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观沧海教案

发布时间: 2024.02.11

观沧海教案。

老师上课前准备教案和课件展示是展现他们负责的表现之一,现在是该编写课件的时候了。教案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重要基石,要如何才能写好一份教案课件呢?考虑到您的需求,我们编辑了“观沧海教案”,请收藏此文以便将来参考!

观沧海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了解诗词有关知识。

2、有感情地反复诵读并熟练地背诵,理解诗歌意思。

3、品味语言,体味诗词的意境。

4、启发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1、诵读并背诵,理解诗歌意思。

2、品味语言,体会意境(难点)

课时安排:1课时

课前准备:

1、课前让学生预习课文,熟读并尝试先背诵课文。

2、准备多媒体教学。

教学设计

导入课文

古代诗词是我国古代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其中有很多佳作,不仅语言隽美,而且意境深远;它们有的充满了生活的情趣,有的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因此千百年来广为传诵,成了流传千古的名篇。我们在课外已经接触了不少优秀的古代诗词,从今天开始,我们将陆续学习课本中的五首古代诗词,主要是领会古人融情于景,借景抒情的手法,和讲究炼字炼句的创作精神。

观沧海 曹操

1、导入新课

大家知道曹操吧?说起曹操,常常听到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有人说他是英雄,有人说他是奸雄,我们同学从历史或文学作品中认识了曹操,你认为他是怎样一个形象呢?(作一个简单的名义调查)评价一个人物,历史和文学两种角度是不同的,前者更注重客观性,后者强调艺术性,加上不同时代不同个体,出现对立的观点是可以理解的,但要科学地评价一个历史人物,还是以客观为准。

今天,我们先来历史地客观地认识一下曹操。哪位同学可以为我们简单介绍一下曹操?

PPT: 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今安徽毫州)人,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建安时期的代表诗人之一。东汉末年,在镇压黄巾起义军中,逐步扩充军事力量。建安元年迎汉献帝到都许昌,用他的名义发号施令,“挟天子以令诸侯”,先后削平吕布等割据势力。 官渡之战大破军阀袁绍后,逐渐统一了北方。建安十三年,进位为丞相,率军南下,被孙权和刘备的联军击败于赤壁。后封魏王。曹操一生未称帝,他病死后,曹丕继位后不久称帝,追尊曹操为武帝。

他在北方屯田,兴修水利,解决了军粮缺乏的问题,对农业生产的恢复有一定作用;用人唯才,打破世族门第观念,罗致地主阶级中下层人物,抑制豪强,加强集权,所统治的地区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精于兵法,著《孙子略解》、《兵书接要》等书。善诗歌,其诗内容较为丰富,风格慷慨悲壮,《观沧海》、《龟虽寿》、《短歌行》和《蒿里行》等篇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求贤若渴之心,或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苍劲悲凉。散文亦清峻整洁。著作有《魏武帝集》,今有整理排印本《曹操集》。后人对其评价,尤其《三国演义》将其刻画为乱世奸雄形象,与历史颇有出入。

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曹操乐府诗《步出夏门行》组诗中的第一章――《观沧海》。乐府,是原来是汉武帝是掌管音乐的官署机构名称,后来演化为诗体名称,是可以入乐歌唱的诗歌,后来有不入乐的也被称为乐府或拟乐府。

《观沧海》正是北征乌桓归途中经过碣石山时写的。大战之前,身为主帅的曹操,登上当年秦皇汉武也曾登过的碣石山,又当秋风萧瑟之际,展现在他眼前的是一幅怎样的图景?他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呢?一起来看课文。

2、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教师配乐范读。

学生自由朗读,扫清文字障碍,教师正音。

学生个人配乐朗读。

全体学生有感情地齐读课文。

3、疏通文意,注解重要字词

请学生翻译,并注意提醒校正。

补充:临;到,登上,登临;何;多么;萧瑟:树木被秋风吹动的声音

PPT:参考译文

东行登上碣石山,来观赏大海。

海水多么宽阔浩荡,碣石山高高耸立在海边

碣石山上树木丛生,各种草长得很繁茂。

在萧瑟的秋风中,海上涌起巨大的波涛。

日月运行不息,好像是从这浩淼的海洋中出发的。

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淼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

真是幸运极了,用歌唱来表达自己的豪情壮志吧。

4、研读课文

学生带着问题,先自主学习,后四人小组讨论交流

PPT:[问题组]

①全诗围绕哪个字展开来写的?

②这首诗写了几层意思?哪些诗句是写现实的?哪些诗句是想像的?

③诗中哪些诗句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

参考:①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以下由“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

②全诗写了三层意思。

第一层(开头两句):交代观海的地点,直陈其事,“观”字领全篇。

第二层(“水何澹澹”至“洪波涌起”):描写海水和山岛。这一层全是写现实中的实景。

问:实写观海的诗句一共有6句,所写的内容和角度有什么不同?

参考:“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两句是总写全景,其中前一句写海波动荡,后一句写山岛巍然耸立。海水荡漾,山岛耸立——动静相映衬,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威严。

接着两句写岛上的草木,“树木丛生,百草丰茂”,一派生机勃勃。这两句是紧扣上文“山岛竦峙”展开。下面两句“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写出了海上景象的变化,表现了大海的雄伟气势。“洪”,大的意思。这两句是照应上文“水何澹澹”而写的。树木百草,秋风洪波——静动相配,显示了大海的盎然生机和宏伟气象。

这一层6句诗,结构非常严密,可见作者构思的精心。

第三层(“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借助奇特的`想像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是虚景,从两个“若”字可以看出。

最后两句是附文,是为和乐而加,与诗的内容无关。

③研读与赏析 “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诗句

学生想像画面。展现一幅怎样的图景?展现大海之大,有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派。

问:为什么曹操会产生这样的想像?联系作者写这首诗的背景,我们想一想,这里集中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结合背景:诗人当时正处在自己事业的最高峰,他已经削平了北方群雄,现在又打垮了乌桓和袁绍残部,消除了后患;如果再以优势兵力去消灭南方的割据势力,他就可以荡平宇内,一统天下了。大战之前,身为主帅的曹操,登上当年秦皇汉武也曾登过的碣石山,抚今追昔,他的心情和沧海的浪涛一样汹涌澎湃。所以才有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样的想像,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和豪迈的气概。

在这里,他将自己宏伟的抱负、阔大的胸襟融会到诗歌里,借着沧海的形象表现出来,使这首诗具有一种雄浑苍劲的风格,成为一篇流传至今的优秀作品。

5、小结:

虚实结合,借景抒情,描写沧海的壮丽景色,表现博大的胸怀,抒发统一天下的宏伟抱负。

基调苍凉慷慨,历来被视为“建安风骨”的代表作。

观沧海教案【篇2】

这首诗在写作上最大的特点是借景抒情,融情于景,可谓诗中有画,画中含情,这种写法,诗人们常用,但古代也有些诗歌情景是分开的。

曹操这首《观沧海》准确生动地描绘出海洋的形象,单纯而又饱满,丰富而不琐细,好像一幅粗线条的炭笔画一样。尤其可贵的是,这首诗不仅仅反映了海洋的形象,同时也赋予它以性格。句句写景,又是句句抒情。既表现了大海,也表现了诗人自己。诗人不满足于对海洋做形似的摹拟,而是通过形象,力求表现海洋那种孕大含深、动荡不安的性格。海,本来是没有生命的,然而在诗人笔下却具有了性格。这样才更真实、更深刻地反映了大海的面貌。

《观沧海》是借景抒情,把眼前的海上景色和自己的雄心壮志很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观沧海》的高潮放在诗的末尾,它的感情非常奔放,思想却很含蓄。不但做到了情景交融,而且做到了情理结合、寓情于景。因为它含蓄,所以更有启发性,更能激发我们的想像,更耐人寻味。

观沧海教案【篇3】

引言:《观沧海》是借景抒情,把眼前的海上景色和自己的雄心壮志很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观沧海》教学设计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教学目的

一、理解诗的内容,领会其中抒发的感情和表现的生活情趣。

二、体味诗词情景交融的特点和遣词造句的妙处。

三、学习一点诗的韵律知识。

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体味各首诗中作者所创造的意境,难点是作品中表达的感情和生活情趣的领会。

二、以多种形式加强诵读,在熟读的基础上适当分析、点拨,加深对诗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课文。

古代诗词是我国古代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其中有很多佳作,不仅语言隽美,而且意境深远;它们有的充满了生活的情趣,有的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因此千百年来广为传诵,成了流传千古的名篇。我们中学生学一点优秀的古代诗词,不仅有助于提高我们的语言水平,而且能陶冶我们的思想情操。所以我们要认真学习和努力掌握一定数量的古代诗词。今天,我们学习五首古代诗词,主要是领会古人融情于景表达襟怀和讲究炼字炼句亦即炼意的手法。

二、学习课文。观沧海教案

1.解题:题目是什么意思?“沧海”的“沧”字怎么解释?题目能不能换成“观大海”?

明确:沧,是暗绿色。“沧海”有色彩,比“大海”形象,所以不能换。

2.教师范读后学生诵读。

3.理解内容。

提问:开头两句交代了什么情况?“东临碣石”的“临”作何解释?

明确:交代了作者所处的地方和来此的目的。“临”作“登临”讲。

提问:根据这个开头我们可以判断,下文将要写什么内容了?

回答:写观海所见的情景。

提问:下文到哪一句为止是写作者所见的情景?

回答:到“洪波涌起”为止。(如有同学答到“若出其里”为止,就要引导学生明白:以下四句并非作者眼前所见的实景。)

提问:实写观海的诗句一共有6句,所写的内容和角度有什么不同?

明确:“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两句是总写全景,其中前一句写海波动荡,后一句写山岛巍然耸立。接着两句写岛上的草木,“树木丛生,百草丰茂”,一派生机勃勃。这两句是紧扣上文“山岛竦峙”展开。下面两句“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写出了海上景象的变化,表现了大海的雄伟气势。“洪”,大的意思。很明显,这两句是照应上文“水何澹澹”而写的。这一层6句诗,结构非常严密,可见作者构思的精心。

提问:“日月之行”等4句是什么意思?这是不是作者眼前看到的景象?作者是写什么内容?

明确:这4句的意思是:日月的起落,好像是在沧海中运行;夜空中灿烂的银河,好像是沧海里映上去的。很明显,这不是作者眼前所见的实景,而是他看到波涛汹涌的大海所产生的奇特想象。

启发:作者写观海的内容到这里结束了,我们可以展开自己的想象来回味一下:作者在诗中描绘了怎样的景象?作者笔下的沧海有怎样的特点?再联系作者写这首诗的背景,我们想一想,诗歌中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通过想象,我们不难体会,作者笔下的沧海气势雄伟,胸襟开阔。根据“阅读提示”我们知道,作者写这首诗的时候,是他刚刚平定乌桓,回师中原,这正是他踌躇满志的时候。面对着波澜壮阔的大海,作者情不自禁地抒发了建功立业,统一天下的豪迈情怀。特别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几句诗,更是形象地反映了作者博大的胸襟,千百年来成了脍炙人口的名句。

解释:最后两句是一般的结束句。

4.分析韵律。

本诗为四言乐府诗,韵脚为“峙”“起”“里”“志”等字,可见押的是“i”韵。

5.齐读、背诵

教学总结:

在教学实践活动中,主要表现出来的问题是:

一、学生结合画面表达的过程中,多数学生表达得很概括,不能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来描述所看到的画面。这使得对学生思维的训练——先想象再构思,后表达的思维不到位。这一点与学生们的.积累语想想思维的训练不到位也有很大的关系。

二、学生们对古诗歌的认识还很粗浅,甚至是基本的律诗、绝句的格式都不知晓。致使不能很好的去理解诗歌的内容。这一点也和学生们刚刚接触到诗歌有很大的关系。

三、这节教学实践活动中,还表现出学生们对诗歌的朗读不够深入。学生们的个性化朗读与朗读体验表现得不好。

因此,在今后的诗歌教学活动中还应更多的去培养学生们联想和想象的能力 ——为学生们打开一扇思维的窗,去走近诗人的心田;还应该多朗诵,多学习诗歌的基础知识。

附录:《观沧海》读后感

最近看了易中天先生的《品三国》,再次体味曹操的诗作《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又有新的感悟。

回想我也曾有幸“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晨白时,站在临近碣石的金山嘴上观看日出。只见东方海平线放出红光,接着红日水上水下相接,瞬间跃出海面,万道霞光,极为壮观。当红日升高时,有人举起手高叫,快拍照!快拍。一看,原来是想拍手托太阳的,引来一片欢笑和模仿。一天晚上坐在卧床上,突见月亮升起,逐渐高离海平面,想到“日月之行,若出其中”,灵感一动,何不看看月出。第二天晚上提前了一刻钟静候,果然看到了平生从未见的奇景。只见东方银光逐渐增大增强,一轮圆月缓缓腾出,银波万里,尤其是跳离水面一霎间更是摄人心魄,仿佛巨大的夜明珠照亮海空,真是“幸甚至哉”也!然而,从未见旅游宣传“看月出”,实在是疏忽,或明知不宣,乃失策也!而曹操却观得细微,遥想当年必看了日出月出,写下了如此壮丽的诗篇!由此,不禁想到,秦皇、汉武、魏武、唐宗、康熙、乾隆都到过此海边,得到后世最不公正评价当数谁?!

同样都是中华民族杰出的贡献者,为何评价却是天壤之别?!我看,是评论家太“吝啬”、太“正统”、太“保守”了,历史上的评论家就不去说他们了,而在现代文明的熏陶下,我们的评论家还是在引经据典,追究细枝末节,而不从现代的眼光,看大的方面,“暴君”、“奸雄”不离口,未免引人万分感慨和不解!

观沧海教案【篇4】

大家知道曹操吧?说起曹操,常常听到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有人说他是英雄,有人说他是奸雄,今天我们阅读他的《观沧海》,也许你对这样一个历史人物会有更客观的认识。

1、根据拼音写出恰当的词语。

cāng(沧)海jié(碣)石sǒng zhì(竦峙)

水何dàn dàn(澹澹)xiāo sè(萧瑟)

2、借助课下注释或工具书解释下列各词的意思。

澹澹:(水波)荡漾的样子。

竦峙:高高地挺立。竦,高耸。峙,挺立。

星汉:银河。

萧瑟:树木被秋风吹动的声音。

至:极点。

何:多么。

若:好像。

临:登上。

3、文体知识

通常所说的古代诗歌包括古体诗、乐府诗、律诗、绝句、词、曲等。

唐代以前出现的较少格律限制的诗体叫古体诗。如本课的《观沧海》。而把唐朝新出现的绝句、律诗叫近体诗。如本课的《次北固山下》和《钱塘湖春行》。

律诗,因格律要求严格而得名,有五言律诗、七言律诗两种;律诗的格律有规定,限制了对仗,八句可分为四联。

曲是一种与词相近的韵文形式,出现于南宋和金代,盛于元代,是受民间歌曲的影响而形成的,句法较词更为灵活,多用口语,用韵也更接近口语。如本课的《天净沙·秋思》。

4、作者简介

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在镇压黄巾起义中,逐渐扩充军事力量。“挟天子以令诸侯”后,先后灭吕布、袁术,建安五年(200年),在官渡打败兵强地广的袁绍,逐渐统一了北方。建安十二年(207年)北征乌桓,大胜。次年率军南下,被孙权、刘备的联军击败于赤壁。他善诗歌,常借诗篇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其诗气魄雄伟、慷慨悲壮,是文学史上建安文学的开创者。《步出夏门行》《蒿里行》均用乐府旧题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气魄雄伟、慷慨悲壮。

5、背景链接

《观沧海》是曹操的名篇,他这次登碣石山是在北征乌桓的途中。乌桓是当时东北方的大患,建安十一年(206年),乌桓攻破幽州,俘虏了汉民十余万户。同年,袁绍的儿子袁尚和袁熙又勾结辽西乌桓首领蹋顿,屡次骚扰边境,以致曹操不得不在建安十二年毅然北上征伐乌桓。在这年八月的一次大战中,曹操终于取得决定性的胜利。这次胜利巩固了曹操的后方,所以第二年他才能挥戈南下,以期实现统一中国的宏愿。把前后的事件联系起来,我们就可以看出,北征乌桓对曹操来说是一次多么重要的战争了。而《观沧海》正是曹操在北征乌桓途中经过碣石山时写下的。大战之前,身为主帅的曹操,登上当年秦皇、汉武也曾登过的碣石,又当秋风萧瑟之际,他的心情一定会像沧海一样难以平静。他将自己这种昂扬奋发的精神融会到诗里,借着大海的形象表现出来,使这首诗具有一种雄浑苍劲的风格,因而成为一篇优秀的作品。

观沧海教案【篇5】

一、导入课文。

古代诗词是我国古代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其中有很多佳作,不仅语言隽美,而且意境深远;它们有的充满了生活的情趣,有的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因此千百年来广为传诵,成了流传千古的名篇。我们中学生学一点优秀的古代诗词,不仅有助于提高我们的语言水平,而且能陶冶我们的思想情操。所以我们要认真学习和努力掌握一定数量的古代诗词。今天,我们学习五首古代诗词,主要是领会古人融情于景表达襟怀和讲究炼字炼句亦即炼意的手法。

二、学习课文。

1.解题:题目是什么意思?“沧海”的“沧”字怎么解释?题目能不能换成“观大海”?

明确:沧,是暗绿色。“沧海”有色彩,比“大海”形象,所以不能换。

2.教师范读后学生诵读。

3.理解内容。

提问:开头两句交代了什么情况?“东临碣石”的“临”作何解释?

明确:交代了作者所处的地方和来此的目的。“临”作“登临”讲。

提问:根据这个开头我们可以判断,下文将要写什么内容了?

回答:写观海所见的情景。

提问:下文到哪一句为止是写作者所见的情景?

回答:到“洪波涌起”为止。(如有同学答到“若出其里”为止,就要引导学生明白:以下四句并非作者眼前所见的实景。)

提问:实写观海的诗句一共有6句,所写的内容和角度有什么不同?

明确:“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两句是总写全景,其中前一句写海波动荡,后一句写山岛巍然耸立。接着两句写岛上的草木,“树木丛生,百草丰茂”,一派生机勃勃。这两句是紧扣上文“山岛竦峙”展开。下面两句“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写出了海上景象的变化,表现了大海的雄伟气势。“洪”,大的意思。很明显,这两句是照应上文“水何澹澹”而写的.。这一层6句诗,结构非常严密,可见作者构思的精心。

提问:“日月之行”等4句是什么意思?这是不是作者眼前看到的景象?作者是写什么内容?

明确:这4句的意思是:日月的起落,好像是在沧海中运行;夜空中灿烂的银河,好像是沧海里映上去的。很明显,这不是作者眼前所见的实景,而是他看到波涛汹涌的大海所产生的奇特想象。

启发:作者写观海的内容到这里结束了,我们可以展开自己的想象来回味一下:作者在诗中描绘了怎样的景象?作者笔下的沧海有怎样的特点?再联系作者写这首诗的背景,我们想一想,诗歌中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通过想象,我们不难体会,作者笔下的沧海气势雄伟,胸襟开阔。根据“阅读提示”我们知道,作者写这首诗的时候,是他刚刚平定乌桓,回师中原,这正是他踌躇满志的时候。面对着波澜壮阔的大海,作者情不自禁地抒发了建功立业,统一天下的豪迈情怀。特别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几句诗,更是形象地反映了作者博大的胸襟,千百年来成了脍炙人口的名句。

解释:最后两句是一般的结束句。

4.分析韵律。

本诗为四言乐府诗,韵脚为“峙”“起”“里”“志”等字,可见押的是“i”韵。

观沧海教案【篇6】

课题名称 《观沧海》 科 目 语文 年级 七年级 教学时间 1课时(45分钟) 学习者分析 教学对象是农村中学七年级“后进生”。特别强调后进生的原因是这些学生学习基础差,没有学习目标;更没有像曹操哪样拥有远大的抱负,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对知识的渴求;从而使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做一个像曹操一样有雄心壮志、博大胸怀、远大抱负的人。

1. 在反复朗读中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领会诗歌的意境美、语言美、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1. 品味诗句,感悟诗歌的意境,培养赏读诗歌的能力,增强古文修养。

2. 了解诗歌情境交融的特点,培养学生读古代诗歌的节奏感。

3、教学方法:朗读法;联想、想象法;讨论、点拨法。 三、知识与技能

1. 回忆汉乐府的相关知识。

2. 揣摩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1. 诵读诗歌,引导学生领会诗歌的意境美,感受诗歌的语言美。

2. 理解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资源 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材、曹操图片、课件 教学过程

诗言志,歌言情,在公元207年,曹操在北征乌桓胜利后。凯旋而归的路上,带着豪迈的情怀,登上了碣石山,以歌言志,抒发了博大的情怀。今天,让我们从《观沧海》一文中感受曹操这种博大的胸襟。

介绍诗人:曹操(155-220),一名吉利,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谯城)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

曹操不但是 中国历史 上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还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著有《孙子略解》、《兵书接要》等军事著作和《 蒿里行 》、《观沧海》、《薤露》、《短歌行》、《苦寒行》、《碣石篇》、《龟虽寿》等不朽诗篇。后人并且辑有《曹操集》。

二读:学生以他喜欢的方式读;并纠正发音有问题的字词。

五读:学生齐读。(教师根据实际情况作必要性的表扬性点评) 教学活动3

1.“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沧海,即大海。也就是观看宽阔无比的大海。诗人登上东边的碣石山上去观看大海。此时的曹操所向披靡,得胜而归踌躇满志,意气昂扬,雄心勃勃,气吞山河,一副得志的形象。

教师:哪个同学能从神态方面来扮演一下曹操在观看大海这种“得志”的形象。(学生扮演,教师引导学生注意“意气昂扬、气吞山河”的气势)

教师:从刚才的扮演来看可知,此时此刻的的是在观看大海请同学们在读诗歌,并回答问题:

六读:诗人在观看大海?我们从诗歌中那个字可以知道?(观)他看到了哪些景物?

教师:同学们你能把展现在诗人眼前的景物画下来吗?(两个学生完成,一个描绘,一个画;肯定学生的个性发言,表扬学生的多才多艺)

从刚才同学们描绘的画面我们知道:海水、山岛、树木、百草是诗人所看见的;而日月、星汉是诗人所想象的。在诗歌中的那个词语我们能看出来?学生:若

教师:“若”仿佛、好像的意思,是诗人想象出来的,不是真实的图景,是虚景。却写出了一副吞吐日月,含孕群星的气派。那种天连水、水连天,浩浩荡荡无边无际的壮观景象。

观沧海教案【篇7】

(一)诗歌朗读

1、自由朗读诗歌,采取各种形式把诗歌读通读顺,注意读准字音、节奏。

交流点拨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2、结合注释解读诗意。

交流点拨

向东进发登上碣石山,得以观赏大海的奇景。

海水多么宽阔浩荡,海中山岛高耸陡立。Gz85.COM

碣石山上树木丛生,各种草长得很繁茂。

秋风飒飒,海上涌起巨大的波涛。

日月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渺的海洋中出发的。

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渺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

真是幸运极了,就用歌唱来畅抒心中的情怀吧!

(二)整体感知

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并思考下列问题。

1、全诗是以哪个字展开来写的?

交流点拨

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下文由“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

2、这首诗写了几层意思?哪些诗句是写现实的?哪些诗句是想象的?

交流点拨

这首诗写出了3层意思。

第1层(1~2句):交代观海的地点。

第2层(3~8句):描写海水与山岛。(实景)

第3层(9~12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想象)

最后两句是附文,是为和乐而加,与诗的内容无关。

3、哪些诗句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诗人是怀着怎样的感情描绘大海形象的?

交流点拨

(1)“日月之行”四句写大海,全用虚写,却表现了大海有包容天地的气概,更显示了诗人的博大胸怀。

(2)大海的形象正是诗人形象的化身。诗人已经削平了北方群雄,现在又将北征乌桓和袁绍残部,为即将挥师南下统一中原解除后顾之忧。在踌躇满志的时候,他借大海的形象抒发了建功立业的愿望,写出了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雄浑诗句。

(三)深层探究

1、如何理解“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一句?

交流点拨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开篇点题,交代了观察的方位以及观察的对象,这两句虽然没有直接写到人,但我们仿佛看到了曹操登山望海时的那种勃勃英姿。“观”字统领全篇,是诗的线索,下文由“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

2、“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四句是全诗的高潮,作者运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交流点拨

作者运用夸张的手法创造出一个极其开阔的意境,给诗歌增添了积极的浪漫主义色彩。诗人联想日月星辰这些自然界伟大的景象,全离不开大海的怀抱。想象奇特,胸怀开阔,渗透着诗人自己的雄心壮志和昂扬奋发的精神,展现了诗人力挽狂澜、重建天下的雄心,塑造了自我豪气盖世的英雄形象。

3、诗人在这首诗中把自己欲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表达得淋漓尽致,诗人借助了什么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呢?

交流点拨

虚实结合,借景抒情,描写沧海的壮丽景色,表现博大的胸怀,抒发统一天下的宏伟抱负。

(四)熟读成诵

观沧海教案【篇8】

一、教学准备:

相关时代背景,曹操《步出夏门行》《苦寒行》等诗歌。

二、教学目标:

1、结合时代背景,了解诗人的心态。

2、结合诗歌内容,把握诗歌的精神。

3、结合相关诗歌,了解诗人的气度。

三、教学过程:

1、导入:

这是一首传诵千古的描写大海著名诗篇,那么这首诗究竟有什么力量,可以让人千古不忘呢?我们来看这首诗。

2、开宗明义,直面主题:

通读全诗,说说这首诗中,最能体现出诗人情怀胸襟的诗句是什么?(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表现了什么样的胸怀?(包容万物,胸怀宏大)

3、条分缕析,渐入主题:

那么诗人在此之前描写了什么景物来衬托这一胸怀呢?请大家读诗歌的前八句,看看可以分成几个层次,归纳一下内容并思考这些描写与诗人宏大胸怀之间的联系。(学生回答,总结)

提示:“日月之行”四句描写的是想象中的景物,那么现实中是什么景象?“观沧海”这一题目在诗人如何点明?诗人脚下的碣石山什么样?

“东临……竦峙”交代观海的地点及环境。

提示:①在这几句诗中,有哪些词语的含义相关?(临,登上。竦峙,耸立。均能感受到观海的地点之高。)

创作背景1:

走向人生巅峰的曹操——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曹操在官渡之战中战胜袁绍,奠定了统一北方的基础。建安十年(公元205年),曹操摧毁了袁绍在河北的统治根基后,其子袁谭、袁尚逃到乌桓,勾结乌桓贵族多次入塞为害。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夏,曹操采用谋士郭嘉的意见,率师北征,一战告捷。

总结:此刻,站立于高山之上的曹操统一了经历了多年战乱的北方,正处于自己人生的巅峰之中。

②曹操眼前的大海什么样?(“水何澹澹”,起伏不定)为什么曹操不以一个胜利者的姿态去描绘大海的广阔或平静,而是描写这样的景象呢?结合背景来看。

补充材料:平定北方的战争经历了整整七年时间,虽然官渡一战获胜,但战胜袁绍及其家族还是极其艰险的。特别是在北方进军的过程,曹操甚至开挖了两条运河来运送物资。为此,他曾经写下了著名的《苦寒行》来记载这次艰苦的行军过程:

“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羊肠坂诘屈,车轮为之摧。树木何萧瑟,北风声正悲!”(登上高耸的太行山,陡峭道路艰险难行!羊肠小路弯曲盘旋,车轮颠跛屡次摧折。幽幽深林冷落凄寒,北风哀号催人心碎!)

那么,起伏不定的大海与曹操的内心有什么关联?

总结:表现出曹操起伏不定的内心。

“树木……涌起”描写眼前的景物

提示:①从中你了解了什么内容?(季节,海岛的环境)

②什么季节?(秋天刚到,草木还很茂盛)

③但秋风吹来,从“萧瑟”一词中,你可以发现,眼前郁郁葱葱的一切很快会发生什么变化?(凋零)“洪波涌起”,说明此刻风很大,才能卷起巨浪,刚才还只是起伏不定的.大海会在转瞬间涌起巨浪吗?(这是曹操内心的反应)那么是什么在他的心中激起了如此大的浪涛呢?

创作背景2:此刻曹操虽然取得了巨大的胜利,但也付出了极大的代价,特别是在他获胜之后,他最重要的谋士郭嘉因病去世,年仅37岁。在官渡之战前,由于势力相差悬殊,曹操也曾经犹豫过,是郭嘉帮他分析了他与袁绍之间的优劣之势,坚定了他必胜的信心。在进军北方的时刻,面对艰难的道路他也曾迟疑过,又是郭嘉敦促他不能给袁氏兄弟以喘息之机,最终使他赢得了最后的胜利。郭嘉的去世对曹操打击极大,在第二年赤壁之战中曹操失败。这是他军事生涯中最惨重的失败,此前他虽然也失败过但都能东山再起赢得胜利,可此战失利后,他也曾几次进兵南下但都无功而返,统一天下的机会就此失去。赤壁之战败后,曹操就痛哭郭嘉,认为如果郭嘉还在自己不会有如此之惨败。

总结:眼前的景物让曹操看到了生命的无常与脆弱,在飞逝的时光中,曾经茂盛繁华的一切转瞬间都会凋零、消失。

4、延伸阅读,深究主题:

面对变幻无常的生命,曹操又拿出了什么态度?请大家看《步出夏门行》的另一章《龟虽寿》:(学生朗读,并依据注释理解诗意)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烈士:有节气有壮志的人。盈缩:指寿命。养怡:谓保持身心和乐。)

曹操以什么态度来面对无常的生命,飞逝的时间?(乐观积极的心态)

为什么他会拿出这样的心态?(统一天下的重任还未完成,他还要追求更高的人生价值)

我们再来看结尾的几句诗,“日月之行”,还可代表什么?(飞逝的时间)“星汉灿烂”还可代表什么?(浩翰无垠的星空)曹操胸怀博大,他还包容了什么?(时间与万物)他不在意时间的流逝,而带着包容万物的胸襟试图去建立更大的功业。

5、总结:

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到,起伏不定的大海与曹操有什么关联?(是他心态的表现)岛上的景物让他联想起了什么?(时间的飞逝,生命的脆弱)面对这一切,曹操表现了什么样的情怀?(包容时间万物,建立伟业的期望)

我们知道,在第二年曹操在赤壁之战中失败,三国鼎立的局面由此形成。但曹操亲历了东汉末年的乱世,亲眼目睹了“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惨状,因此把重整山河,再现盛世作为自己的责任。尽管在写作《观沧海》时曹操已经步入暮年(曹操时年52岁,终年65岁),但依然是昂扬的精神试图书写生命的新篇章,这才是这首诗的价值所在。

四、教后记:

《观沧海》已经教过多次,我感觉到,作为一个政治家,曹操的诗歌与他本人的政治、军事生涯是无法割裂的。因此,在教学中,有意识地让学生们了解曹操,对于理解诗歌也有着极大的帮助。同时,曹操的诗歌的风格大体是统一的,因此引用其它相关内容的诗歌,也有助于学生的理解。

在教学中,朗读自然是重中之重。在朗读时,我注意启发学生将朗读的高低起伏与诗歌中诗人心情的起伏对应,以此来感受诗歌的情感变化。从教学效果上看,学生的朗读效果很好。平时,我要求在早读时也要注意朗读有语调的变化,坚持下去,学生是能够通过朗读来感受诗歌的魅力。

观沧海教案【篇9】

本文是由语文教案工作室上传的:《观沧海》课堂实录。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课堂实录《观沧海》

师:同学们,有谁能讲一点关于曹操的故事?

生:我知道,他是一很坏的人,他逃跑的时候杀了他的救命恩人。

生:曹操是一个奸雄,他想篡位当皇帝。

生:他多疑,而且很凶残,杀死华佗,自己脑颅里长毒瘤死了。

师:看来,曹操在同学们的眼里没有好的印象。其实,曹操是一位大英雄,而且是位雄才大略的`政治家,并且也是一位出色的大诗人。我们现在开始一起学习曹操的一首诗《观沧海》。先介绍一下这首诗的写作背景:汉献帝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八月,曹操大破盘踞在我国东北的乌桓及袁绍的残余势力,统一了北方;九月,在归途中经过碣石山,写下了这首诗。接下来,请同学们阅读课文,看谁知道的信息最多。

( 学生读书三遍。)

生:我从诗句知道这首诗写了如下内容:碣石、沧海、山岛、树木、花草……

生:不是花草,而是百草。还有秋风、洪波、太阳和月亮、银河。

生:老师,我认为还有歌,好像曹操在唱歌。

师:同学们回答得都很好,不过我有一个疑问,曹操是什么时候看沧海,是白天还是夜晚?

生:肯定是白天,哪有漆黑晚上去看大海的事?

生:不对,是白天和晚上都看过,因为诗中说“日月之行”,就表明两个时候都去过。

师:看来曹操真是一个诗人,很有雅兴的。对于同学们的回答,我们暂且不评价。我还有疑问:太阳和月亮是从哪里出来的呢?银河又从哪里出来的呢?

(学生沉默。)

生不太清楚……

师:假如诗中有答案,你能找出来吗?

生:(读课文)“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日月和银河都是从沧海中来。

师:同学们,你们对宇宙有了解吗?日月和银河都是从地球的沧海中出来的吗?

生:不是的,诗中说沧海能装下日月和银河,是错误的。老师,您说曹操是一位诗人,怎么连这个常识都不知道?

师:是的,诗人连常识也不知道,是有些名不副实吧!不过,我们知道有一句熟语:宰相肚里能撑船。是什么意思?你们思考一下。

生:是宽宏大量的意思,就是不怕别人说闲话。

师:这句熟语中,把“宰相肚”比作了什么?

生:我想宰相肚可能比作“江河湖海”,因为只有江河海洋里才能行船。

师:既然能用“江河湖海”来比喻人博大胸怀,那么,涛中是用什么来比喻诗人的博大胸怀的?

生:日月和银河。

生:不对,应该是沧海,因为诗中不是说日月银河出自于沧海吗?既然沧海能吞吐日月银河,沧海就比日月银河大,所以,诗中用沧海比喻诗人的博大胸怀。

师:看来,我们前面讨论的问题就有办法解决了,争辩白天与夜晚,都没有多大的意义。这四句诗根本不是诗人眼前的景物,那又是什么呢?

生:是诗人的感觉。

生:是诗人的想像。

师:分析不错,哪些又是诗人所见到的实在景物呢?请渎课文。

生:(齐读)“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林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师:这首诗既有实景也有虚境,虚实结合。全首诗条理清晰,一日了然。读到这个时候,我们也解决了最后两句诗的问题。

观沧海教案【篇10】

1、“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头二句点明“观沧海”的位置:诗人登上碣石山顶,居高临海,大海的壮阔景象尽收眼底。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是望海初得的大致印象,有点像绘画的轮廓。在这水波“澹澹”的海上,最先映入眼帘的是那突兀耸立的山岛,它们点缀在平阔的海面上,使大海显得神奇壮观。这两句写出了大海远景的一般轮廓,下面再层层深入描写

2、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前二句具体写竦峙的山岛:虽然已到秋风萧瑟,草木摇落的季节,但岛上树木繁茂,百草丰美,给人诗意盎然之感。后二句则是对“水何澹澹”一句的进一层描写:定神细看,在秋风萧瑟中的海面竟是洪波巨澜,汹涌起伏。作者面对萧瑟秋风,“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壮志”胸怀

3、赏析名句: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赏析一:这四句描绘大海吞吐日月、包容星汉的壮阔景象,表现出诗人博大的胸怀、开阔的胸襟、宏大的抱负。暗含一种要像大海容纳万物一样把天下纳入自己掌中的胸襟。

赏析二:日月的运行好象从海里升起,又落到海里。星汉是指银河,灿烂的银河斜贯天空,远远的一端伸向大海,好象也发源于大海。日月星辰的运行都离不开大海的怀抱。大海宛若是日月星辰的母亲,表现大海的一种宽阔、博大的胸怀。让学生思考、讨论:

1、这是实景,还是虚景,即诗人想象?

2、如果是虚景,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想象?(明确:前面几句描绘了大海的壮丽,表现诗人对祖国山河的赞美和热爱。目睹这壮丽的山河,激发了诗人要统一祖国的强烈愿望 ,因而借助想象,表达愿望。诗人以大海自比,开阔的意境、雄浑的气势,实际上是诗人宽广胸怀、豪迈气魄的写照。)

"观沧海教案"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