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应急管理局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 2019.09.21

区劳动就业管理局2017年工作总结及2018年工作谋划。

时间似光,刺眼的一刹,黯淡无魂,我们需要对这一段时间工作进行总结,此时就可以总结剖析自己的工作情况了。总结出的经验教训是基本的,突出的,本质的,有规律性的东西,在作工作汇报时,哪些需要重点讲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区劳动就业管理局2017年工作总结及2018年工作谋划",欢迎收藏本网站,继续关注我们的更新!

区劳动就业管理局2018年工作总结及2018年工作谋划

2018年在区委、区政府和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和支持下,凝聚全局力量紧紧围绕市、县就业工作目标任务,积极贯彻落实就业优先战略,以创业带动新就业,深入开展就业脱贫工作,稳步实施就业扶持工程,推动全区就业创业工作进一步发展,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现将今年以来的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一、主要工作任务完成情况(截止10月):

(一)城镇新增就业岗位和就业扶持工程:

我区城镇新增就业18167人,完成目标任务数5000人的363.34% ;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467 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242 人;累计开发公益性岗位320个,完成年度目标任务数的106.67%,到岗率为61%,累计发放岗位补贴、社保补贴共67.14万元;7家见习基地累计开发见习岗位242个,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27.37%,本年度吸纳107名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参加就业见习,到岗率为56.3%,发放就业见习补贴40.8万元。

(二)就业脱贫工程:

2018年我区认定就业扶贫基地19家,扶贫基地开发岗位754个;新建就业扶贫驿站6所,内含扶贫车间21间,开发岗位299个,吸纳182名贫困劳动者就业;各乡镇街(行政村)以及驻村企业针对贫困劳动者开发居家就业岗位3695个,吸纳贫困劳动力1056人,开发辅助性岗位330个,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100人;已举办贫困劳动力就业专场招聘会5场,发布岗位信息5079个;针对3562人制定帮扶计划,落实帮扶措施,本年度帮扶就业人数2195人。

(三)创业担保贷款:

1一10 月份我区共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4 亿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1.4亿元的100%。

(四)培训工作:

今年以来免费为30 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开展了一期创办你的企业培训,免费为28 名下岗失业人员开展了一期创业意识培训,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五)失业保险:

失业保险征缴收入568.78万元,失业保险基金支出290.02万元,2018年度67家企业稳岗补贴共127.61万元正在审核中;新增申报领取失业金人员186人,领取失业金减少人员155人,现有231人享受领取失业保险待遇;城镇登记失业率为1.75%。

(六)大学生一次性生活补贴和住房补贴:

截止目前,已发放大学生一次性生活补贴和住房补贴8人,共16万元。

二、主要工作举措:

(一)深入开展就业脱贫,助力贫困劳动者群体

1、扎实做好就业脱贫数据维护。为提供详实、准确的贫困劳动者就业基本信息,不定期同扶贫办对接,及时做好新增贫困劳动者就业信息摸底调查和“就业创业脱贫管理系统”数据维护工作,确保数据同“建档立卡系统”数据吻合,实现就业信息准确。目前我区“就业创业脱贫管理系统”中贫困劳动者成员总数45742人,其中已实现就业24568人,有就业意愿未就业2922人,帮扶后就业的2462人。

2、推进就业扶贫驿站建设。截至目前,我区已经有14个乡镇报送29份扶贫驿站建设申请材料。遵循成熟一家建设一家的原则,借鉴舒城、金寨、山东、潜山等驿站建设经验,根据上级文件精神,我区已确定木厂姜圩、横塘岗九里冲、马头龙辉、翁墩明全、孙岗何大楼、施桥跃进6家作为今年扶贫驿站建设点。目前6家扶贫驿站四大服务功能全部建设完成,已投入使用,并对6家扶贫驿站进行评估验收,拨付就业扶贫驿站建设补助资金60万元。

3、加强公益性岗位开发工作。针对有就业意愿和就业能力但因年龄较大、身体较差、行动不便、通过市场难以实现就业的贫困劳动者,紧密结合美丽乡村和贫困户提升工程建设,开发农村保洁、保绿、保安、护林、护路等公益性就业岗位,按照以工代赈的方式安置贫困劳动者就业。截止目前我区针对贫困劳动者开发的公益性岗位401个,吸纳310名贫困人员就地就近就业。

4、充分发挥就业服务功能,帮扶就业困难群体就业。本年度在三十铺、木厂镇、孙岗镇、翁墩乡、清水河街道共开展五场贫困劳动力专场招聘会,搭建贫困劳动者与企业用工平台,实现贫困劳动者转移就业。

(二)推进就业扶持民生工程

一是积极开展就业政策宣传。拓宽宣传渠道,利用报刊、网络进行公告、公示及印发宣传单等进行政策宣传,并在东河口镇、椿树镇、木厂镇、**经济技术开发区、**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园区召开了企业代表座谈会,开展就业创业暨就业扶持工程政策宣传与解读。二是开发公益性岗位。积极联系各机关事业单位以及从事后勤服务、社会化服务的企业,努力开发公益性岗位,深入我区22个乡镇街以及积极协调民政、教育、卫生、残联、公安、住建、城管、司法等部门,得到了各乡镇街以及多部门的配合。三是加大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岗位开发力度。为进一步规范我区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管理工作,提升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能力,促进更多高校毕业生通过就业见习实现就业,经单位申报、资料审核、条件评估,**市毛坦厂中学等7家单位被认定为2018年**区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

(三)开展系列就业专项活动,积极搭建劳动用工平台

我局依托 “春风行动”、 “就业援助月” 等就业专项行动,先后在三十铺镇、木厂镇等开展了大型招聘会,积极安置城乡各类未就业人员,发布企业招聘信息2000 多条,近5000 人与企业签订了用工意向协议或签订正式劳动合同。充分利用广播、报纸、网站等媒体对最新就业创业扶持政策宣传,深入各乡镇(街道)、社区与群众面对面交流,发放就业创业扶持政策宣传材料2 万余份,提高了广大群众对就业创业政策的知晓度和满意度。

(四)发挥创业担保贷款支持创业作用

目前我区创业担保贷款发放目标任务较重,鉴于地方政府财力有限,补充新的担保基金还十分乏力,为充分发挥创业担保贷款的作用,在有效控制贷款风险的前提下,积极探索创新工作模式。在安徽百盛集团有限公司积极要求下,我区引入安徽百盛集团有限公司为百盛园区内商户全额担保的新模式,开创了我区创业担保贷款工作新局面。

(五)积极开展培训工作

截止十月底,己组织30 名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一次创办企业培训,所有培训补贴全部发放到位,完成全年目标工作任务;对28 名下岗失业人员开展了一次创业意识培训,全部合格通过;全年共使用扶贫资金和就业资金合计4 .78 万元。

(六)扎实推进失业保险工作

加大对失业人员扶持力度,开展失业人员培训,提高失业人员再就业技能;继续加强失业保险管理信息化建设,根据上级统一部署,按要求对系统数据进行核对和维护,严把审核失业人员待遇关,加强失业保险基金管理工作。

(七)做好吸引大学生创业创新工作

为进一步做好吸引大学生来我区创业创新,提请区委、区政府先后制定了吸引大学生创业创新实施方案和**区落实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区人社局、区财政局共同印发了人才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对我区引进人才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明确了人才引进目标、责任单位,落实有关优惠政策、人才引进措施。目前已建立了人才专项资金200万元,发放大学生一次性生活补贴和住房补贴8人,共16万元。

三、2018年工作谋划:

1、加强就业脱贫政策宣传,提高贫困劳动者对就业脱贫政策的知晓度;大力开发居家就业岗位、辅助性就业岗位,让贫困劳动者在家门口就能找到合适的就业岗位;进一步加强技能脱贫,组织实施针对性强的就业技能培训,让贫困劳动者通过掌握的技术实现自主创业、素质就业;进一步加强村级就业扶贫驿站建设,为贫困劳动者以及边远农村提供就业服务、电商服务、技能培训、就业岗位等综合性服务。

2、进一步提升就业扶持工程上岗率。积极开发、核查公益性岗位,做好宣传以及就业困难人员与用人单位的对接工作,做好有就业见习意向的未就业高校毕业生与就业见习基地对接工作,加强就业困难人员的安置工作。

3、严格审核失业人员待遇享受,及时足额发放失业人员失业保险待遇;根据上级部门要求开展2018 年失业人员求职补贴、技能提升补贴及稳岗补贴申报、发放工作;认真完善金保系统操作,确保与上报信息一致。

4、大力开展农民工技能提升培训。根据市场需求,丰富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加强对农民工技能提升培训,组织企业在岗职工进行理论、实际操作技能和安全技能岗位提升培训,通过培训,使在岗职工取得初级工以上的职业资格证书或专项职业能力证书,实现持证上岗,推动企业技术进步,促进企业生产发展。

5、加大创业担保贷款推进力度,加强宣传引导,注重对新型产业扶持,加大劳动密集型小企业的贷款发放工作力度,保持部门间良好沟通协作,共同推进创业担保贷款政策的落实。

6、继续落实吸纳大学生创业创新政策,加强对大学生一次性生活补贴和住房补贴申请审核,做好补贴的发放工作。

Gz85.Com更多工作总结范文小编推荐

区劳动保障监察大队2017年工作总结及2018年工作谋划


区劳动保障监察大队2018年工作总结及2018年工作谋划

2018年,区劳动保障监察工作在局党组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业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在各乡镇街的大力支持下,以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为宗旨,以规范劳动力市场秩序、查处各类违反劳动法律、法规案件为突破口,围绕全区发展大局,积极工作,奋发进取,较好地维护了我区劳动关系的和谐和社会的稳定。现将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完成的主要工作情况

1、劳动保障监察巡查、专项检查用人单位(在建项目)172家,涉及职工28760人。

2、接待群众投诉举报结案114件,协调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72件。

3、为6100多名劳动者追讨工资待遇6300多万元。其中依法立案发出限期整改通知书7份,涉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移送案件3件。

4、纠正用人单位违法违规数26件。

5、书面审查企业216家。

6、审查退还农民工工资保障金 家,涉及金额 万。

(二)主要做法

1、是加强属地管理,全面推进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建设。上半年,开展了1次业务培训会,加强对乡镇街劳动保障监察员培训和业务指导。7月份又积极与市局协调,组织26名监察员参加市局培训并通过考试获得监察员证,确保每个乡镇至少有一名持证上岗的劳动监察员,大部分乡镇两名持证上岗监察员,同时加强对乡镇监察员的日常工作指导。实现了简单标的额不大的案件一般均能在乡镇街处理,较大的案件乡镇街做好先期证据采集再及时上报我队处理。

2、加强日常监管和行业归口管理,积极推动遗留案件处置。一是日常巡查。今年共对各类用人单位的日常巡查次数达172次,纠正用人单位违法违规26件,二是案件处理。截止目前,我大队共接受日常投诉114件,协调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72件,为劳动者追讨工资6300多万元,涉及劳动者6100多人,移送涉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犯罪案件3件,有力的维护社会稳定。同时今年以来,大队多次主动出击,分别开展了历史遗留问题处置情况专项督查、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清欠倒计时”百日行动和“双节”前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专项检查,深入各乡镇街和重点项目开展拉网式集中排查,重点对有无办理施工许可证、缴纳农民工工资保障金、按时足额发放工资情况进行摸排。目前全区在建建设项目57家(其中2018年新开工项目23家,续建34家),存在隐患的项目24家(历史遗留占多数)。同时,针对存在隐患,已与属地乡镇街和相关部门共同分析原因,商讨应对措施,制定具体解决方案,约谈重点隐患企业负责人,明确责任主体和时限,限期盘点销号,确保我区社会稳定。

3、加强劳动保障书面审查力度,推进劳动保障诚信体系建设。今年大队加强对辖区内用人单位劳动保障书面审查力度,审查主要包括,劳动合同签订、工资支付、社会保险缴纳等内容,共书面审查216家用人单位,比去年书审数量(168家)大幅度提高。通过书审,有36家规范用工的用人单位被评为区劳动保障诚信企业(A级),并有2家获市劳动保障诚信示范企业称号,1家获省级劳动保障诚信师范企业。大力宣传诚信企业,激励诚信,严惩失信,构建诚信社会,对社会的和谐稳定起到积极作用。同时以书面审查为抓手,基本掌握了我区用人单位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情况,能针对性宣传劳动保障法律法规,也为劳动监察日常巡查和专项检查奠定了基础。

4、积极开展专项检查活动情况。一是开展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专项行动。与区市场监管局等部门共同组成工作小组,对我区职业介绍场所和用人单位的招用工行为进行了一次全面清查,打击了非法职介、违法职介和通过招用工骗取钱财等违法活动。通过专项行动,共检查职中介机构16家和用人单位74家,促进了人力资源市场秩序的改善和招用工行为的规范,为劳动者特别是农民工营造了一个健康有序的就业环境。二是开展用人单位遵守劳动用工和社会保险法律法规情况专项检查工作。积极联合征缴中心对我区企业,就劳动合同签订、工资支付、社会保险缴纳等进行专项稽查,为社会保险费扩面征缴打下了坚实基础。三是开展建筑领域及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农民工工资清欠专项检查。

5、与劳动仲裁加强联系,推进合署办公。对于劳动关系明确、争议不大的案件,由劳动监察先行介入进行协调处理,对于争议较大案件引导当事人申请劳动仲裁,由区仲裁院进行裁决,同时,劳动监察大队工作人员参与劳动仲裁案件审理工作。此项工作创新大大增强了我区及时化解劳资纠纷的能力,提高了办案效能。

二、2018年工作谋划

(一)、总体思路

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意见》(中发[2015]10号)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治理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意见》(国办发[2016]1号)精神,建立长效化管理体制为主线,规范劳动监察执法办案和规范劳动用工实名制管理为手段,规范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支付行为为重点,加强过程监管责任,积极化解劳资纠纷,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促进社会和谐。

(二)、目标任务

通过进一步加大劳动保障监察工作力度,全面推进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管理工作。一是力争检查用人单位(项目)不少于150家。二是力争基本完善用人单位劳动用工基本信息内容,全面检查、补充更新用人单位劳动用工信息数据及电子信息档案,逐步实现全区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管理全覆盖。三是加大办案力度,确保投诉举报案件结案率98%,不发生群体性讨薪恶性事件。

(三)、工作措施

1、加强部门联动,建立防控机制。坚持“属地管理、政府负责、行业归口、部门监管”原则,与其他相关部门加强协调沟通,形成清欠合力。

2、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妥善化解。针对历史遗留问题,督促属地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综合施策处置,明确责任单位,加快资产盘活进度,从根本上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3、加强源头防控,提升巡查力度。一是与住建部门在办理质量安全报建手续和缴纳农民工工资保障金两个源头环节共同把关,确保新开工项目全部办理农民工工资支付“一卡通”,从源头进行监管。二是加大日常巡查、排查、督查力度,确保“一卡通”办理并按规定使用。三是全面摸清全区在建项目具体情况。

4、加强政策法规宣传,引导讨薪者合法讨薪。一是充分利用劳动监察、劳动仲裁联合办案机制,对有存在争议的引导讨薪者通过劳动仲裁途径解决。二是探索建立法律援助的协调沟通机制,引导讨薪者通过司法途径解决欠薪纠纷。三是帮助劳动者提高维权意识,注重收集相关证据,合法理性维权。

5、加大惩戒力度,惩罚失信行为。联合住建部门建立健全“黑名单”制度,对存在拖欠农民工工资行为的企业或个人拉入黑名单,计入信用档案,限制或者禁止其参与项目申报和招投标,让失信企业和个人在经济和行为等方面付出更大代价。

区房产局2017年工作总结及2018年工作谋划


区房产局2018年工作总结及2018年工作谋划

2018年,我局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保障住房民生为立足点,不断推进安居工程建设;以加强市场监管为着力点,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以规范物业管理为切入点,提升社区小区服务水平;以强作风、抓落实为关键点,切切实实维护群众利益,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2018年工作完成情况

(一)切实关注民生,多措并举,住房保障水平稳步提升。

1.认真落实保障性安居工程目标任务。今年我区新增棚改任务1514户,目前已征迁1518户,完成率100.26%,安置房录入开工1815套,开工率119.9%;棚改项目基本建成目标2209套,已上报建成2633套,完成率119.19%;公共租赁住房分配目标任务1198套,已分配534套,完成率45%;全区2018年度住房租赁补贴已于10月底发放到户,共有80户城镇低收入家庭获得补贴,总金额达13.19万元。

2.多方筹集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资金。由于新建项目加上去年续建项目,我区住房保障工作配套资金压力较大。对此,我们及早安排,多方筹集,不断开辟和拓宽资金渠道,目前已争取中央、省棚户区改造专项补助到位资金9995万元,为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提供了资金保证。

3.强化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建设管理。一是项目开工前沟通协调、简化手续、统筹安排,确保在最短时间内进入项目开工程序;二是项目开工后层层落实、全程跟踪、强化监管,通过定期与不定期督查,发现问题即刻督办、限期整改;三是项目进展中注重政策宣传,加强信息报送与公开,接受社会监督,确保续建项目与新建项目严格按照年度建设计划完成相应工程量,让保障户住有所居、居有所安。

4.完善分配与管理促进长效机制形成。坚持保障性住房实物分配和租赁补贴发放“全过程公开,全社会公示”制度,保证分配结果公开、公平、公正;主动接受审计机关对住房保障工作审计,确保专款专用;对配租对象动态管理,实行定期审核、不定期上门巡查,建立健全保障房进入退出机制,

(二)加强市场监管,主动作为,房地产市场形势总体稳定。

2018年我区房地产市场稳中有升、总体平稳,商品房销售涨幅较明显。截至目前,共发放预售许可证163份、73.92万平方米;预售房屋5801套,其中住宅4567套,非住宅1234套;中心城区外商品房销售备案123.66万㎡,同比增长6.1%。同时,我们积极响应落实政府补贴政策,共发放购房补贴528户、1163.16万元;契税补贴660户、234.44万元。

1.严格商品房预售许可。对申报商品房预售许可项目,“三查”(即查土地使用权证、规划许可证、施工许可证)、“三把关”(即资金投入关、形象进度关、三方资金监管关),确保商品房依法依规销售;严格执行商品房销售明码标价制度、“一价清”制度和商品房价格申报备案制度;对检查中发现的擅自预售行为,责令停止违规预售,立即整改。

2.继续加强预售资金监管。对全区所有房地产开发项目,与银行、开发企业共同签订预售资金三方监管协议,预售资金全部纳入监管账户,确保重点监管资金用于项目开发建设。2018年,我区没有出现房地产开发企业挪用重点监管资金和“烂尾楼”现象。

3.不断完善信息平台系统。继续加强新建商品房预售、网签备案、资金监管等信息系统开发建设,目前我局网签备案系统共备案房屋约4000套、43万平方米;持续开展对业务操作人员系统培训,保障信息录入准确、及时;将监管系统与银行端进行对接,确保资金监管业务正常运行。

4.依法维护房地产市场秩序。一是加大对房地产企业开发行为日常管理和监督检查,从严查处发布虚假信息、无证预售、捂盘惜售、囤积房源、炒作房价等违法违规行为。二是开展房地产行业风险排查,对不具备资质、擅自违规预销售,责令其立即停止预售活动,并通过电视和张贴公告等形式,督促企业限期整改。三是加大对房地产中介服务机构监管,促进其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严格按标准收费,形成良性循环机制。四是完善常态化监督机制,除定期开展检查整治工作外,努力建立多部门联动机制,以规范行业行为,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三)立足城市创建,对标推进,城市形象得到切实提升。

1.创新物业管理,促进社区小区有序规范运行。确定由房产局牵头主抓、辖区街道具体实施,区直相关部门相互配合的工作推进机制,形成区、街道、社区三级联动的管理局面。一是抓规范。实现新建住宅小区物业管理全覆盖,规模以上住宅小区前期物业服务全部实行公开招投标;二是抓落实。积极推进建立在社区党组织领导和社区居委会监督下的业主自治体系,试点建立“四位一体”联动,落实物业服务投诉“分级受理”,推行实行物业管理联席会议研究解决矛盾纠纷;三是抓监管。建立物业服务企业信用信息系统和信用档案,将全区登记注册134家物业企业,77个物业管理项目按照项目管理实际,结合月度项目考评,实行动态监督管理;四是抓整治。继续开展执法进小区,结合创建文明城市、人居环境奖、魅力中国城等活动,与城管局联合开展为期3个月的违法小广告专项治理,与区文明办联合开展文明小区、文明楼道评选,与城管、公安、市场监督、环保等部门联合开展执法进小区,给广大业主创造和谐美丽的居住环境。

2.落实惠民工程,扎实开展老旧小区改造整治。2018年,市政府下达我区6个老旧小区综合改造整治任务,涉及2289户、28.75万平方米,投资约2581万元。截止11月底,全年改造任务已全部完成,改造效果得到上级部门和广大群众认可。一是完善工作制度,明确目标责任。与区财政局联合印发《**区2018年度老旧小区综合整治改造工程实施方案》,明确改造任务、目标要求;对《**区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工程变更管理暂行办法》、《**区老旧小区综合改造工程资金支付管理办法》和工程进度结算申请程序等规定进行修订,进一步细化任务、完成时限和措施保证。二是前期广泛宣传,赢得业主支持。与街道社区通过发放《致业主的一封信》、召集业委会和业主代表沟通讨论、发放业主调查问卷表等手段,做好前期调查摸底,广泛听取、全面征集群众意见建议,保障业主知情权、参与权。三是抓住关键问题,提高改造时效。我们从完善小区基本配套、优化房屋居住功能、改善小区居住环境入手,确定改造内容、统一设计、深化讨论,确保最大限度将居民改造需求和愿望落实到位。同时,按照“两治三改”工作要求,科学编制改造规划计划,目前 2018-2019年拟改造小区名单、改造实施内容、投资估算已编制上报。四是加大督查力度,推进责任落实。为保证改造施工质量、安全及进度,每周对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工作现场督查,对进展缓慢项目及时了解原因进行督促,不定期与质量安全部门展开巡查,发现问题及时研究解决。

(四)树立大局意识,统筹协调,其他各项工作顺利推进。

1.继续推进党风廉政工作。严格按照区委统一安排,积极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制度化常态化,在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中认真开展“讲政治、重规矩、作表率”专题教育,要求全局党员干部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用制度保障党风廉政建设落实;认真组织学习廖俊波、黄大年等同志先进事迹,对党忠诚、敢于担当、敢于作为;狠抓干部作风建设,严肃了工作纪律,提高了办事效率,提升了服务质量。

2.认真做好信访维稳工作。做到热情接待,认真记录,及时办理,确保质量,化解矛盾。今年以来年,共完成信访16件,其中办理**省信访网2件,人民网给市、区两级书记留言4件,人民群众来信5件,其他交办信访5件;牵头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政协提案4件,办结率100%,满意率100%,有效化解了矛盾,促进了社会和谐。

3.切实开展脱贫攻坚工作。与区政法委包保东桥镇街西村脱贫出列,安排专职人员驻点包保村,利用职能优势为街西村争取棚户区改造项目补助资金156.51万元;坚持干部包户定期走访,针对每户致贫原因,采取相应措施尽快帮助脱贫;制定“双包”工作考评办法,全面落实脱贫攻坚责任制,强化脱贫攻坚工作干部考核,确保年度脱贫目标如期实现;以全国扶贫日为契机,组织“情暖街西”全国扶贫日捐赠活动,引导市场主体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投入资金9万元对包保村委会办公楼进行修葺,积极募集扶贫项目资金10万元,切实改善包保村道路等基础设施,为贫困户送去食用油700斤、大米2800斤等慰问品,帮助他们树立信心、走出困境。

4.积极落实招商引资工作。紧紧围绕全区招商工作会议精神,将招商引资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努力完成招商引资目标任务,一年来外出深圳、杭州、上海、吉安、无锡等城市,与香港国艺集团、杭州绿城集团、红星美凯龙、江西牛牛乳业、赛伯乐投资集团进行对接招商,争取年底突破,完成年度任务。

5.按时完成征迁测绘工作。2018年,我局克服人员不足、任务量大的问题,继续确定人员专项从事征迁地块包保和全部征迁地块及新建小区房屋测量工作。目前,包保拆迁户99户已完成93户,动迁率达93%以上;全年共测绘房屋336 栋,70.5万平方米、约60万元,为全区房屋征迁工作顺利进行提供了保障,为城市建设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2018年度重点工作谋划

1.着力构建住房保障体系,力争保障性安居工程年度计划落到实处。

2018年,我区新增棚户区改造项目7个1614户,安置房续建项目6个2087户,共建设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住房3700多套,约64.94万平方米。我们将继续认真做好住房保障基础工作,大力推进公共租赁住房建设,加大住房保障力度。同时,结合棚户区改造和城中村改造,建立健全多层次城镇住房保障体系,使中等偏下收入家庭、新就业职工住房困难问题得到有效缓解,外来务工人员居住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2.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强化市场监管,规范市场行为。

进一步改进房地产市场管理,强化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控制商品房价格涨幅,规范房屋经纪机构备案;进一步化解非住宅商品房库存,缓解房地产市场区域性矛盾,科学减少房地产项目土地供应量和供应速度,继续推行征地拆迁货币化安置,加强集镇给水、供电、供气、通讯、公交、广场等基础配套设施建设,研究制定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配套政策和奖励等措施,改善我区偏远乡镇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现状。

3.扎实开展老旧小区整治改造惠民工程,提升城市形象,助力城市创建。

2018年,市政府下达我区老旧小区综合改造整治项目1个,涉及338户、3.2万平方米,计划总投资676万。我们将继续实行领导组负责制,坚持先急后缓原则,将符合条件、社会关注度高、业主投诉多、居民意见相对集中的小区优先纳入改造范围,精心组织、有序推进、开展试点,通过定期督查、全程跟踪,保障各项任务落实,坚持“改造一个,接管一个,管好一个”,强力推进这项省级民生工程有序开展。

4.全面加强自身作风建设,切实提升房管队伍整体形象。

一是采取多种形式,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不断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工作,解决房地产管理工作中面临的各类矛盾问题。二是在全局继续深入推进“学习型机关”和“服务型机关”建设,强化思想理论学习,爱岗敬业、勤于钻研,廉洁自律、遵章守纪。三是加强干部业务知识培训和队伍建设,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和水平;加强政风行风建设,提升行政执行力,提高工作效能,积极为民办实事,不断扩大社会满意度,树立房管为民的良好形象。

市林业局2017年工作总结及2018年工作谋划


市林业局2018年工作总结及2018年工作谋划

一、2018年工作总结

2018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的监督指导下,我局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十八届六中全会和省委九届五次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按照“增林扩绿,林果并重,改善生态环境,推动经济发展”的总体思路,大规模开展造林绿化活动,积极推进林果产业发展,强化森林资源管理,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攻坚克难,真抓实干,全市林业建设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

(一)绿色****攻坚行动成效显著。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切实把造林绿化纳入全年重点工作,市县两级全力实施一把手工程,大力开展绿色****攻坚行动,通过明责加压、创新机制、督导检查等有力措施,造林绿化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全市全年完成造林53.1万亩,完成市政府下达全年任务目标的132.75%,预计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30.2%。其中:完成大运河沿线绿化工程造林11.6万亩、中心城区高速公路围合区绿化工程造林2.4万亩;完成廊道绿化301公里、造林4.36万亩;绿化河渠152公里、造林1.3万亩;完成大方大片造林28.6万亩;村庄绿化植树196万株。主要做法:一是加强领导、强力推进。年初,市委、市政府对全市造林绿化提出全年造林4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30%以上的任务目标。3月17日,市四大班子领导率市直部门干部职工及社会各界志愿者参加义务植树活动,为全市人民作出表率。9月11日,市委书记杨慧、市长梅世彤主持召开各县(市、区)委书记、县(市、区)长、重点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以及市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参加的重点绿化工程启动实施暨秋冬造林绿化动员大会,就大运河沿线和中心城区高速公路围合区两大绿化工程进行安排部署。各县(市、区)主要领导将造林绿化工作牢牢抓在手上,普遍实行了“一把手工程”。二是突出重点、狠抓亮点。市委、市政府印发了《****市2018年造林绿化实施方案》、《****市大运河沿线绿化工程实施方案》和《****市中心城区高速公路围合区绿化工程实施方案》,明确了重点和工作目标。任丘市乡乡有万亩大方,处处有精品亮点,其中出岸、青塔、七间房、议论堡、麻家坞、莫**等乡镇种植文冠果、观赏牡丹和油用牡丹5万多亩,培育优质园林绿化苗木2.5万亩;石门桥万亩大方种植海棠、栾树、复叶槭等9300亩,成为全市绿化的样板工程。肃宁县在西绕城两侧发展高标准园林式苗木产业基地,以彩叶花卉、观光旅游和休闲养生为目标,打造了3600亩三季有花,四季有绿的林苗一体化林业产业基地。东光县全力推进大运河沿线绿化工程,按照“只做增量、不做减量”的要求,努力将绿化范围向纵深发展,仅一个月时间就流转绿化用地8.16万亩,签订土地流转合同1.2万份,签订造林合同60份,秋冬全县完成运河沿线造林6.15万亩。三是加大投入、政策驱动。大力推行“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化运作、专业化造林”机制,政府出资补助,鼓励大户流转土地造林,形成了多主体参与、多渠道投资、多形式造林的局面。不完全统计,全市全年各级财政投入造林绿化15.45亿元,撬动社会资金25.6亿元进入绿化事业。其中,市、县财政投入重点用于土地流转、良种壮苗、绿化管护等绿化奖补。四是积极引导、产业富民。坚持生态与富民相结合,积极提升林业综合效益,全市种植经济林12万亩以上。任丘市、河间市大力推广文冠果、油用牡丹间作模式,在提高生态效益的同时,兼顾经济效益,努力提高林业产业附加值。肃宁县积极促进林业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林木种苗产业,全力打造万里镇万亩楸树基地,新建1000亩以上苗木产业基地8片、500亩以上20片。五是强化督导、确保质量。建立“****造林绿化进行时”微信群,实时在线调度指挥。市委、市政府督查室在重要时间节点对造林绿化工作进行专项督导。市林业局组成5个由局领导带队的督导组,深入造林一线督导,并坚持造林绿化日报制度,每天统计一次造林进度,报送市四大班子主要领导及分管领导,同时向各县(市、区)党政主要领导、分管领导、林业局通报情况,每周二、四、六在****日报通报造林进度。在造林施工中,多数县(市)采用了机械化造林,不仅大大加快了造林进度,造林质量也得到保障,造林作业向现代化、标准化迈出一大步。

(二)果品产业发展稳步推进。一是推进果品标准化生产。全市以梨、枣为重点,遵循“降高度、减密度、开角度”的原则,完成树体改造21.6万亩,其中高接换头1.56万亩,新增果品标准化生产面积5.2万亩,全市基地总规模达到105.2万亩。二是抓好科技示范推广和培训。主要推广树体改造、疏花疏果、果实套袋、配方施肥、水肥一体化、果园生草、病虫综合防治等技术,全市举办各类培训班125期,培训8000余人(次)。突出抓好优质梨省力化栽培、设施冬枣高效栽培、金丝小枣标准化栽培等6个示范点,示范面积2600亩。其中,优质梨省力化栽培实现二年初果、三年丰产,设施冬枣亩效益达到1~3万元,金丝小枣标准化枣园亩效益增加500元~700元。三是抓好果品质量安全。在梨、小枣和冬枣重点区域或龙头企业启动果品质量追溯制度,从生产源头抓起,加强生产过程中农药使用的监管。完成无公害果品基地认定1550亩,完成产地果品国家级抽检50个批(次)、省级抽检160个批(次)、市级抽检 32个批(次),抽检全部合格。四是加大结构调整力度。积极发展花卉产业,全市面积达到10040亩,建设花木种植温室或大棚16万平方米,产量2500万株(盆),年销售额1.08亿元。新发展以梨、苹果、冬枣、葡萄、桃和食用桑葚为主的优质果树面积4万亩,新增果树设施栽培0.4万亩。在泊头、河间和肃宁重点培育以鸭梨为主的高标准优质梨基地,通过推广实用新技术,果品质量显著提高。全市果品出口79656.23吨、创汇6133.11万美元,同比增长3.9%、2.7%。其中梨出口2397批、77406.27吨、创汇5608.64万美元,枣151批、2249.96吨、创汇524.47万美元。五是精心组织各类展览展销活动。积极参加廊交会“红石沟”杯京津冀果王争霸赛,经过层层筛选评定,我市获得果王3个、金奖4个、银奖8个、铜奖11个、名优产品奖15个,泊头鸭梨、黄骅冬枣和**县金丝小枣荣获**省十大地域公用品牌,黄骅市国润生态食品有限公司古园牌冬枣、青县万鸿农业有限公司青旭牌无核小枣获得**省十大林果产品品牌,河间市中鸿农产品有限公司荣获**省十大林果龙头企业品牌。认真落实第九届中国花博会****参展名录要求,培育荷花品种6个、玫瑰鲜切花品种2个,荣获2个银奖、4个铜奖的好成绩。

(三)项目资金争取工作持续发力。准确把握国家对林业的最新投资趋向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历史机遇,重点围绕生态建设、林业产业、优质苗木基地建设、有害生物防治、森林资源和湿地保护管理等投资领域,精心包装、有效整合,充分利用各种渠道和途径,切实加强与国家林业局和省林业厅的沟通与对接,全年共争取省级以上项目资金1.3亿元。其中,重点造林工程项目4个、投资1.19亿元;果品及林业技术推广项目6个、投资766万元;森林资源和湿地保护项目2个、投资510万;种苗基地建设项目3个、投资95万。在此基础上,强力推动项目建设,严格项目资金的使用、管理和监督,有力地保障了全市林业项目资金的规范运行。

(四)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效果明显。针对我市有害生物发生特点,做到提早部署,精心安排防治工作。一是严格控制春尺蛾上树危害。全市共使用废机油150吨、高效氯氰菊酯15吨,累计完成防治面积8.9万亩次。二是杨扇舟蛾、杨小舟蛾得到有效控制。采取“烟雾弹、烟雾机喷烟和地面喷药相结合”的防治措施,完成防治面积15万亩次。三是美国白蛾防治工作成效显著。以第一代防治为重点,租用3架直升机,历时21天实施飞防作业517架次,飞防面积105万亩。同时,地面喷药防治作业也陆续开展,累计地面作业面积58.9万亩次,全面压低了美国白蛾虫口基数,促进了全年防控任务的完成。全市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控制在3‰以下,无公害防治率达100%。

(五)资源管理工作依法强化。一是严格林地管理。严格执行“十三五”期间森林采伐限额。市局共办理建设项目使用林地审核3起,办理临时占用林地审批1起。由于行政审批职能移交市行政审批局,我局切实做好事中事后监管工作。二是做好湿地和野生动物保护与疫情监测。认真开展“绿盾2018”自然保护区违法违规开发建设活动整治专项行动,做好排查和督导检查。积极开展野生动植物保护宣传和救护工作,全市共救助国家级野生鸟类34只。协调督导南大港和海兴两个国家级野生动物疫源疫病检测站做好监测防控检测工作。三是严格执法办案。先后组织开展了“金盾、金剑、金网”等专项打击行动,全市共查处各类林业行政案件32起,行政处罚33人次,罚款83.97万元,没收放生野生动物5100余只(头),案件查处率达100%。四是加强林木种苗管理工作。为确保造林苗木质量,先后深入盐山、**县等9个县市,抽查23个批次的1250株苗木,抽查结果全部合格。同时,加强与北京林业大学合作开展转基因毛白杨的选育工作,对从山东引进的国槐新品种-聊红槐采用随机区组种植方式,在献县、**县进行试种,目前成活率达到96%以上。

(六)干部队伍建设展现新风貌。今年以来,我局将学习教育作为加强党的建设的一项长期任务来抓,大力开展学习培训和专项整治行动,全局干部队伍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一是认真开展学习教育。局党组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局首要的政治任务,与“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有机结合,制定学习计划、印发学习材料,全局党员对十九大报告及

2020年劳动就业管理局工作总结及工作安排


20xx年,在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的正确领导下,在各有关部门的支持和配合下,我市劳动就业工作突出再就业扶持政策落实、下岗机制向失业机制并轨两个工作重点,大力破解大龄特困群体就业、下岗失业人员创业培训、城乡就业一体化三大工作难点,深入开展就业服务“新三化”、拓宽灵活就业形式、发展全方位职介服务、改善农村劳动力就业环境等四项服务,有力的确保了我市劳动就业工作协调、持续、健康发展,保持了城乡就业局势的基本稳定。
一、基本情况
(一)就业再就业工作目标任务全面完成
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人员45698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06.3%。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41608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20.6%;其中帮助困难人员再就业14818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64.6%;“4050”人员再就业7364人;帮助一家有两个以上下岗失业人员家庭实现至少一人再就业4691户。全市新增农村劳动力跨地区就业38286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212.7%。全市现有城镇登记失业人员35002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3%。
(二)积极的就业再就业扶持政策进一步得到有效落实
为符合条件的下岗失业人员发放《再就业优惠证》18285本,核发商贸、服务型企业及主辅分离经济实体等《认定证明》51家。全市共为从事个体经营的下岗失业人员减免税收416.76万元;为符合享受再就业扶持政策条件的企业减免税收114.58万元;减免各类行政事业性收费370.32万元。为941名下岗失业人员发放小额担保贷款1212.7万元。
(三)技能培训有效提高劳动者就业竞争力
全市共组织再就业培训28242人,占年目标的113.0%,培训再就业率达到61%;创业培训3185人,完成年目标的124.9%;就业前培训5573人,占年目标的139.3%;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17649人,完成年目标的147.1%;我市还被选定为全国八家创业培训(siyb)试点城市之一。
(四)失业保险扩面征缴迎难而上
全市失业保险扩面137家,失业保险新增参保人员15527人,占全年扩面任务的116.7%;收缴失业保险费5283万元,占年目标任务的100.1%。按时足额为247369名失业人员发放失业保险金5334.31万元,保障了下岗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最好的原创免费公文站2191.cn
(五)基层劳动保障平台建设深入推进
全市21个街道、182个社区劳动保障服务机构工作人员和经费全部到位,就业服务工作已步入正轨;37个乡镇(农场)也都建立了劳动保障服务所(办),确定了专职工作人员,基层劳动保障服务机构的电脑、宽带安装调试工作全部完成,实现了劳动保障信息网络的全覆盖。
(六)劳动保障代理和劳务派遣促进灵活就业
劳动保障代理劳动关系代理总数47132人,其中新增劳动关系代理4713人,办理劳动关系及养老保险关系转接1806人;全市已有4026名下岗失业人员通过劳务派遣实现了灵活就业。
(七)综合工作成果显著受好评
我局先后被评为市级文明单位、全市“十佳文明窗口”;劳动力市场被评为“全省劳动保障优秀服务窗口”;黄石就业信息网被评为20xx年度全市“十佳政务网站”,网站建设经验材料在全国会议上交流,我市还被选定为全国劳动99三版软件仅有的两个测试城市之一,且测试圆满成功;在国家、省、市各级媒体发表就业宣传稿件、图片362篇(幅),被劳动保障部评为“就业宣传优秀单位”,我市就业再就业工作还先后被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新华网等顶级媒体报道。
(八)党员先进性教育收到良好效果
全局党员通过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确立了新时期党员先进性标准,找到了就业服务中存在的不足并进行了整改,促进了就业事业各项工作的开展,进一步提高了就业服务质量。
二、主要做法
(一)依托社会经济发展,多渠道开发岗位促就业
我们把新增就业岗位摆在责任目标考核的首要位置,逐层分解下达。全市各级各有关部门也都积极行动起来,依托社会经济发展,在做好日常职业介绍和劳动力市场定期劳务集市的基础上,主要通过七条渠道开发岗位促进就业。
一是继续利用招商引资项目新增就业岗位扩大就业。20xx年,我市招商引资力度更大,一大批项目落户黄石。我们配合市招商部门,把引资与就业相结合,通过招商办厂新办企业,开发出一大批就业岗位。全年新开工和改、扩建、技改项目24个,新增就业岗位12727个,新增就业9431人。
二是激发企业潜能,扩大生产吸纳就业。我们配合经贸、工商、总工会等部门,利用企业改革改制、新办项目扩大生产的机遇,主动送工送政策上门,安置就业5815人。
三是拓展社区服务业增加岗位扩大就业。利用城市发展趋势和社区居民多元化生活需求,发展社区“三保”(保安、保洁、保绿)、“三托”(托老、托幼、托病)、“三项服务”(家政、配送、医疗),挖掘“三大管理”(物业管理、车辆管理、公共管理),新办社区就业实体和服务网点812个,开发社区就业岗位安置就业7341人。
四是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中小企业,培育再就业基地安置

就业。我市各级政府结合旧城改造和社区建设,兴建和改造服装、日用生活品、装饰建材等集贸市场;工商、城建、邮电等部门和部分企业通过设立报刊亭、电话亭、售货亭、送奶亭等方式,创造岗位安置就业5802人。
五是鼓励自谋职业和灵活就业。通过落实再就业税费减免扶持政策,提供社会保险补贴,帮助6922名下岗失业人员通过自谋职业、从事个体经营和季节工、钟点工等弹性就业方式实现了就业。
六是创业培训孵化小老板,以创业带动就业。举办创业培训班,并通过后续跟踪扶持、提供小额担保贷款等服务,孵化出小老板941人,从而带动3213人就业。
七是大力开展劳务输出和劳务派遣扩大就业。我们进一步加大了劳务输出力度,在巩固原有劳务输出基地的同时,又建立了三处劳务输出点,发挥输出一批、稳定一批、带动一批的作用,实现城镇新增劳务输出就业人员4256人。
(二)深入开展“新三化”建设,完善服务机制促就业
一是加强三大建设,夯实工作基础。即:不断加大服务硬件设施的建设。今年,我局投入了160余万元,添置了hp小型机,为全市网络信息的传输通畅提供了必要的硬件设备;为适应培训工作的迅速发展,我们还投入了近50万元用于训练中心的设施改造,建立了引导性培训教室。不断加强信息网络建设。通过国家劳动99三版在我市测试成功和实际运用,我市就业信息网络在职业介绍、流动就业、劳动保障业务代理、劳务派遣和就业统计等业务领域,全部实现了数据交换和资源共享,新改版的黄石就业信息网日访问量达600余次。不断完善制度建设。出台了就业与失业登记办法,规范公共就业服务;建立了失业预警机制;强化了就业登记、录用备案、用人申报和空岗报告、市场准入、职业供求信息分析、信用评价等项制度;规范了考评标准、考评办法及监管体系,就业服务各项制度得到了进一步完善。
二是利用三个结合,发挥市场优化配置劳动力资源功能。即坚持定期集市与专项集市相结合、大型集市与小型活动相结合、进场求职与送岗位上门相结合。我们充分调动劳动力市场功能,发挥市场为经济建设服务、为就业需求服务的作用。本着努力打造“品牌职介”、“特色职介”的指导思想,在定期集市的同时,我们还与相关部门、企业联合举办了“春风行动”、“再就业援助月”、“民营企业招聘周”等11场专场招聘会,提供就业岗位38300个,安置就业10700人。我们还配合冶钢改制,组织双下岗失业人员家庭专场招聘会,一次解决了256对双下岗失业夫妻中的135对再就业。同时,我市129个社区还分别召开了小型招聘会。
三是拓展两项业务,开辟就业服务新领域。即拓展劳动保障代理业务。劳动保障代理业务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全市劳动保障关系代理总数已达57493人,比上年度净增近万人。业务范围也得以扩展,新增了代办社会保险续接手续等项业务,实现了与职业介绍、再就业培训、失业保险的整体联动。拓展劳务派遣业务。我市劳动力市场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全部进入劳务派遣资源库,通过岗前培训,派遣的成功率也得到提高。我们还完善了派遣公司招聘的职工录用备案和就业登记制度,合理确定了劳务人员工资待遇,劳务派遣业务大受欢迎,促进了我市灵活就业大发展。
(三)加强组织协调强化责任监督,落实政策促就业
一是加强政策落实情况的督促检查。我们从4月至6月底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再就业政策实效专项行动,协调各再就业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和区(县、市)对本系统、本单位和区(县、市)落实再就业政策的情况进行全面排查,并对查出的问题,进行了整改。
二是积极落实税费减免政策。我市各有关部门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大局出发,主动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提供服务,减免相关税费。因为这些政策的落实,用人企业吸纳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的积极性空前高涨,税费减免政策还帮助一些自谋职业者在市场竞争中具备了一定的政策优势,增强了竞争力,税费减免政策促进12357人再就业。
三是充分发挥社保补贴促进就业的作用。由于我们加大了商贸服务型企业社保补贴工作宣传力度,企业的积极性比较高。黄棉物业公司、旭康食品公司等几家企业在了解到这个政策后而大举招用下岗失业人员。特困灵活就业人员社保补贴试点工作已从今年8月份开始,在我市2个城区中的4个社区先行试点。从目前情况看,群众非常拥护这项政策,积极接续社保关系,有的灵活就业人员一次性补缴养老保险6000多元,起到了支持和鼓励灵活就业人员的积极性,稳定了社保,提高了政府执政为民的诚信度。
四是创建信用社区,促进创业拉动就业。以街道社区劳动保障机构为基础,通过承办小额担保贷款的银行与社区的合作,创建了方便下岗失业人员申请小额贷款的“信用社区”。这一做法解决了不能提供有关财产担保或第三人担保,而又有强烈创业愿望下岗失业人员获得担保机构提供的再就业小额担保贷款的难题,从而激发一批下岗失业人员贷款创业的热情。
(四)加大培训力度,推进“技能就业工程”建设
技能“缺乏”日益成为就业的瓶颈,为了促进下岗失业人员、进城农民工早日就业,应对业已出现的“技工荒”。我局进一步强化了培训促进就业的作用,多形式、多途径帮助下岗失业人员、进城农民工增加就业技能,使他们具备在市场中竞争就业的能力。最好的原创免费公文站2191.cn

一是举办就业引导性培训,激发失业人员的求职热情。为了贯彻人本服务理念,帮助下岗失业人员了解再就业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和办法,我局特别制作了一盘引导性培训光碟,并将光碟在劳动力市场大厅、网站和电视台等媒体播放。详细介绍职工在下岗失业后如何申领失业保险金、免费参加再就业培训、选择职介机构求职、利用再就业扶持政策创业,以及委托代理劳动保障事务等方面的程序、办事方法,他们享有哪些权利,收到了良好反响,极大促进了失业人员参加再就业培训和进入劳动力市场竞争求职的积极性,使得报名再就业培训和到劳动力市场求职的人数猛增。
二是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力度,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市场就业竞争能力。我们结合农民工培训“阳光工程”,积极为农村劳动力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援助服务。今年以来,全市开办农村劳动力适用技术培训办班36期,培训11800人次,这些学员培训后大都在各自的就业岗位上成为骨干,受到了用人单位的充分肯定。大冶市陈贵镇劳动保障服务站组织举办了多种农业技能培训班,阳新县就业与市第三技校联合办电脑培训班,为我市培训了大量的具有一技之长的农村富余劳动力。目前,我市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已经形成了“企业得到人才、农民得到实惠、经济得到发展”的“多赢”格局。随着鄂东南技师培训学院项目的确立,必将会促进我市农村劳动力开发就业和转移工作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
三是广泛开展创业培训,孵化一批小老板。我们在本地媒体全方位宣传创业培训政策和培训后创业成功的典型事例,同时建立了市、区(县、市)两级创业培训机构和由各部门专家组成的强大授课阵容,加大后续扶持力度。在对学员进行创业指导、提供创业项目的同时,我们还积极帮助符合条件的下岗失业人员办理《再就业优惠证》,与有关部门协调落实申请小额担保贷款、办理工商执照。今年以来,全市已举办创业培训28期,其中创业成功的610人。他们创办实体又安置了2582人就业,不少下岗失业人员已成功的掘到了创业中的“第一桶金”。
(五)推进城乡统筹就业,大批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
一是立足当地经济发展,狠抓就近开发就业。阳新县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向农业的广度、深度开发要岗位,实施了“百村万人”工程,对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农村劳动力进行造册登记,为他们提供职业指导、职业技能和创业能力的培训,先后有2.2万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就近从事林特水产开发就业,1.3万人实现了向非农产业转移就业。大冶市通过大力招商引资、发展民营经济、加强园区建设等项有效措施,增强了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的能力,同时还发展第三产业,拓展农村劳动力转移新领域开发了种养管理、商品快递等劳务性岗位,为农村劳动力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就业空间。据统计,全市在乡镇、社区就业的农村劳动力近1.35万人。
二是狠抓劳务输出,发展打工经济。我们大力发展输出基地,在原有的温州、东莞、泉州基地的基础上,又新发展了浙江乐清市、杭州市萧山区两个基地。通过不间断发布信息引导输出,开展“有序流动”组织输出,申请民工专列方便输出等方式,20xx年大幅度超额完成了省里下达的劳务输出任务。输出极大地缓解了我市就业压力,也赚回了大量资金,其中阳新县劳务输出今年赚回了12个亿。
三是狠抓维权服务,切实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随着我市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多,我们加大了农民工的维权力度。一方面积极做好劳动关系的处理工作,加大对不签订劳动合同行为的处罚力度。去年来,先后对数家单位进行了处罚,补签劳动合同1900余份。另一方面加强对企业工资收入分配的宏观调控,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实事求是地制定工资指导价位,完善最低工资保障制度的落实。
四是抓机构建设,完善农村劳动力就业服务体系。农村劳动力就业工作机构延伸至了各乡镇,全市37个乡镇劳动保障所实现了机构、编制、人员、经费、办公场所、工作职责“六个到位”,所有的乡镇(场)全面建立了劳动保障服务站,建设了网络,配备了微机和彩电,其中有8家上了宽带,劳动保障体系的健全, 让广大农民外出务工得到了及时、可靠的信息咨询和服务。大冶市还出台了农民工培训就业补贴(培训一人补助300元,介绍就业一人补助150元)政策。
(六)强化扩面征缴措施,增强失业保障能力促就业最好的原创免费公文站2191.cn
我市失业保险克服了出中心和全市第二轮企业改组改制大批出现失业人员的压力,截止目前,全市共有19554名失业人员正在享受失业保险待遇,顺利完成了出中心到失业保险的平稳过渡和并轨,维护了社会的稳定。
一是建立机制,调整思路,成立专班。我们建立了按月通报制度,严格扩面审核认定程序,及时、准确、客观反映全市扩面任务进展情况。在扩面工作中,针对私企点多线长、流动性大的特点,我们积极调整扩面工作思路,改过去简单下达限期参保通知书的做法,主动上门为业主和员工宣传社会保险政策,取得了良好效果。我们还成立了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工作专班,联合相关部门利用六、七、八月展开扩面征缴攻坚战,为全年扩面工作任务圆满完成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是按月申报,全力做好社会保险费核定工作。强化核定职能,实行“两表一签字”,严把缴费基数核定关,在核定社会保险费缴费基数时按月申报,要求用人单位提供上年度财务报表和工资报表,及时核对企业是

否按要求申报和代扣代缴及缴费情况,并实行职工签名和公示制度,堵住了参保单位瞒报、漏报工资总额的漏洞。同时我们还积极配合地税部门做好正常征收工作,并制定清欠工作进度表,做到月有强制核定计划,月有清欠工作总结,以稽核为契机进行专项清欠。
三是加强对失业人员的管理和服务。我们通过社区为享受失业保险人员提供失业保障服务。社区承担了失业保险待遇的初审、发放和失业人员的管理服务职能并全部纳入社区实行网络管理,有效防止了冒领失业保险现象,调动了失业人员和低保人员的就业积极性,因实现就业,收入提高后一些人主动申报取消低保。
三、存在的不足
(一)就业再就业矛盾仍然十分突出
在就业岗位总供给严重不足的同时,近年来劳动力素质难以满足岗位需求的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在中部地区经济发展不足、提供新增岗位有限的情况下,我们唯有加强就业服务新三化建设,发挥市场调节功能,才能适度的缓解就业压力。
(二)社保补贴资金严重不足
一些下岗失业人员由于原来在企业欠费较多,接续社会保险关系存在资金困难。并且这部分就业人员流动性比较大,保险不好接续,因而补贴难以兑现。补贴的范围未将医疗保险纳入,灵活就业人员存在看病难的问题。灵活就业人员面宽、人多,目前我市灵活就业人员交保险的大约有1.5万人,资金需求量为3658万元/年,仅靠地方财政无力解决。
(三)失业保险参保人数呈下降趋势
改制后的企业失业保险的断保现象增多,企业下岗职工出中心完后,至今仍有不少企业不再缴失业保险费的。如冶钢集团改制后有近8000人不缴失业保险,参保人数大幅下滑。
四、下步工作打算
根据当前劳动就业发展趋势和我市面临的就业形势,20xx年我市劳动就业工作将重点围绕以下五个方面展开:
(一)抓好调整后再就业政策的落实,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
1、落实税费减免政策
继续做好《再就业优惠证》和企业认定证明的发放(特别是集体企业下岗失业人员申领《再就业优惠证》)及跟踪管理工作,推进再就业政策实效行动,利用再就业联席会议协调各相关部门,进一步做好自主创业、自谋职业下岗失业人员和吸纳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企业的税费减免工作。
2、落实“四项补贴”政策
其中安排岗位补贴资金,继续为大龄特困和双下岗失业人员购买公益性就业岗位1000个。加大社会保险补贴力度,认真做好“4555”人员和特困灵活就业人员的社保援助和社保补贴试点工作。积极为有再就业愿望的下岗失业人员提供免费再就业培训和职业介绍服务。
3、加大对下岗失业人员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的扶持力度
充实担保基金,扩大放贷比例,把小额担保贷款与创业培训紧密结合起来,提高创业成功率。推广信用社区创建和为下岗失业人员申请再就业小额贷款提供信用担保工作,降低小额担保贷款门槛,简化手续,培养出更多的小老板。
(二)全面推进“新三化”建设,进一步提高就业服务质量
1、加大市场建设力度,夯实就业服务基础
一是加大劳动力市场建设投入。根据就业服务“新三化”的要求,各级劳动力市场根据实际进行改造完善,为求职者和用人单位提供一个更为良好的办事环境。二是全面加强街道(乡镇)社区劳动保障工作平台规范化建设。确保所有县辖街道、社区和乡镇劳动保障工作平台按照省的要求实现“八统一”,即统一工作职责、业务流程、资料台帐、服务规范、管理制度、信息系统、设施标识、人员配备标准。三是统一公共就业服务计划;统一设立公共就业服务项目;统一确定与服务绩效挂钩的专项经费使用办法;统一服务项目评估;为求职者和用人单位在全市范围获得统一的服务。用高质量服务促进就业,全年完成新增就业4.5万人。
2、加强制度建设,出台四项办法 最好的原创免费公文站2191.cn
制订出台《黄石市公共就业服务统筹管理办法》、《黄石市城镇失业和就业登记管理办法》、《黄石市特困群体再就业援助实施办法》、《黄石市政府出资购买培训成果实施办法》等四个文件。完善就业与失业登记办法,规范公共就业服务;强化就业登记、录用备案、用人申报和空岗报告、市场准入、职业供求信息分析、信用评价等制度;推行公共职业介绍机构承诺服务,建立劳动力市场信用考评标准、考评办法及监管体系,提高劳动力市场社会信用水平,加快就业服务制度化。
3、开展专项与特色服务,全面提升就业服务质量
一是继续组织开展再就业援助活动,送政策、送岗位、送技能、送服务上门。落实社会保险补贴政策。打击非法职业中介组织,为农村劳动力进城就业提供同等服务。二是强化免费职业介绍和免费再就业培训,落实就业服务补贴,推广劳务派遣、社区就业模式,加快完善促进灵活就业的服务方式。三是定期进行基层劳动保障工作人员轮训,完善岗位服务质量考核监督机制,组织开展基层劳动保障工作人员的培训、考核、鉴定工作,妥善解决基层劳动保障工作人员养老、医疗保障问题。四是根据“金保工程”建设的要求,利用好劳动99三版软件,加快建立健全以“数据向上集中,服务向下延伸,信息共享”为目标的劳动力市场和失业保险信息网络,统一软件。开展失业登记和失业保险信息监测分析工作。同时,完成好省厅下达的

劳动99三版软件中职业介绍和技能培训的本地化试点工作。
(三)加大失业保险工作力度,完成全年扩面征缴任务
一是开展攻坚战,将失业保险的扩面重点放在事业单位、非公有制企业和非正规就业人员上,将教育、卫生系统参保情况列为专项检查目标,对财政拨款的事业单位实行代扣代缴。二是做好职工在不同经济类型单位间转换时失业保险关系接续工作,防止参保人员流失。三是加强核定工作,利用五险一单、统一申报核定、一票征缴机制,核实核准缴费基数,会同财政、税务等部门开展失业保险扩面征缴专项稽核。对与养老、医疗没有交叉的失业保险单位核定,我们将严格“两表一签字”。同时,重点查清有缴费能力、改组改制单位、事业单位的参保人数和工资总额。四是加大失业保险欠费清理力度。实现参保率、缴费率、征缴率“三个净增长”,确保完成明年的征收5100万元的目标,完成省下达的扩面任务。
(四)围绕“技能就业工程”,不断提高就业培训能力
1、组织实施农村转移就业培训计划,大力推进“技能就业工程”,明年培训农村劳动力2万人
同时努力搞好农村劳动力培训基地的筹建工作,使之成为我市农村劳动力就业技能培训基地和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实习基地。按照市场化、社会化的要求,鼓励有培训资质和能力的民办培训机构发挥作用,逐步形成覆盖城乡、服务于城镇和农村广大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开发培训服务体系,要始终瞄准培训是为了就业的目标,坚持职业介绍和职业培训相结合,针对市场变化和生产发展需求,超前组织下岗失业人员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定向培训与实用技术培训。
2、扩大创业培训规模,完成全国siyb项目试点城市的培训任务
添置一批培训设施,改善培训条件,建立一支高水平、负责任、事业心强的师资队伍。同时加大宣传推广力度,扩大报名渠道,综合运用国家制定的各项优惠政策,扶持创业典型,并辅之以小额担保贷款及后续支持服务,调动社会各方面、各部门的力量,共同支持创业,全年创业培训2600人。
(五)统筹城乡就业,帮助大批农村劳动力转移
努力推进城乡就业一体化。一是继续保持我市农村劳动力就业特色,推广、完善大冶模式,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开发就业。以培训送技能为手段,推动大批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跨产业、跨行业转移,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加快我市城市化进程。二是大力开展劳务输出,发展打工经济。抓好阳新模式,提高劳务输出组织化程度,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跨地区就业。三是确保“国民待遇”,维护民工合法权益。全面取消限制农民工转移的不合理政策,改善农村劳动力转移环境;建立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服务机制,继续实行自20xx年开始的农民工进城务工,同等免费办理求职登记,办理录用备案,办领《就业证》等有关手续。全年实现农村劳动力开发就业5万人,输出农村劳动力3万人的目标

"县应急管理局工作总结"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