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屉课件
抽屉课件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抽屉课件、抽屉课件范文大全等内容,帮助大家对过去的工作进行经验总结,更多抽屉课件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
欢迎来到本篇文章工作总结之家今天为您整理的是“抽屉原理课件”,为了方便访问请将本页添加到书签列表。一般给学生们上课之前,老师就早早地准备好了教案课件,因此就需要老师自己花点时间去写。 教案和课件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基础。
抽屉原理课件【篇1】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8、69页例1、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将一些实际问题抽象为代数问题的过程,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2、能与他人交流思维过程和结果,并学会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
教学重点:分配方法。
教学难点:分配方法。
教学方法:列举法、分析法
学习方法:尝试法、自主探究法
教学用具:课件
教学过程:
一、定向导学(3分)
(一)游戏引入
师:同学们,你们玩过抢椅子的游戏吗?现在,老师这里准备了3把椅子,请4个同学上来,谁愿来?
1、游戏要求:开始以后,请你们5个都坐在椅子上,每个人必须都坐下。
2、讨论:“不管怎么坐,总有一把椅子上至少坐两个同学”这句话说得对吗?
游戏开始,让学生初步体验不管怎么坐,总有一把椅子上至少坐两个同学,使学生明确这是现实生活中存在着的一种现象。
引入:不管怎么坐,总有一把椅子上至少坐两个同学?你知道这是什么道理吗?这其中蕴含着一个有趣的数学原理,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原理。
(二)揭示目标
理解并掌握解决鸽巢问题的解答方法。
二、自主学习(8分)
1、看书68页,阅读例1:把4枝铅笔放进3个文具盒中,可以怎么放?有几种情况?
(1)理解“总有”和“至少”的意思。
(2)理解4种放法。
2、全班同学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
3、跟踪练习。
68页做一做:5只鸽子飞回3个鸽舍,至少有2只鸽子要飞进同一个鸽舍里。为什么?
(1)说出想法。
如果每个鸽舍只飞进1只鸽子,最多飞回3只鸽子,剩下2只鸽子还要飞进其中的一个鸽舍或分别飞进其中的两个鸽舍。所以至少有2只鸽子飞进同一个鸽舍。
(2)尝试分析有几种情况。
(3)说一说你有什么体会。
抽屉原理课件【篇2】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让学生理解抽屉原理,学会简单的原理分析方法。
2.在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让学生切实体会到探索的乐趣,让学生切实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结合。
教学重点:
理解抽屉
查看更多>>今天笔者为大家准备了一篇有关“抽屉原理课件”的报道,希望本文能够为您提供一些帮助。在每位老师的教学过程中,教案课件都是必不可少的工具,因此老师们需要投入时间去编写。在编写教案时,必须要考虑到学生们的实际需求和情况。
抽屉原理课件 篇1教学内容:
六年级数学下册70页、71页例1、例2.
教学目标:
1、理解“抽屉原理”的一般形式。
2、经历“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体会比较、推理的学习方法,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的实际问题。
4、感受数学的魅力,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
经历“抽屉原理”探究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
教学难点:
理解“抽屉原理”的一般规律。
教学准备:
相应数量的杯子、铅笔、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让五位学生同时坐在四把椅子上,引出结论:不管怎么坐,总有一把椅子上至少坐了两名学生。
师:同学们,你们想知道这是为什么吗?今天,我们一起研究一个新的有趣的数学问题。
二、探究新知
1、探究3根铅笔放到2个杯子里的问题。
师:现在用3根铅笔放在2个杯子里,怎么放?有几种放法?大家摆摆看,有什么发现?
摆完后学生汇报,教师作相应的板书(3,0)(2,1),引导学生观察理解说出: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杯子至少有2根铅笔。
2、教学例1
(1)师:依此推下去,把4根铅笔放在3个杯子又怎么放呢?会有这种结论吗?让学生动手操作,做好记录,认真观察,看看有什么发现?
(2)、学生汇报放结果,结合学具操作解释。教师作相应记录。
(4,0,0)(3,1,0)(2,2,0)(2,1,1)
(学生通过操作观察、比较不难发现有与上个问题同样结论。)
(3)学生回答后让学生阅读例1中对话框: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杯子里至少放进2根铅笔。
师:“总有”是什么意思?“至少”呢?让学生理解它们的含义。
师:怎样放才能总有一个杯子里铅笔数最少?引导学生理解需要“平均放”。
教师出示课件演示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平均放”。
3、探究n+1根铅笔放进n个杯子问题
师:那我们再往下想,6根铅笔放在5个杯子里,你感觉会有什么结论?
让学生思考发现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杯子里至少有2根铅笔。
师:7根铅笔放进6个杯子,你们又有什么发现?
……
学生回答完之后,师提出:是不是只要铅笔数比杯子数多1,总有一个杯子里至少放进2根铅笔?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讨论汇报。
学生汇报
查看更多>>我已经为您准备好了“抽象课件”,相信这会让您感到满意并确认您的选择是正确的。在此感谢您的阅读。为了让教学更加顺利,老师需要提前准备好教案和课件,只需在上课之前将教案和课件准备妥当即可。课堂教学的成败与学生的反应息息相关。
抽象课件 篇11、了解掌握海报的构成要素、设计原则及创意方法。
对学生分析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使他们能根据活动的主题去设计一幅富有创意的海报。
直观感受、讨论、欣赏、观察、发现、情景、讲授、演示、比较等。
1、是否掌握了海报设计的基本原则和设计方法。
2、能否根据活动的主题展开思维联想,设计出创意独特的海报。
3、是否热心参与学习活动,能否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4、操作实践过程能否细致耐心,与同学合作是否融洽。
教具:多媒体教学课件及设备、实物投影仪、卡纸、彩笔等。
以“长安大学第一届图书文化节”的宣传海报或其他代表性的海报为例导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了解海报中传递的信息,发现和总结海报的特点。
1、海报的构成要素。
对比多幅海报的异同点,引导学生发现和总结海报的构成要素。
2、海报设计的原则。
利用“第十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海报,引导学生说出各要素的选择和处理的特点。
(1)文字:
a、标志性文字即海报的主题文字,必须醒目、简洁,字体的选择和编排应根据活动的需要作艺术化的处理。
b、辅助性文字是对标题的具体说明,一般需要写明活动的地点、时间及主要内容。
(2)图形的位置和比例在海报中一般比较重要,图形的选择应呼应主题且构思新颖。
(3)色彩应醒目,常用对比色,以增强视觉冲击力。
3、海报的创意设计。
引导学生结合说学的海报知识,分析优秀海报作品构思、处理等独到之处,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4、海报的制作方式。
通过欣赏大量优秀海报作品,了解优秀海报制作方式——计算机制作、手绘制作。
用手绘的方式为学校艺术节设计一张创意独特的海报。
1、说创意思路。
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说出自己的思路和想法,并通过讨论完善自己的创意思路。
教师辅助总结,让学生了解海报设计的具体设计步骤。
2、画创意海报。
1、四人小组展示交流,进行自评和互评。
出示几幅能引发深层次思考的公益海报,引导学生去领悟其中的含义,向学生渗透爱的教育,进行德育深化。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让学生加强美术及相关学科与校园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运用美术语言表现生活、表达思想
查看更多>>2023.05.26 抽象课件
每一位老师在正式上课前都要撰写本学期的教学教案课件,需要认真思考并用心准备。教案是教学内容的详细规划,对于教学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如果您想更全面地了解“文件课件”,工作总结之家的编辑建议您收藏本页和本站,以便后续阅读。
文件课件 篇1《文件多了要管理》是泰山版《小学信息技术》第二册上第一单元第四课内容,本课是小学阶段对文件及文件夹操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其核心内容是对文件及文件夹的基本操作。本课是在学生掌握了资源管理器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的,也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说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教学目标】
根据本课的特点,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学生的认知水平的分析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为:
1.认知目标:文件和文件夹的复制、移动和删除的概念。
2.能力目标:文件和文件夹基本操作,提高学生的自主能力和创新精神。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协作学习的意识和探究的精神,并在活动中感受与他人协作、交流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文件的选定、复制和移动概念。
难点:文件的选定、复制和移动的操作和区别。
【教学资源及教具准备】
教师:网络教室、教学、投影仪等。
二、说教学理念及教法
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工具课程,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时注重把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抓住整体性的知识学习和操作技能的同时,注意学生的个别学习意识的培养,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此本课我将以学生为主体,以大纲为依托对学生进行知识技能的传授加强对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以及运用信息的能力的培养;以任务驱动为主线让学生带着一个个任务进行讨论、探究,以任务驱动法、知识迁移等方法引导学生掌握本课的内容使学生在任务的过程中不知不觉的完成知识的传递、迁移和融合。
三、教学对象分析及学法
所教学生是小学四年级学生,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文件操作基础,又是在学习了资源管理器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的,对文件和文件夹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所以本课拟采用“小组合作”、“自主探究”、“汇报交流”等形式进行学习。
教学程序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我采用“创设情境,激情导入──动手操作,探究新知──大显身手,感受成功──归纳总结,畅谈收获”四个环节。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四课“文件多了要管理”。(板书课题)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师:像这样杂乱无
查看更多>>2023.05.13 文件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