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地震读后感
日本地震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日本地震读后感、日本地震读后感范文大全等内容,帮助大家对过去的工作进行经验总结,更多日本地震读后感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
品尝一本好书后,我们怎样写出一个优秀的读后感呢?阅读的作品正是一本引人入胜的佳作,我十分推荐给大家。读后感的撰写,使我们能更加敏锐和深入地理解作品中的细节和含义等方面。为了帮助大家写出出色的读后感,我精心编辑了《日本地震读后感》。
日本地震读后感【篇1】熊本县益城町14日晚上发生了里氏6.5级(震度7)地震。日本气象厅指出此次地震是14日以后发生地震的主震。日本内阁官房长官菅义伟在记者会上表示似乎遭遇了巨大损失。里氏7.3级地震发生在北京时间16日凌晨0点25分左右,震源深度约12公里。气象厅一度向有明海和八代海区域发出了海啸预警。里氏7.3级是与1995年阪神大地震同等规模的地震。
日本媒体统计,本次地震至少造成熊本和大分两县15人死亡,另有1000多人受伤。随着灾情明朗,伤亡人数可能仍将上升。地震对九州地区交通网络造成严重影响,多条主干道被封,部分桥梁和隧道塌陷,部分村落陷入与外界隔绝状态。九州地区大部分铁路临时停运进行安检,新干线全线停运。熊本机场16日全天关闭,56个航班被取消。
截至当地时间上午8时,熊本、大分和宫崎三县约有18.1万户居民遭遇停电,熊本市全境和大分县部分地区停水,熊本市约9成家庭停气。
天灾是挡不住的,但天灾之后,日本人民需要的是救援,而不是打仗,这场地震好似给日本的一场警告,日本不要再挑起战争了,和平来之不易呐。
世界无情,人有情,在听到日本又发地震了,我的心情是悲寂的,又有人因地震而家破人亡,又有人因地震而永远离开了。
地震好比一场战争,战争过后,便是如此。
我是一名中国人,从骨子里恨透了日本,1931年日本在东北发动九一八事变起开始侵华,霸占中国东北三省,1937年日本发动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则是掀开了日军全国侵华的序幕,直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裕仁终于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正式签订投降协议,自此日本侵华战争结束,前后共计十四年。
但我正因为,我是中国人,我祝愿日本能从这地震中走出来,中国五千年的道德,不能丢,但我更希望,勿忘国耻,这四个字,能永永远远的,印在中国人民的心中。
日本地震读后感【篇2】上个星期五中午,日本当地传出相当大的的地震灾情,听说,在日本的宫城县,发现一千多具遇难者遗体,这些遗体都漂浮在垃圾成堆的海湾中和海滩上,惨不忍睹。我相信,这些死者的家长属一定也是伤痛不已,连另外,宫城县也传出失踪人口
查看更多>>2023.07.23 日本地震读后感
我们相信这份“地震的感读后感”会成为您的必备工具,您阅读作者的作品,也会因作者的感想有所共鸣。我们在写读后感的同时,书本里的很多精华,自然而然为我们所用,希望本文能为您的工作和生活提供助力!
地震的感读后感【篇1】这学期,我学了《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课文。课文通过这个故事,谱写了一首父爱的颂歌。这篇课文讲的是1994年,美国洛杉矶发生地震。一位父亲在地震后,先安顿好他的妻子,就去学校寻找他的儿子,当他绝望的时候,想起了对儿子的承诺“不论发生什么事,我总会跟你在一起!”他埋头挖起来,许多人劝阻他,可他不听,一直不停地挖。他挖到38小时,找到了儿子以及14个同学。最后,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紧紧拥抱在一起。我读到“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时,我体会到父亲坚韧、有责任感、信守诺言的品格。同时,儿子的话也让我深深的感动,“我告诉同学们不要害怕,说只要我爸爸活着就一定会来救我,也能救大家。因为你说过,不论发生什么事,我总会和你在一起。”
我的爸爸也很关心我。记得在我上二年级的时候,一个夏天的傍晚,我们全家一起去天安门广场散步。突然下起了大雨,我们没带任何雨具,爸爸在地下通道口看见有小贩在卖一次性雨衣,就花三元钱给我买了一件。回到家,我没被淋着雨,而爸爸妈妈浑身湿透变成了落汤鸡。世间的父母都是很关心自己的孩子的,难道不是吗?
我常听别人唱“世上只有妈妈”好这首歌,却不知道父爱的伟大,当我读了《地震中的父与子》后,才明白原来父爱亲也是那么伟大,那么无私。
《地震中的父与子》讲了一个这样的故事:1994年美国络杉矶发生大地震,一位年轻的父亲安顿好受伤的妻子后,便冲向他7岁儿子的学校,当他看见往日的学校现已变成废墟后,就大哭了一阵,突然,他想起自己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无论发生什么事,我总会和你在一起。便走向他儿子教室的所在地,努力地挖掘,当他挖到第38小时终于找到儿子与其他的同学。当我读到这里,我为这位父亲努力的成果而感到高兴,又想起我生活中的伟大父亲。在三年级时,我的成绩有些跟不上,次次考完试回来都垂头丧气。爸爸知道了,他没有骂我,就到处找相关资料,每天下上班后回来,一吃完饭,就忙着给跟我补习,爸爸每个细节都抓得很紧,一补就是几个小时,每次一补完,爸爸就会累得趴在床上,不到
查看更多>>2023.04.29 地震的感读后感
一本书好比是一道阶梯,读后让我感叹不已,时常陷入沉思之中。如何写出一篇优秀的读后感?本文精选的“地震中的父与子读后感”文章,是经过栏目小编认真挑选而成的。
地震中的父与子读后感 篇1《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课文讲述的是1994年美国洛杉矶发生地震后,一位父亲为了救自己的儿子而在废墟里挖了38小时,最后终于救出儿子的动人故事。
看到这篇课文,我不由想起了那件事情:那次,妈妈带我去逛交流会。我蹦蹦跳跳的,可高兴了,一会跑到这儿,一会跳到那儿。妈妈提醒我说:“慢点,人很多,小心走丢。”我漫不经心地回答了一声:“知道啦。”后来,我告诉妈妈我要去看书,妈妈爽快的答应了。我到书摊前,哇。好多书啊。沉浸在书海里真是件幸福的事情。咦,十五分钟过去了,妈妈怎么还没来啊?难道妈妈抛弃我了?我抱着怀疑的态度,找了起来。我转了整整一圈,都没找到妈妈。我鼻子一酸,伤心的泪水夺眶而出。我心里想:哼,你不要我,我也不找你,我去找爸爸。正当我准备走的时候,耳边又响起了那个熟悉的声音:”欣欣。欣欣。”原来是妈妈在找我,我顺着声音传来的那个方向看去,妈妈正焦急的喊着我,满脸汗珠。她快要哭出来了。很明显,她的脚很痛,但她还是一路小跑着,边跑边喊着我的乳名,我的鼻子又是一酸,眼泪又一次的夺眶而出,我不顾一切的冲了过去,扑进了妈妈的怀抱。我看见,那酸酸的东西也正从妈妈的面颊上悄无声息的落下来……
后来我才知道,妈妈为了找我,脚都磨起了泡,而我却……想到这,我又一次的哭了,因为在看了《地震中的父与子》这一课之后我才明白,妈妈爱我爱的太深了,为了我而付出的也太多了……
父爱、母爱是什么?是指南针、是依靠、是幸福、是靠山。当你迷失方向时,只需他们在前方轻轻呼唤着你的乳名;当你失败时,只需他们对你说些鼓励性的话语;成功了,他们会警告你,让你不要骄傲,继续前进;遇到危险了,他们会在身前为你抵挡,抵挡住那可怕的危险。
父爱、母爱也许是在不经意间流露出来的,但你有没有想过,为了这份爱,他们付出了多少?没有想过吗?不,不是。不是没有想过,而是想过之后觉得他们为了子女这样做是人之常情。那我告诉你们,是错的。父母为了我们而付出的,真的是太多了……
同学们,无论是《地震中的父与子》中的父亲,还是我们自己的父母亲,要知道,他们为我们而付出的爱,都是用尽全力的。
地震中的父与子读后感 篇2课文主要记叙了:在1994年美
查看更多>>2023.06.27 地震中的父与子读后感
你一定在找适合作品的读后感吧?读作者的作品能够让我们变得自由。在读后感中,应该详细描述那些让你内心受到感动和启示的部分。工作总结之家的编辑整理了与“地震中的父与子读后感”相关的文章,希望对你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地震中的父与子读后感【篇1】我读了《地震中的父与子》以后,深深地被那个救子心切的父亲感动了。
在一场突如其来的地震中,30万人受到伤害,有一个年青的父亲安顿好受伤的妻子后,奔向了七岁孩子的学校。本来一栋明亮的教室,现在变成了一片废墟,“我的孩子你在哪?”他大哭了一场,坚定的站起来,走向那片废墟拼命地挖。看到这里,我在心里默默地说:“加油!加油!”他的辛苦果然没有白费,儿子获救了,同时,他还救出了十几个其他的小朋友。他那坚定的信念和强烈的父爱,打动了上天,创造了奇迹。他的执着和博大的父爱,令我震撼!
在生活中,我们的父母关心着我们,比如说我的爸妈,他们总是默默地为我付出。有一次,在放学时下起了大雨,我没带雨伞,眼看着其他同学都被爸爸妈妈接走了,自己马上要淋雨了,很伤心!但在大雨中我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是爸爸!爸爸身上披着一个雨衣,骑着电动车来接我,我背着书包坐上电动车。在路上爸爸问我:“雨没有打到你那?”啊,多么关心的一句话,这句话使我感到温暖。我说:“没有。”到家了,我才发现爸爸身上全湿了,我的眼窝也湿润了,我真想说:“爸爸,我爱你。”
读了《地震中的父与子》以后,我更能体会父母的关爱。文中的父亲,你那种坚持不懈的精神值得我学习,你那深深的父爱使我感动!
地震中的父与子读后感【篇2】爸爸是船,妈妈是帆,载着幼小的我驶向彼岸。是爱的动力,是爱的决心,是爱的毅力,是爱的自信,才使我到达彼岸!爱是无私的,爱是伟大的,爱是高尚的,爱是崇高的!自从读了《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课文,我才感受到父爱的伟大、父爱的真谛!
《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课文主要讲了1994年,美国洛杉矶发生了8。2级的大地震。有位年轻的父亲不顾各种随时可能发生的危险,在人们放弃的情况下,将自己的儿子及十三位同学救了出来。如果没有这种无私而伟大的父爱,谁也不可能在希望渺茫而危机四伏地挖掘。儿子也许因为人们的放弃而葬身于瓦砾堆中。
文中最令我感动的片段是: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止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浑身上下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从这里我深深的感受
查看更多>>2023.07.05 地震中的父与子读后感
如何将自己的感想和情感融入作品的读后感呢?在阅读了作者写的作品后,仿佛收获了真理。不妨通过书写读后感的方式,将一些人生的感悟一一记下,工作总结之家小编用心收集了“地震中的父与子读后感”的多方面信息供读者参考,欢迎你来品鉴本文!...
2023.04.27 地震中的父与子读后感
在观影过后,我们会不禁回忆令人印象深刻的情节。发表观后感是一种分享和交流的方式,写观后感需要我们对电影或书籍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分析,观后感你想好怎么写了吗?今天工作总结之家小编为大家准备了有关“唐山大地震电影观后感”的内容,还请你收藏本页以便后续阅读!...
2023.04.22 唐山大地震电影观后感
一念成佛,一念成魔,每个人都有不一样的想法,观看了某些作品后产生属于自己的体会叫心得体会,在日复一日的生活中,大家都对心得体会很是熟悉吧,每一次心得体会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怎样才能将我们需要的心得体会写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读后感范本 ”,在此温馨提醒你在浏览器收藏本页。 稻草人...
2023.05.07 1942读后感读后感 读后感论文读后感 父爱读后感读后感
祝福每个处于险境的人不放弃,坚持到被营救出来!祝福所有灾区人民平安!这些句子你最喜欢哪一个?常常通过微信,与爱的人每天分享一些钟情的浪漫句子是必要的。短小的句子时时让人收藏不止,以下“地震后励志感悟”相关主题句子 ,为工作总结之家小编收集并整理,这些句子供你参考,希望能帮到你!...
2023.02.14 地震祈祷一切安好的句子 地震后安慰祈福的句子 地震祈祷平安的句子
或许,在没有定数的时候我们有了一些感悟,我们可以用笔写下最想表达的情感。心得体会是我们在实践活动中的感悟总结,写心得体会要注意哪些方面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读后感范本:背影读后感”,仅供参考,但愿对您的工作带来帮助。 每次读到这里,我都会被父亲那深深的爱给感动,情不自禁籁籁地流下了眼泪。...
地震你放过四川吧,我把本给你随便折腾,只跟你换四川平安。以下“地震后的感言短句”相关主题句子 ,为工作总结之家的编辑收集并整理,我们经常会将一些好句子分享出来。句子凝练短小,其内涵却不言而喻,有哪些句子打动了你的心?...
2023.02.17 地震祈祷一切安好的句子 地震后安慰祈福的句子 地震祈祷平安的句子
面很很多的事情或者文学作品,我们都会油然而生一些体会。对于阅读或观看过的作品,用自己的话语把它写出来,我们称之为心得体会。每一个人在学校的时候都有写心得体会的经历,写心得体会时需要将所思所得条清缕晰地记录下来,想要写心得体会需要从哪方面入手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今日读后感:师说读后感”,供大...
对于某件事我们产生了新的看法时,我们可以用笔写下最想表达的情感。通过心得体会可以看出自己的思想方面的成长,写心得体会时可以从哪些方面着手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今日读后感:草房子读后感五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暑假里,我走进了曹文轩的《草房子》。 读之如饮甘醇...
2022.09.12 读后感草房子 读草房子草房子读后感范文 草房子父母读后感
当我们突然有了一些感悟时,我们可以用笔纸进行简单的记录。多写心得体会能够成为一个更有思想的人,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得体会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慈善读本读后感六篇”,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读了《慈善读本》这本书,真是感慨万分。是啊,世界并不完美,看看我们这个世界,太阳纵有万丈光...
2022.09.22 初中慈善读本读后感 慈善读本读后感1000字 慈善读本读后感500字
《周易》: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有时我们需要将自己对观看或阅读过的内容以文字的方式记录下来。在学校的时候我们都写过心得体会,写心得体会能够提升我们的书面表达能力。如何去写好一份优秀的心得体会呢?考虑到您的需要,小编特地编辑了“今日读后感:师说读后感集锦”,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
读懂一本书读后感是工作总结之家小编在网络上整理并加工的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被称为“天才”的人物的一生,能给我们以最丰富的启迪,今天,我阅读了作品这本书籍,它使我感受颇深,懂得了许多道理。每逢遇到这样好的作品,内心的感悟可以通过读后感记录。...
2023.04.04 读懂一本书读后感
一念成佛,一念成魔,每个人都有不一样的想法,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心得也不例外,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工作中,我们经常都会遇到写心得体会,心得体会有利于我们不断提升自我。如何写好一份值得称赞的心得体会呢?下面,我们为你推荐了唐山大地震观后感范文精选7篇,欢迎你参考,希望对你有所助益! 对于唐...
2023.01.28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