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瓶和盖教案

发布时间: 2023.12.08

瓶和盖教案10篇。

为了教学更有顺利,老师会需要提前准备教案课件,本学期又到了写教案课件的时候了。要知道写好一份完整教案课件,让老师教学也会更加高效,写教案课件包括哪几个部分?工作总结之家小编为您找到了以下与您关注相关的资料:“瓶和盖教案”,如果你认为这个信息有意义请把它分享给身边的人让他们也受益!

瓶和盖教案 篇1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应注重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中提高教学学习效率,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同时应该注重平时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达到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样才能推动语文课程的发展。在对孩子们素质教育的同时,我们更应该关注每一个学生,关注他们的知识技能,关注他们的情感需要,充分发挥他们的智能优势,不断提高他们的基础技能和学习能力,给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使语文课堂充满亲和力和生命力----“语文味”更浓。

二、教学背景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

本文是一篇状物的文章,讲述了“我”养仙人掌的经过,赞颂了仙人掌的坚强,表达了对仙人掌的敬佩和喜爱之情。虽然文章写的是金色花,但也运用了一大部分文字描写了仙人掌,使仙人掌的丑陋和金色花的美丽有了鲜明的对比,从而使文章“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突显出来,让文章更加生动自然。

2、学生情况分析

(1)学生已经六年级了,对教材的把握有一定的能力,尤其是对仙人掌的坚强性格和喜爱之情,他们都能体会到,也能联系到自己,但理解的深度稍有欠佳。

(2)这篇文章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学生有了一定的认知分析能力,但对这种写作手法的理解上还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考虑到学生的这些特点利用多媒体、朗读等多种形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理解。

三、教学目标:

1.对文中易错音基本上能够读正确,对文中易错字基本上能够书写正确。

2.对文中的褒义词和贬义词有一定的认识。

3.学习本文“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

4.了解“我”的思想感情转变的原因,感受金色花的美丽、仙人掌的坚强,体会作者对仙人掌的敬佩好喜爱之情。

四、教学重点:了解“我”的思想感情转变的原因,感受金色花的美丽、仙人掌的坚强,体会作者对仙人掌的敬佩好喜爱之情。

五、教学难点:对“欲扬先抑”写作手法的理解。

六、教具准备:幻灯片课件

七、教学过程设计

一、字词导入夯实基础。(10)

1.刘老师想让你们热热身,我想考考你们对今天咱们学习的这篇课文中的词语的读音和书写掌握的如何,不过希望你们能把题目看清楚后,再用手中遥控器作答。(按按按1)。

①下面词语中,错误最少的一组是()

a.倔(juè)强始终不渝(yù)浅薄(báo)庸俗

b.刀戟(jǐ)瞥(piě)见干涸龟(guī)裂

c.辉皇灿烂不干泯灭振撼人心

d赏心阅目肃然启敬不可崔毁

(设计目的:强调认真审题,并对本文中爱错的音和字进行巩固、强调,给学生打好字词基础,以便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

2.出示正确的词语读音:

倔(jué)强始终不渝(yú)浅薄(bó)庸俗

刀戟(jǐ)瞥(piē)见干涸龟(jūn)裂

3.出示正确的词语:

赏心悦目不甘泯灭震撼人心

辉煌灿烂肃然起敬不可摧毁

①孩子们,你们发现这些词语有什么特点吗?(形容好的事物……)

②我们把这些形容好的事物之类的词语成为------褒义词。

出示幻灯片:谁给大家读读褒义词的含义。

褒义词是情感词语的一种,俗名“好字眼儿”,凡含有赞赏、嘉许、褒扬、喜爱、尊崇、美好、吉祥等感情色彩意义上的词。

贬义词是指词义带有否定、憎恨、轻蔑、不赞成或坏的意思的感情色彩的词。

(设计目的:不仅对易错字再巩固,同时也让孩子们积累词语的基础上对词性有了一个很好的辨别,以便很好的运用到平时的学习中。)

4.其实这些词语也正是在形容文中的这朵(齐读)--------金色花

二、图片感知初步渗透。

1.这朵金色花是谁开出的?(仙人掌)---板书

2.出示幻灯片:(图片)看,这就是仙人掌开出的那朵金色花,给你什么感觉?

幻灯出示:这是一朵()的金色花(板书:美丽迷人……)

(设计目的:让孩子们对金色花有一个初始的印象,整体感知,为下文具体的学习做好铺垫)

三、文字揣摩深入领悟

1.作者又是怎样用文字把这朵金色花描绘得具体、生动呢?赶紧找找描写金色花的是哪个段落?(10自然段)

2.请你自读这个段落,把你感受深的语句画一画,作简单地批注。

3.小组交流:提示①写法上②语言上

汇报:幻灯片出示:10自然段。

语言上:比喻修辞手法-,好词的积累-----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分多种形式读中体会

写法上:总分结构-----使文章结构更清晰-----师生读句体会

(设计目的:不仅让孩子们学会自学,提高他们的独立分析能力,同时让他们对段落的结构有一个深刻的了解和学习,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四、品味情感再次领悟

过度:接着刚才的读:这是我看过的最美的花,这是一朵震撼人心的金色花,这是一朵是人赏心悦目的金色花,它更是一朵让人肃然起敬的金色花!

1.看,作者一直都在赞美这朵美丽的金色花,那作者对仙人掌的态度又是怎样变化的呢?赶紧从课文的第一部分找找,小组归纳一下。

不欢欣-----不关心----笑它-----丑陋(板书)

(设计目的:从“我”的情感变化中,去感受仙人掌的变化,从而对课文理解有一定的帮助。)

2.作者对仙人掌为什么持有这样的态度?(因为作者觉得仙人掌太丑,也没想到它会是这样的一种植物……)

3.师引导:丑成什么样了?请你用------画出描写仙人掌丑陋的词句?

4.找生回答-----电脑出示:生自读----你发现这些语句有什么特点吗?(aabb式abac式比喻句贬义词)

刀戟般凛凛叉开歪歪斜斜怪模怪样皱皱巴巴细纹密布像老人的脸

(设计目的:既让学生对基础知识有一个很好的归拢,又对语句的积累由一个很好的积累。)

5.师串读1:是呀,仙人掌既不美,也不雅

生:它刀戟般凛凛叉开,歪歪斜斜、怪模怪样、皱皱巴巴、细纹密布,像一张老人的脸。

师:平时我很少给它浇水、伺候它,然而它却开出了花

生:是的,是一朵花,并且是一朵异常漂亮的花。金黄色,12个绸缎般富有光泽的花瓣;敏感地轻颤着柔软的花穗,细密地遍布着雪乳般滋润的花粉。它凝然静立,却闪烁着宫殿般辉煌灿烂的光芒。

师串读2:是呀,我一点也不喜欢它,还嘲笑它,因为它长得太丑了,我甚至把它当成一种可怕的东西

生:它刀戟般凛凛叉开,歪歪斜斜、怪模怪样、皱皱巴巴、细纹密布,像一张老人的脸。

师:……可它就是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下,却开出了美丽的金色花

生:是的,是一朵花,并且是一朵异常漂亮的花。金黄色,12个绸缎般富有光泽的花瓣;敏感地轻颤着柔软的花穗,细密地遍布着雪乳般滋润的花粉。它凝然静立,却闪烁着宫殿般辉煌灿烂的光芒。)

(设计目的: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运用,从而有一个很好的借鉴学习,同时也为理解文章“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做了铺垫)

6.这么丑陋的仙人掌竟然开出了美丽的金色花,孩子们,现在你又觉得这是一朵()的金色花?(按按按3)

①美丽②顽强③不甘泯灭

④赏心悦目⑤肃然起敬⑥其他

最核心的答案:他不仅美丽,而且顽强。

7.你和作者想到一块去了:(出示幻灯:课文最后一句)师生齐读-----板书:顽强不可摧毁

(设计目的:发散孩子的思维,对文章的中心思想有一个归纳和提升)

五、揭示方法学习感悟2

1、文章的题目是金色花,作者用了大量的文字也在赞美金色花,但文章的前半部分却一直在写作者对仙人掌的厌恶?为什么这样设计,有必要吗?

2.对着板书总结:作者先说仙人掌丑陋,再夸金色花的美丽,先写我对仙人掌的厌恶,又写我对金色花的赞扬,这样的写法就叫作欲扬先抑。(板书)

3.什么是欲扬先抑?

幻灯片出示:“欲扬先抑”是一种描写手法(也可以说是表现手法),意思是“要想夸奖一个人或事物,先用故意贬低他的手法去描写(表现)他,就是先贬低再夸奖。

用这种方法,使情节多变,形成波澜起伏,造成鲜明对比:

容易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恍然大悟的感觉,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

4.再出示:自己体会着这种写作手法自读-----男女生对读-----师生对读

仙人掌丑极了,它刀戟般凛凛叉开,歪歪斜斜、怪模怪样、皱皱巴巴、细纹密布,像一张老人的脸。

是的,是一朵花,并且是一朵异常漂亮的花。金黄色,12个绸缎般富有光泽的花瓣;敏感地轻颤着柔软的花穗,细密地遍布着雪乳般滋润的花粉。它凝然静立,却闪烁着宫殿般辉煌灿烂的光芒。

(设计目的:对文章写作方法的一个总结强调,对孩子们写作有一个借鉴。读中悟,悟中读。)

六、总结情感提升领悟。

1.孩子们,我们应该感谢本文的作者蓝兮,她让我们欣赏了金色花的美丽,更让我们领略了仙人掌丑陋外表后金子般的顽强品质,在《金色花》中寻章摘句我改写了一首小诗:

师:无论阴晴雨雪,

无论干旱枯涸,

你总是挺拔着绿色,

把阳光和空气食啄。

你像一张老人的脸,

皱皱巴巴,密布细纹,

安详的眼神,

隐藏着智者的光辉。

你凭着自己的顽强

默默地开花了,

闪现着金色的妩媚,

生1:你是一朵(不甘泯灭)的金色花

生2:你是一朵(辉煌灿烂)的金色花

生3:你是一朵(赏心悦目)的金色花

生4:你是一朵(肃然起敬)的金色花

生5:你是一朵(不可摧毁)的金色花

生6:你是一朵(震撼人心)的金色花

生齐:你是一朵(美丽)(顽强)的金色花

师:永不枯萎……

(设计目的:既是对文章内容的一个归纳,同时也是对文章中心思想的一个提升,对课堂气氛是一个很好的点缀)

2.总结:其实植物有时和我们人类有许多相同的地方,希望你们也能像金色花不仅有美丽的外表,更具有顽强的性格。

七.学习反馈

学完课文后你有几点收获?(写出来)----机动题,有时间出示,没时间不做了。

(设计目的:既是对文章学完后的一个自我反馈,同时又锻炼了孩子总结概括能力,更是给自己的教案一个时间的搭配)

板书设计:仙人掌丑陋厌恶欲

顽强扬

金色花美丽赞扬先

八、效果测评与评价

1、本节课将多媒体贯穿于教学始终,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一堂课学生们的注意力不但集中,积极性也较高。

2.本节课还特别注重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既让孩子们掌握了一些学习基本技能(字音、书写等),又让孩子们对仙人掌的坚强性格有了更深的理解。

3、在设计时注重尊重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生的自主性,培养学生运用多种方法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在教学中运用多种形式教给孩子们一些学习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的写作有了一个潜移默化的先知和提高。

瓶和盖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在情境中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学会复韵母ɑoouiu及其四声,能够读准音,认清形,并能正确地书写。

2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练读声母与复韵母组成的音节及音节词。

3认识汉字“手、套、入、口”;学写汉字“手、口”。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探究意识,教给学生评价方法,使他们学会倾听,相互合作。

教学准备

图片、卡片。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咱们上节课学了哪3个复韵母?(ɑi、ei、ui)

(及时巩固学过的知识,不仅易于学生进一步掌握,还能加深对“复韵母”这一概念的印象。)

2咱们还学了一首好听的儿歌,叫——(《小燕子》)会不会背?咱们一起来背一下。

(教师在讲台前“摇头晃脑”,拍着双手带领学生尽情背诵,以此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复韵母标调歌会不会背?(会)一齐来背一下。

(为本节课ɑo、ou、iu的标调做好铺垫。)

4喜欢学儿歌吗?那咱们今天再来学习一首新的儿歌。

二、趣味生成,学习新知

(一)读儿歌引出新学的韵母。

1多种形式读儿歌。(老师大点声,你们小点声;老师小点声,你们大点声;老师不帮忙,你们自己读读。)

2细心的小朋友可能发现了,在儿歌中,有一些带有蓝色字母的音节。请你在书上快把带有蓝色字母的音节画出来吧。

3小朋友快看看,有3个音节跑到了黑板上,(贴卡片chǎozǒuliū)声母是我们学过的,声母后面的字母就是我们这节课要认识的3个新朋友。(板书:ɑoouiu)

4.大家想一想,这样由两个单韵母组成的韵母,叫什么韵母?

(运用儿歌引出音节,发现复韵母,恰当引导,温故而知新,学生的成就感油然而生。)

(二)学习ɑo。

1这个复韵母(教师指着ɑo)想问问小朋友知道20xx年的奥运会在哪里召开吗?(是啊,20xx年的奥运会就在北京召开,作为中国人我们是多么骄傲和自豪啊!)小朋友,这个韵母的四声就发“奥运会”的“奥”这个音。它的一声怎么发,小朋友自己试着发一下这个音。

2跟老师读,认真看,仔细听。

3谁想当小老师教大家读?(开火车读,男生读,女生读,齐读。)

(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让会读的孩子充分展示自己,享受成功的愉悦。让学生在互动中悟到合作学习的方法,合作学习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4我们要给ɑo标上声调了,可该标在谁的头上呢?想想龙龙和文文教给我们的标调小窍门,就知道该把声调标在谁的头上了。(回忆标调儿歌,标调。)

5现在ɑo戴上声调的小帽子了,我想知道,你们会读吗?先读给离自己最近的小伙伴听听。

6给标上声调的ɑo来点点名!先正着,再倒着,看老师指哪个,就请你读出那个的名字。

7你能用ɑo四个声调中的一个音说句话吗?

(让学生进行说话练习,把学习拼音和发展语言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二)学习ou。

1小朋友,拼音乐园的主人现在邀请我们参观那里的荷花园。(出示美丽的荷花图片)现在主人又给我们做了最好吃的莲藕片请我们品尝。同学们,“莲藕”的“藕”的第一声就是这个复韵母的读音。(教师指着ou)谁能读好这个音?

2谁想当小老师教大家读?(男女生赛读,多种形式练读。)

(学习的力量来自学生的主动性。有趣的语文实践活动最能吸引学生,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在活动中掌握读音。)

3ou既是复韵母,也是一个音节,如果给它加上声调,你们会吗?想想文文龙龙告诉我们的标调小窍门。谁知道该把声调标在谁的头上?

(充分利用标调儿歌,继续巩固复韵音节标调的方法。)

4现在ou戴上声调,谁能读好它?

5ou娃娃特别高兴,让妈妈发了很多名片给你们,现在他想知道他的朋友在哪里,我问,小朋友来回答,先读出他的音,再高高地举起来。

(发给学生带有声调的ou的卡片)

(通过多种形式的四声练读,让学生牢固地掌握知识。)

(三)学习iu。

1小朋友学得真认真,为了鼓励大家,现在拼音乐园中小导游要带我们到奥运会场的游泳馆去参观,想去吗?

2刚才我们去“游泳馆”的“游”,它读第一声就是这个韵母(教师指着黑板上的iu)。

同桌两个人互相读一读。多种形式练读。

3这个iu和我们学过的一个复韵母长得特别像,是哪一个复韵母?(ui)你有没有什么好办法把它们区分开?老师教给大家用儿歌记忆的方法:“小u前面走,小i紧跟随,两人在一起,发音uiuiui。”牢牢地记住了一个,就不会混淆了。另外还可以从读音上区分它们的形。

4现在请你来标调,你会吗?你想把声调标在谁的头上?

5看着标的声调,同学们打着手势读一读。多种形式练读。

(根据每个韵母的不同读音特点,设计恰当的游戏,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实践活动,使学生身心始终处在高度兴奋的状态。)

三、观察探究,生成新知

1.现在文文和龙龙又给我们提出了新的挑战:“我会拼”。大家试着用声母和复韵母相拼,你们会吗?(看书,试着用学过的方法,自己拼读或直呼。)

2.把这些音节加上声调该怎么读?

3.试着用你喜欢的音节组词或说一句话,说给同桌听。

四、回归语言,总结延伸

小朋友学得这么好,还记得小鸟给小朋友带来的儿歌中说的是什么事吗?是啊,我们在生活中、学习中遇到困难就要互相帮忙。

在我们的语言环境中,含有ɑoouiu的音节还真不少,只要你用心找一找,就会有很多收获的。

(引导学生到课外去寻找含有ɑoouiu的音,有效地把课内学习向课外延伸。)

第2课时

一、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拼音与识字12》(板书课题),上节课我们已认识了3个韵母ɑoouiu,这节课我们还要写一写它们,练一练带有ɑoouiu的音节。

二、学写字母

1请你观察书上的ɑoouiu,说说写时要注意什么?

2请你先在书上描1个,再在本子上各写3个。(教师巡视,检查纠正学生的执笔、坐姿)

(让学生自己观察,自己动笔书写,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能力,独立完成书写任务,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3请把这3个复韵母带上声调符号,再各写两个。

三、练习拼读

ɑoouiu能与好多声母交上朋友,组成音节,我们一起去认识一下它们吧!

1请你把儿歌中带ɑoouiu的音节读一读。

2请你练一练。

d—ɑoch—oul—iu。(先拼读,再练四声。)

3看看这样的三拼音节,你还能很快地读出来吗?

出示:ji—ɑoxi—ɑoqi—ɑo。

(先练读,再读四声)

4小黑板出示音节词语,学生自由练读,学习直呼。

gāolóulǎoniúxiǎoshǒudàkǒu

zǎocāolǚyóuniúròupíjiǔ

jiāyóubàochóuchuíliǔtáozǒu

shǒutàoshuǐdàodiēdǎopíǎo

5请你再读读书上的音节词和音节句子。(读句子时,指导读出问的语气。)

(用大量的音节词语拼读练习丰富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强化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通过这些平时生活中耳熟能详的词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直呼习惯。)

四、学习生字

1看看这一课中,认字小老虎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字?(出示:“手套、入口”两个词。)

2请你借助拼音读一读。

3你能从这两个词中选一个说一句话吗?(学生想好后,指名说)

4这4个字现在跑到卡片上了,你还认识吗?(随意出示卡片,学生认读)

5学写汉字。

在这4个生字中,有两个想到你们的本子上来做客。(出示:“手、口”。)

(1)学写“手”。

a请你数一数“手”有几笔,最后一笔你认识吗?老师告诉你们它叫“弯钩”。(学生一起跟老师说两遍。)

b看一看,写“手”要注意什么?(教师强调第一笔是平撇,第3笔长横写在横中线上,弯钩是写在竖中线上,稍有些弯,不是笔直的。)

c师范写后,生在书上描1个,在本上写3个。

(2)学写“口”。

a请你数一数“口”有几笔?第2笔叫什么你知道吗?它叫横折。(学生跟老师说两遍,教师可用一根铁丝或线演示横折,加深记忆。)

b请你看一看,写“口”要注意什么?(结合学生回答,教师强调“口”的竖与横折的折画都要稍向里收,“口”写在四线格居中处,不可写太大,也不能写太小。)

c师范写后,学生描1个,写3个。

6巩固汉字。

(1)分别用“手、口”组词。

(2)再读读这4个汉字。

五、总结

瓶和盖教案 篇3

1蹦芸焖佟⒘骼地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毙郎秃M薜幕智勇敢、不怕牺牲。

1贝忧氨叩目挝闹形颐侨鲜读撕芏啻笥⑿郏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个小英雄的故事:板书课题。想知道鸡毛信是怎么一回事吗?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这篇课文,简单概括全文的内容。

2被分成几个相对独立的小故事,并为故事拟定小标题:接受任务,巧妙藏信,深夜逃走,丢信找信,诱敌负伤,完成任务。

3敝傅佳生分别朗读这六个故事。

1笨挝淖詈笮吹秸帕长称赞海娃是小英雄。从哪些地方看出海娃是小英雄呢?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小故事读读找找。

2比班交流。勾画出相关语句,有感情地朗读。

3弊プ《院M抻镅远作和表情的描写,体会海娃的心理。

1937年到1945年,是中华民族危亡的时刻,日本鬼子在我们神圣的土地上,烧杀抢掠,肆无忌惮。你可知道,那时和我们相仿年纪的儿童们没有温饱,没有课堂,是飞机、坦克炸毁了他们幸福的童年。然而,他们在战争中没有退缩、屈服,而是和父辈一起,用自己稚嫩的肩膀担起了沉重的抗争。像海娃这样的小英雄有很多很多,如:王二小、雨来、张嘎等。交流自己知道的小英雄故事。

现在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我们生活在幸福与快乐之中,在我们周围也涌现出了一些小英雄,他们勤奋好学、艰苦朴素、乐于助人、敢于和坏人坏事作斗争……你能找到吗?夸夸身边的现代小英雄。

[鸡毛信 教案教学设计]

瓶和盖教案 篇4

教学设计是教师在教学前对上课的准备。教学设计是教师在一定的教学理论指导下,充分利用现有的条件,创造性地安排教学程序,选择和确定教学措施,高质量高效益地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的具体的教学实施方案。

当代的教学设计是以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为依据,对教学过程中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以期达成教学目标的系统化的设计。教学设计注意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更强调教学情境的`策划和教学手段的运用,更具有灵活性和创造性。

说课稿是教师在说课活动中使用的文稿,既包括上课前的说课稿,也包括上课后的说课稿。说课活动是面向同行或专家进行的一种教研活动,其内容包括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流程、说反思等,不只要说清楚“要做什么”,“怎么做”,更要说清楚“为什么这样做”,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其目的是为了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教学设计,简单地说,就是教师为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对教学活动进行的规划、安排和决策。具体地讲,是指教师以教育理论为基础,依据教育对象和教师自己的教育理念、经验,运用系统的观点与方法,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要,制定教学目标,合理安排教学步骤,为优化教学效果而制定实施方案的系统的计划过程。

因此,教学设计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教师为教学活动制定蓝图的过程。通过教学设计,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的内容和教育对象的特点从三个维度确定教学目标,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采用有效的教学手段,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说课,是教学改革中新生事物,是日常进行教学研究、教学交流的一种新的教学研究形式。是教师依据课标,根据教材,结合教育理论,进行深入研究后,把教材、教法、学法教具、教学过程,向领导、或同事进行阐释的一种教研活动。说课稿,就是为了说好课而准备的文字材料。

第一,教学目标相同。都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而事先而做得准备活动。可以是同一的教学目标。

第二、运用理念一致。在课改的今天,不管是哪家版本的教材,落实的都是国家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必须以生为本,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第三、准备工作吻合。就是在撰写它们之前,都必须学习课标,钻研教材,通览教参,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水平。确立教法、学法以及教具、学具准备等。

第一、教学设计也是教师为了课堂教学而设计的方案,基本内容与教案相同,最大的区别在于教学设计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中要有设计的理念,或要达到的目标。主要是考察教师的理论素养。

第二、说课稿,是教师面对同事或领导说课的书面材料,要求相对较高,编写难点相对较大,除了具有它们二者具有的内容之外,还应有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指导、学法选择等。

瓶和盖教案 篇5

[教材解析]:

这是一篇充满童心童趣、至情至真的短文。红气球是孩子平时喜爱的玩具,可在特殊时刻却成了小伙伴们传达内心感情的工具,从孩子们天真的想象和行动看到了孩子们心灵的纯洁、感情的纯真。红气球是伙伴们天真活泼、想象力丰富的表现,红气球是伙伴们的笑脸、真诚的问候……教学生阅读时,既要要体会人物的感情变化,真挚感情的理解,又要让学生释放、表达出自己的天真浪漫和童真,体会生活的“美”。

1、认识文中“科、亚、呆”等7个字,会写“周、床”等8个字;会用“可爱的,高兴地”说话;

2、指导体会人物感情变化,感情流利朗读课文;

3、体会同学之间的真挚感情,珍惜同学之间的纯真友情。

1、掌握本课八个汉字,指导学生写好半包围的汉字;

2、体会课文人物的情绪变化,同学之间的真挚情感,并能感情朗读课文。

两课时

a案

情景导入——初读感知——自主识字——交流互评、流利朗读——交流感悟、感情朗读——指导写字——复述表演

充分体现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性。教学中以体会同学之间的真挚感情和童心无价为主线,抓住文中的重点词语、重点语句,体会同学之间的纯真感情,指导感情朗读。

生字卡、课件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

1)师生交流:老师出示两只气球(笑脸图案的和没有图案的)。你喜欢那个气球为什么?

2)今天我们学习关于这只气球(笑脸图案)气球的故事,老师板书:22*

想知道这个红气球的故事吗?想知道“窗前的气球”是用来干什么的吗?那就让我们读读课文,看看能否找到答案。

设计意图:

借题质疑,激发学生朗读兴趣。

二、初读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把文章注音的汉字读准。

2、读完了课文,课文是哪一只气球呢?气球是用来干什么的?

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不错字、不掉字,以及边读书边识字的方法。初步学会用自己的话归纳文章意思。

三、自主识字

1、看来同学们课文读得还不错,生字宝宝都认识了吗?

(板书生字:科、亚,学生读)

看到这两个字,你想到了什么?课文写了科利亚的什么事?

2、出示其他五个带有拼音的生字卡片

张病床户角

指名读、齐读、“开火车”读,教师正音。

3、你有办法记住这些字?

同伴之间交流识字、记字的方法(自编识记的“儿歌”等)

4、组词练习:给这些字找些好朋友吗?

在课文中找、在生活中找……

设计意图: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结构,灵活地识记生字,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参与意识。

四、流利朗读

现在我们已经认识了生字,把“拦路虎”给去掉了,再来读课文。

1、由朗读文章,把语句读通、读顺。

2、生生互评、师生互评,看看谁读得好,哪儿读的好?

设计意图:

再读课文:读通、读顺。并通过评价、交流方式吸取、学习他人的优点。

第二课时

一、交流感悟,感情朗读

1、科利亚怎么啦?从什么地方知道科利亚生病了?读课文的一段,结合现实说说什么是“传染病”。(如流感)

2、生病住院后的科利亚怎么啦?从哪儿看出来的?

用笔划出有关的词句,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理解人物的内心感情。如:静静得、呆呆地,真没意思

(课件出示:科利亚望着窗外的天空)结合课文,说出科利亚此时的心情。孤独无聊的科利亚离开爸爸妈妈,离开他的伙伴,他觉得真没意思,那我们应该怎样读出科利亚的心情呢?(学生根据自己的体会有感情地朗读)

3、课件演示:窗外带有可爱笑脸的红气球上下飘动。

正在科利亚感到无聊的时候,他看到了什么?气球上有什么?用“可爱的……”说话。

看到气球在你的窗前飘动,你想知道什么?如:红气球怎么会在窗前飘动呢?它是怎么来的?为什么上面还有一个小孩的笑脸呢?

读3到5自然段,讨论解决刚才的疑问?(生读书)

4、科利亚开心吗?读科利亚高兴的句子。他为什么笑呢?用“高兴得……”说话。

如果你是米沙,你还会怎么做呢?说说你这么做的理由。(学生交流)

5、大家各种想法都是为了让科利亚开心,谁能用刚才的体会读读课文3~5段。朗读时,把自己当作科利亚,看看怎样读?

小结:科利亚虽然病了,但是有了同学们的关心,他的病一定会好起来的,重新回到学校和伙伴们一起学习玩耍,让我们带着这份真诚,有感情的齐读课文吧!

设计意图:

人物感情体会和朗读指导相结合。从科利亚思想感情的变化体会到米沙的用心良苦,从米沙的“独特创意”体会同学之间的纯真感情,再从体会、理解中知道朗读,从语言中进一步得到体会。

二、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卡片,词语开火车认读。检查学生识字情况;

2、那这个字怎么记住的?老师板书“病”

我们要学习一个新偏旁,这叫“病字旁”,看老师写(师边写边说):一点居中央,一横略上扬,一撇长长的,一点低着头,一提向上方。

3、出现本课几个字半包围结构的字“户、角、床、周、病”,交流识记;

4、指导书写:教师用视频展台在田字格中示范汉字的书写,学生观察思考怎样才把字写好。

5、学生在书上描红,教师巡视指出书写中存在的问题。如:上包下的字,在书写是,被包围的部分一定不能超出“包围圈”。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比较、观察,正确书写生字,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三、复述表演

以小组为单位,把课文编成故事,讲给同伴听听。

设计意图:

加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培养学生语言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板书

22*

米沙科利亚

看望同学

静静地呆呆地

可爱的……

高兴的……

b案

情景导入、揭题质疑——初读课文,解答质疑——交流合作、自主识字——品味朗读,交流评价——图文结合、品读文意——复述表演,加深理解——感悟语言,练习说话——拓展延伸

以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结构为基础,以理解同学之间的真情为铺垫,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参与学习意识,发挥学生个性化、独创性、创造性的思维方式学习方法,让学生在理解中读、在读中感悟,在感悟中实现感情的升华。

录音磁带、课件、录像带剪辑(“非典”期间录像剪辑)

第一课时

一、情景导入、揭题质疑

1、谁生病住过医院,谁去医院看过病人?(同学交流)

2、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有关看望病人的课文,老师板书课题《窗前的气球》。(学生很吃惊)

3、老师乘机问:有什么问题吗?生:气球和病人有什么关系?用气球去看病人又为什么在窗前呢?……

设计意图:

1、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为理解课文中科利亚的孤独和烦恼作铺垫;

2、学会提问题是挖掘、发展学生学习“潜力”的前提,带着自己的提出的问题阅读课文,更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初读课文,解答质疑

1、带着自己的问题自由朗读课文:

1)遇到自己不认识的字和词语,画上记号,可以同学之间交流或联系上下文感知;

2)把找到的答案画上记号,或与同桌交流。

2、班交流,解答疑问

1)点名学生讲述自己找到的答案,同学评议和补充;

2)说出你有哪些不认识的字,老师板书生字。

设计意图:

1、培养学生自主阅读意识,教会学生阅读的常用方法;

2、初步体会阅读带来的“成功感”。

三、小组合作、自主识字

1、听一听:老师范读课文,或播放课文朗读磁带。学生留意生字读音;

2、读一读:小组交流,已经会读哪些字;

3、议一议:窍门儿介绍——“我用这些方法可以记住这些字”;

4、查一查:开展各种识字游戏,教师注音纠正字音;

5、想一想:扩词开花,词语积累;

6、看一看:教师在实物投影上在田字格中书写本课生字,学生仔细观察,重点指导书写“半包围”结构的字;

7、写一写:学生在书上描红正确书写汉字,教师巡视纠正;

8、赏一赏:把学生写得好的作品实物投放师生共同欣赏。

设计意图:

1、识字教学的难是在于:学生记不住字音和字形,而且容易忘记。如果和学生自己的生活体验,以及已有的知识结构联系起来,所起到的效果就大不相同了;

2、识字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相互交流,说出自己的理解和窍门儿,既学会生字,又学会了拓展了自己识字的方法和途径,同时还实现了教学“资源共享”。

四、品味朗读,交流评价

1)在认识生字后,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自由朗读:把文章读通读顺;

2)组内交流:小组内交叉,把自己喜欢的段落读给同伴听,组内同学听完后说出听懂了什么,并对同伴的朗读提出自己的评价和意见。

3)集体交流:让学生读出自己喜爱的段落,说出喜欢的理由(对段落的理解),自己是怎样读好这一段的(体会朗读的方法和技巧),同学评议(或者示范朗读讲解)

如:第二段时,注意体会科利亚无奈、孤独的心情,语调低沉、平缓,抓住关键词语“静静地”“呆呆的”和反问句“从三楼能望到什么呢?”

4)在学生阅读交流之后,说出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情。

设计意图:

1、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既是“读者”,又是“评论者”。实现学习的主动参与和教学评价的相互促进;

2、阅读教学中,学会交流、学会聆听、学会评价,有助于学生阅读方法和学习品质的养成。

第二课时

一、图文结合、品读文意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全文。

要求:流利准确,根据自己的理解有感情朗读。

2、老师展示课文故事课件片段,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片段播放。

1)说出播放片段是什么内容,为什么喜欢这一段?

2)怎样读好呢?读这一段试试看;

如:第二段,从“呆呆地”“静静地”,“觉得真没意思”等词语和语句中看出科利亚的孤独、无聊。指导学生根据文章意思,以及自己的体会,围绕重点词和句子读……

3、课件展示科利亚的笑容:

1)你知道科利亚为什么高兴地笑了吗?

联系课文愿意,探究笑的原因:被可爱的笑脸逗乐笑了,被米沙的创举而会心的笑,对同学们特殊的问候方式感激的笑……

2)该如何读好写他高兴的语句呢?读一读、评一评。

3)科利亚看到这个可爱的笑脸他想到的是什么?

引导学生理解句子“他好像看见米沙拉动拴着气球的绳子,几个同学站在四周,唧唧喳喳的指手画脚。”所蕴含的感情。

4、课件展示课文中的人物:米沙、科利亚、同学:

评一评:你喜欢哪个人物?说出你喜欢的理由?

找一找:课文中哪些句子能体现你喜欢的人物,读读看。

议一议:如果你去看科利亚你会画什么呢?

教师乘机教育同学之间要团结友爱。

设计意图:

1、读文章,主要是根据自己对文章的理解,读出自己感受。因此教学设计中有意识的加强学生对文章的“品”和“评”,品是感悟,评是议论,只有通过自己的感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才是真正的理解,才能读好文章。

2、读好的文章,犹如一次人生体验,引导学生发现文章的思想内涵,用自己的思想表达出来,就是我们所提到的: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教育”。

二、复述表演,加深理解

1、提出要求:四人小组合作,一人表演米沙的行为,一人表演科利亚的表情,一人旁白,一人评判

2、小组表演,教师适当点拨

3、小组汇报,师生评议。一是对课文的理解,用肢体、面部表情的体现;二是旁白同学的叙述语速、语调的变化等

设计意图:

通过自己的理解,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用多种语言表达出来。一是加强学生的记忆和概括能力;二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有效途径。

三、感悟语言,练习说话

1比较句子,每组里你喜欢哪个句子,能说说理由吗?

a、科利亚一看,气球上画着一张小脸。

b、科利亚一看,气球上画着一张可爱的笑脸

a科利亚望着窗外笑了。

b科利亚望着窗外高兴地笑了。

2分别用“可爱的,高心地”练习说话

设计意图:

1、联系上下文,根据自己的理解分析和体会:不同环境、不同意境中词语的作用。

2、训练学生模仿能力和语言表达。

四、延伸拓展

1)说一说:你们同学之间的一些感人、开心的事情吗?

2)播放“非典”时期,有很多病人和医护人员被隔离的录像。如果想去看望和慰问他们,你会用什么办法呢?

设计意图:

1、把课文内容和生活实际联系起立,加强学生对生活中“美”的发现。加强同学之间的团结友爱。

2、让学生创造性的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交流。

五、教学板书

22*窗前的气球

气球和病人有什么关系?气球看望同学团结友爱

怎样的气球?可爱的小脸关心同学

病人怎么啦?觉得真没意思——高兴得笑了真心待人

……

(学生问题)(寻找答案)(感情体会)

瓶和盖教案 篇6

《促织》作为一篇传统老篇目,老树能发新芽。要理解蒲翁的一片苦心,这对现代的中学生来说是有隔膜的,我们只看故事表面,却忽视了故事背后的荒诞,及人在荒诞社会中的异化。本实录试图解决表象和内在这样一组关系。

师:文科生有个特点。就是容易动感情。比如像红楼梦中的优秀文科生林黛玉同学一到秋天就看着海棠花,吐血写诗。真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夏天到了,学校里能引发你的思绪的事物有吗?

生(1):比如学校池塘中的荷花我喜欢。映日荷花别样红。

生(3):樟树上的猫头鹰 (生笑)晚上听起来特恐怖。

师:猫头鹰是国家保护动物,绝对不是恐怖组织(生笑)保护保护再保护。我送给大家一首诗,出自古老的《诗经》: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猜一猜,是哪一种动物?

师:看来我只能写出第四句:十月蟋蟀入我床下。(生大笑)我们的古人对蟋蟀的活动规律是了如指掌。蟋蟀还有个小名叫……

师:恭喜你,答对了。(生笑)古人特别敏感。认为蟋蟀的叫声和织布声相仿,又届深秋,一听到促织叫声促女纺织,妇女就准备冬衣,怀念征人,宋代姜夔《齐天乐》:“哀音似诉,正思妇无眠,起寻机杼。曲曲屏山,夜凉独自甚情绪。”写出了一位缅怀远人的女性闻蟋蟀声后的惆怅。假如有人一听到蟋蟀声,就为我打毛衣,那是本人感动得热泪盈眶。(生笑)促织在诗歌中充满温馨浪漫的,但在蒲松龄的小说《促织》中,一只小小的东西却引起了轩然大波,家庭的兴衰,悲喜交替。令人感慨万千。预知后事如何,且听下文分解。( 生笑)

师:那文中出现了几只不同寻常的促织,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吗?

生(6):第二只是高大威猛的促织。是村中少年好事者所养。

师:那这小东西是怎样影响的成名一家的?先说一说成名家中的成员,无非是三人……

师:对,所以文中用了一个词语“久不售”,就是屡试不中,屡败屡战。科举只是块敲门砖。用过了就可扔掉。后来他的身份变了吗?

师:这里老师有点纳闷,怎么天上掉下馅饼,好事砸到成名头上了,当官了。但我要告诉同学们,这里正类似于现在的村中的治安主任,是个苦差。比如某户人家吵架了,要他去调停。再则,有些催粮催租的事,要他解决。他有这个能力吗?

生(9):没有,文中说不敢敛户口,可能一方面他性格迂讷,另一方面能力有限。

师:这样一个有书呆子倾向的成名,“会征促织”,征促织可是一项政治任务,艰巨而光荣(生笑)他的心态是起了变化吧?找一找有关心态的词语。

生(10):得到促织后,大喜,蟋蟀死后如被冰雪,还有益惊喜。

师:这些词语形象的刻画了成名在促织的挑动下心理变化的活动轨迹。有人说,百无一用是书生,这是说书生只会理论,不会实践,只说不做。成名去实践了吗?也就是说,他会去捉促织吗?

生(11):去捉了,但是经过妻子和神巫的指点,不是主动的,是被动去捉。

师:我们来读一读读书人成名捉蟋蟀的场面吧,体会其中作者的情感。(生读早出暮归……中于款)

师:这是第一次描写,还有吗?(生读“成反复子念,……逐而得之”)这两段描绘你印象特别深的句子有吗?比如在生活的压力下的苦难的困境的描绘。

生(12):得无教我猎虫所耶,看出成名当时疑惑和将信将疑的心理。

生(13):乃强起扶杖,我觉得很可怜。两腿被打的伤痕累累,为了家庭,只能尽力而为。

生(14):我认为侧听徐行,似寻针芥。读来尤其伤心。侧听估计人贴地而行,眼睛睁得大大的,生活的重压下他已直不起自己的腰板,没有做人的尊严了。

生(15):成名由于考不中,他一定发奋学习,视力一定很差,是个高度近视眼,(生笑)像寻针线这样寻,真的很可怜。我也是近视眼,深有同感。成名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在生活。

师:是尽最大的眼力,捉蟋蟀毕竟不是他的专业。(生笑)这几句看似寻常的话语,寄予了蒲松龄深沉的孤愤,他也是读书人,也是屡试不中的老童生,他是满怀着同情怜悯写同类人,将一腔同病相怜之情倾泻于成名。真可谓同是天涯沦落人。(生接口相逢何必曾相识)还有你认为最反常的行动吗 ?

生(16):见有虫伏棘根,遽扑之。(有生点头)成名当时行动极为不便艰难,遽是迅速的意思,一个受重伤的人既然能扑上去,但一扑可能要有生命危险,为了小小的蟋蟀,他连命也不要了。

生(17):我想到了葛朗台的扑,葛朗台一见金子,76岁,命也不顾了,也用了个扑字,那是扑出老家伙的贪婪。而成名的扑,却扑出了一个重压下小人物的无奈和伤感。有种悲壮的色彩。

生(18):我想这个扑字很受前面癞蛤蟆的影响。(生笑)前面有只蛤蟆猝然跃去,成名由于扑虫心切,就把自己当场了蛤蟆,也开始扑了。

师:当然这不同于欧阳峰的蛤蟆功,(生笑)这一扑,的确写出了人类的异化,成名为了促织,可以不把自己当人看,完全丧失了读书人的斯文,真是斯文扫地。不管前面有棘根,他还是为了生活扑上去,这是一次悲壮的扑救,这一扑怀着对生活的渴望,哪怕只是渺茫的一丝。成名知道只有扑才能救自己,救家庭。你看,捉到后,这样一户贫困人家,居然用蟹白栗黄来喂养。备极护爱,这些都是反常的行为,把小虫看得比生命更重要。,小虫和人的生命比较究竟哪个更重要?下文中有描述吗?

生(19):有,促织被儿子弄死之后,文中这样写,儿神气痴木,奄奄欲睡,成顾蟋蟀笼虚,则气断声吞,亦不复以儿为念,看,居然不把儿子的生死放在心上。

师:对,为了一只蟋蟀居然连父子血肉之情也抛之脑后,这是一件极为可悲可叹之事,再加上前文中成名的异化,他已经不自觉的把自己当作兽类,想像成扑虫的蛤蟆,真是辛酸之极。真可谓为虫所逼,悲喜交替。有人说知夫莫如妻,成名的妻子了解丈夫吗?

师:我们读一读成妻的话,(生读死何裨益……不如自行搜觅,冀有万一之得)你认为成妻是怎样一个人?

生(20):善解人意,可能丈夫比较迂讷,妻子就能独当一面,处事冷静,有头脑,有主见。是个贤妻。

师:哦,你对成妻的评价很高嘛。那她是个良母吗?

生(20);是良母,当孩子涕告母,母闻之,大惊:业根,死期至矣,而翁归,自与女复算耳,写出了对儿子的担心,自己不惩罚儿子,慈母心态,爱莫能助,担心和恐惧。

生(22):只有受尽生活折磨的人心灰意冷的人才会求神,当时老百姓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师:在无道与苛政之下,百姓苦难无边,回头无岸啊。除非神仙济世,否则不能脱离苦海。成妻具资,就是东借西凑,到处赔笑脸,低三下四看别人的脸色。作为妻子,这位可怜的女性已经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把全部心血都扑在蟋蟀上面。更有意思的是,悲愤填膺的作者在精心设置魂化促织的情节时,他们的宝贝儿子在蟋蟀事件中遭遇又如何呢?

生(23):九岁的小孩由于好奇把促织弄死了,自己变成了蟋蟀。

师:成子魂化的促织经历了惊心动魄的战斗才成为真正的王者,一开始与蟹克青决斗,这是闯荡江湖的第一站,(生笑)闪亮登场。再则第二关,与公鸡斗,又赢了。最后一路打到中央,可说所向披靡,战无不胜。为何把小东西写得如此神奇?

生(25):有作者的主观愿望在里面。在现实生活中,弱势的低层百姓根本无法与强者抗衡,作者希望能够在虚幻的世界中能够战胜恶势力,体现作者良好的愿望。

师:你分析得很有道理。这三种人中,最能震撼人心的是谁?

生(26):小孩是祖国的未来(生笑)玩是小孩子的专利,一个小孩子因为玩蟋蟀差点付出生命为代价。这个社会连小孩子都不放过。可见是个无耻的社会,尤其有震撼力。

生(27):一个活泼的孩子付出了代价,在那样的社会中,人的生命就不如蟋蟀,我在想一个问题,假如没有付出生命和精灵的小孩以蟋蟀的面目出现,事情会怎样结束?

师:对,你的设想一针见血,刺中要害。儿子的性命居然不如一只小虫子重要。小孩即使投井了这事也不能完结,他还必须要让自己的魂魄变成一只促织,代替那只促织,再次冒着生命的危险去格斗。而且他必须要赢得那些格斗,才可以保他的父母无虞,才可以弥补他的所谓的“过失”。在这里, 我们 看不到人的尊严,人的地位,人的价值,我们只看到人已沦落为一种玩物,只有把自己不当人看,只有为权贵服务,成为别人手中的玩物,你,小人物才可以解救家庭的苦难,得到所谓的幸福和功名利禄。这是一个荒谬的故事,小说的高明之处使荒谬具备了真实性。我们不禁要问,罪恶的根源在哪里呢?我们读一读结尾,会找到答案?(生朗读最后自然段)

生(28):根源在于皇帝的荒唐,皇帝不应玩蟋蟀,玩物丧志。

生(29):根源是官贪吏虐,当权者作威作福,不管百姓死活,只管自己官位上升。

师:的确如此,上有好焉,下必趋焉,古代社会官本位现象十分严重,文章一开始就写道:“宣德间,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其实用不着征,早有人会乖乖的送上来,如果如果领导喜欢斗鸡,明天我就送你一车鸡,如果你喜欢斗牛,立马一车皮牛就送到。杨贵妃喜吃荔枝,我来一骑红尘妃子笑,宋徽宗喜踢球,高俅就发达了。天子偶用一物,就使百姓家破人亡,万一是常用之物,不知有几家遭殃,几家荡产。正如黄宗羲所说封建君主“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促织让我们看到专制时代中,小东西是怎样披者皇权的丑恶的外衣吃人的,小人物的命运是怎样被吃的,实质就是吃人和被吃的沉重的话题,如此可悲可叹。结尾似乎皆大欢喜。这个故事似乎成喜剧了。但喜剧往根源里挖我们挖出更加深沉的悲哀。真是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联系实际,讲兵马踊发现者杨志发的辛酸荒唐的故事)

[《促织》教学实录(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瓶和盖教案 篇7

1、正确理解寓意。

2、领会作者独具匠心的构思。

3、学会正确对待厄运。

教学重、难点:

重点是寓言含义;难点是寓言的构思匠心。

课时: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古语有云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人生在世,注定要与困难同行的,甚至要与挫折和灾难打交道。当某一天灾难降临到我们的身上时,我们该怎么办?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寓言故事

当我们遭到突如其来的灾难时,我们忙碌的身子一下子停了下来。灾难打断了我们所习惯的生活,同时也提供了一个机会,迫使我们与外界事物拉开了一个距离,回到了自己。只要我们善于利用这个机会,肯于思考,就会对人生获得一种新的眼光。一个历尽坎坷而仍然热爱人生的人,他胸中一定藏着许多从痛苦中提炼的珍宝。

七、教师总结

根据板书,总结本课。

最后,老师把周国平的这句话送给大家,与你们共勉!(齐读下面的句子)

人生在世,苦难是寻常事,无人能担保自己幸免,区别只在形式。我相信,在苦难中,一个人能够更深地体悟人生的某些真相。

周国平

八、布置作业

1、以苦难就像┅┅为开头,写一段话,表达你对苦难的理解认识,不少于100字。

2、阅读推荐:请用课余时间阅读周国平的下列书籍中的任意一本:

《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成为你自己》、《享受生命》。

九、板书设计

落难的王子

周国平

构思精巧:人物:王子典型性

我真实性

情节:天哪,太可怕了!普遍性

寓意深刻:苦难无法逃避,要坦然面对,勇敢承受。

瓶和盖教案 篇8

1、在阅读中读准“抽抽噎噎、湿漉漉、坍台”等词语的字音,运用适当的方法理解“惊慌失措、荣誉、安慰”等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先概括后具体”的写作方法,并能运用这种写作方法进行表达。

3、通过揣摩小莉的心理活动,感受同学之间真诚快乐的友谊,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重点段落。

1、层层深入地感悟小莉对同学真诚快乐的友谊,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小莉的作业内容。

2、能够运用“先概括后具体”的写作方法进行表达。

课件。

1课时

一、揭示课题,整体感知。

1、(板书:特别)齐读。谁来说说“特别”是什么意思?那么在我们看来非常平凡的作业又怎么会出乎人的意料,让人感到特别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特别的作业》。(补齐课题:特别的作业)

齐读课题

2、把书打开,自由轻声地朗读全文,朗读时注意读准字音,说说读了课文后你对课题中“特别”的理解是什么?也可以边读边划出帮助你理解的句子。

3、交流。

(1)检查字词。

多媒体出示:抽抽噎噎、坍台、湿漉漉、捣蛋、惊慌失措、猛烈

(2)交流对“特别”的理解。

说明:

三年级的学生在课堂中已经尝试着借助老师所给填空的形式来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那么到了四年级,学生已经基本具备了概括的能力,因此需要在三年级的基础上有所提高。这一环节的设计,让学生说说“对课题中特别的理解是什么”,其实就是让学生围绕“特别”一词来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虽然没有给学生一个句式,但是给学生方向,能够帮助学生概括全文。

二、读助理解,想助悟情。

1、是呀,老师布置了一份特别的作业——让大家批评马克,写出他的捣蛋事,而小莉的作业内容也很特别,让我们一起来朗读老师所布置的作业。

2、交流所划的句子,把句子读正确。

多媒体出示:

老师马上叫全班同学坐好,布置了一个特别的作业:每个人拿一张纸,把所知道的马克干的捣蛋的事儿全写上,写完后当场宣读,批评马克。

马克同学今天这样做是不对的,我很生气。但是他也有许多优点。他爱劳动,干活不怕苦不怕脏;他体育好,在校运动会上,百米赛跑荣获冠军,为班级争得了荣誉;他助人为乐,经常帮组女同学,有一次我做手工不会钉钉子,他就主动帮我敲,结果不小心把手敲肿了,可他一声也不叫疼,还安慰我说‘没事’……

谁来给我们读读小莉的作业?

3、读到这里你有什么疑问吗?

4、交流,质疑。

可能存在的问题有:

马克闯下了大祸,老师布置大家写出马克所做的捣蛋的事情,为什么小莉写出的却全是他的优点?

说明:

三年级第二学期有一项能力训练——质疑,在这里帮助学生温故而知新,继续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让学生抓住在当时那种情况下,小莉应该很生气,而且老师让大家写出他所做的捣蛋的事情批评他,小莉为什么还要表扬马克这一看似矛盾的地方质疑,让学生带着问题继续学习课文。

5、那么就让我们回到当时,默读课文,看看小莉当时受到了什么委屈。

6、交流。

多媒体出示第二小节

(1)指名读正确。

(2)请你再读这段话,概括归纳小莉都受到了哪些委屈。

(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概括:拖翻了椅子,撞倒了桌子——身体受到疼痛;滑了一跤,新衣服也脏了——自尊受到伤害……)

板书:抽抽噎噎哭

(3)是呀,这对于一个女孩子,而且又是班长的小莉来说是多么的委屈,那么你认为小莉当时会怎样想呢?(对马克不满、会抱怨马克让自己出洋相……)

9、老师引读就因为马克的调皮使得小莉受到了莫大的委屈,小莉哭得——(抽抽噎噎的),老师气得——(眼睛冒火),马克知道——(这玩笑开大了,只好乖乖认错)。老师布置的作业更是让马克——(惊慌失措),因为他知道——(小莉是班级里的作文尖子,她写的肯定尖锐猛烈,上去一朗读,还不把自己羞死?)马克虽然——(是个调皮大王,但要叫他当众坍台也是受不了的)。

提问:惊慌失措是什么意思?马克为什么惊慌失措?

10、然而看到马克惊慌失措的样子时,小莉的想法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仔细阅读课文,联系上下文完成填空:

多媒体出示:小莉狠狠地瞪了马克一眼,心想:。可是看到马克惊慌失措的样子,她又想:。想到这里,小莉低下头写了起来。

准备、交流。

说明:

通过揣测小莉的心理变化过程来理解为什么小莉写出了那特别的作业,这样对于帮助学生理解小莉,感悟道理比较有帮助。而且在练习说话时,有层次地让学生一步步来感受小莉当时的心情,感受同学之间真诚快乐的友谊。

1

1、是呀,小莉对同学的友谊,让她能够宽容、理解地对待同学,因此小莉能够看到同学身上的优点,这使她在受到委屈时仍写下了马克的优点,那么小莉在朗读自己的作业时会有怎样的心情呢?请你试着有感情的朗读这段话。

板书:清清嗓子读

说明:

这里除了注意情感在朗读中体现之外,还要帮助学生注意文本中“抹了抹挂着泪痕的脸”、“清清嗓子”,但即使这样,小莉此时也已经原谅了马克,因此朗读时还要注意语音的处理。

12、引读第6和第7节。

小莉的话使得全班同学都听得愣住了,老师也有点吃惊,教室里静静的,只有小莉那清脆的声音在回响。突然——(马克放声大哭。有几个同学也流泪了。老师的眼里亮闪闪的,泪花晶莹)

此时你有什么感受呢?

板书:友谊宽容理解

三、读写结合,升华情感。

1、是呀,难怪经历过很多事情的老师也被小莉对他人的宽容和理解所感动了,她又给大家布置了作业,那就是……(齐读第八小节中老师的话。)

2、是呀,老师说“她也要做一份同样的特别的作业,每天都会认认真真地去做”,那么此时你对这句话地理解是什么呢?

3、现在就让我们拿起手中的笔,完成一份这样特别的作业,在写作前,让我们再次看看小莉的这份作业,看看她在介绍马克优点时,是怎样把它写具体的。

(1)首先让我们来看看这段话中的标点符号,有谁能说说这里作者为什么要用分号?

说明:

从标点入手,理解标点符号在文中的作用,学习该段的写作方法。

(2)是呀,文中一层层写出了马克的种种优点,(师引读)马克同学今天这样做是不对的,我很生气。但是他也有许多优点。他爱劳动,……他体育好,……他助人为乐,……作者先采用总分结构告诉我们马克有很多优点,然后在介绍马克的优点时,采用了采用先概括后具体的方法详细地写出了那些马克的优点。

说明:

学生学习写作方法时比较理性,因此老师教学时要和学生感悟情感分开来教学,不要打断学生与文本的情感沟通,而且在教学时能够用简洁的语言把你所要教给学生的方法讲清楚,并不需要繁琐的过程和华丽的语言。教学时能通过简单的说话练习加以巩固,对最后完成写作练习做好铺垫。

4、那就让我们动笔,运用先概括后具体的方法来写下你身边某位同学的闪光点。

5、交流。

(四)总结(略)

板书:

7、特别的作业

抽抽噎噎哭

清清嗓子读

友谊宽容理解

反思:

老师对文本的理解如何能够在课堂中传授给学生,或者说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也能够理解课文,这就需要老师精心设计每个教学环节,让学生投入到课堂中,因此我在设计本课时由“作业”入手,抓住了小莉这一根主线,穿插了马克和老师的情感变化,来让学生明白这份特别作业背后所表达的含义。

(一)润物无痕,能力训练。

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得到知识,懂得道理,更多的是培养学生学会学习,提高学习的能力。但是在能力训练时要做到润物细无声,不能死板的进行训练,这样学生乏味,效果也不明显。在本节课教学中,对学生的概括能力进行训练,如第一环节中,让学生通过读课文谈谈对课题中“特别”的理解其实就是对课文主要内容的概括。在这一环节中,学生一开始也许能感受到作业特别在老师布置了一份特别的作业,也许能感受到小莉完成的作业很特别,那么教师就要指导学生完整的表达,这也就是对全文主要内容的概括;其次,概括能力的训练还体现在对小莉受到的何种委屈,这也是在训练学生对一小节的内容进行理解概括,而在课堂上并没有很直白的让学生概括这概括那,在潜移默化中训练了学生的概括能力。虽然没有此能力的训练没有放进教学目标,因为这一能力的训练不是靠一节课两节课的训练就能完成的,也需要教师做到细雨绵绵,润物长久。

(二)选择契机,激发兴趣。

在确定教学目标时应注意教材的连续性与阶段性,要按“大纲”要求和教材系统,把握好每一项训练的点,具体地讲,就是要在一篇篇课文中选定几个语言文字训练的点。因为教材是教学所用的材料,它是以一篇篇完整的课文形式提供给我们的,所以在一堂课内,我们没有必要教学生学习课文中所有的知识,只能根据既定的训练目标,在课文中精心选择几个训练点,即选几个供学生训练用的“例子”“凭借这个例子使学生能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小学生正处于语言发展的最佳年龄,他们掌握的句式非常有限,对于他们来说,熟悉各种句式,积累并运用课文中句式对学生而言非常关键。因此本课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中,最于段落结构的教学,对于句式的教学也是为了让学生积累相关的句式,这一课的练笔,根据一段话的写作特点,要求学生采用“先概括后具体”的写作方式对身边同学进行介绍,在指导过写作方式,练习过口头表达之后进行写作,降低了写作难度,这样每个学生都能轻松完成,也提高了学生的写作兴趣,激发了学生的写作欲望。设计的这一练习,促使学生吸收课文的语言材料和表达方法。

(三)巧妙设计,文道统一。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的工具性,只有与人文性统一,它才能焕发强大的生命力;语文的人文性,只有以工具性为基础,它才能成为有源之水,源远流长,发挥语文育人的作用。而课程的核心理念是培养语文素养,语文素养就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体现。语文素养包括语文能力,这是工具性;又包括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是人文性。因此,在语文课程标准中,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可以说是像一条红线贯穿始终的。在本课的阅读教学中,我设计了一个说话练习的内容,这个训练点分为两步完成,首先小莉受到了很大的委屈,那么此时她生气是肯定的,那么她会想些什么呢?在这里揣摩小莉的心理活动还是比较简单的,可是继续往下看,小莉面对惊慌失措的马克时,她的心理活动肯定比较复杂,她会为马克着想,认为调皮的马克也不能忍受当众坍台,也会想到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马克为班级为同学的付出,而此时小莉的心中更多的是感受到马克的好,这样让学生来揣摩小莉的心理活动时,可以肯定内容非常丰富。而这看似是对学生口头表达能力训练的环节,但在其背后更多的是为了让学生通过揣摩小莉的心理活动而感悟小莉对同学的宽容和理解,这样让学生感悟文本的情感就水到渠成了,而不是教师生硬的把一些大道理告诉学生。这样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就得到了统一。

瓶和盖教案 篇9

一、教学目标

1.尝试进行文学创作,初步了解文学鉴赏的一般方法,学会做摘录式读书笔记。

2.组建自己的文学兴趣小组,搭建进行文学交流的平台,尝试进行活动的策划、组织和实施,培养学生组织策划的能力。

3.通过查找、阅读、交流、编写、合作等形式,培养自主阅读、主动探求的习惯和互助合作精神,激发学生文学阅读与创作的兴趣。

4.搜集整理学习成果,发挥学生各自的特长,利用文学角、校园网络和刊物展示成果,交流分享文学带给我们的诗意与美。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搭建进行文学交流的平台,建设一个发布成果的园地,尝试进行活动的策划、组织和实施。

教学难点:

拟定自己本次综合性学习的目标,自主阅读、主动探索,互助合作,认真完成自己的任务,交流分享。

三、教学策略

本课主要采用任务驱动式自主合作探究的活动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1.活动目标由学生根据个人情况自主设计,活动过程由学生组织策划。

2.自主阅读、搜集资料中质疑问难,通过生生、师生之间的交流加以解决,过程中进行师生、生生和自我评价。

3.任务驱动激发学生文学阅读和创作兴趣,引导鼓励合作探究,交流分享,丰富人生体验,提高审美品位。

四、教学过程

(一)成立文学兴趣小组

1.教师明确本次活动的学习任务:向学生介绍本次综合性学习中需阅读、理解和搜集的资料,活动的目的,学习的程序。

(1)师生共同阅读一部文学作品,包括前言、后记,查找有关作者资料以及本部作品的相关评价。老师要关注同主题、同作家和同时期的相关作品,以及与教材内容的关联。

(2)通过活动,能够结合选材、构思、人物、主题或语言等方面,初步了解文学鉴赏的一般方法,学会做摘录式读书笔记,并且尝试进行剧本、诗歌、对联、评论、仿写、续写等多种样式的文学创作。

(3)学习中由个体自主阅读到分组创作交流,丰富阅读体验,拓展阅读思维。

设计意图明确阅读任务,指导学生围绕语文素养提升制定具体活动目标和计划。

2.有效合理地分组。

分组前,老师可根据所读作品的特点确定相应的组别,也可根据对学生阅读兴趣及问题点的调查了解来确定组别。例如,通过问卷、讨论、聊天及读书摘记情况来确定组别,使分组更加合理,以便交流活动有效地开展。

(1)组别: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等,每组4~6人。

(2)小组成员的构成:由师生共同参与决定。学生自愿加入感兴趣的小组,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调配。

(3)任务分配:让小组中的每个组员都有自己明确的任务,通过承担互补或互联的任务,使小组成员间形成积极的相互依赖的合作关系。

学生在组长的策划、组织下,分工完成内容梳理、小报或PPT制作及讲解词、歌曲选择及歌词改编、剧本创作编演、总结陈词等系列任务。

3.讨论确定活动主题。

设计意图通过分组,提高学生的兴趣培养,为文学部落的搭建做好准备,以便活动开展中的分工合作、个性展现。

(二)读书写作交流会(示例)

1.活动主题:苦难的微笑──《青铜葵花》读书写作交流会。

2.活动准备:学生用一周时间课外自由阅读曹文轩的《青铜葵花》,自主进行摘记。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自由阅读,通览全书,了解基本内容和人物,初步感知主题。

3.任务分工:小说组、诗歌组、戏剧组结合初读感受,分别确定小组任务,教师参与过程,提出建议,确定各组的任务单。学生确定本次活动的个人目标。

设计意图通过初读感受梳理,师生共同讨论,学生完成活动目标的自主设计,确定小组活动任务。

4.分组活动。

小说组──带领大家按照主题中苦难大美至爱三大方面,分别梳理小说的主要情节内容,并制作导图小报(可结合某个学科的图示特点展示)。结合小报解说,评析人物的某方面特点并提炼主题感悟的一句话观点。如:人生就如弹钢琴,在黑白键间,每一处都能发出最强音。人生并不是完美的,运用加减乘除,大美和至爱从苦难中孕育而出。

诗歌组──摘抄了小说中的歌谣;将优美写景片段改写成诗歌;挑选某首自己喜欢的歌曲,结合主题表现,改编歌词。展示演唱后,并解说歌曲选择的意图和改编点。诗歌组至少展示两首歌曲,小说组和戏剧组可配合演唱并感受评价。如:《天天向上》《我的未来不是梦》。

戏剧组──改编小说中的场景片段,并进行小场景剧目排演。小说组就其改编演出进行评价,从情节改编、人物刻画、语言表现等方面提出建议。诗歌组可配合编写主题歌及选择背景音乐。

设计意图学生根据分组开展相应的阅读写作表演活动,明晰任务,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完成,以个性展示,兴致盎然。

5.展示交流:召开读书交流会,按组进行汇报展示。

在展示中进行评价,指导学生制定本次活动的评价要点。

七年级综合性学习显性能力目标参照表

让学生开展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评价的着眼点主要在:

(1)在活动中的合作态度和参与程度。

(2)能否在活动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和探索问题。

(3)能否积极地为解决问题去搜集信息和整理资料。

(4)能否根据占有的课内外材料,形成自己的假设或观点。

(5)语文知识和能力综合运用的表现。

(6)学习成果的展示与交流。

设计意图学生在设计评价表的同时,明确标准,提高活动的有效性。

6.教师小结。

注重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参与度。

注重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合作学习能力的提高。

注重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创新精神的培养(有无创新措施)。

注重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形成长期、相对固定的阅读写作机制。

设计意图结合学生表现进行总结,强化过程,充分注意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所采用的思路和方法。

7.整理学习成果:摘录笔记、创作的作品、聆听讲座的记录、自己的发言提纲、活动计划、评价表、自己创作的诗歌、剧本、人物评论及制作的小报等。

设计意图通过整理,建立活动档案,记录活动情况,逐步提升。另外,在此基础上,班级可创办主题班刊,延续交流活动。

瓶和盖教案 篇10

1、指导学生积累词语并掌握一些积累词语的方法。

2、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习惯及口语交际能力。

3、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

1、学生自读词语。

2、借助工具书,大体弄清每个词语的意思。

3、想一想,这些词语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它们都是关于人们对待学习、工作态度方面的成语。)

1、指名读短文后面的思考题,明确阅读要求。

2、自读短文,一边读一边思考短文后面的思考题。

3、指名朗读短文。

4、学生再次读文,回答课后第一题。

第一题:他先用绳子把水桶系在扁担的两头,再把两个水桶轻轻地放到小桥两边的河水里,然后两只手抓着扁担的中间,推着它,慢慢地走过了桥,鞋子一点儿也没有湿。

5、组织交流、讨论第二题。

提醒学生要认真观察图画,联系上下文进行思考,精心组织语言。

6、读了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深思熟虑,多动脑筋方能做好;盲目冲动只会事倍功半。

1、想一想自己遇到过哪些难题,在班级讨论会上提出来。

2、在同学们所说的难题中挑选一两个进行讨论,提出解决的办法。

3、讨论时,可以有不同的见解,最好是一个难题能想出多种解决的方法。

1、从这些难题中选取你最感兴趣的内容,开动脑筋,大胆想象,把想出的办法说给同学听。(注意说清楚遇到的难题是什么,解决的办法是什么,也可说说为什么要采用这种办法。)

2、把你的想法说给学习小组的同学听一听,其他同学注意帮他提意见。

请小组派代表上台说说,其他同学评论。

(1)评语言,要准确、规范。(2)评思路,说话的内容要清楚、通顺、完整。

(3)评仪态,声音要响亮,态度要大方,表情要自然,注意文明礼貌。

六、请你说一说,谁的办法好,并讲出为什么。

七、课堂小结。

生活中,我们会时常碰到这样那样的难题,在这些难题面前,我希望大家都能像今天这样,开动脑筋,发散思维,想出办法,解决难题。

[积累运用 七 教案教学设计]

上一篇:新家除夕文案

下一篇:爱心小学作文

"瓶记作文"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