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音乐教案

发布时间: 2024.02.01

音乐教案(范本12篇)。

学生们有一个生动有趣的课堂,离不开老师辛苦准备的教案,需要大家认真编写每份教案课件。老师上课时要以教案课件为依据,一个好的教案课件应该是怎样的?栏目小编的精心打造“音乐教案”让您受益终身,为了方便阅读请把本页加入到收藏夹中!

音乐教案 篇1

说课内容:九年义务教育苏教版小学音乐第三册第九课《颠倒歌》

地位与作用:

学生通过一年的学习,在演唱、演奏、综合艺术、表演等方面得到了较好的锻炼与提高,在本课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经验和能力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形式多样的音乐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发展其音乐感受力、鉴赏力、表现力和创造力,让学生在充满合作精神的群体交往中,学会学习、学会沟通、学会互助、学会尊重、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

教材分析:

《颠倒歌》是一首深受儿童喜爱的歌曲,歌词将自然界的现象都颠倒过来,生动有趣。歌曲大多运用了八分音符,使歌曲显得欢快活泼,最后一句旋律的下行,形象地表现了小朋友感到滑稽、哈哈大笑的模样。本课还安排了一首《颠倒谣》让学生有节奏地读一读、唱一唱,还有《找风筝》《到小猴家去》《青蛙合唱》等视唱练耳。

教学内容:

(1)“风筝”系列活动。

(2)《颠倒谣》

(3)歌曲《颠倒歌》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会有节奏地朗读《颠倒谣》,能用轻松、愉快的声音演唱歌曲,学习正确的自然知识。

能力目标:在音乐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提高他们对音乐的感受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情感目标: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和方式积极引导学生在身心愉悦中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尤其是运用电教手段,激励学生主动参与音乐活动,敢于表现自我,并在活动中学会学习、学会探究、学会与他人合作、交往与协调。

教学重点:

进一步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各项音乐活动、不断提升参与体验,指导学生能用轻松、愉快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能唱准、唱好歌曲中的切分节奏,能体会并表现歌中力度的变化。

活动预案:

(1)风筝激趣、主动参与

(2)歌中渗趣、深化体验

内化拓趣、表演创编

(一)风筝激趣、主动参与

(1)“猜风筝”通过猜谜,引出风筝,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2)“剪风筝”学生用剪刀剪出风筝图片,引导每一位学生主动参与活动,为他们营造一个宽松的氛围,给予学生自主活动的空间,提供展示、表现的舞台。(风筝图片有两层,第一层正面使图象,反面是旋律;第二层是白纸,两层之间用透明胶粘贴起来)

(3)“放风筝”学生在认识唱名的基础上、唱唱旋律、进行听辨练习,把与老师相同旋律的风筝放飞到“天空”。(课前将黑板布置成森林背景,有蓝天白云、花草树木,可爱的动物等)

(二)歌中渗趣、深化体验

(1)找一找:

通过寻找身边的动物图片(《颠倒歌》中的动物及歌词)、歌谣卡片(《颠倒谣》里的词),把观察、思考、练习、探索的空间留给学生。

(2)读一读:

通过小组看和读,采用以点带面的形式,由个人——小组——集体,在展示过程中逐一把图片、卡片贴到黑板上,从中培养他们互相尊重、共同合作的意识,让学生置身于“玩”中感知音乐的美。

(3)说一说:

鼓励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体会与想法,一起分享快乐,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紧扣课题“事情全颠倒了”。→揭题:刚才大家朗读地是《颠倒谣》,而动物们在一起唱了一首《颠倒歌》。

(4)听一听:

引导学生完整地聆听歌曲,更有效地促使学生自主学唱歌曲,进一步地深化体验,从而十分自然地过渡到下一环节——学唱歌曲。

(5)唱一唱:

采用听唱与跟唱相结合,让学生在听中学、在听中唱、在唱中唱,再用接口唱巩固歌曲,体会歌中强弱变化,最后,师生跟着录音富有表情地歌唱,层层深入,让学生的情感体验有浅入深。

(三)内化拓趣、表演创编

(1) 选一选:

引导学生明白表演有多种形式:如乐器伴奏、律动表演、丰富表情、生动演唱等,学生分组商量后自己作出选择(可以进行重组)。

(2) 动一动:

根据小组的选择进行创编表演,在歌声中发展学生的感受力、表现力和创造力,而教师要成为活动的参与者、合作者或帮助者。

(3) 改一改:

引导学生说说正确的自然规律,我们不能违背自然规律,分组进行改歌词、改歌谣、并把正确的读读、唱唱,在活动中教师要充分肯定学生的创造能力、尊重他们的创作成果,师生边唱边演,尽情享受着创造的快乐,在载歌载舞中结束本课。

总结:

本课设计预案,猜、剪、看、唱、听、创、演等活动,有机地与感受音乐相结合,在各种音乐活动中,都伴随着音乐,将音乐融入其中,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在自主活动时,教师大胆、放手地让学会上自己去实践,充分相信他们的能力,使学生在活动中切身体验到音乐所包含的情绪、情感和情境,充分体现学生主动参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促使学生会学、能学、善学、敢学,真正体现出艺术课程的人文性、综合性、创造性和愉悦性。

音乐教案 篇2

一、导入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小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叫小胖胖,他呀,原来很没有礼貌,在家看见奶奶,就装作没看见,看见叔叔,跟叔叔说话,说:“喂!喂!喂!”真是没礼貌,大家见了都摇头,后来呢,小胖胖变了,看见奶奶,远远地就叫:“奶奶好!”看见叔叔,赶紧跟叔叔招招手。现在人人都夸胖胖是个懂事的好孩子。今天我们一起学这首《小胖胖》。

二、学习歌曲。

2、学习歌曲

1)欣赏歌曲范唱,听听小胖胖是怎样的孩子第一段,回答问题

2)用表情告诉老师。再听—————小胖胖经过大家的帮助后又是怎么样?欣赏第二段回答问题

5)随老师分句教唱第一段

6)教唱第二段

8)学生演唱

小胖胖、叔叔。

三、拓展

分小组创编角色,自己加动作,自己编歌词。

听歌曲《对不起没关系》

四、课堂小结

教学反思:这首歌歌词通俗易懂,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是非分辨能力,所以对于小胖胖的前后的言行能够分辨出对错。而小胖胖又是跟自己年龄差不多的孩子,所以唱起来学生的积极性还是比较高的,在学唱的环节的节奏游戏时,有几个学生跟着老师还可以,自己独立打拍的时候就有点乱了,有的手跟嘴不和谐,有的唱歌结束后还在拍着,我知道是因为平时的训练缺乏目的性,是在将来的教学中应该注意的。

这是一首领唱的歌曲,让同学领唱让学生的表现欲望得到满足的同时,不但使知识掌握得更牢固,还使他们获得快乐、享受了成功的欢愉。

音乐教案 篇3

一、说大纲

根据《大纲》要求,欣赏民歌的学习是音乐教学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欣赏不同风格、不同体裁的民歌,从而加深同学们对祖国的热爱,并扩大音乐视野,提高欣赏音乐的能力。

二、说教材

1、教材分析:本课是第初一下册第四课的《内蒙草原》,本课将主要欣赏学习《草原上》和《赛马》两首民歌。《草原上》是内蒙古典型的民歌。

2、教学目标:

1)了解内蒙古民歌的特点与风土人情的关系。

2)能分辨出民族民歌的风格。

3)培养增进学生热爱少数民族音乐的情感。

3、教学重点、难点:

能按歌曲的旋律、节奏等特点分辨不同民族的民歌。

三、说学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让学生能主动积极地学习,选择方法是很重要的。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年龄特点,我在学法的指导时紧紧围绕教学目标,主要通过“听”歌曲的旋律、节奏等要素,让学生去感知音乐,从而来分辨不同民族的民歌特点。通过直观图象来了解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

四、说教法

由于少数民族的民歌分布广泛,知识面涉及较广,歌曲的风格各不相同。为了能帮助学生了解民歌特点的形式与所居住的地域和生活习惯,使他们更好地掌握民歌的风格。我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1、视觉图象法: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对我们汉族的孩子来说不那么了解。为了使他们更直接地了解到内蒙古族人们的生活习惯,我运用电脑软件制作了一些他们吃、住、穿等 方面的风情画面,给学生视听结合,避免枯燥的说教形式,使本来抽象的 内容变得具体形象化。

2、对比欣赏法:在了解两个民族的风土人情时,我运用画面表格形式将民族的人物作对比,将歌曲特点作对比,从而使学生更清楚的了解民族风土人情、歌曲特点。

在教学中我还运用了创设情景、兴趣引入法、感性到理性、音乐律动等方法 。音乐家修海林认为“音乐审美必须要求体验到音乐的意境”,在这一课,我充分运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尽量让学生体验到音乐的意境,从屏幕上看到内蒙古的风土人情关系,听到民歌不同的风格特点。

五、说教学程序

本课主要是欣赏少数民族歌曲,了解歌曲的风格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目标教学模式进行。

1、前提测评

这环节中我运用创设情境,兴趣引入法。

1)首先了解学生对我国56个民族,知道多少?有没有谁到过其中一民族旅游?

2)然后我将会运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课本中一些民族的风情,从而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引起他们的有意注意及兴趣。

2、认定目标

我将口述3个目标(略)

3、导学达标

在这一环节中,我用感性的到理性的教学法。

1)采用听--想--观看--动的程序,首先让他们听《草原上》和《赛马》听歌曲的旋律片段,分辨风格相不相同?属哪个民族?想不想了解这两个民族的风土人情?

2)然后我将运用视觉图象的教学法,把学生“带入”蒙古。(师一边介绍一边出示图片)出示中国版图知道位置,了解内蒙古人们的吃、穿、住、生活风俗习惯,这样能给学生一种身临其境感觉,使抽象的东西变得形象具体化。接着让他们欣赏一首具有典型蒙古风格特点的歌曲《草原上》,《赛马》。(带着问题去听)

3)在一段长时间内的视觉图象后,为了让学生能松驰下,我将运用音乐律动法,感受蒙古风格的舞蹈。做简单的(压手腕、骑马、跺肩)动作,来调节课堂气氛,之后让学生给歌曲小结。

4)接着欣赏一段舞蹈,欣赏后让他们分组讨论。(它在中国版图的位置?对他们民族你了解有多少等等。)之后我用同样的方法进行简单的介绍风土人情。

6)最后运用表格形式对这两首乐曲的旋律、节奏等内容作对比。

4、达标测评

这环节我将紧紧围绕学习目标、教学内容,设计了三条练习,为检测学生对本节内容是否掌握达标。

1)听辨两首歌曲各属哪一民族?

2)分辨两个人物各属哪一民族?

3)找出两首民歌在中国版图上的位置。

音乐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活泼特点,并能进行简单的故事创编和表演。

2、通过多媒体课件对音乐的播放,让学生在看中学,通过可爱的卡通形象了解歌曲所表达的意思。

3、通过欣赏壮族民歌《猴子蒸糕》,在了解壮族音乐曲调的同时,总结劳动光荣,不劳而获可耻的真理,加强学生对劳动的热爱。

教学重点:

欣赏《猴子蒸糕》,感受歌曲的风趣、活泼特点。

教学难点:

能主动参与音乐表演。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两个什么样的小动物?(出示小狗、小猴头饰)

师:今天我们要来听一个《猴子蒸糕》的故事。

二、欣赏歌曲

师:这个故事讲的是一个什么事呢?请同学们仔细听(听歌曲录音)。

3、阐述道理:不劳动者不得食,不劳动就不能得到吃的。

三、学唱歌曲

①一边听歌曲,一边为图片排顺序

②有表情地模仿小猴和小狗的语气和动作。

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师:现在老师请大家把歌词读一遍。(在读的过程中纠正学生的语气)

总结:要用心去体会歌词的意思,实际上就是说不劳动就得不到吃的,劳动最光荣。

3、随歌曲旋律哼唱。

4、加入表情和动作去演唱。

四、歌表演

2、一组表演,另外一组给予评价

五、小结

同学们演得真不错,老师想问问你们,通过这节课我们懂得了一个什么道理?不劳动者不得食,劳动最光荣!

教学反思:学生们能够随音乐自由地进行表演。学习中充满了乐趣、

音乐教案 篇5

一教材简析:

本课是第六单元第欧洲民间音乐,拉丁美洲音乐中的第一课,也就是整本书的第十二节-欧洲民间音乐-风笛,排萧.本课是这一单元的第一课时,主要内容包括多声重唱-鸟儿在歌唱和风笛演奏-优雅,还有的就是排萧演奏-森林的多伊那和妇女的舞蹈,还包括音乐知识欧洲音乐.苏格兰风笛音乐原属于战争音乐,用于行军、召集高地人、哀悼亡灵。风笛音乐也属于和平的音乐,用来跳斯特拉斯佩舞、与小提琴、手风琴和奏,用来庆祝、也用来表达爱意。爱尔兰的风笛演奏方法与苏格兰有所不同;

罗马尼亚一直保持用排箫奏乐的悠久历史,并将排箫的演奏艺术提升到高超的水平,整个排箫有点向外拱弯,一般定成D或G大调音阶。排箫音色圆润柔美,抒情,略带气息。

排箫音乐:空灵、优美,舒展,使人放松心情,常在茶室、咖啡厅等休闲场所作为背景音乐使用。

保加利亚女声重唱:采用自然、直接、开放的唱法,音色清沏、透明,在多声部的重唱中常出现不谐和音程(如二度),旋律音域不宽,却富有表现力,各种各样的装饰音、滑音层出不穷,十分丰富,给音乐增加了特殊的色彩;

约德尔唱法:用真假声迅速地交替演唱,并采用一些无意义的字音来演唱。如“依”、“哦”、“莱” 、“咿呀”等。音域宽,旋律起伏较大。因为学生普遍对音乐理论知识不感兴趣,所以我在讲音乐知识的同时会尽量结合作品,让学生轻松的接受.这节课我会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手段,贯彻思考,体验,探究,实践的原则,使学生能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

二、教学目标:

1、通过鉴赏欧洲有代表性的民间音乐,了解风笛、排箫的音色特点及演奏方式;

2、通过比较聆听、组合演唱等多样的实践活动,认识并体会欧洲典型民间音乐的风格特征;

3、通过文化与音乐结合讲述的方式,使学生开阔视野,感受到欧洲民间音乐文化的丰富多样性,学会尊重多元文化,明白欧洲艺术音乐和欧洲民间音乐的关系。

三,教学重点:

1,欣赏几首具有代表性的欧洲民间音乐,引导学生感受,体验欧洲民间音乐的风格特征.

2,初步知道欧洲民间音乐的饿概况,了解风笛.排萧的音乐特点.本课的重点是;从音乐中了解到欧洲民间音乐的特点,并让学生结合作品了解欧洲民间音乐的特点.

四,教学难点是:

能从不同的声音中分辨出风笛与排萧的不同之处,并说出主奏乐器.

五,说学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让学生能主动积极地学习,选择方法是很重要的。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年龄特点,【高二段的学生,有很好的想象力和判断了,知识结构完整、有一定的艺术修养。】我在学法的指导时紧紧围绕教学目教学重点。在讲授音乐理论知识的时候,我会尽量的结合作品,通过运用图画、听音乐等让学生听,看,等形式来实现我教学的目的。而不是生搬硬套的讲授.两节课我会充分做好跟学生的互动,在第一课时的导入中,我用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引起讨论,最后总结,从而达成与学生的互动.总之,在这一单元的教学中,我会让学生感到学习音乐的乐趣,也能从乐趣中学习到一些音乐知识.

六,说教学过程

这节课主要包括三首欧洲民间乐曲,本课以谈话法导入,引发学生探索欧洲民间音乐的兴趣:通过感受、体验富有民族特色的器乐作品和民歌,引导学生了解、认识不同于我国的各种音乐文化,从中获得美的享受。同时又拓宽视野,认识到人类音乐文化的多样性。我在整节课中会应用讲授法,体验法,谈话法,练习法等教学方法.

1)导入:我用铁达尼号的音乐来导入,特别让学生来注意前奏的音乐是用那种乐器主奏,在学生的回答中引出今天的主题欧洲音乐.这样的饿设计意图是让学生能从熟悉的饿音乐入手,引起学生对本课的亲近与兴趣.在这里我主要应用欣赏法与谈话法.

2)我请同学们来读一读写在本课开头的李斯特的名言,并指出今天的教学任务:欣赏几首欧洲民间音乐,并了解民间音乐的饿美妙与特点.这样的饿设计意图是能从李斯特的名言中更加加深学生对民间音乐的饿印象,使学生了解到民间音乐不管是东方的还是西方的都是极具特色的,从而升华了今天的饿主题.在这里我应用的教学方法是谈话法.

3)完整播放<鸟儿在歌唱>,并请几位学生来说说这首曲子的特点.他与美声唱法有什么不同?回答完毕,请班级上学过美声的饿同学来演唱,让同学们能现场对比聆听两种唱法的不同.完了之后,教师指出这是一种欧洲唱法-欧亚唱法,并结合作品来解释什么是欧亚唱法.在这里我应用的饿是谈话法与参与实践法,这样的饿设计意图是能让学生近距离的饿体会两种唱法的不同,并能通过请学生演唱,加深学生对本课的印象.

4)完整播放<优雅>并提问:这首曲子用了那种乐器啊?学生回答;风笛.下面多媒体显示风笛的形状,教师简要讲解有关风笛的知识.完了之后,多媒体再弹出一个画面,是中国的竹笛.通过对竹笛的饿介绍让学生能分辨竹笛与风笛形状上的饿区别.最后教师指出不管是风笛还是竹笛他们都是民间音乐中不可缺少的主奏乐器.这里主要应用讲授法,通过对比介绍,让学生能事先体会到民间音乐的美妙.

5)小插花,播放两段音乐,请学生来分辨主奏乐器.(一段是中国的饿竹笛,一段是风笛).教师鼓励学生回答准确,这时侯教师拿出两个乐器,对,就是竹笛与风笛,教师师范演奏,并请学生来学.当燃教师辉控制住场面,不会让学生太闹腾.在这里我应用了实践法,这样能让学生从亲自参与演奏中体会到民族乐器的魅力,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6)完整播放<森林的多伊那和妇女的饿舞蹈>,教师顺着音乐跳几个罗马尼亚民间舞蹈.完了之后,提问,主要由那种乐器演奏并出示排萧图示,简要介绍排萧并请学生来说明与风笛的区别.完了之后,再播放一遍音乐,请学生来体会这首曲子的饿情绪如何,并请音乐科代表来回答听后的感受.完了之后教师鼓励学生并指出;每个人的感受不一样,对与音乐的饿听后感受每个人都可以有不同的答案,他没有固定的回答,并鼓励学生今后多积极发言.再这一环节中我主要应用谈话法,设计意图是通过对乐曲的欣赏,来教育学生今后音乐课上该如何表现.

7)最后请几位学生来读一读上了这节课之后对后面的饿音乐知识最有感触的一段,如果找不到,可以自己来讲欧洲音乐的特点,完了之后教师做补充.这里我主要应用的是谈话

音乐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一、聆听不同体裁、形式的《北风吹》感受音乐情境的美,体验音乐作品的音乐情感!喜爱我国优秀民族音乐艺术,追求生活的纯真与美好。

二、在活动中赏析乐曲的结构、情绪。了解歌剧与其它艺术的异同。通过欣赏音乐作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三、在欣赏过程中,能与他人合作参与模仿、演唱、创作等活动,体验创作和表现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一、感受音乐所表现的情景,分析乐曲体裁、结构特点。

二、能与他人合作、大胆创新运用不同的参与表现形式来体验音乐情感。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白毛女》剧照宣传画、胡子、红绳子、旧帽子等、

教学设计:

本课我主要以游戏的形式来组织教学,运用现有媒体大家比较感兴趣的“超级模仿秀”娱乐节目为导向,贯穿欣赏课始终,通过创设情景、形象模仿、唱腔模仿、创作展示四个环节,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让学生在活动中进行欣赏学习。

创设情景、激趣引入。通过场地的布置,营造模仿活动气氛,通过展示学生、教师收集的资料,让学生了解故事的内容、人物、歌剧与其他相关艺术的区别。模仿外形、感受形象。模仿能调动学生积极性,这个环节主要是力求让学生在模仿歌剧人物中初步欣赏乐曲,走近人物、感受形象。赏析作品、体验形象。唱腔模仿赏析歌曲、以情感为线分析歌曲结构特点,熟记主题音乐,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想像能力。创作表现、才艺展示。这一环节是一个巩固、拓展、延伸的过程。在创作展示过程中引导学生从新角度对作品进行再次创作表演,并在创作过程中体验和他人合作的乐趣。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引入

师:五、一班的孩子们你们好!欢迎大家来到今天的音乐课堂。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一段舞蹈,大家想看吗?(教师表演《白毛女》)

师:刚刚老师跳舞时的音乐大家有没有听过?他叫什么名字?你知不知道他是选自哪部电影里的音乐。(《白毛女》)

师:在课前,老师让大家收集了有关电影《白毛女》的资料,哪位同学愿意跟大伙说说你收集的情况。

学生展示收集情况,教师进行点评。

师:老师也在网上、新华书店收集到了《白毛女》中的一些音乐资料,现在请大家来欣赏一下,同时帮教师辨别一下,它们都采用了哪些形式来表现歌曲。

二、模仿外形、感受形象

师:通过这些视频资料,大家可能对《白毛女》中的两位主角从形象上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下面让我们来玩个游戏,大家看过“模仿秀”节目没有?想不想今天也来亲身参与、秀上一把。首先进入第一关:形象模仿。请各组选出两位模特,利用老师提供的材料,从外形上模仿一下喜儿、杨白劳。限时3分钟看哪一组模仿得又快又像。

师:时间到,让我们来看看各组的完成情况。掌声有请我们的模特上场。从他们的这身打扮上你们觉得人物会具有怎样的性格。(学生回答)教师补充:喜儿是一个天真可爱的小姑娘,而杨白劳则是一个受尽了剥削、很老实的一个农民。请我们的模特们做出几个符合人物性格特点的动作!

师:对他们的精彩表演我们掌声表示感谢。

三、赏析作品、体验形象

师:接着进入我们的第二关:唱腔模仿。让我们来听听“原音重现”你可以随着音乐摆动你的身体。(视频欣赏《白毛女》)听完歌曲后你有哪些感受?能不能起来说一说!

师:轻轻地哼唱第一部分,并发挥你的想象力喜儿会有什么样的表情。(第一部分的音乐)喜是什么样子,大家做一做!是什么事让家境贫穷的喜儿感到了喜悦?盼又是什么样?为什么喜儿那么盼父亲快回来!(担心父亲的安危)

师:让我们随着乐队的伴奏用我们的声音、表情来读一读有喜有盼的第一部分,体会喜儿此时此刻复杂的心情。

师:轻声哼唱每二部分,为这部分取一个你认为恰当的名字。(第二部分音乐)并谈谈你的理由。当喜儿在家盼爹爹回家的时候,大家发挥你的想象力想一想:父亲杨白劳他在做些什么?让学生进行相应的表演。

师:女生跟老师一起表现喜儿在家中的盼,男生由一名表演较好的男同学带着表现杨白劳在风雪天急急忙忙又躲躲藏藏的回家时的情景。

师:跟着老师的琴让我们有感情的把这首歌曲完整的唱一唱,并选出你最喜欢的一句,进入第二关唱腔模仿。

师:你最喜欢哪一句?为什么喜欢?能不能轻轻的唱一唱!

四、创作展示

师:孩子们喜儿一家的遭遇让我们十分同情,在黑暗的旧社会地主一手遮天,穷人有冤无处伸,只有默默地承受。可要是换在今天发生这种事情的话,大家帮杨白劳、喜儿出出主意,他们可以采用哪些途径来解决问题。

大家为他们出了那么多的好消息,这下杨白劳该高高兴兴的回家和喜儿一起过年了。大家觉得他现在的心情应该怎样?(愉快、轻松)如果老师现在用第一部分的音乐来表现杨白劳现在的心情,大家觉得好不好?什么样的的旋律才能表达?可以怎样改、采用哪些形式?请大家在小组内商量一下选择一种你们喜欢的方式进行创作和表演。

小组展示创作表演成果

五、小结

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老师相信大家对我们国家的民族艺术作品歌剧《白毛女》从内容、情绪、形式上都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了解,大家的积极参与让我们看到了大家极强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希望大家能把这种创造力和想象力运用到以后的学习中去,相信你是最棒的。最后让我们伴着熟悉的旋律,高呼我们的口号来结束这堂欣赏课。“参与!我最棒!!耶!!!”

音乐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不同的形式来欣赏歌曲《劳动最光荣》,了解歌曲的内容,熟悉歌曲的旋律。

模仿、哼唱、表演等音乐时间活动,纲手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从中体会劳动的快乐。

3、情感目标:在欣赏中激发学生热爱来动,热爱生活的思想情感,感知劳动的光荣,懂得劳动使生活幸福的道理。

教学重点:

通过聆听《劳动最光荣》感受音乐的欢快情绪和音乐所描绘的人物形象,体会本次活动主题-爱劳动,教育学生养成爱劳动、爱观察的习惯。

教学难点:

通过聆听《劳动最光荣》,让学生想象其欢快的音乐情绪,结合模仿满足低年级儿童的好动性,使学生从小建立起热爱劳动的乐观态度。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看过小猫钓鱼的故事吗?谁知道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1、热爱劳动

2、做事情要专心,不能三心二意

3、做事要持之以恒,坚持到最后。

二、欣赏歌曲Gz85.com

1、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小猫钓鱼》的主题歌的名字就叫《劳动最光荣》。这首歌曾在第一次少年儿童文艺创作评奖活动中获得音乐作品奖。歌曲生动活泼,形象鲜明,今天老师还给同学们带来了一段这个美术片的片段,让我们共同来欣赏一下吧

(多媒体播放录像)

小鸟————梳妆 公鸡————唱歌 小喜鹊—————造新房

小蜜蜂———采蜜糖 小蝴蝶——贪玩耍

4、按节奏读歌词

5、随音乐哼唱歌曲

8、这些小朋友跳的好不好啊?那你们能自己为歌曲来创编一个小表演吗?我相信我们班的同学一定比他们跳得还要好!前后座的同学可以互相的商量一下,看看怎样来表现歌曲的内容。

9、学生随音乐进行展示,教师进行评价

三、活动延伸

1、师:在学习生活中,你还见过那些勤劳的小动物,他们都是怎样劳动的?

2、师:在学校和家里你都参加过哪些劳动?感受是怎样的?

3、游戏:下课了,同学们都走了,可是教室里还有一些没有打扫好的地方,你能帮忙找一找,看看哪些地方没有打扫好。

四、小结:同学们太棒了,你们不仅表演得好,而且做得也很好,老师相信你们人人都会成为劳动的小能手,用你们亲来的双手把我们的教师,我们的校园,我们的生活打扮的更加美丽,因为劳动是一件光荣的事,也是一件快乐的事,让我们大声的说“劳动最光荣,”请同学们随老师的琴声共同演唱一遍这首歌曲,让我们到歌声中再一次体验劳动的快乐。

教学反思:孩子们对这首歌曲很熟悉,大部分孩子都会唱歌曲,编创活动很积极,课堂效果很好。

音乐教案 篇8

说教材

在音乐欣赏课《卡门》序曲中有三个主要的教学内容:一是欣赏作品《卡门》序曲;二是讲解音乐知识回旋曲和序曲;三是进行有关的知识测试。

而这节课的教学目的有两个,一是通过对音乐作品的欣赏,使学生初步认识什么是“回旋曲”和“序曲”;二是通过对音乐作品的欣赏,加深学生对浪漫主义音乐的了解,增强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能力。

在整节课来说,教学重难点并不多,主要是对音乐作品《卡门》序曲的曲式结构的辨别。

作品分析

《卡门》序曲是歌剧《卡门》开场前的一首管弦乐曲。歌剧《卡门》取材于梅里美的同名小说。故事梗概是:卫队下级军官唐·霍赛钟情于烟草女工卡门,并且参与了卡门的私运活动。而卡门对唐·霍赛越来越冷淡,并与斗牛士埃斯卡米洛热恋起来。在一次斗牛活动中,埃斯卡米洛获胜。当群众正在欢呼的时侯,唐·霍赛杀死了卡门,他自己也自杀身亡。

这部歌剧的主旨是:表现未受资产阶级市侩思想影响的纯朴农村青年——霍赛——向往过温暖的家庭生活。可是,与大胆、泼辣,酷爱自由的卡门那种追求自由的个性相冲突。两个主人公悲剧性的结局,是属于不同社会阶层的人的难以调和的矛盾造成的。透过它,揭露了资产阶级的虚伪性。有人这样说:“《卡门》的必然结局并不是抽象的宿命论性质的。他们两人的必然死亡是因为在那不让感情遵循逻辑发展的社会里,是不能抱着真实的情感活下去的。”也就是说:卡门只能以死来保全她的自由,霍赛也只能以死来为他纯朴的感情献身。

《卡门》序曲为回旋曲式结构。乐曲的主部主题是一首节日进行曲。由木管乐器及小提琴奏主旋律,气氛热烈欢快。把人们带入西班牙斗牛场那喧闹狂热的意境之中。这段主题为A大调,2/4拍子。

乐曲的第一插部是妇女、儿童在斗牛场上欢唱、跳跃的旋律。#F小调。2/4拍,由木管乐器及小提琴奏主旋律。

主部主题第二次出现之后,引出了乐曲的第二插部。这个旋律来自第二幕中埃斯卡米洛的咏叹调《斗牛士之歌》。它第一次呈现时。由弦乐组奏主旋律,抒情细腻、感情真挚。它第二次呈现时,不仅将旋律提高了。一个八度,还加进了木管乐器奏主旋律,其情绪威武、雄壮,带有胜利凯旋的气质,表现了斗牛士气宇轩昂、英姿勃勃的形象。

这段旋律为F大调,具有进行曲特点。

当第三次重现主部主题后,音乐在热烈的气氛中结束。

乐曲作者

曲作者比捷是法国著名作曲家。他于1838年生于巴黎。9岁时入巴黎音乐学院,师从马蒙泰尔、古诺及阿莱维,1857年获罗马大奖并到意大利进修三年。1861年回巴黎从事作曲。1875年6月3日逝世。

他的代表作有歌剧《卡门》、《采珍珠者》等;管弦乐组曲《阿莱城姑娘第一组曲》、《阿莱城姑娘第二组曲》等。

音乐知识

回旋曲是音乐作品中的一种结构形式。它起源于欧洲民间的轮舞曲。

回旋曲包括一个多次重复的段落(主部主题A)及若干个与之穿插对比的段落(插部)一般主部主题至少出现三次。形成A+B+A+C+A的结构形式。如果插部很多,即形成A+B+A+C+A+D+……+A的结构形式。

回旋曲适于表现活跃、欢腾的情绪。因此,大型音乐作品的末乐章常用这种曲式,以便形成热烈的情绪结束全曲。当然,短小的作品也有采用回旋曲式的

序曲原指歌剧、清唱剧、芭蕾舞剧、话剧等戏剧于演出前由大型管弦乐队演奏的乐曲,它带有暗示剧情的意义,人们把这类序曲统称为“歌剧序曲”。

近代,产生了专门为音乐会而创作的与戏剧无关的序曲,人们称为“音乐会序曲”。

说教法与学法

一、培养学生自主的音乐感受能力

音乐教学在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多方面能力方面,具有其他学科所不具备的优势。而对于高中的学生来说,经过小学和初中的学习,他们对一些简单的音乐知识也有了初步的理解,对音乐已经有了更深的理解能力。因此,在高中的音乐欣赏课中,不能象在小学初中那样采用主要由教师讲解、学生记录的方式进行授课;而应该更多地指导学生主动对音乐进行理解,培养学生自主的音乐感受能力。

二、电脑多媒体课件的运用

计算机辅助教学(CAI)作为一种先进教学手段,已经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在高中音乐欣赏课中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辅助教学有以下的优点。

优学(能更好地辅助学生掌握知识)。

例如在欣赏音乐作品时,学生一边欣赏音乐、一边观看影像、一边还能看到影像下面各乐段同步出现的解说文字。而且在课件制作中采用了各种颜色、各种字体、各种图片、各种动态效果,大大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在课堂提问的时候,让学生看荧幕上提供的问题,选择荧幕上的答案,教师用鼠标点一下学生选择的答案,荧幕上就可以弹出相应的判断。使得课堂提问更加生动有趣。

欣赏音乐的时候,在课件中制作一个简谱的卡拉OK,学生一边看着荧幕上同步出现提示的简谱,一边对音乐进行欣赏。让学生更形象、更清晰地理解了音乐。

优教(有利于教师使用)。

例如在分段欣赏音乐的时候,以前要靠手工对放音设备进行操作,稍不注意就放过头了,还得再倒回来,非常麻烦。现在我们在课件中制作好了之后,上课时想要播放那一段音乐,只需要点一下,播完了就自动停止。想再播放一遍就再点一下。非常方便。

说教学过程

一、上课前

即将上课的时候,学生陆陆续续地进入教室。有的学生在聊天说话、有的学生在玩耍、有的学生在复习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有的学生在外面玩耍。按照这样的情况,上课的时候必须要过三分钟左右学生才能集中注意力,进入课堂的学习。为了改善这种情况,我利用电脑多媒体技术制作了一个课前的课件片段。优美动人的背景音乐是圣桑的“天鹅”,教室的大屏幕上流动着一个个音乐家的头像:舒曼、舒伯特、肖邦、贝多芬……。有的学生不再说话,他们在欣赏动人的音乐、有的学生不再玩耍,他们看着头像在分析这是那位大师……,通过这个课件片段,不但使学生得到美的熏陶、放松。也使学生一上课就进入角色。

二、开始上课(2分钟)

传统的教学在开始上课的时候,教师说一声“上课”,值日生说一声“起立、坐下”就开始了。

而这节课我在课件中做了一个“上课页”,开始上课的时候播出。先是出现一句短暂激昂的音乐,然后在屏幕上出现闪烁的“上课啦!”的字样,一下子就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然后再进行起立、坐下、检查人数。使到这个千篇一律的上课程序变得有趣起来。

三、感受音乐(6分钟)

音乐是一种奇妙的世界语言。在素质、性格、知识程度、爱好等等方面的不同和差异的人对音乐的感受也是不尽相同的。所以如果一开始就由教师对音乐作品进行详细的讲解,然后再让学生欣赏音乐,那是不可取的,而且还会扼杀学生的现象力。所以在开始的时候,我并不对音乐作品作任何讲解。直接让学生对音乐进行感受,并让部分学生在欣赏音乐之后讲出对音乐的感受。

四、作品概括(6分钟)

向学生讲出作品的名称《卡门》序曲及其是来自歌剧《卡门》的。并对歌剧《卡门》的作品概括和作品所表现的社会现象进行讲解。在这个环节中由于考虑到本环节不是主要内容,而且“板书”太多会影响学生听课的注意力所以在课件中只出现了主要人物表。

五、曲式辨别(15分钟)

这个环节是这节课的难点也是要点,是对学生自主欣赏辨别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欣赏并记住三个乐段(ABC),然后听全曲辨别出乐曲的结构。具体步骤如下:

1、听记三个音乐片段。每段音乐让学生听两遍,中间教师对音乐片段进行讲解(具体讲解和乐谱请参看教材分析)。

我在课件中做了各自的简谱卡拉OK。欣赏音乐的同时在屏幕上出现了音乐的主要乐谱,而且随着音乐的.进行,乐谱也进行相应的变化。使到学生更形象清楚地理解记忆这些音乐片段。

2、听全曲进行曲式辨别。

让学生欣赏全曲并对音乐中各段音乐出现的顺序进行辨别。并提问部分学生把结果打到屏幕上。然后再通过课件向学生播放出正确答案。在这里我在课件中设计了这样一个过程:在音乐播放的同时,相应的段落代号在屏幕上闪烁。最终在屏幕上出现了回旋曲的曲式结构图示。使到学生清楚形象地记住了回旋曲的结构并为等一下对回旋曲的补充介绍提供了一个图示。

3、对回旋曲进行补充介绍。

六、作者及其代表作的介绍。(5分钟)

这个环节对作者的生平及其代表作进行了

简单的介绍,为了提高讲解的吸引力,采

用了讲故事的方式进行。着重介绍作者的坎坷人生及对艺术的不懈努力,使学生得到教育。

七、对序曲的介绍。(3分钟)

简单对序曲的来源、歌剧序曲和音乐会序曲的分别进行讲解。

八、欣赏由中国中央乐团演奏的《卡门》序曲的录像资料。(3分钟)

在这个环节我在课件中使录像资料播放的同时同步出现音乐作品各个部分的解说文字。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音乐的了解和感受。

九、知识测试。(5分钟)

这个环节通过对刚刚学过的知识进行选择题方式的测试,巩固了学生所学的知识。一共提供了八道选择题:

1、曲作者比捷是那个国家的著名音乐家

德国法国英国

2、歌剧等戏剧演出前所演奏的序曲,带有暗示剧情的意义,人们统称为______

歌剧序曲开场序曲剧情序曲

3、回旋曲适于表现______情绪

抒情温柔悲愤痛苦热烈欢腾

4、回旋曲包含一个多次重复的音乐部分,是________

第一主题主部主题重复主题

5、《卡门》序曲的体裁是________

回旋曲序曲进行曲

6、旋曲起源于欧洲民间的________

轮舞曲圆舞曲回舞曲

7、这段音乐是《卡门》序曲中的________(播放音乐)

主部主题第一插部第二插部

8、下面那一部音乐作品不是比捷创作的

卡门天鹅湖采珍珠者

我在课件中设计了一个问题选择的自动判断。

在课堂提问的时候,让学生看荧幕上提供的问题,选择荧幕上的答案,教师用鼠标点一下学生选择的答案,荧幕上就可以弹出相应的判断。错的话就出现一

个“x”,电脑还会说“不要太大意嘛”,对的话就出现一个笑脸和一个“ˇ”,电脑会说“耶!好嗄”。使到这个测试更有趣、更富吸引力。

总结

总的来说,这是一节注重培养学生自主的音乐感受能力和电脑多媒体课件运用的音乐欣赏课。

通过多媒体课件的运用,节省了教师板书和传统播放音乐进带倒带的时间,教学内容紧凑丰富。课堂气氛生动有趣而富于吸引力。也是对传统的教学方法改革的一种尝试。肯定也存在许多需要改进和努力的地方,希望在今后的努力和学习中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

音乐教案 篇9

教学目的:

一、了解舒伯特概况(生平、作品、)。

二、能哼唱鳟鱼主题、了解变奏的基本手法。

三、激发学生对室内乐这种艺术形式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观察图片《鳟鱼》由图片导入课题。请看图片,有没有同学知道是什么鱼?是鳟鱼

(很有价值的垂钓鱼,可食用,全世界只有十多种)我们今天欣赏的音乐与这种鱼有关,

是一首以鳟鱼来命名的音乐。有同学可能会说:“谁会去描写这种看起来并不漂亮甚至还有些凶的鱼呢?”优秀的艺术家,任何素材都可以来来创作,我们现在开始认识写《鳟鱼》的作曲家弗朗茨舒伯特。

二、进入课程

认识舒伯特

是奥地利作曲家,出生于维也纳。自幼随父兄学习小提琴和钢琴。舒伯特的一生是在贫困中度过的,艰难的生活使他过早地离开人世。然而,舒伯特却为人类留下了大量的.不朽名作,被称为“歌曲之王”。在短短歌唱剧和配剧音乐,10部交响曲,19首弦乐四重奏,22首钢琴奏鸣曲,4首小提琴奏鸣曲以及许多其他作品,被称为“歌曲之王”。

《鳟鱼》、《菩提树》、《野玫瑰》、等,主要曲汇有《冬之旅》和《天鹅之歌》。

认识五重奏

1、五重奏的概念:由五件乐器分奏五个声部的室内乐;

两把中提琴、一把大提琴(或一把中提

琴、两把大提琴)演奏的室内乐。钢琴五重奏:由四件弦乐器与钢琴演奏的室内乐。

五重奏《鳟鱼》赏析

1、完整播放《鳟鱼》,让学生有初步的印象

2、引导学生找出主题。

4、再次完整的欣赏乐曲,提醒学生注意全曲的结构。

对比欣赏声乐作品《鳟鱼》

为什么这样一首乐曲要叫《鳟鱼》这个名字呢?

作为器乐作品,它本来是没有具体的名字的。但是在这部室内乐五重奏中,第四乐章,

也就是前面我们欣赏的作品,主题来自于舒伯特创作的一首非常有名的歌曲《鳟鱼》,所以后来人们也就把这一乐章叫做《鳟鱼》。还原原作,我们来听听舒伯特创作的歌曲《鳟鱼》

,会是什么样的感觉和风格。

(1)完整播放

(2)分析歌词

歌曲可以分为几段?注意三段不同的内容

第一段叙述天真活泼的小鳟于在清亮的水中嬉戏

第二段叙述渔夫要向小鳟鱼下毒手,作者期望河水清澈以免小鱼遭殃;

第三段转到小调性上,情绪有些暗淡,叙述渔夫把水搅浑,并且钓起了小鳟鱼;

最后有回到大调上,表现作者对鳟鱼的同情及激动的心情)。

(3)分析歌词和旋律是如何结合来表达情境的

前半段的曲调活泼、欢快、跳跃。钢琴伴奏采用了流水般的伴奏音型,既很好地衬托出歌曲的活跃气氛,又生动地描写出波光闪烁、鱼跃水中的生动情景。歌曲的后半段(从“但渔夫不愿久等”开始)用接近朗诵的音调,表现了作者对丑恶的欺骗行为的愤慨。当唱到冷酷的渔夫把河水搅浑时,钢琴伴奏音型突然变得短促、紧凑,既很好地烘托出那紧张的气氛,

又使人联想到小河里浊浪翻滚的情景。特别是唱到渔夫举起钓钩,鱼儿在钩上挣扎时,钢琴伴奏连续出现了快速、紧凑的和弦,表现出作者内心的不平静。

音乐教案 篇10

教材分析:

[作品分析]:陕北民歌《蓝花花》以甜美流畅、开阔悠扬的信天游曲调咏唱了一位封建时代的叛逆女性—蓝花花。全曲采用了叙事的手法,分节歌的形式,口语化的歌词,舒缓的节奏较为成功地塑造了蓝花花勇于冲破封建礼教,大胆追求婚姻自由的叛逆形象。根据这首民歌改编的钢琴独奏曲,采用主题变奏的发展手法,有层次地集中刻画蓝花花的美丽与坚强。学习本内容目的在于增加学生对民族音乐的了解,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学目标]:远程教育资源给我们提供了教案示例、媒体资源。课前,观看媒体资源,结合实际情况设计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点,预测学生的学习难点。按照新课程标准我从情感、知识、能力三个维度确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

通过欣赏歌曲和钢琴曲《蓝花花》,演唱歌曲主旋律,感受北方地区信天游陕北民歌独特风格和韵味,体验钢琴独奏曲所表达的情绪和情感,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的热爱之情。

2、知识目标

通过欣赏使学生了解“蓝花花”的故事和作曲家是如何利用原始的民间音乐素材改编成高水平的艺术作品的。

3、能力目标

通过聆听和演唱,培养学生用陕北方言演唱和背记《蓝花花》主旋律的能力,并能够理解钢琴独奏《蓝花花》运用 “变奏曲”这一创作手法的相关音乐知识,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能用陕北方言演唱歌曲主旋律和能听辨钢琴变奏曲是本课的重点也是本课的难点。

学情:对于本课的教学,我有意识地将音乐的人文内涵融入教学中,提高学生的音乐感受与评价鉴赏能力,培养其丰富的生活情趣和乐观的态度,增进其群体意识,锻炼其合作与协调的能力。

教法学法: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音乐教学,已成为当今现代音乐教师的标志。因此我使用远程教育资源来进行教学。尽量充分、合理利用远教资源充实课堂内容,突破教学难点,实现其与课堂教学的有机整合。教学方法不断求新、求奇,让学生在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中感受音乐,体验音乐的情绪及风格。为了更好地体现教学目标,我采用情景式感悟法为主,师生互动法为辅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相互交流、整体感知来进行学习。

教学程序:

蓝花花

一、组织教学

师:同学们好!我是曹老师,今天很高兴我们一起来上音乐欣赏课,希望我们合作愉快。

二、欣赏体验,学唱《蓝花花》主旋律

1、导入。(对比欣赏)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两个视屏,首先,请欣赏视屏1,请你说出听到歌曲的曲名,属于什么地方?

生:江苏民歌《茉莉花》。

师:《茉莉花》是我们江苏的民歌,大家都很熟悉.接下来请欣赏视屏2,你能听出这首歌的歌名吗?它又是属于哪个地区的呢?

生:第二首有可能回答不出。

师:没关系,这个“阿宝”是熟悉的吧,他是什么地域性的歌星啊 (北方还是南方啊)?

生:(回答)北方。

师:“阿宝”是山西人,是一个西北汉子,你看他头上扎着白羊肚子手巾.这种装扮在文学、影视作品里就是陕北农民的典型形象,第二首是陕北民歌《蓝花花》。那么,关于《蓝花花》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呢?

师:(介绍)歌曲叙说了一个年轻貌美的少女“蓝花花”,被迫嫁给老地主“猴老子”,她勇于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大胆叛逆,追求幸福的传奇故事。

2、复听歌曲,熟悉旋律。

师:那么,这个主题用音乐的方式是怎样来表现的呢?下面,让我们听一下《蓝花花》的主旋律,你觉得它的旋律有什么特点呢?你仔细听它每一句的旋律线条是上行,还是下行的?

师:这段旋律分为四句,第一句……(教师分句配手势用LA哼旋律,让学生听旋律线并分析旋律是上行的还是下行的?)。

师:旋律下行比较多,陕北民歌还有一种哭腔在里边,哭腔一般是下行的,第一句旋律线是上行的,有一个音感觉拖得老长的;这些都是跟它的地域性有关的,陕北地区全都是坡啊,岭啊,所以,唱的歌全是直抒胸臆这种东西。

师:听起来是怎样一种感觉呢?

生:噢,是比较宽广、悠扬地。

师:下面,我们来哼这个主旋律。

师:(演唱指导)声音在哼鸣“h”的高位置,教师弹琴示范一下用“h”哼唱第一句,学生模仿。

第一遍:指导学生用衬词“h”高位置轻声慢速哼唱,教师右手弹主旋律。

第二遍:指导学生用衬词“la”面带微笑哼唱,教师右手弹主旋律。

师:请大家一起来看大屏幕上的歌词,注意,括号里的“(儿啊)”是衬词,在民歌中经常出现,请不要念。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把歌词轻轻地念一下。 生:念词。

第三遍:跟着钢琴,学生用普通话唱。

3、解决难点:用陕北方言演唱主旋律。

师:我们再听听原版女声独唱,你觉得你唱的跟它有什么区别?

生:(回答)是用方言唱的。

师:对,这就是用陕北方言演唱的,个别字的发音,咬字吐字与普通话是不一样的,让我们用陕北话来念一念下面的歌词。

练习:老师示范,学生模仿。

师:我们能不能尝试着用陕北方言来唱一唱呢?

第四遍:跟着钢琴,用陕北方言演唱(唱两遍,第二遍纠正)。

师:闭上眼睛,能不能跟着钢琴背唱。

第五遍:跟着钢琴背唱。

师:同学们唱得真不错!通过演唱,你觉得陕北民歌曲调是怎样的一种风格呢?

生:(回答)开阔地、高亢地、悠扬地等。

师:(总结)陕北民歌曲调具有高亢明亮、开阔悠扬的风格特点。《蓝花花》就是流行于陕北地区的“信天游” 曲调,“信天游” 是最富有特色、最能代表陕北民歌风韵的一种曲调,《蓝花花》就是“信天游”的名段,当地人都能哼上几句。“信天游”同时也是西北地区最受老百姓喜爱的一种民歌曲调。“信天游”代表了西北部民歌的特点,比较粗狂奔放,开阔,扣人心弦,回肠荡气,集中展示北方的自然景观,社会风貌和北方人的热情、豪情。

三、欣赏钢琴独奏《蓝花花》

师:歌曲《蓝花花》赞扬“蓝花花”这位妇女勇于冲破封建礼教,大胆追求婚姻自主的一种高大形象。六十余年来一直被全国各地文艺工作者推崇,编撰成各种版本的歌曲、大小歌剧、舞剧、电影等。那么,人们在器乐曲中又是怎样来表现的呢,现在请听一首钢琴曲,你能听出《蓝花花》主旋律出现几次吗?听出一次写1、听出两次写2……

1、完整初听。

生:(回答)可以说1次、2次、3次……。

师: 到底是几次呢?没关系,让我们一次次来听,边听边完成下面这张表格。

2、分段欣赏。

(1)、听主题。

师:能听出主旋律吗?

生:能听出来的。

师:这一段就是主题,速度、力度、情绪是什么呢?

生:是慢慢地、p—pp、蓝色。

(2)、听变奏1。

(教师弹奏:变奏1)

师:你闭着眼睛听,能听出主旋律吗?

生:好像像又好像不像。

师:这就是“变奏”,是第一次变奏,即变奏1。

师:我们来找主干音。

(教师弹奏:变奏1右手旋律)

师:主干音是的,所不同的是织体变了,是在主干音上发展变化的,旋律从中音区走到了高音区。第二段的速度、力度、情绪是什么呢?

生:是稍快地、p—p、深蓝。

(3)、听变奏2。

(教师弹奏:变奏2)

师:这段变奏,能听出主旋律吗?

生:不能,主旋律变了。

师:这就是变奏2。它主要变奏的是什么呢?

(教师弹奏:分别弹奏变奏2左、右手主旋律,生哼唱)

师:主旋律先出现在左手,又回到右手。它的伴奏织体有什么变化呢?

(教师弹奏:变奏2八度、和旋)

生:觉得不是单个一条旋律,感觉很丰富,有厚度了。

师:钢琴是八度,和弦是一个一个弹出来的。速度、力度、情绪是什么呢?

生:是快后渐慢、f-ff—渐弱、粉红。

(4)、听变奏3。

师:这段变奏,能听出主旋律吗?

生:不能,完全变了。

师:这就是变奏3。

师:速度、力度、情绪是什么呢?

生:是很快地、ff-sf、大红。

(5)、听变奏4

师:这段变奏,能听出主旋律吗?

生:前面像,后面不像。

师:这是变奏4,速度、力度、情绪是什么呢?

生:是渐快渐慢、p-f-sf-p-pp、紫红。

3、完整复听。

师: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知道主旋律变奏了四次,体裁是钢琴变奏曲。让我们再完整地感受全曲,思考一下,什么是“变奏曲”呢?请谈谈你的理解。

生:(回答)。

师:老师也总结了一下,什么是“变奏曲”呢?请看大屏幕(生朗读“变奏曲”概念)

三、拓展。

1、欣赏艺术歌曲《蓝花花》

师:接下来,老师给你们听一个艺术歌曲版本的《蓝花花》,听听它又是怎样来演绎的呢?

师:同学们听得很仔细。你觉得跟我们唱的那里不同?

生:(回答)有两段歌词。

2、欣赏MTV《蓝花花》。

师:接下来,老师给你们听一个通俗版本的《蓝花花》,让我们跟着一起唱,再一次回顾一下主旋律。

四、教师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度过了愉快的四十分钟,我们不仅感受了陕北民歌的魅力,还欣赏了不同艺术表现形式的《蓝花花》,其实关于陕北的音乐还很多很多,同学们感兴趣的话,可以通过网上搜集、资料查找下节课我们一起来分享,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同学们,再见!在抒情愉悦的音乐声中结束本课!

音乐教案 篇11

一、学情分析:

名人们为人类历史发展作出的突出贡献,往往为世人景仰。七年级学生正处于人生道路的起点,他们自然而然地把名人奉为自己崇拜的偶像,处处效仿。但是处于幼稚、懵懂的人生阶段,他们常常认识问题不够全面,又侧重于感性认识,所以教师要作好引导工作。使学生懂得名人之所以成为名人,除了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更是在精神和品格上超凡脱俗,要学习名人的崇高品格和奉献精神,学习名人的良好习惯和治学方法,从中获得健康向上的审美享受。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掌握“重荷、深邃”等词的读音、词义,并会正确运用。

2、理清文章结构,了解音乐巨人贝多芬。

过程和方法:诵读法 讨论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贝多芬不屈命运的安排,执著追求音乐事业的精神,逐步走进大师的内心世界。

三、教学方法:

导学结合,自主探究,师生互动交流。

课堂组织形式:小组合作学习

四、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渲染氛围

听一段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让学生谈谈从这交响曲中听到了什么?(听到了贝多芬与命运抗争的心理历程:苦闷—-绝望——不甘——抗争……) (让学生欣赏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意图:导入新课,课文与《命运交响曲》都表现了贝多芬与命运抗争的心理历程。提示本节课的学法:通过欣赏音乐来领会文章的内容。)

下面让我一起走近《音乐巨人贝多芬》,去看看耳聋后的贝多芬,在生活中是个怎样的形象?读读这篇文章。让我们一起走进贝多芬的心灵。

(二)介绍贝多芬生平(幻灯片出示贝多芬简介)

(三)检查预习情况

1、读准字音

重荷(hè)深邃(suì)门槛(kǎn)踌躇(chóu chú)磐石(pán)

2、解释词语

不见天日:看不到光明。

踌躇:犹豫。

深邃:深奥。

(四)速读课文 整体感悟

1、根据提示补全客人来访的全过程

客人来访→女佣开门→女佣介绍贝多芬的情况→(参观贝多芬工作室)→(贝多芬下楼并和客人谈话)→贝多芬和客人共进晚餐→(贝多芬回忆往事)

2、你认为贝多芬是一个怎样的人?(从文中找出依据)

明确: 独立而骄傲、沉郁而坚强、严肃而善良、热爱自然、追求自由、献身音乐。

五、拓展延伸

1、像贝多芬这样“通过苦难,走向欢乐‘的人还有很多,你能说出某个

类似的人物吗?

(学生自由谈论)

2、多媒体播放舞蹈《千手观音》简单介绍演员情况。

3、通过对贝多芬及这些与命运抗争的人的故事的了解,同学们一定有很多话要说,下面就请同学们写下自己的感受。

六、课堂小结

贝多芬把苦难看做是上帝的礼物,希望我们像贝多芬一样,去坦然面对苦难和失败的挑战,做一个真正的强者。下面老师送你们一首诗:

《世界开始对你明亮了》

——献给风华正茂、斗志昂扬的同学们

当你进入生命的春天

世界开始对你明亮了

像一条铺着卵石的小溪

吹着叶笛,摇着野花的铃

去追逐奔腾的江河

童年的迷惑,天真

让位给勇敢的求知和探索

人生不再是一部童话

而是充满现实的酸甜苦辣

你会昂然地迎接这一切

正如你身上的全部光彩

来自青春的勇气和力

啊,没有人去怀疑春天的美丽

只会为春天的虚度而惋惜

七、作业设计:推荐阅读:罗曼罗兰的《名人传》

音乐教案 篇12

教学内容:

教材分析:

《快乐的音乐会》是一首具有民歌风的儿童歌曲,歌曲为流畅的旋律不时的插入八分、四分休止符,使得旋律收放有度,极尽得意的炫耀了小乐手吹、拉、弹、唱的技巧,风趣的道白加入使歌曲略有停顿,歌曲活泼欢快,耐人回味,是一首让学生喜爱的儿童歌曲。

学情分析:小胡琴、小喇叭、小铜鼓的声音是本节课的核心,也是一个难点,节奏掌握对于学生来说也有一定的难度,尤其是最后一句结束句容易和前面的一句相混淆,最后一个创编环节学生之间的合作不够默契,教师应善于引导,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

教学目标:

唢呐、小鼓的声音及演奏方法。

创编歌词,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音乐想象力与音乐创造力。

3、情感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活动体会快乐的情绪,激发对音乐的热爱。

教学重点:

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及民族乐器的音色,完整准确地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唱准歌曲中×× ××︱×× ××︱××

0×︱×

0‖节奏

教学思路:根据新课标的理念,活动强调学生的感受欣赏,自主探索和发现,大胆尝试和表现,学生自由讨论发现难题,教师适当介入等,围绕“欣赏感受,理解学习,自由探索、尝试——教师帮助解决难题、提升经验——充分表现”这一思路展开活动。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动物头饰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师生唱《师生问好歌》上课

2、师:同学们,很高兴和大家一起上课,首先让我们以饱满的热情进入课堂,一起来演唱一首《唢呐配喇叭》

(设计意图:教师简短的几句话,让学生倍感亲切,随音乐律动环节的设计,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浓郁的音乐氛围中进入课堂,也为老师的导语作铺垫。)二.闯关游戏,激情导入

它们的声音好听吗?(好听)音乐王国里即将举办一场快乐的音乐会,有很多乐器参加,听说唢呐和喇叭中间的一个也会去,小朋友们想不想去看看呢?(想)不过有个条件,谁能顺利地闯过三关,便有机会获得音乐会的门票,大家有没有信心闯关?(有)

(请大家仔细听这是哪一个乐器发出的声音?生:有的说唢呐、有的说喇叭

师:到底是哪一个呢?我们来观察一下它是长的还是短的?

生:长的,是喇叭

师:对了,谁能模仿一下喇叭演奏方式?(学生模仿)师:非常棒!你听老师模仿的像不像?

2 ××

××︱×× ××︱×× 0×︱× 0‖

嘀嘀哒哒

嘀嘀

哒哒哒哒得儿喂

能不能像老师一样有节奏的模仿出喇叭的叫声?注意是非常跳跃的(学生模仿)

好,第一关顺利闯过!

(2)我们一起进入第二关

听--这是什么声音?(教师播放课件)生:鼓

师:哦!原来是小铜鼓的声音!谁来模仿一下小铜鼓的声音?(学生模仿)

师:听老师是怎样模仿的?

2 ××

××︱×× ××︱×× 0×︱× 0‖

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

得儿喂

注意小铜鼓的声音是非常有弹性的.

能不能按这个节奏把它模仿出来?(学生模仿)恭喜大家,第二关也顺利闯过了。(3)一起进入第三关

师:请小朋友仔细听这个声音是哪个乐器发出来的?生:二胡

师:二胡又叫小胡琴,让我们一起来模仿胡琴的演奏方法(左手按弦,右手握弓),听听老师是怎样模仿胡琴的声音的。 2 ×× ××︱×× ××︱×× 0×︱× 0‖

扭扭嗞

扭扭

得儿喂

注意胡琴的声音是非常连贯的。

能不能按这个节奏把它模仿出来?(学生模仿)

(设计意图:此节奏是本节课的重点、难点,通过对小喇叭、小鼓、小胡琴的认识,从而延伸到节奏,这样既解决了重点、难点,又能引发学生的兴趣,同时为后面歌曲的教学做好了铺垫。)师:好,三关顺利闯过,我们这就去参加这场快乐的音乐会(大屏幕出示课题--《快乐的音乐会》)

三、歌曲学习

1、看《快乐的音乐会》FLASH,感受歌曲。

跟着老师有节奏地念第一段歌词注意:①儿化音的处理

②“咦”的时候,脸上表情应该怎样③“的”在歌里要读di

3、请一个学生上来当小老师,教念第二段歌词,如出现问题再指导解决

4、师:第三段歌词全班一块来解决

(学生自己齐读第三段歌词,如有问题再指导解决)

5、老师教念结束句歌词

提问:结束句的歌词与第三段最后一句的歌词哪里相同?哪里不同?生回答:两句歌词的字是一摸一样的,但读法不一样,结束句的第二个“蹦”字要读的时间长一些。

师带领学生反复朗读这两句歌词,对比这两句歌词。

6、师:好,同学们,请跟着老师一起来学唱这首歌的第一段,老师一句,你们一句.(学生学唱)

7、第二段歌词请学生自己填唱,老师弹一句,学生填唱一句,如有问题师及时纠正。

8、师:同学们,你们做的不错!请照这样的方式把第三段歌词填唱,但我们要男女生PK赛,男生先来。

9、师教唱结束句,并用手势注明音高的区别。

用接龙的游戏,请学生和老师配合,学生填唱“得儿喂”

它们的情绪是高兴还是悲伤呢?(高兴)那让我们带着它们这种快乐的心情一起来唱一唱吧(跟着课件一块演唱)

(设计意图:通过各种学唱的方式,使单调的练习多样化,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四、创编动作师:同学们,现在分成三组,分别是胡琴组、喇叭组、铜鼓组,我们来分角色演唱这首歌曲,请同学们一边演唱一边做动作。哪位小朋友愿意到舞台上来带领你们组做动作呢?(各组选两位代表上台)(设计意图:通过该环节给学生提供展示的平台,培养他们的音乐表现能力,并带上小动物的头饰,激发其表演兴趣。)

五、创编歌词

小喇叭、小铜鼓的精彩演出博得了小狗小猫的阵阵喝彩,还有一些新朋友也想为小狗小猫带来了精彩的节目,我们一起来看看是谁?你们认识它们吗?

(课件出示小提琴、法国号、电子琴的图片)

请学生说出这三个乐器的名称。

师:让我们来看看你们模仿的对吗?(课件出示三个乐器的演奏姿势)

3、师:想一想这三个乐器分别会发出什么声音?请学生自己用象声词模仿一下,师做总结。小提琴

(吱扭扭)电子琴

(叮叮咚咚)法国号

(嗡巴巴)

(课件播放《快乐的音乐会》伴奏,课件出示新编配的歌词。)

六、课堂小结

师:欢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下课的时间又到了,让我们演奏着自己的乐器结束本堂课吧!(播放《快乐的音乐会》)

板书设计

"音乐教案"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