,办事效率进一步提高。为适应“入世”、转变政府机构职能和改善投资环境的需要,市局将行政审批事项由11项减少到4项,对原有的164项规章制度进行了全面清理,废止85项,修订43项,并将修订后的规章制度汇编成册。推行政务公开,行政行为进一步规范。市局加入了市政府网上政务大厅,对办事指南、办事流程进行了公示;劳教所、律师事务所、公证处、基层法律服务所、司法所也都全部实行了政务公开、服务公示。通过办理行政复议应诉案件和开展行政执法监督检查,依法行政的意识得到增强。去年全市系统共发生公证行政复议案件5起、行政诉讼案件6起。由市局法制部门承办和指导的行政复议应诉案件无一败诉,并以发送整改建议书的形式向被申请人指出问题和瑕疵,增强其严格依法行政的意识。对律师、公证、基层法律服务、司法所、法律援助等多项工作开展了执法监督检查,并通过实施行政处罚使行政执法责任制得到落实。2002年对7名违纪律师和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分别予以警告、停业和罚款的行政处罚。

(七)文明执法,诚信服务,司法行政队伍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

全市系统通过开展转变思想作风、行风评议、“双争”活动,大力加强司法行政队伍建设。机关和基层思想作风建设初见成效。司法行政机关转变作风,劳教所、司法所开展执法执纪专项检查,促进了公正执法和文明执法,使队伍形象建设得到加强。在去年评议机关活动中,全市系统列41个执法部门的第9位,位次有所前移。法律服务业努力创建“信用行业”。出台了法律服务业信用建设实施意见,推出了过错追究、责任赔偿和违规违纪警示等项制度,开展了“争创诚信律师事务所”的演讲、公证诚信服务的研讨,诚信建设已成为推动法律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党风廉政建设进一步加强。机关党组织和监察部门采取多种措施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党性党风党纪教育,领导干部述职、述廉工作的开展收到了良好效果。学历教育和业务培训的力度不断加大。一年来,全市系统参加研究生学历学习的41人,参加研究生课程班的32人,参加本科学历教育的329人,参加大专学历教育的58人;参加在职培训、继续教育达近2300人次,其力度之大,人数之多,都是以往没有过的,有力促进了干警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二、全市司法行政工作面临的新形势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描绘了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蓝图。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了实施“两步走”战略,2005年南京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要达到4000美元左右,2015年达到10000美元,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新一轮经济增长加速期正在形成。罗志军市长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GDp增长12%、财政收入增长13%、实际利用外资增长20%等预期目标,要求把坚持解放思想作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把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全方位对外开放作为经济工作的重点,把不断突破影响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作为推进各项工作发展的动力,把执政为民和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作为创造良好发展环境的核心。随着改革发展的加速,司法行政的任务更加艰巨,责任更加重大。全市司法行政系统必须明确南京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和要求,始终保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面貌。

面对新的形势,全市司法行政系统要按照十六大提出的“四新”要求,明确四个关系。一是坚持“发展要有新思路”,明确保持高昂的工作激情与促进事业发展的关系。“伟大的事业需要并产生崇高的精神,崇高的精神支撑和推动伟大的事业。”我们要在全市司法行政系统大力培育和弘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紧跟时代、勇于创新的精神,知难而进、一往无前的精神,艰苦奋斗、务求实效的精神,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我们要始终保持高昂的工作激情,不断推出精神振奋点,以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和争先创优的工作激情,抓住发展机遇,促进工作思路的创新,不断推动各项事业的发展。二是坚持“改革要有新突破”,明确推进司法行政的各项改革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推进司法行政的各项改革,是适应加快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又会成为推进司法行政改革发展的强大动力和重要基础。要把保障和服务于南京的发展作为工作的第一任务、第一责任和第一评价标准,进一步解放思想,主动适应南京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努力增强服务意识,不断改进服务方式,实现司法行政各项改革的新突破。三是坚持“开放要有新局面”,明确搞好基础形象建设与开创新局面的关系。搞好司法行政的基础形象建设是开创工作新局面的要求,是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的重要基础。去年,全市司法行政系统在办公条件、硬件装备等基础形象建设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为各项业务的开拓营造良好的环境。我们要不断加强基础形象建设,为开创新局面创造条件,进一步提升司法行政的形象。四是坚持“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明确工作形式创新与工作内容创新的关系。工作形式创新是工作内容创新的有效载体,工作内容创新又是推动工作形式创新的内在动力。我们要围绕富民强市的大局,找准工作的结合点和业务的增长点,一心一意谋发展,千方百计抓创新,以新的举措保障各项任务的完成。

三、2003年全市司法行政系统的重点工作任务

2003年,全市司法行政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认真落实“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的要求,努力为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服务,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服务,为维护社会稳定服务,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促进全市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优质的法律服务和有力的法律保障,开创司法行政工作新局面。

新的一年,我们要着重抓好六个方面的工作: WWW.GZ85.coM

(一)抓根本,坚持在新形势下做到“两个务必”

今年,全市司法行政系统要继续把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来抓,努力在深入学习中推动十六大精神的贯彻落实,在贯彻落实中不断加深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领会,始终把握司法行政工作履行职能、改革发展的政治方向。当前,要在全市系统中开展坚持在新形势下做到“两个务必”的主题教育,重温毛泽东同志关于“务必使同志们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的著名论述,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必须始终坚持“两个务必”的指示精神。大力弘扬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牢固树立为党和人民长期艰苦奋斗的思想,始终不懈地为最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以艰苦奋斗的精神做好各项工作。

(二)抓实效,全力营造法治氛围

认真抓好依法治市和普法工作,是司法行政工作具有全局性的重要任务。依法治市工作要科学制定2003年分解目标,加强对目标实施的协调指导,探索健全有效的工作运行机制,抓好行业、基层依法治理典型的深化和推广工作,重点抓好与城市发展和群众生活关系密切行业的依法治理,全面推进农村法治村建设。“四五”普法工作要突出抓重点、做环境、造影响,提高法制宣传教育的影响力和渗透力。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和重点工作,开展针对性法制宣传教育。切实落实领导干部、公务员、青少年等重点人员学法用法的各项措施,充分发挥市、区县普法讲师团的作用,丰富社会化法制宣传教育的形式,提高法制宣传的新颖性和实效性。要抓好“四五”普法规划中期实施检查,认真总结新经验,开拓新思路,推进普法工作向纵深发展。

(三)抓规范,进一步拓展法律服务新领域

努力为加快发展服务。这是律师、公证以及基层法律服务等法律服务工作的第一要务。要继续主动为南京招商引资、城市建设、农村和企业改革、政府转变职能等提供跟进服务,推动法律服务向经济建设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向高科技和新兴产业等拓展。认真研究改革发展中的法律服务需求,培育法律服务新的增长点,调整服务方式,提高服务质量。进一步做大做强法律服务业。律师业要加大推进品牌战略的力度,不断提升规模化、专业化建设水平。年内力争能引进境外律师事务所在南京设立办事处。公证业要加强可持续发展研究,做足常规证源,挖掘延伸服务的潜力,开拓新的证源,确保今年实现较大的业务增长。要进一步规范法律服务业。重点抓好法律服务市场规范、法律服务人员执业行为规范、办案办证程序规范和管理行为规范。要准确把握基层法律服务所的工作定位,规范内部管理和执业行为。

(四)抓执法,进一步强化政法机关职能作用

司法行政机关是政法机关的有机组成部分,担负着维护社会稳定和保障法律正确实施的重要职责。我们要从保障改革发展快速推进的高度,不断激发工作活力,进一步强化政法机关的职能作用。一是进一步加强劳动教养工作。突出劳教工作特色,以提高教育矫治质量为中心,创新工作方式和手段,培养专业化的矫治人才,增强教育矫治的科学性和实效性。积极探索劳教人员放假、所外执行等人性化管理模式,总结具有南京特色的劳教戒毒模式。大连山劳教所的建设规划已被市委、市政府列入《南京市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奋斗目标》,要加强领导,组成精干的工作班子,确保工程进度和质量。二是加强新时期人民调解工作。认真贯彻落实最高法院、司法部加强新时期人民调解工作的意见和规范性文件精神,着力抓好乡镇、街道调解委员会的建立、基层调解组织建设、调解工作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建设、调解人员培训等项工作,积极推行首席调解员制度、调解协议书制作和建立行业协会调解组织等项改革。三是切实做好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要以建立预防和减少重新犯罪的安全防范体系为重点,运用安置帮教信息管理系统提高管理水平,定期对刑释解教人员的动向进行分析排查,落实对有重新犯罪倾向人员的帮教管控措施,抓好流动人口中刑释解教人员的帮教工作。四是积极稳妥地做好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社区矫正试点工作是实行刑罚执行社会化的有益尝试,是对我国现行刑罚执行制度的一个重要补充。省司法厅已经明确南京市作为试点城市,市局将确定几个街道开展试点工作。五是大力加强司法所规范化建设。完善工作制度,强化目标考核,切实把司法行政各项职能落实到基层,力争今年全市司法所全部达到部颁规范化建设标准。六是着力推进法律援助工作。以国务院《法律援助条例》的出台为契机,加强对刑事指定辩护的指导,突出对社会弱势群体提供法律援助服务的特色,以规范化管理为手段,充实人员,扩大志愿者队伍,调整服务布局,改善服务条件,进一步方便群众。七是认真做好司法鉴定管理工作。待司法鉴定的立法出台后,要本着严格规范、适度发展的原则,积极探索建立司法鉴定机构的管理体制,规范工作程序,确保司法鉴定工作高起点地开展。

(五)抓作风,推进文明执法和诚信建设

加强全市司法行政系统的作风建设,是保障事业发展的一项长期任务。近两年,全市系统经过共同努力,在作风建设方面取得了明显进步。对照这次评议机关中反馈的31条意见建议,按照保障和服务富民强市大局的要求,我们在思想认识、制度建设和管理力度上还存在差距。今年,全市系统要以贯彻落实全市机关作风暨党风廉政建设大会精神为重点,突出机关公务员、法律服务人员和劳教人民警察的特点,整体推进文明执法和行风建设。机关公务员要以建设服务型机关为中心,不断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法律服务队伍要以创建“信用行业”为抓手,更新服务观念,树立新的行业形象;劳教人民警察要认真贯彻司法部《2003—2005年监狱劳教人民警察队伍建设规划纲要》,着力提高文明执法的水平。

市局决定,在全市系统严格执行“五不准”规定:1.不准劳教人民警察在办理劳教人员减期、所外执行、就医等执法活动中徇私枉法;2.不准司法行政公务员和劳教人民警察在执行公务时饮酒;3.不准司法行政公务员在办理行政审批、核准、报批事项和组织国家司法考试中徇私舞弊;4.不准司法行政系统的人员参与赌博;5.不准律师、公证员、基层法律工作者、司法鉴定人办关系案(证)、人情案(证),弄虚作假,谋取私利,损害当事人利益。对违反以上规定者,将视情节轻重,严格依法依章予以查处。请社会各界监督。

(六)抓素质,大力加强干警和法律服务队伍建设

全市系统要深入开展理想信念、职业道德、纪律作风、廉洁自律和权力观教育,大力宣传队伍中的先进典型,不断推进“双争”和“三十佳”等一系列争先创优活动向纵深发展。加强对干部考核工作的研究,采取定期考核与日常考核相结合等方法,不断完善以工作实绩为主要内容的考核制度。大力开展学历教育和继续教育,充分利用南京师资力量的优势,加强与高等院校、党校合作,开办好法律专科和本科以及素质教育培训班,努力提高和改善队伍的知识结构和学历结构,促进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做好今年司法考试工作。要精心策划、周密组织,着手建立取得法律职业资格证书人员的备案管理制度,为我市的法制建设储备法律人才。
同志们,2003年全市司法行政系统面临的工作和任务十分繁重。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针,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凝心聚力,开拓进取,为开创全市司法行政工作的新局面而努力奋斗!


2002年南京市司法行政工作报告

gz85.COM更多总结编辑推荐

南京市司法行政工作报告工作总结



我们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贯彻全国司法厅(局)长会议、全省司法行政工作会议、全市政法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工作,明确新形势下司法行政工作的指导思想、发展方向和主要任务,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努力做好今年的工作。一、2002年全市司法行政工作情况回顾2002年是南京综合实力提高最快,城市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年份之一,也是全市司法行政系统开拓创新、拼搏奋进的一年。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和上级司法行政部门的指导下,全市司法行政系统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围绕“富民强市、加快发展”目标,充分发挥各项职能作用,法律保障和法律服务的水平不断提高,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一)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工作指导思想和发展方向进一步明确全市司法行政系统按照“富民强市、加快发展”的要求,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和“作风转变年”、“调查研究年”的各项措施,主动适应新形势需要,从更新观念、明确发展方向入手,多次进行解放思想动员,广泛开展调查研究活动,深入开展了新时期司法行政工作理念研讨,制定了转变作风和为改善投资环境服务的具体措施,编制了今后五年全市司法行政工作安排,激发了广大干警和法律服务人员的创新意识,进一步明确了开创司法行政工作新局面的指导思想和发展方向,明确了全市系统实现快速持续发展的目标和要求。在学习江泽民“5·31”讲话和党的十六大精神的热潮中,全市系统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交流活动,加深了对党的十六大精神实质的理解,思想更加统一,发展方向更加明确,工作精神更加振奋,为实现司法行政工作的跨跃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二)振奋精神,与时俱进,司法行政的各项事业得到长足发展去年是我市司法行政各项事业快速发展、成绩喜人的一年。法律服务业快速发展。律师业实施品牌战略,规模化、专业化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有多家律师事务所实现联合重组,其中法德永衡律师事务所成为全省律师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的律师事务所。振泽、圣典、知识、天之权、三法和刘洪等一批律师事务所形成了各自的专业化特色。公证业务呈现全面增长的良好势头,全年办证量突破17万件,同比增长33%;区县公证处业务量平均增长42%,形成了市做大、区县做强的良好格局。市公证处启用的公证业务管理集成系统,使办证效率和办证质量明显提高,处于全国先进水平。在今年人大、政协换届中,有20名律师、公证员分别当选省、市、区县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体现社会各界对法律服务业的信任和肯定。司法所规范化建设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市基层司法所都落实了专项编制,增配了人员,办公条件和硬件装备普遍改善,工作趋于规范,有58个司法所经验收合格达到了司法部规定的规范化标准,占全市总数的46%。劳教所教育改造秩序井然。在大连山劳教所由市直管的半年多时间里,先后完成了办公、监管设施等方面的改造,新建了习艺性劳动场所,高起点、高标准地编制了扩建建设规划方案,为提升市管劳教工作水平打下了良好的物质基础。窗口单位的硬件建设和机关办公条件得到较大改善。市法律援助中心、司法考试办公室和法学培训中心搬进新的业务用房,以崭新的形象开展工作。下关、雨花台、江宁、溧水、高淳等区县局搬进了新的办公地点或者进行了装修出新,办公条件明显改善。市属公证处业务用房在副省级市中处于较好水平,区县公证处条件正在逐步改善。一些律师事务所业务用房已达到1000平方米以上,展现良好窗口形象。司法行政工作领域进一步得到拓展。成功地组织了首次国家司法考试,全市共有617人取得了法律职业资格,通过率为18%,比全国平均通过率高出11个百分点。启动了司法鉴定管理工作,对全市各类鉴定机构进行了调查摸底,成立了第一家面向社会服务的司法鉴定机构“亲子司法鉴定所”。应对“入世”工作取得成效。制定实施了我市法律服务业应对“入世”的10条措施,加强了对法律服务工作的引导、培育,拓展了法律服务领域,在涉外仲裁、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形成了服务特色,提升了涉外法律事务的服务层次。法律援助工作收到良好的社会效果。全市共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179件,同比增长181%。法律服务专线“12348”缩号后,咨询量直线上升,同比增长79%。积极为社会弱势群体提供法律援助,法律拥军成为“双拥”工作的新亮点,法律助残、济贫扶老等特色工作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三)围绕中心,改善投资环境,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法律保障服务全市司法行政系统围绕“富民强市、加快发展”的总体目标,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和服务意识,努力为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提供法律保障和法律服务。“四五”普法工作深入开展。突出了应对“入世”、投资创业、老城环境整治等方面的法制宣传,成立了“百人普法讲师团”,与有关部门联合出台了领导干部、公务员、和青少年等重点对象的学法用法制度和措施。法制宣传月期间,组织司法、行政执法人员进行执法宣誓,并开展了法制文艺汇演、送法进社区、送法下乡等形式多样的系列宣传活动。依法治理工作向前推进。制定并实施了《南京市2002年依法治市工作目标》,成立了法学专家咨询组,开通了“WTO与法治论坛”和依法治市网站,网站日平均访问量2600人次。行业依法治理和民主法制示范村建设取得较好成效。努力为加快发展提供司法保障。市局及六城区司法局积极参与老城环境整治,坚持到一线宣传政策法规、排查调处矛盾纠纷、提供法律服务,保障了7721工程的顺利实施。公证机构和律师积极为仙林大学城、奥体中心等重点工程建设提供法律服务。积极为改善投资软环境服务。市、区县局分别制定了为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服务的措施,主动宣传与投资有关的法律法规、建立与招商引资配套的法律咨询服务网络、代理服务投资和商务活动、调处与投资有关的各类矛盾纠纷,促进投资环境的进一步改善。(四)强化基础,构筑防线,维护社会稳定工作扎实有效全市司法行政机关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的方针,切实增强政治责任感,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做了大量认真细致的工作。调解组织建设得到加强。全市基层司法所和人民调解组织认真开展矛盾纠纷的预防调处工作,调处各类民间纠纷2.2万多起。新型人民调解组织得到巩固和发展,加强了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调解组织建设。市局与市中级法院联合召开了全市人民调解工作会议,推动人民调解工作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参与处理重大突发事件的能力经受了检验。“9·14”重大投毒案件发生后,江宁区局机关及司法所人员全部出动,参与各工作小组的工作,市局组织部分律师为事件的善后处理提供法律服务,锻炼了基层队伍参与处理重大突发事件的能力。劳教场所实现了“四无”。劳动教养管理工作树立场所安全第一的思想,狠抓场所安全稳定,优化管教手段,提高矫治质量,2002年实现了第三个无劳教人员逃跑、无非正常死亡、无所内案件、无重大生产事故的“四无年”目标。安置帮教工作更加扎实。全市各级安置帮教工作组织认真落实帮教措施,市局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管理软件的开发应用,有效提高了管控和帮教水平。2002年登记接收刑释解教人员xxxx人,继续把重新犯罪率控制在较低水平。律师参与涉法信访接待制度化。组织律师坚持定期参与涉法信访接待,免费解答群众的涉法问题,依法疏导上访群众,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五)适应形势,开拓创新,司法行政的各项改革得以顺利推进从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出发,积极稳妥地推进司法行政的各项改革。区县局机构改革基本完成。市局加强对区县局机构改革的指导,积极做好协调工作。目前,区县司法局机构改革已经完成,明确了领导班子,完成了中层干部竞争上岗。基层法律服务所全部脱钩改制。重新审批年检基层法律服务所78个,注册执业人员450名,通过对基层法律服务所名称、人员构成、服务范围等方面的规范,引导其把工作重点放到社区法律服务中去。公证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公证工作方式得到优化。按照“积极稳妥、分类指导”的方针,公证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内部运行机制完善公证方式得到优化,公证行为更加规范。“法律进社区”工作全面启动。制定了法律进社区实施意见,工作机制初步建立,各项职能优化整合,促进了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六)依法行政,健全规范,司法行政法制工作取得较大进展落实机构,加强培训,法制工作受到普遍重视。在做好本系统、本部门法制工作的同时,积极参与政府的立法改革论证,对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提出修改意见,一些建议、意见被立法部门采纳。清理规章制度,办事效率进一步提高。为适应“入世”、转变政府机构职能和改善投资环境的需要,市局将行政审批事项由11项减少到4项,对原有的164项规章制度进行了全面清理,废止85项,修订43项,并将修订后的规章制度汇编成册。推行政务公开,行政行为进一步规范。市局加入了市政府网上政务大厅,对办事指南、办事流程进行了公示;劳教所、律师事务所、公证处、基层法律服务所、司法所也都全部实行了政务公开、服务公示。通过办理行政复议应诉案件和开展行政执法监督检查,依法行政的意识得到增强。去年全市系统共发生公证行政复议案件5起、行政诉讼案件6起。由市局法制部门承办和指导的行政复议应诉案件无一败诉,并以发送整改建议书的形式向被申请人指出问题和瑕疵,增强其严格依法行政的意识。对律师、公证、基层法律服务、司法所、法律援助等多项工作开展了执法监督检查,并通过实施行政处罚使行政执法责任制得到落实。2002年对7名违纪律师和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分别予以警告、停业和罚款的行政处罚。(七)文明执法,诚信服务,司法行政队伍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全市系统通过开展转变思想作风、行风评议、“双争”活动,大力加强司法行政队伍建设。机关和基层思想作风建设初见成效。司法行政机关转变作风,劳教所、司法所开展执法执纪专项检查,促进了公正执法和文明执法,使队伍形象建设得到加强。在去年评议机关活动中,全市系统列41个执法部门的第9位,位次有所前移。法律服务业努力创建“信用行业”。出台了法律服务业信用建设实施意见,推出了过错追究、责任赔偿和违规违纪警示等项制度,开展了“争创诚信律师事务所”的演讲、公证诚信服务的研讨,诚信建设已成为推动法律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党风廉政建设进一步加强。机关党组织和监察部门采取多种措施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党性党风党纪教育,领导干部述职、述廉工作的开展收到了良好效果。学历教育和业务培训的力度不断加大。一年来,全市系统参加研究生学历学习的41人,参加研究生课程班的32人,参加本科学历教育的329人,参加大专学历教育的58人;参加在职培训、继续教育达近2300人次,其力度之大,人数之多,都是以往没有过的,有力促进了干警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二、全市司法行政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描绘了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蓝图。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了实施“两步走”战略,2005年南京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要达到4000美元左右,2015年达到10000美元,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新一轮经济增长加速期正在形成。罗志军市长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GDp增长12%、财政收入增长13%、实际利用外资增长20%等预期目标,要求把坚持解放思想作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把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全方位对外开放作为经济工作的重点,把不断突破影响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作为推进各项工作发展的动力,把执政为民和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作为创造良好发展环境的核心。随着改革发展的加速,司法行政的任务更加艰巨,责任更加重大。全市司法行政系统必须明确南京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和要求,始终保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面貌。面对新的形势,全市司法行政系统要按照十六大提出的“四新”要求,明确四个关系。一是坚持“发展要有新思路”,明确保持高昂的工作激情与促进事业发展的关系。“伟大的事业需要并产生崇高的精神,崇高的精神支撑和推动伟大的事业。”我们要在全市司法行政系统大力培育和弘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紧跟时代、勇于创新的精神,知难而进、一往无前的精神,艰苦奋斗、务求实效的精神,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我们要始终保持高昂的工作激情,不断推出精神振奋点,以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和争先创优的工作激情,抓住发展机遇,促进工作思路的创新,不断推动各项事业的发展。二是坚持“改革要有新突破”,明确推进司法行政的各项改革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推进司法行政的各项改革,是适应加快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又会成为推进司法行政改革发展的强大动力和重要基础。要把保障和服务于南京的发展作为工作的第一任务、第一责任和第一评价标准,进一步解放思想,主动适应南京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努力增强服务意识,不断改进服务方式,实现司法行政各项改革的新突破。三是坚持“开放要有新局面”,明确搞好基础形象建设与开创新局面的关系。搞好司法行政的基础形象建设是开创工作新局面的要求,是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的重要基础。去年,全市司法行政系统在办公条件、硬件装备等基础形象建设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为各项业务的开拓营造良好的环境。我们要不断加强基础形象建设,为开创新局面创造条件,进一步提升司法行政的形象。四是坚持“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明确工作形式创新与工作内容创新的关系。工作形式创新是工作内容创新的有效载体,工作内容创新又是推动工作形式创新的内在动力。我们要围绕富民强市的大局,找准工作的结合点和业务的增长点,一心一意谋发展,千方百计抓创新,以新的举措保障各项任务的完成。三、2003年全市司法行政系统的重点工作任务2003年,全市司法行政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认真落实“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的要求,努力为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服务,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服务,为维护社会稳定服务,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促进全市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优质的法律服务和有力的法律保障,开创司法行政工作新局面。新的一年,我们要着重抓好六个方面的工作:(一)抓根本,坚持在新形势下做到“两个务必”今年,全市司法行政系统要继续把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来抓,努力在深入学习中推动十六大精神的贯彻落实,在贯彻落实中不断加深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领会,始终把握司法行政工作履行职能、改革发展的政治方向。当前,要在全市系统中开展坚持在新形势下做到“两个务必”的主题教育,重温毛泽东同志关于“务必使同志们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的著名论述,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必须始终坚持“两个务必”的指示精神。大力弘扬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牢固树立为党和人民长期艰苦奋斗的思想,始终不懈地为最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以艰苦奋斗的精神做好各项工作。(二)抓实效,全力营造法治氛围认真抓好依法治市和普法工作,是司法行政工作具有全局性的重要任务。依法治市工作要科学制定2003年分解目标,加强对目标实施的协调指导,探索健全有效的工作运行机制,抓好行业、基层依法治理典型的深化和推广工作,重点抓好与城市发展和群众生活关系密切行业的依法治理,全面推进农村法治村建设。“四五”普法工作要突出抓重点、做环境、造影响,提高法制宣传教育的影响力和渗透力。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和重点工作,开展针对性法制宣传教育。切实落实领导干部、公务员、青少年等重点人员学法用法的各项措施,充分发挥市、区县普法讲师团的作用,丰富社会化法制宣传教育的形式,提高法制宣传的新颖性和实效性。要抓好“四五”普法规划中期实施检查,认真总结新经验,开拓新思路,推进普法工作向纵深发展。(三)抓规范,进一步拓展法律服务新领域努力为加快发展服务。这是律师、公证以及基层法律服务等法律服务工作的第一要务。要继续主动为南京招商引资、城市建设、农村和企业改革、政府转变职能等提供跟进服务,推动法律服务向经济建设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向高科技和新兴产业等拓展。认真研究改革发展中的法律服务需求,培育法律服务新的增长点,调整服务方式,提高服务质量。进一步做大做强法律服务业。律师业要加大推进品牌战略的力度,不断提升规模化、专业化建设水平。年内力争能引进境外律师事务所在南京设立办事处。公证业要加强可持续发展研究,做足常规证源,挖掘延伸服务的潜力,开拓新的证源,确保今年实现较大的业务增长。要进一步规范法律服务业。重点抓好法律服务市场规范、法律服务人员执业行为规范、办案办证程序规范和管理行为规范。要准确把握基层法律服务所的工作定位,规范内部管理和执业行为。(四)抓执法,进一步强化政法机关职能作用司法行政机关是政法机关的有机组成部分,担负着维护社会稳定和保障法律正确实施的重要职责。我们要从保障改革发展快速推进的高度,不断激发工作活力,进一步强化政法机关的职能作用。一是进一步加强劳动教养工作。突出劳教工作特色,以提高教育矫治质量为中心,创新工作方式和手段,培养专业化的矫治人才,增强教育矫治的科学性和实效性。积极探索劳教人员放假、所外执行等人性化管理模式,总结具有南京特色的劳教戒毒模式。大连山劳教所的建设规划已被市委、市政府列入《南京市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奋斗目标》,要加强领导,组成精干的工作班子,确保工程进度和质量。二是加强新时期人民调解工作。认真贯彻落实最高法院、司法部加强新时期人民调解工作的意见和规范性文件精神,着力抓好乡镇、街道调解委员会的建立、基层调解组织建设、调解工作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建设、调解人员培训等项工作,积极推行首席调解员制度、调解协议书制作和建立行业协会调解组织等项改革。三是切实做好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要以建立预防和减少重新犯罪的安全防范体系为重点,运用安置帮教信息管理系统提高管理水平,定期对刑释解教人员的动向进行分析排查,落实对有重新犯罪倾向人员的帮教管控措施,抓好流动人口中刑释解教人员的帮教工作。四是积极稳妥地做好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社区矫正试点工作是实行刑罚执行社会化的有益尝试,是对我国现行刑罚执行制度的一个重要补充。省司法厅已经明确南京市作为试点城市,市局将确定几个街道开展试点工作。五是大力加强司法所规范化建设。完善工作制度,强化目标考核,切实把司法行政各项职能落实到基层,力争今年全市司法所全部达到部颁规范化建设标准。六是着力推进法律援助工作。以国务院《法律援助条例》的出台为契机,加强对刑事指定辩护的指导,突出对社会弱势群体提供法律援助服务的特色,以规范化管理为手段,充实人员,扩大志愿者队伍,调整服务布局,改善服务条件,进一步方便群众。七是认真做好司法鉴定管理工作。待司法鉴定的立法出台后,要本着严格规范、适度发展的原则,积极探索建立司法鉴定机构的管理体制,规范工作程序,确保司法鉴定工作高起点地开展。(五)抓作风,推进文明执法和诚信建设加强全市司法行政系统的作风建设,是保障事业发展的一项长期任务。近两年,全市系统经过共同努力,在作风建设方面取得了明显进步。对照这次评议机关中反馈的31条意见建议,按照保障和服务富民强市大局的要求,我们在思想认识、制度建设和管理力度上还存在差距。今年,全市系统要以贯彻落实全市机关作风暨党风廉政建设大会精神为重点,突出机关公务员、法律服务人员和劳教人民警察的特点,整体推进文明执法和行风建设。机关公务员要以建设服务型机关为中心,不断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法律服务队伍要以创建“信用行业”为抓手,更新服务观念,树立新的行业形象;劳教人民警察要认真贯彻司法部《2003—2005年监狱劳教人民警察队伍建设规划纲要》,着力提高文明执法的水平。市局决定,在全市系统严格执行“五不准”规定:1.不准劳教人民警察在办理劳教人员减期、所外执行、就医等执法活动中徇私枉法;2.不准司法行政公务员和劳教人民警察在执行公务时饮酒;3.不准司法行政公务员在办理行政审批、核准、报批事项和组织国家司法考试中徇私舞弊;4.不准司法行政系统的人员参与赌博;5.不准律师、公证员、基层法律工作者、司法鉴定人办关系案(证)、人情案(证),弄虚作假,谋取私利,损害当事人利益。对违反以上规定者,将视情节轻重,严格依法依章予以查处。请社会各界监督。(六)抓素质,大力加强干警和法律服务队伍建设全市系统要深入开展理想信念、职业道德、纪律作风、廉洁自律和权力观教育,大力宣传队伍中的先进典型,不断推进“双争”和“三十佳”等一系列争先创优活动向纵深发展。加强对干部考核工作的研究,采取定期考核与日常考核相结合等方法,不断完善以工作实绩为主要内容的考核制度。大力开展学历教育和继续教育,充分利用南京师资力量的优势,加强与高等院校、党校合作,开办好法律专科和本科以及素质教育培训班,努力提高和改善队伍的知识结构和学历结构,促进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做好今年司法考试工作。要精心策划、周密组织,着手建立取得法律职业资格证书人员的备案管理制度,为我市的法制建设储备法律人才。 同志们,2003年全市司法行政系统面临的工作和任务十分繁重。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针,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凝心聚力,开拓进取,为开创全市司法行政工作的新局面而努力奋斗!
南京市司法行政工作报告

市司法行政工作总结


全市司法行政

xxxx年度,xx市司法局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和上级司法行政机关的精心指导下,紧紧围绕“四个xx”建设总体要求,积极发挥职能优势,着力把握“稳中求进、克难奋进、和谐共进”的工作基调,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牢牢抓住社会管理创新工作重点,扎实开展“忠诚、为民、公正、廉洁”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努力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和服务经济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一、完善“大调解”工作格局,努力维护社会稳定

结合今年开展的“进村入企”大走访活动,组织各直属司法所认真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调处”专项活动,xxxx年,全市共受理各类矛盾纠纷3510件,调处成功3454件,成功率为98.4%,防止民间纠纷引起的自杀5件14人,防止民间纠纷转化刑事案件数6件20人,防止群体性上访42件。

1、以着力化解基层矛盾纠纷为主线,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一是不断完善规范“大调解”工作机制。健全诉调对接机制,加强法院调解工作室规范化建设,按照新版调解文书格式要求登记管理案卷,今年市人院调解工作室累计调处各类案件324件,成功率为100%,赔付金额累计6465.34万元,作出调解协议司法确认决定书5例。完善公调对接机制,不断规范百官、曹娥、崧厦110联动工作,有效提高调解结案率,共受理联动调解案件1063起,全部达成书面协议。深化检调对接机制,加强市检察院“检调对接”工作室建设,共受理各类案件55件,成功率为100%。大力推广“老娘舅”、“和事佬”工作室的调解新模式,全市共建立“老娘舅”、“和事佬”工作室203家,有效扩大了人民调解工作的社会参与度,极大延伸了人民调解工作的基层触角。

二是不断创新拓展人民调解功效新方法。积极探索推广人民调解员“评星晋级”活动,下发《关于深入开展人民调解员“评星晋级”活动的通知》,着力解决人民调解工作发展不平衡、队伍业务水平不够高、调解文书制作不规范、统计上报不及时等现实问题,进一步提升基层人民调解工作实效。完善“三色预警”机制,学习推广“盖北经验”,把矛盾纠纷摸排化解情况和人民调解工作列入全市社会稳定“三色预警”中,进一步落实矛盾纠纷摸排化解的工作责任,有效提升村(居)、社区对人民调解工作的重视程度。

三是扎实做好信访化解工作。进一步提高信访工作质量和规范化水平,强化工作制度,注重办查效果,认真、耐心、及时地化解信访案件。在平常的工作中我们坚持有访必接,接而必办,办而必果的工作要求,做到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结果,能解决的问题及时解决,该说明的说明,注重合理合法,尽最大努力给信访人一个满意的答复。一年来,共受理来信来访4件,提供网上咨询解答33件,办理网上投诉2件,办结率为100%,切实做到把矛盾纠纷和涉稳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为维护社会大局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

2、以稳步推进专业调委会建设为抓手,拓展调解工作领域。

一是加强医调委规范化建设。完善联合调解、专家会诊等工作机制,健全受理调解、调解流程、协议签订和履行、回访、结案总结、归档管理等具体工作流程,今年以来,市医调会共受理万元以上标的额的医疗纠纷39起,成功调结39起,调解成功率达100%,涉及赔补资金228.5万元,受理咨询155批460余人次。

二是扎实开展交通事故调解工作。建立健全受理、调处、统计、考核等内部管理制度,不断完善交警大队、法律援助中心、人民法院交通事故巡回法庭和机构的“四位一体”工作机制。交调会运行一年以来,交调会共受理交通事故纠纷817件,已调解结案517起,调解成功506起,调解成功率98%,赔偿金额达606.40万元。

三是完善新居民调解组织建设。以市府办名义出台了《关于在新居民中开展人民调解组织建设的意见》,指导全市各级新居民调解组织的建设,积极开展“乡音调解、三情调解、就近调解”,引导新居民加强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最大限度地减少语言障碍和排斥心理,确保调解效果最大化。

3、以开展司法所规范化创建为契机,夯实基层基础。

一是做好司法所长的审批任命工作。为进一步加强司法所的组织建设,更好地服务于司法所日益增强的职能工作需要,在征求所在乡镇(街道)党委政府意见和报送组织部门审核同意的基础上,出台了《关于任命何杰等17位同志为司法所长的通知》的文件,进一步落实规范了基层司法体制,有力地促进了司法所各项业务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是加强司法所的软硬件规范化建设。从司法所组织机构正规化、干部队伍专业化、基础设施标准化、业务工作效能化和所务管理制度化五大方面入手,以(浙司〔xxxx〕182号)《浙江省星级规范化司法所考评标准》和(市委办〔xxxx〕36号)《关于开展创建规范化司法所活动的实施意见》两文件为依据,全力指导、帮助丰惠、小越两个司法所认真开展省三星级规范化司法所创建工作,并于5月份顺利通过省厅验收,同时东关、梁湖等司法所也在积极开展省级规范化建设,努力改善司法所的软硬件条件,切实加强司法行政的基层基础。

三是强化司法所工作人员的队伍建设。以统一着装、制作配发司法所工作人员工作证和胸牌为契机,根据《浙江省司法厅关于统一制作配发司法所工作人员工作证和胸牌的通知》要求,采集好司法所工作人员信息,理清全市司法所专职工作人员68名,共制作并下发司法工作人员制服116套。

二、加强重点人群管控,大力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xxxx年底,全市共有在册社区服刑人员556名,全年新增385人,期满解除社区矫正283人,手机监控定位矫正人员384名,占矫正人员总数的69%;开展社区矫正审前社会调查331例;共有在册刑释解教人员共1941名,新增442人。

1、规范推进社区矫正依法有序开展。

一是大力加强社区矫正规范建设。在大力开展《社区矫正实施办法》学习宣传活动的同时制订出台了《关于开展“社区矫正基层组织队伍建设年”活动的实施意见》,扎实开展社区矫正工作机构、队伍和网络三项建设,规范推进社区矫正工作。切实加强重点人群管控,认真组织开展半年度、年度和重大节会期间对各乡镇(街道)社区矫正对象的集中点验及社区矫正执法专项检查活动,检查日常管理、集中教育、公益劳动,排查走访、部门衔接、平台的使用等情况,并根据检查情况进行通报,对发现的问题要求限期进行整改,以切实增强基层对社区矫正工作的监管责任。

二是继续实施社区矫正“三色预警”。制定下发《关于修订完善社区矫正“三色预警”相关指标的通知》,充实、完善相关控制指标,充分发挥社会稳定工作“三色预警”对社区矫正工作积极的促进作用。建立健全社区矫正基层法律监督配合机制,出台了《乡镇检察室和司法所在社区矫正工作中监督配合规定》,确保社区矫正工作依法开展,提高社区矫正监管质量。

三是严格严肃社区矫正工作秩序。严格贯彻执行社区矫正审前社会调查实施办法,扎实开展社区矫正审前社会调查,准确评估拟矫正人员的社会危险性和再犯罪可能性,实现审、矫工作的无缝对接,同时也为下步实行社区矫正奠定工作基础。为切实提高社区矫正工作的威慑力和保障力,充分体现刑事执法的严肃性,今年以来,市矫正办组织专门力量开展社区矫正收监行动,对二名不服从社区矫正管理规定的罪犯,提请人民法院撤销缓刑,收监执行原判刑罚。

2、加强矫正归正重点人群信息管理。

为切实加强对矫正、归正重点人群的有效管控,大力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对全市社区矫正人员和刑释解教人员档案信息、活动轨迹、人员交往等多个管理环节开展专项检查,着力提升管理环节的信息化水平,全面落实重点矫正人员24小时的GpS定位管理,努力掌控第一手信息。深入开展“网格化管理、组团式帮教”活动,开通运行“基层社会管理综合信息系统”,对全市社区矫正人员、刑释解教人员基本个人信息进行登记,实现了在网格内“基础信息网上录入、办事服务网上管理、工作过程网上监督、责任目标网上考核”的良好效果。

三、围绕服务经济发展大局,着力提供优质法律服务

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组织引导法律服务工作者,积极融入经济建设主战场,努力为促进我市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xxxx年,全市律师共代理案件2586件,担任法律顾问522家,业务收费4616万元。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共代理案件1002件,担任法律顾问283家,业务收费376万元。公证处已办结各类公证、登记事项25656件,注销抵押登记8265件,业务收费859万元。

1、发挥优势服务全市经济转型升级。

组织引导全市法律服务工作者,积极融入经济建设主战场,为促进我市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深入开展“法律体检”,结合“进村入企”大走访活动,组织全市优秀律师和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主动走访中小企业,进一步搭建法律服务“惠企”平台,协助企业完善内部管理,依法办理中小企业经营风险评估、融资引资、兼并重组等法律事务。强化政府法律顾问工作,为全市重点项目建设、环境资源保护、民营经济发展等方面提供高效的法律服务。深化法律服务“一村一顾问”制度,指派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公证员为农村、社区提供法律服务,覆盖面达90%。不断完善公证质量“四查”监管制度,开展“公证服务发展”专项行动,紧紧围绕我市城市化进程和重点项目建设,组织专门人员,主动联系跟踪项目,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企业服务年”的工作要求,从4月16日起,公证处推出了银行借贷公证和抵押登记业务办理工作前移的创新服务新举措,派遣工作人员定期上门受理业务工作,规范办证行为和执业秩序,全力提供高效公证服务。

2、加强监管推进法律服务机构规范发展。

以检促建,认真开展法律服务机构和人员的年度注册检查工作。完成下属法律服务机构的年检注册和财务审计工作,做好13家律师事务所、78名执业律师,8家法律服务所、48名法律服务工作者的年检、注册工作。会同师事务所组织开展律师事务所、公证处、基层法律服务所的xxxx年度财务审计工作,配合市局和市律协对在xxxx年度绍兴律师执业评查中xx律师涉嫌违规案件的调查处理工作。

3、降低门槛扩大法律援助的力度和广度。

针对刑事被害人权利保障力度不足的实际,积极规范我市刑事被害人法律援助工作,与检察院联合出台《关于加强刑事被害人法律援助工作的意见》,明确了刑事被害人申请法律援助的条件、范围及程序。加强部门联动,组织开展现场法律援助与咨询服务活动4场次,发放各类资料900余份。认真贯彻浙高法〔xxxx〕133号《关于加强刑事案件指定辩护工作的若干意见》,争取增加援助经费20万元,为我市法律援助工作正常开展提供了资金保障。今年以来“148”法律援助中心共受理法律援助案件340件,提供来电、来访咨询1546次。

四、深化普法宣传教育,全力推进法治进程

为更好地实施法制宣传教育第六个五年规划,紧紧围绕我市“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按照积极推进“法治xx”建设的新要求,坚持法制宣传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相结合、与公民意识教育相结合、与法治实践相结合,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大力弘扬法治精神,积极推进基层依法治理,为打造浙东新商都、创建省级生态市、创业型城市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1、典型示范带动“六五”普法宣传。

全面启动“六五”普法,xxxx年4月代表XX市参加了全省“法律六进”工作推进会,并在会上作了题为《以法律进社区为载体,扎实开展社区法治建设》的典型发言,并以法律进社区为示范,扎实推进“法律六进”活动。加大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公务员的学法用法宣传力度,下发《领导干部学法用法读本》、《公务员学法用法读本》《法制宣传资料》等学习资料;认真参加“三下乡”活动,开展法律咨询活动,发放法制宣传资料;结合省级“诚信守法企业”创建活动要求,走访阿克希龙等重点企业开展创建工作;会同市关工委召开了全市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座谈会,关注青少年,倡导学生安全出行等。

2、创新载体丰富法制宣传内涵。

把普法宣传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结合起来,积极探索法制宣传的新方法、新途径,充分发挥各部门作用和大众媒体的优势,扩大普法工作覆盖面。今年以来,共组织各类法律讲座10余次,累计9000余人次。广泛开展“法治浙江宣传月”活动,围绕“十二五”规划、颁布30周年以及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开展针对性宣传活动,共累计发放宣传资料2500余份,张贴各类宣传挂图800余份。挑选历年经典调解案例,编印“六五”普法读本《以案说法100例》,首批印制5000册,分发至各乡镇(街道)、部门、单位,以百姓身边发生的真人真事给群众在法律上的教育和启示。

3、法治创建推进民主法治进程。

深入开展民主法治创建工作,命名表彰了xxxx年度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26个,主动作为,多策并举,积极开展省级、绍兴市级民主法治村(社区)创建,百官街道高丰社区、崧厦镇联塘村、梁湖镇大厍居委已通过绍兴市级民主法治村(社区)验收,崧厦镇祝温村已通过验收,成功创建国家级民主法治村。

五、加强干警队伍建设,奋力提升整体形象

当前,面对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经济平稳快速发展的新形势和新任务,司法行政队伍的政治素质、思想认识、业务能力都需要进一步提高。因此,切实加强队伍教育和管理,奋力提升队伍的整体形象,确保干警素质过硬、确保司法行政正确执法,对于不断推动司法行政队伍建设和业务工作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树形象深化主题实践教育活动。

组织开展“进村入企”大走访活动,多次组织全局党员干部和法律服务工作者走访结对村和企业,落实帮扶资金1万元,解决实际困难5个。结合工作实际,扎实开展“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紧扣职能重点,结合理论学习,扎实有序推进,取得了积极成效。5月20日,组织全局党员干部联合平阳山社区工作人员,开展星期六党员义工活动,提供法律服务,受到群众好评。深化“结贫思廉”工作,组织局机关干部到结对帮扶学校开展活动,获得了市领导充分肯定。深入开展法律服务行业活动,参与“绍兴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的平台建设,搭建了服务中小企业的桥梁。

2、强监督开展作风建设专项活动。

组织开展“一把手查执行、查作风、查效能”专项检查活动,走访司法所和法律服务机构,通过看现场、查问题、定措施,切实解决理想信念、宗旨意识、执法执业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扎实做好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3月成立了浙江左右律师事务所党支部,实现有3人以上党员的单位组建党组织全覆盖,积极推行“党员示范岗”、党员身份公示制,党员“一句话承诺”公示等工作机制,()不断推动党建工作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发展。

3、讲诚信加强三支队伍教育引导。

将纪律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和公证、法律援助、律师等法律服务人员的行业要求教育结合起来,加强对法律服务人员的管理和廉洁、诚信、公正教育,坚决杜绝律师与法官在交往过程中的违法违纪行为,组织公证处、法律援助等部门,深化便民利民举措,服务民生,促进行业作风建设,着力营造清廉、文明、高效的司法氛围。

4、健机制树立司法行政良好形象。

为适应新形势,迎接新任务,适时开展了全市司法行政统一着装规范工作。将此次统一规范着装工作作为“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的重要抓手和新的工作机制。制订各类制度规范手册,将考勤、着装、管理、学习、交流等各项规定编印成册,加强学习、交流和自律,切实加强着装的监督管理,在日常工作和执行公务活动中,严格遵守着装规定和要求,树立司法行政良好形象。进一步加强日常工作管理,对《工作日志》开展月度抽查、季度轮看、半年汇总、年度考评,作为干部年终综合考评的重要依据。建立培训计划,加强队伍内部的法律知识培训、业务技能培训,努力建设一支学习型的司法行政队伍。

虽然,今年我局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如:专业调委会建设仍需加强,司法行政保障机制还不完善,社区矫正专职队伍还未建立等等。xxxx年,我们将继续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进一步强化法律服务、法制宣传、基层基础和队伍建设。

学院行政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向大会报告学院工作,请审议,并请列席大会的同志们提出意见。

一、2010年工作回顾

2010年,对于我们全体中国人来说,是不同寻常的一年。这一年,我们抗天灾、平人祸,我们圆了百年奥运梦想,我们跟随神舟七号神游太空……这一年,我们有太多的悲怆和喜悦。在这些悲喜之中,中国人用坚韧、勇敢、智慧、拼搏和自信向世界交出了满意的答卷。

而对于我们每一个“现代”人来说,2010年,更是无法忘记的一年。一年来,我们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解放思想为先导,迎接挑战,知难而进,结合学院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坚持落实发展第一要务不动摇,坚持狠抓安全稳定第一责任不动摇,坚持树立教学中心地位不动摇,坚持推进各项改革、努力提高管理服务质量不动摇,全面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实现并超计划完成了预定的工作目标,学院各项事业取得新的重要进展,综合实力大幅度增强,办学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

——全年招收新生7372人,超额完成招生目标并创历史最高;就业率92.98%,高出全省平均水平近11个百分点。

——与国家同喜同悲,勇于承担社会责任:抗震救灾做出极大努力,被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评为“全国技工院校培训援助行动抗震救灾突出贡献学校”;积极支持奥运盛会,院长单津辉作为全省教育系统代表担任奥运火炬手,在社会上树立良好形象。

——内部管理进一步加强,被评为全省教育系统“规范管理年”活动先进单位;思想政治工作成效显著,被评为全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高校;师德师风建设赢得赞誉,被评为全省师德建设先进单位。

——三十年校庆活动取得圆满成功,学院社会影响更加广泛,社会声誉显著提高。

——特别重要的是,2010年,现代职业技术学院被国家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计划重点培育院校;现代技师学院被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确定为第一批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这两项重要成果,是几大国家权威部门和社会对学院学历和技能教育以及整体办学水平的充分肯定,是学院综合实力取得新突破的重要标志和集中体现!

各位代表,同志们!

回首2010,对于我们的国家和民族来说,是不平凡的一年。我们经历了前所未有的自然灾害带来的悲痛和震撼,也体验了百年奥运梦圆带来的激动和喜悦。

回首2010,对于我们学院来说,更是无法忘记的一年。这一年,我们的广大师生员工以对国家、对个人以及对事业、对理想负责的态度,团结一心,攻坚克难,奋发进取,用自己的努力和成绩去表现了一个普通公民、一个教育工作者应尽的社会责任。

回首2010,我们感到,它既是国家改革开放三十年伟大实践经受大检阅、大考验的一年,也是我们学院三十年发展历程的总结之年,更是学院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起点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奠基之年。

回首2010,我们伟大的国家和民族经受住了考验,我们伟大的人民经受住了考验。今天,我们也可以无愧地说,我们“现代”人也经受住了考验,我们用自己的方式向国家和人民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回顾历程,我们应该骄傲和自豪,但我们更应该心存感激。我们要感谢上级领导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是他们为我们创造了一个好的创业环境并给予了及时的指导,让我们在复杂的形势面前,始终做到了坚持以发展为主题不动摇;我们要感谢我们的前任班子以及已经离退休的老同志们,是他们为我们今天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还有我们本届领导班子善于谋划、勇于创新、敢于负责,为我们的发展开拓了崭新的道路;我们更应该感谢我们勤奋敬业、无私奉献的广大教职员工,是他们为学院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永不枯竭的力量源泉!

各位代表,同志们!我院教育事业发展顺利,已经积累了相当的工作基础。但是,我们应该认识到,目前学院各项工作还面临一些突出的矛盾,存在不少的差距和不足。

一是作风建设有待加强,一些部门工作作风飘浮,执行规章制度不严,一些职工责任意识欠缺、服务意识不强,服务质量不高,遇到问题推卸、拖拉等现象还不同程度地存在。

二是干部队伍建设有待加强,尤其是关系到教育管理以及服务质量和水平的学生工作队伍有待加强。

三是师资队伍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拔尖人才不足,学术骨干比例偏小,师资实力与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

同志们!勇于发现问题,敢于直面挑战,是务实和自信的表现,有助于我们“对症下药”,把今后的工作做得更扎实更到位。我们希望,本次大会,能开成一次真正解决问题,务实高效的大会。希望各位代表能实事求是、畅所欲言,针对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深入讨论,全面研究,寻求对策。学院领导班子也一定会广开言路、集思广益,认真听取各位代表的建议和意见。我们相信,只要全院上下以学院发展为己任,保持创新意识和实干精神,多办创新实事,学院一定能在前进的道路上克服各种困难,解决各种问题,乘风破浪,勇往直前,取得新的更大的发展!

二、2010年工作思路及主要目标

2010年,学院事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把握新的发展机遇,确立新的发展目标,落实新的发展举措,开创新的发展局面。

根据这一要求,2010年学院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学院各项工作,按照xx视察江西时“三保一弘扬”讲话精神要求,把保稳定,促发展作为当前的第一责任和第一要务,把建设特色鲜明、高水平的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作为战略目标,紧紧围绕“提升内涵,强化特色”这一主题,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稳步提高管理和工作效能,全面构建和谐平安校园,努力开创学院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

2010年,我们工作的总体目标是:党建工作有特色;毕业生就业率名列全省同类院校前三名;完成国家示范性院校建设阶段性任务。

同志们,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特别是近年来学院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要开创学院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完成上述总体目标,首先必须做到以下六个“坚持”:

一是要坚持科学发展。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从学院三十年的历程来看,无论是改革、发展还是稳定,都很重要,需要统筹兼顾,但发展是第一要义,要摆在第一位,没有发展,一切都将无从谈起。近几年来学院取得的成绩,根本原因在于始终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将发展放在第一位,可以说,没有发展就没有今天的现代学院!现实和前景更告诉我们,发展还必须是科学的发展,发展要考虑到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辩证关系,坚持科学发展才是学院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现在我们的办学规模、办学空间已经基本饱和了,学生规模不可能大幅度增加,专业数量也不可能迅速增长。我们必须坚持发展,而且要科学地发展,我们的发展要注意从外延式的发展向内涵式的发展转变,要在内涵的发展上狠下工夫。我坚信,一个坚持科学发展的国家大有希望,一个坚持科学发展的教育大有前途,一个坚持科学发展的学校大有可为!

二是要坚持开放办学。历史证明,一个封闭、锁国自守的国家一定代表着贫穷与落后,一个固执、自我中心的人,一定代表着自大与无知。国家需要开放才能昌明,个人摆脱封闭才能贤达。与改革开放同行三十年,我们也深刻体会到开放办学的重要性。我们坚持对政府的开放,畅通学院与政府的交流渠道,争取最大支持。我们坚持对兄弟院校的开放,取他山之石以攻玉,学用结合,创新发展。我们坚持对市场的开放,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把工学结合、校企合作进一步做大做实做深。让学生满怀希望而来,满怀希望而去。总之,坚持对外开放办学,不仅能够沟通校内、校外的两种资源,而且可以提高办学的水平,应当成为我们始终坚持的重要发展战略。

三是要坚持规范管理。去年是全省教育系统的“规范管理年”,我们被评为了全省先进单位。在“规范管理年”活动的基础上,今年全省教育系统又将开展“创新发展年”活动,我们也要力争先进。我们是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单位。要成为“示范”,首先我们的各项工作就要体现“示范”的要求,这应该成为我们今后工作中的一条普遍遵循的原则。因此,要坚持规范管理,把好事做好、把好事做实,同时注意在发展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

四是要坚持服务社会。高等学校具有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三大功能。学院这些年的快速发展得到社会的广泛支持,包括政策、物质、舆论等方方面面的支持。争取社会的支持,首先要积极服务社会,然后才能得到社会的回报,所以我们要认真做好服务社会这篇大文章。要用我们的研究成果、人才培养,事业发展以及方方面面的努力去服务社会。

五是要坚持和谐构建。和谐包括校内和谐、校外和谐,但在学校,最根本的是我们要依靠全体师生员工包括在职教职工和离退休老同志的力量。我们的事业之所以取得较大成功,首先是全体师生员工团结奋斗的结果。从学院的院部机关到各分院,到每位班主任、辅导员,以及每位学生,他们都在为学院的发展尽他们最大的力量,这也是我们的事业取得成功的很重要的动力。

六是要坚持办高水平的职业教育。我们的目标就是办一个特色鲜明、高水平的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入闱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计划,无疑是学院发展史上的一件令人瞩目的大事,这是我们建校三十年,升格高职七年来所面临的一次最好的发展机遇。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三年乃至更长的建设过程中,会有更多的困难、更多的挑战等待我们。优势专业及专业群的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师资队伍的建设等等,我们会遇到体制、机制、管理制度等方方面面的障碍,但我们没有退路,我们没有丝毫懈怠的理由。我们必须

"行政工作月度总结报告"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