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税务征管体制改革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 2019.08.14

县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工作总结。

时间已经悄悄的和你擦肩而过,留着的只有记忆在时间的长河中我们都有过不同的经历,在事情过后,我们或主动或被动的写一篇总结,总结也是对自己的更优秀的自己负责,对于总结范文你有什么心得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县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工作总结”,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自全省全面实施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工作会议召开以来,我县严格按照省委、省政府主要负责同志重要讲话和省66号文件精神,把推进医改作为一项重大的德政工程、民心工程和责任工程,摆在突出位置,严把时间节点,狠抓关键环节,扎实稳妥推进改革。*月*日,药品实现零差率销售;*月,完成基层卫生院负责人公开选聘和医务人员竞聘上岗;*月,村卫生室全部实现一体化管理;*月,完成人员分流安置,全面实施绩效工资制度。截止*月*日,全县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顺利完成。现将我县基层医改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强化保障,奠定基础
(一)成立组织,加强领导。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医改工作,及时成立了以县政府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医改工作领导组,下设综合办公室和*个工作组,并从县直相关部门抽调人员集中办公;各乡镇分别成立医改领导组和办公室,明确专人负责,为医改的顺利推进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医改领导组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安排部署各项改革任务,及时研究解决推进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对重大问题,及时提请党政联席会、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研究,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负责、部门分工协作、乡镇合力推进的工作机制。
(二)吃透精神,完善方案。改革成效如何,政策把握是关键。及时组织开展了县、乡镇和医疗卫生机构等三个层次的动员大会,切实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医改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上来。采取集中学习、以会代训、专题培训等多种方式,全面加强对医改政策、精神的学习把握,吃透精神。在广泛调研、充分征求意见、学习借鉴试点县市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县实际,科学制定了医改工作实施方案以及基本药物、院长竞聘工作、人员竞聘上岗、岗位设置、分流安置、一体化管理等配套方案和实施细则,对医改的工作范围、目标、主要任务、关键环节方法步骤、时间节点和操作流程等进行了明确规定,确保医改工作扎实有序推进。
(三)明确责任,强化督查。为抓好政策指导和任务落实,我县建立了由县医改领导组成员单位、乡镇政府和县卫生局组成的三级联动包保责任体系;县纪检监察部门对改革各项政策执行实行全程参与、全程跟踪、全程监督,并会同县审计、财政部门联合制定了《关于严明医改期间纪律的通知》,明确政治纪律、工作纪律和财经纪律,严格责任追究;向社会公布举报电话、举报信箱,广泛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发现苗头及时纠正,有效预防违规违纪现象发生,整个医改工作做到过程公开透明,结果公平公正。

(四)宣传教育,营造氛围。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会议、培训等各种载体,全方位、多角度、广覆盖、高频次地深入宣传医改政策精神,建立医改新闻发言人制度,确定专人负责释疑解惑,全县上下形成了人人关心、支持、拥护改革的良好氛围。
二、深化改革,纵深推进
(一)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推进基本药物制度改革
一是全面实行零差率销售政策。*月底前,对全县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库存药品进行盘点清查,逐一将品名、数量、规格和进价等登记、造册。自*月*日起,全县各基层医疗机构全面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做到价格上墙、对外公示,库存药品全部按进价销售,且不高于国家指导价和省招标采购价格。二是规范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药品购销行为。自*月份起,严格执行省政府规定,基层医疗机构药品采购工作均实行报批制度,购药款通过国库支付中心统一拨付。*月*日,顺利完成基本药物补充药品集中配送招标采购工作。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面实行网上采购。为确保药品供应不断档、满足医疗用药需求,我县及时启动药品采购应急预案,对一些配送没有到位的急救药品、亟需药品实施网上应急采购,保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药品及时供应和诊疗工作的正常有序开展。
(二)建立科学合理的用人机制,推进人事制度改革
一是全面摸清底数,严格资格审查。组成专门工作小组,对全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人事情况进行专项调查。*月*日完成人员信息初核。*月*日前,县卫生局、人社局、编办又逐院逐人开展信息复核,将核查结果进行公示,并逐项登记造册,记录备案。经审查,改革前,全县各基层医疗机构共有工作人员*名,其中符合竞聘上岗条件共*名。二是认真核定编制,合理设置岗位。在对全县乡镇卫生院机构编制、实有人员情况全面调查摸底和反复测算的基础上,结合基层医疗机构岗位特点和服务人口等实际,对乡镇卫生院编制进行逐院核定。在核定过程中,严格执行省政府66号文件精神,实行乡镇卫生院编制总量控制,并根据医疗卫生资源布局和医疗服务需求统筹调剂。全县共核定编制(岗位)*个,其中设置专业技术岗位*个。三是坚持阳光操作,严格竞聘上岗。重点是严把院长公开选聘关和工作人员竞聘关。严把院长公开选聘。科学制定了《**县公开选拔竞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主要负责人实施办法》,并于*月*日正式启动院长选聘工作。经公开演说、群众民主推荐和组织考核考察等规定程序,从*名符合条件的竞聘人员中确定*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主要负责人人选,经公示后正式聘任。严把工作人员竞聘上岗。严格按照文件规定,并结合我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结构特点,在工作人员竞聘上岗过程中,规定专业技术岗位人员采取考核方式竞聘,工勤技术岗位人员采取考试与考核相结合方式竞聘。全县共有*人报名参加竞聘,经过考核和考试,共有*人被确定为定岗人员。经公示无异议后,各用人单位分别与聘用定岗人员签订了聘用合同。四是坚持以人为本,稳妥分流安置。按照坚持深化改革、加强队伍建设,坚持依法办事、严格政策执行,坚持以人为本、维护和谐稳定的原则,科学、稳妥推进分流安置工作。在分流安置过程中,做到逐人见面谈心,扎实开展思想教育和正面引导工作,赢得分流对象的理解、支持和配合,确保分流工作稳妥推进。到*月底,分流安置工作全部完成,共为*人办理提前退休和病退手续,为*人办理三年过渡手续,向自谋职业人员和清退的自聘人员发放补偿金*万元,支付养老保险金*万元。

(三)建立科学合理的补偿机制,推进运行保障制度改革
一是全面实行财务收支集中管理。撤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所有银行帐户,所有帐户余额资金全部划入县财政专户,全面实现国库集中收支管理。二是保障医改经费支出。将医改所需资金列入财政预算,确保了医改工作的顺利实施。医改工作全面启动后,县财政及时预拨经费,保障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转需要。目前,医疗业务费用由医疗机构按月上报计划,经县卫生部门审核汇总,由县财政部门核实后及时拨付;离退休人员经费由县财政安排,县卫生部门统一委托银行发放。三是组织核定政府补助经费。
(四)健全公正激励的绩效考核体系,推进分配制度改革
坚持突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公益性,做到绩效考核与社会效益挂钩,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为考核重点的基本思路,科学推进绩效考核工作。一是科学设置考核内容和标准。二是明确考核主体和程序。三是实行绩效工资制度。四是科学运用绩效考核结果,充分发挥导向和激励作用。补助经费发放与绩效考核相结合,考核实行百分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考核结果分为合格和不合格两个等次。考核合格的,政府补助经费足额发放;不合格的,按照比例核减。对考核合格且得分位列全县前三名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及其负责人,给予通报表彰,并结合绩效考核后的资金节余情况视情予以奖励;对考核不合格、得分位列全县最后一名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给予通报批评,并限期整改;连续3次考核均位列全县最后一名的,免去单位负责人职务。为充分调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工作积极性,明确规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超收不缴、超支不补,通过提高服务质量,增加服务数量取得的超额收入部分,允许其用于单位自身发展、增加职工福利和对工作业绩突出的职工进行奖励。
(五)推进村卫生室一体化管理,建立持续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
根据我县农村卫生工作实际,按照进得来、留得住、能运转、保稳定的工作方针,制定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实施方案和细则,科学稳妥推进。一是完善村卫生室硬件设施。结合民生工程的实施,全县*个村卫生室均全部达到省级标准化村卫生室要求。二是合理确定工作人员数量。为确保既能满足各项工作开展需要,又能保证工作人员能够有比较稳定的收入,对村卫生室工作人员按照所属行政村每*名农业户籍人口聘用*名的比例配备,每村至少配备2名。乡镇卫生院据此确定工作人员数,报县卫生局审核。三是扎实开展选聘工作。村卫生室工作人员从具备执业助理医师(执业护士)及以上资质或具备乡村医生从业资格的人员中,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通过本人自愿申请报名、考试等程序择优录用。竞聘对象可以选择本人所在乡镇内任何一个村卫生室作为竞聘单位,每人限报一个村卫生室,同时,实行近亲属回避制度,直系亲属不得申报同一个村卫生室。通过考试,全县共聘任乡村医生*人。村卫生室工作人员实行聘任制,聘期两年,实行聘期目标任务考核。四是民主推荐产生村卫生室室长。村卫生室实行室长负责制,卫生室室长由本卫生室工作人员通过民主推荐、协商产生,报乡镇卫生院备案。五是全面推行一体化管理。乡镇卫生院对村卫生室的设置、人员、业务、药械、财务进行统一管理,村卫生室法律责任独立、财务核算独立。六是实行药品零差价销售和新农合门诊统筹。一体化管理的村卫生室全部配备和使用国家基本药物,实行零差率销售制度并纳入新农合定点机构,按照新农合门诊报销的医疗服务项目执行相关收费政策,并对就诊人员开展报销补偿工作。七是实行强制医疗责任保险制度。各村卫生室统一购买医疗责任保险,切实增强村卫生室抗风险能力。八是加大政府保障力度。在省财政补助基础上,县财政每年对每个村卫生室补助*元,用于水电、计算机网络运行、软件使用维护、强制医疗责任保险费等日常运行费用补助。同时,县卫生、物价等部门专门下发文件,严禁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非经政府批准,以任何理由向村卫生室收取任何费用,努力降低村卫生室运行成本,确保村卫生室能够正常运转。

三、进展顺利,初现成效
此次基层医改推进过程中,我县认真落实政策规定,严格操作程序,强化工作纪律,注重结合实际,积极探索创新,各项改革任务进展顺利,实现预期目标,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是建立新型人事制度,人员结构更加合理。通过改革,全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人员打破了身份界限,全部实行聘用制,专业技术人员比例由改革前的*提高到改革后的*,其中大专以上学历的*人,中级以上职称*人,具有执业(助理)医师资质*人。从事公共卫生服务人员占*以上,医疗卫生服务特别是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得到了明显增强。
二是科学建立分配制度,人员工作积极性显著增强。全面推行绩效工资制度,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向一线倾斜,体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的激励原则。在职基层医务人员人均月收入由改革前的*元提高到*元;离退休人员离退休费用由改革前的*元提高到*元,工作人员工作积极性、主动性进一步增强。
三是医药费用明显降低,群众切实享受改革实惠。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后,全县乡镇卫生院药品价格平均下调*,村卫生室药品价格平均下调*%为群众让利近*万元。群众医疗费用大幅降低,有效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四是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得到加强。将公共卫生服务职能履行列为经费补助和绩效考核重点,充分发挥利益导向机制作用,充分调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从事公共卫生服务的积极性,全县县、乡、村三级医疗服务网络和三级公共卫生服务网络进一步健全,功能进一步完善。
四、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建议
一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债务负担较重。由于历史上财政投入不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多数采取负债的方式进行建设和发展,造成债务负担较重。实行医改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职能得到进一步明确界定,突出公益性质,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业务收入降幅较大,基本无偿还债务能力,县级财政也无力化解。因此,建议参照义务教育债务化解方式,上级财政加大投入,通过几年的时间,统一化解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债务。
二是基本药物制度改革不能完全满足群众医疗需求。基本药物目录和补充目录内容过少,甚至少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偿的药物目录,不能完全满足群众医疗需求。因此,建议结合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实际需求,适当增加药物品种。

GZ85.com更多总结扩展阅读

县域医药卫生一体化综合改革工作总结


**县域医药卫生一体化综合改革工作总结
(**县医药卫生改革办公室)

**县地处晋西南黄土高原,黄河与汾河交汇处,水深土厚,资源贫乏,经济发展较为滞后。全县总面积1080.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2万亩,14个乡镇,281个行政村,43万口人。其中,城镇人口3.09万人,农村人口39.8万人。**县古称汾阴,是中华民族及炎黄文化的发祥地。战国连横家张仪,初唐三杰之一王勃,盛唐重臣薛氏三凤,明末理学大师薛宣,真乃历史悠久,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民风纯朴,**人聪明幽默,**笑话更是劳动和智慧的结晶, 名扬久远。**文物古迹众多,尚书陵、王通墓、董永石碑、三王三凤故里,飞云楼、后土祠、秋风楼、发云寺、南阳塔,晋商李家大院,更有秦王屯兵及介子推隐居的孤峰山,北方最大的湿地西滩....,风景秀丽,美不胜收。
全县设有县级医疗卫生保健机构9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所、新农合、爱卫办、卫校、县医院、中医院、妇幼院、红十字会),5个中心卫生院(裴庄乡中心卫生院、南张乡中心卫生院、贾村乡中心卫生院、荣河镇中心卫生院、汉薛镇中心卫生院),9个一般卫生院(皇甫、里望、西村、通化、万泉、高村、光华、王显、解店),3个卫生院分院,2家民营专科医院,282家农村卫生所。
随着国家医改的实施,我县于今年被确定为运城市医药卫生一体化综合改革试点县。几个多月来,我县医改工作紧紧围绕县域六个一体化改革重点目标任务,积极探索县、乡、村一体化综合改革的有效途径,坚持政府主导,卫生部门协调,相关部门联动,整体稳妥推进,改革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加强领导,明确认识,把握机遇,增强实施医药卫生一体化改革的紧迫感。
我县作为运城市两个县域医药卫生一体化综合医改试点之一,对我们来说,是机遇、更是挑战。因为摆在我们面前的困难和问题是突出的。一是**县是全省有名的贫困县,2010年全县财政收入2. 5亿元,人均收入仅580元,全县农村人口与全省首批医改试点高平市持平,但财政收入仅为高平市32.5亿的零头。二是现有卫生人才短缺,全县卫生系统人员总数1405人(包括县、乡医疗机构临时人员、民营医院、村卫生所人员),县、乡卫生系统职工1062人,其中,全县执业(助理)医师352人,每千人拥有0.8人,注册护士209人,每千人拥有0.49人。特别是基层卫生专业人员严重不足,乡镇卫生人员按规定10人/万人口标准计算,应配备专业技术人员450人。但我县目前14个乡镇卫生院仅有126名。特别是基层公共卫生服务队伍力量薄弱,除每乡一名疾控人员已到位外,其他公共卫生人员(每乡3名卫生监督人员、1名妇幼保健人员、若干名公卫管理人员、)全部未配备到位。三是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基层医疗用房多为自筹建设,存在结构不合理,质量不过关的问题,亟待改造。以上这些问题是制约我县改革的根本症结。

实施县域医药卫生一体化综合改革,以五项重点改革任务为切入点和突破口,是有效破解农村卫生资源不足与浪费并存难题、推进卫生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切实缓解农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重大举措,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健康**、和谐**的重要保障,对此,县政府高度重视,及时组织召开常务会进行专题研究,积极开发领导层,克服畏难思想,提升对新医改的必要性及重要性的认识,使大家明确认识到,正是由于问题和困难的存在,医改才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千载难逢的发展契机。在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的基础上,县政府迅速成立了以政府县长为组长、卫生、发改、财政、人社、编办、等部门参加的**县医药卫生一体化综合改革领导组,制定出台了**县医药卫生一体化综合改革实施方案,由卫生、发改、人社、财政等相关部门联合制定的十多个医改配套政策措施也全部制订下发。为加速医改进程,确保医改实效,避免走弯路,入误区,我们先后多次组织相关部门人员到高平等医改先进单位取经探宝,为我县医改政策方案的制定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为强化责任意识,县政府与相关部门,县卫生局与基层单位逐一签订了医改工作目标责任书。一个政府主导,保障有力,上下联动、多方协调、共同推动的工作格局已经形成。
二、抓住重点,克服难点,突出特点,开创医药卫生一体化改革的新局面。
我县医药卫生改革有困难,更有优势,**人争强好胜不服输的精神,是我们前进的一大动力。通过确保基本、夯实基础、强建机制,我县医改顺利启动,并迅速驶入良性发展的快车道。
宣传发动,形成良好开局。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对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意义的宣传力度,切实提高全县上下对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使这项惠及广大人民群众的重大改革深入人心,努力在全县营造全党动员、全民参与、全社会齐心协力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良好氛围。为此,我们利用多渠道、多种形式,大力开展宣传发动工作,三次召开部门协调会议,两次系统动员会议,编印了《**医改动态》5期,网上发布医改信息15篇,举办电视医改政策讲座3期。
突出重点,分步稳妥实施。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一项长期任务,也是一项系统工程。我们按照县政府《关于县域医药卫生一体化综合改革的实施方案》要求,进一步深化、细化医改政策措施,量化、硬化具体工作任务指标和时间进度。按照积极稳妥、循序渐进、先易后难、重点突破、分步实施的原则,在明确医改指导思想,制定和完善各项医改方案的基础上,提出全县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分三步走的总体思路:第一步:建立和完善政府补偿机制,在继续落实好新农合、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经费的基础上,重点落实好基本药物制度保障经费,尽快实现全县三级医疗网零差率用药;同时,建立和完善人才流动机制,加大人才招聘力度,落实卫生人员工资待遇,从根本上解决我县卫生人才严重缺乏的问题,以适应卫生改革的形势;第二步:推行公立医院人事管理与分配制度改革,大胆实行院长公开竞聘制,推行全员聘用制,科学、合理岗位设置,建立健全激励和绩效考核机制。强化内部管理,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全面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让人民群众真正感受到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成果。第三步:全面推进乡、村一体化管理,完成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公益性定位和功能转换,重点搞好基层人员编制、工资报酬、工作任务三落实。

加大投入,提供有力保障。一是进一步加大对卫生事业的投入,建立完善卫生事业发展保障机制。县财政对卫生事业的投入比例为县财政支出的10%以上,且每年增加1-2%,重点用于支持公共卫生、农村卫生、城市社区卫生和基本医疗保障。二是设立年度卫生事业发展基金。县财政每年拿出300万元,用于卫生人才培训、专业技术骨干引进、培养和新技术应用,以提升县级医疗单位整体医疗服务能力。三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3500万元,新建县人民医院综合住院楼,建筑面积12000平方米, 2011年建成投入使用。投资214万元,新建县急救中心,建筑面积700平方米,年内立项、环评。投资375万元,实施卫生监督所选址规划和建筑设计,争取年内破土动工,县财政予以安排配套资金。四是加大医疗设备投入。县财政每年拿出一定比例的设备购置专用资金,用于县级医院先进诊疗设备购置及常规医疗设备的更新。
重视人才,把握关键环节。为促进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打破制约我县卫生事业发展的瓶颈,我们首先深入开展调研,撰写了建立和完善卫生人才招聘、使用和流动机制的调研报告,作为县长的调研主题,为政府部门决策提供了翔实的依据,并在市、县政协会议上作了典型发言。其次,制订出台了《**县公开招聘卫生人员实施方案》。明确了招聘原则、办法和程序。实行新进医疗卫生技术人才公开招聘制和执业资格准入制度,在人员招聘上做到四个坚持:坚持公平、公开、公正、择优的原则;坚持执业资格优先原则。开辟人才流入绿色通道,研究生并取得执业医(护)师资格的随报到随招聘,大专毕业并取得执业医(护)师资格免试考核录取,其他人员包括大中专毕业生公开考试录取;坚持招录全部面向基层,县直专业人员从基层人员中择优选拔的原则;坚持招录有扎根农村基层奋斗终身和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意识的人才,确保能留得住、用得上的原则。再次,各医疗卫生单位结合实际分别制定了切实可行的人才培训规划和年度培训计划,保障所有卫技人员业务三年一轮训。四是制定倾斜优惠政策,鼓励在职医护人员参加成人学历,乡村医生参加中专学历教育。五是按照资源共享的原则,实施人才资源整合,实现人才共享。鼓励人才合理流动,全面盘活人才资源。六是建立一套公平、公正、合理的人才评价体系,完善人才奖励办法,鼓励人才创新。
认真考核,促成良性机制。加强考核奖惩工作是做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的重要保证。我们把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成效作为检验各医疗卫生机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执政能力、执政水平的重要标准,列入干部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层层建立并签订了医改工作目标责任书,并将考核结果作为干部任免、绩效考核、奖惩兑现的重要依据。加强对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各项工作落实情况的督促检查,对工作扎实、成效显著的单位予以表彰奖励,对因工作失职、渎职引发影响改革工作重大问题的,要严肃追究有关领导和相关人员责任。

三、医药卫生一体化综合改革成效显现
我县改革起步早,试点确定的较晚,其实很多工作已经走前了一步,像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药品采购招标等,凭借全省卫生改革强劲的东风,促使我县医药卫生一体综合改革更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一)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实现基层医疗卫生工作重点的根本转移。
去年六月份我县启动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以来,我们通过一抓组织,制定方案。成立了以分管副县长为组长的**县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领导组,以卫生局长为组长的**县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技术指导组,制定出台了**县国家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方案及涉及九大公卫项目的工作计划、流程,工作制度、职责,绩效考核标准、经费拨付办法等配套文件。为项目工作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撑和基础保证。二抓技能,培训先行。对县、乡、村三级及社区服务中心(站)人员进行了全面系统公卫基础及操作技能岗前培训。三抓试点,典型引路。运用典型引路,以点带面,推动全盘。坚持运用重点推动、试点先行、亮点带动、难点攻克的工作思路和方法,以居民建档项目为先导,以特殊人群服务为重点,突出宣传健教活动亮点,攻克时间紧、人员少、涉及面大、任务繁重的难点,从而促进了全县项目各项工作的健康、有序开展。四抓健教,宣传跟进。利用多形式,多视角,多辐射,全方位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在全省率先开展卫生系统禁烟活动,成立健康教育协会,编发《健康**》专刊、《**公卫简报》,组织专业健教宣讲队,开展健康教育进万家活动,开辟《**人报》健教专栏,设立专家健康咨询热线,创办公卫网络博客宣传平台,局公卫博客点击和浏览率日高达1500余人次,利用网络平台及信息快车道,构建全县公共卫生宣传教育大本营和资源共享,信息互通,交流学习的大课堂,成为我县健教工作一大亮点。五抓督导,深入基层。我们将督导检查始终贯穿于项目实施的全过程。建立了层层督导及督导情况报告制度。县项目办人员沉下基层,深入了解情况,认真寻找差距,及时解决问题,及时总结和推广先进经验和做法。强有力的督导措施,确保了我县项目工作高起点、高质量、高标准。六抓落实,严格考核。我们认真制订了项目考核办法和标准,每个项目考核都有明确、具体的细化、量化、硬化指标。如居民建档,要通过四率考核,即:建档率、建档合格率,规范体检率,群众满意率进行考核。老年人管理项目除了以上四率考核,还要考核随访、健康指导、不良生活习惯干预等指标。项目经费的拨付严格按照考核结果兑现。由于措施得力,我县实施公共卫生项目工作的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目前,全县城乡实行居民健康档案管理363985人,管理率达84.6%。其中,农村居民建立健康档案360153人,城镇居民建立健康档案3832人。重点人群分别纳入健康管理,老年人达38627 人、孕产妇达3041 人、0-3岁儿童达9357人、重性精神病达1496人、慢性病达24784人。健康教育工作取得实效,群众防病意识大大增强。预防接种、传染病防治、妇幼保健、重点人群健康管理等项目工作日趋规范化、常态化。随着公共卫生项目的不断深入开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已走出了重治轻防的误区,实现了卫生工作重点的根本转移。

(二)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和体系日趋完善,实现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全覆盖。
基本医疗保障制度2008年在我县正式启动,我县目前已初步实现了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全覆盖。2011年参合392338人,参合率98.5%。2010年全县共有250518人次享受新农合政策补偿,共支付基金5422.4774万元。截至今年七月底,城镇职工、居民参保30791人,其中,城镇职工参保人数17693人,达到100%。城镇居民参保13098人。民政医疗救助322人,救助资金100.8万元。今年,我们要使全县参合率保持在98%以上,力争达到100%, 2011年使参合农民住院补偿比例在市、县、乡定点医疗机构达到60%、70%和80%以上,市外定点医院达到45%以上,5万元封顶。扩大大病补偿范围,将参合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和儿童白血病纳入单病种报销范围,补偿比例达到70%。同时,逐步完善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实现县域内城乡居民健康一卡通。
(三)全面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建立科学、规范的药品流通和使用机制。
我县自2010年起在乡镇医疗机构实施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制度,截至今年7月份,医疗机构基本药物使用基本药物品种达387种,基本药物平均使用品种比例为90%以上,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政府补贴136万元。今年11月底前,基本药物制度要延伸到县级医疗机构及村级卫生所,由乡(镇)卫生院为辖区村级卫生所统一采购配送。实行基本药物制度后,我县集中采购的基本药物价格比国家指导价格平均下降40%左右,今年在2010年的基础上平均再下降10%左右。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有效遏止了药物采购、使用过程中严重存在的腐败现象,抑制了药物虚高价格,真正减轻了群众看病就医负担。
(四)强化卫生行业内部管理职能作用,构建县、乡、村一体化管理新模式
1、统筹全县卫生建设规划,合理配置县域卫生资源。县编办会同卫生部门于今年6月底前,已完成全县医疗卫生机构人员编制重新核定工作。县卫生局将根据不同地域、不同功能、不同需求统筹调配使用,实行动态管理。县人社局根据各单位编制及现有人员情况,已基本完成全县卫生系统岗位设置。目前,我县共设置综合性医院2所(县人民医院、县第二人民医院),中医医院1所,县级公共卫生服务机构3所(卫生监督所、疾控中心、妇幼保健院),符合设置标准,满足卫生监督、预防保健服务和就医需求。设14个乡镇卫生院,其中5所中心卫生院,9所一般卫生院,另有3个卫生院分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政府举办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我们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做法,租赁房屋,招聘人员,在县城设立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8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并全面铺开工作。281个行政村设置村卫生所282个,达到全覆盖,能满足农民群众就医需求。

2、建立县、乡医疗卫生单位院(所)长、中心主任公开招聘机制。
实行院长公开招聘,取消事业单位行政级别,克服行政干预的弊端,确保卫生工作政令畅通,令行禁止,真正构建全行业一体化垂直管理新模式,是医改是关键之举。为此,县委组织部、人社局、卫生局三家联合制定了关于公开招聘县、乡医疗卫生单位院(所)长、中心主任和实施方案,通过组织理论考试、面试答辩、社会测评等综合考评方式,严格把握人选标准和条件,着力选拔政治坚定、领导能力强、能驾驭全局、善于抓班子带队伍、民主作风好、清正廉洁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担任院长。目前县级医疗卫生单位院(所)长、中心主任公开招聘工作已经全面铺开。
3、搞好人事制度改革,激活医疗机构内部管理潜能。
我们一是以县医院为重点改革公立医院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监督机制,建立健全了三个体系:医院管委会、院委会和监委会三权协调制衡体系、集体决策和院长任期目标责任制科学评价考核体系、社会与部门监督管理评价体系,落实奖惩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建立和完善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及重大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投资项目、大额资金使用集体决策机制。二是实行人事制度改革,制订出台了《**县医疗卫生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方案》、《**县卫生人员竞聘上岗指导意见》,在全系统推行竞争上岗、全员聘用制和绩效工资制,有效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在县、乡医疗卫生卫生单位实行定编、定岗不定人的动态合同制管理,实现三个转变即:变固定用人为合同用人,双向选择,人员能进能出;变因人设岗为因事设岗,岗变薪变,职务能上能下;变固定工资为绩效工资,奖优罚劣,待遇能高能低。三是强化医疗服务质量管理。加强医院内涵建设,严格临床诊疗和技术操作规范,优化服务流程,提高服务水平;四是加强卫生行业社会监管机制。建立卫生行政部门牵头,医改成员单位组成的定期巡查、明察暗访制度,对重大医疗质量安全问题进行责任追究,建立医疗事故问责制度。
目前,我县医疗卫生机构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已进入实质性阶段,各单位人员重新核编及岗位设置已基本完成,全员聘用、竞争上岗正在进行,由于我县卫生人员缺乏,空岗情况严重,人员分流压力不大,个别单位存在岗聘不符人员,我们结合实际,制定了《人员分流方案》,采取了学习待岗、竞聘转岗、自谋职业、内部退养、清理辞退五种办法,稳妥解决卫生系统人员分流问题。

4、完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实行乡、村一体化管理。
乡、村一体化管理。即:全员聘用制、绩效工资制、定额补贴制以及建设、行政、业务、人员、药品、财产三制六统一管理模式。乡村医生实行县聘、乡管、村用。针对我县村级卫生人员短缺(一村仅一人)的现状,制订出台了《**县村级卫生所改革方案》及《村卫生所人员聘用管理办法》,《方案》及《办法》就村医聘用、工作任务、聘后管理、绩效考核、工资待遇等方面做了具体、明确的规定。在此基础上,我们一是对全县所有村级卫生所人员进行了公开竞聘上岗,淘汰了41名到令及不合格落聘人员,较好地解决了村级卫生人员流动、聘用及新旧交替问题。二是结合我县实际,按照1500人口以下1人,1500-3000人口2人,3000人口以上3 人的最低标准,新招聘了104名村级卫生人员,优化了人才结构,充实了人员队伍。三是硬化、量化细化工作考核标准,突出考核的时效性、操作性和公平性,减少了考核环节,提高了考核效率。四是改变购买服务补助形式为绩效考核工资制,通过基本补助、绩效工资、奖励补助三项指标,落实村级卫生人员待遇,月均补助标准为800-1000元。加上基药补助、医疗收入,提高了村级卫生人员报酬待遇,极大地调动了基层卫生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稳定了基层卫技队伍。
5、加大综合绩效考评,建立科学、规范的工作绩效评价体系。建立以服务数量、质量、效果和居民满意度为核心,公开透明、动态更新、便于操作的工作考核机制和评价体系。对基层卫生人员实行一年一考核,考核内容:主要包括综合管理、公共卫生服务、基本医疗服务和群众满意度四个方面。考核结果将直接与政府补助和乡、村医疗卫生机构负责人的奖惩及医务人员收入水平挂钩。对公立医院考核由县卫生局组织考核,财政、人社部等部门对考核结果进行审核,考核结果,作为单位经费补助、岗位绩效工资分配的主要依据和其晋级、奖励以及聘用、续聘和辞退的重要参考依据,实行考核结果与职工个人收入挂钩。为此, 我们制订出台了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单位绩效考核办法及其《实施细则》、《公共卫生机构及基层卫生单位绩效工资实施意见》等实用性、可操作性文件,并予以全面贯彻落实,逐步形成了群众满意、部门配合、社会认可、上级肯定、员工敬业的考核导向激励机制,充分调动了广大医疗卫生人员的积极性,增强基层活力,切实将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重心引导和转移到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上,提高了公共卫生服务和医疗服务水平。

(五)明确医疗卫生工作公益属性定位,建立政府长效补偿机制
1、改革公立医院的补偿机制,推进医药分开,改革以药补医机制,将公立医院补偿由服务收费、药品加成收入和政府补助三个渠道改为服务收费和政府补助两个渠道;加大政府投入,政府负责公立医院基本建设和大型设备购置、重点学科发展、符合国家规定的离退休人员费用和政策性亏损补贴等,对公立医院承担的公共卫生任务给予专项补助,保障政府指定的突发公共事件医疗救援、紧急救治、卫生支农等公共服务经费。
2、坚持政府举办,加大卫生投入,重点搞好人员、房屋、工作三落实:一是人员落实。通过建立和完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公开招录机制,开辟人才流通绿色通道,实行优秀人才随时录用,执业资格免试录用倾斜政策,积极培植卫生人才队伍,优化卫生人才结构。根据县政府医改方案,为解决我县卫生人才短缺的现状,县政府用三至五年时间,每年为卫生系统招录250300人,逐步补充到位。目前,招录方案已制定,公开免试录用及考试录用工作正在开展。此次招录人员全部纳入基层事业单位人员编制和财政全额预算工资。二是房屋落实。今年重点搞好汉薛、南张、裴庄、光华、贾村和荣河5个中心卫生院基本建设,按每院3000平方米,300万元投资建设,县财政保障配套资金。理顺经营管理体制,对光华等四个承包经营卫生院,由县财政出资协商收回。制定全县乡镇卫生院危房改造规划,用三年至五年时间全部予以新建或改建。三是经费落实。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经费、村医补助、基本药物制度经费, 2009年度、2010年度均已拨付到位。2011年县政府配套资金已纳入县财政总体预算。
3、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构建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加强农村卫生所网底建设,整合基层卫生资源,充实基层卫技队伍,提高公共卫生保健服务能力。
4、保障卫生信息网络运转,建立统一管理、互通互联的全县医疗卫生管理信息网络平台,为实现县、乡、村一体化管理提供技术支撑。配备县、乡、村专业管理人员,配置安装电脑、程序等软、硬件设施,县政府提供保障和维修资金。逐步建立公卫、药品、医疗服务、应急救援管理系统为一体的信息管理体系。
四、存在的困难、问题及努力方向
一是基层基础建设薄弱。乡镇卫生院大多为近年集资建设或自筹建设,不符合设置要求,且多为危房,存在质量和安全隐患。村卫生所没有真正实现集体举办,医疗用房95%以上为私有,且存在布局不合理、不规范。

二是基层卫生人才严重缺乏。尽管我县三级公共卫生管理和服务网络已经基本建成,但基层卫生机构编制设置不足,且现有编制空缺,人员短期难以招聘到位、现有人员素质较低,多无资质,难以适应当前繁重的公共卫生工作的形势和需要。
三是医疗设备技术滞后。高、精、尖医疗设备购置力不足,陈旧设备换代更新不够,严重制约了技术的更新和医疗服务层次的提升。
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我们将采取有效措施,着力予以解决。
一是落实基本药物制度资金。今年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全部配备使用基本药物。县、乡医疗机构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政府按30%补偿,县、乡医疗机构需补偿579万元。村卫生所按照服务人口每人4元(省2元,县2元)的标准补偿,需补偿180万元。县、乡、村三(工作总结之家:;卫生资讯网:;卫生健康网:)级医疗机构共需补偿资金759万元。
二是落实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县级配套经费。按2010年中央和省市资金保障比例(国家占60%每人15元,省、市、县共占40%每人10 元,比例为5:1:4),今年县财政每人配套4元,共需安排180万元。
三是建设卫生信息平台。建立统一管理、互通互联的公卫、药品、医疗服务、应急救援管理系统为一体的全县医疗卫生管理信息体系,配备县、乡、村专业管理人员,配置安装电脑、程序等软、硬件设施,所需保障和维修资金50万元。
四是设立全县卫生事业发展基金。重点用于卫生专业人员继续教育经费、高、精、尖业务骨干及学科带头人的培养,以及高、新技术的引进、更新。以解决我县卫生专业人员素质低下、技术水平滞后的问题。
五是实行城乡居民医疗保障一体化管理。我们借鉴古交、襄汾经验,构建社会医疗保障一体化运行机制,统一管理模式,统一筹资标准,统一补偿办法,统一即时结报,实行全民就医一卡通,实现资源共享。

县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总结


2010年,我县医改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南宁市医改办的精心指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医改的思路,突出重点、创新机制、完善制度,使我县各项医改工作稳步有序开展。现将一年的医改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县共有医疗卫生单位26个,其中乡镇20家(中心卫生院5家。普通卫生院15家),县直3家(县人民医院,县、),以及县、县、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中心。全县核定编制数2117个,实在编医务人员1793人(县直1025人、乡镇768人),聘请技术人员1117人。
二、主要做法及工作成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目标和责任
1.成立领导小组,完善组织机构。为了进一步加强对深化改革工作的领导,今年9月上旬,我县成立了XX县深化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负责组织拟定全县配套政策和实施方案,统筹协调解决全县医改工作中的重大问题,督导检查全县卫生系统贯彻落实国家、自治区、南宁市和县有关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的部署和政策。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地点设在县卫生局,办公室人员从有关单位抽调,目前共有5名专职工作人员负责办公室日常事务工作。
2.明确工作任务,落实工作责任。9月中旬,县人民政府下发文件,明确了各有关单位的工作任务和职责。要求县发展和改革局负责将医改工作相关内容纳入到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根据需要安排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并研究制定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收费标准和药品价格管理办法;县卫生局负责做好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依法实施医药卫生专业机构、人员的准入和管理,并指导开展医药卫生工作,组织对医药卫生工作的监督、检查、评估和技术指导,加强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逐步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巩固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开展医药卫生相关调查和信息收集工作;县财政局、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县委宣传部、县编办等单位分别负责资金安排、医疗保障制度建设、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宣传、牵头研究制定医疗卫生机构人员编制标准意见等工作。目前,各相关部门都能按照各自工作职责积极开展各项工作。

(二)广泛开展医改政策宣传工作,营造良好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
1、多形式宣传动员。通过《今日XX》、XX电视台等新闻媒体报道宣传医改的重大意义、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下发有关医改工作任务的政策文件以及下一步基层卫生机构综合改革的学习资料到全县各医疗卫生单位,同时要求各基层医疗卫生单位通过组织学习培训班、板报栏等多形式学习下一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的有关政策,使基层各医疗卫生机构人员早认识、早准备,提前进入状态。
2、深入基层开展摸底调查工作。通过深入基层医疗卫生单位调研,了解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状况,及时开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核编工作,提前理清思路,吃透政策,为我县下一步实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做好充分的准备。
(三)扎实推进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各项工作
1.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一是加快推进城镇职工及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作。全县2010年目标任务参保人数为8.17万人,截止2010年12月31日参保人数为82255人,完成全年任务100.67%,其中城镇职工参保人数为44002人,城镇居民参保人数为38253人;基金征缴目标任务数为3520万元,已完成5907万元,完成全年任务167.81%。我县城镇居民医保政府补助标准从100元/人/年提高到了120元/人/年。为切实做好我县困难企业退休人员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工作,经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财政局、监察局三家联合会审,确认XX县黎塘糖业烟酒公司等60家企业为困难企业,涉及退休人员3264人,其参保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二是积极做好新农合参保和补助工作。2010年全县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 807661人,参合率91.49%,达到了区、市提出的参合率90%以上要求;我县新农合补助标准每人每年从100元提高到了150元;所有的五保户4297人、低保户21897人、残疾人2000人,独生子女户及计生纯二女户6201人全部由县财政代缴参合费。实行门诊统筹后农民缴纳的参合费80%可以自己支配和使用,门诊输液还有50元的报销;母亲参合后新出生的婴儿(缴费期后出生)不用再缴费参合,可以与母亲一起享受新农合报销补偿待遇。我县中医、民族诊疗技术的报销比例在原基础上提高10%,最高住院补偿为5万元,大大超过了农民纯收入的6倍,新农合政策范围内的住院费用报销比例达到60%以上。三是进一步落实城乡低保和农村五保对象的医疗救助政策。对农村低保对象经新农合报销后,再给予每人每年累计门诊救助300元、住院每人每年累计救助3000元;对农村五保对象经新农合报销后,原则上再给予每人每年累计不超过10500元的全额救助;对城镇低保对象经基本医疗保险报销后,再给予每人每年累计门诊救助300元、住院每人每年累计救助5000元。其中,城镇低保中的三无人员,每人每年累计门诊救助500元、住院每人每年累计救助6000元。四是大力推广就医一卡通工作。根据南宁市人民政府的统一部署,2010年11月1日起,启动城镇职工和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市级统筹,全市实行统一的基本医疗保险政策,目前我县已发放IC卡8万多张,全县26家定点医院、40家定点药店已全部开通刷卡业务,实现全市联网,真正实现了一卡通。五是认真做好流动就业人员医保关系转移接续工作。2010年5月14日,我县医疗保险管理中心黎塘报销点正式揭牌运行,切实解决了医疗费用报销难的问题。截至2010年12月31日,黎塘报销点共为参保人员办理报销业务555人,金额140万元。

2.加强基本药物质量监管,保障基本药物的质量和供应
(1)加强基本药物质量监管。加大对基本药物的抽检力度,2010年共抽取26批次的药品送检,经检验有12批次药品不合格,对不合格药品依法进行立案处理,确保了基本药物质量安全,保障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顺利进行。
(2)全面开展药品安全整顿工作。2010年组织开展了人用疫苗专项整治行动工作、开展防控手足口病药品检查、节假日期间药品检查等专项检查活动,今年累计出动行政执法人员406人次、车辆220台次,检查涉药单位498家次、受理举报投诉涉药事件10起、查处非法经营药品点5个和集市经营药品地摊15个,共立案查处违法案件19起,涉案金额1.21万多元。
(3)切实转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机制。进一步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主动服务、上门服务,开展巡回医疗,提高乡镇卫生院门诊占医疗机构门诊总量的比例。县人民医院、中医院、妇幼保健院等三家二级医院开展巡回医疗9次,出动医务人员115人次,诊病239人次,各乡镇卫生院正在积极开展主动上门服务工作,一甲卫生院及中心卫生院制定了2011年主动上门服务计划,占医疗机构门诊总量的5%。
(4)密切跟踪监测基本药物市场价格和供应变化,为我县2011年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做好充分准备。
3.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1)加快推进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对2010年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的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3个项目进行全程跟踪管理,三个项目在2010年8月26日起已陆续开工,计划建设规模40000平方米,总投资12000万元,其中中央补助2600万元,自治区财政配套资金520万元,业主自筹8880万元的XX县人民医院综合住院大楼建设项目,已完成投资185万元。计划建设规模600平方米,总投资120万元,其中中央补助100万元,自治区财政配套资金20万元的古辣中心卫生院住院楼扩建及污水处理项目,已完成投资13万元。计划建设规模60平方米,总投资5万元,其中中央补助4万元,自治区财政配套资金1万元的宾州镇文伟村卫生所业务用房建设项目,已完成投资1万元。
(2)加强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2010年以来我县实施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制定农村医疗卫生岗位需求计划。 2010年为乡镇卫生院招收 3名定向免费医学生。加强县级医院医疗卫生人才培养,安排10名县级医院骨干人员到三级医院进修学习,巩固和完善了三级医院与县级医院长期对口协作关系。
(3)鼓励和引导医疗卫生人才到基层服务。2010年以来通过事业单位招聘考试,我县为乡镇卫生院招聘执业(助理)医生45名,在岗培训乡镇卫生人员 84人次、村卫生室卫生人员250人次,完成卫生服务人员在岗培训任务。吸引和鼓励22名医疗卫生人才到基层服务,推动了乡镇卫生院人才队伍建设,提高了农村医疗服务水平。

(4)加强村卫生室建设和村医技术支持,保障村医合理收入。我县共有乡村医生870名,2010年共举办中医技术推广培训班三期,参加培训的乡村医生210人次。我县从2010年3月起实施乡村医生承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补助政策不低于300元/月/人,截止到2010年12月底,共发放补助资金261万元。
4.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
(1)实施9类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一是建立居民健康档案项目。全县建立城镇居民健康档案62159份,建档率为40.32%,超额完成了2010年城镇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40%的工作任务;建立农村居民健康档案229165份,建档率为25.1%,超额完成了2010年农村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20%的工作任务。二是健康教育项目。全县共举办各类健康教育讲座192次,出版健康教育专栏668期,开展公众健康咨询活动148次,发放健康教育资料253122份;健康教育受益群众31724人次。三是免疫规划项目。全县预防接种各类疫苗221009针次,其中15岁以下儿童乙肝疫苗实补种24558针次;全县卡介苗接种率为98.91%、糖丸接种率为96.23%、乙肝接种率为90.83%、百白破接种率为94.98%、麻疹接种率为87.78%;扩大国家免疫规划5种新增疫苗的接种率比2009年有所上升,但大部份乡镇仍有1-2种疫苗接种率不达标。四是传染病管理项目。全县各项目单位共报告乙类传染病例865例,丙类传染病例5496例;2010年我县94.26%的传染病报告率比往年93.59%的报告率有所提高,为传染病的防控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五是儿童保健项目。全县新生儿11717人,访视2次以上人数为11386人,新生儿访视率97.18%;全县0-3岁儿童46538人,系统管理0-3岁儿童38240人,儿童系统管理率82.17%。超过了项目规定的新生儿访视率90%,儿童系统管理率70%的工作要求。六是孕产妇保健项目。全县产妇11793人,住院分娩率为99.81%;孕期保健5次以上人数为11510人,孕产妇保健覆盖率为97.60%;产后访视2次人数为11540人,系统管理孕产妇11345人,孕产妇系统管理96.20%。均达到了项目要求的孕产妇保健覆盖率达到90%以上,孕产妇系统管理75%以上,孕产妇住院分娩率95%以上的工作要求。七是老年人健康管理项目。各项目实施单位已为辖区内65岁以上的16975位老年人进行了健康体检并建立了健康档案,通过健康知识宣传,健康指导65岁以上老年人21795人次。八是慢性病管理。各项目实施单位已登记管理高血压患者3976人,其中规范管理高血压患者2833人;登记管理糖尿病患者412人,其中规范管理糖尿病患者311人。九是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项目。目前我县管理重性精神病395人,随访精神病人504人次数,综合评估精神病人413人次。

(2)实施艾滋病防治攻坚工程。2010年,我县根据自治区、南宁市的统一部署,结合实际情况,积极组织实施防治艾滋病攻坚工程。一是加强领导,明确职责。我县成立了防治艾滋病攻坚工程领导小组。设立防艾办,落实人员负责防艾办日常工作。制订了《XX县防治艾滋病攻坚工程实施方案(2010-2014年)》和《XX县防治艾滋病攻坚工程目标管理责任考核评估办法》,各部门、各乡镇与县人民政府签订了《XX县防治艾滋病攻坚工程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和《XX县2010年为民办实事艾滋病综合防治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同时出台《XX县艾滋病职业暴露专项资金管理暂行规定》,每年划拨5万元作为我县艾滋病职业暴露专项基金,并足额拨付到位,各项资金专款专用。二是广泛开展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工作。我县积极组织卫生、疾控等部门,印制和发放艾滋病防治传单125000份、手册7500份、针具交换宣传材料6000份。制作250个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栏,并深入村庄开展艾滋病宣传培训活动13次。至2010年12月底,全县共有25家医疗卫生单位开展宣传培训工作,制作艾滋病宣传广告牌25个,设置宣传栏25个,书写艾滋病宣传标语160多条。三是开展预防干预与治理。对高危人群进行干预,针对吸毒成瘾者开展美沙酮药物维持治疗。积极开展清洁针具交换工作,开展娱乐服务场所暗娼干预工作,开展艾滋病咨询检测服务,开展阻断母婴传播工作,控制家庭内传播,开展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治疗工作,进行男性行为人群干预。今年9月我县新增安全套自取箱200个,使全县233个村(居)委安全套自取箱覆盖率达100%;155个公共场所中有129个安装了安全套自取箱,覆盖率83%;通过自取箱累计发放安全套58500只。四是开展临床治疗工作。设立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定点医院(设在县人民医院),从2005年起常规开展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和抗机会性感染的治疗和预防工作。2010年新增治疗病人65例,累计治疗194人,完成国家任务指标的139%。利用我县医疗卫生机构网络,开展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的随访、支持关怀工作,治疗一年后病人随访干预比例为69.2%(23/39),治疗一年后病人存活并坚持治疗的比例75%(39/52),其他指标达到国家要求。五是开展关怀与救助工作。出台《XX县艾滋病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及家庭生活救助管理办法》、《XX县艾滋病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及家庭生活救助管理办法》,落实艾滋病致孤儿童免费就学政策,目前我县辖区内尚未发现有艾滋病致孤儿童。利用联合国儿基会阳性妇女支持关怀项目,采取生活上照顾、生产上无息贷款扶持、心理上支持的方式开展HIV阳性妇女和儿童及家庭的支持关怀工作。2010年得到关怀的HIV阳性妇女和儿童52人,共有3户家庭获无息贷款开展生产自救,发放生活救助6万多元。六是切实抓好干部培训。制订了《XX县干部教育艾滋病防治知识培训工作方案》,开展干部艾滋病防治知识培训。2010年11月进行了一期防治艾滋病知识师资培训,共培训人员120多人。12月上旬,对全县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进行艾滋病防治知识培训,受训人数达900多人,发放宣传单1000多份。充分利用干部培训班、组工讲堂、网络空中党校等形式,组织开展艾滋病预防知识学习活动。七是开展防治艾滋病科学研究。为探讨和建立一个适合我县吸毒人员的社区戒毒和帮教工作模式,我县已申请实施《美沙酮维持治疗社区支持关怀模式探讨》科技研究与技术开发项目,目前该项目已基本获得通过。

(3)稳步推进农村改厕工作。我县今年获准中央农村改厕项目8000座,项目资金480万元。通过各级干群共同努力,较好地完成了项目工作任务,并得到自治区和南宁市各级爱卫会的充分肯定。全区农村改厕会议我县作了经验介绍。据统计,今年全县共建造无害化卫生户厕8000座,全县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比去年有所提高。
(4)实施母婴健康一免二补幸福工程和《地中海贫血防治计划》,全面开展预防出生缺陷工作。一是全面启动一免二补幸福工程。2010年婚前检查14187人,婚检率达到84.35%。我县在2010年10月28日正式启动产前筛查和新生儿疾病筛查补助试点项目,鼓励群众主动参与这三道防线,从而降低出生婴儿缺陷率,提高人口素质。2010年11-12月份新生儿疾病筛查2464人,新生儿筛查率92.46%,与2009年同期增长44.04%;产前筛查筛查1465人,筛查率55.20%,与2009年同期增长50.02%。二是认真开展预防出生缺陷工作。县妇幼保健院是自治区出生缺陷监测点,2010年监测点围产儿13530例,出生缺陷儿151例, 出生缺陷发生率11.16。
5、实施壮瑶医药振兴计划,推进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健康发展。一是加强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为深入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应用工作,我县以乡村医生和乡镇卫生院中医临床技术骨干培训为主线,县中医院共派出6人作为我县中医师资到市中医院培训;乡镇卫生院(各单位1人)共派出20人到市中医院培训;各村卫生所(每所1人)全县共210名乡村医生到县中医院培训学习。通过扩大中医适宜技术人员培训范围,加强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切实降低了医疗费用,促进了全县中医药工作全面发展。二是切实做好基层中医民族医重点专科建设工作。2010年,我县中医院中医妇科、中医骨伤科被自治区卫生厅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广西基层中医民族区重点专科。根据上级部署安排,成立了重点专科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制订了重点专科三年发展规划及实施方案、工作计划,在指导单位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的指导和大力支持下,有序地开展项目建设工作,并得到了自治区和南宁市检查组的充分肯定。
三、存在问题及困难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当前,我县医改工作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还存在一些问题或不足有待解决和完善。一是亟待进一步增强与各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我县成立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因此有了坚实的政治和组织保障,但是由于医改涉及面广,还需进一步增强政府各部门、各单位的协调机制,形成推进医改工作的强大合力。二是督促检查有待进一步加强。目前,我县已经通过电话、文件、召开会议、实地督查等多种形式对各乡镇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进行督导,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督导的力度还不够大。三是舆论宣传有待加强。我县的报刊、电视和广播对医改工作宣传尚未形成浓厚的氛围。

四、下步工作思路
(一)继续加大与各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形成推进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的强大合力。进一步增强政府各部门、各单位的沟通协调机制,争取上级部门的正确指导和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形成部门配合,齐抓共管的局面,使我县下一步基层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工作顺利推进。
(二)建立各级领导干部包保责任制。县医改领导小组深入指导各乡镇开展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各乡镇也要推行改革承包责任制,把责任落实到机构,落实到人,使县、镇、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顺利实现新旧体制转型中形成强大的合力,确保改革过渡期内基本药物供应不断档,基本药品价格大幅度下降,人民群众平等享受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拨付不影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正常运转,竞争上岗不影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正常工作秩序,分流人员安置不影响社会稳定。
(三)加强督促检查,抓好工作落实。近期,将由县医改领导小组成员带队,赴全县各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开展调查研究,督导、检查医改工作。通过督促检查,深入分析,研究综合改革中的共性问题,及时提出建议。探索有利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转变服务方式,建立公益性运行机制的路子,及时发现和总结经验,积极推动全县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
(四)落实以奖代补办法。要对各乡镇开展基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进展情况进行考核,并以考核情况为依据,在项目安排、资金补助等方面实行以奖代补政策。各乡镇医改办要于每月5日前向县医改办报送医改进展情况,县医改办将按照各乡镇医改办上报的工作进展, 汇总核实后向南宁市医改领导小组报送全县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情况。
(五)开展医改工作效果评估。各乡镇尽快建立合理的目标考核体系,完善责任追究制, 按照促进科学发展的考评要求,细化考核指标,切实加强对改革工作的考核和评价,确保改革工作取得实效。县医改办将对各乡镇医改工作进行效果评估,将效果评价作为推进医改的有效措施,及时、准确对各地政策执行情况进行评估,推动全县医改工作稳步进行。
(六)加强宣传引导,为我县下一步实施基层卫生机构综合改革营造良好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制定分步骤、分阶段的宣传方案,广泛宣传医改的重大意义、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充分调动各方面参与和推进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采取通俗易懂、生动形象的方式,及时解答群众关心的问题,充分利用《今日XX》、XX电台、XX电视台、网络等大众传媒对全县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进行广泛宣传。积极引导社会预期,增强群众信心,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

卫生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工作总结


XX市卫生局按照上级的要求,积极开展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严格按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工作路线图和上级的指示精神,围绕近期重点工作,用倒逼机制加大工作力度,全力以赴加快推进基层医疗卫生综合改革,现将基层医疗卫生综合改革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如下:

2011年7月10日前,已按标准完成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编制核定、上报和下达工作。

2011年7月25日前,已对改革进展情况进行专题督导,各项工作进展顺利。

2011年8月26日前,已完成竞聘上岗和人员聘用工作和完成基本药物招标采购工作。

2011年8月28日前,安置未聘人员已制定方案,报市政府审批后实施。已制定医改套改工资和机构绩效考核实施办法和激励分配方案,待报市政府审批后实施。

2011年9月18日前,对未满编机构公开招聘人员,基本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实现基本药物制度全覆盖。9月20日前,全市基本完成各项基层综合改革任务。

全市基本完成各项基层综合改革任务主要抓好下面几项工作:

一、加强领导,形成合力。去年7月,我市成立了医改领导小组,由常务副市长任组长,分管副市长任副组长。今年,为进一步加强领导,市建立了市领导挂钩联系镇(街道办)医改工作制度,由联系各镇(街道办)的市领导同时指导开展各基层卫生机构的医改工作。市医改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明确分工1名领导负责医改工作,加强沟通,密切配合,共同推进改革落实。针对医改工作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我市在市发改局成立医改办公室。为进一步加强医改办职能建设和机构建设,加强医改办的工作力量,市发改局、卫生局抽调4名专职人员在医改办上班,负责日常工作,市财政局、人社局、编委办、食药局确定1名联系人,协助做好医改办工作。

二、完善机制,保证投入。结合我市的实际和发展现状,在对涉及医改的一些重大问题进行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我市先后出台和制订了《XX市乡镇卫生院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XX市执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细则(暂行)》、《XX市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实施办法》、《XX市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员编制方案》、《XX市卫生系统事业单位岗位设置方案》、《XX市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方案》等文件,较好地指导了我市医改各项改革的深入开展。为确保医改各项工作顺利推进,市卫生局成立卫生财务结算中心,负责卫生局下属事业单位的资金管理和会计业务的集中结算、核算,监督各单位的财务预算执行情况和收支情况。同时,市财政部门认真落实医改各项投入政策,调整支出结构,将2011年医改任务所需资金纳入财政预算,落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政策,确保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综合改革顺利推进,按确定的任务和进度将基本和重大公共服务经费拨付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进展情况。

(一)落实分配制度改革工作。7月26日,由市审计局、财政局、卫生局、人社局等部门组成工作组,分两个小组开始对基层医疗卫生单位进行审计、清理检查津补贴、审查核对2008--2010年的财务收支结余情况。目前,已完成了绩效工资总量和水平。

(二)制定基层机构绩效考核实施办法。我市卫(工作总结之家:;卫生资讯网:;卫生健康网:)生局已制定了对基层机构绩效考核实施办法,奖励性绩效工资实施办法。各基层卫生机构都制订办法,并由各单位职代会讨论通过后上报卫生局审核,同时报人社、财政等部门备案后实施。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实施办法、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员编制方案、卫生系统事业单位岗位设置方案三大方案已出台,人员编制方案经江门市批复并重新下达编制,重新下达11个乡镇卫生院人员670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89人,并列为公益一类事业单位,人员经费由市财政按财政补助一类核拨。绩效工资方案也制定,确定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与义务教育学校工作人员绩效工资年人均水平相当。卫生事业单位岗位设置方案已报批。8月12日由江门市政府副秘书长梁启华带队的江门市医改督导组到我市调研督导,对我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进展情况作了充分的肯定。

(三)健全药品采购配送制度改革。由于制定采购方案、编制采购计划、招标采购等工作均由省采购中心牵头,配送商由地级市定,基层医疗机构只提出采购需求。目前,此项工作我市在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时,已开展了药品库存清理工作。

(四)健全补偿机制改革。7月1日由市发改局、物价局、卫生局、社保局等部门召开相关会议,讨论调整收费项目、收费标准,将门诊挂号等10多项归并为一般诊疗费,初定收费标准10元,并按上级的文件贯彻。

(五)落实人员编制,推行竞聘上岗。我市卫生系统现有在职在编的干部职工1327人,在职未入编制的专业技术人员495人,其他109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职在编干部职工中:具有高级职称的5人;具有中级职称的22人;初级以下及无职称人员623人。本科学历的19人;大专学历的115人;中专及以下学历的516人。

我市于今年7月份重新下达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编制859名(其中卫生院670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89名),现有在职在编人员646人,仍空编213名。故此,为确保社会稳定,我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所有的在职在编人员实行全员聘用过渡,不存在未聘人员(在编人员)安置的问题。

市医改办、人社局、卫生局主要领导多次碰头和带领相关工作人员集中研究人事制度改革工作,制定岗位设置方案,明确工作任务和要求,完成岗位设置说明书。成立人员聘用工作领导小组,制订人员聘用、竞岗方案。8月19日在市医改办的牵头协调下,在东成卫生院举行XX市卫生系统基层医院岗位竞聘试点。8月22日在君堂卫生院举行XX市卫生系统基层医院岗位竞聘观摩会。会议和考场由市医改办、市卫生局、人社局等部门协办和指导,各医疗卫生单位正、副职领导到场观摩,让各单位了解和学习竞聘程序和要求,推动全面开展贯彻落实竞岗聘用制度。至8月26日止,我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已全部完成人员竞聘上岗工作。

(六)收支两条线管理工作正常运转。为确保医改各项工作顺利推进,市卫生局成立了卫生财务结算中心,负责卫生局下属事业单位和资金管理和会计业务的集中结算、核算,监督各单位的财务预算执行情况和收支情况。市财政局、卫生局组织基层医疗机构会计进行培训,学习新的会计制度,并开展新会计制度整理账目和过账的准备工作。卫生财务结算中心抽调相关工作人员,全力以赴开展工作,请有资质的公司进行财务软件安装和新会计制度过账,至9月20日止卫生财务结算中心已开始正常运作,收支两条线管理工作正常有序地进行。同时,市财政部门认真落实医改各项投入政策,调整支出结构,将2011年医改任务所需资金纳入财政预算。

四、当前主要困难和存在问题

我市基层医疗卫生综合改革工作虽然取得了重大成效,但还存在着一些差距。一是上级缺乏改革的配套政策,遇到难题指导性少,压力大。特别是有部分基层医疗卫生单位的退休人员由于历史遗留问题,身份未能确认,难以办理退休工资;二是临时聘用人员安置难。由于相当部分人员低学历、低职称,若分流重新再就业将会有难度,给社会造成不稳定因素。三是财政配套资金压力大,实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改革后,市财政预算支出每年多2千万元,对我市捉襟见肘的财政来说压力非常大,希望上级部门给予支持。

"基层公共卫生工作总结"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