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2020年对外经贸工作总结及下年工作思路

发布时间: 2019.10.30

时光在不经意中流逝,让我们一起进入下一段吧,这个时候就需要对自己一段时间的工作做一个总结,作总结语言应基调庄重,平实简洁,措辞精练,组句严密。工作总结到底怎么写比较好?小编陆续为大家整理了2020年对外经贸工作总结及下年工作思路,更多相关内容请继续关注本网站。

20xx年,我市对外经贸工作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经过各地、各有关部门及广大外经贸企业的共同努力,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全市开放型经济工作中心任务,迎难而上,共克时艰,从容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在拓展外贸市场、抓好外资工作、加强外经合作、推动开发区提升发展、发展国际服务贸易、建设外经贸公共服务体系、完善开放型经济工作联动机制等方面,均取得了积极有效的进展,实现了全市开放型经济总体平稳较快发展。

一、20xx年我市对外经贸主要实绩

20xx年,我市进出口总额达608.13亿美元,其中出口386.51亿美元,进口221.62亿美元,进出口和出口比上年分别下降10.4%和16.6%,进口比上年增长3%。合同使用外资34.24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22.05亿美元,比上年分别下降17%和13.1%。对外承包劳务合作营业额达8.8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7.5%;境外中方投资额4.0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1.1%。服务外包业务总额为42.03亿元,比上年增长34.7%;离岸服务外包业务额为1.3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1.4%。

二、20xx年我市对外经贸主要工作

(一)加强组织发动,营造开放型经济发展良好环境。面对百年一遇的国际金融危机,我市各级、各有关部门和外经贸企业积极应对,通力合作,全力推动开放型经济逆势发展。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开放型经济工作,相继召开了全市对外开放工作会议和全市拓市场促调整保增长会议等一系列重要会议。巴音朝鲁书记多次听取开放型经济工作专题汇报,深入外贸企业调研座谈,亲自赴联合国有关机构促销宁波产品。毛光烈市长多次主持研究拓市场、稳外需、促调整的政策措施,及时破解全市开放型经济发展难题。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主要领导亲自参加了浙洽会、消博会、宁波周、甬港经济合作论坛等重大涉外经贸活动。市政府及时成立了市外贸保稳促调工作领导小组。邬和民副市长坚持每月召开外贸保稳促调专题会议,经常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协调解决了一批事关全市开放型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与此同时,各县(市)、区完善了相应工作机制,加大了外经贸政策扶持和工作指导力度,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重点抓、各有关部门具体抓的良好格局。市各有关部门根据各自工作职责,着力为基层、为企业拓展外经贸业务做好服务保障工作。如宁波海关鼓励企业申报aa类和a类企业,两类企业分别比上年增长44%和4.6倍;宁波检验检疫局建立了产地报检、宁波直通的新型出口检验监管机制;市财政局及时出台和兑现全市经贸扶持政策;市国税局进一步加快出口退税进度;市口岸办积极推进“大通关”建设;市金融部门着力解决中小外经贸企业融资难题;市各外经贸企业协会积极为广大企业宣传经贸政策、培训相关业务、引进适用人才;市经委、贸易、外事、侨务、宣传、国土、环保、规划等市各有关部门都为我市开放型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二)大力开拓市场,力促对外贸易企稳向好。20xx年,我市打出了拓市场、稳外贸、优结构、防风险的“组合拳”,出台了一系列“快、重、准、实”的政策措施,取得了积极成效。市有关部门加强国际市场开拓工作研究指导,编印了《宁波外贸企业开拓市场100招》、《宁波外经贸企业海关业务100题》、《宁波外经贸企业检验检疫100题》、《宁波外经贸企业信用保险100题》等九大类指导手册,并免费向广大外贸企业发放。为了促使外贸业务企稳回升,我市相继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优化外贸环境促进我市外贸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拓市场促调整保增长工作的若干意见》、《拓市场抓订单促销售稳外需联合行动纲要》等多项政策措施,安排外贸扶持资金5亿多元,并在出口信保和金融信贷等方面支持出口。加强外贸市场开拓工作。推动有条件的外贸企业建立境内外营销网点,拓展进出口商品直销市场。积极组织外贸企业赴境内外参展,摊位达2万余个,参展超1.5万人次。成功举办了消博会、新加坡宁波商品展和贝宁(西非)中国商品展。多次组织外贸企业参加内贸展会,拓展外贸产品内销渠道。加强与联合国采购司等机构和沃尔玛等跨国商贸大企业的合作,邀请联合国采购司官员来甬举办业务讲座并与我市外贸企业对接。开展城际外贸会展合作,与南昌、重庆、成都、青岛等城市建立了城际外贸会展合作机制。积极开展招商引贸活动,共引进542家市外进出口企业来甬落户。鼓励外贸企业重视出口产品研发设计,全年新增境内外外贸研发设计机构176家。着力构建国家、省、市XX县(市)、区四级出口品牌培育体系,首次开展了县(市)、区出口品牌评选活动,共评选县级出口名牌200个,新增XX市级出口名牌80个。深入开展进口贸易启蒙行动,继续抓好进口实务培训、实习和孵化工作,全年共培训外进员3655人次,全市进口占进出口总额比重达36.4%,比上年增加了4.7个百分点。不断改善外贸服务环境,创办了全市外贸企业服务月活动,制定了《XX市外贸便利化工作规程》,成立了宁波国际贸易投诉协调服务中心,搭建了外经贸企业网上融资平台,建立了外经贸企业网上法律咨询服务平台。努力抓好公平贸易工作,定期发布海外市场监测和国际贸易反倾销、标准等预警信息,指导外贸企业有效规避经营风险,协调处理了6起国际贸易纠纷案件。由于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有效的外贸保稳促调措施,20xx年,全市外贸发展呈现出企稳向好势头,全年进出口降幅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进出口、出口和进口规模保持全国计划单列市第2位,一般贸易出口额占全国一般贸易出口总额的比重由上年的5.1%升至5.5%,全市累计进出口实绩企业超1万家。

(三)强化招商选资,提高使用外资工作水平。加强招商引资基础性工作。推出了168个市级重点招商项目,提高了对外宣传推介水平,完善了外资大项目信息管理系统,充实了世界500强及行业龙头企业信息库,举办了全市投资促进实务培训班。加强招商网络建设,与德中协会、香港亚欧咨询有限公司等境外机构建立紧密性合作关系,成立了新加坡招商联络处,巩固和发展了我市境内外招商网点。办好系列重大招商活动。成功举办了浙洽会、东亚·宁波周、欧洲·宁波周、甬港经济合作论坛等重要活动,组织参加了中国投洽会等投资促进活动,促成一批外资大项目签约落户。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实施市XX县(市)、区联动招商,共举办联合招商推介活动10场,取得了较好成效。抓好重要招商活动成果转化工作,建立了重点项目跟踪服务责任制。促成新桥化工、健伟药业、林德气体、韩华石化等重大外资项目落户或增资,引进了汇丰银行、大润发超市、阳光海岸休闲等一批服务业大项目,全市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比上年增长13%。使用外资领域取得新拓展,批准设立了我市首家外资医院——慈林医院。积极推动开发区转型发展。召开了全市开发区整合提升工作座谈会,出台了《关于促进我市开发区(园区)整合提升发展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明确了我市开发区整合提升方向。启动了余姚经济开发区整合提升试点方案实施工作,支持慈溪经济开发区和宁波化工区申报国家级开发区,推动宁海橡塑汽配园和慈东德国装备产业园的规划和招商工作,组织我市第二批开发区整合提升试点方案联合会审,完成了宁海、奉化、镇海开发区整合提升方案。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精心组织外商投资企业服务月活动,开展了外商投资环境优秀区域评选活动,解决了一批外商投资企业生产经营及外商生活等难题。加强外商投资企业投诉案件调处工作,成功协调解决了一批外商投诉案件。

(四)拓展外经领域,加快千军万马走出去进程。抓住商务部下放境外投资审批权限的有利时机,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赴海外投资创业,促成宁波宏润建设集团、宁波兴瑞有限公司、宁波圣龙集团成功设立重要境外投资项目。全年批准设立境外企业(机构)152家,累计批准境外投资企业和机构突破1000家。组织相关企业参加加拿大投资中国论坛、投资西亚非洲宣讲会等多场境外投资推介活动,为企业获取境外投资项目信息创造了有利条件。建立了境外投资重点项目推进机制,完成了全市境外投资创业情况普查工作,建立了我市境外企业信息库。推动外贸企业设立境外营销网点和研发设计机构,全年新增境外营销和研发设计企业(机构)118家。努力开拓境外工程承包业务,促成宁波龙元建设集团、宁波建设集团和宁波亿泰控股集团等在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重要工程项目中标,全市新签对外承包工程合同金额4.15亿美元。改善外经项目融资服务,为我市企业承包境外工程提供组合融资、保函等。重视境外资源开发工作,新增境外资源开发企业6家。重视境外人员和企业安全防范工作,指导境外企业落实内部安全防范和应急处置机制。开展了清理整顿外派劳务市场秩序专项行动。加快我市境外经贸联络体系建设,增设境外宁波经贸联络处5个。积极拓展援外项目,承办了发展中国家港口管理、职业教育等4期援外培训项目。

(五)注重突破重点,推动国际服务贸易不断发展。20xx年,我市在积极拓展国际服务贸易各项工作的同时,重点抓好国展中心培育、服务外包发展和涉外机构引进等工作。加快宁波国展中心建设步伐,确定了常年展二号馆产品定位和设展思路,推动国展中心常年展二号馆建设,启动家居饰品常年展招展招商工作。指导网上宁交会、网上消博会与国展中心网络平台进行整合,着手拟订网络展组建方案。加快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指导宁波高新区、XX区南部新城和北仑新区等市级服务外包示范园区成功申报为省级服务外包示范区。抓好服务外包人才培训,指导宁波工程学院、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宁波大红鹰学院、XX区职业技能培训中心和余姚九龙教育培训学校成功申报为省、市级服务外包人才培训基地,全年培训服务外包人员1745人次。推动服务外包项目招商工作,赴日本东京、西安、大连等境内外重要城市举办外包招商推介会。成立中国服务外包研究中心宁波分中心,完成了《物流服务外包业务认定和统计办法》等课题研究。组建了我市服务外包企业协会。重视抓好涉外服务性机构引进和培育工作,全年新增涉外服务性机构1461家。

三、20xx年我市对外经贸发展面临形势

20xx年是“十一五”规划实施的最后一年,也是进一步消除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保持我市开放型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关键之年。分析我市开放型经济发展面临的形势,可概括为总体向好,缓慢回升,机遇增加,局部动荡,困难较多,十分复杂。预计我市开放型经济总体呈向好发展态势,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基础并不稳固,对外经贸结构性矛盾仍很突出,我市开放型经济发展将面临更多考验。

有利方面:一是世界经济有望缓慢复苏。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xx年全球经济将增长3.9%,其中美国经济将增长2.7%,欧元区经济将增长1%,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将增长6.0%。国际市场信心有所增强,20xx年全球贸易额将增长5.8%。全球经济的逐步复苏,有利于宁波进一步发挥比较优势,实施外向带动战略,促进我市开放型经济发展。二是国际产业转移步伐持续加快。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国际产业转移持续推进,发达国家不断将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中的劳动密集型生产环节大量转至发展中国家,服务业转移规模不断扩大,高科技、高附加值的高端制造及研发环节的转移占跨国直接投资的比例大大提高。这一趋势有利于我市承接国际投资项目,增加外资引入机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三是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明显加快。国际金融危机促使各国加强区域经济合作,我国与多国(地区)自贸区(或类似自贸区)建设取得积极进展。20xx年,中国-东盟自贸区将全面建成,我国对东盟93%贸易产品将实行零关税。这对我市企业与东盟等地区客商开展进出口业务,开辟境外投资和贸易基地,破解国际贸易壁垒等意义重大。四是国内经济回升向好形势继续巩固。20xx年,我国将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以促使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这为我市改善开放型经济环境,为各地、各企业扩大外经贸业务激发新的动力和活力。五是我市开放型经济发展环境不断优化。我市经济已取得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积极成果,呈现出“v”型反转的发展态势,特别是市政府出台了《关于20xx年拓市场调结构促消费增优势惠民的若干政策意见》,将促使全市开放型经济服务环境进一步优化。

首页 1 2 3 尾页

转贴于

不利方面:一是世界经济前景面临较多不确定因素。世界经济回升主要依赖于各国大规模救市和刺激经济计划,由于20xx年多国刺激政策即将到期,各国失业率居高不下和银行信贷继续收缩等基本面因素未根本好转,全球经济复苏基础并不稳定,这对经济外向度较高的宁波而言,仍然需要做好应对国际经贸严峻形势挑战的充分准备。二是需求不足仍是国际市场最主要特征。国际金融危机对发达国家长期过度消费增长模式产生深远影响,调整储蓄和消费结构成为发达经济体的必然趋势,从而造成居民消费需求及国家外贸进口需求减少。同时,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失业率居高不下,企业投资意愿降低,造成企业和居民消费能力明显降低,市场需求明显不足,国际贸易将在较长时期内处于低速增长甚至低迷的状态。宁波作为全国外贸大市,更应把拓市场、增份额作为外贸工作的重中之重。三是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愈演愈烈。国际金融危机诱发国外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各类新贸易保护措施层出不穷,特别是针对中国产品的贸易保护措施明显增加。面对这一严峻形势,我市应着力指导广大外贸企业改善内部管理、提高企业素质、优化产品结构、防范经营风险,增强破壁能力。四是全球范围内产能明显过剩。目前,美、欧、日产能利用率与危机前相距甚远,造成发达国家fdi流出大幅减少。跨国公司受经济不景气影响,纷纷搁置海外投资计划,由于投资复苏一般要晚于贸易复苏,预计较长时期内跨国直接投资水平难以得到快速恢复。国际产能明显过剩既不利于我市扩大外贸出口,也对我市工业项目招商引资、境外开辟加工生产项目基地带来一定影响。五是我国开放型经济面临许多制约因素。预计20xx年人民币升值压力不断加大,石油等重要能资源产品价格可能继续走高,中小外贸企业融资问题仍难解决,扩大内需存在制约,区域竞争进一步加剧,都将对我市开放型经济发展造成影响。六是我市开放型经济新旧矛盾交织。突出表现在开放型经济发展合力还未真正形成,开放型经济回升动力仍然不足,外贸生产经营成本不断提高,进出口产品竞争力依然不强,招商引资工作氛围有所淡化,部分开发区产业转型升级步伐不快,外经贸企业素质还不够高,企业用工和涉外人才需求矛盾更加突出。这些问题都将不同程度影响今年我市开放型经济发展。

上述情况充分表明,20xx年我市开放型经济面临形势十分复杂,积极变化和不利因素同时显现,短期困难和长期矛盾相互交织,宏观和微观问题彼此影响,不确定和不可预料因素较多。全市各级、各有关方面和企业既要正确把握发展机遇,又要增强忧患和风险意识,通过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努力做好今年我市开放型经济各项工作。

四、20xx年我市对外经贸工作思路

总体要求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抓住国际经济逐步回暖和上海举办世博会的有利时机,加快转变外经贸发展方式,毫不动摇推动开放型经济发展,进一步增强信心,砥砺奋进,努力实现对外贸易增量提质,使用外资保稳促优,外经合作既快又好,开发区建设转型升级,国际服务贸易扩面突点,外经贸公共服务保障有力,开放型经济结构持续优化,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为全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主要目标

全市进出口总额68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2%,其中出口42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0%。合同使用外资36亿美元,力争40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20亿美元,力争23亿美元。境外中方投资额4.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0%,力争增长12%;对外工程劳务合作营业额9.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0%,力争增长12%。服务外包业务额47亿元,比上年增长12%;离岸服务外包1.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0%。

基本原则

1.正确处理宏观指导和微观促进的关系。既要进一步统一全市各地、各有关部门和企业对我市实施外向带动战略的思想认识,形成推进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强大合力,加强对开放型经济工作的前瞻性、全局性研究,制定我市“十二五”开放型经济发展规划,优化外经贸公共服务,又要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努力为广大外经贸企业排忧解难,及时解决影响全市开放型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

2.正确处理近期发展和长期效应的关系。既要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把保持开放型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首要任务,采用超常手段保增长,努力完成或超额完成全年外经贸各项目标任务,又要着眼长远,积极转变外经贸发展方式,优化业务结构,注重开放型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我市开放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3.正确处理政府作用和市场机制的关系。既要健全政府推动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公共服务机制,提高管理水平,为我市开放型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又要不断增强行业协会、广大企业的组织、调节、参与和自律作用,更好地发挥市场机制的积极效应,进一步形成纵横联动的良好局面。

4.正确处理抓好全面和突出重点的关系。既要统筹兼顾,推动各项外经贸业务全面发展,促进内外经济合作不断加强,全面提高我市开放型经济工作水平,又要因地、因企、因时制宜,突出工作重点,发挥比较优势,努力推进市场开拓、招商引资、境外投资创业、开发区“园中园”培育、国贸平台建设、商务机构引进、离岸服务外包等一批事关全局发展的重点工作,力争取得新的突破。

5.正确处理优化服务和规范管理的关系。既要增强外经贸公共服务意识,不断提高服务水平,为我市外经贸企业拓展业务创造有利条件,又要加强行业管理,引导各类外经贸企业按照国际通行规则和有关法律法规规范经营行为,努力维护我市外经贸经营秩序。

6.正确处理对外开放和对内开放的关系。既要充分发挥宁波作为亚太地区门户城市的比较优势,积极利用国外优质资源,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不断拓展对外经贸业务,增强城市发展的国际竞争力,又要牢固树立“宁波以外都是外”的新型开放理念,更好地发挥宁波口岸城市对内地发展的服务作用,进一步完善内外经济对接体系,把对外开放和对内开放有机结合起来,以大开放促进大发展。

重点任务

(一)积极开拓市场,抢占外贸可持续发展制高点

1.加快形成扩外需增份额的良好局面。发动广大外贸企业把拓展国际市场作为首要任务,继续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促销手段,千方百计破解外需不足难题。大力开展拓市场“百千万服务工程”,积极推广《宁波外贸企业开拓市场100招》,抓紧编发《宁波外贸企业开拓市场1000个这么办》,及时向10000多家外贸企业提供网上信息服务,进一步增强宁波产品整体营销水平。加快培育内外对接的自主营销体系,引导重点外贸企业在国内外建立促销机构、贸易代理处和专卖店(柜),使大批产品进入境内外自主批发和零售渠道,减少贸易中间环节,不断增强外贸产品直销能力,提高经营获利水平。健全我市在境外、国内和市区的三级外贸展览促销体系,精心办好我市主办的新加坡宁波品牌产品展、英国中国品牌产品展和西非中国产品展,积极组织我市企业赴法兰克福、科隆、杜塞尔多夫、香港等地参加国际品牌展会和广交会、华交会等国内重点展会,提高消博会、服博会、礼品展、电博会、塑博会等重点展会办展水平,为我市企业拓市场、保份额创造有利条件。积极顺应“互联网+物联网”发展潮流,重视发挥境内外电子商务平台的作用,提高网上宁交会和网上消博会办展水平,鼓励外贸企业开展电子商务,有效增加贸易成交机会。

2.加快建设高素质外贸队伍。沿着千军万马和精兵强将并重的外贸队伍建设思路,不断增添宁波外贸可持续发展力量。继续壮大进出口队伍,力争全年新增进出口实绩企业逾千家。引导重点外贸企业积极组建现代贸易大企业,建立一批内外贸易渠道顺畅、兼有研发、物流和电子商务功能的大企业。继续开展招商引贸活动,吸引更多的境内外贸易企业(机构)来甬落户,开展进出口贸易。引导广大外贸企业遵循国际通行规则,严格依法规范经营,维护良好经营信誉,加强对全市外贸企业家和业务人员的现代知识、经营管理、法律法规、经贸政策、涉外礼仪等方面的教育培训,造就一支综合素质好、守法意识强、实战水平高的外贸甬军。

3.加快出口产品以质取胜进程。积极实施品牌强贸和科技兴贸战略,重视出口产品结构调整,不断提高我市出口产品档次、附加值和竞争力,推动“宁波制造”向“宁波智造”转变,逐步实现我市出口产品从价廉物美到价高物好的目标。加强出口创牌工作,逐步建立国际、国家、省、市、县五级出口名牌体系,鼓励广大企业通过注册、收购、租赁、合作等方式开发使用境外品牌,不断增加我市品牌产品出口规模。加强科技兴贸工作,鼓励我市外贸企业重视研发设计,加快技术改造,大力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设备和生产工艺,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出口产品技术含量,提升出口产品档次,增强经营获利能力。扎实推进XX区科技兴贸出口创新基地建设,集聚一批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企业。加强出口产品结构优化工作,培育一批我市农轻纺机重点产业出口基地,鼓励外贸企业开发名特优新高出口产品,促使外贸产品错位竞争,以差异化替代低价竞争,不断增强宁波产品出口可持续竞争力。

4.加快推动贸易方式多样化。深入推动进口贸易启蒙行动,扎实做好进口业务培训、实习和“孵化”工作,扩大我市进口经营队伍,培育重点进口企业,增加我市进口额在外贸总额中的比重。鼓励企业抓住自贸区协定、各国重视出口等有利时机,扩大关键设备、先进技术、重要原料、新型材料和适销对路消费品进口,不断优化进口商品结构,重视培育化工、金属、塑料和消费品等进口专业市场,拓展宁波进口商品内销渠道。加快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步伐,逐步淘汰低层次、低效益、高污染、高消耗产业,发展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环保低耗和配套带动能力强的产业,吸引跨国公司把技术含量和增值率高的加工制造环节和研发中心、营销机构转移到我市。发挥宁波保税区、梅山保税港区、栋社保税物流中心等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作用,积极发展保税贸易、转口贸易,拓展外贸新领域,优化我市外贸方式结构。

5.加快建立贸易壁垒破解机制。加大国际贸易规则宣传力度,加强“两反两保”预警工作,加深外贸企业防范经营风险的认识,充分发挥政府、行业协会和企业联手破解贸易壁垒的作用,加强相关部门、国内外同行的协作,重视发挥服装、文具、紧固件、模具等行业协会的作用,建立一批市级对外贸易预警示范点,提高贸易摩擦案件胜诉率,维护外贸企业合法正当权益。重视知识产权维权工作,既要保护我市企业自主知识产权的权益,又要引导外贸企业遵守知识产权保护相关规定,防止贸易侵权行为发生。

(二)扩大招商引资,促进外资工作迎难而上

1.着力营造招商引资工作氛围。引导各地、有关部门和企业进一步形成外资工作重要性、必要性和艰巨性的共识,增强全市上下重视抓好外资工作的信心和决心,继续实施外资工作“一把手”工程,努力做到对外资工作重视程度更高、扶持力度更大、工作参与更多、舆论氛围更好、支持配合更顺畅。开展全市招商引资促进年活动,不断扩大使用外资成果。严格实行外资工作目标责任制,改进外资工作评价机制,加大外资工作考评权重,充分调动各地、各有关部门外资工作的积极性和责任心,形成全市关心、支持、参与招商引资的工作合力。研究出台我市《关于稳定和扩大利用外资规模进一步提高外资工作水平的若干意见》。

2.着力把握招商工作重点。充分发挥使用外资在推动我市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城市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把招商、招展、招机构、招人才有机结合起来,扩大招商引资的综合效应。坚持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并重的外资项目引入方向。研究出台《XX市使用外资工作规划》,制造业使用外资主要抓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重点引进龙头型、基地型和效益型先进制造业项目,继续推动我市装备制造、电子电器、汽车及零部件、石化、高档纺织服装等优势产业和新能源、新材料、新光源等新兴产业外资项目。积极引导外资项目向研发和销售两端拓展,提升我市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服务业使用外资主要抓领域拓展和结构优化,重点引进城市综合体、物流运输、旅游、软件和服务外包、金融、创意、环保安全、职业教育培训、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等外资项目。重视引进现代农业外资项目,拓宽我市引资领域。积极培育重点引资市场。进一步加大甬港、甬台投资合作力度,继续挖掘日韩美欧招商潜力,积极拓展东南亚、中东等引资市场。紧盯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千方百计引进优质外资项目落户。创新招商方式,在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增资扩股的同时,通过大力推进企业境外上市融资、吸引外国政府、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贷款等方式,进一步拓宽我市引资渠道。

3.着力夯实招商工作基础。加强招商引资工作研究,把握国内外资本流动和产业转移趋势,掌握跨国公司和国内重要企业投资及并购动向,促进定向招商。研究我市各地差异化发展,加强对县(市)、区外资工作的分类指导。重视本地集聚产业上下游研究,为产业链招商、专业招商创造有利条件。加强招商队伍建设,精心指导各招商机构有效开展引资工作,适时举办全市招商新人员实务培训班,试行市XX县(市)、区招商人员双向交流工作,不断提高我市招商人员从业水平。加强外资项目库建设。完善“六库一系统”,加强与境内外重要网站的业务合作,增强我市合作项目推介、招商信息收集和项目配对服务能力,更好地为各地、各有关企业招商引资服务。

首页 1 2 3 尾页

转贴于

不利方面:一是世界经济前景面临较多不确定因素。世界经济回升主要依赖于各国大规模救市和刺激经济计划,由于20xx年多国刺激政策即将到期,各国失业率居高不下和银行信贷继续收缩等基本面因素未根本好转,全球经济复苏基础并不稳定,这对经济外向度较高的宁波而言,仍然需要做好应对国际经贸严峻形势挑战的充分准备。二是需求不足仍是国际市场最主要特征。国际金融危机对发达国家长期过度消费增长模式产生深远影响,调整储蓄和消费结构成为发达经济体的必然趋势,从而造成居民消费需求及国家外贸进口需求减少。同时,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失业率居高不下,企业投资意愿降低,造成企业和居民消费能力明显降低,市场需求明显不足,国际贸易将在较长时期内处于低速增长甚至低迷的状态。宁波作为全国外贸大市,更应把拓市场、增份额作为外贸工作的重中之重。三是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愈演愈烈。国际金融危机诱发国外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各类新贸易保护措施层出不穷,特别是针对中国产品的贸易保护措施明显增加。面对这一严峻形势,我市应着力指导广大外贸企业改善内部管理、提高企业素质、优化产品结构、防范经营风险,增强破壁能力。四是全球范围内产能明显过剩。目前,美、欧、日产能利用率与危机前相距甚远,造成发达国家fdi流出大幅减少。跨国公司受经济不景气影响,纷纷搁置海外投资计划,由于投资复苏一般要晚于贸易复苏,预计较长时期内跨国直接投资水平难以得到快速恢复。国际产能明显过剩既不利于我市扩大外贸出口,也对我市工业项目招商引资、境外开辟加工生产项目基地带来一定影响。五是我国开放型经济面临许多制约因素。预计20xx年人民币升值压力不断加大,石油等重要能资源产品价格可能继续走高,中小外贸企业融资问题仍难解决,扩大内需存在制约,区域竞争进一步加剧,都将对我市开放型经济发展造成影响。六是我市开放型经济新旧矛盾交织。突出表现在开放型经济发展合力还未真正形成,开放型经济回升动力仍然不足,外贸生产经营成本不断提高,进出口产品竞争力依然不强,招商引资工作氛围有所淡化,部分开发区产业转型升级步伐不快,外经贸企业素质还不够高,企业用工和涉外人才需求矛盾更加突出。这些问题都将不同程度影响今年我市开放型经济发展。

上述情况充分表明,20xx年我市开放型经济面临形势十分复杂,积极变化和不利因素同时显现,短期困难和长期矛盾相互交织,宏观和微观问题彼此影响,不确定和不可预料因素较多。全市各级、各有关方面和企业既要正确把握发展机遇,又要增强忧患和风险意识,通过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努力做好今年我市开放型经济各项工作。

四、20xx年我市对外经贸工作思路

总体要求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抓住国际经济逐步回暖和上海举办世博会的有利时机,加快转变外经贸发展方式,毫不动摇推动开放型经济发展,进一步增强信心,砥砺奋进,努力实现对外贸易增量提质,使用外资保稳促优,外经合作既快又好,开发区建设转型升级,国际服务贸易扩面突点,外经贸公共服务保障有力,开放型经济结构持续优化,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为全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主要目标

全市进出口总额68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2%,其中出口42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0%。合同使用外资36亿美元,力争40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20亿美元,力争23亿美元。境外中方投资额4.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0%,力争增长12%;对外工程劳务合作营业额9.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0%,力争增长12%。服务外包业务额47亿元,比上年增长12%;离岸服务外包1.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0%。

基本原则

1.正确处理宏观指导和微观促进的关系。既要进一步统一全市各地、各有关部门和企业对我市实施外向带动战略的思想认识,形成推进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强大合力,加强对开放型经济工作的前瞻性、全局性研究,制定我市“十二五”开放型经济发展规划,优化外经贸公共服务,又要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努力为广大外经贸企业排忧解难,及时解决影响全市开放型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

2.正确处理近期发展和长期效应的关系。既要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把保持开放型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首要任务,采用超常手段保增长,努力完成或超额完成全年外经贸各项目标任务,又要着眼长远,积极转变外经贸发展方式,优化业务结构,注重开放型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我市开放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3.正确处理政府作用和市场机制的关系。既要健全政府推动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公共服务机制,提高管理水平,为我市开放型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又要不断增强行业协会、广大企业的组织、调节、参与和自律作用,更好地发挥市场机制的积极效应,进一步形成纵横联动的良好局面。

4.正确处理抓好全面和突出重点的关系。既要统筹兼顾,推动各项外经贸业务全面发展,促进内外经济合作不断加强,全面提高我市开放型经济工作水平,又要因地、因企、因时制宜,突出工作重点,发挥比较优势,努力推进市场开拓、招商引资、境外投资创业、开发区“园中园”培育、国贸平台建设、商务机构引进、离岸服务外包等一批事关全局发展的重点工作,力争取得新的突破。

5.正确处理优化服务和规范管理的关系。既要增强外经贸公共服务意识,不断提高服务水平,为我市外经贸企业拓展业务创造有利条件,又要加强行业管理,引导各类外经贸企业按照国际通行规则和有关法律法规规范经营行为,努力维护我市外经贸经营秩序。

6.正确处理对外开放和对内开放的关系。既要充分发挥宁波作为亚太地区门户城市的比较优势,积极利用国外优质资源,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不断拓展对外经贸业务,增强城市发展的国际竞争力,又要牢固树立“宁波以外都是外”的新型开放理念,更好地发挥宁波口岸城市对内地发展的服务作用,进一步完善内外经济对接体系,把对外开放和对内开放有机结合起来,以大开放促进大发展。

重点任务

(一)积极开拓市场,抢占外贸可持续发展制高点

1.加快形成扩外需增份额的良好局面。发动广大外贸企业把拓展国际市场作为首要任务,继续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促销手段,千方百计破解外需不足难题。大力开展拓市场“百千万服务工程”,积极推广《宁波外贸企业开拓市场100招》,抓紧编发《宁波外贸企业开拓市场1000个这么办》,及时向10000多家外贸企业提供网上信息服务,进一步增强宁波产品整体营销水平。加快培育内外对接的自主营销体系,引导重点外贸企业在国内外建立促销机构、贸易代理处和专卖店(柜),使大批产品进入境内外自主批发和零售渠道,减少贸易中间环节,不断增强外贸产品直销能力,提高经营获利水平。健全我市在境外、国内和市区的三级外贸展览促销体系,精心办好我市主办的新加坡宁波品牌产品展、英国中国品牌产品展和西非中国产品展,积极组织我市企业赴法兰克福、科隆、杜塞尔多夫、香港等地参加国际品牌展会和广交会、华交会等国内重点展会,提高消博会、服博会、礼品展、电博会、塑博会等重点展会办展水平,为我市企业拓市场、保份额创造有利条件。积极顺应“互联网+物联网”发展潮流,重视发挥境内外电子商务平台的作用,提高网上宁交会和网上消博会办展水平,鼓励外贸企业开展电子商务,有效增加贸易成交机会。

2.加快建设高素质外贸队伍。沿着千军万马和精兵强将并重的外贸队伍建设思路,不断增添宁波外贸可持续发展力量。继续壮大进出口队伍,力争全年新增进出口实绩企业逾千家。引导重点外贸企业积极组建现代贸易大企业,建立一批内外贸易渠道顺畅、兼有研发、物流和电子商务功能的大企业。继续开展招商引贸活动,吸引更多的境内外贸易企业(机构)来甬落户,开展进出口贸易。引导广大外贸企业遵循国际通行规则,严格依法规范经营,维护良好经营信誉,加强对全市外贸企业家和业务人员的现代知识、经营管理、法律法规、经贸政策、涉外礼仪等方面的教育培训,造就一支综合素质好、守法意识强、实战水平高的外贸甬军。

3.加快出口产品以质取胜进程。积极实施品牌强贸和科技兴贸战略,重视出口产品结构调整,不断提高我市出口产品档次、附加值和竞争力,推动“宁波制造”向“宁波智造”转变,逐步实现我市出口产品从价廉物美到价高物好的目标。加强出口创牌工作,逐步建立国际、国家、省、市、县五级出口名牌体系,鼓励广大企业通过注册、收购、租赁、合作等方式开发使用境外品牌,不断增加我市品牌产品出口规模。加强科技兴贸工作,鼓励我市外贸企业重视研发设计,加快技术改造,大力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设备和生产工艺,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出口产品技术含量,提升出口产品档次,增强经营获利能力。扎实推进XX区科技兴贸出口创新基地建设,集聚一批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企业。加强出口产品结构优化工作,培育一批我市农轻纺机重点产业出口基地,鼓励外贸企业开发名特优新高出口产品,促使外贸产品错位竞争,以差异化替代低价竞争,不断增强宁波产品出口可持续竞争力。

4.加快推动贸易方式多样化。深入推动进口贸易启蒙行动,扎实做好进口业务培训、实习和“孵化”工作,扩大我市进口经营队伍,培育重点进口企业,增加我市进口额在外贸总额中的比重。鼓励企业抓住自贸区协定、各国重视出口等有利时机,扩大关键设备、先进技术、重要原料、新型材料和适销对路消费品进口,不断优化进口商品结构,重视培育化工、金属、塑料和消费品等进口专业市场,拓展宁波进口商品内销渠道。加快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步伐,逐步淘汰低层次、低效益、高污染、高消耗产业,发展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环保低耗和配套带动能力强的产业,吸引跨国公司把技术含量和增值率高的加工制造环节和研发中心、营销机构转移到我市。发挥宁波保税区、梅山保税港区、栋社保税物流中心等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作用,积极发展保税贸易、转口贸易,拓展外贸新领域,优化我市外贸方式结构。

5.加快建立贸易壁垒破解机制。加大国际贸易规则宣传力度,加强“两反两保”预警工作,加深外贸企业防范经营风险的认识,充分发挥政府、行业协会和企业联手破解贸易壁垒的作用,加强相关部门、国内外同行的协作,重视发挥服装、文具、紧固件、模具等行业协会的作用,建立一批市级对外贸易预警示范点,提高贸易摩擦案件胜诉率,维护外贸企业合法正当权益。重视知识产权维权工作,既要保护我市企业自主知识产权的权益,又要引导外贸企业遵守知识产权保护相关规定,防止贸易侵权行为发生。

(二)扩大招商引资,促进外资工作迎难而上

1.着力营造招商引资工作氛围。引导各地、有关部门和企业进一步形成外资工作重要性、必要性和艰巨性的共识,增强全市上下重视抓好外资工作的信心和决心,继续实施外资工作“一把手”工程,努力做到对外资工作重视程度更高、扶持力度更大、工作参与更多、舆论氛围更好、支持配合更顺畅。开展全市招商引资促进年活动,不断扩大使用外资成果。严格实行外资工作目标责任制,改进外资工作评价机制,加大外资工作考评权重,充分调动各地、各有关部门外资工作的积极性和责任心,形成全市关心、支持、参与招商引资的工作合力。研究出台我市《关于稳定和扩大利用外资规模进一步提高外资工作水平的若干意见》。

2.着力把握招商工作重点。充分发挥使用外资在推动我市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城市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把招商、招展、招机构、招人才有机结合起来,扩大招商引资的综合效应。坚持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并重的外资项目引入方向。研究出台《XX市使用外资工作规划》,制造业使用外资主要抓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重点引进龙头型、基地型和效益型先进制造业项目,继续推动我市装备制造、电子电器、汽车及零部件、石化、高档纺织服装等优势产业和新能源、新材料、新光源等新兴产业外资项目。积极引导外资项目向研发和销售两端拓展,提升我市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服务业使用外资主要抓领域拓展和结构优化,重点引进城市综合体、物流运输、旅游、软件和服务外包、金融、创意、环保安全、职业教育培训、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等外资项目。重视引进现代农业外资项目,拓宽我市引资领域。积极培育重点引资市场。进一步加大甬港、甬台投资合作力度,继续挖掘日韩美欧招商潜力,积极拓展东南亚、中东等引资市场。紧盯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千方百计引进优质外资项目落户。创新招商方式,在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增资扩股的同时,通过大力推进企业境外上市融资、吸引外国政府、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贷款等方式,进一步拓宽我市引资渠道。

3.着力夯实招商工作基础。加强招商引资工作研究,把握国内外资本流动和产业转移趋势,掌握跨国公司和国内重要企业投资及并购动向,促进定向招商。研究我市各地差异化发展,加强对县(市)、区外资工作的分类指导。重视本地集聚产业上下游研究,为产业链招商、专业招商创造有利条件。加强招商队伍建设,精心指导各招商机构有效开展引资工作,适时举办全市招商新人员实务培训班,试行市XX县(市)、区招商人员双向交流工作,不断提高我市招商人员从业水平。加强外资项目库建设。完善“六库一系统”,加强与境内外重要网站的业务合作,增强我市合作项目推介、招商信息收集和项目配对服务能力,更好地为各地、各有关企业招商引资服务。

首页 1 2 3 尾页

转贴于

gz85.COM更多工作总结范文编辑推荐

经贸委工作总结及2020年工作思路


即将过去的20xx年,是我盟经贸工作不平凡的一年。一年来,面对“非典”疫情和黄河缺水“两个前所未有”的严竣考验,经贸委系统全体干部职工在盟委、行署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经济工作会议和全盟经贸工作会议精神,紧紧抓住新一轮经济发展机遇,按照盟委、行署提出的“推进两个转变、打造三大支柱、构筑两大基地”的经济发展战略,以推进工业化为主线,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立足自身职能,迎难而上,奋力拼搏,扎实工作,经过全系统上下的共同努力,全盟工业经济实现高速高效增长,重点项目取得重大突破,园区建设、国企改革、招商引资、商贸流通等各项重点工作取得新的进展,较好地完成了自治区和盟委、行署下达的各项任务,有力地促进了我盟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现将20xx年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主要工作及目标完成情况
工业经济实现高速增长,效益水平大幅度提高。
截止11月底,全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克服了“非典”和黄河缺水的影响,实现工业增加值16.9亿元,累计增速为33.07%,增速居全区第七位,实现了历史同期最好水平。其中矿山采选业成为我盟今年增长的亮点,以矿山采选为主的重工业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42.4%,比轻工业高出23.56个百分点;各旗县市工业均实现较快增长,七个旗县市中,有5个旗县增速在30%以上,其中后旗增速高达110%。预计全年全部工业和规模以上工业分别完成增加值26.5亿元和19.2亿元,可保持26.8%和33%的高速增长,比年度目标分别高5个和8个百分点。
工业经济效益保持了较好的发展水平。规模以上工业综合效益指数为116.7。1-11月份,规模以上企业盈亏相抵后净盈利17697万元,比去年同期增盈9328万元,增幅为111.45%;实现利税总额为39819万元,同比增长45.06%。盈利企业的盈利额达20922万元,增盈9814万元,增幅为88.3%。
重点企业逐步摆脱“疫情”影响,工业经济的支柱作用得到恢复。盟内十五户重点企业多数生产经营情况良好,1-11月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18.5亿元,增速达到7%。
(二)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和工业重点项目建设取得重大突破。
为了进一步弥补非典疫情和黄河水资源短缺造成的损失,拉动经济增长,非典战疫取得阶段性胜利后,盟委、行署进一步调整了经济发展指标,提出了以固定资产投资拉动经济发展的决策和全盟固定资产投资完成“保六争七”的奋斗目标,其中:下达了经贸委今年重点抓的56个工业项目(包括8个自治区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0亿的艰巨任务。
今年,全盟计划实施投资1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200项,已开工建设196项,开工率为96%。现已投资22.4亿元,超年度目标2.4亿元。
自治区下达了我盟8个区级重点项目,已完成投资7.5亿元,占全年计划投资6.3亿元的119%。
20xx年投资在1000万元以上项目共有河套酒业3万吨白酒扩建一期工程、蒙牛集团磴口公司液态奶一期工程、富源农产品公司2万吨番茄酱一期工程、阴山矿业20万吨采选项目、呱呱叫金鹿葵花油加工脱壳项目、真心食品公司200吨葵花籽加工项目、富方泰药业GMp改造项目、浩森公司10万件绒衫生产线等47个项目完工。这些项目达产后,年可为我盟新增工业产值10亿元以上,增加值3.5亿元左右,成为我盟工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
(三)工业园区建设取得新的进展。
今年经贸委继续把工业园区建设做为加快工业经济发展的主要载体,一是狠抓了园区的建设工作,截止到年底,全盟规划建设的工业园区共有14个工业园区的基础条件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各级政府累计投入园区建设资金1.7亿元,当年投入园区建设资金达5600万元,基本达到了“五通一平”的标准,初步形成具有一定特色的工业园区群体。二是抓了入园企业的协调服务工作。重点做了重大招商引资项目的协调服务工作,积极探索项目代办制,提高为客商的服务质量。目前进入园区企业数达到116户,当年入园企业达45户,截止十一月底已累计完成投资19.4亿元,其中,当年完成9.19亿元,特别是蒙牛、屯河等一批知名强势企业入驻园区,为我盟工业园区的建设和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三是加强了对全盟工业园区的战略性、规范性建设。从全盟的整体产业布局、产业结构调整趋势出发,做了工业园区的规划、布局工作。今年,新规划和建设了乌拉特高载能工业园区。四是进一步加大了工业园区的招商引资力度,经过一年的不懈努力,每个旗县市基本完成了建成一个高标准工业园区,引进3个投资1000万元以上项目的目标。
(四)工业招商引资项目取得了新的成效。
今年以来,我委继续把招商引资做为扩大工业总量,加快发展的主要工作,牢牢抓在手上。全盟共引进工业企业招商引资项目113项,总投资38.48亿元,合同引资额34亿元;实际到位资金12亿元。超过目标值的1倍以上。在113个引资项目中,引资额在1000万元以上的项目44项,累计到位资金9.2亿元,占实际到位资金的81.8%,其中矿山冶金项目34项,引资到位额4.4亿元,占实际到位资金39%。一批投资规模大、产业带动力强的引资项目已开工建设,如蒙牛集团磴口公司乳业产业化项目投资2.25亿元、富方泰药业公司GMp改造项目投资1.08亿元、青海西部矿业巴盟公司兼并重组霍各乞铜矿投资1.64亿元、大中矿业公司120万吨铁矿采选项目投资1.8亿元、前旗沙德盖高载能工业园区入驻企业24户,投资1.4亿元、中旗乌不浪口高载能工业园区入驻企业18户,投资1.18亿元。
(五)国企改革进一步深化、改革遗留问题逐步得以解决。
今年以来,经贸委继续把深化国企改革,化解遗留问题做为经贸工作的重点,按照年初的安排部署,以产权制度的变革和职工身份置换为重点,继续狠抓盟内几户未转制企业的改革方案的修定审核、审报等转制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狠抓了临河啤酒厂的改革方案的修定审核、审报等转制前期工作,为临河啤酒厂下放旗县管理后的改革打下了基础。二是抓了医药公司和中药厂的转制工作。临河中药厂已进入破产程序,绝大部分职工已安置完毕。有近40名年青职工经培训在招商组建的富方泰药业公司重新上岗,作为全盟转制的医药公司480多名职工,有430多名得到安置,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如果260万缺口资金到位,春节前有望完成转制任务。三是抓好黄河机械厂有限公司、鑫宝达矿业公司等企业的二次改革,通过近一年来的艰苦努力,鑫宝达矿业公司被众兴集团整体兼并,生产经营步入了良性发展轨道。黄河机械有限公司最近已与天津一家企业造成了收购协议,有望近期完成改革重组任务。四是狠抓磴口糖厂、天饮公司等资不抵债、长期亏损的企业,积极与银行协商,加大了企业破产力度。五是继续抓了北化公司炭窑口硫铁矿等已转制企业的善后工作,妥善处理了一部分企业改革的难点、热点等遗留问题,保持了社会的稳定。六是抓了盟直企业下放工作。按照财政体制改革的要求和属地管理后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的原则,盟直企业下放旗县管理的工作经行署批准实施,盟直企业已随财政体制调整,全部下放由旗县市管理。并按照盟委、行署的安排部署,目前正在配合旗县市继续搞好几户下放企业的改革转制工作。
(六)商贸流通业克服了非典的影响,商品供应、市场建设和经济秩序整顿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
我委以重点商品供应市场清理整顿和建立完善农畜产品交易体系为重点,全力推进商贸流通工作。一是在“非典”期间,为了保障市场供应和人民群众的生活,我们制定和实施了市场保障供应应急方案,承担了全盟市场保障供应、医疗急救用品的调入和市场监管工作。通过启动预案,采抑物价,协调运输,牵头进行执法检查等措施,保证了政府监控调 的粮油、蔬菜、肉食奶、食盐、药品等五大类商品的供应,使一度上涨浮动的市场在短期内得以稳定。由经贸委组织从全区调运11个批资4在类、20多个品种,价值近千万的药品医药用品及“抗非”急用物资,为取得抗击“非典”的全面胜利,发挥了及时、有效的支持作用,受到区、盟党委、政府的表彰。二是抗击非典取得阶段性胜利后,为了尽快启动第三产业,拉动经济增长,我委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于启动第三产业的指导意见》,经行署下发后,对于降低疫情损失、启动第三产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三是按照盟委、行署推进由种植向养殖转变,建设畜牧业大盟的战略,我委提出了《大力发展活畜交易市场指导意见》,建成了秋林、狼山和丹达3个活畜交易市场和30个农畜产品交易市场,其中,**四季青市场,**鸿鼎农贸市场和杭后农贸市场被列为自治区重点市场建设项目,建成后运营良好。四是以整顿市场经济秩序为方向,积极组织实施食品药品放心工程,以食品安全为中心,突出抓好食品加工和流通两大环节,加强了对生产、加工危害人体健康食品的检测体系建设。同时,加大了加大对屠宰市场的整顿,对无证经营的屠宰点进行了关闭。
(七)安全生产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
20xx年我们始终围绕“安全为主、预防第一”的方针,以《安全生产法》为指导,以抓矿山、建筑、化工等行业为重点,以遏制重特大伤亡事故和减少一般性事故为目标,坚持“从严要求、依法监察、清除隐患、确保安全”的原则,按照盟委、行署对全盟安全生产工作的要求和部署,结合全盟安全生产工作实际,认真开展工作,20xx年全盟安全生产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是全盟安全生产形势相对稳定,事故伤亡人数和经济损失均未突破自治区下达的控制指标。20xx年全盟工矿、商贸企业发生各类伤亡事故6起,死亡6人,与上年同期相比,事故起数下降75%;事故死亡人数下降了80%,杜绝了一次死亡3人以上的重、特大恶性事故和一次直接经济损失在100万元以上的安全生产事故。同时,进一步加大事故查处力度。按照安全事故查处“四不放过”的原则,对20xx年发生的6起伤亡事故进行了认真查处,6起伤亡事故全部结案,事故查处率和结案率达100%。二是认真开展了安全生产大检查活动,全年组织综合性安全生产大检查6次,完成全年目标的150%;同时,对查出的事故隐患、危险源及时下达了整改指令,并进行跟踪监督检查,对整改不合格的坚决给予了关、停。
另外,在对特种作业人员培训和危险化学品、民爆物品及烟花爆竹的安全管理工作方面均超目标值完成了任务。
除上述七个方面的主要工作外,我们在电力调配、运输协调、中小企业信保资金投放等方面,也取得了较大进展,得到了企业和领导的认可。
二、20xx年工作思路
20xx年是全面实现“十五”规划目标关键性的一年,从当前的运行形势来看,我盟工业经济面临着极为良好的发展机遇。一是国家宏观经济的高速增长为我盟工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二是盟内发展工业的势头迅猛,各级招商引资力度不断加大,加之今年的优化环境活动初见成效,为工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氛围;三是20xx年大规模的工业固定资产投资效应不断显现,形成了较强的内在扩张力和活力;四是20xx年将有100多个项目陆续投产,预计可新增产值30亿元左右。形成了较为稳固的增长基础。但是一些制约性因素也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一是电力供应紧张将成为制约明年工业经济发展的至关重要的核心因素。二是铁路运力紧张的矛盾也十分突出。三是地产农畜产品原料供应与形成的加工能力不适应,资金紧张等问题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对明年的工业经济形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可以讲,20xx年全盟工业经济发展面临的形势是势头强劲,前景看好,但问题也不容忽视。
20xx年工业经济发展思路
按照全盟经济工作总体战略部署,明年我盟工业经济发展的总体思路是:围绕盟委、行署提出的“推进一个转变,构筑两大基地,打造三个支柱”的战略,以农畜产品和矿产资源整合为重点,以工业园区建设为载体,加大工业项目争取、引进和建设力度,继续大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全盟工业经济跨越式发展,努力加快“三年翻番、八年三番”目标的实现。
20xx年工业经济发展主要目标
经过最近一段时间,充分调研和论证,我们初步确定了20xx年全盟工业经济奋斗目标。
全盟全部工业增速为35.8%,达36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长速度为40%,达26.9亿元。
全盟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在20xx年预计完成28.9亿元的基础上增长60%以上,达到45亿元,实施千万元以上重大项目50个,亿元以上项目32项。其中:续建项目20项,新开工项目30项;自治区级重点项目24项,盟级重点项目26项。
经济效益指数不低于20xx年水平。
(三)工作重点
围绕上述工作思路和奋斗目标,20xx年重点抓好以下八个方面工作:
继续以抓重点项目建设为突破口,加速扩张工业总量。
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培育新的增长点。
继续加大园区建设力度,发挥产业集聚效应,为工业经济快速发展提供良好平台
要重点解决好中小民营企业发展中筹资难的问题,努力拓宽民营企业发展的融资渠道。
要切实加大对用电、运输等突出问题的协调力度,协调解决好企业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具体问题
按照做大做强优势企业的要求,20xx年我们重点选择一批成长性好、发展潜力大18户企业,作为盟队,大力培育。
继续做好工业经济运行的动态分析、监测调控工作,充分发挥信息渠道和产业政策的指导作用,积极为企业提供科学管理,项目审批,招商引资等全方位的服务。
第八,重点抓好全盟安全生产的治理整顿工作。-

2020年县经贸局2020年度工作总结及2020年度工作思路


二〇〇九年度工作总结

二〇〇九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入、出口市场受阻、原材料价格大幅度变动、经济效益急剧滑坡、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加剧的严峻形势,我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工业立县”发展战略,着力加强企业帮扶,大力推进项目建设,积极引导企业技改,强化要素优化配置,促进工业经济平稳持续健康协调发展。

一、加强帮扶,促进工业经济较快回升

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不可估量,尤其是出口市场受阻及由此带来的市场需求不足、原材料和产品价格持续大幅度波动,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经济效益,部分企业生产快速下降,资金周转失灵,资金链断裂,陷入停产半停产状态。针对严峻形势,我县积极应对,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强企业帮扶,鼓励企业加大投入,引导开拓新兴市场,增强企业发展信心,工业经济逐步走出低谷,实现较快发展。1-2月份,全县规模工业生产降幅达17.21%,为五年来月最低。从3月份开始,出现较快回升势头,降幅逐步收窄,6月份实现正增长。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78.19亿元,同比增长13.4%,其中,规模工业产值126.78亿元,增长16.28%,增幅比年初提高33.49个百分点。实现销售收入127.9亿元,增长19.3%。主导产业稳健增长,对全县工业经济发展起到主要的支撑作用。特种纸、五金机械、纺织产业分别实现产值29.93亿元、26.11亿元、14.73亿元,分别增长40%、 41.83%、44.23%;占规模工业产值比重23.6%、20.59%、11.62%。

二、激励创新,增强工业发展能力

加大技术创新扶持力度,实施一批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项目,推动企业技术创新,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和增长方式转变。全年组织申报2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和2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其中2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已获认定。申报省级技术创新项目3项,其中展航生物项目列入省级技术创新项目计划;应对技术贸易壁垒项目4个,外贸笋厂项目列入省计划盘子;省重点高新技术产品开发项目4项,申报省级新产品项目5个,全部通过省级新产品备案。适应经济发展形势变化,转变工作理念,工业项目从突出抓招商引资到招商引资和企业技改并重。通过涉工政策梳理,开展“技改项目攻坚周”、“技改之星”评选等活动,引导企业实施技术改造。全年共实施技改项目117个,完成投入18.95亿元,占同期全县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的43.79%。做好项目包装,积极向上争取政策支持。全年累计向上争取政策补助资金2158万元,其中已到位1478万元,已确认未到位680万元。

三、加强协调,促进工业项目建设

一是开展项目攻坚。深入开展“项目推进攻坚月”活动,大力推进项目建设。加强省、市、县重点技改项目的组织实施,落实重点项目跟踪服务制度,深入项目现场,开展调查研究,及时掌握重点项目落地建设进度,汇总分析项目建设存在的问题,协调解决困难,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全年共实施50万元以上工业投资项目207个,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入44.9亿元,增长22.07%,其中列入省重点项目2个,当年计划投资7000万元,实际完成投入1.69亿元。列入市重点技改项目20个,当年计划投资7.6亿元,实际完成投资8.03亿元,12个项目建成投产。列入县领导联系重点工业项目45个,当年计划投资 20亿元,实际完成投资20.07亿元,完成年度目标的100.33%。二是深化工业项目决策咨询。按照国家和省产业发展政策,结合我县实际,加强项目准入研判,推进有利于提升工业发展水平、带动性强、发展前景好的项目落地建设。全年共组织决策咨询项目151个,通过决策咨询项目128个,项目计划总投资 84.6亿元,否决项目14个,需进一步协调项目9个。三是严格执行“五步工作法”。 加强企业投资项目审批管理,申报备案项目102个,准予备案项目82个。做好企业进口设备退税申报办理,申报确认进口设备退税办理企业2家,确认进口设备退税总额470万美元。积极组织开展工业项目履约评估摸底调查和评估验收,共受理履约评估项目43个,同意享受或按比例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6家,同意办理国有土地使用权证的35家。积极推进项目清理工作,全年共清理项目24个,其中,整体转让项目16个,收回土地项目8个,22个项目土地及资产已重新转让和盘活。四是加强园区建设协调服务。进一步理顺园区、部门、乡镇(街道)之间的关系,完善建设、管理、服务职能。积极推进园区公建设施、配套实施建设,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园区产出能力不断增强,成为推动全县工业发展的新增长极。全年通过决策入园项目107个,协议投资额100.6亿元,当年新投产企业48 家。实现规模工业产值85.82亿元,比上年增长60.7%,占全县规模工业产值的67.69%;入库税金2.24亿元,增长38.3%。五是着力抓好招商选资。牵头开展捆绑组招商工作,组织开展外出招商。全年新引进项目3个,实际到位资金4050万元。

四、项目带动,大力推进节能降耗

全面落实节能降耗责任制,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把节能降耗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实行节能降耗问责制和“一票否决”制。加强重点用能企业管理,规范统计方法,实行规上企业用能季报、重点用能企业网上直报制度。全县35家重点用能企业万元产值能耗水平0.78吨标煤。大力实施清洁生产和资源综合利用,推动维达纸业等8家企业实施清洁生产。积极推进节能技术改造,组织4家企业申报国债资金,组织1家企业申报节能技术改造财政奖励项目,10家企业进入省节能与循环经济项目库,5家企业申报省节能及工业循环经济专项。推进工业循环经济试点园区建设,利用生物质废弃物和造纸企业的余热,建设热电项目,园区企业实行集中供热。积极发展新墙材,与乡镇(街道)签订发展新墙材目标责任书,加强新墙材推广宣传和执法力度。全县新型墙体材料产量占全部砖瓦年产量的54.67%,节约土地近300亩,节约标煤1.1万吨,减排二氧化硫气体275.9吨。城镇应用新型墙体材料竣工建筑面积占城镇房屋竣工建筑面积的55%,比上年提高5个百分点。

五、完善机制,提高工业服务水平

针对工业经济发展新形势,我局积极创新思路,加强工业服务机制建设,着力提高服务工业的能力和水平。一是加强政策宣传。全面梳理国家、省、市、县近年出台的激励创新政策,组织编印1000册《XX县工业企业技术改造政策文件汇编》,发放到全县工业企业和涉工部门。整理国家和地方各级于近期出台的扩内需、保增长、促转型政策措施,通过信息简报和网络平台及时向企业发布。建设“龙游工业网”,及时宣传工业政策,发布经贸资讯。二是完善工业政策体系。制订《关于加强企业政策帮扶的若干意见》(县委[20xx]6号文件),从降低收费标准、减轻企业负担,落实扶持政策、鼓励加快发展,构建融资平台、拓宽融资渠道,明确工作要求、合力帮扶企业等四个方面对工业企业帮扶作了具体规定,每年可为企业减轻负担4000万元左右。制定工业企业还贷周转专项资金制度,为企业发放还贷周转金39笔,帮助11家企业周转资金2.38亿元。四是加强企业服务。深入企业调查研究,协调解决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开展困难企业一对一帮扶活动,落实企业培育扶持政策。深入实施创业素质提升工程,组织进行企业家创业素质工程、创业辅导、“银河工程”、“蓝色证书”等培训,提高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技术工人素质;选派8名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参加浙大总裁班学习;先后举办市场营销、项目申报、精细化管理培训等班,近200家企业、 400余人参加培训。五是开展“双服务”专项行动。协调组织省“双服务”专项行动组到龙游开展活动,共组织15批次50余人次走访企业25家,为企业把脉诊断,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和意见。召开座谈会19次,梳理汇总问题18个,向上级和有关部门转交问题10个,帮助企业解决贷款6616万元。

六、加强协作,做好亚伦破产重整工作。

由于企业经营管理不善及金融危机影响,天听亚伦纸业集团公司出现资金周转困难,账户被查封,生产停止,于6月份开始实施破产重整。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重整工作领导小组,我局牵头成立工作组进驻该公司,全力做好天听亚伦破产重整工作。一是围绕稳定开展工作。深入员工队伍,宣传法律政策,征求意见建议。积极筹集资金,加快应收货款催收。妥善处置员工欠薪,通过恢复生产和筹措资金,已全部补发原拖欠3个月的职工工资200余万元。二是围绕招商引资、盘活资产开展工作。开展资产评估和财务审计清产核资,理清债权债务关系。加强与各方沟通接触,探索最佳处置方式。主动与招商对象联系,积极与有意向的投资者对接,努力促成新的投资。三是加强配合协作,依法有序推进破产重整。制定了《XX天听亚伦纸业集团有限公司企业破产重整的实施意见》等多个方案措施,加强与业主沟通联系,引导业主全力配合和支持工作组、管理人开展工作,确保破产重整工作平稳推进。协调与债权人关系,争取债权人的理解和支持,依法有序推进破产重整。

七、强化监管,保障市场规范有序

加强生猪定点屠宰管理,加大巡查监管力度,打击私宰等违法行为。推进猪肉及副产品统一配送,完善肉食品质量管理追溯制度,提高猪肉安全质量;督促、协调屠宰场项目加快建设进度,提高生猪定点屠宰场硬件水平。全县城区生猪定点屠宰率达到100%,乡镇平均生猪定点屠宰率98.89%,宰前生猪瘦肉精抽检率7.86%,抽检合格率100%。加强市场监测和商品保障,加强节假日商场、超市监测,确保市场供应稳定。加强“千镇连锁超市”建设,督促商贸龙头企业加强内部管理,开展农村连锁门店检查,改善农村安全消费环境。完善商贸流通项目决策咨询制度,全年决策咨询商贸流通业项目348个,同意127个,否决64个,需整改143个,业主放弃14个。

八、强练内功,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创新开设“经贸干部讲坛”学习载体,在局机关深入开展“树经贸形象,创一流业绩”主题实践活动。活动以干部作风建设为着力点,以工作实绩为检验活动效果,着力解决机关干部在事业心责任感、工作创新意识、服务质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通过开展主题实践活动,形成新一轮“学政策、学业务;比工作、比奉献”的良好氛围,增强干部的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创新意识、服务意识,努力造就一支作风优、业务精、素质好的干部队伍,不断提高干部服务工业的能力和水平。全力做好企业稳定工作,开展不稳定因素排查,维护60周年国庆信访安全,处理好停产企业职工欠薪工作。

首页 1 2 尾页

转贴于

二〇一〇年度工作思路

20xx年是应对危机、迎来经济全面复苏的关键一年,是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谋划“十二五”发展的关键之年,也是抢抓发展机遇、实施整合提升、促进转型升级的重要一年。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将逐步减弱,宏观经济政策逐步回归正常,但经济发展不确定因素依然很多。准确把握经济发展形势,合理应对各种因素挑战,科学谋划“十二五”工业发展,加快推进工业转型升级,谋求工业发展新跨越是当前工业发展面临的新任务。

一、20xx年度工作指导思想、奋斗目标

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县委九届十一次会议、县政府十一届六次会议各项决策和部署,以“建一流队伍,创一流业绩”为目标,以加快经济转型升级为工作主线,进一步增强工业经济推动力、转型升级支撑力、项目落实执行力,努力保持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健康发展,全面完成“十一五”发展目标任务,为“十二五”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工作目标:工业总产值突破200亿元,其中规模工业产值确保增长22%,力争26%,总量达到155亿元,力争 160亿元;工业增加值增幅确保14%,力争16%,占全县gdp比重在50%以上;工业投资确保增长10%,总量达到51亿元,力争增长15%,总量达到53亿元;园区建设完成基础设施投入1.8亿元,提供可供出让土地3000亩以上;节能降耗确保完成“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万元生产总值能耗强度五年下降 20%的目标。

二、20xx年度工作重点

1、加强运行分析监测,合理配置生产要素。一要加强经济运行分析。加强调查研究,关注宏观变化动态,把握形势,预测趋势,注重搜集、整理、分析、发布市场信息,提高政府与企业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二是完善政策体系。全面梳理近年出台的涉工政策,不断完善加快工业发展若干意见,制定鼓励企业上市、龙头骨干企业培育等政策措施,形成具有系统性、操作性和指导性的工业发展政策体系。三是加强融资服务。积极谋划银企对接互动,争取上级商业银行授信额度。加强与地方商业银行对接,拓宽信贷渠道。积极引进地方性商业银行开设经营机构,进一步优化区域融资环境。四是加快园区平台建设。已征土地和基础设施尚未配套到位的区块,要加大投入力度,确保一平三化五通到位,确保熟地供应,滚动储备熟地3000亩。加快生产性服务设施建设,重点引进和培育技术研发中心、检测检验中心、现代物流中心、信息发布中心等,完善产业配套服务功能。

2、大力培育优势产业,打造优势产业集群。一是做好产业规划。进一步提炼完善特种纸、五金机械、纺织三大主导产业发展规划,规划中含有项目生成功能,使规划具有可操作性,最终转化为园区的落地项目。对园区产业布局进行深层次研究,作相应调整,使园区布局符合低碳经济要求,增加环境容量。二是完善产业政策。制定产业转型升级行动方案、产业发展政策、龙头企业培育政策、扶持全民创业发展政策等一系列相关政策,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三是培育龙头企业。引导10-15家龙头企业开展发展规划研究,给予一定的经费补助。创新建立独立于政府、企业的主导产业研发平台。四是培育优势产业。特种纸产业依托产业知名度较高的优势,开展产业招商。引导企业差异化发展,鼓励现有企业加快技术改造,实施特种纸原纸深加工,延伸产业链。五金机械产业要加强产业布局、产业准入条件研究,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引导发展铁路专用器材制造产业,建设区域性铁路专用器材制造基地。纺织产业要积极引进投资规模大、装备先进、产品档次高的纺织企业,不断壮大产业总量。

3、强化项目跟踪服务,扎实推进项目建设。对今年已经确定的51个重点工业项目实行卡片式管理,每个重点项目确定专人负责跟踪服务,及时了解企业主的建设设想、资金实力,掌握项目推进的进度、特点和趋势,每月进行梳理汇总和分析,掌握重点项目建设总体情况,为县委、县政府决策当好参谋。采取定期召开项目推进分析会、项目倒排工期制、督查落实跟踪制等形式,推进重点项目顺利实施。加强企业项目管理人员培训,使企业熟悉项目建议书编制规范、项目申报备案流程,提高项目管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建立项目储备库,项目动态管理,对在推进中确实存在困难的项目进行调整,确保完成全年51亿工业投入的目标。继续开展项目履约评估,促进项目快建设,早投产。

4、谋划“十二五”战略,启动工业规划编制。认真总结分析“十一五”工业发展经验,科学谋划“十二五”工业发展思路,把握工业发展的主要方向,站在跻身“XX第一方阵”长远目标、建设浙中西城市群以及金衢丽产业带的高度,从规模、速度、效益、结构、空间、地位等角度,从投入、产出、能耗、物流等方面,研究提出“十二五”工业发展总体目标,按照约束性、导向性、预期性的发展要求,确定工业发展指标体系。加强成本因素、市场因素、技术因素、政策因素的组成和变动趋势研究,分析判断由此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提出切实把握机遇、积极应对挑战、保持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战略性建议。

5、积极引导技术改造,焕发工业经济新活力。一是鼓励技术创新。发挥政策导向作用,支持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工艺改造和装备升级。开展科企、校企、企企合作,开展产业共性技术联合攻关,提高产业协作研发实力。二是实施技术改造项目。技术改造是工业投资新的增长点。对今年已经确定的69个技术改造项目,要引导企业抓住经济恢复的有利时机,加快组织实施,尽早建成投产。积极组织项目申报,争取一批项目列入各级扶持专项。三是完善项目工作机制。对决策咨询制度和“五步工作法”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要进一步修改完善,建立更科学、更规范、更有效的项目管理机制。

6、建设企业家交流载体,提高企业家队伍素质。成立企业家协会、企业家联合会,建立企业家活动俱乐部,定期不定期举办“企业家沙龙”,促进各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推动企业家文化建设。依托省中小企业创业辅导中心和XX大学(龙游)培训基地举办工商管理总裁研修班,开展国际国内形势、宏观经济、企业上市、现代企业管理和法律法规政策等内容的企业家培训,提高应对宏观形势和把握大局的能力。举办企业家论坛,开展双向互动式研讨交流活动。通过企业家协会行业俱乐部等组织企业家到工业经济发达地区和国内外著名企业实地参观学习,参加短期研讨班,学习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经营模式,提升企业管理水平。

7、积极履行经贸职能,真心实意为企业办实事。一是切实做好扶持、服务中小企业的各项工作。具体措施包括:抓制度建设和机构设置;加大政策措施宣传和落实力度;研究、制订和落实中小企业扶持政策;多种措施并举,扶持、服务中小企业发展。二是以项目为中心,继续积极争取上级对项目的资金支持。精心筛选一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向上级申报工业投入、节能降耗、使用新墙材、中小企业培育、商贸流通等各个条块国家、省、市资金扶持。三是牵头协调项目推进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完善一企一策一干部帮扶政策,对具体困难和个性问题,牵头协调项目服务部门、企业所在地及有关涉及部门尽快帮助解决;对涉及面较大,带有普遍性、政策性的问题,深入分析问题症结,认真研究解决措施,及时为县委、县政府决策提供参谋建议。

8、推广资源综合利用,鼓励企业节能降耗。一是开展能源节约工程。鼓励企业实施节能技改,大力推广余热、余压和可再生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加强对重点用能企业节能管理,落实责任,强化督查,确保完成“十一五”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降低20%的目标。二是实施清洁生产工程。实行重点企业强制清洁生产和重点产业全行业清洁生产制度,有针对性地开展清洁生产审核。三是推广资源综合利用。重点抓好矿渣、炉渣和竹加工废料的综合利用工程,加快新型墙材的开发和生产。四是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按计划强制淘汰直径2.2米以下的水泥粉磨机生产线、小型废纸造纸企业。推进粘土砖瓦企业整合,逐步减少粘土砖瓦企业数量,积极推进新型墙材建设。

9、加强商贸流通管理,探索流通新业态。积极做好生猪定点屠宰监管、食品安全管理、农村连锁超市建设、市场整顿与规范、十小专项整治、家电下乡等常规工作,完善城乡一体流通网络。在此基础上,探索建设商贸流通新型业态,着力培育和引进生产性服务业、主导产业物流服务业,谋划主要工业品(纸及制品)市场建设。

10、加强经贸队伍建设,提高工业引领能力。按照“认认真真学习政策、扎扎实实推进项目、真心实意帮扶企业”的工作要求,进一步深化“学业务、学政策,比工作、比贡献”的“双学双比”活动,通过学习培训和工作实践,着力解决精神状态不佳、工作思路不清、政策业务不精、工作作风不实等存在问题,提高干部抓落实的能力和工作推进能力,努力塑造一支作风硬朗、业务精湛、形象优良的经贸干部队伍,为全县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出新贡献。

首页 1 2 尾页

转贴于

二〇一〇年度工作思路

20xx年是应对危机、迎来经济全面复苏的关键一年,是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谋划“十二五”发展的关键之年,也是抢抓发展机遇、实施整合提升、促进转型升级的重要一年。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将逐步减弱,宏观经济政策逐步回归正常,但经济发展不确定因素依然很多。准确把握经济发展形势,合理应对各种因素挑战,科学谋划“十二五”工业发展,加快推进工业转型升级,谋求工业发展新跨越是当前工业发展面临的新任务。

一、20xx年度工作指导思想、奋斗目标

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县委九届十一次会议、县政府十一届六次会议各项决策和部署,以“建一流队伍,创一流业绩”为目标,以加快经济转型升级为工作主线,进一步增强工业经济推动力、转型升级支撑力、项目落实执行力,努力保持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健康发展,全面完成“十一五”发展目标任务,为“十二五”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工作目标:工业总产值突破200亿元,其中规模工业产值确保增长22%,力争26%,总量达到155亿元,力争 160亿元;工业增加值增幅确保14%,力争16%,占全县gdp比重在50%以上;工业投资确保增长10%,总量达到51亿元,力争增长15%,总量达到53亿元;园区建设完成基础设施投入1.8亿元,提供可供出让土地3000亩以上;节能降耗确保完成“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万元生产总值能耗强度五年下降 20%的目标。

二、20xx年度工作重点

1、加强运行分析监测,合理配置生产要素。一要加强经济运行分析。加强调查研究,关注宏观变化动态,把握形势,预测趋势,注重搜集、整理、分析、发布市场信息,提高政府与企业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二是完善政策体系。全面梳理近年出台的涉工政策,不断完善加快工业发展若干意见,制定鼓励企业上市、龙头骨干企业培育等政策措施,形成具有系统性、操作性和指导性的工业发展政策体系。三是加强融资服务。积极谋划银企对接互动,争取上级商业银行授信额度。加强与地方商业银行对接,拓宽信贷渠道。积极引进地方性商业银行开设经营机构,进一步优化区域融资环境。四是加快园区平台建设。已征土地和基础设施尚未配套到位的区块,要加大投入力度,确保一平三化五通到位,确保熟地供应,滚动储备熟地3000亩。加快生产性服务设施建设,重点引进和培育技术研发中心、检测检验中心、现代物流中心、信息发布中心等,完善产业配套服务功能。

2、大力培育优势产业,打造优势产业集群。一是做好产业规划。进一步提炼完善特种纸、五金机械、纺织三大主导产业发展规划,规划中含有项目生成功能,使规划具有可操作性,最终转化为园区的落地项目。对园区产业布局进行深层次研究,作相应调整,使园区布局符合低碳经济要求,增加环境容量。二是完善产业政策。制定产业转型升级行动方案、产业发展政策、龙头企业培育政策、扶持全民创业发展政策等一系列相关政策,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三是培育龙头企业。引导10-15家龙头企业开展发展规划研究,给予一定的经费补助。创新建立独立于政府、企业的主导产业研发平台。四是培育优势产业。特种纸产业依托产业知名度较高的优势,开展产业招商。引导企业差异化发展,鼓励现有企业加快技术改造,实施特种纸原纸深加工,延伸产业链。五金机械产业要加强产业布局、产业准入条件研究,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引导发展铁路专用器材制造产业,建设区域性铁路专用器材制造基地。纺织产业要积极引进投资规模大、装备先进、产品档次高的纺织企业,不断壮大产业总量。

3、强化项目跟踪服务,扎实推进项目建设。对今年已经确定的51个重点工业项目实行卡片式管理,每个重点项目确定专人负责跟踪服务,及时了解企业主的建设设想、资金实力,掌握项目推进的进度、特点和趋势,每月进行梳理汇总和分析,掌握重点项目建设总体情况,为县委、县政府决策当好参谋。采取定期召开项目推进分析会、项目倒排工期制、督查落实跟踪制等形式,推进重点项目顺利实施。加强企业项目管理人员培训,使企业熟悉项目建议书编制规范、项目申报备案流程,提高项目管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建立项目储备库,项目动态管理,对在推进中确实存在困难的项目进行调整,确保完成全年51亿工业投入的目标。继续开展项目履约评估,促进项目快建设,早投产。

4、谋划“十二五”战略,启动工业规划编制。认真总结分析“十一五”工业发展经验,科学谋划“十二五”工业发展思路,把握工业发展的主要方向,站在跻身“XX第一方阵”长远目标、建设浙中西城市群以及金衢丽产业带的高度,从规模、速度、效益、结构、空间、地位等角度,从投入、产出、能耗、物流等方面,研究提出“十二五”工业发展总体目标,按照约束性、导向性、预期性的发展要求,确定工业发展指标体系。加强成本因素、市场因素、技术因素、政策因素的组成和变动趋势研究,分析判断由此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提出切实把握机遇、积极应对挑战、保持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战略性建议。

5、积极引导技术改造,焕发工业经济新活力。一是鼓励技术创新。发挥政策导向作用,支持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工艺改造和装备升级。开展科企、校企、企企合作,开展产业共性技术联合攻关,提高产业协作研发实力。二是实施技术改造项目。技术改造是工业投资新的增长点。对今年已经确定的69个技术改造项目,要引导企业抓住经济恢复的有利时机,加快组织实施,尽早建成投产。积极组织项目申报,争取一批项目列入各级扶持专项。三是完善项目工作机制。对决策咨询制度和“五步工作法”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要进一步修改完善,建立更科学、更规范、更有效的项目管理机制。

6、建设企业家交流载体,提高企业家队伍素质。成立企业家协会、企业家联合会,建立企业家活动俱乐部,定期不定期举办“企业家沙龙”,促进各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推动企业家文化建设。依托省中小企业创业辅导中心和XX大学(龙游)培训基地举办工商管理总裁研修班,开展国际国内形势、宏观经济、企业上市、现代企业管理和法律法规政策等内容的企业家培训,提高应对宏观形势和把握大局的能力。举办企业家论坛,开展双向互动式研讨交流活动。通过企业家协会行业俱乐部等组织企业家到工业经济发达地区和国内外著名企业实地参观学习,参加短期研讨班,学习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经营模式,提升企业管理水平。

7、积极履行经贸职能,真心实意为企业办实事。一是切实做好扶持、服务中小企业的各项工作。具体措施包括:抓制度建设和机构设置;加大政策措施宣传和落实力度;研究、制订和落实中小企业扶持政策;多种措施并举,扶持、服务中小企业发展。二是以项目为中心,继续积极争取上级对项目的资金支持。精心筛选一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向上级申报工业投入、节能降耗、使用新墙材、中小企业培育、商贸流通等各个条块国家、省、市资金扶持。三是牵头协调项目推进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完善一企一策一干部帮扶政策,对具体困难和个性问题,牵头协调项目服务部门、企业所在地及有关涉及部门尽快帮助解决;对涉及面较大,带有普遍性、政策性的问题,深入分析问题症结,认真研究解决措施,及时为县委、县政府决策提供参谋建议。

8、推广资源综合利用,鼓励企业节能降耗。一是开展能源节约工程。鼓励企业实施节能技改,大力推广余热、余压和可再生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加强对重点用能企业节能管理,落实责任,强化督查,确保完成“十一五”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降低20%的目标。二是实施清洁生产工程。实行重点企业强制清洁生产和重点产业全行业清洁生产制度,有针对性地开展清洁生产审核。三是推广资源综合利用。重点抓好矿渣、炉渣和竹加工废料的综合利用工程,加快新型墙材的开发和生产。四是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按计划强制淘汰直径2.2米以下的水泥粉磨机生产线、小型废纸造纸企业。推进粘土砖瓦企业整合,逐步减少粘土砖瓦企业数量,积极推进新型墙材建设。

9、加强商贸流通管理,探索流通新业态。积极做好生猪定点屠宰监管、食品安全管理、农村连锁超市建设、市场整顿与规范、十小专项整治、家电下乡等常规工作,完善城乡一体流通网络。在此基础上,探索建设商贸流通新型业态,着力培育和引进生产性服务业、主导产业物流服务业,谋划主要工业品(纸及制品)市场建设。

10、加强经贸队伍建设,提高工业引领能力。按照“认认真真学习政策、扎扎实实推进项目、真心实意帮扶企业”的工作要求,进一步深化“学业务、学政策,比工作、比贡献”的“双学双比”活动,通过学习培训和工作实践,着力解决精神状态不佳、工作思路不清、政策业务不精、工作作风不实等存在问题,提高干部抓落实的能力和工作推进能力,努力塑造一支作风硬朗、业务精湛、形象优良的经贸干部队伍,为全县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出新贡献。

首页 1 2 尾页

转贴于

2020年经贸局2020工作总结和2020工作思路


今年,我局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各项工作,深入学习省市有关工业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工业兴县”战略,锁定发展这一目标,明确推动工业总量增加和质量提升两大任务,突出招商引资、企业服务、商贸管理和先进性教育四个重点,强化年初提出的“六个一”举措,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并取得明显成效,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工业运行情况和特点

全年工业产值累计10.9 亿元,销售产值达10.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5.14%、17.06 %,工业产销率97.13%,同比增长1.59个百分点,完成出口交货值15600万元,同比增长5.51%。到上月底,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得分累计248.41分,同比增长80.99个百分点。共完成工业性投资2.511亿元,完成市下达指标任务的100.44%。工业经济的主要特点是: 第一,工业经济的增长,主要依靠规模以上企业。全县26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产值5.65亿元,同比增长37.14%,占工业总产值的52.3 %,一改过去规模以上企业产、销的增速慢于规模以下工业的“不合理”现象。第二,水电业受装机扩容和降雨量增多影响连续保持高位增长,全年发电量58001万千瓦时,同比增长53.81%;矿产品产值19223万元,同比增12.11%;竹木制品及玩具产值13975万元,同比增10.07%;绿色食品累计产值1014万元,同比略有下降。第三,新兴产业继续较快增长。橡胶塑料制品和铜制品两样合计产值15480万元,同比增44 %。另外,新引进的非资源型产业已陆续投产,将成为我县新兴产业群中新的强劲增长点。

主要工作和成效

(一)把握五个“三”,招商引资有新成果

1、编制三个“本子”。一年来相续完成了《xx县十一五工业发展规划》;《xx县招商引资重点行业重点产品指导性目录》、《xx县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工艺和产品目录》和《xx招商》宣传画册等三个“本子”的制作,进一步明确了项目的落地方向、产业导向和可选项目内容。

2、搭好三套“班子”。在招商引资工作中形成了以分管副县长为主的招商引资领导决策班子;以相关部门及项目所在乡镇为主的项目实施跟踪服务班子和以招商代理中心为主的项目审批代理班子。三个“班子”分三个层面建立健全相关配套制度,形成有效的工作机制,使招商引资工作从决策到实施都能有序进行。

3、借助三条“路子”。为拓宽招商引资渠道,年初开始我局积极借助新筹建的“xx县企业家联谊会”;新设立的“义乌来料加工联络处”和20xx年山海协作系列活动为“路子”,进一步拓宽了招商引资渠道。

4、摆了三个“摊子”。分别在温州和义乌参加了浙博会、义博会等两个博览会,11月底县委、县府还在杭州专场举办了招商引资暨旅游推介会。共发放宣传资料2000多份,在会上签订的合同投资数十亿元。

5、挑起三幅“担子”。加强部门间的协调,开展了一次闲置土地调查,挑起了力排“用地难”的“担子”;敦促彭月产业转移基地交通干道路面硬化,雅阳、彭溪变电所增容等工程进度,及时协调处理彭月上空线路迁移、坟墓搬迁等工作,挑起了力排项目“进场难”的“担子”;创办了《xx县经贸招商快讯》,设立了投诉电话,及时收集业主在办事过程中碰到的各种困难,并及时反馈,帮助解决,切实为客商提供好的服务,挑起了力排企业“办事难”的“担子”。

通过以上措施,大力推进招商引资各项工作。全年共引进企业26家,其中工业19家,合同利用内资8.28亿元,实际到位资金1.128亿元,完成市里下达指标任务的113%;合同利用外资200万美元,实际到位110万美元,完成指标任务的110%。到年底新招企业中已投产的5家,在建的7家,已完成农转用审批手续的6家,正在办理相关手续的6家,另有多家企业正在洽谈中。

(二)把握一个载体,工业提升有新进展

抓住全省提出开展企业服务年活动这个载体,针对我县工业的现实基础,牵头对“12345”工程的目标进行了细化分解,提出了近3年内,要努力通过企业服务,在狠抓招商引资的同时,加强本土企业培育扶持,实现“12345”工程的相关目标。经统计,在企业服务年中,我局会同各相关职能部门和重点工业乡镇政府,共出动1400多人次,走访企业760多家(次),召开现场会58次,为企业解决大小困难122件;开展银企对接10家;帮助企业安排扩建用地50亩。围绕3年内培育和引进较大企业(投资额1000万元以上)50家的“1”号目标,今年共新增投资额较大企业7家。围绕提高高新产业增加值在规模以上企业产值中比例和增加技改投入的目标,申报了7个技改项目,并已启动。围绕创品牌的目标,全年新获评的省著名商标2只,、省品牌产品2个,现全县拥有省市著名(知名)商标9只,创建省市品牌产品6个。围绕培育本土企业“小巨人”的目标,年初筛选的15家重点培育对象,通过企业服务年活动这一载体,不同程度得到提升。

(三)把握四个重点,商贸流通和市场整顿、规范工作有新秩序

主要以食品安全、打击商业欺诈、强化成品油管理和现代农村流通网建设等为重点,有序推进市场整治和商贸流通管理工作。关闭了无证经营加油站(点)24家,责令整顿17家,新批加油站2座。成立了生猪屠宰执法大队,建成了泗溪屠宰场,完成了城关屠宰场迁建。牵头开展“千镇连锁超市”工作,在6个乡镇,新发展了6家连锁超市,进一步深化了农村现代流通网络的建设。组织开展市场秩序整顿执法检查,从历年情况看,立案件数和涉案金额均有所减少,市场秩序逐步稳定和规范。

(四)把握几个结合,先进性教育推动相关工作有新成效

按照县委统一部署,我局精心布置,科学安排,突出解决实际问题,不断深化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包括局机关和局属企业参加的党员有248名,其中下岗党员74名,离退休党员83名,学习面达到100%。在学习活动中注重结合实际解决实际问题,并制定出了符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的共产党员先进性要体现在“理想上的远大、学习上的楷模、工作上的表率、创新上的能手、守纪上的垂范”的标准,不断推动党风廉政、信访、企业改制等相关工作。实行了“一把手四不管”,局财务管理进一步规范;县医药公司综合楼顺利拍卖;县物质总公司拖欠抵押贷款得到妥善处理;原商业局驻温办事处大楼拆建安置完成搬迁扫尾;积极配合搞好百丈移民工作;开展了局属企业财务大检查,敦促企业财务公开;三魁典当行清算、城关屠宰场拖欠工程款信访事件处理等工作正在推进。

二、主要经验和不足

1、“六个一”思路,让全年工作不“跑题”。年初,局班子集体针对当前工作形势,认真研究,概括提出了工业经济要围绕“发展现有的,壮大引进的,增收加工的”三大任务,实施编制一个工业规划;开展一个企业服务年活动;进行一次土地调查;加大一个招商力度;稳定一支干部职工队伍;派出一批干部,树立向上向外沟通联络的窗口等“六个一”举措。简明的思路指出了全年工作的全部重点和努力的方向,使全局工作始终围绕重点不“跑题”。

2、招商引资要明确两个“干什么”。第一、把握“商机”真招商,明确“要我干什么?”。当前发达地区产业正向欠达地区梯度转移,全市又提出实施“一号工程”,给我县招商引资,带来前所未有的“商机”。但我县经济发展“软硬环境”存在不少的劣势,对此,我们在工作中始终不忘把握好“要我干什么?”的主题,在每次与客商洽谈中,不管结果如何,都坚持迎来送往,周到安排,以诚相待,以体现我们“真”招商的态度。

第二、摸清底子招真商,明确“你来干什么?”。要掌握客商的底子,防止有的客商浮夸项目规模,降低投资强度,帮助朋友“搭车”圈地;资金不实,项目落地后便“卡壳”;所谈内容和实施不一致,甚至大悖于产业政策等可能发生的现象。如20xx年引进的劣质奶粉企业。因此在工作中要力求全面掌握客商底子,为招进“真”商、好商奠定基础。

3、突出“快”字,创建反馈载体。为使全局工作,特别是企业服务和招商引资的重要情况能及时向上级领导和有关职能部门反馈,并得到解决,我局特创办了《xx经贸招商快讯》,专编发领导急需掌握的、部门不知道的、需要催办的等内容,直接送到有关领导手中。今年共发出43期,曾多次得到县委周书记的批示,成为解决企业“办事难”的快车道,有效提高了办事效率。

总之,以上成绩的取得,是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全局人员共同努力和局属企业全力配合下而取得的。但是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楚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是经费不足,开支困难;工作效能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引资渠道还不够宽;科室工作交叉较多,关系需要进一步理顺等等。下步我们将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各项工作,学习好领会好省市经贸工作会议精神,贯彻好落实好县委县府的重要部署,继续加大力度,克难攻坚,切实解决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三、明年趋势分析和基本思路

在招商引资和“12345”工程的推动下,20xx年,一方面工业总量将明显增加,随着新招项目加快建设和投产,估计明年工业产值可以增加至少20个百分点以上;另一方面整个工业格局也将发生大的变化。全年引进的19家工业企业,涉及不锈铜、鞋业、化工等新的行业,这些企业有些已投产,大部分企业投产后进入正常年份的预计年产值都在5000万元以上,其中至少有2家企业预计年产值超亿元,相当于我县原四大支柱产为中整个竹木行业20xx年的总产值;相当于食品加工业产值的十倍。这些通过我县产业承接区引进的新兴产业虽然在短期内没能形成有效的生产能力,但很快就会成为我县工业经济的新的重要增长点,推动经济总量的增加和促进结构的调整,使全县工业经济的增长对矿产品开发、水电业等资源型工业的过度依附性慢慢减弱。总体上看,明年我县工业将步入成长、转型的关键时期。

在这个关键期内重点要继续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继续以新项目推动为主抓好招商引资工作。一要抓进度,整体推进招商引资工作。包括抓好已招项目的落地、实施和新项目的继续引进;抓产业承接区向松垟、泗溪方向拓展1:500地形扩测、总平规划等基础性工作进度;二要抓密度,增强投资强度和企业集聚程度。主要是在土地十分紧缺的情况下,按产业政策做好选商选资工作,尽可能地提高投资强度。另一方面要加快使工业企业归口入驻基地,形成产业集群。三要抓力度,提高服务质量。加大领导力度,落实各项措施;加大责任力度,完善各项考核制度,拓宽工作思路,总结有效办法,切实为客商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二)着重抓配置,努力破除土地要素制约,再整合一批招商引资用地。一方面是抓基地,落实好“十一五工业发展规划”。要按新的工业发展规划,在做好彭月产业承接区详规的基础上,尽快搞好其他功工业能区的土地祥规,争取新引进企业归口入驻,使新的产业功能区成为对外开放的窗口、优化服务的阵地、加快发展的平台。另一方面要提高项目落地效率,提高用地审批效率,再度简化招商引资项目各项审批手续,加快供地速度。

(三)千方百计加快本土工业提升。要认真分析传统行业发展存在的问题,研究对策引导和催生如木制品、石材加工等传统行业企业进行联合扩大,争取在投改、扩建方面有所突破,努力在年初筛选出的重点培育对象中培育出一批本土企业“小巨人”来。

(四)还要抓环境,真正做到合力扶工。加大领导力度,落实各项措施;加大责任力度,完善各项考核制度;加大宣传力度,营造“人人都是投资环境,处处关系开放形象”的氛围,树立服务招商、服务企业就是服务发展的理念,切实增强干部群众的环境和服务意识,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从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共同打造投资新环境。

xx县经贸局

2020年市外经贸局2020年人才工作总结和2020年人才工作思路


20xx年人才工作:

一、党委重视,加强对人才工作的领导。一年来,我们按照《中共湖州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20xx年工作要点》的要求,成立了外经贸局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局主要领导总负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组宣人事处具体做好人才工作,不断加强对外经贸系统人才工作的统筹规划、综合协调和督促检查。在此基础上,坚持不定期专项研究人才工作,听取人才工作情况汇报,研究、解决人才培养、使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确保人才工作各项任务落实到位。

二、深入贯彻实施《公务员法》,进一步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

一是做好公务员法宣传教育工作。采取集中学习、专家辅导、宣传橱窗、知识问答等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学习宣传公务员法,特别是公务员考试录用、考核、奖励、辞职辞退、职务升降、调任、转任、培训、非领导职务设置等单项法规规定的学习培训。二是加强公务员作风建设。按照作风建设活动的要求,严格对公务员的管理,抓住实施公务员法的有利契机,着力解决对在公务员管理中的矛盾和问题,不断提高公务员管理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水平。大力培育和弘扬公务员精神,促进公务员道德建设。加强督查考核,完善考核体系和考核手段,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不断提高公务员队伍的服务质量、服务效率和服务水平。

三、开展公务员培训工作,提高公务员队伍的履职能力。

按照上级的要求,我们把公务员培训教育工作作为优化服务环境、加强作风建设、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和形象的重要环节,着眼于建设一支适应新形势要求的高素质公务员队伍,不断开拓教育培训工作新局面,取得了良好成效。在培训内容上我们注重把政治理论、思想道德、语言文字、公文写作、法律知识、大讨论大实践活动、网络信息、党风廉政建设等内容充实到公务员初任和任职培训中,增强了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提高了公务员队伍的岗位适应能力。在方法上我们采取了集中辅导、个人自学,督查考核。坚持机关学习日制度,按计划要求遂一抓落实,按照五五普法纲要,在公务员队伍中大规模开展法律法规培训,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公务员队伍中有37人多次参加了市人事局组织的公务员公共管理基础课程培训,有8名公务员分别参加了省、市举办的各类知识学习班;同时采取多种方式,抓好公务员初任、任职、专门业务和更新知识培训,突出提高理论素养、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训。

四、加强对外贸企业业务人员的培训

针对进出口贸易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分别组织对外贸、外资、外经企业的相关人员进行了政策法规、业务知识辅导培训,累计人数达到800多人次。

存在的主要问题

对新形势下外贸人才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调研不够,缺乏创新意识。机关的业务学习抓得还不够紧,有时紧时松的现象,学习质量不够高,知识面不够宽。

20xx年人才工作思路:

1、深入学习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20xx年工作要点》,按照“解放思想、激发活力、创业富民、创新强市”大讨论大实践活动的要求,根据外经贸系统人才队伍的现状和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的计划,并逐条逐项抓落实,确保人才队伍整体素质有明显的提高。
 
2、继续抓好《公务员法》的贯彻实施工作,加强对公务员的教育培训,按照上级的部署和要求,积极推荐优秀公务员进党校和上级组织的各类学习培训班,使公务员的政治素质、思想品行、党性修养、业务知识不断得到更新和提高。

3、加强机关作风建设。一是坚持和完善相关学习制度,改进学习方法,不断更新学习内容,加强对党的新方针政策和外经贸法律法规的学习,对工作中的问题进行深层次的分析和思考,不断提高机关干部适应新形势、解决新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制定和完善个人的学习记录,建立工作笔记、学习记录。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结合业务工作,加强调查研究,努力把学习的成果转化为工作成果。二是坚持科学的态度和求实的精神,兢兢业业地做好各项工作,树立强烈的时间观念、效率观念、质量观念。三是深入基层调查研究。认真研究外贸政策,深入调查研究,积极开展“三外”工作各类有针对性的专题调研,为领导决策提供服务,当好参谋。四是继续转变工作作风,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变等着服务为主动上门服务,方便服务对象,提高工作效率。五是督促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以踏实有为的工作风、求真务实的工作举措,做到抓外经贸工作的氛围不淡、力度不减、政策更优,千方百计破难题,矢志不渝求发展,确保全面完成年度工作任务

"财务科工作总结及明年工作思路"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