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卫生局季度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 2019.08.14

上半年卫生局工作总结。

白驹过隙,日光荏苒。回想起来,我们总会经历很多各式各样的事情,很有必要给自己写一份总结,一份给自己的总结,总结是对过去的事情的简单概括,那么,大家有写过关于总结的范文吗?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上半年卫生局工作总结”,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上半年,市卫生局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统领卫生事业发展,积极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巩固完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逐步取消以药补医,做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各项工作,确保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

一、上半年重点工作进展

(一)新农合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我市新农合筹资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300元,全市435.89万农民全部参合,共为242.08万人次参合农民报销医药费用5.44亿元,门诊补偿比为36.27%,住院政策范围内补偿比73.32%;将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的一般诊疗费纳入新农合医疗补偿范围;重大疾病保障病种扩大到9类,政策范围内住院补偿比达75.13 %;市内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全部实现住院即时结报。

(二)基层卫生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分别推选8个和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参与省星级和国家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评选;在全市范围内推开家庭医生制度;规划内4349个卫生室全部完成一体化管理;积极争取政策解决乡医报酬和养老待遇问题;组织完成4740名乡村医生、1500余名基本公共卫生人员在岗培训;组织228名医务人员对口支援73家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三)基本药物制度稳步实施。全市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规划内的村卫生室全部实施了基本药物制度;在全市逐步推开药房经营管理试点经验,引导建立合理用药工作机制,今年2月,市卫生局在全省卫生工作会议上做了典型发言;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妥善处理毒胶囊事件。

(四)公立医院改革加快推进。科学测算公立医院改革成本,对全市公立医院收入及药品差价进行调查摸底,充分调研了局直公立医院机构编制,初步形成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调整方案。先后召开10余次不同层面的座谈会,研究讨论公立医院改革措施,争取政府和各部门支持,制定有利于公立医院改革的财政补偿、价格调整和支付方式政策。起草《关于进一步推进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的实施意见》,确定了我市公立医院改革的总体思路,拟以锁定总量、调整结构,增加投入、减轻负担,提高绩效、在线监管、调动积极性为原则,以取消以药补医、完善补偿机制和推进支付制度改革为关键环节,统筹推进体制机制改革。

(五)医疗安全和质量不断加强。全市共有102家医疗机构推行了先诊疗,后付费服务模式;启动我市医师多点执业试点工作;拟订全市院前急救规划,下发《院前急救服务流程和规范》;以市政府名义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无偿献血工作的意见》,建立无偿献血工作长效机制,加强对医疗机构自体输血考核,全市医院临床用血量下降了10.54%;做好危重孕产妇、新生儿抢救及转诊登记,加强出生缺陷筛查干预,提高妇女儿童健康水平。

(六)公共服务均等化进一步促进。基本、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稳步推进。全市已免费为720余万市民建立健康档案并实现信息化管理,建档率达80%以上;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建档管理分别为95万人、33万人,管理率达80%。全市农村住院分娩补助孕产妇7299人,补助率达55.82 %。为全市35万60-64周岁的常住居民提供中医体质辨识与调养指导公共卫生服务;启动适龄儿童免费窝沟封闭防龋市级民生项目,首批3401名学生已开始受益。

(七)居民健康水平不断提升。加强手足口病、艾滋病、结核病等重点传染病防控,上半年无重大疫情爆发;完成接种常规疫苗73.82万剂次、二类疫苗13.82万剂次。在5家医疗机构开展防治结合型医疗机构试点,市口腔医院已列为国家级试点;选择14个点进行低盐膳食干预试点;积极创建无烟医疗卫生机构。起草全民健康、幸福XX建设健康XX实施方案;开展全民健康生活方式示范创建活动。

(八)重点卫生项目建设积极推进。修订完善十二五卫生事业规划,已经市政府研究同意;编制完成十二五时期卫生百万平米设施建设规划,积极筹划市医学科学院建设,做好医学园区建设初步规划设计,市区北部医疗中心在出口加工区与医学园区一并选址;市三医迁建、市妇儿医院(二期)、市立医院东院区二期等项目进展顺利。

(九)中医药事业健康发展。鼓励开展中药专方传统加工、小锅煎药等特色药事服务,积极创建中医特色护理病房;积极创建国家级、省级重点专科、实验室,启动传染病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开展多层次名老中医带徒活动。

(十)依法行政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市178个乡镇、街道设置卫生监督协管站331个;实施卫生状况信誉度分级管理,发布健康预警预告9期;先后开展9次专项执法,加强对各医疗机构、公共场所、学校等的监督;建立完善电子稽查制度;探索试行卫生许可黄证制,优化再造审批流程,共审批卫生许可1879件,比去年同期增加了20%。WWW.gz85.coM

(十一)卫生科教和人才队伍建设步伐加快。组派16名专业技术骨干赴德进修,组织申报赴加拿大眼科奖学金候选人;对28名全科医师进行了重点培训;加大急需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目前正与5名意向人才洽谈。探索设立局级科技发展资金;组织做好24项省科技厅成果评审,申报市科技奖项目88项;加强与雷根斯堡市和加拿大渥太华的医疗合作。

(十二)创建人民满意的医疗卫生机构活动继续开展。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全面推行预约诊疗服务;三、二级医院优质护理服务分别覆盖88%、69.4%以上病房;继续推行门诊温馨首程导航等志愿服务;开展局长、院长谈服务、医院开放日、媒体看医院等活动,加强医患沟通。

(十三)卫生信息化建设加快推进。完成海慈等3家医院LIS、pACS、电子病历系统和三医等3家医院的HIS系统上线运行;1600余个村卫生室开始运行基层卫生信息系统;起草了居民健康卡发放、管理建设方案,做好居民健康卡的技术对接等前期筹备工作。

(十四)其他各项卫生工作统筹推进。一是制定创先争优第二轮承诺方案,开展群众评议党组织、党员活动和听民意、体民情、送温暖、聚民心活动。二是建立党风廉政谈话制度,积极贯彻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开展防止领导干部利益冲突试点工作,规范领导干部权力运行。三是强化对重大卫生工程、医疗设备和高值耗材招标采购的监管,推行医药购销廉洁协议制度。开展两线一网工作,受理网民在线提问146个,群众满意度达92.31%。四是对十二区市三年医改工作进行了考核验收,系统总结全市和我局承担的医改任务完成情况,抓好医改亮点培育和推介。五是加强医疗卫生行业安全生产工作,完善规章制度,加强应急演练,组织专项检查,排查不安全隐患,及时整改。

二、下半年卫生工作思路

(一)继续巩固和完善新农合制度。加强对各区市新农合支付方式改革、一般诊疗费政策执行等工作的督查;制定农村医疗大病救助办法;年底前实现参合农民就医、报销一卡通。

(二)健全基层卫生服务体系。组织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回头看;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继续推进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落实对乡医的各项补助和支持政策,抓好基层卫生人员培训;做好城乡医疗对口支援。

(三)扩大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加快推进村卫生室实施基本药物工作;督导全市公立医疗机构配备使用新版基本药物目录;进一步提高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基本药物使用比例;逐步推开药房分离经营管理改革经验。

(四)积极推进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制定实施《关于进一步推进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的实施意见》,积极协调各有关部门启动试点县公立医院改革工作,全面取消以药补医;完成全市公立医院医疗服务项目规范及价格调整工作。

(五)加强重大疾病防控力度和爱国卫生工作。加强手足口病、霍乱、猩红热等传染病防控;继续实施减盐防控高血压项目、糖尿病项目;推进防治结合型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做好控烟工作;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复审成果。

(六)做好中医药工作。实施养生保健三进工程;推出10项家庭中医药适宜技术;开展名中医带徒、中医药骨干培养对象等培训;加强中医重点学科与特色专科建设。

(七)推进重点卫生项目建设和卫生规划。推进三医迁建、妇儿二期项目建设和百万平米卫生项目建设;研究财政对卫生事业经费保障机制和政府对卫生投入比例;推进医学园区规划建设、招商和医学科学院前期论证工作。加快推进居民健康卡发放工作,基本完成居民健康信息系统的建设。

(八)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和学科建设。做好重点学科建设发展规划、评估论证、人才培养工作;加强全科医师转岗培训;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

(九)加强卫生监督和依法行政。推进卫生监督协管服务项目;加大对医疗机构、公共场所、职业卫生等卫生监管力度;抓好电子稽查;继续试行卫生行政分级许可。

Gz85.Com更多总结小编推荐

上半年区卫生局工作总结


区卫生局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卫生局的指导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围绕成华区建设中西部综合实力一流城区的总体目标,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原则,不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提升基本医疗及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将上半年主要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上半年工作推进情况
(一)夯实基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公益化进程逐步加快
一是年初区委、区政府确定的6家政府举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任务按计划推进,青龙、保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建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装修改造工程预计6月底完工,新鸿、府青、跳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装修改造工程完成项管及设计招标。此外,余下未建设的6家政府举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基本确定其中4家中心的选址建设方案,双水碾、桃蹊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选址尚未确定。二是非公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清退转型工作有序推进,府青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签订意向性交接协议,新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清退谈判工作正式启动。三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运行机制不断完善,制定了《成华区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绩效考核办法(试行)》及《成华区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绩效考核办法》,进一步规范了各中心的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及专项资金管理。四是省级示范社区卫生中心创建工作卓有成效,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顺利通过市卫生局初审。
(二)抢抓机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纵深推进
一是县级公立医院改革深入推进,区人民医院管委会已正式行使职能,新址建设完成平面图及施工图设计,旧址装修改造工程完成设计及清单编制;区第三人民医院计划另辟新址筹建第二院区,将按照大专科、小综合模式打造一家二级医院;区第六人民医院已开展与市第二人民医院的合作,将按照二级医院标准打造老年病专科医院;区妇幼保健院的二级甲等妇幼保健院创建工作力争年底前接受评审。二是进一步优化卫生资源配置,积极培育引进优质卫生资源,驻区医疗机构成都誉美医院、核工业四一六医院改扩建项目进展顺利,龙潭大型综合性医院项目已与市第二人民医院初步达成合作意向,新生堂妇儿专科医院项目土地预计8月份上市,锦绣东方配套医院项目正在进行环评工作,投资方已与市第三人民医院签订合作意向协议。三是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现全覆盖,1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半年共采购基本药物475个品规640万元,有效缓解了群众看病贵问题。

(三)优质均衡,公共卫生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
一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水平有效提升,电子健康档案实行规范化管理,规范化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达90.51%,在14个中心全面推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累计签约4.8万户,深入开展健康直通车活动,健康教育覆盖75万人。二是疾病防控工作扎实有效,区疾控中心标准化建设正式启动,上半年无甲类传染病报告,急性传染病发病率低于全市控制目标,成功创建了四川省结核病综合防治示范区,省级免疫规划示范区创建工作得到了卫生部疾控局调研组的充分肯定,将于6月底接受省卫生厅评审。三是妇幼保健能力进一步增强,实施住院分娩孕产妇阳光补助106人、补助金额4.77万元。四是精神卫生工作切实开展,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社区管理率达86.36%,实施重性精神疾病患者阳光救助29人。五是卫生执法监督工作不断加强,检查各类机构2797户次,监督覆盖率100%,办结各类卫生行政审批事项754件,规定时限办结率达100%。六是爱国卫生工作深入开展,积极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及全国城市文明程度指数测评迎检工作,督查居民院落840个,清理垃圾84吨。
二、下半年工作安排
上半年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我们清醒地认识到,目前仍然存在优质卫生资源不足、政府举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推进过程中困难较多、基层卫生人才队伍缺口较大等问题。下半年是卫生各项重点工作的攻坚阶段,我们将进一步解放思想,真抓实干,切实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突出公益性质,在加快构建公益性社区卫生服务体系上求突破
一是加快硬件建设。力争龙潭、府青、新鸿、跳蹬政府举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年内建成,启动双桥子政府举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工作,尽快落实双水碾、桃蹊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选址建设方案。二是完善管理机制。完成区社区卫生服务指导中心人员组建,进一步完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补偿考核奖惩机制。三是强化能力建设。加快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拓展家庭医生服务模式,建立区属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双向转诊模式。
(二)突出管理增效,在深化公立医院改革上求突破
一是加快区人民医院改革。配合区统建办加快医院新址建设,力争年内完成医院旧址装修改造工程,完善医院管委会和院长负责制,适当扩大医院自主管理权限。二是加快其它公立医院改革。统筹推进医院管理机制、补偿机制、人事分配、药品供应等方面的综合改革,突破发展瓶颈,找准医院市场定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提升。

(三)突出改善民生,在提高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上求突破
一是提升疾病防控能力。配合国投公司加快区疾控中心新址建设,加强重大传染病防控,争取成功创建省级免疫规划示范区。二是深化妇幼保健工作。继续实施妇幼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强化危重孕产妇管理及出生缺陷干预,努力降低孕产妇及婴儿死亡率。三是加强卫生执法监督管理。加大日常监管力度,严厉打击非法行医。推行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机制,有效预防和化解医患纠纷。四是强化社区卫生服务能力建设。继续推广家庭医生签约式服务及全民健康体检,实施养老服务康乐工程,深化双向转诊模式,努力提高群众满意度。
(四)突出外引内强,在优化人才队伍结构上求突破
一是引进高素质紧缺人才。加快完成上半年系统下属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公开招考工作,启动下半年招考工作,不足部分通过招聘解决,尽快搭建起新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人才梯队。二是加大基层卫生人员在岗培训力度。加快公共卫生、全科医师培训,加强继续医学教育,实施中央补助城市社区卫生服务能力培训项目。

卫生局上半年卫生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要点


2009年上半年卫生工作总结

2009年上半年,全市卫生系统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着力抓好公共卫生、农村卫生、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医院管理等工作,加快推进医疗服务区域中心建设,促进卫生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完成过半的好成绩。现将2009年上半年全市卫生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快农村卫生三级网建设

今年上半年,我局加快推进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一是积极做好申请中央财政资助项目工作。今年3月初,召开了全市卫生局长工作会议,专门研究部署加快乡镇卫生院建设工作。在3月底,举办一期全市乡镇卫生院省级财政补助申请材料撰写学习班,邀请省药学院专家授课,并对调查和申报材料撰写作具体指导。完成了对全市乡镇卫生院现状摸底调查和乡镇卫生院房屋现状情况调查表填报和乡镇卫生院总平面图、业务用房平面图及相关图片资料采集,并制定了乡镇卫生院建设计划。二是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加快乡镇卫生院改扩建工作。今年我市89个乡镇卫生院获得了省财政补助,人员补助经费中80%用于在职员工工资补助,20%用于业务用房建设和设备装备添置等。省财政对我市翁源龙仙、坝子等9所乡镇卫生院下拨了共900万元用于业务用房建设、设备添置等的补助经费。中央拉动内需增加对基层卫生建设的资金,经过努力争取,我市有4个乡镇卫生院获得了第一期新增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中央投资计划各50万元建设资金。有6所乡镇卫生院已上报中央争取第二期新增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中央投资计划各50-90万元建设资金。三是积极做好革命老区乡镇卫生院改扩建工作。经省确定,我市有一、二类老区卫生院42家,改扩建业务用房面积共14545.79平方米,有三类老区卫生院危房拆除面积为1513平方米。6月18日召开了全市召开革命老区乡镇卫生院建设工作会议,加快推进老区乡镇卫生院建设。会议要求各县(市、区)卫生局会同县财政、扶贫办等部门,在6月底前对老区乡镇卫生院业务用房及危房情况进行核查建档,并按照《广东省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与发展规划》要求和乡镇卫生院建设标准,制订卫生院业务用房改造建设明细台账,力争今年年底前全部解决革命老区卫生院业务用房不达标及危房改造建设任务。四是积极探索乡镇卫生机构一体化管理机制。我局拟定了《韶关市村卫生站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在全市进行征求意见和开展调研,并选择1-2个县(市、区)开展试点,更好地发挥一村一站一万元的作用。五是加快空白村建设进度。采取乡镇卫生院设点等多种形式在没有设置卫生站的行政村设站。新增的乳源县板长村等10间卫生站已获得省的一村一站一万元补助。五是加强乡镇卫生院技术。

二、大力推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

我市规划建设的11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至去年底有6个建设完成挂牌。为加快推进建设步伐,我局督促各县(市、区)卫生局加强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工作的领导,并及时把省补助3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合计200万元补助资金足额下拨到有关县(市、区)级财政。为确保各地严格按照财政专项资金专款专用的使用原则,我局联合市财政、监察等部门加强对建设工作的考核评估和财政资金的监管,督促按照省财政资金绩效考核的要求,做好相关材料准备工作,确保资金安全、有效的发挥作用,保证按时按质完成建设任务。积极与市劳动与社会保障局等社区卫生服务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联系,协助制定社区卫生服务相关配套政策。积极开展把适宜社区的公共卫生服务职能逐步由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承担的试点工作,组织有关人员到社区指导疾病预防控制和重点人群保健工作。积极做好社区全科医护人员培训工作。我局在去年完成对全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全科医护人员有关情况摸底调研的基础上,今年初拟定了全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全科医护人员培训大纲,委托韶关学院医学院对全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近200名医护人员(其中全科医师93人、社区护士78人)进行转岗培训。今年5月29日,举办了第一期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员转岗培训班,74名医护人员(全科医师43人,社区护士31人)参加了第一期培训。

三、积极推进医疗卫生区域中心打造

一是加快重点工程建设。粤北医院门诊医技楼建设,积极做好用地拆迁、规划设计等前期工程,到目前已全部完成拆迁户签定搬迁或补偿协议,进入工程招投标程序,力争在8月份动工。职业病防治中心大楼、中医院医技大楼等重点建设项目进入完善功能配套阶段。市妇幼保健院新大楼和新中心血站建设正在进行选址和立项申报。二是抓好医疗卫生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市直医院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分别出台了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各项政策和措施,采取从外地引进、本院专家带培和鼓励自学成才等办法,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医疗卫生技术队伍,全市具有副高及以上技术职称的有567人,同比增加22人。同时,各医院不断完善绩效激励机制和分配机制,充分调动广大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如市一人民医院今年初实行工资奖金与工作量和工作业绩挂钩,大大调动了广大医务人员的积极性。三是加强专科建设,建立优势学科群体和特色专科。肿瘤防治、心血管疾病介入、肝胆外科等重点专科和特色专科建设得到加强。四是强化医院管理,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在巩固医院管理年活动成果基础上,继续开展医院管理年、创建平安医院和医疗安全百日专项检查活动。各医疗单位认真落实各项医疗核心制度,把三级查房制度,首诊负责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制度、分级护理制度、会诊制度、交接班制度等作为医疗护理质量的重点,严格落实医疗护理缺陷、医疗纠纷、医疗事故和输液反应等报告制度,防范于未然,杜绝医疗事故的发生。今年2月对部分二级以上医院进行了督查。五是加强医疗科研课题研究,积极做好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今年完成141项科研课题立项,有121项获得通过,其中有20项推荐到省级,7项课题已通过省立项。推广新技术应用113项。六是大力推进中医强市工作。加强县级中医医院、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中药房的规范化建设,抓好翁源县中医院改扩建工作。积极开展申报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和创建省中医药先进县工作,曲江区在积极开展申报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工作,翁源县积极开展创建省中医药工作先进县工作。积极推动中医药继承创新、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继续开展韶关名中医学术经验师承和治未病工作。

四、认真做好妇幼保健工作

今年,我们把做好妇幼保健工作作为卫生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作为民生工程的重要内容抓紧抓好。一是全力推进免费婚检工作。在市妇儿工委的协调下,卫生、民政、计生等部门积极配合,4月份在仁化召开了全市免费婚检工作现场经验交流会,6月份召开了全市卫生系统免费婚检工作推进会,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在全市推行免费婚检的实施方案》。目前仁化、新丰等县的婚检率达70%以上,南雄市达40%,其余各地婚检率均稳步提高。二是实施妇女儿童发展纲要。召开了全市妇幼卫生工作会议,对2008年我市实施两纲的工作进行了总结,并对2009年全市妇女儿童工作进行了研究和部署。6月份召开了全市妇幼信息工作会议,对全市上半年实施两纲目标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确定提高婚前医学检查率和降低新生儿出生缺陷发生率作为下半年的工作重点,并对重点、难点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制定了工作措施。三是认真实施妇幼安康工程。省卫生厅已把市妇幼保健院为妇幼安康工程乳腺癌防治项目定点单位,并协助省保健院在我市组织了相关培训,做好项目实施方案的拟定工作。四是加强母婴保健技术服务管理。对辖区内医疗保健机构母婴保健执业许可证和从业人员的技术考核合格证进行考核验证(发证),对全婚前医学检查的单位和个人资格进行了审核,并举办培训班,保证依法提供技术服务。上半年组织发放出生医学证明18100份,核查外省和本省签发的出生医学证明166份,发现无效证36份,其中假证9份。为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的问题,我局起草并下发了《韶关市卫生系统B超配备管理规定》。五是加强基层妇幼保健的指导,组织专业力量重点对新丰、仁化妇幼保健院业务进行指导,提高基层妇幼综合服务能力。六是针对我市孕产妇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较高的情况,积极开展调研,查找原因,积极采取措施降低死亡率,确保全年指标达到或优于全省平均水平。

五、进一步提高农村合作医疗水平

今年着重在提高新农合质量和保障水平上下功夫。一是提高参合率。2009年全市有192.6万农民参加合作医疗,占农业人口的98.8%,比上年提高2.9%,五保户、低保户、特困户参合率达100%,是历年来参合率最高的一年。镇、村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达100%。二是提高筹资水平。2009年筹资水平达到每人110元,省财政扶持资金提高到每人61元,市县提高到每人25元,中央提高到每人4元,个人交缴20元。全年共筹资2.2亿元,比上年提高17.6%。三是提高保障水平。住院报销比例比去年相应提高,乡镇卫生院住院报销的比例提高到70-80%,县级医院住院报销比例提高到60%,县外医院住院报销40%,县(市、区)级定点医院需转诊到县外住院治疗,经当地合作医疗办公室同意,县外补偿比例可调整到60%,每年最高住院报销封顶线5万元。将慢性肾功能衰竭、肝硬化失代偿期、癌症、脑中风后遗症、心肌梗塞恢复期、精神病、糖尿病、高血压、肺结核、白内障手术等10种慢性病门诊治疗费用纳入统筹基金补偿范围,年封顶金额与住院补偿一并为5万元。个人交费部分可直接用于门诊费用,使农民真正享受到农村合作医疗的好处。四是加强新农合信息化管理。将2008年全市农民补偿情况在网上公布,浈江区合医办与农村信用社合作,投入100多万建设局域网络,实现全区新农合信息化管理,目前正试运行。全市县、镇合医办于8月15日开通了网络直报B/S系统。五是市级财政配套资金及时到位。至5月31日止,全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市级配套资金全部到位,全部资金已存入财政社保专户,确保了合作医疗资金的正常运作。

今年1-5月全市补偿人数350206人次(比去年同期增加了50%),补偿总额为80362178元(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03%),其中住院补偿费72455047元,门诊补偿4540412元、家庭账户补偿660288元、特殊病种大额门诊补偿68353元、分娩补偿2600779元、其他补偿2404元。有效缓解了农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六、加强卫生监督和疾病防控,提高突发公共卫生应急处理能力

一是积极应对,全力以赴做好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卫生局成立了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韶关市流感大流行卫生应急预案》,成立流感临床专家组、防控专家组,指导我市甲型H1N1流感预防控制和临床救治工作。指定粤北第二人民医院和各县(市)人民医院为我市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定点收治医院和密切接触者隔离和医学观察点,市疾控中心做好相关检测试剂、消杀药械的储备工作。4月30日,我局对全市医疗机构感染科、传染病、呼吸科、检验及影像等专业120人进行了《人感染甲型H1N1流感诊疗方案(2009版)》培训。5月8日进行了韶关市防控流感大流行卫生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实战能力。通过新闻媒体、印发宣传单张等形式向群众进行宣传,消除群众恐慌心理,提高公众预防意识,并设立甲型H1N1流感咨询电话,随时接受群众咨询。二是继续加强对霍乱、艾滋病、结核病、病毒性肝炎、狂犬病、甲型H1N1流感、手足口病、人禽流感等重大疾病的防治工作,做好流感等春夏季易发疾病的监测。三是完成麻疹疫苗强化免疫任务。4月份对包括流动人口在内的所有8月龄-14周岁儿童开展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全市共发放预防接种通知书58.18万余份,张贴宣传画4482张,使每一名适龄儿童的家长都能知晓麻疹疫苗强化免疫相关知识。据统计,全市共登记8月龄至14周岁的应种人数为534903人,实种525450人,接种率为98.23%,位居全省21个地级市的第七位,强化免疫活动过程没有发生接种事故和严重的接种异常反应,取得了显著成绩。四是加强食品卫生监督。全面实行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今年上半年对2008年评审的大中型企业、集体食堂、小型餐饮单位举行了统一的食品卫生信誉等级授牌仪式。开展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行动。今年1月至4月组织出动卫生监督人员1833人次,检查餐饮单位2000余户次,完成监督抽检品种5类共100份,合格99份,合格率99%。对抽检不合格的餐饮经营单位,立即下达监督意见书要求立即整改。统继续开展 放心旅游、放心饮食活动,加强元旦、春节和五一节等重大节日的卫生监督检查,及时启动重大活动卫生安全保障预案,加强高考中考定点考场及周边餐饮单位、赣韶铁路开工动员大会、丹霞山国际学术研讨会、红军长征沿线政协联谊会第六次会议等重大活动的卫生保障工作。五是做好突发性公共卫生应急事件处置准备工作。市应急指挥中心改建工程在2月份完成,并投入应急救护调度指挥。制定了今年春运和春节期间突发卫生事件应急处置预案,3月份举办了一期突发卫生事件应急管理培训班。

七、抓好社会综合评价医疗卫生指标的落实

我局加强对社会发展规划与综合评价医疗卫生指标管理,下发了《关于切实做好全市社会发展规划与综合评价医疗卫生指标管理的通知》(韶卫〔2009〕39号),确定了预期目标,并制度措施确保目标实现。一是巩固每万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每千人口床位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等3项指标位于全省先进水平的成果,孕产妇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甲乙类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率等3项指标控制在全省平均水平以下。二是抓制度落实。要求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建立健全两个系统管理办法,各级妇幼保健机构负责管理规范、技术标准和操作常规等相关技术措施的落实。各地各单位严格落实医疗救治三级转诊制度。三是抓工作质量。要求各单位抓好传染病预防、控制、救治三个环节,有效降低甲乙类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率。加强妇幼卫生服务网络建设,提高产科质量,降低孕产妇和婴儿死亡率。四是规范信息报告管理。加强对各单位上报的有关数据进行核实,逐级审核把关。五是强化责任。实行一把手工程,把每万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每千人口床位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和孕产妇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甲乙类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率等六项指标作为局直属单位、各县(市、区)卫生局年度考核的主要内容。六是做好各项指标完成情况的跟踪,实行每个季度进行统计分析指标完成情况,并分红、黄、绿三个等级进行通报制度。5月15~20日,局6位班子成员各带领由局机关业务科室、局直属单位业务骨干组织的检查指导队,分别到8个县(市、区)进行专项检查,查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认真分析问题原因,制定对策,并将有关情况上报市委、市政府,同时向各县(市、区)党委、政府通报检查结果。

八、狠抓创卫整改,迎接国家技术评估

今年上半年,重点围绕国家级专家组提出的整改意见和市创卫创园办检查发现的问题,制定了整改方案,进一步落实整改责任人、整改要求、整改期限。同时成立了由局领导、各科室负责人、相关单位工作人员组成的创卫督导组,不定期地开展创卫督导工作。一是加强农贸市场熟食档及周边食品经营单位的卫生监督。全面清理熟食档内卫生死角、修复破损三防设施。尤其是针对推荐线路周边100米范围内的集贸市场,做到百分百过关。二是抓好餐饮单位存在问题的整改。要求各单位做到食品卫生信誉等级牌匾上墙公示,落实餐饮具消毒措施,完善食品原料采购索证登记制度,杜绝使用非食品添加剂。三是加强公共场所特别是小美容美发和小旅业的卫生监督。重点完善清洗消毒、登记制度和化妆品、床上用品清洗消毒索证制度,从业人员持健康证明,穿戴工作衣上岗,保持店内环境整齐清洁。四是加强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工作。对照标准要求,逐户落实经营单位的卫生管理档案内容,重点补充、完善文书,原料和食品添加剂采购、登记、使用制度,力求资料完整规范。据统计,自开展专项整改工作以来,共出动卫生监督人员7028人次,车辆1500台次,检查经营单位10824户次,发出卫生监督意见书1000多份,督促51户存在问题的经营单位限期整改。

九、加强机关和行业作风建设,促进作风明显好转。

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围绕解决党员干部党性党风党纪方面等方面问题深入调研,分析原因,制定整改措施。深入开展纪律教育活动,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局直各单位围绕加强作风建设,保障科学发展的主题,广泛开展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和廉洁从政、廉洁从业教育,筑牢拒腐防变的道德思想防线。落实反腐纠风任务,制定了《韶关市卫生局党风廉政建设和纠风工作牵头任务分解表》,明确责任,同时把反腐纠风工作列入直属单位领导班子考核和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工作中。深入开展抓作风,塑形象整改活动,规范权力运行、规范干部选拔任用行为、规范行政审批和行政执法行为、严肃机关纪律和工作作风、规范采购招投标行为、规范医疗服务行为。认真对照省直机关暗访专题片和韶关市机关效能察访核验《通报》中反映的问题,查找局机关作风建设的薄弱环节,制定了《关于严肃机关工作纪律的通知》并抓好落实,切实转变机关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加强行政审批服务窗口建设,完善便民措施,简化办事程序,规范卫生行政许可、卫生行政监督、卫生行政处罚等行为,落实行政许可事项网上审批、服务承诺和限时办结制度。落实医德考评制度,抓好诊疗、收费、采购三个关键环节的监督。积极开展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公开工作,推进政务院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全市医疗投诉明显减少,卫生局服务窗口上半年发放食品卫生许可证685个,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195个,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105个(含变更校验),卫生行政许可提前办结率达100%。

2009年下半年全市卫生工作要点

2009年下半年,以深化医药卫生改革为契机,着力加强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和能力建设,积极推进医疗服务区域中心打造,进一步完善公共卫生体系和医疗救治体系,提高公共卫生防控水平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能力,不断加强政风行风建设,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确保全年工作任务的圆满完成。

一、积极探索公立医疗机构改革。成立市卫生局深化医药改革领导小组,按照国家和省的总体改革方案,逐步探索施行改革措施,积极配合发改委、劳动保障、物价等部门同步实施医疗保障体制改革,探索医疗保险总额预付、单病种收费、门诊统筹等方式方法,建设基本药物制度,改革医疗服务和药品价格形成机制,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配合市物价局积极做好乳源县药品零差率改革试点工作。

二、加强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建设。充分利用中央重点支持全国2000所左右县医院建设的机遇,下半年主要抓好翁源中医院和曲江区人民医院的改扩建工作。加快乡镇卫生院改扩建进程。2009年底完成42所老区乡镇卫生院改造、扩建任务。加快村卫生站规范化建设,进一步组织实施一村一站一万元的财政补助政策,积极探索镇村卫生机构一体化管理,完善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站相关管理制度。

三、加快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在总结、借鉴已完成的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改制改造工作经验基础上,下半年加快推进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规范化改造。出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管理办法实施细则。

四、积极推进医疗服务区域中心打造。加快粤北医院门急诊医技综合楼建设,完成工程招投标工作,力争在8月动工。推进市中心血站迁建、市中医院医技楼建设,尽快完成市职业病防治院职防中心大楼装修工程,积极做好市妇幼保健院综合楼和粤北三院扩建等工程项目报批。精心打造好已确定的5个重点学科和23个特色专科,提高市直医院医疗技术区域化水平和知名度。

五、强化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继续开展医院管理年、创建平安医院和 医疗安全百日专项检查活动。在第四季度开展全市督导检查。进一步规范医疗行为,加强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落实三级医师查房、死亡病例和医疗事故讨论分析制度等各项核心医疗制度。

六、大力推进中医强市工作。今年完成15个中心卫生院中医科标准化建设,抓好翁源县中医院改扩建工作。抓好曲江区申报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和翁源县创建省中医药工作先进县工作。8月份完成2009年国家级特色专科申报工作。

七、加强重大疾病的防控,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开展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考评。继续加强霍乱、艾滋病、结核病、病毒性肝炎、狂犬病、甲型H1N1流感、手足口病、人禽流感等重大疾病的防治工作。抓好精神病、肿瘤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和口腔疾病的综合防治工作。继续完善市120应急指挥中心建设,进一步扩大和延伸120指挥中心服务内容。强化院前急救工作。加强卫生应急物资储备管理。

八、加强卫生监督工作。强化卫生综合执法,推动全行业依法依规办事。做好重大节假日食品安全,完善农村和社区基层卫生监督网络。加强职业病防治工作。

九、扎实推进妇幼卫生工作。开展免费婚检和贫困孕产妇住院分娩医疗救助,提高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率。开展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流行病学调查及干预,加强出生缺陷三级预防系统化管理。加强危急孕产妇抢救工作,做好新生儿疾病早期筛查、诊断和治疗。加强孕产妇、儿童死亡信息管理工作,确保统计数据准确。推进妇幼保健服务进社区、进农村,为孕产妇提供产前检查和产后访视,为35岁以上妇女提供宫颈癌和乳腺癌筛查,促进城乡妇幼卫生服务均等化。今年全市孕产妇死亡率、5岁儿童死亡率控制在全省平均值以下。

十、加强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加强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的管理,开展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督查。做好农村合作医疗信息化建设工作。加强对合作医疗定点机构服务行为和费用的监管,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做好2010年农村合作医疗宣传发动工作。

十一、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一是加强农村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实施乡镇卫生院执业医师招聘计划, 2009年底实现所有老区乡镇卫生院有1名以上执业医师目标。落实一村一站一万元的财政补助政策,稳定农村卫生人才队伍。二是抓好社区卫生服务人员实施转岗培训。下半年在韶关学院医学院举办两期全科医生、全科护士培训班。三是加快专科人才建设。采取优惠政策积极引进医学高级专业人才,实施人才激励机制,进一步优化医疗卫生专业技术队伍人员结构,激励医务人员成名成家。继续开展名医、名科、名院创建活动。

十二、做好创卫整改,迎接国家技术评估。继续做好五小行业的卫生整改工作,认真抓好推荐线路的卫生督导,加强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工作,对照标准要求,对归案材料做好查漏补缺,力求资料完整规范,迎接国家技术评估。

十三、加强机关和行业作风建设。继续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在7-9月集中时间开展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和廉洁从政、廉洁从业纪律教育和开展抓作风,塑形象活动。继续抓好行政审批服务窗口建设,着重抓好六规范和机关工作人员五不准制度的落实。实行政许可事项网上审批、服务承诺和限时办结制度,提高办事效率,做到行政许可按时和提前办结率达到100%,电子政务公文结办率达100%。

"税务局上半年工作总结"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