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比例尺课件

发布时间: 2023.09.10

最新比例尺课件(精选14篇)。

下面由工作总结之家小编给您带来的“比例尺课件”,建议将这个链接保存以便下次快速查看。在老师日常工作中,教案课件也是其中一种,老师在写教案课件的时候不能敷衍了事。 详细的教学教案能帮助教师理解课程知识的纵向发展。

比例尺课件(篇1)

教学目标:

使学生理解线段比例尺的含义,会根据线段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教学重点:

使学生理解并掌握线段比例尺的含义。

教具准备:

准备一些线段比例尺的地图和数值比例尺的地图。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用投影仪出示一幅线段比例尺的地图和一幅数值比例尺的地图。让学生观察两幅地图的比例尺。师指出(指着数值比例尺)这种就是我们前面所学的用数值来标明的数值比例尺。此外,还有一种比例尺,如这种(师指线段比例尺),它叫做线段比例尺。(板书课题)线段比例尺又是怎样表示地图与实际中的比例关系的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二、新课

1、引导自学。让学生打开课本第8页,自学线段比例尺的知识内容。

2、汇报、交流自学成果。

指出回答你有何发现?或你有何疑问?

学生或许有以下答案或问题:

a.我发现线段比例尺是由一条线段分成两段,并标上数据形成的。

b.我发现线段比例尺必须标明数据单位。

c.我发现线段比例尺中每节线段的长度是1厘米。

d.画线段比例尺,只能画两节吗?

e.每节线段的长度必须是1厘米吗?

教师抓住学生提出的问题及其发现,相机适当引导学生不断探索、发现,逐渐理解并掌握线段比例尺的含义。

接着,请一位学生拿尺子上台测量投影仪上的比例尺,确定一节的长度为1厘米,并让其说出这个比例尺表示地图上1厘米的距离相当于实际上的多少?你能把它改写成数值比例尺吗?(师相机板书)。

3、再请一位学生上台测量地图上两个地方的距离(投影仪显示其测量过程,教师注意在这一过程中的引导),确定距离后,让学生记录在黑板上。

然后,让大家动笔计算这两地的实际距离。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学生完成后,引导集体订正。

三、课堂练习

1、练习二的第5题,让学生独立填表。学生完成后,教师抽出存在突出错误问题的学生练习在投影仪上显示,并引导集体订正。

2、第8题,让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注意个别辅导。后引导集体订正。

3、第9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师巡视。订正时,注重强调注明比例尺的问题。

四、课堂总结

板书设计:

比例尺课件(篇2)

《比例尺》是小学数学人教版教材六年级第二学期的内容。其教学目标是:(1)使学生理解比例尺的意义并能正确地求出平面图的比例尺。(2)使学生能够应用比例知识,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重难点:理解比例尺的意义;能根据比例尺正确求出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这部分知识因为小学生在生活中少接触,学生普遍都感觉比较枯燥,也比较抽象,所以针对以上情况我设计了如下一个教学结构图:情景创设进行引入——提出问题让学生质疑————认识比例尺(数值比例尺、线段比例尺)-——求出平面图的比例尺——巩固与应用、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回顾与总结——布置研究性作业

在引入阶段,我选取了学生们非常熟悉国旗平面图,让学生观察这些平面图“什么变了,什么没变?”,进而抓住比例尺的特性:图形的大小可以随意改变,但形状不能改变。

在认识“比例尺”概念后,学会求比例尺,再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最后在让学生试着画一画教室地面的平面图,亲身体验设计师的感觉,并且提供给学生一个学习资料,让学生自己亲自感受到画图的标准,在汇报交流时,恰当的传授知识。

教学时,我觉得在每一个层次,每一个环节都很清楚,上了一节多课的时间。课堂教学时学生反馈的情况也还好的。但做起来的作业却是不尽人意。想想原因:1、这堂课的内容比较多。2、学生练习的时间不够多些。3、学生的作业态度、习惯很不好。(中午做。)在用比例解答时,有一小半的学生的“解设”、“答”、“单位名称”,什么都没了,看上去光头光脚的。今天跟他说了,明天还是这样。玩世不恭的感觉。

比例尺课件(篇3)

1.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生活中需要比例尺。

2通过观察、操作与交流,体会比例尺实际意义,了解比例尺的含义。

3运用比例尺的有关知识,通过测量、绘图、估算、计算等活动,学会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4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逐步形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的意识,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的习惯。

正确理解比例尺的含义。

运用比例尺的有关知识,通过测量、绘图、估算、计算等活动,学会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多媒体

师:同学们,老师家的房子要扒了,老师想买个面积大一点的房子,现在老师有两套房子的平面设计图,你能帮老师选择买那套房子吗?看谁能帮老师解决这个难题。(出示投影)

1、计算

师:下面就请你们来当一个小小的设计师,课前我们已测量出教室的长是8米,宽是6米,请你们把教室的平面图画在老师发给你的白纸上,并完成表格。

师:在画之前,先看清楚要求。(课件显示):

(1)确定图上的长和宽;

(2)个人独立画出平面图;

(3)在下表中填出图上的长、宽与实际的长、宽的比,并化简。

2、展示交流

你这样想?怎样画?请告诉大家。(学生展示交流)

谁有不同的想法、画法?(学生充分交流不同的意见)

(设计意图:在交流中学生思维互相碰撞,提高认识。另外,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

3、评析 感受感受比例尺的价值

他们画得像吗?

(指画得像的图片)问: 其中的奥秘是什么呢?

请想一想,说一说。明确图上长、宽与实际长、宽的比是一定的,画出的平面图才逼真。

(设计意图:思考图形画得象不象?为什么?产生认知矛盾,引发深层次的思考。)

4、揭示概念

象这样,在绘制平面图时,需要确定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这个比叫做这副图的比例尺。

投影出示比例尺的概念。

5、总结求比例尺时的注意事项

(1)求你所画那副图的比例尺

(2)求老师所买那套房子的实际面积

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还有那些不明白的地方?

比例尺课件(篇4)

义务教学六年制小学 比例尺(课本第56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比例尺的意义,并能求出平面图的比例尺和根据比例尺求出实际距离。并能应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通过小组合作研讨、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思维的能力。

3、通过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1、同学们,今天老师请你们当回设计师,请大家将我们教室占地的平面图画在白纸上。(长8米、宽6米)

2、请画好的将自己的作品贴在黑板上。有不一样的请你贴上来。

4、讨论:将这么大的教室画到图上你采用了什么办法?(缩小)。为什么这些图有大有小呢?

5、分别请同学说说自己画的设想。

6、在同学们贴上的纸上介绍图上距离、(画在图上的8厘米、6厘米就是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同学们量出的教室的长8米,宽6米就是实际距离。同学们缩小的倍数就是你这幅图的比例尺。请你写上自己的比例尺。

让学生看课本上的第56页,初步接触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比例尺。比例尺=图上距离比实际距离

说明:我们所缩小的倍数,一般取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为计算方便通常把比例尺写成前项是1的比。

改写自己所画的图的比例尺。

讨论:比例尺1:30000000表示什么实际意义?(图上距离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300000000厘米)。

观察这幅图的比例尺你还发现了什么?

介绍线段比例尺。你能看懂它的意思吗?与数值比例尺比较。(线段比例尺操作性强的,便于估计)。

你能从地图上大致的估计上海到北京的距离吗?小组讨论、反馈。评价各种计算的方法。板书:图上距离∶比例尺=实际距离

同学们,阳春三月正是春游的好季节,假如我们602班准备两天的行程出去旅游,请你设计一条合适的路线。(拿出自己准备的地图,四人小组讨论)

小组反馈,评比优秀方案。

出示一个手表的零件,这些零件如果要你画出来,你觉得有什么困难。你有什么办法吗?

电脑课件演示。

求出这幅图的比例尺。说说与一般的地图上的比例尺有什么不同。

根据讨论板书:

引导讨论要将钢笔或杯子的设计图画出来,你选择怎么样的比例尺?

上图是按1:500画成的,先测出图上长度,再计算梯形的实际面积。

1、通过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新知识?

比例尺课件(篇5)

教学目的:

1、认识比例尺,理解比例尺的意义,掌握求比例尺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自学能力;

3、体验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比例尺的意义,掌握求比例尺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比例尺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要想知道我们教室的长和宽各是多少米,怎么办?师生合作测量,记录数据。

2、按照实际的长和宽把教室的平面图画在我们的作业本上,能行吗?怎么办?组织学生交流。

3、教师指出:在绘制地图和其他平面图时,常常需要把实际距离按照一定的.比缩小或放大,再画在图纸上,这个比就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教学比例尺的意义

(1)你能说说什么是比例尺吗?

(2)出示比例尺的意义。组织学生齐读,在这句话中,你认为关键词是什么?

(3)根据比例尺的意义,你认为应该怎样求比例尺?同桌互相说一说,并汇报,教师板书。(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2、理解比例尺的含义。

(1)指导学生观察P48图1,认识数值比例尺。

①从图上你知道了什么数学信息?(教师板书:数值比例)

②你是怎样理解1:100000000的?

学生畅所欲言的交流

⑵指导学生观察P48图2,认识线段比例。

①从图上你又知道了什么信息?(教师板书)

②你能说说线段比例尺|------|表示什么意思吗?

⑶指导学生观察P49图3。

①这幅图的比例尺是多少?②这个2:1表示什么意思?③这个比例尺和图1的比例尺有什么不同?学生小组交流,然后指名汇报。

③教师小结:在生产中,有时由于机器零件比较小,需要把实际距离扩大一定的倍数,再画在图纸上,这时比例尺的前项就比后项大。

3、教学例题:在一幅地图上,用图上的3厘米表示实际距离60千米,这幅图的比例尺是多少?

①先让学生说一说什么是比例尺,怎样求比例尺?

②学生尝试解答,板演。

三、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1、完成“做一做”。⑴学生独立练习,指名板演,集体订正。⑵你认为求比例尺时应该注意什么?同桌交流①单位要统一,②前项或后项要化到1为止,③比例尺不带单位名称。

2、小小评论家。

①一幅地图的比例尺是1:200厘米。()

②比例尺1:200表示图上1厘米的距离相当于实际距离200厘米。()

③比例尺1;200也表示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200倍,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1200。

④图上4厘米表示实际距离20千米,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1:5。()

3、完成练习八第1、2题。

四、小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布置作业。

比例尺课件(篇6)

教学目标:

1、理解比例尺的含义,掌握求比例尺的方法,能正确求出一幅图的比例尺。

2、认识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能将线段比例尺改成数值比例尺,将数值比例尺改成线段比例尺。

教学重点:

理解比例尺的含义。

教学难点:

认识线段比例尺和数值比例尺,并进行互化。

教学准备:

课件、直尺

教学过程:

一、定向导学(5分)

1、填空:

1千米= ( )m =( )cm

60000cm=( )m =( )km

千米化成厘米数,把小数点向( )移动( )位。

厘米化成千米数,把小数点向( )移动( )位。

2、导入:

脑筋急转弯:一只蚂蚁从北京爬到上海只用了10秒钟,这是为什么?

在绘制地图和其他平面图的时候,需要把实际距离按一定的比缩小(或扩大),再画在图纸上。这时,就要确定图上距离和相对应的实际距离的比。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新朋友———比例尺。板书课题。

3、出示学习目标:

(1)理解比例尺的含义,掌握求比例尺的方法,能正确求出一幅图的比例尺。

(2)认识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能将线段比例尺改成数值比例尺,将数值比例尺改成线段比例尺。

二、自主学习(8分)

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富源辽阔,有960万平方千米,怎样才能把她画在小小的图纸上:这幅图就要用1:4500000的缩小比例尺把她画在地图上。幸福路小学的面积也比较大,也要用1:1200的缩小比例尺把她缩小画在平面图中。下面,我们先来自主学习。(出示自主学习题目)

学习内容:课本53页内容。

学习方法:先独立看书,用笔画出重点,再回答下列问题:(5分钟之后,比一比,看谁能做对检测题!)

1、( ),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

2、( ):( )=比例尺 或 =比例尺

3、为了计算方便,一般把比例尺写成前项或后项是( )的形式。

4、北京到天津的实际距离是120km,在一副地图上量得两地的图上距离是2、4cm。这副地图的比例尺是多少?(请第4组的b1板演)

5、一副中国地图的比例尺是1:100000000,这是( )比例尺,表示图上1厘米相当于实际的( )m或( )km。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 ),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 )倍。

6、一副北京地图的比例尺是: ,这是( )比例尺,表示图上的'1cm相当于实际的( )km。

学完之后,让每组的b1回答。

最后再提问:观察对比,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的不同之处?

指名回答:数值比例尺不带单位;线段比有一条1厘米长的线段,并且线段的第一个端点上的数字是0,第二个端点上有一个带单位的数字。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的形式不同。

三、合作交流(12分)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除了用到缩小比例尺,把把实际距离按一定的比缩小画在图纸上,有时,也会根据需要,用到放大比例尺,把实际距离按一定的比扩大,再画在图纸上,比如:在绘制比较精细的零件图时,经常需要把零件的尺寸按一定的比放大,再画在图纸上。再比如七星瓢虫实际长度只有5mm,本图就用8:1的放大比例尺把它画在图纸上。下面,我们来进行合作学习。(出示合作交流)

1、一个零件的长为3厘米,画在纸上的长为6厘米, 这幅图的比例尺是( ),它表示:图上的()厘米相当于实际的( )厘米,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 )。这是把零件()了。

2、比例尺1:10和10:1相同吗?( )

比例尺1:10表示:( ),是( )比例尺,()项是1。

比例尺10:1表示:( ),是( )比例尺,()项是1 。

3、比例尺的分类:

按形式分 ( )例如:( )

( )例如:( )

按用途分 ( )例如:( )

( )例如:( )

四、质疑探究 (5分)

1、一副地图的比例尺是1:300000,你能用 线段比例尺表示出来吗?

0 600m

2、一幅地图的比例尺是 ,你能用 数值比例尺表示出来吗?

五、小结检测(10分)

(一)小结:

1、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知识?

2、关于比例尺你认为需要注意什么?

(1)数值比例尺与一般的尺不同,它是一个比,不应带有计量单位。

(2)求比例尺时,前、后项的长度单位一定要化成同级单位。

(3)为了计算方便,通常把数值比例尺写成前项或后项是1的比。

(二)检测:

(1)填空:

1、1:5000000表示( )

2、5:1表示( )

0 40km

3、 表示( )

4、在比例尺是1:4000000的地图上,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 ),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 )倍,把这个数值比例尺改成线段比例尺是( )。

(2)解决问题。

1、一条跑道全长200米,在图纸上的长度是10厘米。这幅图纸的比例尺是多少?

2、一个零件的实际长度是8毫米,在设计图上用4厘米表示。这幅设计图的比例尺是多少?

板书设计:

比例尺

图上距离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或 =比例尺

实际距离

数值比例尺 例如1:10000

按形式分

线段比例尺 例如:

缩小比例尺 例如:1:12000

按用途分

放大比例尺 例如: 6:1

比例尺课件(篇7)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比例尺;能根据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中的两个量求第三个量。

2.过程与方法:结合具体情境,体会比例尺产生的必要性;运用比例尺的有关知识,通过测量、绘图、估算、计算等活动,学会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1.理解比例尺的含义。

2.能根据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中的两个量求第三个量。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小黑板、中国地图一张。

学具准备:学生各自准备一张地图。

教法学法

教法:对于意义理解部分主要采用尝试法。对于运用比例尺进行相关计算时,主要用引导发现法。

学法: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动手操作,大胆设想、自主探究的方法进行学习,必要时进行合作交流。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如果要给我们的教室画一张平面图,它应该是什么形状的?

生:长方形。

师:课前我们量过教室的长、宽各是多少?

(生:长大约9米,宽大约6米。)

师:请大家在练习本上画出我们教室的平面图。(生画师巡视)

(以谈话的形式,从学生熟悉的教室入手,让学生先估计教室的长和宽,再尝试画出教室的平面图,这样既复习了上节课图形的放缩知识,又为下面的学习做好准备。)

师:大家画的图是长9米,宽6米吗?(不是)谁来说说是怎么画的?

(学生的答案可能有:长方形长9厘米,宽6厘米。

或者是长3厘米,宽2厘米。)

师:同样画的都是我们的教室,却不一样大,大家赞成谁的画法(故意)?为什么?

(观点一:都可以,因为这两个图的比都是3:2。

观点二:这两种画法一样,但画的大小不一样,一个面积是54平方厘米,一个是6平方厘米。)

师:是啊,这两个平面图,别人一看会知道我们教室的大概形状,但我们的教室不可能是长9厘米、宽6厘米,也不可能是长3厘米、宽2厘米,你能想个办法,让别人也知道我们教室有多大吗?

(生动脑想、动手写)

引导学生汇报:

(1)直接写上教室面积大约50平方米。

(2)在图上标出长9米、宽6米。

(3)标上1厘米=1米。

(4)1厘米怎么能等于1米呢?我认为可以写1厘米相当于1米。

(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去动脑、动手、动口,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同时让学生体会了比例尺产生的必要性。)

师:看来同学们很爱动脑筋,遇到问题会想办法。现在请拿出课前准备的地图,找一找看看上面有无类似的标注?通过汇报,让学生发现地图上有不同的标注。教师板书不同的标注。

(引导学生利用手中的素材,让学生自己寻找、发现和观察比例尺,从而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

二、意义建构(认识比例尺)

1.介绍各种比例尺的名称。

师:在地图上这些都叫做比例尺。根据板书教师介绍数字比例尺、文字比例尺、线段比例尺。

2.认识比例尺。

如:师问比例尺1:600000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图上1厘米的长度代表现实中的600000厘米。

师:比例尺1:230000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地图上1厘米的距离相当于现实中的230000厘米的距离。

师:同学们讲得都对,那到底什么是比例尺?

引导得出:

1.比例尺就是一种可以把实际距离放大或缩小的计量单位。

2.我认为比例尺就是图上长度比上现实中长度。

3.图上画的长度与现实距离的比。

4.图上长度与实际距离的比。

师:(规范学生语言)对,比例尺就是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

板书: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由上列公式并推导出:图上距离=比例尺x实际距离

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

(让学生按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语言充分描述什么是比例尺,教师再规范语言,这样,一促进了学生思考,二促进了思维外显,三促进了交流。)

三、实际应用(比例尺的应用)

1.出示小黑板(笑笑家平面图)

师:这是笑笑家的平面图。要求笑笑的卧室的实际面积是多少,需要知道哪些条件?(卧室实际的长和宽)怎么解决?

2.学习课本第30页内容。

(1)学生自己阅读。

(2)学生动手测量笑笑家的平面图的图上距离,计算出笑笑卧室的实际面积。先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然后全班交流。

(3)独立算出笑笑家总面积,再全班交流。

(4)先让学生理解题意,再独立思考、解决,全班交流。

(5)先尝试解决,再全班交流。

3.谁帮老师算算小黑板上的图是按比例尺多少来画的?求出比例尺并标注。

4.师:刚才我们画的教室平面图,你现在有办法让别人知道我们教室有多大了吗?

指导学生在画的长是9厘米、宽是6厘米的图上加上了比例尺1:100。

在画的长是3厘米、宽是2厘米的图上加上比例尺1:300。

5.完成第31页试一试第1题、练一练第一题。

四、课堂小结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吗?

比例尺课件(篇8)

1、知识与技能目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理解比例尺的意义。根据比例尺的意义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师生、生生的交流活动中,体会比例尺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结合实际,经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初步学会数学的思维方式,培养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目标:让学生经历和体验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问题的乐趣,感受到比例尺的实用性和科学的探索方法,培养学生读图、用图以及小组合作的意识,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能按给定的比例尺求相应的实际距离。

二、1 、复习比例尺的意义:

刚才老师了解到同学们的五一安排非常丰富,其实在我们学校周围也有许多美丽的景点。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幅地图,你能看到什么?还能看到什么?(观察的非常细致)比例尺1:10000你是怎么理解的?你还了解比例尺的哪些知识?

预设生1:图上一厘米表示实际中的一万厘米,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一万倍。

3:同样的`知道(比例尺)、(图上距离))我们就可以求(实际距离) 那么知道 (比例尺)、(实际距离)我们就可以求(图上距离) 也就是说知道其中的两个量,我们就可以求出第三个量.

2、揭示课题。

大家对比例尺有了深刻的了解,其实比例尺在我们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比例尺的应用。(贴出课题)

二.教学求实际距离.

1、求东门小学到铁塔寺的实际距离。

下面,我们就带上比例尺,进行一次地图上的旅行吧。现在我们从东门小学出发到铁塔寺

(1)出示课件:

(2)仔细观察所以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4)预设二:从东门小学到铁塔寺实际距离大约多少米?(评:真了不起,这个问题很有价值,我们可以共同研究一下!)

(5)仔细观察所有信息与问题, 要求从东门小学到铁塔寺的实际距离,我们就必须先知道什么? 老师给同学们也提供了同样的地图,请你想一想、量一量、算一算,求出从我们东门小学到铁塔寺的实际距离。

说说你为什么这样列式?

使用这种方法还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吗?

刚才我们根据比例尺的数量关系,利用比例尺的意义直接解决了这个问题。

其他同学还有不同方法吗?

方法二:

生:41/10000求出的是实际距离。我们组是这样想的:因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在这里图上距离是比的前项,相当于除法中的被除数;实际距离是比的后项,相当于除法中的除数;比例尺相当于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商。而除数=被除数商,所以可以推出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我们组就是根据这种关系求实际距离的。

这种方法也不错。

方法三:

我们组是这样想的:根据比例尺1∶10000推出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10000倍,所以从学校到铁塔寺的实际距离可用410000求出,求出结果之后,因为单位不统一,所以还要把实际距离的单位转化为米,随即问:怎么列式?(教师板书)

2、比较几种算法。

同学们,很会观察,很会思考。从不同角度,想出多种方法解决了同一个问题。 这些方法中,你更欣赏哪一种?为什么?

教师小结:我们的数学就是那么奇妙,在变与不变之间存在着一定得规律。虽然方法看似不同,但都是利用比例尺的意义来灵活解答的。

3、练习:

先量出天河体育中心到烈士林园的图上距离,再算出实际距离大约是多少米? 仔细观察所有信息, 想一想,要求从天河体育中心到烈士林园的时间?我们必须先求什么?

运用我们刚才研究的知识能解决这个问题吗 做在练习本上。

师小结:同学们真了不起,自己解决了这个问题。根据比例尺的意义解决了地图旅行中的问题。其实在我们生活中比例尺的应用还有很多,看一下这两道题,先仔细读题,想一想,做在练习本上。

出示:按1:1000的比例尺做出的邮电大楼模型,高为16.8厘米,邮电大楼的实际高度是多少米?师读题

独立完成。

按10:1的比例尺放大的手表截面图,图中的表盘的直径是20厘米,这个表盘的实际直径是多少厘米?

学生独立解答; 汇报交流。

观察这两种方法,你想说些什么?

3、老师还了解到,有的同学想到省内给地走走,看这是我们山东省的一幅地图。

比例尺课件(篇9)

教学目的:

1.在实践活动中体验生活中需要的比例尺,能读懂两种形式的比例尺。

2.在操作、观察、思考、归纳等学习活动中理解比例尺的好处,正确计算比例尺,了解比例尺在实际生活中的各种用途。

师:坐公共汽车从泰安市到济南火车站,一共要用70分钟,但有只蚂蚁从泰安市爬到济南火车站却只用了40秒钟。你明白是怎样回事吗?

师:对了。蚂蚁爬的是从泰安市到济南火车站的图上距离,而人们坐车所行的是从泰安市到济南火车站的实际距离。

师:那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之间有什么关系呢?让我们先来做个游戏。

1、操作计算。

师:你们喜欢画画吗?那我们来个最简单的DD画线段游戏。我说物品的长度,你用线段画出它的长,行吗?

师:那怎样办呀?快想想,有什么好办法,能够把1米画到纸上去?

学生画完,群众交流。

师:你是用图上几厘米的线段来表示实际1米的呢?

教师有选取的板书:

师:像2厘米、5厘米、10厘米这些在图上画出的线段的长度,我们叫“图上距离”,而这1米就叫“实际距离”。

师:你能用比表示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关系吗?

教师指名回答,并板书计算过程。

师:其实像这样一幅图的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就叫这幅图的比例尺。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学习的资料D比例尺(板书课题及关系式)根据比与分数的关系,我们还能够把它写成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板书)

师:同样是1米的米尺的线段图,为什么它的比例尺却不一样呢?(缩小的倍数不同)

师:同学们,你们还记得我们上课前所说的最后一道脑筋转弯的题目吗原先坐车是从泰安市到济南火车站实际距离约是40千米,而蚂蚁行的是25厘米的图上距离,怪不得只要3秒呢!那么,你能求出这副地图的比例尺吗?

师:大家交流一下,谁能告诉大家首先要做什么事情?

师:先写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再把千米化成厘米,也就是说我们在求比例尺的时候,首先写出比,再把单位统一齐来,最后化简比。(板书1.写出比。2.单位统一。3.化简比)

师:根据这幅图的比例尺,你能用另一种说法说出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关系吗?

(让学生说出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几分之几?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几倍?)

1、比较比例尺,揭示数值比例尺的好处。

师:像1:1000000这样的比例尺是数值比例尺。它也能够写成1/1000000你.能说说比例尺1:100000000所表示的意思吗?

生:距离是实际距离的一百万分之一,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一百万倍。

师:你还见过怎样的比例尺?(出示中国地图)引出线段比例尺。

小结:线段比例尺和数值比例尺是比例尺的两种基本形式.它们之间能够进行转换.把线段比例尺转换成数值比例尺只要把写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再化简就能够了.

同学们,刚才我们把米尺的实际距离缩小若干倍后画在纸上,我们还求出了它的比例尺是1:100等,在实际生活中有没有要把实际距离放大后再画在图上的呢(有)

师:这是同学们三年级科学书中蚂蚁图,他是把蚂蚁放大后画在书上,图上蚂蚁长6厘米,而蚂蚁实际长6毫米。你能算出这幅图的比例尺吗?

出示一些精密零件的图和图纸,介绍把实际距离放大后的比例尺。

纵观这节课所认识的比例尺,思考下列问题:

2、求比例尺时,通常要做什么?

3、化简后的比例尺,它的前项和后项一般是什么形式?

1、小结看书。

(1)在比例尺是1:2000的地图上,图上距离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

(2)在比例尺是1:4000000的地图上,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倍。

(3)出示一个线段比例尺表示图上1厘米相当于实际距离米,把这个比例尺改写成数值比例尺是)。

(1)小华在绘制学校操场平面图时,用20厘米的线段表示地面上40米的距离,这幅图的比例尺为12。

(2)某机器零件设计图纸所用的比例尺为11,说明了该零件的实际长度与图上是一样的。

(3)一幅图的比例尺是61,这幅图所表示的实际距离大于图上距离.

六、谈学后体会。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比例尺课件(篇10)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下册 比例尺的意义,课本第48-49页内容。

使学生理解比例尺的意义,学会求比例尺。

2、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经历比例尺产生过程和探究比例尺应用的过程,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理解比例尺的概念,根据比例尺的意义求出比例尺。难点是从不同角度理解比例尺的意义。

教学过程:

同学们,今天咱们学校这么多老师和咱们一起上这节课,大家有没有信心上好这节课?那就展示出你的智慧和能力吧。

师:“脑筋急转弯”南京到上海的距离有300多公里,坐飞机要2个小时左右,而一只蚂蚁从南京爬到上海只用了5秒钟,这是为什么 ?

师:对了,同学们真聪明,你见过地图吗?出示中国地图 请同学们观察,为什么我们国家有960万平方公里的辽阔土地,却可以画在一张小小的地图之上?

师:出示电子元件图,设计人员又如何把一个微小的电子元件画到图纸上,让工人看的清清楚楚,然后按照图纸进行生产呢?

师:在绘制地图和其他平面图的时候,需要把实际距离按一定的比缩小(或扩大),再画在图纸上。这时,就要确定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

一幅图的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认识比例尺。板书课题。

1、学习比例尺的意义。

师:请同学们说一说,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是什么意思。学生回答完以后,师适当讲解,比如AB两地之间的距离是10米,那么我们画在图纸上你能画下10米长的线段吗?

师:这时候我们可以在图上用1厘米表示实际的1米,10米长的线段要10厘米才能表示出来,那么图上的10厘米就是图上距离,实际的10米就是实际距离。

生:可以表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是1:100;还可以表示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100倍;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1/100;图上1厘米表示实际100厘米(1米),要注意比的前项和后项的单位名称要一样;实际距离的1米在图上用1厘米表示等。

师:像1:100000000、1:2500000、1:50000、1:100就是不同的比例尺,你能说一说他们的意义吗?大家观察这几个比例尺,你有什么发现吗?

生:比例尺的前项都是1。都是把一个非常大的物体要经过一定的比缩小再画到图上,这是缩小比例尺。前项是1的比例尺是缩小比例尺。

师:这些不同的比例尺表示实际距离和图上距离缩小的倍数不一样,那么缩小或扩大的倍数要根据什么来确定呢?

生:在教师引导下说出要缩小多少倍要看实际物体与图纸的大小来确定缩小的倍数。

师:介绍放大比例尺。大家看这两张图,看看他们的比例尺。

生:阅读:在生产时,有时由于机器零件比较小,需要把实际尺寸扩大一定的倍数以后,再画在图纸上。这种比例尺和我们刚才认识的比例尺一样吗?你知道它表示什么吗?它的含义正好和刚才我们认识的缩小比例尺的意义相反,它的'后项为1,它是一种放大比例尺。

师:下面大家了解一下这方面的知识。学生阅读你知道吗?让学生了解。

2、教学比例尺的分类。

a. 比例尺不是尺,是一个比,因此前后项不能有计量单位;

b. 为了计算方便,通常把比例尺写成前项或后项是1的比,前项是1的比例尺叫缩小比例尺,后项是1的比例尺叫放大比例尺。

c. 根据比例尺表现形式的不同可分为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这两种比例尺可以互相转化。

4、教学数值比例尺与线段比例尺的转化。

(1)师:出示课件,一个图,这个比例尺是数值比例尺,你能把它转成线段比例尺吗?说说你的想法。(去掉5个0换成千米做单位,去掉2个0换成米做单位)教师课件演示。

(2)出示例1,将线段比例尺转化成数值比例尺,根据学生做的情况教师演示课件订正。

4、页做一做和54页5题。课件演示。

6.小结:求比例尺的方法(1)首先依据比例尺的意义确定比的前项和后项,写出比,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位置不要写错;(2)接着把两项化成相同的单位;(3)最后化简比,变成前项或后项是1的最简整数比。

(4)一幅图的比例尺是8:1,,这幅图所表示的实际距离大于图上距离。 ( )

(5)在一副地图上量得5厘米的距离,表示实际400米的距离的,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1:80。 ( )

(1)一幅图的( )和( )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

(2)通常把比例尺写成前项或后项为( )的比。

(3)比例尺分( )比例尺和( )比例尺两种。

(4) ( )km,转化成数值比例尺是( )。

(5)在一幅地图上,图上2cm,表示实际距离160m,这幅图的比例尺是( )。

今天我们学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

比例尺课件(篇1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比例尺;能根据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中的两个量求第三个量。2.过程与方法:结合具体情境,体会比例尺产生的必要性;运用比例尺的有关知识,通过测量、绘图、估算、计算等活动,学会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1.理解比例尺的含义。

2.能根据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中的两个量求第三个量。教学准备幻灯片课件教法学法

教法:对于意义理解部分主要采用尝试法。对于运用比例尺进行相关计算时,主要用引导发现法。

学法: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动手操作,大胆设想、自主探究的方法进行学习,必要时进行合作交流。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能说出自己学过的有关数字的成语。(如:丢三落

四、三心二意等。)

2、你能填出这个成语吗?展示成语以()当(),(以一当十)并提问,以一当十,以二当多少(20),以五当多少(50),以多少当120等等(12),你是怎样得出的。(后面一个数是前面一个数的10倍,前面一个数是后面一个数的十分之一)。如果用比来看这个成语,怎么求这个成语的前项与后项。(学生再次回答)。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以一当十,以一当百,以一当千,以一当更多等。

3、首先老师想请同学位帮我画一个长10米,宽8米的的长方形地。(学生画图)请同学说一说自己画图的情况,(画长为5厘米,宽为4厘米的长方形,画长为10厘米,宽为8厘米的长方形)。

4、你认为他们谁画的比较像?(都比较像)。

5、为什么?你来说一说自己的作图过程。(

1、比实际缩小200倍。

2、比实际缩小100倍。)

6、如果用文字来描述比较麻烦,怎样用数学的的方式来表现呢?请大家自学课本30页的比例尺。

板书课题:比例尺探索新知

1、出示笑笑家的平面图。

学生认真观察图形,说一说:

(1)你得到哪些数学信息?(提问学生得到的数学信息)

(2你想提出什么问题?(1:100是什么意思?笑笑家的卧室有多大?笑笑家的客厅有多大?……)

2、我们先来解决比例尺1:100是什么意思?(1)学生猜想。

㈠由学生说出各自的猜想与理解。

㈡教师逐步引导学生统一认识。

1

(2教师说明。

在以上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可以明确告诉学生这幅比例尺的意思。(比例尺1:100,是指图上距离1厘米长的线段表示实际距离100厘米,图上距离比实际距离缩小100倍,实际距离比图上距离扩大100倍。)

3、比例尺的意义。

1、比例尺是表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板书: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如: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1厘米:100厘米=1:100或(1/100)

同时说明:这种图上距离比实际距离缩小的,我们叫比例尺。一般情况下,缩小比例尺的前项为1。有的时候图上距离比实际距离大,我们叫扩大比例尺,扩大比例尺的后项为1。)

4、即时练习。

请你算一算刚才两位同学画的图的比例尺是多少?过程要求:

(1学生尝试求出比例尺。

(2教师巡视课堂,了解学生解答情况。(3反馈说明。

板书:图上距离5厘米

实际距离10米,5米等于1000厘米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5:1000=1:200或(1/200)图上距离10厘米

实际距离10米,10米等于1000厘米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10:1000=1:100或(1/100)课堂小结。说一说你有什么体会?(求比例尺时单位要统一)现在我们来解决第二个问题,笑笑家的卧室有多大?

(1)要算笑笑家的卧室有多大?即为卧室的实际的大小,我们要算出卧室实际长与宽,怎样算实际的长与宽呢?)(学生讨论得出,测量图上的长与宽,再根据比例尺计算。)(2)学生动手测量笑笑卧室的长和宽,并填空。

长4厘米,宽3厘米。

(3)算一算,笑笑卧室的实际的长和宽。

过程要求:

A:说一说你想怎样想的。(实际的长是图上长的100倍,实际的长用图上距离乘以100就可以了)

B:算一算。

C:板书计算过程。

实际的长:4×100=400厘米400厘米=4米

实际的宽:3×100=300厘米300厘米=3米(3)笑笑卧室的实际面积是多少?3×4=12(平方米)

(4)说一说计算实际距离要注意什么?(注意实际距离比图上距离扩大了还是缩小了,扩大或缩小的倍数)

三、巩固练习完成课本第4题。

1、第4题。

(1)认真审题,弄清题目意思。

2

(2)在图中找出正南方向。

(3)在平面图上找出窗户位置及长度。(长度即为图上距离,图上距离是在实际距离的基础上缩小了100倍。)

(4)同学之间互相交流、检验。(5)板书:实际距离:2米=200厘米

图上距离:200÷100=2厘米

求图上距离时要注意什么?(由于图上一般以厘米作单位,所以我们要先将单位统一成厘米再计算。)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比例尺的意义,比例尺是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这三个量中,已知其中的任意两个量,能求出第三个量。注意求比例尺是要先把单位统一。求图上距离时要一般把单位统一成厘米。求实际距离时得出的单位一般是厘米,要把单位化成更大的单位等)

五、布置作业,课本30页第三题。

比例尺课件(篇12)

比  例  尺  教  案   梁 旺 壮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第30--31页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组织学生学习,使学生理解比例尺的含义,能正确说明比例尺所表示的具体意义。 2、结合具体情境,利用比例尺解决有关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 3、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点:比例尺的意义。 难点:运用比例尺求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教学具准备:多媒体、方格纸。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同学们,这是我国的地图,我国的地图看上去像一只――?现在大家用手来画一画。我国只有这么大吗?(不是)哦,它是按照实际距离缩小到一定的程度而画成这幅平面图。那我们来画一画我们教室的平面图,好吗?   二、意义构建 出示:一间教室地面长8米,宽6米,请你在方格纸上画出这间教室的平面图。 1、请大家在方格纸上画出我们教室的平面图。(生画师巡视) 2、谁来说说是怎么画的? (学生的答案可能有:长方形长8厘米,宽6厘米;或者是长4厘米,宽3厘米。出示这两幅图) 这两幅图的什么相同?什么不同?(形状相同,大小不同) 同一间教室形状相同,大小不同,为什么呀!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一个----比例尺。比例尺难道它是一把尺?(不是)好啦,现在请同学打开课本30页,看看什么是比例尺?(教师巡视)   (1)大家都知道什么是比例尺了吗?(同桌交流后,请两三名回答)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出示全体读一次)   (2)比例尺是一把实实的尺吗?(不是,是一个比)谁是前项谁是后项呀?那第一幅图的比例尺是?(请学生回答)   学生: ①8厘米:8米=8厘米:800厘米=8:800=1:100 ②6厘米:6米=6厘米:600厘米=6:600=1:100 (3)进一步确定比例尺,要注意单位及分数形式。 (4)第二幅图比例尺又是多少?(让学生算)。 师:为什么同一间教室画的`平面图大小却不一样呢?(比例尺)实际上也就是他们的什么不同?那么当实际距离一样的时候,什么决定图的大小? 师:第一幅图,1:100是什么意思?(同桌交流)第二幅图,1:200呢? 小结:什么是比例尺?我们应该注意什么? 三、实际运用 (一)基本运用   1、那我们在生活当中,还在哪些地方看到过比例尺?老师收集了一些资料。(出一幅地图,一架飞机图) 过程要求: (1)学生知道比例尺。 (2)说说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和比例尺。 (3)怎么求比例尺、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 2、让学生独立完成课本第30页的第2题。完成之后让学生说一说,进一步理解比例尺。 3、课本第30页的第3题 (1)让学生说说自己计算的思路。 ①先测量房子上的长与宽。 ②再计算房子实际的长与宽。 ③最后计算房子的面积。 (2)动手操作、计算。  (3)请一位学生说出计算过程及结果。 (二)拓展延伸 笑笑家买了一个长5米的家具,请同学们算一下在客厅中能放得下吗?(小组交流) 四、课堂总结。 这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比例尺课件(篇13)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生活中需要比例尺。

2、透过观察、操作与交流,体会比例尺实际好处,了解比例尺的含义,并且明白什么是图上距离,什么是实际距离。

3、运用比例尺的有关知识,透过测量、绘图、估算、计算等活动,学会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4、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逐步构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潜力和创新的意识,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的习惯。

2、利用比例尺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运用比例尺的有关知识,透过测量、绘图、估算、计算等活动,学会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2、学生群众回答。(个别难题,教师引导计算,并且提问学生:你是怎样想的?注意学生的鼓励表扬)

(1)师:这天我们班的`两位同学产生了一场争论,你们想明白是怎样回事吗?

(3)透过刚才的观看,你们会支持哪一位同学呢?你有什么办法把操场画进本子吗?

(4)教师:你的想法很对,那你打算在本子上用多长的距离表示操场的长80米,用多长的距离表示操场的宽60米?

(5)其他同学认为他说的对吗?我们一齐来表扬他。

4、师:此刻,在我们的黑板上出现了两组量,这两组量中,哪组是我们画在图上的距离?(8厘米和6厘米)哪组是实际生活中的距离?(80米和60米)

5、小结:我们把画在图上的距离叫图上距离,把实际生活中的距离叫实际距离。(板书)

6、师:当我们用8厘米表示80米时,实际上把80米缩小了多少倍?(自由回答)我们一齐来看看他们的比是多少?

7、继续引导,并板书:6cm:60m=6cm:6000cm=1:1000

8、师:那里的1:1000说明我们用图上距离1cm表示了实际距离多少厘米?(1000厘米)

9、小结:像这种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就叫比例尺。我们这天要学习的就是比例尺。(板书:比例尺)

2、补充说明比例尺的特点:比的前项与后项单位要统一,并且是最简整数比。例如:1:100或1/100说明用图上距离1cm表示实际距离100cm。

举例:1:200说明用图上距离1cm表示实际距离200cm。

师:为什么要写成前项是“1”,而不写成前项是别的数字呢?

生:这样能够清楚的看出图上距离代表实际距离多少厘米。

5、师:同学们此刻看到的是老师的房屋平面图,你能从看到哪些呢?(课件出示房屋图,生自由回答)

7、运用知识,尝试解决问题:

教师:此刻请大家量一量,图中我的卧室,长是厘米,宽是()厘米。()

算一算我的卧室,实际的长是()米,宽是()米,面积是()平方米。(生汇报,教师在课件上记录)

生1:先量出卧室的长4厘米,实际长=4厘米×100=400厘米=4米

生2:再量出卧室的宽5厘米,实际宽=5厘米×100=500厘米=5米

1、师:我打算在父母卧室北墙正中开一扇宽为2米的窗户,在平面图上就应画多长距离呢?

(1)题目中,2米是什么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是多少?(1:100)

(2)根据实际距离和比例尺,我们就应如何计算图上距离?

3、师:笑笑在本子上用8厘米表示了我的卧室的长,图上1厘米表示了实际距离多少厘米?你是怎样算的?

师:题目中,已知哪些条件?(图上距离6厘米,比例尺1/17000000)

师:根据以上条件,北京到上海的实际距离是多少?

1、师:这天我们主要学习并认识了比例尺,明白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叫比例尺。这天所学的比例尺主要是把大的距离缩小,我们能够把它叫做缩小比例尺,为了计算方便,前项一般为1。但是有时我们也需要把一些小的东西放大,因此我们把这样的比例尺叫做放大比例尺,后项一般为1。

《比例尺》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化简比以及比例的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我在设计教学环节时,仔细分析了教材的设计意图,同时又思考如何将概念教学恰到好处的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认为成功的关键有以下几点:

1、情境再现,建立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本课资料距离学生生活较远,虽然在今后的地理,制图等知识中,会有所体现,但是以目前六年级学生的生活经验来讲,却不会接触。所以,我将导入情境设置在学校的范围内,透过让学生表演谈话情境,引出问题:“你能把学校的操场画进本子吗?”利用这样的导入,很快拉近了本课教学与学生生活经验之间的距离。在讲授知识的时候,教师又以卧式的建筑图引出了计算练习,有一次加深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在动手操作中得出概念。

透过让学生设计制作校园平面图,亲身体验设计师的感觉,让他们在实践中体会如何确定比例尺的大小,如何计算数据,如何作图等。在汇报交流时,恰当的传授知识。这一环节让学生充分总结出比例尺的定义,认识缩小比例尺,针对学生们得到的很多结论,我将他们的作品一一展示给同学们看,课堂充满了探索的气息。

3、适当点拨,大胆放手。

新课标提倡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而教师只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师如何充当号者一主角呢?我认为,教师既然是引导者,教学中的讲解和点拨是必需的,教师既然是组织者、参与者,讲解和点拨又应是适时适度的。在将本课概念讲授清楚以后,教师大胆放手,引导学生透过独立思考,小组讨论的方式,自主完成任务,而教师的大胆放手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交流汇报的过程中,教师再进行一些适当地点拨,即实现了教学目标,又使教师的教学过程变得简单自如。

4、对于学生的理解要及时给予肯定和评价。

以人为本是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在这一理念指引下,数学课堂教学中应重视数学学习的个性化发展,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学习,既要尊重学生的数学的不同理解,又要尊重学生的数学思维成果。

在教学中,求比例尺时,学生出现了多种求法,我就循着学生的思路展开教学,我和学生在认真倾听学生讲解的同时,对不同的方法加以肯定与评价,得出求比例尺的基本方法,并且说明,学生能够有自己不一样的解法,但要注意书里的规范与完整。

总之,要遵循学生学习心理规律,就要尊重学生的理解,让学生在不断的体验和感悟中总结和调整自己的学习,在掌握知识,提高潜力的同时,学会学习。

比例尺课件(篇14)

一、创设情境

师:出示中国地图咱们中国960万平方公里,你知道是怎样把祖国的全貌画在地图上的吗?

生1:我知道,要把它缩小。

生2:要按照一定的比例缩小,地图上有比例尺。

师:这位同学观察得真仔细!那就请大家找一找你们带来的地图上有没有比例尺?

(提前两天让学生搜集了各种地图和图纸,学生间相互传阅,看地图找比例尺。这一活动不以小组为界,学生间互看互学,关系非常和谐融洽。)

二、发现探索

(不一会儿,学生间自交流开来,向发现新大陆一样喜悦地讲述着这时学生意的效力流是自主的无序的,范围是受限制的,为了更好地梳理学生发现的知识,教师组织学生向全班同学进行汇报。)

生1:我这张地图的比例尺是1:6000000。生2:这个地图上的比例是

生2:我拿的这个地图的比例尺是这样的(说着走到黑板前画了起来)地图上还说:图上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80公里。

生3:我发现的比例尺和他的有点不一样(说着也画了起来)这是不是说图上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300公里?

生4:这条线段3厘米表示实际距离300公里,所以1厘米应该表示100公里。(这位同学的发言立刻引起了同学们的共鸣,教师随即表扬了他)(dsBj1.com 读书笔记吧)

生5:我拿的这张地图的右上角写的是大写的五十万分之一,这也是比例尺。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通过自己的观察发现的各种各样的比例尺,像这样的五十分之一、1:6000000都叫做数值比例尺;像这样的(师的手指着学生画的线段)叫做线段比例尺。那你能说出每一种比例尺表示什么意思吗?

生1:线段比例尺比较看,图上21厘米就表示实际距离80公里,图上2厘米就表是160厘米。

生2:那1:6000000就是图上1厘米表示6000000公里。

生3:我觉得不对,1:6000000它是一个比,比的前项和后项的单位应该统一。

生4:我也认为不对。如果按照刚才那位同学说的方法计算,北京和天津的距离要有1200000千米,这是不可能的,它们的单位应该都是厘米,也就是60千米。

(这位同学的举例说明征服了所有同学,教师对这一知识点再加以强调说明。)

师:现在谁说一说什么是比例尺?

生1:比例尺的前项表示图上距离,后项表示实际距离。

生2:比例尺等于图上距离比实际距离。

生3:比例尺也可以说成实际距离分之图上距离,就像五十万分之一。

生4:比例尺的前项和后项的单位必须一样。

师:同学们说的太棒了!那你能把线段比例尺写成数值比例尺吗?

(生任选一个线段比例尺做了起来。由于有经比例尺的概念,这个知识点学生很容易掌握。)

师:你能根据比例尺计算出两地之间的实际距离吗?请同学们以上组为单位任选两地,量出它们之间的图上距离,计算出两地之间的实际距离。(学生又一片骚动,忙着找城市距离,一会儿又鸦雀无声,一个一个的聚精会神地算了起来)

反思:

教材把比例尺为部分内容安排为2教时,第一教时教学比例尺的意义,会求比例尺,根据比例尺求图书距离或实际距离;第二教时教学线段比例尺及线段比例尺与数值比例尺之间的互化。根据新的《教学课程标准》,结合本班学生的认知情况,在教学中我主要突出了以下两点:

一、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创造性的改造教材。

现在教材比较注意数学知识的系统性、严密性,而它的社会性、实践性和活动性显得不足,呈现形式比较单调,缺乏生动感,只适合学生接受性学习的需要。根据标准的建议,教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进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都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为此,我适当调整了教材顺序,合并压缩了一些内容。把原来放在第二教时教学的线段比例尺及线段比例尺与数值比例尺之间的互化也安排在本节课。让学生通过地图上的不同发现来认识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从形象上感知了二者的不同,通过它们之间的互化也实质上明确了二者的联系。在教学比例尺的应用时,我并没有照搬例题,而是从学生感兴趣的地图入手,自己动手测量两地间的图上距离,自己计算实际距离,使学生自主地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录求解决问题的策略,使学生产生了成就感,增强了学生的应用意识。

标准还指出,(学生实习的数学)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改变后的教学内容,更适合学生探讨和实践操作。在教学时,我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发现比例尺的各种表现形式,探讨比例尺表示的意义,在实践操作中学会应用比例尺,使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更突出,学生在自主交流探索中学会了怎样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二、创设实示情景,让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知识。

本课的设计从学生观看中国地图开始,使学生意识到比例尺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在观察、探讨比例尺的各种表现形式及表示意义时,始终以学生搜集到的地图、图纸为依据,在形象感知中建立抽象的比例尺概念,学生印象深刻,兴趣浓厚。

"比例尺课件"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