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2016年中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纪实:风正好扬帆一中

发布时间: 2019.08.15

时间已经悄悄的和你擦肩而过,留着的只有记忆我们或多或少会在某些时候有些深刻的故事,一般来说,我们最需要的就是对这件事情的总结,总结也是对自己的更优秀的自己负责,写总结范文的时候我们注意哪些地方呢?经过收集,小编整理了2016年中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纪实:风正好扬帆一中,请在阅读后,可以继续收藏本页!

中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纪实:风正好扬帆 一中竞风流

1999年11月25日,时任湖南省副省长唐之享深入xx一中校园观察后,连声夸赞:没想到xx一中建设得这么好!xx年6月28日傍晚,时任省委副书记胡彪悄然走进xx一中中,夜幕中胡副书记感叹道:一中布局优美,环境幽雅,是个读书的好地方啊!

——题记

安抚仁义,宋唐名治传教化;润泽桃李,千年古邑振人文。

巍巍凤岗之下,滔滔乐水之畔,有一座美丽的学校,她就是百年名校、湖南省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xx县第一中学!她发轫于明万历年南湫书院(1603-1783)),历经清代宜溪书院 (1783-1903)、宜溪高等小学堂(1903-1912)、县立第一高等小学校(1902-1941)的岁月沧桑,1940年8月,xx国民教育会议作出决议:创办县立初级中学,1941年4月,成立建校筹备委员会,县长彭津龙任筹委会主任,经过半年的筹备,xx县第一所中学——xx县立初级中学于当年8月成立,校址设在凤岗山麓,永乐江畔的宜溪书院原址。1958年秋,始设高中部,招收高中新生2个班,更名为湖南省xx县第一中学,自此,xx一中由一所普通的初级中学发展成了一所完全中学。

几百年来,xx一中秉承宜溪书院一脉道统,弘开时代风气,泽及一方水土,讲习绵延,学道振兴,荫庇万千学子,造福xx父老。近年来,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奋进,始终恪守 “团结、严格、求实、创新”的校训,坚持开拓创新的办学精神,坚持教育兴邦的育人理念,在新的教育征程不断铸造新的时代丰碑。历经七十年沧桑而常办常新,由小变大,由弱变强:1978年被定为 “郴州地区重点中学”,1998年晋升为 “湖南省示范性高中”,xx年遴选为 “湖南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xx年、xx年受到省政府督导奖励表彰,xx年成为郴州市第一所也是唯一的一所“中国双语教学实验学校”,1998年以来又获得湖南省 “园林式学校”“安全文明校园” “文明卫生先进单位” “高考优秀考点” “现代教育 ‘十五’课题研究先进单位” “湖南省五四红旗团总支”等30余项荣誉称号,一时名动湘南,饮誉三湘。

文化一中 大观蔚然
珠育合浦,凤舞梧桐;惟楚有材,于斯为盛。在历史的丰碑后面,必定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而文化的积淀又缘于人杰的积蕴,而人杰积蕴的则又多因地灵的孕育,湖湘如此,岳麓如此,xx一中亦如此。

xx一中地处xx城中央,钟灵凤岗,集纳万福,在历届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几代人筚路蓝缕,始有今日xx一中大美之集成。

1995年,时任国家教育部副部长周远清同志在实地考察xx一中,深入了解xx一中的办学成果后,欣然挥毫为学校题写校名。

1999年11月25日,时任湖南省副省长唐之享深入xx一中校园观察后,连声夸赞:没想到xx一中建设得这么好!xx年6月28日傍晚,时任省委副书记胡彪悄然走进xx一中中,夜幕中胡副书记感叹道:一中布局优美,环境幽雅,是个读书的好地方啊!

“润物细无声,王道无近功。”校园文化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建立起来的,而是在历任校长甚或几代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创造、形成和积淀起来的。xx一中提倡特色校园文化建设,根据不同时期的办学环境和时代要求,在不断地弘扬传统优秀文化、汲取人类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又创新更加优秀的文化,逐步形成学校魂魄、学校精神,使之和而不同、卓而不群。xx一中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大胆探索,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校园制度文化建设,一条一款都科学,一规一范彰人文;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一草一木会说话,一砖一瓦皆育人;校园精神文化,一心一意谋育人,一步一印求发展;校园活动文化建设,一言一语得礼仪,一举一动尽风流。

只有走进一中,你才能感悟什么叫现代化校园,什么叫文化校园,什么叫和谐校园。

置身那陈列xx一中百年光辉历史的校史馆,你能深深体悟到厚重的文化底蕴,领会到什么是百年名校。

这里,有功能齐全的体艺馆,五彩缤纷的舞台引得歌星郁均剑、刘一桢嘹亮高歌,学子轻曼舞姿,激昂旋律。

这里,有400米跑道及标准运动场,有绿草如茵的标准足球场,全部硬化的篮球场。

这里,有钢琴、电子琴、管弦等乐器汇成旋律的音乐室,有舞姿盈盈的舞蹈练功房,有用画架、画板、模具、画册充实的美术室。

而面对图书馆的巍巍书山,让你领悟到 “生也有涯,学也无涯”的内涵,近12万册的藏书,散发出的书香墨韵,让你久久陶醉。

科教馆内,各项设备齐全,有实验室8间,各项实验器材、生物标本齐全,设备先进的语音室,使英汉沟通成为天籁般的声音。

宜溪楼岿然屹立,宽敞明亮的教室里面,书声琅琅,功能齐全的多媒体教学平台,更能让你感受到光与电交互组成 “科技强校”的七彩霓裳;计算机房,把信息社会点击成优美的旋律与乐章。而矗立楼顶的天文台,更是让学生们可以看到天外有天,启迪并引导学生进行太空探究。

设施一流、服务一流的生活服务大楼,更是让广大学生和家长感受到了什么叫服务,什么叫细节。

这里,不是园林胜似园林,楼、台、阁、廊交映成趣;春风沉醉的书馨亭、秀色满目的芳园、芬香弥漫的樟园、蓊郁滴翠的松园、满眼苍绿的草坪、励志砥怀的书画长廊等等,使人潜移默化中,总有顿悟人生的收获;那一飞冲天的 “大鹏展翅”,那大巧若拙、大音无声的方方河石,让你始终铭记博大、精深、健美的校园文化,让你领悟到 “厚德载物” “天道酬勤”的人生真谛。

踏上这方学林热土,感受着夏竹冬柏、春花秋实的时光轮回,感受着竹节松直,石刚梯高……感受这校园一景一物,一草一木,一砖一瓦,我们在想:一个孩子,从他懂事起,就在最好的环境中度过他一生的重要的时光,这对人格塑造和人生未来将会起多么巨大的作用……

青春一中 大风如歌
物质里面必然蕴含着精神;表象背后必然隐藏着实质。只有走进一中,深入一中,你才能感受一中,你才能理解一中,你才能深切地领悟一中的精神和灵魂。

1941年建校之初,创业伊始,举步维艰,如果不是凭着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的劲头,一中又怎会有今天辉煌雄壮?1945年2月,一中人如果不是凭着那股 “同舟共济,共克时艰”的团队精神,又怎能冲破日军的重重封锁,将开愚启智的xx一中文明之旗插在浦水河畔(今关王镇何家祠)?

解放前夕,当 “白色恐怖”笼盖全国,xx一中亦处在黎明前的黑暗中,如果不是以地下党员张牧阳为首的一批进步教师的 “聚星星之火以燎原”力量,又怎会有xx一中改天换日的维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如果不是卢在崇校长、刘冠群校长唱响 “同心同德,群策群力”的复兴之歌,又怎会有xx一中从量到质的发展,九十年代中后期以来,如果不是校长周邦全带领行政一班人 “团结务实,开拓进取,与时俱进”又怎会有xx一中跨越式的发展?

事实证明,一个优秀的团队,必定有一个优秀的领头人。xx年学校新班子成立以来,团结广大师生员工,广开言路,集思广益,锐意进取,一心一意谋划一中的发展,聚精会神抓好学校的质量,唱响 “提高办学质量,提升办学品味”的主旋律。新的办学思想 “为学生发展而教,为学子一生夯基”破茧而出,而 “经营学校就像经营家庭,对待学生就像对待孩子”的 “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的新办学理念,全面指导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在教师中积极倡导的 “三爱”思想 (爱岗敬业,爱校如家,爱生如子)到 “四种精神”(事业为重的敬业精神,吃苦耐劳的奉献精神,严谨治学的务实精神,锐意进取的创新精神),再到 “以人格塑造人格,以品德化育品德,以素质砥砺素质”的行为倡导,坚持 “三个全面”,追求 “四个发展”,实现“五个一流”,将学校真正办成了实施素质教育的高质量、现代化、有特色的品牌学校。

今天的xx一中把 “环境留人、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提高到学校能否做强做大的高度来审视,因而这里名师荟萃,有全国特级教师4人,全国优秀教师4人,全国优秀班主任1人,湖南省优秀教师8人,郴州市学科带头人6人;中高级教师130余人,正是有了这样一支作风过硬、业务过硬的爱岗敬业、安居乐业,扎根一中的教师队伍,推动着一中一浪又一浪的发展。

七十年来,一代又一代的一中人,生生不息,孜孜以求,以精品的意识将事业严谨到 “严以治学、谦逊勤敏、严格规范”上来,把做人做事落实到 “德高为师、身正为范”上来。

在治学上,一中教师是容不得半点马虎和大意的,是来不得半点含糊的。诚然,一中有 “三苦”精神,但教师绝不仅仅是埋头 “苦教”的教书匠,一中的课堂既严肃活泼又锐意开放,强调 “三主原则” (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训练主线);一中的学科教学讨论是空前的, “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每年学校都要组织公开课、比武课、示范课、实验课、以教研组为单位在课前召开充分讨论,在课后进行开放的评课,畅所欲言中,唇枪舌战中碰撞出教学思想的火花。

眼界决定境界。xx一中虽然隅居湘南,没有地域优势,但xx一中的教育却能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视野超越了地域的局限,xx年,在全市率先与香港巴克兰教育集团签订了合作办学协议,高薪聘请了2名外籍教师来校授课,开展双语教学实验,以进一步提高英语口语教学,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成为郴州市第一所双语教学实验学校;近年来,学校又抢占优质教育制高点,先后与长沙市一中、长郡中学签订了合作办学协议,与省城名校共享优质教育资源,互通教育信息,同步教学,教育资源优势进一步得到彰显。xx年,xx一中又携手美国弗洛斯堡州立大学,建立友好学校关系,办学视野进一步扩展,将教育真正落实到 “面向世界”这一指针上来。

天道酬勤。近三年来发表和获奖的论文有市级以上论文有200余篇;专著有现任校长周济龙、李成月副校长主编的 《中学德育教程——礼仪》、原校长周邦全著作的 《教育的实践和思考》、副书记陈石林主编的《脚步铿锵一路歌》、副校长李成月编著的 《善待地球》,而教师参加编写由出版社出版发行的著作共20多部。课题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等6个获省级一、二等奖。在各级各类教学比武中,xx一中的教师可谓独领风骚,仅近两年分别有22人在市、省级教学比武中获一、二等奖。

“人生自信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一中教师必将在21世纪的新天地里,焕发精神,斗志昂扬,立潮头唱大风,持彩练舞长空,引领xx教育风骚。

人文一中 大爱有德
因为有爱,所以有德,因为有德,所以有得。多年来xx一中坚持德育首位的思想,不断创新德育手段、拓展德育渠道,扩大德育平台,构建了以素质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人、以教师为指导、以活动为主线的 “三级六制”德育管理模式,致力于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搭建宽阔的平台,实行 “自觉、自警、自立、自治”的行为训练。一是生活行为训练。创造清静明净的居室环境、整洁方便的学习环境、美丽和谐的校园环境。二是交往行为训练。言语清楚、讲话文明、遵纪守法,明礼诚信。三是心理行为训练。设立心理咨询室,开设心理教育课,培养学生敢于面对困难,承受挫折,善于解脱苦恼、化解矛盾。同时完善了学校、家庭、社会 “三结合”教育网,成立了 “三级”家委会,实行了学生会主席竞选制、班长竞选制等自我管理制度,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校学生求上进、守校纪,立志成才,蔚然成风,走进xx一中,你扑眼所见的都是着装整齐、朝气蓬勃、意气风发的莘莘学子,扑面而来的是那谦恭有礼、不卑不亢、自信自强的文明之风。

xx一中着眼于一个学生的一生发展,旨在塑造高尚灵魂的摇篮。学校德育工作每月都有一个主题,每周都有一个活动,实施诸如 “文明礼貌月” “诚信教育月” “心存感恩,成就人生”等德育主题活动,福利院是学生为孤寡老人送温暖献爱心的场所,使老人真正享受到家庭的温暖和天伦之乐。华生花园林基地培养了学生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习惯,懂得了 “好树要人栽,好花靠人育”的人生哲理。青年团校、业余党校、新生军校培养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为党组织、团组织、高一级学校输送了一批批新鲜血液。

而在假期组织开展的 “走进清华” “走进北大”“走进三一重工”等一系列主题实践活动,又使学生体验生活,开阔视野。植树节、五四青年节、升旗仪式等传统性活动, “为希望工程添砖加瓦,为同龄人就学募捐” “创文明校园,做文明学生”等时代性活动,校运会、校园歌手大赛、艺术节等趣味性活动,学雷锋小组、义务邮递小组等服务性活动,使每一次活动都能使学生心灵受到震憾和启迪。 《苗地》文学社成为众多的文学爱好者施展身手的大好平台。正是因为秉承“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办学理念,xx一中被社会和家长盛赞为 “放心学校”。历年来,一中学生思想品德评价合格率达100%,优良率达98%以上,犯罪率为0,这些数字展示了一中学子过硬的思想品德和全面健康发展的身心素质。

长期以来,xx一中坚持以科学精神弘扬 “三苦”传统,与时俱进发展 “三稳”特色,追求和谐发展,发展和谐教育,不断追求完美,努力提升品味,形成了传统继承和现代追求完美融合的鲜明办学特色。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xx一中出了1位省文科状元,6位市理科状元,4位文科状元;有张良等12位同学考取了北京大学,有徐文兵等23位同学考取了清华大学,每年都有大批优秀学子考入人大、复旦、北航、中大、武大、浙大、同济等全国各地的一流名校,为xx教育创造了一个有口皆碑的品牌。继xx、xx、xx年连续三年高考均传捷报后,xx年高考一中再创辉煌:总上线率100%,文化考生本科上线率35%,一本二批上线人数居郴州市县域省示范性高中第一名,连续四年名列全市前三甲。特别是段祎纯同学,以696的档案分荣膺郴州市理科状元,被北京大学录取,在全市只有二位学生考入清华北大,取得这样的成绩尤为可贵。

xx一中还十分重视学生的奥赛辅导工作,以最优秀的教练去辅导各科参赛的选手,近年来奥赛成绩喜人:市级107人,省级32人,国家级13人。特长教育可谓异军突起,步入健康发展的快车道:美术生作品在各级各类竞赛中屡次获奖,音乐生参加各级各类汇演亦频频获奖,并培养产生了汪玲艳、曹媛媛“红叶组合”歌手。体育生参加各级各类运动会成绩和名次都有新的突破,其中刘观学等人曾经在全国城市运动会上荣获4×4百米接力赛冠军。近些年,又有刘林志等2位美术生考入清华大学,4位学生考入中央美院,每年本科上线人数逐步攀升,xx年高考有共有32人被普通高校录取,占学生总数的75%,窥一斑而见全豹,xx一中的特色教育正蓬勃发展。

硕果满园的教育教学成就,让xx一中成为湘南教育一块闪亮的品牌和三湘大地一颗璀璨的教育明珠。这个牌匾拥挤的荣誉陈列室,是xx一中美誉和盛名远播于社会的真实写照。

扬帆一中 大舰无疆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党以重教为先,政以兴教为务,党政有为,方能夯实千秋基业。xx年4月30日,上任伊始的县委书记袁卫祥便来到xx一中调研,县长王建球也多次在xx一中现场办公。惟其如此,xx一中科学发展、努力打造湘东南区域中心一流省示范性高中的实践成果,得益于实实在在的党政重视,她的辉煌离不开xx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以及各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离不开历任校长及班子成员、广大师生的共同努力;离不开众多校友的倾情回馈,也离不开xx人民的得力支持和厚爱。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在xx这块热土上,不乏对教育倾力相助的各界仁人志士,特别是一中校友,他们都对母校情有独钟,1996年原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军交局局长陈光荣设立高考状元奖励基金会,xx、xx年东莞熠通公司总经理陈和平先生先后共注资180万元设立熠通高考奖学金,xx年三一重工总裁唐修国先生及夫人设立德清基金,xx年中国人民大学李家福设立孝廉奖,为母校家庭困难的学生解决后顾之忧,让他们在感恩中不断成长、成才。xx年,校友唐修国资助100万元用于校园文化建设和资助学生;衡阳校友捐建回雁阁;郴州校友捐建书画墙;北京校友出资30万建设校史馆;韶关校友谭友动出资22万余元建欧阳厚均苑并立欧阳厚均雕像;湘潭校友出资立毛泽东铜像;校友李正振中捐赠2尊玉器花瓶 (价值30万元以上);初119班校友、80届校友分别捐建书馨亭和留芳亭围栏…… “众人拾薪火焰高,众人划桨开大船。”广大校友情系母校,感恩母校,关爱母校,建设母校,为母校的长足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仁者xx。xx一中作为xx人才的摇篮,自宜溪书院创办以来,人文蔚起,贤达辈出。岳麓山长欧阳厚均, “及门肄业者三千余人,多楚南之秀。”曾国藩、左宗棠、唐训方及李文泰、罗文喜、劳文毅、江忠烈等一批晚清中兴名臣都出自其门下。因成绩卓著,皇帝下诏由欧阳厚均 “永坐岳麓”,掌教达27年之久,著有 《易鉴》、 《岳麓诗文抄》、 《岳麓课艺》、 《试草》、 《试贴》、 《坦斋全集》等书行世,为当时繁荣学术、造就人才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穿越四百年风雨如磐,收获千万亩兰蕙芬芳。从执掌岳麓书院27之久、培养了曾国藩等三千湖湘弟子的欧阳厚均,到抗法英雄、台湾知府侯材骥,共和国开国元勋唐天际中将,从享誉全球、艺名远播的周轻鼎、东方人、周国桢等艺术大师,到叱咤商界风云的三一重工总裁唐修国等企业家,从学术泰斗、桃李天下的北大著名教授何九盈,到著名儿童文学作家、鲁迅文学获得者谭旭东,一中学子可谓名动中国,满眼青葱。翻开xx一中的校友名录,正所谓 “昨天我以母校为荣,今天母校以我为荣”,这一张张质朴的面容,诉说着一段段历经风雨后收获彩虹的生命传奇。

岁月记录了一个鲜活一中,时光演绎了一个青春一中。曾经与教育脉搏同振,今后还将和国家命运共荣!科学发展的时代召唤,赋予一中更加光荣而艰巨的任务。xx一中的改革与发展,恰似一路碧波绕翠、平静而优雅流淌不息的永乐江水,以滋兰树惠的激情与智慧,以厚积薄发的底蕴与胸襟,伫立在时代变革的潮头浪尖,从容以行,慷慨而歌。正所谓:德育实践高帆出海,素质教育硕果满园,管理创新高歌猛进,教育改革风生水起,造福民生,惠泽后世,xx风正好,一中再启航!

GZ85.com更多总结扩展阅读

2015年中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纪实:风正好扬帆一中竞风流


中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纪实:风正好扬帆 一中竞风流

1999年11月25日,时任湖南省副省长唐之享深入xx一中校园观察后,连声夸赞:没想到xx一中建设得这么好!XX年6月28日傍晚,时任省委副书记胡彪悄然走进xx一中中,夜幕中胡副书记感叹道:一中布局优美,环境幽雅,是个读书的好地方啊!

——题记

安抚仁义,宋唐名治传教化;润泽桃李,千年古邑振人文。

巍巍凤岗之下,滔滔乐水之畔,有一座美丽的学校,她就是百年名校、湖南省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xx县第一中学!她发轫于明万历年南湫书院(1603-1783)),历经清代宜溪书院 (1783-1903)、宜溪高等小学堂(1903-1912)、县立第一高等小学校(1902-1941)的岁月沧桑,1940年8月,xx国民教育会议作出决议:创办县立初级中学,1941年4月,成立建校筹备委员会,县长彭津龙任筹委会主任,经过半年的筹备,xx县第一所中学——xx县立初级中学于当年8月成立,校址设在凤岗山麓,永乐江畔的宜溪书院原址。1958年秋,始设高中部,招收高中新生2个班,更名为湖南省xx县第一中学,自此,xx一中由一所普通的初级中学发展成了一所完全中学。

几百年来,xx一中秉承宜溪书院一脉道统,弘开时代风气,泽及一方水土,讲习绵延,学道振兴,荫庇万千学子,造福xx父老。近年来,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奋进,始终恪守 “团结、严格、求实、创新”的校训,坚持开拓创新的办学精神,坚持教育兴邦的育人理念,在新的教育征程不断铸造新的时代丰碑。历经七十年沧桑而常办常新,由小变大,由弱变强:1978年被定为 “郴州地区重点中学”,1998年晋升为 “湖南省示范性高中”,XX年遴选为 “湖南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XX年、XX年受到省政府督导奖励表彰,XX年成为郴州市第一所也是唯一的一所“中国双语教学实验学校”,1998年以来又获得湖南省 “园林式学校”“安全文明校园” “文明卫生先进单位” “高考优秀考点” “现代教育 ‘十五’课题研究先进单位” “湖南省五四红旗团总支”等30余项荣誉称号,一时名动湘南,饮誉三湘。

文化一中 大观蔚然
珠育合浦,凤舞梧桐;惟楚有材,于斯为盛。在历史的丰碑后面,必定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而文化的积淀又缘于人杰的积蕴,而人杰积蕴的则又多因地灵的孕育,湖湘如此,岳麓如此,xx一中亦如此。

xx一中地处xx城中央,钟灵凤岗,集纳万福,在历届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几代人筚路蓝缕,始有今日xx一中大美之集成。

1995年,时任国家教育部副部长周远清同志在实地考察xx一中,深入了解xx一中的办学成果后,欣然挥毫为学校题写校名。

1999年11月25日,时任湖南省副省长唐之享深入xx一中校园观察后,连声夸赞:没想到xx一中建设得这么好!XX年6月28日傍晚,时任省委副书记胡彪悄然走进xx一中中,夜幕中胡副书记感叹道:一中布局优美,环境幽雅,是个读书的好地方啊!

“润物细无声,王道无近功。”校园文化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建立起来的,而是在历任校长甚或几代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创造、形成和积淀起来的。xx一中提倡特色校园文化建设,根据不同时期的办学环境和时代要求,在不断地弘扬传统优秀文化、汲取人类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又创新更加优秀的文化,逐步形成学校魂魄、学校精神,使之和而不同、卓而不群。xx一中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大胆探索,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校园制度文化建设,一条一款都科学,一规一范彰人文;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一草一木会说话,一砖一瓦皆育人;校园精神文化,一心一意谋育人,一步一印求发展;校园活动文化建设,一言一语得礼仪,一举一动尽风流。

只有走进一中,你才能感悟什么叫现代化校园,什么叫文化校园,什么叫和谐校园。

置身那陈列xx一中百年光辉历史的校史馆,你能深深体悟到厚重的文化底蕴,领会到什么是百年名校。

这里,有功能齐全的体艺馆,五彩缤纷的舞台引得歌星郁均剑、刘一桢嘹亮高歌,学子轻曼舞姿,激昂旋律。

这里,有400米跑道及标准运动场,有绿草如茵的标准足球场,全部硬化的篮球场。

这里,有钢琴、电子琴、管弦等乐器汇成旋律的音乐室,有舞姿盈盈的舞蹈练功房,有用画架、画板、模具、画册充实的美术室。

而面对图书馆的巍巍书山,让你领悟到 “生也有涯,学也无涯”的内涵,近12万册的藏书,散发出的书香墨韵,让你久久陶醉。

科教馆内,各项设备齐全,有实验室8间,各项实验器材、生物标本齐全,设备先进的语音室,使英汉沟通成为天籁般的声音。

宜溪楼岿然屹立,宽敞明亮的教室里面,书声琅琅,功能齐全的多媒体教学平台,更能让你感受到光与电交互组成 “科技强校”的七彩霓裳;计算机房,把信息社会点击成优美的旋律与乐章。而矗立楼顶的天文台,更是让学生们可以看到天外有天,启迪并引导学生进行太空探究。

设施一流、服务一流的生活服务大楼,更是让广大学生和家长感受到了什么叫服务,什么叫细节。

这里,不是园林胜似园林,楼、台、阁、廊交映成趣;春风沉醉的书馨亭、秀色满目的芳园、芬香弥漫的樟园、蓊郁滴翠的松园、满眼苍绿的草坪、励志砥怀的书画长廊等等,使人潜移默化中,总有顿悟人生的收获;那一飞冲天的 “大鹏展翅”,那大巧若拙、大音无声的方方河石,让你始终铭记博大、精深、健美的校园文化,让你领悟到 “厚德载物” “天道酬勤”的人生真谛。

踏上这方学林热土,感受着夏竹冬柏、春花秋实的时光轮回,感受着竹节松直,石刚梯高……感受这校园一景一物,一草一木,一砖一瓦,我们在想:一个孩子,从他懂事起,就在最好的环境中度过他一生的重要的时光,这对人格塑造和人生未来将会起多么巨大的作用……

青春一中 大风如歌
物质里面必然蕴含着精神;表象背后必然隐藏着实质。只有走进一中,深入一中,你才能感受一中,你才能理解一中,你才能深切地领悟一中的精神和灵魂。

1941年建校之初,创业伊始,举步维艰,如果不是凭着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的劲头,一中又怎会有今天辉煌雄壮?1945年2月,一中人如果不是凭着那股 “同舟共济,共克时艰”的团队精神,又怎能冲破日军的重重封锁,将开愚启智的xx一中文明之旗插在浦水河畔(今关王镇何家祠)?

解放前夕,当 “白色恐怖”笼盖全国,xx一中亦处在黎明前的黑暗中,如果不是以地下党员张牧阳为首的一批进步教师的 “聚星星之火以燎原”力量,又怎会有xx一中改天换日的维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如果不是卢在崇校长、刘冠群校长唱响 “同心同德,群策群力”的复兴之歌,又怎会有xx一中从量到质的发展,九十年代中后期以来,如果不是校长周邦全带领行政一班人 “团结务实,开拓进取,与时俱进”又怎会有xx一中跨越式的发展?

事实证明,一个优秀的团队,必定有一个优秀的领头人。XX年学校新班子成立以来,团结广大师生员工,广开言路,集思广益,锐意进取,一心一意谋划一中的发展,聚精会神抓好学校的质量,唱响 “提高办学质量,提升办学品味”的主旋律。新的办学思想 “为学生发展而教,为学子一生夯基”破茧而出,而 “经营学校就像经营家庭,对待学生就像对待孩子”的 “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的新办学理念,全面指导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在教师中积极倡导的 “三爱”思想 (爱岗敬业,爱校如家,爱生如子)到 “四种精神”(事业为重的敬业精神,吃苦耐劳的奉献精神,严谨治学的务实精神,锐意进取的创新精神),再到 “以人格塑造人格,以品德化育品德,以素质砥砺素质”的行为倡导,坚持 “三个全面”,追求 “四个发展”,实现“五个一流”,将学校真正办成了实施素质教育的高质量、现代化、有特色的品牌学校。

今天的xx一中把 “环境留人、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提高到学校能否做强做大的高度来审视,因而这里名师荟萃,有全国特级教师4人,全国优秀教师4人,全国优秀班主任1人,湖南省优秀教师8人,郴州市学科带头人6人;中高级教师130余人,正是有了这样一支作风过硬、业务过硬的爱岗敬业、安居乐业,扎根一中的教师队伍,推动着一中一浪又一浪的发展。

七十年来,一代又一代的一中人,生生不息,孜孜以求,以精品的意识将事业严谨到 “严以治学、谦逊勤敏、严格规范”上来,把做人做事落实到 “德高为师、身正为范”上来。

在治学上,一中教师是容不得半点马虎和大意的,是来不得半点含糊的。诚然,一中有 “三苦”精神,但教师绝不仅仅是埋头 “苦教”的教书匠,一中的课堂既严肃活泼又锐意开放,强调 “三主原则” (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训练主线);一中的学科教学讨论是空前的, “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每年学校都要组织公开课、比武课、示范课、实验课、以教研组为单位在课前召开充分讨论,在课后进行开放的评课,畅所欲言中,唇枪舌战中碰撞出教学思想的火花。

眼界决定境界。xx一中虽然隅居湘南,没有地域优势,但xx一中的教育却能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视野超越了地域的局限,XX年,在全市率先与香港巴克兰教育集团签订了合作办学协议,高薪聘请了2名外籍教师来校授课,开展双语教学实验,以进一步提高英语口语教学,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成为郴州市第一所双语教学实验学校;近年来,学校又抢占优质教育制高点,先后与长沙市一中、长郡中学签订了合作办学协议,与省城名校共享优质教育资源,互通教育信息,同步教学,教育资源优势进一步得到彰显。XX年,xx一中又携手美国弗洛斯堡州立大学,建立友好学校关系,办学视野进一步扩展,将教育真正落实到 “面向世界”这一指针上来。

天道酬勤。近三年来发表和获奖的论文有市级以上论文有200余篇;专著有现任校长周济龙、李成月副校长主编的 《中学德育教程——礼仪》、原校长周邦全著作的 《教育的实践和思考》、副书记陈石林主编的《脚步铿锵一路歌》、副校长李成月编著的 《善待地球》,而教师参加编写由出版社出版发行的著作共20多部。课题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等6个获省级一、二等奖。在各级各类教学比武中,xx一中的教师可谓独领风骚,仅近两年分别有22人在市、省级教学比武中获一、二等奖。

“人生自信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一中教师必将在21世纪的新天地里,焕发精神,斗志昂扬,立潮头唱大风,持彩练舞长空,引领xx教育风骚。

人文一中 大爱有德
因为有爱,所以有德,因为有德,所以有得。多年来xx一中坚持德育首位的思想,不断创新德育手段、拓展德育渠道,扩大德育平台,构建了以素质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人、以教师为指导、以活动为主线的 “三级六制”德育管理模式,致力于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搭建宽阔的平台,实行 “自觉、自警、自立、自治”的行为训练。一是生活行为训练。创造清静明净的居室环境、整洁方便的学习环境、美丽和谐的校园环境。二是交往行为训练。言语清楚、讲话文明、遵纪守法,明礼诚信。三是心理行为训练。设立心理咨询室,开设心理教育课,培养学生敢于面对困难,承受挫折,善于解脱苦恼、化解矛盾。同时完善了学校、家庭、社会 “三结合”教育网,成立了 “三级”家委会,实行了学生会主席竞选制、班长竞选制等自我管理制度,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校学生求上进、守校纪,立志成才,蔚然成风,走进xx一中,你扑眼所见的都是着装整齐、朝气蓬勃、意气风发的莘莘学子,扑面而来的是那谦恭有礼、不卑不亢、自信自强的文明之风。

xx一中着眼于一个学生的一生发展,旨在塑造高尚灵魂的摇篮。学校德育工作每月都有一个主题,每周都有一个活动,实施诸如 “文明礼貌月” “诚信教育月” “心存感恩,成就人生”等德育主题活动,福利院是学生为孤寡老人送温暖献爱心的场所,使老人真正享受到家庭的温暖和天伦之乐。华生花园林基地培养了学生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习惯,懂得了 “好树要人栽,好花靠人育”的人生哲理。青年团校、业余党校、新生军校培养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为党组织、团组织、高一级学校输送了一批批新鲜血液。

而在假期组织开展的 “走进清华” “走进北大”“走进三一重工”等一系列主题实践活动,又使学生体验生活,开阔视野。植树节、五四青年节、升旗仪式等传统性活动, “为希望工程添砖加瓦,为同龄人就学募捐” “创文明校园,做文明学生”等时代性活动,校运会、校园歌手大赛、艺术节等趣味性活动,学雷锋小组、义务邮递小组等服务性活动,使每一次活动都能使学生心灵受到震憾和启迪。 《苗地》文学社成为众多的文学爱好者施展身手的大好平台。正是因为秉承“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办学理念,xx一中被社会和家长盛赞为 “放心学校”。历年来,一中学生思想品德评价合格率达100%,优良率达98%以上,犯罪率为0,这些数字展示了一中学子过硬的思想品德和全面健康发展的身心素质。

长期以来,xx一中坚持以科学精神弘扬 “三苦”传统,与时俱进发展 “三稳”特色,追求和谐发展,发展和谐教育,不断追求完美,努力提升品味,形成了传统继承和现代追求完美融合的鲜明办学特色。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xx一中出了1位省文科状元,6位市理科状元,4位文科状元;有张良等12位同学考取了北京大学,有徐文兵等23位同学考取了清华大学,每年都有大批优秀学子考入人大、复旦、北航、中大、武大、浙大、同济等全国各地的一流名校,为xx教育创造了一个有口皆碑的品牌。继XX、XX、XX年连续三年高考均传捷报后,XX年高考一中再创辉煌:总上线率100%,文化考生本科上线率35%,一本二批上线人数居郴州市县域省示范性高中第一名,连续四年名列全市前三甲。特别是段祎纯同学,以696的档案分荣膺郴州市理科状元,被北京大学录取,在全市只有二位学生考入清华北大,取得这样的成绩尤为可贵。

xx一中还十分重视学生的奥赛辅导工作,以最优秀的教练去辅导各科参赛的选手,近年来奥赛成绩喜人:市级107人,省级32人,国家级13人。特长教育可谓异军突起,步入健康发展的快车道:美术生作品在各级各类竞赛中屡次获奖,音乐生参加各级各类汇演亦频频获奖,并培养产生了汪玲艳、曹媛媛“红叶组合”歌手。体育生参加各级各类运动会成绩和名次都有新的突破,其中刘观学等人曾经在全国城市运动会上荣获4×4百米接力赛冠军。近些年,又有刘林志等2位美术生考入清华大学,4位学生考入中央美院,每年本科上线人数逐步攀升,XX年高考有共有32人被普通高校录取,占学生总数的75%,窥一斑而见全豹,xx一中的特色教育正蓬勃发展。

硕果满园的教育教学成就,让xx一中成为湘南教育一块闪亮的品牌和三湘大地一颗璀璨的教育明珠。这个牌匾拥挤的荣誉陈列室,是xx一中美誉和盛名远播于社会的真实写照。

扬帆一中 大舰无疆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党以重教为先,政以兴教为务,党政有为,方能夯实千秋基业。XX年4月30日,上任伊始的县委书记袁卫祥便来到xx一中调研,县长王建球也多次在xx一中现场办公。惟其如此,xx一中科学发展、努力打造湘东南区域中心一流省示范性高中的实践成果,得益于实实在在的党政重视,她的辉煌离不开xx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以及各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离不开历任校长及班子成员、广大师生的共同努力;离不开众多校友的倾情回馈,也离不开xx人民的得力支持和厚爱。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在xx这块热土上,不乏对教育倾力相助的各界仁人志士,特别是一中校友,他们都对母校情有独钟,1996年原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军交局局长陈光荣设立高考状元奖励基金会,XX、XX年东莞熠通公司总经理陈和平先生先后共注资180万元设立熠通高考奖学金,XX年三一重工总裁唐修国先生及夫人设立德清基金,XX年中国人民大学李家福设立孝廉奖,为母校家庭困难的学生解决后顾之忧,让他们在感恩中不断成长、成才。XX年,校友唐修国资助100万元用于校园文化建设和资助学生;衡阳校友捐建回雁阁;郴州校友捐建书画墙;北京校友出资30万建设校史馆;韶关校友谭友动出资22万余元建欧阳厚均苑并立欧阳厚均雕像;湘潭校友出资立毛泽东铜像;校友李正振中捐赠2尊玉器花瓶 (价值30万元以上);初119班校友、80届校友分别捐建书馨亭和留芳亭围栏…… “众人拾薪火焰高,众人划桨开大船。”广大校友情系母校,感恩母校,关爱母校,建设母校,为母校的长足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仁者xx。xx一中作为xx人才的摇篮,自宜溪书院创办以来,人文蔚起,贤达辈出。岳麓山长欧阳厚均, “及门肄业者三千余人,多楚南之秀。”曾国藩、左宗棠、唐训方及李文泰、罗文喜、劳文毅、江忠烈等一批晚清中兴名臣都出自其门下。因成绩卓著,皇帝下诏由欧阳厚均 “永坐岳麓”,掌教达27年之久,著有 《易鉴》、 《岳麓诗文抄》、 《岳麓课艺》、 《试草》、 《试贴》、 《坦斋全集》等书行世,为当时繁荣学术、造就人才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穿越四百年风雨如磐,收获千万亩兰蕙芬芳。从执掌岳麓书院27之久、培养了曾国藩等三千湖湘弟子的欧阳厚均,到抗法英雄、台湾知府侯材骥,共和国开国元勋唐天际中将,从享誉全球、艺名远播的周轻鼎、东方人、周国桢等艺术大师,到叱咤商界风云的三一重工总裁唐修国等企业家,从学术泰斗、桃李天下的北大著名教授何九盈,到著名儿童文学作家、鲁迅文学获得者谭旭东,一中学子可谓名动中国,满眼青葱。翻开xx一中的校友名录,正所谓 “昨天我以母校为荣,今天母校以我为荣”,这一张张质朴的面容,诉说着一段段历经风雨后收获彩虹的生命传奇。

岁月记录了一个鲜活一中,时光演绎了一个青春一中。曾经与教育脉搏同振,今后还将和国家命运共荣!科学发展的时代召唤,赋予一中更加光荣而艰巨的任务。xx一中的改革与发展,恰似一路碧波绕翠、平静而优雅流淌不息的永乐江水,以滋兰树惠的激情与智慧,以厚积薄发的底蕴与胸襟,伫立在时代变革的潮头浪尖,从容以行,慷慨而歌。正所谓:德育实践高帆出海,素质教育硕果满园,管理创新高歌猛进,教育改革风生水起,造福民生,惠泽后世,xx风正好,一中再启航!

中心学校五周年发展纪实


中心学校五周年发展纪实

黉舍鸿楼灼灼有光,桃荣李灿熠熠生辉。转瞬间,**镇中心学校已经成立五周年了。五年来,学校在上级教育部门和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依靠全体教职工,紧紧围绕“为学生幸福人生奠基”的办学理念,认真扎实开展教书育人工作,学校的办学条件逐步优化、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学校文化日臻完善、社会影响力日益增强。

优化办学条件筑牢学校发展物质基础

为保障教学质量,学校在教学基础设施和教学仪器配备上不断加大投入,各类功能室及教学设施按省一类标准配备,阶梯教室、实验室、微机室、图书室及音、体、美等器材室内配设施齐全。

完善学校现代信息化教学设施。学校配备先进微机室;建立健全校园网络系统、安全监控系统、语音广播系统;2012年添置了7套电子白板,新装备了三个多媒体教室。201*年为老师配备了笔记本电脑,进一步提高学校的信息化水平。近几年,学校利用先进的设施设备,先后承办了市理化生数字信息化应用、区理化生实验技能培训、区音体美青年教师成长研讨会等活动,学校的知名度和信誉度进一步提高。

规范内部管理保障学校发展思想基础

学校始终坚持教书育人的核心地位不动摇,不断加强学校领导班子自身建设,推行办公会议制度,建立健全组织管理机构,提升管理人员素质,注重发挥党组织和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制定《教师专业成长发展规划》,利用专家讲座、学科教研、优质课观摩、专题报告、签订《师德建设目标责任书》等形式,对教师进行学习培训和师德教育。

坚持做好教学中心工作,凝神聚力聚焦课改,确立了以学生为本、合作探究学习教学理念。课堂上,让学生动起来、活起来、学起来,助力学生未来的成长。组织教师外出学习取经,开展青年教师公开课、校内优质课评选,备课、学生作业评展,带动教师教学的积极性。严格执行《山东省管理基本规范》,坚决纠正各种错误的办学行为和教育行为,保护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高度重视安全工作。学校安全保卫措施得当,安全管理制度健全,安保人员定期检查学校的各个角落,排除安全隐患;定期进行师生安全疏散演练;重视校车安全管理,从驾驶员到值班人员再到乘车学生层层签订安全责任书,定期开展交通安全教育。

实施提高教学质量

在“为学生幸福人生奠基”的教育理念引导下,扎实推进素质教育,坚持德育为首,深入扎实开展以德育规范、养成教育、合作探究教育为重点的学生根本性教育活动。修改完善《考核办法》,编订《班主任工作一日常规》,指导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工作。每学期进行班级规范化评比活动,注重教育,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职能,家校联手共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学校定期开展春季达标运动会、秋季田径运动会、校园艺术节、乒乓球比赛、学生篮球赛、书法绘画比赛等丰富的校园文体活动。201*年,学校挂牌成立山东省书画学会青少年艺术教育基地,()学生们每年参加市区百灵艺术节都取得了优异成绩。素质教育成绩有目共睹,从200*年中考升入**一中的30余人上升到201*年的70余人。

构建特色文化积淀学校持续发展内涵

学校确立以“发挥地域文化特色,推进学校素质教育”为特色的教学目标,立足**镇“孝文化”特色,组织“孝文化社团”,成立了以体现孝乡文化特色的“孝苑气象站”、“孝园广播站”等;将学校的校本课程确定为乡土教材《**孝乡风情录》、《孝水古韵》等。学校建设也注重地方特色与现代元素相结合,“孝乡文化背景墙”、“闻道”、“致远”、“孺子牛”、“孝乡流韵”等镌刻古训的文石点缀,姿态各异,令人遐思,营造了浓厚的文化育人氛围。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学校的各项工作得到了上级部门的认可和肯定,五年来,学校荣获了“省教育技术装备先进单位”、“省绿色学校”,“市文明单位”、“市依法治校示范校”、“市师德建设先进集体”,“区文明单位”、“区群众满意学校”、“区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区和谐校园建设先进单位”、“**一中优秀学生培养基地”、“**先锋基层党组织”等称号。

围绕改革发展做好宣传服务



围绕改革发展做好宣传服务
王雪明
近几年来,我在组织办公室成员认真作好机关日常工作的同时,紧紧围绕羊楼司镇改革和发展的实际,突出抓好宣传工作,先后在市以上报刊、电台、电视台上稿20xxxx篇,为上级机关和有关部门提供调研、综合材料3xxxx篇,既为党委、政府的决策起到了一定的参谋作用,又扩大了羊楼司镇的知名度,争得了上级和有关部门对羊楼司镇的一些支持,较好地推动了羊楼司镇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进步。具体来说,主要是从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增强主动性,练就扎实功底
练就扎实功底,是一切工作的基础,是事关宣传工作成败的关键。因此,我在办公室工作期间,始终坚持统筹安排事务,合理调度时间,努力练好各项基本功。
一是突出打好政治功底。做任何工作都必须把讲政治放在首位,作宣传工作更是如此。为此,我先后自学了《毛泽东选集》、《邓小平理论》和政治经济学、哲学等理论书籍,并坚持参加各类培训,不断学习党在新时期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同时坚持每天看新闻、读报纸,始终用正确的政治理论引导和约束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坚定自己的政治立场,努力锤炼自己的政治鉴别力和思想敏锐性,为正确反映情况奠定基础。 二是认真打牢业务功底。成功源于勤奋,才干出自积累。只有掌握了业务技能,才能找到克敌制胜的武器,抢占宣传工作的“制高点”。办公室的宣传工作既包括新闻、信息,也包括调研、综合材料等一切以文字材料为主的工作,涉及面广,覆盖面大。为了学好业务,我通过专业书籍及相关培训,重点学习了各类材料的基本技法,又利用业务时间分步了解了史地、经贸、法律等相关学科知识。在工作中,我还充分利用办公室报刊资料多、信息渠道广等优势,收集、积累经验素材,拓宽学习渠道,丰富学习内容。业余时间,我一般不搞娱乐,将主要精力放在看书、读报、向人请教上。近几年来,我每年至少订阅2种以上的业务书籍,花200—50xxxx购买辅导资料,先后起xxxx参加省市有关学习,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不断提高文化知识素养,增强业务底蕴。
三是扎实练就作风功底。办公定是一个清苦的岗位,没有一股爱岗敬业的精神,发挥不了应有的效果。在工作中,我始终坚持不因名位所累,不为利欲所迷,始终把为领导服务、为部门服务和为群众服务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努力培养“耐得烦、细得心、坐得住”的性情,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实现了对上与对下、工作与学习的有机结合。
二、把握全局性,摸透上下实情
工作中我体会到,要科学地反映基层情况,必须胸怀全局。为此,我始终抓住“三头”:
第一,吃透“上头”。党的农村政策是指导我们搞好农村宣传工作的“指路灯”。为此,我十分注意上头动向,针对农村实际,认真收集政策信息、领导言论、理论性文章及各地权威媒体、杂志的新闻报道,以便随时查用,目前已收集整理资料1xxxx册。为了加深理解,对一些认识模糊的理论,我还经常向人请教,力求弄懂弄通,随时派上用场,指导工作。全国刚刚提出加快“三化”进程时,我根据镇内实际,快速撰写了《慎重有序推进小城镇建设》、《产业撑起羊楼司》等信息和言论文章,推介我镇的先进经验,指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先后被《农民日报》、《小城镇建设导刊》等国家级刊物采用,对指导小城镇健康、快速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第二,熟知“下头”。我始终注重发挥办公室桥梁和纽带作用,一方面加强与村组干部、群众的紧密联系,另一方面主动抽出一些时间走访农户,全面准确地把握基层实际,为宣传储备一手资料。羊楼司是一个传统的“茶乡”。前些年,广大茶农却抛弃茶园,不种茶了。我们几个同志根据掌握到的情况,有针对地写出题为《老茶,真的老了吗?》的调查报告。由于材料详实,论理充分,被《省委内参》采用。反馈到镇内后,党委、政府迅速采取行动,组织茶艺培训,加强培植管理,使茶叶逐渐发展成为全镇的支柱产业之一。
第三,留心“外头”。我镇地处湘鄂两省交界处,信息流量大。为了做好工作,我经常与他们保持联系,或通过媒体处处留心不同地域的市情、行情动态。我镇竹木生产、加工久享盛誉。近两年,却呈现滑坡趋势,而一河之隔的湖北却
市场火热,大有后起超越之势。为此,我们在党委、政府精心部署下,迅速组织相关职能站所赴湖北调查走访,撰写了《到底是谁的错?》等2篇调查报告,引起省、市高度重视,市委、市政府正准备组织召开现场办公会议,采取相应对策,扭转资源流失的被动局面,为经济的稳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注重针对性,勤于实践提高
近几年来,我始终坚持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从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提高,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一是取人之长释疑。就是针对本镇薄弱环节,利用不同地区、不同对象的成功经验开展文字宣传,促进工作。如江苏盐城区组织农民开展市场调研的成功经验在《农民日报》推介后,我写成了《引导农民开展市场调研》等言论文章,引导农村群众努力增强抢占市场的意识。在看到“在政务公开栏中加设提问栏”的介绍后,我发出了《让提问栏拦住难问题》的倡议,被《乡镇论坛》等刊物采用,解决了基层干部对于政务公开的“难言之隐”,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稳定。
二是补己之短鼓劲。我镇大力推行楠竹产业化,曾被评为“中国竹器之乡”,楠竹开发应属成功之例。然而在比较江浙地区,羊楼司却相形见绌。我两相对比,写出了《再造楠竹优势,实现二次创业》的综合材料,引起了省小城镇建设等有关部门关注,湖南经视对我镇二次创业举措予以了推介。今年镇党委、政府正在着手引进技术,提高楠竹资源扩张的整体水平,大闹再次开发。
三是围绕改革宣传。羊楼司是乡镇机构改革的前沿阵地,是小城镇建设的龙头示范镇之一。我针对这些实际,先后推介了乡镇机构改革、推进“三化”进程等许多引人关注的热点话题,推出了陶治辉、沈希文、余志文等一批在全镇推动产业发展的先进典型。这些材料中,有的被五、六家国家级刊物刊用或,较好地树立了羊楼司品牌和羊楼司精神。
各位领导,各位同行,我在办公室呆的时间不短,但在宣传服务方面还是一个新兵,还作得很不够,我决心在以后的工作中,与时俱进,加强学习,努力创新服务方式、方法,不断提高服务水平,为推动乡镇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发挥最好的作用,作出最大的贡献。
"中学年终工作总结"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