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工作总结 >> 资料 >> 认识除法课件 >> 导航 >>

认识除法课件

认识除法课件

认识除法课件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认识除法课件、认识除法课件范文大全等内容,帮助大家对过去的工作进行经验总结,更多认识除法课件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

通过阅读,我们对于"认识除法课件"的了解更加深入了。每位老师都需要认真准备自己的教案课件,每堂课都需要老师准备教案课件。制定教案是认真备课的一个必要手段之一。请将这个页面加入收藏,这样你就可以随时查看了!

认识除法课件 篇1

教学例2,出示:“把6个桃平均放在3个盘里,每盘几个?”(边口述题目,边拿出6个桃和3个盘子)

“平均放在3个盘子里是什么意思?(就是每盘放得同样多)

“把6个桃放在3个盘里,每盘放得同样多,应该怎样放?”学生回答后,教师再向学生演示平均分的过程。因为要平均放在3个盘子里,因此,先要拿3个,每盘里放1个。然后再提问:“分完了吗?”

教师再把剩下的3个桃,每盘放1个,提问:“分完了吗?”

“每盘放几个?”

“是不是每盘同样多?”

“这样分东西的方法叫怎样分?”(平均分)

像上面这样把8个正方体平均分成4份,把6个桃平均放在3个盘里,都是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的问题,在数学里我们要用一种新方法——除法来计算。(板书课题:除法的初步认识)

“÷”叫除号,写的时候,先画一横线,上下各一点,横线要平直,两点要对齐。

把6个桃平均分成3份,每份几个?这道题的除法算式怎么列呢?(边谈话边写)要分的桃是几个?把“6”写在除号前面(板书:6÷);把6平均分成几份?把“3”写在除号后面;每份是几?把这个“2”写在等号后面。教师指着“6÷3=2”说明:这个算式叫除法算式,表示把6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

接着引导学生读出算式:6除以3等于2。再指名一两名学生说出算式的意思,并读出算式。

然后让学生打开书,引导学生看第45页上小朋友分桃的图。先要学生说说图意,再指导学生用连线的方法,把右图中剩下的3个桃分完。

认识除法课件 篇2

1、教学内容

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二年级上第六单元第一课时《除法的初步认识》

2、教学内容的地位、作用和意义

除法的初步认识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它是在学生学习了表内乘法(一)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教学的“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说少”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为学生今后学好除法的其他知识打下基础。

3、教学目标

根据大纲要求,结合教材的特点及学生的实践情况,制定了以下几个目标:

(1)让学生初步了解除法的含义,明确“平均分”的

查看更多>>

2024.02.05 认识除法课件 除法课件

教案课件是老师不可缺少的课件,我们需要静下心来写教案课件。 学生反应可以帮助教师做出更有效的课堂管理决策。推荐一篇网络文章主题是“认识除法课件”很有启发性,欢迎引用将知识传递给更多人!

认识除法课件【篇1】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有余数除法的认识》,《有余数除法的认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有余数的除法》的第一课时,属于数与代数领域的知识。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除法和学会了表内除法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学习有余数的除法,可以加深对除法意义的理解和巩固表内除法计算,还为以后进一步学习一位数除多位数打下重要基础。

教材分析:

首先安排了一组分铅笔的活动,让学生从中体会到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有时会有剩余,在此基础上,结合其中的一个实例,抽象出有余数除法的算式,并介绍余数的名称和有余数的除法算式的读法。接着让学生“试一试”,把其余两个平均分有剩余的实例用有余数的除法来表示。在“想想做做”中再由“按每几个一份来分有剩余”的情况引出“平均分成几份有剩余”的情况,从而使学生比较全面地认识和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以及二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我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1、在平均分若干物体的活动中认识余数,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能根据平均分有剩余的情况写出除法算式,正确表达商和余数,正确读出有余数的除法算式。

2、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提高观察、思考、交流、合作的能力,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意义和作用,进一步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本课教学重点是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的除法。

难点是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围绕教学目标,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我设计了以下三个教学环节。

第一环节:游戏导入,激发探索欲望。

我设计了一个游戏“猜猜看”。

课件出示一组标有序号的,依次画有红、黄、蓝三种颜色的圆圈,教师背对屏幕,请学生说出序号,老师猜出是什么颜色。这个游戏的设计在于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并且为后面的学习埋下伏笔:

小朋友们学完了这节课,也能和老师一样能猜出圆圈的颜色了。

第二环节:实践操作,探究新知

我分四个层次组织教学。

第一层次——分一分。

利用课件创设小朋友分铅笔的情景,引导学生讨论每人分得同样多可以怎么分?然后指导学生分组活动,让学生在小组里把10枝铅笔分别按每人2枝、3枝、4枝

查看更多>>

2023.07.16 认识除法课件 除法课件

根据你的需要,工作总结之家精心整理了“除法的初步认识课件”。教学过程中教案课件是基本部分,每位老师都要用心的考虑自己的教案课件。制定好教案需要教师对教育思想的认识和掌握。建议您将此页收藏方便随时查看!

除法的初步认识课件 篇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理解除法的含义;认识除号,会写、会读除法算式。

2.经历看一看、说一说、分一分等数学活动,掌握用除法算式表示平均分的方法。

3.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逐步培养会学习、乐学习、敢于表达的意识。

教学准备:课件、学具小棒20根。

教学重点:理解除法的含义。

教学难点:理解除法算式与平均分活动的关系。

教学过程:

第一步:准备练习(情境导入)

孩子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平均分”的知识,你们都学会了吗?好,在讲新课之前,我们先来热热身。请看大屏幕——讲述游戏规则:

请出每组4号回答问题,答对加2分,答错本组同学补充,只加1分。

请出参赛选手。答题。1号加分。

第二步:出示尝试题,自学课本

是啊,小熊猫很高兴地把竹笋平均分给了4位小伙伴,可是它又遇到新的难题了,需要好朋友来帮助,谁愿意做它的好朋友?(我)

大家真有爱心,可是要想帮助它解决问题光有爱心是不够的,还要有知识,要学吗?(要)

请看大屏幕——小熊猫就是被这6道题难住的,不过,你先别急,答案就藏在书里,如果你找到了它,请把它圈起来,就可以帮助小熊猫了,开始吧!

读一读数学书13页例4,并思考问题:

1、请你用自己的学具代替竹笋试着分一分,到底每盘应放( )个?

2、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平均分的过程。

3、你能用算式表示吗?

4、想一想,12、4、3分别表示什么?

5、你觉得除号怎么写最好看?它表示什么意思?

6、你会读这个算式吗? 试着再读一读其它算式,如15页第1题。

第三步:小组交流,全班汇报

活动规则:

1、与小组同学分享你的收获,如果有解决不了的问题请小组同学帮助,弄明白后别忘了说声“谢谢”。小组每人都汇报自己的学习成果,找出存在的问题。小组同学都发言的加合作学习分——5分。

老师巡视。

你们解决了哪些问题?哪道题有问题?准备几号发言。

2、小组汇报学习成果,抽签决定选题,推荐几号答题加几分,答错扣相应的分数,本组同学补充加1分。

谢谢可爱的孩子们,在你们的共同努力下,我们成功地帮助小熊猫解决了问题,不过,常老师想把这道题难度提高,你敢接受挑战吗?(敢)

查看更多>>

2023.08.07 除法初步认识课件 除法初步课件 除法课件

这篇文章主要探讨与“除法的初步认识课件”有关的主题,读完本文相信你一定会有所收获。学生们上课能够享受生动有趣的教学氛围,这与老师辛勤准备的教案密不可分。而老师在编写教案课件时也需要费心描摹,全方位考虑教学内容才能制定出精良的教案。

除法的初步认识课件【篇1】

【教学目标】

1、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温故知新,继续学习除法运算。

2、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认识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3、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

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和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过程】

一、设置问题,引导参与

谈话,出示例课件:

(1)要求仔细观察,看看需要解决什么问题?

(2)小明和小红是怎样分苹果的?你能用算式来表示吗?

(3)学生动手操作后教师课件演示分苹果的过程,再列出算式。

2、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3、为什么这个算式也用除法算式来表示?

【设计意图】

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设置问题引发学生自主参与,通过观察、操作、交流、解决问题等活动,强化应用平均分的意识,温故知新,为进一步学习除法运算奠定基础。

二、学习新知

1、认识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1)除法算式中的三个数你能帮它取个名字吗?

(2)先让学生自己取,然后请学生看书学习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请学生对照算式与情景,说说算式中各数所表示什么?

思考:看看例4和例5,小熊和熊妈妈的这两个问题为什么都可以用除法来计算?学生思考、比较、讨论。

【设计意图】

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设置问题引发学生自主参与,通过思考、比较,让学生知道把一些物体或一个总数平均分成相等的几份,就用除法来计算。

三、应用,加深理解

1、课本第19页的“做一做”。

(1)明确要求

(2)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

(3)交流汇报。

(4)小结。

2、挑战园地:

(1)练习四第4、5题。先让学生画圈一圈进行平均分,分后再填写算式。

(2)练习四第6题:先让学生看图,叙述平均分的要求,再让学生动手圈一圈,圈好后填写算式,最后让学生对照图说一说除法算式表示的意思和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设计意图】

设计形式多样,富有挑战性的练习形式,让学生动手分一分,圈一圈等活动,营造出充满生气

查看更多>>

2023.06.02 除法初步认识课件 除法初步课件 除法课件

  • 2023认识角课件14篇

    采用您提供的关键词“认识角课件”进行搜索,栏目小编找到了相关资料。相信您仔细阅读后一定会有所收获。在任何一位老师的工作中,教案课件都是必不可少的一环,每天都需要及时更新。只有通过精心编写课前所需的教案课件,才能让学生更加高效地学习和掌握知识点。...

    2023.05.24 认识课件

  • 认识厘米课件通用

    教案是老师上课之前需要备好的课件,每位老师应该设计好自己的教案课件。严格按照教案进行教学有助于提高授课效果。我们特别整理来自网络的认识厘米课件,欢迎大家参考阅读!...

    2023.04.16 认识厘米课件

  • 202310的认识课件15篇

    每位老师在开始正式上课之前,必须付出心力来完善本学期的教学教案课件。只有充分准备好教案课件,才有可能打造出一个生动引人的课堂。为了帮助您更好的准备,小编为您准备了关于“10的认识课件”的相关信息。请收藏本网页链接以备查阅。...

    2023.05.22 10认识课件 10课件

  • 认识0课件(精选14篇)

    为了协助读者更清晰地了解,笔者精心编写了这篇易读的“认识0课件”,为避免忘记,建议读者将本页收藏。每位教育工作者都需要好好策划备课,因此在起草教案时,老师们需要花费一些时间。教案是充分发挥教师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必要工具。...

    2023.05.11 认识课件

  • 认识水课件(实用12篇)

    依据您的需要,工作总结之家的编辑整理出了这份有用的“认识水课件”。教案课件为教师提前准备课程的重要工作,现在开始准备也不晚。要知道良好的教案课件可以避免教师漏掉关键内容。为避免遗忘,建议您将本页收藏!...

    2023.05.12 认识课件

  • 口算除法课件系列

    资料一般指生产、生活中阅读,学习,参考必需的东西。在我们的平时工作生活中,会经常需要参考资料。参考资料有助于我们的工作进一步发展。那么,想必你在找可以用得到的资料吧?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口算除法课件系列”,欢迎阅读,希望你能阅读并收藏。 一、教学任务分析: 这课在教材编排上分三个层次:第一,...

    2023.05.13 口算除法课件 口算课件

  • 10的认识课件(集锦14篇)

    学生们有一个生动有趣的课堂,离不开老师辛苦准备的教案,要是还没写的话就要注意了。 学生反应可以帮助教师定位课堂的优势和劣势。下面是工作总结之家的编辑为您整理的“10的认识课件”,相信你能找到对自己有用的内容!...

    2023.04.22 10认识课件 10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