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个人校本教研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 2019.08.21

学习数学新课标、新教材校本教研工作总结。

在我们的学习或者工作中,总少不了要写总结。总结写多了,我们就会发现其中蕴含的规律。每多写一次总结,我们就越明白自己在做什么:我们的价值就是为自己同时也为他们产生价值。那么我们在写总结时要考虑什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学习数学新课标、新教材校本教研工作总结”,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Gz85.COm 学习数学新课标、新教材校本教研

凉水河中心校

本学期我校按照教师学校要求继续进一步学习小学数学新课标新教材活动,我们细细的研读了《数学课程标准》及《数学课程标准解读》等书籍。《新课程指导纲要》提出教学改革要着重从教师教的角度研究变革教的方式转为从学生学的角度研究变革学的方式。也就是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既要加强学生的基础性学习,又要提高学生的发展性学习和创造性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让学生享受“快乐数学”。而新的教材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教材的编写无论是从内容的呈现方式,还是页面的设置上都重视儿童已有的经验和兴趣特点,提供丰富的与儿童生活背景有关的素材,这些正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新教材无论教学内容安排还是呈现形式,处处都是以学生为中心,以重视和培养学生的能力为目的。现对本学期校本教研活动进行总结:

通过学习是我们深深体会到,要想搞好新课程改革,搞好新课程的教学就需要认真研究新教材,学习新课程标准,领会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做到:

一、要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新课标指出:学生能通过观察、实验、归纳、类比等获得数学猜想,并进一步寻求证据,给出证明。低年级学生年龄小,阅历浅,无意注意占主导,观察能力有限。他们最初的观察是无目的、无顺序的,只是对教材中的插图、人物、颜色等感兴趣,不能领悟其中蕴藏的数学知识。在教学中我们要尊重他们的兴趣,先给他们一定的时间看,接着,再一步一步引导他们观察,将他们的注意引入正题,按一定的规律去观察。

由表及里,由粗到细,由局部到整体,从而学会了观察的方法。

二、利用教材插图,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是思维的外在表现,语言的发展和思维的发展密切相关,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能促进他们思维的发展。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充分利用每一幅插图启发学生说,首先鼓励每一位学生试说,并且不作统一要求,让每个学生把自己所观察到的说出来,接着再同桌互相说,这样学生对内容的理解也进了一步。

这样既让学生学到了知识,明确了物体的大小多少是从比较中得到的,又让学生把图的内容说得连贯、完整、具体,从而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判断、综合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创设学习情境,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数学知识是比较抽象的,而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同时也保留着直观动作思维形式。教师要从学生年龄特点和思维特点出发,本着数学来源于生活这一事实,自始至终都要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引入课题,创设操作学习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通过观察来理解数学概念,掌握数学方法,逐步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提倡让学生在做中学”。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力求领悟教材的编写意图,把握教材的知识要求,充分利用学具,让学生多动手操作,手脑并用,培养技能、技巧,发挥学生的创造性。通过摸一摸、摆一摆、拼一拼、画一画、做一做等活动,使学生获得数学知识,在操作中激起智慧的火花,进行发现和创造。

四、发挥小组作用,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可见,合作学习是新课标倡导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和教学组织形式,它对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

总之,新教材为我们教学改革提供了极为方便而丰富的资源,它系统有效地培养和开发了学生的智力,给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场地,也给师生交往、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交流提供了条件。

凉水河中心校

2013-7

Gz85.com更多 精选总结阅读

新教材培训信息技巧教研组改革教室教授教化小



如许教授教化,教室上感触感染到的是一种亲切、调和、活泼的氛围。教师已成钪咖生的密切同伙,教室也改变成钪咖生的私塾,学生再也不是僵化逝世板、默默无闻的榜样听众。他们的个性获得充分的┞饭现与培养:或质疑问难,或浮想联翩,或组间交换,或挑衅威望。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组际互动,情况互动,在有限的时光内,每一位学生都获得了较为充分的锤炼和表示的机会。教室中再没有昏暗冰冷的
感知――合作商量――反思质疑――拓展延长的教授教化模式,根据不合内容精心设计问题,组织教室教授教化。
二、用活泼灵活的教授教化方法,焕发教室活力
现代科学技巧日新月异的飞速成长,请求
应试教授教化教室环绕常识目标而展开,储存持续前人积聚下来的经验和体验,但忽视了学生立异的念头、兴趣、情感、意志,若何激活所需的先前经验,萌动求智欲望呢?新课标请求我们建立以自立、合作、商量为主的教授教化模式,激活学生好奇心,商量欲,培养学生主动思虑、质疑、求索以及善于捕获新信息的才能,并把这种才能的培养定为教室教授教化的最注目标。为此,我们细心研究教导心理,精确把握初一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思维特点,积极摸索有利于激发兴趣、激活思维、鼓励商量的教室教授教化办法。例如在处理每单位的重点篇目时,我们始终采取整体 一、用全新的教导教授教化理念,改革教室教授教化
“逝世角”,教室上充斥着流动的阳光,平等、调和与交换共存,发明、挑衅与沉思同在。活泼的思维,频动党肆光点,绕揭捉生成为教室上真正的主人。教师的讲课既源竽暌冠教材,又不唯教材。师生的情感与个性融在个中,实际的生活进入教室,学生在互动中求知,在晃荡中摸索,既轻松地控制了常识,又潜移默化地培养了才能。学生的┞符体本质有了质的进步,语文教室真正焕发出它应有的活力。
大年夜参加新教材培训到实施课程改革以来,我反复进修有关的教导教授教化理论,深刻领会新课标精力,卖力反思自身教授教化实际,研究学生,商量教法,慢慢建立起以学生的毕生成长为目标的教授教化思惟,建立起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的教授教化理念,在教授教化实践中积极摸索焕发语文教室活力,有助于学生才能进步与成长的语文教室教授教化的新思路、新模式启发思维,练习办法为主的自读课文浏览办法、以感知――商量――反思――延长为主线的重点篇目进修法、以合作――商量――创造――立异为核心的语文晃荡课等,撰写了不少教授教化论文,并在我校举办的新课程教授教化研究会长进行交换,激发了学生进修语文的积极性,收到了较好的教授教化效不雅。
三、用先辈的教授教化手段,进步进修效力
具有新鲜活力的语文教室不仅要有教授教化模式的改变,学生思维的开启,更要有引导学生学会进修,控制丰富的语文常识并获取叩开常识大年夜门金钥匙的教室教授教化效不雅。这是新课标对语文课程的根本请求,也是语文学科对象性与人文性特点的集中表现。
应试教授教化教室老是教师比比划划,老是在若何把常识线条了了化上动心思,在进修中学生不克不及亲自体验到获得常识的过程邮攀乐趣,其接收常识的过程借居而单一。新课程请求教室要以更新教授教化手段为重点,借助各类媒体和教授教化资本绕揭捉生自立体验、感触感染,使得师生在摸索中经验共享。信息时代多样的媒体和无所不在的收集正好为

我们扩大教室教授教化的范畴,拓宽摄取常识的渠道,
逝世教书、教逝世书不克不及适应社会对教导的须要,新课程改革恰是对今天教师教授教化不雅念的挑衅。教师应由常识的┞芳有者转化为常识的组织者,由常识的传递者转化为进修的促进者,超出教室的藩篱,将现代教授教化过程演变为“培养进修者”的过程,实现由“授之以鱼”到“授之以渔”的根本改变。用扎实多样的练习,多方面进步学生的语文素养,尽力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才能,使学生获得必定的毕生进修的本领。
学生在黉舍的时光是有限的,所学的常识也受时代的局限,他们要在将来竽暌剐所作为,要在将来跟上时代,就必定要赓续地进修,毕生进修,去接收新器械,更新常识构造。可见,办法切实其实比常识更为重要,传授办法才是教授教化的根本。那么,学生对于传授的办法是否可以或许灵活应用,对初一一年级的学生而言,则须要一个较长时光的反复的练习过程。
“授之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之以渔,则毕生受用无欠票。教导的意旨并非常识的累积,而是心智上的才能的发育。
教授教化中,一悛改去教室上过于重视常识传授,内容上过于重视书本常识,构造上过于强调学科本位,实施中过于强调接收进修,逝世记硬背,机械练习等状况,细心研究教材内容,精心设计教授教化环节,将学生大年夜原有的教室圈子中“解放”出来,调动学生充分应用收集资本,使他们可以或许在自立商量与交换的过程中,赓续挑衅自我,扩大创造性思维。
实现进步学生信息素养,开辟学生的商量才能、进修才能、合作才能、创造才能供给了一个的可操作的平台。
为此,我针对不合的常识版块,采取不合的练习办法:夯实基本――硬笔书法每日一页,字词听写“轮回放映”;扩大年夜积聚――课外浏览每日一段,读书标记(摘记)天天都写;练习才能――浏览懂得,大年夜总体办法到解题技能,体系指导,反复锤炼;作文练习――循序渐进,小作文依课文内容随堂安排,借“题”发挥,大年夜作文紧扣课标和中考偏向力争既有章法,又有立异,鼓励学生放飞思惟,大年夜胆发挥……
四、用扎实多样的练习,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才能
教授教化有法,教无定法,大年夜基本入手到进步才能直至学乃至用,活泼、活泼,扎实、体系,有序、有恒的练习,使学生在不合内容和办法的互订交叉、渗入渗出和整合中坦荡了视野,进步了进修效力,初步获得了一些现代社会所须要的语文实践才能

信息技术新教材培训总结


根据学校的安排,我参加了由临沂市教研室组织的初中信息技术新教材培训,培训会议在沂水县举办,历时三天。

会议由市教研员刘辉老师主持,邀请了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方面的专家和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他们深厚的教育教学理论和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让与会人员耳目一新,茅塞顿开,解决了我们教学中许多实际问题,让我们感觉到培训的非常及时和必要,为我们下一步的信息技术教学指引了道路。现将培训会议学习总结,向各位领导和老师作一汇报:

一、信息技术新教材遵循的理念

我们使用的青岛版初中信息技术教材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结构,精心选取最实用、最前沿的内容,尽力克服“偏软、偏微软”的弊端,合理拓展了信息技术学科的内涵。鼓励学生将学到的信息技术技能应用到其他学科领域中,以推动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实现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对象与工具的双重价值。

二、新教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从教材的内容上可以看出,学生学习的内容不再是那么专注的学习某一软件的使用,而是很全面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经常接触到的各种软件和技术,不要求内容上的详细,而是追求多角度多方面。设置了“阅读与思考”、“学习目标”、“学习与探究”、“实践与创新”、“我的收获”等栏目,形式多样,不再像以前那样对于一个学习目标分为一、二、三、四、五几个步骤,创设了良好的学习情景,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赋予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力,拓展了学生学习的空间,增强了学生的创新实践,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给与学生思考的时间和思维发展的空间。

初中三年的课程内容设置如下:

七年级上:1、信息与信息技术;2、我的新学期;3、畅游齐鲁

七年级下:1、数据处理;2、网络技术基础;3、多媒体素材的采集和加工

八年级上:1、网站设计与制作;2、flash动画制作

八年级下:1、算法思想初步;2、vb程序设计

九年级上:感测技术、控制技术、通信技术、智能机器人

三、新教材新理念,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挑战

本来我们就有两个重要的困难,一是小学的信息技术课程开设的不够齐全,学生的基础差,参差不齐;二是我们的学科课时严重不足,每周只有一节课,学生往往是学了这节课内容,忘了上节课内容。新教材从三年级到九年级的教材内容几乎没有重复,衔接很紧密,无疑给我们的教学带来新的挑战。如何更好的实施课堂教学,让学生在短暂的时间得到技术上提高,充分的开展自主学习,通过探究和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新的课题。我们将借这次新教材的实施,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学习,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研究出符合我们教学实际的教学思路和方法,让学生在学习信息技术过程中学有所得,学有所成。

四、加强自身学习,不断总结与思考

信息技术教材的主编刘勇老师是枣庄市教育局教研室教研员,还是全国电脑作品大赛的评委,他的许多观念和思想,他的专业成绩的确让我深感佩服。副主编郭凤广老师很年轻,XX年刚刚毕业,也是这次高中远程教育省级信息技术学科抽调专家,有着深厚的专业特长,具有很好的学习精神。他们也看到了现在教师普遍存在的问题,对于专业成长和专业发展方面也作了阐述和要求。

孔子说过“学而时习之”,原来的观念是学习要时刻复习,新的观点说“学习是时时刻刻的事情”。信息技术作为一门知识更新迅速的学科,不断学习显得尤为重要,所以专业成长和专业发展已经成为非常紧迫的事情。专业学习和专业发展是教师必须具备的素质,现在想想做得太不够了,可以说离这个要求有很大的距离。加快学习的步伐,加强专业技术知识,提高专业技能,教学中不断探索和总结,不断思考和反思,提高课堂效率,努力实现学生技能的全面提升。

学习是短暂的,教育是深远的。此次新教材培训,让我感觉获益匪浅,心灵上的感触更多,我将以这次培训作为我工作的新的起点,加强学习专业知识,认真研究课堂教学,努力实践“三五五”教学策略,提高为同事和学生的服务意识,增强责任意识,继续为我校的信息技术教学作出更大的贡献。

2015年新教材试验总结范文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是新课程标准的实验教材,在与教材“亲密接触”后,它理念新、选材新的特点,更深深地打动了我。它打破了固有的思维定势,给学生和老师的个性发展创造了的空间。我在使用了新教材三年后,再回头看它,又有了新的认识,在使用过程中感到有些地方还值得商榷。新教材中虽然有许多新鲜和启人心智的地方,但是使用前如果不认真钻研,查阅参考书籍或与其他教师共同研讨,是不容易把握好的。现将我在三年多的新教材教学中的一些心得体会与广大实施新教材的老师共同分享

教材注重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求创设宽松和谐的课堂学习环境,教师和学生共同探究的学习方式,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充分体现了新理念!

一、教学内容生活化

教材注重挖掘学生的生活实际,以生动的图片以及学生们非常熟悉和喜爱的情境,让学生能摸的到,看的见,体会的到。从而使学生学会了从数学的眼光去看世界,这既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教学形式多样化

教材安排了各种各样的教学活动,如“认一认,说一说,做一做,数一数,比一比,摆一摆,试一试”等形式,让学生在有趣的活动中体验和学习数学,同时也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同时还安排了“你发现了什么”,“请你提出一个数学问题”等活动,让学生畅谈自己的看法,学会说数学。

三、学习方式问题化

教材各类数学知识都是以实际问题化的提出,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并用于实际,这真正体现出学源于用,学用于用的观点。教师注意采取开放式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把大量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摸索、体验。这既培养了学生的良好的学习方法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这种喜悦也是今后数学学习的源动力。

虽然新教材体现很多新的理念,但毕竟是新教材,也有待进一步的挖掘与加深。

一、  情景创设需更恰当、合理

(一)低年级情境图需“粗加工”并数学化

情境图能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有效的支持,但情境图的出现也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了挑战。由于学生的生活经验是多维的、层次不一的,而我们的教师教学则是有明确的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的。低年级的学生想象力丰富,常常会根据情境图上的非数学信息,说出许多与教学无关的话题,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教师需要用较多的时间引导学生提取出有用的数学信息,同时还要让学生对情境图的理解达成共识,才可以进入新知识的学习。

学习内容,增加学习新知和巩固练习的时间,提高学习效率,同时,增强学生从数学角度观察客观世界的能力。

(二)中、高年级创造情境要找准新知生长点

数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高年级的学生正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也掌握了一定的数学知识,只要在此基础上,进行观察、比较、分析归纳等活动,利用知识的迁移就可以获得新知识。我们在中、高年级的教学中感到,教材部分情境的创设低于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在尊重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方面还有待改进。

例一: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乘法结合律与交换律”

教材呈现了3×5×4个小正方体搭成的大长方体,并创设“数一数”活动,旨在让学生根据不同的数法列出不同的算式,再探索、比较、归纳出乘法结合律与交换律。将图形和“数一数”活动与算式、定律紧密联系,看似便于学生理解其意义,实质上,“数一数”活动占用了大量的学习时间,得出的算式也有局限性,不易体现乘法结合律与交换律的普遍性。同时,3×5×4中“3、4、5”都是比较小的数字,不论怎么结合相乘,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计算起来都比较简单,不容易体现使用乘法结合律的简便性和必要性。

其实理解连乘算式的意义,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在三年级学习两、三位数乘以一位数的连乘运算时,学生已经学会列出多种算式解决同一问题,并能理解其意义了。本节课的重点不再是对算式意义的理解而是从大量算式中探索、归纳出乘法结合律,并用字母表达出来,会运用定律进行简便运算。

建议:能否直接以计算比赛为情境,分别提供两组数字较大的算式。

如:13×5×213×(5×2)

28×20×528×(20×5)

7×25×47×(25×4)

9×125×89×(125×8 )

使学生直接根据算式进行观察、比较,不但能为探索重点内容乘法结合律节省时间,还能巩固两、三位数连乘运算的知识,提高情境的实效性。

算式增多,能使学生容易从丰富的学习资料中发现普遍规律,便于学生归纳总结。数字增大,能使学生通过两组算式计算的繁简比较,深刻地体会到使用乘法结合律的简便性和必要性,从而,在今后的计算中能主动使用。

这样创设情境,找准了本课新知识的生长点,注重了知识的内在联系。情境也由具体实践活动,提升为数学思维活动,有利于学生比较、分析、归纳等抽象思维能力的提高。

例二:五年级上册《找质数》一课

情境中创设了用正方形拼长方形的活动,目的在于让学生通过操作活动寻找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理解质数与合数的意义。但是我认为“拼长方形”的活动,帮助学生理解“一个数的因数”的意义掌握找因数的方法更为恰当。我想,本课更应从质数与合数概念的内涵出发,创设情境。

“找质数”是学生在学习了“找因数”之后进行的,应充分尊重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不应降低情境资源的思考价值,再回到原始的认知起点从头开始探索。

建议:能否借鉴人教版教材中的设计方法:直接列举一些自然数(包括质数、合数、1)让学生找出他们的因数,再根据这些数的因数个数进行分类,从而顺利的概括出质数、合数的概念。使学生对质数、合数概念的内涵以及它们的本质区别,有较深刻的理解和较完整的认识。

另外,将北大师版教材与人教版教材的本单元内容进行对比,发现,人教版教材中利用“短除法”求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是重点教学内容,而北大师版教材把它当作补充知识。本人认为用“短除法”求几个大数的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时比北师大版中的列举法简便。建议仍将其设制为本单元的重点教学内容,为后续“分数加减法”的学习打好基础。

不是任何数学知识的获得都必须依赖直观操作或者具体实践的活动,更可以是高级的数学思维活动;学习资源不仅可以是具体的实物、图片更可以是抽象的数字、符号甚至线段图。情境创设要多考虑是否有利于数学信息的提取,数学知识的探索和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还要根据每课知识的特点和不同阶段学生的年龄特征,恰当、合理地设制。

二、  内容安排需要注重知识之间的联系

教材在知识安排上,改变了过去学习内容的交叉性编排,实行部分内容的独立编排。如五年级的“倍数与因数”和“分数加减法”、“简单图形的面积计算”和“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等知识都是独立编排的。看似有利于学生较快地在短时间内集中精力完成学习内容,但是割裂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学生在学习“倍数与因数”时,不知其在后续学习中的价值,在学习“分数加减法”时,不能积极联系前期所学的知识,缺少对知识之间的整体把握,不利于学生系统、完整地进行学习。

三、  概念、定义、定律需文字呈现

教材中概念、定义、定律多用图形或字母形式来呈现,为学生自主探索新知和教师个性化教学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注重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淡化了对概念的机械记忆。但是,教材中没有概念、定义、定律的文字表述,仅让学生理解、概括是不够的。学生的语言毕竟是凌乱的、繁杂的、甚至是不够完整不够准确的,长期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容易导致概念不清。高年级常常需要利用一些概念做辨析题,概念不清会直接导致错误结果。

对于好学生来说,总结出诸如“平行”、“垂直”、“乘法交换律”等概念、定律并不困难,但是即便是通过自己理解后总结概括出的知识,不及时以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也会很快被遗忘,在复习时没有准确的概念、定义、定律也会显得没有重点,不利于学生梳理、巩固所学知识,同时也为后续的延伸学习留下“隐患”。

对于思维较慢的学生来说,可能一节课的时间总结出的概念都不够完整、准确。较难理解的概念、定义、定律,可能无法在当堂课中完全理解掌握。这就需要有准确、详尽的文字表述,帮助其在复习时进一步认识理解。

中低年级的学生受识字量的限制,通过探索总结出概念容易,但用文字记录下就十分困难了。书中以图形和字母代替文字描述的做法,使数学知识符号化,十分简洁明了,便于学生理解、记忆。可是低年级的孩子在家复习时,常常需要家长的辅导和帮助,如果教材中的概念没有用标准、规范的文字表述,文化程度不高的家长和农村孩子的家长辅导孩子学习是十分困难的。概念、定义、定律的文字呈现对他们来说更为重要。

新教材为教师提供了创造的空间,同时也为教师增加了备课的负担,多数概念、定义、定律的文字表述,需要老师去补充。在重理解,轻机械记忆,发展学生个性思维的同时,对于学生更深层次的理解概念,扎实的掌握知识来说,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因此应在创设自主的探索活动后用规范、简练、严谨的数学语言呈现概念、定义、定律。减轻教师的负担,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减少家长辅导的困难。

四、  教学内容的设定需符合学生的实际

《新数学课程标准》中,对教材编排提出如下建议:根据学生已有经验、心理发展规律以及所学内容的特点,一些重要的数学概念与数学思想方法应采用逐步渗透、深化、螺旋上升的方式编排教材。

总之,北师大版数学教材强调教学中合作交流的方式,使学生能够有思想上的冲击,从更广泛的基础上完成对所学内容的建构。对我们教师的要求也提高了,希望大家能共同交流学习!更好地使用新教材。

"教研工作总结数学下册"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