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发改委工作总结综述

发布时间: 2019.08.21

县经济社会发展综述总结。

当我们的学习或者工作结束一段进程的时候,经常会需要写总结。总结和心得体会相似,但是比较客观一点。每次写总结,都是我们思考的绝好时机:每一份工作都是有意义的,它们的价值也是巨大的。那么我们怎么样才能写好一篇总结报告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编辑的《县经济社会发展综述总结》,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县经济社会发展综述总结

2013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商都县紧紧围绕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按照****市建设"五区"战略部署,立足发展基础和比较优势,进一步明确了构筑"一条通道"、夯实"两个基础"、发展"三个特色产业"、打造"三大基地"的发展思路,即立足商道文化,积极构筑北接二连、通达蒙古,东联**、面向京津**的商贸、文化旅游通道;夯实生态环境和社会稳定基础;突出发展农畜产品加工、自生釉陶瓷和高新医疗科技特色产业;打造全市最大的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全区首个自生釉陶瓷产学研基地和华北地区首个高新医疗科技产业基地,积极构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五位一体"的科学发展新格局,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新亮点。2013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58.9亿元,同比增长13.3%;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2.65亿元,同比增长2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23亿元,同比增长7.5%;固定资产完成38.1亿元,同比增长26.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909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700元,分别同比增长15%。

壮大支柱产业,经济建设加速发展

商都县立足资源禀赋,大力实施"投资拉动,政策驱动,龙头带动"战略,积极培育壮大特色支柱产业,推动了县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集中全力抓项目,发展基础不断夯实。始终把招商引资、争取项目作为扩大投资、强化基础、加快发展的重要举措,全力以赴引项目,千方百计争资金。认真落实"三三制"工作方式,优化政务服务环境,创新招商机制,组建了6个招商分局,聘请了38名企业负责人为招商局副局长,发挥了以商招商的优势,加大了"点对点"招商力度。2013年,全县引进并开工建设项目42个,协议总投资106.5亿元;争取到国家、自治区各类项目241个,到位资金6.76亿元。一大批项目的顺利实施,为商都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强化措施育产业,特色经济快速发展。特色就是品牌,特色就是竞争力。立足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培育建设了太美和希森马铃薯加工、恪青蔬菜加工、冷山糖业甜菜加工、奥淳酒业粮食加工、大北农生猪养殖、中谷奶牛鲜奶加工"七大龙头",积极推行"企业+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把田间地头变成了企业的第一生产车间。2013年,全县马铃薯种植面积稳定在50万亩,其中专用薯7万亩、脱毒种薯6万亩;蔬菜和甜菜面积由2012年的10万亩增加到16万亩,分别达到8万亩。具备了年出栏18.4万口生猪、240万只肉鸡的能力。绿色农畜产品加工、制酒和自生釉陶瓷"三个特色产业"培育已现雏型,为我县发展新兴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加大力度建市场,现代服务业扩规上档。现代服务业的发达程度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社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有利于提升全县产业层次水平。2013年,投资5.7亿元建设综合市场5个。新开工建设小宾馆10家,面积12600平方米,日接待旅客可达500多人。成立了餐饮与住宿行业协会,规范了行业服务,为今后承办全国性的体育赛事奠定了基础。与此同时,积极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累计建成43家农家店,覆盖了全县所有乡镇和20%的村委会。

改进工作作风,政治建设不断加强

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建设的根本。商都县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不断开创党建工作的新局面,努力创新党建工作方式,以面对面倾听呼声、心贴心接触交谈、实打实解决诉求为主要内容,大力开展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的党建"实心工程",深化党员干部"下基层、办实事、转作风"活动,进一步提高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以正确的导向、宽阔的视野、规范的程序选干部、配班子,极大地提升了选人用人公信度和群众满意度。去年以来,共调整干部5批、176人(次),其中提拔70后干部53名、80后干部6名,干部的年龄和文化结构更趋合理。以坚决反对"四风"、认真落实市惩防体系《实施细则》为重点,切实加强干部廉政教育。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深入开展办公用房清理整顿、公务用车专项治理和机关纪律作风整顿活动,树立了机关勤政、务实、廉洁、高效的良好形象。积极推进民主政治建设,统一战线、群众团体和社会管理创新等工作均取得新进展。

弘扬商道文化,文化建设方兴未艾

文化是一个地区发展的强大动力和不竭源泉。壮大文化软实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是商都县贯彻落实"8337"发展思路的重要举措之一。去年以来,商都县经过充分挖掘将地域文化定位为"商道"文化,编写了《商都县地域文化初探》,制定了《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实施方案》,并成立了文化旅游促进会,为文化旅游业的发展搭建起了平台。以"古驿七台"为起点,按照"4条线、10个点"的规划,培育发展旅游业。目前,德立海生态苑已建成运营,并向自治区申报了3星级景区。不冻河生态园区项目,建成了生态养殖园,小吃一条街工程主体已完工。正在引资建设**海、大石架地质公园、八股地水库和林场、民俗馆等旅游项目。与此同时,大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举办"送戏下乡"、"三下乡"等演出活动20多场。安装广播电视"户户通"工程14862套,丰富了农村广大群众的文化生活。

着眼和谐稳定,社会建设持续进步

商都县始终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提升百姓幸福指数摆在突出位置,不断加大民生和社会事业投入力度,让广大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扶贫攻坚取得实效。扶贫是最大的民生工程。商都县抓住省级领导"一对一"帮扶贫困旗县的机遇,先后报送请求自治区帮助协调解决的事项4批、33项,涉及资金近21.46亿元。其中,已落实的项目18项,项目总投资16.64亿元。在全市率先启动了副科级以上干部"一对一"帮扶贫困户活动,与省、市级领导"一对一"联系贫困旗县形成上下联动、整体推进的扶贫攻坚合力。全县副科级以上干部和县直单位共帮扶贫困户、贫困村资金351万元。在8个村实施了整村推进项目,完成了第八期移民搬迁工程,搬迁移民100户,开工建设了第九期120户的移民搬迁工程。通过"三式扶贫",年内1.18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

社会保障覆盖面不断扩大。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和失业参保人数分别达到8800人、17912人和8804人。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8%,实现了常住人口全覆盖。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4.05万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43161人。10255名城镇低保对象月人均补差标准提高36.8元,达到343.2元;36345名农村低保对象年人均补差标准提高667元,达到2667元;12560名现金直补对象每人年增补助500元,达到1000元。

就业再就业工作稳步推进。开工建设了县就业社保服务中心和四个乡镇就业社保服务场所。举办创业、技能班9期,培训560人,农民工转移就业3.59万人(次)。城镇新增就业1328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1%。

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整合计生、卫生项目资金,并引进江西商会投资1.78亿元,开工建设了占地67.1亩、建筑面积4.15万平方米的医疗卫生综合服务园区。建设教师周转房4095平方米,职业技术学校实训楼5700平方米,新建中小学运动场7个,新建和改扩建农村小学食堂12个,新建和改建幼儿园11所。积极开展"三查一治"计生优质服务活动,服务群众3.28万人(次),稳定了低生育水平。大力开展"平安建设"示范县创建活动,得到了自治区公安厅各总队的大力支持。注重监管,创造了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致力永续发展,生态建设成效显着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命脉。"保护碧水蓝天,建设美丽商都"成为商都县委、政府打基础、促发展、利长远的战略工程。2013年,投资9000万元,实施了南湖湿地生态苑二期工程,新增绿化面积27万平方米;规划建设了**流域4万亩机关干部义务植树基地,完成造林8000亩;巩固和完善了5.5万亩军民义务植树基地,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8.5万亩、巩固退耕还林成果8.1万亩。对公路、工业园区、村屯和城镇等重点区域进行了绿化。坚持不懈地开展禁牧工作,有效地保护了生态建设成果。集中整治非法征占用林地问题,补办33宗占用林地手续,补缴植被恢复费1268万元。同时,实施了不冻河河道治理二期工程、三大顷乡杨柳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节能减排和也取得新成果,冶金化工企业全部安装和启用了环保除尘设备,拆除烧制白灰靠山窑7家、关停竖立窑7家,新上企业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完成了节能减排年度目标任务。加强矿产资源整顿,关闭9家非法采矿点,规范了开采行为;加强对石英岩、白泥矿产资源的整合力度,促进优势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对采砂点进行清理整顿,通过"招拍挂"确定采砂点6处。完成2012--2013年度土地复垦717公顷。

回首过去的一年,商都县全县上下在党的和精神的指引下,凝心聚力,攻坚克难,搭乘改革航船不懈前行,创造出了新的成就,书写出了跨越发展的商都精彩篇章,为2014年的发展积蓄了正能量。

gz85.COM更多总结编辑推荐

全面推进隆林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隆林各族自治县是百色市唯一的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县,也是广西仅有的两个各族自治县之一,全县总人口36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79.41%。近几年来,特别是去年以来,我们按照自治区党委的部署,在党委中心组学习过程中,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和本县改革发展稳定的这一主题,坚持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结合的方法,以 “”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四会全会精神,突出重点,创新方法,不断提高党委中心组学习效果,有力地推进了全县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协调发展。据统计,2003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完成7.42亿元(可比价),财政收入完成2.79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完成7.90亿元,分别比2002年增长了11.08%、15.72%和40.32%,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220元。全县呈现了经济发展,政治稳定,民族团结,社会进步的良好局面。回顾近两年来党委中心组的理论武装工作,我们的做法和体会主要是:一、提高思想认识,增强理论学习的自觉性和紧迫性 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的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全局,关系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实现。过去,由于对中心组理论学习认识不足,个别成员片面地认为学习是虚的,不能解决实际问题;怕学习理论会影响工作,影响经济发展;有的把学习当成是一种负担等等。从而导致了中心组学习的原动力不足,中心组成员对学习缺乏应有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影响到了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建设。工作中出现一些领导干部理论根底粗浅,工作理不清头绪,拿不出办法,打不开局面,不能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现象。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引导中心组成员加强自觉学习,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在国际形势深刻变化,国内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任务日益繁重的条件下,搞好党委中心组学习,就是提高班子领导水平和决策水平,把班子建设成政治坚定、思想解放、勇于创新、团结奋进、能够带领全县各族人民全面推进建设小康社会的坚强集体。因此,我们把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作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学习理论、加强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形式和基本途径。 首先,坚持把理论学习放在首要位置,不断强化责任意识。县委中心组学习能否取得成效,关键因素在于责任人即党委的一把手。近年来,我们一是县委主要领导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职责,亲自主持每次的学习专题会,定期召开中心组学习情况汇报,深入研究理论学习中的重大问题。二是积极引导,把班子成员思想统一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把学习效果与本县的大开放大发展结合起来。三是在实践中结合本县实际,提出了夯实农业这个基础,突出工业化、城镇化这两个重点,实施科技、开放和可持续发展三个带动,开发水电、矿产、旅游、人力四种资源,努力实现经济结构调整、基础设施建设、扶贫开发、对外开放和生态建设五个突破性的“12345”工作思路。四是组织开展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弘扬求真务实作风的大讨论,形成了全县上下良好的理论学习风气,促进了思想的大解放。去年以来,县委中心组共组织集中学习15次,参学人数达300多人次,县处级领导干部共撰写理论文章180篇,在市级以上报刊发表文章19篇。其次,搞好调查研究,解决好县委中心组学习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为使中心组学习提高到一个崭新的水平,我县把如何搞好理论学习当作一个重要课题来研究。一方面,我们通过经常性调查研究,把务虚与务实相结合,把科学理论与本地具体实际相结合,用科学理论指导工作实践,分析研究和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比如,为加快招商引资工作,中心组开展了“人人都是投资环境,我为招商引资做什么”的大讨论,从而形成每位成员都自觉联系一个以上内外招商引资项目,并从项目谈判、签约、开工、投产等各项重要环节进行全程跟踪、调研、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认真搞好协调服务,确保了重点项目建设的正常开展。另一方面,针对长期以来,县委中心组学习暴露出来照抄理念多、谈体会谈认识少,专题发言跑题多、结合实际少,开会讲话多、做笔记少的“三多”、“三少”难点问题,我们开展了“四查”活动,即,一查每次中心组学习是否按照学习计划内容要求进行;二查专题发言是否结合本地实际,有没有独到的见解;三查参加学习成员是否按时到会,有没有迟到早退现象;四查到会人员是否做读书笔记,写。通过“四查”使理论学习真正做到了“进心入脑”,指导工作,从而进一步提高了中心组成员的理论运用水平。二、健全学习制度,促进理论学习的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有效的学习制度是规范领导干部学习、增强学习自觉性、提高学习效果的必要保证。去年以来,我们通过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学习计划、学习档案、学习预告、学习通报、学习交流和学习考核等一系列的学习制度,使党委中心组学习不断得到改进和加强,学习做到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一是开展“三个一”的个人自学活动。为解决好工作与学习上的矛盾,我们坚持以自学为主,集体讨论与专题讲座相结合,在全县科级以上干部中开展“三个一”活动,即要求党委党组每个成员每年至少熟读一本理论书籍,至少整理出一本理论学习笔记,至少在市级以上报刊发表一篇理论文章或

调研报告。此外,中心组成员每次学习必须根据所学的内容写出心得体会文章,以此来巩固学习成果。二是开展“两个一”的集中学习活动。即县委中心组每个月安排1次集中学习,每季度举办1次双休日讲座。为确保学习取得好的效果,我们借鉴外地的做法,每次集中学习活动都认真做好、市场经济、现代科学等内容的学习,使领导干部进一步掌握做好工作的新知识、新技能、新本领。同时,根据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结合领导干部的岗位需要,有目的、有计划地选择和充实一些新的学习内容,不断增强学习时效性和针对性。三是开展一次学习调研活动。即要求中心组成员在每次集中学习讨论之前进行一次调研。为提高理论学习的质量,不断提高科学判断形势、驾驭市场经济、应对复杂局面、依法执政和总揽全局的能力,县委中心组把学习前的调研课题列为硬性课题,严格要求每位成员都必须坚持深入基层,深入实际,通过调查研究,找准全县改革与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探索出解决的办法和途径,从而增强驾驭全局的能力。为了使理论学习不脱离实际,取得一定的效果。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力求做到“五个结合”:一是学习理论与分析形势相结合。只有坚持正确的理论指导,及时正确地分析国际国内形势,才能通过现象把握本质,分清主流和支流,正确认识局部和全局的关系,制定正确的方针和政策。哪些是正确的,必须坚持;哪些是不完善的,需要调整、丰富和发展;哪些是已经过时的,应当放弃。这样的理论学习才有利于树立世界眼光,增强战略思维,站在时代前列,不断提高领导能力和决策水平。二是学习理论与研究历史相结合。只有坚持正确的理论指导,才能对历史事实和历史经验进行科学的总结,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把握历史发展的趋势和规律的真谛。也只有深入研究历史事件、历史经验,才能升华对历史的认识,提炼新的理论,进入新的境界。三是学习理论与推动创研相结合。创新是一个民族永葆生机和活力的灵魂,是一个社会发展进步的不竭动力。在理论创新、科技创新、体制创新中,理论创新尤为重要,因为它能为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提供理论指导、认识方法、政策依据、操作思路。只有大胆探索,勇于创新,才能及时发现新情况,有效解决新问题,妥善处理新矛盾,胜利完成新任务。四是学习理论与统一思想相结合。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市场更加开放,社会阶层、经济组织、就业方式、生活方式、价值取向日趋多样化,一些“左”的、右的杂音、噪音,以及“FLG”邪教的歪理邪说不时通过各种渠道进行传播扩散。在这种情况下,党内外干部群众有许多热点难点问题,需要回答、解疑释惑,统一思想的任务很重。因此,理论学习应该紧密联系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紧密联系干部群众关心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研究如何把领导班子和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统一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上来,统一到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上来。 五是学习理论与转变作风相结合。理论是否具有威力、魅力、说服力、战斗力,不仅要看理论本身是否具有科学真理性,而且还要看宣传运用理论的主体是否具有良好的形象和科学的方法。“形象”和“方法”则表现为工作作风、生活作风、思想作风、学风和文风。有了好的形象,说实话,办实事,清正廉洁,甘当公仆,诚心诚意为人民服务,既能有威信,受尊敬,不负众望,言而有人听,听而有人信,信而有人行。有了好的方法,理论联系实际,文风清新,生动活泼,贴近群众,才能为广大党员干部喜闻乐见;言者以实论理、以情感人、以理服人,娓娓道来,听者入耳、入脑、入心,心服口服。因此,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求,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既是学习理论的目的,也是学好理论的方法。三、坚持学用结合,全面推进隆林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为全面提高中心组学习的效果,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不断探索和创新学习方法,着力增强理论的运用能力,努力做到“三大转变”、实现“三大创新”。“三大转变”:一是由小会议室到大教室的转变。即把县委中心组学习地点由过去的小会议室搬到县委党校大教室里召开,并邀请了县直部门和乡(镇)的主要领导和党员代表参加旁听。通过改变学习场所,县委中心组成员形成自我加压,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使每次学习都做好充分的准备,从而不仅有利于接受群众监督,推进政务公开,而且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二是由书记宣讲到专家辅导的转变。即把过去由书记宣读讲解有关文件改为聘请专家、学者进入专题讲座。比如,今年以来,我们先后邀请了区农业厅、林业厅和农科院的专家到我县为中心组成员对夏繁脱毒马铃薯种植、山羊和黄牛圈养、优质林提质保效、烤烟等课题进行授课。由于专家熟悉和了解实用新技术研究的最新动态和最新理论成果,又有很高的理论水平和专业知识,讲课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权威性,从而既促进了学习又推动了工作。三是由学习理论到指导工作的转变。即把过去的从书本到书本,从理论到理论的“空对空”学习,转变为注重理论联系实践,着眼于提高中心组成员的理论运用能力,切实把科学理论运用到解决具体问题上,落实到抓改革、促发展上。比如,在组织学习国家有关产业政策的过程中,我们结合隆林一个农业大县,而农业基础又相对薄弱的实际,按照“调新,调特,调优,调强”的原则,大力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发展烤烟、果蔗、板栗、马铃薯、隆林黄牛、隆林黑山羊、网箱养鱼等优势产业,其中烤烟生产经过多年的发展,现已成为全县农民增收,财政增长的一项支柱产业。“三大创新”:一是注重创新理论学习方法。学习的方式方法直接影响到学习的效果。我们突破了过去传统单一的学习方式,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改进学习方式方法,不断提高中心组学习的质量和效果。为了改善学习条件,提高学习效果,今年县财政拨款10万元,购置了投影机、电脑等设备,把普通宣讲改为多媒体授课。通过

多媒体听取中央党校经济学教研部教授对县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的宣讲,在学习过程中做到了图文并茂,动静结合,直观形象,中心组成员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效果大大增强,使中心组学习初步实现了电子化、网络化。二是注重创新理论学习机制。坚持以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讲习所(站、室)为载体,积极引导基层党组织通过举办报告会、座谈会、会等各种形式,扎实开展理论宣传教育,使讲习所创建活动朝着制度化、规范化发展。如新州镇党委在民生和民族社区内开展了“一个党员一面旗帜,党的宗旨进社区”等服务活动,增强了社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三是注重创新工作思路。县委中心组把增强驾驭市场经济能力作为提高全县党的执政能力的突破口,紧紧围绕自治区党委提出“三突破”目标,创新工作思路,取得了显著成效:第一,以创新思路促进工业生产能力提高,项目建设发展步伐加快。过去,由于我们对本县改革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把握不准,在工业经济发展进程中,提出了2010年内使铝产品、金属硅年产分别达到10万吨的“双十”目标,随着形势的发展,我们在学习中敏锐地察觉到当前电力资源不足是我们工业面临的重大问题,决定在大力发展地方电能建设,争取上级电力支持的同时,积极参与县外、区外电能建设,尤其是充分利用本县与贵州煤炭主产区相毗邻区位优势,发展火力发电,实现“借煤兴电,以电兴工,以工兴县”,把特色工业做强做大。目前全县电解铝、化工硅年生产能力已分别达到了7.2万吨和9.1万吨。同时,我们还紧紧抓住中国——东盟博览会机遇,采取积极措施,使招商引资工作成效显著。11月3日至4日,在中国——东盟博览会上,我县与亨达(香港)国际投资公司签约投资34063万美元兴建隆林火电厂;与香港华洋金属有限公司签约投资2433万美元并购隆林铝厂;与桂林私营企业老板雷电云签约投资2500万元兴建隆林那东水电站;与南宁鑫河公司签约投资1600万元兴建隆林那达水电站,总签约项目投资达58亿元。由于各级党委中心组以县委学习中心组为榜样,在学习中着力研究解决影响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群众生产生活中的迫切问题和党的建设的突出问题,促进各项工作的开展,推动了全县经济社会的快速健康发展。第二,以创新思路促进农业产业大发展,提高农民收入。县委中心组通过学习,提出了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重点发展烤烟、黑山羊、网箱养鱼、马铃薯、冬种等优势产业,实施好退耕还林项目和抓好林产品基地建设,抓好小流域治理、农村生态能源建设和绿色食品基地建设等农业生态工程。如通过大力发展烤烟支柱产业,烤烟面积由过去的1.5万亩发展到现在的3.1万亩,预计收购烟叶6.5万担,农民种烟收入3120万元,创利税624万元;同时通过招商引资发展网箱养鱼,现已发展到1563箱,年产鲜鱼937万斤,产值2814万元;2002年以来,全县实施退耕还林20.5万亩,受益农户15407户、86280人。通过调整种养结构,有效地促进了农民增收,农业稳县富民的战略稳步推进。第三,以创新思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铺设全县经济发展平台。良好的基础设施建设,是扩大对外开放,引进外来资金的必要条件。过去,由于对改善投资环境及定位的认识不深,了解不透,尤其是对交通能源作为优先发展第一位的认识不足,使城镇及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相对缓慢,对全局发展影响较大,经过县委中心组认真学习讨论后,大家认为,要发展县域经济必须改善基础设施环境。因此,县委以优化投资环境为目标,按照建设“绿色山水城”、“民族文化城”的要求,抓好县城的“提质扩容”和乡镇驻地集镇建设;在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2003年,我县投资1.6亿元的隆林至西林三级公路建成通车,同时还加快了县乡公路提级改造和通乡油路建设步伐。2003年至2004年上半年,全县新开工和续建县乡公路提级改造、改建、扩建和通乡油路13条,完成投资总额2.2亿元,形成了对内建成较为完善、畅通、便捷的县、乡、村交通网络,对外争取汕头——昆明高速公路在我县境内的走向,以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带动隆林经济的腾飞。总之,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与上级党委的要求、形势的发展以及和先进县(区)相比,还存在很多不足,主要表现为:理论学习和研究的气氛还不够浓厚,理论学习的形式、途径还不够多样化,阵地和载体建设有待加强等。在今后工作中,我们将以这次召开的全区党委中心组学习交流会为契机,进一步处理好学习与工作、个人自学与集中研讨、带头学与带动学、学习与运用的关系,着力增强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努力把党委中心组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全面推进隆林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一文由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年度经济和社会发展工作总结


本页是工作总结之家最新发布的《2017年度经济和社会发展工作总结》的详细范文参考文章,觉得应该跟大家分享,希望对网友有用。

2017年度经济和社会发展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我乡全面落实“五大发展行动计划”,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以加快调转促升级为主抓手,锐意进取,奋力拼搏,全乡经济社会事业保持平稳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

今年以来,我乡全面落实“五大发展行动计划”,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以加快调转促升级为主抓手,锐意进取,奋力拼搏,全乡经济社会保持平稳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一年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成效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一)经济运行稳步快进。2017年年1—10月份全乡规模以上工业产值930712万元,增长10.1%。三大需求支撑较好。固定资产投资32986万元,同比增长13.7%。

财政收入和居民收入稳定增长。财政收入完成2075万元;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13046元。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1674万元,同比增长15.6%。

(二)深入实施农业现代化推进工程,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等农业供给的薄弱环节,加快实施高标准农田规划、小型水利工程改造提升等,全面夯实农业发展基础。今年该乡在辖区陈桥村、后马村、徐祠村和钟黄村4个行政村实施国家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田间工程,建设1万亩高标准农田。主要包括新打、修复机井121眼;购置移动式喷灌设备48套、牵引设备16台;疏浚沟渠28条,总长27.109KM;新建田间混凝土道路8条,砂石路4条,总长9.49KM;生产桥8座,拦水坝,陡坡各1座;土地平整264亩,农田林网10539株。总投资约1300万元。目前该进度已完成过半,项目完成后,**乡南部将实现“路相通、沟相连,电井配套,旱能浇、涝能排”,彻底打破以往靠天吃饭的困局,极大地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大幅提升农业效益,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将有一万多农民直接受益。

(三)强化工业带动,深入实施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工程

综合运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完成了华通天然气二期、三期技改项目,完成技改投资3亿元,强化了企业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文化创新,激发传统产业企业内生活力。年度建设项目七个,其中5000万元以上项目四个,完成投资4866万元,5000万元以上项目三个本年完成投资28120万元。

(四)持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敢让旧貌换新颜。

美丽乡村建设持续推进。全面整治乡政府所在地环境卫生,占道经营、店外经营得到清理,基础设施得到加强,集贸市场、绿化工程、公共服务设施渐趋完备;完成2017年度省级美丽乡村陡沟村规划编制,现已全面启动。

乡政府驻地建成区建设情况。**乡规划面积1.2平方公里,建成区驻地人口5800人,总投资3200余万元。具体项目包括:1、道路工程。对扁西路、老街、广场路、老街、商砼南路等多条道路进行整治,新建了小王庄道路。2、公园建设。入口角园景观工程、文化活动广场工程,为广大群众提供休闲娱乐场所。3、外立面改造工程。对S304道路两侧,老街、农贸市场、育才路两侧外立面进行了改造。4、绿化工程。包括S304道路两侧绿化、扁西路绿化,华石沟北侧绿化,广场绿化,角园绿化等。5、农贸市场建设。包括农贸市场大棚及公厕,农贸市场的建成也成为我乡的一大亮点。6、其他工程。老街、农贸市场线路改造,停车场、文化墙、波形防护栏的建设等工程,都极大地改观了镇区的容貌,为群众提供了更加舒适,更加宜居的环境。二是刘元美丽乡村建设情况。刘园中心村规划面积1.5平方公里,总投资700余万元。具体项目包括:S304两侧绿化带4200平方米、沿街(S304)慢车道及排水工程、安装沿街路灯20盏、对沿街外立面进行了改造,建设村内循环道路8.5公里,建设公厕五座,建角园三个,安装波形防护栏2.2公里,建设了村民活动文化广场,微动力式的污水处理厂一座。

(五)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民生保障进一步强化

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源治理,建立关闭搬迁工作机制,层层落实责任,强化责任追究,加大执法力度。对污染环境的畜禽养殖场(户)实行零容忍,从严从重进行处罚。截至目前,**乡对禁养区内17家需关闭或搬迁的养殖场(户)已全部关闭、搬迁。工业企业方面,全乡共清理工业企业14家,其中3家浴池,2个石料厂和9家加工业。违法违规企业7家,其中3家燃煤锅炉已整治到位,2个石料厂已停电停产,2家食品加工企业已停产整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治理黑臭水体、规范垃圾堆放点,各村居已基本完成农村环境整治工作。连续3年实现秸秆禁烧卫星“零火点”目标。

攻坚等社会事业成效显著。一是产业发展情况。**乡村产业项目7个。后马村项目3个:大白桃项目投入资金17.8万元,两个光伏项目投入资金96万元,合计113.8万元;陡沟村项目4个:两个大棚项目投入资金87.5万元,2个光伏投入资金96万元,合计183.5万元。到户产业项目,**乡建档立卡贫困户已发展产业项目贫困户727户,产业到户项目1021个,覆盖率达到了99.4%,其中特色种养业548户,发放特色种养业奖补资金156.6635元,土地流转140户,贷资入股160户等其他产业发展。

二是小额扶贫贷款发放情况。开展建档立卡贫困户小额贷款评级授信工作,对符合条件的贫困户做到授信评级全覆盖,为贫困户发展产业提供资金支持。截至目前,户贷统还已授信及签订带资入股协议160户,贷资入股7个企业共800万元;发放自贷自用贷款125户77.4万元,为我乡产业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三是扶贫车间建设情况。**乡已建成扶贫车间10个,其中村级扶贫车间9个、乡级扶贫车间1个,带动贫困户38人就业。

四是就业扶贫任务完成情况。**乡已建成2个就业扶贫基地,带动周围贫困户22人就业,就业培训贫困户55人已完成培训,我乡还为贫困户提供3个公益性岗位,带动贫困户8人就业。

五是项目建设情况。今年以来全乡申请四个扶贫项目资金200万元,陡沟村扶贫车间项目已完工并通过验收,陡沟村农田水利项目、后马村农田水利项目和陡沟村道路项目正在施工阶段。

六是危房改造情况。今年全乡贫困户申报危房改造141户,截止目前已全部改造到位,其中79户已通过验收,62户改造完成正等待待验收,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已实现住房安全。

七是健康扶贫进展情况。**乡对建档立卡贫困户1452人进行免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组织贫困户685人集中进行慢性病鉴定,其中282人鉴定合格并发放慢性病就诊卡,切实做到贫困人口慢性病“五个所有”,所有慢性病患者都建档、所有慢性病患者都治疗、所有慢性病药物都配齐、所有慢性病费用都报销、所有慢性病药物送上门。

八是全面落实教育扶贫措施。**乡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在校生448人,各类教育补助发放金额88.255万元,确保贫困家庭学生没有一个因贫失学辍学。

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同样还面临着不少突出问题和挑战:宏观经济下行接近底部,但企业市场预期较弱,投资意愿仍然不足;工业多处于产业链前端和价值链低端,底子薄、欠发达的基本乡情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经济增长相对粗放,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有待提高,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有所上升,资金、劳动力、土地、环境的压力依然很大。针对以上问题,需要我们在今后工作中认真践行五大发展理念,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以上就是这篇范文的详细内容,主要描述贫困、项目、完成、建设、扶贫、发展、改造、工程,觉得好就按(CTRL+D)收藏下。

村经济社会事业大发展总结


村经济社会事业大发展总结

走进开发区**村村两委驻地,顿时觉得眼前一亮。一个设施齐全的休闲广场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平整的水泥地面、多样的健身器材、标准的灯光球场,精巧别致的绿化带整齐划一;村两委院落里,办公室、农村书屋、警务室等“一”字形排着的功能用房整修一新;为方便村民办事,村上还专门拿出两间房子建起了村民办事代办点。一年前的同一个地点,我们采访时还是黑屋子、土台子、坟场地,杂草丛生,满目萧条。没想到,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了。**村一年来的变化竟然这样大,其奥秘何在呢?我们近日前往进行了采访。

支部引领发展起航

**村位于**路附线西侧,现有1400多人、59名党员,村内以机械加工为主的个体私营企业有20多家,可村上没有企业支撑,所以村级经济基础十分薄弱。长期以来,村民思变、盼富、发展的欲望非常强烈。进入简朴的村支部办公室,**就对我们介绍起了情况。村子强不强,要看“领头羊”。早先在村上工作过的**再次当选村两委“一把手”后,与班子成员率先解放思想,带领党员干部“走出去”,到华西村、南山集团等地学习好经验、好做法,寻求发展的“真经”,进一步开阔了视野,增强了干事创业的信心和决心。回村后,村党支部一班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找准制约发展的症结问题,向群众最急最盼的事情聚力。**村是近郊村,村里大多是平房,街道狭窄且弯曲,村民生产生活极不方便。近年来,随着劳动力向城区的转移,许多平房闲置起来,特别是其中的土坯房,由于缺乏修缮管理,大都成了危房。对此,村党支部层层召开会议,最终形成共识,实施旧村改造,提升村民的生活质量。旧村改造,资金是关键。村支部成员充分挖掘自己的人际关系,积极对上对外争取政策和资金支持。在上级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单位的多方支持下,旧村改造顺利启动起来。8月6日,我们在旧村改造现场看到,3栋楼房已经拔地而起,施工人员正在进行楼内外墙体装饰。“这是一期工程。三个楼共11000平方米,可安置村民110户。国庆节村民就能领到楼房钥匙。”**说,“二期工程将启动6个楼,建筑面积2万多平方米。”润物细无声。在村党支部的引领下,**村村容村貌正悄然发生着令人瞩目的变化,村民正幸福地享受着发展带来的实惠。

民生党建滋润民心

乡村文明进步,关键要看支部。**村党支部从实践中体会到,要改变农村现状,必须强根固本抓基础,把加强班子建设与推行村务公开、民主管理,与脱贫致富、发展农村经济紧密结合起来,一道去做。他们抢抓上级在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中开展“星级评定、晋位升级”活动机遇,对村级活动场所进行改建,对办公场所进行规范布置,完善软硬件设施,加强内部管理,提升服务功能。全体党员自觉把“便民、为民、利民、惠民”理念贯穿到民生党建工作中。25万元新打机井1眼,并维修村东大水井2个,解决村民吃水难问题,同时为驻地企业供水增加了集体收入;投资20多万元,建起设施功能齐全的村内文化广场;投资6万多元,建起藏书2000多册的农家书屋;建起村民事务代办点,实行村干部坐班制,推行一站式服务,全程代理村民事务;投资10多万元,修缮2公里的环村路……**扳着指头,对我们一件一件,如数家珍地介绍着**村在相关部门帮助下,一年来的巨变。就村里的环境变化,我们采访了老党员周树沛老人。在其家门口,老人告诉我们:“俺住的这个地方原来有个臭水湾,垃圾遍地、死猫烂狗啥都有,一年四季夏天最难熬,简直没法活!”老人指着臭水湾如今已经变成占地四亩多的小广场,激动地说,“虽说村上不富裕,可**上任后,村里的变化确实不小!平时养老金按时发放,逢年过节还发油、面啥的。”**粗算了下说:“这些款项,一年下来,也得三四十万。”在村两委办公室的墙上,挂着很多奖牌,而今年四月,村党支部获得的“在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中开展‘星级评定、晋位升级活动先进村(社区)党组织’”的牌匾,我们感到最醒目。“近年来,我们**村党支部以落实民生党建为抓手,全力推进旧村改造,精心谋划民生实事,以民生党建拉近了党群干群关系,增强了党组织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助推了村级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老百姓从中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最后,**用这样的话语诠释出了村上巨变的奥秘。
"个人发展目标总结"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