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工作总结 >> 资料 >>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 导航 >>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范文大全等内容,帮助大家对过去的工作进行经验总结,更多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

资料所覆盖的面比较广,可以指学习资料。在我们的工作中,我们经常会需要一些资料。有了资料才能更好地安排接下来的学习工作!你是否收藏了一些有用的资料内容呢?以下由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最新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9篇”,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你能喜欢!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能把一个数乘两位数改写成连续乘两个一位数,或把25、125这样的特征数看成整百、整千数,或把这个两位看成两个数相加,再计算。

2培养学生分析、判断、推理的能力,增强使用简便算法的择优意识。

3、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把一个两位数改成两个一位数相乘。

教学难点:根据另外一个因数的特点,把一个两位数改成两个合适的一位数。

预设过程

一、复习运算定律性质

能口述运算定律或性质。

1、说说学过的运算定律或运算性质。

(教师板书字母表达式)

2、请学生根据字母表达式说出定律或性质的内容。

3、议:它们分别适用于什么情况?

1、适用于连加:

a+b=b+a

(a+b)+c=a+(b+c)

2、适用于连乘:

a×b=b×a

(a×b)×c=a×(b×c)

3、适用于乘加或乘减:

(a+b)×c=a×c+b×c

(a-b)×c=a×c-b×c

4、适用于连减:

a-b-c=a-(b+c)

a-b-c=a-c-b

5、适用于连除:

a÷b÷c=a÷(b×c)

a÷b÷c=a÷c÷b

4、议:乘法结合律和乘法分配律有什么异同?

二、明确学习任务

今天,我们要巧妙运用它们进行简便计算。

三、巧算一个数乘两位数

1、自学例4,说说12×25求的是什么?是怎么简便计算的?

2、议:方法一为什么要把12拆成3×4?用到了什么运算定律?

板书:25×4=100,乘法结合律

3、议:方法二把25看成了多少计算?为什么要÷4?

4、还有什么办法?能不能把12看成8+4计算?试一试。

4、同练(左)

5、议:这里为什么要把12拆成4+8?用到了什么运算定律?

板:25×8=,乘法分配律

6、议:还有哪些特征数可能也会碰到类似的情况?

板:125×8=1000

7、:进行简便计算需要根据数据的特点灵活选择方法,合理运用运算定律或运算性质。

四、应用性质

1、例4余下的两个问题。

2、p47-5

3、p47-6

1、解决余下的两个问题(先练再评)。

1)25×32

3)330÷5

查看更多>>

2024.04.10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上册数学教案

资料所覆盖的面比较广,可以指学习资料。当我们的学习任务遇到困难时,往往都需要参考资料。资料可以帮助我们更高效地完成各项工作。既然如此,你知道我们的资料有哪些内容啊?以下由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汇集”,建议你收藏本页和本站,以便后续阅读!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篇1】

1、复习。

教师提问:我们在学习整数乘法时曾学习过几个运算定律,谁还记得是什么?用字母怎样表示?

教师贴出:a×b=b×a

(a×b)×c=a×(b×c)

(a+b)×c=a×c+b×c

提问学生:乘法交换律中两个数的范围是什么?结合律中三个数的范围是什么?分配律中三个数的范围是什么?(这些数的范围都是整数。)

2、观察讨论。

教师用投影出示两组算式,学生口答结果,然后教师用○将左右两组算式相连。

0。7×1。2○1。2×0。7

(0。8×0。5)×0。4○0。8×(0。5×0。4)

(2。4+3。6)×0。5○2。4×0。5+3。6×0。5

让学生观察这三组算式,并讨论以下问题

(1)这三组算式左右两边的结果相等吗?中间可以用什么符号连接?

(2)等号两边的算式有什么特点?与我们学过的什么知识一样?

(3)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学生通过讨论将得出如下结论

①三组算式左右两边的结果相等,中间可以用等号连接。

②第一组是把两个相乘的数交换位置,结果不变,与学过的乘法交换律一样。第二组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与第三个数相乘,与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与第一个数相乘,结果相等,与乘法结合律一样。第三组是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与这两个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后求和,结果不变,与乘法分配律一样。

③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在小数中同样适用。

教师提问:我们分别比较这三组算式左右两侧的式子,哪一个式子在计算中更为简便?(第一组写成竖式,右边的比较简便,第二组不明显,第三组左式比右式简便。)

3、教师小结:通过观察讨论,我们发现整数的乘法运算定律可以推广到小数乘法,并且利用这些运算定律可以使一些小数乘法计算更简便。

板书: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乘法。

教学意图:本环节教师指导学生观察每组两个算式的特点以及它们的相等关系,并且通过讨论使学生认识到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也适用,同样可以使一些计算更加简便,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

查看更多>>

2023.12.23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上册数学教案

工作总结之家小编已经为您精心挑选了“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教案课件的重要性不仅涉及教学过程,也与教学的课程标准有关,因此准备教案课件的时刻已经到来。学生对教学的准确回应可以帮助教师消除教学中的疑虑。希望您能够收藏本网页!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篇1

学习目标:

1、我能在认识长方体的基础上,掌握长方体的特征,并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

2、我能通过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探索出长方体的具体特征,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我有信心学会本节所学内容,我一定能够获得成功。

重点:掌握长方体面、棱、顶点的特征和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

难点:形成长方体的概念,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学习过程

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1、教师出示幻灯片,让同学们从长方体、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球体、圆柱、圆等图形中,找出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然后在立体图形中找出长方体。

2、孩子们,你能找出长方体吗?

学海探秘探究一:火眼金睛

1、长方体有()个面,每个面是()形。指一指哪些面是相同的?

2、长方体有()条棱,指一指哪些棱长度相等?

3、长方体有()个顶点。

4、你还能发现什么?

探究二:制作长方体框架图我发现

1、长方体的12条棱可以分为几组?

2、相交于同一顶点的三条棱长度相等吗?

探究三:借助“产品”我能认

1、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和()。

2、我能指出长方体的长、宽、高。

走进知识大本营填一填

1、长方体有()个面,都是()形,特殊情况可能有一组相对的面是()形,相对的面的面积()。

2、长方体有()条棱,相对的棱长度()。

3、长方体有()顶点。

4、相交于长方体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和()

辨一辨

1、长方体的6个面不可能有正方形。()

2、长方体的12条棱中长宽高各有4条。()

3、一张长方形的纸是一个长方体。()

4决定长方体的大小是长、宽、高。()

拓展延伸:我能自己制作一个美观的长方体玩具箱。

谈收获、写反思(梳理成数学日记)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方面需要进一步的努力?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篇2

教师在轻松欢快的音乐中演示第五章章首图片为主体的课件.

学生欣赏图片,阅读其中的文字

查看更多>>

2023.07.07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上册数学教案

在给学生上课之前老师早早准备好教案课件,因此老师最好能认真写好每个教案课件。 教案和课件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基础。我找到了一篇网络上非常适合大家阅读的“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文章,希望这些信息对你有所启发!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篇1)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国标本小学数学第九册59页-62页

教材简析:

周期现象是有规律的现象,规律表现为一种周而复始、循环出现的结构,

这种确定的结构是现象的周期。周期现象的教育价值在于培养学生发现规律、遵循规律、利用规律的精神,通过眼前预料以后、通过部分把握整体、通过有限想像无限。

发现周期,并体会它的确定性是认识周期现象的关键,是第一部分内容的

教学重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能根据规律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

2、使学生主动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画图、列举、计算等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以及方法逐步优化的过程。

3、使学生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与难点:

引导学生逐步掌握用除法计算的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引入:

新课之前我们先来欣赏几幅图片。

1、夜幕中的东方明珠电视塔,在彩灯的映衬下更加迷人。

2、这是一次展销活动,主办方经常会用飘扬的彩旗来营造热闹的氛围。

3、商场常见的促销宣传,打折的宣传卡一串串挂满了整个商场。

观察这三幅图,说一说你都发现了什么?

(彩灯、彩旗、宣传卡的排列都是有规律的。)

说一说排列的规律。

象这样周而复始、循环出现的规律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排列规律。

二、观察场景,感知物体的有序排列

(出示教材例1的场景图)让学生自由说一说从图中知道了什么。

引导:这些物体都是按一定的规律摆放的。盆花是按什么规律摆放的?彩灯和彩旗呢?在小组里说一说。

全班交流三种物体排列的规律时,让学生一边指图一边说。

三、自主探究,体会多样的解题策略

1.提出问题:在图中,我们看到8盆花。照这样摆下去,左起第15盆花是什么颜色的?自己试一试。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待大多数学生形成初步的认识之后,再组织学生在小组里交流。教师注意每一个小组交流的情况,发现学生采取的不同的策略,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2.全班交流。

引导:同学们已经在小组里交流了自己的想法,谁

查看更多>>

2024.03.28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下册数学教案

  •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范本4篇

    工作总结之家小编在网络上发现了一篇非常优秀的“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文章,现在与大家分享,希望大家认真阅读。在教师的工作中,编写教案课件是一个不可或缺的任务。只有每天认真撰写课前所需的教案课件,才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点并提高学习效率。...

    2023.05.11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上册数学教案

  •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系列14篇

    资料的定义范围较大,可指代生产资料。在日常的学习工作中,我们都会用到各方面的资料。参考相关资料会让我们的学习工作效率更高。所以,你有哪些值得推荐的资料内容呢?经过收集并整理,小编为你呈上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系列14篇,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复习铺垫,引入新课。 1.口算. 0.3+0.4= ...

    2023.04.24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上册数学教案

  •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经典六篇

    每个老师为了上好课需要写教案课件,只要我们老师在写的时候认真负责就可以了。尤其是新入职老师,教案课件写好了才会课堂更加生动,大家在写教案课件前考虑哪些问题?这篇文章的标题是“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充满了深意,请继续关注我们的网站以获取更多产品信息!...

    2024.03.01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上册数学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