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小学英语教案

发布时间: 2023.12.11

小学英语教案十三篇。

每一位老师都需要教案课件来辅助教学,所以可能需要每天都去编写教案课件。通过详细的教学教案,老师能够更好地讲授课程内容,那么是否有一些优质的教案课件可以供我们借鉴呢?本文将详细介绍与“小学英语教案”相关的知识,感谢您阅读我们的内容,希望对您的学习和生活有所帮助!

小学英语教案【篇1】

小学六年级英语教学计划篇一

指导思想:

本学期小学英语教科研工作将继续以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英语课程标准》为指导,转变教学观念,以课堂教学为阵地,深化教育改革。坚持面向基层学校,面向全体学生,切实抓好英语师资队伍建设,围绕提高教师素质、加强教学研究两个主题开展工作,结合我市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实际,为教师服务,为学生服务。进一步提高质量意识,抓住新课程改革的契机,创新教学策略,开创我市小学英语教研工作的崭新局面。

工作措施

一、理论学习与时俱进

1、精心组织理论学习,提高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主要围绕以下专题开展学习活动:

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

⑵有关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的理论和经验。

2、继续鼓励教师撰写教育教学论文,从实践上升到理论。

二、常规管理常抓不放

1、组织新上岗英语教师学习常规,对照常规,搞好外语教学的每一环节。

重点要抓好课堂教学常规的落实,着眼于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通过创设合理的教学情景,引导学生在模拟或真实交际中理解、模仿和运用语言;要充分运用实物、图片、手势、直观教具和表演等方法,生动活泼地进行外语教学。本学期将继续组织体现这些导向作用的研究课和示范课,供大家观摩学习。总结经验,推广成果。

2、抓好教研组建设。

英语教研组要在落实常规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要做到每周坚持集体说课备课,发挥团队协作精神,用集体的智慧来促进自己的教学。抓好英语教师的“六认真”工作,英语课堂教学力求体现“新、精、活、实”的要求。教师优良课率达100%,优课率达60%以上。

三、教学研究人人参与

1、加强英语学科课程改革课堂教学研讨,使英语教师人人明确基础

教育改革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重点,以学生学习方式转变为特征,以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为标志,关注学生体验,感悟和实践过程,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

2、根据《英语课程标准》对小学英语学科发展的新要求,积极为教师创设接受继续教育的机会,不断加强小学英语教师队伍专业化建设的力度和效度,提高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和教学能力。

注重实效,抓好“青蓝工程”,发现苗子,培养尖子。积极指导青年教师参加小学英语优秀课竞赛和展示观摩活动。

3、组织好教师培训活动。

通过说课、听课、评课、讲座、集体备课、教材分析等活动,让教师过好大纲关和教材关,尽快明确备课、上课的基本规范,适应小学英语的教学要求,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

4、充分发挥优秀教师的示范作用,组织优秀教师作理论讲座、上示范课、研究课。

创造机会让更多的青年教师脱颖而出。并争取在11月的英语老师基本功比赛中取得好成绩。

5、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毕业班英语全科合格率达98%以上,良好率达70%以上,优秀率达40%以上。非毕业班英语全科合格率达98%以上,良好率达70%以上,优秀率达40%以上。

6、开展双语教学,加强英语教学与其它学科的整合。

在一年级实验班的数学双语教学实验的基础上,鼓励和要求非英语教师使用英语授课。电脑、自然、体育及艺术类教师要努力做到30%以上的课时使用英语教学。

四、开展课外活动,激发学习兴趣

课外活动是重要的教学辅助手段,有利于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有目的、有组织地开展各种适合学生语言水平和年龄特点的课外活动,可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培养兴趣。我们准备根据不同年级掌握的知识水平,组织一些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手抄报、对话表演、英语课本剧、英语能力竞赛等,组织评委认真评定,评出集体奖和个人奖,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给学生充分展示自我,认识自我的机会。

为了帮助学生创设英语语言环境,我们准备除了在课堂上用英语组织教学外,课外也引导学生用英语打招呼、对话。并开展“每日英语”的活动。开辟了学校的“紫藤架下”为英语角,利用学校电视台播放英语歌曲、营造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增加语言实践的广度和密度,培养学生交际运用英语的能力。计划在12月成功举办首届“英语节”。

工作安排:

一、做好“EverydayEnglish”的工作。

负责人:顾忆恩

二、英语早读规范化。

负责人:顾忆恩

三、做好“英语广播”的工作。

负责人:陈忠英

四、办好“英语角”。

负责人:沈旦萍

英语活动:

九月:三~六年级的“英语日常用语”比赛。

十月:三~六年级的“英语背颂”比赛。

十一月:四~六年级的“英语百词”竞赛。

小学六年级英语教学计划篇二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继续担任小学六年级的教学工作,本学期六年级是毕业班级,要紧紧围绕着本校的教学工作计划,结合本学期工作要点,全面落实认真贯彻落实教师的“备、教、批、辅、考”。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突出工作创新,开展切合实际的教学活动,提高课堂教学水平,促进自身发展,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本学期的小升初考试中,创出优异的成绩,因此特制定本学期的教学工作计划。

二、主要工作任务

1、认真学习“新课程理念”,了解新的教育教学资源查阅相关教学活动信息,上网多查阅以往小升初知识题型,因材施教,学习有效教学的理论知识和我所教的英语学科课程标准,写好自学笔记,并有一定的质量,在本学期认真上交高质量的教学论文、案例或教学反思。

2、端正态度、提高认识,了解新课程理念,以适应新课程理念下教学工作的需要,虚心向他人学习,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在本学期按学校要求听课18节以上,内容真实,并有一定质量的评语。积极参加本学期学校组织的各项培训,并写好记录,做好自学笔记,按时完成。

3、认真理解掌握“备、教、批、辅、考”的基本要求。

三、英语教学工作

在本学期我担任六年级的英语教学。压力很大,面对小升初考试的六年级英语,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的发展为宗旨,始终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放在首位,注意分层教学,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本学期的英语教学,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教学目的任务

1、能按四会、三会的要求掌握所学单词。

2、能按四会要求掌握所学句型。3、能使用日常交际用语,活用四会句型,进行简单的交流,做到大胆开口,发音正确。4、能在图片、手势、情境等非语言提示的帮助下,听懂清晰的话语和录音。5、进一步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6、进一步养成听英语、读英语和说英语的良好习惯。7、能运用相关的语言知识和技能,完成某项任务。8、能演唱已学过的英语歌曲,已学过的歌谣。

(二)教材重点难点

1、能按四会、三会的要求掌握所学单词。

2、能按四会要求掌握所学句型。3、能使用日常交际用语,活用四会句型,进行简单的交流,做到大胆开口,发音正确。4、能在图片、手势、情境等非语言提示的帮助下,听懂清晰的话语和录音。

(三)主要措施

1、以活动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乐中学、学中用,从而保证学生英语学习的可持续性发展。

2、通过听、说、读、写、唱、游、演、画、做等形式,进行大量的语言操练和练习。3、培养学生拼读音标的能力,确保学生自主学习的质量。4、设计全面、高效的课外作业,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做到整洁、规范、正确地书写。5、根据“备、教、批、辅、考”的基本要求,每堂课结束后进行检测,努力提高学生的英语成绩。毕业班的英语教学要全面进行,在新课结束后做好详细的复习计划,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四、加强学习提高素质

利用业务学习和业余时间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不断反思和向名师学习,切实提高自身素质。

小学六年级英语教学计划篇三

一、学生情况分析

六年级学生对英语学习兴趣整体有所下降,英语底子薄,两极分化比较严重。所以本学期应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教师应该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的发展为宗旨,始终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放在首位,注意分层教学,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学期教学目标和奋斗目标

1、形成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在动态真实的环境中使用英语进行活动的积极性。

2、能运用英语在日常学校生活和课堂情景中与老师和同学进行的日常口头交际,如问候有关个人、家庭和朋友的简单信息。

3、能参加运用英语组织和开展日常课堂教学和生活游戏及其他课内外活动。

4、能听懂指令并作成适当的反应,能读懂配图小故事,能根据图片进行简要的口头描述,能唱教过的英语歌曲,并诵读一些英语诗歌和歌谣。

5、乐于了解英语国家儿童的兴趣和爱好及外国人的风俗习惯。

6、进一步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7、进一步养成听英语、读英语和说英语的良好习惯。

本学期我预计使本班学生的及格率达到90%,优秀率达到50%,居全开发区前二名。

三、教材重点、难点

1、能按四会、三会的要求掌握所学单词。

2、能按四会要求掌握所学句型。

3、能使用日常交际用语,活用四会句型,进行简单的交流,做到大胆开口,发音正确。

4、能在图片、手势、情境等非语言提示的帮助下,听懂清晰的话语和录音。

四、主要措施

1、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情景教学法,让学生身临其境,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

2、通过听、说、读、写、唱、游、演、画、做等形式,进行大量的语言操练和练习。

3、以活动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乐中学、学中用,从而保证学生英语学习的可持续性发展。

4、培养学生拼读音标的能力,确保学生自主学习的质量。

5、设计全面、高效的课外作业,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做到整洁、规范、正确地书写。

总之,要做的工作还很多,无论如何,我会尽职尽责的努力教好英语;刻苦钻研教材、教法,努力争当英语教学的“排头兵”。不辜负领导、家长、学生的期望。

小学英语教案【篇2】

第1篇: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

下面由范文网的作者为你提供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的写法。

一、教材简析

本册教材仍采用主题单元的形式,全册共12个主题单元,其中第七单元《集市和超市》为开放单元。这些主题有表现

自然世界风貌的,如“色彩”“声音”“塞北江南”“鸟儿”和“奇妙的海底世界”;有反映儿童成长过程的,如“我们和我”“成长的经历”和“幻想和想像”;也有折射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及人类文化的,如“心中有祖国”“集市和超市”“通讯”和“过年”。每个单元包括三篇主体课文和一个“语文天地”。全册共27篇主体课文(其中一篇为《寓言二则》),所选课文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表现了大自然的瑰丽神奇,描绘了祖国日新月异的发展,赞美了人类美好健康的情感,内容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与学生身心发展同步,可使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可激发学生追求理想,崇尚科学,为了实现理想而努力。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

1、通过一系列与主体课文紧密配合的字、词、句、篇的练习,激发学生对祖国语文的.喜爱,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加强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和使用,促使学生逐步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

2、通过自读课文的学习,扩展学生的知识面,逐步提高阅读能力。

3、通过“畅所欲言”创设各种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引导学生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同时学会倾听。

4、通过“笔下生花”习作栏目的学习,促进学生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又能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品德素养。

5、通过“初显身手”的学习,引导学生结合语文学习有意识地观察周围生活,有目的地收集资料;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在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的问题,并在活动中学会合作。

三、教学重难点

1、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注意学生在实践中“感悟”。

2、识字教学在三年级语文教学中仍然占有重要的地位,本册将继续学习生字,体会汉字的特点,感受汉字之美。实现认字过程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

3、中年级是培养学生理解词和句的能力的重要阶段。引导学生采取一定的方法理解词语:

①学习词语可以利用词典来了解词义。

②学习词语要联系上下文来理解,通过对词语所在的句子的理解,来体会词语的意思。

③学习词语要启发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调动自己的知识积累,进行联想和想像。

④学习词语还可以根据汉字表意的特点推知词义,也可以根据字义合成词义。

4、要指导学生进一步通过对关键词句的理解,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要继续指导学生学会默读;指导学生略读了解文章大意。

5、注重评价,关注过程,促进每一个孩子的发展。

四、学情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55人,男生较女生多几位,大部分学生天真聪颖,接受能力也较强,但小部分同学纪律散漫,行为习惯不好,学习没有自觉性,所以存在着学习上的“贫富悬殊”。对于这小部分学生有待于今后教学中采取多种方式,激发其学习积极性,逐渐养成遵守纪律,爱学习,求上进的良好习惯。使整个班级形成一种要学的氛围,使大家有所提高

五、教学措施

1、要继续重视写字的指导。除了在课堂教学中注意识字和写字的联系外,还要指导学生在经常不断的练习中提高写字技能,做到书写规范、端正、整洁,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2、学习词语,无论是谁都有一个从认识到理解、从理解到会运用的过程。人们对一个新词的认识,开始总是朦胧的,不确定的,随着语言活动的进行,认识逐步达到清晰明确。因此不能把解词、背注释作为教学重点,要尽可能地在语境中检验学生掌握词语的情况。

3、要继续指导学生学会默读,不仅要求学会只用眼,不动嘴,不出声,不用手指;而且要学会一边读,一边想,理解重点词句,了解每个自然段的内容,进而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要鼓励学生边读边动笔圈点,划出重点,标出疑问;要表扬那些能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进行默读思考的学生。

4、注意语文的实践性,精心设计一系列综合实践活动,指导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学习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的问题。

第2篇: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怎么写?以下是我们给你的范文格式参考。

一、基本环境分析:

本班学生只有38人.其中男生17人,女生21人。大部分学生思维活跃,性格开畅,学习乐趣浓厚,乐于加入各项勾当。在语文学习方面,本班两极分化比较较着,优秀生比较乐于表达,善于交流,知识掌握牢固,部分孩子对阅读有着浓厚的乐趣。但也还有少数学生,上课好动,课后拖欠功课,学习质量不高。考虑到三年级是小学阶段很是环节的一个学年,本学期将继续加强学生学习习惯与乐趣的培育,加强规范字的练习,提高全体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本学期教学目标(全期思惟教育目标、能力培育目标和知识传授目标)

1、认识200个,会写300个,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能用通俗话正确流利有豪情的朗读课文。

3、熟练利用字典、词典,有独立识字的能力,能用钢笔熟练书写正楷字。

4、体味课文中环节文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

5、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初步体味文章表达的思惟豪情。

6、培育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窗交流图书资料。

7、练习写作,不拘形式地写出见闻感受和想象。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别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欢愉。

8、综合性的学习勾当中有目标的收集资料,提出不懂的问题,并开展会商,解决糊口中的简单问题。

三、教材分析(要求教材中的重点、难点以及教材内容的前后联系)

本册共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24篇,略读课文8篇,教材后面还附有8篇选读课文,共40篇。

教材设计了八个专题。依次是多彩的糊口,名人故事,心中的秋天,细心的观察,光耀的中汉文化,壮丽的祖国江山,科学的思惟方法,献出我们的爱。其中“多彩的糊口”和“光耀的中汉文化”还安排了综合性学习内容,分别是“我们的课余糊口”,“糊口中的传统文化”,使专题的学习内容和形式更加丰富多彩。每个专题包括导语,课例和语文园地三大部分。

本册教材是在二年级基础上编写,教材结构想绪是共同的,体现整套教材的一致性,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环抱专题整合教材内容。

2、安排“综合性学习”,全面落实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目标。

3、加强导学功能引导学生主动,积极的学习。

4、丰富课文内容,学习自由。

四、本期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强化学习习惯的养成

(1)课前预习与课后复习的习惯。

(2)可以或许自学课文的习惯。

(3)继续加强培育善于倾听的习惯,提高讲堂教学质量。

2、促进学习体例的改变。

3、有效利用课程资源。

4、开展培优补差工作。

(1)功课面批,有错及时改正

(2)连系学习环境教员抽时间个别教诲,请班级里的优秀生为其结对教诲。

(3)与课任教员,家长经常联系交流,形成教育合力。

(4)激励为主,及时表扬。

五、教育科研计划

1、继续深切《开展农村小学生阅读能力培育》的研究。

2、在教学中实施游戏情趣教学。

3、认真钻研教材,改进教法,贯彻精讲多练,以练为主的原则。抓好基础,注重培育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扩大讲堂容量,提高教学效率。

第3篇: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

给大家带来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范文,供大家参考!

一、教材分析

本册共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24篇,略读课文8篇。每个单元包括导读、课例和语文园地三大部分。教材继续以专题组织单元,设计了8个专题。它们依次是:神奇美丽的大自然、观察与发现、国际理解和友好、作家笔下的动物、神奇的科技世界、我国的世界遗产、人世真情、民间故事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

二、学生环境的分析

三年级共有90论理学生,从上学期的学习环境来看,三分之二的学生较伶俐,可以或许较好的接管新知识,功课能认真完成,有一定的互相竞争意识。可是个别同窗基础差,没有很好的学习习惯,如:做工作太疲塌,上课思惟不够集中,功课不能自觉完成,学习积极性不够,跟不上全班步伐等。这也是学生中存在的一个严重的问题。因为存在学生的心理特征及思维发展不一致,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更要注意因材施教。

三、教学及心育目标

1、让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感受大自然的夸姣;观察糊口,体验发现的欢愉;具有宽广的国际视野,体味列国人民之间的友好交谊;体味作者对动物的喜爱与赞美之情;留心科学手艺的最新发展,增强摸索和创造的意识;领会中国的世界遗产,感受中汉文化的魄力;感受人与人之间互相关爱的夸姣情感;阅读神话、寓言故事和民间传说,领会传统文化,丰富想象能力。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启迪学生的思维,培育学生留心观察、善于思考、有所发现和创造的能力。

2、认识260个字,会写314个字。累计认识2404个字,会写1802个字。

3、会利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积雪练习练习用钢笔书写正楷字。

4、用通俗话正确、流利、有豪情地朗读课文。

5、继续学习默读,学习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6、学习联系上下文,借助字典、词典和糊口积累,理解文句的意思;初步体味课文中环节文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

7、初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初步体味文章表达的思惟豪情。

8、起头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9、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诵读优秀诗文,练习复述课文。

10、初步培育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学生交流图书资料。

11、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欢愉。

12、能用通俗话交谈。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就教,就不理解的意见与人商讨。继续具体活跃地讲述故事,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能逐步清晰明白地讲述一件工作。

13、连系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连系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四、教学措施

1、要重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育;

2、要重视对学生读书的指导;

3、要重视阅读与习作的有机连系,正确处理读与写的关系,打好学生习作起步阶段的基础;

4、要重视发挥与课文配套的教学教诲用书,教具,学具的作用;

5、要妥帖安排教学时间。

五、教学中应注意问题

1.关于识字、写字教学应激励学生通过语文讲义以外的其他渠道,增加识字量。激励学生之间交流识字的方法经验和感受,初步培育学生独立的识字能力。继续加强写字教学的指导。

2.关于阅读教学。精读课文的教学,应该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己阅读感悟的过程。应继续加强文句训练。重视朗读的指导和训练。逐步培育学生默读的能力。给每个学生充分的时间读书、思考、质疑问难,并展开合作学习,并组织好全班交流。

3.关于口语寒暄教学。要从开导乐趣、激发寒暄的欲望入手,使学生明白环抱什么话题交流、会商或辩论。注意全员参与,引导学生自我进行评价,要放手让学生进行寒暄实践,不做过多的指点。

4.关于习作教学。本册习作练习主如果写学生现实糊口中看到的,听到,想到的。在指导中一定要让学生如实表达,事实是什么样的,就写成什么样,不要写走样。注重培育学生再现糊口的能力,练就表达的基本功。注意培育学生习作的乐趣,让他们乐于表达。加强习作与阅读、口语寒暄、综合性学习的联系。重视习作中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第4篇: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

关于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的写法,可以参考本页面的所有内容。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48 名,男生26人,女生22人。大部分学生学习兴趣浓厚,都能较熟练地掌握汉语拼音,能正确拼读音节,能借助拼音识字、阅读、学习普通话。能按汉字的笔画、笔顺、偏旁和结构分析识记字形,学习了一些字理识字的方法。初步学会结合词语理解词义,能运用学过的词语造句说话。能正确朗读课文,能认识自然段,认识句号、逗号、问号、叹号等标点符号,已学会写铅笔字,写字姿势基本正确。

经过一二年级的学习,班里大多数孩子已养成了认真听课,积极大胆举手发言,认真细心工整完成家庭作业,能及时订正错误地题目,能阅读课外读物。少部分孩子自我约束能力差,上课还会开小差,作业不够认真整洁,偶尔还会犯丢三落四的小毛病。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加强综合训练,突出重点,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精选课文,减少课文类型,教材将课文分为8组,每组一般4篇课文。思想教育方面在语言文字训练过程中,使学生受到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的教育;培养热爱科学,勇于实践和创新的精神,培养环境保护意识和社会责任感,陶冶爱美的情趣。

三、语文知识方面

1.识字和写字

①对学习汉字有浓厚兴趣,能利用汉语拼音识字,学习普通话,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学会240个生字,会认85个生字。

②会使用字典、词典,具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③能使用硬笔正确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不断提高写字质量。

2.阅读

①加强朗读指导,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

②初步学会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③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学过的词语大部分能在口头或书面中运用。

④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动脑筋,多读多想,把课文读通,初步把握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问号、感叹号的一般用法。

⑥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⑦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鼓励学生摘抄好词佳句,加强语言的积累。

⑧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

⑨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3.习作

①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②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③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他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④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⑤根据表达的需要,正确使用冒号、引号。

4.口语交际

①能用普通话交谈,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

②能具体生动地讲述故事、讲笑话、办画展,评一评,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能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四、教学措施

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遵循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规律,选择教学策略,具体措施如下:

1、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及其生理和心理发展的实际情况,运用多种手段,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鼓励他们多读、多思、多写,扩大他们的阅读面,丰富自身的语言积累。

2、课堂教学中,注重“读”的指导,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将课本中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教学中抓住重点词句品词析句,理解课文内容,做到精讲多读多练。

3、教会学生进行课外资料的收集,使学生做好课内外知识的迁移与吸收。

4、在教学中,组织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以学习小组形式合作学习,培养学生语文综合能力。

5、教给学生通过理解关键词语来理解课文内容的方法,通过来理解关键词句来理解课文内容。教学中还可以采用以说促读的方法,在读懂内容、抓住重点、理出顺序的基础上练说。

6、加强课外阅读指导,注重学生日常的读书、写字等正确姿势的培养。

第5篇: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

关于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的写法与格式,请参考本文。

一、指导思想

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精神为指导,以中心《教学工作指导意见》、《学校工作计划》的要求为工作重点,以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新世纪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重要的指导思想。本册教科书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从选文到练习设计,从编排结构到呈现方式,有不少新的突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重视学生知识的积累情况,更要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增强语文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二、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在低年级的基础上已有了一定的读写能力,但个别同学还没有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教学中要研究新情况,有针对性地因材施教,使不同程度的学生均有提高。班级后进生面比较大,尤其是一些学习习惯差的学生,对教学工作有较大的影响。

三、教材简析:

本册共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24篇,略读课文8篇。教材后面还编排8篇选读课文。每组教材包括导语、课文和语文园地三大部分。第二组和第五组各安排了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附录部分包括生字表

(一),要求会认的字;生字表

(二),要求会写的字;词语表。教材共八个专题。它们依次是:多采的生活;名人故事;心中的秋天;中华传统文化;壮丽的祖国山河;科学的思想方法;爱护周围环境;爱的奉献。每个专题人文内涵丰富,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涵教育价值。

要求认300个字、写315个字。本册教材有以下几个特点:

1、围绕专题整合教材内容。

2、结合专题继续安排综合性学习,体现课程标准倡导的理念和目标。

3、大量更新课文,使教材更加贴近儿童生活。

4、着力改进课文和课后练习的编排,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5、改进“语文园地”的形式,丰富“语文园地”的内容,使语文园地的内容更丰富、更有趣。

四、学习目标:

1.在语文学习中,体现8个专题的思想。

2.认识300个字,会写315个字。累计认识2140个字,会写1475个字。

3.会使用字典,学习使用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开始练习用钢笔书写正楷字,用毛笔描红。

4.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继续学习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6.学习联系上下文或其他方式,理解词句的意思,初步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7.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8.开始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9.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诵读优秀诗文10篇(段),练习复述课文。

10.初步培养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11.开始练习习作。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像。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12.讲述故事努力做到具体生动,用语言打动他人;讲述见闻努力做到清楚明白,能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13.结合语文学习,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五、教学措施:

1、严格要求学生,持之以恒地坚持下来,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注意把握教材之间的联系,把教材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3、充分利用一切教育资源。

4、注重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及写话能力的培养。

第6篇: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

这个网站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范文很有深度,希望可以助您一臂之力。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计划上册

【范文一: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字课程标准》提出的新理念为依据,努力体现新的教学观和教材观,在教学中体现互动教学,创造性教学。情景教学类教学模式,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自动探究为主的学习观,做到趣味性、情感性、活动性、自主性、生活性和开放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教材分析

本册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24篇,略读课文8篇。每个单元包括导语、课例和语文园地三大部分。教材继续以专题组织单元,设计了8个专题。依次是:多彩的生活、名人故事、心中的秋天、细心观察、灿烂的中华文化、壮丽的祖国山河、科学的思想方法、显出我们的爱。每个专题内涵丰富,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含教育价值。

教材的特点:(一)围绕专题组织单元,进一步加强教材的整合。(二)结合专题安排“综合性学习”,落实课程标准倡导的课程理念和提出的课程目标。(三)大量更新课文,合理安排精读和略读两类课文。(四)改进课文和课后练习的编排,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五)改进“语文园地”的形式,丰富“语文园地”的内容。

学习目标:

1、在于文学习过程中,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了解祖国壮丽的山河、富饶的物产,培养热爱祖国、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认识传统文化的丰厚博大,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学习革命领袖、科学家的优秀品质;受到挂乃他人、助人为乐的思想品德教育;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启迪学生的思想,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善于思考的能力。

2、要求会任200个字,会写300个字。累计认识2000个字,会写300个字。

3、会使用字典,学习使用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开始练习用钢笔书写正楷字,用毛笔描红。

4、用普通话正确流利由感情的朗读课文。

5、继续学习默读,学习对课文中部理解的地方提出问题。

6、学习联系上下文,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词句的意思;初步体会课文中关键此举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7、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初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8、开始学习略读,促织课文大意。

9、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句、精彩句段。背诵优秀诗文10篇。联系复述课文。

10、初步培养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万字。

11、开始练习习作。不拘形式的写出见闻和感受。

12、讲述故事努力做到具体生动,用语言打动他人;讲述见闻努力做到清楚明白,能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13、结合与文学系,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三、学情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41人。根据上学期任课教师介绍,大部分学生学习积极,由于年龄较小,顽皮的较多,作业基本上都能做完。经过几天的观察了解,我发现全班有几人认识能力停留在一年级,甚至不如一年级的孩子。书写能力不强。全班大部分学生分析能力不够灵活,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年级是打基础的一年,不管在写钢笔字,还是在写作文等方面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本学其重在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及其听说读写的能力。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四、教学策略

积极参与策略:通过各种方法,在教学的各个环节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个性品质,做学习的主人。

五、教学进度

(略)

【范文二: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

一、教材内容

本册教材共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24篇,略读课文8篇。此外,教材后面还附有8篇选读课文,每个单元包括导语、课例和语文园地三大部分。在第一单元和第五单元还各安排了一次综合性学习,分别是“我们的课余生活”和“生活中的传统文化”。

二、教学目标

本册教材要完成以下教学任务:

1、识字与写字

(1)有初步独立识字能力,会运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词典。

(2)认识240个生字,会写300个生字及教参中要求的带生字的词语。

(3)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整洁。

2、阅读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要求背诵的课文、段落。

(2)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逐步做到边读边思考。

(3)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注重词语的运用和积累。

(4)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句子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5)能抓住段中的重点句,理解自然段的内容。

(6)能初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

和优美的语言,感受作品中人物的喜怒哀乐,并能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7)体会逗号、句号的不同用法,学习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

3、习作

(1)留心观察周围事物,乐于把自己感兴趣的见闻,经历过的有趣的情景用一段话写下来,并能读给别人听,与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2)学写观察日记、请假条两种应用闻。

(3)看图作文,能根据多幅图展开想像,把图中描绘的内容写清楚写明白。

(4)根据表达的需要正确使用逗号、句号、问号、叹号、冒号、引号等常用的标点符号。

4、口语交际

(1)能用普通话交谈,培养讲普通话的习惯。

(2)在交谈中要努力把自己的意思讲清楚;听的同学要认真倾听,有不明白的听完后再提出;在交谈中养成向人请教,与人商讨的习惯。

5、综合性学习

(1)结合语文学习,观察生活,观察社会。

(2)在两次“语文大课堂”活动中,要精心准备,积极参加。在活动中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动口、动脑、动手,把活动——表达交流——习作结合起来。

三、教学措施

(一)精读课文的教学

1、继续重视字的教学。识字仍然是三年级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要坚持在语言环境中识字,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完成识字任务。使学生能比较熟练地查字典,自学生字,具有初步的识字能力。注重培养学生认认真真地写字,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除了在课堂教学中注意识字和写字的联系外,还要靠经常不断地练习提高写字的技能。钢笔字逐步做到写得正确、端正、整洁,行款符合要求;用毛笔写字能正确地执笔、运笔,写得端正、纸面干净。要严格要求,严格训练,不断提高写字质量。

2、继续加强词句训练。词句训练是整个小学阶段的一个教学重点。进一步加强词句训练,更是本册阅读教学的重点。中年级的词句训练可从以下几点进行:一是对课文中的重点词句,要避免以词解词,要鼓励学生结合语言环境、联系生活实际或查字典理解词句的能力,逐步做到能自行理解;二要鼓励学生摘抄好词佳句,加强语言的积累;三要重视词句的运用,加强与说、写之间的联系。

3、语文园地的教学。语文园地重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提出问题,发表个人的感受和见解。学习表达相结合,培养整体把握和综合运用的能力。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累语言,努力体现让学生自主选择,主动积累。

4、要加强朗读、默读训练。朗读是最经常、最重要的阅读基本功,课上一定要有琅琅的读书声。要多读少讲,把更多的时间用于朗读;指导朗读,不单纯从朗读技巧上指导,重在引导学生入境入情

【范文五: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字课程标准》提出的新理念为依据,努力体现新的教学观和教材观,在教学中体现互动教学,创造性教学。情景教学类教学模式,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自动探究为主的学习观,做到趣味性、情感性、活动性、自主性、生活性和开放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24篇,略读课文8篇。此外,教材后面还附有8篇选读课文,每个单元包括导语、课例和语文园地三大部分。课例由三篇精读课文和一篇略读课文组成。其中精读课文后面有要求认识和要求学会的字,还有课后练习;略读课文前有一段连接语,既将前后的课文连接起来,又提示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和方法。在第一单元和第五单元还各安排了一次综合性学习,分别是“我们的课余生活”和“生活中的传统文化”。本册教材,要求认识200个字,会写300个字。每个语文园地由五个栏目组成,其中四个固定栏目“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第五个栏目是机动栏目。

教材特点

1、围绕专题组织单元,进一步加强教材的整合性。

2、结合专题安排综合性学习。落实课程标准倡导的课程理念和提出的课程目标。

3、大量更新课文,合理安排精读和略读课文两种类型。

教学目标

1、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了解祖国壮丽的山河、富饶的物产,培养热爱祖国、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

2、认识200个字,会写300个字。累计认识2000个字,会写1300个字。

3、会使用字典,学习使用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开始练习用钢笔书写正楷字。

4、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5、继续学习默读,学习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6、学习联系上下文,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词句的意思,初步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谊方面的作用。

7、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初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8、开始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9、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句、精彩句段,背诵优秀诗文10篇,练习复述课文。

10、开始练习习作。不拘形式的写出见闻感受和想象,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他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学情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67人,其中男生34人,女生33人。通过两年的学习,孩子们认识了2000来个生字,会写1000来个常用汉字,他

们喜欢语文,上课积极认真,课外阅读兴致很高,字也写得不错。这学期前期的教学常规重点是抓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比如倾听的习惯,发言的习惯等。另外,三年级的孩子的识字量有了一定的积累,应该加大阅读量,让孩子学会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喜欢写日记,学会习作,班级里部分孩子能写比较精彩的日记,但亦有个别学习能力较弱的同学上课不自觉,作业潦草,掌握知识与别人距离较大,这学期要采取有效的教学措施,加强优差生的辅导,调动每一个孩子的语文兴趣,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措施

(一)精读课文的教学

1、继续重视字的教学。识字仍然是三年级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要坚持在语言环境中识字,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完成识字任务。识字教学要与低年级有所区别,要使学生能比较熟练地查字典,自学生字,具有初步的识字能力。注重培养学生认认真真地写字,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除了在课堂教学中注意识字和写字的联系外,还要靠经常不断地练习提高写字的技能。钢笔字逐步做到写得正确、端正、整洁,行款符合要求;用毛笔写字能正确地执笔、运笔,写得端正、纸面干净。要严格要求,严格训练,不断提高写字质量。

2、继续加强词句训练。

词句训练是整个小学阶段的一个教学重点。进一步加强词句训练,更是本册阅读教学的重点。中年级的词句训练可从以下几点进行:一是对课文中的重点词句,要避免以词解词,要鼓励学生结合语言环境、

联系生活实际或查字典理解词句的能力,逐步做到能自行理解;二要鼓励学生摘抄好词佳句,加强语言的积累;三要重视词句的运用,加强与说、写之间的联系。

3、语文园地的教学。

语文园地重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提出问题,发表个人的感受和见解。学习表达相结合,培养整体把握和综合运用的能力。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累语言,努力体现让学生自主选择,主动积累。

4、要加强朗读、默读训练。

朗读是最经常、最重要的阅读基本功,课上一定要有琅琅的读书声。要多读少讲,把更多的时间用于朗读;要体现读通、读熟和读出感情这样的朗读层次;指导朗读,不要单纯从朗读技巧上指导,重在引导学生入境入情,而后用朗读表达出思想感情。默读也是重要的阅读基本功,要指导学生学会一边读,一边想,在独立阅读和思考中培养阅读能力。

(二)略读课文的教学

略读课文一般故事性强,文字浅显,能够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便于阅读和理解。略读课文的教学,着重指导学生把在精读课文中学到的读书方法用于阅读实践。教学略读课文,教师更应该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要围绕课文的重点、难点,凭借课文前的“阅读提示”,引导学生读书、思考、讨论,不要把略读课文上成精读课文。

(三)口语交际的教学

明确教学要求,培养他们交际的能力,创设情境,让他们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让学生大胆交流,勇于发表观点、见解,全员参与,共同评价并为他们的写作下铺垫。

(四)习作教学

重视培养习作兴趣,使学生乐于表达,加强习作与阅读,口语焦急、综合性学习的联系,多给他们提供说的机会,写的机会,多鼓励多表扬。

(五)实践活动

语文实践活动要能体现学生的自主性,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培养团结合作的精神,在实践活动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语文实践活动是课内语文学习的扩展,是语文能力的综合运用。教师要根据当时当地的实际,充分开发和利用各种语文教育资源,创造性地组织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

小学英语教案【篇3】

编辑:新版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为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教学是一种创造性劳动。写一份优秀教案是设计者教育思想、智慧、动机、经验、个性和教学艺术性的综合体现。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最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最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

《日月水火》语文教案

设计说明

象形字的构字方法是描绘物体轮廓,突出物体特征。作为原始的造字方法,象形字对了解和识记现今使用的汉字有重大意义。因此,本教学设计突出以下特点:第一、在趣味故事中引导学生了解汉字的起源,认识象形字;第二、在了解象形字构字特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将学习兴趣转化为探究动力,推动学生自主探究活动的开展,从而发现构字规律,产生识字兴趣。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

(师生)

2.本课生字相对应的图片。

(教师)

3.课件。

(教师)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看图导入

导入:汉字家园新来了8个生字宝宝,不过,它们都藏在画里,认真观察的小朋友才能找到它们。

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学习动力,借助富有童趣的语言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二、图文结合,引导识字

1.学习“日”字。

(1)课件演示动画(太阳图形演变成甲骨文“ “),引言:这是我们要认识的第一个生字宝宝,你能叫出它的名字吗?如果你叫不出它的名字,也可以用小手画一画它的样子。(日)

(2)教师领读”日“字。交流:你对”日“字了解多少呢?

预设:

我知道”日“指的是太阳,我能给”日“字组词:日光、日子、日月等。我会写”日“字的笔顺: 。

2.学习”月“字。

(1)课件演示动画(月亮图形演变成甲骨文”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交流:你有什么发现?(遮住了月亮的身子变成了”月“的两个横。)

(2)交流:你认识这个字宝宝吗?你对它有哪些了解?

预设:

我知道”月“就是天上的月亮。我能用”月“组词、说句子:月亮--天上的月亮弯弯的,像小船。三月四日--我的生日是三月四日。

3.学习方法小结:刚刚这些字和它们代表的事物的样子很像,它们也是象形字。

我们通过看图,观察字的演变,学会了汉字,这些就是学习象形字的主要方法。

设计意图:以”日“”月“为例,通过具体生动的动画演示,在引导学生主动观察的基础上形成对象形字的整体感知。初步体验学习象形字的方法,为学习其他生字做好铺垫。

三、合作学习,教师点拨

1.小组合作:仔细观察老师发给同学的6张图片,找一找藏在图片里的6个字宝宝。

尝试着叫出它们的名字。

2.学生汇报:叫出字宝宝的名字,并说一说你是怎样猜出它的名字的?

预设:

(1)我找到了”山“,”山“的字形就像几座山峰连在一起。教师相机出示”山“的字理演示动画。

(2)我找到了”水“,”水“的字形就像流动的水纹。教师相机出示”水“的字理演示动画。

(3)我找到了”火“,古人根据火燃烧时的形状写成了”火“。教师相机出示”火“的字理演示动画,并讲述燧人取火的故事。

(4)我找到了”田“,人们就是根据田地的形状写成了这个字。教师相机出示”田“的字理演示动画。

(5)我找到了”石“,图片上画的石头就是”石“古时候的样子。教师相机出示”石“的字理演示动画。

(6)我找到了”禾“,”禾“的字形真像一棵小苗。教师相机出示”禾“的字理演示动画,并点明:植物秋天丰收了,沉甸甸的,所以”木“字上面有个”撇“就是”禾“。

设计意图:承接上一环节”日“”月“的识字方法,引导学生借助字理图画自主识字,充分发挥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在此基础上,教师给予必要的点拨、演示、资料补充,使学生对6个生字的字形和字义获得整体上的认识。

四、融会贯通,反复练习

1.出示字卡,学生领读、自由读、小组读、齐读。

2.游戏巩固,两名同学一组,一名同学根据字形或其象形特征进行表演,另一名学生猜一猜是哪个字。

3.生字运用,在8个生字中选择喜欢的字宝宝,为它组词,再说一句完整的话。

设计意图:低年级学生年龄较小,具有很强的表现欲望,通过反复练读和游戏,既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使生字反复再现,巩固了学生对生字的认识。

五、指导书写,掌握笔顺

1.强调书写习惯。

2.动画展示”日“”田“”禾“”火“的笔顺,学生一边观察,一边书空。

3.师生交流:在刚才书空的过程中,哪些笔画不认识?哪些笔画写起来有难度?

4.教师解答学生的疑问,相机介绍笔画”捺“和”点“,注意”日“和”田“的第二笔都是横折钩。

并针对难写笔画进行范写。

5.教师完整范写4个生字,一边写一边讲解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6.学生完成书中的写字练习,先书空笔顺,再观察每一笔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重点看清难写笔画的写法,然后描红,最后练习书写。

(提醒学生注意书写姿势。)

7.教师巡视,对个别学生予以指导。

设计意图:写字指导必须到位,本环节采用观察、讲解、示范、练写等方法指导学生书写,并针对关键笔画进行了反复强调,反复书空练习,加深学生对汉字笔顺规则的理解,最终写好每一个汉字。

教学反思

我在这节识字课上,精心设计了一些教学环节,尝试了自主识字方法,从而提高学生识记汉字的能力。

1.利用直观教具帮助识字。

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状态,我在课前精心地准备了一些直观教具(投影仪、图片、实物)来表现汉字的音形义,便于学生理解。化解了教学难度,提升了学习兴趣。

2.引导学生在学习中探究识字方法和规律。

教师和学生的双主体关系始终是牵动教学的纽带。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深入认识了象形字,并且初步体验了象形字的识字方法。在此基础上,教师逐渐放手,还原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合作中实践探索、学习新知。此时教师的角色只是一个学习的点拨者。

最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

《对韵歌》语文教案

设计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在“识字教学的建议”中明确指出:识字教学要注意儿童的特点,将学生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他们利用各种机会主动识字,力求识用结合。所以本学案的设计结合识字课的特点,图文结合,将汉字学习与认识事物建立联系,感知汉字的演变过程,运用多种识字方法,激发探究汉字的兴趣,培养学生识记汉字的方法,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课前准备

1.制作课件。

(教师)

2.预习课文。

(学生)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对子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古代有一个叫陈文杰的人,他非常聪明,因为对对子对得好而当上了钦差。你们想不想像他一样来对对子?那老师就出两个满足你们的愿望。天对(地),黑对(白),花对(树)。看来咱们班的小朋友也很聪明,对子对得真不错。今天,我们来学一首儿歌《对韵歌》。(板书课文题目:对韵歌。)

设计意图:一年级的孩子都喜欢受到表扬,课前布置孩子动手搜集生活中的资料,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为新课做铺垫,有着一举多得的作用。

二、识字教学,图文结合

1.试读对韵歌,并交流在试读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2.学生再次自由读课文,边读边圈画本课的生字,不会的请教同桌或老师。

3.指生读课文,纠正朗读不正确的字音。

4.指导学生学习“对”字。

(1)屏显第一句,指生朗读。

(2)出示“对”字。个别读,齐读。

(3)认识“对”字的部首,指导书空。

(4)启发学生说一说“对”的反义词。

5.指导学习“云”“山”“虫”。

(1)出示一组图片(大屏幕出示图片:图上有云、山、虫),让学生猜一猜这是文中的哪一句?不知道的可以看一看课文。

(2)学生汇报这是哪一句,并齐读。

(3)交流画了哪几个生字。

(4)指生领读这三个生字。重点指导“云”和“虫”。

(5)学习“云”和“虫”的字理。

①激趣:这几个字你们都已经认识了,这几个字还非常有趣呢!大家认真观察,看看它们是怎样变来的。(屏幕出示“云”和“虫”的字理演变图)

②学生发表感想。

③小结:古人特别聪明,根据物体的某一部分的特点,一点点写出了汉字,汉字多有趣呀!我们在以后的学习中,还会学到更多的汉字知识呢!

(6)给“云”和“虫”两个字扩词。

(7)把生字放回句子中指生个别读,齐读。

6.指导学习“雨”“风”“花”“鸟”。

7.理解词语。

(1)出示最后一句,指生朗读。

(2)去掉“对”字,再指生朗读。教师相机出示成语:山清水秀、桃红柳绿。

(3)理解“山清水秀”的意思。

①出示课件。(播放春季山清水秀的自然风光)

②学生交流欣赏感受。教师启发:当你看到类似这样的美景时就可以说“山清水秀”。

③介绍家乡山清水秀的地方。

(4)理解“桃红柳绿”。

①出示图片,看图片读词。

②说一说:(  )的桃花,(  )的柳树。

③齐读最后一行。去掉“对”字再读。

④个别读,齐读。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设计重视突出识字教学。教师出示美丽的图片,并紧密地联系生活实际,巧妙地引导学生识记生字,加深学生对生字、词的理解,有效避免了学习的枯燥,使教学变化灵活,生动活泼。

三、加强巩固,写字教学

1.开火车读生字。

2.读成语:山清水秀、桃红柳绿。

3.读要求写的生字。

4.指导书写。

(1)认真观察,思考:怎样才可以把这三个字写得更漂亮?

(2)交流写这三个字的小窍门。

(3)交流书写时需要同学们注意的地方。教师相机强调三个新笔画。“云”字第三笔是“撇折”;“虫”字的第五笔是“提”;“山”的第二笔是“竖折”。

(4)教师范写,学生观察。

(5)学生练写,交流反馈。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第一、第二、第三学段,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练习,在教师的指导下随堂练习,做到天天练。所以在起始阶段,必须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四、反复诵读,拓展延伸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练读《对韵歌》。

可以拍拍手,也可以同桌对读等。

2.男女生对读。

3.师生对读。

4.共同拍手读,能背下来的可以不看书。

5.小结:对韵歌这种独特的语言表现形式,同元曲汉赋、唐诗宋词一样,散发着中华民族的无穷魅力,让我们踏上对韵的快车远航吧!

6.出示一些对子,试着一起拍手读一读。

7.汇报朗读。

8.小结。

设计意图:语文知识的学习贵在“积淀”。学生在一一对应的对韵吟诵中,再一次巩固识字,既高效地完成了识字的任务,又通过各种形式的读,体会对韵歌的韵律美,体验事物之间对应的奇妙感觉,促进积累。拓展的课外对子,更能极大程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文化积淀。

教学反思

1.采用学生喜爱的教学形式,充分利用多样灵活的识字载体,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感受到汉字表意的丰富,提高了识字效率,扎实有效地完成识字任务。

2.多种形式、扎实有效的读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在一次次读书、一次次交流中落实到具体的语言文字上,使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发展语文能力。

3.去“对”字,把“山清水秀”“柳绿桃红”变成新的创新形式。

这不但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词义,而且潜移默化中激发了学生积累成语、诵读成语的兴趣,可谓一举多得。

最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3

《i u ü y w(第一课时)》语文教案

设计说明

根据一年级学生直观、形象思维占主体的特点,本教案设计,教师运用丰富多彩的教具创设情境,把学习拼音字母寓于故事情境之中,激发学生学习拼音的浓厚兴趣。同时,配上相应的朗朗上口的“语境歌”,帮助学生学习,化难为易。此外,教师还根据一年级学生好玩好动的特点,以游戏为载体,把拼音学习和游戏有机地结合起来,营造趣味课堂,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处于主动参与、积极活动的状态,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拼音卡片、画有四线格的小黑板、录音机、情境设计图。

(教师)

2.拼音卡片。

(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复习导入,揭示新课

1.卡片复习单韵母ɑ、o、e及其四声。

2.教师揭题: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三个拼音朋友,单韵母i、u、ü,希望每个小朋友仔细看、认真听、正确念、牢牢记。

设计意图:利用卡片复习单韵母ɑ、o、e及它们的四声,有利于对单韵母的巩固,更有利于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学习新知,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

二、整体感知,欣赏图片

1.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你们喜欢这个地方吗?能说说你的想法吗?(学生讨论、交流)

2.谈话导入:这小院真美。

你看屋前有一条清澈的小河,小朋友正趴在河边看小鱼吐泡泡。河里还有一只小乌龟悠闲地爬着。院子的周围种着许多树,院子中间还晾着一件衣服。多么温馨的小院!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看图,寻找图形与字形,图意与读音的相同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为后面的读音记形奠定基础。

三、图片引入,学习韵母

1.教学单韵母i。

启发学生观察:图上画的是什么?

(1)学生观察,看图说话。

(2)谈话引入:“衣服”的“衣”跟我们这节课要学的第一个单韵母i的发音相同。

(3)听音、发音。教师示范发音,注意看清老师的口形。老师发音时牙齿怎么样?(学生观察)师生共同编顺口溜:牙齿对齐i i i。(齐读,开火车读)

(4)记忆字形:i像什么呢?

(5)教学i的四声。

①师:i和a、o、e一样,可以戴上四顶帽子。仔细看,i戴上帽子后和原来有什么不同?(出示:ī í ǐ ì)学生观察比较。

②出示多媒体课件:(儿歌)小i有礼貌,标调就摘帽。

③学生分组练习朗读i的四声。教师范读:ī这件衣服真好看!í咦!我的铅笔在哪儿?ǐ拿把椅子您请坐。ì你的意思我明白。

(6)指导书写i。

①教师指导学生认识i的基本笔画。

②教师边范写边说笔顺:先在中格写小竖,然后在上格中间写点。写后请同学们说i的笔顺。

③师生共同练说书写韵母i的儿歌:中格写小竖,一点在上格。

④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个别辅导,同时纠正学生的写姿和执笔方法。

2.教学单韵母u。

(1)学生观察,看图说话:图上画着什么?

(2)学生看插图说话,教师引出u:一只小乌龟在河里玩耍。“乌龟”的“乌”的读音里面就有u。

(3)教师示范发音,学生听音,看口形。教学讲解:发u音,嘴唇拢圆,只留一个小孔,舌头向后缩,舌根抬起,发音口形不变。学生练习读单韵母u,师生共同编顺口溜:嘴巴突出u u u。(教师领读,学生集体读,教师指学生领读。)

(4)教师引导学生记字形:图上哪个地方像u?(这只小乌龟像u形。)还像什么?(像只茶杯u u u。)

(5)教学u的四声。多媒体课件出示:ū ú ǔ ù。

ū第一顶帽子平平的,谁会念?火车呜呜叫ū ū ū。

ú第二顶帽子上山坡,谁会念?没有就是“无”ú ú ú。

ǔ第三顶帽子转个弯,谁会念?一二三四五ǔ ǔ ǔ。

ù第四顶帽子下山坡,谁会念?我们爱公物ù ù ù。

(6)指导书写u。

①教师边范写边说笔顺:先在中格写一个竖右弯,再写一竖。注意无论是竖右弯,还是竖,竖一定要写直。

②教师指导学生试编小儿歌:中格写一个竖右弯,再写一个竖,先弯后竖紧相连。

③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④教师在巡视的过程中找出有代表性的问题,放在实物投影上大家评议。请同学们说说哪笔写得好?哪笔你觉得不太满意?应该怎样写?

⑤学生修改自己书写不满意的字母。

⑥再次展示,教师对写得好的、有进步的学生进行表扬。

3.教学单韵母ü。

(1)学生观察,看图说话:图上画着什么?

(2)学生看图说话,教师引出ü:一条大鱼在水里吹泡泡。(出示:ü)

(3)教师示范发音,学生看口形。

ü的发音,舌位和i相同,只是嘴唇要撮成圆形,发音时口形不变。口形像在吹笛子。

(4)记字形:u和ü的字形有点相同,又有点不同,谁来说说有什么不一样?教顺口溜:u上加点ü ü ü,小鱼吐泡ü ü ü。

(5)练习u的四声。ü也戴上了帽子,(出示声调卡)谁愿意来当小老师?

他姓於,ǖ ǖ ǖ。我吃鱼,ǘ ǘ ǘ。

天下雨,ǚ ǚ ǚ。一块玉,ǜ ǜ ǜ。

(6)指导ü的书写。

①教师引导学生看书上ü的笔顺,启发学生思考,先写什么,再写什么?观察两个“点”的位置。

②教师范写,强调两个“点”稍靠近一点,点写在靠下一点,在上格的下面。

③师生共同创编韵母ü的书写儿歌:竖右弯,连直竖,再写两点在上边。

④学生练习书写ü,教师巡视,表扬写字姿势、执笔方法好的同学,同时纠正学生的写姿和执笔方法。对书写不规范的同学进行个别辅导。

⑤教师利用实物投影仪让学生欣赏书写好的学生作业。

设计意图:教学拼音字母时,教师根据图和字母的结合展开趣味教学,另外,还根据主题图让学生练习说话,创编儿歌,把拼音学习和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结合起来。激发学生学习汉语拼音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四、游戏练习,巩固记忆

1.利用卡片开火车读6个单韵母,可以打乱单韵母的次序。

2.做“摘星星”的游戏。

老师读一个带调韵母,请学生摘下写有相应字母的星星。

设计意图:在游戏中巩固字母的发音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让枯燥的字符“活”起来,引导学生记住字形。

五、归纳总结,布置作业

1.师:今天我们认识了三个新朋友i、u、ü,不仅知道了它们的名字,还记住了它们的样子。

2.请小朋友们回家后,把我们今天认识的三个新朋友读给爸爸妈妈听,并写给爸爸妈妈看。

设计意图:归纳本课学习内容,梳理整合本课重点。把本课新知读给爸爸妈妈听,写给爸爸妈妈看,激发学生的展示欲望,巩固新知。

最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4

《i u ü y w(第二课时)》语文教案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测,谈话引入

1.ɑ、o、e、i、u、ü,它们6个兄弟是一家人,我们称它们为单韵母。

2.教师出示卡片,开火车认读带调单韵母。

3.导入新课:学校要召开家长会了,小i和小u的妈妈来了,你想认识她们吗?仔细看图,两个妈妈就藏在里面呢。

(学生自己发现)师相机板书y、w。她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声母。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两个声母。

设计意图:用孩子的语言,用贴近生活的情景引入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初步感受i与y、u与w的联系与区别。

二、图片引出,学习y、w

1.学习声母y。

(1)出示多媒体课件,观察教材23页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图上的什么像声母y的形状?(大树闪动。)教师引导学生说话,并引出y。

(2)教学发音。

①教师示范发音,要求学生听清发音,观察口形,同时思考:声母y的发音与以前学过的哪一个单韵母的发音差不多?(单韵母i。)

②比较读,让学生听听两者有什么不同。声母y和单韵母i发音相同,但要读得轻些、短些。(教师范读、领读。)

(3)教师引导学生编儿歌,记字形,掌握书写方法。学生创编儿歌:像个树杈y y y。教师讲解书写方法:y两笔完成,占中格和下格。学生描红,并在练习本上写3个。(教师巡视指导)

2.教学声母w。

(1)出示多媒体课件,观察图画,引导学生思考,图上的什么像声母w的形状?(屋顶闪动。)教师说话引出w。板书:w。

(2)教学发音。教师提问:大w是u的妈妈,它们的读音很相似。你能根据老师刚才讲的y与i的联系与区别,说说声母w该怎么读吗?(w轻而短,u响而长。)

(3)记字形。师生共同创编儿歌:屋子屋子w w w。

(4)指导书写。教师讲解书写方法:w住在二层楼,由两个v组成,不能写得太宽,学生临摹(mó)大w。

设计意图:教师以充满童趣的语言、直观的多媒体课件,赋予枯燥的字母以生命,学生的注意力会高度集中,学生学习起来会更轻松,更快乐。

三、游戏演练,拼读音节

1.出示声母y、w,指名读。

2.教师叙述:声母y和单韵母ɑ在交朋友,老师演示一下它们两音相碰成的音节,y―ā→yā(鸭),哪位同学能够当小老师领大家读一读?请学生分析声母和韵母各是什么?

3.提示:拼读这个音节时,声母y要读得轻短些,韵母要读得响亮些,两音很快相碰连读成一个音节。

4.拼读音节。

(1)谁能将声母y和单韵母ā á ǎ à拼成音节?

拼读:yā yá yǎ yà。组词读:yā鸭子的鸭,yá牙齿的牙,yǎ哑巴的哑,yà亚洲的亚。

(2)谁能把声母w和单韵母拼成音节读一读。组词读。

设计意图:注重拼读练习,并联系生活情境,寻找拼读音节,加深记忆。

四、故事导入,学习yi、wu、yu

1.教师讲故事:有一天,i、u、ü三个小朋友要出去玩。

(拿出卡片i、u、ü)可是它们年纪小,又不认识路,怎么办呢?它们就请大y、大w来带路。大y说:“好!我带你去!”大y带着小i一块儿走(将y卡片放在i前面),就成了音节yi。(多媒体课件出示:yi yi yi)大w带着小u一块儿走(将w卡片放在u前面),就成了音节wu。(多媒体课件出示:wu wu wu)小ü没人带,急得哭了,大y看见了,就对小ü说:“小ü妹妹别哭了。我带你去,快把两滴眼泪擦掉。”小ü听了,高兴地把眼泪擦掉,跟大y走了。(将y卡片放在ü前面,把ü上两点擦掉)这就成了音节yu。(多媒体课件出示:yu yu yu)

2.学生认读整体认读音节yi、wu、yu及其四声。

(1)明确整体认读音节。多媒体课件出示yi、wu、yu,教师讲解什么是整体认读音节。

(2)教师示范。出示yī、yí、yǐ、yì,教师示范读,学生齐读。

(3)学生练读。多媒体课件出示wū、wú、wǔ、wù和yū、yú、yǔ、yù,学生练习读,指学生读。

设计意图: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了故事情景,使学生通过眼、耳等多种感官的参与,在愉快的氛围中识记了整体认读音节。

五、快乐游戏,巩固新知

1.猜音节游戏。

老师拿出一张小图片说出一个字,请小朋友认真听,并找出相应的音节,然后当小老师领读。

医生的医 乌鸦的乌 小鱼的鱼 椅子的椅

梧桐树的梧 羽毛的羽 阿姨的姨 跳舞的舞

玉米的玉 宇宙的宇

2.读音节,再用音节口头组词。

3.小结:小朋友真能干,我们今天又学习了三个单韵母、两个声母、三个整体认读音节。

现在请你自己再读读书上的拼音。

设计意图:低年级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简单的游戏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教学反思

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教学时,教师从学生的生理特点和接受能力出发,精心设计教学过程:

1.把游戏引进课堂。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拼音教学如果形式单一,势必会让学生厌学。教师设计了多种生动的游戏,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运用儿歌,识记字母。

儿歌朗朗上口,适合低年级学生记忆。对于字母的发音方法,教师不是枯燥地讲解,而是运用儿歌引导学生发音。如发i时,教师请学生想想衣服的发音,然后请同桌、小朋友互相学一学。接着教学儿歌:衣服衣服iii。这样学生一听就会发音了,效果挺好。最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5

《口耳目》语文教案

设计说明

古人以图形作为文字使用,这些文字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象形字。象形字用文字的线条或笔画把要表达物体的外形特征具体地勾画出来,易于学生记忆字形,了解字义。一年级学生形象思维占主体,对于图画情有独钟。因此,本课教学设计重在以图画构建识字情境,以图画贯穿识字教学过程,让学生在轻松的识字活动中感知字形,感知字义,并产生学习汉字的愿望。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学习卡片。

(教师)

2.生字卡片,学习卡片。

(学生)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导言:同学们,你们都看过动画片《机器猫》吧?机器猫有一个神奇的宝贝--“时光机”。

只要坐上时光机,我们就可以回到过去。今天,我们一起坐上时光机到古代去看一看。

2.课件出示一个古代人物画像。

引言:咦?这个人好像缺少了一些器官。哦,原来它们在老师的桌面上,我们来做一个拼图游戏把这些器官拼回去好吗?

3.互动活动:师生板前活动,拼贴器官。

设计意图: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富于幻想,喜欢动画人物,用动画片中孩子们熟悉的人物导入新课,是吸引他们认真学习的“良方”。

二、学习生字,掌握音、形、义

1.认识象形字。

(1)课件出示“手、足、口、耳、目”的古文字,引导学生观察图画和字,说一说自己的发现。

(2)教师小结:这些很像图画的符号,是古时候的一种文字,叫做象形字。

2.图文对照,指导识记“目”“足”。

(1)对照图画和文字,猜猜它们是什么字?

(2)你是怎样猜出来的?和大家说一说你的想法。

(3)教师相机点拨,引导学生识字。重点注意:

目:教师出示“目”的字理演变图,简单介绍后让学生与图片进行比较,找出“目”的字形与实物的联系:外面的“ “表示眼眶,里面的两横表示眼珠。

足:学生再次观察实物图片”足“和”足“的字理演变图,说一说”足“的字形与实物的联系。

(4)请学生做小老师领读生字”目“和”足“,并扩词。

(5)教师小结:认真观察图画,找一找图画和生字的联系,我们就能了解这个生字的意思,也能猜出它的读音,还能记住这个生字的字形呢!

3.小组合作,自主识记”口“”耳“”手“。

(1)课件出示三个字的字理图。小组合作,商议识字方法,教师巡视,点拨指导。

(2)汇报交流。

预设:

口:①象形字识记。”口“字长得就像我们的嘴。

②数笔画识记。第一笔是竖,第二笔是横折,第三笔是横。

③用一用。”口“--口水、开口、口袋等,我能用它说一句话--看到红烧肉我就流口水。

耳:①比较识记。”耳“和”目“长得很像,”耳“的两个长横都出头,右边的长竖下面出头。

②用一用。”耳“--耳熟、耳聋、耳朵等,我能用它说一句话--我很喜欢吃木耳。

手:①数笔画识记。第一笔是撇,第二笔和第三笔都是横,第四笔是弯钩。

②用一用。”手“--左手、右手、双手等,我能用它说一句话--我有一双能干的手。

4.游戏巩固。

(1)连一连。

将金文、小篆、楷书分成三组,请学生”连连说说“,看谁说得正确。先在自己的学习卡上连一连,同桌对照,讲讲自己的理由。然后让一个学生到黑板上连。

(2)游戏。

学生有的拿图画,有的拿楷书,有的拿小篆,有的拿金文,自己找到对应的朋友。可让学生用”我的朋友在哪里“”你的朋友在这里“这样的句子形式进行交流表达。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充分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本环节教学设计,猜字互动点燃了学生识字的热情,小组合作在观察和交流中感知字义,了解字形,使学生不仅学会,而且会学,为下一环节奠定基础。

三、朗读小文,认识”站“”坐“

1.学生观察书中第10页的插图,你能用一个字来说出他们此时的动作吗?(站

坐)

2.教师板书两个生字(站、坐),指生朗读,并做出相应的动作。

3.课件出示两个生字的字理图,引导学生进行观察:

站:左边是一个人站立着,右边表示一个人站立的时候要占据一定的地方。

坐:两个人坐在一堆土上。

4.指导学生开火车读字,并扩词,说一句完整的话。

5.讨论:我们在站立和坐下的时候应该保持什么样的姿势,才是健康文明的呢?

6.出示小短文,自由朗读后教师利用课件出示标准的”站、坐“姿势图。

请学生对照图画说一说小短文的意思。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第一学段”识字与写字“中提到,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并学习独立识字。在认读剩下的两个字时,教师设计了动作演示和图画观察环节,使学生学得兴趣盎然,并对汉字的演变产生兴趣,更加积极主动地了解汉字的字形与字义之间的联系。

四、指导书写

1.课件出示田字格,引导学生认识横中线、竖中线、左上格、右上格、左下格、右下格。

2.教师在田字格中书写笔画”横折“”撇“”弯钩“,一边书写一边引导学生观察,并用手指练习书空。

再在本子上练习书写。

3.教师范写生字,学生一边观察一边书空,然后在书中描红练写。

4.教师点评,重点注意”口“上大下小,不要把”口“写成方块;

”目“和”耳“要注意中间两横间要留有距离,”手“注意弯钩要写在竖中线上,第二横是长横,写在横中线上。

设计意图:初次书写,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认真观察例字的好习惯。”三分写,七分看“就是这个意思。学生在观察中认识笔画,认识字形结构,为正确书写奠定最坚实的基础。

五、拓展延伸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认识了哪些生字?

2.我们的口、耳、目、手、足能做哪些事?

设计意图:学生在交流过程中不仅能体会这些人体器官的重要作用,产生爱护身体器官的情感,更对五个生字进行了巩固。

教学反思

1.激发学生识字的愿望。

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我采用多种有趣的形式识字,如请学生猜一猜,指一指,连一连,给生字编儿歌等,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识记生字,使得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较好。

2.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本节课伊始,我没有直接给孩子们讲什么是象形字,而是采用拼图的方式引导学生自己猜想哪个身体部位和哪个字相连,然后同桌合作认一认。让学生在这种轻松的教学环境下识字与交流,把学生的被动接受变为主动获取,充分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小学英语教案【篇4】

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为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小学语文是基础教育中最重要的一门学科,它不仅具有工具性,且有很强的思想性,是学习其他所有学科的基础.这里给大家整理了一些有关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1

一、指导思想:

紧紧围绕本学期学校的工作思路和学科组的工作安排,以课堂教学为抓手,以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重视加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坚持语言文字的训练,扎扎实实地打好基础,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班级情况分析:本班共有学生64人,上学期语文期考平均分84。23分,及格率98。44%,优秀率59。38%。绝大多数的学生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书写认真,爱好读书,积极完成教师布置的家庭作业,并能进行课外拓展。对写作也有一定的兴趣。个别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上怕苦怕累,敷衍塞责,懒惰成性,家庭教育环境也较差。本学期对这类学生要采取特殊的方式方法,不断的转化他们,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从上学期的考试成绩来看,有些学生对基础性的知识掌握得不够好,灵活运用知识能力也欠佳。这也是成为本学期教学的聚焦点。

三、本学期教学目标

1、在语文的学习中,体现8个专题的思想。

2、认识200个字,会写300个字。

累计认识2200个字,会写1600个字。

3、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继续学习用钢笔书写正楷字,用毛笔仿影。

4、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继续学习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6、学习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其他方式,理解词句的意思,继续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7、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8、继续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9、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词语、精彩字段,诵读优秀诗文,练习复述课文。

10、继续培养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11、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信心。

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他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12、能用普通话交谈。

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理解的意见与人商讨。继续具体生动地讲述故事,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能逐步清楚明白地讲述一件事。

13、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四、教学重难点分析

1、鼓励学生用自己最喜欢、最习惯的方法认记汉字,创造多种方式,加强以人事汉字的复习巩固。

2、重视朗读的指导,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帮助学生选择文质兼优的读物,提高学生交流课外阅读感受、成果的机会。

3、重视学生写字习惯的培养,加强写字教学的指导。

4、重视培养学生学习习作的兴趣,再现生活的能力。

五、教学措施

(一)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

1、认真研读新课标,体会新课标的精神,使自己的教育教学理论紧跟时代的脚步。

2、课前认真钻研教材,认真备好每一节课。

教学后及时进行教学反思,不断地根据学生学习情况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教学设计。多听优秀教师的课,弥补不足之处。

3、课堂上面向全体学生。

注重民主、和谐气氛的创设,让学生人人体验,让学生在感悟中学习。鼓励和支持一切符合教学目标的创造性活动。

4、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挖掘他们思维活动的闪光点,引导他们独立、自主地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5、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及其生理、心理发展的实际情况,运用多种手段,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鼓励他们多读、多思、多写,扩大他们的阅读面,丰富自身的语言积累。

6、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丰富教学手段,为学生创设真实的情境,让学生感受到课堂的无限魅力。

(二)提优补差工作措施:

1、建立“学优生”、“学困生”档案,档案目标齐全,记录内容详细。

2、做好学生习惯养成教育工作,重点做好“学困生”的思想工作,多与后进学生谈心,多做情感交流,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形成良好的课堂教学秩序。

3、找准学困生的学困点,因人制宜。

给他们配定“小老师”,多多帮助他们。充分利用课后时间进行辅导,根据不同对象,采用不同方式,不同内容,做到因人而异。

4、“学优生”、“学困生”作业要坚持面批、面改、全批全改、及时反馈。

5、要关注“三生”的平时考核,给学困生多创造机会,如课堂提问、小测验、平时检查等,让他们品尝成功,树立信心。

6、单元测试质量监测,对“学优生”、“学困生”的答卷和成绩要进行仔细分析,查不足之处,判定改进措施。

7、加强与家长之间的联系,多和他们交流孩子的在校表现和在家表现,双方一起努力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把成绩搞上去。

8、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教师与学生的心态,诲人不倦,时刻让自己有耐心。

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2

一,教材简析:

本册教材仍采用主题单元的形式,全册共12个主题单元,其中第七单元《集市和超市》为开放单元。这些主题有表现自然世界风貌的,如“色彩”“声音”“塞北江南”“鸟儿”和“奇妙的海底世界”;有反映儿童成长过程的,如“我们和我”“成长的经历”和“幻想和想像”;也有折射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及人类文化的,如“心中有祖国”“集市和超市”“通讯”和“过年”。每个单元包括三篇主体课文和一个“语文天地”。全册共33篇主体课文(其中一篇为《寓言二则》),所选课文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表现了大自然的瑰丽神奇,描绘了祖国日新月异的发展,赞美了人类美好健康的情感,内容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与学生身心发展同步,可使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可激发学生追求理想,崇尚科学,为了实现理想而努力。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

1、通过一系列与主体课文紧密配合的字、词、句、篇的练习,激发学生对祖国语文的喜爱,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加强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和使用,促使学生逐步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

2.通过自读课文的学习,扩展学生的知识面,逐步提高阅读能力。

3.通过“畅所欲言”创设各种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引导学生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同时学会倾听。

4.通过“笔下生花”习作栏目的学习,促进学生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又能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品德素养。

5.通过“初显身手”的学习,引导学生结合语文学习有意识地观察周围生活,有目的地收集资料;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在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的问题,并在活动中学会合作。

三、学情分析

本班一共有学生55人,男生25人,女生30人。大部分的学生天真聪颖,接受能力也是较强的,但是小部分的同学纪律散漫,行为习惯不好,学习没有自觉性,所以存在着学习上的“贫富悬殊”。对于这小部分学生有待于今后的教学中采取多种方式,激发其学习积极性,逐渐养成遵守纪律,爱学习,求上进的良好习惯。使整个班级形成一种要学的氛围,使大家有所提高。

四、教学措施

1、要继续重视写字的指导。

除了在课堂教学中注意识字和写字的联系外,还要指导学生在经常不断的练习中提高写字技能,做到书写规范、端正、整洁,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2、学习词语,无论是谁都有一个从认识到理解、从理解到会运用的过程。

人们对一个新词的认识,开始总是朦胧的,不确定的,随着语言活动的进行,认识逐步达到清晰明确。因此不能把解词、背注释作为教学重点,要尽可能地在语境中检验学生掌握词语的情况。

3、要继续指导学生学会默读,不仅要求学会只用眼,不动嘴,不出声,不用手指;

而且要学会一边读,一边想,理解重点词句,了解每个自然段的内容,进而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要鼓励学生边读边动笔圈点,划出重点,标出疑问;要表扬那些能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进行默读思考的学生。

4、注意语文的实践性,精心设计一系列综合实践活动,指导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学习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的问题。

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3

一、指导思想:

紧紧围绕本学期学校的工作思路和学科组的工作安排,以课堂教学为抓手,以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重视加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坚持语言文字的训练,扎扎实实地打好基础,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班级情况分析:本班共有学生64人,上学期语文期考平均分84。23分,及格率98。44%,优秀率59。38%。绝大多数的学生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书写认真,爱好读书,积极完成教师布置的家庭作业,并能进行课外拓展。对写作也有一定的兴趣。个别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上怕苦怕累,敷衍塞责,懒惰成性,家庭教育环境也较差。本学期对这类学生要采取特殊的方式方法,不断的转化他们,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从上学期的考试成绩来看,有些学生对基础性的知识掌握得不够好,灵活运用知识能力也欠佳。这也是成为本学期教学的聚焦点。

三、本学期教学目标

1、在语文的学习中,体现8个专题的思想。

2、认识200个字,会写300个字。

累计认识2200个字,会写1600个字。

3、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继续学习用钢笔书写正楷字,用毛笔仿影。

4、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继续学习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6、学习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其他方式,理解词句的意思,继续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7、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8、继续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9、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词语、精彩字段,诵读优秀诗文,练习复述课文。

10、继续培养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11、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信心。

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他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12、能用普通话交谈。

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理解的意见与人商讨。继续具体生动地讲述故事,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能逐步清楚明白地讲述一件事。

13、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四、教学重难点分析

1、鼓励学生用自己最喜欢、最习惯的方法认记汉字,创造多种方式,加强以人事汉字的复习巩固。

2、重视朗读的指导,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帮助学生选择文质兼优的读物,提高学生交流课外阅读感受、成果的机会。

3、重视学生写字习惯的培养,加强写字教学的指导。

4、重视培养学生学习习作的兴趣,再现生活的能力。

五、教学措施

(一)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

1、认真研读新课标,体会新课标的精神,使自己的教育教学理论紧跟时代的脚步。

2、课前认真钻研教材,认真备好每一节课。

教学后及时进行教学反思,不断地根据学生学习情况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教学设计。多听优秀教师的课,弥补不足之处。

3、课堂上面向全体学生。

注重民主、和谐气氛的创设,让学生人人体验,让学生在感悟中学习。鼓励和支持一切符合教学目标的创造性活动。

4、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挖掘他们思维活动的闪光点,引导他们独立、自主地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5、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及其生理、心理发展的实际情况,运用多种手段,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鼓励他们多读、多思、多写,扩大他们的阅读面,丰富自身的语言积累。

6、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丰富教学手段,为学生创设真实的情境,让学生感受到课堂的无限魅力。

(二)提优补差工作措施:

1、建立“学优生”、“学困生”档案,档案目标齐全,记录内容详细。

2、做好学生习惯养成教育工作,重点做好“学困生”的思想工作,多与后进学生谈心,多做情感交流,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形成良好的课堂教学秩序。

3、找准学困生的学困点,因人制宜。

给他们配定“小老师”,多多帮助他们。充分利用课后时间进行辅导,根据不同对象,采用不同方式,不同内容,做到因人而异。

4、“学优生”、“学困生”作业要坚持面批、面改、全批全改、及时反馈。

5、要关注“三生”的平时考核,给学困生多创造机会,如课堂提问、小测验、平时检查等,让他们品尝成功,树立信心。

6、单元测试质量监测,对“学优生”、“学困生”的答卷和成绩要进行仔细分析,查不足之处,判定改进措施。

7、加强与家长之间的联系,多和他们交流孩子的在校表现和在家表现,双方一起努力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把成绩搞上去。

8、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教师与学生的心态,诲人不倦,时刻让自己有耐心。

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4

一,教材简析:

本册教材仍采用主题单元的形式,全册共12个主题单元,其中第七单元《集市和超市》为开放单元。这些主题有表现自然世界风貌的,如“色彩”“声音”“塞北江南”“鸟儿”和“奇妙的海底世界”;有反映儿童成长过程的,如“我们和我”“成长的经历”和“幻想和想像”;也有折射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及人类文化的,如“心中有祖国”“集市和超市”“通讯”和“过年”。每个单元包括三篇主体课文和一个“语文天地”。全册共33篇主体课文(其中一篇为《寓言二则》),所选课文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表现了大自然的瑰丽神奇,描绘了祖国日新月异的发展,赞美了人类美好健康的情感,内容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与学生身心发展同步,可使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可激发学生追求理想,崇尚科学,为了实现理想而努力。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

1、通过一系列与主体课文紧密配合的字、词、句、篇的练习,激发学生对祖国语文的喜爱,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加强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和使用,促使学生逐步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

2.通过自读课文的学习,扩展学生的知识面,逐步提高阅读能力。

3.通过“畅所欲言”创设各种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引导学生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同时学会倾听。

4.通过“笔下生花”习作栏目的学习,促进学生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又能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品德素养。

5.通过“初显身手”的学习,引导学生结合语文学习有意识地观察周围生活,有目的地收集资料;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在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的问题,并在活动中学会合作。

三、学情分析

本班一共有学生55人,男生25人,女生30人。大部分的学生天真聪颖,接受能力也是较强的,但是小部分的同学纪律散漫,行为习惯不好,学习没有自觉性,所以存在着学习上的“贫富悬殊”。对于这小部分学生有待于今后的教学中采取多种方式,激发其学习积极性,逐渐养成遵守纪律,爱学习,求上进的良好习惯。使整个班级形成一种要学的氛围,使大家有所提高。

四、教学措施

1、要继续重视写字的指导。

除了在课堂教学中注意识字和写字的联系外,还要指导学生在经常不断的练习中提高写字技能,做到书写规范、端正、整洁,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2、学习词语,无论是谁都有一个从认识到理解、从理解到会运用的过程。

人们对一个新词的认识,开始总是朦胧的,不确定的,随着语言活动的进行,认识逐步达到清晰明确。因此不能把解词、背注释作为教学重点,要尽可能地在语境中检验学生掌握词语的情况。

3、要继续指导学生学会默读,不仅要求学会只用眼,不动嘴,不出声,不用手指;

而且要学会一边读,一边想,理解重点词句,了解每个自然段的内容,进而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要鼓励学生边读边动笔圈点,划出重点,标出疑问;要表扬那些能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进行默读思考的学生。

4、注意语文的实践性,精心设计一系列综合实践活动,指导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学习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的问题。

五、课时安排和教学进度表

1、色彩9-10课时

2、声音9-10课时

3、祖国在我心中10-11课时

4、塞北江南9-11课时

5、我们和我8课时

6、鸟儿9-10课时

7、集市和超市5课时

8、成长的经历9-10课时

9、幻想和想象9-10课时

10、奇妙的海底世界9-10课时

11、通讯10-11课时

12、过年9-11课时

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5

一、本册教材简析:

本册教材是以语文知识和能力训练为序编排的。教材把《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学指导纲要》规定第三学年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分解成阅读训练、习作训练和听说训练三条线索,每条线索又分解成若干个训练点。这些训练点根据难易程度和三年级儿童身心发展的水平,一半已安排在第五册。余下的一半安排在本册教学。本册教材按由易到难,由浅入深,横向联系,协调发展的原则,把这些训练点组成单元。各单元按教学目标编选课文和练习。教材继续以专题组织单元;设计了八个专题。

他们分别是:迷人的大自然;留心和保护周围的环境;如何看问题、思考问题;感受童年生活的丰富多彩;感受人间真情;神奇的科技世界;感受国际友好情谊;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每个专题都非常贴近儿童生活,蕴涵丰富的人文内涵和较高的教育价值,体现着时代赋予时代的特点。每个语文园地仍有五个栏目组成。其中有四个固定的栏目:“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第五个栏目是机动栏目,分别为“宽带网”“趣味语文”“展示台”“成语故事”,这些栏目在八个语文园地中各安排两次。

本册共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24篇,略读课文8篇。此外,教材后面还编排有8篇选读课文。每组教材包括导语、课文和语文园地三大部分。第二组和第五组安排了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附录部分包括生字表(一),要求会认的字;生字表(二),要求会写的字;词语表。

本册教材要求识字200个,会写字300个。要求认识的字和会写的字在精读课文后标出。另外,教材在语文园地二、五、六、七还归类安排了一些要认的字。

全册教材生字注音方法和三年级上册相同。

二、教学目标:

1、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感受生活丰富多彩,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了解祖国壮丽的山河、富饶的物产,培养热爱祖国、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认识中华传统文化丰厚博大,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学习革命领袖、科学家的优秀品质;受到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的思想品德教育;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启迪学生的思想,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善于思考的能力。

2、认识200个字,会写300个字。

累计认识2000个字,会写1300个字。

3、会使用字典,学习使用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开始练习用钢笔书写正楷字、用毛笔描红。

4、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继续学习默读,学习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6、学习联系上下文,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词句的意思;

初步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

7、初步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初步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8、开始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9、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

背诵优秀诗文10篇(段)。练习复述课文。

10、初步培养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万字。

11、继续练习习作。

不拘形式地写出见闻、感受和想象。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12、讲述故事努力做到具体生动,用语言打动他人;

讲述见闻努力做到清楚明白,能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13、结合语文学习,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提高学生主动识字兴趣,逐步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

2、加强写字教学指导,指导学生练好钢笔字。

3、培养学生自读自悟的能力。

4、学习联系上下文或其他方式,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教学难点:

1、培养学生抓住重点与难点理解课文内容和表达情感的能力;

2、多渠道多角度提高学生习作兴趣,提高学生习作的能力;

3、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钢笔书写的习惯。

四、学生学情分析:

经过三上学期的学习,班的学习风气已基本形成。课堂上,学生大都能够专心听讲,积极发言,按时完成作业。一部分孩子上课发言很积极、学习踏实、认真、稳定,且语言表达能力、朗读能力、写作能力发展全面。另外也有一部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很强,课堂活跃,对什么都充满好奇,但由于基础较差、书写马虎导致成绩不够理想还有待提高。还有一小部分学生学习能力较弱,学习态度马虎。班里的学生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识字、写字方面

随着学生识字、写字量的增加,以及他们自己通过其他渠道获得的识字量,学生的错别字现象,用熟字代生字的现象日趋严重。

2、阅读方面

有一小部学生已形成运用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的方法理解含义比较深刻的句子,并通过背诵、摘抄等形式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但大部分学生还没有养成这样的习惯。

3、口语交际教学

这学期要努力提高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的兴趣,努力创设轻松活跃的口语交际情境。尽可能地使每个学生都积极参加。

4、习作教学

经过一学期的努力,我深刻体会到,想让学生对习作产生兴趣,就得先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我发现学生当中喜欢阅读课外书的,他们的写作能力比那些不喜欢读课外书的孩子明显好一些。本学期要多方面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让他们多阅读、多积累、多写作。

五、具体措施:

1、继续重视字的教学。

识字仍然是三年级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坚持在语言环境中识字,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完成识字任务。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习惯。

2、指导学生用好钢笔,写好钢笔字。

3、鼓励学生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生活材料。

4、开展有趣的语文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

5、准确把握教学目标,不随意拔高或降低。

6、扎实进行语言训练,着重进行段的训练——读懂一段话,写好一段话,继续对学生的识字、写字给予重视,帮助他们积累词汇和句式,掌握基本的表达方法。

课堂教学中保证学生有充分的朗读、默读和做其他各种练习的时间。要扩大训练面,使全体学生参与训练,保证学生有足够的个体活动时间,训练应严格要求,及时反馈和矫正,讲求实效。

7、注意听说读写的联系。

要让学生通过阅读学表达,从读中学写。在作文训练中,要充分运用课文中学到的表达方法,鼓励学生写自己熟悉的事,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8、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努力做到根据课文特点,选择学法指导的时机,有的可以在学习课文前,如查字典确定字义、多音字确定读音等;

有的宜在学习课文中,如连句成段的两种方法(总分和并列),有的可在学完课后再次总结,如说一段话的意思。在学法指导时不多地讲道理,应多让学生运用这种方法练习,在实践中达到熟练的程度。

9、继续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大力提高中等生。

小学英语教案【篇5】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复习本单元八个主要词和词组:first floor, second floor, teachersquo;s office ,library,playground, computer room,art room,music room;熟练掌握本课对话的内容。

2. 训练学生用本课所学句型询问校园的场所并作出肯定或否定的回答。

(二).过程与方法

任务型教学方法,小组合作、自主学习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语言知识的活脱、自然;在展示中感受学习成功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is this / that the…?yes,it is./ no,it isn′t;区分this与that的用法。

教学时数:6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使学生掌握新词:first floor, second floor, teachersquo;s office ,library。

使学生了解指令,并作相应的活动。如:go to the library. read a book。

教学重点:掌握有关楼层和学校设施的四个单词和词组,并了解它们的功能。

教学难点:单词library中辅音连缀的发音。

教具准备:

1.与教材内容相关的录音、图片等媒体素材。

2.教师准备一幅本单元的校园分布图。

3.教师准备本课时的四张单词卡。

教学过程:

(一)热身/复习(warm-up/revision)

1.教师播放学过的歌谣(第三册第五页的 “work and play”),让学生跟随声音说唱。

2. 播放第三册第一单元录音letsquo;s learn a ,回顾句型:“whatsquo;s in the classroom? a board, two lights, many desks and chairs.”自然过度到学习学校各课室的名称。

(二)呈现新课 (presentation)

1. 教师指着教室问学生:this is our new classroom. do you like our classroom? whatsquo;s in the classroom? 学生做出相应的回答。教师接着问:how many classrooms are there in our school? do you like our school? what else can you see in the school? look! this is a map of our school.

2.播放本课的录音letsquo;s learn a, 教读生词。教师可引入句型“itsquo;s on the first floor.为下一课时进一步学习序数词做铺垫。通过教师领读和听音跟读,让学生掌握本课时四个生词的正确读音。在练习library的发音时,可复习已学过的含辅音连缀的单词,如ice-cream, brother, friend, hungry。

(三)趣味操练 (practice)

1.小组比赛。教师出示一张词卡,如library,组内学生依次说出与该词有关的其它单词,如:flowers,red,colour,trees等,这样既复习了学过的单词,也为继续学习letsquo;s do打下基础。

2.看letsquo;s do的图片(没有文字),让学生仔细看动作,然后跟着声音做动作。播放声音,教师指导学生做出正确的动作。然后分组进行练习,采用组与组竞赛的方式,可以是做动作猜句子并说出单词,也可以是听声音,做动作。让其他的组的学生进行评价。评价包括动作是否准确、到位、优雅等。

(四)扩展性活动(add-activities)

1.做本单元a letsquo;s learn 部分的活动手册配套练习。

2.和同桌一起玩“画画、想想”的游戏。一名学生在纸上画一本书或一个碗,另一名学生说出library, canteen 等相关生词。

3.试一试给同伴、朋友或家长发letsquo;s do 中的指令。

板书设计:

unit 1 our school

first floor second floor

teachersquo;s office library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能掌握并说:“wheresquo;s the teachersquo;s office. itsquo;s on the second floor.”

学习歌曲“our school”。

了解一些楼层的表达。

教学重点:让学生熟练掌握“is this … ”的用法。

教学难点:this的发音以及在楼层的表达中序数词first, second的用法是教学中的难点。教师要通过创设情景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教具准备:

1.与教材内容相关的录音、图片等媒体素材。

2.教师准备chen jie的头饰。

教学过程:

(一)热身/复习(warm-up/revision)

1.播放本单元letsquo;s do a的录音,学生听录音做动作。

2.教师出示canteen等生词的图片,请学生说出该单词。

3.教师播放本单元歌曲《our school》,先让学生听,然后鼓励学生跟唱。

(二)呈现新课 (presentation)

1.教师和学生进行free talk,话题是why do you like our school? 鼓励学生用简单的句子做出回答,即使只能说出只言片语,教师也要给予表扬。顺着这一话题。教师说:“yes, our school is really very nice. today some friends from america are coming to see our school. chen jie is showing them around school. letsquo;s watch. 由此导入新课。

2.播放本课录音letsquo;s talk 部分。教师可以就对话内容提一些问题,如:how many american friends are there? what do you do in the playground? 在提问与回答的过程中,将难点各个击破。

3.进行模仿或跟读练习,注意提醒学生this和that中“th”的发音要咬舌头。

first和second的操练可以在排列卡片、复习单词的过程中渗透,如:t: whatsquo;s in the first/second picture? ss: itsquo;s a library/ a teachersquo;s office. 也可以让学生听指令排列卡片,如:t: the first card, playground; the second card, … 然后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挂图,正确理解和运用短语on the first floor 和on the second floor。

4.分角色朗读与表演

教师先与一些学习程度较好的学生进行示范性表演,以降低完全由学生自己表演的难度。然后请学生小组练习和表演。

letsquo;s spell

1、学生读单词,并总结er字母组合在单词中的发音。

2、read,underline and say。

3、look,listen and write。

(三)趣味操练 (practice)

一学生手举起图片背对其他学生面向黑板站立,另一学生依照图的提示做出动作,其余的学生猜测图上表示的是什么课室或学校场馆,用句型“that is a …”作答。

(四)扩展性活动(add-activities)

1. 做本单元a letsquo;s talk 部分的活动手册配套练习。

2. 听letsquo;s talk 部分的录音,读给同伴、朋友或家长听。

3. 给爸爸妈妈介绍自己的学校。

板书设计:

unit 1 our school

this is the teachersquo;s office.

that is my classroom.

first, second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掌握四个四会单词:playground, computer room,art room,music room以及问句“do you have a music room?”及其答句“yes, we do.”以及元音字母a的发音规则。

教学重点:四个四会单词以及问句“do you have a music room?”及其答句“yes, we do.”。

教学难点:四个生词的正确发音以及序数first, second的用法。

教具准备:

1.与教材内容相关的课录音、图片等媒体素材。

2.教师准备相关的词卡。

3.学生准备白纸和彩笔。

教学过程:

(一)热身/复习(warm-up/revision)

师生齐唱本单元的letsquo;t chant b部分的歌谣。

学生起立边跳边唱歌曲《our school》。

教师说一个句子,如:i can see many flowers in it. where is it? 让学生判断是什么单词,然后做出正确的回答。

请学生模仿教师说句子,其他学生判断说单词,说一说校园里还有些什么设施和课室等。

(二)呈现新课 (presentation)

教师播放a部分letsquo;s do的录音,学生表演 “听听做做”活动。

教师提问:where do we water the flowers? 学生回答:in the garden. 教师再问:where do we read story-books? 学生回答:in the library. 然后教师继续提问:where do we have computer classes? 引导学生说出:in the computer room。

教师出示本单元的图片,说,this is the computer room. 教授其余几个生词。

听录音,跟读、模仿。

教学句型“do you have a …?”时可从陈述句“we have…”中衍生问句。

让学生听录音并跟读,教师还可设计一些简单问句检查学生对于对话的理解程度。

学生a问同桌:do you have a …?同桌回答。

(三)趣味操练 (practice)

1、look,ask and answer。

2. task time

让学生带上纸和笔,四人一组参观学校,并将学校的校舍分布情况记录下来,绘出地图,标上各功能室的名称。回到教室后向全班展示。或者由学生分组活动,各组学生负责绘制一处场馆设施,然后拼贴成为一幅完整的学校地图。教师鼓励学生大胆想象,构思未来教室的蓝图。

(四)扩展性活动(add-activities)

1.做本单元b部分read and write的活动手册配套练习。

2.和爸爸妈妈一起描绘出一张理想中学校的的结构图并用英文进行表述。

板书设计:

unit 1 our school

do you have a …?

yes, we do.itsquo;s on the first floor.

no,we donsquo;t.

第四课时

教学目标:掌握“is this…?/ is that…?”的用法,并了解this和that在距离上的区别。

教学重难点:“is this…?/ is that…?”的用法。建议教师在真实的情景中对this和that在距离上的区别进行比较以加深学生的印象。

教具准备:

1.与教材内容相关的录音、图片等媒体素材。

2.教师准备相关的词卡。

3.学生准备白纸和彩笔。

教学过程:

(一)热身/复习(warm-up/revision)

1.学生表演a部分letsquo;s do的内容。

2.学生吟唱b部分letsquo;s chant中的歌谣。

3.教师和学生进行主题讨论:whatsquo;s in our school? 鼓励学生用新学的单词来交谈。

(二)呈现新课 (presentation)

1.学生谈论了学校的场馆设施后,教师出示本校校长的照片问:who is he? yes, he is our headmaster. do you want to be a headmaster? today wu yifan is a head master. he has a new school. do you want to have a look? 以此导入新课。

2.学生听音后,回答教师提出的理解性问题。在问答的过程中重点理解与操练句型:is this the…?和is that the …? 学生听录音跟读对话。学生分角色朗读对话。

(三)趣味操练 (practice)

教师将一幅教学楼的框架图贴在黑板上,让两名学生站在讲台前。教师说:the washroom is on the second floor. 让学生在讲台上选出washroom的词卡,并将它贴在正确的地方。速度快的学生为胜者。或者教师提问:wheresquo;s the library? 学生快速报答:itsquo;s on the first/ second floor. 一共有六张类似图片。

教师把贴在黑板上的六张图卡分别翻过来并打乱顺序,用手盖住单词,然后向学生提问:where is the music room? 或者指着某张图卡问学生:is this the washroom? 让学生回答,借此铺垫新句型:is this/ that the …?

播放story time 的录音,学生听后回答一些理解性的问题。教师尤其需要向学生强调“is this/ that the …?”的不同用法:this通常指距离较近处的事物;that指距离较远处的事物。

学生先跟录音朗读课文,再分角色朗读。

(四)巩固与扩展

做本单元b部分letsquo;s learn的活动手册配套练习。

可以在课后将story time 中的故事表演出来。

板书设计:

unit 1 our school

first, second

is this the …?/ is that the …?

第五课时

教学目标:

能够正确书写四会单词以及两个重点句子:“this is my computer. that is your computer.”

教学重点:

需要学生能准确理解图和对话的内容,并重点掌握四个单词以及两个重点句子:“this is my computer. that is your computer.”的正确书写。

教学难点:

学生看图自己填出四线格中的单词,和这几个单词以及一组句子在四线格中的正确书写。

教具准备:

1.与教材内容相关的录音、图片等媒体素材。

2.教师准备相应的动物头饰。

教学过程:

(一)热身/复习(warm-up/revision)

1.学生跟录音演唱c部分的歌曲《our school》。

2.请一组学生表演a部分letsquo;s talk的对话,复习所学的新句型。

3.引导学生复习第三册学生用书第一单元a部分的letsquo;s learn,巩固学习六个单词并请学生用该部分的句型:whatsquo;s in the classroom? a board… 来介绍自己的教室。

(二)呈现新课 (presentation)

1.播放letsquo;s chant b部分的歌谣,引导学生将学校场馆library, art room, canteen, gym和动词read, draw, eat, play对应起来认读。

2.教师对歌谣中的内容进行提问:“where do you read? where do you draw?”等等,学生作答后,教师继续提问:where do you play computer? 学生会比较容易地答出:in the computer room. 这时教师可出示图片说:this is a computer room.

3.师生之间对图片的内容进行简单的交际性问答后,教师展示在四线格中书写单词和句子并讲解书写规范:

句子打头单词的第一个字母要大写;

句子末尾要加标点。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英语中的句号为实心点,汉语中的句号是空心小圈;

句子当中的单词间距为一个字母宽。

学生第一次接触句子书写,教师需要悉心指导仔细检查,及时指出学生书写当中的错误。

4.角色表演。学生载上头饰表演letsquo;s talk的内容,巩固本课时的新句型。

(三)趣味操练 (practice)

1.听音判断。学生合上书本,教师取下图片。教师根据图的内容说一些句子,如:there are three computers in the room. 请学生根据记忆中图的内容判断正误。

2.good to know

先让学生思考:can we drink in the computer room? can we eat in the computer room? 由此引出donsquo;t drink in the computer room.和其他学校常规的英语表达。

(四)扩展性活动(add-activities)

1.做本单元read and write a部分的活动手册配套练习。

2.书写computer, board, fan, light,并将本课时对话读给同伴、朋友或家长听。

板书设计:

unit 1 our school

this is the library.

that is the playground.

教学反思:

小学英语教案【篇6】

教学内容:

1.复习第5和第6单元有关场所、北京风景名胜地的词汇和交际用语

2.使用句型:Where are you going? To…by…? No./Yes.连续表达自己的思想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能听说认读第5和第6单元有关场所、北京风景名胜地的词汇

能根据语境,使用句型:Where are you going? 并会回答

2.情感目标

能够保持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养成仔细观察、敢于实践的好习惯

3.学习策略目标

培养学生的注意力、观察力,激发学生积极思维。

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积极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在任务中,引导学生积极运用所学英语进行表达与交流。

教学重点:

复习第5和第6单元有关场所、北京风景名胜地的词汇和交际用语

教学难点:

根据看到的图片说出相应的单词或短语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教学录音磁带,单词卡片,两个直径为14厘米的硬纸卡片等

教学步骤:

step 1. warming up (热身活动)

1.Duty report

2.Sing a song

step 2. reviewing and leading in (复习并导入新课)

1.复习本课即将出现的词汇,单词卡片呈现给学生,包括:Tiananmen Square, the Summer Palace, the Great Wall, Temple of Heaven, school, hospital supermarket, book store

一学生做老师,其他学生快速反应

2.接龙

按组。每组第一个学生说出一个单词,第二个学生马上接另一词。不可重复前边同学说过的词,依次说下去,看哪个组说得又快又好

step 3. practicing (操练)

1.Game (Group work)

What’s missing? 教师先做范例

2.整体认读2遍

3.教师抽走一张再读

4.看看少了哪个词

5.Listen and circle

6.教师将图片置于讲台,教师念单词,找一组学生每人按教师念的词挑一张贴在黑板上

7.任找一组学生,教师说I’m going to the…学生听到后,圈出相应的图片

8.Exercise your memory 三人一组,对交际用语进行扩展

eg: S1: I’m going to the park.

S2: I’m going to the park and the zoo.

S3: I’m going to the park, the zoo and the book store.

9.做转盘

10.Listen and point

11.Pair work

学生一人说,一人转动转盘,找出位置,并对对错次数作下记录

step 4. summary (小结)

1.复习了第5和第6单元有关场所、北京风景名胜地的词汇和交际用语

2.复习了句型:Where are you going? To…by…? No./Yes.能够连续表达自己的思想

3.在对话过程中,出现的不和实际的回答给予提醒,思考交通工具是否恰当

如:I’m going home by plane.

step 5. homework (家庭作业)

1.You point where your parents say.

2.You say the place in English, your parents point

小学英语教案【篇7】

小学英语六年级下module4新课标教案

一、教学重点:

talking about the on-going events

who can help me? i can’t carry them all.

sorry, i can’t. i’m making daming’s birthday card. yes, i can help you.

can he help? yes, he can. no, he can’t.

二、能力目标:

讲述正在发生的事情;向他人求助;根据客观情况说明自己能否向他人提供帮助。

三、教学目标:

在这一模块中,复习讲述正在发生的事情同时,谈论向他人求助以及根据客观情况说明自己能否向他人提供帮助。

四、教学程序:

活动1:说说你心中的偶像

活动目的:巩固和练习谈论有关can的语句。

活动准备:练习一些动词。

活动过程:让学生在课堂上谈论自己心中的偶像是谁能做什么。例如:

my mum is my favorite star. she can cook delicious food. she can sing very well.

she can help me.

candy is my teacher. she can speak english very well. she can write very well.等。

先说一说,再写下来。

活动2:漫画比赛

活动目的:巩固和练习使用can来谈论能力。

活动准备:搜集图片,彩笔,图画纸。。

活动过程:把学生分成若干组,每组绘制一幅或一组漫画或故事。可以用彩笔画,也可以剪贴搜集的`图片。最重要的一点是要为每一幅画配上英语,而且必须要有can。要求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用最多的can的一组为获胜组,教师选择优秀作品在学校宣传栏或教室的板报上进行展览。

活动3:我长大了

活动目的:巩固和练习使用can来谈论能力,培养学生的书写能力。

活动准备:复习一些动词。

活动过程:要求学生以我长大了为题写一个小作文。例如:

i’m 12 now. i can wash my clothes. i can cook. i can clean my room. i can help my mother. i can carry the bag for my grandmother.等。写完后现在组内交流,推选出一名最好的在全班交流。

五、教后记:

本模块重点句型:talking about the on-going events

who can help me? i can’t carry them all.

sorry, i can’t. i’m making daming’s birthday card. yes, i can help you.

can he help? yes, he can. no, he can’t.

小学英语教案【篇8】

怎样设计小学英语教案

小学英语的教学现状是周课时较少,授课班级较多,学生数量较大,每学期教学容量较多,在此情况下,要想让英语课堂像磁石一般牢牢地吸引学生,就必须充分设计好每一节课的教案。

一、教案的定义

关于教案,这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并不陌生。教案,也称课时计划,是教师经过备课,以课时为单位设计的具体教学方案,教案是上课的重要依据,通常包括:教学目的、重难点、教法和学法、教学过程、小结、反思等。

教学是一种创造性劳动。教案是教师的教学设计和设想 ,写一份优秀教案是设计者教育思想、智慧、动机、经验、个性和教学艺术性的综合体现。

二、小学英语教案应遵循的原则

针对小学英语学科,我认为在写教案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科学性

就是要认真贯彻《英语课程标准标》,按教材内在规律,结合学生实际来确定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在设计教学过程,避免出现知识性错误。

2、创新性

从课本内容变成胸中有案,再落到纸上,形成书面教案,继而到课堂实际讲授,关键在于要能 ”学百家,树一宗”。在自己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广泛地涉猎多种教参,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要汲取精华,要经过一番思考——消化,吸收,然后结合个人教学体会,巧妙构思,精心安排,写出属于自己的教案。

3、可操作性

在写教案时,一定从实际出发,因为教学工作是一项创造性的工作,写教案不能千篇一律,所以老师的教案要结合自己所执教班级特点,因材施教,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可操作。

4、差异性

由于我们教学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有思维能力的学生,又由于每个人的思维能力不同,对问题的理解程度不同,因此教师不能死扣教案,把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压下去。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改变原先的教学计划和方法,针对出现的疑点积极引导。

当在教学过程中,出现打乱教案现象时,也不用紧张。因为事实上,英语教学目标是在教学的一定过程中逐步完成的,一旦出现偏离现象,可以在整个教学进度中去调整。

三、小学英语教案设计的主要步骤

下面,说一下有关小学英语教案设计的主要步骤

· 教学开始前:分析教学因素;确定教学目标;

设计教学过程;通读调整完善

· 教学过程中:及时动态应变

· 教学结束后:审总结修订

四、小学英语教案模式具体包括以下十项:

1.课题(说明本课名称)

2.教学目的(说明本课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

3.课型(说明属新授课,还是复习课)

4.课时(说明属第几课时)

5.教具(说明辅助教学手段使用的工具)

6.教学重点(说明本课所必须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7.教学难点(说明本课的学习时易产生困难和障碍的知识点)

8.教学过程(或称课堂结构,说明教学进行的内容、方法步骤)

9.作业处理(说明如何布置书面或口头作业)

10.板书设计(说明上课时准备写在黑板上的内容)

在教案书写过程中,教学过程是关键,它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一)导入新课

1.设计要新颖活泼,精当概括。

2.怎样进行导入,复习那些内容?

3.提问哪些学生,需用多少时间等。

(二)讲授新课

1.针对不同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

2.怎样提出问题,如何逐步启发、诱导?

3.教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详细步骤安排,需用时间。

(三)巩固练习

1.练习设计精巧,有层次、有坡度、有密度。

2.怎样进行练习, 需要多少时间?

(四)归纳小结

1.怎样进行,是教师还是学生归纳?

2.需用多少时间?

(五)作业安排

1.布置那些内容,要考虑知识拓展性、能力性。

2.需不需要提示或解释?

(六)课后反思

· 教学目标是否达到?

· 教学过程是否合理?

· 教学效果是否理想?

· 教案中有哪些成功之处?

· 教案还存在哪些不足?

· 以后的教案如何设计?

如果按照模式来写教案并不难,可是“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有的教师从教许多年,教案也写得详细认真,但教学成绩却不尽人意。有的教师教案书写较简单,教学环节也体现得不齐,但教学效果却很优秀。

是不是这些教师就没有重难点,没有教学方法,没有情感目标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教案已写在了心里,非常清楚这节课要达到什么目的,要让学生学到什么、体验到什么。所以,我认为教学效果好,受学生欢迎的教师未必要苛刻其教案写得怎样,而教学效果不理想的教师,就一定要写祥案,特别是上没有执教过年级的英语课,一定要写出祥案。

五、小学英语教案备课模式

接下来,具体谈谈小学英语教案备课模式:

备学情━━备教材━━备预习环节━━备展示、巩固环节━━备反馈环节━━备时间分配━━教学反思

下面,一一展开来说:

1、备学情

课堂教学总是面对具体的学生进行,只有真正了解学生,了解学生之间存在的共性与异性, 我们才能有的放矢的进行备课、上课。

2、备教材

(1).备学习内容:在通读教材的基础上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对教材进行深入的思考,仔细的推敲,把握本课的知识点、提炼出重难点,同时,将要延伸的知识和拓展的内容要做到心中有数。

(2).备学习目标: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及学生特点确定出本节课学习要完成的任务,如基础知识、重点难点、拓展的内容、学生个人的能力的生成等。

(3).备教具: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工作,如教具的准备、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和教室学习情境的布置。

3、备预习环节

小学英语的预习主要是课内预习,教师把本课的学习内容通过形象生动的方式,如:设置情景、编造对话、观看图片、影像资料等巧设悬念给学生一启发,把思考的空间留给学生,同时把预习任务交给学生,可以通过小组讨论、翻阅资料等形式学习逐渐培养学生的独立与合作学习习惯。

4、备展示、巩固环节、

小学英语课的重点就是“词”的“读法、用法、写法”。 备课时要具体体现出活动内容的具体安排、及每个活动所用的时间,以免学生一盘散沙。

比如在“单词”的用法方面,运用“任务型“教学法可以这样组织教学:

A组任务,写出或说出与其字母组合相同的词,越多越好。

B组任务,用这个词造句、编对话。

C组任务,通过添减字母将这个单词变形。

这样把任务分配到各小组,一定时间后,各小组来互评。然后小组交换任务。在活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问题,如发音错误,中国式英语,句子出现语法错误等。对此我们要及时给予关注,起到指导作用。

5、备反馈环节

(1)、学生活动过程中老师巡视的时候可以解决反馈中差生的问题。

(2)、检测形式可多样:书面检测;口头检测等。方法要灵活:老师测试学生,学生之间相互测试等。

(3)、检测内容要有层次性,目的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收获。

6、备时间的安排根据知识结构合理分配时间。

7、教学反思

教师的反思应贯穿备课的始终,随时对出现的问题反思、修正

小学英语教案【篇9】

教材是死的,不能随意更改。但教法是活的,课怎么上全凭教师的智慧和才干。尽管备课时要去学习大量的参考材料,充分利用教学资源,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最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范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最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

《天地人》语文教案

设计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低年级的识字教学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要想让学生获得浓厚的识字兴趣,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以后的识字活动中,这一节的识字体验尤为重要。然而,刚入校园,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尚未形成,学习注意力维持时间尚短,学习兴趣容易被激发,也容易消散。因此,识字教学必须建立在“趣味”的基础上,借助多种活动进行,如,在看图中识字,在表演中识字等,引导学生经历识字过程,获得识字体验,最终准确识字。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师)

2.预习生字,做字卡。

(学生)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认识“天、地、人”

1.互动活动一:同学们玩过“相反动作对对碰”这个游戏吗?老师说举起右手,你们就举起左手。

我说什么,你们就做我说的相反的动作,明白吗?

2.互动活动二:同学们反应真快,如果我把这个游戏变成“相反词语对对碰”,你们会吗?比如我说左,你对--右。

3.(教师板书“天”和“地”)引言:我们生活在天和地之间,我们是--人。

(板书“人”)

设计意图: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游戏是最能走近其心灵的,因为每个孩子都喜欢游戏。两个游戏的设计都紧紧围绕着教学目标,让孩子在游戏的“趣味”中慢慢走进学习目标,达到“课伊始,趣已生”的效果。

二、欣赏童谣,认识“你、我、他”

1.播放童谣视频。

(你是妈妈,他是爸爸,我是乖巧的小娃娃。妈妈对我说:“孩子,孩子,你是妈妈的好娃娃。”爸爸对我说:“娃娃,娃娃,妈妈对你说的啥?”我对爸爸说:“爸爸,爸爸,妈妈说我是她的好娃娃。”你和我,我和他,你我他是一家,什么都不怕。)将视频定格在最后一句话。

2.学生尝试朗读这个句子。

回忆我们刚才看过的童谣,“你”指谁?“我”指谁?“他”指“谁”?

3.互动活动。

教师面向全体同学,用手势分别指自己、一名同学和另外一名同学,引导学生交流:“我”是谁,“你”是谁,“他”是谁。然后,学生小组内进行交流表达。

4.教师板书“你 我 他”,学生认读。

设计意图:童谣激发兴趣,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观察体验中体会“你、我、他”的基本意思,然后进行互动交流,在实际的情境中再一次感受三个人称代词的不同含义。

三、利用字卡,认读生字

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板书的6个会认字,学生充分认读。

2.同桌合作:拿出生字卡片,同桌互读互考。

如果同桌读错了,学生可以当小老师教同桌读字。

3.开火车轮读字卡,有错及时纠正。

注意“人”是翘舌音;“天”是前鼻音。

4.自主识字:我们怎样才能把它们记住呢?选择一个你喜欢的字,一边观察字卡,一边说一说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这个字。

5.学生举字卡到黑板前汇报交流,教师相机指导。

天:(1)联想识字。独体字,“大”字多一横就是“天”,“夫”字不出头也是“天”。

(2)字理识字。象形字,出示图片,古时候“天”字像正面站着的“人”形,用方框突出了人的头,引申为头顶以上的天空。

(3)组词识字:天上、每天、天真。

地:(1)熟字加偏旁识字。左右结构,“也”字左边加个“ “。

(2)”加一加“的方法识字。左边是”土“,右边是”也“,合起来就是”地“。

(3)组词识字。大地、地面、土地。

他:(1)熟字加偏旁识字。左右结构,”也“字左边加个”亻“。

(2)”加一加“的方法识字。左边是”亻“,右边是”也“,合起来就是”他“。

(3)组词识字。他们、他人、他乡。

(4)形近字比较识字。”地“和”他“的右边都是”也“,字的左边不同,”他“与人有关,所以是”亻“,”地“与土有关,所以是” “。

人:(1)数笔画识字。独体字,第一笔是撇,第二笔是捺。

(2)字理识字。象形字,出示图片,古时候”人“字像一个人的侧视形象,头、臂、身、腿、足齐全,突出了人直立行走和有手的特点。

(3)猜字谜识字。”天下一绝“或者”春节放假三天“。

(4)组词识字。大人、人民、人们。

我:(1)联想识字。独体字,”找“字头上多一”撇“。

(2)组词识字。我们、我的、我家。

你:(1)部件组合法识字。左右结构,”亻“加”尔“。

(2)组词识字。你的、你们、你家。

设计意图:低年级识字教学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复现,根据儿童”先快后慢“的遗忘规律,当堂抓好多种形式复现和认字显得尤为重要。利用玩生字卡片识字是一个很好的方法,时间充裕,全体参与,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也提升了识字能力。

四、游戏巩固,课堂总结

1.课件出示识字大转盘(转盘上面标有本课生字)。

学生转转盘,转到哪个字,就用那个字扩词并说一句话。

2.小结:我是老师,你是我的学生,他也是我的学生。

我们共同生活在天和地之间,一起做热爱学习、勤奋努力的人。

设计意图:在游戏中巩固6个生字,并借助游戏进一步应用生字,组词、造句是对识记生字情况的进一步检验,更是深入理解字义,运用生字的重要环节。

教学反思

本节课设计重点体现”三务实“,即思想务实、设计务实、过程务实。真正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识字,在快乐活动中识字。

1.多种方法识记,提高识字效率。

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教学的难点。本节课以6个生字的识记为重点,引导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思考识记生字的方法。在汇报的过程中,识字的方法变得多元化;在教师点拨的过程中,识字的方法变得有效化。

2.《语文课程标准》在低年级的教学目标中提出: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这种喜欢和愿望需要老师在平时的教育中去激发和培养。比如在教学生字时,用生字卡片,让孩子们三到四个人为一小组进行合作,想办法记字。播放《你、我、他》视频童谣,创设情境识字。将情境带入课堂,将课堂还给学生,给学生更多的活动空间。最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

《金木水火土》语文教案

设计说明

这是一篇短小的儿歌,前两行数字与五行相对,后两行天地与日月相应。朗朗上口的诵读极易引发学生的兴趣,本课堪称识字小文的典范。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和独立识字的能力,是课程标准着力强调的基本理念。因此,本节课教师以自主交流、小组互动为主体,努力将学生的识字愿望与课程标准理念相结合,引导学生“学习独立识字”,获得识字过程的丰富体验。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

(师生)

2.本课生字相对应的图片。

(教师)

3.课件。

(教师)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音频激趣,诵读导入

1.导言:听,一群小朋友在诵读什么呢?

2.播放《金木水火土》音频文件,组织学生认真倾听3遍。

3.交流:你听清小朋友诵读的内容了吗?你能尝试着说一说吗?

4.播放《金木水火土》视频文件(带有字幕),学生看着文字,跟着声音诵读。

设计意图:一年级学生对新鲜的事物充满好奇,尤其对朗朗上口的儿歌更是充满兴趣,上课伊始,就将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完全集中在教学内容上,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自主交流,了解韵文

1.自由朗读儿歌,遇到读不准的生字,先圈起来,再请教老师或者同学,反复读几遍。

2.指名朗读,集体订正后齐声诵读。

3.小组合作:

(1)自由朗读小文,一边读一边想一想:每一句话讲了什么内容?

(2)你读懂了什么?把你的想法告诉小组同伴。

4.集体汇报,教师相机指导,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第一行中“一二三四五”是数字。除此以外,你还知道哪些数字?(六七八-九十等)

(2)第二行中“金木水火土”指的是五行。教师讲解:古代的人喜欢用五行代表自然万物,他们认为自然界的一切都和“金木水火土”有关。

(3)第三行中“天地分上下”,“天地”指的是“天和地”,头上为天,脚下为地。我们就生活在天和地之间。

(4)第四行中“日月照今古”,“日月”指的是“太阳和月亮”,太阳和月亮从古代照到今天,永久不变。

5.齐声诵读。

设计意图:韵文内容简单,教师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展开小组合作,在互动交流中获得对韵文内容的大致理解,教师再针对重点和难点加以点拨,必然实现水到渠成的教学效果。

三、合作学习,识记生字

1.小组合作:仔细观察老师发给同学的7张字卡,怎样能又快又准地记住它们?

2.学生汇报:大声朗读生字,并说一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个生字的。

预设:

(1)“一、二、三”是三个长得很像的兄弟,一个横就是“一”,两个横就是“二”,三个横就是“三”。教师相机出示“上、下”的字理演示动画。

(2)“上、下”也是两个长得很像的兄弟,竖、短横在“一”的上面,就是“上”;竖、点跑到了“一”的下面,就成了“下”。教师相机出示“上、下”的字理演示动画。

(3)“四”和“田”长得很像,把“田”里面的“十”换成“ “就是”四“。

(4)”五“字可以用猜字谜的方法识记--一个”工“人腰里挂着一把折尺( )。

3.出示字卡,学生领读、自由读、小组读、开火车读。

4.生字运用,在7个生字中选择自己喜欢的字,为它组词,比一比谁组的词语最多。

如果这个字的词语较少,可以用其中一个词说一个完整的句子。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小组互动交流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在此基础上,教师给予必要的点拨、演示、资料补充,使学生对7个生字的字形和字义获得整体上的认识。

四、指导书写,掌握笔顺

1.复习书写姿势:书写时要做到哪”三个一“?(胸离桌子一拳远;眼离书本一尺远;手离笔尖一寸远)

2.认识田字格:

(1)引言:从今天开始,我们就要练习写字了!我们先来认识一个写字小助手,它的名字叫田字格。

(2)动画展示田字格,学生一边观察动画中变红色并闪烁的部分,一边倾听田字格的自我介绍。

我叫田字格,我中间的横线叫”横中线“,横中线把我均匀地分为上下两部分。我中间的竖线叫”竖中线“,竖中线把我均匀地分为左右两部分。横中线和竖中线交叉,又把我分成了”左上格、右上格、左下格、右下格“四部分。

(3)学生观察田字格,用手指一指田字格的每一部分,再说一说它们的名字。

(4)教师小结:写字时,要注意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指导书写”一、二、三、上“。

(1)动画展示”横“”竖“两个笔画的书写,学生先观察它们的笔画走向,书空模仿,再观察两个笔画在田字格中所占的位置,最后在练习本中练写。

(2)动画展示”一“”二“”三“”上“的笔顺,学生一边观察一边用右手模仿书空。

(3)观察例字: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语文书第8页中的书写范例,看一看,每一个笔画占田字格的什么位置。

(4)教师范写,请同学们当小老师给老师讲一讲每一个笔画应该占田字格的什么位置。遇到学生说不准的地方,教师重点讲解。

(5)学生完成书中写字练习,先书空笔顺,再观察每一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重点看清难写笔画的写法,然后描红,最后练习书写。(提醒学生注意书写姿势)

(6)教师巡视,对个别学生予以指导。

(7)利用投影仪进行书写展评,鼓励学生多观察,掌握”横“”竖“的写法。

设计意图:本节课是一年级学生第一次书写,因此教师的书写指导必须到位。教师在本环节采用动画演示、课本观察、集中讲解、教师示范、自由练写等方法指导学生书写,并针对关键笔画进行了反复强调,使学生准确掌握所学汉字的书写,为后续的汉字书写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反思

一年级的小学生刚入学,还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本节课我注重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

1.以动画视频化解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刚入学的孩子并不是每个人都有拼音基础,有些孩子识字量少,又不会拼音,他们读起韵文来困难较多。小韵文音频和视频就解决了这一难题。另外,在写字过程中,我利用动画展示生字的笔顺,利用动画突出笔画在田字格中所占的位置,这都起到了直观示范的作用。学生的感知是清晰的,学生的理解是轻松的,学习的效果是实在的。

2.注重书写姿势的指导和要求,为学生夯实基础。

现在的孩子大多不注重书写姿势,不注重握笔姿势,写着写着,姿势就发生了变化。因此,我在写字指导过程中反复强调书写习惯,反复纠正学生的错误习惯,并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最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3

《j q x(第一课时)》语文教案

设计说明

陶行知曾说过:“作者胸有境,入境使于亲。”教师只有在这种教学过程中想方设法为学生创造一个具体、生动、形象的情境,并通过恰当的方式把学生完全带入这个情境之中,才能让学生在具体情境的启发下有效地进行学习。因此为了构建一个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本课教学设计在各个环节贯穿情景教学法。教学时,创设一个畅游拼音王国的教学情境,创编一个个生动有趣的小故事,通过优美的音乐,丰富多彩的图片及朗朗上口的儿歌,努力营造一个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以唤起学生情感的共鸣,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j、q、x的音和形,会拼读j、q、x做声母的音节。

课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关于声母j、q、x的图片和拼音卡片、生字卡片,自制教具空心b。

(教师)

2.汉语拼音四线格本。

(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激趣,复习引入

1.创设情境:这节课,老师要和大家再一次走进拼音王国,在前面的几次旅行中,我们已经认识了好多拼音王国中的小伙伴,你们还记得它们吗?那一会儿遇到了它们可一定要打声招呼啊!好了,现在我们就出发吧!

(课件出示:拼音王国,青青的草地上,卡通形象的拼音字母正在玩耍。)

2.复习巩固:瞧,我们的老朋友来迎接我们了,快点喊出它们的名字吧!(课件出示前几课学过的声母:b、p、m、f、d、t、n、l、ɡ、k、h。

)

3.引入新课:刚刚和老朋友打过招呼了,现在我们是不是应该认识几个新朋友了?不过,这几个新朋友可不会轻易和大家见面,我们要先找到它们,它们才会出来和我们做朋友,你们有信心找到它们吗?

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让孩子主动地去学习,就一定要激起孩子的学习欲望,而情境的创设、精美课件的配合、富有挑战性的任务无疑是最好的途径。孩子们在生动的情境中复习旧知,在教师富有挑战性的语言中走进新课程,学习起来一定会事半功倍的。

二、欣赏图片,整体感知

1.过渡:原来,拼音王国里马上要开联欢会了,我们去看看会场布置好了没有?

(课件出示:联欢会的场景,并将书中关于j、q、x的情境图分散出现在课件中。)

2.引导学生看图:喜欢这样的场面吗?能不能把你看到的和大家说一说?

3.引导学生认识新声母--j、q、x。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贴出相应的图片和拼音卡片。

4.板书课题,指导读课题。

设计意图:对于现在的学生来说,拼音知识都不是零起点,在学前班、幼儿园时就已经有一定的接触了,所以,在教学之前一定会有一些学生已经认识这三个声母了,这一环节的设计一方面是让学生在情境中整体感知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同时也关注了学生的起点,对学生的基础有了一定的了解。

三、结合图画,识记声母

1.认读声母j。

(1)引导学生对比图片与字母,说一说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声母j。

生(预设):这个图上是一只母鸡在追蝴蝶,形状很像这个声母。

(2)介绍声母j的发音方法:声母j和母鸡的“鸡”读音很像,把“母鸡”的“鸡”读得轻一些,短一些,就是j的读音。

生跟读,念口诀:声母读得轻又短,jjj。

(3)开火车读,教师纠正发音。

(4)引导学生根据前面学习声母的经验给声母j编一首儿歌。

生编儿歌:母鸡蝴蝶,jjj。

2.认读声母q。

(1)过渡:同学们真聪明,这么快就记住了声母j,现在我们再来看一看这幅图片,(出示小女孩手拿气球的图片)请大家观察图片,小女孩手里拿的是什么?(气球。)数数一共有多少个气球。

生:7个。

(2)出示声母q的字母卡片,结合图片介绍声母q的发音方法:把“七个”的“七”读得轻短些,就是q的读音。

生跟读,念口诀:声母读得轻又短,qqq。

(3)引导学生想办法记住声母q。

生1:左上半圆qqq。

生2:q很像数字“9”。

(4)编儿歌:七个气球qqq。

(5)男女生拍手读。

3.认读声母x。

(1)过渡:认读了两个新朋友,老师现在有点口干舌燥了,你们是不是也一样?瞧,这个小朋友已经给我们准备了水果。他准备的是什么水果呢?(师适机出示切开西瓜的图片。)

生(预设):西瓜!

(2)引导学生观察西瓜被切成几块,刀切的印记像什么。

生(预设):西瓜被切了四块,像个大叉。

(3)(出示声母卡片x)结合图片引导学生想办法记住声母x。

(4)编儿歌:刀切西瓜x x x。小组赛读。

4.学习j、q、x的写法。

(1)过渡:我们认识了这三个声母朋友,还要知道它们怎么写。请大家打开书翻到31页,观察它们在四线格中的占格及写法。

(2)请学生汇报观察结果,师在黑板上范写。强调占格和笔顺。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纠正写字姿势)

5.游戏巩固。

(1)变魔术,区分形近字母。

过渡:同学们写得非常认真!为了奖励你们,老师给你们变个魔术吧!

①拿出声母卡片i,请学生认读。折起钩钩,变成j,再次请学生认读。

②拿出剪好的空心卡片b,学生认读。翻个面,变成d,再让学生认读。倒过来,变成p,请学生认读。翻个面,变成q,请学生认读。

(2)引导学生完成学生活动卡(一)。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汉语拼音教学要尽可能地有趣味性,为了避免学习汉语拼音时的枯燥无趣,教师要将汉语拼音的图、形、音联系起来,既增强了学习的趣味性,更能让学生记忆深刻。而创编儿歌与游戏的引入更能极大地调动孩子的学习兴趣,同时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四、故事激趣,拼读音节

1.过渡:同学们刚刚认识了三个新朋友,我们的拼音宝宝们也想和它们交朋友,快看,第一个要和j、q、x交朋友的是谁?

2.(出示i的拼音卡片)小i和j、q、x交朋友后就组成了一个个新的音节,你们会拼读吗?

3.学生练习拼读j、q、x与带调i组成的音节。

4.讲故事:看见小i和j、q、x玩得这么开心,小ü也来了,它也要和j、q、x交朋友,小ü特别有礼貌,见到j、q、x后,它马上把帽子摘了下来,然后彬彬有礼地说:“我可以和你们交朋友吗?”于是小ü就和j、q、x手拉着手,一起做起了游戏,而且嘴里边还唱着:“小ü小ü有礼貌,见到j、q、x就摘帽,小ü见到j、q、x,去掉两点还念ü。

5.课件出示儿歌,师生共同拍手唱儿歌,巩固新知。

6.引导学生练习拼读j、q、x与ü组成的音节。

设计意图:j、q、x与ü相拼,ü上两点省写的规则是本节课的难点,死记硬背很难掌握,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教师用生动的故事,朗朗上口的儿歌帮助学生记忆,这样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内学习知识,而且可以加深学生的记忆。

五、儿歌激趣,总结提升

1.总结:这节课同学们的表现非常棒,我们不但认识了三个拼音朋友,还了解了小ü遇到j、q、x要摘帽子,最后老师还想送给大家一首儿歌,你们想不想听?

2.出示儿歌:

jqx,jqx,三个朋友在一起,母鸡蝴蝶jjj,七个气球qqq,刀切西瓜--x,大家吃得甜蜜蜜。

设计意图:通过儿歌,对本节课的内容加以总结梳理,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教师用生动的语言强化本节课的重、难点,激发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

最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4

《j q x(第二课时)》语文教案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境,复习引入

1.师生谈话:上节课,老师和大家一起畅游了拼音王国,还认识了三位新朋友,你们还记得它们吗?现在我们就一起边唱儿歌边喊出它们,好吗?

教师读儿歌的前半句,学生接读。母鸡蝴蝶--jjj,七个气球--qqq,刀切西瓜----x。(教师在黑板上贴出三个声母的卡片。)

2.复习j、q、x与i相拼的两拼音节,(课件出示音节:jī jí jǐ jì)指名拼读。

3.(课件出示:jü)再来拼一拼这个音节。

引导学生发现音节中的错误。

4.教师导问:为什么有错误呢?引导学生说出儿歌:小ü小ü有礼貌,见到j、q、x就摘帽,小ü见到j、q、x,去掉两点还念ü,所以ü上不能有点。

5.(课件出示正确的音节:jū jú jǔ jù)指名拼读。

设计意图:在生动的情境中复习巩固上节课的内容,为新课的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故事激趣,学习三拼音节

1.讲故事突破难点:小i、小ü都和j、q、x交上了朋友,这可急坏了小ɑ,它也想来交朋友,可是j、q、x却有一个怪脾气,小ɑ要想和j、q、x交朋友就一定要请到小i来帮忙,没办法,小ɑ只好去请小i了,一边走它还一边在嘴里念叨着:“j、q、x脾气怪,不和小a单独见,小ɑ要见j、q、x,必须小i来联系。

2.(课件出示儿歌)师生共同读儿歌。

3.引导学生拼读三拼音节。

(课件出示三拼音节:jiā qiā xiá)学生练习拼读。教师强调三拼音节的拼读方法。

设计意图: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三拼音节的学习一直是个难点,在写音节的时候,孩子很容易将中间的i丢掉,而借故事和儿歌帮助学生来理解和记忆就很容易突破这一难点,学生学习起来自然轻松自如。

三、图文结合,学词学字

1.过渡:交了这么多朋友,j、q、x非常高兴,现在它们想带领大家去认识两个新朋友,你们看,它们来了。

(课件出示书中两幅图片)来打个招呼吧!

2.教师引导学生看图说话:图上画的是谁?他们在干什么?

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看图说话,说完整话。

3.教师根据学生回答,随机出示音节:

dā jī mù xià qí

搭 积 木   下 棋

(1)学生自由拼读。

(2)开火车拼读。

(3)学生齐声拼读。

(4)去掉拼音出示“棋”,齐声读。

(5)引导学生用“棋”说句话。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汉语拼音的教学应与说普通话、识字教学相结合,注意汉语拼音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拼音的教学不能单一地进行,要与识字、说话相结合,这样不但能使拼音的教学更加有趣,同时使学生明确学习汉语拼音的重要性,知道拼音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四、自主学习,练读儿歌

1.过渡:大家看,老师还想给大家介绍一群特别可爱的小家伙,它们是谁?(课件出示一群小鸡的图片。

)

2.引导学生读儿歌。

(1)教师范读儿歌,学生认真听儿歌中每个字的读音。

(2)学生自主读儿歌,要求读准字音,不丢字,不添字。

(3)同桌互相读儿歌,互相纠正读音,圈画儿歌中(本课要求学会)的音节。

(4)学习会认字“鸡”,带领学生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5)引导学生用“鸡”说句话。

(6)指名读儿歌,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7)借助课件齐读儿歌,注意读准本课所学音节词的读音。

设计意图:在汉语拼音教学中要做到拼音不离汉字,汉字不离词语,词语不离文章,学生边学拼音,边认汉字,边读小韵文,学习内容多样化,更容易引起儿童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及早品尝到学习拼音的成就感,而且拼音帮助识字,在识字的过程中又巩固了拼读的能力。多层次地读儿歌,感知儿歌内容,让学生在语言情境中,找到所学的声母,有效地将学习拼音和学习语言进行融合,做到了阅读与拼音同步发展。

五、总结收获,拓展积累

1.总结收获:通过两课时的学习,我们又一次畅游了拼音王国,不但认识了三个新的声母朋友,而且认识了两个汉字宝宝,还学会了好多儿歌,老师觉得大家真的很了不起。

相信在今后的学习中,同学们一定还会认识更多的拼音朋友。

2.拓展作业:课后请大家留心一下,找一找,在哪儿还能听到或看到我们今天学习的声母或音节。

只要大家留心,就一定会找到藏在我们生活中的拼音朋友。

设计意图:通过归纳总结使学生对本课的知识有一个整体的认知,拓展作业的布置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汉语拼音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拼音的兴趣。

教学反思

针对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认知规律,结合汉语拼音教学的规律,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力求为学生创造一个和谐、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教学的设计体现了科学性和趣味性。

1.整个两课时的教学我都在努力地创设情境,以畅游拼音王国的情境贯穿始终。

学生在与拼音宝宝做游戏的情境中轻松自如地学习拼音,拼读音节,认读生字。

2.充分利用情境图,把学习内容有效地整合起来,既有利于学习拼音,帮助记忆字母的音和形,又增强了学习兴趣。

3.通过讲故事的方式突破难点,孩子在生动的故事情节中理解并掌握了ü上两点省写的规则和j、q、x的三拼音节。

最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5

《z c s(第二课时)》语文教案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境,复习引入

1.师生谈话:上节课老师和大家一起去参加了小i的生日会,这节课我们继续去给小i过生日。

2.游戏:吃蛋糕。

(课件出示:切成块的蛋糕,每一块上都写着一个声母或整体认读音节。)

3.导学:瞧,拼音宝宝们要吃蛋糕了,不过只有先读出蛋糕上的音节或声母才能吃到蛋糕,我们来帮帮它们吧。

设计意图:继续创设给小i过生日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游戏中复习巩固上节课的内容,为本课的教学做好铺垫。

二、情境激趣,拼读音节

(一)学习两拼音节。

1.过渡:来参加小i生日会的拼音宝宝可真不少,瞧,它们也来了。

(课件出示韵母:ɑ、e、u)它们也想认识z、c、s这三位新朋友,很快它们就和z、c、s交上了朋友。

2.课件出示z、c、s与ɑ、e、u相拼的两拼音节。

3.学生自由练习拼读。

4.学生当小老师领读音节。

5.加上声调读一读:课件出示带声调的音节,学生开火车拼读。

(二)学习三拼音节。

1.过渡:z、c、s成了生日会上最受欢迎的拼音宝宝,大家都来和它们交朋友,它们不但组成了两拼音节,还组成了三拼音节,现在我们就来拼一拼,读一读。

2.课件出示z、c、s的三拼音节。

zuó cuō suǒ

3.引导学生回忆三拼音节的拼读方法:声轻介快韵母响,三音连读很顺当。

4.学生在小组内练习拼读三拼音节。

5.开火车拼读。

设计意图:在情境中拼读音节,激发了学生的拼读热情,多种形式的拼读进一步巩固了音节的拼读。

三、联系生活,认字学词说句子

1.过渡:同学们看,来参加今天生日会的还有一些字宝宝。

(课件出示学过的生字:爸、妈、马、土、不、画、打、棋、鸡。)小朋友们,你们还认识它们吗?同学们真棒,认识了这么多字。(出示“字”的卡片。)指名认读生字“字”和整体认读音节zì。

2.课件出示“学”。

教师引学:老师这儿还有一个字,你认识吗?

3.指名给“学”扩词。

引导学生发现,这些都是词语,出示“词语”的卡片,指名认读。

4.引导学生用“学生”说话。

告诉学生,这些都是“句子”。出示“句子”的卡片,指名认读。

5.课件出示书中的字词句,教师介绍:同学们现在认识了很多汉字,两个或几个字连在一起组成了“词语”,好多词语连在一起又构成了“句子”。

6.出示带拼音的词语卡片,学生自由拼读。

7.指名拼读词语。

8.继续学习会认字“字、词、语、句、子”。

设计意图:汉语拼音的学习与学词、认字本身就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而语文的学习又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在教学中教师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学词认字,拼读音节,不但能提高学生的拼读能力,促进学生的语言能力,使学习汉语拼音与学词认字互相促进,同步发展,同时,也能使学生更加明确语文学习与生活实际是密不可分的。

四、朗读儿歌,拼读音节

1.过渡:大家都在为小i过生日,我们也为小i的生日会献上一首儿歌怎么样?

2.教师范读儿歌,学生听准字音。

3.引导学生看书,自由读儿歌,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拼一拼或问老师和同桌。

说一说在儿歌中读懂了什么。

4.学生圈画红色的音节,自由练习拼一拼,读一读。

5.找一找,儿歌中还有哪些音节是我们学过的,在书上做好记号,并和同桌互相拼一拼,读一读。

6.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练习朗读儿歌,并尝试加上动作。

7.全班同学带动作朗读儿歌。

设计意图:在故事情境中将朗读儿歌、拼读音节有机地结合起来,学生边学拼音,边读小韵文,发展了学生的语言能力,做到了阅读与拼音同步发展。

五、重点提示,总结收获

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收获:现在小i的生日会就要结束了,你们玩得开心吗?能把你的收获和大家说一说吗?

2.学生谈收获。

3.教师带领学生再次认读声母z、c、s和整体认读音节zi、ci、si,引导学生发现读这几个音时,舌头都是平伸的,所以这三个拼音宝宝都叫做平舌音。

4.朗读儿歌,结束本课。

汉语拼音用处大,读书识字全靠它,帮助学好普通话,我们从小学好它。

设计意图:归纳梳理本课的学习内容,揭示三个声母的共同特点,用儿歌的形式突出学习汉语拼音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反思

一年级的学生刚刚入学不久,他们的注意力持续时间短。而抽象的汉语拼音对于善于直观形象思维的一年级新生来说更是单调。从汉语拼音本身的特点和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考虑,本课设计体现课改新理念,为孩子们呈现一个生动、活泼、自主、创新的课堂。

1.创设故事情境,学习汉语拼音。

整个两课时的教学内容,我为学生创设了一个为小i过生日的故事情境,学生在这个情境中轻松、快乐地认读声母,拼读音节,识记生字,学习儿歌,学生的兴趣浓厚,情绪饱满,学习热情高涨。

2.巧用游戏活动,巩固汉语拼音。

在教学中,我将一次次复习巩固巧妙地融入到游戏活动中,如“比谁反应快”“拔萝卜”“吃蛋糕”。学生在游戏过程中玩得开心,学得开心,兴趣盎然,他们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情感都得到升华。

3.创编儿歌,记忆汉语拼音。

学生在我的引导与鼓励下联系声母的音形和图画,创编了记忆声母的歌诀,既轻松地帮助孩子们学习了声母z、c、s,同时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小学英语教案【篇10】

冀教版科学四年级《交通工具》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目标:

1.能够根据自己的标准,对各种交通工具进行分类。

2.能独自分析搜集的资料,并记录分析结果。

3.会用卡片的形式摘录有关交通发展关键时期的信息。

4.能够用简练的词汇对几种常见的交通工具的优点和不足进行准确的描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愿意和其他小组的同学共享自己获得交通工具发展的信息。

2.能大胆想象,独立完成自己对未来交通工具的设计,并愿意根据同学的建议进行改进。

3.增强交通安全和环境保护意识。

科学知识目标:

1.能够说出10种以上的交通工具及其主要用途。

2.能选择一种交通工具,并描述其发展史。

3.能够说出几种常见交通工具的优缺点。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目标:

1.能够说出一种交通工具(如自行车、汽车)的发展与科学技术发展的关系。

2.能从多个角度考虑,选择外出旅行的交通工具。

教学重点:认识各种交通工具,并自定标准进行分类。

教学难点:比较集中交通工具的优点与不足,了解交通工具的发展史。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关于交通工具的资料以及资料卡片。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1、同学们,每天你们是怎样来到学校上课的?

2.不管是乘坐自行车还是乘坐汽车,总之,大家都借助了一种交通工具。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有关交通工具的问题。(板书课题)

二、合作探究,互动交流

1、除了大家说到的自行车、汽车这些常用的交通工具,你还知道哪些交通工具呢?(生发言)

2、课前,已经让大家搜集了很多交通工具的图片和资料,制作成资料卡片。下面谁来和大家分享一下?其他同学听到介绍的同学说得好的地方,把它记录到你的资料卡片背面。(找学生到前面介绍)

3、同学们介绍的很详细!老师这里也有一些交通工具的图片,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课件:飞艇,油轮)

   这是什么?认识吗?哪位同学搜集的是飞艇和油轮的资料?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飞艇和油轮?

4、两百多年前,人们最常用的交通工具帆船和马车,后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发明了自行车、汽车、轮船、飞机等交通工具,今天各种各样的交通工具不断改进、发展使得人们的出行和货物运输变得越发便利。同学们,请看屏幕!(课件:交通工具图片)这是书上呈现的一些交通工具的图片。同学们了解了这么多交通工具,现在请同学们按这些空间位置的不同对它们进行分类,有信心吗?

2.好!赶快动手在小组内分一分吧!(出示分类标准)

3.谁来展示一下你们组的分类结果。

要求:要边展示边说(生发言)

……

三、制定标准,分类归纳

1、看来同学们已经对这些交通工具有了更深的了解,为了便于整理,我们刚才把它们按空间位置进行了分类,那么还有别的分类方法吗?下面在四人小组中讨论一下交流你们组的分类标准,并记录结果。开始吧!(教师巡视)

2、下面我们来找同学说一说你们小组是按什么标准分类的,以及分类结果。

(学生发言)教师板书

空间位置   水   陆   空

外观大小   大   中   小

有无污染   有污染  无污染

速度快慢   速度快  速度慢

学生自定标准分类(按速度、用途、动力、外观大小、有无污染……)

3、同学们真棒!想出来这么多标准,并进行了分类。分类的标准还有很多:比如结构简单与复杂、技术要求的高低等等,有兴趣的同学就请课下试一试吧!

三、回归生活,运用知识

1、同学们,刚才我们一起认识了那么多交通工具,现在老师有件事想请你们帮帮忙。如果寒假我们全家要去海南旅游(课件:海南地图)你能给我推荐应该选择一种交通工具吗?

2、咱们来看看海南在哪呢?(课件)海南距离我们河北省2035千米,你们了解哪里的气候吗?海南岛地处热带北缘,属热带季风气候,素来有“天然大温室”的美称,这里长夏无冬,年平均气温22——26℃。

我的资料袋:

石家庄到海南大约有2800公里,坐火车需要29个小时,车票在700--900元之间;坐飞机需要3个多小时,车票在1500---2000元之间;坐轮船需要先到天津,再换乘轮船。

3、(课件)这么远的距离我应该怎么去呢?下面大家在小组里讨论一下:从时间、价格、是否便利等方面,比较一下它们的优点和不足,然后做出你们的最后选择。(教师巡视)

4、哪个组先来说一说你们选择的交通工具是什么?理由是什么?

(学生发言)

5、那我们以后再到外地去旅游,在选择交通工具之前应该考虑的因素有哪些呢?

(学生发言)

6、看来同学们都能从不同的方面考虑做出自己的选择。也知道了每一种交通工具都有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四、课下作业:刚才我们从图片中看到了现今这个时代的交通工具,它们的发展真是日新月异,突飞猛进。孩子们,你们是否汽车最初的雏形是什么样的?又是怎样一步步发展成现在这个样子?课下请大家搜集汽车发展史的资料和图片。咱们下节课举办一个汽车发展史展!怎么样?

板书设计:

 交通工具

1、空间位置     水   陆   空

2、外观大小     大   中   小

3、有无污染     有污染  无污染

4、速度快慢     速度快  速度慢

……

小学英语教案【篇11】

第1篇: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2课《卧薪尝胆》教案

给大家带来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2课《卧薪尝胆》教案范文,供大家参考!

教学要求:

1、变序学文,指导朗读。

2、能结合课文理解“卧薪尝胆”的意思。

3、理解课文内容,明白只有胜不骄,败不馁,才干取得胜利的道理。

4、创设情境进行写话,夸一夸越王或教育吴王一番。

教学准备:投影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授

1、齐读课题

2、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课文的第一自然段,了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越国和吴国的地理位置和两国都想征服对方的心愿。

3、我们一齐来读一读,好不好?请把语文书翻开到135页。

二、导读第四自然段

1、过渡:(出示图片)通过昨天的学习,我们一定都已知道图上画的是——勾践。他在干什么?

课文哪一自然段具体描写他卧薪尝胆的呢?请小朋友们默读课文,找找看!

2、谁愿意自告奋勇读一读?

3、出示:白昼,他亲自下田耕种;晚上,就睡在柴草上。他还在屋子里挂了一只苦胆,每顿饭前,总是先尝尝它的苦味,提醒自身不忘兵败会稽的羞耻。

读读,想一想:哪句是写卧薪?哪句是写尝胆?

“卧薪”是什么意思?“尝胆”懂吗?那么,卧薪尝胆该是怎样的滋味呢?

4、勾践是越国的大王,他为什么放着华丽舒适的皇宫不睡,放着山珍海味美味佳肴不吃,而去睡柴草、尝苦胆,折磨自身呢?

出示:回国以后,越王勾践时刻不忘报仇雪恨的决心?(板书:报仇雪恨)

5、协助理解,指导朗读

出示:回国以后,越王勾践()不忘报仇雪恨。白昼,他()下田耕种;晚上,就睡在柴草上。他还在屋子里挂了了一只苦胆,()饭前,()先尝尝它的苦味,提醒自身不忘兵败会稽的羞耻。

和课文中比一比,看看老师漏掉的是哪些词?这样好吗?为什么?

6、学生自由读,比较,发言;教师点拨,归纳。

7、要求学生在自身的书上把这几个词圈出来,朗读时要特别注意。读出勾践时刻不忘报仇雪恨的决心来!

三、导读第三自然段

1、过渡:越王勾践念念不忘的仇恨和屈辱是什么呢?

2、自由读读第三自然段,看看勾践夫妇在吴国受到了哪些屈辱。

3、指名读。

4、为什么这些对勾践夫妇来说,是受尽了屈辱?

出示:勾践夫妇在越国穿的是_______________,在吴国穿的是_______________;

在越国住的是_______________,在吴国住的是_______________;

在越国吃的是_______________,在吴国吃的是_______________;

在越国生活上_______________,在吴国却还要_______________。

先同桌互相练说,再说给大家听。

5、对于勾践夫妇来说,这些就叫——屈辱!而且,这屈辱不是一天两天的事,而是——整整三年,真是(板书:受尽屈辱)

6、小朋友们,现在你们就是勾践,你在吴国受尽屈辱,度日如年,谁来读?

四、导读第二自然段

1、过渡:可是,越国的大王怎么会跑到吴国去受尽屈辱的呢?

2、请小朋友们用自身喜爱的方式读读第二自然段,可以大声朗读,可以轻声地读,可以在心里默读,还可以和同桌一起读等等,待会儿告诉老师原因。

3、交流,板书:兵败求和

4、越国打了败仗,越国人民家破人亡,除了这样做,勾践还有其它方法吗?你从哪些词中看出的?(万般无奈只好)

5、指导读1、2句,读出勾践的万般无奈。

6、对此,吴国的谋臣和吴王各有什么反应呢?

7、指名读3、4句。

8、交流。“后患”指什么?

9、指导读出骄傲的语气。

10、这一节懂了吗?把你的理解通过朗读表示出来。(齐读)

五、导读第五自然段

1、过渡:吴王怎么也没想到,后患未除,最终竟让他——灭国了,这真是后患——无穷!

2、齐读第5自然段(板书:转弱为强灭掉吴国)

六、回顾第四自然段

真是让人大吃一惊啊,当年是吴国的手下败将,当年是吴王的奴仆,今天竟然突降奇兵,灭了吴国!小朋友们,这正因为勾践二十多年来一直卧薪尝胆,有着报仇雪恨的决心啊!让我们含着对勾践的敬佩之情,再回头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第四自然段!

七、写话,总结

1、小朋友们,你们想不想夸一夸越王勾践?那么,又想不想教育吴王一番?

2、出示写话要求:

根据故事,用自身的语言夸一夸越王勾践,并结合自身的学习、生活表示向越王学习的决心;

或者,想想吴王惨败的原因,用自身的语言教育他几句。

3、交流

4、小朋友们,后来根据这个历史故事,就形成了一个成语——卧薪尝胆,意思就是形容人刻苦自励,发奋图强。

八、课后作业:

1、有感情地熟读课文,把《卧薪尝胆》的故事先讲给爸爸妈妈听,下节课讲给大家听。

2、建议好学的小朋友课后读一读《破釜沉舟》等历史故事,准备在阅读课上交流。

第2篇: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2课《卧薪尝胆》教案

给你一篇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2课《卧薪尝胆》教案的写作范例,你可以参考它的格式与写法,进行适当修改。

一、导入:

1、同学们,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读书高手,他要为大家读一个故事,名字叫“卧薪尝胆”。(想!老师播放课文录音)

2、同学们,你觉得他读的好听吗?为什么会觉得好听呢?(指学生说,教师借机板书)

3、那你们想不想和他读得一样好听呢?(想)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读好这个故事,好吗?(出示目标:我们一起来读好这个故事)

二、读通

1、同学们,俗话说得好:不能一口吃成一个胖子。要读好书也不是一下子就能做到的,得一点一点的来。让我们先来读好第一自然段。(出示:第一步读通§1)

你觉得怎样才是读同呢?不忙着回答,老师先请两个同学来读一遍,大家听一听,当当小评委。(指名两生读)

2、小评委,说说你听了之后的想法。(指名生评,师借机概括:正确:不添不偏流利:不破不拖

3、原来做到这些才叫读通啊。你们现在也来试着读通§1,同桌两生互做评委

4、你觉得同桌读的已经达到读通要求的,请他站起来(生站起)

你们有什么小经验告诉坐着的同学,怎样才能读通呢?(生说:仔细看清……)

5、还没读通的同学,吸取一下他们的经验,认真仔细的再来试一次。

三、读懂

1、读了这么多遍,读通了§1,那么§1到底在讲些什么,你读懂了吗?(出示:第二步读懂)这就是我们读好书的第二步:读懂。

2、再请大家不发出声音,在心里默读一下§1,看看从§中你知道了些什么?或者还有那些不明白的?(生默读后说,理解:征服)

3、现在谁能不看书把你§1读懂的内容连起来给大家说说。

4、同学们,回想一下刚才我们是怎么读懂§1的?(生:读懂词句)

四、读好

1、我们都读懂了,知道了吴国和越过都想征服对方,把对方*。如果你是吴国的大王,你会怎么想?(指名学生说)如果你是越国的大王呢?

2、有了这样一种想法,那这时谁能来读读这句话,看你怎么读。(指读)你为什么能读得这么好呢?

3、他通过我们刚才的想象体会到了人物的内心,所以读的这么好!你也能读好吗?(指名连起来读好§1)

4、太好了,老师觉得跟录音机里读得一样好,在给你来点音乐,肯定会更好。

5、配乐齐读。

五、小结

1、同学们,到现在我们把§1读好了,想一想看到现在对于要读好这一段话,你有了哪些收获呢?(指定说)

六、读通,读懂,读好§2

1、按照这样的.步骤,用上这些方法我们再来读好§2,好吗?第一步读通,我们同学自己来试一试。(学生读通)

2、读通了吗?请同学来读读。

3、评一评,是否读通。齐读。

4、从§2中你读懂了些什么或者还有那些疑问?指名说。

5、连起来说说。

6、会嵇一战,越国打了败仗,如果你是越王勾践,此时你是什么心情?(生说)

7、是啊,勾践十分难过,却又一点办法也没有,万般无奈,只好……当奴仆。同学们看着这句话,仿佛看到了什么?

8、谁能来读好这句话呢?(指读)

9、吴国的谋臣们知道了,纷纷要求灭掉越国,免除后患,他们有的说有的说。

10、同学们作为吴国谋臣中的一员,你此刻是什么心情?(生说)

11、谁来读好这句。

12、可是吴王呢,这时非常骄傲,不听大家的建议,他说________,答应了勾践的要求。

13、谁来当当骄傲的吴王,读好这句话。

14、一句句都能读好了,连起来试一试(指读)

七、小结

1、同学们,时间关系,今天我们只来得及读好1~2自然段。从这节课中,大家又学到了那些新本领呢?(生说)

2、今天课后,就请大家先把1~2自然段有感情的读给你的同学,老师或者家长听,然后试着用今天学的方法,一步步自己也来读好3~5段。

第3篇: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2课《卧薪尝胆》教案

这是一个互助平台,为您提供大量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2课《卧薪尝胆》教案范文,送一篇给你。

12、《听听,秋的声音》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2、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从秋天的声音中体会秋天的美好。

3、仿照诗歌的形式,续写诗文。

教学重、难点: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从秋天的声音中体会秋天的美好

教学准备:录音带(适合做朗读背景音乐)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题:

1、师:秋的脚步轻轻,可我们还是分明听到了秋的声音,不信,你听!(录音响起)同学们,请闭上你们的眼睛,仔细聆听,想像一下,你的脑中会出现怎么样的画面。(音乐中师范读全诗)

2、你觉得这秋天的声音美吗?生:秋天的声音很美。

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听听秋的声音吧,出示课题《听听,秋的声音》

请学生读课题,读得美一点。

二、欣赏朗读,感受诗情。

1、学生初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生字可以多读几遍。

2、检查

3、感知内容:你在诗中听到了哪些声音?学生回答

4、你最喜欢的是哪种声音?(是否可以小组合作学习)

(其中的哪一种因学生说了拿来体验感悟)(朗读和想象、说话结合)

(1)、“刷刷”是黄叶道别的声音,(看课件)

黄叶从树上一片一片地掉下来,你看着像什么?黄叶对大树妈妈说:“

”哦,你能用你的朗读把它们的飘飘洒洒表现出来吗。呵,多美的黄叶啊。

(2)“蠷蠷”蟋蟀振动着翅膀,和阳台告别的歌韵。蟋蟀要到哪儿去了呀?(看课件)

蟋蟀在唱着“

”朗读指导

(3)一排排大雁追上白云,撒下一阵暖暖的叮咛:“

”他们在说些什么呢?(课件)舍不得走,因为这儿的秋天很美丽。朗读表现。

(4)一阵阵秋风掠过田野,发出“

”的声音,(课件)这是秋风送来的丰收的歌吟。秋风吹过,田野里

果园里

……人们的心里

你能用朗读表现么?

配乐朗读1----4节。

三、听听,走进秋,走进这辽阔的音乐厅,你好好地去听秋的声音,你还能听到哪些秋的声音?

学生发散说,师引导到诗歌的形式,为写打下基础。用听听,秋的声音……这样方式来说。

师:是啊,秋的声音,我们已经说了好多,还有好多好多……把你听到的声音也像这个小诗人一样把它们写下来好吗?

出示:听听,

秋的声音

四人小组合作,写诗,每人一段,合成一首 展示:把小组合作写的诗,有感情地朗读给同学听,要把自己的心情也展示出来。

师小结:是啊,秋的声音,在每一片叶子里,在每一朵小花上,在每一滴汗水里,在每一颗绽开的谷粒里,听到秋的声音,我们的心里多么——()

就用我们的朗读来表达我们的喜悦吧!

感情朗读。

扩展,可以欣赏一首写秋的诗歌,送给大家作为礼物。 布置作业。

1、为自己写的诗配上画。

2、搜集有关秋的诗歌,画面,歌等

3、感受秋天写诗:看看,秋的色彩——————

闻闻,秋的味道———— 板书:

12、听听,秋的声音

黄叶 蟋蟀 大雁 田野 匆匆来去

小学英语教案【篇12】

《种太阳》教案

教学内容:冀教版音乐教材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童心放歌《种太阳》。

教学目标:

1、学习用纯净、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种太阳》,表达少年儿童创造理想未来的天真美好的愿望。

2、通过听赏歌曲,进一步了解演唱形式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表演歌曲《种太阳》。

教学难点:歌曲中抒情部分和活泼部分的表现要准确。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同学们,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谜语。(打一物)劳动英雄红面孔,天一亮来就出工,从东到西忙不停,直到傍晚才收工。

   2、学生回答。(老师做简单评价,表扬学生)

   3、师:你知道太阳在我们的生活中代表什么吗?(温暖和光明)

二、新课教授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和太阳有关的歌曲。

播放课件(音乐视频《种太阳》)

师:1、听完这首歌,你们知道这个小朋友的愿望是什么吗?(种太阳)

2、种出这么多的太阳有什么用处?(学生回答:送给南极、送给北冰洋、挂在冬天、挂在晚上)

3、师:出示整首歌的歌词。(学生自己朗读歌词,指名朗读歌词)

(一)学习第一乐段

 师:请同学们听老师将这段歌曲来演唱一遍。(出示第一段歌词)(学生认真看歌词,认真听老师唱。)

 教师教唱这一部分。

 (师生共同演唱)

4、师:这个小朋友把种下的太阳送往了有需要的地方,这是多么美好的愿

望,我们应该带着什么样的心情去唱这首歌曲呢?(充满希望、带着美好憧憬)

师:让我们加上这样的感情来唱一下吧。

(二)学习第三乐段

过渡:太阳,送往了南极,北冰洋,甚至挂在冬天和晚上?那么,当太阳送过去以后那些地方会有什么样的变化呢?同学们在歌词中寻找答案。

哪些地方有了变化呢?(学生回答: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都会变得温暖又明亮)。说的不错,到那个时候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都会变得温暖又明亮,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把这美好的希望来唱一下吧!(师生一起唱)

   师:这时候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都变得温暖又明亮。我想我们内心深处也一定充满了感叹!如果让你用一句话来表达你的感叹之情的话,你会说什么呢?(学生回答:啊!世界真美好啊!太好啦!……)

 (三)学习第二乐段(过渡句)

(1)师:原来太阳的作用这么重要。那就让我们一起来种太阳吧!

(2)师范唱。

(3)和老师一起来种太阳吧。(师生共唱)

(四)完整演唱歌曲

师:通过对歌曲的了解,我们知道这个小朋友希望把太阳送往有需要的地方,因为能送来温暖和光明,那你说如果是你你的心情怎么样?(高兴……)用什么样的歌声来表达这样的心情呢?(明亮、动听的、活泼……)

学生跟视频唱,跟伴奏带唱, 分组演唱,提示情绪!

三、创意课堂

  师:发挥想象,你能做一个小小词作家吗?

 歌曲中的小朋友非常有爱心,把太阳送给需要光明和温暖的地方,你觉得哪些地方还需要光明和温暖呢?下面请同学们讨论一下,发挥想象,改编一下歌词?

  例如:一颗送给送给——(残疾人),一颗送给送给(敬老院),一颗挂在挂在(教室里),一颗挂在挂在(每个人心里)。

四、情感延伸

师:同学们,世界上还有许多需要我们关注的人和事,我们的国家近几年发展很快,但在我国的偏远地区和山区仍然有一些人,他们的生活得不到很好的保障,看那些瘦弱无助的孩子,为了帮助家里解决生计,在寒冷的冬天还要上山拣柴;一个个孩子在冰冷的教室里,小脸蛋冻得通红;孩子们没有像样的教室,只能在外面,或者在充满泥水的教室里上课。还有那些在战争中失去亲人无家可归的孩子们......

师:看到这些图片,大家会萌发出什么样的愿望呢?(学生自由畅谈。如:我想有一支马良的神笔,给贫困山区的人们画许多粮食,给灾区那些无家可归的孩子画一间房子,再画一间教室,让他们有家回,有书读,过上幸福生活……)

师:同学们都有着这么美好的愿望,那么让我们带着这些美好的愿望把歌曲再来唱一遍吧!

(师带着学生演唱歌曲)       

五、小结。

    同学们,今天你们每一个人都是一颗小小的太阳,有一天,你们会成长为大大的太阳,

小学英语教案【篇13】

1 读后感

怎样写好规范的英语教案

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开始备课时,教师得考虑一系列的问题:如何计划一个课时?如何遵循教学大纲所规定的课程标准?怎样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课堂教学组织者?怎样最充分地利用课本和各种教学手段?怎样的教案才算是“规范”的?下面谈谈如何写好规范的教案:

一、教案的格式

教案的格式可以多种多样。但好的教案一般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

1、教学目标:即一堂课最主要的总目标。

2、教学目的:即一堂课中要求学生掌握的详细目标。细列这些条目,可以帮助教师明确本堂课的教学目标;有机地安排各个教学环节,预先判断目标是否适度,在课堂结束时或课后评估学生的学业成就。要罗列教学目标,明确写清要求学生做到的是什么,不能太含糊。这里要注意其可行性。清晰的教学目标有利于课后重新审视并评估学生对教学目标的掌握程度。

3、重点和难点:一堂课中要求学生掌握的重点和难点列出来,以便于设计合理的教学步骤。

4、教材和教具:列出教材和教具看似小事,但设计好使用策略就意味着教师明确了上课要带什么以及课堂各个环节如何安排。常常有教师去上课忘记带录音机、投影片、挂图、卡片、课堂作业或学生作业本之类的东西。写上要带什么、如何应用会有帮助。

5、教学步骤:这也没有统一格式。不同课型的课堂教学步骤自然不同。即使相同的课型,教材、学生、教学条件不一样,教学步骤也就不一样。这一部分可包括:

(1)开场白或开场活动、游戏,作为“热身”(warming-up)。

(2)一系列的活动及教学设计。应预先给全班活动、小组活动、两两活动、教师和学生的说话时间等各个环节分配好时间。

(3)结束语。

6、板书设计:将最重要的单词或词组或知识点,列出来,使得学生明确一节课的重点,课前设计好,就不会出现漏写或者板书杂乱无章的现象。

7、课外作业:要精心设计,符合学生的实际能力。

8、课后小结:小结一堂课的得失,分析教与学的实际情况,以便于及时作出调整。

二、写教案时要考虑的问题

1、如何开始备课

在教师着手备课之前,必须吃透课程标准(大纲)及教材,在此基础上,考虑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实际的语言能力,以确定课题和教学目的,明确教学目标。从教学目标出发,确定重点和难点,考虑用哪些教学法来组织课堂。然后精心挑选、设计练习,确定要做、改、删、增的练习,列授课计划提纲,再逐步仔细预测各种教学技巧和教学手段的应用,特别是涉及可能修改计划、增删内容的教学步骤。

2. 思考几个问题

(1)教学技巧上,是否有足够的变化可以使课堂教学生动有趣?成功的外语课上总有不同的活动,使学生思维活跃,情绪高涨。

(2)不同教学技巧的应用和教学的组织有没有得到有序的、合乎逻辑的安排?理想化的课堂教学须朝着教学目标由易及难、循序渐进。建立在新知识之上的教学活动必须精心安排。

(3)整堂课的节奏设计得好吗?节奏的含义,可以有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活动不能太短,也不能太长。如果课堂活动多而短,那么学生刚刚找到某活动的“感觉”,又得“跳到”

2 读后感

下一个活动去了。这样不好。第二,教师应考虑如何把各种教学技巧、教学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揉合在一起。例如,一堂课上连续搞全班俩俩全班小组俩俩全班……的活动,每个活动五分钟,那么,这些活动是难以发挥其应有作用的。第三,控制好节奏也有利于各个教学活动之间的衔接。例如:

(4)整节课的时间有没有安排好?这是备课最难控制的因素之一。新教师往往容易提早授完所备内容,而后又易矫枉过正,不能完成课时计划。这里有两点值得提醒。预先准备一些“备用”的复习活动。如果提早授完已准备的内容,则进行复习巩固练习。

3. 学生的个体差异

随着教学过程的重心由教师向学生转变,学生的主体作用日益突出。课堂教学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我们主张,备课一般应以中等程度的学生为准,但也应适当照顾两头的学生。可以考虑以下五个方面:(1)教学内容适当包含一些较难或较易的项目,(2)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问不同难度的问题,(3)设计的教学活动尽可能让全体同学都参与。

4. 学生谈话与教师谈话

备课时要充分考虑教师与学生的谈话时间。一般的英语课上,总是教师说得多, 学生说得少。要注意让学生有较多的机会进行交际。

总之,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学的主渠道。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向课内时间要质量的呼声越来越高。而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备课是关键。充分考虑影响课堂教学的各种因素,使之成为教师备课的必须考虑的内容,对备好课必将起到重要的影响。

GZ85.com延伸阅读

最新小学英语教案十篇


一般给学生们上课之前,老师就早早地准备好了教案课件,老师在写教案课件时还需要花点心思去写。教案规范的编写对教育教学工作的有效推进具有重要意义,老师怎样做好优秀教案课件呢?编辑为大家带来了这篇“小学英语教案”的研究报告,希望这些内容能够对你有所指导!

小学英语教案(篇1)

外研社九年级英语教案

教学目标

Key vocabulary: ancient, club, composition, pupil, meeting, call, even

Key structures: That’s news to me!  What’s it about?   Listen up, everyone.

Anyone else?  That’s a fantastic idea listen up

教学重点

Get to know the wonders of the world

教学难点

Language points

教具

多媒体,tape 课时 2

教学课程

Step1 Warming-up and listening

1. Look at some pictures of the wonders of the world.

2. Talk about the picture. You can use the words in the box to help you.

3. Listen and check the words you hear.

Step 2 Listening and reading

1. (Close the books) Listen to the tape carefully.

2. Ask the students to read through the conversation individually.

3. Play the tape and have them read and follow.

4. Act it out.

5. Learn Everyday English

Step 3 Do Exercises

1. Choose the best answer in Activity 4.

2. Listen again and check.

3. Answer the questions in Activity 5.

Step 4 Explain the important and difficult points

Step 5 Pronunciation and speaking

1. Listen to the sentences.

2. Listen and repeat.

3. Say the sentences aloud.

Step 6 Homework

Finish the exercises in the workbook Ex. 1, 2, 3&4

个人修改

Revise what we learnt last term.

Show the pictures and learn the new words.

Read the key sentences.

Read the dialogue in roles.

小学英语教案(篇2)

XX高考二轮复习英语学案专题五 动词和动词短语

【典例精析】1.(XX年全国卷i, 23)the performance ______ nearly three hours, but few people left the theatre early.

a. covered         b. reached         c. played       d. lasted

【解析】a 句意:这次演出持续了近三个小时,但是很少有人提前离开剧院。last持续,继续;cover 覆盖,包括,涉及,足以支付;reach 到达,够得着;play 扮演,玩。

2.(XX年安徽卷,28)-----are you happy with your new computer?

----- no, it is _______ me a lot of trouble.

a. showing       b. leaving        c. giving         d. sparing

【解析】c句意:---你对你的新的计算机满意吗?---不,它给我带来许多麻烦。四个选项中的动词都可以接双宾语,但意义不同。show sb sth.给某人看某物,出示某物给某人看;leave sb sth.给某人留下某物;give sb sth.给某人某物;spare sb sth.为某人抽出……,有对话情景判断应用动词give.

3.(XX年江苏卷,31)—i’m still working on my project.

—oh, you’ll miss the deadline. time is ______.

a. running out     b. going out        c. giving out     d. losing out

【解析】a句意:---我仍然在做这个项目。---啊!你肯定不能如期完成了。因为快没时间了。当表示时间用完、耗尽的时候多用run out。 give out 分发,精疲力竭。

4.(XX年山东卷,28)the fact that she never apologized ______ a lot about what kind of person she is.

a. says             b. talks            c. appears        d. declares

【解析】a 句意:她从来不道歉这个事实说明了她是怎样一个人。say 的意思是“说明,表明”,say a lot about 也是一个短语,意思是“说明什么”,符合题意;talk 的意思是“说话,谈话”,不符合句子内容;appear 的意思是“看起来”,不合句意;declare的意思是“宣告,声称”,词义太大,明显不符合句子内容。

5.(XX年江西卷,25) i _____ it as a basic principle of the company that suppliers of raw materials should be given a fair price for their products.

a. make            b. look               c. take          d. think

【解析】c句意:应当给予原材料供应商公平的价格,我把这一点作为公司的基本原则。句中that suppliers of raw materials should be given a fair price for their products 是句子的真正宾语,it是形式宾语,as a basic principle of the company为补语。take…as 把….看作,符合句意。make, look 和think 与as 搭配无此含义。

6.(XX年辽宁卷,25)you have to be a fairly good speaker to ______ listeners’ interest for over an hour.

a. hold              b. make                c. improve       d. receive

【解析】a句意:你是一个相当好的演说家,能抓住听众的兴趣达1个多小时。hold one’s interest固定搭配,译为:吸引某人的兴趣。

7.(XX年浙江卷,14.)american indian ______ about five percent of the u.s. population.

a. fill up            b. bring up           c. make up         d. set up

【解析】c句意:美国印第安人大约占美国人口总数的5%.fill up装满,填满;bring up教育,培养,提出; make up占(比例,成分等);编造,虚构,化妆,补足;set up竖立起来,建立,成立。

8.(XX年湖北卷,27) the present situation  is very complex, so i think it will take me some time to ______ its reality.

a. make up           b. figure out          c. look through     d. put off

【解析】b句意:现在的情况非常复杂,因此我想过些时间我才能够弄清楚它的实际情况。make up编造;figure out 弄清楚,弄明白;look through浏览,快速查看;put off推迟。由句意可知b项正确。

9.(XX年天津卷,13) her shoes ______ her dress; they look very well together.

a. suit               b. fit                 c. compare         d. match

【解析】d句意:她的鞋和帽子很匹配,搭配的很好。本体考察近义词辨析,suit是只颜色,花样或款式等搭配;fit是大小、尺寸等正合适;compare比较;match 指两个东西相称、匹配。

10.(09海南)6. edward, you play so well. but i___you played the piano.

a. didn’t know     b. hadn’t known       c. don’t know  d. haven’t known

【解析】a。 句意为:爱德华,你打得好。但我不知道你弹钢琴。所谈论的是指过去行为,故用过去式。

11.(09福建)11. we are at your service. don’t_____to turn to us if you have any further problems.

a. beg                   b. hesitate           c. desire       d. seek

【解析】b 动词词义辨析。beg:乞求,乞讨,恳求;hesitate:犹豫,踌躇;desire:欲望;愿望;seek:试图,要求。题干意思是:我们为你服务。当你有任何问题时,请毫不犹豫的向我们求助。

12.(09湖北)14. the loss has not yet been ______ accurately, but it is believed to be well beyond a hundred million dollars.

a. calculated           b. considered       c. completed       d. controlled

【解析】a. 根据句意可知此处表示“损失(数据)还没统计……”,应选择calculated。considered“考虑”,completed“完成”,controlled“控制”均不符合上下文。

13.(09湖北)15. some parents are just too protective. they want to ______ their kids from every kind of danger, real or imagined.

a. spot                 b. dismiss          c. shelter          d. distinguish

【解析】c 根据上句some parents are just too protective. 可知下文要说父母们想庇荫孩子们不受到任何伤害。shelter做动词可表示“保护;庇护”。spot“弄脏,认出,发现,定位”,dismiss“开除,使解散”,distinguish“区别”。

14.(09海南)42. encourage your children to try new things, but try not to___them too hard.

a. draw             b. strike            c. rush          d. push

【解析】d。 句意为:鼓励你的孩子去尝试新事物,但不要把它们太难了。push 推,挤,逼迫;strike v. 打,罢工,划燃rush v. 冲进,匆促行事,催draw v. 拉,拖,挨近,提取,画,绘制。根据句意,应选d。

15.(09湖北)13. during the war there was a serious lack of food. it was not unusual that even the wealthy families had to ______ bread for days.

a. eat up                b. give away        c. do without       d. deal with

【解析】c 动词短语。根据上句during the war there was a serious lack of food可推测出“即或是富裕家庭也得几天吃不上面包”,应选择do without表示“不用/吃……勉强度过”。eat up“吃完”,give away“收拾”,deal with“应付,处理”。

16.(09江西)16. it is reported that the police will soon ____ the case of two missing children.

a. look upon             b. look after        c. look into       d. look out

【解析】c 本题考查动词短语。根据题意可知应选look  into “调查”。

17.(09海南)17. i tried phoning her office, but i couldn’t__________.

a. get along          b. get on             c. get to       d. get through

【解析】d。 短语动词,考查考生对词义的判断能力。句意为:我试着给她办公室打电话,但没有打通。get along 进展,相处。get on 上车;get to到达;get through通过。依据句意,选d。

【专题突破】动词和动词短语做题技巧点拨:考生在做动词和动词短语的试题时首先应该清楚所用动词和短语的意思,然后再依据语境、语义、词的搭配排除;也可以从词的搭配着手,有时只从句子的内容来看,几个选项似乎都合适,但只要从词的搭配上一看便知道答案;很多动词与介词或副词连在一起构成固定的搭配从而形成动词短语或短语动词,不能随意更改,要正确把握它们的意思这样就可以突破。

1.—how lovely these children are!

—yeah.they______ memories of my childhood.

a. called out  b. called for   c. called up   d. called on

2. many kids ________ the net bar, and _____had a bad effect on their studies.

a. are addicted to; it             b. get engaged in; which

c. are related to; what    d. are addicted to; which

3.after studying in a medical college for five years, jane____her job as a doctor

in the countryside.

a.set out         b.took over  c.took up        d.set up

4. though we _________serious natural disasters, we are sure to overcome all difficulties.

a. give away   b. affect with c. suffer from     d. deal with

5. the shop assistant was fired as she was _________ of cheating customers.

a.accused          b.charged   c.blamed         d.caught

6. asked suddenly about the matter ,he couldn’t_____an answer at once.

a. come up with         b. look for  c. put up with      d. answer for

7.my daughter is not sure what to_______ at the university; she can’t make up her

mind about her future.

a. take up       b. make up   c. pick up   d. build up

8. his colleagues ______ him though he himself didn’t think he had done anything special.

a. thought highly of                b. looked up to

c. sing high praise of              d. show great respect for

9. hard work and lack of sleep have _____ her beauty and youth in recent years.

a. worn out            b.tried out     c made out       d.sent out

10. it’s obvious that the beijing olympic games        a great seccess.

a.kept                ed         c proved         d.remained

参考答案及解析

1.【解析】c call out“出动, 向…叫喊”, call for “需要,要求”, call up“召集, 使想起, 提出, 打电话给”, call on“号召, 呼吁, 约请, 访问”。此句意思是“他们引起了我对童年的回忆。”因此选c。

2.【解析】a be addicted to 意思是“对…上瘾”,符合题意。and 是一个并列连词,后面应该是并列句,而不是从句,因此排除b和d。be related to“与…有关”,不符合题意,因此排除。

3.【解析】c set out“出发, 开始” take over“接收, 接管”take up“从事” set up“设立”根据题意,应选c。

4.【解析】c give away“分发, 放弃, 泄露”, affect“影响”及物动词, suffer from“遭受” ,deal with“处理”。从“ we are sure to overcome all difficulties.”这句话可以推断出前半句的意思应该是“尽管我们遭受着严重的自然灾害”,因此应选c。

5.【解析】a be accused of “被控告” accused与of 搭配,符合题意。 be charged with“被控告”charge 和with 搭配。 blame “责备”。

6.【解析】a come up with“得出答案” look for“寻找” put up with“提出” answer for“负责”根据题意,应该选a.

7.【解析】a 句意:我的女儿在大学里不知道学什么,对自己的未来他心里还没有底。take

up开始学;开始从事。make up组成,构成;编造;pick up拾起;学到;获得;build up逐步建立;增强。

8.【解析】a think highly of 固定搭配,译为“对…评价高”符合题意。show great respect 后应用介词to, c 说法错误,look up to 向上看,不合题意。

9.【解析】a worn out耗尽,筋疲力尽;  tried out试验, 考验, 提炼;make out书写, 填写, 拼凑, 进展, 说明, 设法应付, 理解, 辨认出; sent out发出。

10.【解析】c show sb sth 出示某物给某人看;keep保持;prove证明是;符合题意,remain仍然。

【学法导航】动词是高考的一个重点,除了时态和语态外,动词(尤其是常用动词)和动词词组也是高考必考考点,因此大家平时应十分关注动词和动词词组。同时动词和动词短语是英语教学的重点,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易混点,尤其是历年来高考考题的必考点。学生在该题上往往失分,其原因为易混词区分,短语记忆不牢,熟词生义没有掌握,熟悉短语生僻意思没有掌握,由相同的副词和介词组成的短语辨别不开等造成的,为此我建议同学们在复习中要注意:1、记熟常用、高频动词和动词短语意思;2、弄清相近动词和短语意思辨析;3、掌握动词后面相同的副词和介词构成的短语辨析;4.做题要语境、语义、词义结合。

【专题综合】

1. the teacher has a peculiar way of ______her student’s nervousness when then speak english.

a. breaking down     b. going over       c. taking off           d. giving away

2. in the cross-lake swimming race, a boat will be ____in case of an emergency.

a. standing by       b. turning on       c. getting on           d. running on

3. you _____only half the price ,how would the seller sell the jacket to you ?

a. spent             b. paid             c. charged              d. offered

4. he _____the problem _____in his mind for a whole week before he did anything about it.

a. switched; on      b. kicked; up       c. turned; over         d. took; on

5. at times the balance in nature is ______ , resulting in a number of possibly unforeseen effects.

a. troubled          b. confused         c. disturbed           d. puzzled

6. — so, how is your new roommate ?

— she really ____. she always making loud noises at midnight and when i remind her , she always makes rude remarks.

a. turns me over     b. turns me down    c. turns me off        d. turns me out

7. people have planted a great many trees in order to ____wind and sand in the desert.

a. hold down         b. hold up          c. hold back          d. hold out

8. —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paris with us next year ?

— i’d like to, but my mother ______ that i am too young.

a. is against        b. opposes         c. objects             d. explains

9. there’s no bear left and the pubs are shut so you’ll have to _______.

a. go out            b. go off          c. go without          d. go through

10. the film “world without thieves” ______ a great success and brought in a large profit to the cinema.

a. appreciated      b. enjoyed         c. won          d. seized

11. dressed untidily and speaking in a strange way, father must have ______ to the people present to be a silly old man.

a. appeared         b. pretended        c. shown        d. thought

12. thomas alva edison didn’t “invent” the light bulb, but rather he ______ a 50 –year –old idea, which is not well –known.

a. improved upon    b. take down       c. put up        d. break away

13. you’d better ______ some hot water into the bottle in case the teacools down.

a. add              b. fill            c. fill in        d. put

14. after retirement, mr. smith ______ painting, which he had always loved but had not had time for.

a. took up           b. got up          c. help up       d. looked up

15. she tried hard to keep calm in face of the students, but the sweat on her forehead _____ her ____.

a. gave; away        b. tuned; down     c. showed; out    d. shut; off

参考答案及解析

1.【解析】a 句意:这位老师有一种疏导学生在说英语时产生的紧张情绪的独特方法。 break down :to separate something such as an idea or statement into smaller parts in order to make it easier to understand or deal with .go over 复习; take off脱下,起飞;give away分发,赠给,泄露(秘密)。

2.【解析】a 句意:有船只严阵以待,预防紧急情况。stand by 为不及物短语:to wait and be ready for action if needed 准备行动;待机;turn on 打开;get on进展;run down撞倒。根据句意,b 、c、d 三项均不符合。

3.【解析】d句意:你仅出半价,店员怎么会把这件夹克卖给你呢?offer: to say that you will pay a particular amount of money to buy something 出价六万英镑买这所房子。 charge(收费)不符合题意。抚讲价(offer)而后才能药费(spend)或支付(pay)帮a、b两项不合常理。

4.【解析】c句意:在采取措施之前,他在脑中将这个问题反复思考了一个星期。turn over :to think about carefully仔细考虑;switch on把开关打开;kick up引起;take on呈现、雇用、承担。

5.【解析】c trouble主要指遇上难解决的问题而使人苦恼、忧虑;puzzled  指人是困惑的,因此将a、d两项排除;根据句意,自然的平衡本身并不是混乱的(confused),而不受到了人为的干扰(disturbed),才会导致不可预见的影响。因此选择c项。

6.【解析】c turn sb.over :把……移交,把……交给;turn sb. down:拒绝;turn sb.off :使对(某人)感到厌烦、使不感兴趣;turn sb.out:驱逐,赶走。根据句意“她总是在午夜弄出很大的响声,我提醒她时,她还总是说些粗鲁的话”,由此可知她是使我烦透了,选择c项。

7.【解析】c hold down压制,限制;hold up推迟,耽搁;hold back阻挡,抑制;hold out提供,提出。句意:人们种了大量的树,为了阴挡风和沙尘。由此可知答案为c项。

8【解析】c前三项意思相同,都可以表示“反对(做)、某事”:be against(doing)sth.:oppose(doing) sth.; object to(doing) sth.。但是objiet还可接宾语从句,这时它为及物动词,意思为“提出异议”。前一句邀请对方一起去paris,答话人说他很愿意去,但是妈妈提出异议说他年龄太小。d项explain虽然也可执着that 从句,但是它的含义为“解释”不能明确地说明妈妈的态度是赞成还是反对。

9.【解析】c go out外出,熄灭;go off爆炸,中断;go through通过,完成,经历;go without忍受某事物的缺乏。句意:啤酒卖完了,酒吧也都关门了,所以你只好将就一下了。

10.【解析】b易误选c,win 指赢得了比赛、奖励、胜利等,不可以与a great success 连用。enjoy享有,如:he enjoys a reputation for honesty. 本题中的enjoy a great success 意为 win large sales。句意:《天下无贼》一举成功,同时也给电影院带来了巨大的盈利。

11.【解析】a 句意:父亲衣冠不整,谈吐怪异,在在场者眼中,父亲想必显得是一个傻老人的形象。解题的关键在于是否能将to the people present(present“在场的”,作后置定语修饰the people)准确地分离出来。

12.【解析】a句意:鲜为人知是的,爱迪生并没有发明灯炮,而是在其50年前的发明上改进了电灯泡(把灯丝寿命延长到13.5小时)。improve on/upon超过,改进;take down把……拆卸开;put up张贴,搭建;break away摆脱。

13.【解析】d句意:你最好往瓶子里倒些热水,以免茶变凉。比较下列句子:you’d better put some hot water into the bottle. you’d better add some hot water to the cold water .you’d better fill the bottle with some hot water.

14.【解析】a句意:退休后,史密斯先生开始绘画了,这是他从前喜爱,却又没有时间做的事情。take up: begin to spend time doing开始花时间从事(某项活动);get up起床,起立;hold up推迟;look up查找、改善。

15.【解析】a 句意:她努力地试图在学生面前保持镇定,但是她前额的汗水使她露了马脚。give away: reveal露出了马脚;turn sb .down 拒绝;show sb.out带某人出去;shut sb.off使隔绝。

小学英语教案(篇3)

XX高考二轮复习英语学案专题四 介词和连词

【典例精析】1.(安徽,23)fred entered without knocking and, very out of breath, sank _______ a chair.

a. on                b. off             c. into                  d. to

【解析】c 考查介词的用法。句意为:fred没有敲门就闯进来了,然后气喘吁吁地坐到椅子上。sink into (a chair) 表示“沉下、沉落、陷入”。

2.(北京,33)if you really have to leave during the meeting, you’d better leave ____ the back door.

a. for            b. by          c. across          d. out

【解析】b考查介词。for为了;by借助,通过;across通过(平面);out出去。根据句意:如果你必须在会议期间离开,你最好从后门出去。

3.(福建,23)a great man shows his greatness ________ the way he treats little men.

a. under         b. with         c. on              d. by

【解析】d考查介词的用法。by (表示方式)通过; 凭借。句意为:一位伟人通过他对待普通人的方式来展示出他的伟大。

4.(湖北,30)30. when she first arrived in china, she wondered what the future might have_________for her, but now all her worries are gone. (•湖北)

a. in need       b. in time       c. in preparation    d. in store

【解析】d考查介词短语。in need需要;in time及时;in preparation在准备中;in store将要发生,就要出现,储备着。从句中的the future可知,应选择d。

5.(湖南,27) ---when did you last hear _____ jay?

---he phoned me this morning, and we agreed____ a time and place to meet.

a of, to        b about, with      c. from, with   d. from, on

【解析】d考查介词与动词的搭配。第一个空是考查hear from“接到某人的来信”,第二个空考查agree on“在某方面达成一致意见”。

6.(辽宁,33)i like mr. miner’s speech; it was clear and___the point.

a. at     b. on           c. to     d. of

【解析】c本题考查介词与名语构成的短语。to the point意思为“切中要点”。

7.(宁厦,24)let’s learn to use the problem we are facing      a stepping-stone to future success.

a. to    b. for       c. as    d. by

【解析】c本题句意为:让我们学习使用我们正面临的问题作为未来成功的奠基石。as “作为”,短语use...as...把……当作。

8.(全国2,15)modern equipment and no smoking are two of the things i like ____ working here.

a. with         b. over           c. at          d. about

【解析】d介词辨析。从题意来看,就选择“关于”,而四个选项中只有about有此义。

9.(陕西,19)elizabeth has already achieved success ___ her wildest dreams.

a. at          b. beyond         c. within       d. upon

【解析】b考查介词辨析。根据achieved success和wildest可以推断出此处所填介词意思是:超出,为……所不及,选b;at表示“点”;within表示“在……里”;d项等于on,意思是:依靠,凭借。

10.(上海,25)the two sportsmen congratulated each other ______ winning the match by shaking hands.

a. with     b. on     c. in      d. to

【解析】b本题考查介词与动词的固定搭配。congratulate sb. on sth. 因为。而恭喜某人。

11.(天津,10) many chinese universities provided scholarships for students ______ financial aid.

a. in favour of  b. in honour of     c. in face of    d. in need of

【解析】d介词短语辨析。in favour of支持;in honour of为庆祝,纪念;in face of面对;in need of需要。根据句意:许多中国的大学为需要财政援助的学生提供奖学金。

12.(天津,15)at the railway station, the mother waved goodbye to her daughter until the train was _______.

a. out f sight    b. out f reach      c. out of order  d. out of place

【解析】a 本题考查介词短语辨析。out of sight看不见,在视野之外;out of reach够不着,达不到;out of order运转不正常,出毛病; out of place不在适当的位置, 不恰当。从句意可以看出,应选a。

13.(09湖南)7. ______ the police thought he was the most likely one, since they had no exact proof about it, they could not arrest him.

a. although     b. as long as      c. if only       d. as soon as

【解析】a 考查从属连词的用法。根据句意,引导让步状语从句。故选a。

14.(09四川)16. owen wouldn’t eat anything ____________ he cooked it himself

a. until         b. since           c. unless        d. while

【解析】c考查连词的区别。该句的意思是:欧文不吃任何东西,除非这种东西是他自己

15.(09浙江)19.the medicine works more effectively ______ you drink some hot water after taking it.

a. as     b. until   c. although        d. if

【解析】d 考查连词用法。句意:服药后喝点热水,效果会跟好;由此可知此处有“如果;假如”的意思,故选d引导表示条件的状语从句。

【专题突破】介词和连词做题技巧点拨:牢记介词基本用法,把握易混介词辨析,掌握使用介词的固定搭配即可;对于连词的突破方法应该分析句式,理解句意,按照语境、句意辨析连词,每个连词在句中均含有意义,故有某个连词的意思,即选用该连词即可。

1. everyone in this country enjoys the same right ______ religion, race or sex.

a.regardless of  b.in view of     c.in spite of        d.in case of

2. bill always seems so confident, but ________ he’s  extremely shy.

a.in vain       b.in contrast c.in reality    d.in surprise

3. _____ the fact that he is a star on stage now, this young man is still shy and talks little.

a.by means of    b.in spite of  c.in face of        d.apart from

4. the plains indians believe in the great spirit who has power _____all things including animals, trees, stones and clouds.

a.of           b.at              c.over           d.in

5. the winter of was extremely bad._____ most of people say it was the worst winter of their lives.

a.in general    b.in a word      c.in all           d.in fact

6.—the authors of computer viruses are geniuses.

—i agree. if they applied their wisdom to other net technology ____human beings can benefit, it would be better.

a.in which        b.through which  c.from which       d.during which

7. it’s quite_____me why such things have been allowed to happen.

a.for            b.behind      c.against           d.beyond

8. ________ the numbers in employment,the hotel industry was the second largest industry in this country last year.

a.in spite of      b.in case of     c.in terms of      d.in praise of

9. too bad—— i missed the early train _____ only a few minutes!

a.by              b.in           c.at               d.after

10. can’t you notice that there is little time left? please tell me the whole thing         .

a.in case         b.in brief        c.in total       d.in detail

10. pleasant music is often played ____classes to make students refreshed and relaxed for a while.

a.between         b.among          c.over   d.after

11. --- would you please tell me what time it is?

--- it’s five minutes to nine_______my watch.

a.on              b.by              c.at        d.in

12. _________ the fact that he was not a trained economist, his achievements were remarkable.

a.in spite of      b.in case of        c.in view    d.in favor of

13. i’m sorry, _____ i won’t be able to come tonight.

a. for.            b. and               c. but.       d. then

14. the point is not who said the words, _____ they are true or not.

a. but whether     b. and whether       c. but how    d. and how

15. just because they make more money than i do, _____ they seem to look down on me.

a. so                b. and               c. but        d. 不填

16.. although he had only entered the contest for fun, _____ he won first prize.

a. but               b. andw              c. even        d. 不填

17. when the last prize had been awarded _____ everybody cleared off.

a. and               b. so               c. or          d. 不填

参考答案及解析

1.【解析】a 考查介词短语的用法。regardless of不管,不顾;in view of由于,鉴于;in spite of虽然,尽管;in case of万一,如果,防备。根据题意应选择a。

2.【解析】c考查介词短语。in vain白费地,徒劳;in contrast相比之下; in reality实际上,现实上;in surprise惊奇地。题意:比尔好象总是很自信,但是事实上,他相当地害羞。因此选择c。

3.【解析】b考查介词短语。by means of用,依靠;  in spite of虽然,尽管; in face of面临; apart from脱离,除此之外。根据题意:尽管他现在在舞台上是一个名星的事实,但是这个年青人仍然害羞且言谈少。因此,选择b。

4.【解析】c考查介词的用法。over有“超过,高于”的意思。

5.【解析】d考查介词短语。in general一般而言,总的来说;in a word总之;in all总共,总计;in fact事实上。根据句意:XX年的冬天是相当冷的。大多数人都说这是他们有生以来最严寒的冬天。从两句来分析,应选择d项。

6.【解析】c考查介词与关系词引导的定语从句。benefit from通过……获利。因此,选择c项。

7.【解析】d考查介词的用法。beyond超出…的范围; 超过; 对…来说太难, 非…所能及。for对于,因为,由于;behind在……后面;against与…方向相反, 逆着, 迎着, 顶着。句意:我很难相信为什么那样的事情被允许发生。

8.【解析】c 考查介词短语。in spite of虽然,尽管;in case of万一,如果;in terms of就……而言,从……方面来说;in praise of赞扬……。从句意来看,应选择c项。

9.【解析】a考查介词的用法。by (表示程度)以…之差,符合题意。句意:太糟了——我仅以几分钟之差错过了了早班火车。

10.【解析】b考查介词短语。in case以防,以免; in brief简而言之;in total总计,合计;  in detail详细地。句意:难道你没有注意到仅有很少的时间剩下吗?请简单地告诉我整件事情。

10.【解析】a考查介词的用法。在课间,应使用介词between。

11.【解析】b考查介词的固定搭配。by my watch根据我的表。

12.【解析】a考查介词短语。in spite of尽管,虽然;in case of如果,万一;in view被考虑;被期待;in favor of支持。根据句意:尽管他不是一位受训的经济师,他的成就是非凡的。

13.【解析】c事实上,i’m sorry 后习惯上不接表示原因的连词 for,而接表示转折的连词 but(也可省略 but),用以委婉地提出一个使对方不快的事实。本题容易误选a,因为空格后的句子是用以说明 i’m sorry 的原因的,所以便想当然地认为要选for来表示原因。

14.【解析】a   此题涉及两个搭配:一是 not … but …(不是……而是……),二是 whether … or not (是否)。几个干扰项均有可能误选。

15.【解析】d 但是按英语语法,because 为从属连词,用以引导原因状语从句,它表明整个句子为复合句;而 so 在表示“所以”时,它是并列连词,用以连接两个简单句使之成为并列句。由于在同一句中既用了从属连词 because,又用了并列连词 so,使得该句一半像复合句,一半像并列句,从而导致错误。正确的做法是,任意去掉 because 和 so 中的一个,使之要么成为复合句,要么成为并列句。 但容易误选a,将汉语的“因为……所以……”直译为 because … so …。

16.【解析】d容易误选a,将汉语的“虽然……但是……”直译为 although … but …。

17..【解析】d句首 when 引导的是一个时间状语从句,它暗示整个句子为复合句;而so, and, or 为并列连词,无论选哪一个,都表明整个句子为并列句,从而导致前后矛盾,所以a、b、c均不能选择。故答案选d,everybody cleared off 为整个复合句的主句。防止误选a.

【学法导航】介词是英语中最活跃的词类之一,在高考英语中出现的频率较高。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来分析,在介词的复习过程中,要把握重点,弄清疑点、混点即可。突破的重点要放在以下几个方面:

1.常见介词的用法,以及常见介词的辨析。

2.介词与动词、形容词所构成的短语要熟记。

3.介词加关系代词引导的定语从句中,介词的选用要重点注意。

同学们做题时要注意以下几个地方:

1.表示时间时不用介词的情况:

(1)表示时间的词前有one/any/each/every/some/all/this/that等时。

(2)表示时间的词前有tomorrow/yesterday/the day before/the day after等时。

(3)当以现在为起点,谈论last和next时,last和next前不用介词。

2、几组常用介词的用法区别:

(1)in与at一般小地方用at,大地方用in。

(2)in 与on表一般时间用in,表具体时间用on。

(3)besides与except  besides表示“除……外(还有)”;except表示“(只有)除外”;except for“除了……”,表示部分地修正主体,引导短语;except that引导从句。

(4)in,to与on 表示在某范围之内用in;表示在某范围之外用to;表示“相邻,接壤”时用on.

使用连词要注意它的特点:就是在句子中有自己的意义,把握意思,吻合语境即可。在做题时再注意以下几点:

1、though/although不能与but同时连用,但可以与yet连用。

2、because 与so不能同时连用。the reason why…is后通常用that而不用because.

3、注意并列连词连接的必须是平行的词、词组、短语或分句。

4、注意某些动词后的连词。

(1)discuss后一般不跟连词if所引导的从句。

(2)doubt后连词的用法 :一般在否定句和疑问句中,doubt后习惯跟that引导的从句;在肯定句中,doubt后面习惯跟whether或if引导的从句。如:

5、whether与if的区别:

【专题综合】

1.the visit of the police was not connected ____ the lost child.

a. by            b. with           c. to         d. in

2.though _____ my opinion, my mother didn’t say anything to show that she agreed with me.

a. against       b. on             c. for        d. in

3.scientists have shown that there is a connection ____ cigarette smoking and certain diseases.

a. with          b. between         c. to         d. for

4.as a lover of popular music, she enjoys listening to it _____ mp3.

a.  in           b. on              c. with       d. by

5.the kind-hearted couple decided to adopt the boy ____ parents had been killed in an accident.

a. of whom       b. with whom       c. on whom       d. in  whose

6.these two houses are similar _____ they both have a large garden with many kinds of flowers.

a. to that      b. in which         c. in that        d. to which

7.the manager is talking with his secretary _____ the telephone. they usually keep in touch _____ telephone.

a. by ;on       b. through; by      c. on; on         d. by ;with

8.he got to the bus station early, _____ missing the first bus .

a. in case of   b. instead of        c. for fear of   d. in search of

9. he got to the station early,____________ missing his train.

a. in case of   b. instead of        c. for fear of    d. in search of

10. the journey around the world took the old sailor nine months, _____ the sailing time was 226 days.

a. of which    b. during which       c. from which       d. for which

anderson starts to work very clearly in the morning and goes on working until late in the afternoon_____a break at midday.

a.with         b.for                  c.as               d.through

12.______the morning of that saturday,my mother together  with me visited my father in prison.

a.in            b.on                   c.at                d.to

13.the study you have been making______the ancient characters is an instructive job.

a. to            b. of                 c. for              d. from

14.—what’s your favorite   sport?

—jogging. i always run_______the river every morning .

a. around        b. on                  c. along           d. in

15.we need  fifty more people______our team to do the job.

a. but           b. as well             c. except          d. besides

16. the question  of _____she’ll come back home will be setted.

a.if             b.whether              c.when             d.what

17.between 1975 and 1977,the number of overseas visitors increased_____27%.

a. by             b. for                 c.to              d.in

18.child______she was ,she could do housework for her mother.

a.though          b.althogh              c.for              d.because

19.does john know any other foreign languages_____french?

a.except          b.but                  c.besides          d.beside

20._____does he have to type out the answer on a computer,_____he gets the computer to translate it into sounds.

a. not only;but also                     b.either;or

c.both ;and                              d.as well as;but

21.when we design a building,we should provide an entrance suitable for wheelchair on the passage,_____lifts,suitable bathrooms and toilets.

a. except          b.as well              c.as well as       d.but

22.were stories passed on from one person to another? many of the country people could_____read_____write.

a. both; and                             b. either; or

c. neither; nor                          d. not only; but also

23.—would you like to come to dinner tonight?

—i’d love to,______i’m too busy.

a.and              b.so                   c.as                   d.but

参考答案及解析

1【解析】b考查介词与动词的搭配。be connected with... 与……有关。

2【解析】c考查介词的用法。从句意来看,尽管支持我的建议,我的母亲没有说任何事来表明她同意我的建议。

3【解析】b考查介词的用法。根据题中的cigarette smoking and certain diseases,可知是两者,因此应选择b项。

4【解析】b考查介词的固定搭配。on mp3在mp3上。

5【解析】a考查介词与关系词引导的定语从句。先行词the boy与parents之间是从属关系,因此选择a项。

6【解析】c考查介词与形容词的搭配。be similar in在某方面相似。that引导的从句作介词in的宾语。

7【解析】b考查介词的用法。by当“通过”讲时,其后不加冠词;through当“通过”讲时,其后加冠词。

8【解析】c考查介词短语。in case of以防,万一;instead of代替,相反;for fear of唯恐;in search of寻找。根据句意来看,应选择c项。

9【解析】c考查介词短语。in case of “以防,以免”;instead of “代替,而不是”;for fear of “害怕,唯恐”; in search of“搜寻”。句意为:他很早就到了火车站,唯恐错过他的火车。

10【解析】本题考查介词与关系代词引导的定语从句。根据句子分析,定语从句的先行词是nine months,226天的航行时间是其中的一部分,属于从属关系,因此应使用介词of

11【解析】a 介考查介词with结构。即with a break at midday是由“with+宾语+介词短语充当宾补”,在句中作状语。

12【解析】b 强调具体的那个星期六早上。表示在具体某星期几及具体某天上午、下午和晚上等都用介词on。

13【解析】b 考查介词的准确含义。根据句子结构可知you have been making____the ancient chinese characters作定语修饰the study,由此可以推导:主语the study作making的逻辑宾语,构成make the study of 搭配,相当于动词study,因此此空应选of.

14【解析】c 考查介词的准确含义。第二句:我每天早晨沿着河边慢跑。jogging意即“慢跑”。介词along表示“沿着”。其它不合句意。

15【解析】d besides表“除……外,还有”; except表“只有……除外”意同but ;as well也。

16【解析】b 根据句子意思“她回不回家这一问题将会解决”可排除c、d;又因whether引导的宾语从句可位于句首,if则不可,故选b。

17【解析】a表示增加或减少常用介词by;to表示增加或减少到。

18.【解析】a though引导的让步状语从句除了用陈述句语序外,也可用倒装语序。而although不可用于此句型。

19【解析】c ant other已暗示john了解french.

20【解析】、a not only引导的句子放于句首,要部分倒装,but also部分倒装。

21【解析】c并列连词as well as 表示“也、一样”的意思。

22【解析】d 并列连词not only …but also表示“不但…而且”。

23【解析】d 第二空表示“我想去,但我很忙”。表示转折含义。

小学英语教案(篇4)

一、选不同类单词

1.A.appleB.pearC.watermelonD.meat

2.A.cakeB.hot dogC.carD.hamburger

3.A.watchB.lostC.boughtD.met

4.A.tomorrowB.D.yesterday

5.A.eatB.toyC.drinkD.have

二、选择题

1.Can I have some_________?

A.bananas B.pear C.watermelon

2.We ___________ food for our picnic.

A.needs B.need C.needing

3.Tom comes _________London.

A.at B.in C.from

4.The ________is very old and very long.

A.great wall B.Great wall C.Great Wall

5.There’s a TV show _______ dogs.

A.about B.of C.off

6.Let’s _______my skipping rope.

A.took B.take C.join

7.Lingling liked the bus ride ________.

A.better B.best C.nice

8.Is this ________T-shirt?

No,________T-shirt is on the chair.

A.your;my B.mine;your C.yours;mine

9.Do you _______ your friends in China?

A.miss B.missing C.meet

10.Can you run fast?

A.Yes,I do. B.No,I can’t. C.Yes,I can’t.

三、判断正(T)误(F)

Mary,Jim,Linda and Bill put their sweaters on the table.The sweaters are white,blue,red and black.

We know the boys’ sweaters are not red and the girls’ sweaters are not black.

What colour is Mary’s sweater?I don’t know.But I know her sweater is not blue or red.

Bills says,”My sweater is not black.”Do you know what colours their sweaters are?

答案

( )1.There are four sweaters on the table.

( )2.Bill’s sweater is red.

3.The girls’ sweaters are black.

( )4.Mary’s sweater is not blue or red.

()5.Jim’s sweater is white.

小学英语教案(篇5)

一、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能听、说、读、写的单词:basketball ping-pong sport

runners shorts T-shirt能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问答。 2、过程与方法:通过情景创设,让学生理解句意,并在情景中学习单词,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获得与同学交流的方法。 3、情感态度:培养学生认知事物,善于从生活中学习知识。 二、教学重点:

能听懂、会说、会读和会写本课四会单词和句型。

三、教学难点:

能听、说、读、写的单词:basketball ping-pong sport runners shorts T-shirt能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问答。 四、教具准备:

课前准备好相应的单词卡片;录音机和磁带。 五、教学时间: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本节课我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处于交际的.教学的第一着力点。我设计各种活动贯穿于整个课堂学生求知欲,表现于强,善于模仿乐于参加。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开展小组竞赛活动或竞争性的游戏。让他们有成就敢让学生学到真正的英语,让他们在语言实践活动中有用武之地。本课我设计开放性的课后作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学习兴趣,使教学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英语就在我们身边。在本节课中鼓励学生但是用英语对他们学习过程中的事物和错误宽容的态度并且创造条件让学

生能探究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并自主解决问题。

Lesson 2: At the sports store

一、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能听、说、读、写的单词:any need or能根据

具体的情况,进行问答。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单词,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通过创设情景,综合运用所学语言进行交流,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综合运用语言的交际能力和对语言的应变能力。 3、情感态度: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从而使他们更加热爱英语学习,增强学习英语的信心。

二、教学重点:

能听懂、会说、会读和会写本课四会单词和句型。 四、教学难点:

能听、说、读、写的单词:any need or能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问答。

四、教具准备:

课前准备好相应的单词卡片;录音机和磁带。 五、教学时间: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小学英语教案(篇6)

一、教学内容

Unit 1 Blouses and Jeans

二、教学目标

1、 Work with language, sing along and fun with English.

2、 Vocabulary: hundred, jacket, socks, coat, sport shoes, sweater…。.

3、 Sentence structure: NUM and MUM is NUM. How much is are……?

三、教学重点

能听懂并认读有关衣物的英语名称,能看图用简单的英语来描述衣物。

四、教学难点

能正确流利理解、朗读甚至背诵对话:能较好地掌握本节课的内容。

五、教具、学具

tape, pictures

六、教学过程

Organization

To greet each other and then sing an English song: Good morning/ Good afternoon.

Revision

1、 Review the picture of clothes in oral:

What’s it? It’s a ……

What’re they? They’re ……

2、 Review the Dialogue A.

Look at the picture and say:

3、 Point out the project of this lesson.

Presentation and exercises

1、 New words: hundred, jacket, socks, coat, sport shoes, sweater……

with language:

1) Practice orally, and than complete the dialogue.

2) Make new dialogues in pairs, and ask some pairs act out in class.

3) Listen to the tape and write down the prices.

3.Chant:

I like birds, I like shirts. I like the skirt but it’s hers.

with language:

1) Listen and learn the song in P4.

2) Listen and color the clothes. (This can be done after school as homework if time is limited)

Pro-task

Summary

小学英语教案(篇7)

一、教学内容

1.围绕本单元重点词汇和句型进行复习巩固。

2.进行听说读写四项能力方面的训练。

二、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理解和表达自己的感受及原因。

2.能够围绕本单元重点内容完成段落书写。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听说交际,写作练习。

2.本课的`教学难点是:段落的书写。

四、教学手段

1.教学录音磁带;

2.教师自制课件

五、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听说法、翻译法、语言交际法

六、教学步骤:

1.Sort game Have a dictation.

2.Ss listen to the tape, and filling the blanks.

3.Discuss the answers with the partners, listen again and check the answers in class.

4.Play a game: say your feelings in the group.

5.Give a report of the your group members’ feelings.

6.Read the passage on page 59.

7.Do the exercises, check the answers.

8.Write down your today’s feelings.

9.Homework: Finish the writing.

小学英语教案(篇8)

XX高考二轮复习英语学案专题九 名词性从句

【典例精析】

1.( 山东,22 )could i speak to ____is in charge of international sales ,please ?

a. anyone  b. someone   c. whoever   d. no matter who

【解析】c.“is in charge of international sales ”表语从句,缺少引导词和主语。其中a. b.选项后面需加定语从句引导词who; 而no matter who不能引导名词性从句,只能引导状语从句。

2.( 重庆,25 )people in chongqing are proud of __they have achieved in the past ten years .

a. that   b. which     c what      d. how

【解析】c “they have achieved in the past ten years ”做介词of的宾语,宾语从句中缺少have achieved的宾语。

3.( 山东,23 )____was most important to her ,she told me ,was her family .

a. it      b this        c. what    d. as

【解析】c.句子的主干为“____was most important to her was her family”很明显此句的主语是个从句,主语从句中缺主语。

4.(09山东)the little girl who got lost decided to remain _________she was and wait tor her mother.

a. where         b. what           c. how          d. who

【解析】a remain是系动词,后加表语从句,由句意可知,从句缺地点状语,所以选a。

5.(09湖南)she is very dear to us. we have been prepared to do        it takes to save her life.

a. whichever     b. however        c. whatever     d. whoever

【解析】c 名词性从句的引导词。句意为:她对我们来说是非常宝贵,我们已经准备好做一切来拯救她的生命。

6.(09江西)the fact has worried many scientists ______ the earth is becoming warmer and warmer these years.

a. what          b. which         c. that          d. though

【解析】c 间隔式同位语从句的用法。即先行词是the fact 和that引导的同位语从句中间隔了谓语部分。

7.(09海南)could i speak to          is in charge of international sales please?

a. who          b. what         c. whoever         d. whatever

【解析】c whoever既作了 to 的宾语,又作is in charge of international sales please?的主语。“whoever”作代词,/any person who/the person who/“任何人”、“无论谁”、“……的人”。

8.(09陕西)the how to book can be of help to      wants to do the job.

a. who          b. whomever    c. no matter who   d. whoever

【解析】d 此处从做介词to的宾语,是名词性从句,引导词做从句的主语,指人,意思是:无论是谁,选d。

9.(09海南)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questions they had to consider was      of public health

a. what        b. this         c. that             d. which

【解析】c  句意为:他们必须考虑其中最重要的问题是公共卫生。考查that作代词,that 作代词,往往用于特指,相当于“that+名词”,它也只能代替事情不能代替人。

10.(09上海)as a new diplomat, he often thinks of _______ he can react more appropriately on such occasions.

a. what       b. which        c. that              d. how

【解析】d考查宾语从句用法。句意“作为一个新的外交家,他常常想到在这样的场合下,他如何才能作出更恰当的反应”。可知选d符合。

11.(09四川)8. news came from the school office ________wang lin had been admitted to beijing university.

a. which      b. what         c. that              d. where

【解析】c 在该题中that引导了一个同位语从句来解释说明news的内容,由于该题把同位语从句后置了,所以很多考生由于不能正确分析句子结构而错误选择了d项。

【专题突破】要求学生在做题中要注意如下几点:1.分析结构,辨析名词性从句和状语从句;2.理解句意,正确区别引导词;3.按照句意,出现那个引导词意思,便选择那个引导词。

1.there is a common belief among them ___rubbish can and should be put to good use .

a. which    b. if       c. whose          d. that

2.__ has been mentioned above, continued chairman after he took a sip of coffee, ____ the project must be carried out before spring flood comes.

a. as; that   b. that; which    c. this; which         d. it; that

3. david beckham has ___it take to become a professional football player.

a.who        b.what    c.which      d.that

4. nobody would stand out admitting the fact, for some reason,      they lost the game.

a. that        b. which          c. what d. why

5.--- the patient looks much better.       is it that has made him        he is today?

--- perhaps the special medicine and his family’s patient care.

a.what; that  b.that; that c.what; what          d.what; which

6. after three hours’ climbing , they reached           they thought was the place they’d been dreaming of .

a.what       b.which          c.where      d.that

7. a plan has been put forward __ more graduates should go to work in the country

a. when       b. that           c. whether                d. how

8.it is pretty well understood __________controls the flow of carbon dioxide in and out the atmosphere today.

a.that        b.when             c.what                   d.how

9.there is a new problem involved in the popularity of private cars ____________ road conditions need ____________.

a. that; to be improved          b. which; to be improved

c. where; improving              d. when; improving

10.______ made the school proud was ______ more that 90% of the students had been admitted to key universities.

a.what…becauseb.what…thatc.that…whatd.that…because

11.— are you still thinking about yesterday’s game?

— oh, that’s ____________.

a. what makes me feel excited        b. whatever i feel excited about

c. how i feel about it               d. when i feel excited

12.you are saying that everyone should be equal, and this is ________ i disagree.

a. why             b. where           c. what              d. how

13.the road is covered with snow. i can’t understand ________ they insist on going by motor-bike.

a. why             b. whether          c. when              d. how

参考答案和解析:

1.【解析】d “___rubbish can and should be put to good use .”是a common belief的同位语从句,从句中意思完整,结构完整。

2.【解析】a“__ has been mentioned above”是定语从句,而“____ the project must be carried out before spring flood comes.”是动词continued的宾语从句,宾语从句中句意和结构都完整,故选that,结合第一个空,得答案a.

3.【解析】b “_______ it takes to be a professional footballer”做has的宾语,宾语从句中缺少takes的宾语。句意“贝克拥有成为一名职业足球运动员所需要的品质”

4.【解析】a“_______ they lost the game.”在句子中做the fact 的同位语从句,从句意思结构完整,结构完整。

5.【解析】c先将句子结构理清楚,it is ___that has made him ___he is today 就可以判断,第一个空是考察强调句型的特殊疑问形式;第二个空则是表语从句,表语从句中缺少he is的表语。句意:病人好多了,是什么使得他成为现在这个样子。

6.【解析】a考生误以为是地点状语从句,误选c.where。而reached是及物动词,后边接的是宾语从句,宾语从句除去插入语they thought,应该缺主语。

7.【解析】b 考察同位语从句,表达a plan的具体内容,has been put forward将名词与从句隔开,加大了难度。

8.【解析】c 主要测试主语从句。分析句子结构可知:句子属于形式主语格式;另外主句中缺少主语。双重作用的引导词只能是what。例如:it is still doubtful what he said at the meeting yesterday。昨天他在会上说的话仍然值得怀疑。

9.【解析】c 主要测试同位语从句。由句子语境可知句意;有个新的问题卷入私家车行列:道路状况需要改进。结合同位语从句的定义可知:问题的具体内容既是:到了状况需要改进。因此属于该句型结构。例如:there was a new problem put forward at the meeting where we could get the loan。会议上提出一个新问题,我们到哪儿弄到贷款。

10.【解析】b主要测试主语从句和表语从句。分析句子结构可知:句子______ made the school proud 缺少主语,另外还要引导主语从句,故此只能选择what,由此先排除c、d两答案。再结合句子______ more that 90% of the students had been admitted to key universities结构完整不缺少成分,只需要引导词。句子意思:让我们学校自豪的是百分之九十多的学生被重点大学录取。

11.【解析】a 主要测试表语从句。此试题测试的重点在于表语从句及起引导词。句子意思:——你仍在考虑昨天的比赛吗?———哦,那正是让我感到兴奋的地方。可以利用排除法:b、c、d三个答案中结构或句子意思不符合语境。

12.【解析】c主要测试表语从句。解题的关键在于分清句子中动词disagree的词性:不及物动词。句子意思:你说每个人应该平等,这正是我不同意的地方。

13.【解析】a 主要测试宾语从句。充分把握题干挖掘所有可能存在的信息。意思:路上有积雪。我不理解他们为何坚持骑摩托车去。此题可以结合语境及答案两方面,逐一排查寻找最佳答案。充分注意所给答案能够充当句子什么成分这也是解题的关键。

【学法导航】考生对于名词性从句的复习和应试关键要把握每个引导词的意义,因为在对于名词性从句的考查中,引导词在句子中都起作用,有意义,因此在分析句子结构,对比辨别名词性从句、状语从句、强调句式后,最后还是要选择引导词;另外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what 引导词的考查,尤其位于介词后引导的宾语从句以及引导名词性从句时的双重作用。

2.whether和if 的区别,尤其注意他们的不同之处。

3.名词性从句和其它从句的兼容结构测试。

4.句子语序和时态。

具体说:

1.掌握名词性从句的分类功能

名词性从句根据其在主句的功能作用又可分为主语从句、宾语从句、表语从句和同位语从句。

1)若从句在句中作主语为主语从句

what he said at the meeting astonished everybody present.(nmet93)

2.)若从句在句中作宾语为宾语从句

i remember when this used to be a quiet village.(nmet93)

3.)若从句在句中作表语为表语从句

-i drove to zhuhai for the air show last week.

-is that why you had a few days off?(nmet99)

4)若从句在句中作同位语为同位语从句

we will discuss the question whether we will go there or not.

2.掌握连词的含义及分类

绝大多数名词性从句的连词都有其实在意义,称为有义连词,如what表“……的内容”,when表“……的时间”,where表“……的地点”,why表“……的原因”,how表“如何;怎样”,who表“谁”,if、whether表“是否”;没有实在意义的连词叫无义连词,无义连词只有that一个。

3.掌握名词性从句的语序

名词性从句用陈述语序。

4.掌握名词性从句和其它从句之间的关系

有些连词除引导名词性从句外还可引导其它从句,应掌握它们之间的关系。

1)if ,whether表"是否"时引导名词性从句;if表“如果”时引导条件状语从句;whether表“无论是否;不管是否”时引导让步状语从句。

2)when表“……的时间”,where表“……的地方”时引导名词从句;when表“当……的时候”引导时间状语从句,where表“……的地方”,且修饰行为动词时,引导地点状语从句;when,where从句作定语修饰先行词时引导定语从句。

【专题综合】1.we can  not figure out ____quit a number of insects ,birds ,and animals are dying out .

a. that     b. as         c. why       d. when

2. after yang liwei succeeded in circling the earth ,___our astronauts desire to do is walk in space .

a. where           b. what     c. that     d. how

3. mary wrote an article on ____the team had failed to win the game .

a. why         b. what      c. who     d. that

4. the place __ the bridge is supposed to be built should be ____the cross-river traffic is the heaviest .

a. which; where                    b. at which ;which

c. at which ;where                d. which ;in which

5. the shopkeeper didn’t want to sell for __he thought was not enough .

a where       b. how        c. what        d. which

6. a warm thought suddenly came to me ___i might use the pocket money to buy some flowers for my mother’s birthday .

a. if           b. when    c. that        d. which

7. see the flag on top of the building ? that was ___ we did this morning .

a when         b. which    c. where      d. what

8. the government has announced that a modern city will be set up in ____is still a wasteland now .

a. what      b. which       c. that       d. where

9.many people wrote articles on ___liu xiang had failed to compete in the event .

a. why       b. what    c. who      d. that

10.the couple are spending their holiday on __is described as one of the most beautiful islands .

a. that       b. what    c. which      d. where

11.the book is meant to ___needs it .

a. who          b. whoever   c. whomever     d. whom

12.in his speech, premier wen jiabao points out that creativity is __it takes to keep a nation highly competitive .

a. how          b. what     c. which       d. that

13.the experience of the chinese nation attests to a truth____ a nation loses in times of disaster will be made up for by her progress

a. that what  b. what     c. that    d. what that

14.___has recently been done to provide more buses for the people ,a shortage of public vehicles remains a serious problem .

a.that          b.what         c.in spite of what d.though what

15.____is certain is ___prevention is more important than treatment .

a.it;that       b.what;that    c.as;what       d.what;what

参考答案和解析:

1.【解析】c figure out后接宾语从句,根据从句要表达的意思“为什么很多昆虫,鸟,和动物在逐渐灭绝”

2.【解析】b“our astronauts desire to do”是主语从句,从句中缺少do的宾语

3.【解析】a“the team had failed to win the game”是词on的宾语从句,从句中不缺主干,故排除b和c.再根据句意 “为什么这个队没能赢”

4.【解析】c“he bridge is supposed to be built”是定语从句,修饰名词place。“he cross-river traffic is the heaviest”组在句中做表语,表语从句引导词中没有in which,两空结合

5.【解析】c.那位店主不愿意以他认为不够高的价格出售他的商品。本题考察宾语从句的用法。难度在于“he thought”的干扰。从句中缺少主语故选c. what

6.【解析】c.句意:我脑海中突然出现一个温情的念头,用我的零花钱给妈妈买些鲜花作为她的生日礼物。本题考察名词性从句用法。i might use the pocket money to buy some flowers for my mother’s birthday .做a warm thought 的同位语从句。中间被suddenly came to me隔开,增加了试题难度。此外,部分考生由于对同位语从句和定语从句不分,故错选d为答案

7.【解析】d表语从句中缺did的宾语。

8.【解析】a “____is still a wasteland now .”做介词in的宾语从句,从句中缺主语句意为:政府已经宣布一座现代化的城市将在这片现在仍是废墟的地方建成。

9.【解析】a“___liu xiang had failed to compete in the event .”做介词on的宾语,宾语从句中不缺主干,故排除b和c。另外that不引导介词的宾语从句(固定搭配除外),所以排除d。

10【解析】b “__is described as one of the most beautiful islands .”宾语从句,从句中缺少主语,

11.【解析】b whoever在宾语从句中做主语,部分学生,因为只看到介词to,误认为要添whomever做介词的宾语。

12【解析】b “__it takes to keep a nation highly competitive .”做表语从句,从句中缺少takes的宾语,构成 it takes sth to do sth 结构。

13【解析】a本题句子结构比较复杂,“____ a nation loses in times of disaster will be made up for by her progress”做a truth的同位语从句,同位语从句中____ a nation loses in times of disaster为主语从句。本句共有两个从句,故有两个引导词。句意为“中华民族的经验证明了一个真理,即,一个民族在灾难中失去的,必将从民族的进步中得到补偿。

14.【解析】c “___has recently been done to provide more buses for the people”在句中做让步状语,而d. though what错误,因为,一个单一的从句不能用两个连词引导。句意:尽管在为人们提供更多公交车这件事上,投入了很多,但是公交工具的缺乏,仍然是个问题。

15【解析】b “____is certain”在句中做主语,主语从句缺少一个主语,需要用what; “___prevention is more important than treatment .”系表语从句,句意与结构完整,只有that,可以这样用。

小学英语教案(篇9)

pep小学英语 Unit5 B Let’s talk说课稿全英文版 The Lecture Notes of 《 PEP Primary English 》 Book4 Unit5 B Let’s talk

Ladies and Gentlemen, It’s my great pleasure to be here sharing my leon with you.

The content of my leon is《 PEP Primary English 》Book4 Unit5 B Let’s talk, asking the price and inquiring the clothes , let me talk about the teaching 1 Teaching Material:

This leon is about a shopping study of this unit, the Ss know how to ask the price in English and how to describe the size and price with simple words and sentence patterns of this leon “What size?” “How much are they?” and “we’ll take them.” are the key and difficult points of this study of this leon will help the Ss with daily communication.

Moreover, this leon completes the transition of the phrase “a pair of… ”to the sentence pattern “A pair of… for …” ,and helps the Ss further consolidate the knowledge of words of clothing appearing in plural form.

Therefore, on studying the teaching material and analyzing the regulation of children’s growing of mind, I put forward the teaching objectives according to new English leon objective: a) The Ss can hear, read, and use the main sentence patterns “A pair of … for …” “What size?” “How much are they?” “We’ll take them.” b) The Ss can understand and read the conversation of the objective: a) The Ss can use the sentence pattern of inquiring the price, and further develop their language ability of “shopping”;

b) The Ss can use the patterns to expre their thoughts in the proper objective: a) By completing the task, the Ss increase their interest and set up self-confidence in language study; b) Teach the Ss what is “love” and “managing money matters”, put the moral education in the language , the key points of this leon:

First of all, to study and use the sentence patterns “What size?” “How much are they?”“A pair of … for ….” “We’ll take them.” To improve the Ss’ abilities in “shopping”;

Secondly, teach the Ss how to study independently as well as by points:

The Ss can use the words and patterns to describe the clothes in the proper scene, and make simple dialogues of shopping.

Well, how to achieve the teaching objectives better, to stre the key points and break through the difficult points? The key is how to make use of the proper teaching methods; I’ll talk about my teaching methods 2 Teaching Methods:

According to the modern perception theories and social intercourse teaching theories, I adopt the TSA method and TBLT method in my teaching, namely Total Situational Action and 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The former is a “scene — activity” teaching method .It establishes a real scene and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teacher and the Ss .It emphasizes a dynamic information exchange between the teacher and Ss.

The latter offers the Ss an opportunity to complete the tasks in which Ss use language to achieve a specific activity reflects real life and learners focus on meaning; they are free to use any language they want.

At the same time, make use of the modern electricity teaching equipments and all kinds of teaching means, it can mobilize the Ss’ enthusiasm and creativity in learning 3 Studying Methods:

Let Ss study in a relaxed and agreeable understand the new knowledge in certain degree through the mental proce of seeing, hearing, saying, observing, imagining, thinking make preparation for completing the new study task.

After feeling and comprehending the language points, let Ss obtain the knowledge actively by probe study and cooperative , develop the Ss’ abilities of studying and working with the learning language 4 Teaching Proce: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teaching proce systematically, properly and efficiently, under the principle of “regard Ss as the corpus, the teacher inspires for predominance”, I divide the teaching proce into five 1 a song: The coat in window.

So as to the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children,singing a song can make Ss feel pleased and satisfied, and can arouse exciting this step, teacher and the Ss sing in unison and perform the song “The coat in window.”

Thus, review the sentence pattern “How much is …?” And arouse the Ss' performance desire, participation desire, and lead the Ss into a thick English studying 2 Presentation and : Look for Cinderella.

Broadcast a part of “Cinderella” with the flash, presenting a crystal shoe that Cinderella lose, and establishes a scene of ministers look for the proper size the role playing, guide the Ss to use the sentence pattern “What size do you wear?” “Size ….”to make the question and design is a novelty of my leon; it leads the Ss into the fairy acquire the language unconsciously and can do communication to the shopping topic naturally from the unsuited shoes, and demonstrate the sentence pattern “How much are they?”

With a good student to be the aistant, I perform to go shopping, and guide the Ss to make the answer: “They are ….”

In this course, Ss can understand the main contents of this dialogue and get the key points by scene : Gue the price.

From buying a pair of shoes for me to buying a pair for my mom, introduce the sentence pattern “A pair of … for ….”

The CAI presents a big cabinet with various shoes, ask the Ss to gue their price, and then display them.

It considers that children can keep their attentions in limited game can avoid the lifelene and boredom from the pure machine drills .It creates the conditions of a relaxed and natural atmosphere for children’s achieve the aim of consolidating and deepening the sentence the ) At this time, John and his mom come to the shoe store.

It reappears the relevant conversation by broadcasting the VCD, let Ss know the text contents with a combination of audio and video, words and pictures, which cater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rimary period to be curious and

pursuing

interest

an

freshne.

b) After the audio-visual commences, play the tape recorder completely again, let the Ss concentrate on listening, then answer my questions according to the .: What size does John wear? How much? Whether buy or not, etc.

c) After be familiar with the text, let the Ss try to act out the this step, it achieved the teaching aim of understanding and talking the dialogue of this 3 Task : Mother’s Day.

To master the language capability needs certain amount of I still adopt the “Task-based” teaching method, which is defined by strong practicality and exact task, so as to make break-through about the difficult points of this advance, I shall arrange the claroom to some busine locations, such as clothes store, shoes store, fruit store shall divide the cla into groups and play roles, and then give the Ss a certain quantity of specie currency, so that they may choose and buy the gifts for Mother’s Day.

For this step, I shall instruct the Ss to use the words and patterns learnt in the proce of completing certain , they may have mutual improvement in exchanging information during the communicating activities.

Most Ss can take their parts in the activities, especially for the Ss who have trouble in English the group activities, they can speak a little English with no doubt, this will encourage them to speak fact, it incarnates a kind of demand of human says:

“In one’s mind, there is always a kind of deeply rooted demand that is the hope to feel oneself a finder and Ss’ spirits, such demand is specially strong.”

This step also leads to the emotion objective of this leon that is to have moral education in this 4 Consolidation and extension.

Summarize the whole leon, and arrange the the correlative exercises in the activity the mastering of knowledge of this Ss to interview their friends asking the price and size of their clothing and make records of the information.

This content is an extension of the previous leon, to meet the needs of increasing communicating demand of some 5 Blackboard Design.

Show on the CAI.(It’s a ….)

Anyway, the teaching of this leon aims to develop not only the Ss' language technical abilities, but also the diverse intelligence by integrated teaching teachers, to make our English clarooms shine with vitality, we are laid with heavy burden, and we still have long way to are the lecture notes of my you

小学英语教案(篇10)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1)能听懂、会说What’s his name ? His name is……用He has ……….来介绍自身的朋友,并能熟练〖〗运用。

(2)能听、说、认读单词:Chinese photo he’s his has.

2.能力目标:

(1)能就本课的重点句型来进行对话和描述自身的朋友。

(2)能结合新旧知识完成猜谜语的游戏,提高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3.情感目标:

(1)营造宽松的课堂氛围,让同学乐于学习,善于表达。

(2)注重良好的语音语调训练。

二、教学重难点

1.句型What’s his name ? His name is ….. He has ……..

2.用简单的句子对自身的朋友进行描述。

三、学情分析

本课时的教学对象是小学四年级同学,四年级的同学已有一年的学习基础,但是因为所学知识不够,此时的同学正处于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发展的阶段。大多数同学乐于参与各种英语学习,并在英语学习中体会了胜利的乐趣。

四、教具准备:

课件、照片、John和Mom的头饰。

教学过程:

Step1 Warming up

(1)Sing a song :Head should knees and toes.复习身体部位的单词。

(2)认读单词卡片:long hair short hair strong thin.

Step2 Revision

(1) 课件出现大眼睛和小眼睛,引导同学用He has…….说出big eyes和 small eyes。

(2) 课件出现黑头发和黄头发,用What colour are they?引出black hair 和 yellow hair。

(3) 说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和相对词。

Big----small , short----long , thin----strong , black----white ……..

Step3 Presentation

(1) 课件出示两组照片一组是Zhang Peng 和Wu Yifan,另一组是John 和 Mike。

T:Where is Zhang Peng from ?

S: He is from China .

T: Yes. He is a Chinese boy. 跟读Chinese boy。

(2)问题引出Zhang Peng . Who’s John’s friend? Guess.

T:He has short black hair. He has big eyes. He is tall. He is strong, too.

S:He’s Zhang Peng.

(3)Took! This is his photo.重复,同时拿出照片,协助理解意思,跟读。出示多张同班同学照片。

T: I have many photos. They are my friends. What’s his name. 引导同学用“His name is …..”回答。

(4)T: John has a Chinese friend. He is Zhang Peng . He will tell his mother.

(5)播放空中课堂光盘,同学理解并跟读。

(6)角色扮演。

Step 4 Consolidasion

猜谜语。猜对一个,课件上就依次出现该动物的照片。

(1) It is white and black, it likes eating bamboons. Who is it?

(2) It is tall, it has long neck and legs. Who is it?

(3) It has two long ears and big eyes. It can jump. Who is it?

(4) It looks likes a tiger, but not a tiger. It likes catch mice, and it likes eating fish. Who is it?

Step 5 Home work

Draw a picture of your friends, then describe it.

Blackboard designing :

He has……

What’s his name? His name is ……..

小学三年级英语教案


想要寻找高质量的文章,您可以考虑阅读“小学三年级英语教案”。每一位老师通常需要准备一份教案课件,撰写出优良的教案课件是每位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教学大纲是指引教师有序开展教学的重要指南。如果您对这个主题感兴趣,请关注我们的网页!

小学三年级英语教案 篇1

【教具准备】

单词卡片。

小动物头饰。

3、教材相配套的教学课件。

4、教材相配套的教学录音带。

【教学过程】

热身/复习(Warm-up/Revision)

1、Listen and do

教师发出口令,(big/small …), 孩子听到口令后用动作表演。

2、说反义词

教师说small,孩子说出big。

呈现新课 (Presentation)

1、教师出示Let's learn部分的挂图,让孩子说说What can you see?

让孩子用学过的词描述一下看到的动物。

2、出示Let's learn部分录像,学生认读tall short giraffe deer四个单词;教师出示词卡,让孩子用动作表现词义。

3、黑板上贴出所有学过的描述性单词,让孩子把单词和相应的形象连在一起。

然后用完整的句子描述。教师可告诉学生或让学生自己归纳:单词short有两种意思, 所以有两个反义词long和 tall。

4、Sing the song

教师在黑板上贴出所有学过的动物图片,让孩子说一说。

听录音,让孩子边听,边上前指出。

听录音,边听边举手中的动物头饰。

小组里表演歌曲,带上头饰表演,边演边唱。

(三)趣味操练 (Practice)

活动一:听一听,做一做

教师出示单词卡片(形容词+物品名称。如:a long ruler), 孩子根据要求,找到物品,最快的获胜。

活动二:Listen and draw

听一听,画一画

教师用英语说出要求:Draw a big bag/…

孩子根据要求画出物品,然后小组比一比谁画的好,比一比谁的大,谁的小。

小学三年级英语教案 篇2

一、教材分析

运用运用四年级学过的there be 句型描述事物的数量,通过本课的学习能用There are enough.和 There aren’t enough. 来描述事物的数量是否与实际所需相符。

二、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对there be 句型已经有了较强的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并且能选择正确的单复数形式进行描述。因此,在复习环节上,可以引导学生对教室里或者学生自己或家中的物品进行描述,唤起学生对这类句型的记忆。对于there be 句型,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的交流,大部分学生能够通过运用所学知识完成新知识的掌握。因此,在新课教学的环节中,应注意教学形式的多样性,避免学生因对句型熟悉而感觉枯燥。

三、教学准备

全班学生新作业本、单词卡、录音机。

四、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能听懂、会说并认读单词:enough, every,everyone ,give, them,careful。

2、能听懂、会说并认读句子:There are ten pencils in the blue box. There are enough pencils. There aren’t enough pencils.

(二)能力目标

1、能在实际情景中运用There are…There are enough… There aren’t enough… 向他人表达物品数量及是否充足,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2、能运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提高知识的的迁移能力及自主学习能力。

(三)情感目标

1、能积极参与活动,在活动中善于运用知识与他人合作与交流,获得英语学习的兴趣及成功体验。

2、能够运用所学表达对他人的'关爱。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教学重点:

1、听、说并认读单词:enough, every,everyone ,give, them,careful。

2、听、说并认读句子:There are ten pencils in the blue box. There are enough pencils. There aren’t enough pencils.

3、在情景中运用There are…There are enough… There aren’t enough… 向他人表达物品数量及是否充足。

(二)教学难点:

1、careful、them等单词的发音

2、在实际情景中运用There are…There are enough… There aren’t enough… 向他人表达物品数量及是否充足。

六、教学过程

(一)热身启动:

1、Sing a song《How many do you want ?》

2、Free talk

T:Our classroom is beautiful.There are twenty desks . There are two windows in the wall . There are twenty chairs .学生也举例子。

(二)单词呈现:

1、(1)师手拿4本书,问:How many books are there in my hand? 学生回答: There are four.

(2)师再问:How many children are there in this group?学生回答:There are four.

2、师给这4个学生分书,并说:I give one book to every child. 分完后说:There are enough books.让学生猜什么意思。

3、师为学生创设情境,学习There aren’t enough books.

4、让学生练习读句子There are enough.... 和There aren’t enough....并给读得好的学生发铅笔:give a pencil to you.或give you a pencil.让学生猜give的意思。

5、学习单词“give”。

小游戏:让学生传递卡片,体会“give”的意思。

6、学习词组“give out”。

(1)师说:I have gotmany work book. I want to give out these work books.

并告诉学生“give out”是分发的意思。并说:Who can help me?

(2)找4个学生帮忙分卡片。

(3)分完后,问发卡片的学生:Are there enough work books?

(4)学习肯定回答和否定回答。Yes, there are. / No, there aren’t.

(5)练习句型Are there enough works books?  Yes, there are. / No, there aren’t.

(三)学习课文:

Yesterday Ms Smart bought some pencils to her children.

1、听第一遍录音。回答问题:What did Ms Smart buy yesterday?

2、学生回答。

3、听第二遍录音。并解决How many pencils did Ms Smart buy? How many students are there in the classroom? 这两个问题。

4、学生回答。

5、听录音跟读课文,解决背景单词。并问How many pencils did John have?

(四)巩固练习

1、分组练习对话

2、Activity 3:point and say 练习There are enough... 及There aren’t enough...

(五)Homework:

读课文,小组表演。

小学三年级英语教案 篇3

教学内容:Let’s learn

教学目标:1.学习UK,Canada,USA,China,要求学生能够听、说、认读,并且能够听懂、会说“I’m from …

2. Let’schant通过歌曲巩固本课单词。

3.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4.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学习UK,Canada,USA,China,要求学生能够听、说、认读,并且能够听懂、会说“I’m from …

教学难点:通过歌曲巩固本课单词。

教学过程:

1、老师出示国旗图片,让学生认识,引出单词:UK, USA, China, Canada。

2、认读单词。

3、听录音或看课件认识不同国家的标志性建筑物,并跟读单词。

4、学生小组讨论:这些图片中的建筑物名称及所属国家。

5、小组活动:把图片和国家配对。看看谁最先完成。

教师出示事先准备好的国家国旗和建筑物的图片等,一个人出示图片,另一个人说:I’m from….让学生反复练习句子。

6、听录音,跟读对话。

趣味操练(Practice)

1、两人一组用国旗或图片进行对话。

2、Let’s chant。

3、听录音,跟着说唱。

当堂对话连线:

Nice toseeyou. Nice to meet you.

This is myfriend,Amy. Goodafternoon.

Goodafternoon. Nice to seeyou

板书:

Unit 1 Welcome back to school

part A Let’s learn

UK,USA,China, Canada。

教学反思:

小学三年级英语教案 篇4

Lesson19: Family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掌握下列词汇:

family, father, mother, brother,sister.(2)学生能理解并口头应答下列句子:This is my_______.(3)学生能唱歌曲:The Family in Our House

2、情感与态度: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运用句式,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学生在生活中热爱家人,学会关心家人。

3、过程与方法:

采用合作式、体验式的方法进行学习。教学重难点: 掌握下列词汇:

father, mother, brother,sister,family.能够理解并口头应答下列句子:This is my_______.教具学具:图片、卡片、录音机、学生自己动手画的图片。教学过程:

Class opening Greeting

1.复习上节课学过的内容:

How are you today? Are you okay?

(1)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问答练习:(2)学生之间进行对话练习: 2.学习生词:

family, brother,sister,mother, father.(1)出示家庭关系,演示生词。(2)认读新单词。

(3)利用图片介绍家庭成员。(4)跟读课文。

3.Let’s sing!

一起学唱

The Family in Our House

4.Let’s do it!

看书上的

Danny 的家庭,介绍 Danny的家人。

学生利用自己制作的图片分组讨论,说说自己的家庭成员。板书设计:

Lesson 19: Family

family

father

mother

课后习题:

连线

Mr.Smith

Mrs.Smith

Jenny

Tom

Lynn

课后反思:

brother

me

daughter

mother

son

father sister 2

小学三年级英语教案 篇5

课时:总3课时 分第1课时 主备人:柳毅洁 集体备课组:三年级英语备课组

【教学目标】复习第4-6单元所学的日常用语的复习,教师帮助学生理解故事的寓

意,要注意培养学生在实际情景中运用语言的能力。

【教学重点】复习第4-6单元所学的日常用语。

【教学难点】要求学生能在实际的情景中运用学到的日常用语。

【教具准备】1. 小鸟,鸟妈妈,一只猫的头饰。

2. 教师准备4-6单元的图片和词卡

3. 教师准备一个托盘,上有八个蛋糕。

4. 教学录音器材

【学法指导】情景交际法

【习惯培养】大胆开口说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复习热身(3-5分钟)

1. 师生互致问候,然后学生间自由交谈,可用问答的方式。

2. 教师出示词卡,让学生认读。

二、新课呈现(5-8分钟)

1. 呈现树林的背景图,,用卡纸挖出两个圈,遮住大部分,像“望远镜”

一样

上下移动卡纸,猜测看到的东西并用英语表达,从而达到复习词汇的目的。What’

s in the forest?Look,look,look!I can see a bird.Act like a bird.Fly,fly,fly.Do you like the

bird? Yes, I like it.\No ,I don’t like it. Look at the bird .It’s in the tree.What’s this?

Water. Drink some water.(可拓展其他食物的单词)

2. 故事呈现

(1)教师带上小黑猫的头饰,模仿小黑猫,小鸟和鸟妈妈的声音让学生听音,

用这种讲故事的方法帮助学生更容易理解故事大意。讲故事过程中,教师必须要

突出I like it的不同语气。

(2)Free talk

教师提出若干个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学生在表达看法中可以渗透情感教育,如

当别人的赞美或者祝福,要说Thank you\Thanks.

(3)教师讲解内容中的难点,让学生跟读。

(4)教师播放该部分录音,让学生跟读,

三、趣味操练(10-15分钟)

(1)教师放录音,让学生跟读对话

(2)将学生分组,进行角色表演。

(3)请学生上讲台进行角色表演。

四、运用拓展(5-8分钟)

(1)听录音,仿读会话,并在实际情景中运用所学内容。

(2)让学生根据所学对话,自编一段故事对话,注意运用所学内容。

五、评价反馈(3-5分钟)

本学期的英语学习已近结束,可在此与学生进行小结,并鼓励学生争取获得

Excellent的贴纸奖励。做部分练习,方法和步骤参考第一单元。

范文2 Recycle 2

课时:总3课时 分第2课时 主备人:柳毅洁 集体备课组:三年级英语备课组

【教学目标】1. 要求学生重点巩固4-6单元的词汇,同时复习前三个单元中的部

分词汇,掌握后三个单元的重点句型,在真实的情景中灵活运用

What’s this ? \What’s that? It’s „\Have some water.\Here you

are.\Can I have some cake?\Thank you.\How old are you ? I’

m „.\How many„?

2. 考察学生的听力能力,是考察学生是否能综合运用所学的句子和

单词。

【教学重点】掌握第4-6单元所学的词汇,要求学生能在实际的情景中进行运用。

【教学难点】在真实情景中运用句型。

【教具准备】1. 教师让学生准备已学过的有关文具、颜色、身体部分、动物、食

物和数字的词汇。

2. 一个骰子。

3. 学生四人一组准备1-12 的数字卡片。

4. 学生四人一组,每组准备四个颜色不同的棋子,每人一个。

【学法指导】情景交际法

【习惯培养】认真听课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复习热身(3-5分钟)

1. 让学生跟随录音一起唱歌曲 Ten Little Candles 。用手指来代替candle。如

唱one little candle时伸一个手指。

2. 学生进行日常对话,如:

P1: Hello! How are you?

P2: I'm fine, thank you. And you?

P1: I'm fine, thanks. 等等。

3. 教师展示动物的图片,通过Guessing game 来复习单词。

请一个同学上讲台面朝黑板,教师将手中的卡片让下面的同学选一张,然后

请面朝黑板的同学猜教师手上的图片是什么,可有三次机会,下面的同学用yes, no来回答。

二、新课呈现(5-8分钟)

1. 教师快速闪过单词图片,看到的学生以最快的速度站起来并说出单词,然

后再把单词贴在黑板上。What can you see? What colour is it ?How many books?

2. 完成课本第67页Listen and tick.

3. 完成课本第68页Cross out words that don’t belong.

4. 让学生同桌两人完成Go up to the ladders.Go down the snakes.

三、趣味操练(10-15分钟)

1. 语用活动

2. 呈现情景“Birthday Party”

生日歌曲响起,教师戴上头饰扮演主人公Amy,引出情境Amy的生日party,

先让学生猜测一下Amy 的年龄,限定猜测次数。

3. 猜礼物

(1)教师出示一些盒子,代表是Amy收到的礼物盒,每当礼物打开,同学

们就把看到的礼物图的英文说出来,如:a bear, a schoolbag„

(2)当礼物全部打开后,让学生数数相同礼物的数量。

四、运用拓展(5-8分钟)

1. Party大食会

教师把学生分为以六人未一组,小组中有一名同学扮演生日会主人Amy,她

负责“款待”参加party 的同学,自编对话并表演。There is a lot of and drink. I’d

like some water,please.Here you are.Have some Coke.Can I have some cake? Sure.

2. 做活动手册本单元第2部分和第3部分练习。

五、评价反馈(3-5分钟)

在课下和同学一起玩Let's play的游戏。

范文3 Recycle 2

课时:总3课时 分第3课时 主备人:柳毅洁 集体备课组:三年级英语备课组

【教学目标】1. 通过补全字母帮助学生区别和辨认字母的大小写。同时,让学生

清楚26个字母的排序,认识其字母的代表单词。

2. 学会字母歌

【教学重点】 巩固复习1-6单元所学的字母,听到字母能说出它对应的发音。

【教学难点】巩固复习1-6单元所学的字母,听到字母能说出它对应的发音。

【教具准备】1.师生准备已学过26个字母的大小写及其读音。

2. 教师卡片,录音器材

【学法指导】活动交流

【习惯培养】工整书写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复习热身(3-5分钟)

1. 学生间进行日常对话。

2. 将学生分两组,一边拍手,一边唱第一单元的ABC song。

二、新课呈现(5-8分钟)

1. 字母接龙:教师随便念出一个字母,学生马上反应出其字母前面或者后面

一个字母。完成课本第69 页Fill in the blanks的练习,或把它布置成家庭作业。

2. Bingo 游戏:提前让学生在英语本上画出九方格,游戏开始前,先让学生

写下自己喜欢的九个大写或者小写字母。游戏开始,教师或者请一位学生随意念

出三个字母,其字母能够连成直线就站起来大声喊出Bingo。

3. 学唱歌曲Sing a song中的歌曲。学生可以一起拍手演唱。教师也可以增加

难度,要求学生唱到元音字母时起立。

三、趣味操练(10-15分钟)

1. “倒金字塔游戏”快速认读单词,教师先快速呈现一个字母让学生马上认

读出来,接着呈现两个,三个„按照学生水平,如此增加字母的数量。

2. 根据字母代表单词自编歌谣。

四、运用拓展(5-8分钟)

做活动手册本单元第4、5部分。

五、评价反馈(3-5分钟)

将这首歌唱给家长和同学听。

小学三年级英语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

1.听说读写字母Ll、Mm、Nn、Oo、Pp

2.听说读单词light、milk、nose、orange、plane

过程方法

Listening 、reading、speaking and acting .

情感态度

通过游戏教学等活动方式,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

教学重点

1.字母、单词的正确发音。

2.能熟练掌握字母和单词。

教学难点

小写字母l和p 的手写与印刷体区别。

教学、教具(课件准备)

CAI, ppt, cassette recorder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Step 1 warming-up

1. Greetings

2.Sing the song. Hello, what’s your name?

3.Say the letters“A—K” with the pupils.

Step 2 procedure

1. (ppt shows light)

T: What’s this?

It’s a light. What colour?.

2. Teach “Ll” (强调小写l 的手写与印刷体的区别.

3. Teach “milk 、 nose 、 orange 、 plane”and the letters“Mm、Nn、Oo、Pp” (在教授Pp的时注意区分手写体和印刷体。)

Then read more.

Step 3.Activities:

1. PPT shows the letters“A—L” in order.

2. Change the order.

3. Show the words and the correct pictures. Match the pictures and the words.

4. Ss write the letters, give some guide.

Homework:

1.Listen and read the letters and words.

2.Write these letters five times.

3. Preview the letters.

预设学生活动

Greetings

Sing together

Read and write the letters:“A—K”

Repeat the letters and words.

Read in groups.

Read in pairs.

Read one by one.

Write

Say the letters.

Read in the right order.

Read and match the .

Read and write.

板书设计

Ll Mm Nn Oo Pp

light milk nose orange plane

课后反思

本节课字母教学运用新颖的呈现方式,注意读音和书写规范,并在此基础上学习更多词汇,既巩固了字母,也扩展了词汇量,练习方式也极具趣味性,学生乐于参与活动,教学效果很好。

小学三年级英语教案 篇7

冀教版英语七年级下册Unit2 教案

Lesson7: What's your project about?

Step1:复习巩固、激情导入

导入:The school let students make a project about the Silk Road?

Step2:出示目标、明确任务

1.牢记本课黑体词汇:project/interest/still/anywhere/joke等;

2.熟读对话,把握其意;

3.背诵重点句子1-6,并灵活运用相关知识点。

Step3: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任务一:限时5分钟,熟读所有词汇,牢记黑体词汇

任务二:熟读对话,把握其意,画出不理解处,同桌之间交流

任务三:背诵重点句子,并自学知识点,画出不理解处,同桌之间交流

1.What’s your project about? 2.My project is about some places of interest in China.3.A joke is something funny you say to make people laugh.4.Can you translate any jokes into English? 5.I’m making a joke.6.I slept for two full days.Step4:师生互动、展示提升

互动一:单词记忆比赛

互动二:对话熟读接力赛

互动三:知识点展示大比拼

知识点一:What's your project about? 【固定句型】询问课题:What's your project about? 答语:My project is about„/It’s about-----

Eg:--What's your project about?

--It's about some places of interest in China./ My project is about some places of interest in China.知识点二:A joke is something funny you say to make people laugh.Something是不定代词,adj.动词不定式都放在其后做后置定语。Make sb.do sth.知识点三:4.Can you translate any jokes into English?

Translate „into„

知识点四:I'm making a joke.Make sb.do sth.知识点五:6.I slept for two full days.一般过去时态——表示过去某个时间发生的动作货存在的状态,也可以表示经常反复发生的动作。

构成:主语+过去式

常见时间状语标志词:①刚才just now;②…以前

…ago(两天前two days ago;一年前a year ago);③上一个 last…(去年last year;)

Step5:巩固练习、检测验收

教学反思:

Lesson8: Marco Polo and the Silk Road

Step1:复习巩固、激情导入

复习:提问Lesson7知识点1-6

导入: Did you heard Marco Polo?

Step2:出示目标、明确任务

1.牢记本课黑体词汇:age ,Europe,Asia,journey, king, coal, discover, invent, other等;

2.熟读课文,把握其意;

3.背诵重点句子1-5,并灵活运用相关知识点。

Step3: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任务一:限时5分钟,熟读所有词汇,牢记黑体词汇

任务二:熟读课文,把握其意,画出不理解处,同桌之间交流

任务三:背诵重点句子,并自学知识点,画出不理解处,同桌之间交流

1.At the age of 17, he went to china.2.Together, they moved goods between Europe and Asia on the Silk Road.3.He met the king and worked for him for 17 years old.4.He brought some coal and paper back to Italy with him.5.I hope to write a book like that someday.Step4:师生互动、展示提升

互动一:单词记忆比赛

互动二:课文熟读接力赛

互动三:知识点展示大比拼

知识点一:At the age of 17, he went to china.(1)At the age of“在岁„„ 时”,=when „ be„ years old(2)询问对方年龄时用How old are you? What’s your age.知识点二:Together, they moved goods between Europe and Asia on the Silk Road.between„ and„

在„„和„„之间,表示在两者之间。既可表示时间也可表示距离。

知识点三:

He met the king and worked for him for 17 years for 意为“为„„工作”

知识点四:He brought some coal and paper back to Italy with him.bring back拿回来,取回来

知识点五:I hope to write a book like that someday.hope希望,动词,后常接动词不定式或宾语从句。但hope sb.to do sth.是错误的 Step5:巩固练习、检测验收

1.Marco Polo is a man from____________________(欧洲).2.Who____________________(发现)America? 3.Who____________________(发明)paper? 4.Their_____________________(旅程)lasted about twenty years.5.At ____________(年龄)eight, he learned to swim.教学反思:

Lesson9: Danny’s School Project

Step1:复习巩固、激情导入

复习:提问Lesson8知识点1-5

导入:Can you describe some places and things from China?

Step2:出示目标、明确任务

1.牢记本课词汇: describe, build, ago, army, tool, more;

2.熟读对话,把握其意;

3.背诵重点句子1-5,并灵活运用相关知识点。

Step3: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任务一:限时4分钟,牢记词汇

任务二:熟读对话,把握其意,画出不理解处,同桌之间交流

任务三:背诵重点句子,并自学知识点,画出不理解处,同桌之间交流

1.Just try your best.2.They look like an ancient army.3.Its lives in the desert.4.Well done!5.Can you tell us a little bit more, please? Step4:师生互动、展示提升

互动一:熟读对话比赛

互动二:课文熟读接力赛

互动三:知识点展示大比拼

知识点一:Just try your best.Try one’s best 尽某人最大努力try one’s best to do sth.=do one’s best

知识点二:They look like an ancient army.look like 看起来像,look是系动词,看起来。Like是介词“像„„一样”

知识点三:Its lives in the 不及物指长期居住在某地。接住所时常与介词in连用。

知识点四:Well done!

做得好,这是个简略回答,常用于口语中赞扬对方的行动。一般单独使用,具有祈使句的性质。

知识点五:Can you tell us a little bit more, please? a little bit稍微,少许,有些,相当于副词,常用于修饰副词,形容词,动词等,多出现在口语中,相当于a little或a bit.?Step5:巩固练习、检测验收

1.The boy 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述)himself just now.2.The workers __________________(修建)two buildings last year.3.It’s __________________(重要)to help others.4.How many ________________(工具)can we use? 5.My brother joined the ___________________(军队)last week.Rewrite these sentences in the simple tense.Are the verbs regular(R)or irregular(IR)?

1.They looked at the picture.→ 2.Amary rode a horse.→

3.They built a bridge over the river.→ 4.We lived in the desert.→ 5.The new TV came in a big box.→

教学反思:

Lesson11: Food in China

Step1:复习巩固、激情导入

复习:Lesson10 短语和单词

导入:Please tell me some delicious food in China.Step2:出示目标、明确任务

1.牢记本课黑体词汇:online, especially, treasure, end, product, worth, taste, true, once等;

2.熟读短文,把握其意;

3.背诵重点句子1-4,并灵活运用相关知识点。

Step3: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任务一:限时5分钟,熟读所有词汇,牢记黑体词汇

任务二:熟读短文,把握其意,画出不理解处,同桌之间交流

任务三:背诵重点句子,并自学知识点,画出不理解处,同桌之间交流

1.Jenny goes online to tell others about the food in China.2.I just got back from a trip to the Silk Road in China.3.Some people eat noodles for breakfast.4.Sometimes, they eat them for lunch or supper, too.Step4:师生互动、展示提升

互动一:单词记忆比赛

互动二:对话熟读接力赛

互动三:分角色表演对话

互动四:知识点展示大比拼

知识点一:Jenny goes online to tell others about the food in China.句中的others为代词,泛指其他的人或物,指剩余的部分,但不是全部。Others相当于other+名词复数。

E.g.some students like action movies and others(other students)like comedies.一些学生喜欢动作片,其他一些学生喜欢喜剧片。

知识点二:I just got back from a trip to the Silk Road in China.get back from 从„„回来。

They have just got back from Australia.他们刚刚从澳大利亚回来。

知识点三:Some people eat noodles for breakfast.for breakfast作为早饭,介词for 在这里表示“对于„„来说;就„„而言”,后面常接名词或代词。

For breakfast, she likes eggs, bananas and apples.她早餐喜欢吃鸡蛋,香蕉和水果。

For you, the computer game is difficult.对你来说,这个电脑游戏很难。

知识点四:Sometimes, they eat them for lunch or supper, too.Sometimes,有时候,相当于at times,表示频率。He goes to school on foot sometimes.他有时走着去上学。

[拓展](1)sometime,某个时候。

I want to go to Tibet sometime in the future.我想将来某个时候去西藏。

(2)some times几次,此处time是可数名词,意为 “次数”。I told you some times, but you still forgot it.我告诉了你几次,但你还是忘了。

(3)some time 意为“一段/一些时间”,此处time 是不可数名词,意为“时间”。It took him some time to finish the homework.完成作业花费了他一些时间。

Step5:巩固练习、检测验收

教学反思:

Lesson12:A Blog about the Silk Road

Step1:复习巩固、激情导入

复习:提问Lesson11知识点1-4

导入:Do you have a blog? Do you know something about blog?

Step2:出示目标、明确任务

1.牢记本课黑体词汇:experience, alive, own, should, anyone, suggestion 等;

2.熟读课文,把握其意;

3.背诵重点句子1-6,并灵活运用相关知识点。

Step3: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任务一:限时3分钟,熟读所有词汇,牢记黑体词汇

任务二:熟读课文,把握其意,画出不理解处,同桌之间交流

任务三:背诵重点句子,并自学知识点,画出不理解处,同桌之间交流

1.I saw and experienced a lot on the trip.2.The history of China is so alive in these places.3.I saw my own history and culture in a new way.4.Where should I go next? 5.Does anyone have any suggestions?

6.Li Ming had a good time on his trip to the Silk Road.Step4:师生互动、展示提升

互动一:单词记忆比赛

互动二:课文熟读接力赛

互动三:知识点展示大比拼

知识点一:I saw and experienced a lot on the trip.experience v.& n.体验,经历,经验

作“经验”讲时,是不可数名词,而作为“经历”讲时是可数名词。知识点二:The history of China is so alive in these places.alive adj.活着的,有活力的,为表语形容词,常用来指人,有时也可指物,作表语时与living 互换,作定语时,为后置定语。

知识点三: I saw my own history and culture in a new way.(1)Own为代词时,意为:“自己的东西,属于自己的东西”,其后不接名词。无论是做形容词还是做代词,其前都必须有名词所有格,或形容词性物主代词。

(2)own为动词时意为“所有,拥有”,等于have。

知识点四:Where should I go next? Should,应该将要后跟动词原形,否定结构是“shouldn’t”,即“不应该”。

知识点五:Does anyone have any suggestions? Anyone 【拓展】近义词:anybody 任何人,无论谁 【辨析】anyone any one anyone 和any one 两词虽然一分一合,但含义及用法不同。

(1)anyone=anybody,表示任何人,其后不可接of短语,用作主语时,谓语动词用单数。

(2)Any one 的意思任何一个(人或物),用来表示只限一个,通常与of 短语来用.知识点六 Li Ming had a good time on his trip to the Silk Road.Have a good time 玩得开心过得愉快,good 也可用nice, wonderful, pleasant 代替have是实意动词,“经历”=have a lots of fun,Step5:巩固练习、检测验收

教学反思:

小学三年级英语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掌握句型:How many… do you see? I see… Wow, so beautiful!

2.掌握名词复数的构成及发音规则。

3.在情景会话中,熟练掌握how many及名词复数的应用。

教学重点

掌握句型:How many… do you see? I see… Wow, so beautiful! 并在对话中运用句型。

教学难点

1.名词复数的构成及其正确的发音。

many的用法。

3.进一步巩固助动词do在词句中的应用。

教学准备

教师:1—15的数字单词卡、教材相配套的教学课件及录音。

学生:课本、文具。

教学方法

1.实物演示教学法

教师利用图片或学生的学习用品来展示数词,同学跟教师朗读句子:How many crayons do you have? How many books do you have? 然后教师用汉语边数边说英语:I have six.让学生在轻松的会话情景中学习。

2.游戏教学法

同学们利用书本中的图片,进行对话练习:How many birds do you see? How many cats do you see? 学生根据图片回答:I see five./I see nine…在用英语数数的过程中体会英语的数词。

教学过程

Step 1: Warm-up

s(复习数字1—10)

教师举起右手做出各种表示数字的手势,让学生看好后,教师立即把手放到身后,让学生说出来(速度由慢到快)。也可小组竞赛,看哪组正确率高,在黑板上记分。

2.主情景图

(1)教师使用挂图或课件展示主情景图,引出本单元询问数量的话题。

(2)教师板书:数字、水果、 动物、 家庭单词。

(3)学生选择与本单元内容匹配的主题词。

(4)播放录音,让学生基本了解本单元的内容。

Step 2: Presentation

1.教师呈现对话情景图,但遮住风筝部分,只呈现两个小孩抬头看天空的情景。让学生猜两个小孩在看什么,引出单词kites和句子Look at the kites!

2.呈现完整情景图,引导学生看图谈论图片,同时用上表示数字和颜色的单词,引出数字eleven和twelve并领读,注意twelve的发音。

3.播放对话录音,回答问题:How many kites do you see?

4.让学生回答:I see 12!教师接着说:Wow, so beautiful!引出单词beautiful。

5.播放Let's talk部分的内容,让学生跟读课文内容。

6.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表演课文。

Step 3: Practice

1.游戏:魔术火柴盒

教师放一些火柴棒在盒子里,摇动盒子,并快速让学生看一眼。然后问其他同学:How many matches do you see?学生轮流猜,如果猜中,就可以获得一根火柴,最后看哪组获得的火柴棒多,就是胜方。

and count

(1)教师讲清规则,学生A询问How many…do you see?学生根据图片回答I see…

(2)两人进行小组对话活动。

3.完成全品学练考—课后练53页第二题。

Step 4: Consolidation

两人一组用实物或图片进行对话:How many…do you see? I see…

Step 5: Sum-up

师生一起回顾本课时所学内容:

句型:Look at the kites! How many… do you see?

Step 6: Homework

1.同学之间用所学句型问答文具、课桌等的数量。

2.完成全品学练考—课后练53页第三题。

板书设计

Unit 6 How many?

—Look at the kites! —Wow, so beautiful!

—How many kites do you see? —I see 12.

与本课相关的语法点及可选用的习题

many 的用法

how many用于引导特殊疑问句,意为“多少,几个”,后接可数名词复数形式。

如:How many girls do you see?

你看见多少个女孩?

2.英汉互译。

(1)how many

(2)so beautiful

(3)look at

(4)five pencils

(5)six boxes

(6)多少只鸟

(7)一只黑色的猫

(8)八只漂亮的风筝

3.选用全品学练考里相关的习题。

教学反思

本课时的主要教学内容是听、说、认读单词 eleven, twelve和使用句子 How many… do you see? I see… 来交流看到的物品数量。首先,教师通过课件引出新单词,并通过图片教授句型。然后通过小问答呈现对话,让学生模仿跟读对话,最后通过角色扮演和情景表演对所学句型进行巩固。 给学生创设了宽松、活泼的学习环境和真实、有意义的活动场景,让学生由被动的知识学习者变成积极的探索者,使学生体会到成功带来的喜悦,学习兴趣更浓了。

小学生活泼好动,爱唱爱跳。教师应根据小学生的`这些特点组织游戏活动,让他们在喜闻乐见的形式中充分发展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和掌握英文数词11—15 ,并能正确认读这些数词。

2.能在句子中熟练运用这些英文数词。

教学重点

掌握数字11—15的英文拼写及发音。

教学难点

认读数字eleven—fifteen。

教学准备

教师:与本课时相关的录音、 课件、蜡烛图片、单词卡片。

学生:课本。

教学方法

1.直观教学法

教师利用图片展示:11个梨,12个苹果,13个橙子,14本书,15个书包,同学跟读并记住这些数词。然后教师问:How many pears do you see? 学生做回答:I see eleven. 教师接着问:How many apples do you see?等等。学生根据实物进行回答:I see…使同学牢固掌握how many +可数名词复数的应用。

2.儿歌说唱教学法

教师播放Let's chant 部分的音乐,和同学一起说唱,让同学在音乐中体会英语的乐趣。

教学过程

Step 1: Warm-up

教师播放上册Unit 6 A部分Let's sing “Ten Little Candles Dance”的录音,让学生跟唱。教师在学生唱歌的过程中用蜡烛图片或实物做演示。教师把同学分成每15人一小组,从one一直按顺序数到fifteen,在数的过程中,教师帮助同学纠正发音,让学生初步理解eleven到fifteen。

Step 2: Presentation

1.教师让学生猜一猜手中有多少蜡烛的图片:How many candles do you see?学生猜完后,教师把图片贴到黑板上,边贴边让学生大声数出来,教读单词eleven。

2.教师依次增加黑板上蜡烛的数量,并询问学生:How many candles do you see?同时教师教学生twelve, thirteen, fourteen, fifteen这几个单词。

3.教师在黑板上贴出写有11—15英文单词的气球,让学生认读单词。

4.教师出示数字1—15的单词卡,打乱顺序让学生认读。

5.找15名学生到讲台前面各选择一个单词卡,然后按顺序排列。

6.教师播放本部分录音,让学生跟读单词。

Step 3: Practice

1.游戏:报数

请小组学生上台,先要求学生排好队,然后要求他们大声报数1—15。依次请各小组上台,比一比看哪一组排队快、静、齐,报数响亮、准确。

's chant

(1)教师播放 Let's chant部分的录音,让学生跟读。

(2)学生再次听录音并操练。

(3)让学生根据Let's chant编出另外四种物品的歌谣。

3.完成全品学练考—课后练54页第一题。

Step 4: Consolidation

游戏:拍皮球

学生分两组坐在原位,闭上眼,教师为两组打分。教师拍皮球,学生默数教师拍了几下。假设教师拍了14下,然后突然停下,问一名学生:What's the number?该学生应该答:Fourteen.如果他答对了,该组得分,并由该学生接替教师拍球,游戏继续进行,如果他答错了,就让别的学生纠正。哪组学生得分多,就为胜者。教师在拍球时可以在中间来个停顿。如先拍4下,停一停,再拍3下,接着问:What's the number?学生应答:Seven.或Four plus three is seven.

Step 5: Sum-up

师生一起回顾本课时所学内容:

1.单词:eleven, twelve, thirteen, fourteen,

fifteen。

's chant部分内容。

小学三年级英语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基本能听懂、说出并读出How old are you?语言结构,并能运用“I’m+数词。”的语言结构进行回答。同时,能用“I’m+数词,+too.”的语言结构表示对相同年龄的附和。

熟练掌握词汇look。

学唱歌曲I’m ten.

教学重点:

“How old are you? I’m…。”的语言结构。

“I’m…,too.”的语言结构。

任务设计:

A、学习任务

学习How old are you? “I’m+数词。”的语言结构。

学习“I’m+数词,+too.”的语言结构。

B、运用任务

运用任务1 小小调查员

运用任务2 小记者

运用任务3 好歌对唱

教学用品:

录音带、录音机、1——10英文数字卡片、皮球、单词卡片(cat \dog\dragon\bird\kite)、自制年龄牌、调查表、教师自备幸运盒、贴有双面胶的动画人物图片

教学过程:

一、启动(5分钟)

(1) 师生同唱第5模块歌曲Stand up!

(2) 教师任意给4个大组依次出示不同数字的英文词卡,各组学生根据看到的词汇迅速喊出该数字,并站起与所说出的数词相同人数的学生。教师为4组学生进行记分,并对优胜组予以奖励。(如果站起来的学生人数与数词不符,或者英文数词表述错误,则不得分。)

(3) 教师拿出已准备好的卡片运用What’s this ?的语言结构对学生进行提问,鼓励学生运用It’s a …。来进行回答。答对者可将该单词卡片放入教师准备好的幸运盒中。当问完所有问题后,教师庆最后一个回答对问题的学生从幸运盒中任意抽取一张卡片,并将图片的背面面朝其他学生,此时,教师可以鼓励其他学生运用Is it a …?对图片内容进行猜测。教师可以在学生猜测之前运用Is it a …?来进行猜测,给学生做出示范。

二、操练指导(5分钟)

(1) 教师出示句型“How old are you?”询问学生对该语言结构的理解,并对该语言结构进行教授。

(2) 教师可以为该语言结构加入相应的动作,如:how old——拍手两下,are you——拍膝盖两下。

(3) 教师请学生边作动作边练习该语言结构。

(4) 教师请男、女生完成互问互答。

教师教学用语:Now,boys,please stand up!Ask and do the actions. Girls,please answer.

Boys: “How old are you?”

Girls: “I’m…。”

(5)Chain-games

教师向学生扔出皮球并询问 “How old are you?”。 接到皮球的同__用“I’m+数词。”的语言结构进行回答。

三、课文呈现(6分钟)

(1) 教师请学生们猜测一下书中4位小主角的年龄。

(2) 在学生完成猜测之后,教师揭秘——播放第2单元课文录音,并请学生打开课本,听音看图。

(3) 教师请学生们将听到的故事用简洁的语言描述出来。

(4) 跟读课文。

(5) 教师请学生们以4人小组为单位,自由读课文。

(6) 全班齐读课文。

四、巩固训练(3分钟)

(1) 做活动用书第2单元活动1。教师对学生活动情况予以评价。

(2) 做活动用书第3单元活动2。(4人小组或同座位活动。)

五、完成运用任务1(7分钟)

(1) 教师先向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调查表,然后向几位学生的年龄进行调查,填调查表。

(2) 教师利用自己的调查表,向学生们汇报自己调查表的内容。

(3) 教师请学生们自制调查表,找到自己的朋友,对朋友的年龄进行调查,并填表,汇报。

(4) 根据学生们的表现,评选出调查员。教师对其表现予以奖励——将任意一动

六、复习总结(1分钟)

教师请学生总结所学各语言点。

小学三年级英语教案 篇10

【课题】unit 1 b

【教学目标】

▲★1 听懂会说 let's say,学习字母ddee以及以这些字母为首字母的单词. 2 let's do

【教材分析】

本部分继续学习字母的书写,主要学习字母dd,ee以及相关单词,并通过let's do的说说动动,熟悉并掌握5个字母,在讲解时,可利用对比法让学生掌握好英语字母的书写。可加入一些小游戏,让学生进行区分。主要采取师生、生生互相合作,学生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习得和学得。

【学生分析】

总结前面学习字母的经验,让学生积极主动的练习字母,设计小游戏激发学生兴趣.,学习热情比较高,情绪比较高昂。可通过学生的兴趣与积极性,营造学习氛围,利用学生的好胜心,将书写好的进行评比。

【教学准备】

教师:录音机、磁带、头饰 学生:课本、活动手册

【板书设计】

unit 1 b

dd, ee

duck, dog,

egg, elephant

【教学过程】

一、warm-up

1.教师用手势等肢体语言,表示出aabbcc三个字母,

让学生猜出字母,并大声读出.

2.出示字母卡,学生认读,并提问学生是否记得学过那些以它开头的单词.

3.放a部分let's chant的录音.学生有节奏的跟唱歌谣.

【设计意图】 :通过不同形式的复习,即巩固了所学.又起到热身的作用,调动学生积极性,并将学生引入英语情景。

二、presentation

1.出示字母卡学习字母,在单独呈现大写与小写,反复教读,用同样方法教学ee.

2.出示以这两个字母为首字母的单词卡片,问学生:what's this ?

学生回答: it's a duck.教读duck, dog, egg, elephant.

让学生注意an elephant而不是a elelephant

3.教读完后,出示单词卡片.让学生找出本节课所学字母 ,在其下面画线,或将其描红.

4.播放let's play录音,学生跟读.

【设计意图】 :达到师生互动教学,并将学生引入英语情景.。

三、practice

1.呈现大写或小写字母的趣味卡片,让学生认读

2.让学生发挥想象,说出这些字母像什么

3.教师安笔顺书写字母,让学生观察后将活动手册中的字母描红.

【设计意图】 :达到生生互动教学,并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

四、游戏

1.看谁站的快

学生手执字母卡,教师发令后学生以最快的速度按字母的顺序站成一排.全班边检查边读。

2.看谁敲的快

将字母卡贴在黑板上.以学生任意念其中一字母,另外两人比赛抢先敲出那一字母。

3.let's do,边听边做

五,课堂评价

本单元b, let's say 部分

五home work

读字母给家长听.

课后反思:

本节课学习效果比较好,学生能正确书写dd,ee,小写d写的不太漂亮.认读的比较好.

三年级英语教案十五篇


难道您还没有阅读过“三年级英语教案”吗?赶紧开始阅读吧。教案和课件也是老师工作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需要我们的教师认真对待。通过完善教案和课件,可以增强教师的教学信心。希望您能仔细了解所述的内容!

三年级英语教案 篇1

教材分析:单元的教学内容都是围绕“家”这一学生喜闻乐见的主题展开的。本节课是第四单元的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是要学习有关房间的五个单词及进行简单的对家的介绍,本课时是本单元的重点,所以首先应让学生掌握各个房间的名称,再通过Let’s do等TPR活动进行巩固操练,本节课掌握的好坏程度,直接会影响到本单元后阶段有关“描述和询问东西在哪里”的对话和故事的掌握,因此在本单元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Theaching goal:

1.能够听、说、认读五个有关房间的单词 study, kitchen, bedroom, bathroom, living room。

2.能够用This is my home. You can see a living room…句型简单介绍房子。

3.能够听懂“Let’s do”的指令,并做出相应的动作。

4. 培养学生对家的热爱,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

Theaching key:

熟练认读有关房间的五个单词。

Theaching difficulty:单词bathroom, living room,的正确发音。

Theaching aid: Cards Tape recorder CAI

Theaching method: TPR Pairwork Groupwork

Theaching steps

Step 1 Warm-up

1. Good morning. Boys and girls. How are you? Nice to meet you.

2.Let’s sing《In the Classroom》,OK?

Step 2 Preview

1.Show the CAI(door ,window) What’s this? This is my home, there are many room are there? Do you visit my home? Now, let’s study Unit4 《My Home》.

Step 3 Presentation

1.(Show the CAI). This is my home, you can see a bedroom, a living room, a study ,a kitchen and a bathroom.

2.Look ,what’s this?(客厅) There are five words on the blackboard, listen to me and guess, which word is “living room”?Teach“living room”. There is a TV in the living room. What can you do in the living room? Teach“watch TV”.Chant “living room,living room , watch TV.”

3.(Show the CAI). .Look ,what’s this?(书房) Listen to me and guess, which word is “study”?Teach“study”. There are many books in the study. What can you do in the study? Teach“read a book”.Chant “study,study, read a book”.

4.(Show the CAI). .Look ,what’s this?(厨房) Listen to me and guess, Which word is “kitchen”?Teach“kitchen”. What can you do in the study? Teach“have a snack”.Chant “kitchen ,kitchen,have a snack”.

5.(Show the CAI). .Look ,what’s this?(bathroom) Listen to me and guess, which word is “bathroom”?Teach“bathroom”. What can you do in the bathroom? Teach“take a shower”.Chant “bathroom ,bathroom ,take a shower”.

6.(Show the CAI). .Look ,what’s this?(bed ) What’s this? (room) What’s this? (bedroom)Teach“bedroom”. There is a bed in the bedroom. What can you do in the bedroom? Teach“have a sleep”.Chant “bedroom bedroom, have a sleep”.

7.Listen to the tape and read after the tape.

8.Let’s do.

Show the “Go to the ”, put the “living room, study , kitchen, bathroom, bedroom” on, then T act “Go to the living room, watch TV. Go to the study, read a book. Go to the kitchen,have a snack. Go to the bathroom ,take a shower. Go to the bedroom, have a sleep”.

Now let’s do, ok? Follow me.

Step 4 Practice

Now, this group is team one, this group is team two. Let’s go,ok?

1.炸地雷: Let’s play a game, Ok? Who can read? Read together.

2.Close your eyes, what’s missing? Guess, then tell us.

3.Now,look at the screen, Guess, what’s this? (Show the CAI ) The student guess.

4.look, this is my home,you can see a bedroom, a living room, a study ,a kitchen and a bathroom.

Who can do like me ? Tell us what’s your room like?

The students look and say.

Homework:

1.Tell your home to your friend.2. Prepare the“Lets talk.”

五、Blackblard design:

Unit4 My Home

living room watch TV

study read a book

kitchen have a snack

bathroom take a shower

bedroom have a sleep

三年级英语教案 篇2

教学重点:

询问对方的姓名及回答的用语Whats your name? My name is…的学习,以及另一种表达道别的表达法:See you.

教学难点:

Whats your name? My name is…中name的发音和欢迎用语Welcome!的发音。

教具准备:

教师应准备自己的`名字卡及本课主要人物的头饰;

要求学生准备一个面具,并制作一个写有本人姓名的头饰。

教学过程:

热身、复习(Warm-up/Revision)

1、唱"Hello"歌

2、师生互相问候Hello! /Hi!

3.、学生将胸卡戴在胸前,分别起立做自我介绍。如:

a、 Hello, Im Mary.

b.、Hi! Im Peter.

呈现新课(Presentation)

1、老师指着自己的英文名卡说Hello! Im Miss Zhang.然后用My names….反复说三到四遍自己的名字,速度由慢到正常。接着教师对一名学生发问Whats your name?(用清晰、缓慢的语调问两遍)边问边指他/她的名卡,并可以用夸张的口型提示他/她回答My names….教师对第一个应答学生应重点表扬,并发给奖章,以次鼓励学生认真听别人的问答,努力模仿教师说的新句型。

用类似的方法在教室里与学生进行问答练习,注意引导学生用My names….回答问题。

2、跟读、模仿Whats your name?注意学生对name一词中a的发音。

3、教道别语See you.,告诉学生其中意思是"再见"或"一会见"。教师同时可介绍一下英语中有许多单词是一词多意,在不同情景中表示的意义不同。Welcome还有不必表示感谢的意思,当对方说Thank you.谢谢的时候,通常可以回答You are welcome.表示"不用谢"或"不客气"。学生在此简单了解一下即可,教师可在今后多说多用,起到引导、表率的作用

4、听录音,放投影或通过录像、VCD来展示B部分Lets talk的内容。

趣味操练(Practice)

1、Pair work:可让学生戴上头饰,表演书上Lets talk的对话。

2、Lets play中的游戏,可请几个学生站在门外做迎宾先生或小姐,再请几个同学做嘉宾。每位迎宾者用Hello! Whats your name?进行发问后,嘉宾须用My names….答出自己的名字,方可入内。教室里的其他同学鼓掌并用Welcome!向他(她)表示欢迎。教师注意提示学生区分发音的正、误,培养学生练习听力的能力,养成会听的习惯。在纠正发音时要适度,切不可挫伤孩子的积极性。

3、四人或六人为一个小组,先将学生自制的名卡头饰收集在一起,再由每组的"小老师"通过问Whats your name?其他同学回答My names…的方式练习,答对的同学拿回自己的头饰戴在头上。

课堂评价 (Assessment)

做活动手册本单元第4部分练习。具体教学步骤参考如下:

1、教师引导学生猜猜图中人物所说的话。

2、教师讲解题目的意思并指导学生做练习的方法。

3、学生听录音做练习。

4、再次播放录音,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一句一句地跟读并互相核对答案,在通过给花朵涂色进行自我评价。

扩展性活动(Add-activities)备用

猜猜我是谁的游戏

请一位学生到讲台前边,用手蒙住眼睛。教师用手势指定一男一女两位学生,并告诉他们用(打招呼、自我介绍、询问对方姓名及回答)的句型对话,然后由被蒙住眼睛的学生直接说出说话双方人姓名,此时教师可根据学生情况扩展到His/Her names …的句型。

板书设计

Unit 1 Hello!

Whats your name? My names

(用学生或本册教材主人公的人名卡表示姓名)

教后反思:

本课只有四句话,但教学效果比预想的差,尤其是what’s your name?这句的发音,还要更强调m,得让学生认真听,看口形。本课可以让学生带头是表演,但头饰的名字不应多,以免造成负担,可选Mike Chengjie两个名字好念的。

三年级英语教案 篇3

3b unit 9. shopping

单元教学内容简析: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日常生活中购物时常用的英语表达方式。can i

help you? i'd like a......?以及词汇a cap、a jacket的四会掌握和词汇a hat、a tie、a

vest、a belt、socks、shoes的三会掌握。本单元日常用语学生第一次接触,但是本单元教

材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日常生活中购买服饰的场景,教师可利用实物或卡片,以情景对话的方

式将此句型引出,并通过不同的手势,语调和表情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在学生理解、掌握

的基础上,利用以前学过的水果、食品、饮料、家具等词汇进行扩展练习,让学生在贴近生

活的真实情境中学习英语,富有情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四会单词jacket和三会

单词vest以前已学过,因此,学生较易掌握,但是socks, shoes, trousers的复数形式需要

提醒学生注意。

单元教学要求:

1. 能听懂、会说、会读、会拼写单词:cap、jacket

2. 能听懂、会说、会读服装类词汇:a hat、a vest、a tie、a belt、socks、shoes、

trousers等。

3. 能听懂、会说日常交际用语:can i help you? what colour? how much is

it?......yuan, please.并能较熟练地运用日常交际用语回答。

4. 能背诵歌谣 a red dress.

单元教学重难点:

(1) 服装类单词cap、jacket的听,说,读,写。

(2) 本单元日常交际用语can i help you? what colour? how much is it?......yuan、

please 的熟练运用。

单元教学安排:

共六课时:

第一课时:学习a部分:learn to say.

第二课时:学习b部分:look and learn.

第三课时:学习c部分:look and say.

第四课时:学习d部分:look read and write.

第五课时:学习e部分:(1)fun house.

(2)play a game.

(3)say a rhyme.

第六课时:复习及完成练习册中的本单元练习。

the first period (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

3b 第九单元 a部分:

二、教学目标:

(1) 能听懂、会说日常交际用语can i help you? what colour? how much is it? ......

yuan、please,并能较熟练地运用日常交际用语回答。

(2) 有表情地朗读歌谣:a red dress

三、教学重难点:

本单元日常交际用语的正确理解、运用

四、课前准备:

1. 教具准备:本单元对话的挂图、录音机、磁带、实物 如:毛衣、短裙等以前学过的服装

类单词实物。

2. 教学准备:学生自备一些夹克、外套、连衣裙、t恤等服装,及一些人民币,预习a部分

内容。

3. 板书准备:黑板上预先写好课题:“shopping".

五、教学过程:

step1. warm up.

1、daily talk:教师可以走到学生面前用以前所学的日常用语

英语氛围,为下面的英语学习作铺垫。

2、学说歌谣:a red dress.

本歌谣是新内容,提到第一课时学,既可以复习以前3a所学的服装单词,又可以引出本节

课的新内容,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

step 2. revision:

由歌谣a red dress 引出以前所学的服装量单词。

a coat a jacket a sweater a blouse

a dress a skirt a shirt a t—shirt

教师边读边说:今天我们还要去商店里买一些新衣服,为下面的教学作铺垫。

step 3.presentation and practice.

(1) 教师找两位学生一起去商店买服装(可将本课挂图挂在黑板上)(教师事先创设一个类

似本单元教材内容的购物场所,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2)扮演不同角色的学生和老师一边购物一边对话(此时放录音磁带,各角色只是做表情,

动作,让学生在真实的情景中听录音,反复听二遍,可分段跟读)

(3)听过两遍后的学生已基本理解录音内容,此时教师板书并讲解:

can i help you? i'd like ... please.

(4)学生理解后进行个人或集体操练,并把以前学过的服装类词带入句中操练,句型熟练后引

出新单词:cap、vest 教师示范发音,然后带读,个人,集体朗读(形式可多样)

(5)说明how much is it? 的意思,可告诉学生也可直接用how much?来询问价钱,yuan是

人民币的单位名称。

step 4. consolidation:

(1)分段表演对话 a.第一段对话挑选商品

b.第二段对话购物付账

(2)整体对话表演(用自带的服装作道具)并打分,评出最佳表演奖。

六.布置作业:

(1) 听录音,模仿学说对话,并会表演。

七.板书设计:

unit 9. shopping

can i help you?

i'd like a cap

how much is it?

八.教后记:

3b unit 9 the second period (第二课时)

一.教学内容:

3b 第九单元 b部分:

二.教学目标:

1. 能听懂,会说、会读、会拼写服装类单词:a cap、a jacket

2. 能听懂,会说、会读服装类单词:a hat、a vest、a tie、a belt、socks、shoes、

trousers

三、教学重、难点:

1、 单词 a cap、a jacket的口令的掌握

2、 单词shoes、trousers的发音

四、课前准备:

1、 教具准备:录音机、磁带、单词卡片、或服装

2、 教学准备:学生自带服装,预习b部分内容

3、 板书准备:课前板书的课题:unit 9. shopping

五、教学进程:

step 1.warm up:

(1) sing an english song

(2) daily talk

step 2.revision:

(1) say a rhyme:“a red dress”复习巩固上节课内容

(2) 学生表演上节课所学对话

(3) 出示单词卡,让学生认读单词,复习以前所学的服装类单词:

a coat a jacket a sweater a blouse

a dress a skirt a shirt a t-shirt

step 3.presentation and practice:

(1) 教师用简笔画在里板上画一顶帽子,画一半时让学生猜:what is it?激发学生兴趣

进行交流,营造轻松、愉快地

,学生猜对后,教师教单词cap,并讲解,朗读、学生模仿、

(2) 以同样的方法教其它单词.(提醒学生socks,trousers,shoes经常做复数使用)

特别注意:trousers的发音,注意口形

(3) 比较cap,hat的区别

cap指有“鸭舌”的帽子,hat指四周有边的帽子

(4) 重点板书四会单词cap,jacket。 jacket在3a中已学过,因此较容易掌握

三年级英语教案 篇4

一、教材依据

牛津小学英语 3B Unit 8 I’m hungry (第一教时)

二、设计思路

首先以一个猜谜游戏导入新课,让学生猜一猜老师的包里有什么,引出单词cake,看到实物cake,想到句型I’m hungry. I’d like …,这样可以吸引和组织学生参与,然后要求学生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操练单词和句子。这样的设计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出发,创设了与完成任务相关的情景,进行了语言知识与技能的训练,尽量使学生在真实的情景和方式中学习英语知识,发展语言能力。

三、教学目标:

1、能正确地听、说、读、写单词a cake ,a pie以及a hot dog 。

2、能听懂、会说以下食品类单词a sandwich, some bread, chocolate。

3、能听懂、会说日常交际用语 I’m hungry. What would you like ?I’d like … A hot dog?Sounds good. Here you are. Thank you./ Thanks.

四、教学重点

1、掌握句型What would you like ?及其答语I’d like…的用法。

2、能熟练运用日常交际用语进行问答。

五、教学难点

掌握句型What would you like ?及其答语I’d like…的用法。

六、教学准备

1、投影、磁带及录音机。

2、准备与本课有关的食物和饮料极其相关图片、头饰。

七、教学过程:

一、Warming-up.

1、Greetings:先和学生用英语进行简单交流。

2、Free talk Hello, how are you ?What’s your name ?Who’s he / she ?

[设计意图:课前准备好各种水果及动物的头饰,让部分学生戴于头上,比如Mr Tiger、Miss Apple、Miss Banana 等,通过用英语打招呼创设英语学习的氛围,既复习了旧知,又增进师生间的友谊。通过单词游戏帮助学生复习学过的单词,并很快过渡到表示食物和饮料方面的单词,为下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3、Play and guess:教师出示A bag,并问What’s in the bag?通过让学生猜的方式引出单词 a cake的教学。

[设计意图:采用猜谜语的形式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能使学生主动参与语言学习活动,同时在复习旧知的基础上引出本节课的新授内容。]

二、Presentation / Practice.

1、教学单词 a cake并出示实物(渗透音标[ei] )

①Read and spell one by one.用接龙的方式进行拼写单词.

②快速记忆,拼出单词.

③教师板书在四线三格中示范书写 a cake.

(拼写正确的学生教师就把蛋糕奖励给他,在奖励的过程中渗透旧知 Here you are. Thanks./ Thank you.)

[设计意图:通过奖励的评价方式,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兴趣,为下一步教学句型作铺垫。]

2、由实物引出I’m hungry.

① (教师作饿状) Mm, I’m hungry. 出示卡片及中文进行教学。

② hungry——I’m hungry .(升降调操练, 并渗透音标[Λ][Ι] )让学生边做动作边说句型。

③ One by one 接龙变音量说(由低到高,或由高到低)0。

④边读边模仿。

[设计意图:教师充分利用面部表情肢体语言让学生感知单词hungry的含义,学生很容易接受,也乐于学习英语。

3、教学 I’d like …

教师走到一位得到蛋糕的学生面前说 I’m hungry. So I’d like a cake. (出示卡片I’d like…及中文进行教学)

4、Practice。

Are you hungry? Would you like a cake ?引导学生说: Yes, I’d like a cake.(Pay attention to “I’d” )

①High and low voice

② Practice two by two./one by one.

③ 用实物进行问答操练(把实物放在托盘中,让学生自由进行选择)

T: What would you like ? (渗透)

S: I’d like a pear. (apple、banana、hamburger、orange、cake、玩具狗等。如果学生选种了其中一样,教师就奖励他/她。

[设计意图:在练习中给予学生充的练说机会,全面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并通过不同的形式练习,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5、由教师问转到学生问What would you like ?另一个学生答I’d like...从而教学What would you like ?

S1: What would you like ? (呈上对话)

S2: I’d like...

通过多媒体课件引出This is my friend, Doggie.(创设Doggie 一只狗饿了的情景,操练句型What would you like ?给学生直观的印象,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来。)

6、Practice in groups

① Read after the teacher several times.

② Let students be little teachers.

③ 模仿各种动物,Tiger says、bird says、big elephant says etc.

[设计意图:通过一定的操练活动,帮助学生将语言知识形成语言技能,为进一步运用做准备。多向多层次的任务性活动让学生“有兴趣说,有内容说”,既能发展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也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精神。]

7、让学生通过继续TOUCH和GUESS的游戏引出 a hot dog单词的教学。

①分解朗读a、hot、dog (注意尾音t、d ,渗透音标[D])

②升降调操练↗↘(为课文中A hot dog?作铺垫)

③快速记忆,拼写单词。教师在四线三格中示范书写。

教师运用所学的句型问Are you hungry? What would you like?引导学生Yes. I’d like a hot dog.

④小组操练。

⑤奖励表现好的学生a pie的图片。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复习了以前学过的单词,同时教学了新单词hot dog,起到了依旧带新的作用。图片的奖励为教学pie作了准备。]

8、教学 a pie

教师走到一位有图片的学生面前故做饿的样子,说Now, I’m very hungry. 引导学生问: What would you like ?

T: I’d like a pie. 教学 a pie

① 出示图片,升降调操练。

② 拼写并快速朗读,接龙拼写。

③ 教师在四线三格中示范书写。

④拓展 an apple pie,a banana pie,a pineapple pie 等

T:What would you like ?

S:I’d like a/an … pie. (问答练习,操练三种派及句型,并作适当奖励)

9、Play a guessing game:

What’s in the bag ?(实物)Look, I have some things.(回顾一遍 a cake, a hot dog, a pie)Let’s play a guessing game. What’s in the bag ? (各组奖励实物)

10、由guessing game 引出单词 a sandwich (渗透音标[?][Ι])

① 组与组高低声朗读操练。

② 升降调 a sandwich↗ a sandwich↘

③ Read it one by one 接龙

④ Have a match. Pass the card: sandwich

A: What would you like ?

B: I’d like a sandwich/pie/hot dog...

(以组为单位,进行接龙比赛,哪组说得、传得最快,哪组就赢,并作适当的奖励)

同上学单词chocolate, some bread.

11、 Practice 操练六个单词

① 快速反应.

② Magic eyes.

叫几个学生自愿到前面站成一圈,把球扔给一个学生,接到球的学生把面向自己的单词读出来。

③ What’s missing ? (出示单词图片)

12、教师拿出一块蛋糕,闻一下,表现出很香的样子说:Sounds good!让一位学生吃一口跟说:Sounds good!

① 集体朗读,分组朗读,分角色朗读.

② 模仿不同表情朗读.

③ 击掌朗读.

13、教师把所学的内容利用学生熟悉的歌曲《两只老虎》的乐曲编成歌曲让学生唱出来。

Are you hungry? Are you hungry?

Brother John, brother John

Mother give you some bread, mother give you some bread.

Here you are! Here you are!

[设计意图:利用歌曲的形式把所教的内容展示给学生,给学生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学生的兴趣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14、课件呈现课文:

T: I’m really hungry. Are you hungry? David is hungry, too.(出示David图片)So he and his mother Mrs. Black(出示Mrs. Black图片)are in a supermarket.让学生带着问题听录音:What does David want ?

① 跟读两遍录音。

② 跟老师读。

③ 分角色读、自由朗读。

④ 表演。(尽量脱离书本)

三、Consolidation.

1、Do a model with S1.

(Provide two situations :at home/at the supermarket)

T: S1, Let’s go to the supermarket.

S1: All right.

(May I come in? Come in, please.)

T: I’m hungry. What would you like?

S: A hot dog?

T: Sounds good.

S: Here you are.

T: Thank you.

2、Ask students to work in groups like that.

3、Work in groups

Name Food

pies

hot dogs

breads

cakes

Nancy

四、Homework.

1、Copy the words four times.

2、Read the new dialogues and words after the tape.

3、请学生在课后和自己的伙伴一起,选择一些图片创设一个“小吃店”,进行模拟交际活动,并根据交流活动写一段对话。

八、教学反思

课堂教学中,创设合理的情景,让学生在比较真实的情景中交流,《英语新课标》提倡以人为本,遵循“为用而学,在用中学,学了就用。”本课中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贴近现实生活实际,学生不由自主把学习的需要转化成生活的需要,教学效果较好。

三年级英语教案 篇5

单元教学目标:

1、语言功能

用“Are you……?”询问辩人;用“Thank you.”表示感谢;并作出回应“You are welcome!”

2、语言结构

Are you……?

Yes, I am/No, I’m not.

Thank you.

You’re welcome!

3、词 汇

掌握词汇:water bottle ,thank, welcome, a boy, a girl, a man, a woman, a doll

理解词汇:dog, day, duck, dance, Dino Dinosaur

4、语 音

字母D、d的读音及书写。

教学重点、难点:能运用

1、“Are you……?”的句型,并能做出回答

2、掌握字母D、d的写法及发音

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听懂、会说新单词 water bottle , thank, welcome;

2、能听懂、会说本课对话;

3、能运用“Are you……?”询问辩人;用“Thank you.”表示感谢;并作出回应“You are welcome!”

4、渗透礼仪教育,培养学生助人为乐的美德。

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询问辩人,表示感谢,并作出回应。

难点:创设情境,在情景中寻找物品的失主。

教学准备

一只水壶、单词卡片、教学挂图、教学磁带等。

教学步骤:

Step 1 Warming up

师生问好。

唱英语歌曲“The more we’re together.” And “Hello”

询问学生姓名。

T: What’s your name?/Who are you?

S: I’m……

Step 2 Presentation and drill

随意走到学生的面前。

T: Are you Xiao Qing?

引导学生回答:Yes, I am./ No, I’m not.

T: Thank you.

引导学生回答:You’re welcome.

游戏——接龙游戏。

S1:(回头对后面的一位同学说) Thank you.

S2:You’re welcome. (回头对后面的一位同学说) Thank you.

S3:You’re welcome.

……

2、出示书中人物头饰,引导学生提问并回答。

S1: Are you Peter?

S2: Yes I am.

S3: Are you Ling ling?

S4: No, I’m not.

……

让学生练习并表演。

3、教学词组:water bottle /my water bottle

学习课文A部分内容。

听课文A部分录音,复述所听内容。

听课文A部分录音,跟读。

Step 3 Practice

分组练习课文A部分。

分角色表演。

Step 4 Consolidation

创设情境,自由会话。

评价。对学生的表演进行评价,给予肯定与鼓励,激发学生说英语的欲望。

练习。

三年级英语教案 篇6

一、学情分析与思考:

学生在本单元前一、二课时已经学习过单词father, mother, boy以及句型Who’s that man/woman. He/She’s my …

三一班的学生黄老师的带领下,对英语学习有强烈的求知欲,他们活泼好动,爱听爱说,善于模仿,乐于参加表演。。在设计这堂课时,我尽可能的采用听、说、游戏的方式。通过各个有趣、实用、轻松、活泼的活动使每个学生都参与过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但是大部分孩子会太过好动,一不小心就会让教堂乱起来。黄老师上课时,总能收放自如,真正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我不像黄老师那么有经验,对课堂地把控也没那么精准,我害怕一放就收不回来,我思考着要怎样能很好地把控课堂纪律,又不会让孩子们觉得老师太严厉,而让课堂变得枯燥无味呢?在听了朱老师的课后我恍然大悟,小孩子好胜心强,可以运用小组比赛的方法很好地控制课堂,在后来上课的时候,我用上了,真的非常有效,课堂纪律在那几颗星星的作用下,控制得特别好(自我感觉,哈哈)但是我并不是每一个环节都会给他们加星星,因为那样很浪费宝贵课堂时间,我会在孩子读书的时候,比比谁读得好,在孩子们注意力开始分散的时候,比比哪组的小朋友最认真,看到哪组小朋友表现不认真,我也会把星星擦掉,他们知道后,他们一看到老师走到加星星那里,就会马上变得特别认真,看到不认真的同学,也会提醒他们要认真。)

在认真分析教材的基础上,针对学生实际将况,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如下:

(一)语言知识和能力目标

1.能够在图片和教师的帮助下理解对话大意;

2.能够用正确的语音、语调朗读对话,并能进行角色表演;

3.能够在情景中运用句型Is she/he your …; Yes, she/he is; No, she/he isn’t.来询问、介绍家庭成员朋友或回答。

4.能在语境中理解新词brother,及句子He’s my brother 意思。并能正确发音。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结合本课的教学目的,我将本节课的重点难点确定如下:

(1)教学重点:

学生能够在情境中运用句型Who’s that … He’s/She’s my… Is she/he your …; Yes, she/he is; No, she/he isn’t并能分角色表演对话。

(2)教学难点:

brother的发音,以及整个对话大意的理解。

三、教法与学法

黄老师总是和我说,课堂要以学生为主,才能做到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所以我转换了一下思维,我先从我希望学生在这节课能学到什么,我希望学生在每一环节要怎么做,我希望培养学生什么能力出发,再确定我该使用什么教学方法。因为本节课是一节对话课,我希望学生在理解课文大意后,能够在一个情境中运用这些句子进行交流交际,让学生能够“主动参与——感知体验——探究发现——交流合作”。能够敢于开口说英语,能够乐于说英语,使课堂真正形成“乐说”“会说”“能交际”的氛围

所以我在教学中主要采用了情景教学法,以及交际法和游戏法辅助等。我收集了学生家长的照片及几个他们熟悉的老师的照片,利用多媒体的优势,把他们融入我的课件中,运用他们熟悉的人物,激发他们的兴趣,让他们有兴趣地说,有信心地说。同时在和黄老师商量之后,我们提前布置了让孩子们带上自己的家庭照片的作业,让孩子们在交际环节能够与同伴分享自己的照片,运用句子来介绍自己的家人。

四、教学过程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是按整体—部分来设计,总的流程如下:

Step: warm up---Presentation---Practice ----communication------summary and evaluation:

首先在warm up 热身环节,主要是为了激活孩子已有知识,激发学习兴趣,为接下来的语言学习做铺垫。在presentation呈现部分,我首先呈现了课文情境图,通过问题引领,让孩子们预测信息,然后进行听力输入,让孩子们感知理解对话大意。在Practice操练部分,主要是先操练课文对话,然后操练重点句型,属于全控制或半控制的操练。在communication交际活动部分,主要是为了让孩子能够在较真实的情景中运用所学的句子来进行交流,向朋友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在summary and evaluation部分我会对本节课星星最多的小组进行表扬及奖励。

三年级英语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能听说认读5个有关学校及学习用品的词汇学习。

教学重点:

pencil-case,book,sharpener,bag,school,5个有关学校及学习用品的词汇学习。

教学难点:

本课词汇的认读。

教具准备:

1教师自备与本课教学有关的文具(实物)和教师卡片。

2教师准备手偶

教学过程:

一热身、复习(Warm-up/Revision)

(1)“接力活动”:学生一个接一个进行口语问答,要求又快又好。

如:A:Hello!B!

B:Hi!A!Hi!C!

C:Hi!B!Hi!D!

D:Hi!C!Hello!E!

(ABCDE代表人名)

接力的内容还可以是询问姓名等。如:

C:I’mSarah.What’syourname?---D:Myname’sMike.

E:Goodbye!---F:Bye-bye.---G:Seeyou.

(2)通过图片和单词卡片复习学过的单词crayon,ruler,eraser,pen,pencil.

(3)游戏:通过做Touchinggame或Matchinggame来复习单词

A:Touchinggame:将文具的图片贴在黑板上,请两组同学站队,每次每组一位,听指令并拍文具的图片,先拍到的同学为胜利者,为组赢得一分。

B:Matchinggame:分别将已经学过的文具卡片发给学生,每人一张。教师读词,如pencil,拿铅笔的卡片的同学快步跑道前面。此活动可分为男、女生两大组进行。

二呈现新课(Presentation)

(1)Let’slearn

a.教师边说边做:ruler,eraser,pen,pencil.Iputtheruler,eraser,pen,pencilinthepencil-case.指着实物教pencil-case。在教“铅笔袋”pencil-case时,出示“铅笔盒”pencil-box,并说明它们的区别,即:用软皮或塑料制成的通常称为pencil-case,用铁等较坚硬材料制成的叫做pencil-box。同时教pencil-box。

b.通过实物教pencil-case,bag,book,sharpener,用图片教school。

c.新单词教学后,询问学生都知道哪些文具词,和旧单词相结合,可以通过做Touchandsay的游戏来进一步练习本课新单词和所学单词。让学生把图片或实物放在书桌上,教师说:“Touchyourbook.”,学生须快速指书并大声说:“Book”,用此方法练习其它各词。

(2)Let’sdo

A:边做打开书的动作边说Openthebook.然后边做合上书的动作边说Closethebook.(重复两次)。再拿起铅笔袋,做打开、合上的动作,并说:Openthepencil-case.Closethepencil-case.请学生说出open,close的意思。用同样的方法教Showmeyoursharpener.Carrythebag.等句子。

B:与手偶比一比

将卡通人物用手偶的形式出现,让学生和这个卡通人物比一比,谁理解的又快又准。教师带上卡通人物的手偶,让一名学生下指令,手偶和学生们进行比赛,示范后可让学生亲自戴上手偶,练一练、比一比。

三趣味操练(Practice)

(1)就学校和学习相关的文具词做巩固练习。做Showmeyour….的活动。教师让学生将所有学过的文具全部摆在桌上。教师说:“Showmeyourbook.”,学生须快速举起书并大声说:“Book”。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自己说单词,进行练习。

(2)游戏:画文具。请一名同学在黑板上画一种他想画的文具,他每画一笔,就请班上的同学用英文猜他画的是什么文具。如猜得正确,就请下一位同学再重新开始画另一种他想画的文具。其他同学猜。

(3)通过游戏Simonsays来练习以show,open,close,put,carry所引导的祈使句。教师发指令学生做动作。但只有听到老师带有Simonsays的指令时,才能做出相应的动作,否则就是失败。失败的同学退出游戏。

三年级英语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Amy has got a bike.

She goes to school by bike.

Ms Smart hasn’t got a car. She walks to work.

教学重点:

谈论交通工具及交通方式

教学用具:

a recorder, word cards, pictures

教学程序:

一、热身复习

1.老师热情地和学生打招呼问好,并一起演唱一首英文歌曲。

2.老师课前准备一大包东西带到课堂上来,请学生运用句型“Have you got...?”猜测包里有什么东西。如果包里果然有这样的东西,老师就要掏出 来,直至包里的东西全部被猜中。

二、课文导入

1.老师事先录制一些交通工具的声音,例如:小汽车、公共汽车、自行车、火车、轮船、飞机。老师请学生听录音,并猜测是什么交通工具。然后老师分别把交通工具的单词写在黑板上,同时画出相应的简笔画或贴上相应的图片。

2.老师带领学生继续熟悉关于交通工具的单词。老师说出单词,学生模仿发出相应的声音;也可以由学生模仿交通工具的声音,学生说出单词。

三、课文教学

1.老师创设情景来呈现SB Unit2活动1的内容。老师在黑板的左上角画出一所学校的简笔画,在右是角画出一座办公大楼的简笔画,在黑板的下方分 别贴上小汽车、公共汽车、自行车和步行的图片。老师介绍说:“Amy和Sam要去上学,Mr. Smart和Ms Smart要去上班,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他们使用的是哪种交通方式呢?”老师播放课文录音,请学生仔细听,并试着找出问题的答案。

2.老师指着Amy问全班同学:“How does Amy go to school?”引导学生回答:“She goes to school by bike.”以同样的方式练习其他。

3.放录音,每句话后停顿,请学生跟读。并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角色表演课文。

4.完成SB Unit2活动3。请学生两人一组轮流指着不同的交通工具的图并介绍说:“My father/mother goes to work by...”可以请几组学生到教室前面进行展示。

四、课文学习

1.学习SB Unit2活动4的韵诗。请学生边看图画边听韵诗的录音。老师播放录音,请学生边听边试着重复。带领学生脱离录音朗读韵诗,老师控制节奏。

2.学习SB Unit2活动6的字母。注意纠正学生的发音。

3.把字母和单词相结合,编成歌谣并学习。然后请学生进行单词的扩展练习。

五、课后作业

个别完成

1.听录音,朗读SB Unit2活动1的课文,并试着背诵。

2.搜索一些未学过的有关交通工具的新单词,制作成单词卡片,并配上图画。下节课前把新单词介绍给全班同学。

三年级英语教案 篇9

Lesson 1: Hello!

共一课时一、教学目标:

A. 知识目标:

a. 认识三个人物:Li Ming 、Jenny Smith 、Danny

b. 掌握新句型:Hello/Hi. My name is ________. What ’s your name ?

B. 能力目标:

让学生学会怎样有礼貌地和别人打招呼,怎样来介绍自己,并能应用自己所学到的知识。

C. 情感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知道怎样有礼貌地打招呼,做个有礼貌的好孩子。

二、教学重点:

1、认识新单词三会(会说、会听、会读):

hello / hi 你好

2、掌握新句子:_(会听、会说):

What’s your name? 你叫什么名字?

My name is ______. 我的名字是______。

I live in ______. 我住在______。

三、教学难点:What’s your name? 你叫什么名字?

My name is ______. 我的名字是______。

四、教具、学具:录音机,图片

五、教学过程:

Class opening

Greeting

a.用Hello /Hi 向学生打招呼问好

b.再用英语向同学们做简单的自我介绍

T: Hello. My name is ______. 指着自己,说出名字。重复几次让学生明白是什么意思。

(设计意图:引起学生对英语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兴趣)

New Concepts

1、教师利用自己的“优势”使学生明白教师的意思,并鼓励他们试着自己说。

在此引出My name is ______.并告诉学生在My name is ______.后加自己的名字。然后鼓励学生试着练习一下。

在让学生作自我介绍之前告诉学生Hello/Hi是英语中最基本的招呼用语,意思相同,只是Hello比Hi正式。教师和自告奋勇的学生扮演初次见面作自我介绍的情况。

(设计意图:创设真实及近似真实的环境,让学生自我介绍,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极佳的语言实践机会)

2、用英语询问别人的名字,这一环节是把简单的英文句子放入具体的语言环境里,加深学生的印象。

首先,教师可以利用手偶自问自答。例如:

T: Hi. My name is ________.What’s your name ?

D: Hello. My name is Danny .

T: What’s your name ?

D: My name is Danny.

T: Oh. Danny. Hi. Danny.

此时,要向学生强调What’s your name ?的用法。

之后可以让学生和教师的手偶来练习刚刚学会的句子

(设计意图:通过情景表演来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学生在玩与乐中轻松掌握本节课的重点)。

3、介绍书中的人物由于学生是刚接触到这几个小朋友,而且他们要和我们一起学习、一起成长,所以教师很有必要让学生认识这几个人。利用图片分别介绍Danny、Jenny Smith和Liming同时告诉学生Jenny 住在 Canada (加拿大),Li Ming 住在China (中国)。然后领读Canada China I live in ___.(因为这几个单词也要作为重点的知识,同时还为学习教科书奠定基础。)

4、Student Book

(设计意图:录音为学生提供了准确、地道的语音、语调、语速,便于学生学习外语是摆脱母语羁绊;多次朗读有助于语感的形成,为以后的大量阅读奠定较好的基础:模拟表演对话,培养了学生的动口、动脑的能力,也为初步交际打下基础。)

5、Play game

(1)Play “go—stop”

(当喊道stop时,就互相询问名字)

(2)Play “Find friend”

(叫几名同学到前面来,让他们和剩下的同学交朋友,看谁在规定的时间内交的朋友多。在游戏中保证英语用正确,否则所交朋友无效。对获胜者予以表扬。对其他人予以鼓励。)

(设计意图:游戏能进一步活跃课堂气氛,又能使大多数学生通过游戏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Class Closing

六、板书:

Lesson 1: Hello!

Hello Hi!

What’s your name ?

My name is ________.

课后反思:

三年级英语教案教学 篇2

Unit1Hello

教学目标与要求:

1、能听懂,会说Hello./Hi.Goodbye./Bye.I’m?What’syourname?Myname’s?并能够在实际情景中进行运用。

2、能够听说,认读crayon,pencil,pen,eraser,ruler,pencilbox,book,bag.并能用英语介绍文具。

3、能听懂所接触的指示语,并能按照指令做出相应的动作。

A部分

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与分析

1、Let’stalk

本部分主要是会话学习。通过见面打招呼,自我介绍等情景,让学生在模仿、学习、表演的基础上逐步达到自然交流与真实运用的目的。

2、Let’splay

本部分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熟练运用所学问候语及自我介绍用语。

3、Let’ssing

本部分主要通过学生学唱ABCsong,让学生初步接触字母的发音,激发他们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从而逐步培养学生的语音,语调。

4、Let’sfindout

通过找字母,让学生了解字母。

二、课前准备

1、将教师用书后所附的本套教材主要人物的图片复印或剪下,涂色后制成头饰。

2、为班上学生准备出男女生常用的英文名字。

3、为Let’splay中的游戏准备相应的道具。

三、教学步骤

【一】热身(Warm-up)

不妨请学生说说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已经了解的英语词汇或日常用语。同时可利用我们生活中学生已经会说或较熟知的词汇如TV,CD,VCD,DVD,OK!Hi!Yeah!Bye!Cool!Wow!E-mail,cartoon等等来激发学生想学英语的兴趣和愿望。

【二】新课展示(Presentation)

新课展示一:

教师播放本课的歌曲“Hello”的录音,自然引出师生之间的打招呼。

(1)通过教师的自我介绍自然引出Hello,I’m?/Hi,I’m?

(2)教师可戴上Sarah的头饰介绍Hello!I’mSarah.并用同样方式介绍其他人物。

(3)让学生到讲台上来,戴上Sarah,ChenJie,Mike的头饰说:Hello!I’m?

(4)教师戴上WuYifan的头饰说Hi!I’mWuYifan.并与戴Sarah头饰的学生相互问好,并有意在分手时说Goodbye.

(5)听录音来展示Let’stalk部分的教学内容。

【三】趣味操练(Practice)

趣味操练一:

(1)请戴着WuYifan,ChenJie,Sarah,Mike头饰的学生站在讲台前,另选一同学用眼罩蒙住眼睛,让Sarah等四位同学中的一个说Hello,让蒙住眼睛的同学猜。如果猜中,要说Yes,I’m?如果猜错,要说No,

I’m?猜对得一分。

(2)表演A部分对话,教师应指导学生注意语音,语调,特别是I’m的发音,应为/aim/不能读成/em/.

(3)玩Let’splay中的游戏“击鼓传花”。

新课展示二:

教师播放Let’ssing两遍,学生边听边跟唱,让能力强的学生唱一遍,教师适当进行奖励或表扬。

教师领唱,学生跟唱,全体同学一起唱。分小组唱,对于唱得好的小组进行表扬。

趣味操练二:

(1)请学生在限定时间内找出在小村庄里出现的字母,对于找得又快又好的的学生要加以奖励,有能力的学生让他们读出这些字母。

(2)教师和学生一起校对。

(3)让学生跟随录音一起学唱歌曲ABCsong.

【四】课堂评价(Assessment)

要用Hello!/Hi!打招呼并作自我介绍。

【五】课外活动(Add-activities)

(1)听录音,仿读会话,并在实际情景中运用所学内容。

(2)遇到老师、同学和家长时要用Hello!/Hi!打招呼;分手时要用Goodbye./Bye-bye.道别。

第二课时

一、教学内容与分析

1.Let’slearn

本部分主要学习4个有关文具的词汇:pencil,ruler,eraser和crayon.

2.Let’schant

本部分通过Ihaveaan?的歌谣,练习并运用以上单词。

二、课前准备

教师自备与本课相应的文具(实物)和单词卡片。

三、教学步骤

1、热身/复习(Warm-up/Revision)

(1)演唱歌曲ABCsong。

(2)请几个学生戴Sarah,WuYifan等人物的头饰,两人一组打招呼问候:

Sarah!Hi,WuYifan!

(3)让学生之间互相打招呼问候(用自己的英文名字或中文名字)。

(4)将学生分组进行自我介绍。

Hello,

2、新课展示(Presentation)

(1)给学生出示文具实物,教新单词pencil,ruler,crayon,eraser.教师边教边作示范。如pencil一词,教师可通过实物或图片介绍新词,带读并示范,让学生在Ihaveapencil.的指令下出示铅笔。可用同样的方法教本课时的其他文具。(教学中,教师要特别注意crayon及eraser两个词的发音。对于多音节词,教师可采取“先部分,后整体”,分音节的方法进行教学。例如教eraser一词,教师先示范整个单词的读音,然后分音节请学生跟读e-ra-ser,最后再让学生跟读整个词,此时教师要注意学生把重音放在第二个音节/rei/上。)

(2)让学生听录音,跟读Let’slearn部分的词汇,并要求学生用手指着词汇来认读,力求做到“眼到、手到、口到、心到”。

3、趣味操练(Practice)

(1)游戏活动

A、“寻宝藏”:让一学生面向黑板,另一学生把教师准备好的宝藏(即本课时的学习用具)藏到其他同学的书桌里,寻宝藏的同学开始寻宝,全班学生读该单词,当寻宝的学生离宝藏较远时小声地读,当寻宝的学生离宝藏较近时大声地读。B、猜物品游戏:将crayon等文具放在一个大盒子里,请一们同学出来选一样文具攥在手里放在背后(2)让学生听录音,边说边做Let’sdo部分的活动。

4、课堂评价(Assessment)

做活动手册本单元第2部分练习

5、课外活动(Add-activities)

听说、认读新单词pencil,pen,ruler,eraser,crayon,并能用英语介绍文具。教学反思:

三年级英语教案教学 篇3

一、教学目标:共一课时

A.知识目标:

1.掌握三会词汇:book chair desk

2.学会问候语“How are you? I’m fine, thanks. ”。

B.能力目标:

1.能熟练演唱歌曲“How are you?”,演唱流利,发音准确。

2.会使用句子“What’s this?”来问自己不知道的东西,并能够用“It’s a…”回答。

C.情感目标:

让学生礼貌的同他人打招呼和问候,做个懂文明讲礼貌的好孩子。

二、教学重点:

1.新单词:三会(会听、会说、会认):book chair desk

注意:desk是指书桌或是办公桌,而在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桌子要用table

2.新句型:(会听、会说):

What’s this? It’s a ________.这是什么?这是________。

How are you? I’m fine.你好吗?我很好。

三、教学难点:What’s this? It’s a ________.这是什么?这是________。

四、教具、学具:CAI课件,录音机,图片

五、教学流程:

Class opening

Greeting

1)教师用“Hello / Hi!”问候全班,要求学生回答“Hello/Hi!”

2)教师同学生做手偶游戏,进行“What’s your / her / his name?”的对话。

New Concepts

1、Listen a song:

A、教师可以先自导自演一段对话,如:

A:Hello

B:Hi!

A:What’s your name ?

B:My name is ________.

A:Oh, how are you?

B: I’m fine.

然后反复强调最后这两句话,在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后,教师可以直接告诉学生这两句话的意思,并告诉他们这两句话的运用环境。在学生理解后就可以播放歌曲了。

教师播放歌曲“How are you?”。再利用歌曲中的课件展示一遍这组对话,让学生充分的加以理解。之后让学生两人一组,鼓励他们之间进行对话模仿练习。

B、利用实物教授book chair desk在学生理解这几个单词的意思后引出对话:What’s this? It’s a ________.

2. Practice:

1)I ask , you answer

教师在教室里来回走动,随意指着一本书、一张桌子或一把椅子询问“What’s this?”,学生来回答。教师可以快速指出物品或出示图片,由于小学生竞争好胜的意识比较强,这样就可以锻炼学生的反应能力,调动他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2)Play a game“Stop,go”

把学生分为几组,先由一个小组来进行。此小组的几名学生低头来回走动,教师喊“Stop!”,示意学生停下来,同眼前的学生进行问候,练习对话“How are you?”。

3)Sing a song

两个环节的游戏过后,让学生放松一下,师生同唱这节课学的歌曲“How are you?”从而调动每一个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3、 Make dialogue:

教师引导、鼓励学生每天见面的时候说问候语,久而久之就能很自然的脱口而出了。

Class Closing

Goodbye!

六、板书:

Lesson 3: How Are You?

book chair desk

How are you? I’m fine, thanks.

三年级英语教案教学 篇4

教学内容与目标:

Let’s talk

主要学习句型“Where are you from? I’m from …./ This is my friend, …(名字)”它是A部分内容的延伸。

Let’s practice

巩固、操练对话的句型,鼓励学生在真实情景中会话。

教学重点、难点:

对话Where are you from? I’m from ….在真实情景中的应用。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两个锤子、几个小球和几面小国旗。学生准备朋友的照片。

教师准备人物头饰。

教学过程:

1.热身/复习(Warm-up/Revision)

(1)师生问候,并进行日常口语练习。

(2)复习字母、歌谣。并玩游戏--看谁敲得快。

2.新课展示(Presentation)

(1)T:This is my friend, Amy.

S: Nice to meet you.

A: Nice to meet you, too.

T: I’m from China. Where are you from?(语速放慢,并重复几遍)

A: I’m from America.

老师再用同样的方法介绍Mike.

(2) 老师教读新句子,并让学生全班读,小组读多种方法练习

(3)让学生听录音,看插图,跟读对话。

3.趣味操练(Practice)

(1)游戏“抽签”

学生在老师手中抽取一张卡片,其余生问:

Where are you from?该生回答I’m from ….

(2)请生用带来的照片介绍他的朋友。

(3)自由组合表演对话。

4.课堂评价(Assessment)

活动手册上P4的内容。为花朵涂色进行自我评价。

课外活动(Add-activities)

(1)听录音,仿读对话。

(2)和同伴表演对话

三年级英语教案教学 篇5

一、教学目标与要求

1. 能听懂、会说:Let's go to school. OK. Let's go. 并能在实际生活中运用。

2. 能听说读classroom 和school。

3. 学唱英文歌曲Nice to see you again

二、教学重、难点分析

重点:能听懂,会说:Let's ….句型和单词classroom school。

难点:能听懂,会说:将对话运用在实际生活中。

三、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挂图、头饰、面具等实物,VCD、录音机、电脑。

四、教学步骤和建议

1.热身(Warm-up)

1).学生听录音表演以前所学的chant和英文歌曲,用实物复习以前所学和对话。

2).教师与学生进行日常口语会话练习。

2.新授(Presentation)

1).全班学生看本课VCD教学片。

2).通过观看两遍教学片,让学生试着跟读Just speak部分的内容。

3).学生跟读,教师纠正部分单词的发音。

4).学生分组分角色朗读,做到最快、最清晰、最大声。

5).请部分学生配带头饰或面具到前面表演对话。

6).去掉VCD的声音,让学生为教学片配音。

7).用图片展示生词classroom和school,通过抢答游戏的方式让学生能听、说、读这两个单词,具体步骤如下:教师把图片快速从学生眼前闪过,然后学生举手抢答。答对者奖励一个小贴纸。

8).让学生通过classroom这个词对Just speak部分的对话进行改编。

9).用录音机欣赏英文歌曲Nice to see you again(只作欣赏,不必全班学会)。

五、巩固与延伸(Consolidation and extension)

1.使用第一册Lesson 29挂图让学生结合Just speak 内容组织新的对话,例如:

A: Hello! …. Nice to see you again.

B: Hello! …. Glad to see you again.

A: Let's draw a panda.

B: OK. Let's go.

2.打开质量监测完成对应的练习(教师给予一定的指导) 。

3.家庭作业:跟读课文,欣赏英文歌曲。

三年级英语教案 篇10

教学目标:因为学生初接触英语,所以本学期主要目的是:

1.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兴趣

2.认识自己生活的环境,知道如何让用英语描述

3.会用英语进行简单的交际

教学思路:分大专题教学,共八个专题。(在此只列简单纲要,各位同仁可以自由发挥聪明才智,根据自己特点补充详细)

专题一:问候英语

一.在欢乐的儿歌声中开始

1.儿歌一:

我们都是好朋友,见面就说hello, hi (摆手问好的动作)——教学理论:全身动作反应教学法 我们都是好朋友,分手bye, goodbye.(摇手再见的动作)

2.儿歌二:

hello, hello

二.儿歌:小手拍拍

专题二:数字

一.0-10数字英语卡片识记

二.常用电话号码:110,119,120. 爸爸妈妈电话号码要会说。

三.听老师拍手拍几下,说出数字。

四.教师拿两张数字卡片,做十以内的加减法,考察学生反应能力。随着练习次数增加,速度也要加快。

专题三:动物

一.展示动物简笔画(反面有英语),教学生认读识记。所有图片展示完后做总结:它们都

是animal (动物),都住在zoo (动物园)。

二.将(bomb)炸弹卡片放入动物卡片中,教师抽一张卡,如果是动物的卡片,学生看图

回答英语,如果看到bomb就抱头趴下,否则就被炸到。

专题四:教室用品

展示图片,贴到相应位置,指着单词教学生识记认读

游戏:口香糖粘哪里:教师说英文名称,学生听到后跑到该物品处(如果是多名学生一起的话要注意安全)

专题五:食物

一.图片识记关于食物的名称

二.复习i like…句型。让学生回答自己喜欢的食物。

三.给学生简单介绍中西方饮食差异

专题六:过生日

一.问学生想要什么生日礼物,如果提前准备了实物或者图片的话,就从包里拿出相应的图片来,教会学生认读。

二.将提到的生日礼物按照会飞的和会跑的分两类,教唱儿歌

kite,kite,kite, fly, fly, fly

plane, plane, plane, fly, fly, fly

…加动物 (复习了动物)

car, car, car, run, run, run

doll, doll, doll, run, run, run

…加动物

三.教唱生日快乐歌

专题七:其他交际英语

第一学期还应在每次课上陆续教学生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交际英语,比如:见面的问候、初次见面的问候、早上好、中午好、晚安、询问对方身体情况、询问对方多大年龄、道别、感谢、不客气。(课上课下应该多和学生样英语进行交际,越用越熟练。并且告诉学生可以做小老师,教会爸爸、妈妈,每天都和爸爸、妈妈说一遍,就永远不会忘记了)

专题八:教唱英语歌曲

可以根据时间安排以及学生兴趣教唱简单英语歌,我认为比较合适教三年级学生唱的英语歌曲有以下几个,大家可以做参考:字母歌、数字歌、生日快乐歌、新年快乐歌、农夫和小狗、are you sleeping (英文版两只老虎)。

几个需要注意的points:

1. 图片展示是重要的手段。我教学中用到的图片多是我自己制作的,一面是图画,一面是英语单词。学生知道是我自己画的,每次都由衷赞美我:老师,我觉得你长大后会成为一个画家。嘻嘻……窃喜中。我的建议是图片能自己画就自己画,因为这样会起到引导作用,学生会不自觉的模仿老师。

2.展示图片也是学问,不能雷同,每次用不用的方式展示,比如学动物专题,我用的引导语是:星期天,我们一起去动物园,看到了过生日专题,我说的是:大家最喜欢过生日了,因为过生日可以收到好多生日礼物,你想收到什么生日礼物呢?看看老师这里有没有不管怎样,展示的方式都要生动,能激起学生的好奇心。

3. 做游戏是经常用到的方法,要兼顾到每个学生,不能只让踊跃的学生参与,要给每个学生机会。

4. 句子的教法:领读是必须的手段,但是领读也是有技巧的。比如:my name is jim. 领读顺序应该是这样的:jim--?is jim--?name is jim--?my name is jim. 之所以用这样的顺序,是根据心理学上的首尾效应。

三年级英语教案 篇11

教学目标和要求:

1、Let’s learn the numbers

2、Try to listen and do

3、Say out the numbers

教学重点:The numbers

教学难点:Say out the numbers

教学用具:Tape/recorder/pictures/things

教学过程:

Step1: Revision

Ask and answer

Step2: Learn the numbers

1、Look at the pictures

2、Find out the numbers

3、Say out the numbers

4、Listen to the tape

5、Read the words after the recording

6、Read and say the numbers

7、Look and say

Step3: Let’s do

1、Look at the pictures

2、Look at the numbers

3、Listen to the tape

4、Listen and do

Step5:Summary and homework

板书设计:

Unit 3 How many

How many cats can you see?

I can see 10.

作业布置:

1、Listen to the tape

2、Read the numbers

教学后记:学生基本上掌握新单词及新句子.

三年级英语教案 篇12

教学内容:

Let’s learn Let’s talk Read and write Let’s chant

教学目标:

1、 能够听、说认读teacher’s office canteen garden playground gym TV room art room computer room washroom music room

2、 能听懂会说This is the teacher’s office. That is my room. Is this the library? Is that the TV room?

3、 能够听、说、 读、写单词board light fan computer

4、 理解Let’s do Lte’s chant等部分内容

教学难点:

单词认读、拼写,句型的掌握和运用

教学准备:

本课时的五张单词卡、录音机、朗读磁带

第一课时

1、热身

教师播放第三册学生用书第五页的歌谣“Work and play ”,让学生跟随录音机说唱。

2、预习

通过和学生一起回顾第三册学生用书第一单元句型:“What’s in the classroom? A board , two lights , many desks and chairs .”自然过渡到学习学校各课室的名称。

3、新课呈现

Let’s learn

(1)教师指着教室问学生:This is our new classroom. Do you like our classroom? What’s in the classroom ? 学生做出相应的回答。教师接着问:How many classrooms are there in our school? Do you like our schllo? What else can you see in the school ? Look! This is a map of our school .接下来教师借助校园分布图教授生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句型“It’s on the first floor .”,为下一课时进一步学习序数词做铺垫。

修改意见

教学时应加强会话的运用

(2)通过教师领读和听音跟读,让学生掌握本课时五个生词的正确读音。在练习library 的发音时,可复习已学过的含辅音连缀的单词,如ice-cream , brother , friend , hungry 。

(3)游戏

A、小组比赛。教师出示一张词卡,如garden ,组内学生依次说出与该词有关的其他单词,如:flowers , red , colour , trees 等,这样既复习了学过的单词,也为继续学习Let’s do 打下了基础。

B、教师或学生做动作,让其他的学生猜并说出该单词。

Let’s do

要求学生听指令,做出相应的动作。可以采取组与组竞赛的方式。

第二课时

1、热身

(1)教师播放本课时A部分Let’s do 的录音带,学生听音做动作。

(2)教师慢慢出示canteen 等词的图卡,让学生猜出该单词。

2、预习

教师播放本单元歌曲“Our school”,先让学生听然后鼓励学生跟唱。

3、新课呈现

Let’s talk

教师首先和学生进行自由交谈,主题是Why do you like our school ? 鼓励学生用简单的句子作出回答,即使只能说只语片言,教师也要给予表扬。顺着这一话题,教师说:Yes , our school is really very nice .Today some friends from America are coming to see our school. Chen Jie is showing our school .Let’s watch .有此导入新课。

(1)看与听

学生看Let’s talk部分的插图,教师提一些问题,如:How many American friends are there ? What do you do in the playground ? 在提问与回答的过程中,将难点各个击破。

(2)模仿分说,注意指导“this”和“that ”中“th”的发音。

(3)和的操练可以在排列卡片、复习单词的过程中渗透,如:也可以让学生听指令排列卡片,如:然后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挂图,正确理解和运用短语。

(4)分角色朗读与表演

分组表演 先示范------大众化表演

第三课时

1、热身

(1)学生跟录音演唱C部分的歌曲“Our school”。

(2)请一组学生表演A部分Let’s talk 的对话,复习所学的新句型

2、预习

(1)引导学生复习第三册学生用书第一单元A部分的let’s learn ,巩固学习六个单词并请学生用该部分的句型:What’s in the classroom ? A board ……来介绍自己的教室。

(2)播放第三册学生用书第一单元A部分Let’s do 的录音带,引导学生听听、做做。

3、新课呈现

Let’s chant

播放B部分的歌谣,引导学生将学校场馆library , art room , canteen , gym 和动词read , draw , eat , play 对应起来认读。

Read and write

(1)在跟唱Let’s chant之后,教师对歌谣中的内容进行提问:Where do you read ?

Where do you draw ? 等等,学生作答后,教师继续提问:Where do you play computer ? 学生会比较容易地答出:In the computer room。这时教师可出示挂图说:This is a computer room .

(2)师生之间对挂图上的内容进行简单的交际性回答后,教师请学生阅读课文并设计几个简单的问题检查学生的理解程度。

(3)教师在四线格中示范书写四会掌握单词和句子,并讲解书写规范。

1、 句子的打头单词的第一个字母要大写;

2、 句子末尾要加标点。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英语中的句号为实心点,汉语中的句号是空心小圈。

3、 句子当中的单词间距为一个字母宽。

(4)角色表演。学生戴上头饰表演Let’s talk 的内容,巩固本课时的新句型。

(5)游戏:听音判断。学生合上书本,教师取下挂图。教师根据图的内容说一些句子,如:There are three computers in the room .请学生根据记忆中的图的内容判断正误

第四课时

1、热身

师生齐唱本单元的歌曲和歌谣。

2、预习

教师说一个句子,如:I can see many flowers in it . Where is it ? 让学生判断是什么单词,然后做出正确的回答。

4、 新课呈现

Let’s learn

(1)学生表演A部分Let’s do的“听听做做”活动,表演之后教师提问:Where do we water the flowers ? 学生问答:In the garden . 教师再问:Where do we read story-books?学生回答:In the library. 然后教师继续提问:Where do we have computer classes ? 引导学生说出:In the computer room .

(2)出示本单元的挂图,教授其余五个生词。

(3)听录音,跟读、模仿。

Let’s play

(1)教师将一幅教学楼的框架图贴在黑板上,让两名学生站在讲台前配合。教师说:The washroom is on the second floor. 让学生在讲台上选出washroom的词卡,并将它贴在正确的地方,速度快的学生为胜者,或者教师提问:Where’s the library?学生快速抢答:It’s on the first / second floor .

(2)教师把贴在黑板上的六张图卡分别翻过来并打乱顺序,用手覆盖住单词,用手覆盖住单词向学生提问:Where is the washroom?让学生回答,借铺垫句型:Is this / that the……?

在讲台前配合。教师说:The washroom is on the second floor. 让学生在讲台上选出washroom的词卡,并将它贴在正确的地方,速度快的学生为胜者,或者教师提问:Where’s the

library?学生快速抢答:It’s on the first / second floor .

(2)教师把贴在黑板上的六张图卡分别翻过来并打乱顺序,用手覆盖住单词,用手覆盖住单词向学生提问:Where is the washroom?让学生回答,借铺垫句型:Is this / that the……?

第五课时

1、 热身

(1)学生表演A部分Let’s do的内容。

(2)学生吟唱B部分Let’s chant中的歌谣。

2、预习

教师和学生进行主题讨论:What’s in our school ? 鼓励学生用新学的单词来交谈。

3、新课呈现

Let’s talk

学生谈论了学校的场馆设施后,教师出示本校校长的照片问:Who is he ? Yes ,he is our headmaster . Do you want to be a headmaster ? Today Wu Yifan is a headmaster. He has a new schllo .Do you want to have a look ? 从此导入新课。

(1)学生观看教学挂图或VCD ,然后回答教师提出的理解性问题。在问答的过程中重点理解与操练句型:Is this the …?/Is that …?

(2)将六张图卡背面朝上贴在黑板上,注意遮盖住图卡背面的单词。教师先作示范指着某张图卡猜问:Is this …?/ Is that …?

让学生翻过来作答。然后重新打乱顺序在学生之间进行回答。此活动还可以在小组中用小卡片进行。

(3)学生听录音、模仿跟读对话。

(4)学生分角色朗读对话。学生分角色表演。

Let’s check

教师连续播放三次录音。第一遍让学生先听录音,第二遍勾出与录音内容相符的一项,第三遍检查。

第六课时

1、 热身

(1) 师生合唱该单元的歌曲和歌谣,边歌边舞。

(2) 请学生表演Story time 中的对话。

2、 预习

猜谜语。根据各个房间的特点,教师慢慢地说一些简单的英语句子,让学生根据教师所说的英语句子,来猜房间的名称。

3、 新课呈现

Read and write

(1)请学生观察Read and write 部分的情景兔,预先空出来需要书写的四会单词,让学生独立思考,填充对话。

(2)强化练习拼读单词picture ,可以以小组竞赛的形式进行。

(3) 练习书写句型:

教师在黑板上画好格子。1、请同学们自己先看(看清书写要求)

2、请一组同学到黑板上书写。

3、师生一起纠错。

(4) 听录音跟读。

(5) 游戏。根据单词,组内开展游戏:字母拼凑单词。背单词接力赛。

Pronunciation

一起听录音,找出发音规律。

"小学英语教案"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