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半年某区国土局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计划

发布时间: 2019.08.12

时间匆匆流逝了,走得那么无影无踪,在一段时间中,我们会有一些深刻经历了很多 ,自律的人一般会在事情过后,为自己做一份总结,总结的精髓在于客观的查错改错。怎么样去写好总结范文呢?小编经过搜集和处理,为你提供上半年某区国土局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计划,希望你能从中找到有用的内容!

两区联动”,合力推进城市规划区内的“两违”整治。三是严格按照动态巡查责任制的要求,及时发现和制止各类国土资源土地违法行为。四是加大违法案件查处力度,对典型的违法案件要公开曝光、公开查处。

2、以完善管理机制为重点,进一步加强农民建房管理。巩固我区违法违规用地专项整治工作成果,进一步研究完善长效管理机制,依法做好农民建房管理,既要妥善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又要尽量满足新建房的用地需求。一方面继续推进违法建房的处理工作,对新增违法建房,根据不同情况从严处理。同时,着力解决农村违法建房专项整治后的宅基地补办手续和登记发证问题。另一方面积极探索中心村建设用地收储办法,出台扶持政策,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建房地基难落实问题。

(三)继续在维护群众权益上有所突破

1、坚持依法征地保障群众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一是要坚持依法征地,在征地过程中,要确实加强和改进工作方法,严格履行征地的法定程序,实行批前听证、告知、确认和批后两公告、一批复制度,进一步提高土地征收的透明度,切实保障广大农民在征地中的参与权和知情权,切实保护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二是要认真做好被征地人员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做到即征即保,确保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资金及时足额到位,切实解决被征地人员的后顾之忧。同时要进一步加强对被征地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职业技能素质和就业竞争能力,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参加就业。

2、进一步落实责任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加强对各灾害隐患点的检查工作,确保台汛期的安全。集中开展《浙江省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的宣传培训活动,提高地灾隐患点群众防灾自救能力。加快推进峡川镇失母湾村祝家垄地质灾害点整村搬迁工作。

3、高度重视信访矛盾的化解。继续加大力度做好国土资源信访积案排查化解工作和重点户的稳控工作。按照省厅的要求积极开展国土资源信访积案调处化解工作。加大对信访积案的调处力度,继续实行局领导包案,责任科室分工负责,力求完成化解信访积案达60%以上。

(四)继续在强化基础业务建设上有所突破

进一步推进主要集镇数字地籍调查工作,全面完成地籍管理信息系统的升级改造,健全完善系统功能,强化“以图管地”,全面提升地籍管理水平。继续推进土地登记规范化建设,进一步健全完善土地登记相关制度,提高土地登记发证效率,积极开展建设用地复核验收,做好复核验收后的登记发证工作。加强国土资源法规政策宣传,特别是要以“6·25全国土地日”、“12.4普法宣传日”等重大节日为契机,多渠道、多形式、多角度,全方位宣传国土资源法律、法规,促使全社会自觉遵守国土资源法律法规政策。

(五)继续在提升干部执行力上有所突破

以建设“廉洁国土”为目标,认真落实《浙江省国土资源厅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办法》,进一步完善局中层以上干部廉洁自律承诺制度,通过制度建设、加强管理预防腐败的发生,创建高效、廉洁、务实的国土资源管理队伍。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和业务培训,全面提升干部队伍素质,提高工作执行力;强化内部管理,健全完善各项制度,促进机关的高效运行,进一步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要着力推进行政审批改革,进一步强化国土窗口服务功能,简化办事程序,缩短办事时限,提高工作效率。对行政审批事项进行全面梳理,做好审批职能归并工作,规范授权管理,优化审批服务流程,提高行政服务水平。同时,要进一步深化“超前介入、简化程序、全程跟踪”工作,对重大项目要积极开辟“绿色通道”,实行领导挂钩负责,做到主动

2011年上半年某区国土局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计划
半年来,区国土局在区委、区政府和市国土资源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持续突破、创先争优”动员会暨全区干部大会精神,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提出的八个“持续突破”要求,理清思路,明确目标,创新方法,狠抓落实,国土资源各项工作进展顺利。

一、 上半年工作总结

(一)着力在破解要素瓶颈上下功夫,力促土地持续保障

1、全面完成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

在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下,按照“退出有序、布点优化、程序到位、引导有方”的规划理念,今年1-3月区乡两级规划全面获省、市政府批准实施。通过规划修编合理划定城乡建设用地扩展边界,共划定新增建设占用土地3.78万亩(其中2011-2020年可用2.8万亩)、划定有条件建设用地区16.25万亩。

2、着力推进用地报批、项目征地和供地工作

一是加强土地利用年度计划管理。预计市政府安排我区2011年农用地计划指标405亩,扣除今年已批准的2011年度计划第2批次379.27亩农用地面积(衢江经济开发区东扩),剩余农用地计划指标25亩,而需我区自行解决用地指标的项目共65个,面积4778.57亩。同时,积极做好衢州市浮石渡至大路章公路工程、浙江省建德寿昌至开化白沙关(浙赣界)公路(衢江段)、西气东输二线管道南昌-上海支干线(衢江段)、钱塘江中上游衢州段航运开发工程(安仁铺水利枢纽)、浙赣铁路电气化提速改造浙江段(衢江段)工程等项目,争取省留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工作。二是积极推进项目征地,加快工作进度,上半年完成重点建设项目征地1642亩,同时做好杭长客运专线、西气东输二线工程等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的征地扫尾工作。三是加快建设用地供应。在完成项目区块征地的基础上,积极做好项目供地工作,半年来共办理供地20宗,用地总面积505.4604亩(不含衢江经济开发区),获取土地出让价款166033.1941万元。其中:划拨用地2宗,面积24.3922亩;招拍挂出让18宗,出让面积466.2264亩。四是积极开展批而未用土地专项清理。通过“图斑、批文、实地”三结合方式,基本查清了批而未用土地情况,并绘制分布位置图。同时对供而未用、用而不足土地开展清理。共清查出5宗供而未用、10宗用而不足土地,涉及面积分别为440.31亩和409.25亩。其中5宗供而未用土地,3宗收回已重新出让;4宗用而不足土地,1宗收回和1宗部分收回的已重新出让,1宗已转让,1宗限期追加投资。

3、全面开展农村土地综合整治

今年是我区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的启动年,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把该项工作作为今年的重中之重,主要领导亲自抓、负总责。根据区委区政府统一安排和部署,我局牵头起草了农村土地整治“一意见两办法”,科学制定全区任务分解表,合理起草各种文件附件,积极参加配套政策文件的制定和修改,为区委、区政府出台政策和文件提供决策依据。4月22日,区政府正式出台《关于深入开展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工作加快推进农房改造和新农村建设的意见》、《衢江区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实施办法(试行)》、《衢江区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工作考核办法(试行)》,分解落实今年整治任务2000亩以上,我局抓紧与各乡镇(办事处)沟通衔接,协助指导乡镇(办事处)积极做好调查摸底、踏勘选点、项目包装、组件报批、组织实施等工作,千方百计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 。

截至目前,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工作进展顺利。去年已立项的9个项目中全面开工7个,其中岭洋乡抱珠垅村、大洲镇沧南村、廿里镇塘底村、高家镇中央徐村已基本完工。去年26个宅基地复垦项目今年重新包装为9个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也在抓紧组件报批中。对今年新立项项目,各乡镇(街道)正在抓紧做好立项前的准备工作,已有4个乡(镇)落实项目约8个,开始申报和实地测量。

4、大力推进土地开发整理

2011年全区计划完成低丘缓坡(低次园地)开发7000亩。通过实地踏勘,已在12个乡(镇)落实开发项目约30个,总面积约7187亩,其中废弃园地开发5913亩。目前,项目正在立项,并已开始测绘地形图和清点地面附着物。计划6月中旬设计招标,6月底完成设计2000亩;基本农田建设项目,已完成上报材料补充工作,路渠工程已基本完工,计划6月下旬上报省厅验收;全区共涉及6个乡(镇)的12个开发项目质量提升工程,所有项目已进场施工,其中已完成实地验收项目3个,完成、准备验收项目7个,正在施工项目2个。

(二)着力在强化执法监管上下功夫,力促耕地持续保护

1、认真开展2010年度土地矿产卫片执法检查工作

卫片执法检查作为一种新的国土资源执法监管手段,将遥感监测应用于土地、矿产执法监察,是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方式的重大创新,也是全年国土资源执法监察重中之重的工作,根据国土资源部的统一部署和省、市、区要求,我局认真开展土地矿产卫片执法检查工作,及时成立专门工作班子,并结合衢江区的实际,认真制定卫片执法检查工作方案,加强组织领导,细化工作任务,明确完成时间,落实工作责任。自国土资源部下发衢江区2010年度土地卫片执法检查地块信息数据后,我局及时对衢江行政区域内的308个地块信息进行外业核查和内业比对工作。通过逐个地块的核查比对,基本判定新增建设用地127宗、面积4717.5亩(其中耕地面积1705.1亩),其中违法用地36宗、面积160.6亩(其中耕地面积89.2亩)。按照省厅《关于开展2010年度土地矿产卫片执法检查违法用地查处整改月行动的紧急通知》的要求,我局及时启动和布置违法用地查处整改行动,对情节轻微的违法用地进行拆除、复耕整改,对符合立案条件的违法用地进行立案查处。其中4宗作为非立案处理的,3宗正在拆除、复耕,目前已基本拆除、复耕到位,1宗在市城市规划范围内违法占地建设案件,已由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立案处理;11宗违法用地已立案查处,地块面积28.5亩(耕地面积 11.7亩),收缴罚款31.9万元,其他符合立案条件的违法用地,也正在逐宗调查,依法查处中。

2、加强动态巡查,进一步完善耕地保护责任制

进一步改进完善耕地保护目标责任考核办法,层层分解落实年度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制。全面持久落实动态巡查责任制度,充分发挥动态巡查的防范监管作用,并通过创新土地协管机制,建立各乡镇(街道)巡查制止小分队,完善了区、乡、村三级执法监察网络,有效遏制了农村违法占地建房。上半年,全区共组织巡查1500余次(其中执法监察大队巡查77次),共巡查发现农村违法占地建房107宗、面积42.57亩,制止107起,制止率100%。

(三)着力在矿山整合提升上下功夫,力促矿业经济做大做强

1、加强矿产资源监督管理工作

一是依法开展矿山企业和探矿项目的年检工作,对全区27家矿山企业进行年审,实地抽检11家,抽检率达41%,年检全部合格;对全区11个探 矿项目进行初审,实地抽检5家,抽检率为45%,11个探矿项目中除2个需要整改外其余均为合格。二是完成全区矿山储量动态监测和开发利用方案的监管,并根据监测资料完成了全区矿山企业的年度开发利用统计年报;三是认真做好打击非法违法开采矿产资源工作,维护正常矿业秩序。四是依法征收采矿权价款、矿产资源补偿费和矿山生态环境治理备用金。

2、开展矿山整合工作

今年我区矿管工作的重点是矿山整合,矿山整合的重点是上方镇的石灰石和方解石矿山。上半年主要做了以下三个方面工作:一是编制矿山整合的初步方案。确定我区矿山整合的重点,提出整合的远期目标和近期目标;二是完成了葱山石灰岩矿的资源储量核实工作和西山下石灰岩矿详查地质野外工作,通过修测地形地质图重新厘定地层,通过采坑编录、样品基本分析和组合分析等,重新圈定矿体,将轻钙用灰岩与水泥用灰岩分别进行估算;三是做好矿山整合工作,重点是上方镇龙祥村葱山石灰石矿和西山下石灰石矿的整合工作,目前两家矿山已基本达成框架协议,同意组建矿业公司,现在正在对前期投入的资产进行核算。

(四)着力在维护群众权益上下功夫,力促社会持续稳定

1、严格履行征地程序保障群众合法权益。

认真做好省政府已批准农用地转用和征收的5个批次用地的征地“两公告、一批复”的报批和公告工作,进一步提高土地征收的透明度,切实保障广大农民在征地过程中的参与权和知情权。切实做好建设用地项目报批前的征地听证、告知、确认工作,严格履行征地的法定程序。今年上半年共做好6个建设用地项目报批前的征地听证、告知、确认工作、召开村民代表会议和草签征地补偿协议工作。认真做好被征地农民的基本生活保障工作,上半年我区参加基本生活保障人员共4022人。

2、加强地质灾害防治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一是全面落实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责任制,及时编制衢江区2011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报区政府发布实施,区政府与各乡镇、各乡镇与各村委层层签订地质灾害防治责任书,全面更新全区所有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监测人、责任人,在年度防灾方案中予以明确,并向全社会公布,做到任务明确,责任到人。二是严格落实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各项制度。对全区所有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汛前巡查,及时更新、发放了地质灾害防灾工作明白卡56张和避险明白卡560余张,重点地质灾害隐患点设立(或更新)明白墙、警示牌12块。严格落实汛期值班制度、灾情险情速报制度和气象预警制度,利用手机短信等平台,提醒做好地质灾害防范工作,发现问题,及时处置。三是积极争取地质灾害治理和搬迁避让补助资金。2010年,我局向省国土资源厅争取到上方镇立模崩塌等地质灾害排险项目3个,补助资金47万;搬迁避让地质灾害隐患点6处,共计69户209人,补助资金117.04万元。其中上方镇立模崩塌等三个地质灾害点应急排险工程已经完成排险工程设计,确定了项目施工单位,施工场地政策处理已基本完成,目前正准备进场施工。6个搬迁点已完成6户25人的搬迁,正在搬迁4户16人。2011年我局向省厅申报太真乡银坑崩塌应急治理项目和上方镇大坪地村泥石流搬迁项目。四是积极申报省级地质公园工作。区政府十分重视我区省级地质公园申报工作,要求今年完成申报工作。我局委托浙江省地质调查院承担该项目,目前已经完成了前期调查和编制申报工作,并召开了征求意见会,下步向省厅申请该项目的验收。

3、调处化解信访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

一是深入开展信访积案调处化解工作。重点做好去年省厅开展信访积案化解活 动遗留的4件和今年活动排查出来省厅督办的6件信访积案调处化解工作,落实了局领导包案,责任科室、国土所和责任人,按照省厅“九个一”的工作要求,制定化解方案,加强调处力度。二是积极参加“民情调处日”活动。根据区委区政府的统一部署,每月20日抽调人员到有关乡镇接访群众,拓展接待群众信访渠道,多途径解决信访矛盾。上半年,共有5批15人次参加民情调处活动,接待受理群众信访诉求15件,与乡镇一起调处化解结案11件,占调处总数73%。三是认真完成初信初访件调处报结工作。截止2011年6月10日,全区涉土信访总量为68批/110人次,其中省厅网上批转的信访和省、市(厅局)领导批转的重要信访49件,已报结34件,占65.4%(有些报结时间没到),报结率达95%以上,一般信访结报率90%以上。四是严格依法行政。年初按照区政府拟定的依法行政工作目标和要求,制定关于印发《衢州市国土资源局衢江分局全面推进依法行政2011年度工作计划》(衢江土资[2011]11号),成立了依法行政领导小组,定期研究依法行政工作。同时,坚持规范化管理,加大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力度,按照制度规范化、完善服务持久化、监督检查经常化,严格遵诺守信,廉洁公正和依法行政,切实推进依法行政工作有序开展。上半年共组织集体会审11次。

(五)着力在基础业务建设上下功夫,力促服务水平持续提升

1、再接再厉完成2010年土地变更登记调查

去年底我局顺利完成了2010年度变更调查与遥感监测成果的上报工作。今年3月,根据国土资源部对我区变更调查成果的内业核查意见,我区共有168个疑问图斑需要进行外业核查确认,并在5个工作日内上报核查结果。我局集中力量、加班加点,分成二个工作小组实地对疑问图斑逐个进行核查,确保了成果质量,并如期上报核查成果。目前,我区2010年度土地变更调查成果已上报国土资源部,该项工作全面完成。同时,土地调查成果利用率不断提高,特别是在办理农转用、违法用地处理等地类的认定上得到有效利用。

2、加快登记事项归并窗口统一办理,提高办事效率

实行土地登记事项由窗口统一受理、统一领证,提高发证效率,实现了登记发证“一站式”服务。出台《衢江区土地登记收件标准和办事程序》,对登记发证工作进行了标准化和精细化的规定。半年来,共办理土地登记发证1385宗,面积85.88万平方米。其中国有土地登记1020宗,集体土地登记365宗。

3、进一步强化窗口服务,改善服务质量

树立真诚服务理念,完善服务制度,简化办事程序,把国土窗口服务最大化、优质化、高效化。半年来,共受理审批事项4486件,办结4486件,按时办结率100%,其中农村村民建房用地审批414件(批准用地面积约4.5万平方米),土地使用权登记1496件,土地抵押登记1338件(抵押土地面积约200万平方米,抵押金额约11.0亿元),土地抵押注销登记776件,地产交易确认462件(交易面积约4.2万平方米)。截至5月份,在区行政服务中心星级评比中获五星级窗口5次。

4、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

从作风转变和提升执行力着手,围绕区委区政府提出的“持续突破、创先争优”总目标,以“强化服务、改进作风、提高效能”为主要内容,积极开展以“解放思想再深化、服务群众再创新、执行能力再提升”为主题的深化作风建设活动,以“主动服务保发展、严格监管保红线、以人为本保民生”和“服务转型升级、服务民生改善、服务新农村建设”为主题的“ 三保三服务”行动等系列活动,进一步提高全体干部职工的主体意识、服务能力和工作水平。以“4.22”世界“地球日”、“5.12”全国“防灾减灾日”等载体,广泛开展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干部群众防灾抗灾能力。

二、 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用地指标吃紧用地报批压力大。根据省国土资源厅下达的2011年土地利用计划,预计市政府安排我区农用地计划指标405亩,据乡镇部门上报统计,今年我区用地需求约为4778亩,近期急需用地报批的项目用地达947亩。同时,2011年我区单独选址的省级以上重点项目需占补平衡1500亩左右,加上城市分批次建设项目占用耕地量,合计占补平衡达2100亩,指标吃紧,耕地占补平衡压力很大。

二是批而未用土地清理工作有待强力推进,提高土地供应率存在一定难度。今年加快消化转而未供土地的任务艰巨,区政府于今年1月28日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批而未用土地专项清理工作的实施意见》(衢江区政办发[2011]9号)文件,目前,多数乡镇还未真正动起来。同时省政府要求前三年土地供应率分别达到90%、80%和50%,由于我区转而未供土地主要集中在新城区、开发区和江心岛,受未批先用、乡镇资金困难,以及市政府年度计划房地产指标约束和城市规划控制等种种情况的制约和限制,提高供地率难度不小。

三是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推进难,土地开发整理进展慢。一方面各乡镇在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资源调查上思路不宽,项目选择上办法不多,工作推进上信心不足;另一方面省国土资源厅的有关政策尚不明朗,安置用地规划不足,建新区地块难落实;同时在实施过程中涉及的一些具体问题,需要对“一意见两办法”进行政策界定,从面上进展情况看,离下达的2000亩年度任务还有较大差距。由于去年柑桔价格上升,低次园地开发政策处理恐难到位,将影响施工进度和全年工作任务的完成;上级对低丘缓坡涉林项目政策及增减挂钩项目具体措施还未明朗,影响全年各项工作进度。

四是矿山整合难度大,进展缓慢。由于矿山长期以来的矛盾积累,特别是在整合阶段每一步都是利益重新分配过程,股权分配以及前期投入资金确认过程都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更需要各矿山企业作出一定的让步,使各方利益尽量能够均衡。目前整合的是两家到期矿山,以后对于采矿证没有到期矿山的整合难度将会更加大。

三、 下半年工作打算

(一)继续在保障资源要素需求上有所突破

1、加快推进用地报批、项目征地和供地工作

一是着力做好指标争取工作。积极做好跨地区的交通、能源、水利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的包装申报工作,努力多争取省留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积极争取市政府在省下达衢州市本级的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分配上给与适当倾斜;国土、农办、发改等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积极争取下山脱贫和地质灾害避险搬迁项目省留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大力推进农村土地整治和土地开发整理,争取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指标和占补平衡奖励指标;积极盘活转而未供指标。

二是着力抓好用地报批。要按省国土厅即将出台的《有条件建设区使用办法》和《规划预留指标使用管理办法》,按照规定程序调整土地规划用途,为具体项目实施特别是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建新区落实打好基础;要加快推进项目的前期工作,项目业主要指定专人配合做好用地报批工作,发改、经贸、规划、国土、林业、环保等与项目前期工作相关的职能部门需密切配合,主动当好参谋、做好服务,指导项 目业主包装项目,及时组织好报批材料,确保用地报批进度。同时,对今年使用新增建设用地指标的农村私人建房抓紧报批组件。

三是加快推进项目征地。切实加强和改进征地工作,改变征地面积由国土部门丈量到户的征地方式,集中时间、集中精力,加快征收工作进度,对已丈量的土地要抓紧支付征地补偿费,并尽快交付土地,对未启动的项目要抓紧启动,确保“净地”出让,促进项目早落地、早动工。

四是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加快建设用地供应速度。加快推进批而未供土地清理工作,采取异地置换盘活一批、完善手续补办一批、优化服务供应一批、规范标准核销一批等批而未供土地消化利用的政策措施,切实加大批而未供土地消化利用力度。健全建设用地批后监管体系,继续加强以土地出让合同履约管理和划拨决定书执行情况监管为核心内容的建设项目巡查工作。充分发挥基层国土资源所的监管职能,完善土地交付制度,并结合土地执法动态巡查工作,落实专人负责辖区内新建项目用地开发利用情况的定期巡查工作,重点检查土地出让合同和划拨决定书设定的土地开发利用条款的履行及执行情况。

2、加快推进土地开发整理,持续突破农村土地综合整治

一是加大工作力度。集中时间集中精力抓好前期各项工作,争取在6月底上报立项一批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抓好2010年建设用地复垦项目扫尾工程工作;力争7月底前完成代鄞州垦造耕地2000亩复测验收工作(在省厅对开发项目解冻情况下),9月底前全面完成2010年开发项目省市验收,11月底前完成2011年开发项目区级自查验收;全面完成2010年立项的开发项目质量提升工程。

二是转变工作作风。全年工作任务重、时间紧、要求高,要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深入施工现场,会同乡镇及时解决工程施工和任务落实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做好超前服务,努力提高工作效率。

三是加大督查力度。督促加快工程进展,确保工程质量。按工期要求,采取倒计时方法,督促工程施工单位增加施工力量和机械设备。对质量差的工程,要及时发出整改通知书,并及时进行工作通报。

3、进一步加大矿产资源整合力度

一是继续加强矿产资源整合。结合新一轮矿产资源规划的实施,建立和完善以规划为龙头,以矿业权管理为核心,以准入制度为引导,以强化监督管理为手段的勘查开发管理制度体系,全面提升矿政管理,形成部门协作、上下联动、共同推进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长效机制。要以龙祥村矿山整合为切入点,做好整合的试点工作,并进一步摸清重点企业底子,推动企业整合提升、做大做强。按照“开发整合与产业转型升级相协调,资源、安全、环境和社会效益相统一,政府引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原则,科学制定矿产资源整合工作方案,进一步细化计划任务和工作进度,做到统筹安排、全面兼顾,稳步有序推进矿产资源整合提升工作。

二是强化矿产资源监督管理。要加强开采矿山批后监管,督促矿山企业严格按照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完善矿产资源储量管理,储量动态监测工作制度。要及时查处非法开采、越层越界开采、破坏性开采矿产资源行为,有效保护矿山生态环境和地质环境。

(二)继续在推进耕地持续保护力度上有所提高

1、以卫片执法检查为重点,继续抓好“两违”专项整治工作。

一是全力抓好卫片执法检查工作,按照上级的工作部署,完成各个阶段的工作,确保我区2010年度土地卫片执法检查工作顺利通过上级验收。二是抓住有利时机,积极沟通衔接,做到“市区联动、

gz85.COM更多总结编辑推荐

上半年某县计生局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计划


月我县各乡镇认真完成了“两奖两扶”宣传动员 、个人申报、摸底调查、乡村评议、公示、审批、上报等各阶段工作。2011年全县共确定新增计划生育奖励扶助对象1607人,计划生育特别扶助对象155人,独生子女父母奖励12876人。

二是继续认真开展了地震子女死伤再生育全程技术服务,对震后328对符合再生育条件且有生育意愿的夫妇进行了健康检查,建立了再生育档案。为他们提供了从孕前检查、优生咨询、孕期保健到产前诊断、分娩随访的全程跟踪服务。现已成功生育189个孩子,怀孕 7人。

三是认真开展计划生育“三结合”工作。制定了计划生育“三结合”帮扶实施方案,确定2011年计生三结合帮扶户1430户,新增帮扶基地36个。制定计划生育节育手术并发症救助方案,对30个计生手术并发症对象落实每年900元的救助金。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机构队伍建设滞后,人员整体素质较差。特别是技术服务队伍力量薄弱,设备老化,难以适应计生优质服务工作需要。

(二)孕前服务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长效避孕节育措施落实有待进一步加强,全县人流补救量同比有所上升。

(三)财政投入不足,计生管理和基本技术服务经费难以保障。

(四)违法生育处理、社会抚养费征收、流动人口管理难。因受地震影响,部分群众生育观念发生变化,全县违法生育呈现反弹趋势,违法生育处理、社会抚养费征收、流动人口计生管理等难题尚未有效破解。

四、2011年下半年工作打算

(一)进一步搞好地震子女伤亡再生育全程技术服务。继续加强对县、乡镇、村的再生育服务工作的组织管理。进一步发挥再生育专家指导组的作用,对尚未成功怀孕的夫妇和现孕的夫妇进行重点服务,努力实现再生育目标。

(二)进一步完善目标考核,落实工作责任。

(三)加大项目实施力度,增强人口计生事业发展后劲。全力抓好县计生服务站建设和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局办公楼维修加固项目工作。

(四)进一步完善计生利益导向政策,稳定低生育水平。做好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部分政策调整完善相关工作,认真实施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计划生育特困家庭扶助制度,积极探索建立计划生育手术严重并发症扶助制度,深化计划生育“ 三结合”。

(五)进一步打造亮点,提升基层人口计生工作质量。 结合灾后重建和新农村建设,在全县有条件的村打造生育文化、基层群众自治、村计生活动阵地示范点,并以点带面,促进全县村级基础工作整体推进。

(六)采取切实可行措施,加大社会抚养费征收力度,坚决刹住攀比生育歪风,维护执法严肃性。

(七)建强计生队伍建设,促进人口计生工作全面发展。

五、需县委、县人民政府解决的事项

(一)乡镇卫生院与计生服务站的产权、阵地划分的问题。中心乡镇服务站已建成,需完成阵地划分工作。

(二)行政队伍不稳,业务素质参差不齐的问题。乡镇机构改革后,造成大部分乡镇计生干部调入到其它部门工作,将大学生村官配备为计生干部,人员变动频繁,新手业务不熟,工作方法缺乏,虽经培训,但还不能满足工作需要,少数乡镇由于公务员缺乏或者编制受限无人可配。

(三)技术服务队伍不齐,资质低的问题。我县乡镇服务站人员编制44名,目前缺员19人,补员困难,上半年确定7名公招,竟无一人报考;现在岗人员资质低,具备计生手

2011年上半年某县计生局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计划
2011年上半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口计生委的指导下,我县人口计生工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省委九届八次全会关于“全面做好人口工作”的新要求,紧紧围绕全县工作大局,找准定位、突出重点、强化基础、深化改革,各项工作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现将2011年上半年工作完成情况和下半年工作打算报告如下:

一、2011年上半年工作完成情况

(一)重点工作目标完成情况

一是已完成争取项目资金100万元。

二是县计生服务站(含乔庄镇中心计生服务站)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已进行到装修阶段。完成职工住房保障工作。

三是主要指标完成情况。半年来,共出生955人,人口出生率3.8 ‰,人口自然增长率 1.13‰,计划生育率达98.8%。

四是完成“两奖两扶”各项工作。坚持“严格程序,严格审批”的原则,2010年12月至2011年3月我县各乡镇认真完成了“两奖两扶”宣传动员 、个人申报、摸底调查、乡村评议、公示、审批、上报等各阶段工作。2011年全县共确定新增计划生育奖励扶助对象1607人,计划生育特别扶助对象155人,独生子女父母奖励12876人。

五是继续认真开展了地震子女死伤再生育全程技术服务,对震后328对符合再生育条件且有生育意愿的夫妇进行了健康检查,建立了再生育档案。为他们提供了从孕前检查、优生咨询、孕期保健到产前诊断、分娩随访的全程跟踪服务。现已成功生育189个孩子,现孕 7人。

六是创建基层群众自治示范乡镇5个,示范村8个。

七是认真做好了服务基层,服务企业工作,完成了乡镇帮扶工作。

(二)保证工作目标完成情况

落实了党风廉政责任制,抓好机关效能和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完成了半年组织、人才、机构改革、统战、妇女儿童和关心下一代、宣传思想和精神文明建设、网络信箱和网络舆情安全监管信件办理、普法依法治理、依法行政、维稳、综治、信访、安全生产、计划生育、公共卫生、爱国卫生、统计、防邪和保密、县志编篡和档案管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案办理、党政信息等工作。

(三)其他工作目标完成情况

完成了环境保护和生态县建设、政务服务、农民工工资兑现、灾后重建项目建设招投标计划、县委、县人民政府交办的所有工作。

二、采取的主要措施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强化人口计生工作保障

一是完善目标管理责任制,认真落实了对党政领导、责任部门、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目标考核和计生工作“一票否决”制度,层层签订了人口与计划生育党政、业务、“三结合”、流动人口管理目标管理责任书,进一步落实机关、企事业、社会团体法定代表人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责任制。

二是是县级财政投入按人均8.5 元的标准预算到乡镇和人口计生部门。免费技术服务、“两项奖励”、计生特困家庭扶助配套经费按要求比例落实到位。确保了各级计生经费的及时拨付和专款专用。

(二)夯实基础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

一是加强计生队伍建设。针对机构改革后部分乡镇计生干部缺员的情况,及时协调乡镇配齐计生专干和村计生服务人员,全县乡镇配备计生专干42人并基本做到专职专用,220个村(居)都落实了计生服务人员并按要 求落实了报酬。

二是加强培训。今年3月2日,对全县乡镇计生干部进行了全面培训,特别是对新进人员予以重点指导。4月份以来,各联系片区负责人和联系乡镇工作人员,对各乡镇分管领导、驻村干部、计生干部和村(居)计生服务员进行了指导和培训。4月8日、12日,我县首次集中分别对村(居)支部书记和村(居)主任进行了培训。半年来,对乡镇分管领导进行了计生法律法规培训,培训面达100%。对乡镇服务人员集中进行了培训,培训面达100%。村级计生专干培训面达100%。

三是加强优质服务。狠抓了技术服务的安全教育,半年全县无重大计划生育手术事故发生。完成了对历年手术并发症和病残儿童上半年的初审鉴定。认真落实国家计生免费服务政策。3月至4月全县各乡镇集中组织开展了孕情环情监测工作,免费为育龄妇女实施各类计划生育手术、进行避孕节育咨询服务和发放避孕药具,进一步健全了避孕药具发放网络,开展了避孕药具规范化达标活动。

四是加强人口统计。完成总人口家底清查,各类信息符合率达95%。利用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有关资料,修正、完善pIp人口信息。对乡级计生统计专用网络进行了维护管理,确保全县四级网络平台的正常运转。

五是积极构建新时期计生工作长效机制。坚持实行计划生育村务公开,深化计划生育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落实了“两包一挂”责任制和计划生育基层群众自治章程、计划生育公约,与育龄群众签订了计划生育服务协议。创建基层群众自治示范乡镇5个,示范村8个。切实加强“诚信计生”和“阳光计生”建设。

六是完善了信访长效机制,人口计生信访处理质量和效率明显提高。半年以来,未出现到省、进京上访或集体上访,有效遏制了重访和个访转化集体上访案件,半年受理各类信访案件11件次,其中:来信3件次、来访8件次,信访案件办结及时率达100%,群众满意率达95%以上。

七是认真抓好流动人口计生管理。完善和落实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一把手”负责制。落实了信息交换平台专用电脑,建立了信息交换平台制度。

(三)强化宣传,积极引导,营造良好的人口计生工作氛围

认真宣传贯彻中央《决定》、《四川省人口和计划生育违法违纪行为责任追究办法(试行)》和计生政策法规。在《家庭与生活报》、《中华婚育新风网》等媒体发表了大量信息报道。全县印发宣传资料2万余份,出动计生宣传车12台次,群众受教面达90%以上。实行了全员新闻宣传、信息工作责任制,制定和落实了新闻宣传、信息工作奖励办法,完成了2011年度报刊征订任务。

(四)抓行政执法,维护生育秩序

正确处理严格执法与文明执法的关系,建立和完善行政手段与司法手段、计生部门与乡镇党政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依法治理违法生育。

一是严格再生育审批。全县半年符合政策再生育284人,再生育审批程序合法率达100%。

二是及时处理违法生育。对不符合政策生育的11人,在规定的时限内处理9人,违法生育处理及时率达81.2%。通过及时处理违法生育并大力宣传,较有效地维护了正常生育秩序。

三是建立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机制。加强社会抚养费的征收力度,由处罚对象直接缴入银行财政专户,按征收总额50%的比例返拨乡镇,用于计生事业。

(五)严格程序、利益导向,计生惠民政策让计生家庭得到更多实惠

一是完成“两奖两扶”各项工作。坚持“严格程序,严格审批”的原则,2010年12月至2011年3

上半年某县教育局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计划


2011年上半年某县教育局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计划
县教育局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的工作要求,将2011年确定为“项目·内涵”发展年,坚持一手抓灾后重建,一手抓内涵发展的工作思路,扎实推进各项教育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灾后重建进展顺利

全县学校灾后重建共规划建设项目32个,其中,新建学校6所,部分新建学校26所, 新征用地411亩,总建筑面积23万余平方米,争取各类灾后重建专项资金投入7亿余元。

目前,灾后重建各项工作进展顺利。一是全县32个灾后重建项目已全部完成主体工程建设,并先后进入装饰和总平施工。7月中旬将对银都学校、安仁镇学校建设项目进行竣工验收。至8月底,其余灾后建设项目将陆续完成并移交使用,按建设进度要求,全县学生将于9月份顺利搬入永久性校舍学习。二是校舍维修加固工作已于3月底全面完成,共计维修加固校舍12万平方米。三是抢抓灾后重建的发展机遇,积极争取了中央、省、市教育教学设备重置资金5000余万元,对全县学校进行现代教育教学设施、设备配置。目前已进入政府采购程序,预计在12月底前全面完成全县学校的教育教学设施、设备重置。灾后重建完成后,将极大地改善全县学校办学条件,提高现代教育技术水平,为我县推进教育信息化、现代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统筹城乡措施有力

半年来,县教育局认真贯彻落实县委统筹城乡发展的工作部署和要求,积极增添举措,不断推进城乡教育协调均衡发展。

一是科学调整城乡学校布局。在学校灾后建设项目规划中,按照统筹城乡教育规划、满足学生就近入学和“高中进城、初中进镇、小学相对集中”的原则,进一步整合优化全县教育资源,科学合理地调整农村学校布局,将现有的50所公办中小学、幼儿园调整为42所,并在全市今年率先全面消除村小。

二是积极推进城乡教育现代化。不断加大对农村学校现代教育教学设施、设备的配置力度,优先满足农村学校。特别是进一步加强了农村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积极实施了农村学校教育网络、优质课程资源和教育信息技术应用满覆盖,努力实现农村学校现代远程教育“班班通,堂堂用”。

三是着力实施“以城带乡”举措。积极推行了城乡学校结对帮扶,启动了成华、大邑“城乡学校互动发展联盟”,成华区28所优质学校采用对口帮扶和捆绑发展形式,对我县23所中小学进行扶持。同时,石室中学对口帮扶安仁中学、市工业学校对口帮扶县职高,将经过三年的努力,在全县形成优质教育资源全域覆盖,全面提升城乡教育发展水平,实现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均衡的新格局。为此,县教育局又对全县42所中小学、幼儿园分别实行了“对口帮扶”、“捆绑发展”模式,结对学校时间为3年,并对城乡结对学校在结对期间实行互动管理、捆绑考核的评价制度,以此扶持农村薄弱学校,促进城乡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同步提高。

四是扎实推进农村幼儿园标准化建设。积极争取易安信公司捐资7.5万美元用于安仁镇幼儿园的标标准化建设,该项目于4月20日进场施工,预计于9月20日竣工交付使用。同时积极做好金星、出江、雾山幼儿园的标准化建设工作,3所幼儿园预计将于七月底开工。县教育局将以此为试点,不断争取政策、资金支持,全面推进我县农村幼儿园标准化建设,以此促进城乡幼儿教育均衡发展。

五是努力解决农村教师住房困难问题。积极采取教师住房团购及教师周转房建设两种形式,努力解决665名农村教师的住房困难问题,保障全县教师队伍稳定。上半年,投资3150万元启动了 解决因集中布点造成学生上学远的问题;

4、加快全县学校教育教学设备配置工作,按照全县学校灾后建设进度,完成一所学校,配备好一所学校,力争在12月底前全面完成全县学校的教育教学设施、设备重置,为我县推进教育信息化、现代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5、加强宣传,积极协调,确保于年内完成农村教师的住房团购工作。

二是扎实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1、积极开展成华、大邑结对互动发展学校以及县内捆绑发展学校间的教育教学学习交流、互动探讨活动,促进城乡学校办学水平的提高;

2、全面推行“初中办学水平提升行动计划”,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完成最后一批薄弱学校的“脱薄”工作;

3、结合灾后重建,认真开展城乡学校的师资调配和干部教师轮岗交流、支教工作;

4、积极推进农村幼儿园标准化建设,确保出江幼儿园、金星幼儿园标准化建设于年内顺利完工。

三是不断加大职教攻坚力度

1、进一步改善职业教育办学条件。配合相关部门,力争12月底全面完成县职业教育中心二期工程建设并投入使用。同时,努力确保县职业教育中心学生实习实作基地于8月份如期开工建设,为我县职教攻坚打下坚实基础;

2、强化招生宣传,不断增添措施,全面完成市级职教送生和县内职教招生任务,普职比例达5:5;

3、加大成人教育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强对成人学校基地、社区教育工作站的检查指导,全面完成农村劳动力引导性培训10000人、技能性培训5000人的目标任务。

四是狠抓学校内涵发展

1、以实现灾后全面提升为目标,进一步深化特色学校建设。认真落实《成都市中小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推进方案》,力争县内评选的10所学校推荐评审为成都市校园文化建设特色学校;

2、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认真落实“实施素质教育若干规定”;进一步加强健康教育,力争全县70%以上学校成立规范的咨询室;大力开展庆祝建国60周年、“唐仲英爱心奖学金”评选等德育主题活动,不断强化对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

3、不断加强学校管理,完善学校规范化、科学化管理制度,努力形成学校硬件建设标准化、学校管理科学化的全新格局。

五是确保全年目标任务顺利完成

不断强化目标管理,做到目标分解到位、责任落实到人,认真梳理全年目标运行情况,查找存在的差距,推行目标完成情况定期通报制度,确保全面完成市、县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特别是要做好迎接市政府代表省政府对我县教育工作督导评估(市级复查)的统筹、协调、服务以及相关准备工作,为顺利通过2011年的省级督导检查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教育质量显著提高

继续着力实施了“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工程”和“学校科学管理工程”,建立完善了全县学校教学质量管理督查机制和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推行了普通高中教学质量量化考核制度,层层落实了从局班子成员到学校教研组、科任教师等相关人员的教学质量责任制。不断推进全县学校科学化、规范化管理,制定实施了《学校科学管理评价细则及操作办法》,建立了学校管理信息统计档案,全面推行精细化管理举措,完成了新一轮的学校管理常规督查,在全县学校形成了抓管理、重质量的良好氛围。

2011年,我县高考成绩再创新高,专科一次上线1896人,本科一次上线834人(不含艺体飞双上线的87人),全县理科最高分608分、文科最高分613分。我县2009年普通高考本科上线率较去年大幅度增加,在全县参考学生数较2008年减少130人的情况下,本科一次上线人数突破800人,较2008年增加增长13.9%;文科本科一次上线较2008年增长61.5%,提高幅度较大;同时,在不包含艺体飞上线人数的情况下,全县同龄人口上线率达16%,万人上线率达到16.7,进入郊县前列。

四、队伍建设不断加强

继续大力实施了“教师素质能力提升工程”,着力推进干部教师专业化成长的目标。

一是在干部队伍建设中,精心组织全县近50名中小学校长参加了全市“千名校长大练兵”,举办了校长练兵县级论文答辩活动,对全县46名教导主任开展了业务培训,促进了学校干部队伍教育观念、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同时,自今年以来,县教育局将“校长上课”、“校长参加科研”两项作为硬性要求予以落实,进一步强化校长的实干意识,培养专业型干部队伍。

二是在教师队伍建设中,继续着力实施“教师素质能力提升三大计划”。上半年,新招聘了100名教师充实到全县各校,对近年招聘的 281名新教师进行了跟踪指导,在全县3000多教师中启动了新一轮的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教师轮训、骨干教师培训、教师教育教学技能测试等参训教师达1467人,组织教师参加国家、省、市级赛课展示、教学研讨、学科培训活动达500余人次,成效显著。同时,在全县分校、区、县三级,组织全县中小学2360名教师广泛深入地开展了“教师课堂教学大比武”活动,进一步提高了全县教师的整体专业素质。

五、德育工作突出实效

不断强化德育为首、全面育人的教育观,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努力促进全县学生健康成长。今年以来,不断加强学生健康教育,建立完善了健康教育工作制度,积极加强学校咨询室的建设,安仁镇学校、东街小学、银都学校等5所学校被评为市级健康实验校。同时,扎实开展了学生考前专题辅导20余场,开展健康教育送教下乡活动10余次;在全县学校组织开展了争优评优活动,共推荐评选出省、市、县三好学生170余名,省、市优秀学生干部80余名,省、市先进班集体70余个。成功举办了全县第21届中小学生艺术节。继续广泛组织开展了“爱的书库”、“ 爱心包裹”、“环保教育”、“唐仲英爱心奖学金”等各类德育主题活动,特别是组织开展了全县教育系统为安仁镇学校患病学生王世豪爱心捐款活动,共募集捐款近10万元,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赞扬。

六、教育 惠民成效显著

县教育局坚持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宗旨,认真贯彻落实各项教育惠民措施,积极部署实施职教三年攻坚,大力开展成人教育,全面推进教育资助工作,成效明显。

一是职业教育扎实推进。上半年,全面启动了县职业教育中心1.8万平方米的二期工程建设;先后选派了1名教师出国培训和近70人次的教师参加了电子等专业的国家、省、市级骨干培训;在机械等骨干专业中全面实施了项目教学法,积极推进校企合作、产教结合、工学交替的职教办学模式,促进“消费型实训”向“生产型实训”转变,有力提高了学生的操作技能和顶岗能力。2011年成都市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技能大赛中,我县参赛队共获得6个团体奖,25个个人奖,创造了获奖项目、人次最多的好成绩。同时,全县职业教育专业建设能力不断提高,机械加工技术专业已申报为省级重点专业并经专家组初审通过。

二是成人教育稳步发展。半年来,完成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17495人,推荐就业367人;针对企业员工、失地农民等开展技能培训5889人,创业培训174人;按照市教育局要求和标准,积极打造韩场兰田社区、安仁金井社区、韩场正福社区、安仁五显社区、晋原镇红光社区、鹤鸣仙鹤社区等6个社区工作站为规范化社区教育工作站并组织上报,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三是教育资助力度加大。认真落实10至11学年上级划拨贫困学生资助专款747.5万元,切实开展对我县普通高中在校学生的资助工作,资助学生8776人次;对低保家庭学生和特殊困难家庭学生的资助做到了“应补就补”,上半年共资助学生2397人,资助金额89.81万元;投入资金21.906万元在全县义务教育段的1217名低保家庭学生中实行“鸡蛋工程”;同时,积极争取社会捐助,上半年共接收各类社会资助资金29.88万元,资助贫困学生300人次,成效显著。

七、学科活动深入扎实

按照县委的工作部署,县教育局广泛深入地开展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并将此项活动与行风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努力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先后举办了“校长办学论坛”等交流学习和汇报,深入开展了作风建设、思想解放“大讨论”活动,整理学习成果论文共40余篇,党员干部撰写深度调研文章50余篇。同时,深入开展联系帮扶活动和“驻走访”工作。先后4次组织党员100余人次到对口联系社区开展帮扶活动,为该社区赠送了价值10000余元的桌椅和音响设备,为受帮扶村(社区)的40户困难户购买了农村医疗保险,涉及147人,每人20元,共2940元;同时购买了肥料80袋,共计2940元;为7户困难户送去了200元的慰问金、价值200元的慰问品,为其子女购买少儿互助金40元,共3080元。通过深入落实“一线工作法”抓好结对帮扶,受到了群众的好评。县教育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受到县委组织部的好评,并作为现场经验交流。

2011年下半年主要工作要点

按照县委“项目提升”年的工作要求,2011年下半年,县教育局将着力抓好以下重点工作:

一是继续抓好学校灾后重建

1、加快建设进度,全面完成32个中小学校灾后重建项目建设,确保今年9月份全县学生顺利搬入永久性校舍学习;

2、逐步配套落实灾后重建及危房改造学校的绿化工程、美化工程,进一步实现全县城乡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均衡化和优质化;

3、统筹推进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完成29所城乡寄宿制学校建设,切实

上半年某县卫生局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计划


高的现象。上半年全县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集中采购药品总金额1095万元。另外医疗器械、高值医用耗材逐步纳入集中采购范围,减少了中间环节,降低了交易成本。

二、存在困难和问题

(一)人才机制不健全,医疗供需矛盾依然突出。一是医务人员总量严重不足。按照相关规定,全县应配置卫技人员1240人,实有编制517个,缺编723个;现有职工456人,缺员61人,全县医疗机构医务人员总量严重不足。二是因人员紧缺而无法合理安排外出进修学习,严重制约医务人员,特别是学科带头人业务水平的提高。三是村卫生室服务能力不足,业务水平不高。

(二)卫生财政补偿机制不健全。一是在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面临的问题和困难很多,比如药品配送商不明确、补偿资金不明确以及通过卫生局管理工作量大。二是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多、工作量大、人员偏少、素质不高、信息化程度低、资源共享差。因地方财政困难,难以全面解决必需的卫生事业工作经费,不同程度影响了卫生工作深入开展。

(三)医疗卫生基础依然薄弱。一是县中医院还需修建3000平方米的住院大楼;二是县合管办、盐井镇社区服务中心、12个村卫生室无业务用房。

三、下半年工作思路

下半年,我局将紧紧围绕“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目标,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城乡一体的卫生服务体系,增强卫生综合服务能力,努力实现管理体系科学化、机构建设标准化、运行机制规范化、医疗服务人性化,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进一步落实新农合制度。

不断完善新农合制度,加大政策宣传,进一步巩固新农合覆盖面,将2012年参合率继续稳定在95%以上;进一步加强新农合基金监管,加强定点医疗机构监督管理,确保基金安全和规范使用;进一步深化门诊付费制改革,探索重大疾病保障机制,完善补偿方案,提高基金使用效率;加强合管办能力建设,加快完善新农合信息网络系统,改善监管手段,提高工作效率。

(二)进一步完善基本药物制度。

认真落实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进一步加强监管,规范采购配送工作,县级医疗单位采购基本用药目录量达到35%,乡村达100%的要求;加强基本药物配备使用管理,开展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和处方集培训;研究制定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方案和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补偿办法。

(三)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1.加强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一是加快县医院及4个村卫生室等在建项目工程进度,明年6月前县医院业务用房投入使用。二是强化工程质量,完善建设程序,严格专项资金使用管理监督。三是积极做好项目前期工作,争取上级有关部门支持,立项建设县中医院住院楼、县卫生局卫生监督所、盐井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业务用房。同时努力做好其他卫生建设项目储备。

2.加强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卫生服务能力

一是贯彻落实《医药卫生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1-2020年)》,强化政府办医疗卫生机构的公益性质,深化人事制度、绩效工资制度改革,建立有效的责任、竞争、激励机制,引导基层医疗单位主动转变运行机制,发挥好承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诊疗常见病、多发病的功能。二是以全科医生培养、乡村医生在岗培训为重点,加强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大力培养适宜人才。加强基层卫生人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业务培训,努力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质量。

3.加强医院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2011年上半年某县卫生局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计划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完成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三年任务的攻坚之年,我局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2011年度主要工作安排的通知》(国办发〔2011〕8号)精神,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和市卫生局的正确指导下,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主线,狠抓基本药物制度建设、卫生体系建设、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服务等重点工作,切实抓好各项卫生业务工作,全县卫生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实现了全年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目标。

一、上半年工作开展情况

(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稳步推进

我局按照新医改“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的总体目标,陆续出台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等众多改革新政,新医改带来的各项改变逐步进入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

1.政府加大了对医药卫生的投入,医药卫生事业公益性进一步凸显。随着政府财政对医药卫生事业的投入增大,我县公共卫生服务和医疗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医药费用负担有效降低,医药卫生的公益性质逐步回归。群众正逐步享受到“平时少得病、得病有保障、看病更方便,治病少花钱”的新医改实惠。

2.全力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制度建设,提高保障水平,减少群众医药费用负担比例。新农合补偿方案不断完善,政策更加惠民。

2011年,新农合筹款标准为230元/人,其中:国家补助124元/人,省补助76元/人,参合农民缴纳30元/人。2011年参合率为95.76%,较上年上升0.48个百分点。

2011年门诊减免比例:村级50%、乡级40%、县级30%,较2007年分别提高了10个百分点;住院减免补偿比例:乡级75%、县级65%、县以上(县外)45%,较2007年县乡分别提高了15个百分点,县外提高了10个百分点;封顶线为35000元/人,较2007年提高了25000元;慢特病非住院医疗费用报销比例为40%,报销封顶线为5000元∕人∕年,较2008年分别提高了10个百分点和3000元。

今年6月,随着中央财政对新农合工作的扶持力度不断提高,县政府结合省卫生厅关于新农合方案调整指导意见的相关文件精神,进一步提高了基金使用率和群众受益水平,门诊封顶线从200元提高到260元;住院减免补偿比例提高到乡级80%、县级70%、州市级55%、省级及以上45%;住院封顶线从35000元提高到50000元。

同时,我县在全市率先开展了提高农村0-14岁儿童患急性白血病和先天性心脏病(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先天性房间隔缺损、先天性室间隔缺损、先天性动脉导管未闭、先天性肺动脉瓣狭窄),农村妇女患乳腺癌、宫颈癌保障水平补偿工作,即在州(市)级及以上医院住院补偿比例统一为70%,全年个人累计住院补偿封顶线分别提高到10万和6万元。

1-6月,全县参合群众受益49.76万人次,补偿医疗费用2033.11万元,基金使用率为26%。

3.按照中央“强基层”的医改要求,我县全面加强了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的基本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一是加快推进在建工程项目的建设。紧紧抓住国家加大对卫生事业的投入、拉动内需等建设项目的契机,医疗机构现有业务用房4.67万平方米,比2005年增加了3.57 万平方米。

二是加强卫生队伍服务能力建设。积极组织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人员参加省、市、县各种业务培训,其中包括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员网络培训、省级妇产科三年培训班、省级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培训班、省级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培训会、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乡村医生在岗培训等,共计培训500余人次。协助人事部门办理录用2010年卫生系统补员招聘35人、参加招聘紧缺卫生技术人员7名(7月份办录用),进一步充实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队伍。

三是规范医院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制定医院规范管理实施方案,推进医院的规范化管理,将医疗机构的违法、违规行为与单位绩效考核及个人经济利益挂钩。开展临床路径管理试点,要求县人民医院至少选择20个病种、中医院、普洱中心卫生院分别至少选择5个病种做试点工作。启动县人民医院优质护理示范工程工作,要求年内医院开展优质护理示范的病房数达20%。切实落实对口支援项目,受援的6家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

四是推行绩效考核制度。根据上级相关文件要求,在认真调查研究和充分听取基层的基础上,初步形成了《盐津县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绩效工资考核分配办法》。

通过一系列的业务培训,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条件和医疗服务水平的提升,使群众“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乡、看病更方便”的愿望正在逐步实现。

4.狠抓基本药物制度。我县按照省、市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有关工作要求,积极组织开展了相关工作。一是开展宣传动员。自2009年以来,县卫生局多次组织医疗机构领导及相关工作人员学习宣传医改政策及基本药物制度相关知识,提高医务人员对实施基本药物制度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增强责任意识。二是开展调查研究,拟定补偿方案。为制定切实可行的补偿方案,近两个月,卫生局组织人员对基层医疗机构近3年的收支情况及药品采购使用情况开展了调查测算和研究,经反复分析讨论、充分酝酿,现已初步形成《盐津县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暨落实医疗机构补偿政策的实施方案》及考核兑现办法。三是开展药品盘点,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5月下旬,卫生局安排部署了乡村医疗机构库存药品盘点工作,按基药和非基药分类建账、分类上架,分类管理。从6月1日起,乡村医疗机构已全面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四是规范基本药物采购、配送。由于目前省网络采购平台相关工作尚不完善,为确保基层医疗机构基本用药,结合实际,下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医疗机构药品采购配送的通知,要求基层医疗机构从5月27日起,不得再采购非基本药物,全县医疗机构必须按要求实行药品省级采购、配送制度。

(二)逐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1.加强医院管理,推进公立医院改革。一是制定医院规范管理实施方案,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推进医院的规范化管理,将医疗机构的违法、违规行为与单位绩效考核及个人经济利益挂钩。二是下发县级公立医院37个病种的临床路径试点的通知,县人民医院选择至少20个病种、中医院选择至少5个病种、普洱中心卫生院选择至少5个病种做试点工作。三是启动县人民医院优质护理示范工程工作,年内要求医院开展优质护理示范的病房数达20%。四是成立县卫生局公立医院改革试点领导组,按照公立医院改革要求,县人民医院为创建二甲医院开展摸底调查等准备工作。五是普洱中心卫生院申办县第二人民医院,县卫生局成立了领导组,已经通过市卫生监督所的验收待发证。通过开展医院规范管理工作,医疗机构院容院貌明显改善,医务人员形象焕然一新,医疗安全重要环节的管理得到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不断规范。

2.加强和完善中医药服 务体系建设,推动中医院项目建设

我县大力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推进中医药特色服务进农村、进社区、进家庭工作。一是确定全县35个村卫生室中医诊疗设备配置项目。二是通过了省卫生厅组织的昆明市卫生局对县中医院开展中医医院管理年活动的考核评估。三是通过了市卫生局对全县中医药适宜技术在基层的推广和应用情况检查。四是督促县中医院进一步推进近年实施的专科专病建设项目、中药房建设项目、针灸理疗建设项目,发挥中医药优势,打造特色科室。五是起草了县人民政府关于发展中医药的实施意见,促进全县中医药的发展壮大。现能开展中医药服务的医疗机构共有78家,其中,县级2家,乡镇10家,村卫生室60家,私立医疗机构6家。

3.卫生基础设施建设

2011年在建项目。一是柿子卫生院业务综合楼,工程现已完成主体,待装饰装修,累计完成投资80万元。二是廉租房建设项目。普洱镇卫生院64套,柿子卫生院16套,建筑面积4800平方米,计划投资500万元(国家投入200万元,单位自筹300万元)。该工程主体已全部完工,进入装饰装修阶段,累计完成投资400多万元。三是县医院业务用房建设项目。总建筑面积13744平方米(其中:住院楼建筑面积7413平方米,医技楼建筑面积4232平方米,保障楼2099平方米)。总投资3681.23万元。住院楼、医技楼项目工程现已进入主体工程建设(医技楼已完成第3层主体,住院楼已完成负一层主体);保障楼工程已完成前期工作及公开招投标,现正在进行地基基础建设。累计完成投资1000万左右。四是四个村卫生室建设项目。落雁乡落雁村卫生室已竣工待验收,柿子乡中坪村卫生室完成主体工程,盐井镇柏树村卫生室已完成主体工程,兴隆乡大坪村正在进行基础开挖。总投资24万元,已累计完成投资15万左右。

2011年上半年卫生系统基础设施建设累计完成投资1200万元左右。

4.人事制度、绩效工资制度改革。

严格按照人事部门规定,完成卫生系统岗位聘用认定工作。制定了《盐津县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绩效工资考核分配办法》(征求意见稿)下属各单位征求意见。组织推荐申报评审正高级职称1人、副高级职称3人。评审通过并聘用2 人。组织2011年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报名33人。

(三)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

1.组织管理不断规范。一是加强组织管理。县政府、县卫生局和各医疗卫生机构分别成立项目领导小组,负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组织领导,基本公共卫生管理服务网络得到健全。县项目办、县专业技术指导机构和各乡镇卫生院均充实了项目管理人员。二是完善工作方案。县政府和县卫生局分别制定下发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方案》、《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方案》,明确了相关部门和卫生单位的职责分工和工作目标。三是强化资金管理和绩效考核。县卫生局和县财政局共同制定下发了《项目资金管理办法》和《绩效考核办法》,明确了项目资金使用范围、各项服务补助标准和补助程序,细化了绩效考核指标体系。

2.九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可及性有效提高。全县累计建立居民健康档案12.3万份,建档率达32%;登记管理高血压病人17849人,管理率达27%,登记管理Ⅱ型糖尿病患者管理3646人,管理率达32%,登记管理重性精神病管理640人,管理率达46%;登记管理65岁以上老年人18509人,管理率达52%。0-36个月婴幼儿开展儿童系统管理9615人,系统管理率为93.39%。孕期系统保健管理849人,系统管理率为91.11 %。以各级医疗卫生机构为主阵地,按照项目要求开展健康知识讲座、咨询活动,设置固定健康教育专栏120个并每季度更换一期内容,发放宣传资料19万份。按照国家要求对适龄儿童开展预防接种,报告接种率均以乡为单位均达95%以上;建立健全了传染病报告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制度,全县传染病疫情报告率、及时率和准确率均达到100%,重点传染病处理率达到100%。乙肝疫苗查漏补种共36311针次,其中今1999—2001年出生儿童查漏补种19477人。全县1—5月报告乙类、丙类和其它传染病16种,439例,发病率为112.64/10万,与去年同期13种(352例)相比上升24.72%;无病死病例。

3.保健指标完成情况。1-6月,全县住院分娩1217人,住院分娩率为85.22%,同比上升5.26%;孕产妇保健覆盖1402人,覆盖率为98.18%。无孕产妇死亡。婴儿死亡18人,死亡率12.61‰,同比上升0.20‰;新生儿死亡13人,死亡率9.10‰,同比上升3.19‰。5岁以下儿童死亡24人,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16.81‰,同比上升2.63‰。

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项目。2011年1-5月本县活产数999人,其中住院分娩901人,减免860人,减免率为95.45%,补助资金38.3万元。

4. 疟疾防治。病人治疗:休止期治疗,147人;现症病人治疗,23人(疑似现症病人4人);完成10个项目乡(镇)杀虫剂浸泡蚊帐4070顶;开展“三热病人”血检1079人;开展室内滞留喷洒处理疫点8次。

5.结核病防治。初诊病人284人,结核病人免费治疗159人

(四)卫生执法监督工作

1.公共场所卫生监督检查。检查的重点主要是《卫生许可证》持证情况;从业人员体检培训情况;茶具消毒情况;布草更换、洗涤消毒情况;安全套摆放情况等等。通过监督检查,规范了服务操作流程,服务质量有了一定提高。截止6月25日,共办换《卫生许可证》33个,办理《健康体检及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65个。

2.医疗卫生监督。共检查医疗卫生机构81家,药店非法行医1家,出动监督人员92人次,出动监督车辆28车次,其中检查医院及卫生院19家(民营医院5家),个体诊所及门诊部14家,村卫生室48家,罚款13家,处罚7500.00元。非法行医罚款800元,发卫生监督意见书2家,查处乡镇卫生院及民营医院违法行医9家,罚款29500.00元。共换发《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84个;护士注册变更45人;医师注册变更21人。

3.职业病防治工作。认真做好了职业病的群众上访工作,认真完善相关的档案,并帮助他们完善相关资料,介绍到省疾控中心进行健康检查。

(五)食品安全综合协调工作

2010年12月食品安全综合协调工作职能移交我局承担,我局积极履行职责,认真落实食品安全综合协调职责,统筹协调全县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组织管理。于2011年1月14日召开了2011年食品安全工作会,与各成员单位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对2011年食品安全工作进行了总体的安排部署,做到责任落实到位。二是加强协调,组织联合督导检查。每逢“节假日和高中考、大型会议等重大活动,都提前行文要求各职能部门加强节日期间食品安全监管并组织联合执法检查,有效保障了人民群众节日期间饮食安全和身体健康。三是认真组织,开展专项整治工作。在全县范围内先后组织开展了“打击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 用食品添加剂”、“邻苯二甲酸脂物质产品的清查”和“加强地沟油整治和餐厨废弃物管理”等专项行动,通过各部门协调配合,各项整治工作切实取得了成效。四是广泛宣传,营造良好氛围。通过宣传,提高了监管执法者的责任意识、依法行政意识和监管执法能力,提高了食品生产经营者的首责意识、诚信意识和食品生产安全质量控制能力,营造了“人人关爱生命、珍视健康、人人关注、参与食品安全”的良好氛围。

(六)无偿献血任务及临床用血管理

今年市政府安排我县献血时间为10月份,为推进我县的无偿献血工作,献血办积极联系,今年上半年已请昭通血站来我县开展五次无偿献血,共458人献血131490毫升,分别为:普洱镇卫生院、滩头乡、兴隆乡、落雁乡党委政府和团县委号召献血。目前,全县无血液安全事故发生。

(七)爱国卫生运动

爱国卫生工作得到全面加强,大力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活动。年初拟发了《盐津县爱卫会关于开展2011年爱国卫生月活动的通知》,并积极开展了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活动。在此次活动中组织发动群众对房前屋后、公共厕所、集贸市场的“脏、乱、差”卫生死角进行了全面整治治理。活动中,共出动 12346人次,车辆410次,清除违章占道245处,清除乱贴小广告12347张,清除卫生死角74处,清扫垃圾2204吨,清理污水沟4600平方米。为广大群众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环境。

(八)艾滋病防治

一是组织管理。县防艾办作为全县艾滋病工作联系协调单位,将重点任务分解到各相关单位,明确了各单位职能职责。县卫生局将卫生系统艾滋病防治相关工作指标和任务分解到卫生工作综合责任目标中,于4月召开的全县卫生工作会议上与各医疗机构负责人签订。二是健康教育宣传。广泛开展富有特色和效果的防艾宣传活动, 1—5月共计发放艾滋病宣传挂图3000余份,宣传资料20000余份,宣传纸杯60000余个。三是是开展好重点人群的行为干预工作;四是落实好“四免一关怀”政策,已有8户纳入低保;对生活困难感染者家庭实施临时生活救助;盐津县妇儿工委对愿意救助18岁以下的儿童实施救助;五是扩大艾滋病监测面。今年1-5月份已有169人提供了免费的咨询、检测,孕产妇检测1412份,婚检916份;六是实施艾滋病病人和感染者的随访工作,了解治疗情况,提高治疗质量。

(九)狠抓行风党风建设,营造良好医疗秩序

今年上半年,我局为加强卫生系统医德医风建设和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进一步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规范诊疗行为,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一是组建卫生局党委。局党委对 10个乡镇卫生院(含合管站)党组织和党员情况进行了认真清理, 管辖范围内的党员组织关系已全部转入卫生局党委。同时,设立了专门的党委办公室和配备了工作人员。二是4月1日组织召开了全县卫生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与各医疗卫生单位签定了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责任书。下发了《盐津县2011年卫生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纪检监察工作意见》,明确了工作目标和工作任务。三是认真开展党纪政纪、法律法规的学习教育活动,将《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实施办法下发到各下属党支部。四是以创先争优活动为楔机,在我们卫生系统掀起“远学杨善洲、近学黄德府的热朝”。五是重视来信来访,严肃查处违纪违法案件。今年上半年,共收到信访案2件。均已及时安排负责的股室对此信访件进行调查核实,并做了回复。六是以治理商业贿赂为重点,进一步规范药品、医疗器械招标采购行为,遏制医药价格偏

"上半年工作计划及下半年工作总结"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