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教学主任个人总结

发布时间: 2019.08.12

闽南童谣教学总结。

时间过得很快,让人不知所措,我们在某些事情中得到了一些感悟了很多,在事情过后,我们或主动或被动的写一篇总结,总结是对过去的事情的简单概括,那么,大家有写过关于总结的范文吗?以下由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闽南童谣教学总结”,或许你能从中找到需要的内容。

《闽南童谣教学总结》是一篇好的范文,好的范文应该跟大家分享,重新编辑了一下发到工作总结之家。

篇一:多媒体技术在闽南中的应用初探

多媒体技术在闽南童谣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摘 要:多媒体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为幼儿园教学活动

的开展开拓了一片新的天地。基于多媒体技术的优势,我们把它应

用在闽南童谣教学中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多媒体技术能充分发

挥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幼儿的浓厚兴趣并使幼儿理解

深刻,记忆加强;能以景激情,提高幼儿表达能力;能造成悬念,

给幼儿留下想象创造的空间。多媒体在闽南童谣教学中的应用使我

们领略到了现代工具的魅力。

关键词: 多媒体技术;应用;闽南童谣;兴趣;

魅力

多媒体技术集声音、文字、图像于一体,具有新颖性、形象性、

直观性、生动性的特点,适合幼儿的心理认知规律。

而闽南童谣是发源于闽南地区的一种生动独特的艺术形式,是在

闽(转 载于: 在 点 网:闽南童谣教学总结)南儿童中广为流行的歌谣,其内容丰富多彩,真切而生动地反映

了儿童的生活,充满了童趣,极具本土特色。同时,闽南童谣所反

映的内容大都是幼儿日常生活中喜闻乐见的形象,简短易读、易唱

易记。在探讨闽南童谣教材教法中,我们运用多媒体,生动形象地

将教学内容以图像、文字、声音等不同层次和角度呈现出来,使教

学内容变得可视、可听、易感知、易理解,诱发幼儿的情感共鸣,

大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幼儿更好地理解与感受童谣作品,让

童谣诵读活动变得更加生动有趣,达到良好教学的目的,在《纲要》

篇二:探索闽南童谣教学

探索闽南童谣教学

摘 要: 童谣是伴随每一个少年儿童成长的不可缺少的精神食

粮。闽南语童谣充满了浓烈的闽南生活文化气息,不仅包含丰富的

知识,还蕴含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人生智慧,具有传播知识和教育

引导作用。作者把带有浓郁民族艺术特色和闽南地域特色的闽南童

谣引入教学活动中,在幼儿幼小的心灵中播撒下民间艺术的种子,

埋下爱乡爱国思想的种子。

关键词: 闽南童谣教学 念童谣 画童谣 玩童谣 演童谣

“天乌乌,卜落雨,海龙王,卜娶某。龟吹箫,鳖打鼓,水鸡扛

桥目吐吐,田婴举旗叫辛苦,火萤担灯来照路,螳螂缀桥穿绿

裤??”在自由活动时,不经意间听见幼儿们在念闽南童谣,风铃

似的美妙动听,悄然勾起了我童年的美好记忆,也引起了我的兴趣

和好奇:他们念的童谣是从哪里学来的?幼儿们又为什么念得那么

开心?能否将闽南童谣引入幼儿园的教学活动当中呢?于是我决

定深入孩子们中间做一番调查和探索。

经过了解,原来泉州电视台闽南语节目的“炮先”讲故事、猜谜

和念闽南童谣等节目,深受幼儿和老年人喜欢,幼儿们念的闽南童

谣正是从电视上或家长那里学来的。闽南童谣所反映的内容大多是

幼儿日常生活中喜闻乐见的形象,简短易读、易唱易记、朗朗上口,

是孩子七彩生活的点缀,是促使孩子健康成长的音符,深受幼儿的

喜爱。于是我决定将闽南童谣引入幼儿园的教学活动当中,充分挖

篇三:闽南童谣与教学

闽南童谣与教学

闽南语是我国重要的方言之一,是研究古汉语的活化石,是体现闽南乡情、亲情的语言工具。“闽南童谣”产生于闽南这块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土壤里。多少年来,勤劳勇敢的闽南人民,用心灵和智慧创编和流传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民歌,其中闽南童谣占有一定的比例,成为我们闽南地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闽南童谣优美动听,通俗易懂,简短易学,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地方色彩。它既是一份宝贵的文化资源,又是一种难得的教育资源。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和受到现代的多元文化的冲击,不少青少年、儿童只会追赶时尚,追捧流行歌曲,而方言则逐渐被冷落,甚至被遗忘。我们在挖掘本土资源的新课程的指导下,把乡土文化引进课堂,让这份宝贵的文化资源得到传承与弘扬。

一、立足本土,选择内容。闽南童谣蕴藏的内容丰富多彩,有关于自然现象、社会生活、情感教育等。不同地域又有着独自的特色童谣,我们在选择内容时,首先要以幼儿的兴趣入手,选择最本土的童谣,本土的童谣中所讲述的内容、情感都能体现本地域的民俗风情的,最贴近幼儿的生活经验的,符合幼儿认知特点和发展水平,能让幼儿接受和理解,能激发幼儿的学习的兴趣。例如《东山渔歌》讲述的是每个月份的一种渔最好吃,这首童谣适合生活在海边的幼儿(铜陵)掌握,因为他们在生活中接触的鱼的种类多,对每种鱼的外形特征熟悉,易于理解,能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其次,在立足本土实际的基础上对内容进行新的组合。童谣具有一定的时代性,我们在保持童谣

的原汁原味的基础上,又要使之符合幼儿的学习特点,充分发挥它应有的教育价值。例如闽南童谣《白米饭》“吃饱大汉打敌人”这句里的“敌人”对于现在的幼儿来说,他们不懂,不易理解。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就把它改为“吃饱大汉读书棒”,这符合幼儿认知特点,又能充分发挥童谣的教育价值。开阔了幼儿的眼界、扩大幼儿的知识面。

二、立足现实,做好活动前的准备。(知识前准备、物质准备)做好活动前的准备是顺利开展教学活动的根本保证。在开展闽南童谣教育过程中,应创设相应文化背景的活动环境,营造学习氛围。许多闽南童谣创作较早,讲述的内容或童谣里面所指的事物都具有时代性,现在的幼儿不一定理解和认识。这就要求在开展教学活动前,要认真研究和分析教材,做好课前的知识准备和物质准备,如语言活动闽南童谣《东山特产展不完》,在活动前要做好知识前的准备,开展“东山知多少”谈话活动,让幼儿了解东山县里的各个村的地名和各地特产;又如童谣《挨罗挨》里指的“磨”,大多数的幼儿都没有见过,对“磨”的外形特征及功能都不了解。在开展教学活动前就要做好物质准备,收集磨的图片和实物,借助多媒体手段,让幼儿了解“磨”的外形特征和功能。只有通过多种形式引导幼儿掌握童谣的难点,才能使教学活动顺利进行,才能体现开展闽南童谣活动的真正目的。

三、立足实际,把闽南童谣教学融进幼儿日常生活当中。开展闽南童谣的教学活动不能只限制于集中教学活动,要拓展学习的空间和时间,充分利用一日各个环节,把闽南童谣教学有机融进。1、早操时,可以利用闽南童谣句式押韵朗朗上口、优美动听、有节奏感的特

点,把它融进早操的游戏里,如让幼儿边朗读闽南童谣边按童谣的节奏跳橡皮筋、跳圈、跳格子等。2、点心环节,利用分点心时巩固复习童谣,引导幼儿朗读,避免幼儿枯燥的等待。3、课前的情绪稳定,让幼儿边朗读童谣边做动作,集中幼儿注意力,做好上课前的准备。

4、区角活动,在活动室的语言区里投放录音磁带、自制贝壳打击乐器,引导幼儿在晨午间活动时,用自制贝壳打击乐器朗读童谣。5、融进三大游戏里,把学过的童谣进行改编成童话剧、课本剧、三句半等,投放相应的材料,引导幼儿表演。充分利用多种的教育手段,引导幼儿学习,掌握方言深厚的文化底蕴,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精神。

闽南童谣与教学

(一)把闽南童谣引进教学

闽南地区丰富多彩的民歌童谣中,有游戏题材的《抛沙包》有母亲唱给孩子的摇篮曲《一瞑大一寸》,有将文字环环相扣、紧紧相连的《连锁歌》,有概括动物特性的《十二生相》、《小蜜蜂》、《田鸽仔》、《白鸳鸯》,还有过中秋节搏月时唱得《中秋饼》等等。随着时代的不断变化,一些赞美传统美德,如文明礼貌、团结友爱、反映现代人生活情感内容的题材也都融进了民歌童谣中。如由本地工作者创编的《厦门八大景歌》、《文明歌》、《扒龙船》、《果子歌》、《月亮月光光》、《看新娘》等等。这些民歌童谣写得很逼真、很生动,符合现实生活,深受人们喜爱。但是这些年来,由于受到外来音乐的影响和多元文化的冲击,不少青少年甚至儿童也在追赶时尚,迷恋流行歌曲,闽南童谣几乎已经被遗忘了,我们的先辈一代一代传唱

的歌谣,到了今天几乎没有几个人还能记得,更不用说传唱了。然而当今艺术界,无论国内国外都把振兴民族音乐,弘扬民族文化作为音乐创作和发展的必然趋势。匈牙利的柯达伊、德国的奥尔夫,他们的教学法都是着眼于整个民族的发展,通过学习民族的民间音乐传统,树立民族文化意识,把提高全民族音乐文化素质作为音乐教育目标。我国现行的《音乐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要使学生了解我国各民族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激发学生热爱祖国音乐艺术的感情和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并强调在众多的教学内容中要突出民族音乐艺术的地位。传承本土音乐文化,成了当今世界各国音乐研究的课题。学校是音乐教育的重要场所,也是传承乡土民谣的一个重要阵地,音乐教育要通过学校的音乐教学得以完成。

(二)编写闽南民间音乐乡土教材

编写一套系统的由浅入深的乡土音乐教材是把闽南童谣引进音乐教学的前提。童谣最符合低年段学生的心理特征和生活体验,使他们乐学易会,以至有不少专家呼吁“逾早学音乐逾好”,如果我们抓住童年时期的教育,让学生从小耳闻目染,朗读、吟唱、感受民间童谣,学生会在无意识中,适应环境,并且把所见所闻记入头脑。童年时期的教育,可以说是一个人格发展的基础阶段,利用儿童早期教育的优势,让他们了解本地风土人情,继承当地劳动人民的优良传统,培养他们的中华灵魂和全球视野,是进行闽南童谣教育的宗旨。创设多种闽南童谣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把新课程改革后使用的新教材和本乡土教材结合起来

进行教学,用新的教学理念,设计出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给学生提供参与学习的机会,让学生在学习中了解闽南童谣的特点,让孩子们知道,他们的爷爷奶奶是唱着什么歌谣长大的,是哼唱着什么歌谣多日子的。

1、互教互学教学法

演唱闽南童谣,要保持它的原汁原味,必须用方言爱演唱。方言是最自然、最有亲和力的语言。闽南童谣语言质朴、自然、率真,用方言朗读,朗朗上口,演唱出来韵味无穷。为了解决学习闽南童谣的方言难题,应该充分开发教育资源,调动班内厦门土生土长学生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优势,轮流当小老师为同学们做示范朗读。这样生生互教互学,师生互教互学,真正实现了互动互促,不仅贯彻了审美教育的相互交流性原则,提高了音乐教学效率,而且创造了一个师生之间、同学之间情感交流的机会,培养了良好的人际关系。

2、意象图示教学法

闽南童谣教学的难点之一是很多学生不懂闽南方言。而童谣里意象又相当丰富。就可以利用图画的直观性特点,以生动形象的简笔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他们理解歌词。如闽南童谣《火金姑》是一首连锁歌,以拟人的描述法,从邀请萤火虫来喝茶开始,以各种食物的特性和声音的趣味来制造丰富的意象。它后一个短句和前一句的韵脚,配上一个押韵的食物名称,听起来非常有趣味。可以在黑板上画几幅简笔画:一只萤火虫,一碗茶,还有香蕉、龙眼等水果,学生眼看着简笔画,耳听着音乐的旋律,手击相应的节拍,就能收到良好的

以上就是《闽南童谣教学总结》的范文全部内容,涉及到童谣、闽南、幼儿、教学、学习、音乐、活动、他们等方面,觉得好就请(CTRL+D)收藏下。

Gz85.Com更多总结小编推荐

“唱响时代新童谣”活动总结范文


幼儿园要寓教于乐、融教于趣、化教于心,在童心中播下价值观种子,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唱响时代新童谣”活动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

“唱响时代新童谣”活动总结范文

为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突出价值引领,以喜闻乐见的方式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X月21日,XX镇第一幼儿园开展“创国家文明城市,唱响时代新童谣”系列创国文活动。

活动中,各班老师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将童谣创作和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相结合,小六班小朋友们学唱《中国梦,文明城》童谣,人人心怀中国梦,祖国辉煌在明天,铿锵有力字词间道出了浓缩的文化精髓,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小八班的小朋友跟着节拍,唱起了《核心价值观,字字记在心》童谣,一句句“心怀爱国志,敬业挂心里;诚信又友善,幸福露笑脸”,践行价值观,一起把梦圆。中三班的小朋友齐唱《24字核心价值观》童谣,动感的律动,“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心声在稚嫩的童声中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种子将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结出丰硕的果实。童谣守护多彩文明之花绚丽绽放;在岁月的长河里,童谣伴随一方文化记忆源远流长,人人都是文明使者。

该园负责人郭XX表示要紧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寓教于乐、融教于趣、化教于心,在童心中播下价值观种子,让幼儿们用响亮的歌声表达对创建国家文明城市的决心和信念。以童谣形式振奋幼儿心灵,激发动力,深刻理解创建国家文明城市的内涵,真正实现了教育的辐射力量。全体师幼不仅感受到了童谣音韵之美,同时也能用歌词中的内容提高自我,不断进步,为XX创建国家文明城市贡献自己的力量。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培训总结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学习培训总结

为深入贯彻教育规划纲要,落实《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国发〔XX〕41号)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的精神,帮助我园教师和家长了解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全面提高科学保教水平,根据上级教育部门的要求和我园的实际情况,我园有计划地组织教师进行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学习活动。

一、积极动员,大力宣传。

自从国家教育部印发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在得知这一消息后,我们就给教师进行了宣传,让教师从网络上了解相关的信息。 11月初教育局普教股给我们下发了电子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在接到电子版《指南》后,我们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进行印发,共打印了25本,发放给教师24本,做到了教师人手一本。紧接着我们制定出了《指南》学习活动计划,并根据计划召开了动员会,介绍了《指南》产生的背景及意义、基本框架、以及与《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关系等,让教师对《指南》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指南》既适用于幼儿园教师,也适用于广大家长。针对《指南》的这一特点,我们在动员老师学习的同时,也提议各班教师动员家长去学习。

二、认真学习,初见成效。

为了发挥教师自主学习的优势,本次《指南》的学习我们采用了自学的方式,要求教师认真通读《指南》,并及时做好笔记。经过一个月的学习,每位教师都按要求完成了4000字左右的笔记,写了一篇心得体会。

为了检查教师学习的实效性,教务处精心设计编印了《指南》答卷,从填空题、简答题到问答题都是《指南》中最基本的知识点。从教师上交的答卷来看,我们大部分老师对《指南》中的基本理念有了一定的了解,但个别教师对《指南》学习理解的还不够,致使一些简答题出现了错误。

为了使家园教育的步调一致,各班也运用不同的形式向家长进行了《指南》学习的推荐,有的班利用qq群向家长提出了学习《指南》的倡议,并将《指南》进行了共享;还有的班级利用家长会,向家长进行了宣传和介绍;还有的班级教师利用家长接送孩子时间,借助一些教育契机向家长进行了介绍,动员家长从网络上学习《指南》。

总之,《指南》精神的实质不是一次学习就能完全领会的,还需在今后的工作中通过深入学习,结合实际不断地去实践、去领会。

学习《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培训总结

通过学习,留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指南》将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每个领域按照幼儿学习与发展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划分为若干方面。每个方面由学习与发展目标、教育建议两部分组成。学习与发展目标部分分别对3~4岁、4~5岁、5~6岁三个年龄段末期幼儿应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大致可以达到什么发展水平提出了合理期望。于之前学习的《纲要》中幼儿五大领域的发展总目标相比,有了更详细、具体的认识。

《指南》让我清楚地认识到我所教育的每个年龄段孩子应该具体达到怎样的目标,而达到这样的目标,我可以根据教育建议采取哪些有效的措施和手段。这些细致的内容对于我这样的年轻教师来说,是非常宝贵的经验资源。对于我今后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具有非常大的指导作用,也可以有效防止对幼儿产生一些滞后或者超前的教育行为,从而违背幼儿自然发展的规律。

《指南》的学习让我意识到:孩子就是民族的未来,我们要了解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一切从有利于孩子的发展角度出发,反思我们过去的做法,删减不利于孩子发展的因素,俯下身子,倾听孩子的心声,了解他们的需求,给孩子真正需要的关爱,向孩子们学习,创设符合孩子发展需要的课程、环境、区域,让课程回归幼儿的经验,提供孩子操作的机会,让孩子通过与环境、材料相互作用来获得经验,让幼儿自主参与,引导孩子主动学习、探索,成为生活、学习、游戏的主人。

加强与家长的联系沟通,实现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的同步和谐发展,让家长也要转变观念,孩子的童年时短暂的,是不可逆行的,孩子的心是一块奇妙的土地,播下一粒思想的种子,就会获得行为的收获,播下一粒行为的种子,就会获得性格的收获;播下一粒性格的种子,就会获得命运的收获。让孩子学习他该学的东西,做他该做的事情。不把成人的意志强加给孩子,让孩子真正拥有幸福、快乐的童年。

《指南》是指导教师如何帮助孩子发展的,但不能把它当成标尺去测量幼儿,伤害幼儿,不能把变成束缚幼儿和自己的绳索。它提倡我们做一个研究型的老师,要善于观察幼儿,勇于反思自己。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认真贯彻《指南》的精神,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创新自己的教育理念,调整自己教育思路,为每一位孩子创出一片美好的未来。

南江小学教学工作总结



南江小学教学

本学期我校教学工作在上级的正确领导下,严格执行开学初制定的教学,我们立足科研兴教,科研兴校,以创建学习型学校,以领导提高管理能力,教师提高教育能力为工作重点,落实了课程方案,规范了,学校各项教学工作井然有序,教学质量逐步得提高,良好的学习风气逐步形成。现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总结。

1、建立健全校本教研制度,使校本教研走向规范化

本学期我校重新修订和完善的校本教研制度主要有:①校本教研三年规划;②校本教研实施计划;③学校各室教研职责;④校长、教导主任、教研组长、教师等各类人员的校本教研岗位职责;⑤校本教研经费保障制度;⑥教师集体研讨制度;⑦课题研究制度;⑧课堂评优制度;⑨校本教研奖惩制度;⑩校本教研成果总结、推广制度 。

校本研究的流程是:

①发现问题教师在自我反思中发现教育教学存在的困惑和问题,并和教研组的成员进行交流,选择大家都感兴趣的问题,作为校本研究的主题.

②制定计划搜集、学习、整理相关的文献,了解所要研究的问题的症结和关键,制定解决问题的计划和方案。

③行动实践根据制定的研究计划,教研组成员进行分工,分头开展教育教学实践和探索,并保持探索过程中的同伴互助。

④修改方案结合实践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教研组反思,修改原来的行动计划,使之更加符合教学的实际情况。

⑤再次实践根据新的实施方案再次开展教育教学实践,取得第一手的实践资料。并注意反思实践过程是否和修订之后的方案相吻合。若差距比较大,还需进一步修订方案,并进行第三轮的实践。

⑥总结反思教师个人将参加校本研究活动中感触最深的一件事、一个教育教学片段,通过案例的形式撰写出来,并和全组教师一起分享。同时教研组总结本教研活动的得失,写出教研活动的报告。

2、科研兴教、科研兴校,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我校发展途径是通过教育科研促教师的发展,进而实现学生的发展。在几次校本教研活动中,大家通过研讨交流,发现了一些问题如:

1)、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兴趣不浓,教师完成本节课的任务有困难等问题

我们对18位数学教师进行了调查。当前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72.2%的教师有时不能完成。只有27.8%的教师能节节课完成教学任务。

在推行新课程改革后,我校许多老师都多次承担公开课、示范课、研讨课。尽管是这样优秀的教师,还是坦言在平时的教学中课堂很活跃,但容易失控,浪费时间,可见,教师们虽然具有新课程的教育理念,但未能真正将理念落实到教育实践中。另外,教师们受原有经验制约,环节设计不够紧凑。原有经验与新理念之间存在着一定差距。同时,在我区数学教师素质大赛的公开课上,我们也发现有很多教师完不成教学任务。

针对调查的问题确立了数学课题关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面临的困惑的研究。并提出了具体建议和几点策略:

(1)、加强师资,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只有走出去,引进来我们的教学才不会陷入闭门造车的困境中,每位教师都很珍惜每次学习培训的机会。

(2)、开展经常性的教研活动,使教师有交流、互补的机会。如:集中研讨课程标准、课题实施方案,教材理解,教学方法的运用等。

(3)、不断积累经验,及时反思,把好的教学片断记录下来或录制回放。

(4)、发挥骨干教师、老教师的传、帮、带的作用,使青年教师迅速成长。

(5)在进行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时可以借鉴的几个方法:创造性的使用教材要依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而定;创造性的使用教材要依据学生的自身情况而定;创造性的使用教材要根据教学情境而定。

2)、作文教学中学生写作水平不高的现象已经引起了老师们的关注,我们也做了问卷和访谈

(1)教师为学生创造写作氛围方面

58%的老师表示注意自己在课上或课下的语言表达,有意识的使用书面语,42%的老师能创造机会挖掘学生潜在的语言表达的能力,16%的教师能经常与各科教师结合及时捕捉利用各种资源让学生练笔,5%的教师经常与学生一起扩大阅读量,一起交流阅读感受,68%的教师在学生写作注意了加大词句积累,32%的教师引导模仿写作忽视了学生真实情感的抒发,导致作文内容枯燥空洞。

(2)作文批改方面

50%的老师喜欢眉批,喜欢总批的占16%,赏析式批改占16%。主张学生互评作文的占74%,20%的老师对小本本经常作批改。在指导学生习作上,58%的老师能作个别指导,50%的老师仍做统一要求。可以看出多数教师还在仿写或提统一要求,没有注意挖掘个性作文。传统批改方式仍占多数,指导性不强。

针对调查问卷情况,现已确定了研究主题:挖掘身边资源,拓展作文教学领域。并提出了合理可实施的方案。如:这学期我校开展了每日一荐活动,学生把自己看到的好文章或好书籍每天推荐给全班同学,由大家给他推荐的文章评定等级。学校每月评选书香班级、书香家庭、小作家、先进个人,为学生建立优秀作文集锦,选拔更多的优秀作文向杂志社投稿。

3、鼓励教师参加教科研,提高教科研能力

1)、建立实效化的教科研网络

现任校长刘素娟十分重视教科研工作,她带头学习先进的教育科研理论,带头参加区、校教科研活动,及时把教育科研最前沿的信息带回学校,传递给行政、传递给教师,营造了健康、浓郁的学校科研文化氛围。

通过各种途径,采取各种方法和手段,鼓励教师做科研型的学者。我们把教科研工作置于核心地位,并把这一工作纳入全体教职工的考核评比之中。学校设立了教科研成果奖。

现在已初步形成人人有课题,个个搞研究的氛围。为使教育科研与教学实践相互促进,相互融合,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第一责任人的教育科研小组,发挥学校教科研积极分子的作用,将教科研工作进一步延伸、深化、做实、。每两周安排一次活动,学习理论,研究课题实验课,交流心得,在工作中不断培养和提高青年教师的教科研能力,形成了群体优势。

2)、实施规范化的课题管理

课题研究是教科研成果的核心工作,规范化的课题管理体制是学校教科研有效运行的重要保障。学校制定有相关的管理制度和奖励条例。有足够的经费保证科研活动的正常开展。一年来,我校重点做好以下两项工作:

(1)、认真做好省级十五课题结题工作

课题《信息技术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地位与作用》已结题,并获省级二等奖。

(2)、做好校级课题开题工作

开题之后,刘校长对教师们进行了课题的确定、课题材料的搜集、课题研究方法等内容的培训,确保课题规范操作。

为加强课题过程管理,学校做好各类课题的建档工作,为45周岁以下的教师人人设立教科研档案,收集好各子课题的原始资料和各课题的阶段性成果,注重课题探索过程,从而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

对于教师,我校注重开展校本化培训,要求教师做到资料积累齐全,填写详尽务实,每学期必须填写课题研究计划、上实验课、写好案例、反思、论文和阶段总结。平时带着课题进课堂,做到课题研究与课堂教学实践有机结合,鼓励教师以个案研究为突破口,勤于反思,善于总结,使课题研究进入理论实践理论的良性循环。期末上交教科研档案,组织课题评选。



"舞蹈教师个人教学总结"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