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课堂作文

发布时间: 2023.10.22

课堂作文。

希望写出一篇优秀的作文是一个很有深度的问题,因为写作不仅仅是技巧,更是一种智慧。通过写作,我们能够开拓新的思维和观点,探索未知的领域。在撰写作文时,必须保持条理清晰,同时表达出真挚的情感。如果你还在为如何写好一篇作文而烦恼,不妨认真核实本文的内容,以供参考。

课堂作文 篇1

十数年的经验告诉我,在这个问题上不要企望找到三言两语就能点石成金的方法,要使文章立意更深远是必须要经过长久的积累和训练才能做到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没有培养同学具备这种能力的快捷方法。下面仅从我的经验出发谈几点能使文章立意更深刻更高远的思维能力训练方法。

要想每次作文都能立意深远,就不但要脱出前人的窠臼,还要跳出身边大部分同学思维的圈子,这就需要运用辐射式思维。

辐射式思维又可以叫做开放式思维、发散性思维、多元化思维、全方位思维等。它是一种从不同的角度和途径去探求多种答案来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其特点是:充分发挥人的想象力,突破原有的知识圈,从一点向四面八方想开去,并通过知识、观念的重新组合,来寻找到更多更新的设想、答案或方法。要培养同学使用辐射式思维的能力,就要平时多培养横向拓展、广泛联想的能力,遇到一个问题多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从横向的、纵向的、多维的角度去联想。

例如:要求以“网”为话题写作文,就可以从现实生活中各种有形的网――鱼网、蛛网、铁丝网、过滤网等等联想到各种无形的网――法网、情网、信息网、关系网、人才网、贩毒网、监视网、联络网……

如果以“水”为话题写作文,可以联想到泽被万物的生命之源,也可以联想到生生不息的环保理念,还可以联想到污已洁人的的献身精神、镜鉴万物的冷峻态度、灵活变通的临机智慧、步步为营的`踏实精神、亦柔亦刚的人生态度、载舟覆舟的政治哲理、包容万物的宽大胸怀、随遇而安的生活哲学、吐故纳新的进取精神……

再如,高考曾考过一个想象作文题“圆的联想”,可以辐射到的选材有篮球、足球、太阳、草帽、灯笼等,如果觉得这类联想过实过窄,还可以联想到树的年轮、深山的水潭、故乡的石拱桥、亲人坟上的花圈、清晨草上的露珠、家中祖传的手镯……立意就能更高出一筹。这些立意更加新颖独特而富于个性,如写故乡的石拱桥,必然牵连起对故乡山水亲友的怀念,桥成了各种思绪的交叉点,它可以承载人们情感及历史的重负,仅就立意就已是一类文的风范了。

反向思维也叫逆向思维,就是站在事物的对立面进行思考,从自己的习惯性思维或观念的相反方向、相背角度进行思考。运用这种思维有助于培养思维的独立性、创造性、新颖性,从而使作文的立意更深远更有新意更别具一格。

例如,全国高考作文――以“诚信”为话题写作文,就有一位同学以《不诚不信不为过》的反向立意赢得了满分。

再如,以“自卑”为话题写作文,有同学就以“感谢自卑”为文题,写了“天才骨子里大都有一点自卑,成功的强者内心深处往往埋着一段屈辱的历史……挫折和失败往往对于个人来说是一笔精神财富,它能促人进步……面对自卑后的成功,我感谢自卑”。这样立意就非常新颖独到。

我以前训练同学用反向思维的方式为文章立意,有位同学写了一篇文章叫《我不愿当老师》,从反向来赞美老师,文中写到:

我不愿意当老师,不愿做一只短命的红烛。只为放出一点光亮,却要燃烧自己而孕育希望。即使看着生命一点点耗尽,看着鲜血一滴滴流淌,却没有丝毫悔恨与忧伤。

我不愿意当老师,不愿做一条呆傻的小蚕。只为营造他人无尽的幸福,就可将生命摒弃不顾。即使看着旁人身着华服,依旧保持着惯有的朴素,一刻不停的忙碌。

我不愿意当老师,不愿做一只劳累的工蜂。只为哺育幼小的一代,就可以倾注无尽的关怀。即使有时也会心存无奈,但耕耘的时钟不会因此而停摆,哪怕看不到生命绽放的一丝光彩。

我不愿意当老师,如同不愿做一位辛勤的园丁。只为让众人的生活更加美好,便可忍受几十年的辛劳,不羡慕绚丽多姿的妖娆,不需要富丽堂皇的夸耀,只会在看到百花争艳时欣慰的一笑。

我不愿意当老师,如同不愿做一名普通的建筑工人。为了铸造优越的生活条件,可以对气力不留丝毫惜怜,就算看到后人欢喜而迁,今生甘愿归守田园,索取又怎能比拟奉献?

我不愿意当老师,因为我不能将毕生精力奉献于三尺讲台,不能将青春年华化作一代又一代人的希望,不能呕心沥血传授自己的一切,更不能像克拉玛依大火中36个神圣的亡灵那样献出生命,因为我没有老师那崇高的精神——无私。

我不愿意当老师,因为我不能像慈母对调皮的孩子们谆谆教导,不能为失途的孩子们指点迷津,不能帮助灰心丧气的孩子找到成功的道路,更不能用无尽的热情感化每一颗冰冻的心。因为我没有老师那崇高的品质——真诚。

我不愿意当老师,因为老师是一个平凡而伟大的职业,是一个普通而神圣的字眼;那是无私与真诚的代名词,我不能因为自己的失职而玷污了老师高洁的形象……

我不愿意当老师,我只会在心中默默的向往那种真诚与无私,只能为心中的神灵献上卑微的崇敬与颂扬……

这篇文章的立意运用了反向思维,独辟蹊径,别具匠心。多年之后仍令我记忆犹新。

所谓“透视”能力,就是指透过表面现象看清事物本质的能力。要培养同学洞察生活的能力,要善于透过错综复杂的表面现象,迅速地抓住问题的实质。“透视”能力的获得不是一蹴而就的事,要坚持不懈地进行日常的思维训练,要培养同学用最短的时间敏锐地发现问题要害的能力。

例如,上海高考作文题是一幅漫画《人与机器人》,有些同学很快地就看出了这幅漫画的本质是在谈新时代的人才观的问题。

再如,面对“上海市选拔三好学生加考美术,多数同学削铅笔不扫木屑”的材料,有些同学很快就发现了这是谈公德与才学的关系问题,于是营就了《才学诚可贵,公德价更高》《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优秀立意。

所谓“聚焦”能力,就是指透过貌似杂乱无关的现象发现事物之间的相同点的能力。其实这是一种求同思维的能力。求同思维又叫集中思维、聚合式思维,是通过对若干不同事物进行比较与思考找出其相同的本质特征的思维过程。求同思维也是培养创造型思维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求同,可培养综合概括能力。平时可训练同学面对多则材料确定统一立意的能力。

例如,我曾举出四则材料:《庄子》中“运斤成风”的寓言,中华名厨大赛上在少女背上切鲜肉的绝技,瑞士爱国者威廉·泰尔一箭射穿顶在儿子头上的苹果,电影《英雄》中无名用“十步一杀”绝技刺伤长空和飞雪。要求同学拟定统一的立意,有同学准确地发现了这四个故事的实质都是谈“勇气”和“信任”。

有一些作文材料,本身可以含有多个不同的着眼点,可以由一个大话题分出很多小话题,每个小话题又会有许多不同的角度。而面对这些不同的角度,每个同学又有各自不同的能力长短的分布。所以,“选好点”是作文立意训练的重要环节。需要说明的是,针对不同的同学,一篇材料的最佳点是不同的。善于“选点”的同学,能根据自己的阅历、知识、特长等确定文章的立意,他们懂得藏拙露巧,扬长避短。这样才能避免“千人一面”,才能才思纵横驰骋,写出自己的特色。

选点时还要注意,选小的切入点更容易出奇制胜。话题作文的限制少范围宽,所以大题目居多。化大为小就容易下笔,便于表情达意。越是宽泛的话题,以大题小作治之就越能得到很多的作文题目,于是构思选材就更容易进入自由天地,然后择善而为,下笔就会游刃有余。单一话题可以派生出许多小话题,多头话题本身就提供许多支话题,而且还可以各自派生出更多小话题。可写作的时候只能选其中的一个话题来写,选取哪一个话题好呢?要选取自己最有把握写好的那一个。这便是“弱水三千,取一瓢饮”。

在这个过程中,考生的大脑储藏的“内存”制约了“写什么”。可用的内存多,回旋的余地就大,反之就有捉襟见肘之苦。因此,要“独树一帜”,要尽量不说大家容易想到的道理,选材尽量不选大家都可能有过的经历,写作尽量不走大家习惯走的思路;也就是说要把一看到话题就冒出来的道理、材料、写法撇开,再深入一层进行思考,说新颖的道理,用新鲜的材料,走新奇的思路。一般来说,立意要寻求别人容易忽略的或不是一眼便能看到的角度,选材要选自己的特殊经历或独得的积累,写法则要懂得打破常规以创新。概而言之,就是要做到视角独特,内容独有,写法独创。当然,就一篇作文而言,能做到其中的一点或两点,就足以使之出类拔萃了。

总之,作文立意的深刻高远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它是要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和积累才能达到的。上述几种训练方法,经过多年的实践验证还是行之有效的,希望同学们都尝试运用一下吧。

课堂作文 篇2

惬意的周末,你是选择美美的睡个懒觉?还是选择走出卧室,走进大自然去呼吸新鲜的空气呢?不到九点,黄冈寺工人路小区的孩子们就已经在便民服务中心三楼活动室门口等候着老师们的到来,他们在周末没有选择去玩游戏,而是选择来学习,积极地学习精神值得表扬,在盈火社工工作人员以及志愿者们的组织下,他们开始了今天新课程的学习。

第一节快乐阅读课程由社工工作人员陈玉玉带领大家学习《绿野仙踪》的四、五章内容,课中依照往常的学习方式,首先通过轮流朗读的方式,对孩子们进行一对一字、词、句解释,细节分析过后,孩子们对故事梗概有了详细的了解,课余时间玉玉姐姐为大家精心准备了绿野仙踪动画片段,在看动画片的同时,也巩固了今日课堂所学内容,加深对故事梗概的理解。阅读过后,又到了每日安全教育时间,课前,社工工作人员刘景媛进行了每日复习一课,在回忆了如何在火灾情况下安全的`逃生后,开始了今日的地震安全方面的知识,课中为了让理论知识更容易记忆,课堂采用了生动形象的真实案例图片分析,让小朋友们真实体会到了安全的重要性,同时还学会了如何在地震中安全逃离的方法。

短暂的午休过后,小朋友们又整装待发的开始了下午的语言表演课程,新内容开始前,依旧进行了每日一站、表情控制练习,为孩子们台场的表现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今日志愿者李梦雨为大家准备了我是小记者内容,课中进行两人组特定场景、特定对话练习,以锻炼孩子们口才以及敏捷的反应能力,在课程结束前,孩子们各自分组以团队比赛的形式呈现本次课程的效果,在初识小记者的基本内容后,孩子们对记者也有了一定的了解。今日的小眼睛大世界课程,由李梦雨带领小朋友们进行摄影实践的第三课,在回忆了昨日拍摄实践课程中的错误后,进行了今天的主题拍摄之我眼中的运动,课前通过展示错误照片的实例,以达到启示引导作用,课中再通过切实实践,一对一指导,加深小朋友们对错误之处的印象,避免以后实际操作中出错,下课前进行了今日拍摄的展示,小朋友们听得也很认真,将错误之处牢记于心。

今天已经是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外国语学院社区服务调研队与郑州市二七区盈火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联合工作的第七天了,距离课程结束还有三天时间,在这七天的学习中,在这个每日小小的课堂中,孩子们却收获了更多关于阅读、安全教育、语言表演、摄影的知识,期待孩子们在未来的三天里有更大的进步。

课堂作文 篇3

我们向阳实践队是一支来自商学院的队伍,因此我们队伍结合商学院的特色,特地开设了富有商院气息的模拟买卖课堂。

今天,让我们走进四年级的课堂,看看我们小老师都讲授些什么吧。小老师首先提问学生们平常有没有帮父母买东西的经历,学生们纷纷回答,“我帮过妈妈买酱油”,“我帮过爸爸买过啤酒”。.童年的经历总是如此相似,都是爸爸妈妈的小跑腿呢。根据他们接触到的商业买卖,小老师由此引出消费者的复杂概念。可是对于小小年纪的他们,消费者的概念貌似过于复杂,于是小老师很亲切地跟学生们解释,你们在买东西的时候,你们扮演的就是一个消费者的角色。学生们听到老师的通俗解释后,纷纷点头表示理解。

在中国经济迅速崛起的时代,越来越多的小朋友在很小就会接触到商业买卖。所以让他们提前了解他们的行为性质,在作者看来,是有利而无害的。尽管消费者的概念会很复杂,他们也许今天听明天又忘了,但是等他们长大以后遇到这个概念的时候,希望他们会因为今天的课堂能对消费者的概念有所印象,而不是因为没有人跟他们说过而一无所知。

紧接着,小老师指出买卖礼仪在买卖过程中也是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为了让同学们初步掌握正确的'买卖礼仪,支教组招宇玲小老师让学生们站在商家的角度上,思考自己在买东西时的行为是否正确,从而让学生们更深刻地记住在买东西的时候应该具备的基本礼貌和诚信。并告诉学生们在今后的生活中,无论你做什么事情,将心比心的基本素质将会成为你人生中一张很重要的绿卡。

最后,为了让学生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买卖的流程,小老师组织了小型的模拟买卖,学生们都把各自的角色演绎得有声有色,赢得老师的一阵好评。希望老师准备的这个特色课堂,能让学生们有所收获。

课堂作文 篇4

儿子拿回来的《父母课堂》我坚持每期都看。

从刚开始的兴趣逐渐变成了依赖。

因为我总能在那里找到教育儿子的方法,我和儿子可以一起讨论很多话题。

在今年第三期中有一篇文章让我反思了许久,题目叫做《让孩子知道钱的意义》。

文章论述了培养孩子理财能力的重要性,教会我们告诉孩子钱是怎么来的,告诉孩子劳动致富的道理,让孩子知道乱花钱的可怕后果。

并用名人当范例,形象描绘了花钱应像炒菜放盐一样恰到好处盐少了,菜淡而无味;盐多了,苦咸难咽。

读完这篇文章,我沉思了很久。与文章相比,我和儿子**分析了他的现状,得到了同样的答案。我儿子的财商不是很高,有利有弊。

不乱花钱、懂得存钱是儿子的优点。

但是不知道节约,不会花钱就是他欠缺的。

找到了缺点,我跟儿子开始了要做理财小高手的历程。

虽然不简单,但我们相信有志者事竟成。

从文章中,我深深体会到,作为小学生的家长,盲目满足孩子的购物需求,很容易影响他们的心理发展。

而若家长不肯消费,孩子就会出现叛逆情绪。

因此,面对一批没有正确消费观念、思想还不完全成熟的小皇帝,我们应该坚定信心,与他们为智慧和勇气而斗争。

我们应该培养孩子们的责任感,让他们明白节俭是一种美德。

必须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对于每一分钱都不能任意挥霍。

引导孩子与父母一起思考,体会父母的艰辛。

即使只是几元甚至几分钱,也要让它发挥最大的效益。

开卷有益,打开《父母课堂》你会发现它会让我们许多迷茫的父母找到了方向,我会坚持读下去的!

父母课堂读后感征文二

孩子不同的成长阶段,总会遇到不同的问题,许多问题是第一次出现,父母孩子都有些束手无策。

这时候,《父母课堂》就起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你要问二年级孩子最怵什么,估计多半会说是作文。

看完《培养孩子写作的兴趣》一篇,我感触良多写作本身是快乐的,关键是让孩子走进生活,培养孩子动笔的习惯。

记得孩子上一年级时,我就打算让孩子每天写点东西,培养他说长话的能力,可是他非常抵触这个作业,为此我们家长没少批评他,可他依然是我行我素,有时我就想唉,还是等他长大点吧。

但去年暑假,他竟然主动写了一篇文章。怎么了

去年暑假,我们一家三口去北京旅游,住在前门附近的一家旅馆里。

酒店附近,有一家山西人的晋阳春面馆,他非常喜欢。

在北京的一个星期里,当他没有去很远的风景区时,他总是坚持中午和晚上吃饭。甚至当他去颐和园的时候,他也说:“当我妈妈早点回来的时候,我喜欢吃阳春面。”。

呵呵,可爱的孩子。

最后一天中午,照例我们又去吃了面,回宾馆时,孩子突然说妈妈,我要写篇作文,题目就是《2019年北京最后一碗阳春面》。

说写就写,去火车站之前,一篇洋洋洒洒的文章呈现眼前,我一边读着,一边感动着孩子之前不喜欢写作文,只是因为没有发自内心的热爱啊!

回到青岛后,我立即改变了策略。我没有谈论所谓的章结结构,而是尽我所能把我的孩子带出家门,走进现实生活,这样他就能和他的性别一起写作。

只有见识多了,才会有感而发爬了崂山,写写崂山上的蚂蚁;去附院拔牙,写写拔牙的过程;语文书上出现了东方明珠,就带他去上海实地旅游;课外看过《小桔灯》,出差去福州时,就带着她去游览冰心故居;总之,写作就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这样,我们在丰富孩子经验的同时,有意无意地让他有话要说。

他爱上了旅游,爱上了作文,上个学期期末考试时,作文差1分就满分呢。

亲爱的父母和朋友们,当你担心孩子视力不好时,有没有想过让他放下书本,摆好电脑,走出家门,走进生活?相信您一定会有一个更健康更阳光的孩子!

《父母课堂》里的这篇文章,让我更加自信,相信自己在培养孩子写作方面,已经迈出了正确的第一步,以后,我会计划按照文章里说的,给孩子开博客,并尽可能寻找机会,让孩子自我展示一下自己的写作。

我深信随着孩子一天天的长大,《父母课堂》定会给予我们家长更大的启示和帮助。

父母课堂读后感征文三

孩子上小学了,在老师的建议下,我订了《父母课堂》,从此我便开始了人生的另一个课堂——父母课堂。

10月的一天,儿子给我带回3期《父母课堂》。

第一次见面,我就喜欢上了她。

无论是她的外表——封面,还是她的内心深处,我都深深地被吸引了。

不仅我喜欢,儿子竟也对她爱不释手。

于是,我们把《父母课堂》作为床头读物,让她每天伴我们进入梦乡。

我记得第一天,我一口气从头到尾读了2019年的10期。

里面很多文章都能让我们受益匪浅,如本刊专访栏的激发孩子持久的学***,亲子加油站栏的教男孩提高交际修养,教子良方栏的正确引导孩子发展特长,父母忌语栏的你就知道搞破坏等等,对我们都有一定的启发或教育意义。

但是,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美文共赏栏中那篇叫梦想在自己的眼睛里的文章。

梦想在自己的眼睛里讲述的是一个原本学***很差的男孩,整天沉迷于电动游戏,后来在一位新老师的帮助下,从幻想开始,心怀梦想,最后梦想成真的故事。

这个故事不长,但它让我很感动,因为他教会了我们如何为孩子们安装一对强壮的翅膀。

梦想对于一个孩子来说就意味着飞翔的翅膀,怎样才能让自己的孩子插上一对可以在天翱翔的翅膀,是每个父母都梦寐以求的事情。

从梦想在自己的眼睛里这篇文章我们可以发现,要想孩子心怀梦想,我们首先要做的是学会尊重孩子。

无论是怎样优秀或差劲的孩子,他都需要别人的尊重和理解。

我们只有在他感觉到被尊重的情况下,他才有可能打开心扉去想那所谓的梦想。

就如故事中的马克,在得到认可的情况下,很快就与老师愉快地聊了起来。

我们要做的第二件事是学会发现孩子们的梦想,或者帮助孩子们找到自己的梦想。

在老师的鼓励下,马克终于说出了他深深的梦想。

但因为他的不自信,他根本不敢去梦想。

即使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也可以鼓励孩子们像老师一样幻想。

最重要的一点是,我们一定要给孩子以力量,让他们敢于去做梦。

我们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引导他们踏上一段漫长而美好的梦想之旅,让他们的梦想成真。

对于一个孩子来说,幻想可能是追求梦想的唯一途径。

而正是这样的途径才让他明白了,原来梦想本是如此之近,近到就在自己的眼睛里。

梦想都在自己的眼睛里了,还有什么不能梦想成真呢!

对于孩子来说,父母是他们的第一任老师,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那么,到底怎样的家庭教育才是合理的,亦或是成功的呢?

而对于家庭教育的关注,向来是社会或是**的焦点。

不管是狼爸还是哈佛妈妈都是被大众关心的热点话题,大多数父母都***或多或少地对此类现象加以评论。

对他们的评价,我们没办法一概论之,更无所谓对错。

只能说不同的家庭,不同的父母,对自己孩子的教育,都有各自不同的方法,而找到对自己孩子合适的方法才是最重要的。

对我而言,孩子的教育,尤其是孩子处于儿童时期,我更多的是关注对孩子道德和心理方面的教育。

成才的首要前提是先**,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会使孩子终身受益。

教育孩子学会关爱,尊重他人,懂得感恩,与人为善……这些都是我们中华五千年文明所沉淀下来的优良美德,我们要让这些美德在他们身上传承下去,发扬光大。

其次,我所推崇的是言传身教,孩子在不知道如何去做事情的时候,往往会不自觉地去效仿他人。

因此,在小孩子面前,父母们要更加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

久而久之,所有这些都会被孩子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再次,家长们要找到孩子的兴趣所在,我们往往会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千万浪费了这一重要的老师。

培养孩子的兴趣,不仅有利于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还会让他们在以后的人生中更懂得生活、热爱生活、珍惜生活。

家庭教育是一个太宽泛、太深奥的话题,需要学习的、注意的事项太多太多,所有这些都从和孩子做朋友开始吧!和孩子的沟通交流会让父母和孩子都受益匪浅。

课堂作文 篇5

关于医治数学教师课堂多语的文章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教师的语言表达方式和质量直接影响着每个学生理解和运用知识。精练的设问、精妙的启发、精彩的对话让每个学生的思维驶入发展的“快车道”。但有些人片面地看重了老师语言的教育作用,生怕学生这里不会那里不懂,于是这里讲讲那里说说,结果课堂教学也就成了名副其实的“讲课”了。其实这样的数学教师已经患上了课堂教学“多语症”。

实话实说,我也曾是一名“课堂多语症”患者。前不久,在本校上了一节教研组研究课,教学内容是人教版第十一册的“轴对称图形”。一节课下来,自我感觉课堂教学语言略显琐碎和凌乱,还缺少一语拨千斤的功效。为什么我的“课堂多语症”还没有完全治愈呢?经过认真细致的个人反思和集体研究,终于找到了根治“课堂多语症”的良方,这里奉献给有此症状的“患者”。

处方:《数学课程标准》一份+名师课例若干+个人学习体会若干

揣一本《新课标》,拜几位名教师,研学数节示范课,你就成功了一半。

让我带你走进几位名师课堂去感悟一下吧。

精心设问:三言两语巧开头

走近名师:夏青峰

课例:分数的意义

(课前谈话后直接进行整体感悟)

师:关于分数,我们已经知道了什么?

生1:分子、分母和分数线。其余学生回答略。

生2:我还知道分母表示平均分的份数,分子表示取的份数。

师:关于分数,你还想知道什么?

生1:最大的分数是什么?

生2:分数能乘除吗?

生3:为什么会有分数?

……

师:现在就请大家看书,通过看书哪些可以自己解决,哪些还解决不了?我们一起来解决好吗?(学生看书)

师:通过自学课本,你又知道了什么?

生1:如果把一个东西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有几份就可以用分数表示。

生2:分数是怎么产生的?我知道了分数产生的原因。

生3:如果把许多物体合在一起,就可以用自然数表示……

……

感悟与启发:

一滴水能代表大自然的恩惠。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一句话又何尝不能反映出一位教师的教学理念呢?夏老师在这一课上没有按照“复习-引新-练习-巩固”的程序式教学四环节进行,也没有为新知引入创设时髦的趣味情境,而是遵循和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用简短的一句“关于分数,我们已经知道了什么?”唤起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找到了新知与旧知的链接点和生长点,学生个个群情激昂。因为每一个人都有很强的表现欲,孩子更是高涨。在学生自由表达、举例后,夏老师又抛出一问“你还想知道什么?”,从表现欲调动到求知欲,激发学生主动探索。在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生生对话后老师把学生的思维火花挑拨的更加红火——“通过自学课本,你又知道了什么?”你一言我一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真正体现。最后询问“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在这一课中学生对于单位“1”的理解是一个难点,夏老师循着学生已有的经验大胆放手让学生去阅读文本、生生对话、提出问题、辨析问题,真正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这一段感悟意义里老师没有更多的话语,只是精心设计了极富启发力的三问,把话语权还给学生,循序渐进,层层剥笋,实现学生思维的“自主加速”。

阅读思考:此时无声胜有声

走进名师:黄爱华

课例:分数的基本性质

教材中讲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从比较3/4、6/8、9/12的大小引入,教师巧妙地改为“猴王分饼”,分给猴1一块1/4,猴2要两块2/8,猴3要三块3/12,使分剩的饼分别成为3/4、6/8、9/12;并结合上课学生数的实际,求第一、二组学生的总人数占全班学生人数的几分之几,使一道例题变为三道例题。引入新课:“黑板上三组相等的分数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学生回答后板书: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变化了,分数的大小不变。

然后老师引导学生比较归纳,揭示规律,出示思考题:

比较每组分数的分子和分母:

(1)从左往右看,是按照什么规律变化的?

(2)从右往左看,又是按照什么规律变化的?

师:看一看,想一想,议一议,再翻开书看看书上是怎么说的。

学生阅读书本,独立思考感悟。

老师巡视。

集体讨论,归纳性质。

……

感悟与启发:

课的一开始黄老师首先让大家听“猴王分饼”的故事,在听故事中思考提出的问题,学生自然兴趣浓厚。通过故事设疑,激起了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新知识力求让学生主动探索,自主获取。“猴王分饼”和分析班级学生人数得出的三组相等的分数为学生探索新知提供材料,出示的思考题是学生探求新知、独立思考的指南。在学生独立思考的时候,老师没有喋喋不休地去唠叨和提醒,而是耐心地等待学生去自主发现、自主探索,留足学生思考空间。当孩子们在思考过程中遇到困难时老师也只是低声地与他进行个别交流。而我们很多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连学生独立思考和阅读文本时还千叮咛万嘱咐,学生的思维屡屡被老师打断。要知道此时无声胜有声啊!在学生充分思考的基础上教师环环紧扣的提问和引导,使学生逐步展开充分的讨论,帮助学生一步步走向真理。

此外黄老师巧妙地运用体态语,也收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佳效。

启发辩论:一石激起千层浪

走近名师:吴正宪

课例:分数的初步认识

(新知探究后)

银幕出示智慧人提问题,请大家判断。“把一个圆分成两份,每份一定是这个圆的二分之一。对吗?”话音刚落,全班同学已经分成两个阵营,有举“√”的,有举“×”的。面对学生的不同答案,吴老师没有裁决,而让持不同意见的双方各推荐两名代表与同学商量后再发表意见。经过准备,小小辩论会开始了。

正方代表把手中的圆平均分成两份,问道:“我是不是把这个圆分成了两份?”

反方代表点头应答:“是,是。”

正方举起其中的半个圆,问:“这份是不是这个圆的二分之一?”

反方:“是,是啊。”

正方当然不让:“既然是二分之一,为什么不同意这种说法?”

此时,反方同学虽然口称“是,是”心理却很不服气,该是他们反驳的时候了。只见,反方一个代表顺手从圆形纸片上撕下一块纸片,高举着分得的两部分大声问:“这是分成两份吗?”

正方连忙回答:“是。”

反方接着把小小的一份举在面前,用挑战的口吻问到:“这是圆的二分之一吗?”

正方的底气已经不那么足了,小声说了声:“不是。”

反方咄咄逼人:“既然不是二分之一,为什么你要同意这种说法呢?”

正方服气地点了点头,不好意思地站到了反方的队伍中。

感悟与启发:

在学生的价值取向出现分歧时,吴老师巧妙地采用让学生辩论的方式解决问题,既尊重了学生的独特体验,又正确引导了价值观,还培养了学生的多种能力,非常有效地落实程了新课的先进理念。让我们回过头来看一看,老师讲了多少话?一句而已!(还是借智慧人的嘴说的)。教师的辅助语言只起到渲染气氛、推波助澜的作用,你看正反双方的辩论还蛮有大学生辩论赛的味道呢!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大珠小珠落玉盘啊!真是让人佩服至极啊!

动手操作:“玩”中惜言更若金

走近名师:张齐华

课例:轴对称图形

师出示一张纸。“如果是你的话,怎么玩?”

生1:我们折飞机。

生2:我会折青蛙。

生3:我们折出星星。

生4:我会把这张纸剪成窗花……

师:先把纸对折,然后从折痕的地方,撕下一块。会玩吗?大家玩一玩。

学生撕纸

在黑板上展示学生的作品

师:如果我们这些纸看作一个个图形的话?大家看一看这些图形,你们有没有发现共同的地方?

生:左右两边都相同。

生:我认为它们是轴对称图形。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这个词儿的?

生:我是从书上看到的。

板书课题(轴对称图形)

……

感悟与启发:

张老师用一张普普通通的白纸引入,简洁的一个启发“如果是你的话,怎么玩?”学生玩纸的兴致一下子就调动起来了,因为这是每个学生都熟悉的技能。老师再通过示范撕纸(随意而为),让学生动手去折纸撕纸,创造出一个个具有轴对称特征的撕纸作品,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自主发现这些图形的轴对称特征,引入教学新知。在学生玩的过程中老师没有更多的解释和说明,老师的身份只是学生玩的大伙伴,孩子们在老师的引领下进行的是有目的的玩——玩出“轴对称图形”。既联系了学生的知识基础,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每个孩子在玩中自由创造,在创造中自主发现。

“看过的容易忘记,听过的不一定就明白,做过的则理解很深记的很牢。”你不觉得在学生动手操作时你的语言是那么的苍白无力吗?每个孩子的智慧是流淌在他们的手指尖上,谨记“玩”中惜言更若金,智慧流淌十指间。

亲爱的老师们:这些名师之所以能非常出色地贯彻新课程理念而又能惜言如金,这绝非一日之功,这是一种极高的教育艺术境界,是集多种素养于一身的结果。学习他们决不能机械模仿,要想彻底“治愈”自己的“课堂多语症”,必须再加上自我感悟和反复实践作为“辅助治疗”。衷心祝愿你们早日“康复”!

上一篇:自然标语

下一篇:大会邀请函精品8篇

"课堂作文"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