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水务局半年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 2019.10.30

2020年水务局十五期间工作总结。

岁月过得太快,让人不知所措,这一阶段的工作即将划上一个句号。我们要开始总结经验,写好工作总结,工作总结是工作的一部分,不是工作之外的工作。什么样的总结是值得被参考的呢?考虑到你的需求,小编特意整理了“2020年水务局十五期间工作总结”,请在阅读后,可以继续收藏本页!

坚持以人为本 实现“两个转变” 大力推进“清水朝阳”建设

——朝阳区“十五”期间水利建设工作总结

“十五”时期是进入新世纪的第一个五年。在这期间朝阳区水利事业取得了跨越式发展。面对新世纪资源和环境的严重危机,现代水利、资源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生态水利的思想逐步形成,人们开始注重合理开发、优化配置、高效利用、有效节约和保护水资源,用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因此,“十五”期间治水思路也实现了两个转变,即水利建设从传统水利转变到环境水利,从单一的政府投资主体转变为包括政府、个人及企业法人的多元投资。

一、“十五”期间水利建设基本情况

我区水利工作围绕区委、区政府“三化四区”总目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优化环境为主题,以治污为中心,以节水为重点,总体规划、制定政策、加大投入、强化管理、依法治水,水利建设取得丰硕成果。截至20xx年6月,水利建设共完成投资额9亿多元,共治理河道56.4公里,沿河拆迁建绿面积69公顷,治理排水沟169公里。全区新增水面123公顷,蓄水能力172万立方米,截污、还清河道22公里。建立了来广营、崔各庄乡国家级高标准节水示范区,推广建设王四营乡高科技园区,楼梓庄、豆各庄蔬菜出口基地等微喷灌典型节水工程。发展节水灌溉面积1112公顷,节水7500万立方米。

二、“十五”期间水利建设的主要工作和成绩

(一)规划先行,科学论证

规划是“清水朝阳”建设的基础和龙头,做好规划工作事关水利工作的全局。在《朝阳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及“十五”水利工程规划》的指导下,我区水利建设坚持以规划为依据,科学、合理的开展水利工作。率先在全市编制完成了《朝阳区水系总体规划》和《朝阳区水资源综合规划》,并组织专家对规划进行论证,保证了规划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以全面指导我区的水环境建设和水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为完善我区的防洪减灾体系,编制了《朝阳区防洪规划》,针对我区农村地区饮用水水质的调查结果,委托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了《朝阳区农村地区供水规划》。为进一步改善区域水环境,以《朝阳区水系总体规划》为依据,编制完成《朝阳公园、红领巾公园水系连通规划》、《坝河(外环铁路—南岗子桥)治理工程规划》、《坝河(北岗子桥—温榆河)综合治理工程规划》、《北小河(北苑路—京承路)(五环路—出口)综合治理工程规划》、《亮马河(外环铁路—坝河)治理工程规划》《亮马河(四环路—出口)综合治理工程规划》、《萧太后河(西大望路—通惠排干)综合治理工程规划》以及小场、大柳树沟、青年路沟等排水沟的治理规划,共完成规划方案近30项,为“清水朝阳”建设打下基础。

(二)以治污和水环境建设为重点,大力推进清水朝阳建设

朝阳区是北京市城区的排水走廊,年接纳入境和自产的生活污水、工业废水总量近3.2亿立方米,境内河流水质污染严重,几乎所有河流现状水质均为劣v类。加之河道由于多年运行,淤积破损严重,严重影响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从2000年起,结合重点工程建设,按照“治理一段,还清一段”原则,对一些河沟进行了综合整治,并于20xx年提出了“清水朝阳”建设目标。亮马河壅水闸改建工程的开工标志着“清水朝阳”建设的正式启动,从此水利建设开始有了跨越式发展。

截至20xx年6月,坝河北岗子橡胶坝以上段10.7公里河道全部按照城市观赏河道的要求治理达标、并实现了局部河段的水体还清;完成北小河3.8公里景观河道治理和水体还清,完成大稿沟综合整治、崔各庄鸭子湖整治、东金楼沟文化区段综合整治、大柳树沟紫南家园以上段整治、东直门干渠改造、东南郊干渠王四营段和北工大及农光里段治理及、温榆河生态走廊建设工程、四环路两侧百米绿化带河道整治、大华窑排水沟、二道沟整治工程,通惠河、亮马河、北土城沟等部分河段的整治和截污工程。20xx年下半年将继续对坝河下段河道进行综合治理并实现朝阳公园、红领巾公园水系连通。

另外,为加强河道水污染防治工作,20xx年成立朝阳区水污染防治领导小组。由区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和副组长,有关部门主要领导任成员。办公室设在区水利局,牵头负责区域内水污染防治工作的组织和实施。各成员部门按各自职责,加大监督管理力度。在全区抽调业务精、能力强的人员,于20xx年9月初,组建成立治污办公室,水务局成立后改名外排水科。专门负责编制本区污水排除、再生水利用规划和年度计划并组织实施;负责雨洪和再生水利用管理工作;负责排水许可管理和排水水质监测的管理工作;负责协调市水务局、区有关部门开展水系治污工作。

(三)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逐步建立与完善

1、加强水资源的节约、保护和优化配置,推进水资源统一管理

制定年度用水计划,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根据水资源综合规划分析水资源可利用量,结合用水户上一年的用水情况、节约用水的潜力以及行业用水状况,制定适合企业发展的年度用水计划,并向各乡的用水户下达,按照计划用水的原则,把用水计划落实在每一个月。

加大力度,创建节水型社区 加强政策引导,严格执行合理的居民用水定额,确定合理的水价,按照定额,以量计征,鼓励居民节约用水。大力推广居民节水器具,合理使用生活区内部的循环用水,限止高耗水服务业的发展,并逐步实现节水服务业。通过世界水日、水法宣传周、中国城市节水宣传周等,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了一系列的节水宣传活动,使节约用水的观念逐步深入人心。

开展农村饮用水水质调查、启动安全饮水改造工程 为完善农民安全饮水体系建设,保证农村饮水安全,20xx年7月19日至9月中旬,我区完成了全区农村饮用水水质普查工作。此次调查涉及21个乡,人口十余万人,水井300口。20xx年,根据我区农村地区水源井水质存在的问题,结合城市化进程和自来水供水规划要求,主要采取接入自来水管网、建设更新水源工程、水处理工程和集中供水厂来解决农村安全饮用水问题,经过对各乡每个改水方案认真的分析研究,落实后的方案涉及为123处更新水源工程,33处水处理工程和2个集中供水厂建设。豆各庄集中供水厂总供水规模为2.5万方/日,其中20xx年实施1.3万方/日。8、楼梓庄集中供水厂总供水规模为2万方/日,其中20xx年实施0.5万方/日;

推广先进经验,加快我区污水零排放进程 按照朝阳区水资源综合规划和优水优用、一水多用和重复使用的原则,我们大力推广万科青青家园、蟹岛度假村、怡景城、马泉营等单位中水回用的先进经验,对有条件的小区、单位,建议其建立中水设施,对新建、改建、扩建项目,要求按照节水“三同时”制度审批。

2、建设水资源信息管理系统

率先在全市建立完成水资源信息管理系统,经专家评审,该系统目前的设计及功能等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该系统把水资源办公、数据采集、数据查询与科学决策支持结合在一起,利用科学数据模型把科学分析和大量统计数据结合在一起,实现水资源的科学管理和优化配置。20xx年6月3日,朝阳区水资源远程实时监测系统(一期)包括100套水量和30套水位自动监测设备通过验收,投入使用。

3、加强水资源管理机构建设,成立节约用水事务中心

为进一步加强水资源的节约、保护和统一管理,成立了节约用水事务中心,负责全区自动测报井及地下水的日常观测、监测工作;水文资料的收集统计、分析及地热井的管理;组织实施节水设备、设施技术改造工程;对节水设备进行有计划的检查;制定全区用水计划;负责全区水资源调查评价、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调查评价、节约用水规划、供需预测及水资源配置等工作。

(四)防洪减灾体系日益健全

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在各级防汛部门和全区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积极实践洪水管理,全区未发生塌房、伤人等事故,杜绝了重大险情的发生,保障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的稳定、保障经济建设健康发展,圆满地完成了各项防汛抗旱工作。

20xx年—20xx年,区财政先后投入2000余万元资金,用于防汛工程建设和防汛物资储备。完成了区域内54处防汛隐患工程建设任务,特别是今年,追加防汛工程资金300万元,彻底解决了垡头东里多年来严重积水地区的排水问题;修建了3处防汛物资储备仓库,储备了一定数量的防汛物资;新建和改造了防汛通讯系统、雨量自动遥测系统等;建成了朝阳区防汛抗旱指挥调度分中心;编制《朝阳区防汛手册》;编印出版了《朝阳水旱灾害》;修订了《朝阳区防汛抗洪应急方案》,完善了应对突发洪水灾害的危机管理机制;加强了领导,明确了职责,保证了防汛抗洪工作的顺利进行。

(五)水利信息化建设硕果累累

水利信息化是水利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和重要标志,为水利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为了促进我区“清水朝阳”的建设,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传统水利行业中的应用,编制了《北京市朝阳区水利信息化三年规划》,在此规划的指导下,水利信息化建设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开发建成了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 该系统采用地下三维建模技术实现地下水地质建模,采用工作流技术实现审批流程的灵活定制,并将水资源的查询、决策系统和业务办理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地下水远程自动监测系统,采集地下水水位及用水量信息。通过移动gprs数据通讯网络实时传输,实现数据实时传送。目前已经安装了171眼水量观测井,30眼水位观测井。

建成朝阳区防汛抗旱及水资源指挥调度分中心:分中心包括会商系统,软件系统及信息采集端的建设,会商系统由大屏幕显示系统、会议发言系统、音响系统、智能集中控制系统、其他配备设施构成,已于20xx年6月完成建设并投入使用。

建设视频信息采集端试点: 20xx年年底到20xx年初,在驼房营闸上建设了视频监控系统,实现驼房营闸中心控制室对闸门及闸前、闸后、启闭机房等重要水工建筑及水利设施的实时图像监视和实时控制;实现图像信号的远程传输,通过政府信息专网将图像信号传输至朝阳区水务局。

开发互联网站,整合系统资源:20xx年开发了互联网外网网站,并将办公自动化系统及水资源、防汛等业务系统进行整合,形成一个统一的综合水务办公平台,提高了工作效率。

增建设备、建设系统、增强基层水务信息化力量:根据各基层水务单位实际情况,开展基层信息化建设,为各单位建设了局域网,并通过公网等方式实现了基层单位与局机关之间的互联互通。20xx年,在市局统一规划下开始开发水务所管理信息系统,目前,该系统东南郊水务所部分正在接受市局的验收,整体系统开发也已接近尾声。

(六)水政执法力度加大

一方面,水法宣传力度和范围不断加大。20xx年8月29日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颁布以后,全区进一步以水法规宣传教育为先导,以建立水行政执法体系为重点,加强水利法制建设,全面推进《水法》的贯彻实施。为纪念“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我局在北小河望京段、蓝岛大厦、朝阳公园等地多次举行了大型的水法宣传活动。并会同北运河管理处、金盏小学在温榆河畔举行了“保护母亲河、共建美好家园”宣传活动。另一方面,进一步加强了水政执法能力建设。20xx年实现了水政监察大队独立办公,对全区水政执法人员资格重新确认并进行培训。五年来,共严肃查处了680余起水事违法案件,罚款63万余元。

(七)开拓融资渠道,争取世行贷款

1、利用世行贷款发展节水灌溉

为加快农村地区经济发展,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引进先进的节水理念,学习世行项目规范的管理经验,开拓水利建设的融资渠道,我区积极申请世行贷款节水灌溉项目,20xx年5月批准施行,经过四年投资建设,项目基本竣工。完成总投资1008.5万元,发展节水灌溉面积596.7公顷,其中露地蔬菜喷灌、微喷灌210公顷,蔬菜、苗圃、林木低压管道灌溉386.7公顷,总共使用世行贷款45万美元。通过实施水利、农业和管理三大措施,基本实现了提高农业收入,达到真实节水,促进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三大目标。本项目的实施,为我区水利建设积累了丰富的项目管理经验,开拓了水利建设的融资渠道。

2、积极争取世行贷款北京环境二期项目余款

为加快“清水朝阳”建设进程,解决资金瓶颈问题,自20xx年2月份开始,我区着手世行环境二期项目余款的申请工作。此次世行贷款朝阳奥运承载区水环境项目包括四个子项目,即朝阳公园、红领巾公园水系连通工程、坝河(南岗子桥—温榆河)水环境治理工程、北小河(北苑路—京承路、五环路—出口)水环境治理工程、肖太后河(四环路—通惠排干)水环境治理工程,总投资10.78亿元,计划使用世行贷款5909.02万美元。

经过近15个月的多方协调、紧张工作,该项目已通过了世行检查团的多次检查和评估,朝阳区成为北京市第一家独立取得世行贷款的区县级单位。目前,该项目已经启动建设。

(八)工程建设项目的管理日益规范化、程序化

随着政府投资力度的加大,对工程建设的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自2000年《招投标法》实施以来,我区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管理逐步实行“四制”,即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并且,自20xx年下半年开始,朝阳区财政局、审计局对政府投资项目进行评估审计。因此对项目管理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不论是前期规划、设计及其方案的审批和招投标,还是项目的建设过程中,甚至项目竣工后的竣工验收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项目管理日益程序化、规范化。

三、经验与体会

第一,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兴水为民是发展水利事业的根本宗旨。根据这一宗旨,我区在水利建设中提出了“便民兴水”“兴水利民”、“发展兴水”的要求。在兴水过程中又提出了建设“人水和谐”“人水相亲”水环境建设理念。在发展水利事为中,强调了水利建设、水利经济、水利文化的协调发展和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这些都是以人为本和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第二,必须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的观念。解决我区水的各种问题,要靠水利事业的发展。纵观全区水利建设各个发展阶段所取得的成就,生产力水平的进步、科技水平的提高、观念的更新都促进了水利的健康发展。水利的发展,进一步促进了经济、社会的进步和自身地位的提升。进入新世纪,全区的水利建设更是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即加强水利建设的规划、水资源的统一管理、水环境治理和保护,从传统水利向环境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的阶段,水利建设有了突破性的进展。

第三,转变观念,多渠道筹措资金,才能加快发展。“十五”水利建设中,摒弃了水利单一靠政府投资的观念。城市水利要求将截污、蓄水、观赏及周边开发建设融为一体,标准高,投资大,仅靠政府投入在短时间内是不可能解决的,必须转变观念,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资金的筹措、运作方式,加快发展,以适应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为解决水利建设投资不足,严重滞后于社会发展的状况,我们结合河道周边开发建设多方筹集资金,逐步形成了以政府、集体、贷款及民营资本等多渠道融资的多元化投资建设体系。充分发挥政府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多方位筹措资金,用有限的资源创造更多的社会、经济效益,加快了水环境整治工作的步伐。

第四,学习与借鉴并重,才能加快城市水利的建设步伐。“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城市水利虽然没有固定的模式,但有其自身的特点。近几年,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方法,对上海浦东、浙江绍兴、山西太原以及韩国等地进行学习考察,引进了先进的治河理念。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借鉴其它地区的做法,结合本区城市环境特点,突出了景观和生态建设,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区水利建设取得了鼓舞人心的成就。但是面对北京市新的发展目标,面对我区新的功能定位,面对我区水利事业发展过程存在的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重等一系列不利因素,我们深知任重而道远。在未来的五年我们将继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优化环境为主题,以治污为中心,以节水为重点,制定政策、加大投入、强化管理,依法治水,全面推进“清水朝阳”建设。

水务局

二○○五年七月十五日

Gz85.Com更多工作总结范文小编推荐

2020年十五期间工作总结


“十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汇报
“十五”时期(20xx年至20xx年),是东兰改革与发展在攻坚克难中不断开拓前进和经济社会取得快速发展的时期。五年来,在市委、市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带领全县各族人民,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和十六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发展为第一要务,紧紧围绕市委提出的“一个目标、三个提升、四个带动”的工作思路和实现富民兴县奔小康的目标,牢牢抓住西部大开发、新一轮扶贫开发和东巴凤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的机遇,解放思想,求真务实,励精图治,积极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进程,大力发展社会各项事业,切实抓好社会稳定,全县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持续健康协调发展。
一、国民经济持续稳步发展,综合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
据统计,20xx年预计实现国内生产总值82000万元,比“九五”期末的2000年增长51.4%,年均增长8.6%。其中第一产业预计实现增加值29100万元,比2000年增长4.8%,年均增长0.9%;第二产业预计实现增加值23880万元,比2000年增长163.2%,年均增长21.4%;第三产业预计实现增加值29020万元,比2000年增长64.1%,年均增长10.4%;财政收入预计实现9700万元,比2000年增长134.9%,年均增长18.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完成69000万元,比2000年增长201.3%,年均增长24.7%;城镇居民预计人均可支配收入6030元,比2000年增长46.1%,年均增长7.9%;农民人均预计纯收入1545元,比2000年增长50.6%,年均增长8.5%;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39‰。
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坚持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为目标,深化农业内部结构调整,突出特色农业、优势产业建设,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大科技推广力度,农村经济保持了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20xx年,全县农林牧渔业预计实现总产值46800万元,比 2000年增长8.6%,年均增长1.7%。
1、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坚持把粮食生产放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首位来抓,在退耕还林的全面实施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而使粮食播面不断减少的情况下,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单产,稳定总量,稳定人均有粮。“十五”期间,全县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年稳定在27万亩左右,同时通过良种推广和开展各类高效农业示范建设,不断提高粮食亩产量,确保粮食稳产。20xx年全县粮食总产量预计达5500万吨,比2000年减少700万公斤,人均预计有粮195.7公斤。
2、特色优势农业快速发展。“十五”期间,以退耕还林工程为重点的林业生产,共完成人工造林11955.7公顷,与“九五”期间相比增长9.8%。20xx年,全县林业用地面积15.2万公顷,活立木总蓄积量140万立方米,全县森林覆盖率为64.9%(含灌木林),比2000年高十五个百分点。具有东兰特色的优质板栗、八角面积由20xx年的12.5万亩、1.6万亩增加到20xx年的21.5万亩、5.66万亩,“百里板栗”长廊带已形成规模,板栗年产量达8000多吨,20xx年国家林业局命名东兰县为“中国板栗之乡”,引进了安徽华泰集团到东兰投资兴建板栗加工企业,为进一步做大做强东兰板栗产业创造了条件。围绕河丰药业公司实施的中药材生产基地,已建成猫豆生产基地2.5万亩、喜树7.4万亩、肿节风100亩、萝芙木人工栽培200亩,同时与广东中山大学联合投资1800万元进行岩黄连、猫豆、喜树、肿节风中药材gap种植基地建设项目已全面实施,东兰正向桂西北中药材生产基地县的目标迈进。抓住“东桑西移”和浙江花神丝绸集团落户东兰的有利时机,建立起“公司+农户”桑蚕生产联营机制,全县桑园面积达6550亩,养蚕户达4000多户,预计20xx年鲜茧产量达150吨以上,产值达270万元以上。
3、水产畜牧业持续稳步增长。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科技为依托,以增收为目标,突出稳定生猪生产,大力发展特色养殖,全县水产畜牧业持续稳步增长。20xx年全县预计畜禽出栏为猪16.21万头、牛1.47万头、羊12.82万只、家禽105.7万只,肉类总产量16300吨,分别比2000年增长9.67%、30.1 %、40.26%、72%和20.6%;全县预计水产养殖面积1.8万亩,水产品产量达1891吨,分别比2000年增长151%、64.43%。20xx年全县牧渔业产值预计达21539万元,人均收入650元,分别比2000年增长72.9%、240%。地方特色养殖量和水产名特优产品比重逐年增长,20xx年预计全县乌鸡出笼37.5万只,20xx年中国特产之乡推荐组委会命名东兰县为“中国三乌鸡之乡”;全县已建成无公害水产品养殖基地3个,养鱼面积6800亩。
4、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得到不断加强,农村生态能源建设得到快速推进。“十五”期间,累计投入资金2143万元,先后完成77处133公里水利渠道、65处装机总容量为986.5千瓦的电灌站、6个水库的除险加固和10108个总容量为61万立方米地头水柜的建设任务,极大改善了灌区农田的生产条件。加快小流域治理,改善流域生态环境。五年来共投

入5388.35万元完成兰木、切学、武篆、上圩河堤、东平河小流域治理工程和城区防洪整治一期工程,防洪堤总长达8.9公里,有效地保护了当地3000多亩农田和3万多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全面实施13个乡镇供水工程和70处农村人饮工程项目建设,从根本上解决了农村9万人的饮水难和饮水不卫生问题。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促进文明新农村为目标的沼气池项目建设得到快速推进,“十五”期间,全县共完成沼气池建设34730座,20xx年全县累计共有沼气池37328座,是“九五”期末的1336%,沼气入户普及率达70.52%,排在全国县一级的前列。
三、国有企业改制全面完成,特色资源型工业体系初步形成
认真落实“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以实现“国有资本和职工身份双退出”为目标,全面推进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一是用好用足政策,消化企业债务。针对全县11家国有工业企业长期负债经营,大都资不抵债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国家金融政策,由政府出资2540万元,先后处置了制药厂、压力锅厂、机械厂等11家国有企业在工行、农行、华融公司、长城公司的债务共2.2亿多元,赎回这些企业在银行的贷款抵押物土地证和房产证,为处置企业有效存量资产,筹集企业改制资金创造了有利条件。二是规范操作,照顾职工利益,确保改制平稳过渡。在企业改制工作正式启动前,聘请具备资质的河池市华信会计师事务所对每个企业的资产及经营情况进行严格审计评估,全面摸清家底,为企业改制方案的制定提供详实可靠的依据。对每个改制的企业,做到调查先行,方案在先,实行一厂一议、一企一策。在对职工身份置换的经济补偿中,严格按照上级有关文件规定的标准执行,全县国有企业职工平均获得经济补偿1.2万元,最高达3.2万元,全县用于职工身份置换补偿金达2463万元。同时完善社会保障措施,为职工补缴养老保险金391万元,补缴失业保险金67万元,偿还职工集资款及其他欠款203万元,支付退休职工医疗保险181.3万元,支付伤残职工补助金14.7万元。目前,全县11家国有工业企业已全部完成改制工作。
在全面推进企业改制的基础上,进一步整合资源优势,以资源换技术,以产权换资金,用优势企业和品牌招商引资,共引进项目86项,引进资金4.6亿元,其中工业项目14个,到位资金3.8亿元。先后引进安微华泰集团投资兴建华海食品公司、浙江花神丝绸集团兴建缫丝厂、哈尔滨晓声广告集团广西灵峰药业公司整体并购河丰药业公司,为加快发展中药材加工、板栗加工、丝绸加工及建材生产等优势产业,重新构建具有东兰特色的资源型工业体系打下坚实的基础。20xx年,全县工业预计实现总产值28860万元,比2000年增长260.8%,年均增长29.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总产值20xx0万元,比 2000年增长427.4%,年均增长39.5%。
四、努力培植财源,财政收入快速增长
按照一手抓保基数,一手抓财源建设的思路,把财政增收作为经济工作的头等大事来抓,全县可用财力大幅增加,2000年全县可用财力为6688万元,20xx年预计增加到1.7亿元。 “十五”期间,全县预计完成上划中央“两税”收入135135万元,比“九五”期间的4093万元净增131042万元,年均增长17.76%;预计完成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8743元,比“九五”期间的9234万元净增加9500万元,年均增长12.67%;预计完成地方一般预算支出77490万元,比“九五”期间的33840万元净增43650万元,年均增长18.00%。
五、交通建设发展迅速,乡村公路网络逐步完善
“十五”期间是我县交通史上从未有过的高投入、高产出时期。按照“构建骨架,延伸村组,完善网络,提高等级”的总体思路,以实施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交通项目为重点,全面推进县、乡、村三级路网建设。一是大会战交通项目如期顺利实施。东九二级公路、东巴二级公路、东兰(弄英)至巴马(练乡)三级公路共完成投资4.4205亿元,新(扩)建177.608公里,其中东九二级公路于20xx年6月10日开工,20xx年5月竣工,全长59.39公里(东兰段31.844公里);东巴二级公路、东兰(弄英)至巴马(练乡)三级公路于20xx年11月27日同时开工,20xx年7月全部竣工,全长分别为68.05公里(东兰段38.78公里)、50.168公里(东兰段26.261公里)。二、三级公路的竣工和投入使用,结束了东兰境内无高等级公路的历史,打破了制约东兰经济发展的“瓶颈”。东凤三级油路、东天四级油路两条县际公路,共完成投资1.1168亿元,改扩建163.268公里,其中东凤三级公路于20xx年动工,20xx年5月竣工,全长54.88公里,总投资3963万元;东天四级油路于20xx年9月动工,20xx年6月竣工,全长108.388公里(东兰境内83.3公里),总投资7204.9105万元(东兰段投资5537万元)。通乡油路共完成改建6条97.19公里,总投资3401.64万元,工程于20xx年6月全部竣工投入使用,在全区同类水平的县中,率先实现乡乡通三级以上柏油路的目标。通村四级砂路共完成改建和新建65条496.1公里,工程于20xx年9月动工,20xx年初全部竣工,全县87%的行政村通了四级砂石路,提前

五年实现自治区提出到20xx年70%的村民委所在地通等级公路的目标,并且高出17个百分点。二是以工代赈和扶贫公路建设项目全面完成。先后实施东里至巴马西山弄索四级公路(红军路) 6.58公里、巴英至堂房四级公路23.5公里和村屯级道路716条946公里。“十五”期间,全县通等级公路总里程增加到1929.7公里,成为广西公路网结构最完善的县份之一。乡村公路的建设,不仅解决了农村行路难的问题,而且为沟通城乡物质文化交流、发展农村经济起到极大的促进和推动作用。在抓好路网建设的同时,强化公路养护,依法征收交通规费。五年来,共完成管养公路636.796公里,管养率达100%,每年管养线路好路率均超过上级下达的指标。完成征收交通规费2670.71万元,每年均超额完成上级下达的征收任务。
六、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成绩
(一)教育事业蓬勃发展
1、重点加强农村义务教育,基本实现了普及九年教育目标。全县“两基”人口覆盖率和初中毛入学率分别达到89.3%和119.7%,小学适龄人口入学率达99%以上,辍学率控制在1%以内,小学毕业生升入初中率达95%以上,初中生辍学率控制在3%以内,青壮年文盲率控制在4%左右,实现了扫除青少年文盲。特殊教育入学率达67%。15周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5.8年,每万人口中拥有在校大学生103.5人,高中生100人,初中生457人。截止20xx年10月底,全县已有11个乡镇通过县、市级“普九”达标验收,占全县乡镇总数的82.14%。高中阶段教育规模迅速扩大,东兰高中跨入了市级普通示范高中行列,被列入自治区级示范性高中建设。多种形式的继续教育和培训得到进一步发展。全县接受各种学历提高层次教育和非学历中等职业教育毕(结)业的人数分别达到1600多人和65400多人,均比2000年增3倍以上。
2、紧紧抓住“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基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教育项目工程”、“东巴凤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教育项目工程”等项目的实施,全县农村中小学新增校舍9.47万m2;中小学校舍危房面积从2000年的31.3%下降到17.6%;普通高中、初中、小学生均安全校舍分别为10.2 m2、6.59 m2、5.49 m2,比2000年提高了4.18 m2、2.54 m2、2.22 m2;生均教育仪器设备值分别为8万元、41万元、63万元,比2000年增加了7万元、14万元、15万元。全县各级各类学校办学条件均得到明显改善。
3、进一步落实以县为主的基础教育管理体制,顺利完成撤消23个乡镇教育组。20xx年顺利完成公开招聘80名中小学教师招考录用工作;20xx年,较好地完成293名代课教师的录用和辞退工作。
(二)文化体育事业持续发展。建成了建筑面积为530平方米的文物库房,上级扶持70万元重建的文化馆即将启动,投资160万元的新电影院建设正在施工中。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体育活动,把东兰的铜鼓文化推向全国,20xx年5月被自治区文化厅授予东兰县“广西铜鼓艺术之乡”称号。东兰县壮族山歌剧团受到中宣部、国家文化部的嘉奖。结合东巴凤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先后完成了全县14个乡镇文化站标准化建设,各种配套设备比较齐全,图书藏量由20xx年的5500册增到20xx年的12500册。乡镇文化站已经成为农村群众了解科学技术、掌握脱贫致富本领的阵地。
(三)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取得新成效。全县共健全计生服务机构164个,其中县服务站1个,乡镇服务所14个,村服务室149个,固定资产为172.1万元,使用面积为7490平方米。育龄妇女生育水平基本稳定,年人口出生率为13.06‰,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39‰,总和生育率稳定在1.8‰以内,计划生育率为87.36%左右。依法征收社会抚养费累计为520.9万元。农村实行计划生育家庭户在扶贫项目、社会救济等方面给予优先照顾。
(四)医疗卫生工作成绩显著。全县共有公立医疗卫生机构18所,个体医疗机构51家,村卫生室73个。共有卫生专业技术人员461人,其中副高级职称4人,中级职称147人,初级职称305人,平均每千人口拥有专业医务人员1.6人。共设病床425张,平均每千人口拥有病床1.5张。全县有卫生用房52385 m2,其中业务用房30613 m2,初步形成了比较健全的医疗预防保健网络。扎实推进疾病预防控制体制改革和卫生监督体制改革,撤销了原县防疫站和县皮肤性病防治站,重新组建了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卫生监督所,理顺了职能关系。计划免疫追赶工作力度大,计免“脱帽”目标如期实现,成为全区先进典型。继续加强对鼠疫、霍乱、艾滋病、麻疹、结核病、肝炎、伤寒等重大传染病的监督监测、预防控制工作,基本实现妇幼“两纲”中的卫生目标;继续贯彻实施《母婴保健法》,创建和巩固“爱婴医院”,构建“母亲安全工程”,巩固和完善卫vi项目、基层卫生与妇幼保健项目。
(五)广播电视事业稳步发展。共实施村村通项目300多个,解决全县约10万人听广播、看电视难的问题,全县广播电视覆盖率从2000年不足40%跃至65%,边远山区群众看电视难的问题逐步得到的解决。
(六)科技工作卓有成效。共完成科研和技术开发项目近2

0项,争取到项目建设资金3000万元以上,项目涉及农业、畜牧、水利等各行业各领域。
七、社会救助体系日趋完善
城市低保工作稳步推进,累计保障7910户、17863人次,共发放低保金670万元,低保对象人均差额补助标准由原来的55元提高到63元。为符合条件的失业人员发放《再就业优惠证》692本,解决130个就业困难对象实现再就业。累计下拨救灾救济款580万元,下发棉被4315床、蚊帐8960床。发放特困户救助证8502个,发放医疗救助金13万元,使农村特殊困难户享受医疗救助。全县五保对象2517人,乡镇敬老院12所,五保村15个,县光荣院1所,社会福利院1个,共集中供养各类民政对象380人,提高供养标准,每个五保对象按新标准每月30元发放,基本解决了五保老人的生活问题。累计发放各项优抚经费近1000万元,落实最后一批红军失散人员及110名老复员游击队员的定期生活补助。顺利完成乡镇撒并工作,乡镇村服务农民群众的水平明显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新增人数每年都保持在4000多人,年年超额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指标。
八、电信邮政事业迅猛发展,综合通信能力不断增强
“十五”期间全县电信部门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稳步提高,电话交换机设备容量由1999年的3072门增至20xx年10月的28924门。乡镇程控交换开通由3个乡镇发展到现在的14个乡镇,其中程控接入网点新增16个,总数达36个,无线接入网基站由原来的1个增至现在的4个,无线接入电话信号基本覆盖全县所有村屯,固定电话用户达22320户,是1999年的4倍,无线市话用户数超过5000户,互联网在网用户达2500户,20xx年电信业务收入是1999年的190%。全县邮政事业稳步发展。20xx年邮政业务总量完成230万元,比1999年增长185.9%,邮政业务收入完成250万元,比1999年增长70.1%,在岗劳动生产率达5万元。
九、加强污染防治,环境质量明显提高
紧紧围绕实现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战略,切实找准环境保护与促进经济发展的切入点,强化环境监督管理意识和服务意识,从源头上预防和控制污染,做到既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优质服务,又能严格依法管理好环境,促进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全县环境质量总体稳定,城区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红水河流域东兰段的水质保持ⅲ类水质标准;城区六种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量均控制在市下达的指标范围内,并且逐年降低。生态保护得到进一步加强。20xx—20xx年全县兴建37248座沼气池,减少了生态植被的破坏,全县封山育林面积逐年扩大,森林覆盖率逐年提高,生态环境保护得到进一步加强。五年多来,全县通过环保行政审批项目354项,“三同时”执行率达95%。
十、城市整体功能不断提高
以实施东巴凤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为契机,以提高城镇化水平,改善投资环境和生活环境为目标,加大市政设施建设的投入,增强县城功能,改善了投资环境,城市建设事业出现了蓬勃发展的局面。在城镇规划方面,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委托自治区城乡规划设计院完成县城及7个乡镇的总体规划进行调整修编,在县城改造扩建方面,县法院、县检察院、县民族中学、河丰药业公司、县武装部、县光荣院等单位已迁入县城改造三期开发小区办公居住,投资450万元的县公安局整体搬迁重建工程已完成基础工程施工,县公路局整体搬迁重建工程已经启动, 县城城区面积由0.8平方公里拓展到1.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增加到2.2万人,流动人口增加到1.8万人,县城改造第三期工程竣工后,县城城区面积将扩大到1.68平方公里。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以参加市容整治“南珠杯”竞赛活动为契机,结合县城防洪整治工程的施工,投资1700万元完成了旧城区九曲河两岸河堤路的改造工作,投资500万元完成了县城文化广场建设,投资200万元完成了县城路灯改造,县城主街道人行道改造工程正在抓紧进行。
十一、招商引资取得重大突破
我们充分利用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的成果,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注入新鲜活力。“十五”期间,全县共完成招商引资项目187个,合同引进资金47150万元,实际到位资金27580万元。其中河池境外项目93个,总投资27400万元,实际到位29760万元;河池境内项目147个,总投资19750万元,实际到位27040万元。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项目有9个。
十二、电网结构趋于完善
供电部门固定资产总值达12498316.63元 ,购电量达1.7亿千瓦时,售电量1.5亿千瓦时,供电销售收入57484341.37元,上交税收3164324.51元 。人均创税19777.03元,供电可靠率达98%,电压合格率达95%,设备完好率保持100 %。全面完成第一、二期农网改造工程,新建花香、兰木等7个35kv变电站,容量为15650kva。全县农网改造总投资额为7675万元,新架设35kv线路110.6公里,新架设10kv线路1118公里,新架设低压线路1536公里,新增(更换)配电变压器 18270千伏安,改造台区695个。并完成了河丰药业、花神集团、板栗公司的配电网络建设。在直抄面积不断扩大的同时,做到抄表、收费、

管理、服务“四到户”,保持电价稳定无反弹,有效地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加快了农村的电气化建设步伐。
十三、库区移民生产生活得到明显改善
五年来,先后下拨资金125万元,解决内涝区群众的生活困难问题;投资132.78万元,完成人畜饮水工程113处,受益15848人;投资81.45万元,架设输电线路15处,受益4922人;投资101.33万元,改(扩)建道路35条,受益14628人;投资214.13万元,修建(维修)桥梁30座,受益12917人;投资71.26万元,修建生活码头39处,受益16114人;投资48.85万元,修建学校19所,受益2618人;投资16.22万元,维修水利项目9处,受益5862人;完成三石镇拉平、巴纳明渠排涝工程建设,解决了岩滩水电站库水引发的纳合片8195人内涝灾害问题,恢复耕地12496亩。充分利用库区水面资源,组织移民进行生产开发,全县拦网养鱼场发展到18个,面积达5000多亩,库区水面零星网箱养鱼1250多个。
十四、民主政治建设进一步得到加强
(一)人大充分履行监督职责。县人大先后听取和审议30项专题工作报告,作出8项决议、35项决定,共依法任免本级国家机关工作员223名,其中任免人大机关工作人员17人次、政府系统工作人员73人次、法院系统工作人员120人次、检察院系统工作人员17人次。为本级国家机关的正常运转提供了组织保障。
(二)政协参政议政能力得到加强。五年来,县政协共组织委员开展专题调研活动25次,撰写调研文章和视察报告18篇,其中《关于我县乡镇撤并的调查报告》、《关于我县城区建设及管理情况的视察报告》、《关于我县民族中学教职工住房困难情况的视察报告》,都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加强对委员提案的交办督办工作,五年来,共收到提案250件、立案222件,立案率为88·8%,办复222件,办复率达100%,已落实和解决的有204件,占总立案数的91·9%。县政协还充分发挥联系面广的优势,加强与区内外政协、党政部门及社团的联系和交往,先后组织外出参观学习50多次,接待区内外视察团300多人次,进一步增进了友谊,树立了东兰老区的良好形象。
十五、党的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
扎实推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建立“干部经常受教育、群众长期得实惠”的长效机制,不断增强党员干部的服务意识,密切干群关系。以“三级联创”和“五村两规范”为载体,基层组织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全县14个乡镇党委实现“六个好”目标,148个行政村党支部实现“五个好”目标。各级领导班子素质得到增强,五年来,先后对586位领导干部进行考察,其中任前公示153人,任免488人次;向市委组织部推荐副处级后备干部35人,推荐县处级领导后备干部24名。党员队伍不断扩大,五年来,全县共发展新党员1383人。
十六、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果
以弘扬诚信和建立学习型社会为重点,进一步深化创建文明县城、文明行业和文明村镇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在文明单位(文明行业)创建活动方面,先后有县邮政局等4个单位被命名为自治区文明单位,县地方税务局和县审计局等12个单位被命名为市级文明单位,新华书店等29个单位被命名为县级文明单位;武篆镇等4个乡镇被命名为市级文明乡镇,大同乡等2个乡镇被命名为县级文明乡镇;三石镇公平村等3个村被命名为自治区级文明村,武篆镇东里村等10个村被命名为市级文明村,东兰镇那亨村等6个村被命名为县级文明村。理论武装和宣传舆论工作成效显著。县委理论中心组成员共撰写心得体会文章800多篇,其中有100多篇在区内外主流媒体上发表。全县共在各种报刊上发表新闻稿件2500多篇(幅),其中在全国性报刊发表40多篇(幅),在省级报刊发表500多篇(幅),在地市报刊发表 1900多篇(幅),20xx年和20xx年,连续两年被广西日报评为新闻报道先进县。
十七、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取得新成效
紧紧围绕反腐败三项工作格局,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格责任追究,深化党风廉政宣传教育,筑牢反腐倡廉思想道德防线,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有了新的进展。五年来,先后48次组织领导干部集中学习廉洁从政的有关规定,人数达10000多人次。着力解决损害人民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切实抓好纠风工作,全县共有268个县直和乡直单位、148个行政村(社区)实行政务公开,公开面达100%。强化源头治腐工作,全县共公开挂牌出让经营性土地83宗,面积6308.1平方米,成交额1232.49万元,增值284.53万元。加大案件查办,严惩腐败。五年来,全县纪检监察机关共查处各种违纪案件96件,挽回经济损失300多万元。
十八、全力维护社会稳定,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按照“打、防、控”一体化建设,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全力维护社会稳定。五年来,公安机关共破获刑事案件1090起,抓获各类犯罪嫌疑人597人,查获犯罪团伙64个244人;查处违法人员4079人,抓获逃犯56人。检察机关共受理审查批捕案件355件509人,批准逮捕320件457人;受理审查起诉案件332件480人,移送起诉332件480人。人民法

院受理刑事案件411件,审结405件,判处各类被告562人。司法行政部门开展法制宣传活动125场次,出动宣传车208辆次,印发宣传资料79000多份。全县共调结各类矛盾纠纷2398起,调结率96.5%。全县实现了不发生暴力恐怖事件、不发生重大群体性事件、不发生50人以上越级上访和其他进京滋事事件、不发生群死群伤等重大治安灾害和安全生产事故“五不发生”。
对全市“十一五”规划的几点建议
(一)建议将东兰县红色旅游纳入《规划纲要》。东兰县是中国早期著名农民运动领袖、人民军队早期将领韦拔群的故乡,是全国最早开展农民武装斗争的地区之一,是红七军的故乡和百色起义的策源地,是邓小平领导右江土地革命的指挥中心。东兰人民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和牺牲,在革命战争时期,有2259名儿女和6339名群众为革命献出了生命。在百色起义纪念馆的英烈名录中,有三分之二的烈士属于东兰籍,在该馆陈列的革命文物中,有三分之二出自东兰。经过血与火的洗礼,东兰涌现出五位共和国第一代将军(广西共18名),其中有上将韦国清,中将韦杰、覃健,少将韦祖珍、覃士冕。东兰也是广西革命遗址最多、意义最厚重的地方,在自治区确定的40处全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东兰有4处,占了全区的十分之一。此外,东兰境内还有众多重要的革命遗址。因此,建议将东兰县红色旅游纳入《规划纲要》。
(二)建议将东兰县库区生产开发纳入《纲要》。东兰属岩滩电站重点淹没区。1991年岩滩电站封闸蓄水后,全县库区及内涝涉及8个乡镇43个村489个村民小组10608户4.93万人,受淹面积达4.23万亩,受淹耕地达3.38万亩,受淹耕地占全县耕地总面积的18.67%。库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至今仍然十分脆弱,建议把东兰县库区生产开发纳入《规划纲要》。
(三)建议继续把东兰县基础设施建设列入规划盘子。东巴凤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实施后,东兰县城乡基础设施建设虽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由于东兰各方面建设相对滞后,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仍然主要依靠上级扶持为主,因此,建议把东兰县基础设施建设纳入《规划纲要》盘子。
(四)建议把红水河流域开发纳入《规划纲要》。红水河是广西的母亲河,流经东兰县境达115公里。红水河流域是广西的电力走廊,全区80%的水电、火电项目布局在红水河流域。红水河流域还拥有丰富的旅游、农产品、中药材资源。因此,建议将东兰县红水河流域开发纳入《规划纲要》。

2020年“十五”期间和2020年工作总结及“十一五”期间和2020年工作意见


“十五”期间和20xx年工作总结及“十一五”期间和20xx年工作意见

“十五”以来,我们纪委、监察局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中央、省市纪委会议精神和各项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全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中心任务,努力进取、团结拼搏,取得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长足进步。同时研究部署“十一五”期间的奋斗目标和工作任务,为努力开创我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新局面,推进“平安鼓楼”、“和谐鼓楼”战略的实施和加快实现现代化建设的阶段性目标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和纪律保证。

一、“十五”期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回顾

2000年以来,我区纪检监察工作紧紧围绕经济建设中心,继续抓住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这个龙头,贯彻从严治党、从严治政的方针,坚持“抓廉政、查案件、创特色、上台阶”的工作思路,改革创新,务实求真,取得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新成效,有效地为创建“平安鼓楼”、“和谐鼓楼”战略的实施和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提供保障和服务。

(一)严格督查、考核和追究,党风廉政建设状况得到进一步改善。一抓督促检查。“十五”之初,区委、区政府制定下发了党风廉政建设的组织领导和责任分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标准等制度和办法,我们在认真组织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的同时,出台领导责任分工意见,分头抓好落实。在工作中,真正做到领导抓,抓领导,一级抓一级,使各级领导抓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责任意识不断增强。二抓年度考核。按照“谁主管谁”的原则,对区委、区政府领导和各单位党政主要领导实行“一岗双责”,切实做到责任明确。制订和完善了《鼓楼区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实施细则》,将全区6个街道办事处和10个直属单位划分为五片,由纪委常委分头挂钩联系,对全区基层党委(组)、直属支部的责任制落实情况和科级干部廉洁自律情况进行考核与测评,并排出名次进行通报。采取各街道办事处、基层单位自查和区里组织考核相结合,平时检查与年终考查考评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考核。并结合年度“述廉评廉”工作,全面了解各街道办事处、基层单位“一把手”履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第一责任人的情况。三抓责任追究。区委、区政府重视加强对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检查考核,通过认真执行省、市关于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有关责任追究办法,加大责任追究的力度,对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执行不力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责任追究,提出整改措施,有效的推动责任制的落实。

(二)加强教育、管理和监督,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得到进一步深化。一是进一步落实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规范领导干部从政行为。“十五”期间,我们通过诺廉、述廉、评廉、考廉等一系列务求实效的举措,促进了干部的勤政廉政。认真落实信访谈话制度,强化信访监督,共对 名有信访反映的党员干部进行有针对性的谈话。出台制度加强对重点建设项目临时机构的监督管理。继续落实关于领导不准收受有关单位和个人现金、有价证券、支付凭证的规定。重申禁止用公款进行高消费娱乐、健身活动和变相旅游的有关规定。各街道办事处和区直属单位也结合实际,制定措施,执行好有关廉洁自律的规定。二是进一步开展党风廉政宣传教育,提高领导干部的从政道德水平。着重以廉政勤政教育为龙头,以宣传贯彻十六大精神为主线,扎实开展“增强纪律观念,自觉接受监督”主题教育活动,组织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严格执行两个《条例》,组织学习勤政廉政先进典型和收看《领导干部腐败案件警示录》。同时,努力探索开展读书活动、征文活动、开通“鼓楼廉政网”、给领导干部发送廉政信息等新形势下有效的教育方法,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建立党风廉政宣传教育制度,每年都要组织开展一次党风廉政宣传月活动,着力形成党风廉政大宣传的格局。三是以党政“一把手”为重点,强化对领导干部的监督。继续完善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各项报告制度,通过民主生活会等多种形式,对领导干部廉政勤政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严格执行干部选拔任用党风廉政建设一票否决制。抓好中央及省、市纪委关于对领导干部进行监督的相关文件的落实,建立和完善区纪委常委同下级党政主要领导干部谈话制度,“十五”期间纪委领导共对 名下级党政主要负责人进行了廉政谈话,对新提拔、调整的 名科级领导干部进行了任前廉政教育。同时,组织开展领导干部年度述廉评廉活动,对领导干部任期实行全过程监督,进一步深化政务、村务、厂务公开工作。

公文易网邀您参与 (三)围绕重点、机制和质量,案件检查工作力度得到进一步加强。一是突出办案重点。继续坚持以群众反映强烈的违纪违法案件为重点,尤其注重查处领导干部贪污腐败及国有土地批租出让、建筑工程招投标、国有企业转制过程中出现的国有资产流失的等严重侵害老百姓利益的案件。同时,加大教育、医疗、卫生等行业的专项治理。“十五”期间,纪委、监察局共立案查处党员干部违法违纪案件 件,党纪处分 人,政纪处分 人,涉及科级领导干部 人,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人,追缴违纪款 万元。通过执纪办案,挽回经济损失 万元。二是创新办案机制。为切实提高基层纪检监察组织查办案件工作水平,我们坚持从实际出发,认真研究,积极探索,提倡和鼓励街道办事处纪委对一些案情简单、线索明显、易于调查或证据确凿的案件进行独立自主查办。把以区级纪检监察机关自办案件为主,变为以基层自己办案为主,将区级纪检监察机关纪检室的工作职能调整为指导、检查、协调、督办上。放手由基层纪检组织自己办案,不仅使基层纪检组织在办案中能积极想办法,寻找案源,还能通过各种方式、方法、途径去挖掘和发现线索,既增强了基层纪检组织办案的责任意识,又调动了基层纪检组织的办案热情。这种做法得到了市纪委的肯定和认可,并拟在全市范围内进行推广。到目前为止,全区六个办事处中有五个办事处实现独立查处案件的突破。三是加强办案队伍。基层纪委办案力量薄弱,多数办事处纪委和区直纪检组的专职人员只有一人,专职人员较少,兼职过多,而且办事处办纪委书记除了分管纪检信访工作、党政工团工作以外,有的还分管教育、土地、城建等项工作,以至于出现“种了别人地,荒了自己田”的现象。针对这一现状,我们帮助各街道办事处配备专职纪委副书记并配齐纪委委员,以充实基层的办案力量,为各街道办事处能够独立开展办案活动提供队伍上保证。四是提高办案质量。在办案实践中,注重提高办案人员自身政治素质,正确使用“两规”、“两指”,做到依法依纪办案,文明安全办案。注重办案程序,完善内部监督制约机制。继续开展案件的协审工作。执行好举报奖励制度,建立双向承诺制度,鼓励署实名举报。积极创造条件开展网上举报,拓宽案源渠道。 “十五”期间,共受理信访举报 件次, 提供案件线索 件,转立案 件,实施信访谈话 人次,批评教育 次,诫勉谈话 人。

首页 1 2 3 4 5 尾页

(四)狠抓警示、治理和监管,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措施得到进一步落实。一是发挥警示作用,筑牢党员干部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十五”期间,我们始终坚持把加强反腐倡廉教育作为防治腐败的基础性工作来抓,在不断加大办案力度,对腐败分子形成强大震慑力的同时,注重发挥查办案件的警示教育作用,筑牢党员干部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把办案过程作为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的过程。工作中注重选择诸如原徐州市鼓楼区建设局代局长田树洲受贿罪和挪用公款案,原徐州市鼓楼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室主任、徐州市鼓楼区丰财街道办事处、王场街道办事处党委书记王安顺受贿案等案情重大,在干部群众中造成恶劣影响的典型案件作为反面教材,制作成专题教育片,通过深刻剖析违法违纪者的思想根源,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汲取教训,认真学习党纪政纪和法律法规知识,深入开展自查自纠和进行组织整改,切实增强党员干部的廉洁自律意识和拒腐防变能力。二是坚持纠建并举,治理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为增强工作针对性、广泛性和实效性,我们在查办案件的过程中,注重举一反三,争取做到通过一个案件加强对一个领域或行业管理的改进,杜绝类似问题再发生。对群众反映强烈的不正之风,以及一些普遍性、多发性的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坚持查纠结合,以人民群众所呼为方向,以查办案件为手段,以治乱纠偏为出发点,加大专项治理力度,达到“查处一案,治理一片”的效果。依靠制度预防腐败是做好反腐倡廉工作的根本途径。我们还针对腐败现象易发多发部位和权力运行的关键环节,不断完善和创新工作机制,坚持用制度来约束和规范各项工作程序及领导干部的行政行为。在查办案件中,注意克服“单纯办案”的偏向,跳出案件看案件,注意发现涉案单位在管理、监督等方面存在的不足,从中研究发现一些共性的问题,帮助发案单位建章立制,堵塞漏洞,达到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目的。仅20xx年在办理朱庄村窝案过程中,针对王场办事处在干部使用调整、工程发包、工程款支付等方面存在较大漏洞的问题和容易滋生腐败的重点环节,帮助制定了财务管理制度、民主理财制度、工作人员行为规范等九项规章制度,从制度上促进村级各项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三是以落实谈话制度为切入点,加强对党员干部的监督和管理。为使广大党员干部不犯错误和少犯错误,坚持对信访初核中发现的有思想工作作风问题的干部,进行提醒谈话,引起当事人重视,督促其认真纠正;对办案中发现有轻微违纪问题的干部,进行诫勉谈话,责令其作出深刻检查,限其改正错误,体现政策,宽严相济。在查办朱庄村“窝案”过程中,我们在严格按照党的政策和法律的规定办案的前提下,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原则,突出宽严相济,把打击、查处的重点放在主要涉案人身上,对一些轻微违纪以及被说服教育后主动交待自己问题并能揭发其他错误事实的人员,实行以教育为主的政策,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变阻力为动力。对谈话后的干部,我们不是一谈了之,而是进行跟踪监督,让其定期将整改进展情况、个人思想改造情况等向上级党委、纪律汇报,并将有关材料存入个人廉政档案。根据汇报,纪委组织人员深入其所在单位进行走访调查,对查纠积极、群众反映较好的进行鼓励,对查纠不认真、仍我行我素的给予批评教育,责令限期整改,不听劝导的,建议党委进行组织调整。谈话制度的推行有效的促进行查办案件治本功能的发挥。经过谈话后,被谈话人纷纷表示,今后一定要自觉抵制各种诱惑,坚持用党纪国法规范自己的行为,做到勤算廉洁帐,把好经济关,用好手中权。接受监督和管理,勤廉自律的意识明显增强。

(五)加强学习、培训和管理,纪检监察队伍的自身建设得到进一步重视。 一是加强学习培训,做到与时俱进。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学习教育活动为抓手,采取多种形式,全面领会和把握党的十六大会议精神。平时注重加强学习业务知识,提高业务水平和技能。“十五”期间,我们不断地健全和完善学习制度,提升纪检监察干部的知识结构、工作能力、思维方式等,紧跟时代,与时俱进,不断探索适合时代要求的工作方法,定期举办培训班。培训班针对新形势下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需要和纪检监察干部的实际,科学安排培训内容,组织基层纪委书记、纪检组长、监察室主任和纪检专职委员,就纪检监察案件线索来源及初核,立案案年的调查、取证及处理,案件检查程序,纪检监察信息写作等专项业务知识进行集中培训。由具有丰富经验的区纪委、监察局各室负责人进行具体执教,聘请有关专家进行现场指导。培训内容分为理论讲座、经验介绍、案例分析、观摩考察等,横向交流,纵向互动,收到了好的效果。同时,为提高基层纪检监察干部的实际办案能力,我们坚持开展以案代训活动,发挥办案骨干的传、帮、带作用,传授查办案件的工作经验。此外,重视纪检监察干部的提拔使用和交流,五年来共有 名纪检监察干部得到提拔使用用,调任交流 人。 二是加强作风建设,做到求真务实。每一位纪检监察干部都能自觉带头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把思想作风建设摆在第一位,改进工作作风,抓好反腐倡廉各项任务的落实。为进一步加强纪检监察机关思想作风建设,强化外部监督约束机制,充分发挥纪检监察工作职能,树立纪检监察机关良好形象,“十五”期间,我们采取了几项措施加强作风建设:首先是抓好纪检监察机关干部队伍思想作风建设,注意在纪检监察机关倡导形成一种高度的工作责任感、紧迫的历史使命感和强烈的忧患意识氛围,及时扭转不同时期纪检监察干部思想认识上一些不合时宜的观念、想法和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精神状态,抓住各种时机、利用各种场合,培养纪检监察干部、职工以机关为家、爱岗敬业的良好习惯。其次是抓好纪检监察机关干部队伍工作作风、生活作风转变,改变传统的学风,努力抓好干部队伍的廉洁自律工作,严肃工作纪律、办案纪律,坚持工作到位,使纪检监察机关为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工作服好务,为经济建设、社会稳定创造良好环境,提供政治保障。再次是抓好制度落实,在纪检监察机关明确实行岗位责任制度并和奖罚、责任追究挂钩,以调动纪检监察机关干部职工工作积极性,规范纪检监察机关干部职工工作行为和道德行为,提高纪检监察机关整体工作效率和质量。五年中我们共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项,其中涉及自身建设的 项。三是加强监督管理,做到坚定有为。五年来,我们分别采取专项检查、定期考核、届中考察、年度述职述廉评议等形式,切实加强纪检监察机关内部纪律建设,对纪检监察干部遵守和执行政治纪律、组织纪律、经济工作纪律、群众工作纪律以及办案纪律、保密纪律和廉洁自律的情况,进行经常性的督促检查。检查考核情况与评先评优挂勾,把干部自觉接受监督以及遵守和执行内部监督管理规定的情况,作为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和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我们还健全了业务规范,进一步完善业务流程,提高工作的规范性、合法性,并且加强各主要业务环节间的合理制约。同时,以案件查处为重点,进一步形成和完善信访、案件检查和案件审理工作之间的相互机制,提高业务工作质量。在工作中,纪检监察干部都做到模范地遵守党的纪律和单位的规章制度。同时,我们进一步强化纪检监察机关的内部监督,不断增强纪检监察干部履行岗位职责的能力和水平,提高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树立“可亲、可信、可敬”的新形象。

总的看来,“十五”以来,我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保持了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干部队伍中的不廉洁行为和不正之风得到一定遏制,一些诱发腐败的深层次问题正在逐步解决,人民群众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认可度和参与热情在逐步提高。但是,也应清醒地看到,我们的工作还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一些基层单位和部门的领导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重要性的认识仍不到位,“一手软、一手硬”的现象仍然存在;各基层单位和部门之间的纪检监察工作也不平衡,有的工作不到位,执纪不严,作风不实,甚至存在着形式主义的倾向;作为纪检监察组织,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开展反腐败斗争的特点和规律研究不够,特别是从源头上预防和遏制腐败的应对办法和措施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纪检监察干部的能力水平与工作任务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措施,认真予以解决。

首页 1 2 3 4 5 尾页

(四)狠抓警示、治理和监管,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措施得到进一步落实。一是发挥警示作用,筑牢党员干部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十五”期间,我们始终坚持把加强反腐倡廉教育作为防治腐败的基础性工作来抓,在不断加大办案力度,对腐败分子形成强大震慑力的同时,注重发挥查办案件的警示教育作用,筑牢党员干部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把办案过程作为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的过程。工作中注重选择诸如原徐州市鼓楼区建设局代局长田树洲受贿罪和挪用公款案,原徐州市鼓楼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室主任、徐州市鼓楼区丰财街道办事处、王场街道办事处党委书记王安顺受贿案等案情重大,在干部群众中造成恶劣影响的典型案件作为反面教材,制作成专题教育片,通过深刻剖析违法违纪者的思想根源,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汲取教训,认真学习党纪政纪和法律法规知识,深入开展自查自纠和进行组织整改,切实增强党员干部的廉洁自律意识和拒腐防变能力。二是坚持纠建并举,治理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为增强工作针对性、广泛性和实效性,我们在查办案件的过程中,注重举一反三,争取做到通过一个案件加强对一个领域或行业管理的改进,杜绝类似问题再发生。对群众反映强烈的不正之风,以及一些普遍性、多发性的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坚持查纠结合,以人民群众所呼为方向,以查办案件为手段,以治乱纠偏为出发点,加大专项治理力度,达到“查处一案,治理一片”的效果。依靠制度预防腐败是做好反腐倡廉工作的根本途径。我们还针对腐败现象易发多发部位和权力运行的关键环节,不断完善和创新工作机制,坚持用制度来约束和规范各项工作程序及领导干部的行政行为。在查办案件中,注意克服“单纯办案”的偏向,跳出案件看案件,注意发现涉案单位在管理、监督等方面存在的不足,从中研究发现一些共性的问题,帮助发案单位建章立制,堵塞漏洞,达到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目的。仅20xx年在办理朱庄村窝案过程中,针对王场办事处在干部使用调整、工程发包、工程款支付等方面存在较大漏洞的问题和容易滋生腐败的重点环节,帮助制定了财务管理制度、民主理财制度、工作人员行为规范等九项规章制度,从制度上促进村级各项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三是以落实谈话制度为切入点,加强对党员干部的监督和管理。为使广大党员干部不犯错误和少犯错误,坚持对信访初核中发现的有思想工作作风问题的干部,进行提醒谈话,引起当事人重视,督促其认真纠正;对办案中发现有轻微违纪问题的干部,进行诫勉谈话,责令其作出深刻检查,限其改正错误,体现政策,宽严相济。在查办朱庄村“窝案”过程中,我们在严格按照党的政策和法律的规定办案的前提下,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原则,突出宽严相济,把打击、查处的重点放在主要涉案人身上,对一些轻微违纪以及被说服教育后主动交待自己问题并能揭发其他错误事实的人员,实行以教育为主的政策,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变阻力为动力。对谈话后的干部,我们不是一谈了之,而是进行跟踪监督,让其定期将整改进展情况、个人思想改造情况等向上级党委、纪律汇报,并将有关材料存入个人廉政档案。根据汇报,纪委组织人员深入其所在单位进行走访调查,对查纠积极、群众反映较好的进行鼓励,对查纠不认真、仍我行我素的给予批评教育,责令限期整改,不听劝导的,建议党委进行组织调整。谈话制度的推行有效的促进行查办案件治本功能的发挥。经过谈话后,被谈话人纷纷表示,今后一定要自觉抵制各种诱惑,坚持用党纪国法规范自己的行为,做到勤算廉洁帐,把好经济关,用好手中权。接受监督和管理,勤廉自律的意识明显增强。

(五)加强学习、培训和管理,纪检监察队伍的自身建设得到进一步重视。 一是加强学习培训,做到与时俱进。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学习教育活动为抓手,采取多种形式,全面领会和把握党的十六大会议精神。平时注重加强学习业务知识,提高业务水平和技能。“十五”期间,我们不断地健全和完善学习制度,提升纪检监察干部的知识结构、工作能力、思维方式等,紧跟时代,与时俱进,不断探索适合时代要求的工作方法,定期举办培训班。培训班针对新形势下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需要和纪检监察干部的实际,科学安排培训内容,组织基层纪委书记、纪检组长、监察室主任和纪检专职委员,就纪检监察案件线索来源及初核,立案案年的调查、取证及处理,案件检查程序,纪检监察信息写作等专项业务知识进行集中培训。由具有丰富经验的区纪委、监察局各室负责人进行具体执教,聘请有关专家进行现场指导。培训内容分为理论讲座、经验介绍、案例分析、观摩考察等,横向交流,纵向互动,收到了好的效果。同时,为提高基层纪检监察干部的实际办案能力,我们坚持开展以案代训活动,发挥办案骨干的传、帮、带作用,传授查办案件的工作经验。此外,重视纪检监察干部的提拔使用和交流,五年来共有 名纪检监察干部得到提拔使用用,调任交流 人。 二是加强作风建设,做到求真务实。每一位纪检监察干部都能自觉带头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把思想作风建设摆在第一位,改进工作作风,抓好反腐倡廉各项任务的落实。为进一步加强纪检监察机关思想作风建设,强化外部监督约束机制,充分发挥纪检监察工作职能,树立纪检监察机关良好形象,“十五”期间,我们采取了几项措施加强作风建设:首先是抓好纪检监察机关干部队伍思想作风建设,注意在纪检监察机关倡导形成一种高度的工作责任感、紧迫的历史使命感和强烈的忧患意识氛围,及时扭转不同时期纪检监察干部思想认识上一些不合时宜的观念、想法和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精神状态,抓住各种时机、利用各种场合,培养纪检监察干部、职工以机关为家、爱岗敬业的良好习惯。其次是抓好纪检监察机关干部队伍工作作风、生活作风转变,改变传统的学风,努力抓好干部队伍的廉洁自律工作,严肃工作纪律、办案纪律,坚持工作到位,使纪检监察机关为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工作服好务,为经济建设、社会稳定创造良好环境,提供政治保障。再次是抓好制度落实,在纪检监察机关明确实行岗位责任制度并和奖罚、责任追究挂钩,以调动纪检监察机关干部职工工作积极性,规范纪检监察机关干部职工工作行为和道德行为,提高纪检监察机关整体工作效率和质量。五年中我们共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项,其中涉及自身建设的 项。三是加强监督管理,做到坚定有为。五年来,我们分别采取专项检查、定期考核、届中考察、年度述职述廉评议等形式,切实加强纪检监察机关内部纪律建设,对纪检监察干部遵守和执行政治纪律、组织纪律、经济工作纪律、群众工作纪律以及办案纪律、保密纪律和廉洁自律的情况,进行经常性的督促检查。检查考核情况与评先评优挂勾,把干部自觉接受监督以及遵守和执行内部监督管理规定的情况,作为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和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我们还健全了业务规范,进一步完善业务流程,提高工作的规范性、合法性,并且加强各主要业务环节间的合理制约。同时,以案件查处为重点,进一步形成和完善信访、案件检查和案件审理工作之间的相互机制,提高业务工作质量。在工作中,纪检监察干部都做到模范地遵守党的纪律和单位的规章制度。同时,我们进一步强化纪检监察机关的内部监督,不断增强纪检监察干部履行岗位职责的能力和水平,提高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树立“可亲、可信、可敬”的新形象。

总的看来,“十五”以来,我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保持了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干部队伍中的不廉洁行为和不正之风得到一定遏制,一些诱发腐败的深层次问题正在逐步解决,人民群众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认可度和参与热情在逐步提高。但是,也应清醒地看到,我们的工作还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一些基层单位和部门的领导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重要性的认识仍不到位,“一手软、一手硬”的现象仍然存在;各基层单位和部门之间的纪检监察工作也不平衡,有的工作不到位,执纪不严,作风不实,甚至存在着形式主义的倾向;作为纪检监察组织,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开展反腐败斗争的特点和规律研究不够,特别是从源头上预防和遏制腐败的应对办法和措施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纪检监察干部的能力水平与工作任务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措施,认真予以解决。

首页 1 2 3 4 5 尾页

2020年水利局十五工作总结及十一五工作思路计划


一、“十五”期间计划完成情况
**市水利发展“十五”计划总投资20.87亿元, 预估20xx年底完成投资8.65亿元, 完成计划36.66%。完成的主要计划情况如下:
(一)防洪工程
防洪工程主要是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和海河堤防工程加固建设。
1、病险水库除险加固
“十五”期间计划完成病险水库除险加固69座,截止20xx年底已全部完成,预估到20xx年底完成66座,完成计划95.6%;“十五”期间计划投资8169万元, 截止20xx年底已完成6630万元, 预估20xx年底完成投资8000万元,完成计划82%,重点项目包括大型小峰水库和中型东兴水库、三波水库除险加固。
2、海河堤防工程加固建设
“十五”期间计划完成海河堤防工程加固建设81.4公里,截止20xx年底已完成25.5公里,预估到20xx年底完成30公里,完成计划36.9%;“十五”期间计划投资13478万元, 截止20xx年底已完成8530万元, 预估到20xx年底完成投资9500万元,完成计划70.48%,重点项目包括市中心区马正开海堤工程、榕树头海堤工程。
(二)水资源开发利用
水资源工程主要包括水源工程建设、饮水安全工程、灌区节水灌溉工程。
1、水源工程建设主要是白石芽水库工程建设,“十五”期间计划投资9000万元, 截止20xx年底已完成530万元, 预估20xx年底完成投资9000万元,完成计划100%。
2、饮水安全工程
“十五”期间计划解决饮水安全人数10万人, 预估到20xx年底解决饮水人数12.92万人,完成计划129%;“十五”期间计划投资3850万元, 预估到20xx年底完成投资4500万元,完成计划117%。
3、灌区节水灌溉工程
“十五”计划完成灌区节水灌溉工程渠道硬化180公里, 截止20xx年底已完成97.5公里,完成计划54.16%, 预估20xx年底完成110公里,完成计划61.11%。“十五”计划投资39100万元, 截止20xx年底已完成6000万元, 预估20xx年底完成投资9600万元,完成计划24.55%。重点项目包括那板北干灌溉工程渠道硬化和长歧水利灌溉工程渠道硬化。
(三)水土保持及生态环境工程
水土保持及生态环境工程主要是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 “十五”计划投资2000万元, 截止20xx年底已完成748万元, 预估20xx年底完成投资748万元,完成计划37.4%。
(四)中越界河整治专项工程
中越界河整治专项工程“十五”计划投资25000万元, 截止20xx年底已完成14110万元, 预估20xx年底完成投资15000万元,完成计划60%。重点项目包括那卜、修尧岛护岸工程, “五.七” 海堤工程、东兴城区护岸工程和咤管坡护岸工程。
(五)小水电及农村电气化工程
“十五”期间小水电及农村电气化工程计划投资18126万元, 截止20xx年底已完成15443.5万元, 预估20xx年底完成投资16245万元,完成计划89.6%。
二、 “十一五”工作思路
(一)指导思想
**市水利发展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全面落实中央治水方针,牢固树立大水利观念,紧紧围绕面全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为出发点,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为核心理念,以提高水利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为中心,以水安全为重点,以水利市场化、产业化为基本途径,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讲求效益,大力发展水利经济、循环经济,深化改革,推进水资源的合理开发、优化配置、高效利用,提升水利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能力,促进生态节水型社会的建立,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加快**市“大港口、大通道、大工业、大开放、大发展”新跨越步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有力保障。
(二)基本原则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自治区新时期的治水思路和方针政策,使**市经济社会得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市水利发展应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着力解决与人民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水利问题。要从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要求出发,把满足人民群众对饮水安全、防洪安全、粮食安全、经济发展用水和生态环境用水需求,作为水利发展和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的原则。促进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水资源开发利用要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充分考虑水资源的承载能力与水环境的承载能力,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防洪减灾工作要实现由控制洪水向洪水管理转变,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的综合防洪减灾体系;水土保持要加强对重要流域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充分发挥自然修复能力,加强对生态脆弱地区和流域的治理与保护。
3、坚持水利与发展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原则。大力提升水利基础设施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的同时,全面强化政府对水资源管理的职能。水利发展的目标、速度、规模、水平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保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要按照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要求,统筹协调各地区、各行业对水资源的需求,充分考虑水资源的承载能力,严格执行水资源论证制度和取水许可制度,合理配置水资源,加强水的供需管理,保障水利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4、坚持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统筹发展的原则。解决好区域、城乡水利发展中的突出问题。
5、坚持以改革促进发展的原则。通过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不断增强水利发展的动力。实行水资源统一管理和监督,深化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城乡水资源统一管理;按照政府宏观调控和市场调节相结合的原则,探索和建立水权、水市场机制,实行水资源优化配置;探索和深化以公益性为主的水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农村小型水利体制的改革,进一步理顺体制,健全法制,改革机制,促进水利事业的全面发展。
(三)思路和战略框架
1、构建“三大体系”,确保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1)构建保障经济社会安全的防洪减灾体系。实行堤库结合、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结合,加快防洪控制性工程和河海堤防建设步伐,完善防汛指挥信息化系统,构建保障经济社会安全的防洪减灾体系。
(2)构建保障经济社会不同需求的水资源供给体系。按照“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利用、讲求效益”的原则,以水资源优化配置为核心,以节约保护水资源为重点,形成城乡用水、农业用水、工业用水、生态用水、航运用水等水资源合理利用的格局。抓好水源工程建设和水库除险加固。加快灌溉渠系网络建设。大力推进山区小型治旱工程群建设。加快人饮安全工程建设,大力发展农村人饮集中供水、城镇供水、工业供水 。
(3)构建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水环境、水生态保护体系。以水源地保护为重点,加强水污染防治和水环境保护,促进流域和区域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确保饮用水源、水质和水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充分发挥生态自我修复能力,加强对重点水土流失地区和生态脆弱河流的综合治理,努力实现“水清、岸绿、景美”的目标。
2、打造“五大产业”,加快发展水利经济
(1)积极发展城乡供水产业。围绕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坚持“先生活、后生产,先地表、后地下,先节水、后调水”的原则,按照选好水源、市场运作、科学管理、提高效益的思路,大力发展城乡供水产业。
(2)有序发展农村水电产业。坚持科学规划,严格规范,加强对中小流域水能资源的有序、有效开发,对农村水电的开发,从规划到竣工,实行全过程的规范管理。
(3)加快发展水利旅游产业。加强景点景区建设,充分利用优良的水利工程环境,加大水利风景旅游的开发力度。
(4)大力发展水利特色种养产业。充分利用水利工程的自然环境优势,以及水面和周边土地资源,在保证水质和正常供水的前提下,以名、特、优、新品种推广和发展绿色无公害产品为突破口,打造水利生态绿色产品品牌。
(5)努力发展水利建筑产业和技术服务产业。在确保水利工程建设和做好技术服务的前提下,进一步挖掘潜力,发挥水利行业的技术优势,大力推进水利建筑产业和技术服务业的市场化。
3、推进六项改革,加快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水利建设管理体制与机制
(1)全面推进国有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
(2)加快推进农村小型水利体制改革。
(3)深入推进水利工程水价改革。
(4)稳步推进水利投融资体制改革。
(5)大力推进水利产权制度改革

科学技术局,“十一五”,期间,科技,工作总结,“十二五”,科技工作,任务


XX市科学技术局“十一五”期间科技工作总结及“十二五”科技工作任务

一、“十一五”期间科技工作总结
过去五年,连州市科技局在各级政府和各有关单位的重视支持下,我市的科技工作坚持以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围绕“科教兴市”的战略目标,以结构调整为主线,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和年初制定的目标任务,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努力破解科技发展难题,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全市科技支撑作用成效突出,科技实力进一步提高,产学研明显加快,科技创新体系日趋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和管理显著加强,防震减灾能力明显提高,机关效能建设进一步加强。现将五年来的有关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大对科技的宣传和科技培训工作力度。
每年在科技进步活动月期间,我局会同市委宣传部、市科协联合发出通知,对活动月的各项工作作了具体的部署和安排,利用广播、电视、录像、专栏等形式在各镇(乡)、市区积极开展科技宣传,加大力度贯彻落实科技有关法规,营造良好的科技氛围。同时,组织农业、卫生等20个有关部门在市爱民路举办“科技咨询一条街”大型活动,各镇(乡)也相应举办科技咨询活动。据统计,五年来举办科普讲座、科普展览48场次,组织送科技下乡、科技咨询一条街累计113场次,咨询人数25270人次,解答问题9115个,发放科技书籍24610本,发放宣传资料68952份。展出活动展板98米,悬挂科普图片138幅,义诊人数6420人,计算机演示1150次,使科技知识进入千家万户,科技意识深入人心。
市科技局紧紧围绕“三个走在前面”这个主题,抓住“推动服务型机关建设迈上新台阶”这一主要任务,为加快我市农村经济发展步伐,着力提高农村青年的综合素质,我局长期邀请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的陈家旺、陈汉才教授等10位专家,联同市组织部、关工委、老促会、市科协、市农业局联合举办农村创业青年农业技术培训班。针对山上片和山下片的的不同特点,分别在龙坪、西江片主讲反季节蔬菜萝卜品种更新换代栽培技术和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在连州、九陂、西岸、东陂、保安、瑶安、三水、丰阳片主讲瓜类和茄科类作物的栽培和病虫害防治技术,在星子、大路边片主讲水晶梨栽培配套技术和病虫害的综合防治。各镇乡主管农业的领导、农技员、种植大户和水果专管员均分期参加学习班。不断提高广大干部和农村青年的科技素质,加快我市农村经济的发展。据统计,五年来共举办各类种养类培训班100多期,培训人数12300人次。20xx年起更响应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的决定》号召,以及连委发[20xx]17号文关于成立连州市20xx年“十五项民心工程和重点工程建设专责小组的通知精神,与市劳动局、市技工学校联合举办农民工技能提升班、劳动力转移计算机操作班等共37期培训班,参加学习人数共2000余人,按质保量完成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任务,帮助农村青壮年掌握一技之长,并成功迈向就业、创业之路。
(二)科技创新和产学研合作推动工业化和传统产业高新化
积极引导建滔(连州)玻璃纤维有限公司和铜箔有限公司等高新技术企业和“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企业开发高新技术产品,依靠科技创新提高企业效率和效益。高新技术产业对我市经济发展的贡献不断加大。
大力推进连州市碳酸钙特色产业基地和西江镇、大路边镇两个专业镇的各项技术创新工作,促使“两矿”特色产业成为我市的科技主导产业。
充分利用我局与省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建立的合作关系,积极引导、鼓励和协调有关企业开展产学研、企业科技特派员工作,研究开发和引进应用了一批国内领先的新技术、新装备、新工艺和新产品。其中,连州市华丰化工有限公司和华南理工大学进行产学研、企业科技特派员合作,应用华南理工大学的专利技术,共同开发“高压辊磨—湿法搅拌磨复合系统制备碳酸钙超细粉体工艺”项目,目前已完成中试,并于20xx年10月28日通过清远市科技成果鉴定,项目完成后预计年新增产值1300万元,年新增利税700万元;连州市伟信硅灰石有限公司利用自主研发并已申请专利的技术和华南理工大学共同研发“纳米包覆针状纤维硅灰石复合材料制备新技术”,该项目已获得省部产学研项目立项,目前已正式投产,预计年产值3800万元;连州市岭南硅灰石新材料有限公司与中南大学合作,研发“硅灰石高长径比超细粉碎、表面改性一体化技术”,该项目拟申请国家专利,项目完成后,预计年新增产值3000万元;连州市豪爽天然保健食品有限公司发明的外观设计包装盒(白茶),推动了连州市白茶深加工业的发展,年消耗白茶3000吨,年新增销售收入7500万元,新增税收600万元。通过产学研和企业科技特派员合作,攻克了企业的关键技术难题,加快了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推动连州市“两矿”产业和农产品深加工业从粗加工向精加工,从低端产品向

[1] [2] [3] [4] [5] 下一页

转贴于

高端产品发展,有效增加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使连州市的特色产业迈向高新化和产业集群。
积极引导连州市华丰化工有限公司、粤连电厂、人造板公司等一批企业开发应用节能减排技术,大大降低了企业消耗,提高了企业的经济社会效益。帮助工业园区部分科技含量偏低的企业改造升级为科技型企业,提升了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三)工业科技水平不断提高
一是协助建滔(连州)玻璃纤维公司和铜箔有限公司向省申报高新技术企业获得认证,填补了连州高新技术企业的空白,同时,指导和推动上述两家企业向省科技厅高新处申报“双密型”企业,促使科技企业的技术和产品向密集型转变。二是围绕“两矿”资源技术开发,向省科技厅申报了活性钙技术开发和碳酸钙粉体新材料特色产业基地项目,随着省加大对连州“两矿”技术开发力度,必将进一步提升“两矿”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最终推动碳酸钙和硅灰石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的工业科技品牌。三是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以民营企业为重点,扶持一批科技含量较高的企业,鼓励支持他们自主创新,申请国家专利,实现产品优化升级。四是扶持“两矿”企业实施技术创新,开发了活性纳米碳酸钙、硅灰石针状矿物纤维等一批国内领先的新产品、新技术,促使“两矿”产业从粗加工向精加工,从低端产品向高端产品发展,有效增加了“两矿”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提高了“两矿”资源的利用率,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五是引导粤连电厂、人造板公司等一批企业开发应用节能减排技术,大大降低了企业消耗,提高了企业的经济社会效益。三是帮助工业园区部分科技含量偏低的企业改造升级为科技型企业,提升了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四)农业科技推广成效显著
积极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并从省农科院蔬菜所引进长身黄毛节瓜、杂交长毛节瓜、力和紫红茄、粤红一号红尖椒、汇丰1号辣椒福康5号黄皮尖椒、春雪超级白萝卜、早熟结球白菜、豆角、苦瓜、等20多个优质蔬菜品种进行示范推广,开发了油茶、溪黄草、龙须草等一批特色农业产业化技术,培育了连州市山马农林发展有限公司、豪爽天然保健食品有限公司、连州市嘉农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东陂林泉食品有限公司等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其中嘉农公司拥有绿色蔬菜基地1000多亩,冷库加工场1000平方米,年销售蔬菜水果3000万斤,年销售额2500万元。农业科技推广有效解决了我市部分农作物退化严重,农产品深加工滞后,农业生产力水平低等问题,形成了一批具有一定辐射带动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的特色优势产业,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带动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五)科技计划项目申报和立项实现新突破
五年以来,我们积极向国家、省、市科技部门申报科技计划项目,获得立项的科技计划项目共61项,其中:“油茶种植与加工技术开发”项目获获国家科技部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立项。省级科技项目有“科技干部体系建设”、“出口蔬菜生产技术与推广”、“科技示范基地防寒抗冰及灾后复产技术”、“连州镇城镇化技术集成应用”、“硅灰石超细针状粉产业化技术”、“白茶圆饼保健茶技术开发”、“黑皮冬瓜新品种及其健身栽培技术推广”、“龙须草基地复壮丰产改造增效技术研发与示”、“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及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绿色产业基地产品检测中心建设”等共31项,清远市科技计划项目有“0-6岁儿童口腔炎健康教育和免疫调节剂临床疗效观察”、“微创后腹腔镜下输尿管上段切开取石术”、“星子红葱高效栽培技术的示范与推广”、“硅灰石超细针状粉产业化技术开发”等29项。努力为企事业单位排忧解难,争取科技资金,解决技术关键性问题。同时,做好往年立项的科技计划项目的跟踪管理和结题验收工作,确保项目的顺利完成和达到预期目标。
(六)防震减灾、知识产权保护等工作进一步加强
我局分别于20xx年11月成立连州市知识产权局、20xx年12月成立连州市地震局,认真按照上级地震部门的要求,加强领导,强化措施,积极做好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工作,利用科技活动月向群众发放一大批防震减灾知识宣传小册子,通过电视台播放防震减灾宣传片。加强地震测报台的管理和维护,完成了农村地震安居工程示范村建设工作。
建立健全了知识产权工作领导机构和管理体系,成立了连州市知识产权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并印发了《连州市区域知识产权试点工作方案》,积极推进区域知识产权试点工作。调整充实了知识产权局的工作人员,大力开展专利申请、专利保护和知识产权宣传培训等工作,向省知识产权局申报了知识产权示范区域试点、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等项目,促进了我市知识产权事业的发展。此外,还认真做好知识产权保护宣传工作及时完成省科技厅、清远市科技信息局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
(七)隆重召开连州市科学技术大会
“十一五”期间,我市于20xx年和20xx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转贴于

年分别召开了“连州市科学技术大会”,市委书记、市长、市人大、市政协领导、市直各有关单位主管科技工作领导、镇(乡)科技副镇(乡)长、科技办主任以及部分科技人员参加了会议,会上由科技局长传达广东省科学技术大会和清远市科学技术大会精神,市委书记作了重要指示,并对获得连州市20xx-20xx年度,20xx-20xx年度科学技术进步奖的项目及个人进行了表彰奖励,其中获得科学技术进步奖1等奖的有“水稻生产机械化技术推广”、“输血器代替膨宫泵在宫腔镜检查中的应用”、“东陂腊味加工技术的综合应用”等3项,获得2等奖的有“水稻免耕抛秧技术的示范与推广”、“ SBI07LA-4/2石材加工机械设备专用电动机”、“速溶复合袋泡溪黄草保健茶的技术开发”、“医用酒精保存自体颅骨回植的临床研究”等6项,获得3等奖的有“红丰特选厚肉牛角椒404的引种示范与推广”、“硅灰石超细针状产业化技术”等13项,鼓励科技人员发扬团结协作、开拓创新、勇攀高峰的精神,努力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全面提高我市科技创新能力和科学技术水平,为推动我市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八)抗冰救灾和灾后复产工作取得实效
20xx年月日初,连州市遭受百年一遇的特大雨雪冰冻灾害,水晶梨、贡柑、水蜜桃、优质蔬菜等科技示范基地受到严重破坏,碳酸钙、硅灰石科技企业损失严重。灾情发生后,我局及时采取科技应急措施抗冰救灾,积极实施“科技示范基地防寒抗冰及灾后复产技术示范与应用”项目。获得了省科技厅抗冰救灾专项经费8万元,清远市科技信息局抗冰救灾专项经费2万元,在省市科技部门领导的关心支持下,特别是清远市科技信息局的领导多次亲临受灾科技示范基地和企业指导,增强了我们灾后复产的信心。目前该项目已投入资金13万元,其中:基地建设5万元,农药、肥料、种子5万元,技术培训3万元。由于抗冰救灾措施到位,方法对头,科技示范基地灾后生产得到迅速恢复。水晶梨、黑皮冬瓜再获丰收;贡柑、天草柑长势良好,贡柑推广种植600多亩,株产60-70斤,亩产值1.2-1.4万元,天草柑推广种植300多亩,株产50-60斤,亩产值1-1.2万元。
同时,我们还积极捐款捐物,投入赈灾资金3.7万元,为灾区群众排忧解难,免费提供生产应急物资和技术服务,积极为灾区引进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使灾后生产得到迅速恢复。
(九)节能减排科技行动计划全面实施
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节能减排工作精神,狠抓节能减排工作。一是指导科技企业制定节能降耗计划,落实节能工作措施;二是着力研究开发和引进“两矿”、电机、电力、刨花板制造工业的节能减排技术,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生产节能产品,提高生产效益。其中,连州市华丰化工有限公司和华南理工大学共同开发的“高压辊磨—湿法搅拌磨复合系统制备碳酸钙超细粉体工艺”,采用该技术可使产品中小于2um颗粒百分比提高10﹪,与获得同一细度产品的传统研磨相比,可以使所需能量降低10-30﹪,从而有效地降低整个复合系统的能耗,这一成果推广应用后,将大大降低连州市“两矿”产业的能耗和减少排污量。
(十)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计生挂扶等工作全面落实
20xx年,我局认真按照市委实践办的部署,完成了学习实践活动三个阶段的工作。活动开展以来,召开征求意见座谈会6次,参加座谈会100多人,发放征求意见表200多份,广泛征求镇(乡)、企业和干部群众的意见建议32条,包括科技宣传、科技培训、项目申报、经费投入、技术引进、干部作风等7个方面,达到了沟通思想、找准问题、明确思路、增强共识的目的,局班子每位成员都认真撰写了民主生活会发言材料,深入查找存在问题,认真梳理制约科技工作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并制定相应整改措施,明确了今后的工作思路和努力方向。
结合学习实践活动,局全体干部职工开展了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经常深入到挂扶村帮助困难户排忧解难,为他们提供了优良种子和生产启动资金,想方设法帮助困难户脱贫致富。
积极配合市的计生中心工作,配备专门人员、车辆,投入一定的经费,大力支持挂扶镇——星子镇开展人口与计划生育集中服务活动,完成了市下达的计生任务。
进一步加强机关作风建设,认真落实局机关效能建设制度,实行政务公开,做好政府信息公开和电子政务监察工作,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切实为群众和企业服务,积极开展机关节水节电、消防安全教育等活动,提高了机关效能。
人事、档案、工青妇、老干等各项工作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和省市科技主管部门、知识产权主管部门、地震主管部门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全面完成。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十一五”以来,我市科技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自主创新能力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与清远南部地区相比,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转贴于

与经济发展的要求相比,还有明显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自主创新意识不强。部分群众的科技意识、科技素质还比较低,一些企业缺乏自主创新能力,技术和产品研发工作跟不上形势发展。
二是科技投入不足。科技三项经费缺乏,制约了我市对科技事业的投入力度。企业对技术创新存在着不愿投入、不敢投入或没钱投入的现状,产品科技含量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社会各领域对科技的投入偏少,导致技术推广和科技创新工作开展比较困难,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速度缓慢。
三是知识产权工作比较落后。知识产权工作经费缺乏,企业知识产权投入较少,专利技术、植物新品种、软件等知识产权成果较少,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较差,难以适应信息化和知识经济的发展需要。
四是自主创新人才匮乏,科研力量薄弱。据统计,我市各类科技人才总数为7040人,其中高级科技人才只有87人,多数企业缺乏高水平人才和技术带头人,严重制约了企业的研究开发和技术创新。科研机构较少,产学研结合不够紧密,科技服务体系还不够健全,科技队伍的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

三、“十二五”科技工作的主要任务
“十二五”期间,我市科技工作的总体思路是: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省市科学技术大会精神,深入推进科技创新,加快创新型连州建设,努力提升科技对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能力,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主要任务和目标:围绕市委、市政府争当山区科学发展排头兵目标,依靠科技进步,以转变增长方式和促进社会和谐为主线,大力实施农业科技和工业科技创新,完善自主创新体系,实现传统产业高新化,高新技术产业化;加快科技普及推广,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科技素质;突出抓好产学研、特色产业基地和专业镇建设,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加强知识产权工作,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进一步提高科技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加强防震减灾工作,充分发挥科技防灾减灾的重要作用。
(一)大力实施工业科技创新,推动产业优化升级
一是围绕将“两矿”打造为连州市支柱产业的目标,改进和提升“两矿”企业的深加工技术,培育高新技术企业,研制高端产品,提高“两矿”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将“两矿”产品打造成为区域性科技品牌。同时,帮助部分前景较好,科技含量偏低的企业引进应用新技术,使其发展成为科技型企业,推进我市工业化进程。二是积极做好工业园区的科技工作。要充分利用珠三角产业大转移的契机,支持我市工业园区的企业优化升级,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切实做好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组织工作,落实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促使高新技术产品成为我市工业园区的主导产品。要充分发挥清远市民族工业园落户连州的有利条件,积极推进区域知识产权试点工作,使知识经济和工业园区融为一体。三是加强产学研和企业科技特派员工作,充分利用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的技术和人才,组织实施一批产学研项目,攻克制约我市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重点支持“两矿”、电机、火电、电子信息、建筑材料制造等行业,攻克一批产业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计划将“采用新的湿法研磨工艺生产纳米级重质碳酸钙精细产品”、“硅灰石针状纤维纳米包覆双重改性复合粉体材料的制备技术”等项目申报产学研重大项目。同时,大力抓好特色产业基地和专业镇技术创新工作,推动我市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二)加快农业科技推广,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
积极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方法,重点抓好水晶梨、贡柑、无公害蔬菜、油茶、龙须草、黄精等特色农业的推广种植,着重建设好油茶星火技术产业带、绿色蔬菜产业化基地和黄精特色中药种植基地,建立和完善一批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实施一批农业攻关和星火计划,着力解决我市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技术难题,推进农业产业化。加大对农业科技型企业的扶持力度,引进应用现代化的农业深加工配套设备,加强与农业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的产学研合作,研究开发一批农产品深加关键技术,打造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业品牌,培育一批面向国内外市场、科技含量高、辐射能力强的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三)认真抓好科技计划项目的申报、立项和跟踪管理工作
根据连州市的资源优势和产业特色,在做好20xx年以前立项的科技项目跟踪管理工作的基础上,按照省科技厅发布的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指南,组织审报一批具有地方特色和发展前景的科技项目,力争省立项再上一个台阶。鼓励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加快技术创新,依靠科技推动工农业重点领域的加速发展。
(四)继续加大科技宣传和科技培训力度
继续做好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与转移就业工作,力争年培训3000人以上。积极开展“科技进步活动月”工作,组织“送科技下乡”、“科技咨询”等活动,推动全民参与科技普及的积极性,促使科技惠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转贴于

民利民。加强与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的联系,聘请有关专家,举办农村党员科技培训班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提高广大群众的科技意识和科技素质。
(五)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工作
完善知识产权工作机构和管理体系,大力宣传知识产权政策法规,加快知识产权战略的研究制定,积极发挥连州市知识产权局的作用,加强专利申请服务,依法做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积极实施《连州市区域知识产权试点工作方案》,认真做好知识产权区域试点工作,使知识经济和工业经济融为一体。
(六)切实抓好科技基础条件和服务体系建设
进一步建立健全镇、村科技工作机构,完善市、镇、村科技服务网络,筹建连州金科网,打造农村科技信息直通车网络平台。加强科技部门与农业、经贸、医疗、教育等部门的联系与合作,全面加强医疗卫生、基础研究、社会发展、青少年科技教育等领域的科技工作,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七)认真做好防震减灾和农村地震安居工程工作
建立健全防震减灾工作机构,加强防震减灾宣传教育,提高全市人民的防震意识。组建地震应急青年志愿服务队,提高地震应急处置能力。组织地震安全性评价,提高建设工程抗震能力。加强地震测报台的管理维护工作,确保地震测报数据准确及时上报。切实做好农村地震安居工程工作,优化农村居住环境,构建和谐社会。
(八)切实抓好节能减排工作
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节能减排工作精神,狠抓节能减排工作。一是指导科技企业制定节能降耗计划,落实节能工作措施;二是把节能技术研究开发列入年度科技计划,重点研究开发和引进“两矿”、电机、电力、刨花板制造工业的节能减排技术,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生产节能产品,提高生产效益。三是组织有关企业申报节能减排科技计划项目,争取上级科技部门的经费支持,提高企业的生产效能。
(九)大力抓好机关效能建设、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计生挂扶等工作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强机关效能建设,推进政务信息公开,提高机关办事效率。积极做好扶贫开发、计生挂扶等工作,努力完成市委、市政府和上级科技主管部门、知识产权和地震管理部门下达的各项任务和指标,开创工作新局面。

上一页 [1] [2] [3] [4] [5]

转贴于

"县水务局工作总结"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