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发改委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 2019.08.13

区发改委双拥工作总结。

在我们的平时工作生活中,有时可能会需要写总结报告。写总结可以丰富我们的专业知识,提升专业水平。每次写下的总结,会在我们心中形成声音:人的力量是无求无尽的,相信自己就一定能做到。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写总结报告呢?小编收集并整理了“区发改委双拥工作总结”,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拥军优属,拥政爱民,是我党我军的光荣传统,是加强国防建设的重要内容,它关系到国家安危,人心安定,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2010年我委双拥工作在区委、区政府正确领导和亲切关怀下,在区双拥办等有关部门的精心指导下,立足单位实际,服务大局,注重建设,充分发挥宏观经济管理职能,积极做好职责范围内的双拥工作,将经济管理工作与爱国拥军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为建设和谐贵池、平安贵池作出贡献。现将一年来有关活动情况汇报如下: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
发改委领导高度重视双拥工作,切实把双拥工作作为事关全委,涉及长远利益的大事来抓,把双拥工作列入本单位的重要议事日程,并由主要领导亲自挂帅成立双拥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双拥工作的统筹协调。由主任担任组长,其他二位副主任任副组长,办公室及科室主要负责人任组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同时进一步健全组织网络,要求各下属单位建立相应的机构,确保双拥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统一思想,全员参与
结合实际,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国防教育活动,使国防教育深入人心,做到双拥工作制度化、经常化。
一是利用八一建军节时机,开展国防教育,讲授国防知识,充分认识军队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提高职工的国防意识和拥军意识。经过学习教育,大家一致认为:建立巩固的国防是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是维护国家安全统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没有强大的国防作后盾,就不可能赢得应有的国际地位,甚至在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受致于人。作为一个国家公务员应该认真学习军队的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的优良传统和顽强作风,以扎实细致的工作,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为实现发改现代化的奋斗目标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二是国防教育以党支部活动为重点,组织党员到新四军纪念馆和烈士陵园进行爱国主义和国防教育活动,今年我委还专门组织职工到秋浦影剧院观看《红军魂》等革命教育片,进一步增强了职工的爱国主义感。
三是把征兵体检作为双拥的一项重要工作,每年配合人武部门做好全区的征兵体检工作,保证向部队输送优质兵员。
四是强化宣传力度,每年八一建军节,张贴宣传标语,专题制作宣传栏,把地方建设和部队建设紧密结合,增强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良好社会氛围。
(三)内容丰富,工作扎实
一是积极安置军转干部,今年从广西北海舰队转业一名副连级干部到我委,在接到文件后,我委领导高度重视,安排专人落实军转干部的人事工资和生活等有关事项,确保军转干部到地方后能很快适应地方生活。二是开展结对共建活动,我们切实把为部队排忧解难作为开展军民共建工作的立足点,把为部队办好事、办实事当作共建工作的重要内容抓好落实,做到组织健全、政策落实、活动经常、关系融洽、注重实效。三是拥军优属走访慰问工作有序开展,在元旦、春节、八一等重要节日和纪念日前夕,及时组织走访慰问共建部队的官兵、革命功臣、军烈属、革命伤残军人、在乡老复员军人等。同时,通过召开各种座谈会、联谊会和组织有关文体活动,进一步加强军地之间的交流,密切军民关系,了解他们的工作生活情况,并力所能及地为他们解决一些实际困难。
虽然我们在军民共建工作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我们仍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继续开展国防教育,进一步提高做好双拥工作的主动性。加大军民共建工作力度,不断充实和完善工作内涵,向更高的目标而努力奋斗,进一步开创我委军民共建工作的新局面。

gz85.COM更多总结编辑推荐

**区双拥工作总结


2005年 月 日

九龙坡区辖11个镇,7个街道(其中两个街道由高新区代管),常住人口92万人。区内有21个驻军单位,三个军队离退休干部休养所,有军烈属、残疾军人、在乡老复员军人等重点优抚对象1400余人。区委、区政府及各级各部门、驻区部队高度重视双拥工作,1992年以来连续五次荣获省级“双拥模范区”称号,2003年又被评为“全国双拥模范城”。驻区256厂、296厂军代室受到国务院中央军委的通令嘉奖,95696部队被评为全军、空军先进单位,区人武部被评为重庆市农村“三个代表教育活动先进单位”、重庆警备区“先进党委”、“军事训练先进单位”等。

全区军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努力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的指示精神,以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必须从确保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安全环境和确保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的战略高度,全面贯彻国防建设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方针,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努力推进国防建设,促进和保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胜利实现”为目标,以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推进军事斗争准备为重点,不断在实践中完善政策法规体系,解决热点难点问题,以科学发展观统筹军地全面协调持续发展,有力地促进了我区经济持续稳定的快速增长,连续两年使我区国内生产总值保持全市第一,为巩固和发展新时期军政军民团结,促进军队科技强军和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按照“立足创新,狠抓关键,完善体系,夯实基础,突出重点”的二十字工作思路,在巩固双拥成果的基础上,走出了一条新时期双拥工作的新路子,为建设和谐社会注入不竭的动力,谱写出了“军民团结铸就辉煌九龙,万众一心构建和谐社会”的新篇章。

一、强化领导责任 夯实组织

基础

多年来,九龙坡区军地双方领导高度重视双拥工作,始终把支持驻区部队进行反“台独”军事斗争准备作为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点,努力形成军地协调、共谋打赢的局面。不断完善双拥工作运行机制,把政府行为与社会行为、以情双拥与依法双拥、行政调节与市场调节结合起来,保证了双拥工作的开展和各项任务的完成。制定了《关于加强新时期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工作的意见》,着力实施了“1458工程”:一是坚持双拥工作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坚持涉及部队建设的问题,特事特办、要事先办、大事快办的原则,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密切配合,做好工作,切实解决好部队提出的问题。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不管工作有多忙,凡涉及双拥工作的事,都身体力行,亲历亲为亲自过问亲自抓。凡每年的军事日、春节和八一慰问等活动,区委、区人大、区政府、区政协的主要领导都积极带头参与。区委每年还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解决涉及部队战备、训练及官兵生活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做到了凡部队提出的问题要求,件件都给出明确的答复,能够解决的抓紧解决,因政策原因或情况复杂一时不能解决的,都给部队说明情况。二是双拥工作做到机构、人员、编制、经费四落实。通过编制调整建立了区双拥办公室,明确了专职人员,落实了军地合署办公制度,实行了双拥经费单独列支,保证了双拥日常工作的有序开展。三是双拥工作做到“五纳入”,即:纳入各级党委、政府的议事日程,常抓常议常开展;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部队建设总体规划,做到双拥工作与社会经济工作协调发展;纳入双拥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和部门目标考核,加强了双拥资源的整合及在各部门的落实;纳入各级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内容,增强了领导干部抓双拥的责任意识;纳入全民教育内容,进一步拓展了双拥工作的群众基础。四是制定了“八项制度”:党委议军会制度、双拥工作例会制度、军政座谈会制度、区领导现场办公制度、信息通报制度、走访联系制度、总结表彰制度和领导干部过“军事日”制度。目前,全区共建立了近百个由各级领导负责的双拥工作机构,有近1000名专兼职工作人员,形成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层层有人负责的组织领导新格局。

二、广泛深入宣传 夯实思想基础

树立牢固的国防观念和双拥意识,是建设和巩固国防、增强军政军民团结的思想基础,是民族凝聚力的重要体现。我们始终坚持以《国防教育法》、《公民道德建设纲要》和《军人道德规范》为重点,把双拥宣传和国防教育当作夯实双拥工作思想基础的系统工程来抓,长期坚持,常抓不懈。

一是坚持典型引路,营造双拥工作的浓厚氛围。推广含谷、白市驿军民情系双拥、真情拥军的典型经验,在全区广泛开展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以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光荣传统为重要内容的国防教育。特别是含谷镇荣获全国“军民共建精神文明先进单位”的最高政治殊荣后,区双拥领导小组及时发出了“学习含谷镇军民,情系双拥、真情拥军、军民团结构建和谐社会”的号召,引导

军民把市场与战场、思富与思危、稳定与发展结合起来,牢固树立“没有人民的军队,便没有人民的一切”和“军队打胜仗,人民是靠山”的思想,增强广大干部群众关心支持军队建设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并通过多种形式表彰了5个双拥模范镇、街,36个拥军优属先进单位,10个拥政爱民先进集体,85名双拥工作先进个人和40名好军嫂及10名复员退伍军人致富能手,在全区军民中形成了拥军有责任、拥军有义务、拥军很光荣的浓厚氛围。

二是坚持“两纳入、三结合”,扩大双拥工作的群众基础。坚持把《国防教育法》纳入各中小学教学计划,在白市驿职中设立了国防教育基地,投资150余万元修建了军训操场、射击场等基础设施。在全区各中小学广泛开展各类国防教育活动:军营一日主题活动、请官兵做校外辅导员、开展军事讲座、举办军事夏令营、组织学生军训、开展“三防”演练等,坚持在活动中普及国防知识,形成军地双向互动。坚持把《国防教育法》纳入各行各业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把思想素质好、作风硬的驻区官兵派到地方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担任军训教官和校外辅导员。充分发挥国防教育基地、军队离退休干部、新闻媒体、驻厂军代室和驻区部队的作用,结合“八一”、春节等重大节日,结合每年九月的《国防教育法》、《兵役法》宣传日和征兵工作,结合各种会议,深入开展各种形式、生动活泼的国防知识教育和双拥宣传,使党的拥政爱民、拥军优属方针政策家喻户晓,深入人心。通过有针对性地开展不同层次人员的国防教育,使各级干部牢固树立了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思想,在抓好经济建设的同时不忘关心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使广大群众牢固树立了国家利益至上的观念,增强履行国防义务、支持军队建设的光荣感和责任感;使官兵树立了依靠人民建设军队、建设国防的思想,不断加深对人民群众的感情。

三是创新教育形式,努力打造国防教育的高效平台。根据现代高新科技媒体,信息量大,传递快、时效性高的特点,有效拓展双拥工作的社会空间。区双拥办坚持常年在杨家坪步行街电视墙插播双拥宣传标语,坚持每半月在九龙三十分电视节目中宣传报道双拥动态。建立了军人及其家属合法权益领导小组和法律咨询站。为扩大双拥工作的群众基础,今年区里又投资近20万元建成了面向社会各阶层的民政(双拥)服务网站,为全面提升民政(双拥)工作质量开辟了新的服务保障平台。投资近百万元,在中心路段和交通要道设置了10多处永久性的大型双拥标志牌,各镇、街、社区、村社普遍都设有双拥宣传栏,有效地增强了宣传国防双拥工作的信息量。重庆市轻轨广告公司,在得知我区要加大双拥工作的宣传氛围后,向我区双拥办无偿提供从谢家湾到杨家坪段十根轻轨柱供作双拥宣传,仅此一项该公司将年损失广告收益20余万元。坚持把教育融入日常活动中,举办大型文艺汇演10场次,发放宣传资料5万余份,办简报、展板2580余期,军训学生20多万人次,军训农民工1300余人次,多种形式的教育宣传活动,营造了浓厚的双拥氛围,为进一步巩固“双拥”工作成果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三、围绕强军目标 夯实打赢基础

建立强大的军队和巩固的国防,是维护国家安全统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是全党全军全国人民的共同责任。我们以强军富民为目标,充分调动和发挥全社会力量,为铸造扞卫国家主权和人民利益的利剑而努力打造拥军的坚实平台。为适应中国特色军事变革需要,积极做好支持军队建设工作。近年来,区委、区政府把解决驻区部队在战备训练、生活中存在的重大问题,纳入领导班子和双拥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任期目标责任制,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对涉及部队战备训练、基础设施、菜蓝子工程、环境整治、家属安置等多方面问题,区级有关部门和有关镇、街道,着眼全局,密切配合,想方设法予以解决。近年来,区政府为区武装部划拨近80亩土地,拨款1500余万元修建民兵炮兵训练基地;投资30多万元兴建了1500平方米的封闭式军事训练场;区财政安排专款近百万元,解决驻区部队部分官兵用水、洗澡、看电视难问题;在全市率先建成了部队菜篮子基地和配送中心;今年又对驻区部队提出的近10个方面涉及经费数百万元的问题提出了逐步解决的办法,拟安排数百万元专款在2006年前,改建白市驿武器库进出道路;为解决武警总队一支队在白市驿征地中的矛盾,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多次调研,专题研究并妥善解决了部队征地与群众搬迁中的矛盾问题;为保障飞行部队安全飞行,区有关部门和白市驿镇、含谷镇进一步加强了对机场净空安全问题的管理,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了33户超高民房的拆迁任务,共投入拆迁补偿费近200万元,拆迁超高民房近6000平方米,出资10余万元说服动员上百户养鸽户妥善处置了上千只鸽子;地方政府每年损失近500万元,关闭了蓝天水泥厂,确保空军部队军事训练的顺利进行,为此白市驿空军场站向区委、区政府送来了感谢信。

四、加强军民团结,夯实共建基础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需要党政军民的共同努力。驻区部队官兵积极服从国家经济建设的大局,主动承担急难险重任务,并以自身行动促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入发展,谱写出了一曲军民共建的时代颂歌。

一是第二故乡建设成效显着。驻区部队官兵视人民为父母,把驻地当故乡,在完成战备、训练等各项任务的前提下,积极支援地方经济建设,维护社会稳定。围绕全区实施的“三大发展战略”,驻区部队积极组织官兵开展科技助民活动,支持地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据统计,近三年来,驻区部队近千名官兵投身第二故乡建设,积极参加城市治污治乱、绿化美化、建设生态九龙等重点工程,完成急难险重任务。参与森林扑火及抢险救灾60余起,减少直接经济损失近千万元,有效地保护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驻区部队、军休干部在“手牵手、看战友、扶贫帮困”活动中,积极参与扶贫帮困活动,建立扶贫联系点,与50余户老复员军人结成对子。向贫困地区捐献衣物15000多件,现金20多万元,95696部队和区人武部主动承担了15名失学儿童的全部学费。着眼于扶贫与扶智相结合,近三年来,驻地官兵为驻地干部群众进行微机培训、科技信息咨询等活动18次,为农村培养了一大批科技致富、信息致富能手。军民携手共建的走马桃园基地、白市驿、含谷万亩蔬

菜基地、白市驿花卉基地,已成为山城人民休闲观光的旅游景区和城区居民的蔬菜、花卉供应的主产区。在军民共建文明村社活动中,部队官兵捐赠物质、经费30多万元,兴建村级公路12公里,帮助发展果园、药材、植树造林近500亩,有效地改善了驻地群众的生活状况和经济结构,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健康发展。

二是社区拥军催生文明之花。驻区部队积极参加创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文明社区”活动,大力传播新思想、新道德、新风尚,提高军民共建活动水平。近年来驻白市驿镇、含谷镇、中梁山和城区军代室等部队,长期与所在街镇村社结成共建对子,派出近百名法律咨询员,宣传员到村社和居民家中,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增强了广大群众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坚持军民联防联治,促进了机场周边及辖区内村社社会治安的根本好转,为推进“三个文明”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武警消防46中队与中梁山半山二村居民在共建活动中,长期以“警民共建精神文明,创建平安社区”为重点,广泛开展社区文化双拥、文明社区建设和警民联防构建和谐社区等活动。针对已破产的重庆轮胎厂,近百名复员退伍军人和转业干部思想问题突出,不稳定因素大的实际,建立了复员退伍军人之家,从多方位多角度多种形式开展思想互助活动,增强了复员退伍军人的荣誉感和依法解决问题的自觉性,为减少上访集访,促进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含谷镇新华村与驻白市驿储备油库官兵坚持共建共荣,从点滴入手孕育和推进精神文明建设,使治安问题较多的新华村成为重庆市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78405部队与小湾村居民坚持长期共建活动,在部队编制体制调整驻地兵员减少的情况下,仍然坚持不懈写好军民共建的新篇章。坚持部队门诊部面向居民服务的指导思想,对社区70岁以上的老人,优抚对象和现役军人医疗服务免收门诊费,同时优惠20%的药品费和30%的检查费,实行全天候服务和家庭病床服务,既解决了当地人民群众看病难的问题,也进一步密切了军民关系,深受人民群众的好评。

通过广泛推进“三个文明”建设,全区军民自觉在涉及各自利益中,坚持讲大局、讲团结、讲稳定、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妥善处理和解决军地之间的问题,增进了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血肉关系,巩固和发展了军爱民、民拥军、军民团结一家亲的鱼水深情。全区通过军民共建活动,有441个单位、企业、镇、街、村、社区被评为国家、省、区级精神文明单位。含谷镇2005年7月还被评为“全国军民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先进单位。

三是军厂共建成绩斐然。为了提高部队战斗力和发展地方经济,军工企业坚持军厂共建,取得了明显的成效。重庆铁马工业集团有限公司、重庆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是国家在西南地区的两个大型军工企业,承担着中国人民解放军现有几十个大型武器装备的科研和生产任务。在军厂共建活动中,驻厂军代室的近百名官兵与厂方相互学习,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共同制定科研生产目标任务,共同组织调研,共同组织技术攻关。据不完全统计,近三年来,军厂联合组织技术攻关160多次,进行技术改造1200多项,军代室配合生产加班达2600多人次。出色地完成了科技含量较高的多种型号武器装备的研制任务。主要型号军用装备获得国家级金奖、一等奖、二等奖。在近年的东南沿海登陆演习和中俄等国的反恐演习中,我区军工厂生产的高科技军用装备,为国家争得了荣誉,受到了党和国家及中央军委的表彰。

四是理论成果书写共建殊荣。为适应社会经济转型时期出现的新情况、新特点对双拥共建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我们在抓好各项政策法规落实的同时,注重加强新时期双拥共建工作的理论研究,坚持以理论为先导,指导双拥共建工作向更高领域深化。开展双拥共建理论征文活动,组织各单位加强理论研讨,有效地促进了双拥共建工作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双拥办收到基层、部队等单位理论研讨文章近百篇,在全国和省级以上单位发表近20篇,魏长新等24名同志受到了通报表彰,陈光华局长等同志撰写的《社区双拥为构建和谐社会注入新内涵》一文,被编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大型工具书《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书。

五、落实优抚政策 夯实稳定基础

优抚安置政策是否落实,涉及部队官兵和优抚对象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军队稳定、国防巩固和社会发展。我们积极探索新时期优抚安置工作的新路子,不断完善优抚安置政策运行机制,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注重安置工作的创新。在落实安置政策中,结合本区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坚持计划分配和自主择业相结合,做好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采取留位置、保编制妥善安置转业干部。根据市场经济不断深化发展,安置城镇退伍军人工作难度越来越大的现实,为增强退役士兵安置工作落实力度,区里成立了退伍安置领导小组,认真落实国发[2005]23号文件精神,成立了“退伍军人就业指导培训中心”,制定了《重庆市九龙坡区退伍军人就业指导培训管理暂行办法》,主动与国有大中型企业联系,宣传做好新时期接收安置工作对促进军队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意义,争取他们共同做好退伍军人的安置工作。注意事前调研,在每年初,提前到驻区企业了解岗位工种需求情况,为下年度退伍军人安置工作做准备;根据企业用工情况,免费对退伍军人进行就业前初级职业技能培训,缩短了适应新岗位的时间,为企业安置退伍军人奠定基础,有效地改善了企业不愿接收退伍军人的现状;将辖区内隆鑫、劲隆、宗申等新经济组织纳入退伍军人安置范畴,引导他们为国防建设作贡献,使之成为市场经济中一支拥军优属的新生力量;采取了稳妥实施货币安置等措施,为自主择业的退役军人搭建就业平台;坚持行政调配和市场调节相结合的原则,做好随军家属劳动就业工作。三年来,全区共接收安置转业干部近200人,安置城镇退役士兵900余人,安排随军家属劳动就业20余人,招聘推荐军人家属和复员退伍军人在新经济组织和民营企业就业近两百名。区教委还出台了军人子女在本区就读的一系列优惠政策。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有效地激发了官兵献身国防的热情。目前区级机关副

处级以上干部,30%左右是部队转业干部。每年转业我区的几十名干部和300余名城镇退伍士兵,都愉快地走上了新的工作岗位,为富民强区贡献智慧和力量。

二是重点解决优抚对象“三难”问题。我们“急优抚对象所急,想优抚对象所想”,克服困难,加大财政投入,用于优抚对象的各种抚恤、补助、医药等费用。近三年来,全区投入1000多万元,除认真落实中央和市里规定的各项优抚政策外,对居住农村的“三属”定期抚恤按城镇标准提高发放,复、退军人定期定量补助标准也达到或高于全市自然增长幅度。

区财政每年安排50万元专款,妥善解决全区260多名在乡老复员军人在生活、医疗、住房方面的困难。2005年,安排资金200余万元,全面提高了部分重点优抚对象的补助标准。制定了《九龙坡区在乡重点优抚对象医疗优惠制度》、《九龙坡区大病救助管理办法》等政策措施,把1400名重点优抚对象统一纳入了合作医疗范围;同时区财政每年还拿出近10万元,对230余名老复员军人,按每人每年400-600元不等给予特困医疗补助,缓解了“医疗难”问题;开展“百台彩电送功臣”活动,进一步满足了重点优抚对象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使他们切实享受到了我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制定启动了解决住房难的“311”计划,即利用3年时间,每年投资10余万元,解决10户老复员军人住房难问题,使老复员军人住房难得到了切实解决。坚持“输血”与“造血”并举,根据优抚对象的不同情况,每年区里都要举办优抚对象种养殖业培训班,引导他们掌握新技术,脱贫致富。今年8月区双拥领导小组通报表彰了以金凤镇退伍军人石仕彬为代表的10名“复员退伍军人致富能手”。目前,全区通过对优抚对象的多种技能培训和扶持,比较困难的200余户优抚对象,有80多户走上了致富路。

三是依据政策及时化解新的矛盾。由于诸多原因,企业部分军转干部和原8023部队少数退伍军人在工作、生活中出现一些实际困难和问题。我们在政策范围内,最大限度地为其排扰解难,并耐心细致地做好思想稳定工作。结合本区情况,按照上级文件精神,向企业军转干部发放补助工资差额款18万元。春节期间,我们走访慰问了30余名困难企业军转干部和确有困难的原8023部队退役人员,共发放慰问金10万余元,使他们感受到党的温暖和组织的关怀,避免了我区企业军转干部和原8023退役人员到市、进京上访。

四是认真落实军休干部两个待遇问题。为认真落实两个待遇,解决军休干部经费不足的问题,区财政每年安排了200多万元专项资金,确保了军队离退休干部门诊医疗费和住院费全额报销。投资20余万元改造军休干部的生活娱乐环境,并将军干一所住房整体改造列入了工作计划。认真落实政治待遇,妥善解

决军休干部看文件难的问题,区委办专门发文为老干部落实看文件难的问题。坚持寓教于乐,走出庭院,融入社区,积极参加社会活动,组织老干部和驻区部队积极开展和参与“手牵手、看战友、扶贫帮困”活动,建立扶贫联系点,定点帮助重点优抚对象,与50余户老复员军人结成对子,使近30户困难家庭脱贫。针对干休所老干部现实思想状况,制定了《关于加强干休所党的组织建设的意见》。为充分调动干休所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制定了《军队干休所工作人员目标考核实施办法》。目前,全区170多名军队离退休干部,在各种公益活动的良好氛围中,健康愉快地安享晚年。

新的形势和任务对双拥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九龙坡区军民决心认真学习党的十六届五中会精神,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围绕“十一五”规划明确的奋斗目标,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的征途上继续创造新时期双拥工作新的业绩,为我军国防建设和人民军队“打得赢、不变质”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区发改委联系帮扶脱贫攻坚工作总结


《区发改委2017年联系帮扶脱贫攻坚工作总结》是一篇好的范文,好的范文应该跟大家分享,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

区发改委2017年联系帮扶脱贫攻坚总结

一、联系帮扶工作

根据区委、区政府安排,区发改委联合区地震局联系帮扶**镇**村,自2014年10月帮扶工作开展以来,迅速转变角色,主动作为,扎实开展帮扶工作。在区委组织部、扶贫办的指导下,三年以来的帮扶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现将开展“单位包村、干部包户”联系扶贫工作总结如下:

一、**村基本情况

**村位于**镇腹部,地属平畈,东邻棋杆,南接年桥,西至陈家河,北与跃进隔河相望,辖地4.292km2,可耕地3200亩。村内设一个**村党支部,共78名党员,村两委干部5人。村下设30个村民小组,785户,居住人口2800人,其中农业人口2716人,贫困户105户,贫困人口280人。

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该村的发展和村民日益提高的生活水平已经不相适应。主要表现在:集体经济空白,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差,群众生活的公共设施少,贫困人口脱贫能力弱,急需加以。

二、开展帮扶情况

一是高度重视,积极对接。自开展联系帮扶工作以来,委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及其他班子成员多次带领相关业务股室负责人到**村开展业务对接,与区地震局、**镇、**村“两委”进行座谈,探讨、研究、部署帮扶工作。

二是深入调研,把脉村情。我委成立调研组,由班子成员带队,先后四次深入**村进行调研,了解该村当前基础设施建设、集体经济发展和相关扶贫工作开展情况。通过入户走访、实地考察、召开座谈会等方式,探索研究**村致贫原因,积极分析该村脱贫致富的有利条件,在认真研究分析的基础上,形成高质量的调研报告,用以指导**村今后一段时间的发展与建设工作。

同时,在调研的基础上,拟定**村三年发展规划和2015年、2016年、2017年扶贫工作计划,使扶贫工作更有计划性、科学性和针对性。

三、积极作为,推进扶贫工作有序开展

一是对口帮扶村“两委”班子建设,增强组织凝聚力。驻村工作队队长认真履行工作职责,积极融入村两委班子,发挥“传帮带”作用;成立联合党委,先后提供5万元工作经费,帮助提升村两委班子战斗力。

二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1.整合、360万元,新修砂石路3.5公里,水泥路9.95公里,基本实现组组通水泥路,进一步了改善群众出行难问题;2.积极对接市城郊供电公司,争取项目和资金,完成全村大部分电网改造升级工程,解决群众用电不稳定问题;3.争取发改委机关支持20万元,财政补贴20万元,村自筹5万元,建成村级光伏电站一座,并于7月15日成功并网发电(全区首座并网发电),截止目前已发电近90000度,已到位资金64205.3元,为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打下坚实基础;4.争取资金285.6万元,新修当家塘14口,渠道14270米,泄洪闸3座,危桥1座,大大改善村民灌溉和用水环境;5.争取资金12万元,扩建村部一间27平米,硬化村部前路面200平米,购买电脑3台,打印机2台,安装空调3台,大大改善村“两委”办公环境;6.争取体育“万百千”工程,新建篮球场一个,乒乓球台2台,资金2万元,方便学生体育锻炼;7.争取资金2万元,对村医疗卫生室进行修缮,改善村民就医条件;8.争取资金2万元,新修垃圾池26个,改善村民卫生环境;9.争取资金10.12万元,对4.4公里道路两边进行绿化,大大改善道路环境;10.争取资金5万元,新修公共厕所一座,改善卫生环境;11.争取、整合资金53万元,新建1000平米文化广场一座,为村民娱乐休闲提供场所;12.争取资金21.17万,对106户农户自来水进行安装,改善村民用水条件。

三是开展捐资助学。通过认真谋划和积极争取,筹资10万元于2015年10月17日成立“**村扶贫助学基金”,用于帮助**村贫困村民解决生产生活难题,资助品学兼优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建立平台,形成长效机制,帮助贫困户解决燃眉之急、帮助优秀贫困学生解决学习生活费用问题,带动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助困。基金先后对2016年、2017年新考上大学的大学生进行资助,对2016-2017年度在校优秀大学生进行奖励,鼓励全村学生努力学习,取得更加优秀的成绩;积极宣传“扶贫助学基金”,引导企业和个人参与到**村扶贫助学中来,先后吸收合肥燃气集团捐资40000元和价值5000元的教学用品。吸引成功企业家捐资助学20000元,进一步扩大了“**村扶贫助学基金”的影响力和“功效”。截止2017年初,该基金已筹资22万元,帮助贫困学生近百人。

四是扶持发展集体经济。切实做好村级光伏电站的运行维护工作,确保光伏电站高效运转,**村作为全区首座并网发电光伏电站,截止2017年9月底,已成功发电近90000度,已到账资金64205.3元;充分利用产业扶贫基金,经过认真筛选比优,最终将50万元产业基金入股**恒瑞新能源,实现年分红收益50000元。截止目前,**村实现村级集体经济收入114205.3元。不仅实现了村级集体经济收入零的突破,更是直接突破十万元大关,为**村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条件。

五是开展智力扶贫。组织开展防震减灾科普知识讲座等各类培训活动,帮助村民增强生产生活知识。实行送报下乡活动,连续三年为**村订阅党报党刊5份。

六是做好扶贫宣传工作。截止目前,已向区两办、组织部、扶贫办报送相关信息16篇,先后被市、区网站、大别山晨刊刊登(在皖西日报刊登4篇);认真做好皖西日报记者“蹲点”走访服务工作,**村成功经验做法在皖西日报头版头条刊登,影响较大。

经过三年的努力,**村基础设施得到有效改善,进一步方便了群众生产生活,村容村貌发生明显转变,村级集体经济实现零的突破,贫困发生率降低至1.3%,已经符合村出列,等待省第三方评估验收。

四、科学谋划,持续发力

下一步,我委将进一步落实“单位包村、干部包户”工作职责,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借助各方力量,努力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进一步改善基础设施建设。争取相关部门支持,完善农村电网改造、农村安全饮水、杨西堰综合治理等工程,改善村民生产生活条件。二是帮助发展集体经济。积极做好光伏扶贫项目建设,为村集体和村民脱贫致富开辟新途径;同时积极引进、鼓励支持种养大户扩大规模,带动更多村民致富。三是集中精力精准扶贫,实现脱贫目标。2014年实现脱贫14户60人,2015年实现脱贫,24户60人,2016年实现脱贫38户109人,2017年实现脱贫3户12人,贫困发生率从2014年底的9%降低到1.3%,尚有25户37人。下一步将重点扶持25户37人,针对每户实际情况,找准致贫原因,找到脱贫之路,对症施策,变输血为造血,确保三年实现贫困户全脱贫目标,让贫困人口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建设美好乡村。

《区发改委2017年联系帮扶脱贫攻坚工作总结》是篇好范文参考,讲的是关于扶贫、争取、工作、资金、改善、贫困、村民、实现等方面的内容,希望对网友有用。

××区双拥安置工作总结



今年我区安置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各街道办的高度重视下,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兵役法》、国务院、中央军委和省市有关安置法规和政策规定为依据,结合本区的实际情况,积极探索新时期退役士兵安置办法,全面推行退役士兵自谋职业为重点的安置办法,较好地完成了退役士兵安置任务。今年全区共接收退役士兵10人,其中:士官1人,义务兵9人;1人招考为市公安局巡警,9人自谋职业,安置率连续四年达到100%;共发放退伍安置金48万元,最低生活保障补助费24768元,就业培训费18000元,慰问金9000元。我区今年3月份以前就完成年度安置任务。主要做法和体会是:
一、各级领导重视,安置工作责任落实。
多年来,****区始终把退役士兵安置工作作为一项事关国防建设和军队建设,事关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政治工作来抓,坚持把退役士兵安置工作列入党委政府的议事日程,做到“三个到位”:一是思想认识到位。去年12月份,****市安置工作会议召开以后,区委区政府、区民政局以及各街道办分管领导立即组织传达学习,认真领会安置工作会议精神,深刻认识到做好退役士兵安置工作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是维护社会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对军队建设的有力支持。这项工作做好了,不仅可以帮助退役士兵解除后顾之忧,还可以使区属现役军人安心服役,符合我区经济发展的需要,也符合创建“双拥模范区”的需要。为此,分管领导邹渝副区长在学习中强调指出,各街道办和各有关部门一定要以“三个代表”为指导,从大局出发,全力以赴做好退役士兵安置工作,确保自谋职业安置率继续保持在1OO%。二是措施落实到位。为确保安置任务的顺利完成,我们制定了退役士兵安置工作方案和计划,明确了任务分工和工作责任,实行各街道办包干责任制,把任务落实到具体责任人身上。在落实安置工作过程中,区安置办和各街道办在有关部门配合下做了大量工作,多次走访退役士兵家庭,征求他们对安置工作的意见;多次深入各企事业单位调研,了解就业形势,并主动宣讲就业安置政策。沙头角街道办、海山街道办还把做好退役士兵及其家长的思想工作落实到各社区居委会,层层做工作,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三是组织领导到位。区委、区政府成立了由副区长邹渝任组长的退役士兵安置工作领导小组,由民政局和各街道办具体负责抓落实。先后召开了退役安置工作分析会、退役士兵家长座谈会以及退役士兵就业协调会,安置办领导上门家访,鼓励退役士兵转变观念,大胆地选择自主择业的道路。特别是在退役士兵就业安置现场会上,常务副区长卢叙查,副区长邹渝、人大副主任何全胜、政协副主席钟勇、区纪委副书记杨汉松分别到会并作了重要指示,介绍****区近几年来的经济发展情况,介绍当前的就业形式,讲清做好安置工作对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的重要性,要求有关部门要支持安置工作。由于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此次现场会得到了大家的认同,会后有9名退役士兵及其家长现场签订了自谋职业协议书。****街道办党工委抓退役士兵安置工作不遗余力,李杰标书记亲力亲为,多次与各用人单位协商,辖区2名退役士兵被优先录用为城管、户籍员。
二、宣传教育深入细致,就业安置传统观念得以转变。
认真开展思想宣传教育工作,动员各方面力量关心退役士兵,鼓励退役士兵树立自主择业新观念,确保了安置工作改革的顺利完成。我们重点抓了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开展安置政策法律、法规宣传。充分利用报刊、有线电视、宣传标语和宣传栏等工具,向各用人单位下发安置工作宣传手册,深入到各社区和用人单位进行宣传,把落实安置政策作为创建“双拥模范区”的重要手段来宣传,引起了全区干部群众的关注、理解和支持。二是认真做好退役士兵转变择业观念的宣传教育工作。召开退役士兵安置工作座谈会,给他们讲清政府指令性的安置模式已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引导退役士兵及其家长转变传统的就业观念。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卢叙查、副区长邹渝同志亲自为他们介绍了我区当前的就业形势,分析当前的劳动力需求情况,勉励他们回乡后继续保持和发扬部队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鼓励退役士兵自主择业。此外,我们请区人力资源局王史逵科长介绍退役士兵通过自谋职业发家致富的典型事例,用活生生的例子激发他们自谋职业的热情。三是做好退役士兵安置分配期间的思想教育工作。区安置办、各街道、社区居委会分别上门走访,并通过电话等形式与退役士兵及其家庭保持联系,经常沟通思想,针对他们思想活跃、择业观念强的实际,集中组织学习了国家有关安置政策法规,宣传****市政府有关自谋职业的优惠政策,引导他们摆正理想与现实的关系,自觉服从大局,服从组织分配。
三、安置改革政策配套,安置工作长效机制初步形成。
从指令性计划安置模式过渡到自谋职业的安置模式,是当前安置工作的改革方向。特别****区是新区,各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的机构非常精简,政府指令性安置在我区难以实行,促使我们不断调整安置政策,推进自谋职业的机制改革,既要引导他们转变择业观念,又要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使他们在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目前安置工作长效机制初步形成。一是建立政策优惠机制。制定和落实各相关的优惠政策,制定合理的补助标准,补助经费纳入当年的财政预算,按时将补助经费发到每个退役士兵手中,确保经费落实。积极与有关部门搞好协调,落实国家有关优惠政策,使自谋职业的退役士兵自办经济实体的,可以优先办理营业执照、安排场地和摊位,减免办照、办证费用;享受待业人员减免税的优惠政策;参加社会保障、缴纳社会保险费,享受社会保险待遇。二是建立退役士兵技能培训和就业服务机制。我们认为退役士兵安置难的问题,一方面是当前就业形势矛盾突出,另一方面是退役士兵缺乏一技之长。只有加强技能培训,提高职业技能和文化知识水平,才能使他们敢于面对社会,参与市场竞争。为此,我们于5月份在区人力资源培训基地开展了退役士兵技能培训活动。培训前,下发培训须知,并由培训中心负责人介绍就业市场需求和各培训专业特点,各学员根据自己的特长选择培训专业,培训经费按每人2000元的标准,经考核合格颁发结业证和上岗证,我区今年培训率达到1OO%。三是建立跟踪扶持服务机制。在保证退役士兵自谋职业的同时,积极开展就业跟踪扶持服务,坚持扶上马,再送一程,要求各公共职业服务机构要及时为他们提供免费咨询、就业信息等就业服务。今年上半年,我区9名退役士兵中先后被区、街道、社区居委会招聘为计生专干、户籍员、城管协管员、交通协管员等就业岗位,较好地帮助他们解决了就业出路。
今年以来,我区退役士兵安置工作虽然在自谋职业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安置率达到100%。但自谋职业政策性强,退役士兵及家长的思想认识还要进一步提高,为积极稳妥地推进进程,我们将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抓住机遇,与时俱进,努力开创安置工作改革新局面。
××区双拥安置工作总结
"县双拥工作总结"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