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有理数的乘法课件

发布时间: 2023.06.30

有理数的乘法课件9篇。

栏目小编经过不断地修修改改,终于呈现出了最新的“有理数的乘法课件”,希望大家多多关注我们的网站,获取更多信息。对于老师们来说,教案和课件是每天必须要认真规划的重要部分,而教案更是课堂教学的支柱。

有理数的乘法课件 篇1

教材背景:本节课是有理数的乘法的第一课时,是学习好有理数乘除法的基础和关健。教材安排的内容较简单,从生活实际背景引入算术乘法,用相反意义的量过渡到负数与正数的乘法,通过让学生观察发现"把一个因数换成它的相反数,所得的积是原来积的相反数".接着安排了"试一试"让同学自己体会演绎推理得出正数与负数,负数与负数相乘,任何数与零相乘的规律,进而讨论归纳得出有理数乘法法则。并配有例习题让同学理解应用此法则。最后通过练习3让同学想一想找规律,得出一个数与1及-1相乘积的特征。整篇教材突出了让学生自己探索、试验、体验新知识的产生,规律的发现,自主探索,主动获得知识的新教改思想。

知识目标:掌握有理数的乘法法则并会运用它进行计算。

能力目标:学会探究式合理推理,培养构建思想和创新意识;训练从特殊到一般归纳推理及合情演绎推理能力。

情感目标:会用已学的知识探索解决新问题,勇于向自己挑战,开放思维空间,善于合作与交流,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体验获得知识的过程,在生活实际中感受应用数学。

两个有理数相乘的符号法则和有理数乘法法则的得出及应用。

从正数与正数相乘过渡到正数与负数相乘及负数与负数相乘符号的变化。

因本节课教学内容较简单,练习量不多。为了更好地使数学融入生活,使所学的知识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增加了环保公益广告引入新课。为了达到面对全体同学,使不同的人学习不同的数学,本节课对例习题进行删补,增加了小数、带分数的乘法例型,增设了不同层次的思维训练题组A与思维训练B.

遵循新教改提倡的"以学生为主体"的精神,让学生自己发现、探索、讨论、协作的主导思想,本节课采用了"发现、探究法""分层递进法""分组学习""合作与交流"等有利于学生学习教法与学法。

多媒休课件

(一)看公益广告,渗透环保思想,引入新课。

1、复习简单的算术数乘法

(1)计算48×1/2, 5/12×3/5,

(2)全世界每分钟砍伐森林30公顷,平均每年减少的雨林面积为750万公顷。50年后全世界将减少雨林面积多少公顷?

(引入环保问题,放映公益广告,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3)你会计算(-3)×(+2),(-3)×(-2)吗?由此引出正数与负数相乘,负数与负数相乘怎么乘,设置悬念,提出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

(二)创设问题情景,建立数学模型,探究新知。

1、老虎从东西方向的直道上以每分钟100米的速度前进,请同学确定

(1)向东走2分钟后老虎位于原来位置的哪个方向?相距多少米?

(2)向西走2分钟后老虎位于原来位置的哪个方向?相距多少米?

从此问题情景建立数学模型,让同学画数轴写出算式:100×2=200,(-100)×2=-200.

2、把问题1中的"老虎从东西两个方向以每分钟100米的速度前进"改为"一只小虫从东西方向的跑道以每分钟3米的速度前进",结果有何变化?大家写出算式:(+3)×(+2)=6,(-3)×(+2)=-6比较这两个算式,有什么发现?

当我们把(+3)×(+2)=6中的一个因数"3"换成它的相反数"-3",所得的积是原来积"6"的相反数"-6".再看上一题得到的算式100×2=200,(-100)×2=-200,一般地, "一个因数换成它的相反数所得的积是原来积的相反数".

3、引导学生观察所得的两个算式的不同,通过小组协作探究3×(-2),(-3)×(-2),(-3)×0,怎么求,有几种求法,展现学生思维的多样性与广阔性,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4、让同学多写几个两有理数相乘的算式,小组讨论,试着归纳出正数乘正数,正数与负数相乘积的符号及积的绝对值如何确定,直观得出两个有理数相乘的符号法则,类型,规律。老师再用图象符号显示出来,使学生深刻理解两个有理数相乘的符号法则:"同号得正,异号得负"进而帮助学生结合绝对值的算术关系归纳得出有理数的乘法法则,并用屏幕显示"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任何数与零相乘,都得零".随后应用此法则计算,讲解课本上的P51例题。

例1(1)(-5)×(-6);(2)(-1/2)×1/4;并补充(3)

解:(1)(-5)×(-6)=+(5×6)=30;

(2)(-1/2)×1/4=-(-1/2×1/4)=-1/8;

(3) =-(5/3×12/5)=-4

强调学生应用乘法法则时注意两点

(1)先确定积的符号

(2)定积的绝对值即绝对值相乘。使学生轻松解决本节课所提出来的重点问题及本节课的难点。

(三)小组交流,练习巩固,演绎应用所学的知识。

让同学做书上的配套练习P52的1、2、3,演绎应用有理数的乘法法则。通过小组讨论,推选代表解答,并回答老师的现场提问,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学习积极性与集体荣誉感。使学生在交流学习中体会成功的喜悦。

(四)分层次思维训练,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有理数的乘法课件 篇2

教学目标

1.理解有理数乘法的意义,掌握有理数乘法法则中的符号法则和绝对值运算法则,并初步理解有理数乘法法则的合理性;

2.能根据有理数乘法法则熟练地进行有理数乘法运算,使学生掌握多个有理数相乘的积的符号法则;

3.三个或三个以上不等于0的有理数相乘时,能正确应用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简化运算过程;

4.通过有理数乘法法则及运算律在乘法运算中的运用,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5.本节课通过行程问题说明有理数的乘法法则的合理性,让学生感知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

教学建议

(一)重点、难点分析

本节的教学重点是能够熟练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依据有理数的乘法法则和运算律灵活进行有理数乘法运算是进一步学习除法运算和乘方运算的基础。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和加法运算一样,都包括符号判定与绝对值运算两个步骤。因数不包含0的乘法运算中积的符号取决于因数中所含负号的个数。当负号的个数为奇数时,积的符号为负号;当负号的个数为偶数时,积的符号为正数。积的绝对值是各个因数的绝对值的积。运用乘法交换律恰当的结合因数可以简化运算过程。

本节的难点是对有理数的乘法法则的理解。有理数的乘法法则中的“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只是针对两个因数相乘的情况而言的。乘法法则给出了判定积的符号和积的绝对值的方法。即两个因数符号相同,积的符号是正号;两个因数符号不同,积的符号是负号。积的绝对值是这两个因数的绝对值的积。

(二)知识结构

(三)教法建议

1.有理数乘法法则,实际上是一种规定。行程问题是为了了解这种规定的合理性。

2.两数相乘时,确定符号的依据是“同号得正,异号得负”.绝对值相乘也就是小学学过的算术乘法.

3.基础较差的同学,要注意乘法求积的符号法则与加法求和的符号法则的区别。

4.几个数相乘,如果有一个因数为0,那么积就等于0.反之,如果积为0,那么,至少有一个因数为0.

5.小学学过的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对有理数乘法仍适用,需注意的是这里的字母a、b、c既可以是正有理数、0,也可以是负有理数。

6.如果因数是带分数,一般要将它化为假分数,以便于约分。

有理数的乘法课件 篇3

一、 教学内容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第一章第四节《有理数的乘除法》,见课本p28.

二、学情分析

在此之前,本班学生已有探索有理数加法法则的经验,多数学生能在教师指导下探索问题。由于学生已了解利用数轴表示加法运算过程,我们仍用数轴表示乘法运算过程。

三、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掌握有理数乘法法则,能利用乘法法则正确进行有理数乘法运算。

2、 能力与过程目标

经历探索、归纳有理数乘法法则的过程,发展学生观察、归纳、猜测、验证等能力。

3、 情感与态度目标

通过学生自己探索出法则,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

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运用有理数乘法法则正确进行计算。

难点:有理数乘法法则的探索过程,符号法则及对法则的理解。

五、教学手段

制作幻灯片,采用多媒体的现代课堂教学手段.

六、教学方法

注意创设问题情景,选择“情景---探索---发现”的教学模式,通过直观教学,借助多媒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以“自主参与,勇于探索,合作交流”的探索式学法为主,从而达到提高学习能力的目的。

七、 教学过程

1、 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导入新课。

前面我们学习了有理数的加减法,接下来就应该学习有理数的乘除法.同学们先看下面的问题(出示蜗牛爬的动画幻灯片)

教师:这涉及有理数乘法运算法则,正是我们今天需要讨论的问题.

2、 学生探索、归纳法则

学生分为四个小组活动,进行乘法法则的探索。

(1)教师出示蜗牛在数轴上运动的问题,让学生理解。

蜗牛现在的位置在点o,规定向右的方向为正,向左的方向为负;现在时间后为正,现在时间前为负.

a.+ 2 ×(+3)

+2看作向右运动的速度,×(+3)看作运动3分钟后。

结果:3分钟后的位置

+2 ×(+3)=

b. -2 ×(+3)

-2看作向左运动的速度,×(+3)看作运动3分钟后。

结果:3分钟后的位置

-2 ×(+3)=

c. +2 ×(-3)

+2看作向右运动的速度,×(-3)看作运动3分钟前.

结果:3分钟前的位置

+2 ×(-3)=

d. (-2) ×(-3)

-2看作向左运动的速度,×(-3)看作运动3分钟前。

结果:3分钟前的位置

(-2) ×(-3)=

e.被乘数是零或乘数是零,结果是仍在原处。

思考:积的符号与两个因数的符号有什么关系?

积的绝对值与两个因数的绝对值又有什么样的关系?

(2)学生归纳法则

a.符号:在上述4个式子中,我们只看符号,有什么规律?

(+)×(+)=( ) 同号得

(-)×(+)=( ) 异号得

(+)×(-)=( ) 异号得

(-)×(-)=( ) 同号得

b.积的绝对值等于 。

c.任何数与零相乘,积仍为 。

(3)师生共同用文字叙述有理数乘法法则。(出示幻灯片)

3、 运用法则计算,巩固法则。

例1计算:

(1) (-5) ×(-3); (2) (-7)×4; (3) (-3)×9; (4)(-3) ×(- )

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例1中(4)小题两因数的关系,得出:

有理数中仍然有: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例2. 见课本p30页

4、 分层练习,巩固提高。

巩固练习

(1)确定下列两个有理数积的符号:

(2)计算(口答):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3).判断下列方程的解是正数、负数还是0。

(1) 4x= -16 (2)-3x=18

(3)-9x=-36 (4)-5x=0

5、小结

(1)有理数乘法法则:

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2)如何进行两个有理数的乘法运算:

先确定积的符号,再把绝对值相乘,当有一个因数为零时,积为零。

6.作业布置

课本p30页练习1,2,3.

课后反思:

本节内容是学生在小学学习过的乘法以及初中学习了有理数的加法,减法及混合运算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的基本运算,它既是对前面知识的延续,又是以后学习有理数除法等数学知识的铺垫,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对经历有理数乘法法则的探索过程,使学生体验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方法.

教学设计上,强调自主学习,注重交流合作,让学生在自主探索过程中理解和掌握有理数的乘法法则,并获得数学活动的经验,提高学习能力.

有理数的乘法课件 篇4

由此引入新课,并利用学生熟悉的数轴去探究有理数的乘法法则,充分体现了课程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学生的学习是在原有知识上的自我建构的过程等理念,教学要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教学活动必须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是学习的基础,学生的学习是在原有知识和经验基础上的自我生成的过程。

探索有理数乘法法则是本节课的重点,同时它又是一个具有探索性又有挑战性的问题,因此张老师在这一教学环节花了大量的时间,精心设计了问题训练单,将学生按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分学习小组开展学习合作学习,使学生经历了法则的探索过程,获得了深层次的情感体验,建构知识,获得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为了让学生将获得的新知识纳入到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去,便于记忆和提取,在教学的最后环节,张老师组织学生对有理数的乘法和有理数的加法进行对比,通过讨论、比较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从而使自己的认知结构不断地得以优化。学生自己建构知识,是建构主义学习观的基本观点,当新知识获得之后,必须按一定方式加以组织,为新知识找到“家”,并为新知识“安家落户”。

学生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是一个发展中的人,学生间的发展是极不平衡的,为了尊重学生的差异,以学生个体发展为本,张老师在教学中利用学生的个人性格不同,采用异质分组,使不同性格的学生组对交流、互换角色,达到了性格互补的目的。采取分层作业的方式,让不同的人在数学学习中得到了不同的发展,使每个人的认识都得到完善,这正是新课程发展的核心理念──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具体体现。

本节课我们也同时看到在新课引入和法则探究两个教学环节中,张老师的设计与教材完全不同,充分体现了教师是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这也是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理念。教师“教教科书”是传统的“教书匠”的表现,“用教科书教”才是现代教师应有的姿态。我们教师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因材施教,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大胆对教材内容进行取舍、深加工、再创造,设计出活生生的、丰富多彩的课来,充分有效地将教材的知识激活,形成有教师个性的教材知识。既要有能力把问题简明地阐述清楚,同时也要有能力引导学生去探索、去自主学习。

有理数的乘法课件 篇5

人教版数学有理数乘法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1.注意突出学生的自主探索,通过一些熟悉的、具体的事物,让学生在观察、思考、探索中体会有理数的意义,探索数量关系,掌握有理数的运算。教学中要注重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来获取、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

2.本课注意降低了对运算的要求,尤其是删去了繁难的运算。注重使学生理解运算的意义,掌握必要的基本的运算技能。

3.数轴是理解有理数的概念与运算的重要工具,教学中要善于利用好这个工具,尤其要使学生善于借助数轴学习、理解。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并利用运算律简化乘法运算。

2.使学生掌握多个有理数相乘的积的符号法则。

过 程 与 方 法: 培养学生观察、归纳、概括及运算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感知数学来源于生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 乘法的符号法则和乘法的运算律。

难点 积的符号的确定。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观察并计算

①(-2)3456

②(-2)(-3)456

③(-2)(-3)(-4)56

④(-2)(-3)(-4)(-5)6

⑤(-2)(-3)(-4)(-5)(-6)

二、自主学习探索:

1.以上几个式子有何区别与联系?

2.你认为多个数相乘先干什么?

3.你能总结出什么规律?

有理数的乘法课件 篇6

“数的运算”是“数与代数”学习领域的重要内容。有理数的乘法运算是加法运算的另一种运算形式,它也是今后学习有理数的除法、乘方及混合运算的基础。因此本节内容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1.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的过程,增加他们对问题的感性认识。

2.通过观察、归纳,提高学生的理性认识。

3.培养学生学会表达、学会倾听的良好品质。

1.知识技能:

(1)经历探索有理数乘法运算的过程,归纳有理数乘法运算法则。

(2)掌握有理数乘法法则,能解决简单的的实际问题。

2.数学思考:

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经历探索有理数运算的过程,发展学生观察、归纳、猜想等能力.

3.问题解决:

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发展学生逆向思维及化归思想。

4.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经历探索有理数乘法运算的过程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以及勇于探索、敢于发言的个性品质。

教学难点是:使学生体会有理数乘法法则规定的合理性;探究出确定两个负数相乘和多个有理数相乘的符号符号规律。

有理数的乘法课件 篇7

教学目的:

1.知识与技能

体会有理数乘法的实际意义;

掌握有理数乘法的运算法则和乘法法则,灵活地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

2.过程与方法

经历有理数乘法的推导过程,用分类讨论的思想归纳出两数相乘的法则,感悟中、小学数学中的乘法运算的重要区别。

通过体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感悟和归纳出进行乘法运算的一般步骤。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类比和分类的思想归纳乘法法则,发展举一反三的能力。

教学重点:

应用法则正确地进行有理数乘法运算。

教学难点:

两负数相乘,积的符号为正。

教具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和减法运算,今天,我们开始研究有理数的乘法运算.

问题一:有理数包括哪些数?

回答:有理数包括正整数、正分数、负整数、负分数和零.

问题二:小学已经学过的乘法运算,属于有理数中哪些数的运算?

回答:属于正有理数和零的乘法运算.或答:属于正整数、正分数和零的乘法运算.

计算下列各题;

以上这些题,都是对正有理数与正有理数、正有理数与零、零与零的乘法,方法与小学学过的相同,今天我们要研究的有理数的乘法运算,重点就是要解决引入负有理数之后,怎样进行乘法运算的问题.

二、新课

我们以蜗牛爬行距离为例,为区分方向,我们规定:向左为负,向右为正,为区分时间,我们规定:现在前为负,现在后为正。

如图,一只蜗牛沿直线l爬行,它现在的位置恰在l上的点O。

1.正数与正数相乘

问题一:如果蜗牛一直以每分2cm的速度向右爬行,3分后它在什么位置?

讲解:3分后蜗牛应在l上点O右边6cm处,这可表示为

(+2)×(+3)=+6

答:结果向东运动了6米.

2.负数与正数相乘

问题二:如果蜗牛一直以每分2cm的速度向左爬行,3分后它在什么位置?

讲解:3分后蜗牛应在l上点O右边6cm处,这可表示为

(-2)×(+3)=(-6)

3.正数与负数相乘

问题三:如果蜗牛一直以每分2cm的速度向右爬行,3分前它在什么位置?

讲解:3分后蜗牛应为l上点O左边6cm处,这可以表示为

(+2)×(-3)=-6

4.负数与负数相乘

问题四:如果蜗牛一直以每分2cm的速度向左爬行,3分前它在什么位置?

讲解:3分前蜗牛应为l上点O右边6cm处,这可以表示为

(-2)×(-3)=+6

5.零与任何数相乘或任何数与零相乘

问题五:原地不动或运动了零次,结果是什么?

答:结果都是仍在原处,即结果都是零,若用式子表达:

0×3=0;0×(-3)=0;2×0=0;(-2)×0=0.

综合上述五个问题得出:

(1)(+2)×(+3)=+6;

(2)(-2)×(+3)=-6;

(3)(+2)×(-3)=-6;

(4)(-2)×(-3)=+6.

(5)任何数与零相乘都得零.

观察上述(1)~(4)回答:

1.积的符号与因数的符号有什么关系?

2.积的绝对值与因数的绝对值有什么关系?

答:1.若两个因数的符号相同,则积的符号为正;若两个因数的符号相反,则积的符号为负.2.积的绝对值等于两个因数的绝对值的积.

由此我们可以得到:

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1)~(5)包括了两个有理数相乘的所有情况,综合上述各种情况,得到有理数乘法的法则:

口答:确定下列两数积的符号:

例题:计算下列各题:

解题步骤:

1.认清题目类型.

2.根据法则确定积的符号.

3.绝对值相乘.

练习:

1.口答下列各题:

(1)6×(-9);(2)(-6)×(-9);

(3)(-6)×9;(4)(-6)×1;

(5)(-6)×(-1);(6)6×(-1);

(7)(-6)×0;(8)0×(-6);

(9)(-6)×0.25;(10)(-0.5)×(-8);

注意:由(4)(5)(6)得:一个数与1相乘得原数,一个数与-1相乘,得原数的相反数.

2.在表中的各个小方格里,填写所在的横行的第一个数与所在直列的第一个数的积:

3.计算下列各题:

(1)(-36)×(-15);(2)-48×1.25;

4.填空:

(1)1×(-5)=____;(-1)×(-5)=____;

+(-5)=____;-(-5)=____;

(2)1×a=____;(-1)×a=____;

(3)1×|-5|=____;-1×|-5|=____;

-|-5|=____

(4)1+(-5)=____;(-1)+(-5)=____;

(-1)+5=____.

三、小结

(1)指导学生看书,精读乘法法则.

(2)强调运用法则进行有理数乘法的步骤.

(3)比较有理数乘法的符号法则与有理数加法的符号法则的区别,以达到进一步巩固有理数乘法法则的目的.

四、作业

1.计算:

(1)(-16)×15;(2)(-9)×(-14);

(3)(-36)×(-1);(4)13×(-11);

(5)(-25)×16;(6)(-10)×(-16).

2.计算:

(1)2.9×(-0.4);(2)-30.5×0.2;

(3)0.72×(-1.25);(4)100×(-0.001);

(5)-4.8×(-1.25);(6)-4.5×(-0.32).

3.计算:

4.填空:(用“>”或“<”号连接)

(1)如果a<0,b>0,那么,ab____0;

(2)如果a<0,b<0,那么,ab____0;

(3)当a>0时,a____2a;

(4)当a<0时,a____2a.

板书设计

1.4有理数的乘法

法则:练习

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课是在小学已接触到的乘法、初中刚学习过的有理数的加减法基础上进行的。通过对实际问题的解决,引入有理数的乘法法则。在讲解运动的例子时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把图形中的“静”变“动”,增强了直观性,初步培养想象能力。

教学反思

强调学生与教师一起共同参与教学活动,我们坚持把教学活动过程体现在教学中,又激发学生的思维积极性,让学生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有理数的乘法课件 篇8

一、学习目标:

1. 熟练掌握有理数的乘法法 则

2. 会运用乘法运算率简化乘法运算.

3. 了解互为倒数的意义,并会求一个非零有理数的倒数

二、学习重点:探索有 理数乘法运算律

学习难点:运用乘法运算律简化计算

三、学习过程:

(一)、情境引入:

1、复习有理数的乘法法则(两个因数、两个以上的因数),并举例说明。

2、在含有负数的乘法运算中,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还成立吗?

观察 下列各有理数乘法,从中可得到怎样的结论?

(1)(-6)(-7)= (-7)(-6)=

(2)[( -3)(-5)]2 = (-3)[(-5)2]=

(3)(-4)(- 3+5)= (-4 )(-3)+(-4)5=

3、请再举几组数试一试,看上面所得的结论是否成立?

(二)、新课讲解:

有理数乘法运算律

交换律 ab =ba

结合律 ( ab)c=a(bc)

分配律 a(b+c)=ab+ac

例1.计算:

(1)8(- )(-0.125) (2)

(3)( )(-36) (4)

例2.计算

(1)8 (2)(4)( ) (3)( )( )

观察例2中的三个运算, 两个因数有什么 特点?它们的乘积呢?你能够得到什么结论?

(三)、巩固练习:

1.运用运算律填空.

(1)-2-3=-3(_____).

(2)[-32](-4)=-3[(______)(______)].

(3)-5[-2 +-3]=-5(_____)+(_____)-3

2.选择题

(1)若a0 ,必有 ( )

A a0 B a0 C a,b同号 D a,b异号

(2)利用分配律计算 时,正确的方案可以是 ( )

A B

C D

3.运用运算律计算:

(1)(-25)(-85)(-4) (2) 14-12-1816

(3)6037-6017+6057 (4)18-23+1323-423

(5)(-4)(-18.36) (6)(- )0.125(-2 )

(7)(- + - - )(-20); (8)(-7.33)(42.07)+(-2.07)(-7.33)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你 达成学习目标了吗?

五、作业布置:

课本第42页习题2.5 第3题

数学评价手册

六 、学后记/教后记

有理数的乘法课件 篇9

学习目标:

1、要熟记有理数除法的法则,会进行有理数除法的运算。

2、掌握求有理数倒数的方法,并能熟练地求出一个给定的有理数的倒数。

3、能熟练地进行简单的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

4、体会比较、转化、分类的思想方法,在探索有理数除法法则时的应有

学习重点:有理数除法的法则及应用;求一个有理数的倒数。

学习难点:在进行有理数除法运算时,能根据题目特点,恰当地选择有理数的除法法则。

学习过程:

一 前置复习 :

1、有理数的乘法法则是:

举例说明。

2、多个有理数乘法:(1)几个不等于0的有理数相乘,积的符号由 决定,当 时积为正;当 时积为负。

(2)几个有理数相乘, ,积就为零。

二 探究新知:(教师寄语: 现实世界中的事物都是既相互联系又可以相互转化的,在数学上加与减,乘与除也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自学课本58页至59页例4之前的内容,并且认真体会在探索除法与乘法的关系时,用到的比较、转化、分类的思想方法。,一定要熟记:

(1) 有理数除法运算转化为乘法运算的法则:除以一个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2) 有理数的除法法则:两数相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除以任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与以前学过的倒数的概念一样,___________两个有理数互为倒数。

如,3与____互为倒数,-6与_____互为倒数,2.25是____的倒数,___是 的倒数。

三 新知应用:

例1、独立完成课本58页例4,然后对比课本上的解答,思考交流:在两个________数相除时,可选择法则(1),在两个_______数相除时,可选择法则(2)

学以致用 计算:

(1) (42)7 (2) ( )( )

例2、计算(1) ( )( )( ) (2) ( )( )

(温馨提示:1、 有理数的乘除混合运算,应把除以一个数转化成乘这个数的倒数,然后统一成乘法来进行计算。2、 加减乘除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小学一样。)

四 课堂练习:独立完成课本P59练习2,3题。(将完整的计算过程写在下面空白处)

五 达标测试:(独立完成)

1 填空:(1)2 的倒数与 的相反数的积是_______。

(2)(1)(3)( )=______。

(3)两个数的商为正数,那么这两个数一定是_________。

(4)一个数的倒数是它本身,则这个数是____________。

2、计算:(1) (2)

(3)、 (4) ( + )

六 总结反思:

1、说一说:

本节课我学会了 ;

使我感触最深的是 ;

我感到最困难的是 ;

我想进一步探究的问题是 。

2、:评一评

自我评价 小组评价 教师评价

七 布置作业

1(必做题) 课本60页习题A组3,4题。(要求:做在作业本上)

2(选做题) 课本60页习题B组1,2题。(要求:将答案直接写在课本上,明天课堂上用5分钟时间讨论交流)

"有理数课件"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