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四年级运算律教案

发布时间: 2024.02.15

四年级运算律教案范本九篇。

我们用心设计的“四年级运算律教案”定会令您倍感满意,其中动人的文章正等待您咀嚼品味。每位教师为了授课精湛,皆需撰写教案和制作课件,只需我们教师在创作过程中认真负责,即可展开高效课堂的基石。

四年级运算律教案 篇1

教学内容:课本第1页例1,完成做一做和练习一的第1~2题。

教学目标: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会计算较复杂的三步式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

今天我们学习比较复杂一些的三步式题的计算。下面先来复习一下过去学过的混合运算。

1.150-42214(240+120)(140-20)

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做,同时让两名学生到黑板上板演。订正时问:

(1)这道题里都有哪些运算?应该先算哪一步?为什么?

(教师强调:在一个算式里,如果有加、减、乘、除,就要先算乘、除,再算加、减;在含有括号的算式中,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2.口算。

5(150-90)20600-8510

100+1004520+8004-60

二、新课。

1.教学例1。

教师板书:100-(32+54018)

问:(1)这道题中有哪些运算?应该先算什么?

(2)小括号里有哪些运算?应该先算什么?

(学生回答先算54018后,教师用彩色粉笔在54018的下面画一横线。然后学生逐步脱式计算。)

说明:像这样带有小括号,并且小括号里面有加或减,又有乘或除的混合运算,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乘除,接着再在(32+30)的外面用彩色粉笔画上虚线框,并说明,以后计算熟练了,小括号可以一次脱去,虚线框中的一步省略

三、巩固练习。

1.做做一做中的题目。问:

第1题里有哪些运算?应该先算什么?

第2题呢?

让学生做在自己的练习本上,然后再集体订正。

2.练习一的第1、2题。先让学生独立做。做完后集体订正。

四年级运算律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结合小区建房问题,经历自主解决问题、从分步计算到三个数连乘计算的过程。

2.认识连乘算式,会计算简单的三个数连乘的运算式题。

3.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熟练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了解算式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新授:

某生活小区计划新建8栋楼房,每栋5个单元,每单元可住12户居民。这个小区可以解决多少户居民的住房问题?

1.学生独立列式计算。

2.交流算法。

(1)125=60(户)(2)1258

608=480(户)=608

=480(户)

(3)85=40(个)(4)5812

1240=480(户)=4012

=480(户)

答:可以解决480户居民的住房问题。

二、练一练:

书上47页的练一练。

第1题:交流时重点了解学生列综合算式的情况。

第2题:交流时,可以让分步解答的学生尝试列一列综合算式。

第3题:先说说运算顺序,再计算。

三、作业:

课本47页第3、5题。

四年级运算律教案 篇3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19页的第7、8题,练习二十八的第5-8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理解整数四则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能够正确地运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做练习二十八的第5题。

学生独立计算,教师记时,限时4分。集体订正时。

2.复习运算定律。

教师:我们学习了哪些运算定律?(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

这些运算定律的内容各是什么?让学生分别说一说。可以让一些中、差生回答,说得不完全的其他同学进行补充。

3.复习运算顺序。

教师: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有什么关系?(相同。)

二、混合练习

1.做练习二十八的第6题。

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个别辅导。集体订正时,对于每一道题都要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可以有意识地让一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说,一方面给他们锻炼的机会,另一方面可以及时纠正他们的错误。学生说的时候,除了说计算的过程外,还要求说出应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2.做练习二十八的第7题。

学生独立审题、解答,教师巡视,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集体订正时,可让中等学生分析题目的数量关系。还可以再复习取商的近似值的方法。

3.做练习二十八的第8题

教师先指名学生看发票中有几项还没有填写,让学生讨论每个没有填写的项应该怎样填写。然后,再让学生计算和填写。教师进行个别辅导。集体订正时,针对学生中计算的错误,还可以再复习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以及计算中要注意的问题。

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可让他们做练习二十八的第10题。

三、小结(略)

四、作业

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让他们回家思考练习二十八后面的思考题

四年级运算律教案 篇4

出示:(1)100+0=(2)0+568=(3)0×78=(4)154-0=

(5)0÷23=(6)128-128=(7)0÷76=(8)235+0=

(9)99-0=(10)49-49=(11)0+319=(12)0×29=

1.将上面的口算分类.请你们根据分类的结果说一说关于0的.运算都有哪些。

学生分类后进行概括总结关于0的运算。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

关于0的运算你还有什么想问的或想说的吗?学生提出0是否可以做除数。

小组讨论:0能否做除数?全班辩论。各自讲明自己的理由。

教师小结:0不能做除数。如5÷0不可能得到商,因为找不到一个数同0相乘得到5.0÷0不可能得到一个确定的商,因为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学生小结关于0的运算应该注意的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小结。

100+0=100235+0=235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

99-0=99154-0=154一个数减去0,还得这个数。

0×29=00×78=0一个数乘0或0乘一个数,还得0。

0÷76=00÷23=00除以一个非0的数,,还得0。

49-49=0128-128=0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

0能否做除数?0不能做除数。

四年级运算律教案 篇5

教学内容:

1、不带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第35~36页)

2、带有小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第37~38页)

3、带有中括号的四则运算混合(第39~40页)

4、通过单元练习整理运算顺序(第41~42页)

教材分析:

四年级(上册)教材初步教学了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和两步计算的混合运算。学生已经知道:算式里有乘法和加、减法,应先算乘法;算式里有除法和加、减法,应先算除法;算式里有括号,应先算括号里面的。在此基础上,本单元继续教学混合运算,算式里都有三个运算符号。结合运算教学,在想想做做里还安排了许多需要两、三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本单元教学的混合运算内容比较多,教材对不同的内容采用不同的呈现方式,目的是帮助学生理解运算顺序。

(1)联系现实素材,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运算顺序。

(2)以已有的运算顺序为依据,通过演绎推理解决稍复杂的混合运算。

在教学中要注意结合具体的问题情境来帮助学生理解运算顺序的合理性,并注重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分析数量关系,从而进一步明确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提高学生正确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联系生活情境,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理解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感悟运算顺序的合理性。

2、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索,运用类比迁移的方法掌握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正确计算。

3、使学生在分析数量关系、运用不同的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学生解决问题,正确列综合算式的能力。

4、使学生在观察、比较的过程中培养演绎推理、抽象概括的能力,发展数学思考。

教学重点:

理解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按顺序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感悟运算顺序的合理性,正确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

课时安排:6课时

四年级运算律教案 篇6

“简便计算” 是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教学的一部“重头戏” 。 它不仅是学生学习简便计算的起点, 其中被我国著名数学家陈景润誉为“数学大厦的基石” 的加法、 乘法的五条运算定律,更是学生今后学习其他“简便计算” 的基础。

最近在 “简便运算” 的教学中, 通过学生的学习与练习,存在着一个老大难问题就是学生在计算时常出现“低级” 错误, 计算的正确率低。难道就真的没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吗?

我想但凡教过四年级简便 计算的老师, 或多或少都遇到过这样的问题: 学生在课堂上能根据教师讲解的方法利用运算定律或性质很好地进行计算, 表面看上去好像融会贯通了简便计算的“精髓。 可为什么课后在作业中却出现那么多 “五花八门” 、 运算定律“张冠李戴” 的错误呢?

通过透视学生的作业, 我按学生计算能力或题目本身的难易把错误现象分成以下三种情况:

(1)在作业里经常会出现下面的错误现象: 75+125×25-25=200× 0=0 或 321-126+74=321-200=121 又或者 800÷25× 4=800÷100=8……仔细研究作业本后发现,出现这种错误现象的大多数是计算能力欠缺的学生。 他们缺乏观察性容易受到来自习题本身的数字或运算方法等知识本身造成的干扰, 明明是不适合简便计算的内容,他们却不懂装懂“滥竽充数”。

(2)顾此失彼的情况也是十分严重,745-(145+325)总是忘了脱去括号便符号,学生每次讲解时思路也十分清晰,就是一做题就顾不上了。计算能力比较好的学生也经常出现这种错误。 当然, 除了习题本身比较难以外还与学生出现感知不准确、 算理不清晰、 应用不灵活等判断性错误有关; 计算思维混乱以致计算时“顾此失彼” 出现运算定律“张冠李戴” 的错误现象。(三) 结果分析 在对回收学生问卷的统计中, 得出以下几个现象: 分析: 1、 2 号题主要是调查学生的学习素质。

(3)做题时,学生容易受内、 外环境干扰, 没有养成专心致志学习的习惯; 一半以上的学生没有养成做完题后自觉检查的习惯。因为不专心, 做题时常会顾此失彼, 丢三落四; 不检查, 会使本来会做的题出现错误; 久而久之养成了“粗心” 的坏习惯。


看了四年级下册数学简便运算复习教案的人还看:

1.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建议

2.四年级数学上册预习提纲要点以及教案

3.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人教版

4.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5.冀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6.四年级上学期数学期中试卷分析

四年级运算律教案 篇7

1.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用色条图(线段图的邹形)分析数量关系,感受其使问题简明、直观、便于分析的作用,渗透数形结合思想,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

2.使学生解决问题的完整过程,学会用找出中间问题的方法解决需要两步解决的问题,丰富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

3.在分步列式解决问题的基础上,逐步学会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会合理运用小括号改变运算顺序。

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四能,体会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同时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热爱数学的情感。

利用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掌握解决需要两步解决的问题的步骤和方法。

会找出隐藏的中间问题,并合理利用小括号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

一、复习旧知 口算。

(30-20)÷5 = 72÷(18-9)=

65-8×5 = 20+7×5 =

(一)仔细观察,收集信息 剩下的还要烤几次?

2. 谁能完整地说说这道题的意思?

3. 要求“剩下的还要烤几次”你们会解决吗?

(二)尝试解决,体会方法 问题:

1. 综合算式先算什么?求出的是图上的哪个部分?

2. 要求“剩下的还要烤几次”,需要知道什么?

3. 这两个在题目中,哪个告诉我们了?哪个没告诉我们?

4. 要先求出“剩下多少面包需要烤”,需要知道什么?

5. 谁能完整地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2. 今天研究的问题为什么必须两步解答?

小结:解决一个问题需要两个和它有关的信息,如果其中的一个信息直接给了,另一个信息没有直接告诉我们,我们要先求出它来,再解决最后的问题。

2. 想求“平均每个笼子放几只” 你会解答吗?请写一写。

3. 说一说你是怎么做的,也可以用画图的方法来帮助说明。

4. 为什么要先求“一共有多少只兔子”?

5. 解答正确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2.,平均每天挖多少米?

2. 要求“平均每天挖多米” 你会解答吗?

4. 解答正确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3. 为什么这道题要用两步来解决?

剩下的要用5天挖完,平均每天挖多少米?

3.同学们在做操,如果9个人一排,可以站几排?

3. 为什么这道题要用两步来解决?

4. 这道题的综合算式不需要加小括号吗?

5. 解答正确吗?

四年级运算律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使学生掌握关于0的运算应该注意的问题。

(2)0+568=

(3)0×78=

(4)154-0=

(5)0÷23=

(6)128-128=

(7)0÷76=

(8)235+0=

(9)99-0=

(10)49-49=

(11)0+319=

请你们根据分类的结果说一说关于0的运算都有哪些。

学生分类后进行概括总结关于0的运算。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

关于0的运算你还有什么想问的或想说的吗?

学生提出0是否可以做除数。

全班辩论。各自讲明自己的理由。

教师小结:0不能做除数。如5÷0不可能得到商,因为找不到一个数同0相乘得到5.0÷0不可能得到一个确定的商,因为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学生小结关于0的运算应该注意的问题。

100+0=100235+0=235 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 0能否做除数?

0+319=3190+568=568 0不能做除数。

99-0=99154-0=154 一个数减去0,还得这个数。

0×29=00×78=0 一个数乘0或0乘一个数,还得0。

0÷76=00÷23=0 0除以一个非0的数,,还得0。

49-49=0128-128=0 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

四年级运算律教案 篇9

以下是四年级数学教案-3.1加法法北京版,(一)人民教育版四年级加法法教案,范文编辑收藏。 com。欢迎参考。

加法运算的教学目标法学教学设计:

< p> 知识与技能 通过尝试解决实际问题,观察、比较、发现和总结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并能用字母表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法律。

过程与方法 初步学习使用加法原理进行简单计算,并用它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引导学生通过学习发现知识的内在规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

教学难点:训练学生运用加法运算法则进行简单的计算,并用它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

多媒体练习册教学流程:

1.创设情境,提问(1)介绍说话者:学生,你喜欢旅行 ?你想走哪条路? 2、今天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位非常热爱旅行的李叔叔。旅途中,李叔还给大家带来了两道数学题。他想测试每个人。你敢接受他的挑战吗? 3. 展示课件 4. 指定阅读问题 5. 获取信息。

问题:你能从中得到什么信息? (学生同桌交流,然后向全班汇报。)

(3)解决问题。

师:列式计算能解决这个问题吗? (学生自己回答。)

2. 自我探索,寻找规律(1)教学实例1(1)解决实例1中的问题。

根据学生黑板答案:

40+56=96(公里)

56+40=96(公里)

(2) 交换律教学加法法则 a.观察者:观察这两个方程,你发现了什么? ??????40+56○56+40(两个相同的加数位置发生了变化,保持不变)

即:40+56=56+40 b.示例验证器:这两个等式中的两个加数交换了位置,并且它们的和不变。任意两个数相加有这样的规则吗?谁能举个例子? (一个学生的例子,其他学生验证是否正确)

老师:这两个数字相加符合这个规则。其余的数字是否也遵循此规则?请先在练习册中引用它们。举几个例子验证一下,然后在群里交流,好吗?小组交流和报告。老师黑板。

c.法师启蒙:刚才经过同学们的努力,我发现无论两个加数是什么,只要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它们的总和就不变。我们称这个定律为加法交换律。

d.学会用你最喜欢的方式表达。

老师:刚才同学们发现了这个重要的加法定律。你能用你最喜欢的字母或符号来表达加法交换律吗?学生报告,老师在黑板上写字。

A+B=B+A + = + a+b=b+a 老师:同学们说了这么多,通常我们用字母来表示。这两个字母可以代表任意两个数字。

(2)

教学实例2 老师:同学们很棒,他们成功解决了李叔提出的第一个问题,那么,我们来看看李叔提出的问题李大叔第二个问题是什么。

(1)

课件提供样题解决问题。

老师:说清楚题意,列式计算 学生:

88+104+96=288(公里)

老师:做什么您认为?学生:计算第一天和第二天的距离之和,加上第三天的距离。

师:有不同的算法吗?同学们:可以先算出第二天和第三天的距离,再加上第一天的距离。

板书:88+(104+96)=288(公里)

老师:观察这两个公式,想想这两个公式的异同点。

(同点:计算结果相同。

不同点:运算顺序不同。)

老师:可以用什么符号表示这两个表达式的结果相同吗?同学们:(88+104)+96=88+(104+96)

(2)

总结课件展示:三个数相加,先加( )加,再加( ),或先加( ),再加( ),它们的( )不变。这称为加法结合律。

按名字回答。

(3)

抽象概括 如果用字母a、b、c来表示三个加数,那么如何用字母来表示加法的结合律?按名字回答。

板书:(a+b)+c=a+(b+c) 3. 课堂练习(展示课件)

4. 总结,问学生讨论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以及如何用字母表示它。希望大家能更好地将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让数学更好地为我们服务。

板书设计:

2018-2019学年小学数学教育版四年级第二卷加法运算法则同步练习

2019-2020学年小学学校数学教育版四年级第2卷加法同步练习题

四年级数学教案,编码,北京版,(二)

四年级数学教案,重叠题,北京版,(二)

四年级数学教案-8,条形图,北京版

"四年级运算教案"延伸阅读